常规控制正反作用判断总结

常规控制正反作用判断总结
常规控制正反作用判断总结

常规控制正反作用判断总结

一:单回路正反作用判断

调节器正反作用的概念,通常应用于仪表控制行业。由于控制理论中定义的偏差(SP-PV)与仪表行业定义的偏差正好相反(PV-SP),仍然采用偏差来描述正反作用与控制器输出的关系会存在混淆。因此,用测量值与控制器输出的关系来定义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具体定义为:若测量信号增加(假设设定值不变),控制器比例作用的输出也增加的称正作用,否则为反作用。

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取原则,是要使控制回路构成负反馈系统,根据控制理论中关于稳定性判据的论证,这种情况下系统能够使偏差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稳定。单回路控制正反作用的判断相对容易些,是指一个单回路控制系统中,只要调节器的放大系数Kc、调节阀的放大系数Kv、被控对象的放大系数Ko的乘积为正,就能实现负反馈控制,这时传递函数特征根都位于复数域的负半平面,而这恰是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其中调节器、调节阀和对象放大系数正负号规定如下:

1. 调节器放大系数的正负号

对于调节器来说,测量值增加,输出增加,称为正作用,调节器放大系数Kc为负。Kc取负,是因为比较环节的测量通道占了一个“-”号,即表达式为:(PV-SP)= - (SP-PV)。而(SP-PV)是PID控制器的偏差输入。反之,测量值增加,控制器输出减小,Kc为正,称为反作用。

2. 调节阀放大系数的正负号

调节阀的放大系数Kv定义为气开阀(FC)Kv为正,气关阀(FO)Kv为负。

3.对象放大系数的正负号

对象的放大系数Ko定义为:如操作变量增加,被控变量也增加,Ko为正;操作变量增加,被控变量减少,Ko为负。例如,在炉膛负压控制中,操作变量为空气流量,被控变量为炉膛压力,当引风机转速增加(出口阀门开度恒定),空气流量增大,炉膛压力就会降低,这时Ko即为负。

由此可知,单回路控制系统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方法如下:首先确定调节阀Kv是气开阀还是气关阀,接着确定对象放大系数Ko的正负号,根据(Kv * Ko * Kc) >0 的原则,可得Kc的正负号,从而确定调节器的作用方式。

二:串极回路正反作用判断

串极回路由主副控制器构成,是根据工艺安全等要求,选定执行器的气开或气关形式后,按照使主副控制回路分别成为一个负反馈系统的原则来确定的。其方块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串极控制方块图

其中:11C C K G 为主控制器传函;22C C K G 为副控制器传函;V V K G 为执行器传函;22P P K G 为副被控对象物理传函;11P P K G 为主被控对象物理传函;22O O K G 为副检测通道;11O O K G 为主检测通道。

由于主副被控对象的物理传递函数只和其本身的物理性质有关,且1P K 和

2P K 通常为正,因此可以不考虑对象传函对控制器的正反作用产生的影响。

从图1-1可知,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只由副回路的情况而定,与主回路无关。副环可以按照单回路控制系统确定正、反作用的方法来确定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

要讨论主回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关键是要确定副回路的等效符号。副回路的等效静态增益(),0x y K 为

()2,22

01C V

x y C V O K K K K K K =

+ (1-1)

为了保证副回路是负反馈回路,必须保证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都在复数域负半平面,即22C V O K K K >0,也就是2C V K K 与2O K 同号,而2C V K K 又决定了(),0x y K 增益的正负号,所以副环的等效静态增益(),0x y K 只与副环检测环节有关,而且符号相一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副环检测变送环节传函增益为“+”号,很少出现增益为“-”的情况,因此,副环的等效静态增益取“+”号。主回路的等效增益

,x y K 为

11C C K G 22C C K G V V K G 22P P K G 11

P P K G θ

1r 1

e 2

e 22

O O K G 11

O O K G

()()1,,1,1

010C x y x y C x y O K K K K K K =+ (1-2)

当(),0x y K >0时,

1

,11

1C x y C O K K K K =

+ (1-3)

由此,我们得出,主回路的增益只取决于主环检测变送环节的增益,且两者符号相一致。当检测变送环节为正时,1100O C K K >→>,即主控制器取反作用。

单回路控制时控制器正反作用总结如下表1所示: 调节阀Kv 对象放大系数Ko

调节器正反作用

+ (气开) + 反 + (气开) - 正 - (气关) + 正 - (气关)

-

表1 单回路控制调节器正反作用

串极控制(副测量环节为”+”时)控制器正反作用总结如下表2所示: 调节阀 主测量环节

副调节器

主调节器 + + 反 反 + - 反 正 - + 正 反 -

-

表2 串极回路控制调节器正反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反馈控制是基于偏差的控制,当系统采用串极前馈控制时,前馈环节是以补偿的方式消除系统扰动,本身不形成闭环反馈回路,也就不存在闭环稳定性问题,因此,无需判断前馈环节的正反作用。

举例:在单回路流量调节对象中,第一种情况,调节阀为气开阀(+)、阀门开

度越大(操作变量增大)流量越大(对象放大系数为+),根据表1可得调节器为反作用;第二种情况,调节阀为气关阀(-),阀门开度越大(操作变量增大)流量越大(对象放大系数为+),根据表1可得调节器为正作用。在串极控制回路中,以聚合釜

夹套调节阀为对象,调节阀为气关阀(-),主测量环节为釜温,釜温越高测量值越大(主测量环节为+),根据表2可得副调节器为正作用,主调节器为反作用。

内蒙区域温新根

2010.9.17

工作总结 综合管理部部门工作总结

综合管理部部门工作总结 一、落实成本目标管理,各项指标全面完成。 围绕公司下达的绩效指标制定了综合管理部的经营目标和计划,并及时进行了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工区,每个月通过绩效指标的考核,促进各单位不断地改进工作、不断地取得成效,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朝着同一个方向形成合力,部门掌控的指标1-10月全面完成。 二、把制度体系的梳理、完善作为重点工作,为公司管理提升提供支撑。 围绕今年经济责任制的重大改革,内部迅速分解目标到各岗位,较好地执行了经责制度,并按公司领导要求,对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及时掌握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制定了公司科级管理人员专项绩效考核办法、各单位经责执行具体措施、公司科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实施办法、绩效说明书、公司绩效管理制度、技师管理制度、合同制员工招聘管理办法和流程规定、协力员工管理办法等多个管理制度,并牵头组织各部室进行各项管理制度的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指标更清晰、目标更明确、措施更具体,有效地推动了公司整体管理效率的提升。 三、发挥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协调服务的作用,全面完成了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1、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绩效管理、统计报表工作: 每月月初根据生产经营部、计控管理室提供检修工区、车间绩效

完成情况及嘉扣明细进行汇总,完成当月正式工、协力工核拨单草表,经绩效仲裁会审核后下发正式核拨单,按时完成工资输机、审批,完成各类工资报表,保证工资按时发放,报表准确率100%。根据各部门提交的工资外收入明细表,按时完成工资外收入输机、审批,保证工资外收入按时发放。每月根据各工区上报人员异动情况(包括协力工)及时更新电子文档,正式工及时在HR系统更新维护,对班组需要新增岗位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保证各部门最新人数统计。严格贯彻执行统计法和统计制度,按时、准确上报公司相关统计报表。 1-10月份,共进行96人次的数据异动,其中:调入41人;新招1人;正式退休27人;离岗退养3人;调离、辞职8人;死亡2人(其中1人为离岗退养人员);5年内离岗退养停缴生育保险14人;办理了退休27人(包括离岗退养转正式退休人员24人);完成了67人次劳动合同变更,其中:因辞职、调离解除劳动合同8人,劳动合同到期续签人员17人,调入、新招聘人员新签42人;接收调入、新招人员档案42本,转出档案3本;查借阅人事档案226人次、会计档案61人次、工程档案5人次,分类、整理、装订会计档案152册、文书档案98件共9册、人事档案42本,分类、整理、归档其它资料368份;审批了1426人次的请假手续,处理考勤异常数据59004人次。 2、文书和出门证、用章及会议等管理工作:1-10月,共发红头文件52件、会议纪要29件、红通函件和通知5份。出具独子父母证明、个人证明、工作证明、业务证明、介绍信等100余条。办理物资出门证250余件。及时办理了日常通知、文件和上下行文工作,成功

调节器正反作用

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当PV>SV,MV需要开大时为正作用;反之为反作用; 以上判断是在假设阀门特性后进行的,假设阀门为气开阀或电开阀(正作用),调节器的正反作用由被控对象、负反馈即可判断: 当PV>SV时,MV需开大可知被控对象为负,调节器为正,构成负反馈; 当PV>SV时,MV需关小可知被控对象为正,调节器为负,构成负反馈。 实际完整的判断方法为: 当PV>SV时 调节器 阀门需开大阀门需关小 气、电开阀正作用反作用 气、电关阀反作用正作用 调节器的正反作用设置原理: 实际上,调节器的正反作用通常根据PID控制的闭环回路负反馈的原则设置。 检测仪表×被控对象×调节器×调节阀= 负反馈 (1)现场各种检测仪表一般都认为是正作用的;(不考虑其正反作用) (2)气动调节阀门的正反特性由阀门定位器、执行机构的特性共同组成。

①定位器的正反作用(不考虑其正反作用) 输入信号4mA时输出气压最小,输入信号是20mA时输出气压最大,正作用;反之则为反作用。 从理论上说,智能电气阀门定位器可以调校为正作用或者反作用,但是我们在做回路分析时,我们只是以阀门的特性为研究对象,即根据回路特性确定阀门为正作用或者反作用,如果阀门定位器选择反作用,那么也就意味着阀门的执行机构和阀门结构正反作用要调整,也就是说,阀门从结构上做不到气源故障安全位置。所以说,从实践执行的角度来讲,阀门定位器几乎可以认为永远的正作用,除非使用场合有非常特殊的要求。 ②执行机构的正反作用(需要考虑): 气源压力由小变大时,阀门由关到开为正作用,反之为反作用。 气开、电开为正;气关、电关为负。 (3)被控对象正反作用(需要考虑): 当阀门增大时,被控对象也增加为正作用,反之为反作用。 简化后: DCS单回路的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判定: 被控对象×调节器×调节阀= 负反馈 DCS串级回路副回路的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判定: 副控对象×调节器×调节阀= 负反馈 DCS串级回路主回路的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判定: 主控对象×副控对象×调节器= 负反馈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 20xx年医院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强化服务意识,创造群众满意医院。安照以上活动方案的要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医疗质量的管理实施全程 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取得良好成效,先总结如下: 一、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医院在原有《xx医院规章制度汇编》和《核心制度》的基础上,我们于今年x 月份通过了《住院病历质控奖惩细则》,该《细则》源于《核心制度》,就医务 人员住院病历的书写作出了细致的要求,并增加了奖励规定,激励临床医师按照《xx省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病历,使之前一直难于纠正的问题迎刃而解, 使我院的病历质量再次上升一个台阶。继续完善应急制度的建设,如《xx医院应 急响应方案及救援流程》,明确了在突发事件中医护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制定了 一系列的汇报、处置流程;规范了全院职工特别是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提供依据。同时,继续对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实施报告制度,针对不良事件实行诫勉谈话,组织相关科室对 事件进行讨论,查找诊疗服务环节中存在的医疗隐患,加强整改,从而有效规避 医疗风险,保障了医疗安全。一年以来无医疗事件发生。 面对今年妇幼专线的严峻形势,我院组织了全院职工进行定时、不定时的专线培训,并组织质控人员进行专项检查,由业务院长带队,对高危患者按照规定进行 严密的监控,必要时联合镇相关部门联合劝导配合治疗,有效避免了孕产妇死亡 事件。 二、加强三基培训、岗前培训,提高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诊疗技能 今年我们继续对全院医技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重点培训了心肺复苏、脊柱搬运、气管插管,并实行视频录像评分,对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再次培训。继续加强 医务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如四大穿刺技术、四项急救技术、体格检查、病 史询问规范等,制定了业务培训计划。同时,对新毕业、新入职的医护人员进行 岗前培训,注重法律法规及诊疗规范的教育,加强服务意识和处理医患矛盾的思 维训练。有效提高了本院医疗服务质量水平。 三、继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障医疗安全 对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风险意识薄弱,我们组织全院学习《xx省病历书写规 范与管理》、《侵权责任法》等,专门以PPT的形式培训了《医疗文书与法律诉讼》,使医务人员明确了在诊疗过程中应尽的法律义务,病历是医疗诉讼过程中 的有力证据。要求各科医务人员严格落实病情告知和知情同意制度、知情选择制度。通过学习,全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有效规避了医疗投诉、 纠纷。

风险管理部工作总结

风险管理部工作总结 (2005年度)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是繁忙、紧张而有序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风险管理部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了原有部分的信用管理制度,并以之为基础,构建整个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这个风险管理体系以销售信用控制为主、以法律风险控制为辅,以逾期货款的全方位追收为救济手段,从而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贯穿整个业务流程的风险管理机制。应收账款管理与法律事务两项职能,后项对前项既是补充又自成体系,风险管理部正健康稳步地发展,逐步发挥出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同时,风险管理部正利用这些风险管理基础,和一年来对工作开展情况的问题总结,在强化这个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向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管理方面扩展,以充分发挥风险管理部的职能作用和人员优势作用,为公司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一、客户信用评审与应收账款管理 1、信用评审方面 一年来,在信用评审方面,依据公司的两个“通知”的规定,根据销售台帐对各公司、事业部上报申请进行审核,审批了上报公司的所有新、旧客户变更、逾期发货等申请。将各公司评审员上交销售台账、客户全年业务数据汇总分析,深层次、全方位了解客户的情况。按规定,下半年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了复审,对逾期客户信用状况进行了重审。 ——组织学习“关于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规定”和 “销售信用评审与风险管理操作规定”两个文件精神,讲解操作细则,帮助各公司评审员理解及操作。在其后工作过程中,不断向评审员解释并要求严格按照关于实施“销售信用评审与风险管理操作规定” 的通知操作,旧客户有付款周期、额度,要求评审员跟进重新取回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进行重审的工作。按照公司规定,结合客户实际情况,审核各子(分)公司上报的所有新、旧客户变更、逾期发货等客户授信业务申请和呆坏账申请。 ——自2005年5月23起至6月20日期间,组织人员对所有子(分)公司信用评审工作审查,对客户授信业务管理工作中的合规性和履行情况,其中主要审查“授信业务操作”和“应收凭证管理”两项内容,采取抽

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3

1,我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教的一个简单办法,不晓得有没有记错,判断副参变动对阀门的影响,可以确定副控的作用方式,再判断主参变动对阀门的影响,确定主控的作用方式,如果副控是正作用,则主控取反。说白了就是分开判断主副控,然后如果副控是正作用,则相应主控取反。 2,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 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正常工作必须保证采用的反馈是负反馈。串级控制系统有两个回路,主、副调节器作用方式的确定原则是要保证两个回路均为负反馈。确定过程是首先判定为保证内环是负反馈副调节器应选用那种作用方式,然后再确定主调节器的作用方式。以图1所示物料出口温度与炉膛温度串级控制系统为例,说明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 副调节器作用方式的确定: 首先确定调节阀,出于生产工艺安全考虑,燃料调节阀应选用气开式,这样保证当系统出现故障使调节阀损坏而处于全关状态,防止燃料进入加热炉,确保设备安全,调节阀的 Kv >0 。然后确定副被控过程的Ko2,当调节阀开度增大,燃料量增大,炉膛温度上升,所以 Ko2 >0 。最后确定副调节器,为保证副回路是负反馈,各环节放大系数(即增益)乘积必须为正,所以副调节器 K 2>0 ,副调节器作用方式为反作用方式。 主调节器作用方式的确定: 炉膛温度升高,物料出口温度也升高,主被控过程 Ko1 > 0。为保证主回路为负反馈,各环节放大系数乘积必须为正,所以副调节器的放大系数 K 1> 0,主调节器作用方式为反作用方式。 3,根据生产工艺安全原则,先确定其开关形式,然后按照被控对象的特性,决定其正反作用;最后遵照组成该系统的三个环节的静态放大系数极性相乘必须为正的原则,决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 具体如下: 先明白被控对象、调节阀、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规定为:当操纵变量增加时,被控变量也增加的对象属于正作用;反之,被控变量随操纵变量的增加而降低的对象属于反作用 调节阀的的作用方向由它的气开、气关型式来确定。气开阀为正方向,气关阀为反方向 如果将调节器的输入偏差信号定义为测量值减去给定值,那么当偏差增加时,其输出也增加的调节器称为正作用调节器;反之,调节器的输出信号随偏差增加而减小的称为反作用调节器 选择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先做如下两条规定:1.气开调节阀为+A,气关调节阀为-A; 2.调节阀开大,被调参数上升为+B,下降为-B。; 则A.B=+ 时调节器选反作用; A.B=- 时调节器选正作用。

医疗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医疗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医疗质控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一、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共召开**市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3次,建立**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质量体系,设定质控指标60多项;建立**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市民营医疗机构的专项培训与督导检查。 2、组织开展**地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地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管理人员培训500人次。 3、2015年4月16日-19日,举办了2015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全程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暨全市医疗机构药房负责人及骨干药师培训班。全市73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5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完成后发放了学分和培训合格证。 4、2015年10月23日,举办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药品风险管理与临床用药安全研讨》暨“汇聚药师爱的力量”安全用药科普骨干培训活动。全市20余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00多名医务人员及骨干药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有效促进了我省药品风险管理,为建设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药学科普骨干队伍,以及我省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常态化的安全用药药学服务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化基础。 5、2015年12月2日下午-12月4日,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级医院评审—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班》暨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药事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班,共有近30家市属医疗机构,120余名相关专业医、药、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事药学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 6、组织**地区优胜杯药师技能大赛参赛选手遴选工作,派出优秀青年药师参加省级、国家级竞赛工作。 7、组织专家对**地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2015年共完成5家医疗机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分别是:**市儿童医院、石林县人民医院、富民县人民医院、禄劝县中医院、**昆钢医院。 8、完成**市卫计委委派的指令性活动,组织专家参加等级医院评审指导工作,多名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 9、初步建立了**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0、为更好的促进**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升管理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质控中心承担并完成**市科技计划项目《**市区域性药事管

风险控制部工作总结

风险管理部工作总结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一)、不良贷款清收情况。 截至12月末, 全区信用社信贷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情况为:各项贷款余额63745万元, 正常贷款余额48319万元,其中正常类贷款44915万元,关注类贷款3404万元;不良贷款余额15425万元,其中次级类贷款1993万元,可疑类贷款11550万元,损失类贷款1882万元。全辖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净下降5238万元,不良贷款率为24.20%,较年初下降17.32%。 前12个月,共清收不良贷款5937万元,其中现金方式清收4875万元,接收抵债资产方式清收1062万元。 办事处下达清收任务指标是不良贷款净下降额5000万元,现已超额完成任务,完成指标的105%。 (二)、票据置换不良贷款清收情况。 截至2008年12月末,我社已处置置换资产2,524万元,占置换资产总额的97.94%。其中,现金收回116万元,占置换资产总额的4.50%;确实无法收回并已取得相关证明材料的2,408万元,占置换资产总额的93.44%。目前,有53万元的置换资产正在清收落实过程中,占置换资产总额的2.06%。 今年办事处下达的现金清收任务指标为35万元,现已完成清收任务,完成指标的100%。 (三)、抵债资产接收、处置完成情况。 12月末,抵债资产余额4983万元,比年初的4330万元增加652万元。其中,新增抵债资产1029万元,共处置变现377万元。 今年办事处下达的处置指标是370万元,现已处置377万元占处置任务的102%。 二、风险管理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清形势,把握关键,坚定信念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不断深入,银监会在对农村信用社的第二轮改革方案中提出了三年化险政策,在这项政策中明确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方向、时间和目标,并拿出了三年倒逼机制的时间表。如果我们想要得到象票据兑付一样的优惠政策,就必须在经营、管理、改革诸多方面有新的健康度、进步度,无论是发展指标还是风险控制指标必须和这一轮改革政策对接。但影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问题是不良资产占比过高。真正使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拨备覆盖率等相关指标达标,就必须使不良贷款率下降,解决好不良贷款清收问题是我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必须全力,打好一场清收不良贷款的攻坚战。 (二)不良贷款清收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1、奖罚分明,明确责任,落实指标。 按照省联社清收不良贷款工作部署和市办事处下达的任务指标积极动员,层层落实责任,合理分配指标,并采取硬性措施;逐级建立了不良贷款清收责任机制,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具体抓,使得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层层追究;建立严格的奖惩措施,在行政处罚和经济奖惩上也提出了严格的具体要求。对未能完成本年度清收指标计划的,要严格按照《经营指标考核暂行办法》考核验收,除执行扣发工资外,严重的还要对其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解聘等等;对能够完成不良贷款清收指标计划的,对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由于奖罚分明,措施得力,全年不良贷款清收工作有序推进。 2、多策并举,全力清收,确保不良余额净下降。 加大责任清收力度,推动整个清收工作良性发展。首先,对全辖不良贷款按时间归属进行了归类,并逐笔进行了主责任人的确认工作,并对清收情况按月统计及时备案,动态反映相关责任人的存量和增量不良贷款,增强不良贷款责任清收力度。其次,实行领导包案制度,

综合管理部部门工作总结

综合管理部部门工作总结 综合管理部20XX年工作总结(20XX年12月)20XX年,综合管理部在公司领导得指导下,在各部门得大力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公 司各项重点工作推进,全面加强基础管理,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得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综合管理部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 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20XX年工作回顾(一)如期完成公司注册、办公楼装修,确保公司顺利入驻延安按照公司注册工作要求,在集 团公司得指导与支持下,如期办理取得公司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国税、地税、开户许可证等证照,确保公司如期完成注册, 揭牌仪式顺利举行。完成延安办公场所招标、装修工作,确定施工单位,督促施工单位作业,确保公司于十月底入驻延安并正常办公,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公司项目规划展室装修工作。逐步整理、理顺办公条件,为员工提供良好得工作环境。(二)积极推进延安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工作在公司领导得指导下,加强与延安市委市政府沟通、协调,积极推进成立“延安圣地河谷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工作。目前,已上报并通过延安市委组织部会议,待延安市常委会研究批复。(三)高标准完成会务、接待与外联工作切实将精细化标准融入日常行政公务接待中,不断提高会务、接待组织服务水平。思想汇报专题先后完成了20XX年6月1日“我心目中得老延安”北京老干部座谈会;7月2日项目概

念性总体规划方案国际竞赛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论坛,延安公司成立揭牌仪式,公司与中建股份、陕西大美术集团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书仪式;9月21日,项目分区规划方案评审会;12月7日,延安市人民政府、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旅游集团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等重大活动得服务接待工作。在服务接待任务过程中,得到了上级领导与外界单位得一致好评。按期组织召开了公司周例会、月度总结会、季度总结会,较好得完成公司级会议得组织服务工作。同时,协助其她部门完成了各部门专题会议得召开。(四)强化督办力度,推动各项决策与重点工作得落实做好督办工作就是贯彻决策、推动工作开展得重要手段。今年以来,综合管理部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与公司领导要求,做好督办、公文上报工作。一就是按照集团公司要求上报重大项目督查督办表、月工作总结及计划,将每月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明确时限与工作要求,及时上报公司项目动态。先后编辑9期《重大项目督查督办表》、《公司月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向公司领导准确反映我公司项目进展情况。二就是配套出台公司内部督办工作计划,保证督办工作保持常态化、精细化水平。对照部门督办表,综合运用抽查、检查等多种形式监督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随时掌握动态,及时督促整改。三就是在督办过程中,既注重发现工作中存在得问题,又注重分析问题 产生得原因,更注重提出解决问题得对策措施,提高督办工作得针 对性与实效性。四就是抓好各类会议决定事项与公司批示事项得跟

2016年医院质控科工作总结

2016年板芙医院质控科工作总结 质控科是在院长、业务院长的领导下,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全程监控,根据医院的总体发展战略,提出年度、年度内阶段性质控重点目标、并为其制定考核标准,对年度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予以总结、提出整改建议、推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2016年质控科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医院工作重点,对医疗质量进行了有效管理。 一、积极备战二甲复审工作 1、为了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二甲复审目标,使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科认真学习标准细则,逐条梳理,积极开展自查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认真查漏补缺,抓好工作落实,并指导科室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本科室复审达标计划及相关资料准备工作。 2、明确临床诊疗科目人员,由于儿科患儿逐渐增多,内科人员无法再兼管,我科就当前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最终决定让儿科分管出来,将儿科专业或有儿科临床相关工作的医疗人员组成独立科室,协同医务科、护理部对儿科医疗人员进行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工作,及有关医疗、护理、质量考核、考评工作。 3、完善全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规划、标准和主要措施,负责组织协调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施、监督、检查、分析和评价。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1、推进核心制度落实工作。要求各科室要相对集中时间,组织全体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核心制度内容,做到人人知晓,自觉运行和严格执

行。在制度学习的基础上,各科室认真查找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落实核心医疗制度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如体制机制、技术、理念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整改措施。质控科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指导,督促各科室认真自查。 2、环节质量检查:每月不定期到医、护、技各科室进行质量检查,对各科室临床危急值实行动态监管,细化会诊转诊流程,增强科室之间合作意识。抽查运行病历书写质量,如病历完成的及时性、各项记录内容的完整性、三级医师查房等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围手术期医疗文书的书写等,抽查医技科室检查报告书写等、及时反馈查出的问题,及时督导改正。 3、终末质量检查:按照《广大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每月对各科病历质量进行检查,特别是对病历首页的检查,至少抽取每个科室每位管床医师一份病历,对发现问题的病历进行认真总结、分析、评价,将结果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整改。 4、业务查房:对临床各科室除病历外的医疗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分质控科、医务科、院感和护理部、药剂科,每月一起到临床科室进行业务查房,各检查科室将优缺点、整改措施统一发给质控科整理,质控科根据各检查科室的总结对各临床科室进行管理督导。如业务学习情况、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科室周质控工作记录、危急值处理、院感和护理部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等等。持续改进高风险医疗环节的监控:多层次干预院感(外源性、内源性、抗菌素相关性院感),预防严重并发症、预警潜在危重病症、警示急救环节误判、甄别三无处置(无证、无益、无效)、监控外科预防用抗菌素等。 三、落实专项检查、推广临床路径

最新【总结大全】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XX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总结 目前,地方很多企业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偷逃税款,换句话说,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纳税风险,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些风险往往存在于:第一是在公司的注册阶段存在风险;第二是在公司的收入方面存在纳税风险;第三是在成本费用方面存在着纳税风险;第四是公司的会计报表存在纳税风险等。主要表现为: (一)虚假出资与抽逃注册资本:注册资本不实或注册后不久资金退回或转移。 (二)收入纳税风险: 1、隐藏收入不入账; 2、收入长期挂往来,不纳税申报; 3、不依合同规定确认收入,收款时开票确认收入。 (三)成本费用纳税风险: 1、大量收据或白条入账; 2、虚增人头,虚增工资; 3、虚开发票增加成本或随意调整纳税期间成本费用 (四)会计报表税务分析风险: 1、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表现则为:存货、应收帐款、其

他应收款、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等会计科目经不起推敲;账务处理混乱、帐实不符; 2、在利润表上的表现则为成本费用与收入不配比,利润结构不合理; 3、各项指标,忽高忽低,或如过山车,或漏洞百出。 关于加强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意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 提高管理决策层的税务风险意识,是实施有效税务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大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税务风险越来越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企业应在董事会层面更加重视税务风险,并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中去考虑,以长远的税务遵从目标指导和监督税务风险管理制度的设立,并贯彻于企业日常管理中。唯如此,大企业才能在经营过程中主动规避和化解税务风险,从被动处理税务危机中走出来。 (二)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从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转变 税务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制度实现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其实质是使管理环节前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和事中监控,提前发现和预防风险。 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既是大企业规避税务风险、

综合管理部门工作总结

综合管理部门工作总结 必须注意工作总结写作结构要遵循的三原则:全面、紧凑和精炼。今天给大家为您整理了综合管理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管理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综合管理部在行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经过部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为促进全行各项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办公室工作 1、接收上级文件247份,发文113份、贷审会会议纪要38期,转发上级文件75份。 2、内部刊物:由各支行(营业部)、部门进行投稿,发行刊物7期。 3、按月缴纳水费、电费、手机话费、养老统筹基金、职工公积金,给员工办理补充医疗保险,并按月分摊各支行的营业费用。同时按月做好伙食费的收缴工作。按年缴纳总行各自有房产的供暖费。 4、七月份汇缴2016年度员工公积金基数并调整汇缴员工公积金。 5、根据财政部门要求,办理并征缴2016年残疾人就业

保障金。 6、建立金融许可证台帐,鉴于照片资料保存混乱的问题,集中对各支行所有大厅、牌匾、金融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照片进行了筛选、分类、建档。经过全面清理,建立照片档案,方便了今后照片资料的利用和留存,同时建立了照片随时归档制度。 7、向市物价局报备取消我行业务收费标准审验工作。 8、做好向各位股东要求报送增资扩股的资料及董事会办公室工作,及时准备并递送董事会会议资料 9、办理企业年金事宜。 10、办理我行与马X房屋过户手续并交税等,购买宿舍并办理相关手续事宜。 11、完成农六师XX市安排的植树任务。 12、按时交纳银行业协会会费,并参加了新疆银行业协会组织的全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金牌服务网点及金牌服务明星验收工作及相关会议。 13、按月向各监管部门报送机构人员信息表和各位股东、董事邮递财务报表。 14、认真做好2016年下半年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新疆地区考场考试集体报名工作。 15、配合会计事务所审计部门,为我行增资扩股验资审计及时提供所需要的总行及各支行(营业部)的各类资料,确

PID 控制器的正作用与反作用

PID Controller Action: Directing Acting & Reverse Acting Air to open/close valves and direction of control action Control valves come in two sorts: air to open; and air to close. Air to open valves are normally held closed by the spring and require air pressure (a control signal) to open them – they open progressively as the air pressure increases. Air to close valves are valves which are held open by the valve spring and require air pressure to move them towards the closed position. The reason for the two types of valves is to allow fail safe operation. In the event of a plant instrument air failure it is important that all control valves fail in a safe position (e.g. an exothermic reactor’s feed va lves (or, perhaps, just one of the valves) should fail closed (air to open) and its coolant system valves fail open (air to close)). The type of valve used obviously impacts on what a controller has to do – changing the type of valve would mean that the controller would need to move the manipulation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o simplify things in this course we shall assume that we are always using air to open valves – an increase in control action will cause the valve to open and the flow through it to increase. The other important thing you need to understand is the direction of control action. Consider the system shown in the diagram. PID Controller Action Consider Two cases: 1) Level Controller LC controlling discharge control valve. In this process I have connected a level controller to the bottom valve. For this configuration the controller needs to increase its signal (and hence the flow) when the level in the tank increases. 2) Level Controller LC controlling inlet control valve. In this case the controller needs to reduce the flow when the level in the tank increases. Both configurations are equally capable of controlling the level, but they require the controller to do entirely opposite things. This is what direction of control action involves. A direct acting controller is one whose output tends to increase as the measurement signal increases. A reverse acting controller is one whose output tends to decrease as the measurement signal increases.

质控中心汇报材料-医院工作总结

质控中心汇报材料-医院工作总结 一、医疗质量安全情况: 专科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注重急诊综合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高。2018年期间,急诊诊疗量逐年上升,涵盖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冠脉综合征、脑梗死、心率失常、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等数十种疾病;C、D型病例比例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年抢救量2万人次以上,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因并发症导致的死亡病例,抢救成功率高,无事故、纠纷。 二、新技术开展及运用情况: 作为市急诊质量控制中心,我科建立了地区急诊医学质控三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工作制度,完善了质控指标及评价反馈机制,制定了**市急诊医学医疗质量信息报表,逐步完善**市急诊医学医疗质量监控网络,最终提高**市各医疗机构急诊医学服务水平。结合专科的临床治疗和新技术进展,开展了急诊亚专科的新技术和新业务,不断提高临床医疗水平,重点开展危重病人监护、急诊介入和微创技术及危重病临床新技术和新药物研究。建成以急诊急救为基础,救治危重病为专业特色,构建集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内外科危重病综合救治为一体的国内一流的急救医疗中心。 我科以绿色通道的管理为抓手,2018年有序开展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100余例、床旁CRRT 37例、深静脉置管356例、床旁超声引导下的动脉穿刺3例、主动脉球囊反博术24例等高级生命支持,确保危急重症患者得到优先、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使抢救成功率由原来的92%上升至98.5%。依托心血管病医院强有力的技术保障,2018年我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包括STEMI和NSTEMI共582例,到院后开展急诊溶栓平均时间23分钟,时间窗内溶栓率100%,成功率60%,到院后开展急诊PCI门球平均时间58分钟,及冠脉多支病变实施冠脉搭桥术,使ACS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97.2%;率先开展主动脉夹层筛查和标准化的治疗,2018年总例数351例,逐年上升接受转诊辐射范围包括贵州、四川等省份以及包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病例;其中约1/4的病例留我科保守治疗。我科严格按该病的临床路径进行处置,2018年好转出院70余人;作为率持急诊科作为“ 医院急性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及治疗中心”的前哨站,早期诊断率92%以上。2018年共收治脑血管意外病人875例,其中305例静脉溶栓治疗,21例动脉溶栓。时间窗外患者给予亚低温、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抢救成功率93.2%以上;我科每年接诊数千例急性中毒患者,毒物复杂、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除常规洗胃、灌肠、导泻外,我科在全省率先开展血液灌流、血液净化治疗,治愈好转率达98%;急诊外科在复合伤、严重多发伤、重型颅脑损伤等重大创伤疾病方面,年均手术量达2900例以上,治愈率达92.6%;各部位创伤的Ⅰ期处置,包括皮瓣转移及VSD 负压吸引、局麻下的指、趾残端修整、皮瓣转移/移植、各型复杂创伤的高级生命支持治疗;我院2015年11月成立器官移植办公室,于2016年1月成立**市延安医院器官获取组织(OPO),2018年建立器官移植管理微信群,先后实施了4例原位心脏移植术。 开展急诊POCT检测工作,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多变,急危重病患者的救治多有“黄金时间段”,急诊POCT在急诊快速正确分诊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急诊流水传统的就诊模式是急诊病人先到急诊分诊台,分诊护士进行分诊后由接诊医生接诊,进行病史询问、查体及开化验检查单,患者拿到化验检查结果后再找接诊医生,这时接诊医生才进行相应的治疗处理。如果采用快速评估模式则能大幅度提高效率,该模式运行方式如下:急诊病人到达分诊台后,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的主诉情况告知一生,医生决定是否采用POCT技术进行相应化验,患者

XX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总结

XX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总结 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目前,风险管理已经发展成企业管理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职能的管理领域,在围绕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目标方面,风险管理和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管理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落实XX对XX公司下达的试点工作要求,提高XX公司风险防范和管理能力,XX年XX月XX日上午我们在XX召开了《XX 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启动大会》,就此XX公司风险控制管理工作拉开序幕。现将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组织领导,制定正确发展方向。XX年XX月XX日,公司下发《关于落实XX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入落实XX公司《关于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通知》,建立了以XX规范性文件为方向标,以XX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为核心,以各部门和各分子公司为基础,以全体风险控制专员为骨干的工作体系。积极应对、分层管理、统一协调、多种手段、循环往复围绕工作目标,按照统一部署,转变观念,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履职尽责,不断提高执行力,保证了重大经营活动符合XX的政策要求。我们根据相关要求,建立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各职能部门和各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风险管理办公室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XX公司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为了将风险管理工

作流程落到实处,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XX公司还与各单位签订《风险管理责任书》,明确XX公司和各单位的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制订各单位的风险管理责任指标、相应的考核及奖惩办法,由XX公司风险控制办公室监督执行,并组织风险管理考核评价工作。 二、抓住风险识别,努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一是制定和完善了《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办法》,细化了风险识别标准,使风险识别更具操作性,减少了风险分类的人为误差。二是加强了风险识别能力的培训,对公司XX以上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培训,有效的提高了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三是各职能部门和各单位设立风险控制专员,负责风险管理工作的推进和日常工作。 三、抓住风险量化,按时保质完成风险点归属分类工作。在《全面风险管理实施办法》下发的第一时间里,我们打破常规,加强计划,提高效率,按照风险管理办公室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了风险点的分类工作,协调风险点的归属问题,确保了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较好的完成了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风险管理总体安排,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在XX公司范围内全面开展风险管理,重点推进XX、XX建设及XX三大领域的风险管理工作。并按计划制定了完成时间,除特别注明外,本阶段实施安排的启动时间为XX年XX月,完成时间为XX年XX月,只标注启动时间的根据实际情况推进。此阶段工作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1、对风险评估所识别的风险点,制订相应的风险与内控管理改进措施,并安排实施;2、对XX、XX及XX三大领域单独制订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

综合管理部工作总结

2007年办公室工作总结 2007年,办公室在公司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机关各部室和各基层单位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紧紧围绕办公室工作职责,结合公司实际,不断提升工作理念,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了办公室“参谋、组织、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自身建设,规范内务管理,促进办公室工作规范有序运转 办公室工作在公司整体经营管理过程中担负着中枢职能的作用。综合协调、内务管理是办公室工作的重要内容,而规范内务管理,促进公司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转既是办公室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公司工作效率,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2007年,我们把内务管理摆在突出位置,不仅日常工作准确到位,而且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是继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规范化运作水平。办公室工作具有纷繁复杂、缺少连贯性、随机性大的特点。如果没有规范的工作程序和很高的工作效率,圆满完成任务是难以办到的。为此,我们以规范管理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紧紧围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这个总目

标,对办公室的各项工作和制度进行了准确的定位。 首先,规范办公室工作的基本原则,做到“讲程序”。要求办公室人员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该走哪个程序的,不折不扣地按程序办理,不省略、不简化、不拖拉; 其次,规范办公室工作的实效性,做到“树形象”。从建章立制入手,狠抓规范化管理的落实。今年以来,办公室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又先后拟订并出台了《二公司办公设施管理规定》、《二公司独身宿舍管理办法》、《二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电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五项涉及车辆、行为规范、公物管理、物品购置、费用控制、奖罚等管理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在具体工作中,围绕办文、办会、办事,以规范化建设为要求,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加强了对重要活动、重要文件、重要会议、重大事项以及上下左右、内外工作关系的协调;对会议材料、会议秩序等项工作做到了科学而又精简的结构安排;对起草的文件材料做到了高效、优质、针对性强;对公文的处理做到了准确规范,传递迅速。规范化水平的提高,确保了办公室日常工作正常有序,上情下达、左右联络通畅,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是不断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在提高预见性上下功夫,增强工作的超前性。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缺乏超前意识,工作被动应付,是影响办公室工作上质量、求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克服

调节器正反作用确定

调节器正反作用确定 把系统的输出信号直接或经过一些环节引回到输入端的做法叫负反馈。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引回到输入端的信号是减弱输入端的作用的,称为负反馈,用“—”表示;引回到输入端的信号是加强输入端的作用的,称为正反馈,用“+”表示。 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该系统中的控制器是根据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设定值的偏差来进行控制的。 控制器正反作用的确定方法有两种:逻辑推理法和方框图法。 所谓方框图法,就是利用控制系统中各环节的符号来确定控制器正、反作用的方法。环节正、负符号的定义是:凡是输入增大导致输出也增大的为“+”,反之为“—”。对于控制系统中的四个环节,一般只需要确定控制阀、被控对象、和控制器三个环节的符号,至于变送器,可不考虑。因为当被控变量增加时,其输出量一般也是增加的,一般都是“+”。 控制阀环节,对于气开式,因为输入增大,输出也增大,所以定义为“+”;气关式定义为“—”。 被控对象环节,只需考虑控制通道输出和输入信号的关系,当操纵变量增加时,被控变量也增加的对象定义为“+”;反之,定义为“—”。输入量是扰动和操纵变量,输出量是被控变量。 控制器环节,仅考虑以测量值为输入(设定值不变)的环节,即输入增大,输出也增大为“+”,反之为“—”。因为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以设定值为输入(测量值不变),此时,则正好相反,给予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正好相反。 我们可以用表格进行逻辑运算。

环节控制阀被控变量控制器作用方式作用类型+/—+/—+/—正/反

很多人搞不清楚调节器的正反作用,是因为被△偏差的定义给搞糊涂了,我们实际使用中,都是将PV-SP定义为偏差,但是在我们学习的自控理论中,则是将SP-PV定义为偏差,这两个定义刚好相反,业界也一直没有统一,所以大家理解起来当然容易搞混了。 其实这个判别方法很简单,就是不要根据偏差来判断,用测量值PV来判断,测量值越大,调节器的输出值越大,这个调节器就是正作用;反之,测量值越大,调节器输出越小,这个调节器就是反作用。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