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普通高级中学生物会考说明及标准规定样式

北京地区普通高级中学生物会考说明及标准规定样式
北京地区普通高级中学生物会考说明及标准规定样式

2013年北京市普通高中生物会考说明

1.一般情况下,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2.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3.生物体内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4.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5和4

5.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蛋白质和DNA

6.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7.唾液腺细胞中合成淀粉酶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8.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9.细胞核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染色质

1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细胞膜具有全透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细胞膜具有识别功能

D.细胞膜的两侧结构不对称

11.线粒体、叶绿体和内质网都具有膜结构

12.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1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是有无核膜

14.右图是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之间水分子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中三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关系是

甲<乙<丙

15.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B.酶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

C.高温使酶的分子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

D.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

16.用14C标记CO2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中由CO2合成糖的过程

17.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不产生CO2

18.把绿叶的色素提取液放在光源与三棱镜之间,在连续可见光谱中出现暗带,暗带在光谱中分布的区域

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19.能够促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

20.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

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D

..

A.增加室内CO2 浓度

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

C.增加光照强度

D.采用绿色玻璃顶盖

21.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2和3

22.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是CO2

23.蔬菜和水果长时间储藏、保鲜所需要的条件为低温、湿度适中、低氧

24.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大的细胞一定比小的细胞复杂

B.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

C.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大

D.细胞体积小,不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5.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B.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起胚胎形成过程中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27.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8.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29.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84、42、84

30.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31.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三个的基因型为AB、ab、ab

32.四分体是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

33.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3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35.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36.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37.下列各对形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A.狗的短毛对狗的卷毛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羊的黑毛和兔子的白毛

38.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为防止自花授粉应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39.基因型是Aa Bb的个体测交后代中,与其两个亲代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50%

40.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卵细胞中常染色体数目和性染色体为22,X

41.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外祖母

42.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是由一对等位基因(R和r) 控制的。某人不能卷舌,其父母都能卷舌,其父母的基因型是RR、Rr

43.一只杂合的黑毛兔,产生200万精子,这些精子中含有隐性基因的约有100万

44.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白交(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后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数是9

45. 以DNA的一条链“…—A—T—C…”为模板,经复制后的子链是…—T—A—G…

46.若双链DNA分子一条链A:T:C:G=I: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的碱基比是2: 1:4:3

47. 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48.在大田的边缘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差异引起性状变异

49.果蝇的下列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精子

50.利用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秋水仙素作用细胞时期的前期

51.与自然突变相比,诱发突变突变率比自然突变的高

52.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5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5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了生殖隔离

55.马达加斯加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两岸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造成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5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57.使用某种农药防治某种农业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是农药对害虫的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5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 捕食者的存在可促进被捕食者的进化

B 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生物的进化

C 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59.摩尔根培养红眼果蝇进行遗传实验,培养若干代后宊然出现了1只白眼雄果蝇。这种变异来源于

基因突变

60.下列遗传病中,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 C

A. 白化病

B.血友病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61.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62.把燕麦幼苗放在左侧照光的条件下培养,幼苗将向左侧弯曲生长

63.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

64.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膜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葡萄糖液

65.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部位是垂体

6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c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可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6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68.人体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69.在某动物的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位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该动物将表现为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70.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71.人进入寒冷环境时,身体不会

发生的变化是皮肤的血流量增加

..

的是 D

72.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

..

A.人体抵御流感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主要消灭侵入人体细胞内部的病原体

C.效应T细胞识别被病毒侵染的细胞并将其裂解

D.B细胞和效应B细胞(浆细胞)均能产生抗体

73.人类的B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是骨髓

74.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75.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原生演替(初生演替)的是 B

A.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

B.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

C.从荒废农田开始的演替

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

76.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4个营养级的能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b

77.浅海中海藻、节肢动物、鱼类、微生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群落

78.在一个天然湖泊生态系统中,肉食性动物比草食动物数目少得多。这是由于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递减

79.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和木材的燃烧

80.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81.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D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D.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82.在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瓶内,要使其中的生物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太阳能

8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8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85.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的是 A

8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错误

..

A.地球上所有动物和植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非选择题

1.下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2]表示两层分子,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向是(用图中字母和→表示),帮助

离子进入细胞的是图中[1] 。

(3)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3] 。

(4)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的种类和数量。

(1)磷脂。(2)A→B;蛋白质。(3)糖蛋白。(4)蛋白质

2.右图表示细胞合成和分泌唾液淀粉酶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控制该酶合成的遗传物质

存在于[1] 中。

(2)唾液淀粉酶先在核糖体合成,再经[3] 运输到

[4] 加工,最后由小泡运到细胞膜外。整个过程均需

[2] 提供能量。

(1)蛋白质;细胞核。(2)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下图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下列问题:

(1)图中[1]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上面分布有__________________,在活细胞中呈_______色。

(2)图中Ⅰ为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Ⅱ为____________阶段。

(3)图中[2]在光下被分解后的产物为[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后者用于Ⅱ阶段的反应。(本小题答图中标号及其物质名称)

(4)图中由C5与[ ]__________结合形成[ ]__________,再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最终合成[ ]_________等有机物。(本小题答图中标号及其物质名称)

(1)类囊体;光合色素及相关的酶;绿。(2)光反应;碳反应(暗反应)。(3)3;O2;5;NADPH([H])。(4)6;CO2;7;C3(三碳酸);8;糖类。

4.工业上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生产啤酒是在发酵罐中进行的,向发酵罐中通入氧气后,检测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消耗量和乙醇产量的变化,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氧化分解成等有机物,产生的不彻底的氧化产物是。

(2)通人氧气后,酵母菌种群数量急剧增加,A点后,葡萄糖消耗量增加的原因是

①;

②。

(1)葡萄糖;乙醇(酒精)。(2)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加;酵母菌细胞代谢旺盛。

5.某同学利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厌氧呼吸)实验,步骤为:

①取10%葡萄糖溶液30ml注入角瓶中,置于35oC水浴中预热。

②取干酵母3g,放人15ml、35℃的温水中化开后,倒人三角瓶中,充分震荡摇匀。

③迅速向混合液表面低价一薄层液体石蜡。用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塞密封瓶口,是玻璃导管伸入右面试管的溶液底部。

④几分种后,观察实验结果。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 )用液体石蜡密封液面的目的是。三角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

(2)试管中有气泡出现,石灰水;打开瓶塞,可以闻到酒精的气味,产生酒精的总反应式,此过程在酵母细胞的中完成。(1)隔绝空气,形成无氧环境;给酵母菌提供营养物质。

(2)变浑浊;C6H12O6→酶2C2H5OH(酒精) + 2CO2;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

6.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一般包括解离、、、制片等四步。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分裂,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3)图中的B细胞处于分裂的期;C细胞处于分裂的期。

(4)该图中的一些细胞可以转变成伸长区、根冠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

(5)把洋葱根尖细胞放人培养液中培养,最终会长成一株洋葱植株,这个技术叫做,其理论基础是。

(1)漂洗;染色;分生;(2)间;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3)前;中。(4)分化。(5)组织培养;细胞的全能性。

7.下图是某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填字母) ,该动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器官)中。

(2)图中A所示的细胞有对同源染色体,B与C所示的细胞中的DNA含量之比为。(3)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条染色体。

(1)A C D;睾丸。(2)两;2﹕1。(3)4.

8.科学家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首先用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A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B噬菌体的双链DNA。然后用被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去侵染细菌,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经检测发现:被A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内没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________没有进入细菌体内;被B噬菌体侵染的细菌内有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_ _____进入到细菌体内。此实验证明_________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2)假定一个被标记的B噬菌体产生了2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个体数是_____。

(1)蛋白质;DNA;DNA.(2)2.

9.下图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②③④⑤为正在合成中的四条多肽链。请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过程在遗传学上称为,需要作为原料。

(2)图中①是_________分子,其合成的主要场所是。

(3)图中②③④⑤最终形成的蛋白质通常是________(相同、不同)的。

(1)翻译;氨基酸。(2)mRNA;细胞核。(3)相同。

10.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为闭花受粉的植物,进行杂交时,需要先在花蕾期除去母本的,待花成熟后再进行。

(2)用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为黄色圆粒,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占F2总数的数量比为________,F2中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

(3)F1与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进行杂交,可以获得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的后代,其数量比接近1:1:1:1。

(1)雄蕊;人工传粉。(2)3﹕8;9。(3)绿色皱粒。

11.在家蚕遗传中,幼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茧的黄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不同杂交组合得到的子代数量比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合亲本子代

黑蚕

黄茧黑蚕

白茧

淡赤蚕

黄茧

淡赤蚕

白茧

一黑蚕黄茧×黑蚕白茧 3 0 1 0

二黑蚕黄茧×黑蚕黄茧9 3 3 1

三黑蚕黄茧×淡赤蚕白茧 1 1 1 1 (1)组合一的结果表明茧色的相对性状中色为显性。

(2)组合二的结果表明控制幼蚕体色和茧色的基因位于__ __对同源染色体上,组合二子代中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

(3)若用D、d和B、b分别表示幼蚕体色和茧色的等位基因,组合三中黑蚕黄茧的亲本基因型为,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这种变异来源于。

(1)黄。(2)两;1/4。(3)DdBb;基因重组。

12.下面是某个耳聋遗传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d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II 1的基因型为;II 2的基因型为;II 3的基因型为。

(2)理论上计算,II 2与II 3的子女中耳聋患者的概率应为。

(3)假定III 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III 2与一耳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中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应为。

(1)DD或Dd;dd;Dd(2)50%。(3)3/8(37.5%)。

13.右图是人类性染色体的示意图,其中I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研究发现大约有54对等位基因位于该区段;II-1、II-2表示X染色体和Y染色体

的非同源区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_______型。

(2)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调查发现男性发病率约7%,而女性的发病率仅有0.5%,其原因之一是男性的Y染色体上缺少与X染色体上致病基因相对应的_________,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_(I、II-1、II-2)区段。

(1)XY。(2)等位基因;Ⅱ-1.

野生一粒小麦

(二倍体、2N=14)

山羊草

(二倍体、2N=14)

×

杂种

(不可育)

秋水仙素 野生二粒小麦

14.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果蝇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

(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 (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a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3)已知果蝇红眼与白眼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眼(b )为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2500只果蝇中才有1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b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1)基因库。(2)0.65;0.35.(3)0.02.

15.研究人员用一粒小麦与山羊草杂交可获得二粒小麦,过程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一粒小麦与山羊草 (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依据是 。 (2)培育二粒小麦的过程中,秋水仙素抑制了细胞分裂过程中 的形成,最终使得二粒小麦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为 条。

(3)培育出的二粒小麦是 (可育、不可育)的。

(1)不是;它们杂交的后代不可育,存在生殖隔离。(2)纺锤体;28.(3)可育。

16.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向光性,设计实验如右图所示。A 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 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不同处理的结果。请

回答问题:

(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

后来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根据其作用取名为生长素。

(1)胚芽鞘尖端。(2)促进生长。(3)少;琼脂块。(4)多;吲哚乙酸。

17.人体血糖浓度的稳定对于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十分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成人血糖的浓度一般维持在mg/dL。(2)进食后,血糖浓度增加会刺激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该激素能促进细胞和肌肉细胞吸收葡萄糖并将其合成为糖元,同时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下降。

(3)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又会刺激胰岛A细胞(α细胞)分泌,该激素可以促使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

(1)80~120。(2)胰岛素;肝。(3)胰高血糖素。

18. 将正常小鼠的胚胎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培养,形成某种细胞团,再将其移植到患糖尿病小鼠的体内,每天测量小鼠的血糖变化情况,得到曲线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实验中非移植组的小鼠(患、不患)糖尿病。

(2)患糖尿病的小鼠由于缺乏,导致血糖浓度偏高,移植后第天小鼠的血糖水平开始恢复正常,说明诱导后形成的细胞团所具有的功能与细胞相似。

(3)诱导后形成的细胞团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与胚胎干细胞相比有很大变化,该细胞团的形成经历了细胞分裂与的过程。

(1)患。(2)胰岛素;38;胰岛B(胰岛β)。(3)细胞分化。

19.图甲、图乙分别是一个反射弧及其部分结构放大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乙所示结构分布于图甲中的部位(填字母),结构①中含有递质(如乙酰胆碱)。(2)当手指无意触到针尖时,会发生缩手反射,该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形式传导的。在A、B、C之间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用字母和“→”表示)。

(3)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手指时,并未发生缩手反射,原因是该反射受到的控制。

(1)D,E;突触小泡。(2)局部电流(神经冲动);A→B→C。(3)大

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

20.右图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

问题:

(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相关部位

的影响下,下丘脑就会分泌[激素A] ________,激素A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激素B] ________。激素B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其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使机体抵御寒冷的环境。(2)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通过①和②过程抑制________和________的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调节。

(1)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素。(2)下丘脑;垂体;反馈。

2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表面含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等蛋白质。血凝素能与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帮助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内。神经氨酸酶能够让新产生的病毒从细胞中释放出来。请回答问题:(1)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被____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最终激活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____细胞,后者分泌的___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病毒增殖。

(2)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产生的____细胞能够与该病毒的宿主细胞结合,并裂解宿主细胞。(3)在研发抑制流感病毒增殖的药物时,下列设计思路合理的是____(多选)。

A.阻止病毒血凝素与细胞膜结合B.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

C.研制新型抗生素等杀菌药物D.抑制病毒RNA的复制

(1)吞噬(巨噬);效应B(浆);抗体。(2)效应T(效应细胞毒性T).(3)ABD.

22. 一个密闭的透明玻璃培养箱,内有潮湿的土壤,生长着两种植物和蚯蚓、蜗牛等动物。培养箱置于能见阳光处,一段时间后,箱内的植物和动物都能正常生活。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箱在生态学上可以称为一个。

(2)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输入到培养箱内被生物利用的能量形式为能;输出的能量形式为能,输出的能量来自的呼吸作用。

(3)该培养箱中物质的总量是(逐渐增加、逐渐减少、保持不变)的。

(1)生态系统。(2)光(太阳);热;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3)保持不变。

23.栖息在灌木丛中的红松鸡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如图A),科学家发现红松鸡体内有一种线虫生活。为确定红松鸡种群数量的周期性波动是否由线虫引起,科学家用驱虫剂分别处理红松鸡种群中5%、10%、20%的个体,得到红松鸡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B)。请分析回答问题:

(1)随着驱虫剂处理的百分比增大,红松鸡种群数量的波动幅度。

(2)红松鸡与线虫的种间关系是。当线虫大量增殖时,红松鸡种群的下降,________升高,进而引起红松鸡种群密度下降。反之,红松鸡种群密度上升。

(1)减少。(2)寄生;出生率;死亡率。

24.A、B是位于阿拉斯加的两个小岛,气候、植被等生态条件基本一致。人

们向这两个原本没有驯鹿的小岛引入驯鹿,驯鹿主要以生长极为缓慢的地衣

为食。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调查统计,获得两个岛上驯鹿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

图。请回答问题:

(1)两个岛上的驯鹿种群数量在达到峰值前呈现典型的型增长。

(2)两个岛的驯鹿种群数量达到峰值后骤减,最可能的原因是种群数量过

2017版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必须修满的生物学学分为 A A.4学分 B.6学分 C.10学分 D.12学分 2.下列各项中,属于高中生物课程必修模块组成部分的是 A A.分子与细胞 B.稳态与调节 C.生物科学与社会 D.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高中生物课程选择性必修部分的是 D A.稳态与调节 B.生物与环境 C.生物技术与工程 D.遗传与进化 4.关于高中生物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 必修课程共有3个模块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3个模块 C. 选修课程有3个系列 D.现实生活应用属于校本生物课程 5. 对选考生物的学生来说,以下内容可以不修习的是 D A. 模块1:分子与细胞 B. 模块2:遗传与进化 C. 模块3:生物与环境 D. 系列3: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6. 关于新课标学分设置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 C A. 必修课程共4学分 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 C. 选修课程每修习完成10学时可获得1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D. 修习完高中生物课程最多可得14学分 7.对高中学生修习生物所得学分分布要求合理的是 B A.高中毕业不高考:0~4学分 B.高中毕业高考但不选考生物:不少于4分(必修) C.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10分(必修+选修) D.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生物:不少于6分(选修性必修+选修) 8.在新课标《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一个层级的是 A A.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 B.说出细胞由C、H、O、N、P、S等元素组成 C.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概述核算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于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 9.在新课标《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内容要求描述不在同一层级的是 C A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B.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有多种可能 C.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D.由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引起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10.高中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生物学科在流程上提出以下申请,不合理的是 A A. 高中毕业不高考:只选修生物校本课程 B. 高中毕业不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修 C. 高中毕业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 D. 高中毕业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课程性质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五)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的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等。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7最新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最新修订版)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标研制组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 念 ..................................................................... .. (1) (一)课程性 质 ..................................................................... .. (1) (二)基本理 念 ..................................................................... ..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 标 ..................................................................... . (2) (一)学科核心素 养 ..................................................................... . (2) (二)课程目 标 ..................................................................... (3)

三、课程结 构 ..................................................................... (3) (一)设计依 据 ..................................................................... (3) (二)结 构 ..................................................................... . (4) (三)学分与选 课 ..................................................................... .. (4) 四、课程内 容 ..................................................................... (4) (一)必修课 程 ..................................................................... . (4) 模块 1 分子与细 胞 ..................................................................... .. (4)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资料基本概念和公式

高中数学会考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集合 1、 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运算 (1)集合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元素a 和集合A 之间的关系:a ∈A ,或a ?A ; 2、子集定义:A 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 ,则A 叫B 的子集 ;记作:A ?B , 注意:A ?B 时,A 有两种情况:A =φ与A ≠φ 3、真子集定义:A 是B 的子集 ,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B A ?; 4、补集定义:},|{A x U x x A C U ?∈=且; 5、交集与并集 交集:}|{B x A x x B A ∈∈=且 ;并集:}|{B x A x x B A ∈∈=或 6、集合中元素的个数的计算: 若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_________,所有真子集的个数是__________,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 二.简易逻辑: 1.复合命题: 三种形式:p 或q 、p 且q 、非p ; 判断复合命题真假: 2.真值表:p 或q ,同假为假,否则为真;p 且q ,同真为真;非p ,真假相反。 3.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是等价的。 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是等价命题。 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若q p ?,则p 叫q 的充分条件; 若q p ?,则p 叫q 的必要条件; 若q p ?,则p 叫q 的充要条件; 第二章 函数 一. 函数 1、映射: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和它对应, 记作f :A →B ,若B b A a ∈∈,,且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b 叫a 的象,a 叫b 的原象。 2、函数:(1)、定义:设A ,B 是非空数集,若按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就称f :A →B 为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f (x ),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3、求定义域的一般方法:①整式:全体实数R ;②分式:分母0≠,0次幂:底数0≠; ③偶次根式:被开方式0≥,例:225x y -= ;④对数:真数0>,例:)1 1(log x y a -= 4、求值域的一般方法: ①图象观察法:| |2.0x y =;②单调函数法: ]3,3 1[),13(log 2∈-=x x y ③二次函数配方法:)5,1[,42 ∈-=x x x y , 222++-=x x y ④“一次”分式反函数法:1 2+= x x y ;⑥换元法:x x y 21-+= 5、求函数解析式f (x )的一般方法: ①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f (x ),且满足172)1(2)1(3+=--+x x f x f ,求f (x ) ②配凑法:,1 )1 (2 2 x x x x f +=-求f (x );③换元法:x x x f 2)1(+=+,求f (x ) 6、函数的单调性: (1)定义:区间D 上任意两个值21,x x ,若21x x <时有)()(21x f x f <,称)(x f 为D 上增函数; 若21x x <时有)()(21x f x f >,称)(x f 为D 上减函数。(一致为增,不同为减) (2)区间D 叫函数)(x f 的单调区间,单调区间?定义域; (3)复合函数)]([x h f y =的单调性:即同增异减; 7.奇偶性: 定义:注意区间是否关于原点对称,比较f(x) 与f(-x)的关系。 f(x) -f(-x)=0? f(x) =f(-x) ?f(x)为偶函数; f(x)+f(-x)=0? f(x) =-f(-x) ?f(x)为奇函数。 8.周期性: 定义:若函数f(x)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满足:f(x+T)=f(x),则T 为函数f(x)的周期。 9.函数图像变换: (1)平移变换 y=f(x)→y=f(x+a),y=f(x)+b;(2)法则:加左减右,加上减下 (3)注意:(ⅰ)有系数,要先提取系数。如:把函数y=f(2x)经过 平移得到函数y=f(2x+4)的图象。(ⅱ)会结合向量的平移,理解按照向量a (m,n)平移的意义。 10.反函数: (1)定义:函数)(x f y =的反函数为)(1 x f y -=;函数)(x f y =和)(1 x f y -=互为反函数; (2)反函数的求法:①由)(x f y =,反解出)(1 y f x -=,②y x ,互换,写成)(1 x f y -=,③写出 )(1 x f y -=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

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科书(人教版)

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1、必修2编写思想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张大昌 自2003年初以来,编者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编写了全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本文结合共同必修《必修1》和《必修2》两本书,谈一谈编者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时的想法和所做的努力,希望能与老师、学生们交流,也希望更多地听到大家的意见。 一、循序渐进,步步登高 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使学生学会所教的内容,对于高中物理课程来说,就是要学会物理学的内容,否则无论知识与技能还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都无从谈起。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前提是学懂物理学! 要学懂物理学,有很多应该注意的事情,但有极其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循序渐进。一个5米高的峭壁,没有专门的工具、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难以攀登,而泰山高1 524米,一般的人都能爬上去,这是因为泰山路上开凿了所有健康人都能接受的台阶。 教学也是这样。凡是教学中的难点,一般说来都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正确分析这个落差,搭好合适的“台阶”,正是教学艺术性之所在。教科书的作用之一是做好教师的助手。编者在分析难点,帮助教师搭设教学台阶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1. 矢量的教学 编者是通过以下几个阶段来引导学生学习的。

(1)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 几十年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既有从力开始的,也有从运动学开始的;国外教科书也是这样。两种安排各有道理。课标教科书从运动学开始,目的之一是使矢量的教学能循序渐进。 在高中阶段,对矢量的认识要突出两点:方向性和加法法则。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两者都不容易。如果先学力,学了方向性后,几乎立即就要学习相加的法则,两个难点相距太近。因此,新教科书先学位移,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在《必修1》第一章第2节说“像位移这样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这里描述了矢量的一个特征,但不是下定义。 (2)通过思考与讨论?领悟?到矢量相加具有特殊的规律 《必修1》第一章第2节有个“思考与讨论”: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这里并不要求学生完整地得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的法则,但一定要让学生思考。只要能够认识到最终的位移并不是把40 m与30 m相加就可以得到的,这就可以了。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心里存疑。新课程不是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吗?存疑就是教师预先埋伏下的问题,探究的开始。学生会不自觉地对这个问题做出或浅或深的猜想与假设……这对于后来的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3)通过实验探索矢量相加的法则 《必修1》第三章,学生通过实验了解了力相加的法则,为矢量的完整定义打下了基础。 (4)矢量的定义

各高中数学会考试题

河北省高中数学会考试题 一.选择题 (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总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1.已知集合A={1,2,3},B={2,3,4},则AUB= A {2,3} B {1,4} C{1,2,3,4} D{1,3,4} 2. = A 2 1 B - 2 1 C 23 D - 2 3 3.函数y=sinx 是 A 偶函数,最大值为1 B 奇函数,最大值为1 C 偶函数,最小值为1 D 奇函数,最小值为1 4.已知△ABC 中,cosA=2 1 ,则A= A 600 B 1200 C300 或1500 D 600或1200 5. 如果a,b 是两个单位向量,那么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b B a 2=b 2 C a ·b=1 D ∣a ∣≠∣b ∣ 6. 已知a=(1,1),b=(2,2),则a – b = A (1,1) B (1,-1) C D (-1,1) 7. 已知△ABC 中,a=6,b=8,c=10,则 cosA= A 5 4 B 5 3 C 5 2 D 5 1 8.已知等差数列{a n },a 1=1,a 3=5,则a n = A 2n-1 B n C n+2 D 2n+1

9.已知等比数列{a n },a 1=2,q=3,则a 3 = A 8 B 12 C 16 D 18 10.已知a?b ?0,则 A ac ﹥bc B -a ﹤-b C a 1﹥b 1 D a c ﹥a c 11.不等式x 2-x-2﹥0的解集为 A (-1,2) B (-∞,-1)U (2,+∞) C (-1,2〕 D 〔-1,2〕 12.已知sinx=1,则cosx= A -1 B 1 C 不存在 D 0 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5分) 13.已知x,y 满足约束条 件 y ≤x ,则z=2x+y 的最大值是 x+y ≤1 y ≥-1 14.已知口袋里有5个红球,15个白球,则从口袋里任取一个球,取到的是红球的 概率为 15.已知函数y=Acosx 最大值为2,则A= 16.已知四边形ABCD 中,=,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为 三.解答题,(共4题,第17,18题每题10分,第19,20每题12分) 17.已知集合A={1,2,3,4},B={3,4,5,6},求 (1)A ∪B,A ∩B (2)已知全集I={1,2,3,4,5,6,7},求C I A,C I B. 18. 解不等式组 x 2-x-6≤0 的解集。 x-1>0 19. 在等差数列{a n }中,(1)已知a 1=3,a n =21,d=2,求n. (2) 已知a 1=2, d=2,求S n

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2016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

2017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二)选修Z课程 l.《选修1一1》 本模块是选修模块。由“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动量与碰撞现象”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三个主题组成。 1.1曲线运动与宇宙探索 内容标准 1.1.1经历实验研究平抛运动的过程,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 出平抛运动的规律。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体会将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物理思想。能关注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抛体运动。 例1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物体的轨迹。 1. 1. 2会用线速度、角速度、周期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了解生产生活中离心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2探究为什么公路拐弯处路面有一定的倾斜度。 l.} 1. 3通过史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例3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等事实,说明科学定律的作用。 例4了解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1. 1. 4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例5了解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1. 1. 5会用洛仑兹力定量分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例b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 例7了解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 1. 1. 6初步了解广义相对论的几个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观测证据。关注宇宙学研究的新进展。 活动建议 C} )通过查找资料,对比炮弹的实际弹道与理想抛物线的差异, 尝试做出解释。 C2)收集资料,探讨自行车拐弯时受到的向心力。 C3)观看有关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片。 C4)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和前景的资料,写出调查 报告。 C5)阅读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刊,在同学中举办小型讨论会。 Cb)观看有关宇宙起源的科教电视片,了解宇宙的演化与发展。1. 2动量与碰撞现象 内容标准 1. 2. 1经历探究碰撞规律的实验过程,初步形成系统和守恒的概念。

高中生物新教材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课 程 标 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部分前言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例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己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面向全体学生《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 《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人社会做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

高中数学会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高二数学会考模拟试卷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1,2,3,4,5,6,7,8U =,集合{}2,4,6,8A =, {}1,2,3,6,7B =,则=)(B C A U ( ) A .{}2,4,6,8 B .{}1,3,7 C .{}4,8 D .{}2,6 2 0y -=的倾斜角为( ) A . 6π B .3 π C .23π D .56π 3 .函数y ) A .(),1-∞ B .(],1-∞ C .()1,+∞ D .[)1,+∞ 4.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都参加了7场比赛,他们所有比赛得分的情 况用如图1所示的茎叶图表示,则甲、乙两名运动员得分的平均数分别为( ) A .14、12 B .13、12 C .14、13 D .12、14 5.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P ,则点P 到点A 的距离小于1的概率为( ) A . 4π B .14π- C .8π D .18 π- 6.已知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120,且1==a b ,则-a b 等于( ) A .1 B C .2 D .3 7.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2所示(单位:cm ), ( A .2 12 cm π B. 2 15cm π C. 224 c m π D. 2 36cm π 8.若372log πlog 6log 0.8a b c ===,,,则( ) A . a b c >> B . b a c >> C . c a b >> D . b 主视图 6 侧视图 图2 图1

_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_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_刘恩山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 刘恩山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摘要 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有很大的变化,它将直接影响我国高中生物学教育发展的方向。介绍了新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色,以帮助我国的生物学教育工作者理解和贯彻这一标准。 关键词 生物学 高中 课程 课程标准 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颁布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标准 ), 标准 研制的完成是我国生物学教育发展中具有标志性的成果。它的颁布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高中生物课程的发展。相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大纲(2002)而言,高中课程标准有了跨越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第8次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反映了新世纪中我国的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生物科学的进步,也反映了国际生物学教育的共同特点和我国50年来在生物课程改革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及相关研究的成果。 标准 的出台,对我国教材编写人员、教师和教研人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帮助生物学教育工作者了解 标准 ,本文将介绍新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 1 设计思路 1.1 课程宗旨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以下简称 标准组 )在标准研制第1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国新的高中生物课程的价值和任务: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其价值是为学生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做出贡献。这一认识是构建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指导思想。 标准组认为,一个人的生物科学素养需要不断地提高,在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的生物学素养虽然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距现代社会对一个公民(而非生物学专业人员)生物学素养的要求尚有距离。因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核心的任务。 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掌握的情况。根据高中生物课程的任务,这个基础也就应该成为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要求。因此,高中生物课程是基于以下5个方面的要求来构建的: 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现象、事实、规律,以及生物学原理是如何用于生物技术领域之中的; 学生能够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 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学生应掌握一系列的相关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学探究一般技能、比较、判断、分析和推理等思维技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学生应在学习生物课程的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和习惯。 1.2 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 社会对高中生物学教育的需求包括提高全民生物科学素养的要求。当代社会在迅速发展、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在这些社会问题中,相当一部分是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如环境、资源、人口、生态等。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全体公民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有赖于全体公民的参与;有赖于他们具有相关的知识,并能依据生物学的原则去正确地决策和采取个人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全体公民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高中生物课程需要应对这样的社会需求。 随着生物科学作为带头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的各种产品和多方面的商机,正在有愈来愈多的资本投入与生物技术相关的产业。这将在生物科技相关的领域中形成更多的就业机会。这些产业在技术的要求上既有高新技术,又有一般技术;在对人才的要求上,既需要高层次、高学历的研发人员,又需要为数可观的、具有基本生物科学素养、工作在生产线上的一般工人。在新的世纪,将有更多的人直接或间接地工作在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工作岗位上。为此,高中生物课程的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1.3 为学生的学业选择和考虑职业方向提供帮助 随着高中的普及,我国将会有更多的高中毕业生直接进入社会工作,他们将面临着择业的问题。那些希望进入高校的学生也要选择学习方向。这是当前许多学生和家长感到困惑的事情,而在以往的高中学科课程中,学生很少能有机会将这一实际的问题同他们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 28 生 物 学 通 报 2003年第38卷第5期 国家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

2017年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专辑编者按:2018年1月,教育部 印发了语文等14门学科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并将于今年秋季 开始执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文本结构、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 方面进行了哪些改进和完善?其主要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基于什么样的 教育现实展开,凝结着修订组什么样的教育思考?这些变化又将对今后的高中 各科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读者深入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标(2017年版),我刊约请包括课标修订组负责人、核心成员等在内的专家学者 对各学科课标进行了分析解读。 实现物理课程功能促成学生素养发展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问题探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组负责人/廖伯琴 莆田第一中学/陈国文 2017年版”)。整体上看,高中课标2017年版进一步强化了物理学科的育人功能,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整体性均明显增强。高中课标2017年版公 布后,莆田第一中学陈国文老师第一时间研读、梳理出一线教师关注的若干问题。以下是陈国文老师与廖伯琴教授的对话整理。 问题1:高中课标2017年版有哪些亮点? 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组对2003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普 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统称“高中课标实验版”)进行修订, 总体讲,修订后的高中课程标准有以下变化。 一是凝练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凸显物理课程的育人功能。根据国际比较、国内调研,以及关于物理课程功能的探索等,修订组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凝练出的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其中“物理观念”含有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及能量观念;“科学思维”含有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要素;“科学探究”含有问题、证据、解释、交流要素;“科学态度与责任”含有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要素。 二是优化高中课程结构,注重课程基础性、系统性与选择性。本次修订既注重课程的基础性,为全体学生发展、国民科学素养提升设计必修课程,又注重课程的系统性与选择性,为国家物理人才的培养、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设计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高中物理必修课程由必修1、必修2和必修3构成,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学生学完必修课程可参加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选择性必修课程由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和选择性必修3构成,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要 求选择学习的课程,对那些拟参加物理学科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学生则是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由选修1、选修2和选修3构成,分别侧重物理学与社会 发展、物理学与技术应用及近代物理学初步等方面的内容,由学校或地方自主开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国际视野与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它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核心任务。 面向全体学生《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知识 点汇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若()B A ∈∈αα则则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 记作A B ??或B A 真子集:若A ≠?B B A ,且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空集: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符号 φ 或 {} 规定: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子集有22-n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属于∈ 不属于?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包含于? 包含? 集合与集合的运算 并 交 补集 C U 第二章 函数 1、求)(x f y =的反函数:解出)(1 y f x -=,y x ,互换,写出 )(1 x f y -=的定义域; 2、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商的对数: 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幂的对数:M n M a n a log log =;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 换底公式:b a N a N b log log log = 幂的运算:n m n m a a = 第三章 数列

1、数列的前n 项和:n n a a a a S ++++= 321; 数列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 2()1(111n S S n S a a n n n 2、等差数列 :(1)、定义: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2)、通项公式:d n a a n )1(1-+= (其中首项是1a ,公差是d ;) (3)、前n 项和:1.2) (1n n a a n S +=d n n na 2 )1(1-+=(整理后是关于n 的没有常数项 的二次函数) (4)、等差中项: 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2 b a A += 或b a A +=2,三个数成等差常 设:a-d ,a ,a+d 3、等比数列: (1)、定义:等比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0≠q )。 (2)、通项公式:11-=n n q a a (其中:首项是1a ,公比是q ) (3)、前n 项和:??? ?? ≠--=--==) 1(,1)1(1)1(,111q q q a q q a a q na S n n n (4)、等比中项: G 是a 与b 的等比中项:G b a G =,即ab G =2 (或ab G ±=,等比中项有两个) 第四章 三角函数 1、弧度制:(1)、π= 180弧度,1弧度'1857)180( ≈=π ; 2、三角函数 (1)、定义: x y  r x r y ===αααtan cos sin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测试题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高中生物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 2、面向全体学生。《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3、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

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 三、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应注意哪几方面? 1.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不是忽视学习成果,而是对学习成果有更高的要求,探究是达成这些成果的重要途径。每一次探究活动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2.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每个探究活动应有学生未知答案的问题。如果学生已经知道答案,就不可能经历真正的探究。除了教科书中的案例外,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选择其中最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作为小组或全班共同研究的课题。 3.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需要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并给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