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污染控制技术课程代码:0661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主要论述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光、热等物理性污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控制原理与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性污染的危害及其评价方法和标准,理解和掌握物理性污染的基本规律、测试和监测方法、控制方法和技术等,具备解决环境物理性污染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物理性污染的成因、传播规律、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基本控制技术等,并初步具倍分析和解决一些环境噪声控制、电磁污染控制、放射性防治、振动防治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专业工作、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 了解物理性污染的危害、特征。

2.了解热污染、光污染的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

3.理解和掌握声学基础知识和噪声测量方法,熟悉噪声和振动控制有关规范、标准的基本内容,掌握噪声和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4.理解和掌握电磁辐射基础知识,熟悉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了解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5.了解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和特点,理解和掌握辐射剂量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为环境工程与管理的专业主干课程,与本课程平行进行的课程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等,分别从环境各不同要素介绍污染控制的原理和工艺。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物理性污染的概念及基本危害,了解物理性污染控制的研究内容。(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学

物理环境、环境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环境物理学的学科体系、环境物理学的研究特点。

第二节物理性污染及其研究内容

物理性污染及其特点、物理性污染的研究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1、物理性污染及其特点

2、物理性污染的研究内容

(四)考核要求

1、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学

⑴识记:物理环境的定义

⑵理解:无

⑶应用:无

2、物理性污染及其特点

⑴识记:物理性污染的概念及特点

⑵理解:物理性污染的概念

⑶应用:无

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噪声的概念、危害,理解和掌握声学基础知识和声波的传播规律,掌握噪声测量技术和评价方法,熟悉噪声控制有关规范、标准的基本内容,掌握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声音和噪声、噪声的特点与影响、噪声的控制。

第二节声学基础

声波的形成、声波的基本物理量、平面声波、球面声波的特点;声音的频谱、声压级的计算、声波的传播特性。

第三节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噪声的评价量和评价方法、环境噪声标准

第四节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室内吸声降噪

第五节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单层均质墙的隔声性能、多层墙的隔声特性;隔声间;隔声罩、隔声屏。第六节消声器

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消声器的设计

(三)考核知识点

1、声学基础

2、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3、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4、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5、噪声控制技术―消声

(四)考核要求

1、声学基础

⑴识记:噪声的定义、声波的形成、横波和纵波、描述声波的物理量、声音的频谱、声源的指向性、声强、声功率、声能密度

⑵理解:声波的反射、投射和折射、声压级及计算、

⑶应用:声压级的计算、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

2、噪声评价和标准

⑴识记:等响曲线、响度级和响度;噪度和感觉噪声级;各种产品噪声标准和各种场界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室内环境噪声允许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⑵理解:计权声级、累计百分数声级

⑶应用:A声级和等效连续声级、昼夜等效声级

3、噪声控制技术―吸声

⑴识记:吸声系数、吸声量、多孔性吸声材料、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

⑵理解:吸声量计算、吸声原理、吸声结构的吸声原理、室内吸声降噪的原理

⑶应用:吸声特性和影响因素、室内声场计算、吸声降噪量计算

4、噪声控制技术―隔声

⑴识记:透声系数、隔声量、插入损失、隔声频率特性、隔声质量定律

⑵理解:平均隔声量计算、单层匀质墙隔声的频率特性、单层匀质墙的隔声量、多层墙的隔声特性、隔声间、隔声门窗的特点、隔声屏的特点

⑶应用:隔声罩的隔声计算、组合墙的隔声量计算

5、噪声控制技术―消声

⑴识记:消声器定义、消声器的评价量、阻性消声器的结构形式、抗性消声器的结构形式、复合结构消声器的结构形式

⑵理解:对消声器的要求、阻性消声器的消声原理及影响因素、扩张室式消声器的影响因素、共振消声器原理

⑶应用:阻性消声器的设计计算、扩张室式和共振消声器的设计计算

第三章振动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振动的概念、危害,了解振动的基本理论、掌握振动的评价和标准,熟悉振动控制技术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振动与振动污染、振动污染源、振动的影响。

第二节振动基础

振动的基本物理量、振动的性质、简谐振动系统、振动的产生与传播。

第三节振动的评价和标准

振动的评价和评价指标、环境振动标准

第四节振动控制技术

振动源的控制、机械振动控制、弹性减振、冲击减振、传播途径的减振对策、振动衰减。

第五节减振材料与装置及其应用

减振材料、减振装置、振动污染的控制。

(三)考核知识点

1、振动污染

2、振动基础

3、振动评价

4、振动控制技术

5、减振材料与装置

(四)考核要求

1、振动污染

⑴识记:振动污染的定义、振动来源及危害

⑵理解:无

⑶应用:无

2、振动基础

⑴识记:振动的基本物理量

⑵理解:共振、固有频率、位移振幅倍率

⑶应用:无

3、振动的评价与标准

⑴识记:振动的评价指标

⑵理解:振动的评价标准

⑶应用:评价标准的应用

4、振动控制技术

⑴识记:无

⑵理解:振动源控制、机械振动控制、弹性减振、阻尼振动、传播途径的

减振对策、振动衰减。

⑶应用:无

5、减振材料与装置

⑴识记:减振材料、减振装置

⑵领会:无

⑶应用:无

第四章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电磁辐射的概念、危害,了解电磁辐射的基本理论、掌握电磁辐射的防护标准,熟悉电磁辐射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电磁环境和电磁辐射污染、电磁辐射污染源、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

第二节电磁辐射基础

电场和磁场、电磁场与电磁辐射、射频电磁场、电磁辐射的量度单位。

第三节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电磁辐射评价标准及相关计算方法。

第四节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电磁辐射防治的基本方法、电磁辐射防护技术、电磁辐射控制应用实例。

(三)考核知识点

1、电磁辐射污染

2、电磁辐射基础

3、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4、电磁辐射控制技术

(四)考核要求

1、电磁辐射污染

⑴识记:电磁辐射污染源

⑵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

⑶应用:无

2、电磁辐射基础

⑴识记:电场、磁场、电磁场与电磁辐射

⑵理解:电场强度、磁场强度

⑶应用:无

3、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⑴识记:无

⑵理解:电磁辐射相关标准

⑶应用:无

4、电磁辐射污染控制技术

⑴识记:电磁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⑵领会:电磁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电磁辐射防治技术

⑶应用:无

第五章放射性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放射性的概念、危害,了解放射性的基本理论、掌握放射性的防护标准,熟悉放射性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环境中放射性的来源、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其危害。

第二节辐射剂量学基础

辐射剂量学的基本物理量和单位、放射性活度、照射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有效剂量当量、集体剂量当量和集体有效剂量、辐射防护的量和概念。

第三节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

放射性废物及其处理途径、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和分类、环境放射性防护标准、辐射防护一般措施。

第四节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放射性废液的处理技术、放射性废气处理技术。第五节放射性污染去污技术

去污的定义、化学去污技术、机械去污技术、其他去污新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辐射的生物效应

2、辐射剂量基础

3、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

4、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四)考核要求

1、辐射的生物效应

⑴识记: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其危害

⑵理解:无

⑶应用:无

2、辐射剂量基础

⑴识记:辐射剂量学的基本量和单位

⑵领会:与辐射防护有关的概念

⑶应用:无

3、放射性废物与防护标准

⑴识记:无

⑵理解: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和分类、处理原则

⑶应用:辐射防护标准

4、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⑴识记:固化技术、减容技术、膜分离和过滤、絮凝沉淀、蒸发、放射性废气处理技术

⑵理解:固化技术

⑶应用:无

第六章热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热污染的概念、危害,了解水体热污染的特点和危害、掌握水体热污染防治的技术,了解热岛效应的成因、影响及防治,了解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影响,熟悉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了解热污染评价与标准。熟悉热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论

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热环境、热污染及其类型。

第二节水体热污染

水体热污染的影响、水体热污染的防治。

第三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及防治。

第四节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温室效应的影响、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第五节热污染评价与标准

水体热污染评价与标准、大气热污染评价与标准。

第六节热污染控制技术

节能技术与设备、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

(三)考核知识点

1、热污染及其类型

2、水体热污染

3、热岛效应

4、温室效应

5、热污染控制技术

(四)考核要求

1、热污染及其类型

⑴识记:热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⑵理解:无

⑶应用:无

2、水体热污染

⑴识记:无

⑵理解:水体热污染的影响、水体热污染的防治

⑶应用:无

3、热岛效应

⑴识记:城市热岛效应的定义

⑵理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及防治。

⑶应用:无

4、温室效应

⑴识记:无

⑵理解:温室效应加剧的原因、温室效应的综合防治

⑶应用:无

5、热污染控制技术

⑴识记:无

⑵理解:节能技术与设备、热泵、热管、隔热材料、空冷技术、生物能技术、二氧化碳固定技术

⑶应用:无

第七章光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光污染的概念、危害,了解光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熟悉光污染防治技术的理论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概述

光环境、光源及其类型、光污染及其分类、光污染的危害。

第二节光学基础

光的基本物理量、电光源的基本技术参数。

第三节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

天然光环境的评价、人工光环境的评价。

第四节光污染防治技术

可见光污染防治、红外线紫外线污染防治。

(三)考核知识点

1、光污染及其危害

2、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

3、光污染防治技术

(四)考核要求

1、光污染及其危害

⑴识记:光污染的危害

⑵理解:无

⑶应用:无

2、光环境评价与质量标准

⑴识记:采光系数、采光系数标准、适当的照度水平

⑵领会:无

⑶应用:无

3、光污染防治技术

⑴识记:无

⑵领会:直接眩光的限制、反射眩光和光幕反射的限制、红外线、紫外线污染防治。

⑶应用:无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

《物理性污染控制》(2007年版),陈杰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教材: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2011年第二版),毛东兴洪宗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性污染与防治》(2006),陈亢利,钱先友,许浩瀚.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3学分,建议总课时54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试题类型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

6.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本课程重点章为第二、三、四、五等4章。

六、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

1、声功率是声源每秒发出的总能量,随离开声源的距离增加而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与距离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

2、隔声组合体的隔声量决定因素包括每个构件的

A、面积的大小

B、面密度

C、隔声量

D、吸声材料

E、硬度

三、填空题

3、室内声场中所听到的声音来自和两个部分。

四、名词解释

4、声压级

五、简答题

5、阻性消声器的消声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其消声量?

六、论述题

6、多孔性吸声材料主要有哪些种类?其吸声的原理是什么?

七、计算题

7、在一个教室中原来的背景声音为A声级63dB,有一个放音机在放音乐,其A 声级是65dB,则现在的A声级是什么?

噪声控制工程

噪声操纵工程讲义 绪论 (11) 第一篇............................................ 噪声基础知识11 第一章概述 (11) 1.1 噪声及其危害 (18) 1.1.1 噪声 (18) 1.2噪声的操纵 (23) 1.2.1操纵的原则 (23) 1.2.2 .................................... 操纵的措施23 第二章:环境声学的差不多概念 (28) 2.1 声波的产生及描述方法 (28) 2.1.1声波的产生 (28) 2.1.2 描述的物理量 (29)

2.2 声波类型和声场类型 (31) 2.2.1 波动方程及其几个概念 (31) 2.2.2 ...................................... 声波类型33 2.2.3 声场的类型(各声场的特点) (35) 第三章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及其计算 (36) 3.1声能量、声强、声功率 (36) 3.2级的概念 (37) 3.2.1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 (38) 3.2.2声压级的相加 (39) 3.2.3声波的相减 (40) 3.2.4声压级的平均 (41) 第四章噪声频谱特性和噪声传播过程中的一些现象 (42) 4.1 噪声频谱特性 (42) 4.2 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 (43) 4.2.1垂直入射声波的反射和透射 (43)

4.2.2斜入射声波的反射和折射 (43) 4.2.3大气中声波的折射 (45) 4.3声波的衍射 (46) 4.3 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 (46) 4.3.1随距离的发散衰减(扩散衰减) (47) 4.3.2 .................................. 空气汲取衰减48 4.3.3 ..............................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48 4.3.4其他衰减 (49) 4.4 声源的指向性 (49) 4.5 声波的叠加和驻波 (51) 第五章噪声的评价和标准 (51) 5.1 噪声的评价量 (51) 5.1.1 等响曲线、响度级和响度 (52) 5.1.2 斯蒂文斯响度 (53) 5.1.3 计权声级和计权网络 (53)

施工现场噪音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措施 1、管理措施 1.1在施工单位进场前,要求施工单位根据酒店营业特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噪声控制措施,提交酒店工程部审核。并督促其认真做好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措施的交底,让所有进场施工人员都了解施工现场噪声控制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 1.2产生的噪声会影响到非施工场所的施工作业时间严格规定在周一至周五的10∶00—12∶00和15∶00—17∶30两个时段进行,周末及节假日全天不得进行大噪声的施工作业。 1.3在允许噪声施工作业时段,若施工场所附近有会议,不得进行噪声施工作业。若遇客人投诉,必须无条件立即暂停相关施工作业(注:该类暂停噪音作业时间每次不少于15分钟)。 1.4对施工场所进行全时段噪声监控,加大施工现场的巡视力度。严禁相关人员大声喧哗、起哄,严控各种可能产生影响非施工场所的噪声源。 2、经济措施 2.1 在工程预算中应充分考虑噪声控制所需增加的措施费,其中包括可能造成的工期延误增加的误工费及采取的各项噪声控制技术措施所需要的附加费用。 2.2在工程施工合同中,设立专门条款要求施工单位遵守酒店的噪声施工时间等相

关管理规定,并明确若违反合同约定所采取的经济处罚措施。 3、技术措施 3.1对施工现场进行相对的隔离封闭。如在主要通道设置常闭门;关闭施工现场窗户等措施隔离噪声传播的主要途径。 3.2对于会产生噪声且可以在施工现场以外完成的加工作业内容,要求尽可能在场外作业。如家具、门窗构件的制作等。若对于一些需批量制作且不宜场外完成会产生的噪声作业,应选定独立的作业车间,采取必要的隔声减噪措施,集中进行施工作业。 3.3要求施工单位采用效率高且噪声小的手工和电动工具,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以减少噪声施工作业的时间及施工的噪声值。 3.4对施工物品的搬运通道、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场所关键部位采取必要的防撞、减振等降噪措施。

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措施

华谊综合大厦桩基工程 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一项目管理部华谊综合大厦桩基工程项经部

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措施 华谊综合大厦桩基工程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噪声的敏感区域的影响提出了可行的控制措施,并在实际施工管理中落实措施。 施工噪声的管理 1、除紧急抢险、抢修外,不得在夜间10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打桩等危害居民健康的带有严重噪声施工的作业。 2、由于特殊原因须在夜间11时至次日早晨6时内从事超标准的、危害居民健康的施工作业活动的,必须事先向作业活动所在地的环境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向周围居民进行公告。 施工噪声的控制 1、根据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的进出,搅拌机等高噪声设备及车辆的进出应安置在离居民区域相对较远的方位。 2、施工机械高噪声作业尽可能合理安排在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时段中进行。 3、对于高噪声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尽可能减少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离高噪声设备近距离操作的施工人员应佩带耳塞,以降低高噪声机械对人耳造成的伤害。 施工运输车辆噪声的控制 1、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区域在相应时段内遵守禁鸣规定。

2、加强施工区域交通管理,避免因交通堵塞而增加车辆或增加鸣号。 3、运输车辆进出口应保持平坦,减少由于道路不平而引起的车辆颠簸噪声和产生的振动。 4、施工区域不得用高音喇叭进行生产指挥。 5、禁止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从高空抛扔钢材、铁器等施工材料及工具而造成的人为噪声。 6、在建设期间对施工场界进行定期的噪声检测,并有记录。 7、如发现有超标现象,应采取对应措施,减缓可能对周围环境敏感点造成的环境影响。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声音的基本性质、声的量度与听觉特性、噪声测量、环境噪声控制、吸声和室内声场、隔声、消声器和隔振与阻尼等方面得的知识,培养具有从事工业及城市环境噪声保护方面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 (一)绪论(2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的定义、类型、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的特点,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及范畴。 2、重点 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的特点、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及控制方法等。 3、教学要求 了解噪声的定义、类型、噪声的危害、噪声污染的特点、环境声学的研究内容及控制方法等。 (二)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6学时) 1、主要内容 声波的产生及其描述方法、声波的基本类型、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声源的辐射等概念。掌握声波的叠加以及声压级、声功率级的基本概念等。 2、重点 声波的叠加以及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基本概念等。 3、教学要求 了解声波的产生及其描述方法、声波的基本类型、声波的反射、透射、折射和衍射、声波在传播中的衰减、声源的辐射等概念。掌握声波的叠加以及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的基本概念等。 (三)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和标准(6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的评价量、环境噪声的评价标准与法规、评价内容和基本程序。 2、重点 噪声的评价方法、环境噪声评价标准和法规。

3、教学要求 了解噪声的计权声级、昼夜等效声级、累积百分数声级、噪度、感觉噪声级、交通噪声指数、噪声污染级、噪声掩蔽、语言清晰度指数等基本概念;掌握等响曲线、响度级、响度、等效连续A 声级等基本评价方法和标准。 (四)噪声测试与监测(4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测量仪器、声强及声功率测量、环境噪声监测方法。 2、重点 掌握基本噪声测量仪器的使用。 3、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的噪声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了解噪声测量的方法及振动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基本的噪声测量仪器。 (五)噪声控制技术概述(2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原则、噪声源的分类、城市噪声控制方法等。 2、重点 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噪声源的分类、城市噪声的控制方法等。 3、教学要求 了解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原则、噪声源的分类、城市噪声的控制方法等。 (六)吸声和室内声场(4学时) 1、主要内容 材料的声学分类和吸声特点、多孔材料的吸声机理、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共振吸声结构分类与吸声机理、室内声场等。 2、重点 掌握共振吸声结构与吸声机理。 3、教学要求 了解材料的声学分类和吸声特点、多孔材料的吸声机理和影响吸声性能的因素;知道室内声场;掌握共振吸声结构分类与吸声机理。 (七)隔声(4学时) 1、主要内容:声波透过单层匀质构件的传播、双层隔墙隔声结构、门窗和孔隙对墙体隔声的影响、分隔墙的噪声降低量、声屏障、隔声罩的隔声等。 2、重点 声波透过单层匀质构件的传播、双层隔墙隔声结构。 3、教学要求 了解门窗和孔隙对墙体隔声的影响、分隔墙的噪声降低量、声屏障、隔声罩的隔声等概念;掌握声波透过单层匀质构件的传播、双层隔墙隔声结构等。 (八)消声器(4学时) 1、主要内容

噪声治理措施

十大工业噪声源控制技术评述 目前影响工人健康、严重污染环境的十大工业噪声源,它们是风机、空压机电机、柴油机、织机、冲床、圆锯机、球磨机、高压放空排气以及凿岩机。 这些噪声源设备,普遍使用于各工业部门,产生的声级高,影响面大。我国在控制这些噪声问题方面,虽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但仍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尚待研究解决。 风机、空压机的消声器,国内目前已有较成熟的系列产品。但是在大型消声器,尤其是耐腐蚀、防尘埃、耐水气等特殊类型的消声器方面,尚有许多工作需要深入进行。低噪声风机虽有一些产品出现,但这方面的工作,在我国也仅仅算是一个开端。 电机噪声的系列消声隔声罩,在我国也已有生产,但对于大型电机的降噪,以及从声源上降低电机的噪声,也尚待进一步深入下去。 在石油输送管道系统以及其它一些地方,大型柴油机噪声问题仍然严重存在,需要解决。研制隔声性能与散热性能元气优 {带高效消声器} 、使用方便的隔声罩,是问题的关键。 近些年来,我国在有梭织机噪声控制上已取得许多经验。不少单位采取各种措施,在单机上可获得10dBA的降噪效果。问题在于这些技术措施目前尚很难全面推广。深入对已取得效果的各项措施进行分析、筛选和改进,并探讨控制织机噪声危害的其它途径,是当务之急。 冲床噪声的产生机理及控制途径,近十多年来,在国内有了一些新的突破。冲床噪声影响面大,但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一些地方开展了降噪工作,许多实际问题尚待解决。 圆锯机产生的噪声一般在100dBA以上.木材加工行业发生的断指事故,常与此噪声密切有关.国内自八十年代以来,对圆锯机降噪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其结果表明,通过对锯片开适当的减振槽,在锯片上贴阻尼片以及对机组施用隔声罩待综合措施,可导致圆锯在工作时整机噪声的明显降低. 对于球磨机噪声,目前国内有一些部门采用橡胶衬板的方法,或对球磨机筒体采用阻尼隔声层包扎方法,或对球磨机施用隔声罩方法来降噪,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同样在使用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探讨解决.

现场噪音控制措施

一、现场噪音控制措施 1.施工生产噪声控制 (1)钢筋工程 a.操作人员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b.钢筋运输时避免拖地,使之与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声; c.切割机进行段料时控制在6:00-22:00的允许时间之内; d.钢筋连接时采用低噪音的工艺; (2)模板工程 a.设置封闭的木工加工棚,木料加工应在固定制作棚内完成,减少噪音污染; b.利用电锯、电刨等机具进行操作,应在封闭的木工棚内进行; c.现场支模减少大声的敲击声,并在晚10:00后禁止作业; d.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硬撬,不得高空掀翻模板; (3)砼工程 a.操作人员经技术考核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b.夜间采用低音振动棒进行振捣; c.汽车泵工作时发出的噪音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d.砼振捣时操作规范,避免不必要的杂音; (4)砌体工程 a.避免大量不正当砍砖带来的噪音; b.在指定的时间、地方完成段料作业; c.做有噪音地面应控制在作业时间内操作; (5)其他 a.施工人员不可在现场喧哗、吵闹; b.塔吊与机械应经常保养,减少噪声。 c.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有计划的安排工作。 d.大批量的装修材料需进行切割时,应搭设封闭的加工棚,集中进行加工。 e.项目部每年请市环保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噪声进行一次噪音检测;公司每月派专人对项目部的噪音进行一次检测。 2.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控制

(1)电锯 a.电锯操作在木工的封闭操作棚内作业; b.电锯工具周围用竹胶板围护; c.操作时间在6:00至22:00内; d.电锯发生的噪声不超过规范要求。 (2)地泵 a.地泵四周用竹胶板围护; b.工作时间在6:00至22:00内; c.地泵在固定场所作业; d.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地泵。 (3)振捣棒 a.振捣棒的作业时间为6:00至22:00; b.尽量使用低音振捣棒作业; c.晚上必须使用低音振捣棒。 (4)室外电梯、井架 a.对室外电梯、井架实行岗位责任制; b.选用环保型室外电梯、井架; c.使用时间控制在6:00至22:00内; d.对室外电梯、井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5)车辆 a.选用环保型车辆; b.车辆行使在工地附近不得按喇叭; c.主要施工机械都要定期保养,维护,减少噪声。晚上工作时严禁高噪音的机具使用,管理人员晚上对发生高噪音的工人进行监督教导。

噪声控制措施(完整篇)

编号:AQ-JS-0231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噪声控制措施(完整篇) Noise control measures

噪声控制措施(完整篇)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空压机噪声主要由气流噪声、机械噪声和电机或柴油机噪声组成。消声器和隔声罩对空压机噪声的降低能起到显著作用,对于振动突出的机组,还应采取隔振措施。 (2)电机噪声的一部分是由机械振动引起的,其能量与所辐射的声功率直接与电功率有关;另一部分是空气动力性噪声,与气流的线速度有关,后者则与电机的转速相关。此外,通风噪声也不容忽视。电机噪声的控制方法主要有三个:消声器、隔声罩和改变电机冷却风扇的结构。 (3)柴油机噪声可分为空气动力性噪声、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三部分。常用的将噪措施有:安装进、排气消声器,进气消声器还可以与滤清器复合成一体,起到既滤清空气又削声的作用。 (4)木工圆锯噪声主要由于高速旋转的锯片产生,包括空气动力性噪声,锯片振动噪声、锯齿与木材的切削、撞击声和机械噪声,

以及交叉作用而产生的共振。圆锯噪声控制措施有:在锯片上涂阻尼材料、改变锯齿角度和局部隔声等。 (5)高压放空排气噪声的特点是声级高、频带宽、传播远。它是由于高速气流冲击和剪切周围的空气,引起气体剧烈扰动而产生。高压放空排气噪声的控制方法是安装消声器。一般有扩容降速、节流降压、小孔喷注、多孔扩散各种类型的消声器。效果很明显。 (6)控制风机噪声的常用方法是在风机的进气口排气口处安装阻性消声器;机组与地基之间装减振器。一般可以获得明显效果。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噪声控制方案

XXXXXXXXXXXXX XXXX项目部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XXX,XX南街北侧,XXXX,西侧为XXXXF区A、B座(在施)北侧为D区6号楼、9号楼(尚未入住)。C、D座主体西侧距A、B座主体16m,北侧距D区6号楼主体37.852m,距9号楼 21.793m,东侧距6号楼47.8m,南侧距建设很行48.1m。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3、《施工现场环境工作实施办法》HB-3 三、噪声污染源统计概况 根据本工程施工噪声源统计情况,产生施工噪音的来源主要情况如下: 1、工程机械噪声: 现场施工机械主要有:木工房加工设备、混凝土泵、混凝土振捣棒等。 2、施工作业噪声: 施工设备及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进场装卸及搬运;混凝土施工时振捣棒对钢筋或模板的振动。 3、作业区人为噪声: 施工现场操作工人在施工中大声喧哗。 四、噪声污染防预控制措施 噪声源控制标准:GB12523-90 单位:等效声级Leg[dB(A)]

1、施工机械噪声控制措施: 混凝土输送泵: 原因分析: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新世华苑F区C、D座的施工现场设置两台HBT-80D混凝土输送泵,一台位于C、D座南侧大门内,一台位于东侧大门外。两台混凝土泵均为柴油机发动机为动力,所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产生的噪音较大,东侧大门外的混凝土泵因在施工现场的围墙外侧,产生的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凸出。 控制措施:为减少在混凝土浇筑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声音污染,缩小噪声污染的范围,对现场的两台混凝土泵全部进行封闭,使用∮40钢管骨架,外挂竹胶合板,胶合板外加盖隔音布等方法降低噪声的外泻。并对现场东侧大门外的混凝土泵由柴油机动力泵改为电动泵,可有效的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结构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 混凝土泵噪音控制材料用量表:

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

(2) 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 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方面来考虑。 1) 声源控制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 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风机、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 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 2)传播途径的控制 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 隔声: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 ● 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 ● 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例题:噪声的传播途径控制手段中,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属于( )。 A.吸声 B.隔声 C.消声 D.减振降噪 答案:D。 例题:控制噪声的传播途径的方法有( )。 A.吸声 B.隔声 C.消声 D.减振降噪 E.停止施工 答案:ABCD。 3)接收者的防护 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4)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5)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 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例题:对于人口稠密地区,严格控制作业时间,禁止在晚10点到次日早6点时间施工的手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 一、概念 1 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2 噪声污染:当声音超过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所允许的程度时就成为噪音污染。 3 声: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通过媒质。 4 声压:通常用p来表示压强的起伏变化量,即与静态压强的差p=(P–P0),称为声压。 5 相位:是指在时刻t某一质点的振动情况。 6 声能量: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方面使媒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振动,产生动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质质点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媒质具有形变的势能。这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声扰动使媒质获得的声能量。 7 声密度:声场内单位体积媒质所含的声能量称为声密度,记为D,单位J/m3 8 声强:是指瞬时声强在一定时间T 内的平均值。符号为I,单位为W/m2 9 相干波: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10 不相干波:在一般的噪声问题中常遇到多个声波,或频率不同,或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相位差,或是两者兼有,也就是说这些声波是互不相干的。

11 频谱:就是频率分布曲线,复杂振荡分解为振幅不同的谐振荡,这些谐振荡的幅值按频率排列的图形叫频谱。 频谱图:以频率f为横轴,以声压p为纵轴,则可绘出声音的频谱图。 12 吸声系数:将入射声能在界面上失去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吸声系数符号为α,α=1–|rp|2 13 级:对被量度的量与基准量的比值求对数,这个对数被称为被量度的级。 pp214 声压级:声压级常用Lp表示,定义Lp=lg2(B)=20lg(dB) pp00 15声强级:常用LI表示,LI=10lgI(dB) I02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关系:LI=10lgp2+10lg400=Lp+10lg400 0c0cp0两个声源共同影响下的声压级为Lp=10lg(10L +10L) 16功率级:常用Lw表示,定义为Lw=10lgW(dB) W0 - 1 - 17 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和1000Hz的纯音听起来同样时,这时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待定纯音的响度级。符号为LN,单位为方 18 响度:与主观感觉的轻响程度成正比的参量为响度,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资料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复习 一、概念 1 噪声: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2 噪声污染:当声音超过人们生活和社会活动所允许的程度时就成为噪音污染。 3 声: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通过媒质。 4 声压:通常用p 来表示压强的起伏变化量,即与静态压强的差p=(P –P 0),称为声压。 5 相位:是指在时刻t 某一质点的振动情况。 6 声能量:声波在媒质中传播,一方面使媒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振动,产生动能;另一方面又使媒质质点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媒质具有形变的势能。这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由声扰动使媒质获得的声能量。 7 声密度:声场内单位体积媒质所含的声能量称为声密度,记为D,单位J/m 3 8 声强:是指瞬时声强在一定时间T 内的平均值。 符号为I ,单位为W/m 2 9 相干波: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10 不相干波:在一般的噪声问题中常遇到多个声波,或频率不同,或相互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相位差,或是两者兼有,也就是说这些声波是互不相干的。 11 频谱:就是频率分布曲线,复杂振荡分解为振幅不同的谐振荡,这些谐振荡的幅值按频率排列的图形叫频谱。 频谱图:以频率f 为横轴,以声压p 为纵轴,则可绘出声音的频谱图。 12 吸声系数:将入射声能在界面上失去的声能与入射声能之比称为吸声系数符号为α,α=1–|r p |2 13 级:对被量度的量与基准量的比值求对数,这个对数被称为被量度的级。 14 声压级:声压级常用p L 表示,定义p L =lg 202 p p (B)=20lg 0 p p (dB) ( 基准声强0I 和基准声压0p 分别取1210-W/m 2和2510-?Pa ) 15声强级:常用I L 表示,I L =10lg 0 I I (dB) 声强级和声压级的关系:I L =10lg 20 2p p +10lg c 0400ρ=p L +10lg c 0400ρ 两个声源共同影响下的声压级为p L =10lg(10L +10L ) 16功率级:常用w L 表示,定义为w L =10lg 0 W W (dB)

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办法

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地控制施工现场的施工噪声,以防止噪声对施工作业人员身体,特别是听力伤害和对施工现场周围社区居民及相关机构的影响。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各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和管理。 第二章施工场界噪声控制限制 第三条施工场界噪场限值,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如下表。 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施工时间应安排在6:00~ 22:00进行,当由于施工工艺要求或其他原因,必须连续作业或进行夜间施工时,项目经理部要在施工前15日向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并通报社区居民等相关方,争取得到社区及相关方的认可和谅解。 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等效声级leq[dB(A)] 4

第三章噪声控制措施 第四条土石方施工前,施工场界围墙应全部建设完毕。所选施工机械应符合环保标准,操作人员需经过环境教育。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推土机一次推土量、装载机装载量,严禁超负荷运转。加强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缩短维修保养周期,确保机械设备处于完好的技术状态。 第五条在正常使用下,易产生噪声超限的加工机械,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等,采取封闭的原则控制噪声的扩散。封闭材料应选择隔声效果好的材料,其几何尺寸视现场实际情况决定。尽量选择低噪声设备,最大限度降低噪声。在有噪声的封闭作业环境下,要为操作工人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对讲机、耳脉等。 第六条车辆噪声采取保持技术状态完好和适当减低速度的方法进行控制。 第七条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修理作业,塔吊指挥哨音、砼剔凿施工过程等,这些施工过程噪声的产生多数为人为因素。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通过对全体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培养环境观念,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减少环境噪声污染,使作业人员在工作中对噪音影响予以控制。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钢模板、钢管修理时,禁止用大锤敲打;使用电锯锯模板,切割钢管时,应及时在锯片上刷油,且模板、锯片送速不能过快。 第八条在噪声敏感区域均需选用低频振捣棒。振捣棒使用完毕后,及时清理干净,保养好;振捣砼时,禁止振钢筋或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振捣砼时,配备相应人员控制电源线及电源开关,防止振捣棒空转。 第九条因施工场地狭小、砼泵必须设在场界外的,应做封闭处理,将固定泵围起来;向商品混凝土分包施加影响,要求其加强对砼泵的维修保养;加强对砼泵、

施工噪音控制方法

施工噪音控制方法 为落实一体化方针,降低施工噪音,特制定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施工现场的噪音控制。 由公司工程部负责,依据公司的《施工噪音控制管理办法》由项目部安监员协助,按开工时检测及施工阶段不定期检测确定本项目噪声污染情况,根据情况制定减少降低噪音措施。检测中如发现本项目部超标时,则应采取如下方式进行噪音控制。 1、施工现场砼搅拌设备搭设在封闭隔音防护棚内; 2、施工现场的木工电刨、电锯、搭设在封闭隔音的封护棚内。 3、挖掘机、装载机等不易封闭的机械严控夜间作业,白天应控制其作业时间,避开午休时间。 4、对产生噪音、振动的机械设备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加强保养,严紧噪音超标。 5、加强职工的防噪音污染的教育,努力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作业环境。 施工噪音检测管理办法 一、测量仪器 采用HS5920型噪音监测仪。 二、不同施工段作业噪音限值 等效声级LAeq[dB(A)]

注:1、表中所列噪音值是指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限处的限制。 2、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音阶段的限制为准。 三、测量频次 1、工程部负责各项目部的噪音检测,并保持相关的记录。 2、每个项目开工后,机械设备初始运行时,进行噪音检测,施工阶段不定期进行检测,但每个项目的检测次数不得少于3次。 四、测量方法 1、各项目部工程师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有关数据确定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并在测量表中标出边界线与噪音敏感区之间的距离。 2、根据被建的施工场地的建筑作业方位和活动的形式,确立噪声敏感建筑或区域的方位,并在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上选择,离敏感建筑物或区域最合适的点作为测点,一个建筑物可同时有几个测点。

噪声控制工程习题解答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第一版) (32学时) 习题解答 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 主讲教师:高永华

二 一 年十月 第二篇 《噪声污染控制工程》部分 第二章 习 题 3.频率为500Hz 的声波,在空气中、水中和钢中的波长分别为多少?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水中是1483 m/s ,钢中是6100 m/s) 解:由 C = λf (见p8, 式2-2) λ空气= C 空气/f= 340/500 = 0.68 m λ水= C 水/f = 1483/500 = 2.966 m λ钢= C 钢/f = 6100/500 = 12.2 m 6.在空气中离点声源2m 距离处测得声压p=0.6Pa ,求此处的声强I 、声能密度D 和声源的声功率W 各是多少? 解:由 c p I e 02/ρ=(p14, 式2-18) = 0.62/415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见p23) = 8.67×10-4 W/m 2 202/c p D e ρ=(p14, 式2-17) = 0.62/415×340 (取20℃空气的ρc=415 Pa·s/m, c=340 m/s, 见p23) = 2.55×10-6 J/m 3 对点声源,以球面波处理,则在离点声源2m 处波阵面面积为S=4πr 2=50.3 m 2, 则声源的声功率为: W=IS (p14, 式2-19) =8.67×10-4 W/m 2 × 50.3 m 2 =4.36×10-2 W 11.三个声音各自在空间某点的声压级为70 dB 、75 dB 和65 dB ,求该点的总声压级。 解:三个声音互不相干,由n 个声源级的叠加计算公式: = 10×lg (100.1Lp1 + 100.1Lp2 +100.1Lp3) = 10×lg (100.1×70 +100.1×75 +100.1×65) = 10×lg (107 +107.5 +106.5) = 10×lg [106.5×(3.16+10+1)]

施工噪音防治措施

施工噪音防治措施 一)、主要分项工程的噪音控制 1.钢筋工程 1)操作人员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钢筋运输时避免拖地,使之与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声; 3)钢筋连接时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等低噪音的工艺; 2.模板工程 1)设置封闭的木工加工棚,木料加工应在固定制作棚内完成,减少噪音污染; 2)利用电锯、电刨等机具进行操作,在封闭的木工棚内进行; 3)现场支模减少大声的敲击声; 4)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硬撬,不得高空掀翻模板; 3.砼工程 1)操作人员经技术考核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夜间采用低音振动棒进行振捣; 3)砼泵车工作时发出的噪音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4)砼振捣时操作规范,避免不必要的杂音; 5)现场搭设半封闭的砼泵房,四周悬挂隔音草帘。 4.砌体工程 1)避免大量不正当砍砖带来的噪音; 2)在指定的时间、地方完成段料作业; 3)做有噪音地面应控制在作业时间内操作; 5.其他 1)施工人员不可在现场喧哗、吵闹; 2)机械应经常保养,减少噪声。 3)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晚间有计划的安排工作。 4)大批量的材料需进行切割时,应搭设封闭的加工棚,集中进行加工。 5)项目部每年请区环保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噪声进行一次噪音检测;公司每月派专人对项目部的噪音进行一次检测。

二)、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控制 1.电锯 1)电锯操作在木工的封闭操作棚内作业; 2)电锯工具周围用胶合板围护; 3)电锯发生的噪声不超过规范要求。 2.地泵 1)地泵四周用胶合板和草帘被围护; 2)地泵在固定场所作业; 3)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地泵。 3.振捣棒 1)尽量使用低音振捣棒作业; 2)晚上必须使用低音振捣棒。 4.车辆 1)选用环保型车辆; 2)车辆行使在工地附近不得按喇叭; 3)主要施工机械都要定期保养,维护,减少噪声。晚上工作时严禁高噪音的机具使用,管理人员晚上对发生高噪音的工人进行监督教导。 4)所投入的机械、车辆要保证技术性能完好,不带故障出车。

噪声污染控制方法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本项目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强化公司广大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操作人员在施工生产过程的环境保护意识,保证施工现场周边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噪声进行预防和控制。施工噪声的控制是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需要,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国法和政府的要求,是企业行为准则。 本工程根据成都市建设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文明施工以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工程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特制施工生产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请上级职能部门监督执行。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ISO/4001系列环境管理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200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 2011。 成都市政府环境保护规范条文 公司环境保护手册 三、工程概况

四、现场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保和长春片区3号地块,交通 较为方便。场地属岷江水系二级阶地,地势较平坦。场地为耕地,场地东南部位置为自然形成的低洼地带,西北侧位置相对较高,场内地形有较小起伏,地面标高505.9-508.7m (以钻孔孔口标高为准),相对高差约3m 30米内均为农田,无任何建筑物和构筑物,无地下管线。 五、结构概况 本工程地下2层,部分为核6级人防工程,主楼地下一层以上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为一级,主楼地下室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裙楼地下室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裙楼地下一层以上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本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主楼框架-剪力墙结构为19层建筑,采用筏形基础;裙楼、纯地下室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1、地基基础 本工程主楼采用筏板式基础,天然基础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复合地基设计要求为: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计算题答案

四、计算题(1,2题每题10分,3题12分) 2、某车间几何尺寸为6×7×3m 3 ,室内中央有一无指向性声源,测得1000Hz 时室内混响时间为2s,距声源10m 的接收点处该频率的声压级为87dB,现拟采用吸声处理,使该噪声降为81dB,试问该车间1000Hz 的混响时间应降为多 少?并计算室内达到的平均吸声系数。已知: αS V T 161.060=

解:房间体积V=6×7×3=126m 3 ,房间表面积S=162m 2 ,混响时间T 60=2s,Q=1, 吸声量260 143.102 126161.0161.0m T V S A =?=?=?=α ,则0626.0162 143.10===S A α 因为△Lp=87-81=6dB,则s 5.0s 2,6lg 10602601602 601 ====?T T T T Lp ,则算得因为 则25.0162 5.0126 161.02=??= α 3、某工厂生产车间内的噪声源情况如下表所示,车间墙壁隔声量按20dB(A)考虑。车间外50米与200米(厂界)处的总声压级分别就是多少?能否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区标准规定的昼间65dB(A),夜间55dB(A)的要求?假设所有设备都安装在距地面一定高度。 解 4、在车间内测得某机器运转时距机器2m 处的声压级为91dB,该机器不运转时的环境本底噪声为85dB,求距机器2m 处机器噪声的声压级,并预测机器运转时距机器10m 处的总声压级。假设环境本底噪声没有变化。 解:设机器运转时的声压级就是P B ,由Lps=10lg(100、1×Pt -100、1×PB )=10lg(100、1×91-100、1×85 )得,P B =89、7dB, 从距声源2米处传播到10米处时的发散衰减: Ad=20lg(r2/r1)=20lg(10/2)=14dB Lps=89、7-14=75、7dB 距机器10m 处总声压级 L pT =10lg(100、1Lps +100、1PB )=10lg(100、1×75、7+100、1×85 )=85、5dB 5、地铁路旁某处测得:当货车经过时,在2、5min 内的平均声压级为72dB;客车通过时在1、5min 内的平均声压级为68dB;无车通过时的环境噪声约为60dB;该处白天12小时内共有65列火车通过,其中货车45列,客车20列。

噪音控制方案

火车东站站前管理用房装修项目 噪 一、F ■ 控 制 专 项 方 案 二0—七年三月

、工程概况 火车东站站前管理用房装修项目面积为11832平米。主要装修内容包括:办公区拆除工程,办公区装修及配套机电安装工程,办公区空调、厨房及会议系统等设备采购安装工程,应联中心装修及配套机电安装工程。 二、方案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有关部门控制施工区域噪音污染的有关要求,以及尽量避免影响临近区域的正常办公、生活。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为保证施工期间的噪音控制,依据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相关规定、文件编制本工程施工噪音控制方案。 三、噪音控制目标 1、施工噪音控制达标; 2、市民无较大投诉; 3、不同阶段施工场内的噪音限值如下:

四、噪音控制组织保障措施 1、项目经理负责噪音控制管理工作的领导,全面管理项目的噪音预防和控制。 2、技术负责人根据相关文件落实具体噪音控制方案、措施,以及资源配置。 3、施工员、安全员、技术员、质量员、机械员负责实施施工过程中的噪音控制。 A、全面执行环境噪音控制措施,预防噪音污染 B、检查分包队伍 的资质证明、证书,与分包队伍签定噪音管理协议。

C、组织对职工的噪音管理教育培训工作。 D、定期检查各项噪音管理记录。 4、责任工长负责 噪音控制情况的检查和噪音的监督管理工作。 5、各作业班组负责具体实施过程。 五、噪音控制实施措施 施工现场周围使用符合规定的材质制作封闭围墙,高度符合相关要求,且外立面整洁。选用降噪或备有消音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环境噪音污染严重的设备。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音的管理制度。加强工人遵纪守法教育,尽量减少人为的大音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音扰民的自觉意识。 项目部购买噪音计、测尘仪等检测仪器,安排专人检测,专人管理的原则,根据测量结果填写装修施工现场噪音测量记录,及时对施工现场噪音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达到施工噪音不扰民的目的。

施工现场扬尘和噪音控制措施

施 工 扬 尘 及 噪 音 控 制 措 施 四川广安建设集团綦江公信建材施工项目部二O一三年三月

施工扬尘及噪音控制措施 按照国家有关环保规定,进场后及时与所在区域环保部门联系,按要求控制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噪音等环境污染,并将工地环境卫生纳入现场总体规划。 一、扬尘(粉尘)控制措施: ①、设置专人清运现场建筑垃圾。楼层清扫前,先洒水润湿,再将建筑垃圾铲入特制带盖的斗车内,集中采用门架运到地面后及时处理,防止扬尘。运输的车辆如运送建筑材料时要进行覆盖,车辆在门口清洗后才出场。 ②、总平面范围及工地周边场地设置专人每天2~3次洒水后进行清扫,并对周围绿化地段的花草、树木定期洒水冲洗,保持洁净。 ③、松散颗粒材料堆放处砌筑砖墙围挡,表面覆盖竹席,防止刮风粉尘弥漫,影响环境卫生。 ④、生活区食堂及锅炉房可烧无烟煤、焦碳等,严禁烧有烟煤。 ⑤、现场设置专人配合分包单位清扫泥浆及车辆沾带的泥土,项目派人在出入口铺收草垫,加强配合和管理工作,保证市容及周围环境干净。 在土方施工阶段,大门口设专人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严防泥土和污水出工地。 运土、运砖、运砂石等建筑材料的车辆外面均要用布覆盖,防止尘土飞扬。

二、疾病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所设临时厕所除定期打药。民工宿舍派专人管理,并定期打药,保持卫生,防止传染疾病发生。 三、污水处理: 污水经管道排入现场排水井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出。 四、噪音控制措施: 由于施工工地周围有居民,所以防噪特别重要。 ①、在施工中尽量降低扰民噪声。对产生震动噪音的木工机具、砼搅拌机、振动器等,除必须进行夜间连续施工的砼浇筑外,一般情况晚上10点以后及午休时间尽量不施工。 ②、材料运输等汽车派专人指挥交通,不准鸣笛。 ③、垂直运输设备采用对讲机联络,严禁在设备上以敲击金属件形式通知操作人员。 ④、项目经理、副经理等指挥人员佩带对讲机,缩短指挥距离。 ⑤、材料装卸采用人工传递,特别是钢管,钢模,严禁抛掷或汽车一次性翻斗下料,杜绝野蛮施工。 五、施工现场园林化: 根据施工现场特点及标准化文明施工对绿化的要求,利用有限的场地合理布置绿化地段。

系统设备噪声及其控制方法实用版

YF-ED-J740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系统设备噪声及其控制方 法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系统设备噪声及其控制方法实用 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空调通风系统的总体效果,除了房间温 度、湿度达到设计要求外,使用房间的噪声大 小也同样重要,是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2、空调通风系统主要噪声源: 2.1 平时通风:排风机、送风机。 2.2 空调系统:制冷机组、循环水泵、冷 却塔、空调末端(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 组)。 2.3 火灾时: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 2.4 人防通风系统:人防风机。

需要控制噪声的设备主要为空调系统设备、平时通风设备;而人防通风设备及火灾时排烟加压风机因其仅在战时或火灾时开启,噪声可不予控制。 3、要使使用房间达到国家室内允许噪声标准,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控制: 3.1 设备设置的位置及选型的优化。 3.2 风管系统设计优化。 3.3 设备的安装减震及管道隔振。4、下面从上述三个方面论述: 4.1 设备机房的设置与选型: 4.1.1 制冷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机房布置与选型:噪声较大的制冷主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应尽量设置在地下室,由机房的墙体、地下楼板对声波进行隔离,从而减小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院(系): 题目:某空压机房吸声降噪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一、设计任务: 完成下列某空压机房吸声降噪处理工艺方案设计。 某工厂空压机房设有2台空压机,距噪声声源2m,测得的各频带声压级如下表1所示。现欲采用吸声处理使机房噪声降到90dB(A)以下,因此选用NR80评价曲线,请选择吸声材料的品种和规格,以及材料的使用面积。 表1 各频带声压级 二、设计目的: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为促进学生掌握噪声治理工程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噪声治理工程的设计能力和综合利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本课程在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开设课程设计一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噪声治理工程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则,使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所学知识,学会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其独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三、设计原始资料: ⑴房间尺寸数据及房间原始特性 房间10m(长)×6m(宽)×4m(高),容积V=240m3,内表面积S=248m2,内表面为混泥土面。 ⑵噪声源位置

噪声源位于地面中央,声源指向性因子Q=2。 四、设计要求: ⑴总体要求 按NR80设计。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按照设计任务合理选择设计方案;设计概念清楚、参数选择恰当、计算正确,说明书简明扼要、文字流畅、论点明确;图纸表达正确、符合制图规范;图面整洁、布局合理、图中线型和尺寸标注符合要求;整个设计过程严格遵照相关标准。 ⑵设计说明书 要求内容完整、阐述清楚、计算准确、文理通顺。设计说明书要求5000字以上,使用A4纸。内容包括目录、前言、正文、设计计算书、小结及参考文献等。 设计说明书中应当有设计的依据及指导思想;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具体技术指标的选用原则和技术要求的说明。 ⑶设计计算书 包括房间吸声处理前的室内平均吸声系数;吸声处理各频带最小的吸声降噪量;房间吸声处理室内各频带应达到的最小吸声系数;吸声材料的选择;吸声材料安装面积。 ⑷设计图纸 包括吸声材料安装平面布置图、剖面图,手绘和计算机绘图应至少各一张。 五、设计成果要求 ㈠课程设计文本结构 ⑴课程设计任务书 ⑵课程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 ⑶课程设计目录 ⑷课程设计正文 ⑸参考文献 ⑹设计图件 ㈡格式要求 要求同韶关学院课程设计要求一致。 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安排一周的时间,时间分配参照下表2。 表2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时间分配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