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著导读_《三国演义》教案

中国古典名著导读_《三国演义》教案
中国古典名著导读_《三国演义》教案

中国古典名著导读_《三国演义》教案

教学博苑

11-29 0757

中国古典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案

一、《三国演义》简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要求背诵)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

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从叙述的技巧,人物的刻划上,最具可看性的部分如刘玄德三顾茅庐,定三分隆中决策,诸葛亮舌战群儒,用奇谋孔明借箭,七星坛诸葛祭玄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等。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节奏明快。描述山林时,山林的世外之美令人向往,可以像首诗,也如同一幅画。然而写到战争的场面,擅用夸饰的笔法写勇将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气概,使得三国人物,人人好似天上神祗,从容策马,进出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威风吓人,也长於经营战争场景,使文字影像化,有如战争即在读者眼前,做人彷佛听到人喊马嘶,看到刀光剑影,。写忠臣,其忠肝义胆让人由衷敬佩,写小人,那卑鄙肚肠,让人生厌。看三国演义,最为尽兴的不外在这小说之中,可见到最深刻复杂的人性。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主要思想内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

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

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

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

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二、《三国演义》歇后语、成语典故:【歇后语】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备编草鞋───内行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胎──疑心重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成语】

煮豆燃萁──比喻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同胞手足自相残杀。后世用以比喻骨肉相残。

才高八斗──谢灵运赞赏曹植的才华,称他占天下才十分之八,是溢美之辞。后以“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极高。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高贵乡公曹髦眼看皇权旁落,曹魏江山毁败有日,气愤不已地说出这句话,意在告诉亲信,司马昭篡权之意昭然若揭,义当共谋之。后以“司马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或野心。

言过其实──“言过其实”本谓马谡之为人言辞浮夸,超过其实际才能。引申之,则泛指一切夸饰之辞。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积累经典语句,评析人物形象,能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及认识。 2、通过读书成果的交流汇报,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掌握阅读名着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气势的歌,咱们来欣赏欣赏。(课前) 2、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吗 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仿佛也把我们带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三国,共话三国。 二、自主交流,汇报成果。 (一)了解概况 1、据老师课前了解,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有的同学甚至还在尝试着阅读整本原着。相信同学们对《三国演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简要地说说你的认识吗 2、出示课件:简介《三国演义》及其它的评价。 (二)知识冲浪

1、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 2、看来老师出的题是难不倒大家,现在你们自己出题,来考考大家,行不行谁先来 3、小结:同学们读书真仔细,掌握了这么多的三国知识,送给你们一个大拇指! (三)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跟大家交流交流。 出示:我最敬佩的英雄是,因为他。 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今天这节课咱们就重点聚焦三个大家最熟悉,也是人们议论得最多的人物。 2、品评英雄。 (1)引出诸葛亮、关羽人物。 A、出示提示: 猜猜他是谁点击图像。你看他面如冠玉,羽扇纶巾,真是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啊。 B、出示关羽图像和外貌描写。他又是谁,认得出吗 (2)小组合作: 合作提示:一、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人物的歇后语、成语。 二、说一说知道的人物故事,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积累经典语句,评析人物形象,能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及认识。 2、通过读书成果的交流汇报,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很有气势的歌,咱们来欣赏欣赏。(课前) 2、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吗? 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仿佛也把我们带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三国,共话三国。 二、自主交流,汇报成果。 (一)了解概况 1、据老师课前了解,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读完了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有的同学甚至还在尝试着阅读整本原著。相信同学们对《三国演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简要地说说你的认识吗? 2、出示课件:简介《三国演义》及其它的评价。 (二)知识冲浪 1、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 2、看来老师出的题是难不倒大家,现在你们自己出题,来考考大家,行不行?谁先来? 3、小结:同学们读书真仔细,掌握了这么多的三国知识,送给你们一个大拇指! (三)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跟大家交流交流。 出示:我最敬佩的英雄是,因为他。

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今天这节课咱们就重点聚焦三个大家最熟悉,也是人们议论得最多的人物。 2、品评英雄。 (1)引出诸葛亮、关羽人物。 A、出示提示: 猜猜他是谁?点击图像。你看他面如冠玉,羽扇纶巾,真是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啊。 B、出示关羽图像和外貌描写。他又是谁,认得出吗? (2)小组合作: 合作提示:一、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人物的歇后语、成语。 二、说一说知道的人物故事,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讲述。 三、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评一评人物。 (3)小组汇报 ◆诸葛亮 A、《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你搜集了哪些有关诸葛亮的成语或歇后语呢? 老师也把与诸葛亮相关的歇后语作了个整理,一起读一读。 B、一个成语、一句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谁来给大家讲一个? C、引领阅读《空城计》 讲得真不错,简洁、清楚。提起诸葛亮,人们必然会想到《空城计》的故事,咱们来欣赏其中的精彩段落。 分层出示《空城计》相关描写,提问:读了这段文字描写,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看到诸葛亮这样的安排,你心里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司马懿为什么选择退兵?诸葛亮就是利用了司马懿的这种心理,成功退敌,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C、现在,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诸葛亮? 小结:你看,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细细品味,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一个人物。 D、诸葛亮被誉为“智绝”是名至实归的,我们钦佩他,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 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 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2)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4、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2)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 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3)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a)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b)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3、把握作者的“拥刘反曹”的局限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借助多媒体资料,以影视作品先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直接引入正题 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央电视台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 二、通过老师介绍,整体感知,系统把握《三国演义》框架构思 1、作者简介: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2、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一八四)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O)约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3、艺术思想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指导课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基础上,熟知三国故事,有关人物的成语、歇后语,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 2.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表演方面的才能以及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及对三国人物雄才韬略的崇敬之怀。 4.进一步让学生知道课外阅读的方法,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外书的阅读,学会查阅资料,认真做笔记。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阅读《三国演义》 2.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赤壁之战、三顾茅庐)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到《三国演义》,我想大家都熟悉,它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为优秀的古典小说,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一定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三国演义》。 二、小组探究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它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还有三大名著及其作者你知道吗? 2.“三国”指哪三国?各国的主要人物是谁? 3.简述作品的主要内容。 小组交流,汇报,评价。 三、欣赏、品味作品 (课件)在众多的人物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请评头论足。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

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作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过程。 四、推荐名句段 1.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作品中的名段。 2.老师推荐名段。(课件展示)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 五、课堂检测 1.下列歇后语的来历你们知道吗?不知道的课后还要继续阅读。 张飞穿针_______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 曹操败走华荣道______不出所料、不幸中的万幸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_______化险为夷、有惊无险 关羽走麦城______骄兵必败、最后一着 徐庶进曹营______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 刘备摔孩子______假仁假义 2.请说一说来自三国的成语,并说出主人公。 六、畅谈感受 1.谈谈读书的意义 2.你会想到哪些名言? 3.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并且还写了自己的读书感言,在此交流一下,请在记忆库中快速搜索一下,也可即兴创作一句。 4.老师也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5.教师小结: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和一些精辟的语言。(3)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的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的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提起《三国演义》,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能脱口而出:如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创作背景 《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成为一部长篇巨著。 2.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 2 -

《三国演义》导读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杨恩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2.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使学生对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初步掌握名著的阅读方法,并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3.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4.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使学生对三国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初步掌握名著的阅读方法,并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激发阅读兴趣。 2.过渡:刚才我们听到的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西江月》。它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作为中国的一名莘莘学子,你想不想了解《三国演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三国》。 二、整体感知,系统把握《三国演义》框架构思 1.作者简介: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

的鼻祖。 2.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约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 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3.基本了解故事情节。 (1)教师朗读故事梗概,边读边理解。 (2)同学间开展互相讲《三国演义》故事。 三、重点篇章人物分析、掌握阅读方法 《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1.诸葛亮形象阅读分析——“智慧超群”、“鞠躬尽瘁” 【重点回目】 从第三十七回“三顾草庐”到一百零四回“丞相归天”,诸葛亮的形象就贯穿在这将近七十回的演义中,特别是从八十七回开始,诸葛亮的形象回回出现,回回鲜明。 【经典情节回顾】 1.七星坛诸葛祭风 ①周瑜见没有火攻的好风向,焦急而病。②孔明写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并说可为他借得东风。③周瑜高兴地筑起了“七星坛”,然后把各路军马调度停当, 等候东风吹起。④三更东南风起,周瑜骇然,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导读 《三国演义》——乱世悲歌英雄泪,金戈铁马忠义魂(一部乱世悲歌,英雄史诗) 一、《三国演义》的版本、成书及其作者 二、《三国演义》梗概和经典章回 三、《三国演义》主题以及突出思想(反曹拥刘、忠义) 四、《三国演义》中的三场战争 五、《三国演义》的人物(个性化) 六、《三国演义》经典名句和熟语 七、《三国演义》战略战术 八、《三国演义》经典评价(人物或者故事) 一、《三国演义》的版本、成书及其作者 1、《三国演义》(原题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或者《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又是我们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军事文学的开山之作) 后有,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 章回小说是长篇小说的一种,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说的是历史兴亡和战争故事说话人不能把每段故事有头有尾地在一两次说完,必须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在每次讲话以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演义”一词,小说体裁之一。据《辞海》解释:“谓敷陈义理而加以引申。”可见“演义”是指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作者根据史实,叙事中融入了自身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和道德评价。(特点:史实一句,艺术加工和创造,既有纪实又有想象和虚构) 《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 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时曾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2、版本 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及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又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这部影响深远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自从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以来,流传之广,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明代刻本有二十多种,清代刻本还有七十多种。可以说,《三国》版本之多,在古代小说中是无与伦比的。 从形态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大致分为三种 a.《三国通俗演义》 b.《三国志传》在现存的明代版本中,存世最多的要算万历至天启年间的各种《三国志传》本,世称“俗本”。 c. 毛宗岗父子评改本《三国志演义》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外阅读方法进行读《三国演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通过学生读三国的读书成果展示,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指导重点: 交流分享读书心得,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1、《三国演义》主题歌。 2、课件(包括相关故事的动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的历史就好比一条长河,滔滔不绝地奔向远方,今天老师从中摘取了一个精彩的片断,大家想看吗?边看边想这是什么历史故事?(播放《草船借箭》的动画。) 2、学生回答。 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也看了碟,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生举手)这么多,那么老师就要看看今天谁能摘走这颗读书星,老师这共有五颗,同学们加油呦! 二、知识冲浪 (出示课件“记忆小热身”)出几个小题考考大家,以小组为单位。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三、群英聚会 1、师:《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生畅所欲言,三两句亦可。 2、师: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师: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 (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关羽: (1)生:刮骨疗毒 (2)师: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 (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败走麦城) (3)师: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 (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课前老师发给同学们阅读,你记住了哪些?老师出几个考考大家怎么样?(课件出示“歇后语”) (以小组为单位) (3)师: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 (4)师: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语文选修课《中国小说欣赏---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 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泗洪人民路小学侯素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三国》的连环画、《三国》故事情节的幻灯片、搜集相关的歇后语和成语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书名,简单介绍。 2.作者简介。 3.刚才我们听到的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 小说的卷首词《西江月》。它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已经远播于海内外,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国

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作为中国的一名莘莘学子,你想不想了解《三国演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三国》。 一、七嘴八舌猜英雄 竞赛办法: 1.全班参加,每组三名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补充。 2.每道题有三个提示,根据提示不同得分也不同,分值分别为 30分 20分10分 题目类型:抢答题 抢答秘诀:速度快者根据分值得分。 (1)三国英雄之曹操 提示一: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 . 提示二:他是三国英雄中少有的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 提示三:他的生活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2)三国英雄之诸葛亮 提示一:东汉末年,南阳人士。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外交家。 提示二: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 提示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杜甫对他的评价。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3)三国英雄之关羽 提示一:他曾被曹操封为汉寿亭候. 提示二:他有着骁勇非凡、武艺绝伦、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素质。 提示三:他的武器是冷艳锯,重82斤。

【2019年整理】小学《三国演义》读书指导课

小学《三国演义》读书指导课 活动背景: 《三国演义》是中华古典文学的瑰宝。书中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以及这故事里面蕴含着的治国修身的道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分析情节,分析人物个性的能力,因此让学生先自主研读,自己去分析,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进行一定的评析。不在乎学生的评价有多么准确、深邃,重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积累一点品读名著的方法。 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 2积累语言、丰富语言。 3能结合人物言行、典型事例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活动准备: 熟读《三国演义》;收集有关三国的成语、歇后语、诗词等相关资料;积累故事,抓住典型事例对人物进行评述。 指导重点: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阅读兴趣,也为了能与同学们一起交流阅读感受和体悟,师生共读是必不可少的。 一、共读“前言”和“目录” 读任何一本书之前都要认真阅读书扉页的前言,这必须养成习惯,“前言”所介绍的内容往往是作品的梗概或精华,阅读“前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走进故事情节。《三国演义》的“前言”向我们介绍了这部历史小说的时代背景,小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概括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特点等。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真是小说所描绘和塑造的,也是大家所迫切期待阅读的。 “目录”是四十三个精彩故事的浓缩,浏览目录可大概了解故事情节。“目录”还适合在读完故事内容之后再回过来品味。 二、共读整本著作 在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的同时,我也捧起这本“青少版”的《三国演义》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虽说只是“青少版”的《三国》,内容、深度和语言都与原著有一定差距,但我丝毫不敢怠慢,我和学生一起认认真真地花时间阅读,这既是学生面前的一个榜样,也是为了能与学生共同畅谈三国故事,品味三国人物。 (一)、交给阅读方法 阅读期间,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的习惯,读时要专心致志,必要时圈圈画画,做上简单的批注。当读完某个故事,可把它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同学朋友听,也欢迎讲给老师听,大家共同分享阅读成果。 (二)、展示阅读成果 大约四周之后,班上进行一次《三国演义》故事会,并制作一份手抄报。 三、共品人物形象 要求学生必须再读《三国演义》,告诉他们读一本好书最要不得的便是“囫囵吞枣”,我们细细地读,哪怕一个地名,一个人物名称都要读到、记住。

《三国演义》精品课教案

三国演义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2.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2)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4.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激发阅读《三国演义》 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梗概,培养学生阅读 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欣赏《三国演义》的片头曲激发阅读兴趣。 2 .过渡:听了这一首雄浑的歌曲,让我们带着感慨“走近三国”。 二、阅读故事梗概了解三国。 1 .教师朗读故事梗概,边读边理解。 2 .欣赏《桃园三结义》。 三、布置自读欣赏 1 .继续阅读到《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将干中计》。 2 .同学间开展互相讲《三国演义》故事。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指导,知道《三国演义》的一些情节,以及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形象。 教学重点:基本了解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猜一猜: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奸绝:曹操) ⑻“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二、说一说 1?谁能向同学们说说《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2?指名讲《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3?讲《美髯公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三、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理解下面一段话的意思。 却说云长所骑赤兔马,日行千里,本是赶不上;因欲护送车仗,不敢纵马,按辔徐行。忽听背后有人大叫:“云长且慢行!”回头视之,见张辽拍马而至。 关公教车仗从人,只管望大路紧行;自己勒住赤兔马,按定青龙刀,问曰:“文远莫非欲追我回乎?”辽曰:“非也。丞相知兄远行,欲来相送,特先使我请住台驾,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要点概要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要点 1、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 答:“三顾茅庐” :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去,未遇。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三英战吕布” :曹操联合袁绍等十七路军共同讨伐董卓,在虎牢关,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张飞冲出和他交锋 50多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来夹攻, 30回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也上来夹攻,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三气周瑜” :略。2. “ 青梅煮酒论英雄” 指的是哪两个人 ? 当时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怎样 ? 可以看出两人在性格上有什么特点? 答:主人公是曹操和刘备。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饰内心恐慌。 曹操特点:目光远大、胆识过人、雄才大略。 刘备特点:机警过人,随机应变,能屈能伸 3. 杀吕伯奢一家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在知道事实后仍然杀死吕伯奢,说明他狡诈阴险,生性多疑,手段残忍。 4. 简述“王允巧施连环计”的故事: 东汉末年,太师董卓专权,司徒王允,将义女貂蝉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貂蝉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最终使吕布杀掉董卓。 5. 请简要叙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

答:三气周瑜。一气: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之机, 把刘备扣下, 逼诸葛亮交出荆州, 不料诸葛亮用计使他“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荆州,仍然失败。 6. “桃园三结义”的主人公是刘备、关羽、张飞。 7.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 引箭随身, 手持画戟, 坐下嘶风赤兔马。” 这里所写的人物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请举例说明。 吕布;他的主要性格是:有勇无谋、目光短浅、见利忘义。 8. 你怎样评价诸葛亮这个人物? 忠心耿耿、兢兢业业、博学多识,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9. 俗话说” 新官上任三把火“ , 诸葛亮上任后烧了哪三把火 ? 第一把火是诸葛亮初出茅庐后的第一仗:火烧博望坡。第二把火要说的是诸葛亮到刘备军中后的第二仗:火烧新野。第三把火要说的是《三国演义》里面最精彩的一场战役——火烧赤壁。 10. 赤壁之战这个故事中推出了哪些精彩的好戏? ①诸葛亮舌战群儒, ②蒋干盗书, ③草船借箭,④周瑜打黄盖(苦肉计 , ⑤孔明借东风, ⑥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 11. 你怎样评价周瑜?请举例说明。 风流儒雅 , 足智多谋 , 善于用兵 , 但是气量狭小,嫉贤妒能。 在赤壁之战中,周瑜运筹帷幄,连设妙计,终以 3万兵马大败曹操的 83万大军,创下了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说明了周瑜足智多谋,善于用兵。

《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导读讲义

小蜜蜂教育资源 整本书阅读参考资料 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 把《三国》读“薄”,掌握三国故事情节脉络; 把《三国》读“厚”,了解三国时代背景; 把《三国》读“活”,抓住三国人物精彩片段; 把《三国》读“死”,熟记三国诗词常识。 曹孟德、刘玄德、孙仲谋,“德”“谋”对决,纵横驰骋; 诸葛亮、周公瑾、司马懿,“智”“慧”对决,明争暗斗; 曹子桓、曹子建、曹仓舒,“亲”“情”对决,手足相残; 关云长、吕奉先、张文远,“忠”“勇”对决,义薄云天。 来吧,学历史,使人明智;读文学,享受人生沉浮的洗礼! 导读任务(一)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一回 二、讨论主题 1.你知道什么是演义吗?从《三国演义》这个名字上你能知道些什么? 2.关于作者知多少?“三国”历史知多少? 3.小说前面的《临江仙》词是点睛之笔,其风慷慨悲凉,传唱不绝,背诵这首词并默写一遍。 4.梳理本回情节脉络(答案不固定) 十常侍之乱→()→幽州募兵→三英结识→()→剿灭黄巾 5.刘关张三人出场时面貌各异,均有肖像描写,请根据文字描述为三人画像,比一比谁画的像。(不求形同,但求神似)

6.学会做人物名片(贯穿整个阅读过程) 姓名字 所属团队武器 个人经历 主要事迹 性格特点 7.仔细阅读刘备、曹操出场的文字,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作者为什么这么安排。 导读任务(二)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二回 1.梳理小说本回情节脉络 刘备赴任安喜→()→挂印弃官→灵帝驾崩→() 二、讨论主题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鞭打督邮”情节,可适当发挥,注重细节。 2.在鞭打督邮事件时张飞和刘备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导读任务(三)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三回 概括故事情节 : 二、讨论主题 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谈谈李肃是如何说服吕布投奔董卓的。 2.结合第三回情节,谈谈吕布的性格特点。 3.谈谈你对董卓欲废帝的看法。 导读任务(四) 一、阅读计划:《三国演义》第四回 概括故事情节:

最新三国演义教案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张_妍发布于 2012-04-17 00:07 评论22条浏览8,737次 顶 (37) 踩 (5) 郭庆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三国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3、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从事学习活动。 2、引导学生有见解,有创意地阅读文学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启发学生热爱中国文学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评价三国人物,不仅使学生对人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的读书习惯。 教学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三国》的连环画、《三国》故事情节的幻灯片、搜集相关的歇后语和成语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刚才我们听到的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的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西江月》。它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三国演义》已经远播于海内外,俄国汉学家称赞该书是“一部真正丰富人民性的杰作”。法国学者认为“在历史小说中《三国演义》是最著名的一部”。在崇拜英雄的美国社会,人们夸奖《三国演义》是“描写英雄业绩的一部早期的杰作”。英国学术界一致推荐《三国演义》为“史诗般的作品”。而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作为中国的一名莘莘学子,你想不想了解《三国演义》?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走进《三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