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案例】余杭良渚梦栖小镇案例剖析

【特色小镇案例】余杭良渚梦栖小镇案例剖析
【特色小镇案例】余杭良渚梦栖小镇案例剖析

关键词:余杭良渚梦栖小镇、特色小镇、、设计小镇、设计+、设计奥斯卡

一、发展背景:

1、5000多年前,文明的曙光从这里喷薄而出,留下了以精巧的玉琮玉璧和别致的器为代表的良渚文化,成为“设计就是生产力”的鲜明注脚。从空中俯瞰余杭区良渚梦栖设计小镇区块,一片以灰、白、橙为主色调,极具设计感的建筑群已经建成。

2、北宋时期,良渚出了一位著名的设计大家括,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介绍了大量的制造知识,可以算是最早的工业设计教科书。“我们取其音,为小镇命名‘梦栖’,相信‘原创、首创、独创、外拓’的良渚精神会赋予这里设计和创新的原动力。

3、良渚之于梦栖小镇,具有三方面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明显。良渚无缝接轨主城,紧邻大学紫金港校区、未来科技城,绕城高速、杭宁高速、杭长高速穿境而过,古墩路、莫干山路(104国道)、杭行路、上塘高架(通益路)四条黄金通道畅达主城,规划中的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10号线呈"H"型纵横交错,是北部的交通枢纽。

二是历史文化厚重。良渚,是被誊为"中华文明之光"--"良渚文化"的发祥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资源和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原创、首创、独创、外拓的良渚文化精神正是设计产业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此外,区域境散落着杜甫、荀子、括等文化遗产,拥有良渚博物院、中亚园林、农夫乐园等人文景观,为打造设计小镇提供了文化依存根基。

三是产业基础扎实。辖区已孵化的亿脑创新梦工场公司,科学技术转化成果丰硕;市级文创园良渚玉文化产业园集玉器工艺大师创作、研究、推广、交易为一体,规模初具;区级文创园玉鸟流街区亮点纷呈。随着环浙大创新科技园的深入推进,以大学为主的高校教师、

高等人才纷纷在此居住创业,累计引进各类设计人才300余人,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在此迸发汇聚,为设计小镇的建设夯实了产业基础。

二、产业定位:

依托长三角地区雄厚的工业制造产业基础,梦栖小镇定位为“设计+”,以推进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目标,以“科技+文化+金融+人才”为重点,紧盯高端装备制造前端的工业设计,兼顾智能设计、商业设计等各类设计产业,加快推进创新设计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

三、发展目标:

小镇有个大梦想——打造“设计联合国”!“以工业设计为主导,兼顾智能设计、商业设计等各类设计产业。

四、运作思路:

梦栖小镇一期占地700亩,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将依托毛家漾、邱家坞、玉鸟流等人文景观,打造“一街一山一河”的设计产业布局,形成设计产业集聚区、设计创客创意区、设计人才生活区三大功能集聚产业,推动资源有效整合。

●沿玉鸟路打造各类设计中心、设计产业园等设计产业集聚区;

●环邱家坞打造设计创新研究院、国际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博物馆等设计创客创意区;

●沿毛家漾打造创客街区、居住休闲等设计人才生活区。

一个以工业设计为涵的绿色产业创新生态圈,胸怀“设计+”产业大局稳步布局,正以梦栖小镇为主引擎,吸引着来自全球的设计者,在没有边界、不同领域的思想碰撞之中,阔步进入工业设计的3.0时代。为保障设计企业、设计精英们安心创业创新,梦栖小镇的建设者们竭尽所能,将“服务”无限细化。

1/拥有配套齐全的“设计+”硬件设施,工业设计文化气质浓郁。

梦栖小镇坚持“有核无边,辐射带动”的建设思路,布局了设计中心、创意中心、创新中心、创业中心、金融中心等五大中心。与此同时,加快推进设计中心改造、工业设计城、邱家坞创客中心改造、大师村改建等项目建设,在改建过程中注重保留一些原有的建筑风格,并增加了工业设计的风格和元素。

2/拥有完善的设计产业生态链,为创业创新注入更多便利。

设计师设计出作品后需要打样,通过设计产品打样中心便能轻松完成;为更好地展示设计展品,小镇专门打造了设计产品展示空间,完成工业设计产品展示中心和工业设计产品好产品推广中心建设,帮助企业推出好设计、好产品;小镇联手中国设计工业协会,做强产权中国线上公共服务平台,解决设计作品知识产权保护之忧;与此同时,良渚还制定了一系列创业发展的保障措施,例如,明确企业进驻和商业运作扶持政策,给予小镇企业在创业、人才、发展等方面更充裕的补助和奖励等

3/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空间,心怀安放于此,灵感与创意便获得无限生长。

为塑造宜居宜业的环境,良渚与万科合作,在文化村春漫里购买了66套人才公寓房,供优秀人才入住;大力推进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小镇设计中心wifi全覆盖;依托良渚文化村环境优势,打造绿色出行慢系统,让绿色、舒适、惬意成为小镇生活的最好诠释。

五、小镇特色:

“目标是什么?实现的途径怎么走?空间怎么来?招商怎么来?服务怎么强化?产业怎么

配套?如何打造产业生态链?”这一连串的问题该怎么一一搞定?

梦栖小镇从顶层设计让中国美院做了概念规划,让省发展与改革研究所做了产业规划,以“设计+科技+人才”为重点,一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靠大项目带动,但小镇人知道,目前小镇引进的大项目还不够,他们要把星星变成月亮。

梦栖小镇还将和省工业设计协会合作,共建工业设计创新、工业设计产品展示、好设计好产品推广、原创设计品牌孵化、工业设计培训等5个中心。

六、发展现状:

自2015年11月启动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19.7亿元、集聚各类设计企业(项目) 148家,省千人才1名、国家级大师4名、省级大师5名,集聚各类设计人才630名,形成了涵盖时尚设计、多媒体设计、制造企业研发设计等多方面的完善的“设计+”产业链。

2016年12月1日至4日,首届世界工业设计大会(WIDC)在这里召开,这是继G20峰会后,再次迎来的世界级盛会,将有来自全球五30多个国家,50多个设计组织,500余名行业精英汇聚梦栖小镇,共享全球设计资源,携手推动设计创新。

奖项——国际水准权威标杆

◆梦栖小镇:意大利金圆规奖永久颁奖地

◆梦栖小镇:中国设计原创奖永久颁奖地

◆梦栖小镇:福布斯中国设计力量榜单发布地

七、发展规划:

依照"逐步整合、逐步投用"的思路,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提升改造、新增空间三个层面分区块打造梦栖小镇创新设计区三大板块,最终形成约80万方体量的众创空间。

(1) 设计产业集聚区。沿玉鸟路打造各类设计中心综

合体,重点引进设计知识产权等中介服务机构,基金风投等金融服务机构,开展产业信息发布、设计对接、网络交易等服务,串珠成链,连点成片,形成设计产业集聚,启动设计经济发展新引擎。

(2) 设计创客创意区。环邱家坞打造设计创新研究院、

国际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博物馆等,采取培养一批、培训一批、引进一批的方式,形成从教育、发现和引进相结合的多层次培育体系,培养设计新秀人才。

(3) 设计人才生活区:沿毛家漾打造居住休闲等设计

人才生活区,实现职住合一、宜居宜业工作生活新模式。

(4)美丽乡村休闲区。作为梦栖小镇生活休闲区的补充,目前该区域已委托大学完成美丽乡村发展规划和4个农庄的专题提升规划,重点实施野芦湾至良线园区道路建设,完成景区纵一路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以港南村为示点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八、小镇荣誉:

中国首个工业设计小镇——良渚梦栖小镇

省级特色小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