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各种消毒剂

(完整版)各种消毒剂
(完整版)各种消毒剂

各种消毒方法简介

一、过氧乙酸

1、过氧乙酸消毒剂腐蚀性极强,必须稀释后使用,属于广谱高效环保型消毒剂。对病毒、细菌、真菌和芽孢均能快速杀灭。对皮肤、粘膜、眼睛上呼吸道有刺激性气味。本品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强刺激性。

2、使用方法:

a.对地面、墙壁、门窗消毒:浓度0.2%-0.5% 喷洒,喷药量200-300mg/m2,也可以用抹布

/纱布蘸取消毒液擦拭,门窗密闭作用60分钟以上。

b.对房间空间消毒:15%,7ml/m3,放入可加热器皿中电磁炉加热蒸发,密闭门窗熏蒸120

分钟。或者用浓度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8ml/m3,喷雾消毒,保持时间应当为30-60分钟,然后通风换气。

c.衣服消毒:15%,衣服悬挂室内,将消毒液放入可加热器皿中电磁炉加热蒸发,密闭门

窗熏蒸60-120分钟。

d.对器具消毒:0.5%的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以上。

e.对培养箱可用0.2%-0.5% 的过氧乙酸溶液喷洒或者擦拭

f.对手部污染严重时:0.2%的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者擦拭,流水冲干净

3、注意事项

a防止腐蚀和损伤(护目镜、手套、防护鞋)

b对大理石和水磨石有损坏作用

c确保使用浓度:本物质不稳定,配制时保证浓度,随时使用随时配制,防止过期使用使用前可用专用试纸测试浓度。

二、75%酒精

1、70%—75%酒精主要用于消毒,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而浓度过低,虽可以进入细菌,但不能将体内的蛋白质凝固。

2、酒精消毒不是立即就能起作用的,常规消毒,要保留在手上至少30s,双手来回擦,杀灭细菌30s-60s,病毒3-10min,真菌孢子30-60min。

一般来说1小时应该消毒一次,时间长酒精挥发完就没有消毒效果了。

3、注意事项:不要长时间使用75%酒精消毒,同种消毒液长时间使用可能造成菌体的耐抗

性,仪器可与苯扎溴按交替使用,人体可以与碘酒交替使用

三、84消毒液

1、84消毒液是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的高效消毒剂,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5.5%-6.5%。漂白原理:NaClO水解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

2、酸性比碳酸还弱,但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肠道致病菌,细菌芽孢,适用于物体表面、白大褂、污染物品消毒。

3、使用方法:将本品与水以1:24的比例稀释后浸泡抹布、拖布后,进行擦拭,拖洗,或者喷洒,作用时间为30min

3、注意事项:

a.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一般稀释使用,浓度:2-5mg84加入1L水中,浸泡时间为10-30

分钟,

b.84为含氯消毒剂,氯具有挥发性,所以盛装容器密闭性要好,否则达不到消毒效果。

c.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消毒剂混用,以防加大空气中的氯含量导致氯中毒。

d.对金属具有腐蚀作用,本品应现配现用,勿用50℃热水稀释,

四、乳酸

1、乳酸熏蒸消毒,属于气体消毒,浓度为50%,将乳酸放入开放性器皿加热使其挥发,相对湿度60%以上消毒效果比较好,熏蒸半小时以上,对霉菌有效果

2、熏蒸过程中保持空调系统运行,人不要留在空间,无菌室可提前一天下班前熏蒸,第二天人再进入。

五、甲醛

1、甲醛消毒主要以熏蒸为主,当相对湿度在65%以上,温度在24-40℃时,醛气体的消毒作用最强。

2、方法:10ml/m3的比例准备36%的甲醛溶液,2-3g/m3的比例准备高锰酸钾溶液

在不锈钢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用双层纱布盖住桶口,再倒入36%甲醛溶液,甲醛气体扩散30min,启动空调让甲醛气体循环,20min,关闭通风系统,房间熏蒸消毒,时间不少于7小时,开启空调系统,用75%酒精喷洒环境。

3、熏蒸结束后保持换气2小时,以达到对人不伤害。

六、臭氧

1、臭氧时一种强氧化剂,属于高效广谱灭菌,对灭菌反应迅速,杀菌作用强,30min内杀

死大部分细菌,60min可杀死细菌芽孢,作用1分钟可杀死酵母,作用30min能杀死绝大多数霉菌,主要用于空气、物体和水的消毒。

2、绿色灭菌,无污染,但不能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使用。

七、紫外线消毒

紫外线穿透力差,只对物品表面有消毒作用,在外等离照射表面1-1.5m有效,在外线对人体有害,一般作用30min后就能消灭90%细菌,不能干净彻底杀灭细菌,对病毒没有作用,对霉菌的作用很差,有死角,紫外灯灭菌能力随时间增加而减退,一般照射1000小时后,就要考虑更换。

各种消毒剂优点和缺点

精心整理一、含氯消毒剂 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常见消毒剂型: ①液氯,含氯量大于99.5%(V/V);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① ② ③ 优点: ①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②毒性低; ③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缺点: 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

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③有腐蚀性; 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杀菌作用通常能杀灭细菌繁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 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或灭菌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 ② ③ 面: ④ ⑤ A B C温度温度增高可加强杀菌作用。但不能对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否则会导致其分解,使杀菌效果降低; D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可损耗有效氯,影响其杀菌作用。对低浓度消毒液的影响比较明显。淀粉、脂肪、醇类的影响较小(甲醇对次氯酸钠反而有增效作用),但有机物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影响较小; E还原性物质硫代硫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还原性物质,亦可降低其杀菌作用。在消毒污水时应予以注意;

6使用注意事项 ①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 ②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③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 ④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的有机物清除; ⑤勿用于手术缝合线的灭菌; ⑥ 1 2 3 ① ② ③作饮水消毒时不仅可杀死水中微生物,而且能杀灭原虫和藻类,具有提高水质和除臭作用。消毒后不产生有害物质,国外称它为理想的化学消毒剂。 缺点: ①有机物对该消毒剂有一定的影响; ②对碳钢、铝、不锈钢等手术器械有一定的腐蚀性;

各种消毒剂优点和缺点.docx

精心整理 一、含氯消毒剂 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至今仍然是 一种优良的消毒剂。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常见消毒剂型: ①液氯,含氯量大于99.5% ( V/V ); 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 (W/W ); 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 ( W/W ); ④三合二,含有效氯56% (W/W ); 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10% (W/W ); ⑥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 (W/W ); ⑦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 (W/W ); ⑧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 2.6% (W/W )。 杀菌原理: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有 3 点: ①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并 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亡; ②新生态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 ③ 氯化作用,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形成氮氯化合物,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最后 引起细菌的死亡。 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②毒性低; ③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缺点: 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

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③有腐蚀性; ④易受机物, pH 等的影响。 杀菌作用通常能杀灭细菌繁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 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或灭菌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 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0 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消毒液浸泡30 分钟以上;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0mg/L 的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 ② 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 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1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 ;水泥地面: 350mL/m2 ,土质地面, 1000mL/m2 ),作用 30 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 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60 分钟以上。 ④ 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漂白粉等粉剂含氯消毒剂按排泄物的物中,略加搅拌后,作用 2-6 小时,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中并搅拌均匀,作用 2 小时后排放。 1/5 50mg/L 用量加入排泄 用量加入污水 ⑤影响杀菌因素 A浓度与作用时间一般规律是药物浓度愈高,作用时间愈久,杀菌效果愈好。但漂白粉与三合 二药物浓度增高,其溶液 pH 值亦随之上升,有时反需延长作用时间才能灭菌; B酸碱度 pH 值愈低,杀菌作用愈强。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 酸浓度,而溶液 pH 值愈低,则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随着 pH 值上升,愈来愈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 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 C温度温度增高可加强杀菌作用。但不能对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否则会导致其分解,使杀菌效 果降低; D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可损耗有效氯,影响其杀菌作用。对低浓度消毒液的影响比较明显。淀粉、脂肪、醇类的影响较小(甲醇对次氯酸钠反而有增效作用),但有机物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影响较小; E还原性物质硫代硫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还原性物质,亦可降低其杀菌作 用。在消毒污水时应予以注意; F水质的硬度硬度小于 400mg/L ,对其杀菌作用影响不大。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常用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化学消毒剂种类繁多,人们在消毒实践中,总要选择比较理想的化学消毒剂来使用。作为一个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杀菌谱广;(2)使用有效浓度低;(3)杀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稳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温下使用;(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8)对物品无腐蚀性;(9)无臭无味,无色;(10)毒性低,消毒后无残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12)价格低廉;(13)运输方便;(14)可大量生产供应。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据被消毒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某种消毒剂。 1 戊二醛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其灭菌浓度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碱性戊二醛常用于医疗器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 值。PH在7.5-8.5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戊二醛杀菌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达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因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它的pH低于5,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1)杀菌原理: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疏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2)主要优缺点:

各种消毒剂优点和缺点

精心整理 一、含氯消毒剂 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常见消毒剂型: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① ②③优点: ① 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② 毒性低; ③ 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缺点:

精心整理 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 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③有腐蚀性; 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杀菌作用通常能杀灭细菌繁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 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 ② ③ 面: ④ ⑤ A B 氢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 C温度温度增高可加强杀菌作用。但不能对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否则会导致其分解,使杀菌效果降低; D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可损耗有效氯,影响其杀菌作用。对低浓度消毒液的影响比较明显。淀粉、脂肪、醇类的影响较小(甲醇对次氯酸钠反而有增效作用),但有机物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影响较小; E还原性物质硫代硫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还原性物质,亦可降低其杀菌作用。在消毒污水时应予以注意;

. . F水质的硬度硬度小于400mg/L,对其杀菌作用影响不大。 6使用注意事项 ①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 ②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③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 ④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的有机物 清除; ⑤勿用于手术缝合线的灭菌; ⑥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纺织品时,消毒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二、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高效消毒剂,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作用。它不属于含氯消毒剂,实际上为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在生产稳定性二氧化氯及二元包装的二氧化氯。 1杀菌原理 二氧化氯的杀菌原理: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能使微生物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导致氨基酸链断裂,蛋白质失去功能,使微生物死亡,它的作用即不是蛋白质变性,也不是氯化作用,而是强大的氧化作用,这种作用比氯化作用至少强2.5倍。 2杀菌作用 二氧化氯杀菌谱广,包括几乎所有的常见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繁殖体、细菌芽胞、真菌病毒以及抵抗力强的肝炎病毒等。 3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广谱、高效,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快速无毒使用安全; ②使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作灭菌剂,也可作为消毒、防腐剂和保鲜剂; ③作饮水消毒时不仅可杀死水中微生物,而且能杀灭原虫和藻类,具有提高水质和除臭作用。消毒后不产生有害物质,国外称它为理想的化学消毒剂。 缺点: ①有机物对该消毒剂有一定的影响;

游泳池消毒剂不同种类的优缺点

泳池的池水需要定期消毒,市面上常用的消毒剂种类还是很多的,但是每一种的效果和对池水的影响是不同的,选择起来需要根据情况来匹配适合自己的。 游泳池通常都是使用一些化学药剂来作为消毒剂,而投加化学消毒药剂法,通常是氯系消毒剂,常用氯系消毒剂有:液氯、次氯酸钙(漂白粉)、次氯酸钠(高效漂白粉、漂水)、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 一、液氯 优点: 含有 99.99%的有效氯,杀菌力强,并有较强的持续杀菌能力和除藻除臭除味的能力。应用广泛,技术工艺比较成熟,消毒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价廉,常用于自来水厂消毒。 不足: 一般剂量对病毒、病原虫等无效,不能氧化一般的杀虫剂等复杂化合物,受 PH 影响大与某些有机物反应生成难闻的氯臭味。液氯作为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也很明显,氯系消毒剂本身与副产物对人体健康有损害。其使用危险,需要特别的安全装备,液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都应有专业的安全措施。加入游泳池后,其酸性特别强。需要加大量的碱调节 pH 值,所以,液氯在游泳池中已很少使用。 二、漂白粉 优点: 应用最广,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OCl)2],含有效氯 25%一 30%,次氯酸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游泳池消毒剂,有效成分次氯酸可渗入细胞内,氧化细胞酶的硫氢基因,破坏细胞代谢。可以应用在不同水质条件的水中,杀菌效果良好。酸性环境中其杀菌力强而迅速,高浓度能杀死芽胞。 不足: 性质不稳定,可被光、热、潮湿及 CO2 所分解,故应密闭保存于阴暗干燥处,时间不超过 1 年。因其有腐蚀及漂白作用,故不宜用于金属器械及有色纺织物。如其存放太久,应按实际有效氯含量配制。并且漂白粉反应后有残渣,堵塞管道,影响水质,现逐步被淘汰。 三、次氯酸钠 [NaOCl]别名高效漂白粉。纯品为白色粉末,通常为灰绿色结晶,在空气中不稳定。次氯酸钠有氯的气味,能与水混溶.溶液呈碱性.乳状原液的 pH 值高达 12,随水溶液稀释度增加,pH 值可降至 7~9。性不稳定,遇热分解加速。对物品有漂白与腐蚀作用。 优点: 其有效氯含量一般在 10%—12%,比液氯的危险程度低,消毒效果良好。

各种消毒剂优点和缺点修订稿

各种消毒剂优点和缺点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含氯消毒剂 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常见消毒剂型: ①液氯,含氯量大于%(V/V); 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 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 ④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 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10%(W/W); ⑥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 ⑦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 ⑧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W/W)。 杀菌原理: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有3点: ①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亡; ②新生态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 ③氯化作用,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形成氮氯化合物,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最后引起细菌的死亡。 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②毒性低; ③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缺点: 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 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③有腐蚀性; 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杀菌作用通常能杀灭细菌繁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 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或灭菌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 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mL/m2,土质地面,1000mL/m2),作用3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60分钟以上。 ④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漂白粉等粉剂含氯消毒剂按排泄物的1/5用量加入排泄物中,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⑤影响杀菌因素 A 浓度与作用时间一般规律是药物浓度愈高,作用时间愈久,杀菌效果愈好。但漂白粉与三合二药物浓度增高,其溶液pH值亦随之上升,有时反需延长作用时间才能灭菌; B酸碱度 pH值愈低,杀菌作用愈强。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酸浓度,而溶液pH值愈低,则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随着pH值上升,愈来愈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

常用化学消毒剂性能及使用特点

常用化学消毒剂性能及使用特点 一、乙醇(酒精) 乙醇属中效消毒剂,目前医院使用很普遍。 (1)杀菌原理 醇类消毒剂杀灭微生物依靠三种作用:①破坏蛋白质的肽健,使之变性;②侵入菌体细胞,解脱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使之失去活性,引起微生物新陈代谢障碍;③溶菌作用。 (2)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具有中效、速效的杀菌作用; ②无毒、无刺激,对金属无腐蚀性; 缺点: ①受有机物影响大; ②易挥发,不稳定。 (3)杀菌作用:乙醇为中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及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胞,短时间不能灭活乙肝病毒。 (4)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 (5)使用方法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乙醇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用70%的乙醇溶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外科洗手消毒,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5分钟。 ②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5)注意事项 ①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 ②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③勿用于涂有醇溶性涂料表面的消毒; ④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 ⑤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的有机物清除。 二、新洁尔灭 新洁尔灭属季铵盐类消毒剂,它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消毒学分类上属低效消毒剂。 (1)杀菌原理 该消毒剂杀菌作用机制主要有:①改变细胞的渗透性,使细菌破裂;②使蛋白质变性;③抑制细菌体内某些酶,使之失去活性;④因其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可高浓度聚集于菌体表面,影响细胞的新陈代谢。 (2)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无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消毒剂分类

1卤素类消毒剂 卤素类消毒剂包括: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含溴消毒剂。 1.1 含氯消毒剂包括无机类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有机类含氯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氯海因),属于高效消毒剂。 有机含氯消毒剂杀菌力强于无机含氯消毒剂,在水中使用药效持久,是以非离解形式起到杀菌作用的,所以在酸性环境中其杀菌效果好,碱性环境稍差。 该类消毒剂性质稳定、易储存、使用方便、高效、消毒谱广,是环境消毒的首选消毒剂。缺点是易受有机质、还原性物质和酸碱度的影响,另外有机氯消毒剂对人畜有一定的危害性。 1.2 含碘消毒剂有碘酊、碘伏、复合碘制剂等。属于中效消毒剂。 碘酊具有快速而高效地杀灭细菌、芽胞、各种病毒及真菌的作用,早就成为外科消毒的首选消毒药。 碘伏类消毒剂的优点是:消毒谱广,对各种细菌、芽胞、病毒以及真菌均有杀灭能力;作用快速;气味小,无刺激,无腐蚀、毒性低;性质稳定、耐贮存。 缺点是在酸性环境下(pH=2~5范围内)消毒效果好,对金属有腐蚀作用;pH值偏高时,杀菌效果较差;碘杀菌的有效成分是游离碘,还原物质存在时消毒效果下降;另外日光会加速碘伏的分解,故应避光保存。 1.3 含溴消毒剂如二溴海因、溴氯海因、含溴异氰尿酸类等等。其杀菌效力与含氯消毒剂相似,但价格高,所以在畜禽消毒上很少应用,但在清除水藻上具有优越的性能。 2 氧化剂类消毒剂 氧化剂类消毒剂常见的有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这两个都是高效消毒剂。 过氧乙酸是用于环境消毒较好的消毒剂,在低温环境下仍有很好的杀菌效果,常用于冷库的消毒。它的缺点是不稳定、遇热易爆炸、易分解失效、有腐蚀性和刺激性。 高锰酸钾常用作畜禽运输工具和畜禽舍内的消毒。例如高锰酸钾-甲醛熏蒸法。 该类消毒剂性质稳定,使用方便,消毒效果良好。缺点是还原物质存在时消毒效果下降,日光会加速分解,故应避光保存。 3 醛类消毒剂 有福尔马林溶液、戊二醛等,成本较高,主要用于器械的消毒,作为环境消毒受到成本的限制。 4 酚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有来苏尔、煤酚皂溶液、复合酚等。复合酚的消毒力强于前两种,完全可以取代前两种。 此类消毒剂的优点是性质较稳定、生产工艺简单,对物品腐蚀性轻微,可用于畜禽舍的环境消毒,对各种细菌和有囊膜病毒的杀灭能力较强。 缺点是对结核杆菌和芽胞的作用不确切,对非囊膜病毒的效果较差;易受碱性物质和有机物的影响;有特殊臭味,有一定的刺激性,活畜禽消毒使用很受限制。酚能造成环境污染,其使用逐步受到限制。 5 季铵盐类消毒剂

养殖场常用消毒剂的优缺点_王玉成

消毒就是防止外来的病原体传入养殖场内,杀灭或清除外界环境中病原体、消灭疫病源头的好办法,通过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以防止疫病的发生或防止传染病的扩大与蔓延,确保安全生产。消毒还是疫苗免疫和药物防治缺陷的补充,只有环境控制、免疫、药物防治和消毒四者共同作用,保持环境清洁卫生,通过消毒工作减轻外界病原对养殖场的压力,保证畜禽健康成长,减少疫病危害的机会。随着规模化猪场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步懂得了消毒的重要性。在生产中使用消毒剂消毒,已经成为消毒的主要方式。但在实践生产中,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对消毒剂的要求很高。单一消毒剂都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穿透有机物能力弱,受环境温度影响大,使用浓度高。当有机物存在粪、尿、泥土等,病原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温、湿度变化大,被消毒物品表面结构各异,水质(硬度、酸碱度)差异大时,复合消毒剂是理想选择。只有复合型消毒剂才能聚众家之所长,达到综合生物安全计划的要求。 酚类有苯酚、鱼石脂、甲酚等。其性质稳定,在酸性中作用较强。但有特殊气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纺织品染色和损坏橡胶,对动物体毒性较强。 醇类75%的乙醇常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的消毒。其作用快,性质稳定,基本无毒,无腐蚀性。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 酸类无机酸的作用机理为,杀菌作用取决于离解的氢离子,高浓度的氢离子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或水解,从而杀死繁殖型微生物与芽孢。但腐蚀性较强,穿透力较差。有机酸的作用机理为,杀菌作用取决于不电离的分子,透过细菌的细胞膜而对细菌起杀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有杀灭和抑制作用,也可杀灭流感病毒。碱性环境下效果较差,杀菌作用较弱。 碱类主要包括氢氧化钠、生石灰。作用机理为氢氧根离子使蛋白质水解、变性或沉淀。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孢和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寄生虫卵也有杀灭作用。易灼伤组织,有腐蚀性,不适用于水的消毒,极易吸湿受潮,单一成分,杀毒范围窄,粗制品含量低。火碱消毒的缺陷,存在有机物时,降低消毒效果;无表面活性作用;灼伤皮肤、眼晴、呼吸道和消化道;易吸潮,导致结块、失效;腐蚀金属,破坏环境;只能用于空舍消毒。 醛类常用的有甲醛、戊二醇、环氧乙烷。作用机理为,使蛋白质变性,发挥杀菌作用。杀菌作用较醇类强,杀菌谱广泛且作用强,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和真菌均有杀灭作用。可硬化组织。但使用受限,有刺激性、毒性。长期使用会致癌,易造成皮肤上皮细胞死亡。受污物、温度、湿度影响较大。易产生过敏,可以引起哮喘。但消毒效果受温度影响大,低温无效;有机物和低pH值均会使其失去消毒效果;高毒和高刺激性,可引起气喘病,具有潜在的致癌性;稀释比例小,用量大。 氧化剂主要有双氧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作用机理为,通过氧化细菌体内的活性基团,破坏菌体蛋白或酶蛋白。作用快而强,对细菌、病毒、霉菌和芽孢均有效。仅对表面有作用,易分解,不稳定。 卤素类如氟化钠对真菌及芽孢有强大的杀菌力,1% ̄2%的碘酊常用作皮肤消毒,碘甘油常用于黏膜的消毒。作用机理为,通过卤化、氧化作用使有机物分解或丧失功能。但对金属腐蚀性大,用量大,使用条件受限,易分解。碘制剂的缺点为,效果短暂,消毒池内1天即可失效;在阳光下易分解,易产生污点;对水生动物有一定的毒性,有机物存在时效果降低;对口蹄疫病毒作用慢,2% ̄3%的浓度需要1小时才能杀死。 重金属盐类如升汞,销酸银、蛋白银等,作用机理为,离子与菌体蛋白结合,产生沉淀。高浓度杀菌,低浓度抑菌,防腐作用较强。但污染大,仅对细菌和真菌有效,低温、有机物能降低效果。 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新洁尔灭,一般用于皮肤、黏膜、手术器械、工作服的消毒。作用机理为,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并使菌体蛋白变性。杀菌作用强,无腐蚀、刺激性和漂白性,易溶于水,不污染物品,在碱性和中性介质中杀菌力强,但在酸性介质中效果大减。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的效果较弱。 季胺盐消毒剂只对细菌有效,对病毒几乎无效,在有机物存在条件下几乎无效,对水生动物毒性较大。 养殖场常用消毒剂的优缺点 王玉成(辽宁省朝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122000)誅兽药 觼訐託訝 养殖技术顾问2013.4

常用化学消毒剂性能及使用特点比较

----------------------- Page 1----------------------- wyq 常用化学消毒剂性能及使用特点比较 目录总则:理想的化学消毒剂特质 (2) 1、过氧乙酸.............................................................................. .....2 2、含氯消毒剂.............................................................................. .4 3、二氧化氯 (6) 4、臭氧.............................................................................. ...........7 5、乙醇(酒精).. (10) 6、新洁尔灭 (11) ----------------------- Page 2----------------------- wyqwyqwyq 按: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二氧化氯类产品的"敌人",包括:次 氯酸钠(钙)、臭氧、碘伏、洁而灭、酒精、过氧乙酸等。我们既不能贬低别 的类别产品也不能对自己的产品没有信心。这一切的前提是:科学、全面的 了解各类产品的性能及优缺点。只有知己知彼、扬长避短才能服务好客户, 作好我们的工作。以下是我对这些产品的总结和摘抄。总则:理想的化学消 毒剂特质(1)杀菌谱广;(2)使用有效浓度低; (3)杀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稳定;(5)易溶于水; (6)可在低温下使用;(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8) 对物品无腐蚀性;(9)无臭无味,无色;(10)毒性低,消 毒后无残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12)价格 低廉;(13)运输方便;(14)可大量生产供应。 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据被消毒 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某种消毒剂。 1、过氧乙 酸过氧乙酸又叫过醋酸,它是目前所有化学消毒剂中比较突出的一种消毒 剂。属高效消毒剂、市售浓度为16-20%。(1)杀菌原理: 过氧乙酸的杀菌原理有两点:①依靠强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造成 微生物死亡;②通过改变细胞内的pH 值,而损伤微生物。 (2)主要优缺点: ----------------------- Page 3----------------------- 优点:①高效广谱能杀灭一切微生物、杀菌效果可靠;②杀菌快速、彻底; ③可用于低温消毒;④毒性低、消毒后物品上无残余毒性,分解产物对人体无害; ⑤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推广应用。缺点:①易挥发,不稳定,贮存过程中 易分解,遇有机物、强碱、金属离子或加热分解更快;②高浓度稳定但浓度超过45% 时,剧烈振荡或加热可引起爆炸;③有腐蚀和漂白作用;④有强烈酸味,对皮

常用消毒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常用消毒剂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一)含氯(溴)消毒剂 含氯(溴)消毒剂是使用最广的消毒剂,常用品种有漂白粉、次氯酸钙(漂粉精)、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优氯净)、三氯异氰尿酸、氯化磷酸三钠、二氯海因、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有粉剂、片剂、液体等多种剂型。 含氯(溴)消毒剂属于高效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高浓度时能杀灭细菌芽孢,适用于饮用水、餐饮具、果蔬、环境与物体表面等以及污水污物与排泄物分泌物的消毒。 1.使用方法: (1)液体可采用喷雾、浸泡、擦拭等方法消毒。一般预防性消毒与低水平消毒浓度为有效氯(溴) 250mg/L~500 mg/L,中水平消毒浓度为有效氯(溴) 1000mg/L~2000mg/L,高水平消毒浓度为有效氯(溴) 2000mg/L~4000mg/L。如遇血、痰、体液等有机物污染,有效氯含量应提高至5000 mg/L~10000mg/L。 (2)干粉可用于铺垫墓葬、地面和排泄物的消毒。排泄物、呕吐物等消毒,有效氯含量应达到10000mg/L~50000mg/L。(3)用漂白粉配制水溶液时应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边加水边搅拌成乳液,静置沉淀,取澄清液。 (4)用于饮用水消毒时,剂量约为5mg/L。

2.注意事项: (1)保存在密闭容器内,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2)注意消毒剂对织物的漂白作用和对金属的腐蚀作用。(3)使用液不稳定,应在使用时配制,浸泡消毒时加盖,并注意有效期。 (4)用于果蔬消毒和餐饮具消毒时,在消毒完成后应用清水冲洗。 (5)漂白粉使用前应测定有效氯的含量,依实测含量配制使用消毒液。 (二)过氧乙酸 过氧乙酸为酸性透明液体,属于高效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结核杆菌(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温度在0℃以下时,仍可保持活性,适用于餐饮具、果蔬、环境、物体表面等的消毒。 1.使用方法: (1)采用喷雾、浸泡、擦拭等方法消毒,一般预防性消毒与低水平消毒浓度为0.1%以内,中水平消毒浓度为0.1%~0.2%,高水平消毒浓度为0.2%或以上。 (2)采用熏蒸方法消毒,过氧乙酸浓度1~3g/m3,加热熏蒸,可用于室内空气、墙壁、地板、设备、家具等消毒。2.注意事项: (1)过氧乙酸性质不稳定极易分解,,尤其是遇重金属离

常用消毒剂的优缺点是什么

常用消毒剂的优缺点? 1、升汞:优点是:杀菌作用强, 缺点是:腐蚀金属器械,消毒的范围小。另外属于重金属,对人体污染。 用途是:非金属器皿消毒 2、红汞:优点:无刺激性 缺点:抑菌力弱,消毒的范围小。 用途:皮肤粘膜,小创伤消毒 3、硝酸银:优点:能杀菌,可以接触皮肤。 缺点:有腐蚀性,属于重金属,对人体污染 用途: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球菌感染眼及尿道粘膜消毒。 4、高锰酸钾:优点:能杀菌。 缺点:氧化剂,不能接触衣物,消毒范围小。 用途:皮肤,尿道消毒,蔬菜,水果消毒。 5、过氧乙酸:优点:能杀菌,无爆炸的危险。 缺点:属于氧化剂,性质不稳定,原液对皮肤、金属有强烈腐蚀性。 用途:塑料,玻璃,人造纤维消毒,皮肤消毒(洗手)。 6、漂白粉:优点:能杀菌 缺点:有效氯易挥发,有氯味,腐蚀金属,棉织品,刺激皮肤,容易潮解。 用途:地面,厕所物消毒空气,物品表面(0.5~1%喷雾)。 7、二氯异氰尿酸钠:优点:较稳定、杀菌力强。 缺点:氯气味大,有刺激 用途:消毒水、排泻物、分泌物等。 8、碘酒优点:能杀菌 缺点:刺激皮肤,不能与红汞同用。 用途:皮肤消毒。 9、酒精优点:能杀菌。容易买到 缺点:刺激皮肤、杀菌能力低,对芽孢无效。 用途:皮肤消毒。 10、甲醛优点:杀菌能力强 缺点:刺激性强,对人身体有污染,是室内环境重点治理的对象。 用途:浸泡,物品表面消毒.蒸汽消毒:10%溶液加等量水,蒸发,密闭房间6~ 24h,或加等量高锰酸钾,产生黄色浓烟,消毒房间。 11、来苏尔优点:杀菌能力强。 缺点:有特殊的气味 用途:地面、家具、器皿表面消毒,2%皮肤消毒。 12、绿新素优点:杀菌能力强,无色、无味、无腐蚀、无刺激、环保无污染,世界上 最新的杀菌剂。 用途:地面、物体表面、室内、室外、皮肤、瓜、果、蔬菜、空气消毒、 衣物消毒、车辆、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全效型的杀菌剂。

很全的各种消毒剂优缺点

各种消毒剂优缺点 (备注:气体检测浓度单位ppm与毫克/立方米的换算关系) 2008-12-29 12:07:41| 分类:默认分类阅读25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含氯消毒剂 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常见消毒剂型: ①液氯,含氯量大于99.5%(V/V); 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 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 ④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 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10%(W/W); ⑥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 ⑦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 ⑧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2.6%(W/W)。 杀菌原理: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有3点: ①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亡; ②新生态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 ③氯化作用,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形成氮氯化合物,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最后引起细菌的死亡。 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②毒性低; ③③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缺点: 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

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③有腐蚀性; 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杀菌作用通常能杀灭细菌繁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 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或灭菌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mL/m2,土质地面,1000mL/m2),作用3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60分钟以上。 ④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漂白粉等粉剂含氯消毒剂按排泄物的1/5用量加入排泄物中,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⑤影响杀菌因素 A 浓度与作用时间一般规律是药物浓度愈高,作用时间愈久,杀菌效果愈好。但漂白粉与三合二药物浓度增高,其溶液pH值亦随之上升,有时反需延长作用时间才能灭菌; B酸碱度pH值愈低,杀菌作用愈强。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酸浓度,而溶液pH值愈低,则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随着pH值上升,愈来愈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 C温度温度增高可加强杀菌作用。但不能对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否则会导致其分解,使杀菌效果降低; D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可损耗有效氯,影响其杀菌作用。对低浓度消毒液的影响比较明显。淀粉、脂肪、醇类的影响较小(甲醇对次氯酸钠反而有增效作用),但有机物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影响较小; E还原性物质硫代硫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还原性物质,亦可降低其杀菌作用。在消毒污水时应予以注意; F水质的硬度硬度小于400mg/L,对其杀菌作用影响不大。 6使用注意事项 ①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 ②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③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

各种消毒剂优点和缺点

各种消毒剂优点和缺点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一、含氯消毒剂 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常见消毒剂型: ①液氯,含氯量大于%(V/V); 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 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 ④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 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10%(W/W); ⑥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 ⑦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 ⑧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W/W)。 杀菌原理: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有3点: ①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亡; ②新生态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 ③氯化作用,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形成氮氯化合物,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最后引起细菌的死亡。 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②毒性低; ③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缺点: 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 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③有腐蚀性; 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杀菌作用通常能杀灭细菌繁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 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或灭菌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mL/m2,土质地面,1000mL/m2),作用3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60分钟以上。 ④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漂白粉等粉剂含氯消毒剂按排泄物的1/5用量加入排泄物中,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⑤影响杀菌因素 A 浓度与作用时间一般规律是药物浓度愈高,作用时间愈久,杀菌效果愈好。但漂白粉与三合二药物浓度增高,其溶液pH值亦随之上升,有时反需延长作用时间才能灭菌; B酸碱度 pH值愈低,杀菌作用愈强。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酸浓度,而溶液pH值愈低,则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随着pH值上升,愈来愈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与次氯酸根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

各种消毒剂优缺点

各种消毒剂优缺点 2008-12-29 12:07:41| 分类:默认分类阅读25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含氯消毒剂 凡是能溶于水,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统称含氯消毒剂。它是一种古老的消毒剂,但至今仍然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通常所说的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并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该消毒剂分为以氯胺类为主的有机氯和以次氯酸为主的无机氯。前者杀菌作用慢,但性 能稳定,后者杀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稳定。 常见消毒剂型: ①液氯,含氯量大于99.5%(V/V); 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 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 ④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 ⑤次氯酸钠,工业制备的含有效氯10%(W/W); ⑥二氯异氰尿酸钠,含有效氯60%(W/W); ⑦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 ⑧氯化磷酸三钠,含有效氯2.6%(W/W)。 杀菌原理:含氯消毒剂的杀菌机理有3点: ①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过扩散到带负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 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磷酸脱氢酶,使糖代谢失衡而致细菌死亡; ②新生态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 ③氯化作用,氯通过与细胞膜蛋白质结合,形成氮氯化合物,从而干扰细胞的代谢,最后引起细菌 的死亡。 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杀菌谱广、作用迅速、杀菌效果可靠; ②毒性低; ③③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缺点: ①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 ②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③有腐蚀性;

④易受机物,pH等的影响。 杀菌作用通常能杀灭细菌繁体、病毒、真菌孢子及细菌芽胞。 使用方法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或灭菌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 消毒液浸泡30分钟。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药物浓度和作用时 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墙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mL/m2,土质地面,1000mL/m2),作用30分钟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60分钟以上。 ④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漂白粉等粉剂含氯消毒剂按排泄物的1/5用量加入排泄物中,略加搅拌后,作用2-6小时,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 作用2小时后排放。 ⑤影响杀菌因素 A 浓度与作用时间一般规律是药物浓度愈高,作用时间愈久,杀菌效果愈好。但漂白粉与三合二药 物浓度增高,其溶液pH值亦随之上升,有时反需延长作用时间才能灭菌; B酸碱度pH值愈低,杀菌作用愈强。含氯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酸浓度,而溶液pH值愈低,则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随着pH值上升,愈来愈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氢与次氯酸根 离子,而失去杀菌作用; C温度温度增高可加强杀菌作用。但不能对次氯酸钠溶液加热,否则会导致其分解,使杀菌效果降 低; D有机物有机物的存在可损耗有效氯,影响其杀菌作用。对低浓度消毒液的影响比较明显。淀粉、脂肪、醇类的影响较小(甲醇对次氯酸钠反而有增效作用),但有机物对二氯异氰尿酸钠影响较小; E还原性物质硫代硫酸盐、亚铁盐、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还原性物质,亦可降低其杀菌作用。 在消毒污水时应予以注意; F水质的硬度硬度小于400mg/L,对其杀菌作用影响不大。 6使用注意事项 ①应置有盖容器中保存,并及时更换; ②勿用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③浸泡消毒时,物品勿带过多水分; ④勿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污染表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应将表面粘附的有机物清除; ⑤勿用于手术缝合线的灭菌; ⑥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纺织品时,消毒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