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评改课教学模式

习作评改课教学模式
习作评改课教学模式

(二)、初步形成了习作评改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作为主阵地,重点培养学生自主修改文章的能力,强调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实施习作评改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它它外显着我们的写作教学观和教学目标,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对写作的认识与热情,它必将对写作教学起到一种有力的导向作用。“写好了文章,还是自己改”,要使学生能自觉、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自觉克服习作“只写不改”的不良倾向。现代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强调被评价者以及所有同学都应成为评价主体中成员,建立生生、师生合作的评价制度。

选择有效的习作评改方法,同时不断优化。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理论水平,确立不同文体的习作评改要点,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习作评改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并板书课题。导入的方式很多,譬如,直接导课、故事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但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也可以游戏导入法,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不管教学中采用哪种导入方式,要结合教学内容而定,切忌生搬硬根据学生的认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都的差异。

(2)回顾要求,公布标准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对全班习作的简要总评和提示,使学生明确评改重点,集中注意力,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评改。

方法、步骤如下:(1)出示“习作目标”,引导学生回顾本次习作要求,使学生迅速进入习作情境。(2)教师简要评价初稿,指明优劣所在。1、老师总评本次习作完成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优点与不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优点与不足:

a、选材(选材范围是否宽泛、内容是否新颖);

b、写作方法(如修辞手法、说明方法等);

c、语言文字(能否把学到的、课内外积累到的好词佳句运用到文章中)。

评价学生的习作,本着多鼓励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习作采用不同层次的标准。多一把尺子去衡量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亮点,找出好词佳句星、好头结尾星、选材立意星、书写星等,以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比如:同是评改习作,对有的学困生的习作评改要求是侧重评改错别字、语言不通顺、思路不清等,对有的优秀学生的习作则侧重评改文章的结构安排、思想深度。同是对语言的评改,学困生的习作侧重语言通顺、流畅,优秀生的习作侧重语言的严密、生动。评改前教师可把各层学生的评改要求进行充分的准备,并印发出来分给学生。这样学生在掌握了评改知识、清楚了评改要求的情况下就差不多可以实际操作了。针对习作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本次习作的要求,再根据评改内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训练目标,让学生对本节可的学习

达到心中有数。

3、教师简评示范引评。

选择典型习作展示评析,给学生以示范引领。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各方面的要求,发现自己习作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会评改。这一环节的步骤和方法如下:依据“习作目标”各条目排列的先后顺序,对重点条目(“简要总评”时指出易存在问题的条目)逐条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逐条评价典型习作。这个环节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逐条评价。引导学生按各条目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去评价范例习作,将问题各个击破。

(2)要依据“习作目标”的顺序评。“习作目标”各条排列的先后顺序,基本反映了习作的程序,也是评改习作应遵循的顺序。依据“习作目标”顺序评改,有利于学生掌握评改方法,形成评改能力。例如,对前例习作《未来的——》易出现问题的几个方面,应按“科技发展”、“方便生活”、“想象合理”等等,这样的顺序去评改。

(3)评价每一方面时,遵循从模仿到独创等规律。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让学生回顾这一方面的要求。②列举正、反例子(包括“病例文”),让学生比较评价,并对反面例子(包括“病例文”)进行修改,使学生明确怎样符合要求、怎样不符合要求和怎样修改。对“病例文”的评价,可在出示的大“习作目标”本条后面打上相应的符号(如符合本条要求打“√”,不符合本条要求打“×”等),以防“综合评价”时忘记对本条的评价。③教师指出学生本次习作中这一方面

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醒学生“对号入座”,检查自己的习作,让学生说一说这方面做得怎样,并提醒学生也在自己的“习作目标”本条后面打上相应符号。例如评价选材“科技发展”这一方面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引导学生大胆展望未来的科技发展,找出自己最精彩的片段进行交流。②回顾本单元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选材的特点;出示一些学生习作中选材成功或不成功的片断及“病例文”,让学生比较分析并讨论修改。③教师概括指出学生本次习作中没注意选材的各种表现,提醒学生对照检查自己的习作,让他们说一说是否注意了选材,并作上记号。这样,学生就真正知道自己的习作在这一方面做得怎样;如果有问题,也就知道怎样修改了。

(4)小组评改、教师指导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激发兴趣。步骤和方法是:

明确评改改细则;

(1)格式是否正确(2)卷面是否整洁。(3)错别字有几个(4)有几处病句。(5)标点符合有几处明显错误。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7)看文章的选材。包括三点: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

(8)看文章结构。包括三点: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感情是否真挚,看是否够字数.

小组根据修改细则,进行评改实际操作了。(1)互改。根据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4——6人一个小组。小组内(或自愿结对子)交换评改。具体做法是:组内选出一名记录员,一名组长。组长组织本小组的每一位同学依次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允许发问,文章作者做出解释);听完后按照“习作目标”的顺序和逐条引评的方法小组内的同学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包括不足之处和精彩之处。);记录员则在被评的习作上做好这些意见的记载(优点和缺点分类记载)。(2)交流。让学生谈一下对小组内建议的看法,准备如何修改──怎样修改的和为什么这样改,并自己做好笔记。

学生习作经过小组同学互评,显然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在批改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写作,比老师苦口婆心地教授学生写作技巧更为有效。另外因为学生读的是自己的作品,比读别的文章更感情。老师的教学任务也轻松地完成了。这样使同学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他们每个人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受益者。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成为学生真正的指导者,走进学生中去,了解学生动态,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师的参与既活跃了交流的氛围,又能及时地给评改工作以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 5)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从整体上清楚本次习作的目标,以便从整体着眼,改好写得不足的部分;学习评价习作的方法,提高评价能力。这一环节是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步骤和方法是:各小

组经过相互讨论后,可以推荐一篇佳作,全班师生共同评议。先请各组代表朗读文章,其余学生认真听读;朗读完毕,然后全班共议,各抒己见。各小组代表全班展示习作修改成果全班总结修改习作方法大家在讨论中得到启发,共同进步。

(6). 依据意见,自己修改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自我修改的实践,改正习作中的问题,掌握修改的方法,提高自改习作的能力。

方法是:提醒学生依据“习作目标”的顺序,结合自己写在习作后面的综合评价逐条修改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给以具体指导。

7.教师总结,综合评定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教师整体掌握本次习作中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较上一次评价水平是否有所提高。使教师清楚本次习作训练是否达到目标。同时能让学生在每一次习作评改中认真表现,期待老师的亲自肯定。步骤和方法是:

(1)总评。每次习作评改后,老师收上来进行一次最后评定。对自评互评合理准确的给以肯定,对不太恰当的给以指出。再以简单的一两句话做个总结评价。

(2)交流。选评出本次习作优秀的文章和优秀的评价全班展示交流。或发于班级QQ群让孩子与家长共享,或在校园电视台上播出,或为这些孩子发一封喜报。既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又吸引了更多的家长关注。

当然,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教师还要因材施教,使学生人人过关,个个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对自评自改后仍有问题的习作,还应进行必要的“师评”指点,并要求在“师评”指点后再进行自改或互改等,直至人人“过关”。

这样了开放式的习作评改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习作评改课堂基本是老师的独角戏。老师挖口心思的评改,苦口婆心的评价,而学生却难以进入学习的角色,致使课堂效率低下的局面。对教师而言,力避了以往评改工作的高付出、低收效等缺点,教师的工作变得轻松愉快。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中,教师自身也常常受到触动、受到启发。对学生来说,在课堂中,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层次的交流、讨论、评价,学生形成了对文章写作的理性认识,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以强化。学生批改习作水平大提高,写作水平也有了大的提高,同时还提升了他们语言方面相互交流能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