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孙海龙

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孙海龙
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孙海龙

禽流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的烈性传染病。自1978年在意大利的鸡群中首次发现本病以来,已在美洲、欧洲等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现有本病流行。我国自1995年首次报道禽流感发生以来,每年都有禽流感发生的报道,尤其是低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的流行几乎呈常态化。由于禽流感病毒(AIV)血清型众多,变异性强,给免疫预防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现将我们在实际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了解的一些情况以下汇总,望同行给予批评指正。

1 禽流感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AIV)属于正粘病毒科、正粘病毒属;病毒粒子多呈球形,为80~120nm 的直径,表面有长10~12nm 的密集钉状物或纤突覆盖。AIV 属于单股负链RNA 病毒,其基因组由8 股RNA 节段构成。由于不同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有不同的抗原性,目前已发现有16种特异的HA和10种特异的NA,由不同的HA和不同的NA之间可形成200多种亚型的禽流感病毒。AIV耐热性差,在56℃加热30 分钟,60℃加热10 分钟,65℃~70℃加热5 分钟即丧失活性。常用消毒药如漂白粉、福尔马林、碘剂等可快速破坏其致病力。但是在有机物的保护下可极大地增强其抗灭活的能力,尤其的粪便中的病毒;病毒的传染性在4℃条件下可以保持长达30 ~50 天。

2 高致病禽流感(HPAI)的流行动态及预防

2.1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流行状况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目前在我国主要呈现局域性、波浪式流行,每年的10月中下旬到来年的5月中下旬出现发病高峰,以后逐渐趋于平静;对于蛋鸡和种鸡主要是造成产蛋性能下降,商品肉鸡近几年发病明显增加;2008年以前水禽带毒不发病,近年来水禽不仅带毒而且发病出现死亡。

2.2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的养殖业在预防禽流感的发生及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国的禽类养殖业挽回巨大的经济损失。但随着免疫压力和环境污染压力的增加,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在不断加快,已形成现有疫苗毒株(H5N1RE-4+RE-5)不能完全保护的现状。有专家学者对国内不同地区的HPAIV进行分子生物学的分析比较,发现现有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在抗原性上出现较大的差异。如2008年第7分支在局部地区再现,2009年以后2.

3.2分支有取代2.3.4分支趋势,变成主要流行谱系。因此,从理论上,Re-4 、Re-5毒株需要更换。

2.3 高致病禽流感(HPAI)的免疫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防控措施,首先是发病禽场周围3公里范围内的禽类完全隔离和扑杀;其次是在平时的饲养中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和体系的建立,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禽类的自身抵抗能力;第三是免疫接种预防(1)商品肉鸡5-10日龄皮下注射禽流感H5N1RE-4+RE-5疫苗;(2)蛋鸡和种鸡,开产前最少免疫3次灭活疫苗,让鸡群抗体滴度保证在7log2以上,使鸡群具有完全的抗感染和抗死亡的能力。具体可参考以下免疫程序:15-20日龄进行H5灭活疫苗首免;45-50日龄进行二免;115-120

日龄进行三免;40周龄加强免疫。肉种鸡三免在140-145日龄进行。

3当前低禽流感(LPAI)的流行新动态

3.1 H9N2亚型仍为当前禽流感流行的主型H9N2亚型禽流感呈地方性流行、持续存在,肉鸡50%左右的感染能够检测到LPAIV,个别地区绵延不断,严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发展,传染源的存在及疫源地的根除十分困难,疫情隐患长期存在;市场开放、流通频繁、检疫工作滞后等给流行创造了便利条件;不免疫或不按免疫程序免疫;疫苗保护力达不到理想效果;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3.2 临床表现出多样性H9N2是多种疫病发生的诱因,典型爆发:突然发病、感染率离、传播范围大;非典型流行:没有特征症状,主要引起产蛋下降、育雏及育成鸡ND等疫苗免疫失败;条件性发病。

3.3 H9N2 亚型禽流感抗原性在漂变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抗原漂变、基因重组的现象十分普遍,已形成一个遗传分支。有研究资料表明:1998~1999 年间的毒株抗原性无变化, 疫苗保护率为100%;2000 年后毒株间抗原性发生了变化, 疫苗保护率在下降,尤其是2008年以后,各地毒株的抗原性发生较大的变化,使得经典毒株的疫苗保护率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低的问题。

3.4 较高致病力的H9N2亚型毒株的出现H9N2亚型禽流感各地区不同分离株的亲缘关系在2003-2008年间较近。但是在2008年冬以后,一些地方出现变异株;从病毒HA抗原结构的基因序列比对发现,各地方毒株出现个别差异性变化、亲缘关系较远,给防疫带来困难,特别是在和水禽混养地区情形更为严重。在免疫和环境压力下,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 基因已发生了较大变异,对此必须高度警惕。

3.5我国H9N2流行分支有区域性第Ⅰ亚分支在华东、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地区流行;第Ⅱ亚分支福建、广西最近零星分离;华中地区流行第Ⅳ亚分支;华南地区流行第Ⅵ亚分支。4当前低禽流感(LPAI)的免疫状况及保护情况

灭活疫苗免疫是目前预防低致病性H9N2亚型禽流感的重要防线。在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灭活疫苗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灭活全病毒疫苗安全性好,抗原组分齐全,免疫原性强,不会出现毒力返强和变异危险,能够经受同亚型AIV的攻击,能给免疫鸡群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鸡均属低致病力毒株,单独感染该亚型病毒不能导致鸡只发病,该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禽类感染和发病与环境因素及混合感染密切相关。感染后的HI试验结果表明,这些病毒抗原性比较复杂,出现抗原变异株。

H9N2灭活疫苗使用能使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感染率、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减少禽类养殖的经济损失。有学者将两个不同公司的H9N2灭活疫苗在白羽肉鸡实际生产中做免疫攻毒保护实验,分别发现免疫14天后抗体升到5.25和5.12,而对照组为1.12;免疫后3周后采用1:10稀释的H9和NDV混合液进行静脉注射,每只鸡0.2ml, 35天后再检测H9 HI

效价,分别为8.3和7.4,对照组为5.2,记录发病率分别为33.3%和40%,对照组为100%,死亡率分别为13.3%和20%,对照组为66.7%,说明目前市售疫苗并不能完全保护该亚型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发病,但免疫接种新流二联灭活疫苗的鸡群能大大减少死亡率,即使是存在混合感染的情况也能起到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5 免疫中存在的问题

5.1 免疫存在空档期H9N2都采用灭活油苗免疫预防,免疫注射油苗,仅仅产生循环抗体,且产生抗体速度较慢,一般需要2周以上产生可以起到保护作用的抗体滴度,故存在短暂的免疫空白期让病毒入侵。

5.2 只有灭活疫苗,缺乏粘膜保护油苗免疫主要是体液免疫,作为病毒主要入侵的呼吸道却没有合适的活苗作为基础免疫或者加强免疫,因而缺乏局部粘膜屏障的保护,不能有效阻止H9病毒进入体内。进入体内的H9病毒被体内循环抗体中和,很快中和已经产生的体液循环抗体,导致免疫效果很快失效,大量病毒继续进入,导致体内组织器官损伤,包括免疫器官等组织,从而造成混合感染,发病损失很大。

5.3 同一血清型出现不同分支,交叉反应差在疫苗的选择压力下, 近年来毒株间抗原性发生了变化, 疫苗保护率在下降。大量文献也证实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试验不同病毒疫苗之间交义免疫原性差,不能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提示H9N2亚型禽流感的防治疫苗候选株应在严格抗原性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更新。

5.4多宿主感染,传染源难于控制目前国内养禽业主要是公司加农户模式,一个区域内同时饲养各种批次的鸡只,虽然某个养殖户能做到全进全出,但针对这个小区域而言做不到,因而不能做到免疫同步,病毒通过气溶胶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传播快,很难清除,使得病毒有了生存的空间,大环境很难控制。

5.5现有疫苗具有局限性疫苗是否具有良好的保护率,主要从两个方面决定,一是保证疫苗血清型和亚型一致;二是疫苗中足够的抗原量。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厂家的灭活苗,每个厂家的质量不一,抗原含量有高有低,导致免疫鸡群抗体水平不一致,鸡群零星发病。另外我国南北毒株有着较大的差异,现行的疫苗在其抗原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导致南北免疫效果的差异。

6 未来禽流感疫苗的发展方向

目前灭活疫苗的使用并没有有效的控制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甚至在免疫鸡群仍然可以分离到病毒。尤为重要的是,某些地区从人和猪上也分离到了H9N2亚型流感病毒,预示着有可能给人类健康造成新的威胁。另外文献报道H9N2亚型不同病毒疫苗之间交叉免疫原性差,当前疫苗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免疫防疫的需要,提示防治疫苗候选株应在严格抗原性分析的基础上及时更新,针对目前防治H9N2现状作者做以下思考:

重组活载体疫苗重组活载体疫苗是将禽流感病毒具有免疫保护原性的HA基因或NA 基因重组到载体病毒中,用此重组病毒作为疫苗,它可在动物体内复制,并不断地表达出外源基因,从而诱导禽类产生针对AIV的免疫保护力,这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禽流感疫苗研制

策略。目前油苗免疫预防H9N2,缺乏活苗进行局部粘膜免疫,重组活载体疫苗的研发,可以弥补油苗的局限性,并可解决散毒问题,如采用IL T作为载体还可做到一针防两病的效果。

标记疫苗标记疫苗是用一种疫苗给动物免疫后,通过与之相配套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可以将免疫动物和自然感染动物区分开来。在我国,尽管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灭活疫苗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免疫原性强,抗原组分齐全,免疫保护时间长,但其存在着自身的一些缺点,利用血清学方法不能区分免疫动物和自然感染动物,干扰病毒流行病学监测,尤其是影响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而在尚无疫情发生的地方不主张免疫,因此在很人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正由于常规禽流感灭活疫苗的不可克服的缺点,使得开发灭活标记疫苗成为必要。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为流感病毒疫苗研制提供了有力工具。

VLP疫苗病毒样颗粒(VLP)是含有某种病毒一个或多个结构蛋白的空心颗粒,形态结构上类似完整病毒,具有与完整病毒相似的免疫原性,并通过激活抗原递呈细胞,诱导免疫应答。VLP不含有病毒核酸,不能自主复制,因此无致病性,在疫苗研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已有多种亚型流感VLP合成的报道,动物实验证明这些VLP可诱导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数种二价(多价)混合流感VLP也被合成并证实在不同亚型流感病毒间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流感VLP疫苗具有高免疫效价、能有效诱导交叉免疫应答和安全性高等特点,特别是结合良好的佐剂使用能够增强流感VLP疫苗的免疫原性。

亚单位疫苗该种疫苗的优点是杆状病毒系统属于真核表达系统,所表达的HA蛋白能进行糖基化形成正确的空间构象,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并能够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但是亚单位疫苗需要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而且在家禽中应用成本较高。

高效、安全、实用的禽流感疫苗的研制一直是世界养禽业关注的焦点。为了保障我国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实施全面系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制措施势在必行。

7 H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

诊断原则可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综合分析,予以诊断。也可做血清学诊断如血凝抑制(HI)试验或间接ELISA等。本病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变,故不容易做出确诊,应采集病鸡气管、肺、心、脑、脾、胰等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同时抽取发病时和发病后14-28天的病鸡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以便确诊。

8 H9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制

针对H9N2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采取坚决淘汰、强化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在严格隔离、封锁、确保疫源不外溢的情况下采取一些治疗措施。以降低死亡率,尽可能地减少经济损失。

8.1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

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健全完整的生物安全体系,加强养禽场的防疫管理,避免从疫区引进禽类,防止鸡与其它禽类(如鸭、鹅等)接触。

8.2加强疫苗免疫

免疫接种是控制疫病发生的杀手锏,在流行季节要尽早免疫和多次免疫。合理的免疫程序应根据母源抗体、疫苗的性质、疾病流行的特点及家禽的种类来制定。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可参考如下方案:

(1)蛋鸡和种鸡:5-10日龄新支流或新流二联灭活疫苗首免;

35-40日龄新支流或新流二联灭活疫苗二免;

120-130日龄新支流或新流二联灭活疫苗三免;

40周后加强免疫新支流或新流二联灭活疫苗。

(2)快大肉鸡(50~60日龄出栏):1~7日龄免疫新支流或新流二联灭活疫苗。

(3)中慢速黄羽肉鸡(90日龄以上出栏):5~7日龄首免新支流或新流二联灭活疫苗;视不同饲喂时间35-40日龄进行二免。

(4)白羽肉鸡A:1日龄新支流或新流二联灭活疫苗首免;9-12日龄新支流或新流二联灭活疫苗二免B:5-10日龄新支流或新流二联灭活疫苗免疫

8.3 药物治疗

对H9N2亚型禽流感,适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双黄连口服液,仍有一些早期预防、减轻症状和减少损失的作用。对H9N2亚型禽流感,适当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性疾病的继发感染感染,也可以减少死亡损失。如感染早期在饮水中加入头孢类药物、利高霉素、强力霉素等,均可减轻一些死亡损失。如能及时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突发人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

突发人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人禽流感的防治工作,有效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向人间传播,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与领导 1.领导小组及有关人员职责为切实做好人禽流感防治工作,成立医院人禽流感防治领导小组,全权负责人禽流感防治工作和疫情突发后所有应急处理工作。人禽流感防治办公室(医务部),作为兼职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医院禽流感防治工作。 2.领导小组所属机构职责及组成人员为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人禽流感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工作组,各个工作组根据职能确定人数,并结合实际进行增减。 (1)人禽流感防治办公室(医务部):具体负责人禽流感防治的日常工作,上报情况,落实上级精神。 (2)医疗组:负责全院人禽流感防治工作的诊断、治疗指导工作,参与和组织全市疫情处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3)护理组:负责人禽流感防治工作中的整个护理工作。 (4)专家组:负责院内人禽流感防治的技术指导和会诊、排查。 (5)院前急救小组:负责发热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院前急救工作,随时听从区政府及主管部门的调遣。 (6)物品供应小组:负责人禽流感防治所需设备、防护物品和药

品、卫生材料的供应。 (7)专业流调组:负责医院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搞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8)医护人员防护小组:负责全体医护人员和社会群众的防护工作,对职工和社会群众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9)后勤服务小组:负责医护人员的生活、饮食等后勤服务。 3.对领导小组和所属工作机构的要求 (1)对领导小组全体人员的要求是头脑清晰,决策果断,指挥有力,措施得当,安排周密,行动迅速,紧张有序,确保工作高效率,令行禁止。 (2)对办公室和各个小组的要求是必须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和领导小组组长的命令,做好本职权范围内的各项工作。 (3)遇有突发疫情,应立即进入战备状态,各组组长、副组长要保证24h通讯畅通,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及时掌握人禽流感防治信息和国家对人禽流感防治的各种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二)加强医院人禽流感的预防 1.医院成立人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广大医护人员掌握最新人禽流感诊断知识和防护标准。 2.加强对人禽流感防治健康教育宣传工作。要求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宣传内容,固定专职宣传人员。

预防h7n9禽流感培训总结

预防h7n9禽流感培训总结 h7n9禽流感培训可以提高对于病菌的认识,提高防御,下面由为大家搜集的预防 h7n9禽流感培训总结范文,欢迎大家借鉴!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总结 2020年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 期通报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形势后,我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召开会议、 制定措施认真部署和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一)、领导高度重视,全面安排部署 3 月 31 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 我国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疫情后,卫生局朱宁政局长非常重视,要求主管局长认真部署 防控措施。4 月 5 日,主管局长单玉兰(负责卫生应急和疾病防控工作)在县直各医疗卫 生单位和卫生局各股室的周例会上,从“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医疗救治工作,配合做好疫情监测防控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4 个方面做了部署安排。强调要密 切关注、并认真做好人感染 H7N9 禽流感防控工作。 4 月 1 5 日下午,西吉县卫生系统组织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相关科室业务 主管和专家,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 3 家民营医院负责人,参加了自治区 卫生厅办公室举办的全区人感染 H7N9 禽流感防控技术师资培训班。会后,卫生局又召 开了全县卫生系统应对人感染 H7N9 禽流感防控工作会议,卫生局长朱宁政主持会议。 会上,传达学习了区市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卫生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单玉兰做了题为“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全面做好应对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疫情准备工作”报告,从提高认识,科学应对,保障人民健康;强化责任,完善措施,打有准备之仗;抓好重点,规范管理,防止疫情扩散;关注舆情,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4 个方面就全县卫生系统应对 人感染 H7N9 禽流感防控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安排。从当日开始对疫情进 1 行全面监控, 并通过新闻发布的形势,正确舆论引导,宣传预防知识,做好自我保护。 (二)、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是我们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动力。如果说工 作靠自觉,那么领导的关心就是我们自觉工作的源泉。在今年的各项工作中,项目消防安 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无论是在消防隐患排查,还是在整改治理 工作中,均得到了大力的帮助与支持,使我们的消防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我们做好消防 安全工作提供了最大动力。 (二)、完善应急预案,强化措施落实 4 月 16 日,县卫生局制订下发了《西吉县卫 生系统应对人感染 H7N9 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方案》,确立了西吉县人民医院和中医医 院为防治人感染 H7N9 禽流感定点医院,成立西吉县卫生系统人感染 H7N9 流感防治工 作领导小组和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组,并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防控、医疗救援和卫生监督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成立组织,落实工作职责。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附件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为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人禽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和控制人禽流感病例的发生、传播,特制定本方案。 1 调查目的 1.1调查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影响因素,为疫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2 发现和追踪病、死禽类及人禽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1.3 发现人传人的线索,并寻找其证据,为及时做好流感大流行应对准备提供依据。 2 组织与准备 2.1 启动条件 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监测系统报告、群众反映、媒体报道、疫情通报等途径获知本辖区内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1)发生经省级及以上农业部门证实的禽流感疫情。 (2)发现人禽流感预警病例。 (3)发现人禽流感疑似、确诊病例。 (4)发现其他需要排除人禽流感的病例或需要开展调查的相关情况。 2.2 组织及实施 2.2.1县级卫生部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疫情调查的组织及领导;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禽流感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应在接到疫情报告后2小时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采取

相应预防、控制措施,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根据需要,可请求上级部门给予技术支持和指导。 2.2.2市级及以上卫生部门市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派遣调查组前往疫情发生地进行调查;市级及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应邀或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派遣前往疫区指导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3 调查准备 调查单位应迅速成立现场调查组,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目的、调查组人员组成,确定成员的任务及职责。调查组成员一般包括有关领导、流行病学工作者、临床医生、消毒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其它相关人员等。 3 调查内容和方法 3.1背景资料收集 3.1.1当地地理、气象、人口等资料的收集 通过查阅资料、咨询当地相关部门等方法了解当地的地理状况(如地理位置、流域、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植被、湖泊、河流、交通状况等)、气象资料(如年均气温、年均月气温、年均降雨量、年均月降雨量、年均湿度、当年月均气温及月均降雨量及月均湿度等)、农林业(土地使用、农业种植、养殖业、野生动物、候鸟迁徙情况等)、人口资料(最新的人口总数、年龄别构成、流动人口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如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产值、医院数量及床位数、学校数量等)、其它相关资料如特殊风俗及生活习惯等。 3.1.2历史及横断面相关资料调查

人禽流感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技术方案

人禽流感消毒、院内感染控制和个人防护技术方案 为规范做好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预防控制人禽流感措施,制定本方案。 1现场消毒技术方案 1.1消毒原则 发生疫情后,应及时有效地对污染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消毒工作应该由经过培训、有现场消毒经验的人员进行,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相应的消毒方法。消毒工作应避免盲目性,如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可以使污染物品无害化时,可以不进行消毒处理。 1.1.1仅出现动物禽流感疫情的现场消毒 仅出现动物禽流感疫情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配合当地农业部门开展现场消毒。现场消毒工作原则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禽舍包括死禽和宰杀的家禽、禽粪和墙壁地面等进行终末消毒,必要时对禽舍的空气进行消毒。 (2)对划定的动物疫点内病、死禽可能污染的物品进行终末消毒。 (3)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对流动水体和较大的水体等消毒较困难者可以不消毒,但应严格进行管理。 (4)对划定的动物疫区内可能污染的物体在出封锁线时进行消毒处理。 1.1.2出现人禽流感疫情的现场消毒 发生人禽流感疫情时,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配合农业部门针对

动物禽流感疫情开展消毒工作,还要对发生人禽流感疫情的疫点进行消毒,并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进行消毒效果评价,以确保消毒处理有效。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应对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现场消毒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配合农业部门针对动物禽流感疫情开展消毒工作,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2)对发生人禽流感的疫点、疫区进行现场消毒,消毒重点应包括病人的排泄物、病人发病时生活和工作过的场所、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等。 (3)医院应同时按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要求对禽流感病人诊疗过程中可能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1.2消毒方法 1.2.1病房、病家和禽舍的地面、墙壁等一般物体表面0.1%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 ml/m2~300 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 ml/m2,地面喷药量为200 ml/m2~300ml/m2。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1.2.2纺织品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15分钟,或采取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或用25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纺织品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在密闭空间,按每立方米用15% 过氧乙酸7毫升(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2小时。 1.2.3动物及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和呕吐物稀薄者,每1000 毫升可加漂白粉50克,搅匀放置2小时。尿液每1000ml加入漂白粉

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附录A 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最初调查表

附录B 高致病性禽流感现地调查表疫情类型(1)确诊(2)疑似(3)可疑 B1疫点易感禽与发病禽现场调查 B1.1最早出现发病时间:年月日时, 发病数:只,死亡数:只,圈舍(户)编号:。 B1.2禽群发病情况: 圈舍(户)编号家禽品种日龄发病日 期 发病数开始死 亡日期 死亡数 B1.3袭击率: 计算公式:袭击率=(疫情暴发以来发病禽数÷疫情暴发开始时易感禽数)×100% B2可能的传染来源调查 B2.1发病前30d内,发病禽舍是否新引进了家禽? (1)是(2)否 引进禽品种引进数 量 混群情 况* 最初混 群时间 健康状 况 引进时 间 来源

*混群情况为:(1)同舍(户)饲养(2)邻舍(户)饲养(3)饲养于本场(村)隔离场,隔离场(舍)人员应单独隔离 B2.2发病前30d内发病禽场/户是否有野鸟栖息或捕获鸟? (1)是(2)否 鸟名数量来源鸟停留地 点*鸟病死数 量 与禽畜接触频 率** *停留地点:包括禽场(户)内建筑场上、树上、存料处及料槽等; **接触频率:指鸟与停留地点的接触情况,分为每天、数次、仅一次。 B2.3发病前30d内是否运入可疑的被污染物品(药品)? (1)是(2)否 物品名称数量经过或存放地运入后使用情 况 B2.4最近30d内是否有场外有关业务人员来场?(1)无(2)有,请写出访问者姓名、单位、访问日期,并注明是否来自疫区。 来访人来访日期来访人职业/电 话 是否来自疫区

B2.5发病场(户)是否靠近其他养禽场及动物集散地? (1)是(2)否 B2.5.1与发病场的相对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 B2.5.2与发病场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_。 B2.5.3其大致情况__________。 B2.6发病场周围10公里以内是否有下列动物群? B2.6.1猪,__________。 B2.6.2野禽,具体禽种:__________。 B2.6.3野水禽,具体禽种:__________。 B2.6.4田鼠、家鼠:__________。 B2.6.5其它:__________。 B2.7在最近25-30d内本场周围10公里有无禽发病?(1)无(2)有,请回答:B2.7.1发病日期:__________。 B2.7.2病禽数量和品种:__________。 B2.7.3确诊/疑似诊断疾病:__________。 B2.7.4场主姓名:__________。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问卷答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问卷 姓名:单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计5题) 1、常见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不包括:( D ) A、H5N1 B、H7N9 C、H9N2 D、H1N1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潜伏期为:( C ) A、3天 B、5天 C、7天 D、14天 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内进行网络直报。( B ) A、24小时 B、2小时 C、12小时 D、3小时 4、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天。( B ) A、10天 B、7天 C、5天 D、14天 5、在执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时,一级防护中要求戴12~16层棉纱口罩,使用几小时后消毒更换一次?( B ) A、24小时 B、4小时 C、半小时 D、12小时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计5题) 6、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哪几项条件:( ABCD ) A、发热(腋下体温≥38℃); B、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D、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7、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采集的临床标本包括:( ABC ) A、上呼吸道标本(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 B、下呼吸道标本(如气管吸取物、肺洗液、肺组织标本) C、血清标本 D、尿样 8、需要进行网络直报的病例类型为:( BCD ) A、临床诊断病例 B、监测病例 C、疑似病例 D、确诊病例 9、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 ABCD ) A、H5N1 B、H7N7 C、H9N2 D、H7N9 10、对污染物、排泄物、污染环境的消毒可以使用:( ABCD ) A、漂精片 B、“84”消毒液 C、过氧乙酸 D、含氯消毒剂

人感染H7N9禽流感消毒隔离、防护制度

眉山市人民医院 人感染H7N9 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为指导我院做好人感染H7N9 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人感染H7N9 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 根据卫生部《人感染H7N9 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要求 (一)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人感染H7N9 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按要求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留观室。 (三)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二、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原则。 1.对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疑似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人感染H7N9 禽流感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不设陪护。患者的活动应当限制在隔离观察室内进行。 2.根据人感染H7N9 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疑似患者应安置在隔离观察室内,并有明确的标识。 (2)隔离观察室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门口应放置速干手消毒剂、有盖容器(收集脱下的防护用品),室内放置脚踏式医疗废物容桶及利器盒。 (3)尽量减少进入隔离观察室的医务人员数量。 (4)隔离观察室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及速干手消毒剂。 (5)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 3.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外科口罩。 (2)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桶。

2018人感染H7N9禽流感6种知识考试答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版)》等6种重点知识考试参考答案 1.患者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时,病原学检测间隔(c ),连续两次阴性,可根据相应规定解除隔离措施。 A.1-2 天 B.3-4天 C.2-4天 D.4-5天 2.以下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d A.血生化中有肌酸激酶升高 B.对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C.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 D.以上均对 3.重症病例病毒核酸阳性可持续(A )周以上 A.3 B.6 C.9 D.12 4.下列哪项不是寨卡的临床特征D A.发热 B.皮疹 C.关节痛 D.角膜炎 5.人感染H7N9禽流感易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 ) A.年龄≥45岁 B.合并严重基础病或特殊临床情况 C.发病后持续高热(T≥39度) D.淋巴细胞计数持续降低 6.以下不属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次要标准的是(D ) A.呼吸频率≥30次/分 B.氧合指数≥250mmHg C.多肺叶浸润 D.血尿素氮≥7.14mmol/L 7.以下不能对寨卡病毒灭活的是( C) A.70%乙醇 B.1%次氯酸钠 C.红外线照射 D.过氧乙酸 8.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C ) A.病毒分离应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B.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符合其流行病学史 C.疑似病例应及时采集标本,并送至所在医院检验科进行病原学检测 D.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9.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戴(D ) A.一次性口罩 B.纱布口罩 C.特效抗病毒口罩 D.医用防护口罩 10.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D ) A.5分钟 B.15分钟 C.30分钟 D.1小时 11.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并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确保诊疗区域的工作环境达到(D )的需求 A.消灭一切可能性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救治患者 D.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救治患者 12.根据WHO通报的MERS疫情,结合文献报道,对(A )进行修订。 A.《中东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4版)》 B.《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C.《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D.《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13.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A A.留取呼吸道标本 B.做药物过敏实验 C.查验血型 D.量体温 14.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A )传播的证据 A.寨卡病毒 B.鼠疫 C.霍乱 D.疟疾 15.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 ) A.肺炎 B.腹泻 C.出血 D.呕吐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 1、什么是H7N9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禽类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禽(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出现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等。 2、人是怎么感染上H7N9禽流感?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者。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者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现尚无人际传播的确切证据。 3、这些禽流感对人体危害大吗? 根据既往资料,人禽流感均为散发。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禽流感(包括此次的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因此,初步认为目前它们在人群中传播力不强。但是既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率十分高,约为20%。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也是很高的病死率。

4、哪些人需要更加注意预防H7N9禽流感? H7N9禽流感高危人群为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和因某种原因在鸟类栖息地或者养殖、交易场所滞留的人员等。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告之医生7天内活动情况。 5、最近是不是不能吃家禽了?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是可以使用的。但是禽流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可存活一个月,因此,五六分熟的鸡排、鸡蛋、吃火锅需谨慎食用,不建议生吃鸡蛋。 6、普通人应该如何预防禽流感?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家庭加工饭菜时,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

关于中国甲型H7N9禽流感爆发流行病学特征的初步报告-中文版

关于中国甲型H7N9禽流感爆发流行病学特征的初步报告-中文版

关于中国甲型H7N9禽流感爆发流行病学特征的初步报告 摘要:背景2013年2-3月中国发生第一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病毒确诊病例。截至4月17日,通过分析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来揭示目前中国H7N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测方法分离出H7N9病毒者判定为确诊病例。对每个H7N9病毒感染的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获得其人口学特征、暴露史、病例时间表信息。对密切接触者实行7天医学观察,对有临床症状者采集咽拭子标本并进行RT-PCR检测H7N9病毒。结果82例确诊病例中,平均年龄为63岁(2~89),73%为男性,84%为城镇居民,病例分布在中国的六个省市。根据现有掌握的77例病例信息,4人为涉禽人员,77%有活禽接触史,其中鸡接触率为76%。82例确诊病例中17例(21%)死亡,死亡病例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间隔中位数为11天,60例危重,4例临床轻症病例出院,1例儿童病例未住院。两起家庭聚集性事件中,没有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病毒存在人与人之间传播。1689例密切接触者中,1251例完成了医学观察,其中19例(1.5%)有呼吸道症状,H7N9病毒检测均呈阴性。结论大部分病人感染H7N9病毒表现为重症,病例间均无流行病学关联。密切接触者中无实验室证据表明H7N9病毒存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不排除这两个家庭内有限的人际传播。 2013年2月-3月,中国东部地区首次发现人类感染新型甲型H7N9流感病毒,其临床特点是急性重症性肺炎、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致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CDC)分析了2013年4月17之前报告的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在这份报告中,我们总结了病例调查的初步结果,并继续追踪监测密切接触者,这是一个正在进行的调查。 方法 病例定义:在世界卫生组织(WHO)2006年发布的H5N1病例定义的基础上,对此次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定义(附录S1,全文见“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实验室检测结果见附录S2。

人感染H7N9禽流感消毒隔离、防护制度

菏泽市立医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为指导我院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行为, 根据卫生部《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3年版) 》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要求 (一)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按要求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留观室。 (三)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 二、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原则。 1.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不设陪护。患者的活动应当限制在隔离观察室内进行。 2.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 (1)疑似患者应安置在隔离观察室内,并有明确的标识。 (2)隔离观察室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门口应放置速干手消毒剂、有盖容器(收集脱下的防护用品),室内放置脚踏式医疗废物容桶及利器盒。 (3)尽量减少进入隔离观察室的医务人员数量。 (4)隔离观察室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及速干手消毒剂。 (5)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与消毒。 3.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外科口罩。 (2)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桶。 (3)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及时洗手,再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疾控中心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2篇【最新版】

疾控中心h7n9禽流感防控方案 近期,安吉县出现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为进一步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应对准备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进一步提高对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防止出现麻痹和懈怠思想。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科室及人员工作职责,落实防控措施。加强应急值班,做好人员、技术和物资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现疫情能及时、有效、规范地开展应急处置。要组织对所有医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学习《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版)》、《关于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专家共识》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3]340号)、个人防护及院感等知识要点。 二、加强预检分诊,规范发热门诊 各医疗单位要严格按有关要求开展预检分诊,提高预检分诊的敏感性。

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单位必须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和院内转诊制度,发热门诊必须规范、正常运转。要加强发热门诊管理,注重流行病学史询问,规范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诊断与报告。 三、加强疫情监测,提高发现能力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工作。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要求,病例定义为: 1、发热(腋下体温≥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病情无明显改善

或呈进行性加重。 医疗单位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第一时间向县卫计局和县疾控中心报告,并组织力量开展病例调查和处置。县疾控中心做好病例调查、标本的采集与检测,加强疫情的预测预警。 四、做好救治准备,严控院内感染 各医疗单位要高度重视呼吸道发热疾病诊治,严格按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版)》中“有疫情地区人感染H7N9禽流感早检早治流程图”(见附件1)要求,切实提高医护人员警惕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危重病人的发生。在流行季节,凡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或辅助检查符合流感样病毒感染表现的,应迅速给予抗病毒治疗,防止误诊误治,努力减少重症发生率。 确定安吉县第二人民医院为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救治定点医院,定点医院要做好专业医疗力量、器械和药物的准备;要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和院内感染控制制度,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加强管理,严防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进一步调整完善“县级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疗救治”领导小

禽流感的流行状况与研究进展

?综 述?禽流感的流行状况与研究进展 余 滨 【中图分类号】R5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483(2004)03-0029-04 禽流感(A vian Influenza,A I)是严重危害畜牧业和人类健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多年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过该病的流行或暴发流行,严重地打击了一些国家的养殖业,经济损失巨大。在1997年之后陆续有感染人的报道,因此,禽流感已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致病性禽流感(Hig hly Pat ho genic A vian Influenza HPA I)已被国际兽医局动物流行病组织(O IE)列为甲类传染病,并被列入国际生物武器公约动物传染病名单,列为反生物恐怖主要内容之一,被我国农业部《家禽家畜防疫条例》列为甲类监测传染病。同时流感也被我国卫生部列为“十?五”规划重点防治传染病之列。1 流行状况 1.1 禽间禽流感流行状况 禽流感自1878年首次报道于意大利,以后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均有发生。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暴发日趋频繁。这种病毒的肆虐不但给许多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也向全人类的健康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H5和H7两亚型毒株一直断断续续的在世界各地鸡或火鸡中造成禽流感暴发或流行。较大的流行有:1978年,美国明尼苏达洲,140多个火鸡群发生流感流行,造成400多万美元损失。1983~1984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洲,鸡群中发生了H5N2毒株引起的流感流行,损失了1700多万只鸡,当地全部鸡场倒闭,经济损失6100万美元。2003年3月,荷兰暴发了H7N7型禽流感。为了防止疫情向欧洲其他国家蔓延,欧盟宣布全面禁止荷兰活禽及其蛋品出口。禽流感给世界上最大的家禽出口国之一的荷兰带来沉重打击。在短短几周内,共有约900个农场内的1400万只家禽被隔离,1800多万只病鸡被宰杀。而更为严峻的是,在疫情暴发期间,共有80人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其中一名57岁的荷兰兽医在对病鸡进行检验时感染病毒,并死于禽流感引起的肺炎并发症。此后,H7N7型禽流感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与荷兰毗邻的比利时和德国均出现了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这也是目前报道的世界上禽流感传播范围最广的一次。 禽流感在中国的流行状况。自1994年以来,中国内地鸡群中断断续续发生了H9N2流感暴发,虽然其所引起的病死率不及H5和H7亚型,但能使母鸡产蛋量明显下降,肉鸡生长速度明显减缓。 1997年,中国香港特区新界,三个鸡场发生了H5N1亚作者单位:430022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型毒株引起的流感暴发,造成三个鸡场倒闭,处死150万只家禽,损失上亿港元。更为严重的是,发生了全球首起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病例,震惊了世界。 1989~1990年,中国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马群中发生了禽H3N8亚型毒株引起的流感流行,造成数万匹马属动物发病,数百匹死亡,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2003年底至2004年2月,H5N1毒株相继在韩国、越南、日本、泰国、中国、美国等地的禽中引起流感流行,造成上百万只家禽死亡,严重打击了这些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发展,并在越南、泰国、香港等地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并出现死亡。到2004年2月,我国内地共有49个疫点的疫情被确诊为H5N1,3月17日宣布全部解除封锁,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病例。 1.2 人间禽流感病流行状况 1.2.1 中国的流行状况 人类第一例禽流感病例1997年报道于中国香港。1997年8月,香港一名3岁的男童因感染禽流感病毒而死亡。这也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H5N1的个案,这是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直接从鸟传染给人。这次暴发有18个人住院,其中6人死亡。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1~60岁(平均17岁左右),10岁以下9例。12例康复者中,9例<12岁,其余3例为14~37岁,8例临床表现轻微且无肺部病变。6例死亡者中,除1例3岁外,其余5例均在12岁以上,发病至死亡的平均病程为16天。 1999年在香港,2个孩子被确认患A禽流感病(H9N2)。两个患者都恢复了健康,未证实有更多病例发生。证据显示家禽是感染源,而且传染的主要模式是从鸟到人。然而,从人到人传染的可能性尚未排除。 1998~1999年间,有人感染H9N2的数个病例在中国大陆报告。 2003年2月到中国内地旅行的一香港家庭的2个成员发生A禽流感(H5N1)感染。一人恢复,另一人死亡。 2003年12月中旬一个儿童在香港被证实感染H9N2,住院治疗后恢复了健康。 1.2.2 人间禽流感病在世界的流行 2003年,在荷兰家禽暴发禽流感期间,家禽工作人员和其家庭成员被证实感染A 禽流感病毒(H7N7)。据报告有80多个H7N7病例(症状大多集中表现在眼睛的感染,有一些呼吸症状),1个患者死亡(57岁的兽医,曾去感染的农场出诊)。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越南、泰国共有100多例疑似病人被做健康调查,34人被确诊患禽流感病(H5N1),22人被WHO确诊死于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2017年第1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中重症肺炎病例常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导致死亡。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我国部分省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呈散发分布,相互之间没有流行病学关联,流行病学的主要特征没有变化,分享到的病毒株遗传学特征和既往流行类似。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8个H亚型(H1-H18) 和11个N亚型(N1-N11)。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属,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7N9、H9N2、H7N7、H7N2、H7N3、H5N6、H10N8等,近些年主要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H7N9禽流感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编码HA的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7N3,编码NA的基因来源于H7N9,其6个内部基因来自于两个不同源的H9N2禽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不同,H7N9禽流感病毒对禽类的致病力很弱,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机会。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 加热至65℃30分钟或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或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为散发病例,有数起家庭聚焦性发病,尚无持续人际间传播的证据,应警惕医院感染的发生。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感染。 (三)高危人群。在发病前10天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者,特别是中老年人。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人类上呼吸道组织和气管主要分布有唾液酸α-2,6型受体(人流感病毒受体);人类肺组织分布有唾液酸α-2,3型受体(禽流感病毒受体)和唾液酸α-2,6型受体。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同时结合唾液酸α-2,3型受体和唾液酸α-2,6型受体,但H7血凝素与唾液酸α-2,3型受体亲合力更高,较季节性流感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的下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可持续复制,重症病例病毒核酸阳性可持续3周以上。 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以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如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6和8(IL-6,IL-8)等,导致全身炎性发应,可出现ARDS、休克及MODS。病理检查显示肺急性渗出性炎症改变,肺出血、弥漫性肺泡操作和透明膜形成等。 四、临床表现

我国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我国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医脉通2014-02-20发表评论分享 文献标题:Epidemiology of human infections with avian influenza A(H7N9) virus in China.文献来源:N Engl J Med 2014 Feb 370 6 :520-32 从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21日,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例,其中2013年12月1日以后持续发病的H7N9确诊病例已超过65例。2014年2月6日,NEJM 发表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冯子健教授等关于我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论文。 2013年2月到3月间,我国确诊了第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本研究对每个确诊的H7N9病毒感染病例进行实地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描述了2013年12月1日之前确诊的H7N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确诊病例采用RT-PCR、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测等手段确定H7N9病毒的存在。获取确诊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接触史、病情时间轴等相关信息。对有疾病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监测7天,并采集有症状进展的密切接触者的咽拭子标本,通过RT -PCR检测是否存在H7N9病毒。 研究结果表明,在确诊为H7N9病毒感染的139例患者中,中位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2岁-91岁),71%患者为男性,73%患者为城镇居民。确诊病例分布在我国的12个地区。9人为家禽从业人员,在可获得信息的131名患者中,82%有包括鸡类在内的活禽接触史。 共有137人(99%)住院治疗,其中125人(90%)患有肺炎或呼吸衰竭,现有数据的103名患者中有65名(63%)入住重症监护室。47人(34%)在疾病期的中位时间21天后院内死亡,88人出院,2例重症患者仍住院接受治疗,2例患者未入院接受治疗。 在4个家庭聚集性病例中,不能排除H7N9病毒人传人。除聚集性病例中的二代病例外,2675名患者密切接触者完成了监测,其中28名进展为呼吸道症状(1%),所有接触者的H7N9病毒呈阴性。 我国139例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 研究发现 1.139例确诊病例分布在10个省和2个直辖市,主要在华东地区。大多数H7N9病毒感染确诊病例特征为:年龄较大(平均年龄61岁)、男性(71%)、城镇居民(73%)。

近十年禽流感在我国的发生情况流行趋势及对策

近十年禽流感在我国的发生情况流行趋势 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发病预防疫苗流行特点 论文摘要: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由于ai具有临床症状复杂,病死率高,病原体亚型多以及容易发生抗原漂移和转换等特点,使其防治难度加大,相应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禽业的发展。1997年在香港发生的aiv感染人的事件,突出了其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对近十年禽流感在我国的发生情况,流行趋势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对防控禽流感的对策提出几点建议:加强兽医部门的职能、增强单位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对候鸟传染源的监测;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家禽场的生物安全措施;接种疫苗。 1 发生情况及流行趋势 综上疫情形势分析,禽流感的流行特点:一是周边国家疫情继续扩散和蔓延;二是禽流感病毒毒力不断增强;三是禽流感病毒多种亚型同时流行;四是候鸟和野鸟带毒现象依然严重;五是人感染禽流感死亡病例持续增多。从国内情况分析,一是目前正处于春季,是禽流感疫情的高发期;二是今年气候异常,大量候鸟在我国北方和中南部地区停留时间较长;三是有的地方防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防控措施不到位,队伍不健全;四是春节临近,家禽补栏量增大,调运、交易频繁,增加了疫情跨区域传播风险;五是我国边境线长,存在通过口岸、

非口岸通道以及边贸互市等多种途径传入境外疫情的风险。综合分析国内外疫情形势,我国禽流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任务十分艰巨。" 发病流行的规律性:从发病时间先后、发病地区分布和发病率高低看,与养鸡地和鸡群的密集程度、采取的护措施和养鸡相关的人流、物流的流动频繁程度以及与疫源处理的彻底程度呈正相关。 产蛋鸡发病率高,无品种差异:从发病鸡群的品种看,城区内饲养的不同品种的鸡群,如海赛、海兰、罗曼、宝万斯、肉鸡等都有发病,无品种差别。发病鸡日龄范围5一20 日,从发病鸡的日龄结构看,产蛋鸡发病率最高,育成鸡有一定程度的发病,但发病率低,所接触处理过的育雏鸡未见发病鸡群. 2 综合防控措施 禽流感在我国为A类传染病,2004年1月,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在我国爆发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该病的诊防工作,国务院召开了专门会议,农业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诊断和防治技术措施,制定并颁发了诊防的国家标准,并已在防控中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战胜禽流感的成效,本人对防控禽流感的对策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加强兽医部门的职能、增强单位间的合作与交流 由于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在我国较多地区发生核流行,病原也很复杂、多变,家禽野禽和人同时都有可能发病,要想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必须打破“单打独斗”的格局,开展单位、行业间的协作攻关,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 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以下是我为您带来的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欢迎阅读! 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案【一】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防止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疫情在我县传播和扩散,根据国家、省、市、县统一部署,结合我委实际情况和工作职责,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原则,采取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动物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疫情发生。 二、防控任务 按照县政府办《关于做好当前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岳 政办(20xx) 6号)要求,各畜牧兽医站在当地乡镇政府统一领导下,尽职尽责完成各项防控任务。 1、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各地要针对本地补栏家禽、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及去年秋防不足的薄弱环节,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强制免疫工作,尤其要做好种禽、规模养禽户的程序化免疫接种工作。对水禽饲养量大、林下土鸡规模养殖户、养禽密集区域,要科学启动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春季强免工作。 2、H7N9禽流感监测。针对当前的形势开展一次全面的疫情普查,尤其

是规模养殖场、活禽交易市场,从外地调入商品家禽及产品较多的地方。根据市防指要求,全县采取10个规模养禽场,一个活禽交易市场,每场采集30份血清样品于2月13 口送市畜牧兽医局检测,发现阳性病例, 按照《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处理。 3、家禽防疫重点场所消毒。对家禽养殖、屠宰及活禽交易等重点场所全面实施消毒灭源工作。 4、动物检疫监管。要进一步加强家禽的产地、运输、屠宰检疫工作,禽类及禽产品凭检疫合格证运输、上市销售。对检疫监管过程发现的病死畜禽要严格无害化处理,做到〃四不一处理〃,不留隐患。 5、H7N9禽流感防控宣传。H7N9禽流感可防可控,要加强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普及,引导社会公众理性消费禽类产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防止恐慌,指导兽医、养殖从业人员等密切接触者规范操作,做好高危人群防护工作,普及科学防控H7N9禽流感知识。 6、应急值守。各地要做好突发疫情的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实行24 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履行责任制。县畜牧兽医局要加强动物用疫苗、消毒药、防护服等动物疫病防控物资贮备。一旦发生疫情,能快速反应、及时应对,果断处置。实行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各乡镇每口14:30前上报,县农委值班电话,联系人:。 三、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县农委成立H7N9禽流感防控领导小组。 2、开展工作督查,确保取得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