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周波熔接机点检记录表

高周波熔接机点检记录表

高周波塑胶熔接机

设备点检表

编号:年月

粘度计操作规程

此标准操作程序适用于8546570数显粘度计。 2.职责: 实验室人员按此文件正确的使用和维护粘度计。 3.操作规程: 4.1.操作前准备 4.1.1.安装黏度计,调整仪器水平,使气泡位于圆圈中间。 4.1.2.拧下黏度计的保护帽,插上电源,开机。 4.2操作程序 4.2.1.使用程序 A. 将被测物放在容量为250ml的高型烧杯中,使物体表面成水平状态。 B. 根据测试要求选择适当的转子、转速来测定。 C. 将转子拧上,然后放入被测物的正中心,调节升降旋钮,使其与周围距离相等, 且转子的刻度线应与被测物的水平面平齐。 D. 按下指针控制杆,打开电机开关,转动变速旋转,调至试样规定转速数向上。 当数显表上指针超过满程时,关机,换上大一号转子测试。 E. 放松指针控制杆,使转子在试样中旋转,约待1分钟指针基本稳定某一数值时, 如转速慢时可不利用指针控制杆直接读数即可。如转速太快看不清时,按下指 针控制杆,再关闭电机开关读数。 F. 查阅粘度计上系数表即可得相应的粘度。 粘度计算方法:η=k.α 式中:η=绝对黏度 k=系数α=指针所指读数 D. 重复三次,取平均值。取下转子,清洗干净,拧上保护帽。关机。 4.2.2.校正程序 A.每月校正一次,根据被测样品的粘度范围,选择标准样品的黏度值。 B.将标准样品恒温到25度,选折合适的转子和转速。选择原则:标准样品的粘度 值/最大量程=10%∽100%。 C.测量标准样品的粘度值,并记录扭矩是否在10%∽100%之内,如不在,重新选择 转子和转速。 D.校正的成功标准:标准粘度样品测量值合格范围=标准值±(标准值/100 + 最 大量程/100),完成校正后在黏度计的校正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E.如不符合要求,及时报修。 4.2.3.清洁频率:每周用棉布擦拭仪器表面,保持仪器干净整洁。 4.3.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3.1.装卸转子时必须将接头处往上抬一下,避免仪器的枢轴针受到损害。

实验三 液体粘度的测定

实验三 液体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Ostwald 粘度计测定液体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2. 进一步掌握调节恒温槽的技术。 3. 了解温度对液体粘度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液体的粘度η,亦称粘度系数,是指单位面积的液层以单位速度流过相隔单位距离的固定液层时所受的力。粘度的大小与分子间力有关,即与液体的性质有关。温度对液体的粘度的影响较大,一般温度升高,液体粘度变小。 若液体在毛细管中流动,则根据波华须尔公式可得: 48r Pt VL πη= 式中,r :毛细管半径;L :毛细管长度;V :液体的体积;t :液体流经长为L 的毛细管所经历的时间;P :管两端的压力。 按上式由实验来测定液体的绝对粘度是困难的,但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的比粘度是适用的,若已知标准液体的绝对粘度,则可求出另一种液体的粘度。 奥氏粘度计是毛细管粘度计的一种,适宜于测定低粘度液体,方法是用同一粘度计,分别测定两种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同一毛细管,且流出体积相等时各所需时间,这样有: 411 18r Pt VL πη= , 422 28r P t VL πη= 从而, 111222 Pt P t ηη=。 式中,P = hgd 。h ,推动液体流动的液位差;d ,液体密度;g ,重力加速度。 如每次取样的体积一定,则可保持h 始终一致,则有: 111 222 d t d t ηη= 假如液体2的粘度η2为已知,则液体1的粘度η1可由下式求得: 11 12 22 d t d t ηη= 由于温度对液体粘度的影响很大,故测定液体在某一温度时的粘度,必须注意控制温度恒定。 本实验以25℃时的水为标准,测定20℃、25℃温度下无水乙醇及丙酮的粘度。 已知25℃下水的粘度为0.8904×10-3 Pa·s ,水的密度为0.99707 g·cm -3 ,乙醇的密度为 图3-1奥氏粘度计

沥青标准粘度计检定规程

沥青标准粘度计检定规程 1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道路沥青标准粘度计(以下简称粘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引用文献 本规程引用下列文献: 《JTJ052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术语 沥青标准粘度 在一个特定的盛样杯中,盛装规定数量的沥青样品,在规定的温度下,样品通过规定流孔,流出规定体积所需要的时间。 沥青标准粘度单位 与特定检测温度和检测孔径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单位,单位为秒(s)。 4概述 粘度计是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煤沥青和乳化沥青等材料流动状态时粘度的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在试验温度下,试样从粘度计的盛样管中流出50ml所经过的时间,以秒(s)计,即为该试样的粘度。粘度计盛样管流孔的孔径有3mm、4mm、5mm、10mm四种。可根据沥青材料的种类和稠度来选择试验温度及盛样管。用此法测定粘度应注明温度及流孔孔径,以T.d 表示(T为试验温度,℃;d为流孔孔径,mm)。粘度计由盛样管、球塞、恒温水浴、温度计、搅拌器、接受瓶和秒表组成(图略)。 5.计量性能要求 5.1 恒温水浴 水浴的控温允许偏差为±0.1℃。

5.2 盛样管 5.2.1 盛样管内径为40mm±0.05mm。 5.2.2 盛样管的流孔直径有3mm、4mm、5mm、10mm四种,其允许差均为0.025mm;流孔的长度也均为5mm±0.025mm。 5.3 球塞 5.3.1 用于堵塞10mm流孔盛样管球塞的直径为12.7mm±0.05mm;标记高度为92mm±0.25mm。 5.3.2 用于堵塞3mm、4mm、5mm流孔盛样管球塞的直径为 6.35mm±0.05mm;标记高度为90.3mm±0.25mm。 5.4 接受瓶 接受瓶的容量为100ml,在25ml、50ml、75ml、100ml处应有刻度,其允许差为1ml;也可以采用量筒。 6 通用技术要求 6.1 粘度计应有标牌和标志、标牌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和制造日期等内容。使用中的粘度计应有检定合格标准,标志上应有最近一次检定日期、有效期限和检定人员姓名等。 6.2 粘度计的外表、面板及零部件的表面处理应光滑、均匀且牢固,不应有明显的裂纹、起泡和脱落等损伤和缺陷。 6.3 粘度计水槽应无任何渗漏现象,且与恒温水浴中的水循环良好。 6.4 盛样管的内壁应光滑整洁,无锈蚀。 6.5粘度计个开关、按钮功能正常,操作灵活可靠。 7 计量器具控制 7.1 检定条件 7.1.1粘度计检定应在无腐蚀性气体且无对流空气的室内进行。 7.1.2 检定用设备包括: a) 游标卡尺:量程200mm,分度值0.02mm; b) 深度尺:量程200mm,分度值0.02mm; c) 外径千分尺:量程25mm,分度值0.01mm; d) 专用通止规:共4支,一端分别为3.025mm、4.025mm、5.025mm、10.025mm;另一

Brookfield粘度计保养指南

Brookfield粘度计保养指南 来源:东南科仪 粘度计的日常保养: 1、开机时一定要先通电,再打开电源开关;关机时,一定要先关电源开关,再断电。 2、转子用完后要清洗,并整齐放入黑色转子盒内。 3、保持转子和转轴连接处清洁,不要沾上样品。 4、长时间不用,在转轴底部需盖上保护帽。 5、定期用标准硅油进行校验。 粘度计的日常检查: 1、对于数显粘度计,开机时观察其显示的机型是否与仪器背后标签相符。在自动较零完毕后,观察其扭矩的显示百分比是否在+/- 0.2之间。并用手拨动转轴,观察其摆动次数,LV机型 6次以上,RV机型 5次左右,且不会出现突然停止现象。如果以上检查一切正常,粘度计即可正常使用。 2、将转速设置在100RPM,在不装转子的情况下空转,观察转轴的旋转是否同心,是否没有较大的摆动。 通过检查、校验,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仪器是否存在故障。下面是BROOKFIELD 粘度计一些常见的故障以及初步判断方法示例: 1、钢尖和宝石轴承座的磨损:这是一种很常见的故障。钢尖和宝石座是用来承托粘度计的传感器和转轴、转子的重量的,正常情况下应该光滑,摩擦力很小,

但由于二者的长期接触磨合或操作不注意使钢尖用力磨坏宝石座表面,造成宝石座表面变得凹凸不平,从而会使得两者的接触不是一点而是一个面,增加了摩擦阻力,从而影响了仪器的精确度。在仪器的操作显示上会出现开机后,扭矩不是“0”的现象(表盘表现为指针不在“0”)。 2、转轴弯曲:可能是由于转轴受过碰撞或转轴使用时间过长变形引起的。这一故障仪器表现为100RPM 空转的情况下,转轴晃动较大,一般转轴偏离轴心超过0.8mm 以上的就必须送修更换转轴了。 3、面板不受控制:这种情况是由于使用时间久,长期按键,使得按键失去作用而损坏。 4、开机校零后,仪器显示不是“0”,而是负数。这是由于客户在自动校零前,没有将转子从转轴上取下,或转子已经浸入在样品中。 5、测量时,仪器显示“EEEE”,表示测量超出“最大测量范围”。这是由于测量选用的转子或转速搭配不当所引起。 6、PCB 板损坏:由于有些客户使用不稳定电源造成瞬间电压过大,烧坏电源板或显示板,造成无法开机或无法显示数据,此时需要更换新的电路板。

(完整精品)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奥式粘度计

(完整精品)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之奥式粘度计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实验日期 2017 年5 月23 日 实验地点:实验楼B411室 实验名称 用奥式黏度计测定液体的黏滞系数 组号 第 组 【实验目的】 1.进一步巩固和理解黏滞系数的概念。 2.掌握用奥式黏度计测定液体黏滞系数的方法。 【实验器材】 奥式黏度计、温度计、秒表、量筒、乙醇、蒸馏水、移液管、洗耳球、大烧杯、物理支架、胶头滴管。 评 分

【数据记录与处理】 查表与记录: 实验温度T = 20 ℃ 蒸馏水的密度= 0.99823×103 kg /m3 乙醇的密度= 0.789×103 kg /m3 蒸馏水的粘度系数 = 1.005×10-3 Pa·s 数值项目 次数蒸馏 水 t1(s) 乙醇 t2(s) t1的绝对 误差 Δt1(s) t2的绝对 误差 Δt2(s) 1 2 3 平均 1ρ 2ρ1η

计算: 结果: 【原始实验数据粘贴处】 = ? ? ? = 1 1 1 2 2 2 η ρ ρ η t t = ? + ? = 2 2 1 1 2t t t t η E = ? = ? 2 2 2 η η ηE = ? ± = 2 2 2 η η η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取相同体积的待测液体和标准液体进行测量? 奥氏粘度计测定时,标准液和待测液的体积必须相同,因为液体下流时所受的压力差ρgh与管2中液面高度有关。 2.为什么实验过程中要将粘度计浸在水中? 为了提供一个相对较恒温的条件并测量出黏度计所在环境的温度,因为温度对黏度的影响很大。 3.测量过程中为什么必须使粘度计保持竖直位置? 因为重力对压强差、结果的测量准确度有影响,应保证液体只收重力的作用流下,不受管壁的影响。

液体粘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液体粘度的测量 物11 彭瑞光 1、实验目的 1.1用旋转法测量液体的粘度,并作出粘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1.2了解并使用落球法和毛细管法等测量液体粘度的方法,观察液体中的内摩擦现象2、实验原理 2.1旋转法 一个圆筒形的容器(半径为R1)外向筒,内部有一个同轴的圆筒形的转子(半径为R2,长度为L),转子由弹簧钢丝悬挂,并以角速度ω均速旋转。待测液体被装入两圆筒间的环形空间内。待测液体的粘度可用下式计算: ??? ?????R R L M 222 1114-=ωπη(1) 其中,R1是外筒的内半径,R2是转子的内半径。M 为转子受到液体的粘滞阻力而产生的扭矩。这样,通过转子角速度和扭矩的测定,就可以通过粘度计的几何尺寸计算出液体的粘度。 当电机以稳定的速度旋转,连接刻度圆盘,再通过游丝和转轴带动转子旋转(见示意图)。如果转子未受到液体的阻力,则游丝、指针与刻度圆盘同速旋转,指针在刻度盘上指出的读数为“O ”。反之,如果转子受到液体的粘滞阻力,则游丝产生扭矩,与粘滞阻力抗衡最后达到平衡,这时与游丝连接的指针在刻度圆盘上指示一定的读数(即游丝的扭转角)。2.2落球法 如果一小球在各方向无限深广的液体中下落,由于附着于球面的液层与周围其他液层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因此小球受到粘滞阻力,它的大小与小球下落的速度有关。则小球所受到的粘滞阻力F 可描述为: πηνγ6=F (2) 式中:r 是小球的半径,v 是小球下落的速度,η为液体粘滞系数。 小球在各方向无限深广的液体中作自由下落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且都在竖直方向:重力mg 、浮力ρ0gV 和粘滞阻力F 。 Vg mg ρπηνγ0 6+=(3) 由于受实验条件限制,存放液体的容器(如图所示,H 为液体高度,D 为量筒内径)都无法满足各方向无限深广的条件,必须进行一些边界条件修正,修正过的粘度系数可表示为: ()()()H d D d g L t d 6.114.21182 ++?? =ρρη(4)

3.液体粘度的测定

实验2 液体粘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测定液体粘度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奥氏粘度计(Ostwald )测定乙醇水溶液的粘度。 二.实验原理 粘度是流体分子在流动时内摩擦情况的反映,是流体的一项重要性质,其大小用粘度系数η(亦称粘度)来度量。测定液体粘度的仪器和方法,主要可分为三类: 毛细管粘度计——由液体在毛细管里的流出时间计算粘度。 落球粘度计——由圆球在液体里的下落速度计算粘度。 扭力粘度计——由一转动物体在粘滞液体中所受的阻力求算粘度。 在测定低粘度液体及高分子物质的粘度时,以使用毛细管粘度计较为方便。液体在毛细管粘度计中因重力作用而流出时,服从以下泊塞叶(Poiseull )公式: 8r t p lv η π4 = 式中:η为液体的粘度,单位为Pa·s(N·m -2·s);p 为液体的压强;为毛细管长度;r 为毛细管半径;t 为流出时间;V 为流经毛细管的液体体积。对于某一支指定的粘度计而言,可写为: 2 t At p η= 式中:A 为毛细管常数。

奥氏(Ostwald )粘度计 乌氏(Ubbelohde )粘度计 乌氏(Ubbelohde )粘度计和奥氏(Ostwald )粘度计就是根据泊塞叶(Poiseull )公式而设计的两种测定粘度的仪器,如图所示。奥氏粘度计适用于粘度低于10 Pa·s 的液体;乌氏粘度计可测量粘度在1~100 Pa·s 范围的液体。在测定高分子溶液时,常用乌氏粘度计,其特点是可在粘度计里将溶液逐渐稀释,特别适用于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粘度。本实验采用奥氏粘度计,它与乌氏粘度计的原理一样,都是毛细管法,测量时取一定体积(即管中记号a 和b 之间)的液体,测定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过毛细管所需的时间t 。先利用粘度已知的液体(一般取水)测定毛细管常数A 。具体方法是:在不同温度下用同一支粘度计测定水的粘度,水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数据可查本实验的附录部分。以ηt/p 对t 2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求出毛细管常数A 的值。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对被测液体进行测定,便可求得该温度下被测液体的粘度。 由实验直接来测定液体的绝对粘度是困难的,而测定液体对标准液体(如水)的相对粘度是简单实用的。在已知标准液体的绝对粘度时,即可算出被测液体的绝对粘度。设两种液体在本身重力作用下分别流经同一毛细管,且流出的体积相等,则: 11 22 88r p t lv r p t lv ηη414 2π= π= p=hg ρ,这里,h 为推动液体流动的液位差;ρ为液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如果每次取用式样的体积一定,则可保持h 在实验中的情况相同,因此可得:

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制订粘度测定法标准操作规程。 适用范围:粘度测定。 责任:检验人员对本规程操作,检验室主任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程序: 粘度系指流体对流动的阻抗能力,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采用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或特性粘数表示。 液体以1cm/s的速度流动时,在每1cm2平面上所需切应力的大少,称为动力粘度(又称绝对粘度),以Pa·s为单位。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kg/m3)的比值,再乘以106即得运动粘度,以mm2/s为单位。高聚物稀溶液的相对粘度的对数值与其浓度的比值,称为特性粘数。 第一法用平氏粘度计测定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 1.简述 1.1本法系用相对法测量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经毛细管所需时间,以求得液体的运动粘度或动力粘度。 1.2本法适用于测定牛顿流体(如纯液体和低分子物质的溶液)的动力粘度或运动粘度。 2.仪器与用具 2.1平氏粘度计(见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Ⅵ G中的附图1),毛细管内径有(0.8±0.05、1.0±0.05、1.2±0.05、 1.5±0.1或 2.0±0.1)mm多种,可根据各该药品项下规定选用(流出时间应不少于200秒)。 2.2恒温水浴直径30cm以上、高40cm以上的玻璃缸或有机玻璃缸,附有电动搅拌器及电热装置,恒温精度±0.1℃。2.3温度计分度0.1℃,经周期检定。 2.4秒表分度0.2秒,经周期检定。 3.操作方法 3.1粘度计的清洗和干燥取粘度计,置铬酸洗液中浸泡2小时以上(沾有油渍者,应依次先用氯仿或汽油、乙醇、自来水洗涤晾干后,再用铬酸洗液浸泡6小时以上),自来水冲洗至内壁不挂水珠,再用水洗3次,120℃干燥,备用。 3.2按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测定温度调整恒温水浴温度。 3.3取粘度计,在支管F上连接一橡皮管,用手指堵住管口2,倒置粘度计,将管口1插入供试品(或供试溶液)中,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C与A并达到测定线m2处。提出粘度计并迅速倒转,抹去粘附于管外的供试品,取下橡皮管接于管口1上,将粘度计垂直固定于恒温水浴中,并使水浴的液面高于球C的中部,放置15分钟后,自橡皮管的另一端抽气,使供试品充满球A并超过测定线m1,开放橡皮管口,使供试品在管内自然下落,用秒表准确记录液面自.

粘度测定实验

液体动力粘度的测定 1.实验目的: 学会书上测定液体动力粘度的方法,了解掌握旋转粘度计的使用操作方法。 2.实验仪器: 油、水等待测液体,烧杯,旋转式粘度计 3.实验原理: 旋转粘度计是由数个机械装置所组成,马达与变速箱是装置在仪器顶端的机壳内。 主机包含了一个精确的铍铜合金的弹簧,一端接在轴承上,另一端直接接在指示装置上。 在主机下方,下端轴承进入轴杯与粘度计的转子直接相连。 转子是由马达弹簧所带动,此弹簧的偏离由指针所显示(或者经由数字化仪表显示)。 藉由变速箱调整不同速度与使用不同转子可以测得不同范围的粘度。 粘度、粘力、流动的阻力与转子的转速与转子形状有关,当转速增加或转子增大时粘力会加大。因此,当转速增大或转子变大时,可以由弹簧的偏离所读出。最小范围的粘度可以由表面积最大的转子与最高转速测得;而最大范围的粘度可由表面积最小的转子与最慢转速测得。 4.实验内容: ⑴水的粘度的测定 ⑵植物油的粘度的测定 5.实验步骤: 1. 清理粘度计,调节两个水平调节脚,直至粘度计顶部的水泡在中央位置。(调水平) 2. 将转子保护框架装在粘度计上(向右旋入装上,向左旋出卸下)

3. 将选用的转子旋入连接螺杆(向左旋入装上,向右旋出卸下) 4. 插入电源,打开粘度计后面开关按钮。 5. 输入选用的转子号:每按转子键一次,屏幕显示的转子号相应改变,直至屏幕显示为所选转子号。 6. 选择转速:按“转速”键设置转速,并通过按TAB键可逐位移向当前显示转速的十位、个位及百分位,待选定后,通过按数字增加键或减来设置十位、个位及十分位等的转速大小。转速设置完毕后,按转速键确认。 7. 旋动升降架旋钮,使粘度计缓慢的下降,转子逐渐浸入被测液体当中,直至转子上的标记与液面相平为止。调整粘度计位置至水平。 8. 按下“测量”键,步进电机开始旋转,适当时间(读数大致稳定)后即可同时测得当前转子、该转速下的粘度值和百分计标度。 9. 在测量过程中,如果需要转换转子,可直接按“复位”键。(此时电机停止转动,而粘度计不断电)。当转子更换完毕后,重复以上6-8项即可继续进行测量。尤其要注意的是:更换转子后一定要调整仪器上对应的转子号SP。 10. 测量完毕后,按“复位”键,同时关闭电源开关。旋动升降架旋钮,使粘度计缓慢的上升,取出测量样品。卸下转子,并将转子、仪器及试验台清理干净。 6.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 我们使用的是NDJ-8S旋转粘度计,选择2#转子,转速分别为12、30、60r/min。

自动粘度仪

粘度测试操作指南 (适用纤维级聚酯切片) 一. 新器皿(毛细管粘度计、砂芯漏斗、容量瓶等)的清洗 1. 清洗液的配制:硫酸+重酪酸钾,以全部溶解,不析出为宜。 2. 将清洗液灌入毛细管粘度计中浸泡。 3. 将清洗液倒出(可继续回用),用洁净的自来水冲洗后,再用蒸馏水冲洗。 4. 烘干,冷却,备用。 二. 溶剂的制备 1. 溶剂的配制: 苯酚+四氯乙烷(化学纯)混合液,分别蒸馏后,以质量比1:1混合(也有以3:2混合的),用恒温水浴振荡器在90℃以下加热,振荡,直至完全均一状态。 2. 溶剂的标定: 用标样按下述测试方法测试其粘数值,如误差在0.003以内,认为溶剂配制合格,否则应小心地调整配比,直至标样试验合格。保存在棕色瓶中,避光避热,备用。 溶剂在配制后,应经常用标样试验,以免因局部成分挥发而不合格。 三. 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的目的为测定溶剂流出的时间。 1. 将上述溶剂经砂芯漏斗过滤后,充入粘度计中至下部大玻泡A(参见乌氏粘度计示意图)的二根刻度线间(对由GB/T14190-93及ISO标准中所规定的粘度计,约需17ml)。置于25±0.05℃恒温槽中,保持15~20min。 2. 在粘度计的M、N管(参见乌氏粘度计示意图)上分别套入二段乳胶管,并准备文具夹及吸球各一件。 图1 乌氏粘度计 3. 将M管胶管用文具夹夹住(堵住),将吸球嘴插入N管胶管中,将溶剂吸至测量球泡C上方的小球泡D内。 4. 取走吸球,并将M管胶管夹子放开(N管与大气连通),溶剂自小球泡D内下降。 5. 记录溶剂液面下降经过测量球C上方的刻线,至液面下降至球C下方刻线所需时间。一般最初不必记录,主要使溶剂在毛细管中来回数次,以后再记录三~五次(在其误差不超过0.05s ---- 手动计时有时不好掌握,可放宽至0.1----的情况下),取平均值作空白试验(即溶剂的流经时间)时间t0。

粘度计自校准

仪器设备校准记录表 检定人:审核人:批准人: 控制代号:SCUT ATC-400-24

自校准证书 Verification Certificate 证书编号: Certificate No. 检测设备名称 QNZ型-斯托默粘度计Measuring Instrument 名称 斯托默粘度计Name 型号 Type QNZ型 编号 No. 华南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控制代号:SCUTATC-400-35

自校准证书 V erification Certificate 证书编号 Certificate No. 检测设备Measuring Instrument 自校准结论V erification Conclusion 校准人(签字):发证单位(公章): Signature of V erifier:华南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校核人(签字):Issued By: Signature of Responsible learder: 发证日期:年月日 Issued Date(y)(m)(d) 有效日期至:年月日 V alid Date to(y)(m)(d) 控制代号:SCUTATC-400-35

申购单 1、申购品类别为:办公用品、实验用品、实验消耗性材料、试剂、配件等大类信息; 2、用途请根据各室的情况填写具体的使用信息,以便各级室主任批准。 控制代号:SCUTATC-400-36

供货商评价表 1、供货类别为:办公用品、实验用品、实验消耗性材料、试剂、配件等大类信息; 2、请各室负责老师配合业务办及时对本室采购物品的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交办公室存档。

润滑油检验作业指导书

润滑油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闪点的测定 1. 方法提要 把试样装入内坩埚中到规定的刻线。首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用一个小的点火器火焰按规定通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开口杯法闪点。 2.仪器 2.1 开口闪点测定器 2.2 温度计 3. 试剂 3.1 溶剂油 3.2 NaCL或S或无水CaC 4. 准备工作 4.1 试样的水分大于0.1%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进行。 闪点低于100℃的试样脱水时不必加热,其他试样允许加热至50~80℃时用脱水剂脱水,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 4.2 内坩锅用溶剂油洗涤后,加热,除去遗留的溶剂油。待内坩锅冷却至室温时,放入装有细砂(经过煅烧)的外坩锅中,使细砂表面距离内坩埚的口部边缘约12mm,并使内坩埚底部与外坩埚底之间保持厚度5~8mm的砂层。对闪点在300℃以上的试样进行测定时,两只坩埚底部之间的砂层厚度允许酌量减薄,但在试验时必须保持 5.1.1规定的升温速度。 4.3 试样注入内坩埚时,对于闪点在210℃和210℃以下的试样,液面距离坩

埚口部边缘为12mm(即内坩埚内的上刻线处);对于闪点在210℃以上的试样,液面距离口部边缘为18mm(即内坩埚内的下刻线处)。 试样向内坩埚注入时,不应溢出,而且液面以上的坩埚壁不应沾有试样。 4.4 将装好试样的坩埚平衡地放置在支架上的铁环(或电炉)中,再将温度计垂直地固定在温度计夹上,并使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内坩埚中央,与坩埚底和试样液面的距离大致相等。 4.5 测定装置应放在避风和较暗的地方并用防护屏围着,使闪点现象能够看得清楚。 5.分析步骤 5.1 闪点 5.1.1 加热坩埚,使试样逐渐升高温度当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6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试样温度达到闪点前40℃是能控制升温速度为每分钟升高4±1℃。 5.1.2 试样温度达到预计闪点前10℃时,将点火器的火焰放到距离试样液面10~14mm处,并在该处水平面上沿着坩埚内径作直线移动,从坩埚的一边移至另一边所经过的时间为2~3s。试样温度每升高2℃应重复一次点火试验。点火器的火焰长度,应预先调整为3~4mm。 5.1.3 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同时记录大气压力。 注:试样蒸气的闪火同点火器火焰的闪光不应混淆。如果闪火现象不明显,必须在试样升高2℃时继续点火证实。 5.2 大气压力对闪点影响的修正 5.2.1 大气压力低于99.3Pa(745mmHg)时,试验所得的闪点(℃)按式(1)进行修正(精确到1℃): =t+△t...............— (1) 式中:——相当于101.3KPa(760mmHg)大气压力时的闪点,℃; T——在试验条件下测得的闪点,℃;

特性粘度的测试

实验二乌氏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的特性粘度 一、实验目的 粘度法是测定聚合物分子量的相对方法,此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较好的精确度,因而在聚合物的生产和研究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实验要求掌握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的基本原理、操作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分子量是表征化合物特征的基本参数之一。但高聚物分子量大小不一,参差不齐,一般在103~107之间,所以通常所测高聚物的分子量是平均分子量。测定高聚分子量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 高聚物在稀溶液中的粘度,主要反映了液体在流动时存在着内摩擦。在测高聚物溶液粘度求分子量时,常用到下面一些名词。 如果高聚物分子的分子量愈大,则它与溶剂间的接触表面也愈大,摩擦就大,表现出的特性粘度也大。特性粘度和分子量之间的经验关系式为: 式中,M 为粘均分子量;K为比例常数;alpha是与分子形状有关的经验参数。K和alpha值与温度、聚合物、溶剂性质有关,也和分子量大小有关。K 值受温度的影响较明显,而alpha值主要取决于高分子线团在某温度下,某溶剂中舒展的程度,其数值解与0.5~1 之间。K 与alpha 的数值可通过其他绝对方法确定,例如渗透压法、光散射法等,从粘度法只能测定[η]。 在无限稀释条件下 因此我们获得[η]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以ηsp/C对C 作图,外推到C→0 的截距值;另一种是以lnηr/C对C作图,也外推到C→0 的截距,两根线会合于一点。方程为:

测定粘度的方法主要有毛细管法、转筒法和落球法。在测定高聚物分子的特性粘度时,以毛细管流出发的粘度计最为方便若液体在毛细管粘度计中,因重力作用流出时,可通过泊肃叶公式计算粘度。 (m=1)。 对于某一只指定的粘度计而言,(4)可以写成下式 省略忽略相关值,可写成: 式中,t 为溶液的流出时间;t0为纯溶剂的流出时间。 可以通过溶剂和溶液在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从(6)式求得ηr,再由图求得[η]。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主要仪器:恒温玻璃水浴(包括电加热器、电动搅拌器、温度计、感温元件和温度控制仪)、三管乌式粘度计、秒表、洗耳球、 250ml 三角烧瓶、20ml移液管、40 ml砂芯漏斗 主要原料:溶剂(分析纯)和聚合物自选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 试样准备: 按溶剂选择原则选择待测高聚物的溶剂。从手册查所选高聚物/溶剂对在特定温度下Mark-Houwink方程中的K和α值。 预先在容量瓶内配制精确体积的溶液。浓度选择要使溶液和纯溶剂流经乌氏粘度计上两刻度线之间C球的时间比约为1.2~2.0。 2. 温度调节:

粘度计使用方法

粘度计使用方法 博力飞BROOKFIELD DV-II+PRO 检测对象:中性墨水原材料 使用条件:恒温25度 恒温水浴: 501A型超级数显恒温水浴 Polyscience 注意事项:在测定低粘度液体时,使用大体积的转子和高转速组合。测定高粘度的液体时则用细小转子和低转速组合。 使用前注意查看粘度水平(气泡是否在黑线圈内)

检测方法在常规下检测按需求: A)平面测试 一使用平面读数时开机后按粘度计面上的下键头↓选用图1.进行开机与校零。(扭矩%值出现﹣1以上重新开机)

二将选配好的转子连接在旋转轴上。 1号转子60转速2号转子12转速3号转子30转速4号转子6转速注意,装、卸转子必须先用手拿住轴的下端向上提起并保持在提起位置,在旋入或者旋出转子,再按任意键,粘度计进行自动零点校正。注意,校零时必须是转轴上没有安装转子的。 三将测量容器恒温桶连接好恒温水浴,打开恒温水浴开关(设定样品所需温度20度或25度) 四将样品倒入恒温桶至内边沿为标准,将转子浸入到样品中至转子杆上的凹槽刻痕处。如果是碟形转子注意要按一个角度浸入样品中以避免气泡而影响测试结果。(查看转子浸入深度是否合适)再按平面上的红色键开\关开始测量。 五5分钟读取数据,做好记录并关掉平面上的红色键开\关。 六关掉恒温水浴开\关。将转子取下洗好放至转子盒后取掉恒温桶上的水浴管放好(水浴管的放置不能低于水浴箱,避免水会自动流出)。将测量容器恒温桶拿于洗槽中卸掉低座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为止。

B)电脑测试 在常规下检测按需求,需用电脑测试样品步鄹: A将测量容器恒温桶连接好恒温水浴,打开恒温水浴开关(样品所需设定温度20度或25度)将样品倒入恒温桶至内边沿为标准, B开机后按粘度计面上的上键头↑ C打开电脑上的粘度测量符号进入安全模式→测量(打开文件夹)→测试向导(选所需的粘度范围)列如选中低粘度→运行\采集→①开始运行(校零)校零后把转子连接在旋转轴上,将转子浸入到样品中至转子杆上的凹槽刻痕处如果是碟形转子注意要按一个角度浸入样品中以避免气泡而影响测试结果。(查看转子浸入深度是否合适)→②开始运行(选好测试类行进行测试) D读取数据做好记录 E关掉恒温水浴开\关。将转子取下洗好放至转子盒后取掉恒温桶上的水浴管放好(水浴管的放置不能低于水浴箱,避免水会自动流出)。将测量容器恒温桶拿于洗槽中卸掉低座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为止,冲洗干净后上紧底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