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翻译研究理论及视角

常用翻译研究理论及视角
常用翻译研究理论及视角

1.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学派:

a.文本类型:Reiss将待翻译分为四类:信息型informative、表达型

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视听型audiomedial。将文本归类,可由此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同时便于评估翻译质量是否达到原文本类别的要求。

b.目的论:Skopostheory

2.20世纪80年代初PeterNewmark(纽马

克):semantictranslationandcommunicativetranslation

语义翻译注重对原文语义的重视传达,并常在形式上尽量与原文一直

交际翻译注重交际的顺畅,可为交际转换语言形式

世纪90年代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翻译

韩礼德、JulianeHouse

从语言学语篇角度诠释翻译

多元系统理论:

目的语文化决定作品是否翻译,同时规范遣词用语。翻译要看目的语文化强势还是弱势。注重翻译中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操纵学派翻译观

6.译者主体性:20世纪70-80年代文化转向后译者的地位越来越被认可,不再处于隐形地位,在文本选择、审美态度、翻译策略使用等方面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重要内容可参看查明建和田雨关于译者主体性的文章。

7.女性主义翻译观

8.殖民主义翻译观

阐释学翻译观

9.认知视角翻译观

10.互文性

11.接受美学视角等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