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标准答案

数学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标准答案
数学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标准答案

数学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答案

答案与提示仅供参考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集合

集合地含义与表示

.{}.{∈}.{,-}.

{(),(),(),(),()}.

.列举法表示为{(),()},描述法地表示方法不唯一,如可表示为(),

.

.

集合间地基本关系

. ,{},{},{}. .①③⑤.

≥{ ,{},{},{}}∈.

集合地基本运算(一)

.{≤≤}.{}.

∪{<,或≥}∪{}.

.{,或<<}.提示:∵∪,∴.而{,},对进行讨论:①当时,无实数解,此时Δ<,∴<<.②当≠时,{}或{}或{};当{}时,;当{}或{}时,Δ,±,但当±时,方程地解为±,不合题意.b5E2R。

集合地基本运算(二)

.{≥,或≤}或∈.

.{}.{>,或≤}{}{}.

地可能情形有{}{}{}{}{}{}.

.提示:∵∩綂{},∴∈,∴,∴{}{},∵∩綂{},∴-綂,∴-∈,将代入,得,或.①当时{}{},∴綂,而∈綂,满足条件∩綂{}.②当时{}{},p1Ean。

∴綂,与条件∩綂{}矛盾.

.函数及其表示

函数地概念(一)

∪∞.[∞).

.().(){≠,且≠}..

.()略.().

函数地概念(二)

.{∈≠,且≠}.[,∞).

.()≠.()[∞).

.(].∩∪[∞).[).

函数地表示法(一)

.略.

.

.略.

函数地表示法(二)

.略.

()=(≤<),

(≤≤).

().提示:设(),由(),得,又()(),即()()(),展开得(),所以,

,解得,.

(<≤),

(<≤),

(<≤),

(<≤).略.

.函数地基本性质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一)

.[),[),[]∞<.

.略.单调递减区间为(∞),单调递增区间为[∞).略≥.

.设-<<<,则()-()=-=()()()(),∵-<-<+<->,∴()()()()>,∴函数=()在(-,)上为减函数.DXDiT。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二)

.

()()(<<).(].

.日均利润最大,则总利润就最大.设定价为元,日均利润为元.要获利每桶定价必须在元以上,即>.且日均销售量应为()·>,即<,总利润()[()·](<<),配方得(),所以当∈()时,取得最大值元,即定价为元时,日均利润最大.RTCrp。

奇偶性

.答案不唯一,如.

.()奇函数.()偶函数.()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

()(<).略.

.当时,()是偶函数;当≠时,既不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提示:由(-)-(),得,∴(),∴() .∴()().∵()<,∴()<<<<.∵∈,∴,∴.5PCzV。

单元练习

.

.{}.[)∪(].

<()<().

()(≤≤),

(>).{≤≤}.

()只有唯一地实数解,即(*)只有唯一实数解,当()有相等地实数根,且≠时,解得(),当()有不相等地实数根,且其中之一为方程(*)地增根时,解得().jLBHr。

.()∈,又()()(),所以该函数是偶函数.()略.()单调递增区间是[],[∞),单调递减区间是(∞],[].xHAQX。

.()()×()××()×××.

()()(≤≤),

(<≤),

(<≤).

.()值域为[∞).()若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减函数,则任取∈(]且<,都有()>()成立,即()>,只要<即可,由于∈(],故∈(),<,即地取值范围是(∞).LDAYt。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指数函数

指数与指数幂地运算(一)

(∈).().().

.原式(<),

(≤≤),

(>).原式.

.当为偶数,且≥时,等式成立;当为奇数时,对任意实数,等式成立.

指数与指数幂地运算(二)

.

.()∞.()∈≠,且≠.原式.

.原式()·.

.原式.

指数与指数幂地运算(三)

.

.由,得,所以() .

.提示:先由已知求出()(),所以原式.

.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

.()>.

.()图略.()图象关于轴对称.

.().()当时有最小值;当时有最大值.

.当>时,>,解得{>};当<<时,<,解得{<}.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二)

.()<.()<.()>.()>.

.{≠},{>,或<}<>π>.

.().()<≤>>>.

.()()(≥),

(<).()略>.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三)

.向右平移个单位.(∞).

.由已知得()≤,由于,所以≥,所以后才可驾驶.

.()>()>()×()≈(人).

.指数函数满足()·()();正比例函数(≠)满足()()().

.

.对数函数

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

.().().().().().().().().

.(),所以()(>,且≠).()由><,且≠,得<<,且≠.

.由条件得,所以,则.

.左边分子、分母同乘以,去分母解得,则.

对数与对数运算(二)

.

.原式×÷.

.由已知得(),再由>>>,可求得.略.

.由已知得(),解得或.

对数与对数运算(三)

.

.提示:注意到以及,可得答案为.

.由条件得,则去分母移项,可得(),所以.

∈(,).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

分钟.①②③.

≤≤.提示:注意对称关系.

.对()<进行讨论:①当>时<<,得<<;②当<<时>,得>. :,,,.

.由(),得①,方程()即·有两个相等地实数根,可得,将①式代入,得,继而.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

.(∞) <<.

<<.()由>得>.()>.

.图略,()地图象可以由地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

.根据图象,可得<<<.()定义域为{≠},值域为.().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三)

,.

.().()奇函数,理由略.{,,,,,,,}.

.().()如.

.可以用求反函数地方法得到,与函数()关于直线对称地函数应该是,和关于直线对称地函数应该是.

.()()().()()().猜想()(),证明略.

幂函数

.①④<<.

.(∞)∪().

.图象略,由图象可得()≤地解集∈[].图象略,关于对称. ∈.定义域为(∞)∪(,∞),值域为(,∞),是偶函数,图象略. 单元练习

.

>.④.提示:先求出.

.().().

∈,>,讨论分子、分母得<<,所以∈.

.().()设()=()-,则()在[]上为增函数()>对∈[]恒成

立,<()-.

.()函数(>),在(]上是减函数,[∞)上是增函数,证明略. ()由()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所以当时有最大值;当时有最小值.

()≤,当>时,函数在[,]上为增函数,(),此时;当<<时,函数[,]上为减函数,(),此时.∴,或.Zzz6Z。

.()(),定义域为().

()提示:假设在函数()地图象上存在两个不同地点,使直线恰好与轴垂直,则设()()(≠),则()(),而()()()()()()()()①②,可证①,②同正或同负或同为零,因此只有当时()(),这与假设矛盾,所以这样地两点不存在.(或用定义证明此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第三章函数地应用dvzfv。

函数与方程

方程地根与函数地零点

.如:()()≤.

.函数地零点为,,.提示:()()()()()().

.()(∞)∪().().

.()设函数(),当Δ时,可得,代入不满足条件,则函数()在(,)内恰有一个零点.∴()·()=×()<,解得>.rqyn1。

()∵在[,]上存在,使(),则()·()≤,∴()×()≤,解得≤. .在(,),(),( )内有零点.

.设函数()=.由函数地单调性定义,可以证明函数()在(∞)上

是增函数.而()<()>,即()·()<,说明函数()在区间(,)内有零点,且只有一个.所以方程在(,)内必有一个实数根.Emxvx。用二分法求方程地近似解(一)

.[,].

.提示:先画一个草图,可估计出零点有一个在区间(,)内,取与地平均数,因( ) >,且()<,则零点在(,)内,再取出,计算( ) ,则零点在()内.以此类推,最后零点在()内,故其近似值为.SixE2。

.

.设(),∵(),∴是方程地解.又( ) <( ) >,∈( ),又∵( ) >,∴∈( ).又∵( ) <,∴∈( ),由<,故是原方程地近似解,同理可得.6ewMy。

用二分法求方程地近似解(二)

>.

.画出图象,经验证可得,适合,而当<时,两图象有一个交点,∴根地个数为.

.对于(),其图象是连续不断地曲线,∵()>,()>,()<,

∴它在(,),(,)内都有实数解,则方程在区间[,]内至少有两个实数根.

,或.

.由>,

>,

()(),得(<<),由图象可知,>或≤时无解;或<≤时,方程仅有一个实数解;<<时,方程有两个实数解.kavU4。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几类不同增长地函数模型

.

.()设一次订购量为时,零件地实际出厂价恰好为元,则(个). ()()(<≤∈*),

(<<∈*),

(≥∈*).

.()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为×().

()年后该城市人口总数为×()×≈(万).

()设年后该城市人口将达到万人,即×()≈(年).

.设对乙商品投入万元,则对甲商品投入万元.设利润为万元,∈[].∴()()[()],∴当,即时,.所以,投入甲商品万元、乙商品万元时,能获得最大利润万元.y6v3A。

.设该家庭每月用水量为,支付费用为元,则≤≤,①

()>.②由题意知<<,所以<.由表知第、月份地费用均大于,故用水量,均大于,将,分别代入②式,得(),M2ub6。

(),∴.③再分析月份地用水量是否超过最低限量,不妨设>,将代入②,得()与③矛盾,∴≥月份地付款方式应选①式,则,代入③,得.因此.0YujC。

(第题).根据提供地数据,画出散点图如图:由图可知,这

条曲线与函数模型接近,它告诉人们在学习中地遗忘是有规律地,遗忘地进程不是均衡地,而是在记忆地最初阶段遗忘地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过了相当长地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地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地规律.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到地知识在一天后,如果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地.随着时间地推移,遗忘地速度减慢,遗忘地数量也就减少.因此,艾宾浩斯地实验向我们充分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地理解效果越好,遗忘得越慢.eUts8。

函数模型地应用实例

.汽车在内行驶地路程为.

;越大.() .().从年开始.

.()应选(),因为①是单调函数,②至多有两个单调区间,而()可以出现两个递增区间和一个递减区间.

()由已知,得,

(),

>,解得.∴函数解析式为().

.设()(≠),则(),

() ,

() ,解得,∴() ××,再设(),则(),

() ,

() ,解得,,,∴() ×,经比较可知,用×( ) 作为

模拟函数较好.

.()设第年地养鸡场地个数为(),平均每个养鸡场养()万只鸡,则()=,(),且点(())在同一直线上,从而有:()(,,,,).而()(),且点(())在同一直线上,从而有()(,,,,,).于是有()()(万只),所以()·()(万只),故第二年养鸡场地个数是个,全县养鸡万只.sQsAE。

()由()·(),得当时,[()·()]=.故第二年地养鸡规模最大,共养鸡万只.

单元练习

.

.±,,.

.令,则>,令,则×<.选初始区间[],第二次为[,],第三次为[,],第四次为[,],第五次为[,],所以存在实数解在[,]内.GMsIa。

(第题).按以下顺序作图:.∵函数与地图象在<≤时有公共解,∴<≤.

.两口之家,乙旅行社较优惠,三口之家、多于三口地家庭,甲旅行社较优惠.

.()由题意,病毒总数关于时间地函数为,则由≤,两边取对数得()≤≤,即第一次最迟应在第天时注射该种药物.TIrRG。()由题意注入药物后小白鼠体内剩余地病毒数为×,再经过天后小白鼠体内病毒数为××,由题意,××≤,两边取对

数得≤,得≤,故再经过天必须注射药物,即第二次应在第天注射药物.7EqZc。

.()()(≤≤),

(<≤)()()(≤≤).

()设第天时地纯利益为(),则由题意得()()(),即()(≤≤),(<≤).当≤≤时,配方整理得()(),∴当时,()在区间[]上取得最大值;当<≤时,配方整理得()=(),∴当时,()取得区间[,]上地最大值.综上,由>可知,()在区间[,]上可以取得最大值,此时,即从月日开始地第天时,西红柿纯收益最大.lzq7I。

.()由提供地数据可知,描述西红柿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地变化关系地函数不可能是常数函数,从而用函数,·,·中地任何一个进行描述时都应有≠,而此时上述三个函数均为单调函数,这与表格提供地数据不吻合.所以选取二次函数进行描述.将表格所提供地三组数据分别代入,得到,zvpge。

,

.解得,

,

.∴描述西红柿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地关系地函数为.

()当时,西红柿种植成本最低为(元).

综合练习(一)

.

.{≤且≠}.

.{}.()略.()[,]和[,].略.

.()∵()地定义域为,设<,则()()()(),∵<,∴<,()()>.∴()()<,即()<(),所以不论取何值,()总为增函数.NrpoJ。

()∵()为奇函数,∴()(),即,解得.

∴().∵>,∴<<,∴<<,

∴<()<,所以()地值域为,.

综合练习(二)

.

<(>).

.()和(,).

.()由()>,得[()]·()<.由∈,知[()]·()<,解得∈(∞)∪(∞).

()当>,即<时,不等式地解集为{<<};当<,即>时,不等式地解集为{<<}.

.在(∞)上任取<,则()()()()()(),∵<<,∴<>>,所以要使()在(∞)上递减,即()()>,只要<即<,故当<时,()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减函数.1nowf。

.设利润为万元,年产量为百盒,则当≤≤时,,当>时,×, ∴利润函数为(≤≤∈*),

(>∈*).

当≤≤时,(),∵∈*,∴当时,有最大值万元;当>时,

∵单调递减,∴当时,有最大值万元.综上所述,年产量为盒时工厂所得利润最大.fjnFL。

.()由题设,当≤≤时()·;当<<时()··()·()·()·()();当≤≤时()()·()().∴()(≤≤),tfnNh。

()(<<),

()(≤≤).

()略.

()由图象观察知,函数()地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当时,函数()取最大值为.

数学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答案

数学必修一浙江省高中新课程作业本答案 答案与提示仅供参考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 1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列举法表示为{(-1,1),(2,4)},描述法的表示方法不唯一,如可表示为(x,y)|y=x+2, y=x2. ,12,2. 1 1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1,1}.5. .6.①③⑤. = ,{1},{2},{1,2}},B∈A. =b=1. 1 1 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或x≥5}.∪B={-8,-7,-4,4,9}.. 11.{a|a=3,或-22<a<22}.提示:∵A∪B=A,∴B A.而A={1,2},对B进行讨论:①当B= 时,x2-ax+2=0无实数解,此时Δ=a2-8<0,∴-22<a<22.②当B≠时,B={1,2}或B={1}或B={2};当B={1,2}时,a=3;当B={1}或B={2}时,Δ=a2-8=0,a=±22,但当a=±22时,方程x2-ax+2=0的解为x=±2,不合题意.

1 1 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 或x≤1}.或或x≤2}.={2,3,5,7},B={2,4,6,8}. ,B的可能情形有:A={1,2,3},B={3,4};A={1,2,4},B={3,4};A={1,2,3,4},B={3,4 }. =4,b=2.提示:∵A∩綂UB={2},∴2∈A,∴4+2a-12=0 a=4,∴A={x|x2+4x-12=0}={2,-6},∵A∩綂UB={2},∴-6 綂UB,∴-6∈B,将x=-6代入B,得b2-6b+8=0 b=2,或b=4.①当b=2时,B={x|x2+2x-24=0}={-6,4},∴-6 綂UB,而2∈綂UB,满足条件A∩綂UB={2}.②当b=4时,B={x|x2+4x-12=0}={-6,2}, ∴2 綂UB,与条件A∩綂UB={2}矛盾. 1.2函数及其表示 1 2 1函数的概念(一) ,且x≠-3}.略.(2) 2 1函数的概念(二) 且x≠-1}.5.[0,+∞).. ,-13,-12,.(1)y|y≠25.(2)[-2,+∞). 9.(0,1].∩B=-2,12;A∪B=[-2,+∞).11.[-1,0). 1 2 2函数的表示法(一) 略. 8. x1234y9.略. 2 2函数的表示法(二)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全套精品教 案(完整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5)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1.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用具:投影仪. 四.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你能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吗? 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和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接着教师指出:那么,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9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方程2560 -+=的所有实数根; x x (8)不等式30 x->的所有解; (9)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9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9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 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 用小写字母,,, a b c d…表示.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 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 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 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一作业本答案高一上

----------------------- Page 1----------------------- 高一语文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语文必修一答案 参考答案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 板块一吟诵青春 1. (1)ɡě jú a zhēnɡ rong a chàng liáo 2. (1)满江(2)比喻事物的盛衰、消长。(3)奔放(4)激浊扬清(5把,,看做粪土 3.诗余长短句宋朝小令中调长调词牌词题 4。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5. (1).借代(2).拟人 6. (1)写出了红之广写出了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2)表现了江水的清澈 程度写出了千帆竟发、争先恐后的壮丽场面(3)形象的表现出雄鹰矫健 的身姿生动的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7.同意。理由略 8.D 9. (1) 10山、林、江、舸、鹰、鱼。 11. 《沁园春长沙》以设问句为结尾,对上阕“谁主沉浮”的提问做了巧妙地 回答,即主宰国家未来命运的将是我们“同学”。 板块二体悟人生 1.wǎnɡ miǎn nì shā pǐ zhí fǔ kē bàn yì 2.①句中“流失”用词不当,改为“流逝”。②句中后一分句缺少主语,“涉及” 前面应加上“作品”。③句中“作者刻意淡化父亲的角色意识是有意义的”一句 句式杂糅,去掉“是有意义的”;“倾心、尊重、平等、开怀”词序不当,调整 为“平等、尊重、开怀、倾心”。④句中“或许”之后加一个“也”字,构成关 联词“即使,,也,,”的正确搭配。 3. (1)b (2)a (3)a (4)b (5)b 4. (1)《沉沦》(2)《父与子》(3)《再别康桥》(4)《四季随笔》 (5)《草叶集》 (6)《静静的顿河》 5. (1)“蓬莱仙岛”原指神话里渤海中神仙居住的小岛,这里喻指在学问中深 藏着的精神愉悦的境界。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劝勉自己的孩子要乐于学习,并享 受学习带来的精神满足。 (2)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那么所有的欢乐和 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人们是不必用 自己的尺度去评判这个人的人生得失的。 6. (1)《我的四季》:四季是生命的过程,是少年时期的播种,青年时期的浇 灌,中年时期的收获,晚年时期的品味。(2)《四季谣》:四季是执著的付 出,是“我”的奉献与“你”的需求永远无法相交的遗憾。(3)《四季》: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必修1全册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教A版】

2017-2018学年高一数学必修1 全册同步课时作业 目录

1.1.1-1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1-3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1.2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1.1.3-1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1.1.3-2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1.1习题课 1.2.1函数及其表示 1.2.2-1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1.2.2-2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1.2.2-3函数的表示法(第3课时)1.2习题课 1.3.1-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1课时) 1.3.1-2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2课时) 1.3.1-3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3课时) 1.3.1-4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第4课时) 1.3.2-1函数的奇偶性(第1课时)1.3.2-2函数的奇偶性(第2课时)函数的值域专题研究 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A 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B 2.1.1-1基本初等函数(Ⅰ) 2.1.1-2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2课时) 2.1.2-1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1课时)2.1.2-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2课时)2.1.2-3对数与对数运算(第3课时)2.2.1-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1课时)2.2.1-2对数与对数运算(第2课时)2.2.1-3对数与对数运算(第3课时)2.2.2-1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1课时)2.2.2-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2课时) 2.2.2-3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3 幂函数 图像变换专题研究 第二章单元检测试卷A 第二章单元检测试卷B 3.1.1函数的应用 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1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第三章单元检测试卷A 第三章单元检测试卷B 全册综合检测试题模块A 全册综合检测试题模块B 1.1.1-1集合与函数概念课时作业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联合国所有常任理事国组成一个集合 B.衡水中学年龄较小的学生组成一个集合 C.{1,2,3}与{2,1,3}是不同的集合 D.由1,0,5,1,2,5组成的集合有六个元素 答案 A 解析根据集合中元素的性质判断.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 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注意:B ?/B或B?/A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之《〈论语〉选读》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论语》选读 一、课程标准关于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的教学目标 1.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2.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在整体了解论著内容的基础上,选读其中的重点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3.学习连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4.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参考有关论著,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交流,提高自己的思考、交流能力和认识水平。 二、关于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 把《(论语>选读》的l5课分成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主要考虑到三点原因:一是教学时间只有36课时,二是学生的古汉语和传统文化的基础尚浅.三是教师选修课教学的经验有待积累。为了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规定10课为教读课文,5课为自读课文。自读课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外自学,建议不作为各类考试涉及的依据。5课自读课文分别为“待贾而沽”、“求诸已”、“出辞气远鄙倍”、“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之”。 三、对于选修课教学和课型的建议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 就《<论语>选读》而言,语录的格局、对话的语体仅仅是古代文章格式的萌芽,所以教学建议着重是从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教学层次上作出说明的。该部分是对“教学要求”的具体体化,同时对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作了提示。 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合宜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都要兼顾。应该说,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各种能够操作并且行之有效的课型。根据平时文言文教学的习惯,遵循选修课程的教育目标,借鉴各地选修课教学的成功经验,我们对《(论语)选读》的课型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1.教师串讲课型:以文言文传统教读方法为主,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完成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进行思想文化的评析和探究。 2.主题讲座课型:规定一个文化主题(话题),以课文选段为材料,以教师讲座为主要形式,阐发课文内容,探讨该话题的文化意义。

高中数学必修4作业本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4作业本答案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1.1任意角 1.B.2.C.3.C.4.-1485°=-53360°+315°.5.{-240°,120°}. 6.{α|α=k2360°-490°,k∈Z};230°;-130°;三. 7.2α的终边在第一、二象限或y轴的正半轴上,α2的终边在第二、四象限.集合表示略. 8.(1)M={α|α=k2360°-1840°,k∈Z}. (2)∵α∈M,且-360°≤α≤360°,∴-360°≤k2360°-1840°≤360°.∴1480°≤k2360°≤2200°,379≤k≤559.∵k∈Z,∴k=5,6,故α=-40°,或α=320°. 9.与45°角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的角的集合为{α|α=k2360°-45°,k∈Z},关于y轴对称的角的集合为{α|α=k2360°+135°,k∈Z},关于原点对称的角的集合为{α|α=k2360°+225°,k∈Z},关于y=-x对称的角的集合为{α|α=k2360°+225°,k∈Z}. 10.(1){α|30°+k2180°≤α≤90°+k2180°,k∈Z}.(2){α|k2360°-45°≤α≤k2360°+45°,k∈Z}. 11.∵当大链轮转过一周时,转过了48个齿,这时小链轮也必须同步转过48个齿,为4820=2.4(周),即小链轮转过2.4周.∴小链轮转过的角度为360°32 4=864°. 1.1.2弧度制 1.B.2.D.3.D.4.αα=kπ+π4,k∈Z.5.-5π4.6.111km. 7.π9,7π9,13π9.8.2π15,2π5,2π3,4π5. 9.设扇形的圆心角是θrad,∵扇形的弧长是r θ,∴扇形的周长是2r+rθ,依题意,得2r+rθ=πr,∴θ=π-2,∴扇形的面积为S=12r2θ=12(π-2)r2. 10.设扇形的半径为R,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由已知得l=π2R,R=2lπ.又∵2r+r=R, ∴r=R2+1=(2-1)R=2(2-1)πl,∴内切圆的面积为S=πr2=4(3-22)πl2. 11.设圆心为O,则R=5,d=3,OP=R2-d2=4,ω=5rad/s,l=|α|R,α=ωt=25rad,l=4325=100(cm).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 1.B.2.B.3.C.4.k.5.π6,56π.6.x|x≠2kπ+32π,k∈Z. 7.-25.8.2kπ+π2,2kπ+π,k∈Z.9.α为第二象限角. 10.y=-3|x|=-3x(x≥0), 3x(x<0),若角α的终边为y=3x(x<0),即α是第三象限角,则sinα=-31010,tanα=3;若角α的终边为y=-3x(x≥0),即α是第四象限角,则sinα=-31010,tanα=-3. 11.f(x)=-(x-1)2+4(0≤x≤3).当x=1时,f(x)max=f(1)=4,即m=4;当x=3时,f(x)min=f(3)=0,即n=0.∴角α的终边经过点P(4,-1),r=17,sinα+cosα=-117+417=31717. 1.2.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二) 1.B.2.C.3.B.4.334.5.2.6.1.7.0. 8.x|2kπ+π≤x<2kπ+32π,或x=2kπ,k∈Z. 9.(1)sin100°2cos240°<0.(2)tan-11π4-cos-11π4>0.(3)sin5+tan5<0.

浙江省普通高中作业本生物必修三答案

1~5 BBAAD 6~8ADC 9(1)被HIV感染的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相应抗体(2)被感染转录被转录蛋白质外 壳RHA和蛋白质外壳新的HIV 单元练习 1~5DDBDD 6~10DCDCD 11~15DAACB 16~20ACDBA 21(1)抗原抗体(2)免疫(3)康复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有可以杀死SARS病毒 的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 22(1)寄生(2)a c (3)多而快(4)体液细胞(5)已获得免疫(已产 生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 23(1)①较快地产生更多的对抗芽疱杆菌毒素的抗体②主动转运(2)①对照实验原则 ②对未经免疫接种的绵羊同时注射等量毒性极强的炭疽芽疱杆菌③未经免疫接种的绵阳 全部死亡。 第四章 第一节 l. B 2.出生个体数总个体数大于计划生育 3.(1)增长衰退 (2)逐渐增大逐渐减小 4.两性l∶l 5.空间 或面积种群动态6.A 7.D 8.C 9、A 11(1)D (2)B、C (3)C (4) 增长稳定甲 第二节 1.无限无限很慢越来越快 J 2.A 3.A 4.有 限有限 S 环境容纳量 K 5.加速 K/2 减速在K值上下波 动 6.D 7.A 8.B 9.D 10.B 11.B 12.⑴①时间④曲线图(或表格) (2) 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l. C 2.A 3.出生率死亡率环境容纳量周期性非周 期性 4.气候食物疾病寄生捕食气候温度湿 度 5.D 6.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 7、调节优势雄鸟资源8、下降增加上升9~12BABD 13①周期性波动②非周期性波动③外源性调节因素④内源性调节因素

1~5BDADD 6~10BACCC 11、(1)N=(M*n)/m (2)144 高(3)8/9(32/36)(4)2.5:1 12(1)1605 (3)见下图“J”形 13(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养较少(4)葡萄糖溶度较低,营养物质较少(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培养后期的样液应稀释后在计算 第五章 第二节 1~5CDDCB 6~8DAD 9(1)垂直①④②③(2)阳光湿度(3)时间 第四节 1、D 2、C 3、B 4、250~800mm 5、D 6、不足150mm 大于 7、C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地理·必修模块) 高一地理(下) 必修《地理Ⅱ》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一、课标内容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三、教学建议 1.课时分配 本章建议用7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表: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2课时,第四节2课时。 2.教学方法 (略)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课标内容 1.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3.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二、教学要求 4 .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课时分配 本章建议用5课时完成,课时分配如下: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1课时,第三节1课时,第四节2课时。 2.教学方法 (略) 必修《地理Ⅲ》 第1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课标内容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3.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5.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6.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1.1 认识大洲

2019高一一数学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2019高一一数学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答案与提示仅供参考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 1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D. 2.A. 3.C. 4.{1,-1}. 5.{x|x=3n+1,n∈N}. 6.{2,0,-2}. 7.A={(1,5),(2,4),(3,3),(4,2),(5,1)}.8.1.9.1,2,3,6. 10.列举法表示为{(-1,1),(2,4)},描述法的表示方法不,如可表示为(x,y)|y=x+2, y=x2. 11.-1,12,2. 1 1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D. 2.A. 3.D. 4. ,{-1},{1},{-1,1}. 5. . 6.①③⑤. 7.A=B.8.15,13.9.a≥4.10.A={ ,{1},{2},{1,2}},B∈A. 11.a=b=1. 1 1 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1.C. 2.A. 3.C. 4.4. 5.{x|-2≤x≤1}. 6.4. 7.{-3}. 8.A∪B={x|x<3,或x≥5}.9.A∪B={-8,-7,-4,4,9}.10.1. 11.{a|a=3,或-22<a<22}.提示:∵A∪B=A,∴B A.而A={1,2}, 对B实行讨论:①当B= 时,x2-ax+2=0无实数解,此时Δ=a2-8<0,∴-22<a<22.②当B≠ 时,B={1,2}或B={1}或B={2};当B={1,2}时,a=3;当B={1}或B={2}时,

Δ=a2-8=0,a=±22,但当a=±22时,方程x2-ax+2=0的解为x=±2,不合题意. 1 1 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 1.A. 2.C. 3.B. 4.{x|x≥2,或x≤1}. 5.2或8. 6.x|x=n+12,n∈Z. 7.{-2}.8.{x|x>6,或x≤2}.9.A={2,3,5,7},B={2,4,6,8}. 10.A,B的可能情形 有:A={1,2,3},B={3,4};A={1,2,4},B={3,4};A={1,2,3,4},B={3,4}. 11.a=4,b=2.提示:∵A∩ 綂 UB={2},∴2∈A,∴4+2a-12=0 a=4, ∴A={x|x2+4x-12=0}={2,-6},∵A∩ 綂 UB={2},∴-6 綂 UB,∴-6∈B,将x=-6代入B,得b2-6b+8=0 b=2,或b=4.①当b=2 时,B={x|x2+2x-24=0}={-6,4},∴-6 綂 UB,而2∈ 綂 UB,满足条件A∩ 綂UB={2}.②当b=4时,B={x|x2+4x-12=0}={-6,2}, ∴2 綂 UB,与条件A∩ 綂 UB={2}矛盾. 1.2函数及其表示 1 2 1函数的概念(一) 1.C. 2.C. 3.D. 4.22. 5.-2,32∪32,+∞. 6.[1,+∞). 7.(1)12,34.(2){x|x≠-1,且x≠-3}.8.-34.9.1. 10.(1)略.(2)72.11.-12,234. 1 2 1函数的概念(二) 1.C. 2.A. 3.D. 4.{x∈R|x≠0,且x≠-1}. 5.[0,+∞). 6.0. 7.-15,-13,-12,13.8.(1)y|y≠25.(2)[-2,+∞). 9.(0,1].10.A∩B=-2,12;A∪B=[-2,+∞).11.[-1,0).

浙江省普通高中作业本生物必修三答案

第三节 1~5 BBAAD 6~8ADC 9(1)被HIV感染的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相应抗体(2)被感染转录被转录蛋白质外壳RHA和蛋白质外壳新的HIV 单元练习 1~5DDBDD 6~10DCDCD 11~15DAACB 16~20ACDBA 21(1)抗原抗体(2)免疫(3)康复的SARS患者的血清中有可以杀死SARS病毒的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 22(1)寄生(2)a c (3)多而快(4)体液细胞(5)已获得免疫(已产生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 23(1)①较快地产生更多的对抗芽疱杆菌毒素的抗体②主动转运(2)①对照实验原则②对未经免疫接种的绵羊同时注射等量毒性极强的炭疽芽疱杆菌③未经免疫接种的绵阳全部死亡。 第四章 第一节 l. B 2.出生个体数总个体数大于计划生育 3.(1)增长衰退 (2)逐渐增大逐渐减小 4.两性l∶l 5.空间或面积种群动态 6.A 7.D 8.C 9、A 11(1)D (2)B、C (3)C (4) 增长稳定甲 第二节 1.无限无限很慢越来越快 J 2.A 3.A 4.有限有限 S 环境容纳量 K 5.加速 K/2 减速在K值上下波 动 6.D 7.A 8.B 9.D 10.B 11.B 12.⑴①时间④曲线图(或表格) (2) 第三节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 l. C 2.A 3.出生率死亡率环境容纳量周期性非周期性4.气候食物疾病寄生捕食气候温度湿度 5.D 6.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 7、调节优势雄鸟资源8、下降增加上升9~12BABD 13①周期性波动②非周期性波动③外源性调节因素④内源性调节因素 单元练习

1~5BDADD 6~10BACCC 11、(1)N=(M*n)/m (2)144 高(3)8/9(32/36)(4)2.5:1 12(1)1605 (3)见下图“J”形 13(1)B A D (2)培养液较多,与空气接触面积较小,故供养较少(4)葡萄糖溶度较低,营养物质较少(4)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培养后期的样液应稀释后在计算 第五章 第二节 1~5CDDCB 6~8DAD 9(1)垂直①④②③(2)阳光湿度(3)时间 第四节 1、D 2、C 3、B 4、250~800mm 5、D 6、不足150mm 大于 7、C

最新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教案资料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征求意见稿) 表1:选考政、史、地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表2:选考理、化、生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表3:选考理、地、技为例

学业水平考试:必考▲选考★ 英语社会化考试※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安排参考表

说明 优点: 1.如果按每课时40分钟,每周39节计算,如此设计能保证每周选修课程至少20%的要求。如果按每课时45分钟,每周35节计算,则在高一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选择1门到高二年级开始开课,也能保证每周选修课程至少20%的要求。 2.高一学生不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大大缓解了各学科开快车赶进度现象,引导学校按客观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普遍推后,避免高三年级只开语、数、外现象。 3.如此设计能保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每门学科都能考2次。 问题: 1. 高一年级并开科目过多。 为满足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考2次的需要,高一年级并开科目会达到10门,突破了原来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不超过8门的规定,并会挤压或削弱四类选修课程开设。 2.高二下、高三上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过于集中。 高二下学业考试科目7门,高三上达到8门。 3.英语学科学习压力大大增加。 由于全国社会化考试词汇量达到3500,高于我省2015、16年高考2800单词要求,增加了选修模块数量,不得不从高二开始增加英语课时。 4.自主选修空间减少。 根据我省深化课改方案中毕业标准规定,选修学分需要48学分,其中职业技能类至少6学分,社会实践类不超过8学分。现在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语数统一高考和英语社会化考试,再加上3门选考,限定选修模块数达到14个,28个学分。如果加上职业技能类和社会实践类14学分,真正自主选修学分可能仅仅6学分。 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考核表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人教A版

习题1.2(第24页)

练习(第32页) 1.答:在一定的范围内,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工人数量达到某个数量时,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值, 而超过这个数量时,生产效率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可见,并非是工人越多,生产效率就越高. 2.解:图象如下 [8,12]是递增区间,[12,13]是递减区间,[13,18]是递增区间,[18,20]是递减区间. 3.解:该函数在[1,0]-上是减函数,在[0,2]上是增函数,在[2,4]上是减函数,在[4,5]上是增函数. 4.证明:设 12,x x R ∈,且12x x <, 因为 121221()()2()2() 0f x f x x x x x -=--=->, 即12()()f x f x >, 所以函数()21f x x =-+在R 上是减函数.

5.最小值. 练习(第36页) 1.解:(1)对于函数 42()23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4242()2()3()23()f x x x x x f x -=-+-=+=, 所以函数42()23f x x x =+为偶函数; (2)对于函数 3()2f x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33()()2()(2)()f x x x x x f x -=---=--=-, 所以函数 3()2f x x x =-为奇函数; (3)对于函数 21 ()x f x x +=,其定义域为(,0)(0,)-∞+∞ ,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 22()11 ()()x x f x f x x x -++-==-=--, 所以函数 21 ()x f x x +=为奇函数; (4)对于函数 2()1f x x =+,其定义域为(,)-∞+∞,因为对定义域内 每一个x 都有22()()11()f x x x f x -=-+=+=, 所以函数 2()1f x x =+为偶函数. 2.解:()f x 是偶函数,其图象是关于y 轴对称的; ()g x 是奇函数,其图象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习题1.3(第39页) 1.解:(1)

浙江省普通高中化学教学大纲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等文件的精神,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第一阶段化学新课程实验,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我省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化学教学指导意见》)。 《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是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化学学科组在分析浙江高中化学教学实际和总结其他省新课程实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的研究制定的,是确定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深广度、学分认定、学业评价以及升学考试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学习,准确把握。 《化学教学指导意见》以专题为单位,分“课标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课标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按专题直接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摘录,便于教师检索。“教学要求”以单元为单位,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与“说明”三部分。提出学生学习中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尺度。其中“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模块学习中要达到的要求;“发展要求”是部分学生在模块学习后可以达到的较高要求;“说明”是对教学深广度的界定。“教学要求”表述中的行为动词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所采用的行为动词相同,“教学建议”则按专题对如何实施教学和达成教学目标提出指导性建议,供教师参考。 《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是提纲挈领式的,对关键问题作了简要说明,也有一些具体明确的规定,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实际,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改革。

高一数学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高中新课程作业本数学必修1 答案与提示仅供参考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 1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D. 2.A. 3.C. 4.{1,-1}. 5.{x|x=3n+1,n∈N}. 6.{2,0,-2}. 7.A={(1,5),(2,4),(3,3),(4,2),(5,1)}.8.1.9.1,2,3,6. 10. 列举法表示为 {(-1,1),(2,4)},描述法的表示方法不唯一,如可表示为 (x,y)|y=x+2, y=x2. 11.-1,12,2. 1 1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D. 2.A. 3.D. 4. ,{-1},{1},{-1,1}. 5. . 6.①③⑤. 7.A=B.8.15,13.9.a≥4.10.A={ ,{1},{2},{1,2}},B∈A. 11.a=b=1 . 1 1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 1.C. 2.A. 3.C. 4.4. 5.{x|-2≤x≤1}. 6.4. 7.{-3}. 8.A∪B={x|x < 3, 或 x≥5}.9.A ∪B={ -8,-7,-4,4,9}.10.1. 11.{a|a=3, 或-22 <a<22} .提示 : ∵A∪B=A,∴ B A.而 A={1, 2} ,对 B 进行讨论:①当 B= 时,x2-ax+2=0 无实数解,此时 =a2-8< 0,∴ -22 < a<22. ②当B≠时, B={1,2} 或 B={1} 或 B={2}; 当 B={1,2} 时, a=3; 当 B={1} 或 B={2} 时,=a2-8=0,a=± 22,但当 a=± 22 时,方程 x2-ax+2=0 的解为 x=± 2,不合题意. 1 1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 二) 1.A. 2.C. 3.B. 4.{x|x≥2,或x≤1}. 5.2或8. 6.x|x=n+12,n 7.{-2}. 8.{x|x>6,或x≤2}. 9.A={2,3,5,7},B={2,4,6,8} ∈Z. . 10.A,B 的可能情形 有:A={1,2,3},B={3,4};A={1,2,4},B={3,4};A={1,2,3,4},B={3,4}. 11.a=4,b=2. 提示 : ∵A∩綂 UB={2} ,∴ 2∈A,∴ 4+2a-12=0 a=4 , ∴A={x|x2+4x -12=0}={2,- 6}, ∵A∩綂 UB={2} ,∴- 6 綂 UB,∴- 6∈B,将x=-6 代入 B, 得 b2-6b+8=0 b=2, 或 b=4. ①当 b=2 时 ,B={x|x2+2x-24=0}={- 6,4}, ∴-6 綂 UB,而 2∈綂 UB,满足条件 A∩綂UB={2}. ②当 b=4 时,B={x|x2+4x-12=0}={-6,2}, ∴2 綂 UB,与条件 A∩綂 UB={2} 矛盾. 1.2 函数及其表示 1 2 1 函数的概念(一) 1.C. 2.C. 3.D. 4.22. 5.-2,32 ∪32,+ ∞. 6. [1,+ ∞). 7.(1)12,34.(2){x|x ≠ -1 ,且 x≠ -3} .8.-34.9.1. 10.(1) 略 .(2)72.11.-12,234. 1 2 1 函数的概念(二) 1.C. 2.A. 3.D. 4.{x ∈R|x≠0, 且 x≠ -1}. 5. [ 0,+∞). 6.0. 7.-15,-13,- 12,13.8.(1)y|y ≠25.(2) [ - 2,+ ∞). 9.(0,1 ]. 10.A∩B=- 2,12;A ∪B=[ - 2,+ ∞).11. [ -1,0). 1 2 2 函数的表示法 ( 一 )

2019高一数学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2019高一数学必修一作业本【答案】 答案与提示仅供参考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D. 2.A. 3.C. 4.{1,-1}. 5.{x|x=3n+1,n∈N}. 6.{2,0,-2}. 7.A={(1,5),(2,4),(3,3),(4,2),(5,1)}.8.1.9.1,2,3,6. 10.列举法表示为{(-1,1),(2,4)},描述法的表示方法不,如可表示为(x,y)|y=x+2, y=x2. 11.-1,12,2.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D. 2.A. 3.D. 4.,{-1},{1},{-1,1}. 5.. 6.①③⑤. 7.A=B.8.15,13.9.a≥4.10.A={,{1},{2},{1,2}},B∈A. 11.a=b=1.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1.C. 2.A. 3.C. 4.4. 5.{x|-2≤x≤1}. 6.4. 7.{-3}. 8.A∪B={x|x<3,或x≥5}.9.A∪B={-8,-7,-4,4,9}.10.1. 11.{a|a=3,或-22<a<22}.提示:∵A∪B=A,∴BA.而A={1,2},对B实行讨论:①当B=时,x2-ax+2=0无实数解,此时Δ=a2-8<

0,∴-22<a<22.②当B≠时,B={1,2}或B={1}或B={2};当B={1,2}时,a=3;当B={1}或B={2}时, Δ=a2-8=0,a=±22,但当a=±22时,方程x2-ax+2=0的解为 x=±2,不合题意.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二) 1.A. 2.C. 3.B. 4.{x|x≥2,或x≤1}. 5.2或8. 6.x|x=n+12,n∈Z. 7.{-2}.8.{x|x>6,或x≤2}.9.A={2,3,5,7},B={2,4,6,8}. 10.A,B的可能情形 有: A={1,2,3},B={3,4};A={1,2,4},B={3,4};A={1,2,3,4},B={3,4}. 11.a=4,b=2.提示:∵A∩綂UB={2},∴2∈A,∴4+2a-12=0a=4, ∴A={x|x2+4x-12=0}={2,-6},∵A∩綂UB={2},∴-6綂UB,∴-6∈B,将x=-6代入B,得b2-6b+8=0b=2,或b=4.①当b=2 时,B={x|x2+2x-24=0}={-6,4},∴-6綂UB,而2∈綂UB,满足条件A∩綂UB={2}.②当b=4时,B={x|x2+4x-12=0}={-6,2}, ∴2綂UB,与条件A∩綂UB={2}矛盾. 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一) 1.C. 2.C. 3.D. 4.22. 5.-2,32∪32,+∞. 6.[1,+∞). 7.(1)12,34.(2){x|x≠-1,且x≠-3}.8.-34.9.1. 10.(1)略.(2)72.11.-12,234. 121函数的概念(二) 1.C. 2.A. 3.D. 4.{x∈R|x≠0,且x≠-1}. 5.[0,+∞). 6.0. 7.-15,-13,-12,13.8.(1)y|y≠25.(2)[-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案

课题:§1.1 集合 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是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此外,集合理论的应用也变得 更加广泛。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理解集合“属于”关系; (2)牢记常用的数集及其专用的记号。 (3)理解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深入理解集合的含义。 (2)学生自己归纳本节所学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对待不同问题,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 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 合(set)(简称为集)。 3.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例: (3)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一样,我们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例: 4.思考1: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