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中国风格音乐

我心中的中国风格音乐
我心中的中国风格音乐

浅谈中国风格音乐

——从《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起谈及中国风格的音乐,身为90后的我们可能最开始想到的便是流行歌曲中周杰伦的中国风。比如代表作品《东风破》、《青花瓷》、《发如雪》,还有最新出的歌曲《红尘客栈》,光是看名字,都感觉古风古韵,颇有古代气息。的确,在周杰伦的这些作品中,无论是歌词还是曲调,都汲取了中国文化的元素,带有浓厚的中国风味。特别是周杰伦的特约作词家方文山先生所做的词更是将中国气质与韵脚诗结合得天衣无缝,让人品读起来颇具风味。

但是,经过课堂上方老师的讲解,我知道这所谓的中国风格的音乐和中国风不是等同的概念,他们所描述和定义的音乐层面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中国风格的音乐更多涉及的是民族传统音乐的内容,更多地与民族音乐挂钩,与传统音乐元素和乐器相关联。课堂上,老师也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中国风格音乐的问题,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乐器的分类。从材质分类上,老师主要讲解的是古代的“八音”分类法。从周代起,我国就已经将乐器通过不同制作材料进行分类。分成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叫做“八音”。在周末至清初的三千多年中,我国一直沿用“八音”分类法。其中,金类主要是钟,钟盛行于青铜时代。钟在古代不仅是乐器,还是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礼器;石类主要是指各种磬,质料主要是石灰石,其次是青石和玉石;丝类只要是指各种弦乐器,因为古时候的弦都是用丝作的。有琴、瑟、筑、琵琶、胡琴、箜篌等;竹类主要是指竹制吹奏乐器,笛、箫、箎、排箫、管子等;匏类只要是指匏时葫芦类的植物果实,用匏作的乐器主要是笙;土类顾名思义就是陶制乐器,埙、陶笛、陶鼓等;而革类就是指各种鼓,以悬鼓和建鼓为主;木类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有各种木鼓、敔、柷。如果是从演奏方法上面分类,中国民族乐器主要分为吹奏、弹拨、打击乐器三种。其中我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代表乐器有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等;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打击乐器主要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倘若联系老师上课所讲解的内容,我所联想到的第一首区别于流行歌曲中国风的真正意义上带有中国风格音乐的曲子应该是《月光下的凤尾竹》。对于这首曲子印象如此深刻的原因是因为我的父亲非常喜爱这首歌,他说这首歌借用葫芦丝的声音展现了一首很曼妙的意境。

在我看来,这种意境应该与中国风格的音乐所传达的理念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紧密相关。听着《月光下的凤尾竹》,听着由葫芦丝演奏的美妙声音,仿佛眼前出现了隐隐绰绰的凤尾竹子,月光一泻千里,这些竹子在月光下显得如此神秘和坦然,一种甜美平静的柔和之感从心底油然而生。音乐响起时,仿佛让我置身于翠绿欲滴的竹林中,一切都安静了下来,只有轻轻摇曳的湖水搅碎了湖面上月亮清新的梦。而据资料显示,《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一首著名的傣族音乐,由多种乐器演奏过,同时有不少的歌唱家填词演唱,其中我最喜欢“金孔雀要配金马鹿,月光下的凤尾竹,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竹楼里的好姑娘,为谁敞开门又开窗户,哦是农科站的小岩鹏,摘走这颗夜明珠哎”这样几句歌词,觉得配合起这原汁原味的曲子,歌词将其中的意境演绎得淋漓尽致。网上也有配合《月光下的凤尾竹》改编的傣族舞蹈,看了视频后我觉得这舞蹈不但体现了傣族特有的文化氛围,也将歌曲的演绎提高了一个层次。

结合这首《月光下的凤尾竹》,我觉得中国风格的音乐应该具有以下这样几个重要的特点。首先是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反应民族性格和特征,展现一个民族特有的情趣和文化氛围。其次,我认为中国风格的音乐离不开中国传统的演奏乐器,单是乐器的由来的文化背景就独具中国风格和特殊魅力,外加上经过历史挑选和遗留下来的中国民俗乐器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也能将中国风格的音乐演绎得淋漓尽致。最后,我觉得中国风格的音乐表现了一种情感,一种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种情感,增加了中国风格音乐的厚度,使得中国风格的音乐得以代代流传。

我一直觉得好的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荡涤人的心灵,提高人的艺术品位。而中国风格的音乐,犹如一位落落大方的美人,像我们展示着东方民族的智慧。而这种智慧终将河流般,湍湍不息……

音乐作品鉴赏论文

一、歌曲词曲的创作 1934年,田汉应邀写一个剧本,他写出了故事梗概,名字叫《凤凰涅磐》(也称《凤凰再生》),内容是以知识青年参加抗日义勇军战斗的故事为主题。该剧后由夏衍接手,将剧本梗概赶写成电影文学剧本,并改名为《风云儿女》。 田汉在编写剧中男主角诗人辛白华《万里长城》长诗的最后一节时,创作了一首激昂奔放的自由体诗,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版歌词。歌词由此诞生。 1935年田汉等左翼文艺工作者相继被捕,聂耳在义愤填鹰的同时,也唤起了他的创作激情,他不顾自身的安危,主动向夏衍请缨,要求担当起《义勇军进行曲》作曲的任务。聂耳在霞飞路居所内,以勇敢和智慧,短短的几天谱写出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初稿。1935年 4月15日请晨,为避国民党当局追捕,聂耳赴日本学习音乐,把《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带到日本修改。4月末,聂耳把歌谱的定稿由东京寄给了上海的司徒慧敏。歌曲由此诞生。 二、歌曲的总体评价 这是一首极富于创造性的歌曲。这首进行曲在战争年代曾激励着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去战斗。现在唱起它,仍然会感到今天的革命的胜利成果来之不易,从而激励我们去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更加努力地奋斗。 三、歌曲的赏析 作曲家以巨大的激情投入此歌的创作。首先,他成功地把这首散文诗般的歌词,按照音乐的规律,处理得异常生动、有力和口语化;在旋律创作上,他既吸收了国际上革命歌曲的优秀成果和西欧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又使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从而使此歌能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发挥其战斗作用。 1、前奏:歌曲的前奏。它具有铿锵的节奏、明亮雄伟的旋律,更增强了歌曲的战斗气氛。前奏虽然短小,但却蕴含着整个歌曲情感和旋律发展的基础,这是很值得我们在欣赏中加以注意和分析的地方。似在热情奔放地召唤人们奋起战斗。歌曲就在这一基础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这一进行贯穿全曲,曲末并作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 3创造性地在“中华民族到了”之后,突然休止半拍,从而使“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得到突出的强调。我们似乎听到了曲作者在奋力呐喊、疾呼!这一字一音都包含着号召人民奋起挽救祖国危亡的情感和力量。 同时,歌曲的第三乐句“中华民族到了”用重音(“〉”)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

智慧树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章末测试答案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音乐 C. 宫廷音乐 D. 文人音乐 答案: 全选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 古琴音乐 B. 宴乐 C. 文人自度曲 D. 答案: 朝会乐文人自度曲古琴音乐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的音乐观念是? A. 道法自然 B.

C. 非乐 D. 礼乐 答案: 非乐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 朝会乐 B. 祭祀乐 C. 国风 D. 宴乐 答案:朝会乐祭祀乐宴乐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 A. 声无哀乐 B.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C. 大音希声 D. 礼乐

答案:大音希声礼乐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 民间歌舞 B. 民间歌曲 C. 说唱音乐 D. 宫廷音乐 答案: 宫廷音乐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 A. 山歌 B. 号子 C. 弹词 D. 小调 答案: 号子山歌小调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 A.

劳动号子 B. 小调 C. 山歌 D. 京剧 答案:劳动号子 4 【单选题】(2分) “孟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 A. 时调 B. 吟唱调 C. 谣曲 D. 插秧山歌 答案:时调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 A. 对花调 B. 茉莉花调 C. 摇篮曲 D.

花儿 答案:花儿 第三章 1 【单选题】(2分) 省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 白族 B. 普米族 C. 纳西族 D. 傈僳族 答案:纳西族 2 【多选题】(2分)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 A. 十二木卡姆 B. 呼麦 C. 冬不拉弹唱 D. 长调 答案:长调呼麦 3 【单选题】(2分)

中国音乐的发展史

中国音乐的发展史 远古时期 中华民族音乐的启蒙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埙,挖制骨哨。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 新石器时代的骨哨省余市河姆渡出土,长6~10厘米(图片/艺术数据网) 远古的音乐文化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具有歌、舞、乐互相结合的特点。天氏氏族中的所谓“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乐舞就是最好的说明。当时,人们所歌咏的容,诸如“敬天常”、“奋五谷”、“总禽兽之极”反映了先民们对农业、畜牧业以及天地自然规律的认识。这些歌、舞、乐互为一体的原始乐舞还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相联系。例如黄帝氏族曾以云为图腾,他的乐舞就叫做《云门》。关于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见《吕氏春秋》所记涂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这首歌的歌词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实意。这便是音乐的萌芽,是一种孕而未化的语言。 夏、商时期 夏商两代是奴隶制社会时期。从古典文献记载来看,这时的乐舞已经渐渐脱离原始氏族乐舞为氏族共有的特点,它们更多地为奴隶主所占有。从容上看,它们渐渐离开了原始的图腾崇拜,转而为对征服自然的人的颂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于是便出现了歌颂夏禹的乐舞《大夏》。夏桀无道,商汤伐之,于是便有了歌颂商汤伐桀的乐舞《大蠖》。商代巫风盛行,于是出现了专司祭祀的巫(女巫)和觋(男巫)。他们为奴隶主所豢养,在行祭时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乐为职业的人。奴隶主以乐舞来祭祀天帝、祖先,同时又以乐舞来

放纵自身的享受。他们死后还要以乐人殉葬,这种残酷的殉杀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隶主的残酷统治,而在客观上也反映出生产力较原始时代的进步,从而使音乐文化具备了迅速发展的条件。 据史料记载,在夏代已经有用鳄鱼皮蒙制的鼍鼓。商代已经发现有木腔蟒皮鼓和双鸟饕餮纹铜鼓,以及制作精良的脱胎于石桦犁的石磐。青铜时代影响所及,商代还出现了编钟、编铙乐器,它们大多为三枚一组。各类打击乐器的出现体现了乐器史上打击乐器发展在前的特点。始于公元前五千余年的体鸣乐器埙从当时的单音孔、二音孔发展到五音孔,它已可以发出十二个半音的音列。根据埙发音推断,我国民族音乐思维的基础五声音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而七声至少在商、殷时已经出现。 鼍鼓 1980年出土于地区襄汾县寺(图片/钟鼓楼网) 西周、东周时期 西周和东周是奴隶制社会由盛到衰,封建制社会因素日趋增长的历史时期。西周时期宫廷首先建立了完备的礼乐制度。在宴享娱乐中不同地位的官员规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队的编制。总结前历代史诗性质的典章乐舞,可以看到所谓“六代乐舞”,即黄帝时的《云门》,尧时的《咸池》,舜时的《韶》,禹时的《大夏》,商时的《大蠖》,周时的《大武》。周代还有采风制度,收集民歌,以观风俗、察民情。赖于此,保留下大量的民歌,经春秋时孔子的删定,形成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入乐诗歌一共三百零五篇。 《诗经》中最优秀的部分是“风”。它们是流传于以省为中心,包括附近数省的十五国民歌。此外还有文人创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诗性的祭祀歌曲“颂”这几种体裁。就其流传下来的的文字分析,《诗经》中的歌曲可概括为十种曲式结构。作为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专门的名称“乱”。在《诗经》成书前后,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根据楚地的祭祀歌曲编成《九歌》,具有浓重的楚文化特征。至此,两种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辉映成趣。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只是为了修够我所需的学分,并不太在意学的是什么。我本人是所谓的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于音乐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认为好听就听,而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富含什么样的寓意等,那是我们无法体会出来的。 之所以会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也算是一种巧合吧。谁知,竟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来上课,到盼着每周三的晚上来上课,最后,课程将结束时,竟飘飘然,感觉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触摸音乐。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的观点有了新的改变。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 二、填空题每题1.5分共计18分 1、在远古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者溶为一炉,不可分离,所以古代文献中常把音乐写作。 2、《诗经》中的“国风”是指。 3、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陨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律学理论; 4、六代之乐是指《》、《大咸》、《九韶》、《》、《大濩》、《》。 5、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汉承秦制”,公元前 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6 、《声无哀乐论》是我国魏晋时期一篇有关于音乐美学的著作,作者是,全文是用“秦客”问“东野主人”的对话形式写成; 7、《》是唐朝著名的歌舞大曲。 8、姜夔的自度曲现保存有首,这些作品都附带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词乐曲谱,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9、明代四大声腔是:海盐腔、余姚腔、。 三、连接相应的乐器与类别共计10分 金镈钟 石缶 土敔 革磬 木鼓 四、名词解释共计20分 1、清商乐: 2、相和歌: 五、简答题共计32分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代表性的人物及音乐思想是什么?( 14分)

二、填空题每题1.5分共计18分 1、根据考古发现,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乐器是距今已有7000-8000余年年的历史。 2、“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以及“大音希声”这是的音乐思想观点。 3、春秋、战国时代,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地陨篇》中对乐律学提出了“”的理论,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律学理论; 4、八音分类法是:金、、土、、丝、、匏、竹。 5、到汉武帝时,西汉进入到全盛时期。“汉承秦制”,公元前 112 年西汉政府设立了在我国音乐历史上有名的音乐机构———。 6 、楚辞中的代表作品是屈原的九歌,共有首歌组成。 7、《》是唐朝著名的歌舞大曲。 8、姜夔的自度曲现保存在《》,这些作品都附带工尺谱,这是仅见的宋代词乐曲谱,对于我们考证、了解宋代音乐的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9、明代四大声腔是:海盐腔、余姚腔、。 三、连接相应作品与产生时期(共计10分) 《大咸》尧 《九韶》舜 《大夏》禹 《大濩》商 《大武》周 四、名词解释(共计20分) 1、俚曲: 2、偷声: 五、问答题(共计32分)

音乐作品欣赏的步骤和欣赏感受

音乐作品欣赏的步骤和欣赏感受 音乐是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甚至是将来,音乐都是祖先赐给我们的特殊的礼物。音乐可以给人听觉以愉悦,净化人的灵魂,使人们的精神得到一种高度的享受。音乐还能帮你排除忧愁和悲伤,使你从痛苦中解脱。因此,当我们在非常郁闷时,忽然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飘至耳畔,烦恼、不快立刻烟消云散,无有踪迹。所以学会如何欣赏音乐作品对丰富我们大学生活乃至对以后生活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这个学期通过对民族器乐欣赏课的相关学习,让我对音乐作品欣赏的步骤和欣赏感受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音乐作品的欣赏步骤 1、对音响的感受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声音只有靠耳朵才能感受,音乐也只有靠听觉进而通过思维才能理解。因此提高听觉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可谓音乐欣赏的第一步。人的各种感官感受客观事物的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听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逐步提高。经过培养的耳朵,可以同时听出多个不同音高的音,可感受数十种不同的音色。因此要提高欣赏水平,必须先习惯用听觉品味各种音乐作品,只要在欣赏音乐时注意聆听,你就会发现各种音乐都能引起我们知觉上的种种快感。鲜明生动的节奏能使人不知不觉地合拍而动,甚至手舞足蹈。优美委婉的旋律,犹如飘忽不定的彩带,时起时伏,推动着音乐不断前进。主旋律与副旋律的交叉配合,作为背景的和声音组的衬托,各种音色的相互交叉对比,基础低音的起伏,节奏的律动,节拍的循环以及速度、力度的变化等等,这一切因素把音乐点缀成一幅幅五彩缤纷的锦缎,从而体现音乐之美感。 2、联想与想象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往往可以彼此打通,见红而暖,见青而寒,望梅止渴,听声能类形,这在心理学中称为“通感”或“感觉移借”。欣赏音乐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去听,一面听一面进行联想或想象音乐这门抽象的艺术,实在是对幻想的一种催生剂。妙音入耳,神驰千里,它能使欣赏者唤起多种不连贯的图景与联想,使人沉浸在瞬息万变的感觉之中。当然,也有不少乐曲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而只是反映人们错综复杂的情感,当你听到这种乐曲的时候,其想象可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地随意想象。想象力是欣赏音乐所必需的一种心理功能,它决定了欣赏者各自能达到的幻景与其逼真的程度。音乐作品更多地偏重于情感的抒发。人是最富有情感的动物,音乐一旦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欣赏者只有从音乐中真正体验出喜怒哀乐等各种不同情绪,才算迈进欣赏艺术的殿堂。音乐有独特的语言及习惯的表现方法。一般来说,舒展匀称的节奏常表现辽阔、平和、优美的情绪;动荡不规则的节奏表现担忧、彷徨或惊慌失措的情绪。旋律线上行象征着情绪的高涨;旋律线下降象征着情绪的低落;直行的旋律线象征着坚不可摧、亲密无间的情绪;曲调大幅度的跳进象征着情绪的剧烈波动。此外,大调显得精神愉快,小调相对比较忧郁、黯然,不协和的和弦犹如在奋进、在挣扎,协和的和弦则表现平静、安详。总之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音乐的表现要素去理解音乐,通过这些音乐表现要素提高我们对音乐的想象力。音乐听的越多,音乐想象力的积累就越多,有了较多的音乐语言的积累,就能不断提高我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

学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学习《xx民族民间音乐赏析》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一课,在黄老师的教导下,我对中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有了初步的了解,艺术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这次选修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其实在我选择选修课的时候只是为了修够我所需的学分,并不太在意学的是什么。 我本人是所谓的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对于音乐的了解仅仅局限在对音乐的兴趣上,认为好听就听,而不能对其有深刻的认识,如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展现了什么样的意境,富含什么样的寓意等,那是我们无法体会出来的。 之所以会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赏析,也算是一种巧合吧。谁知,竟由一开始的硬着头皮来上课,到盼着每周三的晚上来上课,最后,课程将结束时,竟飘飘然,感觉自己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似乎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音乐,触摸音乐。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音乐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情操。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对音乐的观点有了新的改变。通过对音乐鉴赏课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音乐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而且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选中国民族音乐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的功能不只是这些,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 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因为是鉴赏课,所以我除了老师上课放的乐曲以外,我自己还特地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民族音乐来欣赏。例如《高山流水》、《百鸟朝凤》、《春江花月夜》等等。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音乐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17年的创作歌曲 综述 1949年7月2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统一的领导机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党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广大音乐工作者热情迸发,音乐家们以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极大繁荣了新时期的音乐创作。 1、1949-1956年的音乐发展 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的革命音乐传统,坚持以歌曲创作为中心,产生了一大批以歌唱新中国、新生活的优秀作品,这些歌曲作品迅速、有力地表现了新中国初期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和全国人民昂扬的工作、生活情绪。主要代表歌曲有《歌唱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小鸽子》、《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除歌曲的创作之外,器乐创作、音乐喜剧创作也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繁荣景象。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春节序曲》、歌剧《王贵与李香香》等。此外,在中国共产党“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戏曲工作者也热情参与传统戏曲和曲艺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并尝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戏曲改革,涌现出一批优秀剧目。如:评剧《刘巧儿》、《志愿军的未婚妻》,吕剧《李二嫂改嫁》,黄梅戏《天仙配》,沪剧《罗汉钱》等。这些作品不但展示了解放初期戏剧改革的丰实成果,同时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2、1957年至“文革”前夕在曲折中前进的音乐历程 建国后7年的音乐繁荣,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1958年“大跃进”及1959年的“反右倾”等一系列政治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大跃进”时期的音乐除了少数作品又一定的艺术质量(如歌曲《克拉玛依之歌》、《草原之夜》、《戴花要戴大红花》等),在群众中传播广泛,大多数应时而写的具有明显概念化,终难逃昙花一现的结局。除上述歌曲外,具有代表性的器乐作品有:管弦乐《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交响乐《抗日战争》,小提琴演奏曲《梁祝》,舞剧《睡美人》等。 1960年,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文艺政策随即得以调整。1961-1963年间,周恩来总理就文艺问题又做了多次重要讲话,在此背景下,全国文艺界、音乐界的形势有所好转,涌现出一批歌唱生活、歌唱部队建设、表现人民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精神的优秀声乐和器乐作品。如:歌曲作品《我们走在大路上》、《边疆处处赛江南》、《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还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鉴赏 摘要:我国音乐文化多元一体,规模庞大,而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著,风格各异,曲调绚丽,是我国古老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民族民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来源于生产劳动和生活,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灵魂的载体,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品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风格,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更是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研究。站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以怎样的眼光和态度来面对民族民间音乐? 一、认识民族民间音乐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华,根植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音乐。 所谓民族民间音乐,是指一个民族在自身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情感、生活的音乐。它是有根音乐,既然是有根,就意味有着生命力,所以被长期广泛流传,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们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在某个生活阶段的心理和情感,(1)如中国的民歌,最初在远古时代,人们在集体劳动为了拼命而发出的呐喊声以及表达心情愉快时发出的欢呼声,这都是最初形成的民歌。虽然当时没有一些文字将其准确记载,但是通过人们在劳动反复吟唱、口传心授,已形成一个“歌谣”。(2)又如情歌的形成专家认为是一个民族的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表情达意时哼的歌,青年男女通过这些简单,朗朗上口的“歌”来表白自己的心声,倾听对方的心灵反映。(3)如后来的说唱音乐、戏曲、歌舞这都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由于有了文字的记载,于是民间艺人又将文学、音乐、表演结合在一起,有些在用地方方言演唱……这些说明民族民间音乐源于生活,所以具有最真实朴质的情感,具有庞大的群众基础,从而支撑它发展到今天,随着历史长河不断向前,不断创造出亮光。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1.乡土性。所谓乡土性,也叫地方性或地域性。

最新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期末复习要点

第一部分 1、民间歌曲(名词解释) 2、劳动号子的双重作用(名词解释) 3、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歌唱方式 4、田秧山歌:又叫“田秧歌”“田歌”“秧歌”“薅草歌”,以山歌体裁为主,又常使用号子和 小调的体裁因素。 5、小调:汉族民歌体裁分类的一种,又称小曲、俗曲,是民歌中更为“艺术化”的形式,另 一方面,由于小调传唱方面的复杂性,也使小调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复杂性。 6、无锡景调:汉族民歌时调的一种,兼有抒情(南方)和叙事(北方)的性能。 7、民间舞蹈音乐:综合民歌、器乐、说唱、和戏曲等民间音乐因素,与诗歌、舞蹈紧密结合 的传统音乐体裁形式。 8、百戏:汉魏之际,流传于民间、官方筵席、仪典的各类民间舞蹈、音乐、杂技、幻术、武 术、滑稽表演等 9、花鼓舞:狭义:安徽凤阳花鼓,广义:南方的安徽花鼓灯,湖南地花鼓,江西夹湖花鼓。 10、秧歌:汉族歌舞主要形式一种,音乐可分为器乐和声乐两类,器乐主要用于大肠舞蹈, 声乐主要用于小场民歌与小戏演出。 11、木卡姆歌舞:其一是像麦西热普那样,作为大型声乐器乐套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二 是像多朗木卡姆那样,自身便是一个风格较为单纯的民间歌舞组曲。 12、成相篇:战国时期,荀子,注意名称 13、变文:是说唱音乐正式形成的标志。 14、P226-P227 15、P230-P231 16、乐种(名词解释) 17、八音:根据乐器制作材料,称为“八音”,其八类金、石、土、木、革、丝、匏、竹代表性乐器:“金”如编钟。“石如磬。“土”如“埙”“革”如鼓。“丝”如琴、瑟等。 “竹”如笛子“匏”指用葫芦制成的乐器,如笙、竽。“木”指木制的乐器,如(木兄)音zhu四声、(吾攵)音yu二声。 18、曾侯乙编钟:64件(钮钟19件,甬钟45件),楚王送腹钟1件P232 第二部分 1、花儿会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众多民族 2、劳动号子典型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 3、汉族山歌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 4、在小调类民歌中,时调艺术形式发展的最为规范和成熟 5、花鼓调《凤阳花鼓》又称为:《凤阳歌》 6、玩调是云南省沧源县佤族民间的风习性多声部舞歌 7、十二木卡姆是由琼拉克曼、达斯坦、麦西热普三部分组成的大型歌舞套曲 8、京剧老生三杰是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

音乐作品鉴赏

赏析肖邦f小调钢琴协奏曲

首先,我想谈一下我对于音乐鉴赏这门课的感悟及收获。 音乐是无处不在的,最早接触音乐的时候也许我还不记事吧。但是一直都没有有意识的去听歌,最早自己有意识地去创造条件听歌大概是刚上初中时。当时只有一个单放机,本来是买来学英语的。但是,英语没怎么学,却迷恋上了流行歌曲。我最早的一盘带子是刘若英的合集。当时就喜欢上了她的声音。后来听的歌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杂。但大多都是流行歌曲。喜欢阿桑,王菲,许茹芸。高中的时候又开始听纯音乐,摇滚和朋克。但是也都是网络上流行的,一些国外国内的音乐大师的作品从来没有主动地听过。 选这门课的主要原因一是很喜欢音乐,二是希望能更懂音乐,懂得如何听音乐,如何鉴赏音乐,如何让自己爱上高雅的音乐,如何让自己鉴赏国内外的名曲名家,三是希望和喜欢音乐的同学互相交流,更加对音乐有所体会。 当然,这门课没有让我失望。 首先我懂得了音乐是什么,怎样才能鉴赏音乐。黑格尔说过:“音乐的节拍具有一种我们无法抗拒的魔力,所以我们听音乐时常不知不觉地打着节拍。”音乐以其特有的优美动人的音调和无比感人的节奏来激起人们甜美的回忆,唤起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及向往。可见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通过一系列的音响变化,旋律的绚丽等引起心灵的共鸣。欣赏者的情感达到了共鸣就等于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融合为一体。老师的授课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这门艺术。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而音乐作为最具情感的艺术,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情趣自然起着别的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们接触一部音乐作品时,或许我们不知道作曲家怎么创造音乐的,但我们却可以直接触摸到音乐作品的情感。每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有一个高尚的灵魂,而高尚的灵魂使人在困难面前增强勇气,在痛苦中变得坚强,激发人们对美好的光明不懈追求的热情。也可以激发人无穷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正是一切创造的基础。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陶冶高尚情操方面有着巨大的渗透力与内化力,德彪西说:“唯有音乐能唤起人们对似真非真的美景,对将信将疑的世界的想象。”音乐艺术是心灵化的艺术,是内容和形式最为浑融的艺术。 音乐鉴赏课更是一门“听”的艺术。什么样的音乐都离不开“听”。“听”是一种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悦,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感性和理性进行完美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因此,要达到欣赏音乐的真正目的,就不能把对音乐的欣赏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进行。而应该深入到乐曲的音响结构及各种形式因素上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真正地听懂音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对一部音乐作品反复地听。多听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我们的双耳不仅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而且还要具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这一能力与生俱来,反复地听,会给我们的听觉制造接触音乐的机会,我们的音乐听觉就会得到发展。同时,音乐具有很强的时间性,构成音乐作品的那些音响瞬间即逝,这些声音以单音或多音组合的方式,先后展现给我们的听觉。多听,大脑中的记忆就会把听觉中的印象慢慢综合起来。听的次数越多,印象越深,印象越深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感性体验也就越深。所以,提高了音乐的记忆力,欣赏音乐的能力就有了较大的进步。 在课堂上,老师向我们展现的并不是单纯的音乐艺术理论知识,也并不是单纯的播放音乐,二是两者的结合,既学会了知识又欣赏了音乐。可谓一举两得。我不仅仅懂得了很多音乐知识,还喜欢上了很多名曲名家。 下面简述一下我对于肖邦f小调钢琴协奏曲的赏析。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七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出二十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最新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1.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的六代之乐分别是云门、咸池、箫韶、大夏、大濩、大武。 2.《葛天氏之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 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3.《箫韶》是一部反映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出现于舜时期,孔子曾给予其“尽善尽美”的高 度评价。 4.《弹歌》是描写黄帝时期狩猎生活的原始乐舞,“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5.“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对皇帝时期音乐家夔典乐的描述。 6.六代乐舞产生的时代即祭祀的对象: 《云门大卷》黄帝祭天神 《大咸》尧祭地神 《九韶》舜祭四望 《大夏》禹祭山川 《大濩》商祭先妣 《大武》周祭先祖 7.西周时期按等级的不同,规定所实行的用乐规模。皇帝“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 士“特悬”。 8.原始乐舞的概念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先秦时期称之为“乐”。 9.我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年代最早的乐器是骨笛。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建立与西周时期。 11.西周时期音乐的等级化主要体现在“佾”和“乐悬”制度两个方面。 12.周朝的乐官之长称为大司乐。后世将其作为周朝音乐机构的代称。 13.《韩诗外传·卷五》中记载,孔子曾向卫国乐师师襄学习琴曲《文王操》。 14.“楚辞”是指战国时代,在楚国兴起的用楚国民歌曲调填词的专业创作并由屈原开始的骚体类作 品的总称,在音乐上称“楚声”,也叫“南音”。 15.《九歌》是最能体现“楚辞”特色的作品,共十一首歌曲。 16.《荀子·成相篇》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形式。 17.中国古代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分为八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即“八音”。 18.《吕氏春秋·古乐篇》有“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关于作律的传说。 19.“三分损益十二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 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20.伶州鸠是周景王时期的著名乐官,造诣精深的律学家,其言论中有倡导“平和”的音乐思想。 21.春秋战国时期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是三分损益法,记载于《管子·地员篇》中,它是我国 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 22.据《列子·汤问》记载,歌手韩娥的歌声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给人以十分难忘的印象。 23.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是曾侯乙编钟。 2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由西周初 期到春秋末期共五百多年间各类音乐作品的歌词305首。包括风,十五国风,共有160篇;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是祭祀宗庙祖先的乐舞,共40篇。包括周颂(西周)、鲁颂(鲁国)、商颂(宋国),是当时三个文化中心的传统乐舞。 25.郑国乐师师文,琴瑟技艺出众,有丰富的音乐内心世界。提出了“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的 观点。 26.春秋时期鲁国乐师师乙,提出了著名的有关声乐技术的见解“上如抗,下如坠。” 27.战国时期民间音乐家秦青,演唱技艺高超,“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8.韩娥是战国时期“声情并茂”的民间歌手典范,史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要素_王赫

当代戏剧 戏曲音乐 钢琴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历史,在中国优秀钢琴作曲家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中,将西方钢琴技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不断吸取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创作出大量具有浓郁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情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特别是将西方钢琴技艺与中国戏曲音乐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钢琴艺术。这种中西结合的艺术形式不仅拓展了钢琴在中国的发展空间,为钢琴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平台,也为这件西洋乐器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使更多的中国听众熟悉和喜爱。本文通过总结作曲家创作的中国戏曲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归纳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三要素,它们分别为: 一、以戏曲音调为创作要素 我国戏曲音乐具有相对独立的、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戏曲音乐是整个戏曲综合艺术中区分不同剧种的明确标志。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吸取了众多戏曲的曲牌音乐,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 昆曲。集南北两曲系统之大成。南曲流丽悠远,婉转缠绵、柔漫悠远;北曲跌宕起伏、宽宏大气、豪放恣意。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原来北曲的特性渐渐被溶化成为 “南曲化”的演唱风格。而南北曲的相辅相成,使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剧情内容的需要。丁善德先生创作的钢琴曲《序曲三首》第三首《降G大调序曲》中的主题,就是来自于昆曲《玉簪记·琴挑》中生旦轮唱的音调。春龙创作的钢琴小品《幸福的童年》同样采用了昆曲音调。 京剧。由“西皮”“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曲调十分丰富且变化无穷。“西皮”腔节奏紧凑、旋律起伏较大,曲调高亢。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二黄”腔旋律色彩暗淡、凝重,给人以沉重、悲凉之感。江文也《断章小品十六 首》,其中的第十一首“午后胡琴”是由京剧的“二黄”音调变形而来。张朝教授创作的《变奏曲》是用京剧音乐和现代音乐的混合来体现传统与现代相交织的中大型变奏曲,乐曲中既饱含了对中国传统京剧效果的模拟,又充满现代人对传统的感悟。 豫剧。豫剧唱腔极具口语化,吐字清晰、行腔流畅。豫剧音乐丰富多彩,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不仅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而且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作曲家王建中根据传统唢呐曲改编的钢琴曲《百鸟朝凤》乐曲中第二段的音乐取材于豫剧。春龙创作的四首儿童钢琴小品《友谊之舞》《儿时的梦》《木兰女子》《丰收儿歌》都是采用豫剧特性音调创作而成。 粤剧。粤剧的基本声腔为“梆簧”,用方言演唱,并吸收、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取各家之长,自成风格;既与传统的戏曲文化一脉相承,又具有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曲调不仅潇洒典雅、韵味醇浓,而且感情细腻、荡气回肠。陈培勋创作的钢琴曲《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卖杂货》《思春》都成功运用了粤剧音调元素。 秦腔。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 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 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朱晓宇创作的《戏曲组曲》中第二乐章《秦腔风格》小快板,主题采自于典型的秦腔唱腔。春龙创作的《丰收》《豪放的少年》同样采用了秦腔的音调元素。 二、以戏曲结构体式为创作要素 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戏曲中常用的“板腔体”和“曲牌体”。“板腔体”以某一曲调为基础,通过速度、节拍、节奏、宫调、旋律等要素的变化,在旋律、曲体上采用扩充和紧缩的手法,从而逐 论中国钢琴作品中的戏曲音乐要素 王 赫 38

中国音乐史

儒家音乐哲学、音乐美学最主要的代表作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答:儒家的音乐哲学、音乐美学最主要的代表作是《乐记》。《乐记》的内容主要包括:⑴核心内容是系统地论述了儒家的礼乐思想,对“礼”和“乐”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及相互关系第一次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理论总结。⑵对音乐本质作了解释,认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⑶强调了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⑷强调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所谓“先王治乐之方”,即“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⑸强调音乐的伦理教育作用,“是故先生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返人道之正。”指出音乐必须接受政治、伦理道德的制约。⑹《乐记》对音乐美感的认识也有一定深度,认为音乐应该能够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使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 《声无哀乐论》提出了什么样的音乐美学主张?其音乐思想与儒家音乐思想有哪些不同?答:《声无哀乐论》的观点:⑴提出了“心之与声,明为二物”的论断;⑵肯定了音乐的娱乐作用、美感作用,否定了音乐的教化作用、道德作用,带有“自律论”美学的色彩。其音乐思想与儒家音乐思想不同的地方体现在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的本质等方面。 歌舞伎乐与乐舞有何不同? 答:乐舞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形式,是我国音乐的早期形态,歌、舞、乐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程度的依赖性。而歌舞伎乐是一种在歌唱、器乐、舞蹈三者独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歌舞艺术,具有更为细腻生动的艺术表现力,因而是音乐艺术进入更高发展层次的一种形态。 隋唐时期有哪些音乐机构?它们担负着什么样的职能? 答:唐代的音乐机构有政府管辖的太常寺和直接由宫廷管辖的教坊、梨园。太常寺下面隶属了大乐署与鼓吹署。大乐署兼管雅乐和燕乐,即管理“邦国之祭祀享宴”和“大宴会”中的音乐,还主管对于音乐艺人的训练和考核,是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合一的机构。鼓吹署主管卤薄鼓吹乐和部分宫廷礼仪活动。教坊和梨园是由宫廷管辖的音乐机构。教坊是宫中训练、培养乐工的场所,是宫廷歌舞乐人的集中地。梨园是唐玄宗在内廷设立的音乐机构,这一机构因设于禁苑中的梨园而得名,是学习“法曲”的音乐机构。 简述“学堂乐歌”的含义、代表人物及其历史意义。 “学堂乐歌”的特定概念是指清末民初新式学堂开设的“乐歌”课及其所教唱的歌曲。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学堂乐歌的历史意义:1、学堂乐歌多数是一种借用现成曲调填写歌词的歌曲形式,它继承了我国古代“按谱填词”的传统,曲调来源则以日本、欧美歌曲旋律为主。因此,学堂乐歌是在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一个契合点,也是我国近代传播西方音乐的主要渠道。这种歌曲形式将风琴、钢琴、乐理、简谱、五线谱等西方乐器和乐理及歌唱等表演形式全面介绍到了中国。2、学堂乐歌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其歌曲创作内容的多样化对后来的歌曲

[精品]音乐作品鉴赏_《梁祝》

[精品]音乐作品鉴赏_《梁祝》 内容提要:《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在我国流传已久的爱情故事,与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名。故事女主角祝英台系祝家庄祝员外之女,在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的途中邂逅了同样赴杭求学的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并在随后的共同求学生活中互相倾心。无奈祝员外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梁山伯抑郁成疾,不久身亡。祝英台悲恸不已,誓以身殉。最终与梁山伯化为双蝶,自由而去。这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正是以这个故事为蓝本,以音符诠释了作曲者对于这个美丽故事的理解。我的鉴赏主要从《梁祝》传说、作曲者的背景资料、以及在乐曲演奏过程中所表达出的情感变化这三个方面来分析。 关键词:音乐鉴赏梁祝 《梁祝》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正是以其为创作背景。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创作于1959年。作者是何占豪和陈刚。何占豪熟悉小提琴和越剧音乐,陈刚则较全面地掌握各种作曲技法。在创作《梁祝》时,他们都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陈刚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 为了探索我国交响乐民族化、群众化的道路,两位作者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破除迷信,勇于实践,选用了我国广大群众所熟悉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爱情故事为题材,以越剧唱腔为音乐素材,采用了协奏曲这种外来体裁,吸取了我国戏曲音乐中丰富的表现手法。迷人的旋律、生动的音乐形象、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方特色,使这部作品深深地扎根在人们心中,被广大群众深情地称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在音乐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

智慧树中国民族音乐作品鉴赏章末测试答案

第一章 1 【多选题】(2分) 传统音乐包括以下哪几个类型? A. 民间音乐 B. 宗教音乐 C. 宫廷音乐 D. 文人音乐 答案: 全选 2 【多选题】(2分) 文人音乐主要是指哪一类音乐? A. 古琴音乐 B. 宴乐 C. 文人自度曲 D. 答案: 朝会乐文人自度曲古琴音乐 3 【单选题】(2分)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主张的音乐观念是? A. 道法自然 B.

天籁之音 C. 非乐 D. 礼乐 答案: 非乐 4 【多选题】(2分) 宫廷音乐是指下面哪一种音乐形态? A. 朝会乐 B. 祭祀乐 C. 国风 D. 宴乐 答案:朝会乐祭祀乐宴乐 5 【多选题】(2分) 下面哪个观点属于孔子的音乐思想? A. 声无哀乐 B.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C. 大音希声 D. 礼乐

答案:大音希声礼乐 第二章 1 【单选题】(2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间音乐? A. 民间歌舞 B. 民间歌曲 C. 说唱音乐 D. 宫廷音乐 答案: 宫廷音乐 2 【多选题】(2分) 民间歌曲包括以下哪三项? A. 山歌 B. 号子 C. 苏州弹词 D. 小调 答案: 号子山歌小调 3 【单选题】(2分) 一般用“节奏的律动性”来形容哪一类民间歌曲? A.

劳动号子 B. 小调 C. 山歌 D. 京剧 答案:劳动号子 4 【单选题】(2分) “孟姜女调”属于下列哪一种小调类别? A. 时调 B. 吟唱调 C. 谣曲 D. 插秧山歌 答案:时调 5 【单选题】(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小调的是? A. 对花调 B. 茉莉花调 C. 摇篮曲 D.

花儿 答案:花儿 第三章 1 【单选题】(2分) 云南省丽江市主要是哪个民族的聚居地? A. 白族 B. 普米族 C. 纳西族 D. 傈僳族 答案:纳西族 2 【多选题】(2分) 蒙古族中最具有特色的有以下哪些音乐? A. 十二木卡姆 B. 呼麦 C. 冬不拉弹唱 D. 长调 答案:长调呼麦 3 【单选题】(2分)

最新中国音乐史重点整理

一、中国古代乐律学 1.三分损益法 在周代正式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按其振动体长度来进行音阶或十二律吕的相生,史称“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述这一理论的是《管子》一书。其求五音之法为:先求得一个标准音“黄钟”,把它作为宫音。然后就宫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三分益一),即得低四度的徵音;再就徵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三分损一),即得高五音的商音;把商音的弦长增加三分之一,得低四度的羽音;就羽音弦长减去三分之一,可得角音。 2.周代“十二律吕” 十二律吕是周代律学的名称。它是用三分损益法求得的,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单数各律为“律”,双数各律为“吕”。 3.京房六十律 京房(前77~前37)西汉律学家,本姓李,字君明。他因为三分损益法所生十二律中仲吕不能回到黄钟律,因而继续推算下去,成为“六十律”。京房同时觉察到律管的管口校正问题,提出“竹声不可度调”的认识,并制作了十三弦的“准”。 4.荀勖笛律 西晋律学家荀勖(?~289)在乐律上的成就在于他发现了笛律中的“管口校正数”,荀勖运用“管口校正”制作出较精确的十二笛。每笛适吹一律。 荀勖的“管口校正”之方法为:他作的笛有六个按孔,前五后一。后面一个按孔离吹口最近,作为商音。前面五孔依次由吹孔向下排列为宫、变宫、羽、徵、变徵;六孔全按为角音。5.何承天的“新律” 何承天,南朝宋时郯(今山东郯城县)人,武帝时(420~422)曾为尚书祠部郎,文帝时做过御史中丞:后因故免官,死于家中。他在乐律学史上,第一次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十二等差律”(即隋书称之“新律”)的理论。其方法是:先以黄钟本律之数(9寸)减去由仲吕所生黄钟2之数(8.8788寸),得差数为0.1212,再将此差数平分为十二等份。即 0.1212÷12=0.0101,然后将此数依次递加在林钟以下各律上,即得“新律”各音之数。 何承天的这种“新律”,不但完全解决了古律仲吕还生不能得黄钟本律的问题,而且还缩小了古律大、小半音之间的差距,己接近十二平均律,是乐律史上一大贡献。 6.蔡元定“十八律”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建阳人,南宋律学刮虱理学家。在《律吕新书》中提出了十八律的理论。其十八律是以古代“三分损益法”十二律为基础,而于黄钟、太簇、姑洗、林钟、南吕、应钟六律后,各增加一个比本律高一“古代音差”的变律而成。各变律亦系用“三分损益法”从仲吕继续推舞誓卜次而得。蔡元定增加六个可选择的变律,就頁可比较妥当地解决旋宫的问题,但增加律数仍不够理想。 7.朱载堉及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字伯勒,安徽凤阳人。毕生写下了大量关于乐律学、音乐史及数学、历学等方面著作,并编订了供实际应用的《乐舞全谱》,改编创作了《豆叶黄》《金字经》等歌舞作品。他的十二平均律理论,最初发表于《律历融通》(书前有1581年序言)。而在1584年定稿的《律学新说》一书,称它为“新法密率”,随后又在另一著作《律吕精义》(约1596)中详细阐述这种“新法密率”的计算方法,并列出了全部的计算结果。 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与现代计算的十二平均律的频率完全相同,只是前后次序正好颠倒,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十二平均律计算。 二、中国古代主要的记谱法 1.声曲折 是汉代出现的记录歌或诗歌演唱所用的一种弯弯曲曲的、表示声音高低的一种记谱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