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引进美国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新工艺简介

中石化引进美国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新工艺简介
中石化引进美国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新工艺简介

中石化引进的美国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新工艺技术交流大纲简介根据中石化引进美国德聪公司(TETRA TECH)的技术要求,以及德聪公司的行业经验,德聪

公司(TETRA TECH)提供下列技术进行交流。

1.介绍美国炼油厂含油污泥处理新工艺

1.1油、泥、水三相分离技术

该技术主要利用三相离心机对含油污泥进行油、泥、水三相分离。(分离后:污泥含水率

小于30%,最低可达15%,油含量约8%)

1.2 利用废蒸汽进行脱水、干化等一体化工艺

该工艺利用板框压滤与蒸汽一体机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先是对含油污泥进行压滤脱水,

然后注入蒸汽进行干化,最后用真空泵抽出剩余的水,使含油污泥含水率小于10%。(含油污

泥板框压滤使用特种PTFE滤布,采用压缩空气清洗即可)。

1.3含油污泥的热解气化处理

在高温缺氧情况下,对含油污泥进行气化,将产生气体进行冷凝处理,从而生成可回收的油。(热源采用蒸汽,能耗为10~12kcal/kg,与污泥含水率有关)

2.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提质改造

2.1组合式固定膜活性污泥处理(IFAS)新技术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现有的采用活性污泥工艺污水处理厂的改造,以提高氨氮的处理效率。(氨氮去除率可再提高50~90%,出水氨氮浓度可达GB一级)

主要针对污水处理厂的生化曝气池进行改造:在曝气池中加入固定膜填料,提高处理效率。(曝气量不需要增加,曝气时间基本不变)

2.2活动流化床的固定膜处理工艺(MBBR)

该工艺主要用于提高氨氮的处理效率(能提高40~90%,出水氨氮浓度达GB一级)

其工艺流程跟IFAS工艺相似,没有污泥回流。

2.3生物膜反应器(MBR+AOP+GAC 或 PAC+MBR)

该工艺在炼油污水处理中应用时,MBR除去可生物降解的COD与TSS,AOP对不可生物降解的COD进行氧化处理,然后用颗粒活性炭进行吸附处理。

3.生物污泥减量技术

3.1高温好氧自养ATAD工艺

该技术在美国属于生物污泥减量技术的第二代技术,将剩余污泥预浓缩至含水93~94%后进入ATAD反应器,在该反应器内进行曝气和循环搅拌。

在反应过程中,不需外加热源,体系温度会升高至55~60℃,此时,原有参与污水处理微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同时会筛选出耐热喜温的微生物种群,不需另外投加专用菌种。

该微生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微生物,它能利用死亡的微生物作为底物而进行新陈代谢,其本身的污泥产率较低。这类微生物适宜在高温条件下(55℃以上)生长并降解有机物,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高温条件下微生物的活性较高,有利于有机物的去除;

(2)绝大多数嗜热菌具有较强的耐热性,能抵抗温度突变对处理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3)高温下废水/液中部分微生物细胞将发生自溶,避免生物量过快积累,污泥产率低;

(4)嗜热菌对化学物质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在成分复杂的废水中,仍可保持较高的活性。

该技术能减少污泥中50~60%的可挥发分,经该技术处理后的污泥,其脱水性能大大提高。而在实际应用中,常规方法脱水后污泥含水率约为60~65%。该技术在美国已有多个成功工程应用,污泥减量效果非常明显。

3.2各种厌氧污泥处理工艺

对于浓缩难浓缩的生物污泥,在常温(35度)或高温(55度)情况下进行厌氧消化,用废蒸汽提供维持厌氧消化所需的温度,可实现污泥减量目标。

3.3生物污泥干化技术

3.3.1利用废蒸气直接干化技术

①带式干化机:

②脱水干化一体化技术

3.3.2利用废蒸气间接干化技术

①桨式干化机

4.高浓度污水的处理技术

4.1 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技术

①厌氧—好氧流化床反应器(SAAB)(用炭做载体)

用活性炭做载体,对高浓度污水进行厌氧,好氧处理;

利用纯氧对污水进行好氧处理

②IC反应器加MBR反应器(IC用颗粒污泥)

先用颗粒污泥进行流花床厌氧处理,然后进入MBR工艺进行好氧处理。

③MBBR加PAC技术

公司已成功地利用这个工艺对煤化工高浓度污水进行处理。

先利用MBBR对高浓度氨氮和COD进行处理,然后用粉末活性炭进行物理化学处理。

4.2高浓度含氨氮污水的处理技术

①短程消化与反消化技术介绍

5.美国炼油碱渣废水的处理技术

①SCWO技术

②UOP硫氧化技术

该工艺是利用催化剂将Na2S 和NaHS转化为Na2S2O3来降低BOD和COD的技术。

③PRETREAT TM技术

利用含高芳香烃的汽油对碳氢污染物进行多次萃取;然后进行蒸汽吹脱。

④OHP Wet Peroxide氧化

利用过氧化氢作为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氧化,投资与运行费用较低。

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污染控制标准

陕西省地方标准 《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污染控制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我省长庆油田、延长石油等油气田生产单位和炼化企业在中国石化工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油田的迅速发展和炼化企业的持续增产,资源的短缺、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石油与环境、石油与资源的综合利用矛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几年,随着陕北油气田不断发展壮大,2014年油气产量已经达到了6500万吨以上,石油炼制达到1500万吨以上,在石油和炼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含油污泥如大罐沉降污泥、落地油泥、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泥等,总量达到了50万吨以上。这些污泥组成性质复杂、稳定性高、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其中所含的有机物含量高、难降解物质含量高,若不加处理就地填埋或堆放,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极大浪费了有限的石油资源。尤其是陕北地处干旱、缺水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含油污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深化,国内各主要石油生产及石油化工企业、大专院校等研究部门均加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已开发出多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及工艺,提出多种含油污泥处理综合利用途径。目前国家仅有《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1984,及黑龙江省《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DB23/T 1413-2010与本标准相关。但是《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和《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仅限于污泥处理后填埋和农用,黑龙江省《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在填埋和农用基础上增加了铺设油田井场和通井路,仍无法

满足我省含油污泥综合利用要求。 陕西省固废管理中心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科技工作人员自2009年就致力于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工作,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为了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作的规范化,保护环境,根据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2015〕8号)要求,特制定《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污染控制标准》,本标准项目符合《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新型区域的决定》中“推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要求;属于能源化工领域中环境污染优先主题,有利于环境保护相关人才培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创新技术,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减少因含油污泥产生的生态系统退化加剧问题,保护环境,开创油气生产与节约并重新局面,为石油和炼化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本标准将对陕西省含油污泥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并提供技术保障,对于我省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含油污泥特色处置技术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本标准制订任务下达后,陕西省固废管理中心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积极组织,成立标准编写领导小组,明确标准编写任务。陕西省固废管理中心和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标准编制组在调研了省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情况和相关科研院校研究的基础上,开始起草标准。各编写人员就标准内容进行了认真讨论,并邀请相关领导和知名专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而后,我们就标准起草中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比对,借鉴其他地方标准经验、查阅资料,向省内外研发、生产单位一线技术人员了解现状,确定标准草案,经

热分解成套技术装备,破解含油污泥处理世界难题

热分解成套技术装备,破解含油污泥处理世界难题 我国土壤安全问题严峻 回眸历史,自19世纪中期发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污染事 件频发,我国的土壤问题则在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凸显。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推进,环境安全管理模式粗放、原油开采、工业污水废水无序超 标排放、泄露及垃圾渗滤液等,严重危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 2014年,环保部会同国土部公布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 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是16.1%, 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 油田污染成我国主要土壤污染源之一 油田污染危害大,是我国主要的土壤污染源之一:石油开采产业链较长,技术 复杂,多个技术环节容易产生污染,每年对地表、地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每年开采原油天然气用水12-15亿m3左右,产生含油废水10-12亿m3,每年 产生含油污泥1000万m3以上,相当于159个水立方那么大! 含油污泥是石油勘探、开采、炼制、清罐、储运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 的含油固体废弃物,具有产量大、含油量高、重质组分高、综合利用方式少, 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毒有害 物质,若不及时加以处理整治,将势必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及其生物圈造 成严重污染。 目前,含油污泥作为一种常见的暴露污染源,已被列入2016年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39号),对于含油污泥的有效处理一直是油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工艺优化研究(2009.11.28)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工艺优化研究0 引言 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含油固体废物,被称之为含油污泥。污泥中一般含油率约10%~50% ,含水率约40%~90%。含油污泥是一种量大而面广的污染源,具有油含量高、重质油组分高等特点。目前,在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吨罐底泥、池底泥[1],其中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m3含油污泥[2]。油泥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含油污泥的大量产生, 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愈来愈大, 所产污泥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目录》中的含油废物类。由于含油污泥属于危险废物,随意排放或简单堆放都会对地下水、地表水、大气和周围植被等环境因素造成污染,各国都对其实施严格的环境管理。因此,国内外很多油田和环保公司都积极开发研究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并应用推广,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 《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油田由于收集、处理难度大,处理工艺复杂,中国石油各油田目前基本没有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现阶段的处理方式以简易填埋与简易焚烧为主,或采用脱水后堆放干化的方法。这些方法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若不及时加以有效处理,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资源化处理已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也是困扰石油行业的一大难题。 1 含油污泥的性质分析 1.1 含油污泥的组成分析 准确测定含油污泥的组成是含油污泥处理的关键,对不同的组分通常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实验中的含油污泥样品取自中国三个大型油田A、B与C, 1号与3号样品为A油田的罐底泥与落地油泥, 2号样品为B油田联合站的污水污泥、3号与4 号样品为C油田不同矿物油含量的罐底泥。以空气干燥基(50 ℃,干燥24 h)为分析基准。含油污泥及其组成性质的分析见表1。其中,含油污泥三组分测定方法为:水分含量采用《煤的工业分析方法》测定,矿物油含量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抽提剂三氯甲烷) ,矿物质由减量得到;矿物油(索氏抽提分离得到)的元素组成由元素 分析仪与测硫仪测定,氧由减量得到;四组分组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与沥青质)依据《岩石可溶有机物和原油族组分柱层析分析方法》测定;矿物质(索氏抽提残渣)由X射线衍射光谱仪测定。氧弹量热仪测定热值。

一般污泥和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一般污泥和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 一般来讲,为了不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需要在污水处理的二级处理之后添加一道污 泥处理工艺。污水处理的目标通过把水中杂质浓缩成固体形态再从流体中分离而实现。这 种浓缩质变称为污泥,因包含了大量的有害物质,需要妥善处置。污泥处理设备大约占污 水处理厂的40%-60%基建投资,污泥处理则占50%左右的处理费用,同时也造成了和其经 济费用不成比例的处理难度。 首先,原污泥通过污泥泵由二沉池打到另一个池子中从而和上清液分离。因为原污泥 的含水率通常能达到99.5%,所以污泥必须浓缩,有多种可行的方法用于减少污泥的体积。例如真空过滤和离心等机械处理的方法通常用于将污泥以半固体形式处置之前。通常这些 方法是污泥焚烧处理的准备工作。如果计划采用生物处理,则多数才用重力沉降或者是气 浮的方法进行浓缩。这两种情况所对应的污泥仍然是流态的。 重力浓缩池的设计和运行类似于污水处理中的二沉池。浓缩功能是主要的设计参数, 为了满足更大的浓缩能力,浓缩池基本上比二沉池要深。一个设计正确,运行良好的重力 浓缩池至少能提高两倍的污泥含泥量。也就是说,污泥的含水率可以有99.5%减少到98%,或者更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重力浓缩池的的设计要尽量基于中式结果的分析,因为合 适的污泥负荷率与污泥的属性的有很大关系的。 如果采用溶气气浮浓缩,需要有一小部分的水,通常是二沉池出水,在400kPa的压 力下充气。这种过饱和的液体通入罐底,而污泥在大气压下通过。气体以小气泡的形式和 污泥中的固体颗粒黏附,或则是被包围,从而带动固体颗粒上浮到表面。浓缩了的污泥的 上部被除去,而液体由底部流回溶气罐充气。 体积减少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在处置之前需要将之转化为惰性成分。最 常用的方法是生物降解稳定。因为这个过程目的在于将物质转化为最终无菌产物,所以常 应用消化的方法。污泥消化既能进一步的减少污泥体积也能使所含固体转化为惰性物质并 且大体的上没有病菌。通过厌氧消化或好养消化都能达到污泥消化目的。 污泥含有多种有机物,因此需要多种微生物来分解。有关资料将厌氧消化中的微生物 分为两类:产酸菌和甲烷菌。所以,我们也能把厌氧消化分为两步。第一步,由兼性厌氧

石油污泥的处理

石油污泥的处理 含油污泥指原油或成品油混入泥土或其他介质,其中的油分不能直接回收而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多种形态的混合物。含油污泥主要产生在油田和炼油厂,按来源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1)在油田开发特别是油井采油生产和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部分原油放喷或被油管、抽油杆、泵及其他井下工具携带至土油地或井场,这些原油渗入地面土壤,形成油泥称为落地油泥;(2)各种储油罐在自然沉降中也会产生一些油泥称为罐底泥;(3)炼油厂三泥,包括:隔油池底泥、溶气浮选浮渣和剩余活性污泥等,其中以浮选浮渣量为最大,占三泥总量的80%。含油污泥的产量巨大。据统计,中等规模油田日油泥量100 右堆放总量已在40万t 以上。这些污泥中一般含有的苯系物、酚类、蒽类等物质,并伴随恶臭和毒性,若直接和自然环境接触, 就会对土壤、水体和植被造成较大污染同时也意味着石油资源的浪费。因此,无论是从环境保护还是从回收能源的角度考虑,都应该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清洁化处理。含油污泥组成可以大致分为水乳化油或吸附油,固体异物,无机盐等油泥在水中一般呈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其水合和带电性形成了稳定的分散状态,很难实现多相分离,从而增加了处理技术的难度和成本。又由于承载油类的基质的多种可能性,统称的含油污泥成分极其复杂,性质各不相同,因此处理技术也有多样的要求。本文按预处理工艺方法、核心处理技术、最终处置三大类简述国内

外几种主要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原理及应用现状,以期为合理地选用或开发适合对象性质的工艺流程和设备提供参考。 1 处理技术原理及应用特点 1.1 预处理工艺方法减大部分含油污泥含水率较高,进许多处理工艺前需要进行调制脱水容。污泥脱水过程是污泥的悬浮粒子群和水的相对运动,而污泥的调质则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手段调整固体粒子群的界面性状和排列状态,使之适合不同脱水操作的预处理,以提高机械脱水性能。 1.1.1 调制为了防止粘度高、过滤比阻大的含油污泥堵塞滤料,并针对其粘度大、乳化严重、固—固—液粒子间粘附力强和密度差小等特点,调制时除添加絮凝剂外,还配合以破乳、加热等其他强化手段实现油-水一固的三相分离的关键之一是使粘度大的吸附油解吸或破乳。为促使油类从固体粒子表面分离,Surendra 认为加入合适的电解质可增加系统的电荷密度,使它们取代油组分优先吸附在粒子表面,并使粒子更分散,为油从固体颗粒表面脱附创造更好的条件。国外学者分别发明了针对炼厂的含油污泥调质一机械脱水工艺回收油的有关专利技术,提出了通过投加表面活性剂、稀释剂(葵烷等)、电解质(NaCI溶液),或破乳剂(阴离子或非离子)、润湿剂和pH 调节剂等,并辅以加热减粘等调质手段,实现油-水一固三相分离。在国内炼厂含油污泥调制系统中,普遍采用的絮凝剂包括高分子无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及展望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展望 摘要 含油污泥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现状、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关键词:含油污泥;资源化;除油;综述 Abstract: Oily sludge may do harm to the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must be treated harmlessly and be utilized comprehensively.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bout technology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oily sludge will be the dominant technique for oily sludge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oily sludg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oil removal、detoxification 1含油污泥的危害和来源 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随品,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含油污泥中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硫等营养物质,不加稳定处理的污泥任意排入水体,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将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导致水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生物的生存,营养物质又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在沿海海域造成赤潮和绿潮。除此,不同成分的含油污泥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是不同的。 1.1含油污泥的危害 油田含油污泥的组成成份极其复杂,是一种极其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加的大量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剂[1]。并因其体积庞大,排放后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我国现已对含油污泥的排放加强了重视[2],目前明确规定,肆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将处以1 000元/ m3·d 的罚款。这样虽然限制了部分污染物的排放,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含油污泥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

38 2005年12月油气田环境保护 治理技术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 姜 勇 赵朝成 赵东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摘 要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文章介绍了不同来源含油污泥的特点及脱水方法,并对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 关键词油田开采 含油污泥 处理方法 脱水工艺 适用范围 0 引 言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发、运输、炼制时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吨罐底泥、池底泥[1],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 m3含油污泥[2],其中含有大量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3],若不加以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伴有恶臭气体产生。污泥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元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 1 含油污泥特点 含油污泥主要分以下几类。 ◆ 原油开采产生的含油污泥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这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导致注水水质和污水难以达标外排[4]。 ◆ 油田集输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泥胜利油田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5]。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 中原油田污泥产生主要来自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的排污。含油污泥本身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6]。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约占罐容的1%左右。罐底含油污泥的特点是碳氢化合物(油)含量极高。据调查测试发现,油罐底泥中大约25%为水,5%的无机沉淀物为泥沙,70%左右为碳氢化合物,其中沥青质占7.8%,石蜡占6%,污泥灰分含量占4.8%[3]。 ◆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 炼油厂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称“三泥”,这些含油污泥组成各异,通常含油率在10%~50%之间,含水率在40%~90%之间,同时伴有一定量的固体。 2 常用处理过程及方法 含油污泥处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法、 焦

热解技术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热解技术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热解技术: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我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大幅提升,但非法转移、处置固体废物,尤其是跨省倾倒危险废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其中,相当数量的危险废物是含油污泥。 严禁含油污泥非法转移倾倒 含油污泥是石油勘探、开采、炼制、清罐、储运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油固体废弃物,具有产量大、含油量高、重质组分高、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加以处理整治,将势必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及其生物圈造成严重污染。 含油污泥作为一种常见的暴露污染源,已被列入2016年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非法转移倾倒。 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启动了“清废行动2018”,并印发《关于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的通知》,加强固废危废处置能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含油污泥产生量在3,000万吨左右,其资源化利用是油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现行的处理技术有填埋、焚烧、固化处理、热脱附、溶剂萃取、生物处理等,许多方法视含油污泥为废物,忽略了其本身的资源属性,在实际大规模工业应用中存在处理过程成本高、工艺设备复杂、效率低、二次污染等问题。研发经济、环保、安全的技术装备,充分回收油泥中的石油资源,并使处理后固体产物无害化势在必行。 低温热解技术装备经长期商业化运作验证,以其高效低耗、稳定、安全环保优势,在油泥资源化利用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行业认同,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含油污泥处理解决方案

油田和炼油厂的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原油生产储运系统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总量达500余万t。随着大多数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采出油中含水率越来越高,含油污泥量还会继续增加。本文将叙述含油污泥的特性、危害,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以及根据现有条件,对我们可能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叙述。 1 含油污泥的性质和危害 含油污泥成分极其复杂,主要由乳化油、水、固体悬浮物等混合组成,其成分与地质条件、生产技术、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水质、加药种类、排污方式以及管理操作水平有关。含油污泥的比阻比一般污泥大40倍,其可压缩性系数大20倍,属难过滤性污泥,又由于其颗粒细小,呈絮凝体状,含水量高,体积庞大,因此不易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我国大部分油田含油污泥的含水率一般为70%~99%,油、盐成分含量较高,且含有重金属和其它有害杂质;炼油厂污泥还含有大量苯系物、酚类、芘、蒽等有毒物质。 含油污泥直接外排会占用大量土地,其含有的有毒物质会污染水、土壤和空气,恶化生态环境;直接用于回注和在污水处理系统循环时,会造成注水水质下降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条件恶化,对生产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同时大量石油资源被浪费。含油污泥己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中的含油废物类,《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也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无论是从环境保护、维护正常生产还是从回收能源的角度出发,都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2 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 含油污泥处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故虽然目前的处理方式有很多,但最具发展前景的应该是一下四种技术:调质-机械分离、生物处理、固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技术。下面逐一介绍这四种技术。 2.1 调质-机械分离技术 浓缩、化学调节(即调质)、脱水是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高含水量的含油污泥不能直接进行机械脱水操作,必须先进行调质;通过调质-机械分离,使含油污泥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污泥脱水过程实际上是污泥的悬浮粒子群和水的相对运动,而污泥的调质则是通过一定手段调整固体粒子群的

蒸馏法处理含油污泥项目建议书

蒸馏法处理含油污泥技术资料

摘要 为了解决石油行业油田污泥的处理问题,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油田污泥的高附加值利用,我们提出利用蒸馏法处理油田含油污泥新技术。该技术是在充分调研目前国内外石油石化生产过程中的含油污泥脱油处理和污泥的综合利用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一种油田含油污泥脱油脱水新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低温蒸发反应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处理含油污泥,在一定温度下将含油污泥中的低着火点的成分作为部分燃料,获得沸点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油品,污泥中的油品蒸发回收并资源化再生利用。由于该技术采用全密闭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粉尘污染、油污染、空气污染和水体污染,属于洁净生产工艺,彻底避免了传统焚烧法和萃取法处理油田含油污泥所产生的烟尘和污水等二次污染问题,实现了绿色生产,缓解当前的油气资源紧张的问题,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实现了油品的高附加值再生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该技术思路是在首钢成功开发“利用低温蒸馏工艺处理轧钢含油污泥技术”和系统分析总结现有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目前在国内没有类似的技术思路,如果此项技术成功应用,可以使我国目前的含油污泥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不仅可以使我国现有的巨大的含油污泥资源得以高效利用,而且可以进行技术输出,形成新的产业,出现新的技术经济增长点。

1 前言 含油污泥是一种富含矿物油的固体废物,主要来自石油勘探开发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油砂,具有产生量大、含油量高、重质油组分高、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它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质量产生着不良的影响.是目前固体废物处理中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作为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伴生品”,含油污泥主要来自中转站、联合站、污水处理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的底泥、含油污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臵等,其产生量为原油产量的0.5%~1%。特别是我国许多大型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含油污泥和油砂的产生量还要大于这个数据;按照我国目前原油产量估算(1.6×108t/a),每年将有近百万吨的油泥、油砂产生。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大庆、胜利、辽河三大油田每年产出的含油污泥就达200 万吨以上。由于环保部门禁止外排,致使含油污泥在水罐中长期积存,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 含油污泥主要成份是油、泥砂和水,且充分乳化,难以沉降,随着油田进入三高开采期,采出液量成倍增加,油泥、油砂的产生量激增,因此研究开发油泥、油砂无害化处理、处臵措施已变得非常紧迫。 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自炼油厂。炼油厂含油污泥主要有污水处理场的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简称“三泥”).组成各异。污泥含油量在20%~50%之间,同时伴有一定量的固体(如泥、沙等)。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处理就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空气都造成污染.同时对于污泥中含有的原油也是一种浪费。因此不论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还是从资源保护角度出发.都必须寻找一种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对含油污泥中的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同时将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2 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状况及技术进展 油气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油砂中含有大量可燃成份,经化学机械

热解技术: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热解技术: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近年来,我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大幅提升,但非法转移、处置固体废物,尤其是跨省倾倒危险废物的事件仍时有发生。这其中,相当数量的危险废物是含油污泥。 严禁含油污泥非法转移倾倒 含油污泥是石油勘探、开采、炼制、清罐、储运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油固体废弃物,具有产量大、含油量高、重质组分高、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若不及时加以处理整治,将势必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及其生物圈造成严重污染。 含油污泥作为一种常见的暴露污染源,已被列入2016年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必须对含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非法转移倾倒。 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启动了“清废行动2018”,并印发《关于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的通知》,加强固废危废处置能力,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含油污泥产生量在3,000万吨左右,其资源化利用是油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现行的处理技术有填埋、焚烧、固化处理、热脱附、溶剂萃取、生物处理等,许多方法视含油污泥为废物,忽略了其本身的资源属性,在实际大规模工业应用中存在处理过程成本高、工艺设备复杂、效率低、二次污染等问题。研发经济、环保、安全的技术装备,充分回收油泥中的石油资源,并使处理后固体产物无害化势在必行。 低温热解技术装备经长期商业化运作验证,以其高效低耗、稳定、安全环保优势,在油泥资源化利用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行业认同,并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17年初国家工信部、商务部、科技部三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 导意见》(工信部联节[2016]440号)文件中把“热裂解生产技术与装备”列入重点领域。 ●2017年12月,工信部、科技部两部委联合印发《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 (2017年版)》,“污油泥热分解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首次成功入选。 环保型工业连续化污油泥热解技术装备厂房内景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

30 石油规划设计 第16卷第5期 科 技 * 李巨峰,男,1971年生,工程师。1997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中国石油环境监测总站分析与检测室主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在读博士。通信地址:河北省廊坊市44号信箱,065007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 李巨峰* 操卫平 冯玉军 汤 林 中国石油环境监测总站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公司 李巨峰等.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发展方向. 石油规划设计,2005,16(5):30~32 摘 要 针对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包括调质-机械分离处理、高温处理、溶剂萃取处理、生物处理等。同时,文章对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含油污泥 处理技术 机械分离 高温分离 生物处理 溶剂萃取 含油污泥主要是石油勘探开发业和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泥、油砂,具有产生量大、含油量高、重质油组分高、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含油污泥的存在对周围的环境质量产生着不良的影响,是目前固体废物处理中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含油污泥的特点及处理现状 1 含油污泥的来源及特点 目前,油田开发大部分是采用早期注水的方法 保持地层压力。随着油田的深度开采,采出油中含 水率越来越高。在进行原油脱水中,脱水罐、储油 罐、污油罐等底部存在大量含油污泥。同时,在油 田、炼油厂的污水处理场(如隔油池底、浮选池、 曝气池等)也存在着大量含油污泥。一个日处理 20 000 m 3污水的处理厂每日约产生20 m 3 含油污泥。这些污泥成分复杂,属于多相体系,一般由水包油 (O/W)、油包水(W/O)以及悬浮固体组成,且乳 化充分,黏度较大,固相难以彻底沉降,给污泥处 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2 含油污泥的危害 (1)含油污泥的存在使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严 重超标,堵塞地层,造成油层吸水能力下降,注水 压力不断升高;同时,使水井增注措施(主要是酸化)有效期下降,增加了处理费用和工作量。 (2)为确保注水水质,防止悬浮物在系统中恶性循环,每天被迫外排大量的污水,既造成了水资源浪费,又污染了环境。 (3)由于大颗粒在沉降罐、净化污水罐、污水池中不断沉积,使清罐周期缩短,清出的大量污泥 含水率高,无处堆放,污染环境,增加了成本投入。 3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 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焚烧法、生物处理法[8、9]、热洗涤法、溶剂萃取法[10] 、化学破乳法[11]、固液分离法[12] 等。其中焚烧法耗能大、产生二次污染,油资源也没得到回收利用;生物处理法需将含油污泥混以松散剂、肥料和培菌液,经常颤动并自然通风, 历时41 d 才能将97%的石油烃生物降解,同样油资源也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溶剂 萃取法存在的问题是流程长,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只对含大量难以降解的有机物的含油污泥适用;化学破乳法对乳化严重的含油污泥需另加破乳剂和加热;固液分离法对于含油高、污染严重的含油污泥,油回收率低。可见,这些方法由于投资、处理效果及操作成本等原因,未能在国内普及应用。目前,我国含油污泥处理问题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含油污泥脱水设备与技术

含油污泥脱水设备与技术 周高华Ξ 方善如 张剑鸣 李 瑜 (四川大学) (重庆江北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 分析了含油污泥的性质,介绍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与脱水设备的现状,并比较各方法及设备的优缺点。提出了含油污泥脱水设备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几点建议。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浓缩 脱水设备 油2水2泥分离 中图分类号 TQ051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426094(2003)0520306206 石油开采、、石油化工、油品贮运、船舶航运、车辆清洗、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过程均会产生含油废水,特别是石油开采、石油炼制行业排出大量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泥,据报道,仅中原油田含油污水总量为12×104m3/d、含油污泥总量为(0.9~1.44)×104m3/d[1]。含油污泥主要产生于油田和炼油厂,如在原油脱水中,脱水罐、贮油罐和污油罐等底部存在大量含油污泥;在油田、炼油厂的污水处理场的隔油池、浮选池、曝气池等也存在大量含油污泥。这些污泥的成分十分复杂,一般由水包油(O/W)、油包水(W/O)以及悬浮固体组成,且充分乳化,粘度较大,难以沉降[2]。为了充分利用污水资源,稳定污水处理(特别是石油采出水处理后回注,可以有效地保持油区地层压力),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含油污水、含油污泥的处理备受关注,由此推动了含油污水处理、含油污泥脱水、除油设备及相关的处理技术的发展。 1 含油污泥及其处理工艺 含油污泥颗粒细小,呈絮凝体状,密度差小(油、水密度接近)、含水率高(一般在96%左右)、持水力强,且泥、油、水相互包裹在一起,又充分乳化,粘度较大,难以沉降。含油污泥稳定性差,容易腐败和产生恶臭[3,4],污染空气环境。 Zall Jonathan等人[3]曾分别研究过一般城市污水厂的污泥和含油污泥的过滤脱水性能。如测定了含油3%、含总悬浮固体4%的含油污泥(浮渣)和含总悬浮固体1%~2%的一般污泥的比阻和可压缩性系数,证实含油污泥的比阻比一般污泥的大40倍,其可压缩性系数大20倍,见表1。 表1 含油污泥和一般污泥可过滤性比较污泥名称含油污泥一般污泥比阻/Gm?kg-1100025 可压缩性系数150.75 另据文献[5]介绍,含油13.1%、含泥16.8%、含水70.1%的含油污泥的比阻为8.9×1014m/kg。由此可知,含油污泥属难过滤性污泥,特别是不易实现油2水2泥的三相分离。 目前,含油污泥处理的主要工艺有以下几种:a.浓缩—化学调节—脱水;b.浓缩—消化—化学调节—脱水;c.浓缩—消化—化学调节—脱水—压制;d.浓缩—化学调节—脱水—焚烧;e.浓缩—消化—化学调节—脱水—焚烧;f.浓缩—化学调节—脱水—熔融。可以看出,浓缩、化学调节和脱水3个处理单元是含油污泥处理系统必须的环节[4]。 2 污泥的浓缩处理 无论是从脱水罐、贮油罐、污油罐等底部排出的含油污泥,还是从污水处理场的隔油池、浮选池、曝气池等排出的含油污泥(浮渣),其含水率一般都在96%左右,体积很大,对污泥的处理、利用和运输造成很大困难。污泥浓缩的目的就是通过污泥增稠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和减少污泥的体积,根据计 Ξ周高华,男,1968年9月生,在职硕士生。四川省成都市,610065。

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

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 含油污泥是原油开采、运输、炼制及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含油固体废物,其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残留石油类物质、苯系、酚类、蒽、芘等有毒物质,大量病原体、细菌、盐类、Cu/Cr/Pb/Fe 等重金属,除此之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加的大量有机化学试剂,具有难降解、有毒、有害等特点,是石油化工工业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及时处理必然会对周边土壤、植被、水体及大气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同时也造成石油资源的浪费。 目前,国内外对含油污泥治理的研究技术一般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几个方向开展。常规处理技术包括固化、焚烧、热化学洗涤、焦化处理、微生物处理等,随着油田开发的迅速发展,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油泥、油渣日益累积,石油开发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积极寻求更有效的技术方法有效回收利用含油污泥中原油及其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离心法 离心处理法是将含油污泥通过一种特殊的高速旋转设备,使油泥中不同密度组分在离心力作用下实现快速分离的过程。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油、水、泥三相分离性能和降低能耗,通常需要通过污泥预处理调质来降低含油污泥粘度,采用的方法有注蒸汽、直接加热、加入破乳剂、絮凝剂等,该技术的关键在于对调质所用化学剂种类和用量的选择及离心设备参数的确定。 刘志林等综合分析了锦西石化罐底含油污泥的化学调质条件及离心分离参数与工艺,结果表明在最佳设计条件下,含油污泥经加热、投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等预处理进入卧式两相离心分离所得分离液含油达88%,可直接送往生产装置回炼,实现了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刘振国等采用“调质+离心分离”工艺,针对绥中某污水处理系统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确定了脱水剂TM-5057加样条件及Z4E-3/951卧螺离心机的最佳运行参数,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Cambiella等发现投加少量CaCl2(0.01~0.5mol/L)混凝剂能够显著改善离心过程中油/ 水分离效果,油分离效率可达92%~96%。Wang通过对粒度分布、表面形貌和亲水亲油性能分析探讨了油泥经离心后油、水及残余固体的迁移行为,并建立了沉降后固相含油量的计算模型,为优化油品回收和清洁处理工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Zhou等提出一套优化数学模型APSO-RBF,利用APSO-RBF离心机参数优化控制系统联合传统的离心机建立了智能离心机体系,通过三种含油污泥样品的对比

含油污泥来源与处理方法综述

含油污泥来源与处理方法综述 前言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国石油化学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t罐底泥、池底泥[1],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m3含油污泥[2]。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3],含油污泥若不加以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困扰油田的一大难题。 1.含油污泥来源 含油污泥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1 原油开采产生含油污泥 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此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导致 注水水质和外排污水难以达标[4]。 1.2 油田集输过程产生含油污泥 胜利油田含油污泥的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5]。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 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 中原油田污泥产生主要是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的排污。含油污泥本身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6]。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约占罐容的1%左右。罐底含油污泥的特点是碳氢化合物(油)含量极高。据调查测试发现,油罐底泥中大约25%为水,5%的无机沉淀物如泥沙,70%左右为碳氢化合物,其中沥青质占7.8%,石蜡占6%,污泥灰分含量4.8%[3]。 1.3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称“三泥”,这些含油污泥组成各异,通常含油率在10%~50%之间,含水率在40%~90%之间,同时伴有一定量的固体。 2.含油污泥的危害 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伴有恶臭气体产生,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伴有恶臭气体产生,污泥含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 1 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 油气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标准,通常取决于处理后污泥的用途,一般来说,国内外对于这类污泥的最终处置都是筑路、填埋,为避免对填埋区土壤造成不良影响,各国都对含油污泥处理后的重金属含量、油含量等提出了严格要求,例如美国、法国对填埋处置的含油污泥要求其含油量≤2%(油的质量分数),对筑路处置的含油污泥要求其含油量≤5%(油的质量分数)。 我国对于含油污泥的处理也制定了相关标准,如《危险废弃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等,但并没有针对含油污泥处理后的含油量制定量化指标,只在《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中对污泥中的矿物含油量作出了规定,为≤0.3%(由的质量分数)。对于含油污泥中的重金属含量,《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也作出了规定,如ρ(Cu)为500mg/kg,ρ(As)为75mg/kg等,也对 重金属排放量进行了规定。 2 油气田含油污泥治理技术 2.1 减量处理 减量处理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污泥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污染物减量化的处理措施,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易于操作的特点。 2.1.1 机械脱水 机械脱水是对含油污泥进行调质、分选等多种预处理后,然后高速离心,将油、水、泥三者相分离,然后再根据处理效果,利用固化技术、生物技术等进行辅助处理,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一般来说其流程如下: 1)用絮凝剂调节含油污泥的颗粒结构,增强含油污泥脱水性。 2)用真空过滤脱水机、高速离心机等设备进行脱水。其中,絮凝剂是难降解的物质,处理不好会导致二次污染,因此选择适用范围广、无毒无害的高效、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新出现的微生物分泌的高分子絮凝剂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2.1.2 焚烧 焚烧是污水处理厂处理含油污泥的主要办法。在将含油污泥脱水后,送入浓缩罐内,升温到60 ℃,然后加入絮凝剂,进行搅拌和重力沉降,再分层切水。含油污泥在经过

含油污泥热化学分离剂及其使用方法

含油污泥热化学分离剂及其使用方法 含油污泥热化学分离剂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许多的含油污泥。本文从化学的角度解释了这种含油污泥的特性,介绍了几种利用热化学分离剂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并且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石油开采化学分离环保 含油污泥是一种由污油、泥沙、污水、菌类等许多中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不仅会对周围的土壤空气带来极大的危害,还造成了原油的浪费。也正是由于含油污泥的成分复杂,处理起来也极为不易。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固化、萃取、填埋和堆肥等物理方法还有焚烧这种化学方法。但萃取的成本太高,堆肥所需周期过长,固化填满和焚烧又会破坏环境,都不适合。现在普遍使用热化学的方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效果还是很乐观的。 一、含油污泥的来源 1.从开发和开采油田过程中产生 这种污泥一般为黑色,含油量都比较高,有时甚至可达40~50%。这种污泥往往呈泥状块状,里面夹有木块石子等固体杂质。 2.储油罐内 这种含油污泥的产量比较大,通常含有30%左右的原油,另外还含有泥沙和水等杂质。 3.联合站中污水处理设备上的污泥 这种污泥含水量比较高,往往只含有少量的油和固体。 二、热化学反应机理 在一定条件下,将含油污泥加热到特定的温度,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在通氧条件下,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是传统的焚烧。新型的热化学处理技术是在无氧微正压的条件下,将含油污泥加热至特定温度,此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蒸发阶段,当温度在350摄氏度以下的时候,沸点较低轻质烃就从污泥中挥发了出来;第二阶段为反

应阶段,当反应温度超过350摄氏度的时候,重质油也开始发生裂解反应,400摄氏度的时候重质由的分子会在热作用下被活化成自由基,这些自由基经过一些复杂的反应之后,一部分裂解成了小分子烃,还有一部分则生成了水、焦炭、油和不凝气。根据条件的不同,得到各种产物的量也不同。 三、几种热化学分离剂的使用方法 1.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离剂法 首先,通过特殊的机械将含油污泥提取出来,加热到50摄氏度左右。把加热后的含油污泥放入搅拌罐中,加入3.54倍的油田热污水,油田污水的温度也保持在50摄氏度左右,然后在把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离剂也加入其中,经过一系列搅拌之后,就可以实现油、水、渣的分离。油、水混合物进入沉淀罐进一步分离。处理过的污泥就可以排放了。 2.低温热解法 在存在热化学分离剂、无氧微正压的条件下,将温度控制在250~500摄氏度之间,经过蒸馏热分解等过程,含油污泥中的有机物会生成油品。污泥的组成与热化学分离剂的种类决定反应的转换率。再用带有加热套的卧式搅拌反应器将温度加热到400~500摄氏度,半个小时以后,就能得到最大的收油率。而且,用此种方法处理过后的污泥也能达到BDAT标准。 3.焦化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焦化反应来处理含有大量重油和渣油的含油污泥。根据反应途径和产物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直接拿含油污泥作为焦化设备的原料,许多企业都采取这种做法。这种工艺是把油泥直接放到焦化设备中,在清焦前对热焦炭进行冷却,污泥中的水也被循环利用起来,烃类循环到工艺装置中,重烃则随着固体扩散在焦炭孔洞中;第二种是先对油田产生的高油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将热化学分离剂与处理过的污泥混入反应釜中进行焦化反应,经过缩合、裂解等许多化学反应,生成油品、焦炭、不凝气。 4.直接液化法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含油污泥中的有机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