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古漢語通論(七)

判斷句,也字

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词组為謂語,表示判斷的。在現代漢語裏,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係詞(判斷詞)“是”字來聯繫,例如“我是中國人”。但是在秦漢以前,判斷句一般不用係詞,而是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助判斷。例如:制,巖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傳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傳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有時候在主語後面用語氣詞“者”字表示提頓,然後再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例如: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戰國策·趙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戰國策·趙策)

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臣之所好者,道也。(莊子·養生主)

這種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應的句子,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構。

在先秦時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誤解為係詞,實際上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或謂語。例如:

是吾師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論語·季氏)

在這兩個例子裏,“是”字用作主語,“吾師”“社稷之臣”是謂語。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戰國策·魏策)

(今天就是這樣。)

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湯之問棘也是已[1] (莊子·逍遙遊)“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語氣詞。在這三個例子裏,“是”字用作謂語,“今日”“武王”“湯之問棘”是主語。

在判斷句中,人們所判斷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時候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前面敘述過了,然後用指示代詞“是”字或“此”字複指,使意義更為明確。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莊子·逍遙遊)

在第一個例句裏,“是”字複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情,其餘由此類推。

但是,在古代漢語裏,這種用來複指的指示代詞往往不用。這樣,好像不是判斷句,其實仍是判斷句。例如: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願也。(左傳僖公四年)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是)君之惠也。(左傳成公三年)

在第一個例子裏,“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語,“寡君之願也”是謂語,其餘由此類推。

有些判斷句由於主語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經在上文出現,所以省略主語,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對話裏。例如:

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左傳宣公二年)

子曰:“隱者也。”(論語·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論語·先進)(“非”字是否定副詞)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謂語前面常用副詞“乃”字來加強肯定,用副詞“非”字來表示否定。先看用“乃”字的判斷句:

吾乃梁人也。(戰國策·趙策)

是乃仁術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齊策)

從上面這些例句裏,我們不難看出,判斷句用“乃”字,肯定的意味強,而且往往帶有辯白或申明的口氣。“吾乃梁人也”,這意味着“吾非燕人”“吾非趙人”等等。這種用法的“乃”字相當於現代漢語的“便(是)”“就(是)”,因此在現代漢語的書面語言裏,“乃”字還可以加在“是”字的前面,說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斷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禮記·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戰國策·魏策)

管仲非仁者與?(論語·憲問)

這種用法的“非”字雖然可以譯成現代漢語的“不是”,但是,嚴格地說,它的語法作用是作為一個否定副詞來否定謂語的,它不是否定性的係詞,不是“不”和“是”的結合體。

在討論古代漢語判斷句的時候,有一個“為”字值得提出來說一說:

吾乃今日而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戰國策·趙策)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論語·微子)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論語·微子)

這類句子裏的“為”字,很像現代漢語的係詞“是”。其實古代漢語的“為”字是一個涵義非常廣泛的動詞,在上面這些例句裏,雖然可以用現代的“是”字來對譯,但不必認為就是上古的真正的係詞。在上古漢語裏,用“為”字的判斷句非常罕見,而且限於一定的場合。就以上面所舉的例句而論,例一“先生為天下之士”不是獨立的句子,而是全句謂語動詞“知”的賓語。例二“為”字的前後兩項,字面相同。例三“為”字後面是疑問代詞,這句話在上古更常見的說法是:“夫執輿者誰也?”不用“為”字。《戰國策·齊策》:“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孟子·離婁下》:“追我者誰也?”可以為證。“夫執輿者為誰”、“為孔丘”,其實都是以敘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斷當然,從句子的語氣說,“夫執輿者為誰”是疑問句。。例四“為”字的動詞意義更為明顯。總的說來,上古用“也”字煞句的判斷句一般不能用“為”字,所以像“制,巖邑也”不能說成“制為巖邑也”,這是值得注意的。

判斷句是表示判斷的,但是在語言實踐中,我們會遇到某些判斷句,它們的主語和謂語的關係,不能按照形式邏輯的要求來加以分析。這在現代漢語是如此,在古代漢語也是如此。例如《戰國策·齊策》:“馮諼先驅,誡孟嘗君曰: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千金和重幣可以構成判斷,但是百乘指的是車馬,顯使指的是人臣,照形式邏輯講,就很難構成判斷,可是這句話的意思還是可以了解的。又如《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戰,不能說等於勇氣,人們只能說作戰是靠勇氣的,或者說,勇氣是打勝仗的條件之一,等等。但是,照字面講,這句話又只能解作“打仗就是

勇氣”。對於這種內容壓縮了的判斷句,我們不應該以詞害義。

判斷句有一種最常見的活用法,就是採用判斷句的形式來解釋原因。例如: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戰國策·齊策)

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論語·憲問)

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莊子·養生主)

在現代漢語裏,“是”字也可以用來解釋原因。由此可見解釋原因和判斷在性質上是相近的;又可以證明語言既有發展又有繼承的道理。

現在講到“也”字。

從“也”字的位置看,有兩種“也”字:(一)煞句的“也”字;(二)句中的“也”字。現在分别加以敘述。

(一)煞句的“也”字

煞句的“也”字一般用於判斷句的句尾來幫助判斷,這是“也”字的基本用法。這一點,上文已經說過。現在要講的是由這種基本用法引申出來的用法。第一,“也”字常用在因果句的句尾。例如:

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戰國策·趙策)

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莊子·逍遙遊)

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孟子·梁惠王上)

前兩個例子是由果溯因,說明真相;最後一個例子是由因及果,進行推理:都用“也”字煞句。

第二,說話人對所說的事情的真實性表示深信不疑,也用“也”字煞句。例如:

蔓難圖也。(左傳隱公元年)

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客無好也。(戰國策·齊策)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戰國策·齊策)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由於說明因果關係和確認事情的真實性都帶有論斷的性質,所以用“也”字煞句是很自然的。

此外,古代漢語表示命令的句子也往往用“也”字煞句。例如: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論語·先進)

其實“也”字的這種用法,和前面所講的用法仍然是相通的。

有一種情況值得注意:如果句中有疑問代詞或疑問副詞,“也”字似乎也帶了疑問語氣。例如:

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戰國策·齊策)

責畢收乎?來何疾也?(戰國策·齊策)

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國策·趙策)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論語·憲問)

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張)

有人認為這種“也”字的作用和“邪”(耶)字相同,那是不對的。“也”字和“邪”(耶)字區别在於:(1)“也”字本身不表示疑問,“邪”(耶)字本身表示疑問。例如《莊子·齊物論》:“子知子之所不知邪?”就不能換用“也”字,一換“也”字就不是疑問句了。(2)“也”字雖然用在疑問句裏,但仍然帶有一點確定語氣,所以“也”字後面容許再用疑

問語氣詞。例如《論語·先進》:“唯求則非邦也與?”又如《莊子·齊物論》:“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二)句中的“也”字

“也”字有時用在單句或複句中作語氣詞,表示頓宕。

有的“也”字用在單句中的主語(其中有的是主謂結構作主語)之後。例如:

午也可。(左傳襄公三年)

師也過,商也不及。(論語·先進)

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論語·先進)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論語·季氏)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論語·泰伯)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

前四例“也”字是用在一般主語之後,後二例“也”字是用在主謂結構所充任的主語之後。後面兩個句子如果譯成現代漢語,似乎可以把“也”字譯為現代的“得”字,例如“水之積也不厚”,可譯為“水積得不多。”但是,這只是詞序上的偶合,事實上“得”並不相當於“也”,因為這兩句話古今的語法結構是大不相同的。

有的“也”字不是用在單句主語之後,而是用在時間副詞(或词组)之後。例如:

今也則亡。(論語·雍也)

今也,南蠻蠻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上)

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有的“也”字是用在複句中的第一個分句之後,這個分句往往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例如: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左傳僖公三十年)

媼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泣,念悲其遠也。(戰國策·趙策)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

前面三個例子就是表示時間修飾的分句。

古汉语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 一。什么是判断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说明主语是什么(肯定判断)或不是什么(否定判断)的句子。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特点以及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字——古汉语判断句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出现判断动词(也称判断动词)“是”字。那么,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字又是作什么的呢?得从不同时期来分析: (一)在先秦,那个“是”是指示代词,在句中充当判断句的主语或者谓语。例如:(1)作主语 1.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 2.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左传) 3.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 4.是乃仁术也。 5.是非君子之道也。 (2)作谓语: 1.取之而燕民悦,而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3.夫虞之有虢也,如车之有辅。辅依车,车亦依辅。虞虢之势正是也。(韩非) 4.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韩非) (二)两汉以后: “是”字作为判断词可能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出现,并逐渐在书面语中有所使用,但始终没成为文言判断句的主流。 1.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韩非) 2.陈侯喜猎,淫猎于蔡,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谷梁传) 3.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4.是是帚彗,有内兵,年大孰。(马王堆汉墓帛书) 5.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东汉王充《论衡》) 6.问今是何世。(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比较∶斯诚后死者之羞也!(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三。古汉语判断句的各种结构形式 1·用“也”字煞句 ①制,岩邑也。(左传) ②虢,虞之表也。(左传) ③余,尔所嫁妇人之父也。(左传) ④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汉书) ⑤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 ⑥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同上) 2·用“……者,……也”式 ①南冥者,天池也。(庄子) ②伍子胥者,楚人也。(史记) ③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④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 ⑤兵者,凶器也。(《韩非子·存韩》)

古汉语语法知识

古代汉语语法(一) 古代汉语的词类 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根据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以及词在句中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标准,古代汉语有以下词类: 一、名词 名词是人和事物的名称。如:孔子、赵威后、国、家、阿房宫、东、年、星、箕畚。 名词不受“不”、“很”、“将”这些副词的修饰,能受“大”、“好”等形容词的修饰,能受数词或数量词的修饰,如“一人”、“良马”。名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子结构中作主语、宾语和判断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如: 客.从外来,与坐谈。(《战国策·齐策》)(“客”作主语) 却宾客以业诸侯 ..。(《谏逐客书》)(“诸侯”作宾语) 制,岩邑 ..也。(《左传·隐公元年》)(“岩”作定语,修饰“邑”;“邑”与“岩”构成名词性词组,一起充当判断谓语。) 古汉语的名词在功能上的特殊之处是可以作状语。古汉语名词作状语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比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是“像……一样地”。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过秦论》)“云”、“响”、“影”分别译作“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 2.表态度。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含有“像对待……”、“把(宾语)当作……”等意思。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译作“像对待兄长那样”。 3.表动作方式。某些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面”译作“当面”。 4.表工具。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含有“用……”的意思。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丹”译作“用丹砂”,“丹书”即“用丹砂写”。 5.表凭借。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依据,有“按照……”、“根据……”等意思。如: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法”译作“根据法令”。 6.表处所。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或方位,含有“在……”之类的意思。如: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山、”“谷”分别译作“在山上”、“在山谷”。 7.表趋向。某些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含有“向……”、“往……”等意思。这类词主要是方位名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东”译作“向东”。 8.时间名词“年”、“月”、“日”、“岁”等作状语时,除了起一般的时间修饰作用外,其表示的意义与原来的词义有所不同。以下三种情况值得注意: ①时间名词置于动词前,表示动作经常发生、频数很密,含有“年年”、“每年”、“月月”、

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古漢語通論(七) 判斷句,也字 判斷句是以名詞或名詞性的词组為謂語,表示判斷的。在現代漢語裏,判斷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一般要用係詞(判斷詞)“是”字來聯繫,例如“我是中國人”。但是在秦漢以前, 判斷句一般不用係詞,而是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來幫助判斷。例如:制,巖邑也。(左傳隱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傳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傳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戰國策·趙策) 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傳隱公元年) 有時候在主語後面用語氣詞“者”字表示提頓,然後再在謂語後面用語氣詞“也”字。例如: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戰國策·趙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戰國策·趙策) 南冥者,天池也。(莊子·逍遙遊) 臣之所好者,道也。(莊子·養生主) 這種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應的句子,是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典型結構。 在先秦時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誤解為係詞,實際上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或謂語。例如: 是吾師也。(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論語·季氏) 在這兩個例子裏,“是”字用作主語,“吾師”“社稷之臣”是謂語。

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戰國策·魏策) (今天就是這樣。) 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湯之問棘也是已[1] (莊子·逍遙遊)“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語氣詞。 在這三個例子裏,“是”字用作謂語,“今日”“武王”“湯之問棘”是主語。 在判斷句中,人們所判斷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時候是一件事情,這件事情在前面敘述過了,然後用指示代詞“是”字或“此”字複指,使意義更為明確。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論語·季氏) 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莊子·逍遙遊) 在第一個例句裏,“是”字複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這件事情,其餘由此類推。 但是,在古代漢語裏,這種用來複指的指示代詞往往不用。這樣,好像不是判斷句,其實仍是判斷句。例如: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願也。(左傳僖公四年)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傳僖公三十年) 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是)君之惠也。(左傳成公三年) 在第一個例子裏,“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語,“寡君之願也”是謂語,其餘由此類推。 有些判斷句由於主語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經在上文出現,所以省略主語,這種情況一般出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很普遍,例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其中“肘”本是名词,在句中临时充当动词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指某些名词临时转化词义取得动词性质的现象。其类型有四: 1.事物——成为该事物: 微禹,吾其鱼乎!《左传》 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 2.事物——以该事物为工具的动作: 从左右,皆肘之。(用肘制止)《左传·成公二年》 范曾数目项王。(用眼睛看、示意)《史记·项羽本纪》 3.事物——以该事物为对象的动作: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4.方位——向该方位移动: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为西。《史记·项羽本纪》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候雁北。《吕氏春秋》 二、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需要借助介词的帮助才能充当状语的情况不同。有些著作把名词作状语称为名词用作副词。其类型主要有四: 1.比喻动作的状态。例如: 豕人立而泣。《左传·庄公八年》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战国策·秦策一》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首功:谓以斩获敌首计功)《战国策·赵策三》文史、星历……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司马迁传》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 3.表示动作凭借工具、依据或进行的方式等。例如: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橐:盛物的袋子)《战国策·秦策三》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臣:指田延年。)《汉书·霍光传》 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译:没有表扬奖赏的勉励,没有刑法的威严震慑,抛开权势、放弃法治,让尧、舜挨家挨户、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辨析道理,那么他们连三家人也治理不了。)《韩非子·难势》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 渠县职业中专学校张吉轩 摘要:古代汉语判断句是文言文中的常用句式之一,判断句的谓语(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 性词组作谓语)主要用来判断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或不属于某一类的 句子,古代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在内容上有很多相同点,但在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判断句;古代汉语判断句;等同关系;类属关系;判断句的活用;语气助词。 一、句子的分类 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个特定语调的语言单位,它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句子具有表述性的特点。表,指的是表达客观现实;述,指的是陈述主观意图。 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常按一定的标准对句子进行分类。句子的分类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标准分出的句子的种类是不同的。 1、根据句子的语气可将句子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如: ①他正在开会。(陈述句)②他在干什么?(疑问句) ③你别再赌了。(祈使句)④你真棒!(感叹句) 2、根据表示肯定还是否定可将句子分成肯定句和否定句。肯定形式有的用“是”,有的不用“是”,有的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否定句一般要用否定副词“不”、“没”、“没有”、“非”等。如: 肯定句: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②你想干什么?③你应该爱惜身体。 否定句:①秋天没有夏天热。②你不想干什么?③我并非借题发挥。 3、根据句子结构的繁简可以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单句的下位句型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如: ①他兴高采烈地说着话。(主谓句)②不准说话!(非主谓句) 复句的下位类型有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如: ①我们是教师,又是学生。(联合复句) ②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能灰心丧气。(偏正复句) 4、在句子的多种分类方法中,按谓语性质的分类是基本的,着眼于谓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可以把句子分为叙述句、描写句和判断句。 叙述句的谓语主要用来叙述主语的动作、行为或变化;描写句的谓语主要用来描写主语的性质和状态;判断句的谓语主要用来判断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如: ①满天黑云顿时消失了。(叙述句) ②人民的生活富裕得很。(描写句) ③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判断句)

古代汉语特殊句式(精华版)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例说 一、判断句 从表达的内容看,可分两种类型:“是非判断句”和“因果判断句”。 1.是非判断句对事物本身或肯定或否定,可分为三个系列: (1)“……者……也” 系列。这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夫将者.,国之辅也.。(……者……也) 此谋攻之法也.。(……也)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者也) 粟者.,民之所种。(……者……) 刘备天下果雄(……) (2)“乃”,“为”系列。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即”、“是”、“惟(维)”等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翩翩两骑来是.谁? (3)副词系列。文言判断句,还常以“非”、“素”、“必”、“皆”、“诚”、“亦”等副词来表示,译时应把副词的原义译出并补上判断词。又构成另一个系列: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且相如素.贱人。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此亦.妄人也已矣。 2.因果判断句对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果判断”表达的意思是“……是因为……”,或“……的原因是……”例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 橘柚生于江南,而民(各地的人)皆甘之于口,味同也.(是因为人们对味道的感觉相同)。 从表现的形式看,可分三种类型:“一般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和“特殊判断句”。 1.一般判断句指有判断标志的判断句,以上例子都是有判断标志的句子,不另举例。 2.简略判断句简略判断句包括两类,一类是无任何上述标志的判断句,一类是省略主语的判断句。例如: 荀卿,赵人。 夫鲁,齐、晋之唇。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古代汉语判断句

判断句 【背景知识】句子的分类 按不同分类标准,句子种类不同: 谓语表示的语法意义: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 谓语成分:名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 语气表达: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肯定句、否定句 句子繁简:单句、复句 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一般是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一、古今判断句的差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今京不度,非制也。(同上) 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成公四年》) 现代汉语的判断句 延边大学是211重点大学。他不是延吉人。 ▲古今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由判断动词“是”作述语(不用的频率很低)。 ▲古汉语判断句常直接用名词谓语构成判断,上古汉语不用判断词“是”,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不”,古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格式 A.肯定形式 1.主语+者,谓语+也。 ⑴蔺相如者,赵人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⑶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 ⑷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2.主语,谓语+也。 (1)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孟子·公孙丑下》) (2)夫管子,天下之才也。(《国语·齐语》) (3)封建非圣人意也。(柳宗元《封建论》) (4)蔡叔,康叔之兄也。(《左传·定公四年》) 3.主语+者,谓语。 (1)虎者,戾虫。(《战国策·齐策》) (2)杜周者,南阳杜衍人。(《史记·酷吏列传》) (3)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现代汉语语法与古代汉语语法比较 河南南召一中翟杰(邮编474650) 教学目的: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 教学设想: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温故知新。 一课时 教学内容: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页码如下: 名词886 动词301 形容词141 数词1176 量词792 代词240 副词397 介词650 连词782 助词1644 叹词1225 主语1643 谓语1316 宾语87 定语298 状语1656 补语101 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

明确: 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 主状谓宾 主语在谓语之前 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 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 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 四、短语:大于词,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 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 例如:工人农民城市和乡村、 2、偏正关系

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例如:壮丽山河 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 例如:黑板上 4、“的”字短语 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 5、复指短语 例如:司机老王 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调查研究 2、偏正式(状语+动词) 例如:立即动身 3、动宾式: 例如:挖地道 4、动补式 例如:变得更美丽 5、连动式 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几种类型

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几种类型 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 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幺、属于什幺的句式。 1判断句的类型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此帝王之资也。(……也)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4.刘备天下枭雄。(……,……)(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5.沛公之参乘樊哙 者也。(……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1判断句常见用法文言文判断句最显着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 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 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

古代汉语语法研究

题目:论古代汉语中的“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的比较 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 年级: 摘要:“者”“所”是古代汉语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词语, 它们的分布非常广泛, 主要是与其它成分结合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充当各种句法成分。“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是古汉语研究中争议较多的一个问题。它们在词性、功能、结构性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两者的看法有所不同,本文不能全部列出,仅选取其中一些观点进行归纳整理。本文从语法功能、结构的构成特点以及结构的性质三个方面尝试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者”字结构“所”字结构语法功能构成特点构成性质 一、从语法功能上看 从语法功能上看,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中“者”和“所”字都是特别的指示代词,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语法功能,即指代作用;具有共同的语法特点,即不能独立进入句子,充当句子成分。但二者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者”字的作用都是“指”指别而“代”代替 ,因此,“者”字的后面不会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所”字一般是“指”而“代”,但有时是指”而不“代”。指而代时,所字结构后面不

再出现所代的名词,指而不代时,所字结构后面另外出现名词。例如: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大者王,小者侯。(汉书·高帝纪) 此二句的“者”,王力认为是特别的指示代词。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此二句中的“者”,王力认为是语气词。 君子所贵于道者三。(论语·泰伯)这一句中的“者”,王力认为仍是指示代词,但指示作用由“所”承担,“者”主要表称代。 天所立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史记·匈奴列传)中“所”为指而不代。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中的两个“所”恰好说明“所”字不仅可以指而代,有时也可以指而不代,前一个“所”是指而不代 ,后面另外出现“室 ,以示指别之对象 ,后一个“所”是指而代。正因为所字有指而不代的情况 ,因此可以出现“所……者”的结构,这时, “所”是指别, “者”是代替。如: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礼记·大学) 拱把之桐梓 ,人苟欲生之 ,皆知所以养之者。(孟子·告子上) 二、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 从结构的构成特点上看,跟“者”、“所”结合的通常是谓词性成分。其中,“所”一般只跟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其构成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所+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荀子·劝学) (二)所+动词+者,例如: 狄人之所欲者, 吾土地也。(孟子·梁惠王下) (三)所+介词+及物或不及物动词,例如: 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者字结构则由形容词、动词、数词或动词性短语加“者”构成。例如: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者不惧。(论语·宪间) (3)此五者, 邦之蠹也。(韩非子·五蠹) (4)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战国策·齐策四) 在固定结构里,“者”字放在组合词之后,所字放在组合词之前,这种词序、语序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它们共同的指代功能 ,恰恰相反,由于“所”的虚化较“者”更强,“所”在实施指代功能并使整个结构名词化的过程中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这时往往求助于“者”构成“所…者”结构,从而巩固和加强其语法意义。 三、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从结构的性质上看 ,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都是名词性结构。者字结构表示的是具有某种特征意义的实体,如动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动态特征的实体,形容词加“者”,表示具有某种性状特征的实体。 (1)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孟子·公孙丑上) (2)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记·游侠列传) (3)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公孙丑上) (4)治国能使贫者富。(商君书·去强) 以上四例,(1)、(2)例为动词(短语)加“者”,分别表示具有“为此诗”、

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句子根据谓语表示的语法意义,分为描写句、叙述句、判断句。 描写句,一般指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一般指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判断句,一般指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判断句,古今有明显的变化。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如: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古代汉语常见的判断格式有: 1. ……者,……也 语气词“者”表停顿,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者,…… 语气词“者”表停顿,谓语后不加“也”。 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二》) 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第31章) 3. ……,……也 谓语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战国策〃齐策一》)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4. ……,…… 今秦,万乘之国。(《战国策〃赵策》)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汉纪》) 注意:语义上不表示判断,即不能说明是什么、不是什么的句子,不是判断句。如: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docx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常用句式。其特点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也就是说,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主体结构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主语,后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翻译时一般译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不是什么”。判断的标准是翻译中是否有判断词“是”或“不是”。 一、判断句常用形式 1.用“者”或“也”表示肯定的判断。例如: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②陈轸者,游说之士。 该句是用“……者,……”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轸,是游说的人。” ③此晋国之宝也。 该句是用“……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这是晋国的宝物。”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2.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余本非文人画士。 该句是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可译为:“我原本不是文人画士。” 3.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 该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翻译时,可根据语意的需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直接补出“是”作判断,可译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二、判断句常见错误 1.“者”或“也”的形式虽为判断句常见的形式,但并非一用“者”“也”就是判断句。例如: 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这两句都不是判断句,①句中的“者”可译为“……的人”,②句中的“者”可译为“……的原因”。 2.副词“乃”“则”“即”“皆”等有时也表判断,但这种情况一般较少见。如果是判断句,句中有“者”或“也”,则“者”“也”表判断;如果句中没有“者”或“也”,而翻译时又必须译出“是”或“不是”,则用副词来表判断。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该句是判断句,但表判断的是句末的“也”,句中的“则”是为了加强语气,可译为“就”。 ②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该句不是判断句,“乃入见”可译为“于是入朝拜见”,译文中没有出现表判断的“是”或“不是”。 ③贱即买,贵即卖。 该句不是判断句,可译为“发现价格低了就买,发现价格高了就卖”,译文中没有出现表判断的“是”或“不是”。 ④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该句是判断句,可译为“应当立为大王的人是公子扶苏”,其中“乃”表判断,译为“就是”或“是”。 3.有些动词“为”“是”也表判断,但一般不常见。其中“是”表判断时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为”表判断时要注意和用作动词的“为”的区别。例如: ①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 该句不是判断句,其中的“为”可译为“作为”。

古代汉语语法

第一章词类活用 一概说 (一)词的语法分类: 词类,就是从语法的角度给语言中的词划分类别。划分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的地位和作用、词与词的结合关系。组合、聚合关系),同时可以结合意义和形态。根据传统语言学理论,词首先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可以独立担当句法成分的词,一般意义较具体实在,能单独回答问题(朱:自由与粘着;定位与不定位;开放与封闭)。反之则是虚词。 虚、实两大部类之下分别包含了若干类词,但具体类别和所属则有出入。《现代汉语》(寥黄本):实词——名、动、形(区别词近年独立出来)、数、量、代、副、叹、拟声;虚词——助、介、连、语气。胡裕树本把叹词、拟声词放在虚词类。朱德熙《语法讲义》归副词为虚词(向熹《古汉语知识辞典》同),又把叹词和拟声词独立与虚词、实词并列的第三大类。 每一类词都有它们意义和用法上的共性,我们之所以给词进行语法分类,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说明词义和用法。 (二)“词类活用”理论的由来: 大家知道,汉语和西方印欧语有很大的不同。词的多义性与多功能性在汉语中非常普遍(古汉语尤为突出),因而对词进行语法归类就显得不那么容易。第一次建立了汉语语法理论体系的《马氏文通》(1898)就此提出了“字无定义,故无定类”的观点(此后持此观点者有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陈承泽《国文法草创》(1922)反对马建忠(1845~1900)的“字无定类”说,主张根据词的本用定类,不能以修辞上的特例作为语法上的通例,不能以例外否定规律,又创动词的“致动”、“意动”两个术语,成为“词类活用”说的首倡者。王力《古代汉语》(1962):“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还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但是,在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由于仿古的习惯,在后世古文家的作品里,还常常可以见到这类活用的情况。”此后,在古汉语教学中,“词类活用”的理论被普遍采用。 (三)词类活用的类型: 词类活用包含了“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三类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此外,“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为方便起见,姑列于该目之下。 二使动用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也叫“致动用法”,它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兼语式的内容,具有“主语使宾语怎样”的意思。动词、形容词、名词都有使动用法。由于它们原来的词性不同,作使动用的时候,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分两种情况,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可以带受事宾语,但在用为使动时,不是动作施与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产生这个动词所代表的动作行为。如: (1)其从犬廿?禽又狼?——《殷契粹编九二四片》(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详论)(2)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荀子非相》 (3)故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

古代汉语语法部分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1、字典辞书的编排: 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 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 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 1)直训:也叫语词式。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 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年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年编成。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这部大字典

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全书十二卷,共收单字二1万二千个左右,词目约三十七万条,五千余万字,是一部大型的历时性的详解语文词典,它试图从语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加以阐述,古今兼收,源流并重。 首先,这部词典是迄今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挥文词典。其次,这部词典引例丰富,是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编写成的,保证了收词立目、释义探源方面能超逸前人。 8)《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 9)《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部书收集了古书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及一部分代词、动词、副词,说明它们的用法、意义并引书证。 10)《诗词曲语辞汇释》: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鱼词537个,作者从大量的材料中加以比较推敲,考释语辞的含义和作用,这部著作是我们阅读和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二、汉字的结构 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2013.古代汉语研究论文《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1)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定稿) 古代汉语常用句式和现代汉语常用句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今人在学习古代汉语时常用现代汉语去套用古代汉语,这固然是正确的,但仍然存在问题,毕竟古代汉语与今天的现代汉语是有差异的,这一点不容臵疑,可以这么说,古代汉语是源,现代汉语是流。作为古代汉语常用句式之一的判断句,是今人阅读文言文最易忽视甚至发生理解偏差的句式之一。因此,笔者在此就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一些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之定义 关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定义常见有以下几种:一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二是“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表示判断的,谓语所表示的内容和主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同一关系或类属关系”,三是“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句子”,四是“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表示的人或物进行断定的句子”,五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这五种解释都有合理之处,其中第二三四种定义大同小异,都是从语法来定义的,第五种是从事理的角度定义,第一种采用描述的方法来定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定义是较易于理解的。 那么,究竟如何给古代汉语判断句下定义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现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从形式上看,像“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他不是北京人”“马明宇是足球运动员”一类句子就是判断句,用判断词“是”来连接主语和宾语,若要表示否定判断,要在“是”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从语法来看,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出谓语说的是谁或什么,常用名词或代词表示,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用“是”来表示。人们常把现代汉语判断句的理解停留在“A是B”的这一表层上,未进一步去探求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地推导出古代汉语 1

古代汉语语法(二)

第三章语法(周,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古今汉语语法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掌握古汉语中的特殊语法现象,从而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提高运用和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一、了解词类活用的特点,并能区别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 二、掌握宾语前置的主要格式,能正确辨认; 三、了解判断句古今的不同,掌握其特征和格式; 四、了解被动句的类型和具体句式; 五、了解各类虚词的分类、特点和用法。 教学难点: 一、能准确地辨认具体语境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二、熟练掌握宾语前置的规律; 三、正确辨认判断句; 四、熟练掌握被动句的不同格式; 五、重点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 知识教学与文选教学穿插进行,讲练结合,重视实践。 作业布置: 一、每部分知识点讲完后有随堂练习,当堂解决; 二、分两周布置一篇白话文的标点、翻译练习; 三、继续整理常用词; 四、教材上第二——第六单元的练习; 五、以上练习不定期抽查次作为平时成绩。

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的发展变化是最快的,而语音变化得慢一些,语法则最具有稳固性。如古人说:“饭蔬食”,今人说:“吃粗粮”。经过几千年,虽然所用的词语都变了,但动宾关系的语法结构并没有变化。 关于语法的系统知识:语言单位、词类、短语、句子成分、句子的结构分析、复句等,我们在现代汉语课里已系统地学习了,古代汉语课没有必要去重复。古汉语的语法部分要讲的,主要是古今差别较大的语法现象:实词的活用、宾语前置、古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古汉语的判断句、古汉语虚词等。 古汉语语法的学习,要求大家死记一些规则,同时记一些例子,做到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同时注意活学活用,在阅读文选时能准确地辨认出特殊的语法现象。 第一节词类活用(周,学时)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汉语中,一个词一般地都固定地归属在某个词类中,并具有这类词的语法特点和作用,如“运气”是一个名词,因此,它在句中常作主语、宾语,并且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但是,有时,有些词可以临时改变自己原来的词性而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形式如下: 一、肯定形式: 1、不用判断词,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也) 例如:王,人君也;斶chu51四声,人臣也。《战国策·齐策四》严斶面折齐宣王 2、在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者,——也。) 如: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冥:古义黑,五行中以黑代水,故本义水。)吾所欲者,土地也。《韩非子·五蠹》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3、有时候“也”字可不用(——者) 如: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4、“者”“也”都不用。 如:夫鲁,齐晋之唇。《左传》 二、否定形式: 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非——也) 例:楚虽大,非吾族也。《左传》 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韩非子》(官:职责。 败:社会的败坏风气。韩非子引孔子讲学) 三、省略形式:“也”字必不可少 判断句的主语句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应承上文而省略。在这种情况下,句末的“也”字就是必不可少的了。例: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论语》 四、附加形式: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和“即”或语气词“维”和“惟” 例如:是乃狼也。《左传》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我马维骐。《诗经》 尔惟旧人。《尚书》 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 问题:乃、即、和维、惟的异同 同:1、都不是判断词2、都可以加在谓语前面3、还常常和副词非结合起来使用 异:1、经常出现的时间不同:加乃、即的先秦不太多,后代用的较多。 加维、惟的先秦常见,后代不多见。 2、词性不同:乃、即是副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出现了判断动词是以后,它们可以加在是前面,构成乃是、即是,作用和“非”相近都是加在判断句谓语前的副词。 维、惟是放在句中的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后面的谓语并不能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 判断句的妙用 判断句不是判断。它们的主语和谓语不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 1表示比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2表示复杂内容。百乘,显使也战国策 3表示因果关系复句中,用带也的判断句放在结果的分句之后说明原因。

古代汉语语法学

古代汉语语法学 第一章古代的汉语语法研究 第一节汉语语法研究简史 战国时代,《公羊传》、《谷梁传》就已涉及汉语语序、句子成分和句式。 西汉初,《毛诗诂训传》提出了“辞”的语法概念。 唐孔颖达正式提出“语法”这一术语。 宋洪迈提出“句法”的术语。 元卢以纬的《语助》标志着古人对汉语语法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运用分析比较、排比归纳的方法,揭示出大量的古汉语句法结构的规律,接触到许多汉语语法方面带规律性的问题。 晚清马建忠《马氏文通》标志着古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词类研究 一、虚词 《墨子·经说上》:“自前曰且,自后曰已;方然亦且。” 《谷梁传·桓公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遂,继事之辞也。” 《说文解字》:“者,别事词也。”“矣,语已词也。”“乎,语之余也。”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把虚词分为三类:“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劄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 真正把汉语词类分为虚、实两大类,并在比较明确的语法理论指导下提出分类标准的是唐代的著名语文学家孔颖达。其语法思想集中在他的《五经正义》中。 孔氏以词义为标准,把词分成“义类”和“非义类”两大类。“全取以制义”的是义类;“假词以为助”的是非义类,即语助类。 元泰定元年(1324),卢以纬收集古籍中的常用虚词129个,著成《语助》一书,这是我国虚词专著的先河。 清刘淇《助字辨略》,将476个虚词,分为30类,是对虚词分类的第一个人,奠定了古汉语虚词研究的基础。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收汉以前古籍中的虚词160个。因声求义;多解释特殊用法;材料宏富,分类细密,体例严谨。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力作。 二、动词、形容词 先秦人己知动词有主动和被动之别。 《公羊传·僖公元年》:“夏六月,邢迁于陈仪。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也。”汉代开始对主动式和被动式外部结构进行探讨。 《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 《国语·楚语》:“使子南戮于诸侯。”韦昭注:“言为诸侯所戮。” 到了唐代,不仅对主动式和被动式的外部结构形式作了进一步探索,而且还试图在理论上加以说明。 《诗·邶风·柏舟》:“觏闵既多,受侮不少。”孔颖达疏:“小人见病于我既多,又我受小人侵侮不少。言觏,自彼加己之辞;言受,从己受彼之称耳。” 古人还接触到动词及物、不及物的问题。 《诗·周颂·赉》:“我徂维求定。”郑笺:“今我往以此求定。”孔疏:“往者,自己及物之辞。” 《小雅·甫田》:“我取其陈。”疏:“且取者,自此及彼之辞耳。 孔颖达曾提出“动义”这个术语。《易·颐·疏》:“朵是动义,如手之捉物谓之朵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