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复习资料

钢铁冶金复习资料
钢铁冶金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

钢铁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焦比:高炉每炼一吨生铁的焦炭消耗量。矿铁比:高炉冶炼吨铁的铁矿石消耗量。

铁钢比:每炼一吨钢的生铁消耗量。铸铁比:铸造铁产量与生铁总产量之比。

废钢比:废钢消耗量和钢铁料总消耗量之比。合金比:合金钢产量与钢总产量之比。

连铸比:连铸坯产量与炼钢厂钢总产量之比。钢材比:钢材产量与钢总产量之比。

板管比:钢板、带钢、钢管的合金产量与钢材总产量之比。

第二章炼钢的任务、原材料和耐火材料

一、炼钢的任务(“四脱”(碳、氧、磷和硫);“二去”(去气和去夹杂);“二调整”(成分和温度)。

三、夹杂物分类

1. 按来源可以分成外来夹杂和内生夹杂

2. 根据成分不同,夹杂物可分为:氧化物,硅酸盐,硫化物,氮化物。

3. 按加工性能,夹杂物可分为:塑性夹杂,脆性夹杂,点状不变形夹杂,

4. ISO4967-79(参考ASTM分类)规定:钢中夹杂物分为A、B、C、D四大类,分别为:硫化物、氧化铝、硅酸盐和球状氧化物。

铁水的要求:

(1)成分;(2)带渣量:不得超过0.5%(高炉渣中S、SiO2、Al2O3量较高)。

(3)温度:入炉铁水应大于1250℃(物理热),并且要相对稳定。

2. 废钢分类、要求:

根据来源分为:返回废钢;加工废钢;折旧废钢。

要求:

1)外形尺寸和块度:应保证能从炉口顺利加入转炉。废钢的长度<转炉口直径的1/2,废钢单重一般≤300kg。

2)废钢中不得混有铁合金、属和橡胶、封闭器皿、爆炸物和易燃易爆品以及有毒物品。

3)废钢的硫、磷含量均不大于0.050%

4)废钢应清洁干燥

5)不同性质的废钢分类存放(合金废钢)

5. 石灰的作用、要求、活性石灰

作用:主要用于造渣、脱P、脱S,用量比较大;能减少石灰、萤石消耗量和转炉渣量,有利于提高脱S,脱P效果,减少转炉热损失和对炉衬的侵蚀。

要求:石灰CaO含量高,SiO2和S含量低;

生过烧率低,活性高;块度适中;保持清洁、干燥和新鲜;粒度要求:转炉20-50mm,电炉20-60mm。

活性石灰:通常把在1050-1150℃温度下焙烧的具有高反应能力的体积密度小,气孔率高,比表面积大,晶粒细小的优质石灰叫活性石灰,也称软性石灰。

6. 萤石作用;白云石作用;合成造渣剂:

萤石(CaF2)作用:助熔作用——加速石灰溶解,迅速改善炉渣流动性。但大量使用萤石增加喷。

白云石(CaCO3.MgCO3)作用:转炉中代替部分石灰造渣→减轻炉渣对炉衬的侵蚀,提高炉衬寿命。

溅渣护炉操作中调整渣中的MgO含量。

合成造渣剂:是用石灰加入适量的氧化铁皮、萤石、氧化锰或其他氧化物等熔剂,在

低温下预制成型。

特点:熔点低、碱度高、成分均匀、粒度小,且在高温下易碎裂,成渣速度快。

五、耐火材料

1. 耐火材料:凡是耐火度高于1580℃,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温度骤、炉渣侵蚀和承受高温荷重作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4.主要耐材使用部位:

硅酸铝系的粘土砖在混铁炉、鱼雷罐车和铸锭系统大量使用。

硅酸铝系的高铝砖在许多重要部位使用,电炉炉顶、钢包内衬、滑动水口、浸入式水口等。

碱性耐火材料中:

(1)镁砂及白云石砂的烧结:电炉和转炉的炉壁;

(2)镁砖、镁铬砖、镁铝砖:电炉的炉墙、炉底及炉外精炼;

(3)白云石砖、镁白云石砖:早期转炉炉衬,炉外精炼;

(4)镁碳砖:转炉炉衬及炉外精炼重要部位。

5. 耐材损毁原因:(1)溶渣的浸蚀(2)耐火材料在高温高真空下的损毁(3)耐火材料的剥落

第三章钢生产的理论基础

一、熔渣的作用、来源、分类与特点、组成

1. 熔渣的作用:控制钢液的氧化还原反应;脱除杂质(S、P),吸收夹杂物;防止钢液的吸气;防止钢液的散热;稳定电弧燃烧(对EAF和LF);防止钢液的二次氧化(钢包/中包覆盖剂、结晶器保护渣);炉渣是电阻发热体(对电渣重熔)。

熔渣的不利作用:钢液混渣,降低钢质;侵蚀耐火材料,降低炉衬寿命;夹带金属及金属氧化物,降低了金属的回收率。

2. 熔渣的来源:加入的造渣材料,如石灰、石灰石、萤石、硅石、铁矾土及火砖块。氧化产物,Si、Mn、P、Fe等元素的氧化产物。被侵蚀的炉衬等耐火材料。

3. 熔渣的分类、特点及组成

熔渣分为碱性氧化渣、碱性还原渣(白渣)

特点:碱性氧化渣:[C],[Si],[Mn]迅速氧化;能较好脱P;能脱去50%的S;钢水中[O]较高。

碱性还原渣(白渣):脱S能力强;脱氧能力强;钢水易增碳;钢水易回磷;钢水中[H]增加;钢水中[N]增加。

熔渣的氧化性:也称熔渣的氧化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单位时间内熔渣向钢液供氧的数量。

对炼钢的影响:(体现在熔渣自身、对钢水和对炼钢操作工艺影响三个方面)

熔渣的氧化性决定了脱磷、脱碳以及夹杂物的去除等。

影响化渣速度,影响熔渣粘度,影响熔渣向熔池传氧;影响钢水含氧量[O],影响钢水脱磷,影响铁合金收得率,影响炉衬寿命,影响金属收得率

四、氧的来源、直接氧化、间接氧化

1. 氧的来源:直接向熔池中吹入工业纯氧(>98%);向熔池中加入富铁矿;炉气中的氧传入熔池。

2. 两种氧化方式:铁液中元素的氧化方式有两种: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

直接氧化:是指氧气直接与铁液中的元素产生氧化反应。(往往发生于铁液与气相界面上)

间接氧化:吹入的氧气由于动力学的原因首先与铁液中的Fe原子反应形成FeO进入

炉渣同时使铁液中溶解氧[O],炉渣中的(FeO )和溶解在铁液中的[O]再与元素发生间接

氧化。(往往发生于渣——金界面)

五、硅、锰氧化反应及影响因素、残锰的作用

1. 硅氧化反应及影响因素:

硅的氧化:

气——金界面上[Si ]+O2=(SiO2)

渣——金界面上(为主)

[Si ]+2[O ]=(SiO2) [Si ]+2(FeO )=(SiO2)+2Fe

[Si ]+2(FeO )+2(CaO )=(Ca2SiO4)+2Fe

硅的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影响因素:

温度低有利于硅的氧化;

炉渣中降低SiO2的成分含量或增加CaO 、FeO 含量,有利于硅的氧化,炉渣氧化能

力越强,越有利硅的氧化;

金属液成分金属液中增加硅元素含量,有利于硅的氧化;

炉气氧分压越高,越有利于硅的氧化。

2. 锰氧化反应及影响因素:

锰的氧化: 锰反应,形成在高温下是稳定的MnO

在气-金界面上[Mn ]+1/2O2=(MnO )

在渣-金界面上

[Mn ]+[O ]=(MnO )

[Mn ]+(FeO )=(MnO )+Fe

锰的还原∶(MnO )+[C ]=[MnO]+{CO}

影响锰的氧化和还原反应的因素有:

温度低有利于锰的氧化;

炉渣碱度高,使(MnO)的活度提高,在大多数情况下,(MnO )基本以游离态存在;

如果a(MnO)>1.0,则不利于锰的氧化。炉渣氧化性强,则有利于锰的氧化;

能增加Mn 元素活度的元素,其含量增加,有利于锰的氧化;

炉气氧分压越高,越有利于锰的氧化。

3.残锰的作用:

防止钢水的过氧化,或避免钢水中含过多的过剩氧,以提高脱氧合金的收得率,降低

钢中氧化物夹杂;可作为钢液温度高低的标态,炉温高有利于(MnO )的还原,残锰含

量高;能确定脱氧后钢水的含锰量达到所炼钢种的规格,并节约Fe-Mn 用量。

六、脱碳反应及作用、碳氧浓度积、过剩氧及其出现原因

1. 脱碳反应及作用:

利用氧化方法将铁液中过多的碳去除,称为脱碳。

作用:碳氧反应不仅完成脱碳任务;加大钢—渣界面,加速反应的进行;均匀熔池中

成分和温度;有利于熔渣的形成;有利于非金属夹杂的上浮和有害气体的排出;放热升温。

2. 碳氧浓度积:

温度一定,K 是定值,若令m=[%C] ·[%O], fC.fO=1,则m=1/k, 1600℃时,K=400,

m=0.0025,m 即为碳氧浓度积。当达到平衡时,m 为一常数。

3. 过剩氧及出现原因:

过剩氧:将炼钢熔池中实际的含氧量与碳氧平衡的理论含氧量之间的差距,称之为过

][][.O C CO a a P K =][%][%11][][O C f f a a K o c O C ???==

剩氧。

出现过剩氧,m值高于理论值的原因:

与脱碳速度有关,脱碳速度大,过剩氧小;

理论含氧量的条件为Pco=1atm,而实际炉中Pco大于或小于1atm。

含碳量处于低碳时,[%O]实还受aFeO和温度的影响。当钢水中含碳量一定时,含氧量随温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

七、脱磷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回磷现象及避免措施

1. 脱磷反应及影响因素:

脱磷反应:是在金属液与熔渣界面进行的,首先是[P]被氧化成(P2O5),而后与(CaO)结合成稳定的磷酸钙:

2[P]+5(FeO)+4(CaO)=(4CaO·P2O5)+5[Fe]、2[P]+5(FeO)+3(CaO)=(3CaO·P2O5)+5[Fe] 影响因素:

炼钢温度的影响:脱磷反应是强放热反应,温度降低,脱磷反应的平衡常数KP增大,LP增大,因此,从热力学观点,低温脱磷比较有利。但是,低温不利于获得流动性良好的高碱度炉渣。

炉渣成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炉渣碱度和炉渣氧化性的影响。碱度越高,渣中CaO的有效浓度越高,LP越大,脱磷越完全;随着炉渣(FeO)含量增加,LP增大,促进了脱磷。

金属成分的影响:钢液中与氧结合能力高的元素含量降低时,脱磷才能顺利进行。

渣护炉技术:渣中MgO含量较高,要注意调整好熔渣流动性,否则对脱磷产生不利影响。

2. 回磷现象及避免措施:

回磷现象:回磷现象就是磷从熔渣中又返回到钢中;成品钢中磷含量高于终点磷含量也属回磷现象。

避免回磷的措施:挡渣出钢,尽量避免下渣;适当提高脱氧前的炉渣碱度;

出钢后向钢包渣面加一定量石灰,增加炉渣碱度;

尽可能采取钢包脱氧,而不采取炉内脱氧;加入钢包改质剂。

八、炉渣脱硫反应及影响因素、气化脱硫反应、提高脱硫速率的措施

脱硫主要通过炉渣脱硫和气化脱硫两种途径来实现,炉渣脱硫占主导。

1.炉渣脱硫反应及影响因素:

炉渣脱硫反应:( [S]+(O2-)=(S2-)+[O])

影响因素:炼钢温度的影响:属于吸热反应,高温有利于脱硫反应进行。高温能促进石灰溶解和提高炉渣流动性。

炉渣碱度的影响:炉渣碱度高,游离CaO多,或(O2-)增大,有利于脱硫。但过高的碱度,常出现炉渣粘度增加,反而降低脱硫效果。

炉渣中(FeO)的影响:从热力学看(FeO)高不利于脱硫。当炉渣碱度高时、流动性差时,炉渣中有一定量的(FeO),可助熔化渣。

金属液成分的影响: [C]、[Si]能增加硫的活度系数f[S],降低氧活度,有利于脱硫。

脱硫的有利条件:高温,高碱度,低(FeO),好流动性。

2.气化脱硫反应:

金属液中[S]以气态SO2的方式被去除,反应式可表示为:[S]+2[O2-]= {SO2}

气化脱硫的最大可能是钢水中[S]进入炉渣后,再被气化去除:[S2-]+2/3 O2== SO2↑+( O2-)

S2+2CO=2COS SO2+3CO=2CO2+COS

3.提高脱硫速率的措施:

反应界面积A越大,脱硫速率就越快。熔池沸腾程度,渣钢间的乳化状况,喷吹搅拌的程度等均对渣、钢界面的大小产生影响。

炉渣粘度低、熔池活跃、钢水和炉渣的含硫量差值大时,km、ks大,脱硫速率快。

炉渣碱度、炉渣氧化性和熔池温度等操作工艺条件均在Ls产生影响,一切旨在提高Ls的措施均可促进脱硫反应。

十、脱氧方式及特点;脱氧能力、脱氧反应机理;合金化操作原则

1.脱氧方式及特点:

按脱氧原理,脱氧方法分为:

沉淀脱氧法:又叫直接脱氧。把块状脱氧剂加入到钢液中,脱氧元素在钢液内部与钢中氧直接反应,生成的脱氧产物上浮进入渣中的脱氧方法称为沉淀脱氧。特点:在钢液内部进行,脱氧速度快;但生成的脱氧产物有可能难以完全上浮而成为钢中非金属夹杂。

扩散脱氧法:又叫间接脱氧。将粉状的脱氧剂如C粉﹑Fe-Si粉﹑CaSi粉﹑Al粉加到炉渣中,降低炉渣中的氧含量,使钢液中的氧向炉渣中扩散,从而达到降低钢液中氧含量的一种脱氧方法。特点:在渣中进行,钢液中的氧需要向渣中转移,故脱氧速度慢,脱氧时间长;但脱氧产物在渣相内形成,不在钢中生成非金属夹杂物。

真空脱氧法:是利用降低系统的压力来降低钢液中氧含量的脱氧方法。只适用于脱氧产物为气体的脱氧反应如[C]----[O]反应。(常用于炉外精炼)特点:脱氧产物为气体,易于排除,不会对钢造成非金属夹杂的污染,故这种脱氧方法的钢液洁净度高;但需要有专门的真空设备。

镇静钢的脱氧可分为两种类型:包内脱氧;炉内预脱氧,钢包内终脱氧。

脱氧能力:可用同一条件下与相同含量的脱氧元素相平衡的残余氧量来表示。

Al的脱氧能力最大,Si的脱氧能力次之,常用于终脱氧和镇静钢脱氧。Mn的脱氧能力最小,常用于预脱氧和沸腾钢脱氧。

3氧反应机理:

分以下几个步骤: 1)脱氧剂加热熔化,溶解到钢水; 2)脱氧元素[Me]和钢水中[O]反应生成脱氧产物,有时在渣-钢界面和渣中(O)反应生成;3)脱氧产物上浮至渣中。

4.合金化操作原则:脱氧元素先加,合金化元素后加;脱氧能力比较强,而且比较贵重的合金,应在钢水脱氧良好的情况下加入;熔点高,不易氧化的元素,可加在炉内。

降低钢中气体的措施:

提高炼钢原材料质量。如使用含气体量低的废钢和铁合金;对含水分的原材料进行烘烤干燥,采用高纯度的氧气等。尽量降低出钢温度,减小气体在钢中的溶解度。在冶炼过程,应充分利用脱碳反应产生的溶池沸腾来降低钢水中的气体含量。用炉外精炼技术,降低钢水中的气体含量。如采用钢包吹氩搅拌,真空精炼脱气,微气泡脱气等方法对钢水进行脱气处理。采用保护浇注技术,防止钢水从大气中吸收气体。

3.降低钢中夹杂物的措施:

在冶炼中采取各种手段降低钢中杂质元素[O]﹑[S]﹑[N]﹑[P]等的含量,提高钢的洁净度,从根本上减少内生夹杂物。

提高耐火材料质量,提高其抗冲击和耐侵蚀的能力,减少外来夹杂物数量。

采用合理的脱氧制度,使脱氧产物易于聚集上浮,从钢液中排除。

应用钢包冶金如真空脱氧﹑吹Ar搅拌﹑喷粉处理等和中间包冶金如采用堰、坝﹑导流板﹑过滤器﹑湍流控制器等控流装置,去除钢水中的夹杂物。

采取保护浇注技术,防止钢水从周围大气环境中吸收氧﹑氢﹑氮。

第四章转炉炼钢

软吹:飞溅“软吹”,(氧压很低或枪位很高,氧气射流冲击速度小)

硬吹:穿透“硬吹”(氧压很低或枪位很高,氧气射流冲击速度小)

一炉钢的冶炼过程:从装料到出钢,倒渣,转炉一炉钢的冶炼过程包括装料、吹炼、脱氧出钢、

溅渣护炉和倒渣几个阶段。

1.上炉钢出完钢后,倒净炉渣,堵出钢口,兑铁水和加废钢,降枪供氧,开始吹炼。

2.在送氧开吹的同时,加入第一批渣料,加入量相当于全炉总渣量的三分之二,开吹4-6分钟后,第一批渣料化好,再加入第二批渣料。如果炉内化渣不好,则许加入第三批萤石渣料。

3.当吹炼到所炼钢种要求的终点碳范围时,即停吹,倒炉取样,测定钢水温度,取样快速分析[C]、[S]、[P]的含量,当温度和成分符合要求时,就出钢。

4.当钢水流出总量的四分之一时,向钢包中的脱氧合金化剂,进行脱氧,合金化,由此一炉钢冶炼完毕。

1.装料次序:

对使用废钢的转炉,一般先装废钢后装铁水。先加洁净的轻废钢,再加入中型和重型废钢,以保护炉衬不被大块废钢撞伤,而且过重的废钢最好在兑铁水后装入。

为了防止炉衬过分急冷,装完废钢后,应立即兑入铁水。

炉役末期,以及废钢装入量比较多的转炉也可以先兑铁水,后加废钢。

目前国内各厂普遍采用溅渣护炉技术,因而多为先加废钢后兑铁水,可避免兑铁喷溅。但补炉后的第一炉钢应先兑铁水再加废钢。

四、氧枪喷头材质及形状;供氧操作及其方法

氧枪喷头材质及形状:

氧枪是转炉供氧的主要设备,它是由喷头、枪身和尾部结构组成。

喷头是用导热性良好的紫铜经锻造和切割加工而成,也有用压力浇铸而成的。

喷头的形状有拉瓦尔型、直筒型和螺旋型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多孔的拉瓦尔型喷头。

供氧操作及其方法:

供氧操作:是指调节氧压或枪位,达到调节氧气流量、喷头出口气流压力及射流与熔池的相互作用程度,以控制化学反应进程的操作。

供氧操作分为恒压变枪、恒枪变压和分阶段恒压变枪几种方法。

五、冶炼各期对炉渣的要求;成渣过程;造渣方法;泡沫渣及冶炼各期渣的泡沫化状况、影响渣泡沫化的因素;渣料分批加入的目的及单渣法操作、加入时间

1.冶炼各期对炉渣的要求:

冶炼各期,都要求炉渣具有一定的碱度,合适的氧化性和流动性,适度的泡沫化。

吹炼初期,要保持炉渣具有较高的氧化性,以促进石灰熔化,迅速提高炉渣碱度,尽量提高前期去磷去硫率和避免酸性渣侵蚀炉衬;

吹炼中期,炉渣的氧化性不得过低,以避免炉渣返干;

吹炼末期,要保证去除P、S所需的炉渣高碱度,同时控制好终渣氧化性,需避免终渣氧化性过弱或过强。

炉渣粘度和泡沫化程度也应满足冶炼进程需要。前期要防止炉渣过稀,中期渣粘度要适宜,末期渣要化透作黏。

2.成渣过程:

吹炼初期,炉渣主要来自铁水中Si、Mn、Fe的氧化产物。入炉石灰块表面形成冷凝外壳,造成熔化滞止期。炉内温度升高,促进了石灰熔化,炉渣的碱度逐渐提高。

初期渣,主要矿物为钙镁橄榄石和玻璃体(SiO2),中自由氧化物相(RO)很少。

吹炼中期,随着炉温的升高和石灰的进一步熔化,渣中(FeO)逐渐降低,石灰融化速度有所减缓,但炉渣泡沫化程度则迅速提高。化渣条件恶化,引起炉渣异相化,并出现返干现象。

中期渣:石灰与钙镁橄榄石和玻璃体作用,生成CaO.SiO2,3CaO.2SiO2,2CaO. SiO2和3CaO.SiO2等产物,其中最可能和最稳定的是2CaO.SiO2,其熔点为2103℃。

吹炼末期,脱碳速度下降,渣中(FeO)再次升高,石灰继续熔化并加快了熔化速度。同时,熔池中乳化和泡沫现象趋于减弱和消失。

末期渣:RO相急剧增加,生成的3CaO. SiO2分解为2CaO.SiO2和CaO,并有2CaO.Fe2O3生成。

3.造渣方法:

常用的造渣方法有单渣法、双渣法和双渣留渣法

4.泡沫渣及冶炼各期渣的泡沫化状况、影响渣泡沫化的因素:

泡沫渣:在吹炼过程中,由于氧射流与熔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气—熔渣—金属液密切混合的三相乳化液。分散在炉渣中的小气泡的总体积往往超过熔渣本身体积的数倍甚至数十倍。熔渣成为液膜,将气泡包住,引起熔渣发泡膨胀,形成泡沫渣。

冶炼各期渣的泡沫化状况:

吹炼前期,易起泡沫。

吹炼中期,引起泡沫渣的条件不如吹炼初期,但如能控制得当,避免或减轻熔渣返干现象,就能得到合适的泡沫渣。

吹炼后期,泡沫稳定的因素大大减弱,泡沫渣趋向消除。

影响渣泡沫化的因素:

⑴进入熔渣的气体量:单位时间内进入炉渣的气体越多,炉渣的泡沫化程度越高。

⑵熔渣本身的发泡性即气体在渣中的存留时间:取决于熔渣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炉渣的表面张力愈小,其表面积就愈易增大即小气泡愈易进入而使之发泡;增大炉渣的粘度,将增加气泡合并长大及从渣中逸出的阻力,渣中气泡的稳定性增加。

5.渣料分批加入的目的及单渣法操作、加入时间:

渣料分批加入的目的:渣料应分批加入以加速石灰的熔化(否则,会造成熔池温度下降过多,导致渣料结团且石灰块表面形成一层金属凝壳而推迟成渣)

单渣法操作:单渣操作时,渣料通常分成两批。

加入时间:1)第一批渣料在开吹的同时加入。2)第二批渣料,一般是在硅及锰的氧化基本结束、头批渣料已经化好、碳焰初起的时候加入。

废钢和矿石的冷却特点;冷却效应;冷却剂加入量确定方案;实际生产过程温度的控制。

3. 废钢和矿石的冷却特点、冷却效应、冷却剂加入量确定方案:

废钢和矿石的冷却特点:

废钢:冷却效应稳定,而且硅磷含量也低,渣料消耗少,可降低生产成本;

矿石:可在不停吹的条件下加入,而且具有化渣和氧化的能力。

冷却效应:指每kg 冷却剂加入转炉后所消耗的热量,常用q 表示,单位是kJ/kg 。

冷却剂加入量确定方案: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定废钢,调矿石;另一种是定矿石,调

废钢。

七、终点控制、终点;拉碳法和增碳法;挡渣出钢的目的和方法(挡渣帽、挡渣球)

1.终点控制、终点:

终点控制是转炉吹炼末期的重要操作。终点控制主要是指终点温度和成分的控制。(实

质是脱碳和温度的控制,把停止吹氧又俗称为“拉碳”)

终点:熔池中金属的成分和温度达到所炼钢种要求时,称为终点。

2.拉碳法和增碳法:

终点碳的控制方法有两种:1)拉碳法;2)增碳法

拉碳法:

控制方式:在实际生产中拉碳法又分为一次拉碳和高拉补吹两种控制方式。

转炉吹炼中将钢液的含碳量脱至出钢要求时停止吹氧的控制方式称为一次拉碳法。

增碳法:

吹炼平均含碳量大于0.08%的钢种时,一律将钢液的碳脱至0.05%~0.06%时停吹,出

钢时包内增碳至钢种规格要求的操作方法叫做增碳法。

3.挡渣出钢的目的和方法(挡渣帽、挡渣球):

目的:减少出钢时的下渣量,提高合金元素的收得率、防止钢液回磷。

方法:目前有挡渣球、挡渣帽、挡渣塞、U 型虹吸出钢口、气动挡渣等多种方式,

国内使用最多的是挡渣帽

八、包内脱氧合金化、包内脱氧精炼炉内合金化;合金加入量的计算

1.包内脱氧合金化、包内脱氧精炼炉内合金化:

包内脱氧合金化:即在出钢过程中将全部合金加入到钢包内,同时完成脱氧与合金化

两项任务。

包内脱氧精炼炉内合金化:冶炼一些优质钢时,钢液必须经过真空精炼以控制气体含

量,此时多采用转炉出钢时包内初步脱氧,而后在真空炉内进行脱氧合金化。

2.合金加入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

复吹转炉炼钢法的类型:顶吹氧、底吹惰性气体的复吹工艺,顶、底复合吹氧工艺,

底吹氧喷熔剂工艺

底部供气元件的种类: 喷咀型、砖型和细金属管多孔塞型三类

顶吹转炉,底吹转炉、复吹转炉的成渣速度、渣中(FeO)、[C]·[O]、[Mn]的比较;

复吹转炉与顶吹、底吹两种转炉相比,熔池搅拌范围大,而且强烈,从底部喷入石灰

粉造渣,成渣速度快

顶吹转炉(LD )>复吹转炉(LD/Q-BOP )>底吹转炉(Q-BOP )。

复吹转炉的[C]-[O]关系线低于顶吹转炉,比较接近底吹转炉的[C]-[O]关系线。在相

同含碳量下,复吹转炉铁合金收得率高于顶吹转炉。

在吹炼初期,钢水中的[Mn]只有30%-40%被氧化,待温度升高后,在吹炼

中期的后段时间,又开始回锰,所以出钢前钢水中的残锰较顶吹转炉高。即底吹转炉,复

吹转炉,顶吹转炉依次减少。

([%][%]=%i i i i M M M f -??规格残合金)某合金加入量(kg/炉)出钢量

喷溅的类型:爆发性喷溅,泡沫性喷溅,金属喷溅。

音平控渣的基本原理:

氧气转炉在吹炼过程中与炉渣厚度有关的噪音主要是超音速氧气流股的动力学噪音

和该流股冲击熔池时发出的噪音,声源点(氧枪喷头)的噪音传至取声点有两种基本情况:暴露吹炼和淹没吹炼。

暴露吹炼时,噪音一部分由喷头直接传至取声点,另一部分经炉膛内壁的反复反射、

吸收后传至取声点检测到的噪音强度主要与枪位、炉膛大小、炉膛内壁耐材的吸声性能有关;

淹没吹炼时油于泡沫渣的吸声作用检测到的吹炼噪音强度比暴露吹炼时低,渣层越

厚,其值越低,当枪位不变时,检测到的吹炼噪音强度就反映了泡沫渣的厚度。

溅渣护炉的基本原理:利用高速氮气射流冲击熔渣液面,将MgO饱和的高碱度炉渣喷

溅涂敷在炉衬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耐火度的溅渣层。

溅渣机制: 气流喷射溅渣、浪涌溅渣

溅渣层与炉衬砖的结合机理: 化学结合、机械镶嵌与化学烧结结合、冷凝结合

负能炼钢:转炉工序能耗计算中消耗能量小于回收能量时,称为负能炼钢。

静态控制: 是在吹炼前根据已知的原材料条件、吹炼终点温度和含碳量,通过物料平

衡和热平衡计算出吹氧量、冷却剂、造渣材料和其它原材料的加入量,并按计算结果进行

装料和吹炼,在吹炼过程中不再进行修正,直接决定终点时间。

动态控制: 是在吹炼前,除用静态模型进行预测计算外,在吹炼过程中,根据测定的

金属成分、温度以及炉渣状况等有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信息,对吹炼参数进行修正,以

达到预定的吹炼目标的控制。

转炉双联法冶炼特点:采用顶底复吹转炉进行铁水脱磷;减少渣量;转炉的功能专一化,冶炼周期缩短;提高转炉炉龄;可用锰矿来替代锰铁合金;脱磷炉可以使用脱碳炉

炉渣。

第五章复习资料

1.电弧炉分类:供电模式,交流电弧炉,直流电弧炉;出钢方式,槽式出钢,偏心炉底出钢

2.电炉冶炼操作方法:按造渣工艺特点来划分的,有单渣氧化法、单渣还原法、双渣还原法与双渣氧化法,目前普遍采用后两种。

双渣还原法:又称返回吹氧法,其特点是冶炼过程中有较短的氧化期(≤10min),造氧化渣,又造还原渣,能吹氧脱碳,去气、夹杂。但由于该种方法脱磷较难,故要求炉料应由含低磷的返回废钢组成。由于它采取了小脱碳量、短氧化期,不但能去除有害元素,还可以回收返回废钢中大量的合金元素。因此,此法适合冶炼不锈钢、高速钢等含Cr、W高的钢种。

双渣氧化法:又称氧化法,它的特点是冶炼过程有正常的氧化期,能脱碳、脱磷,去气、夹杂,对炉料也无特殊要求;还有还原期,可以冶炼高质量钢。目前,几乎所有的钢种都可以用氧化法冶炼。

3.电炉冶炼六个阶段(老三期):补炉,装料,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出钢,钢液的合金化,其中,熔化、氧化、还原期组成,俗称老三期。

4.补炉的主要部位:

炉壁渣线:受到高温电弧的辐射,渣、钢的化学侵蚀与机械冲刷,以及吹氧操作等损坏严重;

渣线热点区:尤其2#热点区还受到电弧功率大、偏弧等影响侵蚀严重,该点的损坏程

度常常成为换炉的依据;

出钢口附近:因受渣钢的冲刷也极易减薄;

炉门两侧:常受急冷急热的作用、流渣的冲刷及操作与工具的碰撞等损坏也比较严重。

5.方法:补炉方法分为人工投补和机械喷补,根据选用材料的混合方式不同,又分为干

补、湿补和半干补三种。原则:快补,热补,薄补

6.装料方式:炉顶料罐(或叫料篮、料筐)装料

7.布料经验:下致密、上疏松、中间高、四周低、炉门口无大料,穿井快、不搭桥,熔

化快、效率高。

8.熔化期任务:将块状的固体炉料快速熔化,并加热到氧化温度;提前造渣,早期去磷,

减少钢液吸气与挥发。

9.熔化期操作:合理供电,及时吹氧,提前造渣。

10.熔化期四个阶段及供电操作:点弧(低电压、较低电流)穿井(大的二次电压、较大

电流)主熔化(最高电压、最大电流供电)末升温(电压、大电流)

11.缩短熔化期的措施:1.工时间,如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减少装料次数与时间等

2.氧,如吹氧助熔、氧-燃助熔,实现废钢同步熔化,提高废钢熔化速度

3.变压器输入功率,

加快废钢熔化速度 4.预热,利用电炉冶炼过程产生的高温废气进行废钢预热等。

12.氧化期的主要任务及主要操作;继续脱磷到要求——脱磷; 脱碳至规格下限——脱

碳;去除气、去夹杂——二去;提 高 钢 液 温度——升温。氧化期操作:造渣与脱磷,氧

化与脱碳,气体与夹杂物的去除,氧化期的温度控制。

13.还原期主要任务:脱 氧 至 要 求——脱氧;脱硫至一定值——脱硫;调 整 成 分

——合金化;调整温度——调温。其中:脱氧是核心,温度是条件,造渣是保证。

14.综合脱氧法:氧化末、还原前用沉淀脱氧——预脱氧;还原期用扩散脱氧;出钢前用

沉淀脱氧——终脱氧。

15.传统电炉冶炼工艺的合金化一般是在氧化末、还原初进行预合金化,在还原末、出钢

前或出钢过程进行合金成分微调。

16.现代电炉炼钢合金化一般是在出钢过程中在钢包内完成,出钢时钢包中合金化为预合

金化,精确的合金成分调整最终是在精炼炉内完成的。

17.合金加入时间总的原则:熔点高,不易氧化的元素可早加;熔点低,易氧化的元素晚

加。 18.超高功率电弧炉的功率水平

表中数据主要指> 50t 炉子

19.

20.时间利用率:指一炉钢总通电时间与总冶炼时间之比,用Tu 表示。

21.功率利用率:指一炉钢实际输入能量与变压器额定能量的比值,或指一炉钢总的有功

能耗与变压器额定的有功能耗的比值,用C2表示。

22.UHP 电炉工艺操作要点:快速熔化与升温操作,脱磷操作,脱碳操作

热点与冷点:在电炉炉衬的渣线水平面上,距电极最近点叫热点(区),而距电极最远

点叫冷点(区)。

类 别

RP HP UHP C 1, kV A /t <400 400~700 >700 t kVA t k C /,V A 1)(公称容量或实际出钢量)变压器额定容量()功率水平(

23.粗短狐与细长弧:当功率一定时,低电压、大电流,电弧的状态粗而短;反之电弧细而长。

24.电极主要消耗方式及控制技术:消耗方式:端部消耗主要高温升华与剥落;侧部消耗主要高温氧化。控制技术:涂层电极、浸渍电极及水冷电极,喷淋水冷电极效果最佳

25.50%左右。原因一是炉顶电极由三根变成一根;二是阳极效应。

5%~10%。原因一是单相,电阻损失少;二是直流损耗低。

对电网的干扰和冲击小,电压闪烁降低了50%左右,这样根据电网条件可省去SVC装置或减小补偿的容量。

30%。

分体式与一体式,即预热与熔炼是分还是合;

燃料烧咀预热;利用电炉排出的高温废气预热。

冶金原理复习13.11.14

冶金原理复习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一、金属矿按金属存在的化学状态分为自然矿石、硫化矿石、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四类。 二、通常,人们习惯将冶金方法进行粗略划分,划分为两大类:火法冶金、湿法冶金。冶金方法进行细致划分,可分为三大类: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冶金。 三、火法冶金生产中常见的单元过程有原料准备(破碎、磨制、筛分、配料等)、原料炼前处理(干燥、煅烧、焙烧、烧结、造球或制球团)、熔炼(氧化、还原、造锍、卤化等)、吹炼、蒸馏、熔盐电解、火法精炼等过程。 四、金属如何分类? 现代工业上习惯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铁、铬、锰三种金属属于黑色金属,其余的金属属于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又分为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四类。 五、什么是湿法冶金? 在低温下(一般低于100℃,现代湿法冶金温度可达300℃)用熔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所要提取的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其它杂质不溶解,通过液固分离等制得含金属的净化液,然后再从净化液中将金属提取和分离出来。 六、矿物是地壳中具有固定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天然化合物或自然元素。4

七、脉石是矿石中的无用矿物。 八、精矿是经过选矿处理而获得的、高品位的矿石叫做精矿。 九、什么是火法冶金?10 是指矿石(或精矿)经预备处理、熔炼和精炼等冶金过程,在高温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使其中的金属和杂质分开,获得较纯金属的过程。 十、电冶金是利用电能来提取精炼金属的方法。按电能转换形式不同可分为两类:电热冶金和电化冶金。 十一、电化冶金是利用电化学反应,使金属从含金属盐类的溶液或熔体中析出。电化冶金分为水溶液电化冶金和熔盐电化冶金两类。 十二、熔盐电化冶金(也称熔盐电解)是在高温熔融体中进行电化作用,使金属从含金属盐类的熔体中析出的冶金(如铝电解)。 十三、湿法冶金生产中常见的单元过程有原料准备(破碎、磨制、筛分、配料等)、原料预处理(干燥、煅烧、焙烧)、浸出或溶出、净化、沉降、浓缩、过滤、洗涤、水溶液电解或水溶液电解沉积等过程。 十四、火法冶金具有生产率高、流程短、设备简单及投资省的优点,但有不利于处理成分结构复杂的矿石或贫矿的缺点。

钢铁冶金学 炼铁部分习题

1、冶金的方法及其特点是什么? 提取冶金工艺方法:火法冶金、湿法冶金、电冶金、卤化冶金、羰基冶金等。 (1) 火法冶金:在高温下利用各种冶金炉从矿石或其它原料中进行金属提取的冶金工艺过程。操作单元包括:干燥、煅烧、焙烧(烧结)、熔炼、精炼。 (2) 湿法冶金:在水溶液中对矿石和精矿中的金属进行提取和回收的冶金过程。操作单元包括:浸取(出)、富 (3) 电冶金:利用电能提取金属的冶金过程,包括电热冶金和电化学冶金。 电热冶金: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进行金属冶炼,实质上属火法冶金。 电化学冶金:利用电化学反应使金属从含金属盐类的溶液或熔体中析出。如: ①水溶液电解:如Cu、Pb、Zn等。可列入湿法冶金。 ②熔盐电解:如Al、Mg、Ca、Na等。可列入火法冶金。 钢铁冶金:火法、电热冶金 有色冶金:火法、湿法、电化学冶金。通常为“火法+湿法”联合。集(净化和浓缩)、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等 2、钢与生铁有何区别? 都是以铁为基底元素,并含少量C、Si、Mn、P、S——铁碳合金。 (1) 生铁:硬而脆,不能锻造。 用途:①炼钢生铁; ②铸造生铁,占10%。用于铸造零、部件,如电机外壳、机架等。 (2) 钢: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如机械强度高、韧性好、可加工成钢材和制品;能铸造、锻造和焊接;还可加工成不同性能的特殊钢种。 3、钢铁冶炼的任务及基本冶炼工艺是什么? 把铁矿石冶炼成合格的钢: 铁矿石:铁氧化物,脉石杂质。 炼铁:去除铁矿石中的氧及大部分杂质,形成铁水和炉渣并使其分离。 炼钢:把铁水进一步去除杂质,进行氧化精炼。 铁矿石→去脉石、杂质和氧→铁铁→精炼(脱C、Si、P等)→钢 4、试述3种钢铁生产工艺及其特点。 传统流程:间接炼钢法:高炉炼铁+ 转炉炼钢。 优点:工艺成熟,生产率高,成本低 缺点:流程工序多,反复氧化还原,环保差 短流程:直接炼钢法:直接还原炉+ 电炉,将铁矿石一步炼成钢。 优点:避免反复氧化还原 缺点:铁回收率低,要求高品位矿,能耗高,技术尚存在一定问题。 新流程:熔融还原法:熔融还原炉+ 转炉(将铁矿石一步炼成钢)。 优点:工艺简单,投资少、成本低,资源要求不高,环境友善。 缺点:能耗高,技术尚存在大量问题,仅Corex投入工业应用。 5、一个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有哪些主要工序和辅助工序?用框图画出钢铁联合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 目前,钢铁联合企业的主要生产流程还是传统流程: 采矿——选矿——高炉炼铁——转炉炼钢——炉外精炼——连续铸钢——轧钢——成品钢材

新版华北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决定考研的那一刻,我已预料到这一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我做好了全身心地准备和精力来应对这一年枯燥、乏味、重复、单调的机械式生活。可是虽然如此,我实在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呐,面对诱惑和惰性,甚至几次妥协,妥协之后又陷入对自己深深的自责愧疚当中。这种情绪反反复复,曾几度崩溃。 所以在此想要跟各位讲,心态方面要调整好,不要像我一样使自己陷入极端的情绪当中,这样无论是对自己正常生活还是考研复习都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我想把这一年的经历写下来,用以告慰我在去年饱受折磨的心脏和躯体。告诉它们今年我终于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你们的付出和忍耐也终于可以扬眉了。 知道自己成功上岸的那一刻心情是极度开心的,所有心酸泪水,一扫而空,只剩下满心欢喜和对未来的向往。 首先非常想对大家讲的是,大家选择考研的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非常鼓励大家做这个决定,手握通知书,对未来充满着信念的现在的我尤其这样认为。当然不是说除了考研就没有了别的出路。只不过个人感觉考研这条路走的比较方便,流程也比较清晰。没有太大的不稳定性,顶多是考上,考不上的问题。 而考得上考不上这个主观能动性太强了,就是说,自己决定自己的前途。所以下面便是我这一年来积攒的所有干货,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点点小小的帮助。 由于想讲的实在比较多,所以篇幅较长,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文章结尾会附上我自己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华北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 (302)数学二(801)冶金原理或(803)金属学

(801)冶金原理参考书: 《钢铁冶金原理》第三版黄希祜,冶金工业出版社 先说英语吧。 词汇量曾经是我的一块心病,跟我英语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词汇量往往比我高出一大截。从初中学英语开始就不爱背单词。在考研阶段,词汇量的重要性胜过四六级,尤其是一些熟词僻义,往往一个单词决定你一道阅读能否做对。所以,一旦你准备学习考研英语,词汇一定是陪伴你从头至尾的一项工作。 考研到底背多少个单词足够?按照大纲的要求,大概是5500多个。实际上,核心单词及其熟词僻义才是考研的重点。单词如何背?在英语复习的前期一定不要着急开始做真题,因为在单词和句子的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做真题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刚开始复习英语的第一个月,背单词的策略是大量接触。前半月每天两个list,大概150个单词左右,平均速度大概1分钟看1个,2个半小时可以完成一天的内容。前一个月可以把单词过两遍。 历年的英语真题,单词释义题都是高频考点,这一点在完型中体现的非常突出,不仅是是完型,其实阅读中每年也都有关于单词辨析的题目,掌握了高频单词,对于做题的帮助还是非常大的,英语真题我用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进入第二个月开始刷真题,单词接触的量可以减少,但是对于生疏词应该进行重点的记忆,一天过1个list(75个单词)。一定记住的有两点:①背单词不需要死记单词的拼写!②多余的方法无用,音标法加上常用的词根词缀就能搞定考研英语的词汇! 9月开学后,专业课的学习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变成了

冶金概论复习题与答案

1.金属是如何分类的?黑色金属宝库哪些? 答: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两类。黑色金属包括:铁、铬、锰。 2.简述各种冶金方法及其特点? 答:(1)火法冶金。它是指在高温下矿石经熔炼与精炼反应及熔化作业,使其中的金属和杂质分开,获得较纯金属的过程。整个过程可分为原料准备、冶炼和精炼三个工序。过程所需能源主要靠燃料供给,也有依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热来提供的。 (2)湿法冶金。它是在常温或低于100℃下,用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所要提取的金属溶解于溶液中,而其他杂质不溶解,然后再从溶液中将金属提取和分离出来的过程。由于绝大部分溶剂为水溶液,故也称水法冶金。该方法包括浸出、分离、富集和提取等工序。 3.钢铁冶炼的任务是什么? 答:在炼铁炉把铁矿石炼成生铁,再以生铁为原料,用不同方法炼成合格的钢,再铸成钢锭或连铸坯。 4.提取冶金学和物理冶金学? 答:提取冶金学:是研究如何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的生产过程,由于该过程伴有化学反应,故又称化学冶金。 物理冶金学:是通过成形加工制备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或合金材料,研究其组成、结构的在联系,以及在各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有效地使用和发展特 定性能的金属材料服务。它包括金属学、粉末冶金、金属铸造、金属 压力加工等。 (3)电冶金:它是利用电能提取和精炼金属的方法。按电能形式可分为两类: 1) 电热冶金:利用电能转变成热能,在高温下提炼金属,本质上与火 法冶金相同。 2)电化学冶金:用化学反应使金属从含金属的盐类的水溶剂或熔体中 析出,前者成为溶液电解,如铜的电解冶炼,可归入湿法冶金;后者 称为熔盐电解,如电解铝,可列入火法冶金。 5.钢铁与的区别 答:钢和铁最根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中含碳量大于2%,钢中含碳量小于2%。钢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机械性能(抗拉强度、韧性、塑形)比生铁好得多,因而用途也比生铁广泛的多。 6.为什么要进行选矿?常用对选矿方法有哪几种? 答:选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矿石品位; 常用的方法有:重力选矿法、磁力选矿法、浮游选矿法。 (1)重力选矿法:简称重选,是利用不同密度或粒度的矿粒在选矿介质中具有不同沉 降速度的特性,将在介质中运动的矿粒混合物进行选别,从而达到 使被选矿物与脉石分离的目的。 (2)磁力选矿法:简称磁选法。磁选法是利用矿物和脉石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的磁

钢铁冶金学试题库

试题库 一、填空题 1.高炉生产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熔剂。 答案:铁矿石及其代用品;燃料 2.炼铁的还原剂主要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 答案:碳、一氧化碳、氢 3.高炉CO不能全部转变成CO2的原因是因为铁氧化物的____________需要过量的CO与生成物平衡。答案:间接还原 4.钢、铁都是铁碳合金,一般把碳含量大于2.00%叫_______________。 答案:铁 5.硅的氧化反应是________反应,低温有利于硅的氧化。答:放热 6.钢中加入适量的铝,除了脱氧的作用以外,还具有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细化晶粒 7.在硫的分配系数一定的条件下,钢中含硫量取决于_______中硫含量和渣量。答案:炉渣 8.要使炉况稳定顺行,操作上必须做到三稳定,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炉温、碱度、料批 9.钢中有害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H;N 10.炼钢的基本任务有脱碳、脱硫、脱氧合金化和__________。 答案:去气和去夹杂物 11.造渣方法根据铁水成份和温度,冶炼钢种的要求选用_______、双渣法、留渣法。措施。答案:单渣 12.12.铁矿石还原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特性。 答案:煤气流;矿石 13.生铁一般分为三大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铸造铁、炼钢铁、铁合金 14.在钢材中引起热脆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引起冷脆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 答案:Cu、S;P、As 15.在Mn的还原过程中,____________是其还原的首要条件, ____________是一个重要条件。答案:高温;高碱度 16.炉渣中含有一定数量的MgO,能提高炉渣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答案:流动性;脱硫能力 17.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操作中的温度控制主要是指__________和终点温度控制。。 答案:过程温度 18.氧气顶吹转炉炼钢影响炉渣氧化性酌因素很多,经常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_________。答案:枪位和氧压 19.铁子预处理主要是指脱硫,另外也包括___________。答案:脱硅和脱磷 20.影响高炉寿命的关键部位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答案:炉缸;炉身中部 21.氧气预吹转炉传氧方式一般有直接传氧和(间接传氧)两种方式。 22.高炉下部调剂中,凡是减少煤气体积或改善透气性的因素就需____________ 风速和鼓风动能;相反,则需相应____________ 风速和鼓风动能。答案:提高;减小 23转炉入炉铁水温度应在_________以上。答案:1250℃ 24.一般规定矿石中含硫大于为____________高硫矿。答案:0.3% 25.FeO含量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钢铁冶金原理试题1答案

科技大学2008 /2009学年第1学期 《钢铁冶金原理》考试试题A 课程号:61102304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冶金2006 任课教师: 考试时间:2009 备 注: 一、 简答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请给出活度的定义及冶金中常用的三种标准态。 2. 什么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如何表示炉渣的 碱度? 3. 何为化合物的分解压、开始分解温度及沸腾分解温度? 4. 何为溶液中组分的标准溶解吉布斯自山能?写出形成质量理标 准溶 液的标准溶解吉布斯自山能汁算式。 5. 何为氧化物的氧势?氧化物的氧势与其稳定性关系如何? 二、 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在恒温、恒压下,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对某一组元摩尔 量的 偏微分值称为溶液中该组元的偏摩尔量。 2. 在任意温度下,各 组元在 全部 浓度围均服从 拉乌尔 定律的溶液称为理想溶液。 3. 按照熔渣离子 结构理论,熔渣由简单的 阳 离子、 阴 离子和复合 阴 离子团所组 成。 4. 熔渣的氧化性表示熔渣向 金属液(或钢液) 提供 氧 的能力,用熔渣中 FeO 的活度表示。 5. 在一定温度下,把熔渣具有 ________ 粘度的组成点 连成线,称为熔渣的等粘度曲线。 6. 若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若干次方成 正比 , 垃載対酣 nnnnnnnnnnnn 豊躱 ..... ........... ...........................................

且反应级数与反应物的计量系数相等,这样

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7. 气体分子在 分子(或得华)引力 的作用下被吸附到固体或 液体的表面上称为物理吸附;在 化学键力 的作用下被 吸附到固体或液体的表面上,称为化学吸附。 三、 分析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 请写出图1中各条曲线所代表的反应,各区域稳定存在的氧化物, 利用热力学原理分析各氧化物稳定存在的原因。 2. 钢液中[C]和[Cr]之间存在化学反应:4[C] + (Cr 3O 4) = 3[Cr] + 4CO, 试用热力学原理分 析有利于实现去碳保珞的热力学条件。 1UU 80 60 40 20 400 600t t 800 1000 1 200 675 737 温度八C

(完整版)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知识点复习

炼铁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概论 1、试述3 种钢铁生产工艺的特点。 答:钢铁冶金的任务:把铁矿石炼成合格的钢。工艺流程:①还原熔化过程(炼铁):铁矿石→去脉石、杂质和氧→铁;②氧化精炼过程(炼钢):铁 →精炼(脱C、Si、P 等)→钢。 高炉炼铁工艺流程:对原料要求高,面临能源和环保等挑战,但产量高, 目前来说仍占有优势,在钢铁联合企业中发挥这重大作用。 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炼铁工艺流程:适应性大,但生产规模小、产量低,而且 很 多技术问题还有待解决和完善。 2、简述高炉冶炼过程的特点及三大主要过程。 答:特点:①在逆流(炉料下降及煤气上升)过程中,完成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②在投入(装料)及产出(铁、渣、煤气)之外,无法直接观察炉内反应过程,只能凭借仪器仪表简介观察;③维持高炉顺行(保证煤气流合理分布及炉料均匀下降)是冶炼过程的关键。 三大过程:①还原过程:实现矿石中金属元素(主要是铁)和氧元素的化学分离;②造渣过程:实现已还原的金属与脉石的熔融态机械分离;③传热及渣铁反应过程:实现成分与温度均合格的液态铁水。 3、画出高炉本体图,并在其图上标明四大系统。 答:煤气系统、上料系统、渣铁系统、送风系统。 4、归纳高炉炼铁对铁矿石的质量要求。 答:①高的含铁品位。矿石品位基本上决定了矿石的价格,即冶炼的经济性。 ②矿石中脉石的成分和分布合适。脉石中SiO2 和Al2O3 要少,CaO 多,MgO 含量合适。③有害元素的含量要少。S、P、As、Cu 对钢铁产品性能有害, K、Na、Zn、Pb、F 对炉衬和高炉顺行有害。④有益元素要适当。 Mn、Cr、Ni、V、Ti 等和稀土元素对提高钢产品性能有利。上述元素多时,高炉冶炼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要考虑冶炼的特殊性。⑤矿石的还原性要好。矿石在炉内被煤气还原的难易程度称为还原性。褐铁矿大于赤铁矿大于磁铁矿,人 造富矿大于天然铁矿,疏松结构、微气孔多的矿石还原性好。⑥冶金性能优良。冷态、热态强度好,软化熔融温度高、区间窄。⑦粒度分布合适。太大,对还原不利;太小,对顺行不利。 5、试述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三大作用及其质量要求。 答:焦炭在高炉内的作用:(1)热源:在风口前燃烧,提供冶炼所需的热量;(2)还原剂:固体碳及其氧化产物CO 是氧化物的还原剂;(3)骨架作用: 焦炭作为软融带以下唯一的以固态存在的物料,是支撑高达数十米料柱的骨架,同时又是煤气得以自下而上畅通流动的透气通路;(4)铁水渗碳。 质量的要求:粒度适中、足够的强度、灰分少、硫含量少、挥发成分含量 合适、反应性弱(C+CO2=2CO)、固定C 高等。 6、试述高炉喷吹用煤粉的质量要求。 答:1、灰分含量低、固定碳量高;2、含硫量少;3、可磨性好;4、粒度细;5、爆炸性弱,以确保在制备及输送过程中的人身及设备安全;6、燃烧性和反 应性好。

钢铁冶金概论整理

1、简述高炉冶炼过程的特点及三大主要过程。 特点: 1)在逆流(炉料下降及煤气上升)过程中,完成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 2)在投入(装料)及产出(铁、渣、煤气)之外,无法直接观察炉内反应过程; 3)维持高炉顺行(保证煤气流合理分布及炉料均匀下降)是冶炼过程的关键。 三大主要过程: 1)还原过程 实现矿石中金属元素(主要是Fe)和氧元素的化学分离; 2)造渣过程 实现已还原的金属与脉石的熔融态机械分离; 3)传热及渣铁反应过程 实现成分及温度均合格的液态铁水。 2、试述焦炭在高炉炼铁中的三大作用及其质量要求。 焦炭的三大作用: 1)热源→在风口前燃烧,提供冶炼所需热量; 2)还原剂→本身及其氧化产物CO均为铁氧化物的还原剂; 3)骨架和通道→矿石高温熔化后,焦炭是唯一以固态存在的物料。 有支撑数十米料柱的骨架作用 有保障煤气自下而上畅流的通道作用

作用3)是任何固体燃料所无法替代的。 4)生铁渗碳的碳源。 对焦炭的质量要求: 1)强度高; 2)固定C高; 3)灰分低; 4)S含量低; 5)挥发份合适; 6)反应性弱(C+CO2→2CO); 7)粒度合适 为矿石平均粒度的3~5倍为宜,d小/d大≈0.7 3、熟练掌握高炉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表达方式。 1)、有效容积利用系数ημ 定义:每M3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生产的合格铁量(t/ m3.d)。 我国ημ=1.6~2.4 t/ m3.d ; 日本ημ=1.8~2.8 t/ m3.d 2)、焦比 定义: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焦炭的千克数(Kg/t)。 我国焦比为250~650Kg/t 3)、焦炭冶炼强度 定义:每m3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燃烧的焦炭吨数(t/ m3.d)。 一般为0.8~1.0t/ m3.

钢铁冶金原理(炼铁部分)期末考试总结

名词解释 脉石:铁矿石中除有含Fe的有用矿物外,还含有其它化合物,统称为脉石。 焦比:冶炼每吨生铁消耗干焦或综合焦炭的千克数。 熔剂:由于高炉造渣的需要,入炉料中常配有一定数量助熔剂,简称熔剂。 有效容积利用系数: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每立方米有效容积平均每昼夜生产的合格铁水的吨数。等于[t/(m3*d)]=合格生铁折合产量/有效容积×规定工作日 休风率:高炉休风时间(不包括计划中的大中及小修)占规定工作时间的百分数。 冶炼强度:冶炼过程强化的程度,干焦耗用量/有效容积×实际工作日 直接还原:铁矿石还原剂为固态炭,产物为CO的反应。 耦合反应:某个渣中的离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铁液中不带电的中性原子与另一个铁中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而成为渣中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成为耦合反应。 熔化温度:理论上就是相图上液相线温度,或炉渣在受热升温过程中固相完全消失的最低温度。 熔化性温度:炉渣可自由流动的最低温度粘度曲线与45切线的切点温度。 长渣和短渣:温度降到一定值后,粘度急剧上的称为短渣;随温度下降粘度上升缓慢称为长渣。 液泛现象:反应生成的气体穿过渣层,生成气泡,气泡稳定存在于渣层内,炉渣在焦块空隙之间产生类似沸腾现象的上下浮动。 热交换的空区或热储备区:炉身中下部区间内,煤气与炉料的温差很小,大约只有50℃左右,是热交换及其缓慢的区域,成为热交换的空区或热储备区。 水当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炉料和炉气流温度变化1℃是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上部调节:利用装料制度的变化一调节炉况称为上部调节。 下部调节:调节风速,鼓风动能及喷吹量等送风制度方面参数一调节炉况称为下部调节。 简答题 1、高炉冶炼的过程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用铁矿石经济而高效率的得到温度和成分合乎要求的业态生铁。 2、高炉冶炼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在炉料与煤气逆流运动的过程中完成了多种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且由于高炉是密封的容器,除去投入及产出外,操作人员无法直接观察到反应过程的状况,只能凭借仪器仪表间接观察。 3、焦炭在高炉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1提供冶炼所需热量; ○2作为氧化物还原所需的还原剂; ○3作为骨架,保证高炉内透气性; ○4铁水渗碳。 4、高炉冶炼对焦炭质量的要求是什么? 答:○1要有足够的强度○2固定C量高而灰分低○3焦炭带入硫量低○4挥发分的的质量分数为0.8%-1.2% ○5成分性能以及粒度的稳定性。 5、铁矿粉造块的目的是什么? 答:(1)将粉状料制成具有高温强度的块状料以适应高炉冶炼、直接还原等在流体力学方面的要求; (2)通过造块改善铁矿石的冶金性能,使高炉冶炼指标得到改善; (3)通过造块去除某些有害杂质,回收有益元素达到综合利用资源和扩大炼铁矿石原料资源。

钢铁冶金部分课后作业题及答案

1—1高炉炼铁工艺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案(1):在高炉炼铁生产在中,高炉是工艺流程的主体,从其上部装入的铁矿石燃料和溶剂向下运动,下部鼓入空气燃烧燃料,产生大量的还原性气体向上运动。炉料经过加热、还原、熔化、造渣、渗碳、脱硫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最后生成液态炉渣和生铁。组成除高炉本体外,还有上料系统、装料系统、送风系统、冷却系统、液压系统、回收煤气与除尘系统、喷吹系统、动力系统1—2 高炉炼铁有哪些技术经济指标? 答案:综合入炉品位(%) 炼铁金属收得率(%) 生铁合格率(%) 铁水含硅(%) 铁水含硫(%) 风温(℃) 顶压(KPa) 熟料比(%) 球矿比(%) 高炉利用系数(t/m3.d) 综合焦比(Kg/t) 入炉焦比(Kg/t) 焦丁比(Kg/t) 喷煤比(Kg/t) 1—3 高炉生产有哪些特点? 答案:一是长期连续生产。高炉从开炉到大修停炉一直不停地连续运转,仅

在设备检修或发生事故时才暂停生产(休风)。高炉运行时,炉料不断地装入高炉,下部不断地鼓风,煤气不断地从炉顶排出并回收利用,生铁、炉渣不断地聚集在炉缸定时排出。 二是规模越来越大型化。现在已有5000m3以上容积的高炉,日产生铁万吨以上,日消耗矿石近2万t,焦炭等燃料5kt。 三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准确连续地完成每日成千上万吨原料及产品的装入和排放。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求有较高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 四是生产的联合性。从高炉炼铁本身来说,从上料到排放渣铁,从送风到煤气回收,各系统必须有机地协调联合工作。从钢铁联合企业中炼铁的地位来说,炼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高炉体风或减产会给整个联合企业的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高炉工作者要努力防止各种事故,保证联合生产的顺利进行。1—5 高炉生产有哪些产品和副产品,各有何用途? 答案:高炉冶炼主要产品是生铁,炉渣和高炉煤气是副产品。 (1)生铁。按其成分和用途可分为三类:炼钢铁,铸造铁,铁合金。 (2)炉渣。炉渣是高炉生产的副产品,在工业上用途很广泛。按其处理方法分为: 1)水渣:水渣是良好的水泥原料和建筑材料。2)渣棉:作绝热材料,用于建筑业和生产中。3)干渣块:代替天然矿石做建筑材料或铺路用。 (3)高炉煤气。高炉煤气可作燃料用。除高炉热风炉消耗一部分外,其余可供动力、烧结、炼钢、炼焦、轧钢均热炉等使用。 2—1高炉常用的铁矿石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016年辽宁科技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2016年辽宁科技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冶金工程专 业》 【指定参考教材】 1.《钢铁冶金原理》黄希祜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2.《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王筱留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3.《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陈家祥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 4.《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科目:冶金原理、钢铁冶金学、机械设计基础 考试时间:150分钟 成绩分配:总分200分,其中冶金原理50分、钢铁冶金学100分、机械设计基础50分 第一部分《冶金原理》 一、冶金热力学基础 1、掌握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2、掌握活度及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3、掌握活度标准态的选取。 二、冶金动力学基础 1、掌握冶金动力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冶金反应中某一反应级数的判断方法。 3、掌握零级、一级、二级反应的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三、金属熔体 1、了解金属熔体的种类。 2、了解熔铁及其合金的结构以及物理性质。 3、掌握铁液中组分活度的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 四、冶金炉渣 1、掌握钢铁冶金熔渣的结构理论、熔渣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2、掌握二元渣系的相图的分析方法。 3、掌握三元相图的基本知识及基本结构。 五、氧化熔炼反应

1、掌握氧化熔炼反应的物理化学原理以及氧势图在这里的应用。 2、掌握在冶金过程中硫、磷、硅等有害元素的去除方法。 六、钢液的二次精练 1、了解二次精练的含义。 2、掌握钢液真空处理的方法及热力学原理。 3、了解吹氩处理的作用以及热力学原理。 4、掌握钢中夹杂物的处理方法,钢液中夹杂物的种类及产生原因。第二部分《钢铁冶金学》 一、概论 1、了解高炉冶炼的基本过程及冶炼特点。 2、熟练掌握高炉冶炼的目的、原燃料的种类、性能要求。 3、了解高炉的主要产品。 二、铁矿粉造块 1、了解铁矿粉造块的意义及基本工艺过程。 2、熟练掌握烧结、球团的基本原料、成矿过程。 3、掌握烧结、球团过程的重要物理化学反应。 三、高炉炼铁基本理论 1、熟练掌握高炉逐级还原原则、高炉还原原理。 2、掌握炉渣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作用和成渣过程。 3、掌握高炉风口前燃烧的作用及基本特点。 4、了解终渣的理化性质。 5、掌握高炉炉渣脱硫反应。 四、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传输现象 1、了解高炉常见的传输现象、高炉炉料下降的条件。 2、熟练掌握高炉用散料的基本参数及对高炉透气性、高炉煤气运动的影响,高炉煤气流分布的特点及采取的上部调剂的操作方法。 3、掌握高炉简单的热交换规律。 五、高炉冶炼能量利用 掌握燃料比,焦比等常用指标的概念及简单计算。 六、高炉炼铁工艺 1、熟练掌握高炉基本操作制度。 2、掌握高炉强化冶炼的措施。 七、炼钢的任务、原材料和耐火材料

金属材料知识点总结

钢的合金化概论 1、钢中常存的杂质有哪些?硫、磷对钢的性能有哪些影响? 钢中常存的杂质有:Mn、Si、S、P、N、H、O等。 S易产生热脆;P易产生冷脆。 2、合金元素对纯铁γ相区的影响可分为几种,请举例说明。 合金元素对纯铁γ相区的影响可分为四种: (1)开启γ相区(无限扩大γ相区),如Mn、Ni、Co (2)扩展γ相区(有限扩大γ相区),如C、N、Cu、Zn、Au (3)封闭γ相区(无限扩大α相区),如Cr、V,W、Mo、Ti、Si、Al、P、Be (4)缩小γ相区(但不能使γ相区封闭),如B、Nb、Zr 3、在铁碳相图中,含有0.77%C的钢称为共析钢,如果在此钢中添加Mn或Cr元素,含碳量不变,那么这种Fe-C-Mn或Fe-C-Cr钢分别是亚共析钢还是过共析钢?为什么?含有0.77%C的Fe-C-Mn或Fe-C-Cr钢为过共析钢。因为几乎所有合金元素都使Fe-C 相图中S点左移,S点左移意味着共析碳含量降低。 4、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铁素体形成元素: V、Cr、W、Mo、Ti; 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 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元素:Cr、V; 能在γ-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元素:Mn、Co、Ni。 5、合金元素对钢的共析温度有哪些影响?合金元素对钢的共析体含碳量有何影响? 扩大γ相区的元素使铁碳合金相图的共析转变温度下降;缩小γ相区的元素使铁碳合金相图的共析转变温度上升。 几乎所有合金元素都使S点碳含量降低;尤其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的作用最为强烈。6、常见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有哪些?哪些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常见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有:Ti、Zr、V、Nb、Cr、W、Mo、Mn、Fe;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Zr、Nb、V;

钢铁冶金学试题(B)及答案

钢铁冶金学试卷(B )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8分) 1.高炉冶炼强度 2. HPS 3.高炉渣熔化性温度 1. “假象”赤铁矿的结晶结构未变,而化学成分已变为 Fe 2O 3) 2. 一般要求焦炭的反应性高,而煤粉的反应性则要低) 3. 高炉风口喷吹的煤粉,有少量是与煤气中的 CO 2反应而气化的 4. 高炉炉身上部炉墙的耐火材料一般选择使用碳砖) 5. 烧结料层的自动蓄热现象,主要是由于燃料在料层中的偏析所致) 6. 提高烧结矿碱度有助于增加烧结矿中铁酸钙矿物的含量) 7. 实现厚料层烧结工艺的重要技术措施是烧结偏析布料) 8. 对酸性氧化球团矿的焙烧效果而言,赤铁矿优于磁铁矿) 9. 原燃料中的Al 2O 3在高炉内可被少量还原而进入生铁) 10. 高炉内渣铁反应的最终结果由耦合反应的平衡常数所决定) 4.高炉的悬料 5.高炉的硫负荷 6. FINEX 炼铁工艺 X 。) 二、判断题(每题 1.5分,共30分) (对:“,错: 院係)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11.高炉炉渣的表面张力过小时,易造成渣中带铁,渣铁分离困难 12.导致高炉上部悬料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液泛现象”。 13.高炉风口前碳的燃烧反应的最终产物是C02。 14.高炉实施高压操作后,鼓风动能有增大的趋势。 15.高炉脱湿鼓风,有提高风口理论燃烧温度的作用。 16.高炉内进入间接还原区的煤气体积小于炉缸产生的煤气体积。 17.具有倒V型软熔带的高炉,其中心煤气流比边缘煤气流发达。 18.为了抑制边缘煤气流,可采取“高料线”或“倒装”的装料制度 19.高炉富氧鼓风,有助于提高喷吹煤粉的置换比。 20.目前最成熟的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是煤基直接还原炼铁法。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酸性氧化球团矿生产工艺,说明该类球团矿的焙烧固结机理。 2.简述风口喷吹煤粉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3.画出高炉理想操作线,并说明A、B、C、D、E、P、W点的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分析高炉冶炼过程中,用CO、H2还原铁氧化物的特点。 a .画出CO、H2还原铁氧化物的平衡关系示意图(叉子曲线); b .分别从热力学、动力学上比较CO、H2还原铁氧化物的异同 2. Ergun公式如下: P L 150 w (1 )2 (de)2 3 1.75 w2(1 ) de 3

钢铁冶金原理试题及答案

且反应 级数 与反应物的 计量系数 相等,这样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 7.气体分子在 分子(或范得华)引力 的作用下被吸附到固体或液体的表面上称为物理吸附;在 化学键力 的作用下被吸附到固体或液体的表面上,称为化学吸附。 三、分析题(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请写出图1中各条曲线所代表的反应,各区域稳定存在的氧化物,利用热力学原理分析各氧化物稳定存在的原因。 2. 钢液中[C]和[Cr]之间存在化学反应: 344[C](Cr O )3[Cr]4CO +=+,试用热力学原理分析有利于实现去碳保铬的热力学条件。 图1 四、计算题(共3题,每题12分,共36分)

1. 测得温度1873K 还原渣及GCrl5钢的表面张力分别为及1-?m N ,两者的接触角 38=α。试求钢--渣的界面张力,并确定此种还原渣能否在钢液中乳化? 解: 305 .138cos 45.063.1245.063.1cos 202222 =???-+=-+=s m s m ms σσσσσ 铺展系数:125.0305.145.063.1-=--=--=ms s m S σσσ 铺展系数小于0,说明此熔渣不易在钢渣中乳化。 2.在用CO 还原铁矿石的反应中,l173K 的速率常数 12110987.2--?=s k ,1273K 的速率常数12210623.5--?=s k 试求:(1) 反应的活化能;(2)1673K 的速率常数k 值;(3)1673K 的可逆反应的速率常数:)1 1(0K k ++。 反应为 ()2CO FeO CO s FeO +=+; T G m r 26.24228000 +-=? 1-?mol J 解:(1)由?? ? ??-=RT E k k a exp 0 可得: ?? ? ???-=?-1173314.8exp 10978.202a E k ?? ? ???-=?-1273314.8exp 10623.502a E k 先对上两式取对数,而后在相减,可得: ?? ? ??-- =??--1273111731 147.1910623.510978.2lg 2 2 a E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02505104 课程名称:冶金工程概论 英文名称:Conspectus of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24 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0 学时:24 学分:1.5 适用对象:冶金、材料等专业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材料热力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冶金工程概论课程是从事冶金行业和金属材料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钢铁和主要有色金属(铜,铝等)提取冶金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基本工艺流程。通过学习,学生对冶金(包括火法,湿法和电冶金)生产过程有一个全面而概括的了解,初步掌握冶金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冶金学理论、机加工生产工艺和金属材料理论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除此之外,本课程还简要介绍了金属的分类,主要金属的性质,用途,资源状况,生产方法,近年来的世界产量和价格,以及发展我国冶金工业的基本国情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旨在介绍冶金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冶金工业的原料,冶金过程和方法,冶金工程设计和新技术。使学生了解冶金工业概况和冶金技术的进步,为材料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要求学生认识冶金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了解冶金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从金属矿石中提取有价元素加工成纯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的原理和工艺,涉及过程自动控制,工程设计,新材料制备等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介绍炼铁、炼钢、铜冶金和铝冶金原理、工艺及设备,以炼铁和炼钢为重点。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金属及其分类方法,金属的产量和价格,冶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矿石、矿床和矿物的概念及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掌握冶金和冶金方法,冶金工艺流程和冶金过程;选矿的基本任务,工艺指标和选矿方法.。 2.了解高炉炼铁的基本知识,高炉附属设备和高炉生产的发展方向。熟练掌握高炉冶炼用原料及要求,高炉冶炼中铁氧化物碳热还原的一般规律,高炉冶炼炉内反应,高炉结构以及高炉生产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了解电弧炉炼钢和平炉炼钢;掌握炼钢的基本原理,氧气转炉炼钢法。 4.了解铜的基本性质与炼铜方法,熔池熔炼,冰铜吹炼;重点掌握造锍熔炼的原理和方法及粗铜精炼。

钢铁冶金学试题

钢铁冶金学(炼铁学部分)试卷(A )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注:答题需在答题纸上进行,请不要在试卷上答题,否则将被扣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8分) 1. 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2. SFCA 3.煤气CO 利用率 4. 高炉的管道行程 5. 高炉的碱负荷 6. COREX 炼铁工艺 二、判断题 ( 每题 1.5分 ,共 30 分 ) (对:√,错:×。) 1. 磁铁矿的理论含铁量为70%,黑色条痕,疏松结构,较易还原。 2. 焦炭的主要质量要求是:含碳量高,反应性高,反应后强度高。 3. 高炉炼铁要求喷吹用煤粉的爆炸性弱,可磨性指数大,燃烧性高。 4. 高风温热风炉的炉顶耐火材料一般使用高铝砖或碳砖。 5. 为确保烧结矿固结强度,一般要求烧结最高温度为1350~1380℃。 6. 烧结过程的焦粉偏析布料有利于烧结上、下料层温度的均匀化。 7. 厚料层烧结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烧结矿生产能力。 8. 酸性氧化焙烧球团矿的固结主要靠FeO 与SiO 2形成的低熔点化合物粘结。 9. 原燃料中的P 2O 5在高炉中不能被还原而全部进入生铁。 10. 耦合反应的平衡常数是与之相关的简单反应平衡常数的组合。 11. 阻止高炉内K 、Na 循环富集的对策之一是降低炉渣二元碱度。

12. 高炉风口燃烧带出来的煤气中既有CO 又有CO 2,但前者含量更高。 13. 增大高炉鼓风动能的措施之一,是扩大高炉风口直径。 14. 提高风口理论燃烧温度,有利于补偿喷吹煤粉热分解带来的温度变化。 15. 抑制“液泛现象”,有利于改善高炉下部的透气性、透液性。 16. 矿石的软熔性能影响高炉软熔带的位置,但不影响其厚度。 17. 加大矿石批重将有助于抑制高炉内的中心煤气流。 18. 与加湿鼓风不同,脱湿鼓风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高炉产量。 19. 富氧鼓风不仅可以给高炉带入热量,而且可以增加高炉产量。 20. 炉衬寿命的问题,是熔融还原炼铁法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烧结矿固结机理,何种粘结相(液相)有利于改善烧结矿质量? 2.提高高炉鼓风温度对其冶炼过程的影响如何,并说明其原因。 3.画出高炉理想操作线,并说明A 、B 、C 、D 、E 、P 、W 点的意义。 四、论述题 (每题14分,共28分) 1. 分析炉渣粘度对高炉冶炼过程的影响,并论述影响炉渣粘度的因素以及维持适宜的高炉炉渣粘度的技术措施。 2.论述降低高炉燃料比的技术措施。 a . 画出高炉能量利用图解分析的rd —C 图, 分析指出我国高炉降低燃料比的两大途径; b . 根据所学的炼铁理论和工艺知识,阐述降低高炉燃料比的具体对策。

冶金原理复习

第一篇冶金熔体 第一章冶金熔体概述 1. 什么是冶金熔体它分为几种类型 在火法冶金过程中处于熔融状态的反应介质和反应产物(或中间产品)称为冶金熔体。它分为:金属熔体、熔渣、熔盐、熔锍。 2.何为熔渣简述冶炼渣和精炼渣的主要作用。 熔渣是指主要由各种氧化物熔合而成的熔体。 冶炼渣主要作用在于汇集炉料中的全部脉石成分,灰分以及大部分杂质,从而使其与熔融的主要冶炼产物分离。 精炼渣主要作用是捕集粗金属中杂质元素的氧化物,使之与主金属分离。 3.什么是富集渣它与冶炼渣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富集渣:使原料中的某些有用成分富集与炉渣中,以便在后续工序中将它们回收利用。 冶炼渣:汇集大部分杂质使其与熔融的主要冶炼产物分离。 4.试说明熔盐在冶金中的主要应用。

在冶金领域,熔盐主要用于金属及其合金的电解生产与精炼。熔盐还在一些氧化物料的熔盐氯化工艺以及某些金属的熔剂精炼法提纯过程中广泛应用。 第二章冶金熔体的相平衡图 1. 在三元系的浓度三角形中画出下列熔体的组成点,并说明其变化规律。 X :A 10% ,B 70% ,C 20% ; Y :A 10% ,B 20% ,C 70% ; Z :A 70% ,B 20% ,C 10% ; 若将3kg X 熔体与2kg Y 熔体和5kg Z 熔体混合,试求出混合后熔体的组成点。 2.下图是生成了一个二元不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三元系相图 (1)写出各界限上的平衡反应 (2)写出P、E两个无变点的平衡反应 (3)分析下图中熔体 1 、 2 、 3 、 4 、 5 、 6 的冷却结晶路线。

3.在进行三元系中某一熔体的冷却过程分析时,有哪些基本规律答:1 背向规则2杠杆规则3直线规则4连线规则 5 三角形规则6重心规则7切线规则8共轭规则等 第三章冶金熔体的结构 1. 熔体远距结构无序的实质是什么 2.试比较液态金属与固态金属以及液态金属与熔盐结构的异同点。

《钢铁冶金原理》基本知识点整理

《钢铁冶金原理》基本知识点 By Moonlight 2009/10/17 注:主要知识点是基于老师上课提问的问题,限于名词、概念、公式的解析。 1、 活度、活度系数、活度的标准态: 以拉乌尔定律或亨利定律为基准或参考态,引入修正后的浓度值称为活度;而此修正系数称为活度系数。 具有纯物质、假想纯物质及 =1﹪溶液蒸汽压或两定律的比例常数的状态称为活度的标准态。 2、 、 、 的含义: , 分别为以拉乌尔定律为基准或参考态,对组分浓度修正时的修正系数和以亨利定律为基准或参考态,对组分浓度修正时的修正系数。 指的是稀溶液以纯物质为标准态的活度系数,其值为常数。 3、 活度标准态选择的一般原则以及钢铁冶金过程中组分活度标准态如何选择? 一般作为溶剂或浓度较高的组分可选纯物质作为标准态,若组分的浓度比较低时,可选用假想纯物质或质量为1﹪溶液作为标准态。 在冶金过程中,作为溶剂的铁,如果其中元素的溶解量不高,而铁的浓度很高时,可选纯物质作为标准态, =x [Fe]=1,Fe r =1 ;如果溶液属于稀溶液,则可以浓度代替活度(H K 标准态);熔渣中组分的活度常选用纯物质标准态。 4、 理想溶液,稀溶液以及超额函数: 理想溶液:在整个浓度范围内,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 稀溶液:溶质蒸汽压服从亨利定律,溶剂蒸汽压服从拉乌尔定律的溶液; 超额函数:实际溶液的偏摩尔量(或摩尔量)与假想其作为理想溶液时的偏摩尔量(或摩尔量)的差值。 ex B G =RT ln B r ex m G =RT ln B B x r ∑ 5,为什么温度升高使实际溶液趋向于理想性质? 由()2 B B T T G H T ???=-? 知: 2 ln B B T r H RT ??=-? B 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