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七届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13第十七届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13第十七届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最新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计

全卷共六题,总分140分

一、(20分)在一大水银槽中竖直插有一根玻璃管,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已知槽中水银液面以上的那部分玻璃管的长度76cm l =,管内封闭有31.010mol n =?-的空气,保持水银槽与玻璃管都不动而设法使玻璃管内空气的温度缓慢地降低10℃,问在此过程中管内空气放出的热量为多少?已知管外大气的压强为76cm 汞柱高,每摩尔空气的内能V U C T =,其中T 为绝对温度,常量1V 20.5J (mol K)C =??-,普适气体常量18.31J (mol K)R =??-。 二、(20分)如图复17-2所示,在真空中有一个折射率为n (0n n >,0n 为真空的折射率)、半径为r 的质

地均匀的小球。频率为ν的细激光束在真空中沿直线

BC 传播,

直线BC 与小球球心O 的距离为l (l r <),光束于小球体表面的点C 点经折射进入小球(小球成为光传播的介质),并于小球表面的点D 点又经折射进入真空.设激光束的频率在上述两次折射后保持不变.求在两次折射过程中激光束中一个光子对小球作用的平均力的大小. 三、(25分)1995年,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CDF 实验组和DO 实验组在质子反质子对撞机TEV A TRON 的实验中,观察到了顶夸克,测得它的静止质量112251 1.7510eV/c 3.110kg m =?=?-,寿命

240.410s τ=?-,这是近十几年来粒子物理研究最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

1.正、反顶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势能可写为4()3S

a U r k

r

=-,式中r 是正、反顶夸克之间的距离,0.12S a =是强相互作用耦合常数,k 是与单位制有关的常数,在国际单位制中

250.31910J m k =??-.为估算正、反顶夸克能否构成一个处在束缚状态的系统,可把束缚状

态设想为正反顶夸克在彼此间的吸引力作用下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能构成束缚态,试用玻尔理论确定系统处于基态中正、反顶夸克之间的距离0r .已知处于束缚态的正、反夸克粒子满足量子化条件,即

021,2,3,22r h mv n

n π??

== ???

L

式中02r mv ??

???

为一个粒子的动量mv 与其轨道半径02r 的乘积,n 为量子数,346.6310J s

h =??-为普朗克常量.

2.试求正、反顶夸克在上述设想的基态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你认为正、反顶夸克的这种束缚态能存在吗? 四、(25分)宇宙飞行器和小行星都绕太阳在同一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飞行器的质量比小行星的质量小得很多,飞行器的速率为0v ,小行星的轨道半径为飞行器轨道半径的6倍.有人企图借助飞行器与小行星的碰撞使飞行器飞出太阳系,于是他便设计了如下方案:Ⅰ. 当飞行器在其圆周轨道的适当位置时,突然点燃飞行器上的喷气发动机,经过极短时间后立即关闭发动机,以使飞行器获得所需的速度,沿圆周轨道的切线方向离开圆轨道;Ⅱ. 飞行器到达小行星的轨道时正好位于小行星的前缘,速度的方向和小行星在该处速度的方向相同,正好可被小行星碰撞;Ⅲ. 小行星与飞行器的碰撞是弹性正碰,不计燃烧的燃料质量. 1.试通过计算证明按上述方案能使飞行器飞出太阳系;

2.设在上述方案中,飞行器从发动机取得的能量为1E .如果不采取上述方案而是令飞行器在圆轨道上突然点燃喷气发动机,经过极短时间后立即关闭发动机,以使飞行器获得足够的速度沿圆轨道切线方向离开圆轨道后能直接飞出太阳系.采用这种办法时,飞行器从发动机取得的能量的最小值用2E 表示,问

1

2

E E 为多少? 五、(25分)在真空中建立一坐标系,以水平向右为x 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 轴正方向,z 轴垂直纸面向里(图复17-5).在0y L ≤≤的区域内有匀强磁场,0.80m L =,磁场的磁感强度的方向沿z 轴的正方向,其大小0.10T B =.今把一荷质比

1/50C kg q m =?-的带正电质点在0x =,0.20m y =-,0z =处

静止释放,将带电质点过原点的时刻定为0t =时刻,求带电质点在磁场中任一时刻t 的位置坐标.并求它刚离开磁场时的位置和速度.取重力加速度210m s g =?-。

六、(25分)普通光纤是一种可传输光的圆柱形细丝,由具有圆形截面的纤芯A 和包层B 组成,B 的折射率小于A 的折射率,光纤的端

面和圆柱体的轴垂直,由一端面射入的光在很长的光纤中传播时,在纤芯A 和包层B 的分界面上发生多次全反射.现在利用普通光纤测量流体F 的折射率.实验方法如下:让光纤的一

端(出射端)浸在流体F 中.令与光纤轴平行的单色平行光束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光纤入射端面的中心O ,经端面折射进入光纤,在光纤中传播.由点O 出发的光束为圆锥形,已知其边缘光线和轴的夹角为0α,如图复17-6-1所示.最后光从另一端面出射进入流体F .在距出

射端面1h 处放置一垂直于光纤轴的毛玻璃屏D ,在D 上出现一圆形光斑,测出其直径为1d ,然后移动光屏D 至距光纤出射端面2h 处,再测出圆形光斑的直径2d ,如图复17-6-2所示.

1.若已知A 和B 的折射率分别为A n 与

B n ,求被测流体F 的折射率F n 的表达式.

2.若A n 、B n 和0α均为未知量,如何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以测出F n 的值?

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题参考解答

一、参考解答

设玻璃管内空气柱的长度为h ,大气压强为0p ,管内空气的压强为p ,水银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 ,由图复解17-1-1可知 0()p l h g p ρ+-= (1) 根据题给的数据,可知0p l g ρ=,得

p gh ρ= (2)

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S ,则管内空气的体积为

V Sh = (3)

由(2)、(3)式得

V

p g S

ρ= (4)

即管内空气的压强与其体积成正比,由克拉珀龙方程pV nRT =得 2

V g nRT S

ρ= (5)

由(5)式可知,随着温度降低,管内空气的体积变小,根据(4)式可知管内空气的压强也变小,压强随体积的变化关系为p V -图上过原点的直线,如图复解17-1-2

所示.在管内气体的温度由1T 降到2T 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由1V 变到2V ,体积缩小,

外界对气体做正功,功的数值可用图中划有斜线的梯形面积来表示,即有

221212121()22V V V W g V V g S S S V ρρ????

=+-= ? ?????

- (6)

管内空气内能的变化

V 21()U nC T T ?=- (7) 设Q 为外界传给气体的热量,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 Q U +=?,有

Q U W =?- (8) 由(5)、(6)、(7)、(8)式代入得

V 211()2Q n T T C R ?

?=-+ ??

? (9)

代入有关数据得

0.247J Q =-

0Q <表示管内空气放出热量,故空气放出的热量为

0.247J Q Q '=-= (10) 评分标准:本题20分 (1)式1分,(4)式5分,(6)式7分,(7)式1分,(8)式2分,(9)式1分,(10)式3分。

二、参考解答

在由直线BC 与小球球心O 所确定的平面中,激光光束两次折射的光路BCDE 如图复解17-2所示,图中入射光线BC 与出射光线DE 的延长线交于G ,按照光的折射定律有

0sin sin n n αβ= (1) 式中α与β分别是相应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由几何关系还可知

sin l

r

α=

(2) 激光光束经两次折射,频率ν保持不变,故在两次

折射前后,光束中一个光子的动量的大小p 和p '相等,即

h p p c

ν

'=

- (3) 式中c 为真空中的光速,h 为普朗克常量.因射入小球的光束中光子的动量p 沿BC 方向,射出小球的

光束中光子的动量p '沿DE 方向,光子动量的方向

由于光束的折射而偏转了一个角度2θ,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22()θαβ=- (4)

若取线段1GN 的长度正比于光子动量p ,2GN 的长度正比于光子动量p ',则线段12N N 的长度正比于光子动量的改变量p ?,由几何关系得 2sin 2

sin h p p c

ν

θθ?== (5) 12GN N ?为等腰三角形,其底边上的高GH 与CD 平行,故光子动量的改变量p ?的方向

沿垂直CD 的方向,且由G 指向球心O .

光子与小球作用的时间可认为是光束在小球内的传播时间,即

02cos /r t cn n

β

?=

(6)

式中0/cn n 是光在小球内的传播速率。

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光子所受小球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为 0sin cos n h p f t nr νθ

β

?=

=

? (7) 按照牛顿第三定律,光子对小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F f =,即 0sin cos n h F nr νθ

β

=

(8)

力的方向由点O 指向点G .由(1)、(2)、(4)及(8)式,经过三角函数关系运算,最后可得

02

1n lh F nr

ν

?=??? (9) 评分标准:本题20分

(1)式1分,(5)式8分,(6)式4分,(8)式3分,得到(9)式再给4分。

三、参考解答

1.相距为r 的电量为1Q 与2Q 的两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Q F 与电势能Q U 公式为

122

Q Q

Q Q F k r = 12

Q Q

Q Q U k r =- (1) 现在已知正反顶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势能为

4()3S a

U r k r

=-

根据直接类比可知,正反顶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力为

24()3S

a F r k r

=- (2)

设正反顶夸克绕其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为v ,因二者相距0r ,二者所受的向心力均为0()F r ,二者的运动方程均为

2

200

4/23t S a m v k r r = (3) 由题给的量子化条件,粒子处于基态时,取量子数1n =,得

0222t r h

m v π??- ???

(4)

由(3)、(4)两式解得

2

0238S t h r m a k

π= (5)

代入数值得

170 1.410m r =?- (6)

2. 由(3)与(4)两式得 43S a v k

h π??

=

???

(7)

由v 和0r 可算出正反顶夸克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3

022

2(/2)2(4/3)

t S r h T v m k a ππ== (8) 代入数值得

241.810s T =?- (9) 由此可得 /0.2T τ= (10)

因正反顶夸克的寿命只有它们组成的束缚系统的周期的1/5,故正反顶夸克的束缚态通常是不存在的.

评分标准:本题25分

1. 15分。(2)式4分,(5)式9分,求得(6)式再给2分。

2. 10分。(8)式3分。(9)式1分,正确求得(10)式并由此指出正反顶夸克不能形成束缚态给6分。

四、参考解答

1.设太阳的质量为0M ,飞行器的质量为m ,飞行器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根据所设计的方案,可知飞行器是从其原来的圆轨道上某处出发,沿着半个椭圆轨道到达小行星轨道上的,该椭圆既与飞行器原来的圆轨道相切,又与小行星的圆轨道相切.要使飞行器沿此椭圆轨道运动,应点燃发动机使飞行器的速度在极短的时间内,由0v 变为某一值0u .设飞行器沿椭圆轨道到达小行星轨道时的速度为u ,因大小为0u 和u 的这两个速度的方向都与椭圆的长轴垂直,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得

06u R uR = (1)

由能量关系,有

2

200011226M m M m mu mu G R R

G =-- (2)

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有

2

00

2M m v G m R R

=

0v (3) 解(1)、(2)、(3)三式得

00u =

(4)

0u =

(5) 设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速度为v ,小行星的质量M ,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2

02

6(6)M M v G M R R =

01

6

v v =

= (6) 可以看出 v u > (7)

由此可见,只要选择好飞行器在圆轨道上合适的位置离开圆轨道,使得它到达小行星轨道处时,小行星的前缘也正好运动到该处,则飞行器就能被小行星撞击.可以把小行星看做是相对静止的,飞行器以相对速度为v u -射向小行星,由于小行星的质量比飞行器的质量大得多,碰撞后,飞行器以同样的速率v u -弹回,即碰撞后,飞行器相对小行星的速度的大小为v u -,方向与小行星的速度的方向相同,故飞行器相对太阳的速度为 12u v v u v u =+-=- 或将(5)、(6)式代入得

10u v = (8) 如果飞行器能从小行星的轨道上直接飞出太阳系,它应具有的最小速度为2u ,则有

2021026M m mu R

G =-

20u == (9) 可以看出

1002

u v u

=>=(10)

飞行器被小行星撞击后具有的速度足以保证它能飞出太阳系.

2. 为使飞行器能进入椭圆轨道,发动机应使飞行器的速度由

v增加到

u,飞行器从发动机取得的能量

22222

100000

1111215

2227214

E mu mv m v mv mv

=-=-=(11)

若飞行器从其圆周轨道上直接飞出太阳系,飞行器应具有的最小速度为

3

u,则有

20

3

1

2

M m

mu

R

G=

-

由此得

30

u=(12)

飞行器的速度由

v增加到

3

u,应从发动机获取的能量为

222

2300

111

222

E mu mv mv

=-=(13)

所以

2

1

2

2

5

140.71

1

2

mv

E

E mv

==(14)

评分标准:本题25分

1. 18分。其中(5)式6分,求得(6)式,说明飞行器能被小行星碰撞给3分;(8)式5分;得到(10)式,说明飞行器被小行星碰撞后能飞出太阳系给4分。

2. 7分。其中(11)式3分,(13)式3分,求得(14)式再给1分。

五、参考解答

解法一:

带电质点静止释放时,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它到达坐标原点时,速度为

1

2.0m s

v==?-1(1)

方向竖直向下.带电质点进入磁场后,除受重力作用外,还受到洛伦兹力作用,质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将变化,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亦随之变化.我们可以设想,在带电质点到达

原点时,给质点附加上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两个大小都是

v的初速度,由于这两个方向相反的速度的合速度为零,因而不影响带电质点以后的运动.在0

t=时刻,带电质点因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初速度

v而受洛伦兹力

1

f的作用。

10

f qv B

=(2)

其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适当选择

v的大小,使

1

f等于重力,即

0qv B mg = (3)

10 2.0m s (/)g

v q m B

=

=?- (4)

只要带电质点保持(4)式决定的0v 沿x 轴正方向运动,1f 与重力的合力永远等于零.但此时,位于坐标原点的带电质点还具有竖直向下的速度1v 和沿x 轴负方向的速度0v ,二者的合成速度大小为

2

2101 2.8m s v v v ==?+- (5)

方向指向左下方,设它与x 轴的负方向的夹角为α,如图复解17-5-1所示,则 1

tan 1v v α=

= 4

π

α=

(6) 因而带电质点从0t =时刻起的运动可以看做是速率为0v ,沿x 轴的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在xOy 平面内速率为v 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合成.圆周半径 0.56m mv

R qB

=

= (7) 带电质点进入磁场瞬间所对应的圆周运动的圆心O '位于垂直于质点此时速度v 的直线上,由图复解17-5-1可知,其坐标为

''

sin 0.40m

cos 0.40m O O x R y R αα==??==? (8)

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15.0rad s v

R

ω=

=?- (9) 由图复解17-5-1可知,在带电质点离开磁场区域前的任何时刻t ,质点位置的坐标为

[]0'sin()O x v t R t x ωα=-+- (10) 'cos()O y y R t ωα=-+ (11)

式中0v 、R 、ω、α、'O x 、'O y 已分别由(4)、(7)、(9)、(6)、(8)各式给出。

带电质点到达磁场区域下边界时,0.80m y L ==,代入(11)式,再代入有关数值,解得

0.31s t = (12)

将(12)式代入(10)式,再代入有关数值得

0.63m x = (13) 所以带电质点离开磁场下边界时的位置的坐标为

0.63m x = 0.80m y = 0z = (14)

带电质点在磁场内的运动可分解成一个速率为v 的匀速圆周运动和一个速率为0v 的沿x 轴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任何时刻t ,带电质点的速度V 便是匀速圆周运动速度v 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0v 的合速度.若圆周运动的速度在x 方向和y 方向的分量为x v 、y v ,则质点合速度在x 方向和y 方向的分速度分别为

0x x V v v =+ (15)

y y V v = (16)

虽然22

x y v v v =+,v 由(5)式决定,其大小是恒定不变的,0v 由(4)式决定,也是恒定不

变的,但在质点运动过程中因v 的方向不断变化,它在x 方向和y 方向的分量x v 和y v 都随时间变化,因此x V 和y V 也随时间变化,取决于所考察时刻质点做圆周运动速度的方向,由于圆周运动的圆心的y 坐标恰为磁场区域宽度的一半,由对称性可知,带电质点离开磁场下边缘时,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应指向右下方,与x 轴正方向夹角'4

π

α=,故代入数值得

1cos ' 2.0m s x v v α==?- 1sin ' 2.0m s y v v α==?-

将以上两式及(5)式代入(15)、(16)式,便得带电质点刚离开磁场区域时的速度分量,它们分别为

14.0m s x V =?- (17) 12.0m s y V =?- (18) 速度大小为

22

14.5m s x y V V V =+=?- (19)

设V 的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β,如图复解17-5-2所示,则

1

tan 2

y x

V V β=

=

得 27β=? (20) 评分标准:本题25分 (4)式5分,求得(5)、(6)式各给3分,求得(10)、(11)式各给2分,(14)式3分,(19)式5分,求

得(20)式再给2分。

解法二:

若以带电质点到达坐标原点O的时刻作为起始时刻(0

t=),则质点的初速度为

1

1

2.0m s

v=?-(1')

方向沿y轴正方向.进入磁场区后,带电质点将受到洛伦兹力作用,洛伦兹力在x方向的分力取决于质点在y方向的分速度,因此质点动量在x方向的分量的增量为

x y

m v qv B t qB y

?=?=?(2')

y?是带电质点在t?时间内沿y方向的位移,质点在磁场中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此式对每一段t?时间都成立,所以在0

t=到t t=时间内x方向的动量的改变为

00

()

x x

mv mv qB y y

-=-

因初始时刻(0

t=),带电质点在x轴方向的动量

0x

mv为零,其位置在原点,

y=,因而得

x

mv qyB

=

即x

qB

v y

m

=(3')当带电质点具有x方向的速度后,便立即受到沿y负方向的洛伦兹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y方向上有加速度y a

y x

ma mg qv B

=-(4')

将(3')式代入(4')式,得

22

22

()

y

qB m

ma y g

m q B

????

=--

?

??

????

(5')

令'y y D

=-(6')

式中

2

222

0.40m

()(/)

m g g

D

qB q m B

===(7')

即在y方向作用于带电质点的合力

'

y

F ky

=-

其中

22

q B

k

m

=

y

F是准弹性力,在y F作用下,带电质点在'y方向的运动是简谐振动,振动的圆频率

1

5.0rad s

ω=?-(8')

'y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

'cos()

y A tω?

=+(9')

0'cos()y A t D ω?=++ (10')

A 与0?是待求的常量,质点的简谐运动可以用参考圆来描

写,以所考察的简谐运动的振幅A 为半径作一圆,过圆心1O 作一直角坐标1''x O y .若有一质点M 沿此圆周做匀速率圆周运动,运动的角速度等于所考察简谐运动的角频率ω,且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在0t =时刻,M 点的在圆周上的位置恰使连线1O M 与'y 轴的夹角等于(9')式中的常量0?,则在任意时刻t ,1O 与M 的连线与'y 轴的夹角等于0t ω?+,

于是连线1O M 在'y 轴上的投影即为(9')式所示的简谐振动,将'x 轴平行下移0.40m D =,连线1O M 在y 轴的投影即如(10')式所示(参看图复解17-5-3),M 点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v A ω=,方向与1O M 垂直,速度v 的y 分量就是带电质点沿y 轴做简谐运动的速度,即 0sin()y v A t ωω?=-+ (11') (10')和(11')两式中的A 和0?可由下面的方法求得:因为已知在0t =时,带电质点位于0y =处,速度1y v v =,把这个条件代入(10')式与(11')式得 0cos 0A D ?+= 10sin v A ω?=-

解上面两式,结合(1')、(8')式,注意到振幅A 总是正的,故得

054

π

?=

(12') 0.56m A = (13') 把(10')式代入(3')式,便得带电质点沿x 轴运动的速度

0cos()x v D A t ωωω?=++ (14') (14')式表示带电质点在x 方向上的速度是由两个速度合成的,即沿x 方向的匀速运动速度

D ω和x 方向的简谐振动速度0cos()A t ωω?+的合成,带电质点沿x 方向的匀速运动的位移

'x Dt ω= (15') 由沿x 方向的简谐振动速度0cos()A t ωω?+可知,沿x 方向振动位移的振幅等于速度的最大值与角频率的比值(参看图复解17-5-3),即等于A .由参考圆方法可知,沿x 方向的振动的位移''x 具有如下的形式

00cos sin()2A t A t πω?ω??

?+-=+ ??

?

它可能是0''sin()x A t ω?=+,亦可能是0''sin()x b A t ω?-=+.在本题中,0t =时刻,x 应为零,故前一表示式不符合题意.后一表示式中,b 应取的值为0sin b A ?=-,故有 00''sin sin()x A A t ?ω?=-++ (16') 带电质点在x 方向的合位移'''x x x =+,由(15')、(16')式,得

00sin sin()x Dt A A t ω?ω?=-++ (17')

(17')、(10')、(14')和(11')式分别给出了带电质点在离开磁场区域前任何时刻t 的位置坐标和速度的x 分量和y 分量,式中常量ω、A 、0?、D 已分别由(8')、(13')、(12')和(7')式给出.

当带电质点达到磁场的下边界时,

0.80m y L ==- (18') 将与(10')式有关的数据代入(10')式,可解得

0.31s t = (19') 代入(17')式,得

0.63m x ≈ (20') 将(19')式分别代入(14')式与(11')式,得

1

4.0m s x v =?- 1

2.0m s

y v =?-

速度大小为

14.5m s V ==?- (21')

速度方向为

arctan 27y x v v α??

==? ???

(22') 评分标准:本题25分

(7')式2分,(8')式3分,(10')式2分,(11')式2分,(12')式3分,(13')式3分,(14')式2分,(17')式3分,(20')式3分,(21')式1分,(22')式1分。

六、参考解答

1.由于光纤内所有光线都从轴上的O 点出发,在光纤中传播的光线都与轴相交,位于通过轴的纵剖面内,图复解17-6-1为纵剖面内的光路图,设由O 点发出的与轴的夹角为α的光线,射至A 、B 分界面的入射角为i ,反射角也为i .该光线在光纤中多次反射时的入射角均为i ,射至出射端面时的入射角为α.若该光线折射后的折射角为θ,则由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律可得

90i α+=? (1)

sin sin F A n n αθ= (2)

当i 大于全反射临界角C i 时将发生全反射,没有光能损失,相应的光线将以不变的光强射向出射端面,而C i i <的光线则因在发生反射时有部分光线通过折射进入B ,反射光强随着反射次数的增大而越来越弱,以致在未到达出射端面之前就已经衰减为零了.因而

能射向出射端面的光线的i 的数值一定大于或等于C i ,C i 的值由下式决定

sin A C B n i n = (3)

与C i 对应的α值为

90C C i α=?- (4)

0C αα>时,即220sin sin cos 1sin 1(/)B C C C A i i n n αα>==-=-时,或

22

0sin A B

A n n n α>-时,由O 发出的光束中,只有C αα≤的光线才满足C i i ≥的条件,才能射向端面,此时出射端面处α的最大值为

max 90C C i αα==?- (5)

若0C αα<,即22

0sin A B

A n n n α<-时,则由O 发出的光线都能满足C i i >的条件,因而都能射向端面,此时出射端面处α的最大值为

max 0αα= (6)

端面处入射角α最大时,折射角θ也达最大值,设为max θ,由(2)式可知

max max sin sin F A n n θα= (7)

由(6)、(7)式可得,当0C αα<时

max

sin sin A F n n αθ=

(8)

由(3)至(7)式可得,当0C αα≥时

22max max

cos sin A C

F B A n n i n n θ==

- (9) max θ的数值可由图复解17-6-2上的几何关系求得

[]

21max 2

2

2121sin ()/2()

d d h h θ=

-+- (10)

于是F n 的表达式应为

[]

2

2

21210

21()/2()sin F A d d h h n n α-+-= (0C a a <) (11)

[]

2

2

212122

()/2()()/2

F B

A d d h h n n d d n -+-=-- (0C a a <) (12)

2. 可将输出端介质改为空气,光源保持不变,按同样手续再做一次测量,

可测得1h '、2h '、1d '、2d ',这里打撇

的量与前面未打撇的量意义相同.已知空气的折射率等于

1,故有

当0C a a <时 2

2

2121

21()/2()1sin ()/2A d d h h n d d α??''''-+-??

=- (13)

当0C a a ≥时 2

22121

2221()/2()1()/2

B A

d d h h n d d n ??''''-+-??

=''-- (14)

将(11)、(12)两式分别与(13)、(14)相除,均得

[]

22

21212

12

21

2

2121

()/2()()/2()F d d h h d d n d d d d h h ''

-+--=-??''''-+-??

(15)

这结果适用于0α为任何值的情况。

评分标准:本题25分

1. 18分。(8)式、(9)式各6分,求得(11)式、(12)式再各给3分

2. 7分。(13)式、(14)式各2分,求得(15)式再给3分。如果利用已知其折射率的液体代替空气,结果正确,照样给分。

第2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题参考解答

第2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题试卷 一、(20分)薄膜材料气密性能的优劣常用其透气系数来加以评判.对于均匀薄膜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气体通过薄膜渗透过的气体分子数d P S t k N ?=,其中t 为渗透持续时间,S 为薄膜的面积,d 为薄膜的厚度,P ?为薄膜两侧气体的压强差.k 称为该薄膜材料在该温度下对该气体的透气系数.透气系数愈小,材料的气密性能愈好. 图为测定薄膜材料对空气的透气系数的一种实验装置示意图.EFGI 为渗透室,U 形管左管上端与渗透室相通,右管上端封闭;U 形管内横截面积A =0.150cm 2.实验中,首先测得薄膜的厚度d =0.66mm ,再将薄膜固定于图中C C '处,从而把渗透室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的容积30cm 00.25=V ,下面部分连同U 形管左管水面以上部分的总容积为V 1,薄膜能够透气的面积S =1.00cm 2.打开开关K 1、K 2与大气相通,大气的压强P 1=1.00atm ,此时U 形管右管中气柱长度cm 00.20=H ,31cm 00.5=V .关闭K 1、K 2后,打开开关K 3,对渗透室上部分迅速充气至气体压强atm 00.20=P ,关闭K 3并开始计时.两小时后, U 形管左管中的水面高度下降了cm 00.2=?H .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温度为C 0 .求该薄膜材料在C 0 时对空气的透气系数.(本实验中由于薄膜两侧的压强差在实验过程中不能保持恒定,在压强差变化不太大的情况下,可用计时开始时的压强差和计时结束时的压强差的平均值P ?来代替公式中的P ?.普适气体常量R = 8.31Jmol -1K -1,1.00atm = 1.013×105Pa ). 二、(20分) 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沿同一椭圆轨道同向运动,它们通过轨道上同一点的时间相差半个周期.已知轨道近地点离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R 的2倍,卫星通过近地点时的速度R GM 43=v ,式中M 为地球质量,G 为引力常量.卫星上装有同样的角度测量仪,可测出卫星与任意两点的两条连线之间的夹角.试设计一种测量方案,利用这两个测量仪测定太空中某星体与地心在某时刻的距离.(最后结果要求用测得量和地球半径R 表示) 三、(15分)μ子在相对自身静止的惯性参考系中的平均寿命s 100.260-?≈τ.宇宙射线与大气在高空某处发生核反应产生一批μ子,以v = 0.99c 的速度(c 为真空中的光速)向下运动并衰变.根据放射性衰变定律,相对给定惯性参考系,若t = 0时刻的粒子数为N (0), t 时刻剩余的粒子数为N (t ),则有()()τt N t N -=e 0,式中τ为相对该惯性系粒子的平均寿命.若能到达地面的μ子数为原来的5%,试估算μ子产生处相对于地面的高度h .不考虑重力和地磁场对μ子运动的影响. 四、(20分)目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发光区等距离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长条状,通常称为激光二极管条.但这样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是很多束发散光束,光能分布很不集中,不利于传输和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对光束进行必需的变换(或称整形).如果能把一个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条发出的光变换成一束很细的平行光束,对半导体激光的传输和应用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有人提出了先把多束发散光会聚到一点,再变换为平行光的方案,其基本原理可通过如下所述的简化了的情况来说明. 如图,S 1、S 2、S 3 是等距离(h )地排列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光源,各自向垂直于它们的连线的同一方向发出半顶角为α =arctan ()41的圆锥形光束.请使用三个完全相同的、焦距为f = 1.50h 、半径为r =0.75 h 的圆形薄凸透镜,经加工、组装成一个三者在同一平面内的组合透镜,使三束光都能全部投射到这个组合 C E F

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一、(23分)有一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长玻璃管,管内为真空,管内有一小球自某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零),落到玻璃管底部时与底部发生弹性碰撞.以后小球将在玻璃管内不停地上下跳动。现用支架固定一照相机,用以拍摄小球在空间的位置。每隔一相等的确定的时间间隔T 拍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从所拍到的照片发现,每张照片上小球都处于同一位置。求小球开始下落处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用H 表示)的可能值以及与各H 值相应的照片中小球位置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的可能值。 二、(25分)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可以忽略的细杆,长为2l ,两端和中心处分别固连着质量为m 的小球B 、D 和C ,开始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桌面上另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A ,以一给定速度0v 沿垂直于杆DB 的方间与右端小球B 作弹性碰撞。求刚碰后小球A,B,C,D 的速度,并详细讨论以后可能发生的运动情况。 三、(23分)有一带活塞的气缸,如图1所示。缸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气体。缸内还有一可随轴转动的叶片,转轴伸到气缸外,外界可使轴和叶片一起转动,叶片和轴以及气缸壁和活塞都是 绝热的,它们的热容量都不计。轴穿过气缸处不漏气。 如果叶片和轴不转动,而令活塞缓慢移动,则在这 种过程中,由实验测得,气体的压强p 和体积V 遵从以下的过程方程式 图1 其中a ,k 均为常量, a >1(其值已知)。可以由上式导出,在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 式中2V 和1V ,分别表示末态和初态的体积。 如果保持活塞固定不动,而使叶片以角速度ω做匀角速转动,已知在这种过程中,气体的压强的改变量p ?和经过的时间t ?遵从以 图2 下的关系式 式中V 为气体的体积,L 表示气体对叶片阻力的力矩的大小。 上面并没有说气体是理想气体,现要求你不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知识,求出图2中气体原来所处的状态A 与另一已知状态B 之间的内能之差(结果要用状态A 、B 的压强A p 、B p 和体积A V 、B V 及常量a 表示) 四、(25分)图1所示的电路具有把输人的交变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并加以升压、输出的功能,称为整流倍压电路。图中1D 和2D 是理想的、点接触型二极管(不考虑二极管的电容),1C 和2C 是理想电容器,它们的电容都为C ,初始时都不带电,G 点接地。现在A 、G 间接上一交变电源,其电压A u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试

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word版)

第28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一、(20分)如图所示,哈雷彗星绕太阳S沿椭圆轨道逆时针方向运动,其周期T为76.1年。1986年它过近日点P0时,与太阳S的距离r0=0.590AU,AU是天文单位,它等于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经过一段时间,彗星到达轨道上的P点,SP与SP0的夹角θP=72.0°.已知:1AU=1.50×1011m,引力常量G=6.67×10-11m3?kg-1?s-2,太阳质量m S=1.99×1030kg.试求P到太阳S的距离r P及彗星过P点时速度的大小及方向(用速度方向与SP0的夹角表示)。 二、(20分)质量均匀分布的刚性杆AB、CD如图放置,A点与水平地面接触,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μA, B、D两点与光滑竖直墙面接触,杆A B和CD接触处的静摩擦因数为μC,两杆的质量均为m,长度均为l. (1)已知系统平衡时AB杆与墙面夹角θ,求CD杆与墙面的夹角α应满足的条件(用α及已知量满足的方程式表示)。 (2)若μA=1.00,μC=0.866,θ=60.0°,求系统平衡时α的取值范围(用数值计算求出)。

三、(25分)人造卫星绕星球运行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其对称轴稳定在规定指向,一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卫星在其运行过程中同时绕自身的对称轴旋转。但有时为了改变卫星的指向,又要求减慢或者消除卫星的旋转。减慢或者消除卫星旋转的一种方法是所谓的“YO—YO”消旋法,其原理如图。 设卫星是一半径为R、质量为M的薄壁圆筒,其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O是圆筒的对称轴。两条足够长的不可伸长的结实的长度相等的轻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圆筒表面上的Q、Q'(位于圆筒直径两端)处,另一端各拴有一质量为m/2的小球。正常情况下,绳绕在圆筒外表面上,两小球用插销分别锁定在圆筒表面上的P0、P0'处,与卫星形成一体,绕卫星的对称轴旋转。卫星自转的角速度为ω0.若要使卫星减慢或停止旋转(消旋),可瞬间撤去插销释放小球,让小球从圆筒表面甩开,在甩开的整个过程中,从绳与圆筒表面相切点到小球的那段绳都是拉直的。当卫星转速逐渐减小到零时,立即使绳与卫星脱离,接触小球与卫星的联系,于是卫星停止转动。已知此时绳与圆筒的相切点刚好在Q、Q'处。试求: (1)当卫星角速度减至ω时绳拉直部分的长度l; (2)绳的总长度L; (3)卫星从ω0到停转所经历的时间t. m /2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热学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真题汇编---热学 1.(19Y4) 四、(20分)如图预19-4所示,三个绝热的、容积相同的球状容器A 、B 、C ,用带有阀门K 1、K 2的绝热细管连通,相邻两球球心的高度差 1.00m h =.初始时,阀门是关闭的,A 中装有1mol 的氦(He ),B 中装有1mol 的氪(Kr ),C 中装有lmol 的氙(Xe ),三者的温度和压强都相同.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现打开阀门K 1、K 2,三种气体相互混合,最终每一种气体在整个容器中均匀分布,三个容器中气体的温度相同.求气体温度的改变量.已知三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31He 4.00310kg mol μ--=?? 在体积不变时,这三种气体任何一种每摩尔温度升高1K ,所吸收的热量均为 3/2R ,R 为普适气体常量. 2.(20Y3)(20分)在野外施工中,需要使质量m =4.20 kg 的铝合金构件升温;除了保温瓶中尚存有温度t =90.0oC 的1.200kg 的热水外,无其他热源。试提出一个操作方案,能利用这些热水使构件从温度t 0=10.0oC 升温到66.0oC 以上(含66.0oC),并通过计算验证你的方案. 已知铝合金的比热容c =0.880×103J ·(k g·oC)-1 , 水的比热容c = 4.20×103J ·(kg ·oC)-1 ,不计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量. 3.(22Y6)(25分)如图所示。两根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的平行的直长金属导轨,处于恒定磁场中。 磁场方向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一质量为m 的均匀导体细杆,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 直,可沿导轨无摩擦地滑动,细杆与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导轨的左端与一根阻值为 尺0的电阻丝相连,电阻丝置于一绝热容器中,电阻丝的热容量不计.容器与一水平放置的开口细管相通,细管内有一截面为S 的小液柱(质量不计),液柱将l mol 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封闭在容器中.已知温度升高1 K 时,该气体的内能的增加量为5R /2(R 为普适气体常量),大气压强为po ,现令细杆沿导轨方向以初速V 0向右运动,试求达到平衡时细管中液柱的位移. 4.(16F1)20分)一汽缸的初始体积为0V ,其中盛有2mol 的空气和少量的水(水的体积可以忽略)。平衡时气体的总压强是3.0atm ,经做等温膨胀后使其体积加倍,在膨胀结束时,其中的水刚好全部消失,此时的总压强为2.0atm 。若让其继续作等温膨胀,使体积再次加倍。试计算此时: 1.汽缸中气体的温度; 2.汽缸中水蒸气的摩尔数; 3.汽缸中气体的总压强。 假定空气和水蒸气均可以当作理想气体处理。 5.(17F1)在一大水银槽中竖直插有一根玻璃管,管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已知槽中水银液面以上的那部分玻璃管 的长度l=76cm,管内封闭有n=1.0×10-3 mol的空气,保持水银槽与玻璃管都不动而设法使玻璃管内空气的温度缓慢地降低10℃,问在此过程中管内空气放出的热量为多少?已知管外大气的压强为76cmHg,每摩尔空 气的内能U=CVT,其中T为绝对温度,常量CV=20.5J·(mol·K)-1 ,普适气体常量R=8.31J·(m ol·K)-1 31Kr 83.810kg mol μ--=??31Xe 131.310kg mol μ--=??

第1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解答

第十三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1.如图所示,有一由匀质细导线弯成的半径为α的圆线和一内接等边三角形的电阻丝组成的电路(电路中各段的电阻值见图)。在圆线圈平面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均匀磁场,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均匀减小,其变化率的大小 为一已知常量k。已知2r 1=3r 2 。求:图中AB两点的电势差U A -U B 。 2.长度为4毫米的物体AB由图所示的光学系统成像,光学系统又一个直角棱镜、一个汇聚透镜和一个发散透镜组成,各有关参数和几何尺寸均标示于图上,求:像的位置;像的大小,并作图说明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 3.如图所示,四个质量均为m的质点,用同样长度且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成菱形ABCD,静止放在水平光滑的桌面上。若突然给质点A一个历时极短CA 方向的冲击,当冲击结束的时刻,质点A的速度为V,其他质点也获得一定 的速度,∠BAD=2α(α<π/4)。求此质点系统受冲击后所具有的总动量和总能量。

4.在一个半径为R的导体球外,有一个半径为r的细圆环,圆环的圆心与导体球心的连线长为a(a>R),且与环面垂直,如图所示。已知环上均匀带电,总电量为q,试问: 1.当导体球接地时,球上感应电荷总电量是多少? 2.当导体球不接地而所带总电量为零时,它的电势如何? 3.当导体球的电势为V O 时,球球上总电荷又是多少? 4.情况3与情况1相比,圆环受导体球的作用力改变量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5.情况2与情况1相比,圆环受导体球的作用力改变量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注〕已知:装置不变时,不同的静电平衡 带电状态可以叠加,叠加后仍为静电平衡状 态。 5、有一个用伸缩性极小且不漏气的布料制作的气球(布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直径为d=2.0米,球内充有压强P 1.005×105帕的气体,该布料所能承受 的最大不被撕破力为f m =8.5×103牛/米(即对于一块展平的一米宽的布料,沿布面而垂直于布料宽度方向所施加的力超过8.5×103牛时,布料将被撕 破)。开始时,气球被置于地面上,该处的大气压强为P ao =1.000×103帕, 温度T =293开,假设空气的压强和温度均随高度而线性地变化,压强的变 化为α p =-9.0帕/米,温度的变化为α T =-3.0×10-3开/米,问该气球上升到 多高时将撕破?假设气球上升很缓慢,可以为球内温度随时与周围空气的温度保持一致,在考虑气球破裂时,可忽略气球周围各处和底部之间空气压强的差别。 6.有七个外形完全一样的电阻,已知其中6个的阻值相同,另一个的阻值不同,请按照下面提供的器材和操作限制,将那个限值不同的电阻找出,并指出它的阻值是偏大还是偏小,同时要求画出所用电路图,并对每步判断的根据予以论证。 提供的器材有:1电池;2一个仅能用来判断电流方向的电流表(量程足够),它的零刻度在刻度盘的中央,而且已知当指针向右偏时电流是由哪个接线柱流入电流表的;3导线若干 操作限值:全部过程中电流表的使用不得超过三次。

第24届全国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本题共七大题,满分160分) 一、(20分)如图所示,一块长为m L 00.1=的光滑平板PQ 固定在轻质弹簧上端,弹簧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平板被限制在两条竖直光滑的平行导轨之间(图中未画出竖直导轨),从而只能地竖直方向运动。平板与弹簧构成的振动系统的振动周期s T 00.2=。一小球B 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台面的右侧边缘正好在平板P 端的正上方,到P 端的距离为m h 80.9=。平板静止在其平衡位置。水球B 与平板PQ 的质量相等。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速度0μ,使它从水平台面抛出。已知小球B 与平板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过程中重力可以忽略不计。要使小球与平板PQ 发生一次碰撞而且只发生一次碰撞, 0μ的值应在什么范围内?取2/8.9s m g = 二、(25分)图中所示为用三角形刚性细杆AB 、BC 、CD 连成的平面连杆结构图。AB 和CD 杆可分别绕过A 、D 的垂直于纸面的固定轴转动,A 、D 两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BC 杆的两端分别与AB 杆和CD 杆相连,可绕连接处转动(类似铰链)。当AB 杆绕A 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到图中所示的位置时,AB 杆处于竖直位置。BC 杆与CD 杆都与水平方向成45°角,已知AB 杆的长度为l ,BC 杆和CD 杆的长度由图给定。求此时C 点加速度c a 的大小和方向(用与CD 杆之间的夹角表示) 三、(20分)如图所示,一容器左侧装有活门1K ,右侧装有活塞B ,一厚度可以忽略的隔板M 将容器隔成a 、b 两室,M 上装有活门2K 。容器、隔板、活塞及活门都是绝热的。隔板和活塞可用销钉固定,拔掉销钉即可在容器内左右平移,移动时不受摩擦作用且不漏气。整个容器置于压强为P 0、温度为T 0的大气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及答案 1.选择题:以下各题所列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方括号内(共33分,每小题3分) 1. 宇宙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并关闭发动机后,在太空运行,在这飞船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结果是()A. 和在地球上测得的质量一样大B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大C 比在地球上测得的小D测不出物体的质量 2.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A. 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 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3.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用飞机野蛮地对南联盟发电厂进行轰炸时,使用了一种石墨炸弹,这种炸弹爆炸后释放出大量的纤维状的石墨覆盖在发电厂的设备上,赞成电厂停电。这种炸弹的破坏方式主要是:()A. 炸塌厂房B炸毁发电机C使设备短路D切断 输电线 4. 小刚家中的几盏电灯突然全部熄灭了,检查保险丝发现并未烧断,用测电笔测试各处电路时,氖管都发光。他对故障作了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灯泡全部都烧坏B进户零线断路C室内线路发生短路D进户火线断路 5. 下列物体都能导热,其中导热本领最好的是:()A. 铁管B铝管C铜管D热 管 6. 室内垃圾桶平时桶盖关闭不使垃圾散发异味,使用时用脚踩踏板,桶盖开启。根据室内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可确定:()A 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省力杠杆B 桶中只有一个杠杆在起作用,且为费力杠杆C 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用都是省力杠杆D 桶中有两个杠杆在起作用,一个是省力杠杆,一个是费力杠杆 7. 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执行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B像一定是虚像C 像 一定是倒立的D像一定是放大的 8. 生物显微镜的镜筒下面有一个小镜子,用来增加进入镜筒的光强。如果小镜子的镜面可以选择,在生物课上使用时,效果最好的是:()A. 凹型镜面B凸型镜面C平面 镜面D乳白平面 9. 小强在北京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条形磁铁用一条线悬挂起来,使它平衡并呈水平状态,悬线系住磁体的位置应在:()A. 磁体的重心处B磁体的某一磁极处C磁体 重心的北侧D磁体重心的南侧 10. 小红家的家庭电路进户开关上安装着漏电保护器,上面写着下表中的一些数据,在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漏电电流大于30mA,保护器会在0.1秒之内切断电源B. 漏电持续时间超过0.1秒时保护器才能动作C. 当漏电电流达到15mA时就能起到可靠的保护作用D. 只有当进户电压大于220V或用电电流大于20A时,才能起保护

第2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2008年第2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本卷共八题,满分160分 一、(15分) 1、(5分)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辐射脉冲周期是0.033s 。假设它是由均匀分布的物质构成的球体,脉冲周期是它的旋转周期,万有引力是唯一能阻止它离心分解的力,已知万有引力常量 113126.6710G m kg s ---=???,由于脉冲星表面的物质未分离,故可估算出此脉冲星密度的下限是3kg m -?。 2、(522C -?,电荷量q 1洁的形式F q =C 。 3、(5强度B 当B 。 二、(21圆轨道,高 5 31 f H =1所示)使卫星以后的近地点点火,使卫星加速和变轨,抬高远地点,相继进入24小时轨道、转移轨道(分别如图中曲线3、4、5所示)。已知卫星质量32.35010m k g =?,地球半径 36.37810R km =?,地面重力加速度29.81/g m s =,月球半径31.73810r km =?。 1、试计算16小时轨道的半长轴a 和半短轴b 的长度,以及椭圆偏心率e 。 2、在16小时轨道的远地点点火时,假设卫星所受推力的方向与卫星速度方向相同,而且点火时间很短,可以认为椭圆轨道长轴方向不变。设推力大小F=490N ,要把近地点抬高到600km ,问点火时间应持续多长? 3、试根据题给数据计算卫星在16小时轨道的实际运行周期。 4、卫星最后进入绕月圆形轨道,距月面高度H m 约为200km ,周期T m =127分钟,试据此估算月球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值。

三、(22分)足球射到球门横梁上时,因速度方向不同、射在横梁上的位置有别,其落地点也是不同的。已知球门的横梁为圆柱形,设足球以水平方向的速度沿垂直于横梁的方向射到横梁上,球与横梁间的滑动摩擦系数0.70μ=,球与横梁碰撞时的恢复系数e=0.70。试问足球应射在横梁上什么位置才能使球心落在球门线内(含球门上)?足球射在横梁上的位置用球与横梁的撞击点到横梁轴线的垂线与水平方向(垂直于横梁的轴线)的夹角θ(小于90)来表示。不计空气及重力的影响。 四、(20分)图示为低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气体、蒸气压联合温度计的原理示意图,M 为指针压力表,以V M 表示其中可以容纳气体的容积;B 为测温饱,处在待测温度的环境中,以V B 表示其体积;E 为贮气容器,以V E 表示其体积;F 为阀门。M 、E 、B 由体积可忽略的毛细血管连接。在M 、E 、B 均处在室温T 0=300K 时充以压强50 5.210p Pa =?的氢气。假设氢的饱和蒸气仍遵从理想气体状态方125K 示的压强p 2时压力表M 在设25V T K =25K 时,3、的800五、(20个电子,时刻刚好到达电容器的左极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上各开一个小孔,使电子束可以不受阻碍地穿过电容器。两极板图所示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压AB V (AB A B V V V =-,图中只画出了一个周期的图线),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V 0和-V 0,周期为T 。若以τ表示每个周期中电压处于最大值的时间间隔,则电压处于最小值的时间间隔为T -τ。已知τ的值恰好使在V AB 变化的第一个周期内通过电容器到达电容器右边的所有的电子,能在某一时刻t b 形成均匀分布的一段电子束。设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很小,电子穿过电容器所需要的时间可以忽略,且206mv eV =,不计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作用。 1、满足题给条件的τ和t b 的值分别为τ=T ,t b =T 。 2、试在下图中画出t=2T 那一时刻,在0-2T 时间内通过电容器的电子在电容器右侧空间形成的电流I ,随离开右极板距离x 的变化图线,并在图上标出图线特征点的纵、横坐标(坐标的数字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取x 正向为电流正方向。图中x=0处为电容器的右极板B 的小孔所在的位置,

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及详解

第3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卷 本卷共16题,满分2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 个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有的小题有多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英文字母写在每小题后面的方括号内.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6分)一线膨胀系数为α的正立方体物块,当膨胀量较小时,其体膨胀系数等于 A.αB.α1/3C.α3D.3α 2.(6分)按如下原理制作一杆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称为密度秤,其外形和普通的杆秤差不多,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一体积为1 cm3的较重的合金块,杆上有表示液体密度数值的刻度,当秤砣放在Q点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当合金块完全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移动秤砣的悬挂点,直至秤杆恰好重新平衡,便可直接在杆秤上读出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密度秤的零点刻度在Q点 B.秤杆上密度读数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 C.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右侧 D.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 3.(6分)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的介质中沿x轴正向传播,两质点P1和p2的平衡位置在x 轴上,它们相距60cm,当P1质点在平衡位置处向上运动时,P2质点处在波谷位置,若波的传播速度为24m/s,则该波的频率可能为 A.50Hz B.60Hz C.400Hz D. 410Hz 物理竞赛预赛试卷第1页(共8页)

4.(6分)电磁驱动是与炮弹发射、航空母舰上飞机弹射起飞有关的一种新型驱动方式.电磁驱动的原理如图所示,当直流电流突然加到一固定线圈上,可以将置于线圈上的环弹射出去.现在同一个固定线圈上,先后置有分别用铜、铝和硅制成的形状、大小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三种环,当电流突然接通时,它们所受到的推力分别为F1、F2和F3。若环的重力可忽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1 > F2 > F3 B. F2 > F3 > F1 C. F3 > F2 > F1 D. F1 = F2 = F3 5.(6分)质量为m A的A球,以某一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静止的B球运动,并与B球发生弹性正碰,假设B球的质量m B可选取为不同的值,则 A.当m B=m A时,碰后B球的速度最大 B.当m B=m A时,碰后B球的动能最大 C.在保持m B>m A的条件下,m B越小,碰后B球的速度越大 D.在保持m B

2016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2016全国初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一般从初二开始开设这门课程,教学时间为两年。一般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随着新高考/新中考改革,学生的综合能力越来越重要,录取方式也越来越多,三位一体录取方式十分看重学生的课外奖项获取。万朋教育小编为初中生们整理了2016年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卷和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 本卷共8题,满分160分。 一、(17分)设有一湖水足够深的咸水湖,湖面宽阔而平静,初始时将一体积很小的匀质正立方体物块在湖面上由静止开始释放,释放时物块的下底面和湖水表面恰好相接触。已知湖水密度为ρ;物块边长为b ,密度为'ρ,且ρρ<'。在只考虑物块受重力和液体浮力作用的情况下,求物块从初始位置出发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 解: 由于湖面足够宽阔而物块体积很小,所以湖面的绝对高度在物块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可选湖面为坐标原点并以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 建立坐标系,以下简称x 系. 设物块下底面的坐标为x ,在物块未完全浸没入湖水时,其所受到的浮力为 2b f b x g ρ= ( x b ≤) (1) 式中 g 为重力加速度.物块的重力为 3 g f b g ρ'= (2) 设物块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3 g b b a f f ρ'=- (3) 将(1)和(2)式代入(3)式得 g a x b b ρρρρ'?? =- - ?'? ? (4) 将x 系坐标原点向下移动/b ρρ' 而建立新坐标系,简称X 系. 新旧坐标的关 系为 X x b ρρ ' =- (5) 把(5)式代入(4)式得 g a X b ρρ=-' (6) (6)式表示物块的运动是简谐振动. 若0X =,则0a =,对应于物块的平衡位置. 由(5)式可知,当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物块下底面在x 系中的坐标为 0x b ρρ ' = (7) 物块运动方程在 X 系中可写为 ()()cos X t A t ω?=+ (8) 利用参考圆可将其振动速度表示为 ()()sin V t A t ωω?=-+ (9) 式中ω为振动的圆频率 'g b ρωρ= (10) 在(8)和(9)式中 A 和?分别是振幅和初相位,由初始条件决定. 在物块刚被释 放时,即0t =时刻有x =0,由(5)式得

2007年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详细解答

第2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 2007年11月 宁波 ★ 理论部分 一、 A , B , C 三个刚性小球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皆为m ,用不可伸长的长度皆为l 的柔软轻线相连,AB 的延长线与BC 的夹角α = π / 3 ,如图所示.在此平面内取正交坐标系Oxy ,原点O 与B 球所在处重合,x 轴正方向和y 轴正方向如图.另一质量也是m 的刚性小球 D 位于y 轴 上,沿y 轴负方向以速度v 0(如图)与B 球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设刚碰完后,连接A ,B ,C 的连线都立即断了.求碰后经多少时间,D 球距A ,B ,C 三球组成的系统的质心最近. 二、 为了近距离探测太阳并让探测器能回到地球附近,可发射一艘以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携带探测器的宇宙飞船,要求其轨道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轨道在同一平面内,轨道的近日点到太阳的距离为0.01AU (AU 为距离的天文单位,表示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1AU = 1.495 ×1011 m ),并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绕日运行周期(为简单计,设地球以圆轨道绕太阳运动).试问从地球表面应以多大的相对于地球的发射速度u 0(发射速度是指在关闭火箭发动机,停止对飞船加速时飞船的速度)发射此飞船,才能使飞船在克服地球引力作用后仍在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附近(也就是说克服了地球引力作用的飞船仍可看做在地球轨道上)进入符合要求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已知地球半径R e = 6.37 ×106 m ,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 9.80 m / s 2 ,不考虑空气的阻力. 三、 如图所示,在一个竖直放置的封闭的高为H 、内壁横截面积为S 的绝热气缸内,有一质量为m 的绝热活塞A 把缸内分成上、下两部分.活塞可在缸内贴缸壁无摩擦地上下滑动.缸内顶部与A 之间串联着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k 1≠k 2)的轻质弹簧.A 的上方为真空; y C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第十九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 一、(20分)某甲设计了1个如图复19-1所示的“自动喷泉”装置,其中A 、B 、C 为3个容器,D 、E 、F 为3根细管,管栓K 是关闭的.A 、B 、C 及细管D 、E 中均 盛有水,容器水面的高度差分别为1h 和1h 如图所示.A 、B 、C 的截 面半 径为12cm ,D 的半径为0.2cm .甲向同伴乙说:“我若拧开管栓K ,会有水从细管口喷出.”乙认为不可能.理由是:“低处的水自动走向高外,能量从哪儿来?”甲当即拧开K ,果然见到有水喷出,乙哑口无言,但不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甲又进一步演示.在拧开管栓K 前,先将喷管D 的上端加长到足够长,然后拧开K ,管中水面即上升,最后水面静止于某个高度处. (1).论证拧开K 后水柱上升的原因. (2).当D 管上端足够长时,求拧开K 后D 中静止水面与A 中水面的高度差. (3).论证水柱上升所需能量的来源. 二、 (18 分) 在图复19-2中,半径为R 的圆柱形区域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指向纸外, 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均匀变化,变化率/B t K ??=(K 为一正值常量),圆柱形区外空间没有磁场,沿图中AC 弦的方向画一直线,并向外延长,弦AC 与半径OA 的夹角/4απ=.直线上有一任意点,设该点与A 点的距离为x ,求从A 沿直线到该点的电动势的大小. 三、(18分)如图复19-3所示,在水平光滑绝缘的桌面上,有三个带正电的质点1、2、3,位于边长为l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C 为三角形的中心,三个质点的质量皆为m ,带电量皆为q 。质点 1、3之 间和2、3之间用绝缘的轻而细的刚性杆相连,在3的连接处为无摩擦的铰链。已知开始时三个质点的速度为零,在此后运动过程中,当质点3运动到C 处时,其速度大小为多少? 四、(18分)有人设计了下述装置用以测量线圈的自感系数.在图复19-4-1中,E 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K 为开关,L 为待测线圈的自感系数,L r 为线圈的直流电阻,D 为理想二极管,r 为用电阻丝做成的电阻器的电阻,A 为电流表。将图复19-4-1中a 、b 之间的电阻线装进图复19-4-2所示的试管1内,图复19-4-2中其它装置见图下说明.其中注射器筒5和试管1组成的密闭容器内装有

第29届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一、 由于湖面足够宽阔而物块体积很小,所以湖面的绝对高度在物块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因此,可选湖面为坐标原点并以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以下简称x 系. 设物块下底面的坐标为x ,在物块未完全浸没入湖水时,其所受到的浮力为 2b f b x g ρ= (x b ≤) (1) 式中g 为重力加速度.物块的重力为 3g f b g ρ'= (2) 设物块的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3g b b a f f ρ'=- (3) 将(1)和(2)式代入(3)式得 g a x b b ρρρρ'??=-- ?'?? (4) 将x 系坐标原点向下移动/b ρρ' 而建立新坐标系,简称X 系. 新旧坐标的关系为 X x b ρρ'=- (5) 把(5)式代入(4)式得 g a X b ρρ=-' (6) (6)式表示物块的运动是简谐振动. 若0X =,则0a =,对应于物块的平衡位置. 由(5)式可知,当物块处于平衡位置时,物块下底面在x 系中的坐标为 0x b ρρ '= (7) 物块运动方程在X 系中可写为

()()cos X t A t ω?=+ (8) 利用参考圆可将其振动速度表示为 ()()sin V t A t ωω?=-+ (9) 式中ω为振动的圆频率 ω= (10) 在(8)和(9)式中A 和?分别是振幅和初相位,由初始条件决定. 在物块刚被释放时,即0t =时刻有x =0,由(5)式得 (0)X b ρρ '=- (11) (0)0V = (12) 由(8)至(12)式可求得 A b ρρ '= (13) ?=π (14) 将(10)、(13)和(14)式分别代人(8)和(9)式得 ()()cos X t b t ρωρ '=+π (15) ()()V t t ω=+π (16) 由(15)式可知,物块再次返回到初始位置时恰好完成一个振动周期;但物块的运动始终由(15)表示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在运动过程中物块始终没有完全浸没在湖水中. 若物块从某时刻起全部浸没在湖水中,则湖水作用于物块的浮力变成恒力,物块此后的运动将不再是简谐振动,物块再次返回到初始位置所需的时间也就不再全由振动的周期决定. 为此,必须研究物块可能完全浸没在湖水中的情况. 显然,在x 系中看,物块下底面坐标为b 时,物块刚好被完全浸没;由(5)式知在X 系中这一临界坐标值为 b 1X X b ρρ'??==- ?? ? (17)即物块刚好完全浸没在湖水中时,其下底面在平衡位置以下b X 处. 注意到在 振动过程中,物块下底面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等于振动的振蝠A ,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I .b A X ≤. 由(13)和(17)两式得 ρρ'≥2 (18) 在这种情况下,物块在运动过程中至多刚好全部浸没在湖水中. 因而,物块从初始位置起,经一个振动周期,再次返回至初始位置. 由(10)式得振动周期 22T ωπ= = (19)物块从初始位置出发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

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及答案

2010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第二十七届)本卷共九题,满分 160 分.计算题的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只要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解的过程. 一、( 15 分)蛇形摆是一个用于演示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仪器(见图).若干个摆球位于同一高度并等间距地排成一条直 线,它们的悬挂点在不同的高度 上,摆长依次减小.设重力加速度 g = 9 . 80 m/ s2 , 1 .试设计一个包含十个单摆的蛇形摆(即求出每个摆的摆长),要求满足: ( a )每个摆的摆长不小于 0 . 450m ,不大于1.00m ; ( b )初始时将所有摆球由平衡点沿 x 轴正方向移动相同的一个小位移 xo ( xo <<0.45m ) ,然后同时释放,经过 40s 后,所有的摆能够同时回到初始状态. 2 .在上述情形中,从所有的摆球开始摆动起,到它们的速率首次全部为零所经过的时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0 分)距离我们为 L 处有一恒星,其质量为 M ,观测发现其位置呈周期性摆动,周期为 T ,摆动范围的最大张角为△

θ.假设该星体的周期性摆动是由于有一颗围绕它作圆周运动的行星引起的,试给出这颗行星的质量m所满足的方程. 若 L=10 光年, T =10 年,△θ = 3 毫角秒, M = Ms (Ms 为太阳质量),则此行星的质量和它运动的轨道半径r各为多少?分别用太阳质量 Ms 和国际单位 AU (平均日地距离)作为单位, 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已知 1 毫角秒= 1 1000 角秒,1角秒= 1 3600 度,1AU=×108km,光速 c = ×105km/s. 三、( 22 分)如图,一质量均匀分布的刚性螺旋环质量为m,半径为 R ,螺距H =πR ,可绕竖直的对称轴OO′,无摩擦地转动,连接螺旋环与转轴的两支撑杆的质量可忽略不计.一质量也为m 的小球穿在螺旋环上并可沿螺旋环无摩擦地滑动,首先扶住小球 使其静止于螺旋环上的某一点 A ,这时螺旋环也处于静止状 态.然后放开小球,让小球沿螺旋环下滑,螺旋环便绕转轴OO′,转动.求当小球下滑到离其初始位置沿竖直方向的距离为 h 时,螺旋环转动的角速度和小球对螺旋环作用力的大小. 四、( 12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 q ( q > 0 )的粒子作角速度为ω、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一长直细导线位于圆周所在的平面内,离圆心的距离为d ( d > R ) ,在导线上通有随时间变化的电流I, t= 0 时刻,粒子速度的方向与导线平行,离导线的距离为d+ R .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电流 i ,的磁场对粒子的作用力,试求出电流 i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考虑

初中物理竞赛试题整理讲解

1.警用弓弩因其发射时无光、声音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反恐,如图7甲所示。图7乙和丙为两种配有不同瞄准装置的弩,它们可用来发射箭和钢珠,并配有手柄、肩托等辅助设备弩弦的拴绕使用了滑轮可有效地减小体积。请观察它的结构,并分析它的使用过程,其中用到了哪些物理知识? 2.许多轿车后窗玻璃的内壁上都平行地贴有若干条很窄的金属膜,如图8所示。驾驶员可以通过开关对其进行控制,当通电时这些金属膜会发热。请回答这些金属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图9中的甲、乙两图是同一把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的透明刻度尺正放和反放的照片,图9丙是其沿刻度线方向的横截面图。刻度尺的刻度线是用油漆喷上去的。由图9乙可以看到,每个数字和刻度线的右侧都有一个阴影。(1)利用图9丙说明,该刻度尺的刻度线喷在图9丙中所标的A、B、C、D的哪个部位?为什么? (2)一般都将刻度尺带刻度的一侧做得较薄,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4.一串小彩灯,规格都是"4V、0.2A",每个小彩灯的结构如图10所示,在正常情况下,细金属丝

与灯丝支架导通。若将这种规格的小彩灯接入220V电路中,为使小彩灯正常发光,请通过计算说明: (1)应串联多少个小彩灯? (2)若其中一只小彩灯的灯丝被烧断,其它小彩灯是否还能发光?为什么? 5.为了节省电能,居民楼的楼道灯通常由两个开关共同控制。一个是利用光敏器件制成的“光控开关”,它的作用是光线暗时自动闭合,光线亮时自动断开;一个是利用声敏器件制成的“声控开关”,它的作用是有声音时自动闭合电路,两分钟后,若再无声音则自动断开。 (1)请将图11甲中的器材连成符合上述楼道灯要求的电路。 (2)小明受楼道灯电路的启发,在爷爷的卧室里也安装了这样一个“聪明”的电路。晚上只要拍拍手,灯就亮了,过一会自动熄灭,给爷爷带来了方便。不过遇到晚上有雷雨,就麻烦了,雷声使灯不断被点亮,影响爷爷休息。还有爷爷睡觉前需要这盏灯一直被点亮。现在再给你两个开关S l、S2,在图11乙中完成对这个“聪明”电路的改装。并分别说明在灯自动工作、晚上打雷需取消自动功能和需要灯一直被点亮时开关S l、S2的断开与闭合情况。 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图12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橡 皮塞中紧密地插入一根细玻璃管,将此橡皮塞盖紧在装满水的玻 璃瓶瓶口,玻璃瓶沿水平方向的截面为图12乙所示的椭圆。当 用力沿图12所示方向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时,会看到细玻璃管 内的水面明显上升。在这里,同学们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 将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放大"了。请你再列举两个用到这种"放大" 方法来观察物理现象的实验或用到这种方法来工作的仪器,并简 要说明"放大"的方法。

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27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一、(25分)填空题 1.一个粗细均匀的细圆环形橡皮圈,其质量为M ,劲度系数为k ,无形变时半径为R 。现将它用力抛向空中,忽略重力的影响,设稳定时其形状仍然保持为圆形,且在平动的同时以角速度ω绕通过圆心垂直于圆面的轴线匀速旋转,这时它的半径应为 。 2.鸽哨的频率是f 。如果鸽子飞行的最大速度是u ,由于多普勒效应,观察者可能观测到的频率范围是从 到 。(设声速为V 。) 3.如图所示,在一个质量为M 、内部横截面积为A 的竖直放置的绝热气缸中,用活塞封闭了一定量温度度为0T 的理想气体。活塞也是绝热的,活塞质量以及活塞和气缸之间的摩擦力都可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为0p ,重力加速度为g ,现将活塞缓慢上提,当活塞到达气缸开口处时,气缸刚好离开地面。已知理想气体在缓慢变化的绝热过程中pV γ保持不变,其中p 是气体的压强,V 是气体的体 积,γ是一常数。根据以上所述,可求得活塞到达气缸开口处时气体的温度为 。 4.(本题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取代了光束被用来“照射”被观测物。要想分辨101.010m -?(即原子尺度)的结构,则电子的物质波波长不能大于此尺度。据此推测电子的速度至少需被加速到 。如果要想进一步分辨121.010m -?尺度的结构,则电子的速度至少需被加速到 ,且为使电子达到这一速度,所需的加速电压为 。 已知电子的静止质量319.110kg e m -=?,电子的电量191.610C e -=-?,普朗克常量346.710J s h -=??,光速813.010m s c -=??。 二、(20分)图示为一利用传输带输送货物的装置,物块(视为质点)自平台经斜面滑到一以恒定速度v 运动的水平长传输带上,再由传输带输送到远处目的地,已知斜面高 2.0m h =,水平边长 4.0m L =,传输带宽 2.0m d =,传输带的运动速度 3.0m/s v =。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10.30μ=。物块自斜面顶端下滑的初速度为零。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方向与传输带运动方向垂直。设斜面与传输带接触处为非常小的一段圆弧,使得物块通过斜面与传输带交界处时其速度的大小不变,重力加速度210m/s g =。 1.为使物块滑到传输带上后不会从传输边缘脱离,物块与传输带之间的摩擦系数2μ至少为多少? 2.假设传输带由一带有稳速装置的直流电机驱动,与电机连接的电源的电动势200V E =,内阻可忽略;电机的内阻10R =Ω,传输带空载(无输送货物)时工作电流0 2.0A I =,求当货物的平均流量(单位时间内输送货物的质量),稳定在640 kg/s 9 η= 时,电机的平均工作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