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与亚文化-姜楠

文化研究与亚文化-姜楠
文化研究与亚文化-姜楠

文化研究与亚文化

姜楠

内容提要近年来“文化研究”成为显学,不仅对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范式和研究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其以“文化”为重点、以跨学科为特色的研究方式也成为当前自然学科的方法论基础。亚文化是文化研究中非常重要和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对它的理论梳理和分析就尤其必要。

关键词文化研究关键词亚文化

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实际上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自始至终伴随着一个持续分化的过程。[1]因此,文化不是一个普遍的、内在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随着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不断发生发展、分化演变的复杂系统。早在原始社会,由于劳动分工尚未形成,文化处于高度统一的整合状态。[2]自阶级社会诞生后,文化开始分化,逐渐形成因阶级阶层、宗教信仰、年龄地域、性别种族的不同而不同的社会群体及其各自独特的文化形态。因此,单一文化的统一性是不可能维持的,任何社会和国家中都存在着主文化和多种多样的亚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的文化,为社会普遍认同;亚文化是以主文化为参照的同一共生环境中的不同文化类型,是社会中辅助的、次要的、边缘的文化。主文化和亚文化都是隶属于文化这一大系统的子系统,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彼此渗透、相互交叉,共同建构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对立竞争的格局使文化具有排他性和对抗性。长期以来,亚文化一直处于统治阶级主导文化的高度压迫之下,理论界关注的也都是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精英文化的研究,甚至将文化狭隘地定义为精英文化。随着文明的进程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在民主运动和现代思潮的推动下,文化逐渐摆脱政治、经济的束缚,拥有了高度的自律性,其

内部本身也进一步分化瓦解,各子系统为争取合法性和话语权,尖锐地对立冲突,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从此,知识分子逐渐把研究重心转向过去被忽略和否定的亚文化,以前所未有的科学理性和批判精神置疑既有的观念系统和文化秩序,并因此获得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解释策略,于是学术理论从僵化转向变化,从一成不变的铁律转向历史的维度。

广义上讲,一切边缘、次要的文化类型都属于亚文化的范畴,这个意义上的亚文化研究没有一个“绝对的开端”。狭义上讲,亚文化专指青年文化,尤其是青年中的越轨群体,这个意义上的“亚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Parsoons)在对美国中产阶级青年文化的分析中首次提出的。[3]1934年,美国社会学协会在耶鲁举行的青年问题讨论会上,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R.Linton)提出青年人创造了一种脱离成人社会的与众不同的文化

形式,进一步开启了亚文化研究学科化的视角。[4]当时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空前繁荣,但这并没有带来犯罪率的下降和更大程度的社会整合。与此相反,犯罪率日趋上升,尤其是青少年团伙暴力、吸毒事件显著增加,犯罪和越轨行为被浪漫化,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关注,其中以罗伯特·帕克(RobertPark)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率先突入亚文化题域的纵深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芝加哥学派致力于城市生长机制、社会后果及城市社群特性的研究,开创了“社会生态学”研究范式,[5]把犯罪问题跟亚文化联系起来,用民族志的方法对芝加哥等大都市中的各种亚文化群体进行了实地调研,使亚文化从一种对

“地下”和边缘文化的猎奇转变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亚文化作为研究课题的逐步学科化从此开始起步。[6]此后,亚文化研究,尤其是

针对种族问题的亚文化研究在美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形成了文化社会学的学科传统。

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英国出现了与美国相似的社会问题,青年亚文化以其叛逆的姿态和怪异的风格挑战了社会秩序和传统道德,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英国媒体普遍认为:随着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发展,“代沟”已取代了阶级成为主要的矛盾,青年亚文化是社会病变的症状。[7]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先后组织和赞助社会生态学、

教育社会学、社会反应分类学及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等机构开始了青年亚文化的研究。[8]其中前三种机构的研究都没能突破传统社会

学的思路和方法,而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以其独特的视角、跨学科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与主流媒体相对的阐释方案,认为青年亚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标志战后英国时代共识的破裂和权威系统的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在青年亚文化研究之前,伯明翰学派的第一批学者:霍加特(RichardHoggart)、威廉斯(RaymondW illiams)和E·P·汤普森(Edward Thompson)等就开始对工人阶级文化进行积极的评价和阐释,批评了代表英国中产阶级主流文化的精英主义者贬低、排斥工人阶级文化的传统,强调认同少数群体文化的重要性,揭露了社会等级制度对文化价值的玷污,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变:“社会理论第一次开始把自己视为反抗性的,与边缘和被压迫群体站在一起”。[9]虽然

他们还没有注意到工人阶级文化中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但这种建立在阶级基础之上,强调压迫和斗争的文化解读方式成为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伯明翰学派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是菲尔·科恩(PhilCohen)1972年对伦敦东区工人阶级社群的考察研究。科恩运用英国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亚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使亚文化脱离了道德评价的领域,作为一种经济事实被人们正视。科恩建设性地将亚文化解释为“揭示并解决母体文化中隐藏的或未决的矛盾”,[10]认为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并没有消失,青年仍然存在于原有的阶级结构中,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是对更大范围的工人阶级“母体文化”内部矛盾的一种意识形态的解决方式,这种方式不是直接的现实的,而是间接的想象层面上的,为后来的“抵抗”理论奠定了基础。

70年代后期,随着《仪式抵抗》、《学习劳动》、《控制危机》等著作的出版,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有了关键性的进展。以霍尔(StuartHall)为首的伯明翰中心成员继承了霍加特、汤普逊等早期学者强调阶级立场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把青年亚文化与阶级结构联系起来进行意识形态本质的理论探讨。但同时认为,工人阶级内部的种族、性别、年龄、地域及劳动分工等复杂因素构成了工人阶级文化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并不存在具有统一本质的工人阶级文化,也不存在铁板一块的工人阶级意识,存在的只是各种相互竞争的工人阶级亚文化。

[11]这些亚文化既与“母体文化”和主流文化相联系,又有一种足够特殊的形态和结构与“母体文化”及主流文化相区别,因而“亚文化

是在一个或多个更大的文化网络中的子集——更小的,更地方化的、更有差异的结构”。[12]

伯明翰中心把亚文化置于深广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分析,提出了“抵抗”的观念: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景观性的表象之后隐藏着意识形态的企图,是一种对当前社会进行批判的特殊方式,表达了对体现中产阶级价值观的英国主流文化的一种象征形式的抵抗,虽然缺乏明确的政治目标,但它仍然是一种“对前革命的社会、政治和组织问题的后革命的文化反应”。[13]

伯明翰中心的亚文化研究分为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两种思潮,分别由保罗·威利斯(PaulW illis)和迪克·赫布迪格(DickHebdige)

为代表。文化主义范式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生态学研究、社会反常状态研究及英国传统经验研究方式的影响,把它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结合起来,强调“主体性”;结构主义范式则受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和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的符号学影响,强调“结构”,认为意义是意识形态建构的。两个流派之间的二元对立和相互影响,促成了文化研究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葛兰西转向”。

带有人种学性质的研究风格和深奥的理论阐释是威利斯的特色,其经典著作《学习劳动—工人阶级后代是如何获得更多工人阶级的工作的》(Learning to Labour—How Working-Class Kids Get Working-Class Jobs)代表了70年代文化研究的一些重要特点。书中揭示了工人阶级青少年在学校内外的社会文化关系,反映了青少年对

占支配地位的文化的政治抵抗。在另一些论文中,威利斯对嬉皮士(威利斯称之为反文化)的研究使亚文化的研究范围扩大到中产阶级青年。他用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 Strauss)的“异质同构”概念分

析嬉皮士的风格,认为风格就是亚文化团体的自我意识与物品的可能性意义之间的“异质同构”。威利斯的研究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的亚文化具有特定的风格,但忽略了亚文化青年与统治阶级的对立关系。

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用斯特劳斯的另一个概念“拼贴”来解释亚文化风格的产生,他认为亚文化风格是亚文化青年借助于已有的物品体系和意义系统,通过对这些物品的挪用和对意义的篡改来实现的。“拼贴”这个概念第一次阐明了亚文化风格与抵抗之间的关系,使亚文化也是有序的和有组织的这种观点被接受。克拉克的分析给亚文化研究带来了新的符号学的内容,但他研究的重点仍然是阶级“经验”,没有达到有意识地去考察符号意义的目的,只是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调查结果。[14]

赫布迪格以符号学的方法分析青年亚文化,标志亚文化研究方法

论的转变。他的《亚文化:风格的意义》(Subculture:the Meaning of Style)是比较成熟的符号学意义上的作品,通过符号分析将语言、经验与现实之间潜在的关系揭示出来。他认为亚文化风格是一种“有意为之”的交流,通过“拼贴”来实现,不同的物品被不合常规地放在一起,打破了日常符号系统的规则,造成了表意系统的失调;亚文化对物品的挪用建立在物品原有的意义系统中,重新语境化以传送新的意义。

霍尔的《控制危机》(Policing the Crisis)堪称该时期伯明翰中心最有影响力的作品,被称为“社会学和文化研究之间的桥梁”。[15]霍尔运用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对因青少年和黑人犯罪而引起的“道德恐慌”进行分析,把亚文化作为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争夺霸权的领域和相互妥协的产物,从文化角度对社会秩序再生产加以阐释,合理解释了文化是意识形态建构的。霸权理论克服了前期研究中的思想局限,把文化研究带出了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的理论困境,为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使文化研究从一种以阶级为基础的社会学朝后结构主义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亚文化研究的深入,种族问题也进入了伯明翰中心的研究视野。赫布迪格认为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的历史必须放在50年代以来,不列颠黑人移民存在的不同反映的承继的前提下予以重新解释,明确地表明了英国黑人青年所感受的异族身份:“揭开英国工人阶级青年文化蕴含丰富的表层,我们可以看到战后种族关系的幻象历史”。[16]保尔·吉尔罗伊(Paul Gilroy)等人撰写的《帝国反击》(The Empire Strikes Back)批评英国左派忽视了黑人和黑人斗争在形成和再形成工人阶级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70年代日益强化的白人中心主义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危机的内在联系。[17]

70年代末,由于女权主义的兴起,性别问题在文化研究中逐步被重视起来。安吉拉·默克罗比(Angela Mcrobbie)认为伯明翰青年亚文化研究虽然成果丰硕,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缺憾:对女性问题的忽略。在威利斯等人的经典作品中没有妇女的位置,没有把对工人阶级男性

的分析与他们的再生产场所——家庭联系起来。因此,默克罗比把目光投向青年女性群体,对工人阶级女孩的生活进行了细致观察,从阶级出身与性别从属两方面深入分析,完成了多篇专著,填补了亚文化研究在女性问题上的空白。在研究中,默克罗比既采取了女性这一新的文化视角,又未放弃传统亚文化研究“阶级”的视角。她认为,“女性”不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概念,不是完全由中产阶级女性构成的,它还应该包括下层妇女和少数族裔妇女,这一点在随后兴起的后现代、后殖民女性主义中转化为更为强烈的呼声。

工人阶级青年亚文化研究是70年代伯明翰中心的工作重点,是伯明翰中心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代表了文化研究在该阶段取得的最高成就,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而奠定了伯明翰中心的学术地位,也使文化研究这门新兴的前沿学科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同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成为当前最有活力的学术思潮之一。

8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信息产业革命所引发的经济变革和市场扩张使全球生产方式、传播方式、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以大众传媒为代表的各种新兴产业对社会群体的形成越来越有影响力,旧的社会关系不断瓦解,阶级文化形成的基础逐渐弱化。另一方面,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错综复杂,世界各地反种族歧视、反性别差异、反民族压迫等运动高涨,取代阶级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传统对象的不断萎缩,新生对象的不断涌现,促使文化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突破了前期的单一视角,把阶级作为社会“身份”的一个部分与性别、种族、年龄诸多方面等同起来,将历

史舞台上失语的各类边缘群体都纳入研究范围,重新审视它们在社会现实中的地位变迁和文化取向。

研究领域的扩大使文化研究融入更加广阔的阐释世界,传统研究方法无法满足新生文本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于是文化研究广泛吸收来自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各类学科的思想资源来修正补充既定的研究范式。其中福科的权力批评理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波德里亚的消费理论、拉康精神分析学以及近二十年来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后女性主义等,都对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其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领域的变化必然导致研究范式的变化,研究范式的转换更新又为学科深入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推动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扩延,在这种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演变中文化研究逐渐不再具有特定的指称,快速地渗入各个层面,与所处的历史语境相互关联,成为一个不断变化、难以界定的学科。

因此,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被认为与过时的、局限的、僵化的、阶级反映的身份观念紧密相关,已经无法回应后现代群落那种流动的、暂时的、异类的生活方式和状态。80年代中期以后,学界没有继续针对亚文化进行集体性的专题研究,而只是把它作为中介文本和重要材料,在不同的理论框架下被不同地阐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对消费的研究,主要有“新时代”文化研究和修正主义文化研究两种理论。其中“新时代”文化研究仍然把工人阶级男性青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其消费过程,认为他们的消费方式侵入了上层

社会消费空间,颠覆了性别和社会身份,带给他们自由和快乐。安迪·本内特和其他的“后亚文化主义者”(又称为后现代超级个人主义)关于音乐文化的重要研究致力于人们建构自身生活体验所依赖的主观解释,反对伯明翰中心的“经典”传统——阶级中心化解释。奥森·纳瓦(Or-son Nava)认为广告为青年人创造性使用商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告企业对青年人给予尊重——将他们视为“有难以企及的识别力”,从而使有关的“经验智慧”变得不值一提。[18]以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文化研究在霸权理论基础上,吸收了“快感”理论、“拼贴”理论及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n)的文化资本理论,从“文本接受”的角度展开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批评。费斯克认为大众并不是一个单质的整体,而是由各种社会集团和亚文化构成的。[19]大众以不同的消费方式维持各种亚文化身份,颠覆主流文化的同质化,因此大众文化“能够保持文化差异,生产亚文化的特殊意义和快感”。[20]

这两种理论把注意力从生产转向了消费,批评马克思主义者“生产控制消费”的理论,为文化研究增添了新的视角,但是它过分强调消费活动的意义,割裂了与特定历史语境的关系,忽略了政治经济的重要性和技术的决定因素,是一种对消费至上主义不加批判的立场。

二、对传播与流通的研究。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研究产生于全球文化一体化背景下,以媒体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后工业文化潮流改变了空间与地域、中心与边缘、现实与虚拟、领土与疆界等传统社会的意识和观念,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戴维·莫利

(DavidMorley)在对大众传媒受众的研究中反对肤浅的阶级理论:“它掩盖了年龄、性别、种族与民族的社会差异”,[21]采用拉康的精神分析学从受众的亚文化群体类型来考察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意义,把文本阅读分为顺从式、协商式、对抗式三种基本方式,指出身份/角色/性别/种族是由社会建构的。莫利把“散居”——移民亚文化作为研究重点,揭示媒体跨国公司为创造统一市场而进行的文化同质化使那些从属的亚文化群体被置于生活的边缘,“在欧洲文化认同的绚丽图景的事实上是通过单一民族国家的力量而形成的领土和文化分级体系”。[22]

理查德·戴尔分析了在同性恋亚文化中流行的明星现象,对身份、团体、隔离有关的主题作了比较,他认为亚文化及其产物被各种媒体作为原料制造成商品,破坏了标志亚文化成员身份的基本符号的稳定性,意味着任何身份标志都是人为的,一切存在都是模仿。戴安娜·克兰(Diana Crane)则认为,作为商品的亚文化在销售过程中已不再与产生它的群体及其体验密切相关,失去了它的本真的、质朴的性质,开始与占主导地位的文化认同,而那些没有被商业化的亚文化的影响力正在消散,在完全商业化的环境中没有生存的余地。[23]劳伦斯·格罗斯伯格(Lawrence Grossberg)从“受众、影迷、用户”的角度来分析大众传媒运用亚文化研究的目的,将媒体受众看作是文化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抽象的人口统计数据,反对长期以来“学者们倾向于将媒介定位为促进而不是帮助亚文化形成的观点”。[24]

三、对意识形态、权力结构与身份认同的研究,这些研究总是把

权利话语作为中心议题,通过身份的建构来揭示文化内部的权力结构。研究认为人们获得身份的所有途径都以文化的形式存在,文化体制决定着生活经验,对性别、种族、宗教的差异表征普遍存在于新闻、广告、影视、服装、音乐等各种文化客体之中,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只是意识形态的材料,是性别、民族、种族等文化范畴的表述和铭刻,是由社会建构的。

“新民族志”学派的斯卫特曼将身体视为具有颠覆性、创造性和

内在多义性的“政治”抵抗的场所,他认为当代文化的一个标志就是从稳定的、共同的亚文化群体身份向流动的、个人化的身份认同移动。而后殖民文化研究则分析由殖民主义引起的文化冲突,认为移民作为生活在西方的少数族裔,既远离故土又非西方正统,这是双重的边缘化。后殖民文化研究反对多元文化主义,所谓多元文化只不过是种族主义的一种掩盖,是用一种表面上的平等掩盖不平等的事实。在白人中心社会里,人类没有共处的基础,少数民族必需自我认同,凝聚起来反抗主流社会,争夺文化权力。

以霍尔为首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在葛兰西霸权理论基础上融

合了拉克劳(Ernesto Laclau)的“接合理论”,把传统马克思主义模式和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结合起来进行文本分析。这种理论将分析对象“语境化”,避免了还原论和本质论的双重困境,使文化研究从传播模式转向语境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萨利·穆特关于女同性恋身份研究的著作中就运用了接合理论把阶级身份、民族主义和

怪异理论联系起来讨论,强调日常生活中充满着阶级关系,“自我”是从差异中且经由差异建构出来的。

通过以上对亚文化及其研究理论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亚文化不是一个物化的、同质的整体存在,而是一个多纬度、多层面、立体、可变、异质的指意系统,它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要来划分,被不同的使用者赋予不同的意义,而每一种形式和意义都涉及一个微小的层面,满足文化研究从具体到抽象的运动。因此,亚文化是文化研究复杂而丰富的中介文本,涵盖在所有的文化研究领域中,任何对它的归纳分梳都不会得出相同的结论。

作为一种思想批评和政治介入,文化研究否认任何必然的、普遍的结构,它始终置疑主流文化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为了寻求能够显现各个层面的斗争的平台,它从一个互补的视角——借助各类边缘群体进行文化实践的方式和作用来进入社会结构。社会权力结构的不平等作用于社会生产、分配、消费、流通等各个环节,共同组织成一个制造差异的系统,从而形塑支配和从属关系。只有通过边缘从属群体对差异的确切反应,才能打开社会结构的关系网,找出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中的裂缝,这成为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策略。

然而,边缘从属群体不是一个普遍的、必然的、内在固有的概念,它可以按照阶级、年龄、种族、民族、信仰、性别、地域、性取向等等固有特性的界说,分解还原为各种亚文化群和亚文化,而且总是处于社会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复杂关系中,随着特定历史语境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它没有单一、终极、绝对、最后的意义,只有无尽的变

换的示意链,只有在特定的历史语境背景和对应的理论框架之下,亚文化的当下占有才有具体内容。

亚文化概念的复杂变化与文化研究的学科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每一种形式和理论都是由特定历史和文化情境决定的,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相对应,虽然各种理论之间充满了不可调和的差异、矛盾、冲突、争论,但都是文化研究这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文化研究的学术实践从不同的角度覆盖了资本主义文化运动发展的全过程。

因此,文化研究不是一个特定的理论、传统或思想流派,也没有任何类型的合理一致的意见和完全包容性的界说,它总是在变化着的历史语境和理论资源中不断转换,而历史语境是碎片化的、不连续的、不完整的,只有建构多种可能性的理论自觉,才有可能对历史和现实具备双重的洞见,正如格罗斯伯格所说:文化研究之所以“能够对付自身历史语境的无限复杂性”,在于它总是根据介入的文本和占有的资源来建构理论框架,决不会在特定语境之外预先设定,它的理论取决于特定的、具体的、遇合的文本,“试图利用一切必要而可用的思想和理论资源来解释文化”。[25]

注释:

[1](德)哈贝马斯《论现代性》,载王岳川尚水主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第6页。

[2]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页。

[3](加拿大)迈克尔〃布雷克《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刘亚林胡克红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第55页。

[4]迈克尔〃布雷克《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前引书,第55页。

[4]于海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第2页。

[6]Ken Gelder. Sarah Thornton. The Subcultures Reade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7. P1

[7](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103页。

[8]迈克尔〃布雷克《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前引书,第81页。

[9](英)戴维〃钱尼《文化转向一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年,第41页。

[10]Ken Gelder. Sarah Thornton.The SubculturesReader. P94

[11]转引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22页。

[12]Stuart Hal.l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Hutchingson&co. Ltd,1976. P13

[13]转引自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引书,第22页。

[14]迈克尔〃布雷克《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前引书,第22页。

[15](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第261页。

[16]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前引书,第115页。

[17]转引自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引书,第28页。

[18]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前引书,第134页。

[19](美)约翰〃费斯克《大众经济》陈永国译,载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引书,第227页。

[20]约翰〃费斯克《大众经济》,前引书,第241页。

[21]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前引书,第151页。

[22](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第106页。

[23](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年,第144页。

[24]Ken Gelder. Sarah Thornton.The SubculturesReader. P473

[25](美)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马海良译,载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前引书,第68、69页。

原载:《求索》2006年第3期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 异同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管理的概念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是最近业界谈的比较多的一个概念。和都有“文化”,但是不是说他们两者就是相同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探讨。 文化是一个社会和群体形成的共同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具有三个要素:精神、载体和群体。世界有三大文化圈,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教文化圈。这三大文化圈的历史都很悠久,人口都在10亿以上,影响非常深远。基督教文化强调“赎罪”,要拼命工作才能减轻罪过,所以为什么西方(美国、德国、以色列)这些国家的法律很规范、职业道德水平高、比较敬业,跟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伊斯兰的意思是“和平、顺从”,只有按照真主的意愿去生活和工作,才能升入天国,所以这些国家的人都非常的虔诚,宗教色彩浓厚,这也导致了这些国家大都在经济上比较落后,思想上较为保守。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其精神内涵是道德、和谐、和睦、亲情,这些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另外,文化都需要载体,比如春节、端午节等很多节日都是亲情和家族文化的代表,中国人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很多风俗、仪式也都体现着文化的精神内涵,另外,很多故事、典故、寓言和英雄也都从不同层面反映和传承着文化,岳飞代表精忠报国,关羽代表忠义。文化的第三个要素是群体,没有群体也自然无法形成文化,而且,这个群体可以按民族(汉、回、满等)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还可以按地区(南方、北方、西

北)形成地域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下面的亚文化。这些精神、风俗、仪式和群体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从深层到表层的中华文化。 与都脱离不了文化,他们的形式和内容与文化都密切相关,细想一下,的塑造是不是也分成三个层次,核心理念(精神)、制度与行为(载体)、文化群体(不同职能部门)是不是也包括品牌精神、品牌传播(载体)、目标(群体)三个方面 笔者认为,与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一种亚文化现象。我们可以从相同和不同两个方面来进行深入阐释。 首先,与有相通的地方。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这个企业的、信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现,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企业当作一个人,当你第一次见到这个人,那么他的衣着打扮会给你第一印象,这就是公司的VI(视觉识别),包括公司的建筑、办公环境、办公器具、LOGO等表面的直观的有形实体;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你又能了解到他的做事风格,这是的具体表现,但是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这个人的言行举止这就取决于他内心深处的和信念了,同样的,对于企业来说,是文化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制度和行为,这个文化的核心,就是我们常说的和企业核心。那么什么是我们说日久见人心,你跟一个人经过长久交往,你发现了他可能是一个诚实、活泼、开朗的人,你对他的个性有一个认知,你觉得喜欢跟他交往,也许会成为知己。如果对于企业来说,这个企业给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认同,就是或者叫品牌内涵,他是联系心理需求与企业的平台,是的最高阶段,目的是使在消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时,能够产生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并形成。比如,当我们提到,

企业文化与部门凝聚力

桂林宾馆的企业文化塑造和部门的凝聚力之我见 曾听一所知名酒店业人士在文章中说到:现阶段酒店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对一个难题,就是酒店员工流失严重,培训不足,造成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难以实现,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不确定因素,而这个问题的解决,除了构建合理的薪酬制度外,企业文化成了关键。如何营造一个好氛围,有生机的,使员工产生归属感的企业文化是解决人力资源管理缺陷的重要因素。 一.时代的发展,企业的竞争,要求我们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企业的文化。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而优秀企业文化所产生的共同的价值观、认同感,则无庸臵疑地会加强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打破了彼此之间的障碍,对以整个企业为载体的核心能力的营造十分关键。 纵观世界500强企业,杰克韦尔奇对通用乃至世界所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塑造了一个最优秀的企业文化。在韦尔奇的价值观中,企业成功最重要的的就是企业文化,他的管理理论中认为企业的根本是战略,而战略的本质就是企业文化。韦尔奇为"软件"革命是不遗余力的,因为他看到了:"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 知名连锁酒店对企业文化的塑造更是不遗余力:香格里拉大酒店的企业文化是“我们要把赢得客人忠实感作为事业发展的驱动力,力争成为业主,客人,员工及供应商的最佳选择。”丽兹--卡尔顿酒店集团公司的座右铭是:我们以绅士淑女的态度为绅士淑女服务。而四季酒店的企业文化则是:“我们的物业,都会因非凡的设计和完善的设备而更具价值。我们紧守严谨的道德操守,提供殷勤的个人化服务,必能满足贵客的严格要求,迎合他们的品味,以维持我们在全球高级豪华酒店机构中的崇高地位。” 在这些知名企业的文化定位里,我们不难看到,企业已经将自身的发展目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产生与百家争鸣;两汉时期的百家的罢黜与儒术的独尊;宋明时期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明清时期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发展四个重要的阶段。从这四个时期的内容上看,以一贯之的都与儒学有关,于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受到打击、西汉成为正统思想、宋明进一步发展、明清衰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作为统治者不管采取何种思想,都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 一、“百家争鸣”思想的形成、主要成果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 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品牌文化vs企业文化(1)

品牌文化vs企业文化 管理的概念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品牌文化是最近业界谈的比较多的一个概念。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有“文化”,但是不是说他们两者就是相同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探讨。 文化是一个社会和群体形成的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具有三个要素:精神、载体和群体。世界有三大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教文化圈。这三大文化圈的历史都很悠久,人口都在10亿以上,影响非常深远。基督教文化强调“赎罪”,要拼命工作才能减轻罪过,所以为什么西方(美国、德国、以色列)这些国家的法律很规X、职业道德水平高、比较敬业,跟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伊斯兰的意思是“和平、顺从”,只有按照真主的意愿去生活和工作,才能升入天国,所以这些国家的人都非常的虔诚,XX色彩浓厚,这也导致了这些国家大都在经济上比较落后,思想上较为保守。儒家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其精神内涵是道德、和谐、和睦、亲情,这些价值观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另外,文化都需要载体,比如春节、端午节等很多节日都是儒家亲情和家族文化的代表,中国人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很多风俗、仪式也都体现着文化的精神内涵,另外,很多故事、典故、寓言和英雄也都从不同层面反映和传承着文化,岳飞代表精忠报国,关羽代表忠义。文化的第三个要素是群体,没有群体也自然无法形成文化,而且,这个群体可以按民族(汉、回、满等)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还可以按地区(南方、北方、西北)形成地域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下面的亚文化。这些精神、风俗、仪式和群体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从深层到表层的中华文化。 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都脱离不了文化,他们的形式和内容与文化都密切相关,细想一下,企业文化的塑造是不是也分成三个层次,核心理念(精神)、制度与行为(载体)、文化群体(不同职能部门)?品牌文化是不是也包括品牌精神、品牌传播(载体)、目标消费者(群体)三个方面? 笔者认为,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一种亚文化现象。我们可以从相同和不同两个方面来进行深入阐释。 首先,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有相通的地方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这个企业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现,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企业当作一个人,当你第一次见到这个人,那么他的衣着打扮会给你第一印象,这就是公司的VI(视觉识

企业文化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管理是一门实践科学,讲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近来,有关管理的各种理论、实践、学说、案例、方法、西方的、中国式的,层出不穷,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而言,似乎每种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左右为难,或者觉得外来的方法不适合自己,或者不管什么照单全收。从《谁动了我的奶酪》到《没有任何借口》,管理仿佛是那么简单,其实又是那么难以掌握。笔者对于成长中的中国企业该学什么以及如何学习,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实践方法,供读者参考。 学习的误区 从二十多年前中国管理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极度匮乏,到现在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的管理科学有了质的飞跃。对于管理是个啥东西,我们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活生生的案例。海尔、蒙牛、联想等在引领中国企业走向正规化、科学化的同时,也非常好地彰显了企业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企业不学习,就无法进步,就无法在当今各行各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存活。在新理念和思想变化越来越快、信息传播越来越迅速的当今,有一些中小企业经常陷入学习的误区: 不学习 有一些企业,凭借着当时特定的市场机遇和企业家自身的聪明才智,在风起云涌的市场大潮中披荆斩棘,杀出了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成长之路。当该企业到达一定规模和行业地位后,企业家陶醉于成功后的自我满足,不屑于虚心学习和创新,固步自封,结果企业停滞不前乃至迅速进入衰退期。 学习,但没有明确的目的 记得几年前,笔者在中国的很多城市里看到这样一则标语:向济南交警学习!因为这句标语中没有宾语,当时笔者就曾暗自琢磨,济南交警怎么了?他们有什么先进事迹?各个城市要像济南交警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济南交警? 无独有偶,现在的很多中小民营企业,自己深知管理水平的不足,非常如饥似渴地拜师学艺,不管什么理论、主张和方法,只要企业家觉得好,就组织大家学习。学习态度固然好,但问题是企业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在没有明确目的前提下,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流于形式化,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企业文化凝聚力,影响企业凝聚力因素

腹有诗书气自华 企业文化凝聚力,影响企业凝聚力因素 员工激励在线应用。目前有2款产品:为你点赞?和白领悦读?。 为你点赞?是一款员工即时认可与激励在线应用。通过事先定义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并在员工做到这些行为时及时给予认可和奖励,从而达到落实企业文化、提升员工敬业度的效果。 白领悦读?是一款奖励员工读书、写书评的在线应用。它能够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增强员工间的交流沟通,并助力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型。 企业凝聚力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采用教育、吸引、熏陶等多种宣教方式,利益机制来培养构筑员工庄严的命运认同感、工作责任感、事业开拓感和集体荣誉感,使每个员工都能将其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企业凝聚力作用具体表现

为: 一通过企业成员诸多微妙心理变化,借助各种激烈方式,减少遏制力,增强驱动力,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果,从而改进企业运营效率,在企业内部形成以特定文化氛围为背景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只“无形的手”——以尊重个人感情为基础的自我调制机制,来操纵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在情感层次上实现统一; 三规划良好的企业目标,这是企业发展的前景,是依靠企业员工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的最高值,是最激励企业员工为之不懈奋斗的一种精神力量。 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因素 企业凝聚力是一个复杂的变量,影响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企业成员本身的心理这样内部的原因,又包括企业外界对企业的影响这样外部的原因。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使企业凝聚力大小或者方向发生变化。 (1)企业成员的相容性。企业成员的相容性,即企业成员相互接纳对方的程度,表现为各企业成员性格,爱好的同质性与成员所接受知识的互补性。同质性的多少和互补性的大小,与企业凝聚力的强弱息息相关。 (2)企业成员的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一般情况下,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对高层次需求产生需要,并且需要的层次具有很强的发展性。假如要让一个薪水很少的人经常参加娱乐活动,一般很难,他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多挣钱上,以首先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在五个层次的需要中,归属需要也叫社交需要,是建立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础之上的,只有当归属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更进一步产生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从这方面来说,企业的凝聚力与企业成员的五个层次的需求均有关联。 (3)企业领导行为方式。领导是企业的核心,是一个企业重要的纽带,假设一个企业的领导层内部不团结,势必会影响到企业成员。而一个能够广开言路、善于听取各种意见的领导群体显然会对企业成员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企业内部成员的团结,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企业规范。企业规范是企业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企业规范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推动力,它能够理清成员的个体目标,使之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如果企业缺乏规范甚至有规不依,企业的凝聚力就难以形成。 (5)外部环境变化。在外部环境日新月异的当今,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否则就会被市场的潮流所淘汰。面对众多压力,多数企业成员都会有一种压力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团结起来,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外界的环境变化了,企业凝聚力也会随之而变化。企业领导只有善于利用外部环境,才能够使企业凝聚力长久不衰且不断增强。 中智关爱通(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智公司旗下为企业提供员工弹性福利、员工激励、员工节日福利、员工补充保险、企业餐补税优、员工体检、员工心理咨询等在内的整体员工关爱解决方案品牌。关爱通凭借全面的IT平台技术及强大的供应商整合能力,已成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论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反思 【摘要】网络新媒体、青年亚文化的迅猛发展,影响着现在青年群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文化以特殊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的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当代青年亚文化有着娱乐性和批判性的特点,这种特点的存在,也体现了青年群体对事物有多元化的诉求和自身复杂的心态,青年群体的外在表现是在狂欢中放逐自己,它的内在精神确是在批判中构建,这种形式不利于青年群体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该建立多元的引导方法和分级的治理办法。 【关键词】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主流文化 一、在狂欢中放逐是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的外在气质 (一)青年在娱乐狂欢中逃离主流文化的规律。新媒体环境下,青年亚文化渗入到文化结构中,以它独特的风格形成了文化形式。青年亚文化真实反映了这些群体对文化的诉求和态度,使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之间产生了复杂的关系,青年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主流文化。在现实世界中,面对的压力有很多,学习、工作、生活等现实压力无处不在,这些压力让他们变得焦虑不安。但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就不同了,青年都罩着一层面具,没人会摘下他们的面具,在网络世界里,青年是自由的,他们隐藏在面具后,毫无顾忌的在论坛、贴吧等平台发表这自己的言论,利用图片,影

像等工具进行着网络文本的传播,他们制造网络热点和跟着网络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达到集体狂欢的效果。他们在网络世界里自由的翱翔,成为现实生活中自己不敢成为的人。用文字释放自己的不满,得到了心理上的安慰,也发泄了自己的情感。他们在自娱娱人的过程里放纵自己,躲避着社会的规则,逃离现实社会的压力。 (二)青年在娱乐狂欢中不断强化自我身份认同。青年群体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乐于尝试新事物,有强大的探索欲。但是在尝试新鲜事物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是否正确的迷茫感,他们需要别人的肯定,而其他人认可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们产生积极效应,强化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有一种说法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青年亚文化和这个类似,是一群兴趣或其他方面有共鸣的青年自发聚集,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在新媒体的环境下,青年将自己的趣味来界定自己的文化空间。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他们不断寻找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和他们交流情感,最终所有人形成一个相互认同的情感共同体。 二、在批判中建构是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内在精神 当代青年亚文化的批判建构精神从未陨落。这种批判精神只是变换了风格,隐藏在青年亚文化狂欢的现象之下,让人们发现不了。青年亚文化隐藏着青年群体的多元化价值诉求,青年亚文化从来不是年轻人的游戏,是一种独具一格的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考真题专题

考点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0?海口高二检测)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 A.天人合一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D.修、齐、治、平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人我和谐”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A、C、D三项分别是天人和谐、君民和谐、身心和谐,B项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2.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法家学说D.道家学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采用黄老思想治理国家。材料体现了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简化事情,不用权谋。 3.(2010?泰安模拟)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民贵君轻B.君舟民水C.为政以德D.君权神授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材料中所悟出的“道理”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A、B、C都是体现了民本思想,D项则为君主专制辩护。 4.“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思想主张相吻合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B.“民贵君轻”,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材料中“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是指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它为各代人民所接受,也被统治者所采用。 5.(2010?莆田高二检测)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解析】选A。本题考查辨析能力。孔子主张的“仁”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主张“仁义”,希望统治者施政时以德服人,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 6.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建议以礼人法,以法护法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解析】选D。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民性”有“善质”,可见是主张民性本善的,而“立王以善之”是“天意”,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7.(2010?汕头高二检测)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 管理的概念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是最近业界谈的比较多的一个概念。和都有“文化”,但是不是说他们两者就是相同的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地探讨。 文化是一个社会和群体形成的共同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具有三个要素:精神、载体和群体。世界有三大文化圈,文化圈、基督教文化圈和伊斯兰教文化圈。这三大文化圈的历史都很悠久,人口都在10亿以上,影响非常深远。基督教文化强调“赎罪”,要拼命工作才能减轻罪过,所以为什么西方(美国、德国、以色列)这些国家的法律很规范、职业道德水平高、比较敬业,跟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伊斯兰的意思是“和平、顺从”,只有按照真主的意愿去生活和工作,才能升入天国,所以这些国家的人都非常的虔诚,宗教色彩浓厚,这也导致了这些国家大都在经济上比较落后,思想上较为保守。文化圈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其精神内涵是道德、和谐、和睦、亲情,这些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 另外,文化都需要载体,比如春节、端午节等很多节日都是亲情和家族文化的代表,中国人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很多风俗、仪式也都体现着文化的精神内涵,另外,很多故事、典故、寓言和英雄也都从不同层面反映和传承着文化,岳飞代表精忠报国,关羽代表忠义。文化的第三个要素是群体,没有群体也自然无法形成文化,而且,这个群体可以按民族(汉、回、满等)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还可以按地区(南方、北方、西北)形成地域文化,这些都是中华文化下面的

亚文化。这些精神、风俗、仪式和群体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从深层到表层的中华文化。 与都脱离不了文化,他们的形式和内容与文化都密切相关,细想一下,的塑造是不是也分成三个层次,核心理念(精神)、制度与行为(载体)、文化群体(不同职能部门)是不是也包括品牌精神、品牌传播(载体)、目标(群体)三个方面 笔者认为,与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一种亚文化现象。我们可以从相同和不同两个方面来进行深入阐释。 首先,与有相通的地方。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这个企业的、信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现,打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把企业当作一个人,当你第一次见到这个人,那么他的衣着打扮会给你第一印象,这就是公司的VI(视觉识别),包括公司的建筑、办公环境、办公器具、LOGO等表面的直观的有形实体;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你又能了解到他的做事风格,这是的具体表现,但是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这个人的言行举止这就取决于他内心深处的和信念了,同样的,对于企业来说,是文化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制度和行为,这个文化的核心,就是我们常说的和企业核心。那么什么是我们说日久见人心,你跟一个人经过长久交往,你发现了他可能是一个诚实、活泼、开朗的人,你对他的个性有一个认知,你觉得喜欢跟他交往,也许会成为知己。如果对于企业来说,这个企业给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认同,就是或者叫品牌内涵,他是联系心理需求与企业的平台,是的最高阶段,目的是使在消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时,能够产生

推进集团公司文化建设增强集团公司凝聚力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生产实践中逐渐培育与塑造而形成的日趋稳定独特的企业价值行为和企业健康向上、和谐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是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建设,达成企业员工必须做什么,允许做什么,希望做什么,禁止做什么等等文化规范的共识,从而产生企业合力与理想业绩。企业文化建设是市场经济运行,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题课。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源动力,从国内外一些企业文化搞得好的企业来看,企业文化力,首先是凝聚力,第二是激励力,第三是约束力,第四是导向力,第五是纽带力,第六是辐射力。可见,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经济文化,而是一种决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核心力。 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形成凝聚力、吸引力、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同企业的价值观、发展战略、竞争策略、管理风格是息息相关的。企业文化的确定取决于企业价值观,而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塑造则主要取决于管理。也就是说,管理是形成企业文化的主要手段。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

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对于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大集团整合重组后,如何构建以“广州建筑”品牌、“和谐活力市政”品牌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使品牌尽快深入人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使员工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兴衰联系起来,使员工增强归属感和向心力,聚合员工的能力和才智,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存和“上下同欲者胜”的境界,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市政集团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和行为规范建设的基础上,更融合了“广州建筑”品牌文化,进一步补充、丰富集团企业文化内涵,同时也弘扬了优秀文化传统和企业精神,为推进集团三年发展规划提供文化动力。 一、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实质和规律性的认识,着力克服和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从国有企业固有的重要地位和本应发挥的作用看,与世界许多一流企业相比较,目前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也不平衡。我司和其他企业一样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继续深化。没有把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思考和把握,紧迫感和主动性不强;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员工整体

青年亚文化表现形式及青年教育

青年亚文化表现形式及青年教育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亚文化随之兴起,其形式、规模和内容呈多样化和流行化趋势,并表现出对青年文化生活的不断渗透,对青年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青年亚文化概念与青年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入手,着重探讨青年亚文化发生与发展的特点,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鲜明时代特色,从而倡导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价值的青少年特色文化的构建。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表现形式;青少年教育 一、青年亚文化的概念 1.主流文化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性格,精神,意识,思想,语言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民族将成为植物人。”这里说的文化我认为应该称之为主流文化,而且我认为一个地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能有一个主流文化,其余都属于支流文化,就象一条大河干流只有一个支流却有许多,主流文化应该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一脉相承而延绵不断! 一般来说,“主流文化”是特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那些群体的利益,因此也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保守性,也就是说它倾向于维护既存的社会秩序与权力结构。主流文化并非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有着按地域,人群,宗教,性别,乃至性倾向及其他分类方式下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承担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重任,而任何主流文化,不论如何分类,要完成这一重任,都应当有以下特征:自信、开放、包容。[1] 什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呢?纵观五千年中华历史文明,研究过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的人就会找到答案。其源头可追溯到上古的三皇五帝,由对鬼神的崇拜到诸神归天,接下来就是周文王作的<<周易>>(很可惜<<夏易>>,<<商易>>都已经失传)。在这本看似占卜实是哲著的经书中就最早提出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它直接开启并影响了春秋时期的老子与孔子。前者寂寞著述五千言讲出了“道”与“德”,后者言传身教说出了“仁”与“义”,这四个字涵盖的“大同和谐”的无私利他思想与文化经过了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筛选并经过先哲们不懈的传承与发展潜移默化之下使之融进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精髓之中。 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世界的与民族的、现代的与传统的、大众的与精英的、

《企业文化》问答题答案

《企业文化》课程总复习内容(参考答案) (201106半开卷考试) 二、理论运用题范围: 1、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什么?(例:分析说明其在实际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P32 答: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调管理,注重在吸取传统文化界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最佳结合动态平衡。(例如,公司(企业)通过环境布局布置、形成和执行制度、开展系列活动等都是具体的运用,其中必然反映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内容。) 2、企业文化体系包括哪些内容?各部分内容所处的地位是什么?P35-36 企业文化体系包括四部分内容: 企业整体价值观念。它是指企业的基本信仰、追求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主要解决办企业是为了什么?企业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企业的经营指导思想是什么? 企业精神。它是企业规范化和信念化了的意识的表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中积极的主导意识,它与企业整体价值观念是紧密相连的。 企业伦理道德规范。它是调整企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公众舆论、规章制度等形式表现出来,并对规范员工的个体行为,协调全体职工的行动,保证个人目标同企业目标的一致性起着教育、引导和制约的作用。 企业风貌与形象。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行为特征、视觉特征以及企业风格、风气、传统、习惯等,表现为企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大小和企业内部精神面貌的好坏。取决于企业整体价值观念和企业伦理道德规范。 企业文化构成体系的四个部分在企业文化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分别是:企业风貌与形象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表层,它体现了企业文化的整体风格与品位,也以一种特有的氛围对组织成员起着影响、感染、教化和引导作用;企业伦理道德规范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中层,它直接把深层文化转化成一种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对组织成员的言行起着引导和制约作用;企业整体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深层,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决定着整个企业文化的方向、本质、层次。 6、企业文化的冲突与企业文化的选择二者之间的关系。P105-110(例如,请结合“国美并购永乐“材料,分析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冲突表现) 答:企业文化冲突指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所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企业文化冲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不同类型、不同模式、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历史阶段的企业文化的不同特质所构成的基本价值观之间的过分悬殊造成的。 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1、企业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关于企业文化内部正统与异端、新与旧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大致有几种情况: (1)企业主文化已变成病态文化,它或者是由于以往企业的主要领导者的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或者是由于企业文化环境系统发生变化所造成的; (2)企业主文化已达到健全的、优秀的、高度成熟状态,不过这种文化已经经过了企业文化成长的几个阶段,正在慢慢地失去文化上的优势; (3)企业主文化已经演变成为过时的、陈旧的、衰败的文化,企业亚文化在企业陷入严重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异同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之异同 是自身的品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统一,品牌文化是企业整体社会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定位于目标消费市场的需求,服务于消费者的需要,目的是要与既定的目标消费者产生对于品牌文化认同的共鸣,进而促进其产品的销售。企业文化是企业整体社会形象的内在体现,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 效率。两种统一于一体的文化又针对不同的群体宣传,所以在营销中应该予以恰当的区分使用,即品牌文化是面向现有或潜在的目标消费者,而企业文化大多是面对企业及行业或相关群体作宣传。从现在大量的媒体广告中不难看出一种误区,把自身的企业文化当成企业的品牌文化大加宣传不在少数,而且其投放密度和费用支出都相当可观,当然不能说没有效果,但对于品牌文化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的树立可以说作用甚微,最多也只是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准确的品牌性格定位 首先要分析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的性格特征,这应该从该群体的性别,年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心理状态,收入层次,消费观念,消费偏好和消费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找出其共性,并以此共性为依据,确定产品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这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即:该品牌所代表的精神文化是目标消费群乐于并且是易于接受的。不仅是通俗的而且具备了较强的渗透力.我们以宁波卷烟产生产的“大红鹰”品牌为例,该品牌的形象代言为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代表了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这也正是新时代下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更为不俗的是该品牌的销售额已跃居国内烟草业第三,仅次于“中华”和“红塔”。 只有让消费者首先接受产品和服务当中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消费者才会对产品和服务产生感情认同,这样能够被动之以“情”的消费者,最终成为了该品牌的忠实用户,其忠诚度也最高,同时也成为了该品牌和服务的口碑宣传媒介。 树立鲜明的品牌性格 鲜明的品牌个性是品牌定位的需要,也是目标消费者区别同类产品的重要心理特征,以鲜明的品牌个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进而使消费者偏好承载该品牌性格的产品,这样的营销方法在商品同质化差异越来越小的今天,已逐步凸显其独特的功效。 品牌性格是在表述该品牌所代表的精神,而这种精神通常需要用某种行为或具备某种行为的物(品牌形象代言)来演绎和表达,这种品牌性格的传播途径和手段则往往是直接通过媒体,或能代表该精神行为的活动来进行。以生产“万宝路”香烟而驰名全球的菲利浦·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为例,该公司一直都积极赞助各项国际体育活动,尤以国际一级方程式车赛最有声望,这是莫里斯公司最有影响、最重要的赞助活动之一。在大众心目中,一级方程式赛车被视为自由、奔放、竞争、极具挑战性的运动。一级方程式赛车

现代企业文化——团队精神与企业凝聚力

《现代企业管理》 论团队精神与企业凝聚力 【关键词】团队精神、企业、凝聚力 【摘要】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团队精神的影响因素,团队精神的培养方法,小结。 【引言】团队精神是任何一个集体成功的法宝,只有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此论文就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让人们对团队精神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团结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难成大事;一个企业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民主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难以强大。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员变得更好。 -----迈克尔。乔丹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在领导的指挥和带领下,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是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的集中体现。当今社会,企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所能实现的仅仅是企业整体目标的一小部分,团队力量的发挥已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必要条件,因此,弘扬团队精神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团队精神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体现着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的魅力、

核心竞争力所在。团队精神的奥妙之处在于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团队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团队工作注入强大的能量,从而使整个团队拧成一股劲,形成一个团结共进、众志成城、步调一致的团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团队精神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体现着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的魅力、核心竞争力所在。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发扬团队精神是企业发展立足的关键所在。一个企业要想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始终使自身处于最佳发展状态,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建设一支充满协作精神的高绩效团队,是企业决策层的重要管理目标之一。要建设一支高绩效的团队,有几个要素是不可忽视的。首先,人员的选择是团队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人是构成团队的最核心的力量。第二,团队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第三,要明确团队领导者的权限以及团队组织的基本结构,这些是保证团队健康成长的要素。 一、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团结、协作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无数的个人精神,凝聚成一种团队精神,企业才能兴旺发达,基业长青。团队精神是看不见的堡垒。大海航船,难免会遭到激流与逆风的袭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运营同样会有不测的风云,比如国家政策的变化,公司骨干力量的突然出走……都会给企业重重的一击。基于此,每个公司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建设,以增强公司的抵抗力,保持公司可持续发展。在这当中,公司团队精神的培养是至关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周专题训练) 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影响深远,以岳飞、文天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价值观来自( )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 鹿,两鹿互相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 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 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A、兼爱 B、以礼入法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 3、一个时代的政治文明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 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明末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4.“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 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 民和自我实现。”下列思想与上述评论最相符的是() A.天与人不相胜B.修身齐家平天下 C.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D.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5. 战国时“士”阶层日益壮大。依其主张,钱穆把他们分为“劳作派”、“不仕派”、“禄 仕派”、“义仕派”和“退隐派”。下列属于“劳作派”的人物是[() A.墨子B.韩非C.孟子D.庄子 6.“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合理调节,以取得社会存在和个体身心的均衡稳定:不需 要外在神灵的膜拜、非理性的狂热激情或追求超世的拯救,在此岸中达到济世救 民和自我实现。”这体现的是() A.文艺复兴的人文追求 B.启蒙运动的政治理想 C.儒家的政治道德原则 D.道家的自然达观理念 7、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到:“所谓真了解者,必神 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 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下列选项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读史者应结合当时历史的特定环境感悟历史②对历史人物和 事件的评价应同情其所处环境③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具有批判意识④研究 历史应神游冥想,充分发挥主观想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据学者考证,汉代已可种植反季节蔬菜,但当时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违反自然节 律,会导致灾异。这种看法的理论根源在于 A.勤俭节约 B.天人感应 C.重农抑商 D.格物致知

关于企业文化与亚文化

一家企业,如果业务正常,生意兴隆,老板讲自己的企业有如此这般的文化,或是如彼那般的文化,估计企业员工都不会太计较。 但是,我们都知道主流声音与非主流声音的差别。 而比较术语化的称谓是企业文化(组织文化)、组织亚文化。 而亚文化如果引导得当,自然也是对组织非常有利。 反之,假装亚文化不存在,否认、忽略员工们的担心,则不利于员工士气。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研究HR的人,提醒企业不要轻易大规模裁员的根本原因——大规模裁员带来的不是降低“离开员工的士气”,而是极大地损伤在岗的员工。 如果骨干员工不能得到明确的反馈,得到正向的评价时,就会认为“下一个被裁的,就是我”。 所以,如果说,要提醒预防大规模裁员的话,最合理的做法是:招人时更加谨慎一些。或者说,制定人员招聘的战略举措时,应该更加合理些。 员工的类型有很多,但企业一旦效益不佳,第一步离开的,往往是一些没有得到重用的有技术背景、竞争对手希望得到的人员。这些人的离开对企业来说是有损害的。 那些岗位不重要、不怎么干活的,老板期望他们主动离开的那些员工,一般都不会轻易离开,宁可被老板花钱裁员。因此,矛盾由此产生。 事实上,组织最最关心的,是如何留住自己想保留的人才,并让他们有归属感;同时,也期望顺势淘汰那些不称职、或工作量不饱和的员工。 有些老板甚至整个高管层都认为:企业文化花拳绣腿、隔靴搔痒,采取了不少措施,花了不少钱,却不能带来预期的效应——越是急于看到“凡投入必有产出”的结果,如果心态放不正,得出的结果恰恰相反——企业文化建设反成“功利心太强,像做秀而非出自内心”,从而导致员工看穿老板的本意。

虽然,道理阐述出来,大家都明白。但就我亲身经历的数家企业(包括医院这类事业单位、政府这类管理机构)经验来看,组织文化不论你是否承认,它都明确地存在着。而且,往往与墙上写的、网上公布的,有些出入。 但组织又不得不进行发布——有些组织虽然明智,就是时时提醒、时时奖惩——只有将组织行为的持续规范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才有可能改造一个组织的文化与亚文化。这个组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需要持续地进行关注、持续改进(借用“持续改进”理念、及时奖励——及时惩罚不用我强调,基本上每个组织都能做到)。 组织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一个组织做事的方式方法。 例如,腾讯公司遇到这件事,会如何处理,有一种方式;而到了一家生产型企业如富士康的生产一线,会如何处理,可能是另一种方式。这两者的差别,即我们心目中的组织文化的差异。组织文化当然要适应不同的组织。但很多正向的理念,提法都是近似的。 一家IT企业,由于员工是由很多专业技术人才组成,有些专家型员工,比他的主管知道得还多。而如果采取准军事化管理、生产型企业管理方式,成功的可能性会很低。而持续不断进行人性化改革,则会减少员工诟病、减少为竞争对手培养人才——有一个例外:如果这家企业能够培养出员工的自豪感,则会大大减少优秀骨干的流失。 一家企业,在某一时段,被自己的员工议论,很正常不过。 毕竟不是生活在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那时的“单位”既稳定又有权威,如果你隶属于某一单位,你的生老病死,只要你不犯大错,单位都会给你包了。每家单位都是一个小社会,既有食堂也有保育室照顾小孩,还有工会、妇联管老年人与女性员工。 即使是彼时,内部员工议论纷纷也是常见现象。 因为你无法堵住另一人的嘴,所以,企业老板应该有足够的胸襟,不必介意内部员工的议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