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18-青少年心理卫生课后思考题答案整理

05618-青少年心理卫生课后思考题答案整理
05618-青少年心理卫生课后思考题答案整理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卫生概述

1.什么是心理卫生?

答:一是指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二是指一门学科,即心理卫生学;三是指维护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的一项事业或服务性工作。

2.试述衡量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1、自我意识良好2、人格健全3、智力正常4、情绪乐观5、意志坚定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良好

3.简述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答:当代心理卫生运动是从如何正确认识精神病,并给精神病患者以人道的待遇开始的。

4.简述青少年心理卫生的意义和原则。

答:意义:1、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需要2、青少年心理成长的需要3、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原则:1、面向全体与个别对待原则2、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3、主体性原则4、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

5.青少年心理卫生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5、个案法

第二章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1.青春期主要有哪里生理变化?

答: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迅速变化、脑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性生理发育成熟3个方面。

一、身体外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身高、体重和第二性征3个方面。

二、大脑机构与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脑重与脑容积增加、脑电波的变化、皮层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

三、性生理发育,主要表现在女性性生理发育、男性性生理发育、性发育提前现象。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具体表现为以下4个特征。

一、连续性和阶段性二、方向性和顺序性三、不平衡性四、差异性。

3.青春期生理发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存在哪些影响?

答:青春期生理发育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对身体容貌的敏感性增强二、产生性意识三、产生成人感四、独立性与闭锁性的发展。

4.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一、生物影响(包括遗传和先天素质)二、环境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和教育影响)

三、主观能动性

第三章青少年的性心理卫生

1.什么是性心理?性心理活动有哪些表现?

答:性心理是指与性征、性欲以及两性交往等有关的心理状况和心理活动。

表现:一、对性知识的追求二、性欲望和性冲动三、性的自慰行为四、对异性的爱慕

2.性心理的发展经过哪些阶段?说明各阶段的特点。

答: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以下4个阶段。

一、异性疏远期二、异性好感期三、异性爱慕期四、两性恋爱期

特点(再补充)

3.什么是早恋?早恋具有什么特征?

答: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特征:青少年的早恋具有朦胧性、矛盾性、变异性和差异性等特征。

4.针对具体的案例分析早恋的类型和引起早恋的原因。

答:类型:1、爱慕型2、好奇型3、模仿型4、从众型5、补偿型6、逆反型

7、病理型原因:1、生理因素2、心理因素3、社会因素

5.早恋具有哪些危害?

答:早恋的危害是多方面的。1、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2、易受伤害,产生心理问题3、容易出现性过失4、增加犯罪发生率

6.如何正确对待青少年的早恋?

答:1、正视早恋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3、丰富课余生活4、鼓励异性正常交往

7.青少年常见的性问题有哪些?

答:1、性恐惧2、性压抑3、手淫4、性罪错

8.结合青少年问题的案例,论述应该采取的有效辅导策略。

答:

1、性恐惧(把具有性恐惧的青少年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起来,一起探讨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这样的团体辅导对缓解性恐惧有较好的辅导效果。)

2、性压抑(一种方法是帮助青少年形成合理的性认知;另一种方法是引导青少年通过各种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活动来缓解自己的性冲动,释放自己的性压抑。例如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学习活动、集体交往活动或劳动等途径)

3、手淫(第一,树立对手淫的科学认识,消除心理障碍。第二,注意起居卫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第三,培养广泛的兴趣,转移注意力。第四,提高自我的分析鉴别能力。)

4、性罪错(一要加强性知识、性道德的教育;二要指导他们学会如何与异性交往,如何避免性的挑逗和诱惑;三要创建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

9.说明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内容。

答:一、香港学校性教育的内容:1、了解自己2、家庭生活3、与人相处(初中);1、了解自己2、了解和结交异性3、家庭生活4、人际关系5、性价值观(高中)

二、台湾学校性教育内容:1、生殖与生长2、婚姻与家庭(图3-1 性教育的概念架构)

三、中国内地学校性教育内容:1、性生理教育2、性心理教育3、性道德教育4、性法纪教育

10.实施青少年性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

答:途径:1、家庭性教育(方法:生活指导法、讨论交流法、榜样示范法)2、学校性教育(方法:直观教学法、收集问题讲解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续故事法、个案分析法)3、社会性教育(方法:医疗部门提供性病防治、艾滋病预防的教育,司法部门进行性罪错危害和预防的教育等、大众传媒的积极正面影响)

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心理卫生

1.简述个性的16因素特质理论和五因素的模型。

答:1、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个性是由个性特质构成的,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而根源特质是个体行为的最终根源。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法对个性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16种互相独立的根源特质,即个性因素,编制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2、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以后许多学者对塔佩斯提取的5个因素作了进一步验证,形成了著名的个性五因素模型。这5个因素是: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OCEAN)

2.青少年的气质有哪些类型?

答: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3.青少年性格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性格主要由4个方面的特征构成:态度特征、认知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

1、青少年性格的认知特征在初二至高一阶段发展迅速,能从多方面来考虑某个问题,能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和权衡性。另外,青少年开始多方位地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表现出主动性的认知特征。

2、青少年性格的情绪特征在小学六年级出现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加强,情绪体验更加深刻。

3、青少年性格的意志特征在初二以后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意志的果断性上。

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答:包括生理的需要(指人们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表现为人们对稳定、安全、受保护等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们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联系的需要,如亲情、爱情、友情等)、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青少年典型的优势需要有哪些?

答:青少年时期的典型优势需要表现为友谊的需要、独立自主的需要、理解和尊重的需要、成就需要等。

6.分析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自身因素。

答:1、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2、自我意识的觉醒3、认知水平的偏差4、好奇心的驱使(可以再具体)

7.举例说明青少年中存在的不良个性。

答:1、逆反心理2、孤僻3、依赖4、怯懦5、反社会倾向

8.论述如何塑造青少年良好的个性。

答:1、对照健康个性的标准,剖析自己2、丰富知识,加强文化修养3、从小事做起

4、融入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正确应对挫折,锻炼意志

第五章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卫生

1.简述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答: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持续整个一生。他把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8个阶段,并认为这8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自我成长和社会环境决定的。8个阶段如下:

(一)信任对不信任

(二)自主对羞怯和怀疑

(三)主动对内疚

(四)勤奋对自卑

(五)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六)亲密对孤独

(七)繁殖对自我专注

(八)自我整合对失望

2.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答:1、青少年自我认识的特点(包括自我分化、自我评价表现出对体态容貌和内心世界的关注、自我评价独立性的发展、自我评价客观性的发展)2、青少年自我体验的特点(包括自我体验日益丰富和深刻、自我体验的闭锁性、自我体验的矛盾性、自我体验的易变性)3、青少年自我调节的特点(包括自我控制由被动性向主动性发展、由自我控制向自我教育发展)

3.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中有哪些冲突?

答:1、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之间的矛盾2、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矛盾3、独立与依附的矛盾4、自尊与自卑的矛盾5、好胜与消沉的矛盾

4.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偏差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自我中心2、从众心理3、自卑4、自负

5.如何克服自我中心的倾向?

答:自我中心是一种不良的自我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帮助和指导青少年克服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1、了解什么是自我中心观2、视角转换3、学会爱别人4、主动承担责任

6.什么是从众行为?青少年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有哪些?

答: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原因:1、相信他人心理2、寻求安全心理3、群体认同的需要

7.什么是自卑?青少年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答:自卑是由于个体的认知歪曲而形成的对自我价值的消极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自我否定、自我轻视的情感体验。原因:1、家庭背景2、生理因素3、能力的因素4、挫折经历5、过强的自尊心6、不合理认知。如何克服自卑:青少年要正确对待自己,从认知和行为

两个方面来努力克服自卑。1、认知矫正2、行为锻炼法

8.论述青少年如何发展和完善自我意识。

答:有效调控自我是发展和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1、建立合理的理想自我2、积极参加实践锻炼,提高自制力。

第六章青少年的情绪与心理卫生

1.说明三种情绪状态的含义。

答:根据情绪发生时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和外部表现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基本状态。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又持久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时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2.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有哪些特征?

答:具体地讲,青少年情绪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体验的强烈性

2、情绪体验的波动性

3、情绪体验的丰富性

4、情绪表现的内隐性和外显性并存

5、情绪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

3.什么是焦虑?焦虑有哪些心理、生理及行为反应?

答:焦虑是个体面临或预期即将来临的威胁而又对此无能为力、不能应付时出现的紧张痛苦反应,是个体处于失助状态之中而又不能采取有效行为去对付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生理反应:焦虑状态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具体说明)

心理反应:焦虑状态通常表现出一种莫名其妙的不安。(可具体说明)

行为反应:焦虑状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手足无措,人们通常会采取一些无意识的动作来消除紧张、焦虑。(可具体说明)

4.什么是抑郁?抑郁有哪些危害?

答:抑郁是指个体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感到无精打采、闷闷不乐、异常沮丧的一种不良情绪体验。危害:抑郁影响青少年的动机、情绪、思维、注意和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可具体说明)

5.什么是恐惧?恐惧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答:恐惧是个体在正常情况下对某一特定事物、人际交往或处境等产生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

原因:通常是外界环境和机体内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具体说明)

6.什么是嫉妒?嫉妒有什么危害?

答:嫉妒是一个人在个人欲望得不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不服气、不愉快、自惭、怨恨的情绪体验。危害:嫉妒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不仅伤害他人,而且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1、嫉妒有碍于人际关系和谐2、嫉妒有害于身心健康。

7.试结合实例论述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基本方法。

答:1、理性情绪疗法2、系统脱敏法3、表情和呼吸调节法4、简便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可具体说明)

第七章青少年的意志与心理卫生

1.说明意志行动中的三种冲突类型。

答:人的意志行动通常表现为接近或回避某一目标,根据意志行动的这一特点,可以把冲突分成以下三种类型。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

2.青少年意志品质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答:1、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但盲目性和依赖性依然存在

2、果断性有所发展,但仍伴有冲动行事和优柔寡断

3、坚韧性提高,但做事仍易虎头蛇尾

4、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但自制力仍较薄弱

3.论述如何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意志品质。

答:1、树立远大理想2、制定合理目标3、讲究科学方法4、从小事做起5、坚持体育锻炼6、榜样示范7、塑造良好个性

4.、青少年产生挫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学业失败2、人际关系不协调3、情感困扰4、心理承受能力差

5.说明应对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

答: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挫折造成的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而有意无意地使用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保护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认同、补偿、升华和幽默等;消极的有压抑、文饰、投射和反向等。

6.结合实际,论述有效应对挫折的策略。

答:1、正确对待挫折2、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3、调节抱负水平4、寻求社会支持5、创设挫折情境,培养挫折承受力

第八章青少年的学习与心理卫生

1.简述影响青少年学习成效的因素。

答:1、生理成熟水平2、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3、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4、学校因素5、家庭因素

2.简述学习困难的含义和特点。

答:学习困难是指无明显智力缺损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在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上出现障碍,表现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特点:学习困难学生在神经功能、认知、元认知、学习动机、社会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等方面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可具体说明)

3.简述学生厌学的含义和成因。

答: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成因:1、学习目标不明确2、心理压力过重3、教师教学水平低下4、片面的自我认知

4.简述学习疲劳的含义和种类。

答:是指由于连续学习或高强度学习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种类:疲劳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5.简述考试焦虑的含义和考试焦虑形成的条件。

答:是指学生面对考试情境所产生的一种以担忧为基本特征的心理状态。形成条件:1、考试情境的激发性2、认知评估的调控性3、个体之间的差异性4、反馈信息的强化性

6.结合实例论述培养青少年学习动机的主要方法。

答:一、激发与维持学习的外在动机(教师和家长可以运用目标、反馈、评价、竞赛等各种强化手段来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外在动机:1、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2、及时反馈学习结果3、恰当、适时的表扬与批评4、适当开展竞赛活动)二、激发与维持学习的内在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2、提倡发现学习)三、归因训练(1、团体发展法2、强化矫正法3、观察学习法)四、培养自我效能感(1、丰富学生的成功体验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3、指导学生积极归因)

7.结合实例说明培养青少年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

答: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以下一些具体的做法。1、切实改进教学方法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3、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中的兴趣点4、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5、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8.如何对青少年的学习策略进行辅导?

答:1、制定学习计划2、抓好学习的基本环节3、掌握“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方法4、几种具体的学习认知策略(1、划线2、作笔记3、写提要)

9.如何防治学习疲劳?

10.结合实际论述考试焦虑的调节方法。

答: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2、确定合理的期望水平3、做好考试准备4、学会积极暗示5、学会几种放松方法6、掌握考试技巧

第九章青少年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卫生

1.什么是人际交往?什么是人际关系?

答: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相互认识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人际关系是人们通过人际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如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等。

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有哪些?

答:1、接近性2、相似性3、互补性

3.青少年与同伴交往有哪些特征?

答:1、迫切需要融入同龄团体2、重视友谊3、充满矛盾的异性交往

4.青少年的亲子交往有什么特点?

答:1、青少年对父母的态度发生变化2、亲子关系的亲密程度发生变化3、青少年对父母产生新的期望

5.结合实例说明青少年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一、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社会认知偏差(1、首因效应2、晕轮效应3、社会刻板印象)二、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情绪问题(1、愤怒2、羞怯)三、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人格缺陷(1、自卑2、多疑3、孤独)四、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行为问题(1、社会性退缩行为2、欺负行为)

6.论述青少年应该如何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

答:一、遵循交往原则(1、平等原则2、互利原则3、诚信原则)二、学会控制自己情绪(1、克服羞怯2、克服愤怒)三、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1、尊重2、宽容3、热情4、责任感)四、掌握交往技巧(1、主动交往,善于自我表露2、耐心倾听,善于提问3、掌握赞美与批评的艺术4、勇于承认错误)

第十章青少年的生活习惯与心理卫生

1.结合自己的经历,分析当前青少年存在的主要不良生活习惯。

答:1、吸烟2、饮酒3、网络成瘾

2.青少年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对身心健康产生哪些影响?

答:吸烟:1、对身体的危害2、对心理健康的危害过量饮酒:1、对身体健康的影响2、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过量饮酒产生的社会问题

3.分析青少年吸烟和过量饮酒的原因。

答:吸烟:1、好奇心理2、模仿心理3、补偿心理4、表现心理5、交往心理6、解压心理(可补充详细);过量饮酒:1、民族习俗和家庭的影响2、同伴的影响3、心理因素

4.简述网络成瘾的三种理论模型。

答:1、Young的ACE模型2、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3、Grohol的阶段模型

5.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答:一、互联网的易成瘾性(1、随意性2、多样性3、匿名性4、时空延伸性)二、易导致网络成瘾的人格特征(1、内向型性格2、低自尊、高人际敏感性3、喜欢标新立异)三、需要满足解释(1、情感表达的需求2、社会支持需求3、缓解压力需要4、虚拟的自我实现)

6.Young关于网络成瘾矫治的策略有哪些?

答:1、改变上网时间段2、定时提醒,强制执行3、设定上网的具体目标4、约束和过滤上网内容5、家长和老师要经常引导成瘾青少年的上网行为,改变他们对网络的错误认识,形成正确的认知6、让成瘾青少年列出由于沉迷于网络而无法参加的其他感兴趣的活动7、建立支持群体

第十一章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卫生

1.简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答:一类是客观因素,如家居空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等;一类为主观因素,如父母自身的特点、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等。

2.结合实际论述营造良好家庭环境的基本途径。

答:1、营造舒适的居室环境2、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3、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3.简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

答:1、学校学风2、班集体3、教师4、奖惩手段

4.结合实际论述创设优良学校环境的基本途径。

答:1、完善学校的物质条件2、加强精神文化环境建设

5.简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

答:1、社区环境2、社会风气3、传播媒介(图书、电视、互联网)

第十二章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

1.什么是心理危机?说明心理危机的发展过程和结局。

答: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遇到重大生活事件,却又无法回避,也无法用已有的方法加以有效解决时产生的严重心理不平衡状态。发展过程:1、冲击期2、防御期3、解决期4、绝望期或成长期。心理危机的结局:1、个体顺利度过了危机,并且在经历危机的过程中学会了处理危机的新方法,同时经过磨难获得了一次成长的机会。2、危机虽然度过,但个体却留下了“心理阴影”,形成了一些可能是带有偏见的观点或者态度。3、自杀4、个体未能度过危机,引发精神障碍。

2.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危机源有哪些?

答:1、学业压力2、环境适应不良3、人际交往障碍4、身心发展不平衡

3.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危机反应有哪些?

答:1、情绪反应2、认知反应3、行为改变4、生理反应

4.什么是危机干预?试述危机干预的原则。

答:主要指及时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人们恢复心理平衡。原则:第一,想法设法让当事人自愿接受帮助;第二,帮助当事人正确地面对危机,并采取合适的行动;第三,为当事人提供各种有关的信息。

5.危机干预的4种模式分别是什么?

答:1、平衡干预模式2、认知干预模式3、心理社会干预模式4、折中干预模式

6.青少年危机干预的策略有哪些?试述“最佳应对方式训练计划”。

答:1、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危机源的控制2、增强青少年的挫折承受能力3、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4、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支持系统5、建立青少年危机预警机制。最佳应对方式训练计划:(详细补充)

7.危机干预的技术有哪些?什么是危机事件应激解说?

答:技术:1、支持技术2、问题解决技术3、危机事件应激解说/这是一类在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时针对团体进行干预的技术,有时也被称为团体会晤。

8.危机干预的步骤有哪些?

答:1、危机评估2、制订治疗性干预计划3、治疗干预阶段4、危机的解决和随访

9.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有哪些?

答:1、自杀的社会文化因素2、自杀的生物学因素3、自杀的心理学因素

10.常见的自杀预测指标是什么?

答:1、自杀意愿2、自杀计划3、自杀动机4、未来安排5、自杀未遂或自我伤害

2018年研究生政治中特课参考题

1、如何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当代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握当代中国的主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1)铭记中国当代的历史任务 两大历史任务的提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国家发展的主题,一个国家发展的主题总是和该国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当完成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连的。从历史逻辑上看,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共富这一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历史前提,其目的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旗帜。它把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意愿。因此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统筹好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生态环境效益,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富民强国路。这条道路全面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它历史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改变了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逐步走向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造,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三、怎么样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其次要坚持解放思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其三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试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试题 测试说明: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30、担心是否锁门和可能着火,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31、站在经常有人自杀的场所、悬崖边、大厦顶、阳台上,有摇摇晃晃要跳下去的感觉。 32、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深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33、对特定的事物、交通工具(电车、公共汽车等)、尖状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有恐怖倾向。 34、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35、一旦与异性交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非非。 36、对某个异性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很注意。 37、怀疑自己患了癌症等严重不治之症,反复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38、经常无端头痛,并依赖止痛或镇静药。 39、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40、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或自杀。 测评方法:√得2分,△得1分,×得0分。 评价参考: 0—8分:心理非常健康,请你放心。 9—16分:大致还属于健康的范围,但应有所注意,也可以找老师或同学聊聊。 17—30分: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障碍,应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调适,或找心理辅导老师帮助你。31—40分:黄牌警告,有可能患了某些心理疾病,应找专门的心理医生进行检查治疗。 41分以上: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及时找专门的心理医生治疗。

毛中特课后习题答案

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1)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旧中国半殖半封、落后具有特殊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不行)只有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才能找到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做出呵护中国需要的理论创造。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总结中国的历史经验 C.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马克思外来需要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2)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1. 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 2. 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结合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最新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12页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这个“承”“进”就体现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上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

(完整版)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1. 何谓内环境?内环境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 2. 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3. 体内的控制系统有哪几类?并比较其异同。 4. 何谓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 5. 反应、反射和反馈有何区别? 6.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可从哪些水平研究? 1.简述细胞膜物质转运有哪些方式? 2.Na+-K+泵的作用意义? 3.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1. 细胞间通讯有哪些方式?各种方式之间有何不同? 2. 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有哪几种方式?比较各种方式之间的异同。 3. 试述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特征。 4. 试比较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几种信号通路之间的异同。 5. 概述受体酪氨酸介酶介导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1.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是什么?如何证明? 2.动作电位是怎么发生的?如何证明动作电 位是钠的平衡电位? 3.发生兴奋过程中,如何证明有兴奋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4.兴奋是如何传导的?影响传导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5.试比较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区别。 6.刺激引起神经兴奋的内因和外因是什么? 7.绝对不应期是否指潜伏期?潜伏期是否等于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刺激作用时间? 8.神经干上某点发生兴奋后,除向前传导外能否逆传?为什么? 9.试比较改变刺激强度,单一神经纤维与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变化?为什么? 10.血K+浓度对兴奋性、RP和AP有何影响? 11、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c ) A.在静息状态下,Na、K离子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 B.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钠离子通道就大量开放 C.在动作电位去极相,钾离子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钠离子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E.钠、钾离子通道被称为化学依从性通道

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试题

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试题 下列30项中,如果是"常常"或"几乎是",就写"A";如果是"偶尔"或"有点儿"就写"B";如果是"完全没有",就写"C"。因为是你自己的事情,所以请你坦率地写记号: 1.上床后,无论如何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不能熟睡,只是做梦。 2.心情焦躁不安,做事没有效率。情绪也在不断的变化,精力不集中,健忘-符合其中一项。 3.懒得做任何事,也没有干的精神。虽然很着急,认为这样不行,但却仍然游手好闲,虚度光阴。 4.与人见面感到麻烦。 5.对诸如"口中积着唾液","自己身体有怪味"或"有口臭"等这种事情很在意。 6.有种想法浮现在脑海难以忘记,无论如何也难以排除。7.没有道理的失败,严重失败,不道德或粗暴的事情,犯罪-----有做了其中的事的感觉。 8.担心是否锁着门或着了火,躺在床上后,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就返回之类的事情。 9.脸红,或与人见面时,害怕给对方有不愉快的印象的倾向。10.一紧张就出汗或血一下子涌上脑,身体莫名其妙的开始颤动。11.高处,宽敞场所,上锁的狭窄房间,电梯,隧道,地道,拥

护的人群---害怕其中的一项的倾向。 12.害怕特定的动物,交通工具(电车,公共汽车等),尖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的倾向。 13.感受到被谁监视,被窥探或被人暗地里说坏话。 14.有别人想加害自己,企图陷害自己的感受。 15.不触摸什么或不做卜算之类的东西,就不能外出,不能从事工作,不能上台阶,走路不隔一基石迈步,就不舒服。以及此类的东西。 16.伏案工作或学习时,数纸的页数,铅笔的支数,对其他事情也是如此,不计算就不行。 17.从早晨到上班,或从回家到就寝,有不按程序办事就不行的倾向。 18.一天必须洗几遍手,公用电话的话筒不擦就不能使用,或对不洁物体极端在意。 19.在鸦雀无声的集合或重要会议中,被想叫喊的冲动所驱使,或其他害怕种冲动的倾向。 20.站在经常有人自杀的著名场所,悬崖边,大厦顶,路边,有摇摇晃晃跳下去的感受。 21.面临担心的事情和困难的场面,就有呕吐,泻肚,胃疼,头痛,心脏病发作,发疼及发热的症状。 22.白天,突然被不可抗拒的睡眠所袭扰,无论如何抵抗还是睡着了。

中特参考题目及答案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建议以及在网上自己搜的答案,此为我自己比对俩老师提供的题目筛选出的题,仅供参考,记住大点,然后扯淡码字即可,喜欢的同学请给赞,谢谢! 一、经济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内容、基本特征及作用。(1)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1 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2 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3 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4走共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富裕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1.它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础性作用 的一种经济体制,又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合,既具有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制不同的特征。表现在:一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四三是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活动市场化,二是企业经营自主化,是经济运行法制化。是指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 3.以在所有制结构上,主要表现在:第一,合而形成的制度性特征,在共同发展。第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公有制为主体,效率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上, 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在宏观调控上,优先、兼顾公平。第三,更好地发挥计划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利益与长远利益、 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从一和二扯些就是作用了 简述如何深化社会主义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2一、如何深化社会主义改革 (一)参考答案1(网上个人精简版) 1.深化社会主义改革政治上必须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探索中国式民主的道路。 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超越具体事情,坚持群众路线,依法治国、依法施政,2.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定岗问责,完善中国式民主,服务民生。经济上按能分配,国有化领导私有化,降低民生成本。3. (复杂版)(二)参考答案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程序化,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

华南理工大学2017中特复习题纲与答案

2017年12月中特理论复习提要 一、题型 1.辨析题4*5,20分 2.简答题4*10 40分 3、材料分析题1*15 4、论述题1*25 二、参考容 1.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三、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当前我们党面临哪些新考验和风险,需要增强什么方面的意识? 【党面临的“四个考验”】 ★执政考验。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改革开放考验。面对改革开放中呈现出的矛盾,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市场经济考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外部环境考验。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党面临的“四个风险”】 ★精神懈怠的风险。在长期执政和取得改革发展巨大成就的情况下,避免精神懈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 ★能力不足的风险。在国际国复杂形势下,克服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高,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力。 ★脱离群众的风险。党的根基在人民,当前一些党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如果对这些问题重视不够,党的执政地位就会丧失。 ★消极腐败的风险。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奢靡享乐,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抓紧解决。 【需要增强的意识】 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

★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 ★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主要容是什么? 一是继续推进对外贸易增长。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提升国的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的对外开放首先是通过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必须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从主要由出口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并重,实现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增强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 二是继续坚持“引进来”。对外经济关系不仅包括商品的国际间流通,还包括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流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要充分利用国资源,还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要通过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利用外资形式,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广泛地开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更好和更多地利用国外一切可以利用的市场和资源,以弥补国资源的不足,扩大国际市场空间。要把提高竞争力的重点放在国际市场上,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竞争,全面提升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使中国资本在世界上占有应有地位。 四是推动对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对开放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开放为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对开放。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必须将对开放和对外开放统一起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不断完善区域开放格局,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答案版本二: 一、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二、坚持进出口并重,外需协调。三、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四、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竞争新优势。五、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4.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

思考题整理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是什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握那些根本要求? 科学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精神实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这就是: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四条根本要求,揭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线保障、社会保障、动力保障和政治领导保障。 5. 为什么说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一个社会形态由于其自身的矛盾,必然被另一个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否则,社会就不会进步了。虽然人在创造历史时有其能动作用,但人们不能主观地取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能以自己的实践活动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2)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个无法克服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虽然当代资本主义采取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手段,发生了新变化,但从根本上讲,这些调节和改良,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越是占统治地位,越是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社会制度,而是一种同以往的各种社会制度一样的过渡性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建立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公有制,因而能够解放生产力,能够以资本主义所没有的速度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能够自觉地、不断地高速和改革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和方面,解决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坚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资本主义所不能解决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必然向其最高级阶段——共产主义迈进。 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历史过程? (1)这是由社会主义历史的短暂性所决定的。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社会主义的历史毕竟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在实践和发展初期。中国现在并将长时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够格”、“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处在幼童时代的社会主义,自然难于充分展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和蓬勃生命力,也必然会出现各种失误和遇到各种挫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这是由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性所决定的。由于无产阶级不曾掌握任何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无从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得到发展。更何况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不但要同传统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就决定了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激烈程度、广泛程度和深刻程度,是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的革命所不能比拟的。私有制范围内更替尚且需要经过漫长、艰巨的历史进程,以消灭私有制为最终目标的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不是一个更为漫长、更加艰巨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出现曲折、反复,从而使这一进程放慢,不值得大惊小怪。历史的辩证法从来都是如此。

心理健康检验测试100题(有规范标准答案)

1.下列选项中,属于健康家庭关系的表现的是( D ) A.健康的婚姻关系B.良好的亲子关系C.和谐的原生家庭D.以上选项都正确2.(B )是最优的压力应对方式. A.支持式应对B.控制式应对C.回避式应对D.割裂式应对 3.对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工作中最可怕的事情是(D ). A.复杂的人际关系B.老板的命令和呵斥C.永远完不成的工作任务D.患上职业倦怠症 4.自我悦纳是( D )的需要 A.心理健康和适应环境B.适应环境和自我实现C.心理健康和自我实现D.以上选项都正确 5.对人的性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最初环境因素是( D )A.幼儿园B.学校C.工作单位D.家庭 6.下列属于功能性技能的是(D ).A.快速学习能力B.对细节的关注能力C.会计记账D.日常安排 7.个性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C ). A.能力B.气质C.性格D.动机 8.心理学的规律说明,人的工作效率在( C )压力水平下最高A.高B.低C.适中D.不变 9.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C ) A.定式效应B.晕轮效应C.首应效应D.近因效应 10.在心理防御机制中,我们把一个人在遇到困境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符的.像小孩子一样的幼稚行为,称为( B ) A.否认B.倒退C.反向D.转移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是人际交往中的( C ).

A.尊重原则B.保持原则C.平等交互原则D.自我保护原则 12.关于情绪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人类的情绪都可后天习得B.具有两极性C.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点D.以上答案都正确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职业锚要素的是(C ). A.能力B.兴趣C.人格D.价值 14.个体社会适应能力要素中,不包括( D ). A.个体B.情境C.改变D.组织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需要的是( C ) . A.尊重需要B.安全需要C.社会需要D.生理需要 16.(D )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联系,人际关系一般很差 A.偏执型B.反社会型C.癔症型D.分裂型 17.人们遭遇不良情绪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D ). A.喝酒B.吃大量东西C.压抑负面的情绪D.和朋友诉说 18.交往双方能否成为知己,关键在于各自能否(D ). A.改善交往情境B.向对方施以恩惠C.增加交往频率D.向对方作自我表露 19.吃不着的葡萄是酸的,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法被称为B( ). A.否认作用B.合理化作用C.投射作用D.幻想作用 20.在心理咨询的各种形式中,最主要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 B ). A.电话咨询B.面对面C.专题咨询D.互联网咨询 21.( B )被认为是人际关系的核心. A.自信B.真诚C.礼貌D.谦让 2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

中特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分数高低请自行负责;.有些题目整理的答案较多,考试时请注意选择参考。最后,这考试拼的是手速,祝好。 1.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答:本世纪中叶,中国要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三大历史任务:1.既要努力实现欧洲早已完成的工业化,又要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2.既要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又要实现社会公平正义;3.既要实现国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这个“不发达”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但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认识和把握好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上述两大任务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并且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一系列不同发展阶段的长久进程中。 2.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谈得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全面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坚持、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决好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问题。 3.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试题

心理健康综合测试题 测试说明: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30、担心是否锁门和可能着火,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31、站在经常有人自杀的场所、悬崖边、大厦顶、阳台上,有摇摇晃晃要跳下去的感觉。 32、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深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33、对特定的事物、交通工具(电车、公共汽车等)、尖状物及白色墙壁等稍微奇怪的东西有恐怖倾向。 34、经常怀疑自己发育不良。 35、一旦与异性交往就脸红心慌或想入非非。 36、对某个异性伙伴的每一个细微行为都很注意。 37、怀疑自己患了癌症等严重不治之症,反复看医书或去医院检查。 38、经常无端头痛,并依赖止痛或镇静药。 39、经常有离家出走或脱离集体的想法。 40、感到内心痛苦无法解脱,只能自伤或自杀。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三篇】 【篇一】 1.我国能够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和平改造的客观条件(或可能性)在于 A.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D.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2.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的论述有: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1956 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4.1964 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 A.在1980 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1980 年代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温饱 C.在20 世纪内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在20 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5.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动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2 年12 月5 日,******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调研,重温了西柏坡精神,重申了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在经中央媒体报道后,此举引发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海内外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极具符号性的行为。针对上述材料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忧患意识 B.“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C.“两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D.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 6.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仍在继续,但“赶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关于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考题”变为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赶考”的主人没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考官”没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 C.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变为是否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赶考”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7.1964 年6 月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具备: A.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 B.必须是能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必须是民主集中指导模范执行者 C.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必须用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D.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8.在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毛泽东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是: A.中国是一个大国, 经济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底子薄 C.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生产力不发达 9.在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思考题整理完整版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

教育资料

容器几何尺寸:(1)容器的大小;(2)形状h/D;h/D为0.25时杀菌时间最短。 导热型圆罐的杀菌时间(扎丹):t0=A(8.3hD+D2) 8.什么是致死率及部分杀菌量? 致死率:致死率是热力致死时间的倒数,热力致死时间Ti的倒数1/Ti为在温度θi 杀菌1min所取得的效果占全部杀菌效果的比值,称为致死率. (以热处理时间为横坐标,以致死率为纵坐标图为致死率图。) 部份杀菌量:细菌在T℃温度时的热力致死时间为I分钟,在T℃加热了t钟,则在T℃温度下完成的杀菌程度为t/τ。 9.说明比奇洛基本推算法的基本原理,并用图表示杀菌时间的推算方法。 基本原理:找出罐头食品传热曲线和各温度时细菌热力致死时间性的关系,为罐头食品杀菌操作(理论上达到完全无菌程度)推算预定杀菌温度工艺条件下需要的加热冷却时间。(图自己补,分别是食品传热曲线,热力致死时间曲线,致死率曲线,三幅图加上文字表述) 9.杀菌方法的选择与酸度有什么关系?(网上找的) 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很大。对绝大多数微生物来说,在pH中性范围内耐热性最强,pH升高或降低都可减弱微生物的耐热性。特别是在偏酸性时,促使微生物耐热性减弱作用更明显。酸度不同,对微生物耐热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同一微生物在同一杀菌温度,随着pH的下降,杀菌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所以食品的酸度越高,pH越低,微生物及其芽胞的耐热性越弱。酸使微生物耐热性减弱的程度随酸的种类而异,一般认为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最强,苹果酸次之,柠檬酸稍弱。由于食品的酸度对微生物及其芽胞的耐热性的影响十分显著,所以食品酸度与微生物耐热性这一关系在罐头杀菌的实际应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酸度高,pH低的食品杀菌温度低一些,时间可短一些; 酸度低,pH高的食品杀菌温度高一些,时间长一些。 10.为什么要进行反压冷却?如何进行操作?(网上找的) 为减少冷却阶段罐内外压力差防止容器变形、损坏玻璃罐跳盖等现象,常采用反压冷却。 加压冷却(反压冷却):在通入冷却水的同时通入一定的压缩空气。 (要注意的是,杀菌锅温度声高到了杀菌温度T,并不意味着罐内食品温度也达到了杀菌温度的要求,实际上食品尚处于加热升温阶段。对流传热型食品的温度在此阶段内常能迅速上升,甚至于到达杀菌温度。而导热型食品升温很慢,甚至于开始冷却时尚未能达到杀菌温度。因此冷却时需要加反压) 操作: 一般高温杀菌115~1210C,需打入137.3~166.7kPa的压力。 杀菌釜内反压力的大小,以使杀菌釜内总压力(蒸汽压力与补充压力之和平等于 或稍大于罐内压力与允许压力差Δp允的好,即: p釜=p 釜蒸+p反≥p2-Δp允 p反=p2 -p釜蒸-Δp允 反压杀菌冷却时所补充的压缩空气应使杀菌釜内压力恒定,一直维持到镀锡罐内 压力降到1+Δp允大气压,玻璃罐内压力降到常压时才可停止供给压缩空气。 11.说明内容物腐败变质的类型,分析其原因。 胀罐:从程度分隐胀、轻胀、硬胀 从性质分:理化性胀罐、细菌性胀罐。氢胀:[H+]↑→罐壁腐蚀→ H2↑假胀:装量过多,真空度低 教育资料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考试试题及答案 1、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因素有 A : 家长 B : 校园环境 C : 教学设备 D : 学校风气 E : 教师的心理素质答案:BDE 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A : 角色扮演法 B : 认知法 C : 榜样引导法 D : 讨论法 E : 行为强化法答案: A B C D E 。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形式有 A : 社会服务形式 B : 活动形式 C : 训练形式 D : 实践形式 E : 渗透形式答案:B C D 4、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有 A : 不稳定 B : 范围小 C : 容易转移 D : 分配能力强 E : 分配能力不强答案: A B CE 5、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有 A : 发展性功能 B : 提高性功能 C : 预防性功能 D : 维护性功能 E : 矫治性功能 答案: A B D 6、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原则主要有 A : 激励性原则 B : 平等原则 C : 尊重与理解原则 D : 愉悦性原则 E : 支援性原则 答案: A B C D E 7、心理咨询的模式主要有 A : 互动模式 B : 指导模式 C : 发展模式 D : 社会影响模式 E : 治疗模式答案:B C D E 8、学生不良品德的转化包括以下阶段: A : 改过自新的意向 B : 醒悟 C : 反复 D : 转变 E : 巩固和稳定答案: B D E 9、在科技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 A : 启发性原则 B : 师生协同原则 C : 批判性原则 D : 激励性原则 E : 开放性原则 答案: A B C D E 10、在共青团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 A : 需求原则 B : 可行原则 C : 普遍原则 D : 批判性原则 E : 趣味原则答案: A B C E 11、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几个结合: A : 教师与学生相结合 B : 教学目标与育人目标相结合 C : 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 D : 集体辅导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E : 常规教育与随机应变相结合 答案B D E 12、教学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 A : 树立现代教学观 B : 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C : 掌握必备的心理教育技能 D : 掌握必要的心理教育方法 E : 都不是答案: A B C D

中特答案-1分解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特理论复习提要 一、题型:1.辨析题4*5,20分 2.简答题5*10 50分 3.材料分析题1*10 4.论述题1*20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 (1)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奠定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既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又依法对极少数人实行最有效的专政,保证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以利于人民群众参与对国家事务的管理。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植根于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各族人民通过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前提和基础,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宪法和法律是各政党活动的基本准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各民主党派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政议政,行使民主权利。坚持这一政党制度,就是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联系起来。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大创造,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创举,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保障,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坚持这一重要制度,关键是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