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8年八上地理:1.2-中国的行政区划同步试卷(含答案)

【湘教版】2018年八上地理:1.2-中国的行政区划同步试卷(含答案)
【湘教版】2018年八上地理:1.2-中国的行政区划同步试卷(含答案)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读图,信封上的三级行政区划分别是()

A.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

B.湖南省株洲县姚家坝乡

C.株洲县姚家坝乡中心小学

D.株洲市株洲县姚家坝乡

2.下列我国行政区域划分,正确的是()

A.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B.我国有22个省,5个自治区,3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

C.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个特别行政区;

D.我国有24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我国纬度最高和最低的省区是()

A.黑和粤

B.黑和琼

C.新和台

D.内蒙古和琼

4.在“两湖两广两河山”所指的八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互不相邻的一组是()

A.湖南、湖北

B.广东、广西

C.河南、河北

D.山东、山西

5.小敏和西西两位同学在郑州市街头看见一辆汽车,该汽车车牌号为冀D·52622,由此判断这辆车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河北省

B.上海市

C.贵州省

D.湖北省

6.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滔”“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区分别是()

A.辽宁省江苏省

B.黑龙江省海南省

C.河南省江西省

D.陕西省云南省

7.小明的姑妈说,她住的地方有个奇怪的现象,每年都有两天正午时,所有人都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根据所学知识,你能判断小明姑妈可能住在哪个省区吗?()

A. 甘肃

B.西藏

C.山东

D.海南

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A.滇、桂、粤、台

B.滇、桂、闽、台

C.台、粤、桂、滇

D.滇、粤、闽、台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许,中国“长征二号F”神九运载火箭在甘肃酒泉卫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据此回答9~10题

9.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下列哪个省区()

10.下列四省区中没有陆上邻国的是()

11.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纬度最高的是()

A.桂

B.内蒙古

C.宁

D.新

12.在我国的省级行政区中,临海的有()

A.11个

B.12个

C.13个

D.14个

13.粤菜、鲁菜、湘菜都是我国著名的菜系,其正宗来源地分别是()

A.广东省、山东省、湖南省

B.四川省、广东省、山东省

C.广东省、河北省、湖南省

D.广东省、山东省、湖北省

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每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回答14~16题。

14.关于四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区

B.②省南部有阳光直射

C.③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D.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15.上图四省中,有一个省的海陆位置明显与其它三个不同,该省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中四省省会城市的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

二、综合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每空1分)

材料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涉及到全国西部的12个省级行政区,总土地面积60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3。通过加大对西部的投入和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西部资源的开发步伐,带动西部经济的大发展,从而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

材料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范围示意图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各省区的全称(10分)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G__________ ,H__________ ,I__________ ,J__________ ,K__________ , L__________ 。

(2)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各省区的简称(4分)

C__________ , E__________ , H__________ , I__________ 。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8分,每空2分)

材料一“远方的家”专题片《边疆行》,从广西按顺时针方向途经9个省区至辽宁沿途拍摄,反映我国边疆风土人情。

材料二边疆行的方向与途经地点示意图

(1)①省区的简称是_____ _,②省区的名称是________ ,③省区的行政中心是。《边疆行》所途经的9个省区中,唯一没有经过的自治区是____________自治区。

(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____,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我国位置最北、最东的省区是。(填代号)

(3)本次活动起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轮廓是()

(4)专题片有四集的标题分别是:a.沙漠边的绿洲 b.寻幽访玉走腾冲 c.最北之旅漠河 d.塞上明珠、草原牧歌。按拍摄行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

B.b-a-d-c

C.c-b-d-a

D.d-c-b-a

19.广东的小林最喜欢周末进QQ群和网友们交流学习体会,分享学习资源,每一次进群,都会受益匪浅,一起来看看小林上周末整理的聊天记录。(20分,每空2分)群主:我们是一个地理知识交流群,大家的名片统一改为【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网名(或真名),我的名片为【鲁】指点江山。

一缕清风:群主原来是(1)________(省)人士,我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与群主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称“两山”,谁知道我们省西边邻着哪一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一轮明月:看完我的名片——【陕】明月,答案就出来了。

【晋】一缕清风:不错,你的名片还可以改为(2)______(简称)明月。

【粤】小林:难道陕西有两个简称?

地理小虫:对,除陕西外,我国有两个简称的还有(3)_____________ _ 等5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漠上人家:我们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虽然只有一个,但简称的字数却是最多的,虽然面积不是最大的,但却是跨(4)____________(纬度、经度)最广的。

台风过境:一定是(5)_____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全称)。你们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简称都很有特色,而我的名片更有特色,不用改就与群主的要求相符,谁知道我们省的行政中心在哪里?

地理小虫:(6)__________。

群主:说到行政中心,我这里有一些与之有关的谜语,大家一起来猜一猜:

①圆规画蛋②千里戈壁③银河渡口④久雨初晴⑤双喜临门

漠上人家:千里戈壁是湖南的行政中心(7)________,久雨初晴是贵州的行政中心(8)________,其他我还没猜到。

【晋】一缕清风:圆规画蛋是我们省的行政中心(9)________,剩下的两个与我国的直辖市有关。

台风过境:(10)____________。

群主:还是集体的力量大,彼此加油,共同提高,下周末见。

参考答案

(2)青宁川或蜀渝

18、(1)云或滇西藏自治区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

(2)③⑤⑥

(3)A

(4) B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 (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端: 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 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 ); 最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73°E );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 1、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1、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岸线长1.8万千米。 2、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 3、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领海宽度12海里。 1、陆地国界线:2.2万多千米 2、陆上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 巴、印、尼、不、缅、老、越(14个)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镇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3、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总量:2010年达13.7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2、省区分布:人口最多:广东省; 人口最少:澳门。 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 三、众多的邻国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PDF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 复习提纲 你说你对学习绝望,完全失去了热情和动力,这种情况说到底就是你比较懒。 班级: 姓名: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 经度60多度(跨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 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辽阔的疆域: 1、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最南:曾母暗沙;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 苏里江的汇合处。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第3位。 3、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 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及太 平洋。海岸线长1.8万千米。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海域 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东西跨度大的体现:时差,同 一时刻不同事件 南北跨度大的体现:温差,相 同季节不同景观 三大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 岛,雷州半岛 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 崇明岛两大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三沙市隶属海南省,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驻地设在永兴岛。 我国三大盐场:长芦盐场(渤海,我国最大)、布袋盐场(台湾)、莺歌海盐场(海南)三、众多的邻国: 陆界线:2万多千米 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 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与我国既隔海相望又陆上相邻的国家:朝鲜、越南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三个级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 我国有23个省、5额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 我国被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份(4个):由西到东分别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我国有热带面积的省份(7个):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省:澳门特别行政区 我国东西距离最长的省(跨经度最多):内蒙古自治区 我国南北距离最长的省(跨纬度最多):海南省 纬度最高的省: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省:海南省 位置最西的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东的省:黑龙江省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经纬度位置:4°N—53°N;73°E—135°E,东西跨经度60多度(跨 5个时区,相差4个小时),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辽阔的疆域: 1、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 1、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线长万千米, 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三、众多的邻国 1、陆界线:2万多千米 2、陆上邻国:14个: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 缅、老、越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 1、我国现行行政区划:省、县、镇三级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 区 我国有北回归线穿过的行政单位自东向西依次是:台湾省(台)、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云南省(云) 3、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参看P8及P9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总量:2010年达亿 2、省区分布:最多:河南省;最少: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2)死亡率下降,出生率上升。 2、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呈直线上升。 3、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的人口增长快的原因是人口迁移

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附答案(湘教版) (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0分) 1.中国是“东方”雄狮,东方是指中国的半球位置,中国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主权属中国的内海是 A.渤海和琼州海峡 B.渤海和台湾海峡 C.渤海和多佛尔海峡 D.北海和琼州海峡 3.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南、东北和西北地区 B.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西南、东南和东北地区 D.东南、东北和西北地区 4.下列国家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A、蒙古 B、印度 C、泰国 D、朝鲜 5.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今年暑假,小明在北京游玩奥运村时遇到两位小朋友,他们每人用一句话说了自己家乡的一种地理现象,请你根据他们的叙述,判断6-8题 6.亮亮说,冬天他经常去海边游泳,他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个城市 A.海口 B.乌鲁木齐 C.济南 D.成都 7.北京的嘉嘉高兴地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她说的“长江水”来自下列的哪项工程 A.引黄济青 B.南水北调 C.引滦入津 D.西气东输 8.小明告诉他们,每年四月中旬举行的泼水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小明来自 A.广西壮族 B.云南傣族 C.台湾高山族 D.新疆维吾尔族 9.下列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措施是 A兴修水库 B南水北调 C.节约用水 D跨流域调水 10.随着人口的增长,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海洋资源 D.煤炭资源 11.2007年世界环境日及在德国召开的八国峰会主题的共同点均关注“减排问题”。下列日常行为中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买菜提起菜篮子,少用、不用塑料袋 B.少开汽车,减少废气排放

七年级下册期末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相应栏,每小题2分,共50 分)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傣族的住宅多为竹楼,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当地的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气候 B. 藏族的服饰主要是传统藏袍,以适应高原温差大、气温相对较低的环境 C?川菜以麻辣、厚味著称,这和当地的气候潮湿很有关系 D. 一月份,我国长春与海口市的居民服饰特点区别不大 2。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 A. 从业人员中,科研人员所占比例大 B.用于研究和开发的经费支出所占的份额大 C?产品的技术复杂程度高D.受气候影响较大 3.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是() A. 节约用水 B.兴建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跨流域调水 4.下我国下列地区严重缺水的是() A. 海南岛 B.华北地区 C.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 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将会增加 B.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对资源的需求量将会减少 C?我国是资源大国,资源不存在短缺问题 D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6. 要将山西省大同煤田的煤炭运输到上海,最为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和公路运输 B.铁路和海运 C.内河和海运 D.公路运输 7. 关于香港的正确说法是() A. 博彩业是香港的经济支柱 B. 香港各种自然资源丰富 C. 香港是世界上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是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交通中心 D. 香港的农业非常发达,是肉、蛋、奶、蔬菜、水果等重要

8. 下列关于我国名山的分布,正确的是() A.鼎湖山一一江西 B.黄山一一安徽省 C.泰山一一福建省 D.贡嘎山一一云南省 9. “北京是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在北京。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都在北京办公。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的各个国家,都在北京设立了驻华使馆机构。”这段话充分说明北京城市职能之一是() A.全国的军事中心 B.全国的经济中心 C.全国的政治中心 D.全国的文化中心 10.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发展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热充足,是我国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水果等生产基地 B .因人口稀疏,人均耕地多,大力发展“基塘农业” C. 塘鱼、生猪、家禽、花卉生产发达,是我国主要的外向型出口创汇基地 D. 蔬菜种类多,全年可收获10-11次,四季均可上市 11. .几个同学正在谈论首都北京,其中发言有错的是() A. 小北说:北京的位置大致是40°N,116°E B. 小京说:北京位于燕山山脉以南,太行山脉以东 C. 小天说:北京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 小津说:北京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12.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南向北排列的顺序应是() A.辽中南一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 C. 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 D.沪宁杭-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辽中南 13.以下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正确的是() ①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且多暴雨,冲刷严重②土质疏松干燥,极易渗水 ③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护④开发历史久、过度放牧、不断开荒种地等人类活动 加剧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的() A.重工业基地 B.综合性工业基地 C.轻工业基地 D.内向型经济 15.下列货物最适用汽车来运输的是() A.2吨水果从郊区运到城里 B.一批信件从北京发往美国 C.1000吨土豆从山西运往河北 D.10万吨大米从上海运往武汉 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西藏自治区明显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为() A.公路 B.航空 C.水运 D.铁路 17. 我国农村经济水平发展最高的地区是被称为“鱼米之乡”的()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5、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 (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海南 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1)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线长1.8万千米。(2)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3)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领海宽度12海里。 (4)钓鱼岛位于东海、黄岩岛位于南海。(P5地图) 三、众多的邻国 1、陆界线:2.2万多千米 2、陆上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部还有缅甸,老挝,越南。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及特别 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 4、我国有北回归线穿过的行政单位自东向西依次是:台湾省(台)、广东省(粤)、广壮 族自治区(桂)、云南省(云或滇) 我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活动题答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活动”答案/提示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P.2 1.北半球2.画线略,东半球P.3 1. 135?E-73?E =62?,跨东五区至东九区5个时区 2. 54?N-4?N=50?,北温带。P.4 1.海南省已是春耕大忙时期。 2.这是因为我国领土东西跨经度60多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地点的地方时刻早,我国东西两端点的地方时相差4个多小时。3.略。 4.略。P.5活动(上):玲玲的那些想法中,除了“可以乘船到里海旅游”不对外(因为里海是内陆湖泊),其他都对。活动(下):1.我国的陆上邻国,东邻朝鲜,以此为起点,按逆时针方向,其他陆上邻国是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东面是韩国和日本,东南面为菲律宾,南面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P.9 1.①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香港、澳门、海南。②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③⑶ 2.湖南—人头广东—大象鼻子陕西—直立的兔子青海—玉兔山东—狮子黑龙江—天鹅 3.略。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P.11活动(上):1.河南、澳门 2.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具体分布情况略 3.略。活动(下):1.略。2. 8.82年5年6.43年3. 15亿17亿P.13 1.江苏、湖南、青海、西藏。2.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因为东部地区耕地多,气候温和湿润,生产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上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因而人口密度大。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等,耕地少,生产粮食少;而且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不发达,城镇少,城镇人口也少,因而人口密度也小。3.略。4.全国:人口129500万,人口密度135人/平方千米;江苏:人口7438万人,人口密度744人/平方千米;湖南:人口 6440万人,人口密度307人/平方千米;西藏:人口262万人,人口密度2人/平方千米。由此可见,从沿海到内地,我国人口密度逐渐减少。P.14 1.略。 2.略。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最新

八年级地理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 家。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B.自北而南依次濒临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温带和寒带 D.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海南岛 2.与我国陆地相邻的一组国家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读下列省区轮廓图,完成3~4题。 3.关于下列四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位于我国西南,省内 主要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B.②省的简称是粤 C.③省的河流冬季有结冰期 D.④省位于热带地区 4.孔雀舞、泼水节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主要分布在 A .①省 B.②省 C.③省 D.④省 读“我国2015~2018年人口统计图”,完成5~6题。 5.2015年至2018年期间,我国人口变化特点是 A.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B.人口总数先减少,后增加 C.人口增长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D.人口增长速度先变快,后边慢 6.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总数在增加,老龄化问题不突出 B.人口增长越慢越好,最好是负增长 C.人口增长要同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D.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口增长过快也不影响社会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读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设计图,完成7~8题。 7.餐饮品牌各具特色,上述商标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A.①——甘 B.②——闽 C.③——滇 D.④——藏

① ② ③ ④ 8.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9.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 .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B .东部地区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C .气温自东向西越来越高 D .高温中心出现在华北地区 10.拉萨成为夏季低温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 .深居内陆 B .季风影响 C .纬度较高 D .地势较高 读“我国某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的分布图”,完成11~12题。 11.如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台风 C .洪涝 D .寒潮 12.下列地区该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次数最多的是 A .云贵高原 B .四川盆地 C .内蒙古高原 D .东北平原 读我国东部地区四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及汛期状 况资料,完成13~14题。 13.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年径流量最大的是 A .松花江 B .黄河 C .湘江 D .西江 14.影响上述四条河流年径流量 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 .气温 B .地形 C .植被 D .降水 15.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 .太阳能 B .水能 C .矿产资源 D .森林资源 16.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节假日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B .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C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D .超市购物大量使用塑料袋 读“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完成17~18题。 17.图例A 所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水田 B .旱地 C .草地 D .林地 18.对B 类型的土地分布区描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北 河流 水文站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汛期(月) 松花江 佳木斯 718 7﹣9 黄河 花园口 580 7﹣9 湘江 湘潭 684 3﹣8 西江 梧州 2290 4﹣1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1.世界上人口最多和人口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和非洲 B.亚洲和大洋洲 C.非洲和欧洲 D.非洲和大洋洲 A.中国 B.印度 C.越南 D.日本 3..亚洲东部濒临的大洋是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4.亚洲地势的主要特点是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部高,西部低 D.东部低,西部高 5.亚洲所在的纬度向北超过北纬80°,向南超过南纬10°,则亚洲所跨的纬度是 A.70多度 B.90多度 C.180多度 D.120多度 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据此回答6-8题: 6.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旅游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这个旅游胜地是 A.泰山 B.富士山 C.黄山 D.金刚山 7.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就是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 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8.日本平均每年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是因为 A.日本位于海洋板块内部 B.日本位于大陆板块内部 C.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D.日本工业发达所致 9.下列地区,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十字路口”的是

A.西亚 B.东南亚 C.南亚 D.东亚 10.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热量、水分充足 B.山地多,土壤肥沃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世界对热带经济作物需要量大 11.右图中P处地形区名称是 A.德干高原 B.恒河平原 C.喜马拉雅山 D.印度河平原 12.“绿色革命”使印度的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取得的成果绝大部分被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急剧增长的人口已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印度科学家呼吁,要在加速应用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尽快地大幅度降低人口增长率。 当前,给印度农业造成巨大压力的源头主要来自 A.农村劳动力少 B.水旱灾害多 C.人口增长过快 D.劳动力流失 1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巴西 14.俄罗斯河流众多,被称为“母亲河”的是 A.鄂毕河 B.叶尼塞河 C.伏尔加河 D.勒拿河 15.俄罗斯在传统上属于 A.亚洲国家 B.非洲国家 C.欧洲国家 D.美洲国家 16.中东地区一些国家的人们夜晚常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这是因为 A.能够欣赏美丽的星空 B.当地的气候炎热,极少下雨 C.当地昼夜温差大 D.当地气候温和湿润 17.欧洲西部有一个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国际组织,简称是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归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归纳学习效率的高低是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影响学习成绩。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原因是什么(海拔高度影响)2.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风是(夏季风)3.海南岛农作物数制是(一年三熟)4.我国少数民族多少个(55)5.我国政府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是(香港和澳门)6.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是(黑河----腾冲一线)7.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大,属于五带中的(热带。北温带)8.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依次是(云。桂。粤。台)9.我们所在的省份名称是(山西省)简称(晋),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是(陕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他们的简称依次是(陕。豫。冀。内蒙古)10.我国民族的分布呈现以(汉族)为主体,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11.地形是指地表的(各种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五种类型1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季风和地形)等14.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舟山群岛)是我国的群岛15.我国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16.几个高原的特点(内蒙古地表坦荡开阔。起伏和缓。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众多。青藏高原雪山众多。冰川广布。髋骨和湖泊镶嵌其中。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17.在图上填出阶梯分界线18.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二十三个省。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湘教版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4 秋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验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中国是“东方”雄狮,东方是指中国的半球位置,中国位于() A.东半球、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2.主权属中国的内海是 A.渤海和琼州海峡 B.渤海和台湾海峡 C.渤海和多佛尔海峡 D.北海和琼州海峡 3.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南、东北和西北地区 B.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西南、东南和东北地区 D.东南、东北和西北地区 4.下列国家中,不与我国接壤的是 A、蒙古 B、印度 C、泰国 D、朝鲜 5.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今年暑假,小明在北京游玩奥运村时遇到两位小朋友,他们每人用一句话说了自己家乡的一种地理现象,请你根据他们的叙述,判断 6-8 题 6.亮亮说,冬天他经常去海边游泳,他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个城市() A.海口 B.乌鲁木齐 C.济南 D.成都 7.北京的嘉嘉高兴地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她说的“长江水”来自下列的哪项工程() A.引黄济青 B.南水北调 C.引滦入津 D.西气东输 8.小明告诉他们,每年四月中旬举行的泼水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小明来自() A.广西壮族 B.云南傣族 C.台湾高ft族 D.新疆维吾尔族 9.下列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措施是() A 兴修水库 B 南水北调 C.节约用水 D 跨流域调水 10.随着人口的增长,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是()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海洋资源 D.煤炭资源 11.2007 年世界环境日及在德国召开的八国峰会主题的共同点均关注“减排问题”。下列日常行为中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买菜提起菜篮子,少用、不用塑料袋 B.少开汽车,减少废气排放 C.大部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入江河 D.不乱丢垃圾,过绿色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每题2分,共70分,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后面答案栏内) 读亚洲范围略图,回答1-5题。 1.关于亚洲的“左邻右舍”,说法正确的是 A.东邻欧洲,西临太平洋B.南望大洋洲,北临北冰洋 C.东邻北美洲,西临大西洋D.东北隔河流与非洲相望 2.亚洲南北跨越的纬度大约是 A. 90° B. 40° C. 70° D.20° 3.我们生活的亚洲,是世界上第一大洲。下面对“世界第一大洲”的说法,错误的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B.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D.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4.亚洲南部三大半岛a、b、c的名称,依次是 A.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B.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C.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D.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5.下列区域具有“十字路口”位置的是 A.东亚B.东南亚C.南亚D.中亚 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回答6-9题。

6.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但该地区却没有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7.南亚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8.东南亚居民以单衣薄裙为主。这种衣着习惯主要是受 A.气候的影响 B.物产差异的影响C.地形的影响 D.经济条件的影响 9.在西亚沙特阿拉伯,男子的传统打扮是着长袍、戴头巾,长袍多为白色、宽大。这些习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美观休闲能保暖B.地形崎岖宜行走C.炎热干燥多风沙D.狩猎探险真方便 读日本相关资料图,完成10-11题。 10.日本的四大岛中,纬度最高的是 A.本州岛B.九州岛C.四国岛D.北海道岛 11.关于日本对外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原料和工业产品都需大量进口B.工业原料和工业产品都需大量出口C.工业产品出口多,工业原料进口多D.工业产品进口多,工业原料出口多 金三角地区是目前世界上毒品的主要产地之一。在贩毒集团的威胁、控制下,许多农民种植罂粟,由贩毒集团收购制作海洛因等毒品销往世界各地。读图回答12-14题。 12. 金三角所在地区是 A.西亚B.南亚C.东亚D.东南亚 13. “金三角地区图”中,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是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梳理汇编

地理湘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汇编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1、中国地理位置:⑴、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⑵、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⑶、从濒临的大洲和大洋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的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领土四至:⑴、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⑵、最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⑶、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⑷、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3、从五带来看,中国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 ⑴、四个近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太平洋的一部分)。 ⑵、两个内海:渤海(辽东半岛的山东半岛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⑶、两个海峡:台湾海峡(福建省和台湾省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⑷、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5、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5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行政区划》上来识记它)。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注: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基本轮廓、位置、简称、行政中心,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行政区划》上来识记它)。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1、到第五次人口普查为止,中国共有12.9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特点:将(云南省)腾冲和(黑龙江省)黑河,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是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下载)

七年级下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题后括号内。每题选对得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1.亚洲第一长河是() A.长江 B.黄河 C.湄公河 D.印度河 2.亚洲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 B.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C.纬度位置的影响 D.地形的影响 3.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4.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巴基斯坦 5.下列国家中,依靠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世界上富裕国家的是() A.印度 B.巴基斯坦 C.日本 D.沙特阿拉伯 6.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越南 B.泰国 C.老挝 D.柬埔寨 7.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 A.泰国 B.越南 C.缅甸 D.柬埔寨 8.中东地区最丰富和最缺乏的自然资源分别是() A.铁矿和石油 B.石油和水资源 C.水资源和煤炭 D.煤炭和天然气 9.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它的开通沟通了() A.红海和阿拉伯海 B.红海和地中海 C.地中海和黑海 D.阿拉伯海和黑海 10.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是() A.中东地区 B.拉丁美洲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北部非洲 11.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 A.尼日利亚 B.埃塞俄比亚

C.南非 D.科特迪瓦 12.下列旅游景点与其所在国家的组合,正确的是() A.埃菲尔铁塔——法国 B.凯旋门——英国 C.斗兽场——西班牙 D.水城威尼斯——荷兰 13.南极地区现已查明的矿产资源中,最可观的是() A.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B.天然气和铜矿资源 C.铝土和石油资源 D.铁矿和煤炭资源 14.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15.关于日本工业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本州岛北部 B.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日本海沿岸 C.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国土两端 D.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 16.关于俄罗斯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地、丘陵面积广大 B.丘陵、平原面积广大 C.平原、高原面积广大 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17.俄罗斯的工业主要集中在() A.欧洲部分 B.亚洲部分 C.乌拉尔山区 D.西西伯利亚平原 18.俄罗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A.莫斯科工业区 B.圣彼得堡工业区 C.乌拉尔工业区 D.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19.澳大利亚出口的农牧产品主要有() A.大豆、小麦、羊毛 B.羊毛、牛肉、小麦 C.棉花、小麦、牛肉 D.大豆、小麦、牛肉 20.澳大利亚出口的矿产品中,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A.铝土和金刚石 B.煤炭和铁矿石 C.铁矿石和锰矿 D.石油和天然气 二.填空题(共10分)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两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用具:《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地球仪、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活动)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我国在南北半球中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中在哪个半球?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

2020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湘教版) 1.读下图,当北京时间6点时,位于我国最东部的乌苏里江已是阳光灿烂,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仍然是繁星满天。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海陆位置D.海拔高度 2.在某地美食一条街上,来自湖南的小悦看到挂着“鲁菜”、“川菜”、“湘菜”、“粤菜”等招牌的餐饮店。如果他想吃家乡菜,他应该进哪种招牌的餐饮店 A.鲁菜B.川菜C.湘菜D.粤菜 3.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通过 A.渤海海峡B.琼州海峡C.对马海峡D.台湾海峡 4.下面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中,与我国实际相符的是 ABCD A.A B.B C.C E.D 5.朝鲜族和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分别是 A.长鼓、马头琴B.冬不拉、鹰笛C.两面鼓、合欢箫D.神鼓、芦笙 6.下列山脉中,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又是省区分界线的是 A.大兴安岭 B.长白山 C.巫山 D.太行山 7.下面剖面图中,与我国地势特点最为接近的是 A B C D A.A B.B C.C D.D 8.下列盆地、平原与其别称的组合,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聚宝盆” B.柴达木盆地——“紫色盆地” C.东北平原——“天府之国” D.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9.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 A.台风B.寒潮C.干旱D.洪涝 10.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 11.下列河流中,泥沙含量最高的是 A B C D A.A B.BC.CD.D

12.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A.雅鲁藏布江B.澜沧江C.额尔齐斯河D.塔里木河 13.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耕地B.森林C.石油D.阳光 14.下图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是 A.耕地面积减少B.森林破坏严重 C.草场超载放牧D.城市绿地受到严重破坏 15.我国最大的渔场是 A.舟山渔场B.黄渤海渔场C.南海沿岸渔场D.北部湾渔场 16.每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图中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BCD 17.家住亚热带的小明随爸爸去果园摘水果,最有可能摘到的水果是 A.柑橘 B.苹果 C.椰子 D.桃子 18.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其中反映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的一幅是 ABCD 19.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光热资源D.劳动力资源 20.目前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是 A. 南方地区 B. 西北地区 C. 青藏地区 D. 北方地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小题,60分) 21.读“三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位于该线最北端的省份是,最南端的省份是。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初一地理试卷 1.以乌拉尔山一乌拉尔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一黑海一土耳其海峡为界划分的两洲是 A亚洲、欧洲 B南美洲、北美洲 C亚洲、非洲 D。亚洲北美洲 2.下列对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位于西半球B.位于南半球C.是世界跨纬度最广大洲D.是世界跨经度最广大洲3.下列对中国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南亚地区’ B.西亚是唯一不与中国接壤的亚洲分区 C.中亚位于中国南部 D.是亚洲面积最大国家 4.亚洲众多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其影响因素是 A.亚洲气候 B.亚洲地势 C.亚洲人口 D.亚洲的民族 5.下列亚洲的河流中,流入太平洋的是 A.鄂毕河 B.长江 C.印度河 D.恒河 6.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分布在 A.亚洲的北冰洋沿岸 B.亚洲南部三大半岛 C.亚洲大陆中部. D.亚洲东部沿海 7.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8.生活在东西伯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与下列哪些自然条件适应 A.气候湿热 B.多地震 C.气候严寒 D.热带干旱草原 9.下列因大量出口石油,而成为比较富裕的亚洲国家是 A.日本 B.新加坡 C.韩国 D.沙特阿拉伯 10.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西海岸狭长地带,其影响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洋流 11.下列对印度和日本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是发达国家 B.都是资源贫乏国家 c.都以热带气候为主国家 D.人口都超过1亿 12.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是 A.太平洋与北冰洋 B.印度洋与太平洋 C.印度洋与大西洋 D.太平洋与大西洋 13.东南亚地区符合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人口稠密 B.耕地少 C.高温多雨 D.种植历史悠久 14.T列国家与其物产之最连线正确的是 A.泰国一最大椰子生产国 B.马来西亚一最大橡胶生产国 C.菲律宾一最大蕉麻生产国 D.印度尼西亚一最大油棕生产国 15.到东南亚旅游,可参观到下列景点 A.泰姬陵 B.克里姆林宫 C.艾菲尔铁塔 D.吴哥窟 16.印度能够实现粮食自给有余,得力于 t A:大力发展民族工业 B.推行“绿色革命” C.修筑水利工程 D.改变饮食习惯 17.欧洲第一长河主要流经 A.埃及 B.俄罗斯 C.德国 D.巴西 18.日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地区是. A.东南亚 B.中. C.欧洲西部D.q‘=东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教学与反思 【教材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七年级世界地理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地理学习的方法和基本过程。现在学习中国地理知识基本了解我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和人口国策,初步了解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基础上,从本章开始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我国的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地形对中国河流分布、水量、流向的影响。通过学习我国让我人民因地制宜、发展各具特色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种种政策措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本节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 【学情分析】 所教学的八年级学生属于比较落后、偏僻的山区,本地区少数民族的学生比较多,学生的消息比较闭塞,地理知识很贫乏,地理比较抽象,学生无法理解一些地理位置,学习地理知识比较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运用地形剖面图概括出我国地势特点和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 2.、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能在图上找出不同走向的山脉,认识我国几组主要山脉的走向。 3.、通过比较,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使用地图提取有用地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我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的地势特征和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和分布。 2. 培养学生判读地形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 我国地势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播放歌曲 齐唱歌曲《歌唱祖国》,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 从歌词中我们了解到什么?提出什么问题?通过学习这一节来了解中国的地形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