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及解析

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及解析
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及解析

关于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及解析

1. 对某校学生进行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着52人,820明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概率是:C

A.4.4%

B.5.1%

C.6.8%

D.10.2%

解:(23×2+52+65)/780×2+820=163/2380

2. 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

个人就有一人患此病。如果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病的儿子,此后该女又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则再婚后他们生一个患此病孩子的概率是:A

A.0.98%

B.0.04%

C.3.9%

D.2%

3.如果在以各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

A.1/16

B.1/9

C.1/8

D.1/4

(先求a的基因频率,仅考虑a在AA与Aa中的频率,因为aa的个体不能产生后代,a=1/3)

4.在人类的MN血型系统中,基因型LMLM的个体表现为M血型;基因型LMLN的个体表现为MN血型,基因型NN的个体表现为N血型。1977年上海中心血防站调查了1788人,发现有397 人为M

血型,861人为MN血型,530人为N血型。则LM基因的频率为

_________,LN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

答案:0.4628 0.5372 (LM基因=(2×397+861)/1788×

2=0.4628 LN基因=(2×530+861)/2×1788=05372

5.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8%,aa的个体占4%,基因型A和a的频率分别是:C

A.18%,82%

B.36%,64%

C.57%,43%

D.92%,8%

(A:18%+1/2×78%=57% a:4%+1/2×78%=43%

6.人的ABO血型决定于3个等位基因IA、IB、i。通过抽样调查发现血型频率(基因型频率):A型(IAIA,Iai)=0.45;B型(IBIB,Ibi)=0.13;AB型(IAIB)=0.06;O型(ii)=0.36.试计算IA、IB、i这3各等位基因的频率。

答案:IA=0.3,IB=0.1,i=0.6

(解析:见图)

7.据调查,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为X B X B的比例为42.32%,X B X b 为7.36%,X b X b为0.32%,X B Y为46%,X b Y为4%,则在该地区X B和X b 的基因频率分别为:D

A.6%,8%

B.8%,92%

C.78%,92%

D.92%,8%

(X B=42.32%+46%+1/2×7.36%=92%,X b=0.32%+4%+1/2×7.36%=8%) 8.已知苯丙酮尿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苯丙酮尿隐性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和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答案:a=0.01 Aa=0.0198

(aa=q2=1/10000,所以a=q=根号1/10000=0.01,又因为p+q=1,所以p=1-q=1-0.01=0.99,因为Aa=2pq,所以,Aa=2×0.99×

0.01=0.0198

9.人的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在人类群体中,男性中患色盲的概率大约为8%,那么,在人类中色盲基因的概率以及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各是多少?

答案:0.08 0.0064

(对于女性来说: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基因的平衡情况是:p2(X B X B)+2pq(X B X b)+p2(X b X b)=1;对男性来说:Y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其基因型频率与基因频率相同,也和表现型频率一样,即

p(X B Y)+q(X b Y)=1.现已知人群中男性色盲概率为8%,也即色盲基因(X b)的基因频率就应该是q(X b)=0.08,所以p(X B)=0.92.这样,在女性中色盲的发病率应该为q2(X b X b)=(0.08)2=0.0064

10.在非洲人群中,每10000人中有1个人患囊性纤维原瘤,该病属常染色体遗传。一对健康夫妇生有一个一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个健康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几率是:D

A.1/25

B.1/50

C.1/100

D.1/200

解析见图602和602-1

11.在一个杂合子为Aa为50%的人类群体中,基因A的频率是(该群体是遗传平衡群体):D

A.10% 25% C.35% D.50%

(2×25+50)/200=50%

12.在豚鼠中,黑猫对白毛是显性,如果基因库中,90%是显性基因B,10%是隐性基因b,则种群中,基因型BB、Bb、bb的概率分别是:D

A.45%、40%、15%

B.18%、81%、1%

C.45%、45%、10%

D.81%、18%、1%

13.色盲基因出现的频率为7%。一个正常男性与一个无亲缘关系的女性结婚,子代患色盲的可能性是:D

A.7/400

B.8/400

C.13/400或1/400

D.14/400

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b的频率B=0.25,b=0.75,则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

设B基因的频率为p,b基因的频率为q,则p+q =1,Bb的基因型频率是2pq,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使p不断降低,q不断升高,而2pq则先增加后降低,且p=q=0.50时2pq最大。

答案:C

在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

血友病男患者

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中的Xb的频率是

A 2.97%B0.7%C 3.9%D 3.2%

选D。

原题是:

在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

血友病患者

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中的Xb的频率是

A 2.97%B0.7%C 3.9%D 3.2%

这样答案是C

ABO 血型系统由三个等位基因IA,IB,i 决定,通过调查一由400个个体组成的群体,发现180人为A型血,144人为O型血,从理论上推测,该人群中B型血的人有多少人?

解析:O型的有144人,总人数有400人,则r2=144/400,得r=6/10。180人为A型血,则有p2+2pr=180/400,把r=6/10代入其中,可以知道

p=3/10。由于p+q+r=1,可以知道q=1-p-r=1/10,而B型血的基因频率= q2+2qr=13%,则B型血的人数应为13%×400=52人,故正确答案为C。

归纳总结:对于ABO血型这样的复等位基因,已知一个群体中某血型的人数,求其它血型的人数时,则可以应用规律:所有基因频率之和应等于1,所有基因型频率的和等于1,即:(p+Q+r)2=p2+Q2+r2+2pQ+2pr+2Qr=1。A型血的基因频率= p2+2pr ,B型血的基因频率= Q2+2Qr ,AB型血的基因频率=2pQ ,O型的基因频率= r2。

在一个果蝇种群中,XB基因频率90%,Xb基因频率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bXb 、XbY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xbxb的频率=雌配子是xb的频率*雄配子是xb的频率

=10%*10%*1/2=0.5%

xbY的频率=雌配子是xb的频率*雄配子是Y的频率=10%*1/2=5%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2008-11-12 20:48:32)

转载▼

分类:生物空间

标签: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配子

遗传平衡定律

教育

一、利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组成的各基因型个体数求解即定义法

种群中某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总数/种群中该对等位基

因总数×100%

种群中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个体数/该种群的个体数

×100%

例1、已知人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体12000人。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a基因频率和AA、Aa、aa基因型频率是多少?

解析因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000个人中共有基因

30000×2=60000个,蓝眼3600含a基因7200个,褐眼26400人,纯合体12000人含A基因24000个,杂合体14400人含

(26400-12000)×2=28800个基因,其中A基因14400个,a基因14400个。则:

A的基因频率=(24000+14400)/60000=0.64,a的基因频率

=7200+14400)/60000=0.36

AA的基因型频率=12000÷30000=0.4,Aa的基因型频率

=14400÷30000=0.48,aa的基因型频率=3600÷30000=0.12

二、利用基因型频率求解基因频率

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

杂合体频率

例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2%,基因型Aa的个体占76%,基因型aa的个体占12%,那么基因A和a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析 A的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12%+1/2×76%=50% ,a 的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12%=1/2×76%=50%

三、在伴性遗传中有关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例3、据调查,某小学的小学生中,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在该地区XB和X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析 XB频率=42.32%+1/2×7.36%+46%=92%

Xb的频率=1/2×7.36%+0.32%+4%=8%

例4、若在果蝇种群中,XB的基因频率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解析:由于在该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相等, 所以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X B的基因频率应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有约1/2的含Y染色体的配子,另有约1/2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在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中, X B与X b的基因频率也分别为90%和10%。它们配子的结合情况可从下表中得出:

可见,理论上X B Y基因型比例为45%,X b Y的为5%,X B X b的为9%,X b X b的为0.5%。

四、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以世代保持不变。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某一基因位点上各种不同的基因频率之和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是1。

2、遗传平衡定律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1)遗传平衡群体中一对等位基因A、a的遗传平衡定律公式

设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由于种群中个体的交配是随机的,而且又没有自然选择,每个个体都为下代提供了同样数目的配子,所以两性个体之间的随机交配可以归结为两性配子的随机结合,而且各种配子的频率就是基因频率。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A频率为P、a配子频率为Q,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频率A频率为P、a配子频率为Q。根据基因的随机结合,用下列式子可求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

♂(PA+Qa)×♀(PA+Qa)=P2AA+2PQAa+Q2aa=1,即AA的基因频率为

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PQ,aa的基因型频率为Q2。

例5、已知苯丙酮尿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该丙苯酮尿隐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携带者(Aa)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解析设苯丙酮尿隐性基因为a,携带者基因型为Aa。因为aa

频率=Q2=1/10000,所以a频率=Q=0.01,又因为P+Q=1,所以P=0.99,因为Aa的基因频率=2PQ,所以Aa的频率=2×0.99×0.01=0.0198。

(2)遗传平衡群体中伴性基因的遗传平衡定律公式

以人类的色盲基因遗传为例。因为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XY,Y染色体上无该等位基因,所以,在男性群体中:其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相同,也和表现型频率一样,设XB的频率为P,Xb的频率为Q,则有XB的频率=XBY的频率=P,Xb的频率=XbY的频率=Q,且P+Q=1。由于男性中的XB、Xb 均来自于女性,故在女性群体中:XB的频率也为P,Xb的频率也为Q,P+Q=1。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基因型的平衡情况是:

P2(XBXB)+2PQ(XBXb)+Q2(XbXb)=1。,由于男性女性的XB基因频率相同,二者的Xb基因频率也一样,故在整个人群中,XB、Xb的基因频率也分别为P、Q。整个人群中男性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1/2(PXB+QXb)、1/2Y,女性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PXB、QXb,由以下式子可推出子代基因型频率:♂[1/2(PXB+QXb)+1/2Y]×♀

(PXB+QXb)=1/2 P2(XBXB)+1/2 Q2(XbXb)+

PQ(XBXb)+1/2PXBY+1/2QXbY。

由上述可知:在整个人群中、男性群体中、女性群体中XB、的频率均为P,Xb的频率均为Q。在整个人群中、男性群体中、女性群体中的各基因型的频率如下表:

例6 人的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性遗传病。在人类群体中,男性中患色盲的概率约为8%,那么,在人类色盲基因的频率以及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各是多少?

解析设色盲基因Xb的频率=Q,正常基因XB的频率=P。已知人群中男性色盲概率为8%,由于男性个体Y染色体上无该等位基因,Xb的基因频率与XbY的频率相同,故Xb的频率=8%,XB的频率=92%。因为男性中的X染色体均来自于女性,所以,在女性群体中Xb的频率也为8%,XB的频率也为92%。由于在男性中、女性中XB、Xb 的基因频率均相同,故在整个人群中Xb也为8%,XB的频率也为92%。在女性群体中,基因型的平衡情况是:

P2(XBXB)+2PQ(XBXb)+Q2(XbXb)=1。这样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应为Q2=8%×8%=0.0064。答案:在人类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0.08,在女性中色盲的患病率是0.0064。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2012·济南市高三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

A. 不遗传的变异

B. 地理隔离

C. 生殖隔离

D. 多倍体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难度中等。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经过环境的定向选择,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最终经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答案:A

2.[2012·南昌二校联考]下列各项中,只出现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是( )A.用进废退 B.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 D.基因频率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理论及识记能力,难度较小。用进废退为拉马克的观点,生存斗争和遗传变异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基因频率出现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

答案:D

3.[2012·太原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及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中等。某基因出现的频率增加,则说明该基因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

A、a 的基因频率之和为 1,故两曲线相交时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50 %;A 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并不能得到Aa的杂合体比例越来越高的结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C

4.[2011·湖南十二校联考]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75,b=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

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b的基因频率B=0.25,b=0.75,则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 ) A.不断增加 B.不断降低

C.先增加后降低 D.基本不变

解析:设B基因的频率为p,b基因的频率为q,则p+q =1,Bb 的基因型频率是2pq,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使p不断降低,q不断升高,而2pq则先增加后降低,且p=q=0.50时2pq最大。

答案:C

5.[历年经典保留题]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和进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难度中等。基因型频率改变生物未必进化,但生物一旦进化则基因型频率一定改变,故A错误;女性群体和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应相同,因为男性的X染色体均来自女性,故B错误;Aa个体杂交,后代A和a的基因频率应各占50%,故C错误;一个种群中,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只有一种,那么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的频率之和一定等于1,故D正确。答案:D

6.[2012·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科学家发现一种蜣螂,不仅取食粪便,还取食蜈蚣。与普通蜣螂相比其部分结构也发生变化:头部较窄而长,便于进食蜈蚣内脏;后腿较蜷曲,便于捕猎蜈蚣。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蜣螂与普通蜣螂肯定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

B.蜣螂种群的基因库没有发生改变

C.该蜣螂属于消费者不属于分解者

D.该蜣螂头部和后腿结构发生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变异、自然选择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难度中等。从题干无法得到两类蜣螂产生生殖隔离,故A错误;该蜣螂能捕食蜈蚣,说明它是消费者,而它又能以粪便为食,它又是分解者,故C错误;该蜣螂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D正确。

答案:D

7.[2012·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质检]假设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

A.1∶1 B.1∶2

C.2∶1 D.3∶1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及分析推理能力,难度中等。由题意可知:某动物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2/3,a的基因频率是1/3,所以AA的基因型频率是(2/3)2/[(2/3)2+2×(2/3)×(1/3)]=

1/2,Aa的基因型频率是2×(2/3)×(1/3)/[(2/3)2+

2×(2/3)×(1/3)]=1/2,因此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 的个体和Aa的个体的比例是1∶1。

答案:A

8.[历年经典保留题]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表述是( )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

B.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适应环境

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及理解能力,难度较小。生殖隔离指的是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是地理隔离,而不是生殖隔离。

答案:B

9.[历年经典保留题]大样本的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10/19 B.9/19

C.1/19 D.1/2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进行相关计算的能力,难度较大。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的频率=1-19%=81%,基因a的频率=90%,基因A的频率=10%。所以基因型为AA的频率=

10%×10%=1%,基因型为Aa的频率=2×10%×90%=18%。若妻子的基因型是AA,则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1%+18%)=1/19;若妻子的基因型是Aa,则后代的患病率是[18%/(1%+18%)]×1/2=

9/19,因此后代的患病率是1/19+9/19=10/19。

答案:A

10.[2012·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隔离的知识以及理解能力,难度中等。隔离都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所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生殖隔离;长期的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

答案:D

11.[2012·金版原创]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性状B.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为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C.人工饲养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的“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存在生殖隔离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蛾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应用能力,难度中等。生物的变异(如长颈鹿的长颈、抗药基因和黑色桦尺蛾)是自发产

生的,具有不定向性,自然选择对各种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同种个体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即可以自由交配并且交配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而“狮虎兽”不育,说明狮和虎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C

12.[2012·福州市高三质检]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各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 )

A.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

B.基因频率改变,基因型频率不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难度中等。亲代的基因频率为:A=50%,a=50%;基因型频率为:AA=aa=0,Aa=100%。子一代的基因型频率为:AA=aa=25%,Aa=50%,基因型频率改变;而子一代中A的基因频率=a的基因频率=25%+50%×1/2=50%,基因频率没有改变。由于是让杂合子的豌豆连续自交,因而各代中的基因频率不变,但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有所增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逐渐减小。

答案:A

教师备选题1 [2012·合肥市高三质检一]1980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并于当年人工繁育出第一批幼鳄,成为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扬子鳄由80年代初的几百条增加到一万多条,该保护区扬子鳄数量上升一定会导致( )

A.种群基因库增大

B.基因突变频率提高

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基因产生定向突变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属于分析判断层次,难度中等。种群数量增多,种群的基因库数目增大;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其突变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和种群数量无关系;种群数量增大,在外界环境条件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发生改变;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答案:A

教师备选题2 [2012·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统考]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解析:本题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及分析能力,难度中等。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生殖隔离,故A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故B项错误;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的可溶性糖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C项错误;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不利变异的个体死亡,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故D项正确。

答案:D

保险学案例分析计算题含详细答案

公式 2、残废给付 ①一次伤害、多处致残的给付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100%——全额给付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100%——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保险金额 一被保险人在一次意外伤害中,造成一肢永久性残废,并丧失中指和无名指,保险金额为1万元,保险公司应给付的残废保险金为多少 若该次事故还造成被保险人双目永久完全失明,则保险公司应给付的残废保险金又为多少 查表可知,一肢永久性残废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50%,一中指和一无名指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10%,双目永久完全失明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100%,则 A、残废保险金=(50%+10%)×10000=6000(元) B、按保险金额给付:1万元 保险的损失分摊机制 设某一地区有1000户住房,每户住房的市场价值为10万元,据以往资料知,每年火灾发生的频率为%。假设每次火灾均为全损,保险公司要求每户房主缴纳110元保险金,保险公司则承担所有风险损失。

请问:风险损失的事实承担者是保险公司吗保险公司怎样兑现承诺所收金额:110×1000=11(万元) 每年可能补偿额:1000×%×100000=10(万元) 赔余额:1万元 风险损失的事实承担者并不是保险公司,而是其他没有遭受风险损失的房主,其承担份额为110元,遭受风险损失者也承担了110元。保险公司不仅没有实质性地承担风险损失,反而因为提供了有效的保险服务而获得了1万元的报酬。 + ——保险公司的作用在于组织分散风险、分摊损失。 李某在游泳池内被从高处跳水的王某撞昏,溺死于水池底。由于李某生前投保了一份健康保险,保额5万元,而游泳馆也为每位游客保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保额2万元。事后,王某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10万元。问题是: (1)因未指定受益人,李某的家人能领取多少保险金 (2)对王某的10万元赔款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解答:(1)李某死亡的近因属于意外伤害,属于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责任,因此李某的家人只能领到2万元的保险金。 (2)对王某的10万元赔款应全部归李某的家人所有,因为人身保险不适用于补偿原则。

2015高考归纳总结20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题

归纳总结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题 基因频率的计算题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为此我把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如下: 一、由基因型频率来计算基因频率 (一)常染色体 若已经确定了基因型频率,用下面公式很快就可以计算出基因频率。 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AA的个数×2+Aa的个数)/2 a的基因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aa的个数×2+Aa的个数)/2 例1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那么,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解:这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基因频率题:A=(AA的频率+1/2Aa的频率)=24%+72%÷2=60%,a=1-60%=40% (二)性染色体 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 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 注意:基因总数=女性人数×2 + 男性人数×1 例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解:这是最常见的性染色体基因频率题:由XAXa:15,XaXa:5,XaY:11,得Xa=(XaXa个数×2 + XAXa个数+ XaY个数)/(雌性个数×2 + 雄性个数)=(5×2+15+11)/(200×2+200)=6% 例2.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的Xh的频率是() A 2.97% B 0.7% C 3.96% D 3.2% 解析:该题稍有难度,解本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各基因型的频率,而且还要注意男性的Y染色体上是没有相关基因 1:1) 由表格数据,Xh基因的总数是1.4%/3+5%+1.4%/3,Xh的基因频率=(1.4%/3+5%+1.4%/3)/150%=3.96%。 二、根据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 做这种题时一般要用到遗传平衡定律,如果一个种群符合下列条件: 1. 种群是极大的; 2. 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那么其后代可用遗传平衡来计算。 3. 没有突变发生;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 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频率)就可以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就可以用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迪——温伯格平衡。公式是:AA=A2. aa=a2. Aa=2×A×a (一)一个大的群体可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1)、常染色体 例1、在欧洲人中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5万分之一,患者无生育能力,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和正常的儿子。后因丈夫车祸死亡,该妇女又与一个没任何血缘关系的男子婚配,则这位妇女再婚后再生一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A.1/4 B. 1/250000 C.1/1000 D.1/50000 解析:由aa=1/250000,得a=1/500。由题干可知该妇女的基因型为Aa,她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1/2,没有任何亲缘关系的男子提供a配子的概率为1/500,所以他们生出一个有病孩子aa的概率是:1/2×1/500=1/1000。 例2.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患病的概率是 A.1/88 B.1/22 C.7/2200 D.3/800

高中生物 基因的本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下列关于此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说明了R型活细菌是无毒性的 B.说明了R型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C.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的 答案:C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发生转化的细菌和含转化因子的细胞分别是( ) A.R型细菌和R型细菌B.R型细菌和S型细菌 C.S型细菌和S型细菌D.S型细菌和R型细菌 答案:B 3.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别注入甲细菌和乙细菌细胞中,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的是( ) A.甲细菌B.乙细菌 C.甲或乙细菌D.甲和乙细菌 答案:A 4.下图表示科研人员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由此可以判断( ) 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B.TMV的蛋白质不能进入烟草细胞中 C.侵入烟草细胞的RNA进行了逆转录过程 D.RNA是TMV的主要遗传物质 答案:A 5.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 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界中主要的遗传物质 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 6.肺炎双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败血症。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保护它们,使它们不被宿主的正常防御机构破坏。以下是1928年格里菲思所做的实验,据图回答: (1)从D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1944年艾弗里等科学家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分别与R型细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 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小鼠体内,可使小鼠致死,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与R型活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________,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________。 (3)如果将DNA酶注入活的S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小鼠致死,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D组实验小鼠患病死亡,体内一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而另一部分R 型细菌没有被转化,仍然繁殖。(2)①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会使后者转化为S 型细菌;②蛋白质等其他成分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3)DNA酶会将S型细菌的DNA分解,所以不会引发R型细菌的转化。(4)因为只有DNA会引发细菌的转化,所以可以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 答案:(1)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 (2)①S型细菌的DNA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②不致死R型细菌 (3)DNA被酶分解 (4)DNA是遗传物质

(完整版)保险学案例分析计算题含详细答案

2、残废给付 ①一次伤害、多处致残的给付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100%——全额给付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100%—— ∑各部位残废程度百分数×保险金额 一被保险人在一次意外伤害中,造成一肢永久性残废,并丧失中指和无名指,保险金额为1万元,保险公司应给付的残废保险金为多少? 若该次事故还造成被保险人双目永久完全失明,则保险公司应给付的残废保险金又为多少? 查表可知,一肢永久性残废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50%,一中指和一无名指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10%,双目永久完全失明的残废程度百分率为100%,则 A、残废保险金=(50%+10%)×10000=6000(元) B、按保险金额给付:1万元 保险的损失分摊机制 设某一地区有1000户住房,每户住房的市场价值为10万元,据以往资料知,每年火灾发生的频率为0.1%。假设每次火灾均为全损,保险公司要求每户房主缴纳110元保险金,保险公司则承担所有风险损

请问:风险损失的事实承担者是保险公司吗?保险公司怎样兑现承诺? 所收金额:110×1000=11(万元) 每年可能补偿额:1000×0.1%×100000=10(万元) 赔余额:1万元 风险损失的事实承担者并不是保险公司,而是其他没有遭受风险损失的房主,其承担份额为110元,遭受风险损失者也承担了110元。保险公司不仅没有实质性地承担风险损失,反而因为提供了有效的保险服务而获得了1万元的报酬。+ ——保险公司的作用在于组织分散风险、分摊损失。 李某在游泳池内被从高处跳水的王某撞昏,溺死于水池底。由于李某生前投保了一份健康保险,保额5万元,而游泳馆也为每位游客保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保额2万元。事后,王某承担民事损害赔偿责任10万元。问题是: (1)因未指定受益人,李某的家人能领取多少保险金? (2)对王某的10万元赔款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解答:(1)李某死亡的近因属于意外伤害,属于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责任,因此李某的家人只能领到2万元的保险金。 (2)对王某的10万元赔款应全部归李某的家人所有,因为人身

伴性遗传基因频率计算

伴性遗传基因频率计算 特别提示:请同学们先做完再看解析 1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调查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 4.5% B. 6% C. 9% D. 7.8% 2、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X B X B、X B X b、X b X b和X B Y、X b Y的个体分别是44、5、1和4 3、7,则X B和X b的基因频率为() A、43%、7% B、21.5%、3.5% C、90.7%、9.3% D、45.35%、4.65% 3、.在某个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人(设男女比例1:1) A、1000 B、 900 C、 800 D、700 4、在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中X h的频率是() A、3.96% B、7.92% C、0.7% D、12.1% 5、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 A.1%、2% B.0.5%、5% C.10%、10% D.5%、0.5% 6、(2010四川卷)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 n X n,X n 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__。 方法总结 1、随机抽取的小样本中: ①该种群可能未达遗传平衡(如第1、2题),或不具备种群特点(第4题),因此 不能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只能根据概念直接计算。 ②由于男女性(雌雄性)中X染色体数量不等,因此,来自男女性(雌雄性) 中的基因总数就不等,计算时要注意区别对待。 【解析】:第1题:X b的基因频率:(15+5×2+11)/(200×2+200)=0.06 第2题;随机抽取的100个个体中,男女比例应该相等,各有50个。则X B的基因频率:(44×2+5+43)/(50×2+50)≈0.907,X b的基因频率:1-0.907=0.093 第4题:假定有学生100人,男女生各50人,血友病患者共有0.7个;由于患病男女比为2:1,则X h X h的个数为0.7×1/3, X h Y的个数为0.7×2/3。X H X h的个数为5个。则X h的基因频率为:(0.7×1/3×2+0.7×2/3+5)/(50×2+50)=0.0396 2、随机交配的大样本中 ①一个随机交配的或较大的自然种群可视作遗传平衡种群(第3题、第5题)。在这类 种群中,算基因频率一般用遗传平衡定律法(或配子随机结合法)

人教版试题试卷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 6

高二遗传的物质基础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下列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 ) A.蛋白质B.DNA C.多糖D.其他物质 2.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 ) A.砖红色B.橘黄色C.紫色没D.蓝色 3.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3H B.可在DNA中找到3H、15N 、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和35S D.可在DNA找到15N 、32P、35S 4.人和猴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原因是( ) A.生活环境不同B.DNA分子中碱基对顺序不同 C.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D.着丝点数目不同 5.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数的( ) A.26% B.24% C.14% D.11% 6.某生物体内的嘌呤碱基占总数的44%,嘧啶碱基占总数的56%,该生物不可能是( ) A.烟草花叶病毒B.噬菌体C.大肠杆菌D.酵母菌和人 7.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 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 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8.将用32P标记的一个双链DNA分子放入31P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三代,其后代中含有31P和32P的DNA分子之比为( ) A.7:1 B.8:1 C.4:1 D.8:0 9.由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1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 A.na/6 B.na/3一18(n/3一1) C.na一18(n一1) D.na/6一18(n/6一1) 10.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一种转基因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在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 A.甲种病毒的特征 B.乙种病毒的特征 C.丙种病毒的特征 D.子代独具的特征 11.一条双链DNA分子,G和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26%是A,20%是 C,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 A.28%和22% B.30%和24% C.26%和20%D.24%和30% 12.在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区段中,有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 ) A.b≤O.5 B.b≥O.5 C.胞嘧啶为a(1/2b—1)个D.胞嘧啶为b(1/2a一1)个 13.从分析某DNA分子的成份得知,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0%,其数目为4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有C—G碱基对是( ) A.600 B.1200 C.1000 D.2000

基因频率和基因频率计算

基因频率和基因频率计 算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 1.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点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 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 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 V的基因频率约为() A.43%%%% 3.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锈病)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 种群可以自由传粉,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 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锈病的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则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 A.50%和50%%和%和50%%和100% 4.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 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B.9/19C.1/19D.1/2 5.当地人群中约25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现在有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 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性,与当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__。 6.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 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7.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男∶女=2∶1);血友病携 带者占5%,那么,这个种群的Xh的频率是() %%% 8.在欧洲人中有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25万分之一,患者无生育能 力,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和正常的儿子。后因丈夫车祸

人教版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2012—2013学年度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单元《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卷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单元测试卷三 第3章基因的本质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如图所示的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解析:①观察四个选项,确定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部分都存在; ②比较四个选项中的碱基,发现选项B中有U,U是RNA特有的碱基,而不是构成DNA的碱基,由此确定答案。 答案:B 2.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DNA分子数与基因数相同 B.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是平行的 C.生物体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大致相同 D.每个基因的长度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基因的说法。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如大肠杆菌拟核中环状DNA分子上就有大约4400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与染色体行为一致;构成人的基因的碱基对不超过2%,其比例很小,每个基因的遗传效应不同,其长度有所

差别,平均长度约为1000个碱基对。 答案:B 3.如下图所示,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解析: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蛋白质和多糖都不是遗传物质。将R型无毒细菌转化成S型有毒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用DNA酶处理DNA,就会使DNA分解,失去转化功能。 答案:A 4.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两条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 B.与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与DNA母链相比,一定有所变化 D.与DNA的两条母链分别相同 解析:根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每条DNA子链与其模板母链互补,与它的非模板链相同。 答案:D 5.用一个以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若该细菌解体后释放出32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噬菌体,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有()

保险计算题和案例分析

计算:1若某一工厂分别向甲、乙、丙三家公司投保火险,保险金额分别为45万、18万、12万,财产实际价值50万。火灾发生后残值为10万,如①俺比例责任 ②限额责任 ③顺序责任 甲、乙、丙三家公司分别向王某赔偿多少? 解:① 比例责任 甲:(50-10)*[45/(45+18+12)]=24万 乙:(50-10)*[18/(45+18+12)]=9.6万 丙:(50-10)*[12/(45+18+12)]=6.4万 ② 限额责任 甲:(50-10)*[40/(40+18+12)]=22.86万 乙:(50-10)*[18/(40+18+12)]=10.29万 丙:(50010)*[12/(40+18+12)]=6.86万 ③ 顺序责任 甲赔40万 乙和丙不赔 2 李某拥有家庭财产120万,向保险公司投保家庭财产,保险金额为100万,在保险期间李某家失火,实际损失20万。①当绝对免赔率为5%时,公司赔多少?②当相对免赔率为5%时,公司赔偿多少? 解:① (100/120)*(1-5%)*20=15.38万 ② (100/120)*20=16.67万 3 李某将其所有的“宝来”车向A保险公司投保了保险金额为20万元的车辆损失险和赔偿限额为5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孙某将其所有的“奥迪”车向B保险公司投保了赔偿限额为10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保险期间内,李某驾驶的“宝来”车与孙某驾驶的“奥迪”车相撞,造成交通事故,导致“宝来”车辆 财产损失8万元、人员受伤医疗费用30万元以及车上货物损失14万元;“奥迪”车辆损失30万元、医疗费用4万元以及车上货物损失10万元。 经交通管理部门裁定,“宝来”车主负主要责任,为80%;“奥迪”车主负次要责任,为20%,按照保险公司免赔规定:负主要责任免赔15%,负次要责任免赔5%,请问: (1)A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 (2)B保险公司应赔偿多少? 解:(1)A保险公司承担的保险责任包括:①车辆损失险责任: 应赔偿金额=“宝来”车辆损失ד宝来”的责任比例×(1-免赔率)=8×80%×(1-15%)=5.44万元 ②第三者责任险责任:应赔偿金额=(“奥迪”车车辆损失+“奥 迪”车医疗费用+“奥迪”车货物损失)ד宝来”车的责任比例×(1-免赔率)=(30+4+10)×80%×(1-15%)=28.86万元 (2)B保险公司承担的保险责任包括 “奥迪”车的第三者责任险责任:应赔偿金额=(“宝来”车车辆损失+“宝来”车医疗费用+“宝来”车货物损失)ד奥迪”车的责任比例×(1-免赔率)=(8+

基因频率的计算

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80%,X b的基因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可见,理论上X B Y基因型比例为40%,X b Y的为10%,X B X b的为16%,X b X b的为2%,X B X B 32%。 与基因频率有关的计算例析 基因频率是指某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对基因频率的计算有很多种类型,不同的类型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一、哈代--温伯格公式(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 当种群较大,种群内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发生、新基因加入和自然选择时,存在以下公式:(p+q)2=p2+2pq+q2=1 ,其中p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q代表另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p2 代表一个等位基因纯合子(如AA)的频率,2pq代表杂合子(如Aa)的频率,q2代表另一个纯合子(aa)的频率。 例1:已知苯丙酮尿症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据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请问,在人群中苯丙酮尿症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以及携带此隐性基因的杂合基因型频率各是多少? 解析:由于本题不知道具体基因型的个体数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所以问题变得复杂化,此时可以考虑用哈代----温伯格公式。由题意可知aa的频率为1/10000,计算得a的频率为1/100。又A+a=1,所以A的频率为99/100,Aa的频率为2×(99/100)×(1/100)=99/5000。 答案:1/100,99/5000 例2: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传粉,则后代表现性及比例应该为( )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测试题及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 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 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A.1条B.2条C.3条D.4条 14.如果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分子,然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内繁殖,最后释放出400个后代,则其后代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应占总数的()A.1 % B.2 % C.0.5 % D.50 % 15.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保险练习题2

1. 某人身意外伤害保单的被保险人,在保险期内的某日下楼时不慎摔倒,致使右手上臂肌肉破裂.由于伤口感染,导致右肩关节结核扩散至颅内及肾,送医院治疗两个月后无效死亡.事后,保险人经过调查发现,该被保险人曾有结核病史,并且曾经动过手术,体内存留有结核杆菌.此案例中被保险人死亡的近因应该是(C ). (1 2. 3. (C)是指投保人对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二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且总的保险金额超过了保险标的的价值。(1分)

4. 5. 保险人放弃合同中的某项条件而签订的保险合同,合同一经成立(B ) (1分) 6. 按照保险标的分类,保险的种类包括(A )。(1分)

7. 8. 以保险对象(保险标的)不同可将保险分为财产保险与(A )(1分) 9. 保险实务中所称的告知,一般是指投保方对保险合同(A )时保险标的的有关事项向保险人进行口头

11. 市场风险属于()(1分) 12. 财产保险是以(D)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标的保险合同。(1分)

13. 一个人在银行的储蓄越多,或者其他金融资产越多,此人对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表现为(B )。(1 14. 盗窃属于(B)(1分) 15. 有关保险的职能说法错误的是( A) (1分)

16. 在风险因素中,由于人们不诚实,故意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的因素属于(B)。(1分) 17. 从国民经济角度看,保险分配的对象是(A)(1分) 18. 王某通过按揭向银行贷款购买了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屋,王某首付30万元,贷款70万元。银行作为受益人为王某投保定期人寿保险,一年后王某偿还贷款20万元。那么,此时银行对该房屋的保险利益额度是(B )。(1分)

优化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单元测试卷(word无答案)

优化练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 卷 一、单选题 (★) 1 . 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链球菌缺乏必要的酶系统,不能独立生存 B.R型肺炎链球菌的DNA与S型肺炎链球菌的不同 C.格里菲思证明了S型细菌的DNA能够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 D.肺炎链球菌进行了有丝分裂 (★★) 2 . 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及其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小鼠注射S型菌的DNA,小鼠将患败血症而死亡 B.S型菌的致病性与其细胞表面的一层多糖类物质有关 C.实验中少量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现象属于基因突变 D.S型菌的DNA引起细菌的转化效率高低与其纯度无关 (★★) 3 . 某科学家模拟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活菌1是有荚膜的R型细菌,活菌2是无荚膜的S型细菌 B.由实验结果可知,活菌2或死菌2都能使小鼠死亡 C.从鼠Y血液中分离出的活菌2是由活菌1转化而来的 D.在鼠W的血液中能分离出活菌1和活菌2 (★★) 4 . 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有三组实验:在含有R型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 入S型菌的DNA(甲)、S型菌的蛋白质(乙)、S型菌的DNA和DNA酶(丙),培养一定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和乙组的培养基中均含有少量的S型菌 B.甲、乙两组实验对比可说明DNA能促使S型菌转化为R型菌 C.甲组培养基中含有的S型菌的数量只与培养基的培养条件有关 D.甲、丙两组实验对比可说明DNA被分解后就不能促使R型菌发生转化 (★) 5 .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HIV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B.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病毒的遗传物质一定含有氮元素D.T2噬菌体可在大肠杆菌或烟草叶细胞中增殖 (★★) 6 . 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研究DNA是否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过程为: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也需要用放射性元素进行标记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分开 C.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越长,含32P的子代噬菌体比例就越高 D.用35S标记噬菌体,若搅拌不充分,则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高 (★★) 7 . 如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A.B.C.D. (★) 8 . 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如图为两个脱氧核苷酸的模型。其中圆代表磷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案例分析-计算题

案例分析-计算题

第八章案例分析计算题 推定全损 例如,汽车运往销售地销售,每辆售价为10000美元。途中船舶遇险,导致货物遭受严重损失,如要修复汽车,所需修理费用,再加上继续运往目的地费用,每辆车将超过10000美元,此时,被保险人有权要求保险公司按投保金额予以全部赔偿,并将残损汽车交保险公司处理。 案例: 有一被保货物—精密仪器一台,货价为15000美元,运载该货的海轮,在航行中同另一海轮发生互撞事故,由于船身的剧烈震动,而使该台一起受到损坏。事后经专家鉴定,认为该台仪器如修复原状,则需修理费用16000美元,如拆卸成零件出售,尚可收回5000美元。试分析在上述情况下,这台受损仪器应属何种损失?保险公司又应如何处理这一损失案件? 评析:这台受损仪器应属于推定全损。因为修理费用加上运至目的地的费用,超过该货在目的地的价值。保险公司对于发生推定全损的货物,除按保单的规定给予赔偿外,被保险人应将该货物委付给保险公司,即将该货的权益转让给

保险公司,并由被保险人签署权利转让书作为证据,从而使保险公司在赔付货款以后,能够自行处理该货的残余部分,并享有该货有关其他权益。 例1、我公司出口稻谷一批,因保险事故被海水浸泡多时而丧失其原有价值,这种损失属于实际全损。 例2、有一批出口服装,在海上运输途中,因船体触礁导致服装严重受浸,若将这批服装漂洗后运至原定目的港所花费的费用已超过服装的保险价值,这种损失属于推定全损。 发生推定全损时,被保险人可以要求保险人按部分损失赔偿,也可要求按全部损失赔偿,这时须向保险人发出委付(Abandonment)通知。如果被保险人未发送委付通知,损失只能被视为部分损失。 案例分析 某货轮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到机舱,船长为了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方法总结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一).根据基因型或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例1.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求a的基因频率。 解析:可以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的频率:基因频率(A)=对应纯合子(AA)基因型频率+杂合子(Aa)基因型频率的1/2。 100个个体中AA为30个,Aa为60个,aa为10个,则AA这种基因型的频率为30÷100=30%;同理,Aa为60%,aa为1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0%+60%×1/2=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0%+60%×1/2=40%。 答案: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0%。 变式训练1.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属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这一人群中A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4%和36% B.36%和64% C.50%和50% D.82%和18% (二).在伴性遗传 ....中有关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例2.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 A.1%、2% B.0.5%、5% C.10%、10% D.5%、 0.5% 解析:由于在该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相等, 所以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X B的基因频率应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有约1/2的含Y染色体的配子,另有约1/2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在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中, X B与X b的基因频率也分别为90%和10%。它们配 可见,理论上X Y基因型比例为45%,X Y的为5%,X X的为9%,X X的为0.5%。 答案:B。 变式训练2.对某校学生进行红绿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820名男生中有患者65人,那么该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 A.4.4% B.5.1% C.6.8% D.10.2% (三).利用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对遗传平衡的理解: 遗传平衡指在一个极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在没有突变发生,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一代的遗传中可以世代保持不变。 在遗传平衡的种群中,某一基因位点上各种不同的基因频率之和以及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都等于是1。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必修二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卷_Hooker

必修二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卷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2、下列哪项是艾弗里及其同事研究肺炎双球菌的方法或实验设计思路 A、杂交实验法 B、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C、病毒侵染法 D、单独直接观察不同成分作用 3、真核生物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 A、DNA B、RNA C、DNA和RNA D、DNA或RNA 4、格里菲思(F. 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5、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D、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6、下面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的任一条链中A=T,G=C B、每个碱基分子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C、每个磷酸分子都直接和两个脱氧核糖相连 D、DNA分子两条链上的A与T通过氢键连接 7、甲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遗传物质的碱基比例为:嘌呤占34%、嘧啶占66%,则甲、乙生物可能是 A、蓝藻、变形虫 B、T2噬菌体、豌豆 C、硝化细菌、绵羊 D、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 8、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54%,其中一条链中鸟嘌呤与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2%和28%,则由该链转录的信使RNA中鸟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A、24%,22% B、22%,28% C、26%,24% D、23%,27% 9、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①染色体;②中心体;③纺锤体;④核糖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保险练习题解析1

2. 我国对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利益的确定方式是采取了限制家庭成员关系范围并结合(A )同意的方式。(2分) A.被保险人 B.保险人 C.投保人 D.受益人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答题分析:{在此写试题解析 3. 保险与金融的说法正确的是( B) (2分) A.保险返还性与资金信贷本质的相同 B.保险是金融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C.保险业自成体系,与金融体系无关 D.保险的职能与资金信贷职能本质相同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答题分析:{在此写试题分析 4. 促使某一特定风险事故发生或增加其发生的可能性或扩大其损失程度的原因或条件是(A)。(2分) A.风险因素 B.风险事故 C.损失 D.风险要素 ★标准答案:A 6. 在保险实务中,通常将损失分为两种形态,即(B)。(2分) A.责任损失和财产损失 B.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C.人身损失和财产损失 D.经济损失和责任损失 ★标准答案:B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答题分析:{在此写试题解析 7. 在对外投资和贸易过程中,因输入国家发生战争、内乱而中止货物进口,从而使债权人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属于(A)。(2分) A.政治风险 B.社会风险 C.自然风险 D.人为风险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答题分析:{在此写试题解析 8. 风险具有(C)(2分) A.单一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B.大量风险的发生的主观性 C.风险存在的普遍性 D.风险的不可变性 ★标准答案:C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答题分析:{在此写试题解析 9. 弃权与禁止反言在保险实践中主要约束(B)。(2分) A.投保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