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关系全新

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关系全新
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关系全新

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关系

如图6-3 所示,当变压器的次级负载阻抗Z2 发生变化时,初级阻抗Z2会立即受到次级的反射而变化。这种阻抗的变化关系,可以通过下面公式的推导得出。

根据欧姆定律,下式成立:

如果不考虑变压器的损耗,则输入功率P1等于输出功率P2,即

从上面的公式推导可以得出.变压器的初、次级阻抗比等于初、次级匝数比的平方。因此,变压器可以通过改变初、次级匝数的方法居到变换阻抗的作用。

当电子电路输入端阻抗与信号源、内阳相等时,信号掘可以把信号功率最大限度地传送给电路。当负载阻抗与电子电路的输出阻抗相等时,负载上得到的功率最大。这种情况在电子电路中称为阻抗匹配变压器的阻抗变换功能,在阻抗匹配中可发阵作用。

1.生活如意,事业高升。

2.前程似锦,美梦成真。

3.年年今日,岁岁今朝。

4.百事大吉,万事顺利。

5.愿与同僚,共分此乐。

6.事业有成,幸福快乐。

7.生日快乐,幸福安康。

8.幸福快乐,与君同在。

变压器怎样测试输入输出阻抗

变压器怎样测试输入输出阻抗 在牛的一组线圈上加上一个交流电压(电压不要太高,几伏到十几伏就可以了),用电压表测另一组的电压,找到他们的电压比然后平方,再乘以一边的阻抗就是另一边的阻抗了。公式为:(输入端电压/输出端电压)的平方×输出阻抗=输入阻抗。例:一个输入变压器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电压比为10:1,则当输出端接1Ω负载时,输入端的阻抗为100Ω;当输出端接500Ω负载时输入端的输入阻抗为50K...... 不能用电阻来做参数,必须找到它们的电压比才能计算。变压器阻抗变换与初次级之间的匝数比有关系,电压比就直接反映出它们的匝数比关系,就可以算到它们的阻抗变换关系了。阻抗的计算只要找到它们的关联数据计算起来就很简单了,不要把它们想得太复杂。 由负载阻抗决定输入阻抗,如果牛输出端接的47K阻抗,那么1:1的输入牛输入阻抗就是47K。另外有一点,牛的工作阻抗还影响频响 说到频响这个话题我先来举个例:去年有一天我突发奇想,用一个输入变压器直接驱动6P14做功放。此变压器阻抗变换有两种(输出绕组固定),分别为1:64和1:4400。显然1:64这组输入线圈匝数要多些,也就是输入电感量要大些,那么低音就应该更好些,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反而1:4400这组低音好得多。当时一时还想不明白,事后分析才得出了结论,也就是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 当一个变压器绕组固定后,其阻抗比固定了,输入、输出电感量也固定了。变压器的高频性能取决于其自身损耗(铁心涡流、分布电容等),低频性能则取决于输入电感量和输入阻抗。前面说了变压器绕组固定后输入、输出电感量也固定了,那么其低频性能就只能由输入阻抗来决定了。它们的关系为f=Xl/2πL,f表示频率、Xl表示输入阻抗、L表示电感量。也就是说一个输入变压器如果输入阻抗越低其低频延伸就越好。只要输入变压器前级有足够的驱动能力,就尽可能的降低输入阻抗以取得好的低音效果。降低输入阻抗的方法是减小输入变压器的输出端的输出电阻(针对胆管就是减小栅极对地电阻),而不是在变压器输入端并接电阻(这样做没用)。 再回到上面的实例,我的6P14栅极对地电阻为470K,当我选择1:64输入端时其低频延伸为f=58.75K/6.28L1,选择1:4400时低频延伸为f=7.12K/6.28L2。从数据可以看出虽然L1〉L2,但58.75K远大于7.12K,所以1:4400组低频好于1:64这一组。

阻抗变换

1变压器的简介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传输电能或电信号的器件, 它具有变压、 变流和变阻抗的作用。 变压器的种类很多, 应用十分广泛。 比如在电力系统中用电力变压器把发电机发出的电压升高后进行远距离输电, 到达目的地后再用变压器把电压降低以便用户使用, 以此减少传输过程中电能的损耗; 在电子设备和仪器中常用小功率电源变压器改变市电电压, 再通过整流和滤波, 得到电路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在放大电路中用耦合变压器传递信号或进行阻抗的匹配等等。 变压器虽然大小悬殊, 用途各异, 但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却是相同的。 1.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的功能主要有:电压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变压器常用的铁心形状一般有E 型和C 型铁心。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某一电压的交流换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电压的交流电的能量的变换装备。 变压器的主要部件是一个铁心和套在铁心上的两个绕组,如图(1)所示。一个绕组接电源,称为原绕组(一次绕组、初级),另一个接负载,称为副绕组(二次绕组、次级)。原绕组各量用下标1表示,副绕组各量用下标2表示。原绕组匝数为1N ,副绕组匝数为2N 。 图(1)变压器结构示意图

当一次绕组两端加上交流电压u 1时,绕组中通过交流电流i 1,在铁心中将产生既与一次绕组交链,又与二次绕组交链的主磁通φ。 m 1144.4? ? Φ-=f N j E (1-1-1) 1111.1111.)(? ??+-=++-=I Z E I jX R E U (1-1-2) m 2244.4? ? Φ-=f N j E (1-1-3) 2222. 2222. )(? ? ? -=+-=I Z E I jX R E U (1-1-4) k N N E E U U ===2 1 2121 (1-1-5) k U U 1 2= (1-1-6) 说明只要改变原、副绕组的匝数比,就能按要求改变电压。 1.1.2 电流变换 变压器在工作时,二次电流2I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负载阻抗模|1Z |的大小,而一次电流 1I 的大小则取决于2I 的大小。 012211? ??=+I N I N I N (1-2-7) K I I U U I 22121== (1-2-8) 说明变压器在改变电压的同时,亦能改变电流。

变压器的应用教案

课题:变压器的应用 课型:讲授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变压器在电压变换方面的应用:自耦变压器、电压互感器。 2、掌握变压器在电流变换方面的应用:电流互感器、钳形电流表。 3、了解变压器阻抗变换方面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变压器的电压变换和电流变化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变压器空载运行和电压变换,负载运行与电流变换。 教学分析: 本次课通过对变压器空载运行时,原副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分析得出变压器的变压比概念,然后具体分析利用电压变换原理的两种常用电器元件——自耦变压器及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最后通过例题巩固其知识点。电流变化及阻抗变换也基本采用这一模式来讲解相关内容。 复习、提问: 1、变压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2、变压器的额定值有哪些,其关系是怎样的? 教学过程: 上节课讲述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有关磁路方面的概念。今天我们来看看变压器有哪些应用。 一、空载运行和电压变换 原线圈接上交流电压,铁心中产生的交变磁通同时通过原、副线圈,原、副线圈中交变的磁通可视为相同。 设原线圈匝数为N 1,副线圈匝数为N 2,磁通为?,感应电动势为 由此得2 1 2 1 N N E E = 忽略线圈内阻得 上式中K 称为变压比。由此可见: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端电压之比等于匝数比。 如果N 1

如果N 1>N 2,K>1,电压下降,称为降压变压器。 应用实例: 1、自耦变压器 实验室中常用的调压器就是一种可改变副绕组匝数的自耦变压器 (a)符号(b)外形(c)实际电路 图2自耦变压器 原副边电压之比是: 2、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属于 仪用互感器的一种,它的优点是: ⑴使测量仪表与 高压电路分开,以保证工作安全。 ⑵扩大测量仪表的量程。 注意点: (1) 为了工作安全,电压互感器的铁壳及副绕组的一端都必须接 地,以防高、低压线圈绝缘损坏时,低压线圈和测量仪表对地产生一个高电压,危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副线圈不允许短路。如果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运行中短路, 二次线圈的阻抗大大减小,就会出现很大的短路电流,使副线圈因严重发热而烧毁。因此在运行中互感器不允许短路。一般电压互感器二次侧要用熔断器。只有35千伏及以下的互感器中,才在高压侧有熔断器其目的是当互感器发生短路时把它从高压电路中切断。 二、负载运行和电流变换 负载运行:变压器的原绕组接电压U1,副绕组接负载Z L 这种运行状态称为负载运行。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变压器输出功率与从电网中获得功率相等,即P 1=P 2,由交流电功率的公式可得 (a)构造(b)接线图 图3电压互感器

阻抗变换变换的方法和计算

变压器和其阻抗 理想变压器是一个端口的电压与另一个端口的电压成正比,且没有功率损耗的一种互易无源二端口网络。它是根据铁心变压器的电气特性抽象出来的一种理想电路元件。 理想变压器阻抗变换作用的性质由以上的全部叙述可见,理想变压器既能变换电压和电流,也能变换阻抗,因此,人们更确切地称它为变量器。 在电子线路中,常利用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作用来实现阻抗匹配,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 1.在电子设备中,往往要求负载能获得最大输出功率。负载若要获得最大功率,必须满足负载电阻与电源电阻相等的条件,称为阻抗匹配。但在一般情况下,负载电阻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变。而利用变压器可以进行阻抗变换,适当选择变压器的匝数比,把它接在电源与负载之间,就可实现阻抗匹配,使负载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 如图,从变压器原绕组两端点看进去的阻抗为 从变压器副绕组两端点看进去的阻抗为 因为 表明:变比为K的变压器,可以把其副绕组的负载阻抗,变换成为对电源来说扩大到K2倍的等效阻抗。

2. 假说变压器初级/次级的匝数比为n:1,根据变压器的特性,次级电压为初级的1/n,电流为初级的n倍。 初级阻抗=初级电压/初级电流 次级阻抗=次级电压/次级电流=(1/n)初级电压/(n初级电流)=[1/(nn)]初级阻抗。或者说初级阻抗=(nn)次级阻抗。 这说明,变压器各线圈的阻抗,与线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用变压器不同匝数的线圈来变换阻抗。最简单的,就是电视机天线,用扁馈线时阻抗是300Ω,接电视机的天线输入端是75Ω,必须用一个阻抗变换插座,其中就是一个铁氧体磁芯的2:1的变压器,将300Ω与75Ω进行阻抗匹配。 3. 变压器除了可变压外还可作为一个阻抗变换器件,这在有线广播中经常用到。变压器的初次级的匝数比n=n1/n2=V1/V2,V1、V2分别是初、次级的电压,n1、n2分别为初、次级的绕组匝数。又有V1V1=PZ1、V2V2=PZ2 式中P是变压器的功率,Z1、Z2分别是初次的阻抗, 所以有Z1/Z2=V1V1/V2/V2=n1n1/n2n2 即变压器的初次级阻抗比等于初次级电压比的平方和等于匝数比的平方。

传输线变压器

传输线阻抗变换器又称为传输线变压器,它以传输线绕制在磁芯上而得名。这种阻抗变换器兼备了集总参数变压器和传输线的优点,因而可以做得体积小、功率容量大、工作频带相当宽(f max:f min>10)。它除具有阻抗变换作用外,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还可以完成平衡一平衡、不平衡一不平衡、平衡一不平衡、不平衡一平衡的转换,在长、中、短波及超短波波段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基本类型的传输线变压器阻抗变换比为1:N2或N2:1,N为整数。通常是用一对双线传输线或扭纹的三线传输线绕在一个磁芯上,或是用两对传输线分别绕在两个磁芯上,经过适当的连接得到不同阻抗变换比的平衡或不平衡输出的阻抗变换器,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本节只对典型的传输线变压器进行分析。 一、1:1不平衡一平衡传输线变压器 图6—22为1:1不平衡一平衡传输线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它是将一对传输线绕制在一个适当型号的磁芯上而构成。为改善低频端特性,有时又增加一个平衡绕组,如图中的“5—6”绕组。图6—23为其原理图。 设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 C,其输出端接负载阻抗R L,输入端接信号源(E为电动势,R g 为内阻)。V l、I1和V2、I2分别表示输入和输出端复数电压、电流。令负载开路时的初级阻抗以Z p(ω)表示,此时,绕组AO’中的电流为 称为激磁电流或磁化电流。 在有载的情况下,由于“1—2”和“3—4”是一对紧耦合的平衡传输线,因此,“3—4”线将通过与“1—2”线的耦合从电源获取电流。若耦合电流为I C,则由传输线方程可得

其中,l为传输线长度,β为相位常数。因为电源输出电流I1,是激磁电流I P,与耦合电流I C之和,故有I C=I1-I P。 由以上关系式,可以求出V l、I1和V2、I2的方程式为 其中

变压器基础教案

第七章变压器 7.1 变压器的构造& 7.2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变压器的构造、分类、额定值及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变压器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知识点: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电压平衡方程。 难点: 1、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三、教具 可拆变压器、学生电源、演示电流表等。 电化教学设备。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以启示讲解为主),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Ⅰ.知识回顾 1、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II.新课

一、变压器的构造 1、变压器的分类 1)按用途分:电力变压器、专用电源变压器、调压变压器、测量变压器、隔离变压器。 2)按结构分: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多绕组变压器已经自耦变压器。 3)按相数分:单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和多相变压器。 2、变压器的构造 基本构造:由铁心和绕组构成。 铁心是变压器的磁路通道,是用磁导率较高且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制成,以便 1(a)、(b)所示。 减少涡流和磁滞损耗。按其构造形式可分为心式和壳式两种,如图 线圈是变压器的电路部分,是用漆色线、沙包线或丝包线绕成。其中和电源相连的线圈叫原线圈(初级绕组),和负载相连的线圈叫副线圈(次级绕组)。 3、额定值及使用注意事项 1)额定值 ①额定容量——变压器二次绕组输出的最大视在功率。其大小为副边额定电流的乘积,一般以千伏安表示。 ②原边额定电压——接到变压器一次绕组上的最大正常工作电压。

③二次绕组额定电压——当变压器的一次绕组接上额定电压时,二次绕组接上额定负载时的输出电压。 2)使用注意事项 ①分清一次绕组、二次绕组,按额定电压正确安装,防止损坏绝缘或过载。 ②防止变压器绕组短路,烧毁变压器。 ③工作温度不能过高,电力变压器要有良好的绝缘。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按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在铁心中产生交变磁通,从而在原、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如图2所示。 1、变压器的空载运行和变压比 如图2所示,设原线圈匝数为N 1,端电压为U 1;副线圈匝数为N 2,端电压 为U 2。则,原、副线圈(一次、二次绕组)电压之比等于匝数比,即 n N N U U ==2 121 (式7-1) n 叫做变压器的变压比或变化。 注意:上式在推导过程中,忽略了变 压器原、副线圈的内阻,所以上式为理想变压器的电压变换关系。 2、变压器的负载运行和变流比 在图2的副线圈端加上负载|Z 2|,流过负载的电流为I 2,分析理想变压器原线 圈、副线圈的电流关系。 将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其内部不消耗功率,输入变压器的功率全部消耗 图2 变压器空载运行原理图

电机拖动控制(机电传动控制)变压器

变压器 第一节变压器的构造 一、变压器的用途和种类 变压器是利用互感原理工作的电磁装置,它的符号如图11-1 所示,T是它的文字符号。 1.变压器的用途:变压器除可变换电压外,还可变换电流、变换阻抗、改变相位。 2.变压器的种类:按照使用的场合,变压器有电力变压器、整流变压器、调压变压器输入、输出变压器等。 二、变压器的基本构造 变压器主要由铁心和线圈两部分构成。 铁心是变压器的磁路通道,是用磁导率较高且相互绝缘的硅钢片制成,以便减少涡流和磁滞损耗。按其构造形式可分为心式和壳式两种,如图11-2(a)、(b)所示。 线圈是变压器的电路部分,是用漆色线、沙包线或丝包线绕成。其中和电源相连的线圈叫原线圈(初级绕组),和负载相连的线圈叫副线圈(次级绕组)。 第二节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一、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是按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在铁心中产生交变磁通,从而在原、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如图11-3所示。 1.变换交流电压 原线圈接上交流电压,铁心中产生的交变磁通同时通过原、副线圈,原、副线圈中交变的磁通可视为相同。 图11-1 变压器的符号 图11-2 心式和壳式变压器 107

108 设原线圈匝数为N 1,副线圈匝数为N 2,磁通为Φ ,感应电动势为 t N E t N E ??=??=Φ Φ2 211 , 由此得 2 1 21N N E E = 忽略线圈内阻得 K N N U U ==2 121 上式中K 称为变压比。由此可见: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端电压之比等于匝数比。 如果N 1 < N 2,K < 1,电压上升,称为升压变压器。 如果N 1 > N 2,K >1,电压下降,称为降压变压器。 2.变换交流电流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变压器输出功率与从电网中获得功率相等,即P 1 = P 2,由交流电功率的公式可得 U 1I 1 cos ?1= U 2I 2 cos ?2 式中cos ?1——原线圈电路的功率因数; cos ?2——副线圈电路的功率因数。 ?1,?2相差很小,可认为相等,因此得到 U 1I 1 = U 2I 2 K N N I I 11221== 可见,变压器工作时原、副线圈的电流跟线圈的匝数成反比。高压线圈通过的电流小,用较细的导线绕制;低压线圈通过的电流大,用较粗的导线绕制。这是在外观上区别变压器高、低压饶组的方法。 3.变换交流阻抗 设变压器初级输入阻抗为|Z 1|,次级负载阻抗为|Z 2|,则 1 11I U Z = 将21 212211 I N N I U N N U ==,代入,得 22 2 211I U N N Z ???? ??= 因为 22 2Z I U = 所以 2222 211Z K Z N N Z =??? ? ??= 可见,次级接上负载|Z 2|时,相当于电源接上阻抗为K 2|Z 2|的负载。变压器的这种阻 图11-3 变压器空载运行原理图

变压器的主要功能及其原理

变压器的功能主要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自耦变压器;高压变压器(干式和油浸式)等,武汉中试高测电气有限公司变压器常用的铁芯形状一般有E型和C型铁芯,XED型,ED型CD型。 变压器按用途可以分为:配电变压器、电力变压器、全密封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单相变压器、电炉变压器、整流变压器、电抗器、抗干扰变压器、防雷变压器、箱式变电器试验变压器转角变压器大电流变压器励磁变压器。油式试验变压器 变压器的最基本型式,包括两组绕有导线之线圈,并且彼此以电感方式称合一起。当一交流电流(具有某一已知频率)流于其中之一组线圈时,于另一组线圈中将感应出具有相同频率之交流电压,而感应的电压大小取决于两线圈耦合及磁交链之程度。 一般指连接交流电源的线圈称之为「一次线圈」(Primary coil);而跨于此线圈的电压称之为「一次电压.」。在二次线圈的感应电压可能大于或小于一次电压,是由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间的「匝数比」所决定的。因此,变压器区分为升压与降压变压器两种。 大部分的变压器均有固定的铁芯,其上绕有一次与二次的线圈。基于铁材的高导磁性,大部分磁通量局限在铁芯里,中试高测电气因此,两组线圈藉此可以获得相当高程度之磁耦合。在一些变压器中,线圈与铁芯二者间紧密地结合,其一次与二次电压的比值几乎与二者之线圈匝数比相同。因此,变压器之匝数比,一般可作为变压器升压或降压的参考指标。由于此项升压与降压的功能,使得变压器已成为现代化电力系统之一重要附属物,提升输电电压使得长途输送电力更为经济,至于降压变压器,它使得电力运用方面更加多元化,可以这样说,没有变压器,现代工业实无法达到目前发展的现况。 电子变压器除了体积较小外,在电力变压器与电子变压器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一般提供50Hz电力网络之电源均非常庞大,它可能是涵盖有半个洲地区那般大的容量。电子装置的电力限制,通常受限于整流、放大,与系统其它组件的能力,其中有些部分属放大电力者,但如与电力系统发电能力相比较,它仍然归属于小电力之范围。 各种电子装备常用到变压器,理由是:提供各种电压阶层确保系统正常操作;提供系统中以不同电位操作部分得以电气隔离;对交流电流提供高阻抗,但对直流则提供低的阻抗;在不同的电位下,维持或修饰波形与频率响应。「阻抗」其中之一项重要概念,亦即二手机器人电子学特性之一,其乃预设一种设备,即当电路组件阻抗系从一阶层改变到另外的一个阶层时,其间即使用到一种设备-变压器。 变压器又有其做试验而用的,是试验变压器,分别可以分为充气式,油浸式,干式等试验变压器,是发电厂、供电局及科研单位等广大用户的用来做交流耐压试验的基本试验设备,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局的标准,用于对各种电气产品、电器元件、绝缘材料等进行规定电压下的绝缘强度试验 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从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递电能或传输信号的一种电器是电能传递或作为信号传输的重要元件 1.变压器 ---- 静止的电磁装置 变压器可将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变换为同频率的另一种电压的交流电能 电压器的主要部件是一个铁心和套在铁心上的两个绕组。 变压器原理

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

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 【摘要】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变换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根据理想变压器P1=P2,推出Z1=n2Z2,再采用等效电路加推理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掌握。实践证明:教学效率高、效果好。 【关键词】阻抗匹配反射阻抗等效电路分析推理 理想变压器如何变换负载阻抗,既是电子技术应用中的重点内容,也是电工理论学习中的难点内容。由于该内容比较抽象,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多数同学对此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往往留下许多教学和学习遗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过长期探索,在理想变压器前提下,尝试用等效电路加推理的方法,进行该内容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效率高、效果好,下面谈谈自己的改进做法。 1 为什么进行阻抗变换 在电子技术中人们总希望负载尽可能获得最大功率,而根据电工学理论可知:当电源或信号源的内阻等于负载的阻抗时,负载可以获得最大功率。而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又称为阻抗匹配。如图1所示,可见阻抗匹配的条件是: Z0=Z1 (1) 公式(1)中: Z0代表电源或信号源的内阻; Z1代表负载的阻抗。图1阻抗匹配原理图 变压器的阻抗变换作用常应用于电子电路中。例如,收音机、扩音机中扬声器(负载)的阻抗一般为几欧或几十欧,而信号源的内阻一般几百欧或几千欧。由阻抗匹配的条件可知,将信号源和负载直接连接,显然不能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问题:为何不能把信号源的内阻做得小些,让它直接等于负载的阻抗呢?因为现阶段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目前尚无法做到使信号源内阻和负载阻抗相等。因此要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负载和信号源(电源)之间搭一个“桥”,有了这个“桥”就可以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这个“桥”就是变压器。为什么引入变压器后,可使负载获得最大功率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理想变压器中,反射阻抗Z1的导出以及Z1和负载Z2的关系。 2 阻抗变换公式的推导 要弄清理想变压器中,反射阻抗Z1和负载Z2的关系,首先要明确Z1=n2Z2的导出过程。如图2所示,当理想变压器初级接交流电源,次级接负载Z2时:

变压器阻抗含义

在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是一个复数,实部称为电阻,虚部称为电抗,其中电容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称为感抗,电容和电感在电路中对交流电引起的阻碍作用总称为电抗。阻抗的单位是欧。变压器阻抗就是变压器中,对交流电起阻碍作用的电阻和电抗的总称。 2011-06-08 10:47 阻抗和匹配指使负载阻抗与放大器输出阻抗恰当配合,从而得到最大输出功率,这种阻抗恰当的配合较阻抗匹配。变压器之所以能够实现阻抗匹配,是因为只要适当选择一、二次侧线圈的匝数,即变压器的变比,即可得到恰当的输出阻抗,也就是说,变压器具有变换阻抗的作用,所以他能实现阻抗匹配。 阻抗从字面上看就与电阻不一样,其中只有一个阻字是相同的,而另一个抗字呢?简单地说,阻抗就是电阻加电抗,所以才叫阻抗;周延一点地说,阻抗就是电阻、电容抗及电感抗在向量上的和。在直流电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电阻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电阻很大的物质称作非导体,而最近在高科技领域中称的超导体,则是一种电阻值几近于零的东西。但是在交流电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意即抵抗电流的作用。电容及电感的电抗分别称作电容抗及电感抗,简称容抗及感抗。它们的计量单位与电阻一样是奥姆,而其值的大小则和交流电的频率有关系,频率愈高则容抗愈小感抗愈大,频率愈低则容抗愈大而感抗愈小。此外电容抗和电感抗还有相位角度的问题,具有向量上的关系式,因此才会说: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匹配条件 ①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即它们的模与辐角分别相等,这时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无失真的电压传输。 ②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的共轭值,即它们的模相等而辐角之和为零。这时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最大功率。这种匹配条件称为共轭匹配。如果信源内阻抗和负载阻抗均为纯阻性,则两种匹配条件是等同的。 阻抗匹配是指负载阻抗与激励源内部阻抗互相适配,得到最大功率输出的一种工作状态。对于不同特性的电路,匹配条件是不一样的。在纯电阻电路中,当负载电阻等于激励源内阻时,则输出功率为最大,这种工作状态称为匹配,否则称为失配。 当激励源内阻抗和负载阻抗含有电抗成份时,为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负载阻抗与内阻必须满足共扼关系,即电阻成份相等,电抗成份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这种匹配条件称为共扼匹配。 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是微波电子学里的一部分,主要用于传输线上,来达至所有高频的微波信号皆能传至负载点的目的,不会有信号反射回来源点,从而提升能源效益。史密夫图表上。电容或电感与负载串联起来,即可增加或减少负载的阻抗值,在图表上的点会沿著代表实数电阻的圆圈走动。如果把电容或电感接地,首先图表上的点会以图中心旋转180度,然后才沿电阻圈走动,再沿中心旋转180度。重覆以上方法直至电阻值变

变压器阻抗匹配

变压器阻抗匹配 阻抗和匹配指使负载阻抗与放大器输出阻抗恰当配合,从而得到最大输出功率,这种阻抗恰当的配合较阻抗匹配。变压器之所以能够实现阻抗匹配,是因为只要适当选择一、二次侧线圈的匝数,即变压器的变比,即可得到恰当的输出阻抗,也就是说,变压器具有变换阻抗的作用,所以他能实现阻抗匹配。 阻抗从字面上看就与电阻不一样,其中只有一个阻字是相同的,而另一个抗字呢?简单地说,阻抗就是电阻加电抗,所以才叫阻抗;周延一点地说,阻抗就是电阻、电容抗及电感抗在向量上的和。在直流电的世界中,物体对电流阻碍的作用叫做电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有电阻,只是电阻值的大小差异而已。电阻小的物质称作良导体,电阻很大的物质称作非导体,而最近在高科技领域中称的超导体,则是一种电阻值几近于零的东西。但是在交流电的领域中则除了电阻会阻碍电流以外,电容及电感也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这种作用就称之为电抗,意即抵抗电流的作用。电容及电感的电抗分别称作电容抗及电感抗,简称容抗及感抗。它们的计量单位与电阻一样是奥姆,而其值的大小则和交流电的频率有关系,频率愈高则容抗愈小感抗愈大,频率愈低则容抗愈大而感抗愈小。此外电容抗和电感抗还有相位角度的问题,具有向量上的关系式,因此才会说:阻抗是电阻与电抗在向量上的和。 匹配条件: ①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即它们的模与辐角分别相等,这时

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无失真的电压传输。 ②负载阻抗等于信源内阻抗的共轭值,即它们的模相等而辐角之和为零。这时在负载阻抗上可以得到最大功率。这种匹配条件称为共轭匹配。如果信源内阻抗和负载阻抗均为纯阻性,则两种匹配条件是等同的。 阻抗匹配是指负载阻抗与激励源内部阻抗互相适配,得到最大功率输出的一种工作状态。对于不同特性的电路,匹配条件是不一样的。在纯电阻电路中,当负载电阻等于激励源内阻时,则输出功率为最大,这种工作状态称为匹配,否则称为失配。 当激励源内阻抗和负载阻抗含有电抗成份时,为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负载阻抗与内阻必须满足共扼关系,即电阻成份相等,电抗成份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这种匹配条件称为共扼匹配。 阻抗匹配(Impedance matching)是微波电子学里的一部分,主要用于传输线上,来达至所有高频的微波信号皆能传至负载点的目的,不会有信号反射回来源点,从而提升能源效益。史密夫图表上。电容或电感与负载串联起来,即可增加或减少负载的阻抗值,在图表上的点会沿著代表实数电阻的圆圈走动。如果把电容或电感接地,首先图表上的点会以图中心旋转180度,然后才沿电阻圈走动,再沿中心旋转180度。重覆以上方法直至电阻值变成1,即可直接把阻抗力变为零完成匹配。 [编辑本段]共轭匹配 在信号源给定的情况下,暑促功率取决于负载电阻与信号源内阻

阻抗变换变换的方法和计算

1.在电子设备中,往往要求负载能获得最大输出功率。负载若要获得最大功率,必须满足负载电阻与电源电阻相等的条件,称为阻抗匹配。但在一般情况下,负载电阻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变。而利用变压器可以进行阻抗变换,适当选择变压器的匝数比,把它接在电源与负载之间,就可实现阻抗匹配,使负载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 如图,从变压器原绕组两端点看进去的阻抗为 从变压器副绕组两端点看进去的阻抗为 因为

表明:变比为K的变压器,可以把其副绕组的负载阻抗,变换成为对电源来说扩大到K2倍的等效阻抗。 2. 假说变压器初级/次级的匝数比为n:1,根据变压器的特性,次级电压为初级的1/n,电流为初级的n倍。 初级阻抗=初级电压/初级电流 次级阻抗=次级电压/次级电流=(1/n)初级电压/(n初级电流)=[1/(nn)]初级阻抗。或者说初级阻抗=(nn)次级阻抗。 这说明,变压器各线圈的阻抗,与线圈匝数的平方成正比。利用这一特点,可以用变压器不同匝数的线圈来变换阻抗。最简单的,就是电视机天线,用扁馈线时阻抗是300Ω,接电视机的天线输入端是75Ω,必须用一个阻抗变换插座,其中就是一个铁氧体磁芯的2:1的变压器,将300Ω与75Ω进行阻抗匹配。 3. 变压器除了可变压外还可作为一个阻抗变换器件,这在有线广播中经常用到。变压器的初次级的匝数比n=n1/n2=V1/V2,V1、V2分别是初、次级的电压,n1、n2分别为初、次级的绕组匝数。又有V1V1=PZ1、V2V2=PZ2 式中P是变压器的功率,Z1、Z2分别是初次的阻抗, 所以有Z1/Z2=V1V1/V2/V2=n1n1/n2n2 即变压器的初次级阻抗比等于初次级电压比的平方和等于匝数比的平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