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市委党校主体班开班仪式讲话稿

2016年上半年市委党校主体班开班仪式讲话稿

毛主席早在延安时期就讲过:“我们办党校,就是要使我们同志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提高一步,使我们党更加统一”。这一精辟论述直到现在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的干部需要进一步强化理论功底,强化党性修养,增强带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看家本领。我们现在面临的形势、任务复杂艰巨,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希望大家珍惜在党校学习锻炼的难得机会,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平时比较忙,难以静下心来学习思考,现在机会来了,就得好好珍惜。

我们经常讲,政治上要坚定,那么政治上怎么坚定起来呢?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上不清醒,就会出现政治上、思想上、实践上的一些问题。如果说我们不了解马克思主义ABC,不能够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来分析解决问题,那么就会对中央的方针政策看不懂,就难以去引导和带领人民群众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理论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大学期间,我们学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但那是肤浅的学、从书本到作业本的学、应试型的学。走出大学校门,面对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难免会出现理论知识恐慌问题,只有坚持边干边学、理论联系实际地学,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社会实践无穷期,理论学习无止境。在座的同志根据工作需要,经常负责起草领导讲话材料,这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习的好机

会。起草领导讲话材料需要展开实践调研、查阅大量资料,在修改讲话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思考为什么修改、怎么修改的问题,在整理讲话材料时还要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领导为什么这么讲,这些对于讲话材料起草者的理论学习是大有裨益的。理论学习是一个“学思践悟”的过程。我们要把握好在党校学习的良机,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尤其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深、悟透。读书学习,首先得把比较薄的书读得厚起来,对贯穿其中的理论、观点进行阐释式学习理解,然后才会产生厚积薄发的学习效果。

我们经常说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一切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只要坚持不懈加强理论学习,探求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那么任何难题都难不倒我们。现在有的同志一有风吹草动,在政治上就摇摆不定,在思想上就焦躁不安,在行动上就不知所措,根本原因还是理论功底不扎实。我们党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确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践行远大理想,必须同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当前我们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时候,我们既要眺望前方、坚毅前行,又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这个时候,我们要切实增强看齐意识,向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向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看齐,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

党校姓党。希望市委党校严格遵循这个核心要求,授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宣讲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决不允许与

中央精神唱反调,决不允许存在任何杂音。今天来到市委党校,吴晖同志、城外同志给我交代一个任务,就是第一校长要讲第一课。我想,当前最紧要的是要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学深、悟透。今天在这里着重围绕新常态、新理念、新举措、新担当这几个关键词,与同志们做个学习交流。

一、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对发展阶段的一个新的判断。它所提出的时代背景是,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与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及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的新变化,阐明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这些趋势性变化说明,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是发展的历史阶段、必经过程和转折时期,把握得好,就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越”、后来居上;把握不好,就有可能丧失时机、落于人后。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常态的必然性、决定性和过程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新常态“怎么看”“怎么干”的判断和决策上来,牢牢把握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要求,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切实增强谋发展、抓落实的科学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一,辩证看待经济运行的波动,更加注重看整体、看主流。在

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经济运行出现局部回调和阶段性波动是正常现象,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符合事物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规律。分析研判经济形势,关键是把握经济发展的基本面,看增幅波动是否在合理区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是否不断提高,城乡社会文明是否不断进步。我市当前也面临部分经济指标波动、困难风险因素增多等问题,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交织,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碰头,但仍处于可控范围,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态势没有变。直面新常态需要稳心态。理性看待经济运行的起伏,既正视问题、增强忧患意识,更把握主流、坚定发展信心。

第二,辩证看待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更加注重看质效、看内涵。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到中高速增长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以前我们是“小车”快跑,现在是“大车”装得满满的,还要爬坡过坎,速度换挡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现在我国GDP 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咸宁属后发地区,还处在工业化初中期阶段,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位决定了我们仍处在一个很重要的黄金发

展期。必须全面、历史、动态、联系地看待发展速度快慢的问题,既不要恐慌,又不要短视,始终保持竞进有为的发展状态。一方面要放下“速度情结”,坚持把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摆在中心位置,腾出更多动力和空间来转方式、调结构;另一方面要抓牢“第一要务”,主动作为,稳定增长,推动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确保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第三,辩证看待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取舍,更加注重看潜力、看可持续性。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增速度、增规模、增效率是发展,减物耗、减排放、减污染也是发展。增以减为前提,减以增为目的,二者辩证统一于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要转型升级,但绝不意味着推倒重来。必须把稳增长和促转型、调存量和优增量有机结合起来,既大力调整存量,又注重把增量做大,更着力把增量做优,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转型。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来适应和满足市场要求和需求变化,既大力培育生成性产业,又大力发展链条性产业,在增量“高级”、存量“升级”中构建产业新体系。

第四,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更加注重看后劲、看协调性。经济发展必然会存在新旧动能迭代更替的过程,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均衡协同、循序渐进、优化增强、长期并存的过程,是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与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融合发力,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联动发力的过程。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另一方面运用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五,辩证看待经济发展环境中的利弊,更加注重看大局、看长

远。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们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判断,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机遇大于挑战。一方面,要看清大环境的利好。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正在兴起,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另一方面,我们要看清小气候的利好。“十二五”时期是咸宁发展打基础最扎实的五年,强化了速度、结构、空间、环境、制度等方面的竞进优势。“十三五”时期,“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以及“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内陆核电蓄势待发、幕阜山片区扶贫攻坚、武汉城市圈域一体化同城化、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叠加而来,有利于我们发挥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在发展空间、发展速度上实现后发赶超。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保持定力、积极作为。新常态是一个具有深刻战略内涵的客观状态,没有好与坏之分,绝不能把新常态的内容泛化,把新常态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更不能把新常态看做“避风港”,为不干事不作为找借口。新常态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必须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调适发展理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作风状态,切实解决认识上不深入、适应上不自觉、引领上不作为等问题,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推动经济运行提质增效。

二、树立和贯彻发展新理念。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