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书法书籍整理

名家讲书法书籍整理:

一、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

本书目录

第一章迷信由于误解

第二章字形构造应该尊重习惯

第三章碑和帖

第四章文房四宝

第五章入门练习

第六章学书“循序”说

第七章“用笔”说

第八章真书结字的黄金律

第九章如何选临碑帖

第十章执笔法

第十一章求人指正

第十二章参考书

第十三章如何才能写好字

二、启功:我学书法的经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1/漫谈学习书法(代序)

7/第一章问学篇

23/第二章工具篇

41/第三章用笔篇

61/第四章临帖篇

75/第五章字课篇

三、欧阳中石谈书法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另

一版

目录

序一金鉴才

序二秦永龙

第壹篇-习书技艺

临池一径

导论

从哪里起步

“临”“摹”

在临帖问题上的一些错误想法

用纸及用墨

用笔

临习课程

融会

楷书浅尝

概说

笔法及布白

关于小楷

魏碑《元倪墓志》的临习

临习《魏江阳王次妃石夫人墓志铭》唐代书家欧阳询谭概

怎样学习欧字的“活脱”

关于“楷书浅尝”之后

篆书浅尝

引言

篆书界说

篆书沿革述略

浅谈识篆

篆书的书写

隶书浅尝

关于隶书

隶书名作举略

行书浅鉴

引言

概说

行书的沿革

行书学习的轨程

行书的笔法

行书的结字连篇

草书初涉

关于草书

章草浅涉

今草的草法辨识

今草的笔法

今草欣赏

今草名作一览

学法建议

第贰篇-书学化育

中国书法源流

中国书法艺术引论

文化与书法

中华文化的标志是汉字

书法艺术教学导言

教“书”的一些想法

书学导论?绪论

书法教程?导论

文化漫谈?学与创

关于中国书法的欣赏

四、潘伯鹰谈书法入门中华书局

目录

一引论

二“书画同源”与笔法

三正确的执笔

四如何用笔

五从结字和用笔入门

六如何临习

七途径示范

第一类拓本

第二类真迹

八笔墨纸砚

九参考书举例

附:短论十三篇

一、执笔有法否?

二、应从五字执笔法入门

三、悬腕与导送

四、如何临习?

五、我应该学哪一家?

六、硬笔呢?软笔呢?

七、论长锋羊毫

八、不必多藏好笔

九、墨趣

十、说笔墨交融

十一、砚

十二、说不似之似

十三、成家

五、潘伯鹰文存之五·中国书法简论上海辞书出版社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卷上

一引论

二"书画同源"与笔法

三正确的执笔

四如何用笔

五从结字和用笔入门

六如何临习

七途径示范

八笔墨纸砚

九参考书举例

卷下

一欣赏

二隶书的重要作用

三晋后书派鸟瞰

四二王

五虞欧褚薛

六李孙张素

七颜柳

八杨凝式与李建中

九苏黄米蔡

十赵孟頫

十一明清书势

且今且古成一军

六、我的写字生活费新我中华书局

目录

力的美——读费新我先生书法作品

一童年二三事

二临帖初阶段

三莫衷一是

四贸然问世

五接触到一批内行人

六另辟蹊径

七涉猎碑帖

八流滑气与左气、魏气

九学习理论与学书打算

十社会接触(左书初五六年)

附:答青年来信

十一“述学行书经过”纪要

附:学行书体会兼谈行书与楷书的关系

十二关于读书、读碑帖、读墨迹

十三重要的指示

十四片言短语初缀

十五拟了些讲话资料

附一:学书浅见

附二:费新我先生书法讲座稿

十六比喻与旁通

十七面谈与背议

十八关于用笔用纸等

附:我与笔

十九笔墨的摸索

二十写出去的东西

二十一结体的体会过程

附:楷书初阶

二十二分布的体会过程

附:谈分布

二十三对客挥毫若干事

二十四对书法上的活及其他的看法

二十五车中笔谈

附一:谈谈我一些转变和认识

附二:学书回忆和设想

七、和青年朋友谈书法沈尹默北京出版社

目录

书法漫谈

沈尹默手迹一:《张廉卿草稿跋》

沈尹默手迹二:《禁经永字八法》

学书丛话

答人问书法

和青年朋友谈书法

和青年朋友再谈书法

和青少年朋友谈怎样练习用毛笔写字

沈尹默手迹三:《怎样练好使用毛笔习字》

书法的今天和明天

沈尹默手迹四:临褚遂良《伊阙佛龛之碑》

八、学书有法·沈尹默讲书法中华书局

目录

书法漫谈

再一次试写关于论书法的文章

我学习书法的经过和体验

写字的工具——毛笔

书法的由来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写字必须先学会执笔

执笔五字法和四字拨镫法

再论执笔

附:张廉卿草稿跋

运腕

行笔

永字八法

笔势和笔意

习字的方法

习字的益处

书家和善书者

二王书法管窥

——关于学习王字的经验谈

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

后汉·蔡邕《九势》

南齐·王僧虔《笔意赞》

唐·颜真卿《述张旭笔法十二意》

唐·韩方明《授笔要说》

附录二则

九、沈鹏谈书法人民美术出版社

目录

书法美的创造

探索“诗意”――书法本质的追求

传统与“一画”

谈谈草书

谈书法创作

书学漫谈――授课实录选

始于四十

宋金尚意书法述略――兼论苏黄米蔡“四家”

编后记

十、侯吉谅书法讲堂二笔墨纸砚帖山东人民出版社

目录

自序书法的不传之秘

第一章笔

毛笔的种类

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毛笔的历史

如何选择毛笔

第二章墨

墨的世界缤纷多彩

墨的种类

四大墨厂

墨的编号

墨的选择

墨汁

墨的正确使用方法

墨的正确收藏方法

墨的文献

墨的制作

制墨名家

墨的好坏

第三章纸

认识纸张,才能写好书法

手工纸的种类及特性

造纸工序

历史上的纸

现代台湾手工纸

台湾造纸名人

手工纸的展示场所

手工纸的保存

第四章砚

砚台美学、书房情调

砚的由来

端砚

歙砚

洮河砚

澄泥砚

台湾螺溪砚

砚台制作过程

砚之使用与保养

砚台文化

第五章帖

认临摹经典是必经过程

篆书《绎山碑》

隶书/《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

楷书/欧阳询《九成宫》、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行书/赵孟頫《赤壁赋》《洛神赋》《王羲之墨迹本》以及王羲之《兰亭序》《大唐三藏圣教序》

草书王羲之《十七帖》《王羲之墨迹本》,以及智永《真草千字文》

“书法健康操”

十一、名家讲书法中华书局出版

目录

书法的由来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沈尹默

习字的益处沈尹默

永字八法沈尹默

各种书体特点费新我

碑和帖启功

如何选临碑帖启功

《平复帖》的故事刘涛

王羲之何以成为权威刘涛

写经与写经生及写经书法刘涛

北宋徽宗朝的书学及书学博士刘涛

宋朝草书事刘涛

苏轼的“写意”刘涛

飞白书的“飞”与“白”李永忠

章草的“章”李永忠

狂草的“狂”李永忠

书法中的“长尾笔”李永忠

书写技术的玄虚化李永忠

——以包世臣对始艮终乾、始巽终坤的鼓吹为例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王玉池

——王羲之和他的书法艺术

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王玉池

圆润苍劲俊逸飘洒王玉池

——略谈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三希伊始肇三王张顺芝

——浅谈《快雪》《中秋》《伯远》帖

王献之的《中秋帖》王春南

南铭之冠与北碑之冕陈玉龙

——梁《瘗鹤铭》、北魏《郑文公碑》

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蒋文光

风骨棱然话柳书洪丕谟

略说“颠张醉素”陈振濂

禅书一体话山谷陈振濂

——谈黄庭坚的书风

千古名高一梦英陈志平

书法珍品——汝帖陈建裕

金代书法家任询伊葆力

赵孟頫及其“赵体”书葛鸿桢

吴昌硕的篆书陈祖范

《千字文》与历代书法家张希广

从《润格》帖看郑板桥的书法秦永龙

汉字、汉文与书法欧阳中石

十二、传世书法《线装经典》编委会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两晋

陆机

平复帖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兰亭序

大道帖

行穰帖

丧乱·二谢·得示帖

频有哀祸·孔侍中帖

姨母帖

初月帖

寒切帖

平安·何如·奉橘帖

上虞帖

远宦帖

长风帖

王献之

中秋帖

廿九日帖

东山松帖

地黄汤帖

王珣

伯远帖

隋唐五代

无名氏

出师颂

欧阳询

梦奠帖

卜商帖

张翰帖

虞世南

虞摹兰亭序

褚遂良

倪宽赞

褚摹兰亭序

陆柬之

文赋(局部)

孙过庭

书谱(局部)

张旭

草书古诗四首

李白

上阳台帖

颜真卿

刘中使帖

祭侄文稿

自书告身帖

竹山堂连句

湖州帖

怀素

苦笋帖

自叙帖

小草千字文(局部) 论书帖

食鱼帖

柳公权

蒙诏帖

杜牧

张好好诗

杨凝式

神仙起居法

韭花帖

宋代

李建中

同年帖

土母帖

贵宅帖

林逋

自书诗卷

范仲淹

远行帖

道服赞

边事帖

欧阳修

灼艾帖

蔡襄

门屏帖

与杜长官帖

蒙惠帖

谢郎帖

陶生帖

虹县帖

澄心堂帖

大研帖

安道帖

持书帖

扈从帖

暑热帖

脚气帖

人春帖

远蒙帖

京居帖

山堂帖

纡问帖

苏轼

覆盆帖

次韵秦太虚诗帖致坐主久上人尺牍一夜帖

题陈吏部诗后

书杜甫诗帖

新岁展庆帖

人来得书帖

黄州寒食帖

次辩才韵诗帖

赤壁赋

获见帖

王晋卿帖

归安丘园帖

东武帖

李白仙诗卷

洞庭春色赋

中山松醪赋

答谢民师论文帖

江上帖

黄庭坚

花气诗帖

与无咎书

教审帖

制婴香方帖

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

糟姜帖

华严疏

惟清帖

家书帖

苦笋赋

山预帖

庞居士寒山子诗

题苏轼寒食帖跋

书杜甫寄贺兰銛诗

与明叔同年书

荆州帖

松风阁诗

云夫帖

王诜

跋孙过庭《草书千字文》颍昌湖上诗词卷

米芾

道林诗帖

法华台诗帖

寒光帖

盛制帖

与知府帖

张季明帖

吴江舟中诗卷

论草书帖

苕溪诗帖

李太师帖

始兴公帖

竹前槐后诗

蜀素帖

箧中帖

拜中岳命作

穰侯诗帖

淡墨诗帖

逃暑帖

与伯充帖

焚香帖

苏太简参政帖

元日帖

紫金研帖

公议帖

临沂使君帖

珊瑚帖

研山帖

多景楼诗

新恩帖

来戏帖

贺铸帖

丹阳帖

彦和帖

又与伯充帖

韩马帖

值雨帖

窦先生帖

烝徒帖

闻张都大宣德尺牍戏成诗帖

惠柑帖

历子帖

米友仁

动止持福帖

薛绍彭

晴和帖

赵佶

草书纨扇

欲借风霜二诗帖秾芳诗帖

闰中秋月诗帖

赵构

徽宗文集序

养生论

陆游

尊眷帖

辛弃疾

去国帖

朱熹

城南唱和诗卷

张即之

行书待漏院记卷(局部)

行书台慈帖

吴琚

书蔡襄七言绝句

望君诗帖

急足帖

葛长庚

足轩铭卷

元代

明代

十三、中国传世书法(上中下)北京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汉魏晋南北朝

马王堆汉墓简(一)

马王堆汉墓简(二)

贤女帖

宣示表

墓田丙舍贴(一)

墓田丙舍贴(二)

文武贴

急就章

得书贴

平复贴

省示贴(一)

省示贴(二)

雨后贴

兰亭序

寒切贴

平安贴

快雪时晴贴

乐毅论

黄庭经

孝女曹娥碑

中郎贴

鸭头丸贴

中秋贴

廿九日贴

东山松贴

洛神赋(一)

洛神赋(二)

疖肿贴

翁尊体贴

柏酒贴

伯远贴

太子舍人贴

赵荣宗妻韩氏墓表

田绍贤墓表

令狐天恩墓表

张买得墓表

第二章隋唐五代

第三章

十四、书法常识启功,秦永龙著中华书局出版

目录

序言

一、执笔

1.执笔方法

2.运腕

3.书写的姿势

二、用笔

1.中锋和偏锋

2.露锋和藏锋

3.方笔和圆笔

4.悬针和垂露

5.迟速、肥瘦、浓淡

三、结字

1.结字是书法艺术的首要问题

2.汉字艺术结构的规律

四、临帖

1.为什么要临帖

2.怎样选帖

3.临摹方法

4.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楷书、行书、草书和隶书练习法

(一)楷书

1.楷书的结体特点

2.楷书的基本点画及写法

3.永字八法

(二)行书

1.行书的结体

2.行书的用笔

3.学习行书宜注意的问题

(三)草书

1.草书及其艺术价值

2.草书的结体

3.草书的用笔

4.学习草书宜注意的问题

(四)隶书

1.隶书的结体

2.隶书的用笔

3.学习隶书宜注意的问题

六、章法

(一)字群的排列应有条理

(二)通篇格调一致

(三)行气贯通

(四)起伏得当,向背适宜

(五)不同幅式的不同要求

(六)署款与钤印

七、汉字形体的演变和古文字书法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

(二)古文字书法的特点和风格

(三)学习古文字书法宜注意的问题

八、名家名作选介

(一)历代名家名碑帖选介

(二)历代书学名著选介

十五、中国文化经典导读:名家讲中国书法名作文史知识编辑部中华书局

目录

书法的由来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沈尹默

各种书体特点/费新我

碑和帖/启功

如何选临碑帖/启功

写经与写经生及写经书法/刘涛

北宋徽宗朝的书学及书学博士/刘涛

苏轼的“写意”/刘涛

飞白书的“飞”与“白”/李永忠

章草的“章”/李永忠

狂草的“狂”/李永忠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王玉池

——王羲之和他的书法艺术

颜真卿的《祭侄季明文稿》/王玉池

圆润苍劲俊逸飘洒/王玉池

——略谈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三希伊始肇三王/张顺芝

——浅谈《快雪》《中秋》《伯远》帖

王献之的《中秋帖》/王春南

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蒋文光

风骨棱然话柳书/洪丕谟

略说“颠张醉索”/陈振濂

禅书一体话山谷/陈振濂

——谈黄庭坚的书风

千古名高一梦英/陈志平

书法珍品——汝帖/陈建裕

金代书法家任询/伊葆力

赵孟颗及其“赵体”书/葛鸿桢

吴昌硕的篆书/陈祖范

《千字文》与历代书法家/张希广

从《润格》帖看郑板桥的书法/秦永龙

汉字、汉文与书法/欧阳中石

......

十六、怎样学书法费新我中华书局出版

目录

第一章习字十法——学书的基本练习

一身法

二工具使用法

三指法(执笔法)

四臂腕法

五运笔法

六点画法

附:楷书运笔动作图

七笔序法

八结体法

九择帖法

附:正楷名家书法碑帖

十临摹法

第二章学书十要

一要在习字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二要识势

三要有目的

四要有重点而有步骤地进行

五要融会贯通

六要读帖

七要读些书法理论

附:古代名人书法论文

八要广泛吸收各种养料

九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研习“分布”

十要试写各种形式的书作

第三章常识七知

一关于“六书”

二文字与书体的演变

三各种书体特点

四关于金石碑帖

五民间书法

六域外书风与“革新”

七文房四宝及其他

十七、怎样临帖邓散木贵州人民出版社

目录

十八、书法指南俞剑华当代中国出版社

目录

十九、中国书法简史王镛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发行部(兰色畅想)

目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