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

2. 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

3. 受传者,又称信宿,即()。

4. 传播的模式有()()()()。

5.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

6.()()是媒介分析的核心问题。

7.()称之为教育传播媒体。

8. 在一般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将()()()三者作为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

9()称之为教育传播媒体,它成为连接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中介物。

10.()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

11. 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学习媒体有()()()()()()等。

12. 学习媒体的特性有:()()()()()()。

13. 虚拟现实(VR)是()。

14. 流媒体数据流的最大特点是()。

15.()()()()是学习媒体的四次重大飞跃。

16、接媒体的表达手段分类,可将学习媒体分为()()()三类。

17、按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分类,可将媒体分为()()()()四类。

18. 按历史发展可将学习媒体分为()()。

19、传统学习媒体如()()等。

20. 超文本(Hypertext)是()。

21. 媒体发展大致归结为3个阶段()()()。

22.语言媒体的主要功能()()()。

23. 所谓教学,就是()。

24.()()()()四个因素互动的结果,影响着教师的课堂口授。

25. 语义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26. 非言语符号具有三大特点()(()。

27. 非语言符号有()()()等功能。

28.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如,()()是学习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29.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形成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U. Neisser)1967年发表的()为标志。

30.图式是认知结构的(),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31. 人本主义理论是根植于()其的基础之上的。

32. 初期视觉教学理论的核心部分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33..皮亚杰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和()四个方面的因素。34.皮亚杰按儿童发展的水平,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35.小学生的智能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过渡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出现在(),若教育条件造当,也可提前到()。

36.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具有的主要特征有()、()、()、()和()。37.在情感方面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初中学生自我意识(),()、()是情感发展的主要方面。

38.虽然态度难以衡量,但我们还是可以利用()、()、()和()等多种方法对态度的测量。

39.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态度和其他情感因素,对()的选择、()的应用和()都有重要影响。

40.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的学习方式,是()和()的总和。41.学习风格源于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学生个性在学习活动中的()、()。教学只能是学生学习风格形成和完善的(),却难改变它的()。

42.形式运算阶段又称()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不受()的束缚,可以通过()

来解答问题,或从前提出发,得出结论,其思维发展的水平已接近()的水平。43.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和()理智技能两大方面,后者又划分了()、()、()、()、和()五类,

44.克拉斯伍等依照价值内化程度,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划分成()、()、()、()、和()五级:

45.辛普森等将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七级,它们分别是()、()、()、46.格朗伦指出,在编写教学目标时应首先明确陈述如()、()、()、()等内在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列举反映这些内部变化的()。

47.描述行为及其结果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表述行为的动词说明(),宾语则用来说明()。

48.教学目标陈述的是()的结果,包括()、()和()三个领域。

49.教学目标陈述应力求()、(),可以()和(),尽量避免用()和()的语言陈述目标。

50.教学目标制订应该有一定的依据,例如()、()、()和()等。

51.教学目标应陈述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后,学生()的变化,而不应陈述()的行为。

52.教学目标应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技能,而不仅仅是()。

53.我国使用的认知类教学目标分为5级,它们分别是:()、()、()、()、和()。

54.布卢姆等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领域()()()。

55.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布卢姆把他分为()()()()()()。

56. 布卢姆的()和加涅的()都是指导学习目标设计的很有实用价值的学说。

57.教学中使用的媒体通常有两种含义()()。

58.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对学习结果进行了分类即()()()()()。

59、智力技能与言语信息不同,言语信息与()有关,而智力技能则与()有关。60.教学媒体选择的心理学依据有()()()()形成。

二、判断题

1、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与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没有区别。

3、香农-韦弗模式属于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4、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属于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5、“热媒介与冷媒介”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6、电子传播网络的双向性使每个人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

7、新的传播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8、学习媒体沟通了学与教,在其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9、多媒体就是多种媒体简单的加在一起。

10、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11、15世纪产生了班级授课制,各种类型的学校相继开办,引起了教育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12、1844年,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13、1885年12月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第一次公映电影。

14、电视时代始于1936年的英国和美国。

15、英国于1971年建立了英国开放大学,它被认为是英国高等教育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16、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现于1844年。

17、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出现于德国。

18、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智者派,就是因为采用问答法和辩驳术传授知识而被誉为“当代教育技术的真正鼻祖”的。

19、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曾经得出过这样一个研究结论:人际传播中的信息总效果=7%的语词+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20、言语传播也很有局限性。声音信号既不能远传,又不能保留。

21、教师的言语符号具有卓越的教学功能。

22、适当的非言语动作可以适当调节人的心里状态。

23、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在学习过程中,视、听(觉)并用,协同发挥图像信息和语词信息的作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24、教育与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和更新文化的功能;文化则向教育提供目的、内容、手段和途径。

25、言语符号的表示完全独特的。

26、言语符号和形象符号完全同样效果。

27、图像色彩鲜艳固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美感。

28、色彩的和谐和匹配更有利于形成知觉,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29、使用多种传播手段肯定不使用一种的教学效果好。

30、认知理论最适合于教学和学习。

3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

32、人本主义是对建构主义的发展。

33、建构主义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34、水平线给人一种稳定和安宁的感觉。

35.学习对象分析主要是分析其认知特点。

36.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认知特点差别很大。

37.同一年龄段的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是一样的。

38.数码摄像机是非线性的。

39.教学媒体应用要符合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的认知风格。

40.个别化教学一定优于集体授课的教学。

三、简答题

1. 请解释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和“热媒介与冷媒介”三个主要的观点。

2、支架式教学的含义及构成。

3、简述归类分析法的优缺点。

4、简述图解分析法的适用范围。

5、简述信息加工分析与图解分析法的异同。

6、简述加涅与梅里尔关于认知学习结果的论述。

7、简述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和联系。

8、动作技能学习内容分析时资料收集的内容有哪些。

9、简述根据动作主体和动作对象的不同状态进行动作技能的分类。

10、简述皮亚杰关于学习者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11、简述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12、简述辛普森关于动作技能学习的分类。

13、简述克拉斯伍关于情感学习的分类。

14、简述加涅的五成分式目标编写要点。

15、简述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16、幻灯投影教材有什么特点和教学功能?在教学中他们有哪些使用方法?

17、非线性编辑系统有什么特点?

18、电视教材的制作大体上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19、电视教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教学功能?

20、微格教学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2. 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3. 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4.拉斯韦尔模式,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5. “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和“热媒介与冷媒介”

6. 媒介与社会、媒介与人的问题

7. 当媒体应用于传递以教育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

8.教育者、学习者、学习材料

9. 当媒体应用于传递以教育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

10. 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

11. 书籍、幻灯、投影、录音机、电视、计算机

12. 1.固定性2.散播性3.重复性4.组合性5.工具性6.能动性

13. 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世界

14.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

15.教科书的产生、直观教具的使用、音像材料的涌现、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的发明

16.口语媒体、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

17.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多媒体

18. 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

19. 黑板、挂图

20.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

21.语言媒体阶段、传统媒体阶段和电子媒体阶段

22. 符号的功能,语言是实物、现象等的符号,促进思维表达的功能,具有交流、传播的功能。

23. 教师向学生集体传递一定的学科内容的传播过程

24音量、音调、音速和音质

25.目的性、科学性、思想性、可接受性、增强性、整体性和调整性

26.交流的连续性、通道的多路性和信息的真实性

27.替代、表露、调适

28. 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

29.《认知心理学》

30. 起点和核心

31. 自然人性论

32. (1)视觉媒体能够提供具体、有效的学习经验。

(2)视觉教具的分类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程度为依据。

(3)视觉教材的使用要与课程有机结合。

33.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

34.感知智力阶段运动,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35.四年级,三年级

36.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反映事物的转化过程,具体逻辑推理

37.更为明确,同一性,勤奋感

38.问卷,采访,面试,观察

39.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关教学措施的制定

40.带有个性的特征,学习策略,学习倾向

41.定型化,习惯化,催化剂,本质特性

42.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创建

43.知识,理智技能,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44.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或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45.知觉,定向,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现行为,适应,创新

46.理解,记忆,欣赏,掌握,行为表现样例

47.学习的类型,学生的行为结果

48.预期的学生学习,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49.明确,具体,观察,含糊的,不切实际的

50.学习成绩,能力倾向,个性,行为测试

51.内在能力或情感,教师

52.较高思维水平,知识或简单任务

53.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内容,假设推理,综合,应用

54. 认知、运动和情感

55.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56.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57.一种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物理实体,另一种是指信息的载体

58.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六年级圆的认识单元测试题

圆的认识测试题 一、填空 1.圆的位置是由()确定的,圆的大小决定于()的长短。 2.圆周率表示同一圆内()和()的倍数关系,它用字母()表示,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是()。 3.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条直径;如果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10厘米的圆,圆规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4.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面积是()。 5.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6分米,内圆直径是4分米,圆环的面积是()。6.圆的直径扩大3倍,圆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 )倍。 7.大圆的半径等于小圆直径,则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8.把圆分成16等份,剪开后,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长方形的宽是圆的(),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 二、判断题。 1.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π倍。() 2.圆的直径扩大4倍,圆的面积也扩大4倍。() 3.半径为1厘米的圆的周长是3.14厘米。() 4.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则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5.圆的半径由2米增加到3米,圆的面积增加了15.7平方米() 6.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7.圆是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8.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9.当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

三、画一画 1、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 2下面是正方形,在它的内部画一个最大的圆。 3.画出右列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四、计算下列各圆的周长和面积。 1.直径是6厘米 2.半径是5分米 3.周长9.42米(求面积) 六、应用题 1. 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这根铁丝有多长? 2.一个雷达的圆形屏幕直径是12分米,求屏幕的面积。 3.用席子围成一个地面周长是18.84米的圆柱形粮囤。这个粮囤占地面积有多大? 4.一个圆环,外圆直径是18分米,内圆直径是10分米,圆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 米 ?

华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试题及答案 (2)

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数 学 试 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考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有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对的得3分,答错、不答或答案超过一个的一律得0分. 1. 3-的倒数是( ) A . 31 B.3 1- C. -3 D. 3 2. 计算() 2 3a 的结果是( ) A .6 a B .9 a C .5 a D .8 a 3. 如图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4. 函数y =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2x < C .2x ≥ D .2x ≤ 5.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9:16,则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是( ) A.9:16 B. 3:4 C.9:4 D.3:16 6. 如果点P 在第二象限内,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那么点P 的坐标为( ) A.(-4,3) B.(-4,-3) C.(-3,4) D.(-3,-4) 7. 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3cm ,一个边长为1cm 的小正方形沿着正方形ABCD 的边 AB →BC→CD→DA→AB 连续地翻转,那么这个小正方形第一次回到起始位置时,它的方向 是下图的( ) 第7题图 A B C D A B C D 第3题图

A B α 5米 第14题图 B C D G 第16题图 F B A 6cm 3cm 1cm 第17题图 A F E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8. 计算:20100 =____________. 9. 2008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的座席数是91000个,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为__________________个. 10. 方程:0252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 11. 某同学7次上学途中所花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10,9,11,12,9,10,9.这组 数据的中位数为 __. 12. 将直线 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3. 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有两点),1(1y A 和),2(2y B , 则1y ______2y (填“<”“=”“>”). 14. 如图,先锋村准备在坡角为0 30=α山坡上栽树,要求相邻两树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米,那么这两树在坡面上的距离AB 为__________米. 15. 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是3,母线长是4,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16. 矩形纸片ABCD 的边长AB=4,AD=2.将矩形纸片沿EF 折叠,使点A 与点C 重 合,折叠后在其一面着色(如图),则着色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 17. 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3cm ,高为6cm . ①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 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 , 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_______cm ; ②如果从点A 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3圈到达点B , 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__________cm . 三、解答题(共89分)在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8.(9分)计算:92)65(2 1 +÷--- 19.(9分)先化简下面代数式,再求值: a a a a ---2 1 1, 其中2-=a 20.(9分)如图,点E 、F 分别是菱形ABCD 中BC 、CD 边上的点(E 、F 不与B 、C 、D 重合);在不作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你添加一个.. 适当的条件,能推出AE=AF ,并予以证明. x y 3 1=x y 6=

《圆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1)

《圆的认识》单元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504平方分米=( )平方米 7米8厘米=( )厘米 2、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直径是( ),周长是( ),面积是( )。 3、一个圆的面积是28.26平方厘米,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这个圆的直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4、一个半圆形的养鱼池,直径14米,它的周长是( )米,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5、一个圆形水池,直径400米,沿池边隔4米栽一棵树,一共能栽( )棵树。 6、一位老奶奶沿着街心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走了一圈,走了18.84米,花坛占地( )平方米。 7、 一个时钟的“时针”长10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 ( )厘米。 8、在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是( )厘米, 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圆的半径扩大了3倍,它的周长扩大了( )倍,面积扩大了( )倍。 10、一张圆形白纸,直径是20厘米,把这张白纸平均分成5份,用去了其中的1份,用去部分 的是这张白纸的( )( ) ,是( )平方厘米。 11、将一个圆沿半径剪开,得到若干个小扇形,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的( ),宽是圆的( )。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2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 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 平方厘米。如果拼成的长方形的长9.42分米,那么原来 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2、半径是4厘米的半圆,它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直径一定比半径长。 ( ) 2、半径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直径5厘米的圆比半径为3厘米的圆的圆周率大一些。…………………………( )

历年心理学试题及其答案内容(1)

历年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A、集中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集中性和紧张性 D、选择性和稳定性 2、具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机能。 A、小脑 B、大脑 C、丘脑 D、网状结构 3、新生儿生下来遇冷就会哭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操作性条件反射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 C、差别感受性 D、绝对感受性 5、读了《西游记》后,在头脑中出现孙悟空形象,这种想象是( )。 A.无意想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科学幻想 6、()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尝梅止渴” B、“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 D、“谈梅生津” 7、一位小学生在没有人督促的情况下能独立的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其意志的什么品质? A、果断性 B、自觉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既想涉足爱情,又怕因恋爱影响学习,是() A、双趋冲突 B、趋避冲突 C、双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0、坚定沉着、稳重忍耐,但反应缓慢呆板是()的特点。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人的心理的实质是______。 2、______和______是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二种基本过程。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______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4、反射弧由、、、和五部分构成。 、有明确的目的,但又不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称为。 三、判断正误(正确在题后括弧内打“?”,错误打“×”。每 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是与其年龄完全成正比的。 ()

《服装美学》网上考试题库

《服装美学》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一、单选题。 1.服装的美指的是(D) A.色彩的美 B. 样式的美 C. 料子的美 D. 着装形象的 美 2.采用希腊式长裙作为女装的时代是( C ) A.巴洛克时期 B. 洛可可时期 C. 新古典主义 D. 浪漫主义 3.黑格尔认为最具有艺术性的服饰是( A ) A. 希腊人的服饰 B. 罗马人的服饰 C. 德国人的服饰 D. 基督教的服饰 4. 温克尔所写的关于古希腊艺术的著作是( A ) A.《古代艺术史》 B. 《美学》 C. 《艺术哲学》 D. 《希腊艺术史》 5. 伊甸园的故事表明了服装起源于( A ) A. 羞耻 B. 保护 C. 装饰 D. 自我实现 6. 中世纪的欧洲影响人们的主要思想观念是( A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佛教 D. 希腊思想 7. 基督教对于服装美的评价依据的标准是( C ) A. 性感 B. 装饰说 C. 遮蔽 D. 表现体型 8. 唐代服装出现暴露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B ) A. 受西方的影响 B. 受胡人的影响

C. 受日本的影响 D. 宗教思想的影响 9. 西方服装观念变化的标志是() A. 缠裹式服装的出现 B. 剪裁式服装的出现 C. 披挂式服装的出现 D. 裙装的出现 10. 下面能称为服装的是( C ) A. 纹身 B. 画眉 C. 衬衫 D. 医疗手术做的双眼皮 11. 路易十四戴假发是( C ) A. 为了美观 B. 增加威严 C. 掩饰缺陷 D. 引领时尚 12. 有闲阶层服饰的重要特点是( D ) A. 华丽 B. 奢侈 C. 简洁 D. 不方便 13. 具有简洁风格的女装是( C ) A. 巴洛克时期 B. 洛可可时期 C. 新古典主义时期 D. 浪漫主义时期 14. 在等级社会中时尚传递的方式是( B ) A.自下而上 B. 自上而下 C. 从边缘到中心 D. 集体选择 15. 中国出现时尚的时代是( D ) A. 唐 B. 春秋 C. 明晚期 D. 民国时期 16. 西方社会出现时尚的时代是( B ) A. 中世纪 B. 文艺复兴 C. 17世纪 D. 18世纪 17. 青年亚文化出现于( A ) A. 一战之后 B. 二战之后

华中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25141--华中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期末备考题库25141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鲁迅评价()“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正确答案:C (2)下列加点的词为语气助词的是() A.曰归曰归 B.三十而立 C.之二虫又何知 正确答案:A (3)《牡丹亭》主角是() A.崔莺莺 B.张珙 C.杜丽娘 正确答案:C (4)下列诗句属于《采薇》的有()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正确答案:A (5)()的诗以田园诗成就最高,被公认为我国第一位成就卓越的田园诗人。 A.王维 B.孟浩然 C.谢灵运 D.陶渊明 正确答案:D (6)“春如旧,人空瘦”的作者是() A.陆游 B.唐婉 C.白居易 正确答案:A (7)下面是提出了“三美”主张的作者的作品是() A.《死水》 B.《蛇》 C.《乡愁》 正确答案:A (8)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和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正确答案:A (9)()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A.郭沫若 B.徐志摩 C.闻一多 D.戴望舒 正确答案:C (10)“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作者是() A.陆游 B.唐琬 C.白居易 正确答案:C (11)《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显祖 B.王实甫 C.曹雪芹 正确答案:A (1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出自() A.《对酒》 B.《滕王阁序》

(完整版)圆六年级上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圆>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30分) 1.(4分)通过_________并且_________都在_________的线段叫做直径. 2.(4分)当π取3.14时,16π=_________,48π=_________. 3.(4分)圆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_________条. 4.(2分)画圆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圆的_________. 5.(2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_________倍. 6.(4分)一个圆的直径是3分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_. 7.(2分)用一条长9.42分米的铁丝围成的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8.(4分)甲圆半径是2厘米,乙圆的半径是5厘米,甲圆周长和乙圆周长的比是_________,乙圆面积与甲圆面积的比是_________. 9.(2分)在一个周长是2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_________. 10.(2分)一个半圆的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_________. 二、判断.(对的在横线里画“√”,错的画“×”)(8分) 11.(2分)两个半圆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圆._________. 12.(2分)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面积也扩大3倍._________. 13.(2分)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面积最大的是正方形._________. 14.(2分)圆周率表示圆的直径与周长的比率._________.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5.(2分)π是() 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循环小数D.无限不循环小数 16.(2分)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它们的面积比是() A.1:1 B.157:2 C.π:4 17.(2分)已知圆的半径是r,计算它的周长,正确的算式为() A. πr+r B. πr+2r C. πr D.πr+2r 四、求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12分)18.(6分)求图形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cm)

《消费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消费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人的基本心理活动和首要的心理功能是() A情感 B.认识 C.意志D.情绪 2.通过口头信息传递途径了解消费心理的办法是() A观察法 B.交流法C.问卷法D.访谈法 3.在市场上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 A营销活动B促销手段C消费心理D货币收入 4.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出现的心理学分支有(多选)() A青年心理学B儿童心理学C消费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 5.人类消费行为的复杂性是基于() A需要的复杂多样性 B动机的复杂多样性 C消费品的复杂多样性 D生存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6.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指 A.感觉 B.知觉 C.错觉 D.直觉 7.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记忆效果的因素是 A.目的性 B.理解性 C.活动性 D.系列位置 8.指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保持注意 D.加强注意 9.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A.感觉 B.思维 C.记忆 D.知觉 10.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及外观等方面存在相反的特点所表达的联想形式 A.类似联想 B.因果联想 C.色彩联想 D.对比联想 11.下列哪一类属于粘液质() A、兴奋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制型 12.下列哪一个不是性格的特征() A、态度 B、情绪 C、意志 D、活泼 13.哪一个能力的强弱会影响消费者对消费刺激变化的反应程度() A、分析评价能力 B、感知能力 C、记忆力和想象力 D、选择决策能力 14.消费者需要的基本特征() A、发展性 B、弹性 C、不可诱导性 D、不可变性 15.消费者具体的购买动机()(多选) A、生理性购买动机 B、求美心理动机 C、心理性购买动机 D、从众心理动机 16.商标设计的心理策略不包括() A区别其他商标 B考虑风俗习惯C远离名牌产品 D易识易读易记 17.品牌命名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易读易记原则 B与标志分离原则 C暗示产品属性原则 D受法律保护原则18.商品包装设计的心理策略不包括() A按照消费习惯设计商品包装 B按照消费水平设计商品包装 C按照消费者性别年龄设计商品包装 D按照纯粹按照消费者喜好设计产品包装 19.(多选)商标的心理功能() A识别的功能 B保护功能 C提示和强化功能 D暗示功能 20.(多选)影响新产品购买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

华师网络试题+答案解析

华师计算机网络 第1题,TCP/IP协议是一种开放的协议标准,下列哪个不是它的特点?() A、独立于特定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 B、统一编址方案 C、政府标准 D、标准化的高层协议 第2题,IEEE802.3标准以太网的物理地址长度为()。 A、8bit B、32bit C、48bit D、64bit 第3题,提高链路速率可以减少数据的() A、传播时延 B、排队时延 C、等待时延 D、发送时延 发送时延=发送数据帧长/发送速率 第4题,交换式局域网从根本上改变了"共享介质"的工作方式,它可以通过局域网交换机支持端口之间的多个并发连接。因此,交换式局域网可以增加网络带宽,改善局域网性能与()。 A、服务质量 B、网络监控 C、存储管理 D、网络拓扑 第5题,局域网采用的双绞线为() A、3类UTP B、4类UTP C、5类UTP D、6类UTP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局域网中非屏蔽双绞线分为三类、四类、五类和超五类四种。屏蔽双绞线分为三类和五类两种.五类速率更高 第6题,以下哪一种方法是减少差错的最根本方法是() A、提高线路质量 B、采用屏蔽 C、选择合理的编码方式 D、差错检查 第7题,下列的IP地址中哪一个是B类地址?() A、10.lO.10.1

B、191.168.0.1 C、192.168.0.1 D、202.113.0.1 第8题,关于计算机网络的讨论中,下列哪个观点是正确的?() A、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局域网的互联 B、联入网络的所有计算机都必须使用同样的操作系统 C、网络必须采用一个具有全局资源调度能力的分布操作系统 D、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系统 第9题,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ps、Mbps、Gbps,lGbps等于()。 A、1×103Mbps B、1×103Kbps C、l×106Mbps D、1×109Kbps 第10题,下列哪种技术不是实现防火墙的主流技术()。 A、包过滤技术 B、应用级网关技术 C、代理服务器技术 D、NAT技术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1994年提出的。当在专用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IP地址(即仅在本专用网内使用的专用地址),但现在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通信(并不需要加密)时,可使用NAT方法。 第11题,关于TCP/IP协议的描述中,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属于应用层 B、TCP、UDP协议都要通过IP协议来发送、接收数据 C、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 D、UDP协议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 地址解析协议ARP/RARP并不是单独的一层,它介于物理地址与IP地址之间起着屏蔽物理地址细节的作用。IP协议横跨整个层次,TCP、UDP协议都通过IP协议来发送、接收数据。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UDP协议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故选A。第12题,基于对网络安全性的需求,网络操作系统一般采用4级安全保密机制、即注册安全、用户信任者权限、最大信任者权限屏蔽与()。 A、磁盘镜像 B、UPS监控 C、目录与文件属性 D、文件备份 基于对网络安全性的要求,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提供的4级安全机制是:注册安全性、用户信任者有限、最大信任者权限屏蔽和目录与文件属性。 第13题,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A、报文交换技术

《圆的认识》单元测试卷(1)(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圆的认识》单元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7 分) 1、504 平方分米=()平方米7 米8 厘米=()厘米 2、一个圆的半径是5 厘米,直径是(),周长是(),面积是()。 3、一个圆的面积是28.26 平方厘米,用圆规画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厘米。这个圆的直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4、一个半圆形的养鱼池,直径14 米,它的周长是()米,占地面积是()平方米。 5、一个圆形水池,直径400 米,沿池边隔4 米栽一棵树,一共能栽()棵树。 6、一位老奶奶沿着街心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走了一圈,走了18.84 米,花坛占地( )平方米。 7、一个时钟的“时针”长 10 厘米,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 ()厘米。 8、在边长是4 厘米的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直径是()厘米, 面积是()平方厘米。 9、一个圆的半径扩大了3 倍,它的周长扩大了()倍,面积扩大了()倍。 10、一张圆形白纸,直径是20 厘米,把这张白纸平均分成 5 份,用去了其中的 1 份,用去部分 () 的是这张白纸的,是()平方厘米。 () 11、将一个圆沿半径剪开,得到若干个小扇形,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圆的(),宽是圆的()。如果这个长方形的宽是2 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拼成的长方形的长9.42 分 米,那么原来圆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12、半径是4 厘米的半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题。(每题1 分,共5 分) 1、直径一定比半径长。() 2、半径2 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直径5 厘米的圆比半径为3 厘米的圆的圆周率大一些。…………………………()

《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心理学》备考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小题)。 1.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A.认知过程B.能力C.情感过程D.心理特征 2.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为:()A.投射B.反射C.映射D.折射 3.从众与服从相比:()A.二者都是自愿的B.二者都不是自愿 C.从众更出于自愿D.服从更出于自愿 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A.1859年B.1869年C.1879年D.1889年 5.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这一时期被称为:()A.关键期B. 危机期C. 好动期D.危险期 6.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思维 7.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派别的是:()A.机能主义B. 联想主义C. 行为主义D.人本主义 8.当地震、火灾发生时,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这种情绪状态称为:()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9.以语词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 A. 经典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10.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整体性 D. 恒常性 11.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是:()A.习得B.延迟C.分化D.消退 12.成语“望梅止渴”描述的是何种条件反射:()A.经典性条件反射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观察学习D.认知学习 1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工具的编制者是:()A.卡特尔B.比奈C.推孟D.韦克斯勒 1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15.足球比赛时,若己方的球队失利,有时球迷们一哄而上作出扔东西、闹事等不理智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A.去个性化现象B.群体极化效应C.社会促进作用D.模仿作用 16.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A.方位知觉B.深度知觉C.时间知觉D.爬行知觉 17.具有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等特征的人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8.某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2岁,其比率智商(IQ)为:()A.125 B.120 C.110 D.100 19.下列何种事例不属于学习现象:()A.入乡随俗B.熟能生巧C.察言观色D.喜极而泣 20.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的比是个常数,这个定律叫:() A. 费希纳定律 B. 韦伯定律 C. 格拉斯曼定律 D. 韦伯-费希纳定律 2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对被试进行面对面的提问,随时记录被试的回答和反应,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 实验法 D.访谈法 22.林黛玉式的“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激情C.应激D.挫折 23.影响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血型B.体型C.体液D.社会生活条件 24.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作用称为:()A.功能固着B.迁移C.强化D.模仿 25.用猫打开迷箱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巴甫洛夫 B. 桑代克 C.斯金纳 D. 班杜拉 26.学习汉语拼音后会对学习英语产生影响,这属于学习中的什么现象?()

2017华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华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文宗教”。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神,有耶稣、安拉等外在权威。它不需要外在的权威,它有一种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信仰。内在超越性,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儒家传统的这一特质,若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 “人文信仰”在儒释道中都有,儒家比较典型,儒家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在世俗社会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一是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正心、修身;另外就是建功立业,即把“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人生追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具有经济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属性。但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 信仰体系当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决肉体的存在问题,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家是重义轻利的。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这也是治国理政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如孔子所说“富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主要内涵。 儒学是仁学,但一般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关于“爱他人”,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爱他”或“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实际上,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就彰明了儒学仁学的首要内涵就是“为己之学”。“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这和现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的。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说过:“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义”在孟子这里发挥得比较到位。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阐发。儒学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认为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更高的原则,并借此来引领、驾驭功利。这也是对道义上的担当精神的高扬。 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了“礼法”范畴。他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成内规矩和外规矩。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因此,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 (本文选自2017年4月1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东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权威。内在超越性,亦即道德心,是儒家传统的一个特质。

圆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圆的认识单元测试卷-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圆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0分) 1.用圆规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 ),半径决定圆的( )。 2.圆周率表示一个圆的( )和( )的倍数关系。 3.半圆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4.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分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5.已知圆的周长是C,它的直径d=(),它的半径r= ()。 6.一个圆形游泳池的半径是20米,绕游泳池跑一周是( )米,游泳池 占地( )平方米。 7.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量得它的周长是10.28米,这个水池的半径是 ()米,面积是()平方米。 二、仔细推敲,判断对错。(8分) 1.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 径。() 2.当圆的半径为2分米时,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 等。() 4.两个圆的周长相等,这两个圆的直径也一定相 等。() 5.大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 小。() 2

6.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7.梯形可以画出一条对称 轴。() 8.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 数() 三、认真辨析,合理选择。(8分) 1.圆周率( )3.14。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2.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25.1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 A.4 B2 C 8 3.一个圆的直径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 A相等B圆大C正方形大 4.圆中最长的一条线段是它的( ) A 半径 B 周长 C 直径 5.半个圆的周长是()。 A πr2 B πd C πr+2r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32分) 1.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24分) 3

2016年心理学题库与参考答案

第1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出版的《认知心理学》为诞生标志。 A.奈塞尔 B.冯特 C.斯金纳 D.弗洛伊德 2.一个令人高兴的信息,会导致人们手舞足蹈。这是【】 A.兴奋的扩散 B.兴奋的集中 C.抑制的扩散 D.抑制的集中 3.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建于【】 A.1888年 B.1879年 C.1878年 D.1877年 4.心理学通常把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能力,二是气质,三是【】 A.性格 B.动机 C.兴趣 D.意志 5.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6.由于晚上学习到很晚,第二天无精打采。这属于【】 A.相继正诱导 B.同时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负诱导 7.格式塔学派是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之一,其中“格式塔”的含义是【】(2012年烟台市市直) A.行为 B.精神 C.整体

8.张明打了通宵的游戏,以致于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这属于【】 A.同时性负诱导 B.相继正诱导 C.相继负诱导 D.同时性正诱导 9.神经元具有【】的功能。 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 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 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 10.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2013年滨州阳信)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反射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11.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奈塞尔 12.我们在做数学题时用的是____,听音乐时用的是____。【】 A.左脑右脑 B.右脑左脑 C.左脑左脑 D.右脑右脑 13.构造主义主张研究【】 A.认知 B.意识 C.行为 D.无意识 14.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元 D.脑 15.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亚里士多德

2016年下学期《中国文化地理》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中国文化地理》网上课程考试题库 (标绿色为新增试题) 一、单选题 1.说起文明的起源,最为重要的就是?C A人类的起源B文化的起源C 农业的起源D社会的起源 2.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是?B A都在热带B都在东半球C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都最先种植了水稻 3.四大文明中哪一个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不在同一纬度上呢?B A古埃及B中国C巴比伦D印度4.中国早期农业的主要作物是?A A小米B小麦C水稻D玉米 5.以下属于小米生长范围的是?A A小米生长范围很广泛大都地区都可以B山坡C河流边D平原 6.真正出现将水稻转换成农业的地方是在?A A长江流域B海南C广东D西北 7.中国早期北方的文明出现在哪个区域?A A黄河流域B西部地区C东北地区D长江流域 8.中国历史的早期,现在称为先秦时期,可以划分为皇、帝、王、和哪个时代?AA 霸B君C主D诸侯9.三皇是指天皇、帝皇和?B A海皇B人皇C世皇D皇帝10.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B A炎帝B舜C水帝D冥帝11.

有位历史学家叫顾继刚,他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一个学说是?A A递层演进说B历史进化说C帝皇演进说D传位演进说 12.中国古代传说故事大概是从以下哪个时期传诵而来的呢?D A夏朝B商朝C秦朝D春秋战国时期13我们所说的中国文明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C A五千年B三千年C四-五千年D一万年14.世界文明的起源大概在?B A公元前1500年B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400年D公元前2000年第 15.我国在什么时候兴起了白话文运动?A A清朝末年B唐朝末年C秦朝末年D宋朝末年16.我国在什么时候统一了文字?DA清朝B 唐朝C宋朝D秦朝17汉语属于哪个语系?C A阿拉伯语系B印欧语系C汉藏语系D阿尔泰语系18我国哪一地区首先出现的文字?C A西部地区B东部地区C中部地区D南部地区19.相比较而言,哪种方言最为复杂?D A赣语B湘语C粤语D闽语20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别称有?D A北平B燕京C蓟D都城21我国的文字最早出现在哪里?C A南方B北方C黄河流域D长江流域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近几十年北方饮食的变化的是?C A水稻的出现B小米的减少C紫薯的引进D玉米的发展 23.北方菜偏重于以下哪种口味?A A咸B甜C辣D酸

华中师大《语法》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语法》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I.Multiple choice. Please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blank. Exercise 1 1. In the end , he _____. A. got invited B. gets invited C. was invited D. was to be invited 2. He wore dark glasses to avoid _____. A. having been spotted B. to be spotted C. spotted Bd. being spotted 3. A new theory ______ before it can be put into practice. A. must be tested B. be tested C. can be tested D. to be tested 4. Sooner than ______ for others, she started her own business. A. working B. worked C. to work D. work 5. I can't afford as _____ car as this one. A. expensive a B. an expensive C. a more expensive D. a most expensive 6. Do what I tell you --_____! A. or else B. or so C. and that D. and do 7. This is the house _____ windows were broken. A. whose B. which C. its D. of which 8. A hot shower, a cup of milk, a bag of potato chips, and then a good sleep _____ the luxury that he needed after the examination. A. are B. was C. were D. is 9. Every drop of tears, every moan out of pain and every cry for help then _____ like knife cutting deep into his heart. A. was B. are C. were D. is 10. I expect all the letters _____ promptly. A. being typed B. to be typed C. having been typed D. to have been typed 11. The information was later admitted _____ from unreliable sources. A. to be obtained B. to have been obtained C. that it has been obtained D. that it was obtained 12. For a child to give up less mature idea for a more sophisticate one, it requires that the child____ psychologically ready for the new idea. A. is B. be C. were D. would be 13. We still have a lot of problems ____. A. unsolved B. unsolving C . unsolve D. to be unsolved 14. He regretted _____ her the truth. A. having told B . to have told C. had told D. to tell 15. Domestic-made TV sets are not ____ imported ones at all. A. more inferior than B. inferior to C. inferior than D. more inferior as

圆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圆的认识单元测试卷 姓名得分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每空1分,共20分) 1.用圆规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 ),半径决定圆的( )。 2.圆周率表示一个圆的( )和( )的倍数关系。 3.半圆有( )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4.一个圆的周长是18.84分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5.已知圆的周长是C,它的直径d=(),它的半径r=()。 6.一个圆形游泳池的半径是20米,绕游泳池跑一周是( )米,游泳池占 地( )平方米。 7.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量得它的周长是10.28米,这个水池的半径是 ()米,面积是()平方米。 二、仔细推敲,判断对错。(8分) 1.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2.当圆的半径为2分米时,这个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圆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相等。() 4.两个圆的周长相等,这两个圆的直径也一定相等。() 5.大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6.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7.梯形可以画出一条对称轴。() 8.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三、认真辨析,合理选择。(8分)

1.圆周率( )3.14。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2.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25.1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 )厘米。 A.4 B2 C 8 3.一个圆的直径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 A相等B圆大C正方形大 4.圆中最长的一条线段是它的( ) A 半径 B 周长 C 直径 5.半个圆的周长是()。 A πr2 B πd C πr+2r 四、注意审题,细心计算。(32分) 1.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24分)

心理学题库之选择题及答案

心理学选择题 第一部分(包括绪论、认知过程和注意) 1、心理学是一门 D 的科学。 A、古老 B、年轻 C、新兴 D、既古老又年轻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B)。 A、反映 B、感觉 C、知觉 D、直觉 2、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D)。 A、认识过程 B、心理过程 C、感觉过程 D、知觉过程 3、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A)。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受阈限 D、差别感受性 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A)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5、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也(A)。 A、越强 B、越弱 C、一样 D、呈正比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B 现象。 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感受性 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 B 。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中间稍快 D、中间稍慢 7、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是 B 。 A、储存 B、编码 C、保持 D、提取 8、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 A 的表现。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9、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B)的过程。 A、升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D、a和b 10、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D)。 A、运动知觉 B、听知觉 C、空间知觉 D、时间知觉 11、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B)。 A、空间知觉 B、错觉 C、时间知觉 D、运动知觉 12、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B)。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3、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C)。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大小知觉恒常性 D、距离知觉恒常性 14、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