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的生长周期

作物的生长周期
作物的生长周期

早熟油桃日光温室高效栽培要点

2007-04-09 信息来源:青海农业信息网

视力保护色:【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因地制宜,选择当地适栽品种。

必须根据本地的气候资源选择适栽品种。要求具有早熟、生育期短、休眠期需冷量少、白花结实率高、果品的商品性好等特点的品种。经实践,栽培表现较好的有艳光、华光、瑞光、早红珠等品种。

二、加强土壤管理,对温室内土壤及时调控

1.建造温室时选择土壤一般选择土层较厚,质地较轻的沙质壤土较好。另外,沙性壤土的水气关系比较协调,在早春能及时提高地温,有利油桃的早发芽。

2.加强温室内土壤的管理和调控连年种植油桃,极易造成土壤的相关性状的恶化。如营养的缺失、毒素的积累、质地的板结等。所以,应该加强对土壤的管理。实践证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是在夏季结合深耕施有机肥料。这个措施可以加厚耕作层,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有效降低土壤容重,补充养分,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等因子相互协调;能有效利用高温促进土壤内各类微生物活性,加强土壤内各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为延长晒垡和土壤风化的时间,应该在果品采收后及早进行。但是要注意,深耕要逐年进行,不可一次过深。否则易将耕层打破,造成漏水漏肥。

三、改进灌溉方法,减少对温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在早春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对棚内地温影响极大,是阻碍油桃早发芽、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而且,在生长期间进行漫灌,对温室内空气湿度影响较大,是诱发病害的重要因素。可以采用滴灌补水,滴灌比漫灌省水,也可以结合施肥进行,省工、省时,降低劳动强度,能有效保护土壤的团粒结构。

四、合理施肥,促控结合

1.增加基肥的使用量温室内油桃需肥量大,要求在休眠前加大基肥的使用量。一般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千克。同时施用速效性的磷、钾及微量元素肥,使用量一般是全年用量的一半。沟施、穴施或撒施后翻耕均可。

2.在生长期针对桃树的生长状况及时补肥在油桃果实的迅速膨大期通过叶面喷施补充

速效氮肥。一般喷3%~5%的尿素2次~3次。注意喷洒均匀,并且在温度低、蒸发量小时进行,避免“肥害”。在果实的采收前,为改善果品质量,增加甜度和色度,可通过叶面喷施0.2%~0.4%的磷酸二氢钾1次~2次。在强迫休眠前,为增加桃树体内的养分积累,促使早发芽、早成花、多成花,可以在强迫休眠前10天叶面喷施3%~5%的尿素和0.3%~0.5%的磷酸二氢钾1次。在油桃开花盛期,喷施0.3%的硼砂和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坐果率提高明显。

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温室油桃的坐果率

油桃本身是一种自花坐果率高的果树,但是,在温室内栽培时这种特性表现较差,成为影响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主要的原因如温室内的高湿、低光照以及树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失调等。实验表明,以下措施对解决这个问题非常有效。

1.做好水肥调控如果在开花前期或花期,肥水供应充足,极容易出现“冲花”的现象。所以,在开花前控水控肥,以利提高坐果率。

2.合理配置授粉树定植时按照授粉树同主栽品种比例为1∶4或1∶3进行配置。为提高经济效益,要求授粉品种有优良的商品性状和栽培性状。一般在温室内采用隔行栽植的方式定植。

3.在开花盛期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在盛花期结合疏花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坐果率非常有效的措施。现在,农户一般采用人工点授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是费工费时,而且极容易损伤树枝或绊掉花朵。通过实验,在花期喷洒0.3%的硼砂和0.3%的磷酸二氢钾效果很好。另外在授粉适期喷洒花粉营养液(花粉20份+白糖250份+硼砂5份+水5000份)或花粉悬浮液(花粉20份+水5000份)效果也很好。

六、加强温室内温度调控

1.地温早春及早提高地温是使油桃早发芽、早生长的关键。油桃根系开始生长的地温为0℃,5℃时生长速度开始加快。所以,在早春油桃萌芽前应该避免浇水。同时,通过铺设黑色地膜等方式增加土地的吸热能力,以有效提高地温。

2.棚温油桃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温室内温度要求不同。在不同时期必须通过放风和覆盖草苫等方法调控温度。一般早熟油桃可以参照下表进行控制:

七、适时对油桃进行强迫休眠,加强对树体的保护

1.捋叶强迫休眠前2天,要求将树上叶片全部捋净。在捋叶时注意对枝条及树体的保护,防止撕裂、折断枝条。同时应将捋下的残叶及时清理出温室,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根据品种特性,适时进行强迫休眠当秋末冬初夜间气温降到7℃时(10月中旬~11月中旬),扣棚进行强迫休眠。一般是通过控温来实现。在夜间打开温室的放风口,让冷空气进入温室内,创造低温环境。白天则关闭放风口,并加盖保温层,使温室内保持低温。持续期依品种特性而定,一般早熟品种30天~100天完成。

桃的生长结果习性(上)

来源:[优质油桃无公害丰产栽培] 时间:2006-06-26 00:00

1.根系

根系是生长在地下的营养器官,不易被观察,但它与地上部的生长、结果密切相关,只有根系良好的生长发育,才有地上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所以认识根系,管理好根系,对油桃

优质、丰产至关重要。

油桃树一般是用种子繁殖的砧木(如毛桃、山桃等)嫁接而成,属浅根性树种。根系的生长状况、分布范围受砧木、品种、土壤、地下水位等因素影响,一般根系集中分布在地表下0~40

厘米的地方。如果排水不良,土壤黏重,地下水位高,根系分布就浅,如南方水稻田栽植桃树,

根系分布在地表4~15厘米处,要栽培成功,必须起垄;而在西北黄土高原,栽培在粉沙壤土

上的油桃树,根系深达2米多。根系的水平分布,以树干为中心,主要集中在树冠垂直投影的

边缘。所以当秋施基肥挖沟时,应在树冠外围,深度在40~50厘米。

根系在年生长周期中有2个生长高峰期,如在南京第1次迅速生长期在2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第2次为10月上中旬至11月底。在华北地区第1次在5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第2次

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0℃,超过25℃则生长缓慢,而在冬季土壤

不低于5℃时,仍有新根发生。

油桃根系呼吸旺盛,因此不耐水淹。在排水不良情况下,短期积水会引起叶片黄化,严重时出现落叶,甚至死亡。所以油桃应种在地下水位较低、排水良好的地方。

2.枝、芽

油桃1年生枝,因生长发育状况不同,可以分为结果枝和营养枝。营养枝包括发育枝、徒长枝、单芽枝;结果枝分为徒长性结果枝、长果枝、中果枝、短果枝、花束状结果枝。

油桃的芽分为花芽、叶芽和潜伏芽、盲芽。花芽饱满,茸毛较多,根据同一节上花芽着生的数目,又可分为单花芽、复花芽。复花芽一般是中间1个叶芽,两边为花芽,也有1个叶芽1个花芽,或2个叶芽1个花芽。单花芽是在1个节位上只有1个花芽,长结果枝的上部、顶部和短果枝上单花芽较多。油桃的花芽为纯花芽,只开花不长枝叶,所以冬季修剪时不能剪在单花芽的位置上。盲芽是在营养不足或枝条生长期温度过高形成的。有节无芽,不能发枝,修剪时应注意。潜伏芽肉眼看不见,又称隐芽,潜伏在枝条基部,当重剪或受到刺激后才能萌发。油桃潜伏芽再生新梢的能力(称潜伏力)不如苹果、梨高,所以树冠容易外移,枝干衰老快,在修剪时注意留好预备枝,以防光秃。

油桃的叶芽萌发展叶后,即开始生长,落花后约10天随温度的升高新梢迅速生长。迅速生长的时间长短,与枝条的类型和营养水平有关。一般中、短枝的迅速生长期短,停止生长早,短果枝约60~76天(郑州6月中旬停长),中果枝77~97天(郑州7月初停长),长果枝和强旺枝生长期长,一般在100~117天(郑州8月初停长,旺枝或受刺激后秋季仍能生长)。短低温的品种至早霜时才被迫停长。

新梢生长的快慢与品种、树龄、栽植密度、管理水平等有密切相关。过强的树势、偏施氮肥和大量灌水、修剪过重,常会引起枝条徒长、枝叶密闭、通风透光条件恶化,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的合理分配,至使花芽分化不良,落花落果严重,果实风味变淡,病虫害加重,因此土肥水、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的综合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油桃的花芽分化分生理分化期、形态分化期、休眠期和性细胞形成期4个阶段。生理分化期树体内营养、核酸、激素和酶系统发生明显变化,为花芽分化奠定基础。此时新梢生长缓慢。形态分化期包括分化始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不同品种所需时间不同,在郑州一般6月中至9月初,约80天。短果枝、花束状果枝分化早,长果枝、副梢分化晚。休眠期芽内物质的转化和代谢仍继续进行。性细胞形成是在花芽解除休眠后进行的,雄蕊分化形成花粉,雌蕊分化形成胚珠、胚囊、雌配子。在花粉形成过程中,有的品种中途停止发育,不能形成有活力的花粉,多数是遗传特性,也有因温度过高,花粉发育不良的,如保护地栽培油桃,花期温度过高,本来有花粉的品种,可能花药变得

空瘪。

3.叶片

叶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分的主要器官,植物体内90%左右的干物质是由叶片合成的。叶片通过叶背面的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来自根系的水在叶绿体的作用下,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碳水化合物,再与其他物质合成氨基酸、核酸、蛋白质、激素等物质,供植物利用。叶片的大小和厚度,取决于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矿物质营养,在肥水不足,管理粗放的条件下,叶片小而薄且脆,光合效能差;而肥水过大,光照恶化,叶片会变大,植株徒长,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质量。在枝叶密集时,还容易出现病虫害,过密时还会加重小青叶

蝉(浮虫子)的为害。

农作物生长期资料

农作物生长季节 油菜秋季种植,主要生长季节在冬季,春季收获。 棉花则是早春播种种植,秋季收获。南方也有秋冬季播种夏季收获的。 水稻在南方有单季,是初夏种植,秋季收获;双季则是春末种植夏季收获早稻,晚稻是夏季种植秋季收获。 由于棉花和油菜在南方要经过冬季,所以受雪灾的影响比较大。 辣椒、番茄等茄果类蔬菜;黄瓜、苦瓜、丝瓜等瓜果类蔬菜及豆类都是短日照作物,正常收获时间是夏季;白菜、葱、蒜等是长日照作物,一般秋季种植,春天收获。任何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春提早,二是秋延后。 细分: 油菜:北方小油菜原产我国西部,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华北、内蒙古及长江流域各省(区)世界各地也广泛分布。 北方春小油菜的生育期60—130天; 冬小油菜130—290天。油菜的阶段发育比较明显,冬性型油菜,春化阶段要求0—10℃,需经过15—30天;春性型介于春、冬型之间,对温度要求不甚明显。油菜为长日照植物,每天日照时数为12—14小时,能满足日照要求,开花结实小增加日照,可以提前开花结实。反之,则延缓发育。

棉花:温度是决定播期的重要依据。一般在5厘米地温5天稳定通过14℃时,就是棉花的播种时期。 根据我国的气候条件,棉花适宜播种期是4月中旬。 南方的主要作物: 1、水稻:南方:早稻2—4月播种,中稻5—6月播种,晚稻7月播种,收获期分别为:7—8月,9-10月,11月; 2、玉米:播种期2—4月、7-9月,收获期6—8月、10-11月。 3、番茄:秋季:9-10月播种,收获期12-4月,11-12月播种,3—5月收获,3-4月播种,6-8月收获,5—6月播种,8—9月收获。 4在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8~12月播种,翌年5~7月成熟,生育期长达300天左右。 长江中下游是指从湖北宜昌市到上海入海口。 其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其次是小麦、玉米、红苕、甘蔗、芝麻、菜籽、碗豆、胡豆等。 五谷丰登,哪五谷? 粟、豆、麻、麦、稻

漫谈植物生长规律(完整版)

漫谈植物生长规律(完整版) 之前编辑过这方面的资料,现将它们重新汇总编辑起来,方便大家浏览和学习! 第一部分:植物基本类型概述 一、二年生草本: 典型特征:生长周期短暂是很大的特点,全程生长,少则几十天,多则二百多天。 其它们的区别在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周期全部在当年完成;二年生的,其生长周期,跨越两年,有越冬短暂休眠的过程。 常用的繁殖方法是种子;有部分种类兼有分株、扦插繁殖。 多年生落叶(宿根)草本; 典型特征,生长具有典型的周期性,有明显的休眠现象。植株有宿根或球根,多年生长。主要繁殖方法是分株、分球或者种子。 若从播种开始,养到首次开花,根据植物种类不同,有明显差异。 有的,可能会需要2、3年,如朱顶红一类;有的,当年就能开花,紫茉莉(选在温暖的南方种植)。 多年生常绿草本: 典型特征:具有宿根,四季常绿,生长和开花具有周期性(有的春秋两季生长旺盛,有的夏季常绿休眠,有的则冬季常绿休眠),但有的种类,不开花之前,常年生长,一旦开花结果,就会自然枯萎,结束生命,这类植物一生只开花一次。 落叶木本: 典型特征: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或干湿分明的热带地区,有周期性自然落叶休眠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冬季落叶或者旱季落叶,本帖就依照温带地区的那些落叶木本,简单分类讲述一下。 落叶木本,通常用播种、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生长期间,会经过一段不开花、也不结果的幼树期。若从播种开始,养到首次开花,一般需几年不等,如果石榴是3~4年;樱桃是5、6年,苹果3年;小型花石榴以及枸杞,则是当年播种,当年开花。如果用扦插、嫁接等方法繁殖,养到开花结果会比直接播种快一些。用播种繁殖的幼苗叫做实生苗。 不论是幼树还是成年树,生长、开花都是有典型的季节规律,只是在幼树期,不表现出开花、结果的现象罢了。 常绿木本: 典型特征:在温带或热带地区,全株常年保持绿色,全年都有绿叶的木本植物。 常绿木本和落叶木本是相对应的,但它的叶子寿命,同样也是有限的。虽然看上去,全年都会有绿叶,但是它也有新老叶更替的时期,大致时间是在春季(对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对于热带地区,则没有明显的时间段。常绿木本的叶子寿命通常比较长,少则一年,多则四五年;而落叶木本的叶子寿命,则不足一年。 不过,常绿木本和落叶木本之间,也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针对一些适应能力强的木本植物,也就是在温带,热带地区都能生长得种类。例如,石榴在温带地区是落叶木本,到了热带,就变成了常绿木本,还有紫薇、贴梗海棠、苹果等,也是如此。 至于开花的习性,是针对成年树来讲的,在幼树期,则全年以长枝叶为主,到了合适的树龄

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生长过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白菜生长发育与产品形成 白菜生育周期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以秋冬白菜为例,营养生长期包括: ①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真叶显露。 ②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形成一个叶序。 ③莲座期:植株再展出1-2个叶序,是个体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 生殖生长期包括: ①抽薹孕蕾期:抽生花薹,发出花枝。主花茎和侧枝上长出茎生叶,顶端形成花蕾。 ②开花结果期:花蕾长大,陆续开花、结实。 白菜以莲座叶为产品。秋播白菜一般天分化一片新叶。如杭州油冬儿等品种单株,一般具25-30片叶,其中主要由第9-24片莲座叶构成产量。幼苗期叶面积的增长速度比叶重增长快;莲座期则叶重增长速度较快。到生长后期,叶重增长主要是叶柄的增长,叶柄重常占叶总重的75-80%,为养分的贮藏器官。单位面积产量由株数和单株重所构成,而单株重则受叶数和叶重两个因素所制约。多数品种为叶重型,叶重增加主要靠叶面积增大和叶柄增重。 白菜喜冷凉气候,平均气温18-20℃和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最好。-2~-3℃能安全越冬。25℃以上的高温生长衰弱,易感病毒病,只有少数较耐热品种可在夏季栽培。白菜萌动的种子及绿体植株在气温15℃以下,经历一定的天数完成春化,苗端开始花芽分化,而

叶分化停止。在长日照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抽薹、开花。但不同品种对长日照的要求有明显差异。 栽培技术 白菜类型、品种繁多,适应性广泛,在中国江、淮地区,除冬季和早春行简易覆盖栽培外,可多茬露地栽培;华南地区可周年生产。 在栽培上一般按三季安排: 1.秋、冬白菜:育苗移栽,收获成株为主。华南是9-12月陆续播种,分期收获至翌年2月;江、淮地区是8月上旬~10月中旬陆续播种,封冻前收获完毕。 2.春白菜:晚秋播种,小苗越冬,翌春收获成株;早春播种,采收幼苗。早春用冷床播种育苗或春分后播种育苗的,也可收获和成株。 3.夏白菜:以栽培采收菜秧为主,5月上旬~8月上旬可随时播种,不断收获。白菜常与瓜类、豆类及大田作物轮作。春白菜与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蔬菜间作套种;夏白菜与芹菜、茼蒿、胡萝卜等蔬菜混播;秋冬白菜可与结球甘蓝、花椰菜、莴笋、马铃薯等间作或套种。利用不同品种排开播种,可实现周年供应。 4.秋大白菜是我市秋季蔬菜主栽品种之一,是从业农民秋季增收的重要来源,种好秋大白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植物生长的规律

植物生长的规律 1)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植物体是由多细胞构成的有机体,构成植物体的各器官间在生长上表现出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是通过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和信息物质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传递或竞争来实现的。 (1)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有维管束的联络,存在着营养物质与信息物质的大量交换,因而具有相关性。根部的活动和生长有赖于地上部 分所提供的光合产物、生长素、维生素等;而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活动则需要根系提供水分、矿物质元素、氮素以及根中合成的植物激素、氨基酸等。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就是指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协调关系。一般来说,根系生长良好,其地上部分的枝叶也较茂盛;同样,地上部分生长良好,也会促进根系的生长。 对于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常用根冠比来衡量。根冠比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或鲜重的比值,它能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以及环境条件对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生长的不同影响。不同物种有不同的根冠比,同一物种在不同的生育期根冠比也有变化。一般植物在开花结实后,同化物多用于繁殖器官,加上根系逐渐衰老,使根冠比降低。多年生植物的根冠比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2)主茎与侧枝的相关性植物的顶芽长出主茎,侧芽长出侧枝,通常主茎生长很快,而侧枝或侧芽则生长较慢或潜伏不长。这种由于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 象,称为“顶端优势”。除顶芽外,生长中的幼叶、节间、花序等都能抑制其下面侧芽的生长,根尖能抑制侧根的发育和生长,冠果也能抑制边果的生长。顶端优势现象普遍存在于植物界,但各种植物表现不尽相同。有些植物的顶端优势较为明显,如雪松、桧柏、水杉等越靠近顶端,侧枝生长受抑越强,从而形成宝塔形树冠;有些植物顶端优势不明显,如柳树以及灌木型植物等。许多树木在幼龄阶段顶端优势明显,树冠呈圆锥形,成年后顶端优势变弱,树冠变为圆形或平顶。植物的分枝及其株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顶端优势的影响。 (3)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 ①依赖关系:生殖生长需要以营养生长为基础。花芽必须在一定的营养生长的基础上才分化。生殖器官生长所需的养料,大部分是由营养器官供应的,营养器官生长不好,生殖器官自然也不会好。 ②对立关系: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不协调,则造成对立。对立关系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营养器官生长过旺,会影响到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例如,果树若枝叶徒长,往往不能正常开花结实,或者会导致花、果严重脱落。 第二种类型:生殖生长抑制营养生长。一次开花植物开花后,营养生长基本结束;多次开花植物虽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存,但在生殖生长期间,营养生长明显减弱。由于开花结果过多而影响营养生长的现象在生产上经常遇到,例如果树的“大小年”现象,又如某些种类的竹林在大量开花结实后会衰老死亡,在肥水不足的条件下此现象更为突出。生殖器官生长抑制营养器官生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花、果是生长中心,对营养物质竞争力过大的缘故。

作物栽培学 名词解释

第一章 作物: 广义: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改良、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 狭义(field crops):指田间大面积栽培的农艺作物,俗称庄稼。主要是指粮、棉、油、麻、糖、烟、绿肥饲料。 广义引种:指从外地(不同生态区)或外国引进新植物、新作物、新品种以及各种遗传资源材料。 狭义引种:指从外地或国外引进作物新品种(系),通过适应性试验,直接在本地区(或本国)推广种植的一种育种手段。 第二章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 S形生长过程:作物个体的生长、作物群体的建成和产量的积累以至作物的组织、器官和细胞均经历前期生长较缓慢、中期加快、后期又减缓以至停滞衰落的过程。即S形生长过程。作物的生长分析:是以作物的干物质增长过程为对象,以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来衡量作物产量形成的一种方法。 相对生长率(Relative Growth Rate, RGR,简称R):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重量植株的重量增加。主要受遗传特性控制,但环境对其影响也较大。一般以个体为研究对象。 净同化率(Net Assimilation Rate, NAR):是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积累的干物质数量。是在群体条件下测定作物叶片光合生产效率的指标。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指取样植株的叶面积与取样土地面积之比。 叶面积比率(Leaf Area Ratio, LAR):是指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即单位干重的叶面积。 作物生长率(Crop Growth Rate,CGR):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群体同化产物的获取量。 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指作物必须经历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作物对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反应的特性,称为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作物感温性:作物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 作物感光性的概念:作物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 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期: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 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不同作物品种的基本营养生长期的长短各异,这种基本营养生长期长短的差异特性,称为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作物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个体:作物的一个单株; 群体: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有单株的总和。 反馈(Feed-back):体中个体生长发育的变化,引起了群体内部环境的改变,改变了的环境又反过来影响个体的生长发育。这种反复的过程叫做“反馈”。 作物群体结构:是指组成这一群体的各个单株以及总叶面积、总茎数、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的动态情况。可分为三个层次:光合层、支架层和吸收层。

总结主要农作物生长习性版

总结主要农作物生长习 性版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总结)主要农作物生长习性 一、粮食作物 1.水稻 ①生长习性:水稻喜温、喜湿、地势低平。 ②农业区位的选择: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平原地区;在我国的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秦岭——淮河以南(35oN)。 ③主要分布区:"亚洲的粮食"——水稻;水稻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泰国。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以及埃及、尼日利亚、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古巴、委内瑞拉、巴西。由热量条件可分为:单季稻、双季稻、三季稻。我国秦岭以北地区以单季稻为主,以南以双季稻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我国主要的水稻产区。结合各地水稻种植制度确定种植与收获季节。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则是春种秋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有的田地是种双季稻(即一块地中一年种两次水稻),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还有一种是稻麦连种,即当地的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水稻,则这种水稻是夏种秋收(它收获不久再种小麦或油菜)。一般考试只考双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区(如海南)可种三季水稻。 2.小麦(冬小麦和春小麦) ①生长习性:水热要求不高: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②农业区位的选择: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 ③主要分布区:播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小麦最大生产国——中国;最大出口国——美国。春小麦一般春播秋收,生长期为80天——120天,多分布在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热量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与中温带的东北平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冬小麦一般秋播夏收,生长期较长,南方为120天左右,北方为270天,西南地势较高地区一般为330天以上。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目前,我国专用小麦优势区域重点:黄淮海优质小麦带、长江下游优质麦带、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小麦带。 3.玉米 ①生长习性:玉米是喜温作物,品种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类,生长期较长(80--140天) ②农业区位的选择: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③主要分布区:单产最高--玉米;玉米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我国的主产地在吉林省。在我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为北方的春播玉米、黄淮海平原的夏播玉米和南方山地丘陵的玉米。其中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是中国主要玉米区。目前,我国专用玉米优势区域重点: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 二、油料作物 1.油菜 ①生长习性:性喜温,种子含油量为33--50%。 ②农业区位的选择: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③主要分布区: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有北移南迁趋势,扩大到黄淮海平原、辽宁以及华南地区;四川产量全国第一。我国长江流域是世界

常见农作物生长习性总汇

常见农作物生长习性总汇 1.油菜:喜温暖气候,肥沃土壤。 2.甘蔗: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3.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4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我国冬小麦(暖温带或亚热带)和春小麦(中温带)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冬小麦一般秋播夏收,春小麦一般春播夏收 5茶叶:喜高温多雨的气候及排水条件良好的坡地(怕涝),酸性土壤水稻:喜高温、多雨,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6玉米:性喜高温,多分布在夏季高温多雨 7柑橘:喜温润,怕寒冷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一般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成都平原例外) 8苹果:喜光、较耐寒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9大豆:为中温作物,要求积温在2000℃—3000℃,需水较多,对土壤要求不严10棉花:喜光热充足、耐旱、忌渍,土质疏松,有灌溉水源(长绒绵:日照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需灌溉的地区) 11黄麻:喜高温湿润气候和肥沃的沙质土壤,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热带作物) 12蕉麻:适宜在排水良好的肥沃松质沙土中生长 13花生:喜温干燥、砂质壤土,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14油棕: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热带作物) 15咖啡:高温多雨、无霜害、年均温在20°—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800 毫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山地生长(热带作物) 16可可:较高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分配均匀(热带作物)剑麻:喜高温耐旱(热带作物)橡胶:喜高温多雨(热带作物) 17亚麻:喜凉爽湿润气候和肥沃壤土,长日照作物 18油棕:喜高温多雨、充足阳光和湿润肥厚的沙壤土(热带作物)枣椰:具有耐旱、耐碱、耐热而又喜欢潮湿的特点。向日葵:喜温又耐寒的作物 19油橄榄:生长能力强,耐旱喜光,能耐较高的气温,并适于在多种壤上生长,且寿命长 20青稞:具有独特的耐高寒特点

常见作物生长习性(修正版)

常见农作物习性 一、粮食作物 1、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春小麦一般春播夏收,主要分布在东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新疆;冬小麦一般秋播夏收,主要分布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和春小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积温线); 2、水稻喜温喜湿,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 3、玉米喜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 4、青稞喜凉,耐高寒; 二、糖料、饮料、水果、食品类作物 1、甘蔗喜高温,需水大,生长期长,亚热带丘陵地区; 2、甜菜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气候温凉的中温带 3、茶叶喜温好湿,喜酸好阴,怕涝,排水好;亚热带酸性土壤;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印度、斯里兰卡、中国等 4、咖啡喜高温多雨、无霜害、年均温在20°—22℃左右,年降水量在1000—1800毫米,荫蔽较好,湿度较大的山地生长 5、可可较高的温度、湿度和雨量分配均匀;需有较高的树木在它上层作荫蔽保护,本身抗风力弱。热带雨林海拔较低地区 6、椰子喜光作物,在高温、多雨、阳光充足和微风;土壤肥沃的热带的地区 7、柑橘喜温润,怕寒冷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8、苹果喜光、较耐寒,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9、葡萄喜光植物,喜温湿,温差大,排水好;以壤土及细砂质壤土为最好; 10、枣椰耐高温、耐水淹、耐干旱、耐盐碱、耐霜冻(能抵抗-10℃的严寒),喜阳光,排水好,在热带至亚热带气候 11、马铃薯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三、油料 1、大豆为中温作物,要求积温在2000℃—3000℃,需水较多,对土壤要求不严(主要黑龙江) 2、花生喜温干燥、砂质壤土,要求积温在3000℃以上,不耐霜,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

主要农作物生长时期

农作物生育期及需肥规律 一、小麦 (一)生育期 1、播种期: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由于冬季气温由南向北依次降低,小麦播种期提早而成熟期推迟。生育期自南向北逐渐延长。 2、出苗期:小麦第1片真叶露出地表2~3cm时为出苗,我省10月上中旬。 3、三叶期:田间50%以上的麦苗,主茎第3片叶伸出2cm左右的日期。 4、分蘖期:田间50%以上麦苗第1分蘖露出叶鞘2cm左右。 5、越冬期:我国北方冬麦区有明显的越冬期,长江以南无明显越冬期,但在越冬期间气温有回升,麦苗仍缓慢生长。越冬期一般为12/20~2/10。 6、返青期:50%以上麦苗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安徽省大约为2/10。 7、起身期:次年春季麦苗由匍匐状开始挺立,一般比拔节期早7~10d。 8、拔节期:全田50%以上植株茎部第一节间露出地面1.5~2.0cm时为拔节期。安徽省一般为3/10左右。 9、孕穗期(挑旗期):全田50%茎蘖旗叶叶片全部抽出叶鞘并完全展开。 10、抽穗期:全田50%以上麦穗由叶鞘中露出穗长的1/2时。安徽省为4/20左右。 11、开花期:全田50%以上麦穗中上部小花的内外颖张开,花丝伸长,花粉粒散出。 12、成熟期:包括乳熟期(15d左右)、蜡熟期(5~7d)和完熟期。 (二) 需肥规律 小麦不同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一般是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氮,磷,钾的绝对量增加,而单位干物质含有量渐趋减少。不同生育期植株体内营养元素的含有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小麦各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为给小麦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还必须了解小麦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规律。 1、小麦从出苗经过分蘖到拔节,是苗期阶段。适期播种的小麦从播种到出苗约5-6天,小麦在幼苗建成过程中从种子萌发、出苗到三叶期以前,生长消耗的物质主要依靠种子胚乳中贮存的养分。从小麦第一片绿叶伸出芽鞘后,植株就由胚乳营养向独立营养过渡,根系就已经开始从土壤中吸取矿物质营养;由于苗期阶段植株生长量小,吸收养分的绝对量不大,直到麦苗起身前,体内积累的氮,磷、钾还不到小麦一生吸收总量的1/5;当第三片叶出现,小麦就彻底转向独立营养,一般由出苗到三叶期需12-15天。 进入生长中期以后,吸收进程明显加快、吸收量也迅速增加。苗期(冬小麦还包括越冬和返青两个时期)阶段小麦幼苗是以生长分蘖和根系为主,良好的养分条件可使幼苗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行旺盛,加速有机物质的合成,促使提早分蘖。一般早生的分蘖都有发达的根系,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的能力强。提早分蘖有利增加有效分蘖数和形成大穗,为以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打好基础。苗期适量的氮素可以促进分蘖,加强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分蘖期如果缺氮,则幼苗生长细弱,叶色淡,叶片狭小,分蘖少,次生根发育不良。但氮素不宜过多,过多时会产生以下不良影响:第一,幼苗强烈分蘖,迟生的细小分蘖到后期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常不能抽穗,成为无效分蘖,影响产量;第二,使幼苗茎叶生长过旺,早期郁蔽,通风透光不良,以致茎秆软弱,容易倒伏;第三,土壤中含氮的无机盐类如果浓度过高,往往抑制根系的发育,影响对养分的吸收,且由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大大超过了根系的发育,对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不利。因此,小麦苗期应保持适宜的氮素营养水平,以达到提早分蘖并控制无效分蘖的目的。小麦苗期的磷、钾营养也具有重要作用。磷能促进植株体中糖分和蛋白质的代谢,使麦苗早分蘖、早生根,根系发育健壮。如果磷素不足则糖分和蛋白质

作物施肥的最佳时间

第三节作物施肥的最佳时间 作物的生育期长短不一,所需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和比例在不同的生育时期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作物不同的生育时期施用肥料,其效果也就不同。 在作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内,根据作物的生理及其对养分需求特点的变化,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特征的生育时期。在这些时期中,一般除萌芽期(种子供应营养)和成熟期(根部停止吸收营养)外,在其他各个时期作物都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作物吸收养分的整个生长历程称为作物的营养期。 在作物营养期中又有不同的营养阶段,在各个营养阶段中作物吸收养分的特点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作物生长初期主要是利用萌芽种子或块茎,块根中储藏的养分,木本植物或多年生牧草在初春时利用第一年积累在储藏器官中的养分,从外界吸收的养分极少。随着植株体的逐渐长大,根系吸收能力渐增,直到开花结实期,吸收养分的数量及吸收强度达最大值;到了生长后期,作物生长量减少,养分需要量也明显下降,到成熟期根系即停止吸收养分,主要是靠之前所积累的营养物质。虽然不同作物吸收养分的具体数量和比例不同,但通常各种作物在不同生育期的养分吸收状况与其生长速度及干物质积累的趋势一致的。此外,作物在不同营养阶段中需要养分的种类也不同。例如,冬小麦越冬前吸收养分量较少,吸收的养分以氮为主,磷次之,钾最少;越冬后,植株的迅速生长造成对养分吸收量的急剧增加,其中磷、钾的吸收比氮更突出。由此可见,作物吸收养分有一个总的趋

势,但不同作物在不同生育期需要的养分种类、数量和比例是不相同的且养分吸收高峰也有差别。通常在作物营养期中,对养分的需求有两个极其重要的时期;营养临界期与营养最大效率期。 一、作物营养临界期 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某种营养元素过多,过少或营养元素之间比例不平衡,对作物生长发育期起着显著影响的时期称为营养临界期。在此期作物对某种养分需求的绝对值虽然不高,但要求迫切,如果该养分缺乏、过多或比例失调时,都会明显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损失,即使以后再补充供给这种养分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也难以纠正或弥补损失。在营养诊断上,一般是当植株体内某种养分低于某一浓度时,作物的生长量或产量就显著下降,并表现出养分缺乏症状,此养分浓度称为“营养临界”值。 通常多数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大都出现在生长发育的转折时期。作物生长初期对外界环境条件比较敏感,种子萌发出苗出其主要依靠种子胚乳中贮存的营养,当这部分营养消失殆尽、开始依靠根系吸收养分时,必须及时供给充足的养分才能维持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这个由靠种子供应营养向依靠根系吸收营养转变的时期,就是作物的一个营养临界期。所以,苗期是施用速效化肥的重要时期。实践和研究证明,不同作物不同养分种类的营养临界期出现的时期也同。 一般认为,作物磷素营养临界期多在生长初期—幼苗期,如,棉花在二、三叶期,玉米在三叶期,冬小麦和水稻在分蘖(nie)期,此时大部分幼根在土壤表层,尚未伸展,吸收养分能力差,而土壤溶液

作物的生长周期

早熟油桃日光温室高效栽培要点 2007-04-09 信息来源:青海农业信息网 视力保护色:【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一、因地制宜,选择当地适栽品种。 必须根据本地的气候资源选择适栽品种。要求具有早熟、生育期短、休眠期需冷量少、白花结实率高、果品的商品性好等特点的品种。经实践,栽培表现较好的有艳光、华光、瑞光、早红珠等品种。 二、加强土壤管理,对温室内土壤及时调控 1.建造温室时选择土壤一般选择土层较厚,质地较轻的沙质壤土较好。另外,沙性壤土的水气关系比较协调,在早春能及时提高地温,有利油桃的早发芽。 2.加强温室内土壤的管理和调控连年种植油桃,极易造成土壤的相关性状的恶化。如营养的缺失、毒素的积累、质地的板结等。所以,应该加强对土壤的管理。实践证明,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是在夏季结合深耕施有机肥料。这个措施可以加厚耕作层,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有效降低土壤容重,补充养分,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等因子相互协调;能有效利用高温促进土壤内各类微生物活性,加强土壤内各营养物质的分解转化。为延长晒垡和土壤风化的时间,应该在果品采收后及早进行。但是要注意,深耕要逐年进行,不可一次过深。否则易将耕层打破,造成漏水漏肥。 三、改进灌溉方法,减少对温室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在早春采取传统的大水漫灌对棚内地温影响极大,是阻碍油桃早发芽、早生长的最主要因素。而且,在生长期间进行漫灌,对温室内空气湿度影响较大,是诱发病害的重要因素。可以采用滴灌补水,滴灌比漫灌省水,也可以结合施肥进行,省工、省时,降低劳动强度,能有效保护土壤的团粒结构。 四、合理施肥,促控结合 1.增加基肥的使用量温室内油桃需肥量大,要求在休眠前加大基肥的使用量。一般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千克。同时施用速效性的磷、钾及微量元素肥,使用量一般是全年用量的一半。沟施、穴施或撒施后翻耕均可。 2.在生长期针对桃树的生长状况及时补肥在油桃果实的迅速膨大期通过叶面喷施补充

作物栽培学总论

作物栽培学总论(专科)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是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一门应用科学。简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主产理论和技术 *2.作物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 3.食物安全:是指能够有效地提供全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内的各种食物。 * 4.农业自然资源:是指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如光、热、土地、生物等*5.作物生长模拟 : 是通过对作物生育和产量的实验数据加以理论概括和数据抽象,找出作 物生育动态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模型,然后在计算机上模拟作物在给定的环境下整个生育期的生长状况,借以指导实际生产。 二、填空: *1.栽培作物包括(作物)(环境)(措施)三个环节。 *2全国种植业委员会将我国种植业划分为( 10 )个一级区和(31)个二级区。3.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分为(喜温作物)作物和(耐寒作物)作物 *4.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 中性和(定日照)作物。 *5.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将作物分为(四)大部分,(九)大类别。

三、简述题 ***1.简述作物栽培的特点 1)复杂性 多种多样的作物都是有机体,而且各自又有其不同的特征特性。每种作物又有不少的品种,每个品种也有不同的特征特性。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和生物条件)不同、栽培措施不同也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影响等等 (2)季节性 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天时和农时不可违背,违背了天时农时,就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可能影响到全年的生产,有时甚至将间接地影响下一年或下一季的生产。 (3)地区性 作物生产又具有严格的地区性。从大处说,不同的地区适于栽培不同的作物;从小处说,即使在同一地点(县、乡、村)的不同地块(阳坡、阴坡、高燥、平缓、低洼地等等)所种植的作物也不应当强求一律。 (4)变动性 随着人们对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认识的加深,随着新作物新品种的引种和创新,以及随着新技术新措施的引进,栽培作物的方法措施等也要不断变化,不可墨守陈规。 **2.简述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 我国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如下特点: (1)大部分地区属于中纬度地带,光、热条件较好。 (2)东南部地区受季风影响强烈,而西北部地区气候大陆性极强,水条件差异很大。 (3)我国的山地显著多于平地,对土地利用和作物生产一般是弊多利少。 **3。作物引种的基本原则 ①生活条件需得到满足。 ②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 ③被引种作物对引种地的环境有逐步适应的过程,它能够不断地改变本身的某些习性,与新环境中各个生态因子相适应 ***4。作物栽培法有几种?分别解释。 (1)生物观察法

各类农作物的生长特点

地理:各类农作物的生长特点 水稻:性喜温凉,水分条件和光热较好的平原,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适宜种植 小麦:耐旱耐寒耐盐碱,适应性强,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冬麦多分布于华北和黄土高原;春麦则分布于东北地区 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和海南,台湾 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分布于东北,宁夏,新疆北部一带 花生:对热量要求较高,多分布于华北平原,集中分布于山东丘陵一带 油菜:土肥地平,光热较好的亚热带地区,如长中下平原 棉花: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多分布于长中下平原和四川盆地及华北地区(新疆的长绒棉质地最好) 黄麻:喜高温,水分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的三角洲地带。典型分布区是恒河三角洲 茶叶:喜温好湿,喜酸好阴.适宜我国江南丘陵酸性红壤生长 棉花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棉花原产于热带,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它是沿淮淮北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由于春秋两季干旱,冬季温度低,夏季雨水集中,地下水位高,易受渍涝,同时土壤肥力偏低,基本上是一年一熟,冬季休闲耕作制 棉花是喜温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怕低温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高,怕病虫危害,一生需降水量450-650公厘。而沿淮淮北从4月11日播种到10月31日停止生长,共205天,≥10℃的活动积温3450℃,降水量668公厘。 ① 温度: 棉花在整个生育期中,要求较多的热量,在土壤水分适宜时(土壤湿度18-22%),棉花在日平均气温10-12℃即可开始发芽出苗,最适宜温度在 25-30℃,超过40℃不利,以土壤温度15℃,有5-7个晴天播种为宜。若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土壤水分适宜条件下,出苗只需4-7天。若温度低出苗缓慢,易染病害,甚至引起烂种现象。如果气温低于15℃,又多连阴雨,对幼苗生长不利。当地面温度降到3-6℃时部分叶子受冻害;降到1-2℃,植株部分或全部冻死。沿淮淮北地区4月上中旬常有低温或霜冻危害,晚霜最迟在4月16日结束,历年4月中旬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3.8 ℃,地面极端最低达零下4.1℃,因此,棉花在幼苗生长期间,必须密切注意低温霜冻的危害。 棉花出土生长速度与温度有关,在幼苗16-18℃时10-15天开始长出第一片真叶,25℃时只需7-10天,14℃时需20多天。棉花进入现蕾期以后,温度高,现蕾又快又多,最低温度不低19℃,现蕾初花期气温以25-30℃最为适宜,在25℃以上有利于生长发育。开花至吐絮生物学最低温度是15-18℃,吐絮期温度以20-30℃较合适,低于20℃成熟期后推,低于15℃光合作用和有机物质转运受阻,并影响棉花纤维质量。这个时期温度日较差大对促进早熟有利。沿淮淮北5 月上旬后期及以后日平均气温都高于18℃,最低气温都在0℃以

一种缩短作物生长周期的方法

快速育种: 一种缩短作物生长周期方法 当今,随着人口总量持续高速增长,粮食供应也成为了一个牵动所有人利益的大事。为此,科学家们只能想方设法地提升单位面积里的粮食产量。虽然此前已经能够这么快速地出产粮食,但作物的产量和健康度一直是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 近日,悉尼大学、昆士兰大学、以及约翰应纳斯中心的科学家团队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期刊发表一项研究,开发了一种叫作“speed breeding”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春小麦(Triticumaestivum)、硬质小麦(T. durum)、大麦(Hordeumvulgare)、鹰嘴豆(Cicerarietinum)和豌豆(Pisumsativum) 一年培养6代,对油菜(Brassica napus)可以一年培养4代,而传统的温室培养只能做到2-3代。与传统温室培养者采用22:2小时的光:暗循环;不同的是,新技术采用12:12小时的光:暗循环(图1)。而且,这项新技术生产的作物质量能满足人类的健康要求,尤其对于难以接受转基因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该团队证明,在全封闭的可控环境生长室中,快速育种可以加速植物的发育,包括成年植物性状的表型性状、突变研究和转化(图2、图3)。 由于新技术采用比较节能的LED来进行补光,这是一个让人兴奋的机遇,有望将之推广到工业化大规模种植。另外,研究称,可将这种快速育种技术与其他现代作物育种技术(如高通量基因型、基因组编辑)相结合,以加快作物改良的速度,潜力巨大。 图1快速育种加快部分主要农作物的繁殖周期。在传统的自然光照的温室中,每年只有2-3代的小麦、大麦、鹰嘴豆和油菜(右),而快速繁殖技术使这些作物能在一年内生长4-6代(左)。

农作物生长习性类问答题讲课教案

农作物生长习性类问 答题

农作物生长习性类问答题 各类型模拟题诊断题,似乎爱考各种各样的作物的生长习性,老师学生都快变成“地道”农民了!以前考茶叶、棉花等常见的农作物,现在考过猕猴桃、芒果、大樱桃,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考草莓、菠萝、火龙果等水果。当然,不需要学生记忆,常常以材料的形式展示某作物的习性,对光照、热量、水分等的需求,喜什么,怕什么,然后以材料和图片为中心,进行综合分析,如分析原因类,某地盛产该作物的原因,品质优良的原因,市场竞争力强的原因;或者 措施类,提高产量的措施等。 这类型的问题,考查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中,对气候的各个方面考察更为精细,不再像以前笼统的概括为“气候优越,降水丰沛,热量充足”等。这些作物,看似学生很了解,日常生活中有接触,但其实又比较陌生。其实有些作物,老师也不甚了解。 要弄清楚这类型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气候要素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影响,首先得大概了解一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一般草本作物从播种萌发到成熟收获(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出根、茎、叶、开花、结果、植物体枯萎死亡),其全部生命周期在一个年度内完成的,称为“一年生作物”,仅有生长期。有些作物如冬小麦、冬大麦等秋季播种后须经过低温的冬季到第2年夏季成熟的,称为“越冬一年生作物”或“越年生作物”。越冬作物冬季气温往往不能太低,以免种子在地里被冻死,但如果冬季下雪,一是有利于形成雪被,保温;二是可冻死害虫虫卵,减少来年病虫害;三是开春后积雪融化,为作物生长提供水分,真真是“瑞雪兆丰年”。 有些作物如菠菜、白菜、萝卜等,第1年播种后当年完成营养体生长,必须经过一个冬季到第2年才开花结实的,为“二年生作物”。还有如苎麻、苜蓿、除虫菊、菠萝等的生命周期延续3年以上,每年除收获地上部分外,其地下部的根芽或根状茎可连续生长并可用以进行营养体繁殖的,为“多年生作物”,多生长在亚热带或热带。有的作物如棉花、蓖麻,在温带为一年生,在热带则可成为宿根性多年生作物。至于茶、桑、果树等木本植物,则都属多年生作物。 多年生作物年生长周期变化在落叶果树和落叶观赏树木中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之分;常绿树木在年生长周期中无明显的休眠期。生长期是指植物各部分器官表现出显著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时期。落叶树木自春季萌芽开始,至秋季落叶为止。主要包括萌芽、营养生长、开花坐果、果实发育和成熟、花芽分化和落叶等物候期。而常绿树木由于开花、营养生长、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可同时进行,老叶的脱落又多发生在新叶展开之后,1年内可多次萌发新梢。有些树木可多次花芽分化,多次开花结果,其物候期更为错综复杂。尽管如此,同一植物年生长周期顺序是基本不变的,各物候期出现的早晚则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变化,尤以温度影响最大。休眠期是指植物的芽、种子或其他

作物生长条件与分布

茶:亚热带及热带地区的气候为宜;年降雨量1500毫米至2500毫米均适合。温度以20~25℃生长最旺,海拔自数十米至2000米,表土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砂质黏土为佳,酸性土壤。茶树的分布,主要受雨量、温度、海拔、风力与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支配,自北纬40度至南纬30度之间,均可栽培。海拔高低决定茶叶的好坏。日光的长短强弱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葡萄:葡萄树适合温和的温带气候,大部分的葡萄园都集中于南北纬38度~53度之间的温带区。影响葡萄成长的气候因素,以阳光、温度和水最为重要。葡萄受天气变异的影响也很大。尤其是成熟期的雨和霜冻。葡萄园的土质对葡萄品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葡萄树并不需要太多的养分,所以贫瘠的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斜坡既有利于阳光集中照射,又拥有更好的排水性能,所以要比土壤过于肥沃的平地更适合种植葡萄树。 棉花:棉花是喜热作物,棉花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属于长日照植物),比较耐干旱,对水分也有一定需求,但开花期及收获期忌多雨、喜光照,所以气候干燥但灌溉水源充足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最适宜种植棉花,例如:尼罗河谷地、三角洲,乌兹别克,美国棉花带,中国南疆,长江流域,沿淮淮北等地。棉花需要丰富的光热条件,又需要一定的灌溉水源,在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生长在沙土等排水条件好的土壤上。棉花的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需求。 小麦: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其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8°~50°,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如中国西藏)均有栽培。从生物学特性上讲,小麦适应冷凉气候。因此,在我国北方冷凉地区和亚热带、暖温带的低温季节广为种植,以暖温带和亚热带北部较为集中。土层深厚,地形平坦。 春小麦区.春小麦喜冷凉气候,比较耐寒,适应性强,分布广,日平均气温 0℃左右;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临夏、甘南自治州、河西走廊、新疆、青海、西藏从海拔2500米以上河谷坡地到4500米左右的湖宾平原,从湿润、半湿润地区到半干旱、干旱地区均有种植. 冬小麦区.在民族地区主要有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区(省).这些区(省)大多以水稻为主,冬小麦作为冬种作物在旱地种植,小麦商品率较高 水稻: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但是水稻土最好。季风气候区(含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水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阿根廷东部,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分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玉米: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种植范围从北纬58°(加拿大和俄罗斯)至南纬40°(南美),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区。适合于热带草原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靠天然降水即可一般不需 要引水灌溉 。玉米生长期较短,生长期内要求温暖多雨。玉米

作物生长条件及其分布

东北地区由于该地区面积广大,人口相对比较稀疏,地势平坦,但是热量条件比较差,所以比较适合开展林业(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和农业,由于人均耕地比较大,所以可以成为商品粮基地,可以种植春小麦,高粱,大豆,甜菜(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华北地区,由于地势平坦,热量条件较好,但缺水,多盐碱地,所以适合开展基台养殖业,适合种植旱地作物,冬小麦,薯类 黄土高原适合种植旱地作物冬小麦,谷子, 南方地区该地区水热条件配备好,适合农业发展 1长三角太湖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桑蚕养殖基地此外,还可以开展鲜花种植业,此外水稻,油菜,棉花,等 2珠三角适合鲜花种植业此外还有特色农业:桑塘养殖基田生产此外还有水稻,油菜,棉花,甘蔗种植 3其他地区,主要都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兼有油菜棉花等经济作物 4 台湾地区,适合热带作物种植(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以及海南也有) 西北地区本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但是沙漠广部,严重缺水,所以可以发展灌溉农业(沙漠地区叫绿洲农业),种植主要是旱地作物,如小麦,南疆是冬小麦,此外南疆地区还是我国重要商品棉基地,北疆种植春小麦,以及甜菜.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典型的灌溉农业区,适合小麦种植,有塞外江南之称.内蒙古高原,地势平,适合发展畜牧业 青藏高原地区:本地地势高,光照充足,热量不充足,发展高原畜牧业,以及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河谷)著名的作物:青稞,此外还可以种植小麦,条件好的地区甚至可以种植水稻 经济作物又称技术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指具有某种特定经济用途的农作物。广义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蔬菜、瓜果、花卉等园艺作物。 按其用途分为: 纤维作物(棉花、麻类、蚕桑) 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芝麻、大豆、向日葵等) 糖料作物(甜菜、甘蔗) 饮料作物(茶叶、咖啡、可可) 嗜好作物(烟叶) 药用作物(人参、贝母等) 热带作物(橡胶、椰子、油棕、剑麻)。 按所处温度带分为: 分为热带经济作物、亚热带经济作物、温带经济作物。 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 我国棉花生产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南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东北林区:红松、落叶松(白桦、紫椴);人参、貂皮、鹿茸 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 黄河流域:葡萄、梨、桃、杏、柿、枣、栗、核桃 南方地区: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蚕桑 南部沿海:香蕉、荔枝、桂圆、菠萝 海南:椰子 西北: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长绒棉 内蒙古:三河牛、三河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