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肽键的计算

高中生物肽键的计算
高中生物肽键的计算

1、二肽的形成

1)氨基酸的个数=2

(2)失去(脱去)的水分子数=1

(3)形成的肽键数=1

(4)二肽具有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至少各是=1:1

(5)二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氨基酸总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 (6)二肽水解需要的水分子数=1

2、三肽的形成

1)氨基酸的个数=3

(2)失去(脱去)的水分子数=2

(3)形成的肽键数=2

(4)三肽具有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至少各是=1:1

(5)三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氨基酸总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2 (6)三肽水解需要的水分子数=2

3、多肽的形成(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

1)氨基酸的个数=n

(2)失去(脱去)的水分子数=n-1

(3)形成的肽键数=n-1

(4)多肽具有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至少各是=1:1

(5)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氨基酸总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n-1) (6)多肽水解需要的水分子数=n-1

4、多肽的形成(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条肽链)

(1)氨基酸的个数=n

(2)失去(脱去)的水分子数=n-2

(3)形成的肽键数=n-2

(4)多肽具有游离的氨基和游离的羧基至少各是=2:2

(5)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氨基酸总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少=18*(n-2) (6)多肽水解需要的水分子数=n-2

归纳已知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 氨基酸数目=m

高考生物碱基计算公式及技巧

碱基计算(咼考生物重难点) 对于碱基计算的这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几个基础的关系。 1、如果把DNA的两条链分别定为I链和n链的话,那么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链上的 腺嘌呤(A)一定等于n链上的胸腺嘧啶(T), I链上的鸟嘌呤(G)—定等于n链上的胞嘧啶(C),反之亦然。可简写为:A i = T n, T i = A n , Ci = Gn , Gi = C n o 2、根据A I= T n, T I= A n, C I= Gn, G = O,对于整个DNA分子来说,A的总量等于T的总量,C的 总量等于G的的总量。可简写为A总=丁总,G总=C总。 3、若DNA的I链中A+T的量占I链碱基总量的a %,由A】=T n、T】= A n及I链的碱基总量等于 H链的总量,可得在DNA的H链中A+T的量也占H链碱基总量的 a %。同理,可得m RNA中的A+U的量占m RNA碱基总量的a%。对于整个DNA分子来说,A总+「总=Ai+ A n + T n+ T I = 2 (Ai + T I),整个DNA分子的碱基总量等于2倍I链碱基总量,所以A总+ T总的量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量的a %。可简写为:若(A I +T I) / I总=a% ,则(A n + T n)/ □总=a%,( A 总+ T 总)/DNA 总=a% (A+U)/ m RNA= a% C+G同样有此关系:若(C I + G) / I 总=b% ,则(Cn+ Gn)/「总=b%,(6+ G总)/DNA总=b% (C+G / m RNA=b% 4、公式一:A+G=T+C或A+C=T+G 即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 5、公式二: 丸星+ G左_ T右+ C右_ 1 耳+ Q A/G石A疳q 即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6、公式三: 电左+耳_ A右+ T右_ A + T G/C左G右+ C右G + C 即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两种碱基对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 推理过程:根据碱基互补酸对原则,A左=T右,T左=A右,G左=C右,C左=G右,则

面对高考生物高中生物中的计算

生物:高中生物中的计算 一、有关蛋白质分子结构方面的计算 考查知识点:氨基酸缩合形成多肽过程中氨基酸数目与肽键数和肽链条数的关系。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条数【例1】一个多肽的化学结构式为C55H70O18N10,已知将它水解只得到四种氨基酸: 问 : 该多肽水解后 , 有__________个谷氨酸,___________个苯丙氨酸。 【解析】设该多肽水解后的甘氨酸 x 个 , 丙氨酸 y 个 , 苯丙氨酸 z 个 , 谷氨酸 w 个 , 根据该多肽的化学式和多肽的定义则有如下方程组成立 : x +y +z +w=10 2x +3y+9z+5w=55 x +y +z +3w =18 3x+5y+9z+7w =68 解上述方程组则得 x=l y =2 z =3 w=4 【答案】 4 3 二、关于 RNA 、 DNA 分子结构与复制 【例2 】从洋葱根尖细胞核中提取得到四种碱基 , A 、 T 、 G 、 C, 由这些碱基在细胞核中构成的核苷酸有几种 ? A.4 B.5 C.7 D.8 【解析】 A 、G 、C 三种碱基是 DNA 和RNA所共有的 ,T 是 DNA 特有的 , 因此可以构成 7 种核苷酸。解题时 , 不能被洋葱细胞核这个干扰因素所干扰 , 不能认为细胞核

中只有 DNA 没有 RNA, 以 DNA 为模板 , 转录形成RNA。 【答案】 C 【例3 】已知某 DNA 分子中含腺嘌呤 (A)200个 , 占全部 DNA 总数的 20%, 该 DN A 连续复制 4 次 , 环境中消耗胞嘧啶脱氧核糖核昔酸的数目为 (C) A. 1600 个 B. 3200个 C. 4500 个 D. 4800个 【解析】 (1) 求出该 DNA 分子中含有多少个脱氧核糖核苷酸 : 200 / 20%=1000 (个) (2) 求出该分子中含有多少个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 100-(200×2)= 600 (个) 600 / 2=300 (个) (3) 求出复制 4 次需多少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16 × 300 -300 =4500 (个) 【答案】 C 【例 4】在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 ,(A+T) / (G+C)=0.4, 则在该 DNA 互补链、整个DNA 分子中 , 这一比值分别是 ( ) A.2.5 和 1 B.0.6 和 1 C.0.4 和 0. 4 D.2.5和0.4 【解析】关于 DNA 的碱基计算问题在历年高考中都有出现 , 因此掌握碱基计算非常重要。主要方法是深刻理解 " 中心法则 ", 掌握以下数量关系 : (1) DNA一条单链中A+G / T+C=m 则其互补链中T+C / A+G=m,而该链中A+G / T+C=1 / m 即两互补单链中A+G / T+C的比例互为倒数。 (2) 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所以A+G / T+C=1 (3) 若一单链中A+T / G+C=n时,则其互补链中T+A / C+G=n,即比值相同。 在整个DNA分子中,A+T / G+C与其每一条单链的该种比例相同,即有如下推论:DNA分子中,可配对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等于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该碱基和比例的比值。 三、有关中心法则方面的计算: 知识点:基因表达过程中,密码子数与氨基酸数目及基因中的碱基数目之关系:

重点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重点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作者:————————————————————————————————日期: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 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doc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总结 新教材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主要介绍了遗传的知识,是高中学生要学习好相关计算公式。下面我给高中学生带来生物必修二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有关遗传的计算公式 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解题四步曲:a。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d。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求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解法:①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②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③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的亲本杂交组来计

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 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 n ;4 n ;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 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4.基因频率计算:①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 或a)%=某种(A或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人数×2。(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 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 +1/2×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 雄性个体显性个体个体数+雌性个体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个体数 ×2+雄性个体个体数)。注:伴性遗传不算Y,Y上没有等位基因。②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公式: A%=AA%+1/2Aa%;a%=aa%+1/2Aa%;③哈迪-温伯格定律:A%=p, a%=q;p+q=1;(p+q)2=p2+2pq+q2=1;AA%=p2,Aa% =2pq,aa%=q2。(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p+q+r)2=p2+q2+r2+2pq+2pr+2qr=1,p+q+r=1。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例如:在一个大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1/10000,则a基因的频率为1/100,Aa的频率约为1/50。 4.有关染色体变异计算: ①m倍体生物(2n=mX):体细胞染色体数(2n)=染色体组基数(X)×染色体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总结 德州跃华学校张国花 2010年7月25日 10:08 高中生物中的计算题分散在各个章节,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如果将这些知识系统地集中起来复习,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我在复习过程中总结的一点方法,希望和各位老师同学共享。 一、有关蛋白质的计算: 公式: 3、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氨基酸数-18×水分子数 例1:现有氨基酸6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610个,羧基总数为6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为() A、598,2和2 B、598,12和10 C、599,1和1 D、599,11和9

解析:由条件可以得出R基上的氨基数是10个、羧基数是8个;由前面的公式可得出肽键数=600-2=598;氨基数=2+10=12;羧基数=2+8=10。所以选B。 例2、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所示),这些多肽中共有的肽键数为() A、31 B、32 C、34 D、 35 解析:切去4个丙氨酸后氨基酸总数为35,肽链数为4,所以肽键数为35-4=31。选A。 例3、测得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又测得胰岛素分子量约为5646,由此推断含有的肽链条数和氨基酸个() A.1和44 B.1和51 C.2和 51 D.2和44. 解析:依据蛋白质的平均分子量计算公式即可求出。选C。 二、物质分子的穿膜问题: 需注意的问题: 1、膜层数=磷脂双分子层数=2×磷脂分子

2、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3、一层管壁是一层细胞是两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4、在血浆中O2通过红细胞运输,其他物质不通过。 5、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共穿过0层膜。 6、分泌蛋白及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共穿过0层生物膜,因为是通过膜泡运输的,并没有穿膜。 7、(一)吸入的O2进入组织细胞及被利用时的穿膜层数:1层肺泡壁+2层毛细 血管壁+红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2+2×2+2+1=9层膜=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注:若是“被利用”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二)CO2从组织细胞至排出体外时的穿膜层数: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1层肺泡壁=1+2×2+2=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从产生场所”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三)葡萄糖从小肠吸收至组织细胞需穿膜的层数:1层小肠上皮细胞+2层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膜=2+2×2+1=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例1、若某一植物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一个CO2扩散进入一个相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O2分子穿过层生物膜(层磷脂双分子 层;层磷脂分子)。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知识点汇总 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 [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 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 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 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 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 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 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 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 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 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 ×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3.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 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 =C1+C2=G1+G2。A+C=G+T=A+G=C+T=1/2(A+G+C+T);(A+G)%=(C+T)%=(A+C)%=(G+T)%=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 +T)%=2C%=2G%=1―2A%=1―2T%;(A1+T1)%=1―(C1+G1)%;(A2+T2)% =1―(C2+G2)%。

有关碱基计算的练习题!! 超级棒!!(⊙o⊙)哦!!

i求配对的碱基名称 1.在DNA分子中,能与腺嘌呤互补配对含氮碱基是() A.腺嘌呤或胞嘧啶 B.胸腺嘧啶 C.胞嘧啶 D.鸟嘌呤 2.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A.鸟嘌呤与胸腺嘧啶 B.鸟嘌呤与尿嘧啶 C.鸟嘌呤与胞嘧啶 D.腺嘌呤与尿嘧啶 3.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作用的部位应该是() A.腺嘌呤与鸟嘌呤之间的氢键 B.腺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 C.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的氢键 D.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之间的化学键 4.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 A.—T—A—G— B.—U—A—G— C.—T—A—C— D.—T—U—G— 5.DNA分子的一条母链上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已知为ACGT,那么以另一条母链为模板,经复制后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应是() A.TGCA B.ACGT C.UGCA D.ACGU ii求DNA分子中碱基和其它的数量 1.在一个DNA分子中共有碱基200个,其中一条链含胞嘧啶为20个,其互补链共有胞嘧啶26个,问这个DNA分子中含T多少() A.54个 B.92个 C.108个 D.46个 2.在某个DNA分子的片段中,测得A占碱基总数的21%,那么C占碱基总数的百分比为()A.21% B.29% C.79% D.无法计算 3.某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240个,占全部碱基的30%,则该片段中腺嘌呤有()A.240个 B.48个 C.800个 D.160个 4.DNA分子中的某一区段上有300个脱氧核糖和60个胞嘧啶,那么该区段胸腺嘧啶的数量是() A.90 B.120 C.180 D.240 5.已知某DNA分子中共有个x个脱氧核苷酸,A+T/G+C=n,则该DNA中有腺嘌呤()A.nx/(2n+2)个 B.nx/(n+1)个 C.(x+1)/n个 D.(x﹣1)/n个 6.从分析某DNA分子的成份得知,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0%,其数目为4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有C—G碱基对是() A.600 B.1200 C.1000 D.2000 7.一个DNA分子中有腺嘌呤1500个,腺嘌呤与鸟嘌呤之比是3﹕1,则这个DNA分子中含有脱氧核糖的数目为() A.2000个 B.3000个 C.4000个 D.8000个 8.在一DNA分子片段中有2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有90个。因此在这个DNA片段中含有游离的磷酸基的数目和氢键的数目依次为() A.200个和400个 B.2个和510个 C.2个和400个 D.400个和510个9.DNA分子中所含的嘌呤数必定等于() A.T和C的总数 B.A和U的总数 C.C和G的总数 D.A和T总数

高中生物碱基计算方法

高中生物碱基计算方法 根据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分子(1和2表示DNA 分子的两条互补链)中有以下碱基数量关系: A=T C=G A1=T2,A2=T1 C1=G2,C2=G1 不难看出:只要知道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条件),就能得出每种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结果);如果只知道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某一碱基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条件),那也能得出每种碱基在双链中的总量,以及该“某一碱基”和其互补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结果),而与其不互补的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无法得出。如果将DNA 中全部碱基相对总量看成100%,那么同理可得不同碱基在DNA双链或者单链中的百分比了。 当然,命题条件“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可以间接给出。常见的是给出DNA分子碱基总量和某一碱基总量或所占比例。 解答有关碱基计算的问题,通常通过画图表征题目条件,使问题形象明了。 例1(08年上海高考题)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

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 A.330 B.660 C.990 D.1320 答案:C 解析:A+T占碱基总数的34%,A就占17%,C就占33%,该DNA片段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就为500×2×33%=330,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得4个相同DNA片段,因为是半保留复制,故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330×(4—1)=990。 例2.在一个DNA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之和占碱基总量的46%。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所在链碱基总量的28%,另一条链上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所在链碱基总量的__________。 答案:26% 解析:令A+T+C+G=B;A1+T1+C1+G1=B1,A2+T2+C2+G2=B2 ∵A1=T2,A2=T1,B1 = B2 ∴(A1+A2)/B1 = (T1+T2)/B2 =(A+T)/B 根据题意:(C+G)/B = 46%,∴(A+T)/B = 54%;又A1/B1 = 28%,(A1+A2)/B1 =(A+T)/B = 54%,∴A2/B1 = 26%。 例3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 :G=1:4,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二)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三)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四)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五)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 (六)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 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七)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 (八)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九)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十)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十一)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 (十二)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 (十三)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十四)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十五)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3.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

高中生物遗传计算题讲课教案

1、拉布拉多犬(二倍体)的毛色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不存在显性基因F则为黄色,其余情况为黑色或棕色。一对亲本生下四只基因型分别为EEFF、Eeff、EEff和eeFF的小犬,则这对亲本的基因型是;这对亲本若再生下两只小犬,其毛色都为黄色的概率是。若基因型为Eeff的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ff的子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另一个子细胞基因型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2、图10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__________性基因,基因型为__________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2)由图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1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与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

3、(16分)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Y。请回答: (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等位基因以B 和b 表示)。 (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填“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 ②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大? (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4、(16分)图16是某家系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基因分别用A、a,B、b和D、d表示。甲病是伴性遗传病,Ⅱ7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在不考虑家系内发生新的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请 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丙病的遗传方式是,Ⅱ6的基因型是。 ⑵Ⅲ13患两种遗传病的原因是。 ⑶假如Ⅲ15为乙病致病基因的杂合子、为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100,Ⅲ15和Ⅲ16结婚,所生的子女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患病的概率,是患丙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最新高中生物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一、 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1 利用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个数)求基因频率 设定A%、a%分别表示基因A 和a 的频率,AA 、Aa 、aa 分别表示AA 、Aa 、aa 三种基因型频率(个数)。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则: A% =)(22aa Aa AA Aa AA ++?+??100% a% =) (22aa Aa AA Aa aa ++?+??100% 例:已知人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120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 、a 基因频率是多少? 解析 因为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000个人中共有基因30000×2=60000个,蓝眼3600含a 基因7200个,褐眼26400人,纯合体12000人含A 基因24000个,杂合体14400人含(26400-12000)×2=28800个基因,其中A 基因14400个,a 基因14400个。则:A 的基因频率=(24000+14400)/60000=0.64,a 的基因频率=(7200+14400)/60000=0.36。 又例: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 的个体占18%,基因型Aa 的个体占78%,基因型aa 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 和a 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析 A% =%) 4%78%18(2%78%182++?+??100% = 57% a% = %)4%78%18(2%78%42++?+??100% = 43% 2 利用常染色体上复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个数)求基因频率 以人的ABO 血型系统决定于3 个等位基因I A 、I B 、i 为例。设基因IA 的频率为p ,基因 IB 的频率为q ,基因i 的频率为r ,且人群中p+q+r=1。根据基因的随机结合,用下列二项式 可求出子代的基因型及频率:♂(pI A +qI B +ri)×♀(pI A +qi B +ri) = p 2(I A I A )+q 2(I B I B ) +r 2(ii)+2pq(I A I B )+2pr(I A i)+2qr(I B i)=1,A 型血(I A I A ,I A i)的基因型频率为p 2+2pr ;B 型血(I B I B ,I B i )的基因型频率为q 2+2qr ;O 型血(ii )的基因型频率为r 2,AB 型血(I A I B )的基因型频率为2pq 。可罗列出方程组,并解方程组。 例: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基因型频率):A 型血(I A I A ,I A i )的频率=0.45;B 型 血(I B I B ,I B i )的频率=0.13;AB 型血(I A I B )的频率=0.06;O 型血(ii )=0.36。试计算I A 、I B 、I 的基因频率。 解析 设I A 的频率为p,I B 的频率q,i 的频率为r.根据以上公式可知:O 型血的基因型频率 =r 2=0.36;A 型血的基因型频率=p 2+2pr=0.45;B 型血的基因频率=q 2+2qr=0.13;AB 型血的基因型 频率=2pq=0.06。解方程即可得出I A 的基因频率为0.3;I B 的基因频率为0.1;i 的基因频率为 0.6。 3 利用性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个数)求基因频率 以人类的色盲基因遗传为例。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Y

最全的遗传概率计算方法(高中生物)

全:遗传概率的计算方法(高中生物) 概率是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是指总事件与特定事件的比例,其范围介于0和1之间。相关概率计算方法介绍如下: 一、某一事件出现的概率计算法 例题1:杂合子(Aa)自交,求自交后代某一个体是杂合体的概率。 解析:对此问题首先必须明确该个体是已知表现型还是未知表现型。(1)若该个体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它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AA和Aa。且比例为1∶2,所以它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2)若该个体为未知表现型,那么该个体基因型为AA、Aa和aa,且比例为1∶2∶1,因此它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正确答案:2/3或1/2 二、亲代的基因型在未肯定的情况下,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计算法 例题2: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解析:(1)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由前面例题1的分析可推知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为2/3,AA的概率为1/3。(2)假设该夫妇为Aa,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4。(3)最后将该夫妇均为Aa的概率(2/3×2/3)与假设该夫妇均为Aa情况下生白化病患者的概率1/4相乘,其乘积1/9,即为该夫妇后代中出现白化病患者的概率。正确答案:1/9 三、利用不完全数学归纳法 例题3:自交系第一代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花传粉,逐代自交,到自交系第n代时,其杂合子的几率为。 解析:第一代 Aa 第二代 1AA 2Aa 1aa 杂合体几率为 1/2 第三代纯 1AA 2Aa 1aa 纯杂合体几率为(1/2)2 第n代杂合体几率为(1/2)n-1 正确答案:杂合体几率为(1/2)n-1 四、利用棋盘法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生物必修一蛋白质女王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生物必修一蛋 白质女王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与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有关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 [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 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 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 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 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 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 脱氢总原子量)=na 18(n 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 DNA双链数=c 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 mRNA单链数=c 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 DNA脱水总分子量=(6n)d 18(c 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 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 18(c 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高中生物常见计算题

一、蛋白质方面的计算题: 解题策略: ①求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个数、所含的碱基数或失去的水分子数时,依据公 式: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②求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数时,一方面依据是一条多肽链中至 少含有游离的氨基、羧基各1个(即,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 注,环链为0);另一方面是依据公式:一条多肽链中的氨基(羧基)数=R 基中的氨基(羧基)数+1。 ③求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量时,依据公式: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所含氨基 酸的总分子量-失去水的分子量 ④求多肽中某种氨基酸的个数时,首先观察各种氨基酸的分子式,一般情况下, 所求氨基酸与其它氨基酸不同,通常表现为氧元素或氮元素等比其它的多; 然后设所求氨基酸的个数为X,其余氨基酸总数为Y,用所求氨基酸的特殊元素的数量列式计算。 二、物质跨膜数量的计算: 解题策略: ①判断该生理过程是否跨膜,如内吞、外排、从核孔出入等过程都不跨膜。 ②明确由膜围成的细胞结构的膜层数:单层膜的结构(细胞膜、内质网、高尔 基体、液泡、小泡和溶酶体)、双层膜的结构(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原核细胞只考虑细胞膜。 需注意的问题: ①膜层数=磷脂双分子层数=2×磷脂分子 ②线粒体、叶绿体双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③一层管壁是一层细胞是两层膜(2层磷脂双分子层、4层膜) ④在血浆中O 2 通过红细胞运输,其他物质不通过。 ⑤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共穿过0层膜。 ⑥分泌蛋白及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共穿过0层生物膜,因为是通过膜泡 运输的,并没有穿膜。 ⑦a、吸入的O 2 进入组织细胞及被利用时的穿膜层数:1层肺泡壁+2层毛细血管壁+红细胞2层膜+组织细胞的细胞膜=2+2×2+2+1=9层膜=9层磷脂双分子层=18层磷脂分子。注:若是“被利用”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b、CO 2 从组织细胞至排出体外时的穿膜层数:1层组织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1层肺泡壁=1+2×2+2=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 注:若是“从产生场所”需加线粒体两层膜。 C、葡萄糖从小肠吸收至组织细胞需穿膜的层数:1层小肠上皮细胞+2层毛细 血管壁+组织细胞膜=2+2×2+1=7层膜=7层磷脂双分子层=14层磷脂分子。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计算题: 解题策略: ⑴光合作用的实际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光合作用速率以单位时间内CO 2的吸收量或O 2 的释放量或葡萄糖的生成量来 表示,呼吸作用速率恰好相反。

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 DNA碱基、遗传规律等等

必修二生物计算公式DNA碱基、遗传规律等等 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 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 A1=T2,T1=A2;A=T=A1+A2=T1+T2,C=G=C1+C2=G1+G2。A+C=G+T=A+G=C+T=1/2(A+G+C+T);(A+G)%=(C+T)%=(A+C)%=(G+T)%=50%; (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②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 (A+T)%+(C+G)%=1;(C+G)%=1―(A+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 ③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C+T); 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 ④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 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G)=M ⑤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 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⑥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 2A%=2T%=(A+T)%=(A1+T1)%=(A2+T2)%=(A3+U3)% =T1%+T2%=A1%+A2%; 2C%=2G%=(G+C)%=(C1+G1)%=(C2+G2)%=(C3+G3)% =C1%+C2%=G1%+G2%。 2.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DNA、 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 ①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4n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 ②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着丝点数目; 1/2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体数(2N)=减Ⅰ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减Ⅱ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 精子或卵细胞或极核染色体数(N)=1/2体细胞染色体数(2N)=1/2受精卵(2N)=1/2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数目: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配子(精子或卵细胞)DNA数为M,则体细胞中DNA数=2M;性原细胞DNA数=2M(DNA复制前)或4M(DNA复制后);初级性母细胞DNA数=4M;次级性母细胞DNA数2M。 1个染色体=1个DNA分子=0个染色单体(无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2个DNA分子=2个染色单体(有染色单体)。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联会和减Ⅰ中期),四分体数=0(减Ⅰ后期及以后)。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终审稿)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二)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三)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 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四)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 (五)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 (六)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 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七)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 (八)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九)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十)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高二生物物碱基计算思路解析

高二生物物碱基计算思路解析 高二生物物碱基计算思路 根据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在双链DNA分子1和2表示DNA分子的两条互补链中有以下碱基数量关系: A=T C=G A1=T2,A2=T1 C1=G2,C2=G1 不难看出:只要知道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条件,就能得出每种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结果;如果只知道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某一碱基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条件,那也能得出每种碱基在双链中的总量,以及该“某一碱基”和其互补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结果,而与其不互补的碱基在每条链中的数量无法得出。如果将DNA中全部碱基相对总量看成100%,那么同理可得不同碱基在DNA双链或者单链中的百分比了。 当然,命题条件“任意两种不互补的碱基在双链中的各自总量和在任一单链中的各自数量”可以间接给出。常见的是给出DNA分子碱基总量和某一碱基总量或所占比例。 解答有关碱基计算的问题,通常通过画图表征题目条件,使问题形象明了。 例108年上海高考题某个DNA片段由500对碱基组成,A+T占碱基总数的34%,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30 B.660 C.990 D.1320 答案:C 解析:A+T占碱基总数的34%,A就占17%,C就占33%,该DNA片段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就为500×2×33%=330,若该DNA片段复制2次,共得4个相同DNA片段,因为是半保留复制,故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330×4—1=990。 例2.在一个DNA分子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之和占碱基总量的46%。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所在链碱基总量的28%,另一条链上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占所在链碱基总量的__________。 答案: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