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湾海岸地貌与沉积环境研究进展

海南三亚湾海岸地貌与沉积环境研究进展
海南三亚湾海岸地貌与沉积环境研究进展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6, 4(4), 392-400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081078.html,/journal/oj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081078.html,/10.12677/ojns.2016.44048

文章引用: 李力, 李占钊. 海南三亚湾海岸地貌与沉积环境研究进展[J]. 自然科学, 2016, 4(4): 392-400.

Research Progress on Coastal Geomorphology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Sanya Bay in Hainan

Li Li 1,2, Zhanzhao Li 1,2,3

1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Guangzhou Guangdong

2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Mineral Resources,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Guangzhou Guangdong 3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Beijing

Received: Oct. 21st , 2016; accepted: Nov. 8th , 2016; published: Nov. 11th

,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081078.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e modern Sanya Bay coast is most located in the wide Dashaba coast, and is Sandy accumulation coast by Active wave: both ends of the bay are the bedrock coastal because marine-abrasion. And the coral reefs are distributed in different degrees. As a whole, as the wave action, Sanya Bay is a large open embayed coast. But the tidal current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are also active in some coastal areas. Therefore, Sanya Bay coastal landform types are abundant.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oastal Sanya Bay, and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formation of sedimentary dynamics and coastal geomorphology.

Keywords

Sanya Bay, Coastal Landform, Coastal Deposit

海南三亚湾海岸地貌与沉积环境研究进展

李 力1,2,李占钊1,2,3

1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 广州 2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Open Access

李力,李占钊收稿日期:2016年10月21日;录用日期:2016年11月8日;发布日期:2016年11月11日

摘要

三亚湾现代海岸绝大部份位于宽平的海岸大沙坝上,是激浪活跃的砂质堆积海岸:湾的两端是海蚀的基岩岸,且不同程度地分布着珊瑚礁。在整体上,三亚湾为一大型的较开阔的港湾海岸,波浪作用为主,但在某些岸段潮流作用与生物活动亦为活跃的因素。所以,三亚湾海岸地貌类型丰富。本文拟对三亚湾海岸作简单剖析,对沉积动力与海岸地貌的形成进行初步讨论。

关键词

三亚湾,海岸地貌,海岸沉积

1. 引言

根据海岸动力地貌学原理,一定的海岸轮廓与物质供给状态下,不同的动力条件导致泥沙运动形式的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海岸与相应的地貌组合。潮汐、波浪、河流等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沉积过程,形成不同的海岸地貌,海岸地貌在演化过程中经受各种外力以及人类活动影响,反作用于沉积过程,在曲折中追求平衡过程。影响本文综合描述三亚湾海岸地貌和沉积状况,从海岸动力地貌学角度探讨海岸地貌以及沉积对动力因素的响应,揭示人类活动对海岸地貌的影响以及目前三亚湾海岸所存在的环境压力与环境问题。

2. 地质地理概况

三亚湾位于海南岛南端,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南褶皱系南缘,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频繁。海南岛的区域地质构造主要受EW向断裂控制,三亚湾位于琼南拱形断块隆起的九所—陵水断裂南侧[1]。地质构造以华夏纬向构造为格架,并与华夏、新华夏系等构造系复合形成了本区的特征[2]。在新构造运动分区上,研究区属于琼中南强烈隆起区的琼南中度隆起亚区。新构造运动在海岸带以不对称穹状隆起为特点,以间歇性上升为主,局部产生断陷,形成各级夷平面台阶地。

三亚地区出露的最古老地层为寒武系大矛群浅海碎屑岩类,夹含磷、锰、硅质碳酸盐岩类,地层总厚度超过2150 m;其次为奥陶系浅海碎屑岩类,夹有碳酸盐岩类,含笔石、腕足类、双壳类及三叶虫化石,厚度大于300 m;以及志留系浅海碎屑岩类,含三叶虫和腕足类化石,厚度大于60 m。沿海第四纪地层发育,除全新世有海相沉积外,更新世极少有海相地层,主要发育沙堤与泻湖沉积,全新世生物堆积发育。区内广泛出露花岗岩侵人体,如崖城南山的中生代—古生代花岗岩高丘和台地,鹿回头岭、马鞍岭燕山期花岗岩,亚龙湾部分受到轻微变质的燕山花岗岩等。

三亚湾海岸走向略呈弧形,其范围西起马岭,东至三亚,再向南至鹿回头。岸外有东瑁洲、西瑁洲两岛及近岸的鹿回头岭为屏障,是一半开阔的海湾。海岸面向开阔海域,岬湾相间,以风浪作用为主,有一定的涌浪作用,砂质海滩发育。三亚湾处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作用区,受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交替影响,气候湿热,干湿季明显,年均降水量1279.3 mm,年最大、最小降雨量分别为1870.5 mm和746.5 mm,年均气温为25.4℃,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36℃和2℃。台风影响突出,受到南海台风和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共同影响。统计表明,影响海南南部的台风以强台风为主,西北太平洋强台风年均为2.4个,南海强台风年均为0.8个。影响三亚湾沿岸的风浪以西向与西南向为主,其次为偏南向的风

李力,李占钊

浪与涌浪。东南向波浪因由鹿回头半岛之屏障,故而对本湾影响较小。本区的潮汐是以日潮为主的混合潮,潮差2.13米。半日潮天数平均为11天。日潮时一天中涨潮为16~17小时,落潮时极短,仅7~8小时[3]。大潮汛对应着日潮,小潮汛对应着半日潮。沿岸带潮流系往复流,涨潮流为东南向,落潮流向西北,自表层至底层均为落潮流流速大于涨潮流流速。三亚湾两侧岬角沿岸及湾内岩礁附近海底表层沉积物较粗,为粗砂和砾石,珊瑚贝壳碎屑含量高;海湾沿岸水下沉积物为细砂,烧旗河口附近为中砂。向湾内随水深增大,表层沉积物粒度变细,逐步过渡为粉砂质砂,乃至粘土质粉砂[4] (见图1)。

3. 三亚湾海岸地貌特征

3.1. 陆连岛

鹿回头半岛位于三亚湾的东南部,呈东北–西南向伸入海中约4公里,构成了三亚湾的东南“岬角”。

在地貌上,它是一个中型的陆连岛。

鹿回头岭高270多米,是由花岗岩与花岗闪长岩组成的陡峻山地,它突立于外海,水深浪大,沿岸海崖陡立。向陆侧山坡(东北坡)保留着明显的断层三角面。此情况适与对面的南边岭山坡相对应,南边岭西南坡亦存有显著的断层崖壁,表明两山间为一NW向的断裂地堑带,断裂使得鹿回头岭曾与陆地分离,突立海中为岛。小洲、白排为此断裂陷落部分在海中的残留岩体。后由于偏南向的波浪作用,而且主要

Figure 1. Coastal dynamic geomorphology of Sanya Bay [3]

图1. 三亚湾海岸动力地貌图[3]

李力,李占钊

是西南方向的波浪作用,它不断冲蚀岛屿沿并将泥沙于岛后波影区堆积,逐渐形成三条小型连岛沙坝,沙坝发育后不断接受来自两侧海底与陆上的泥沙,渐次合并成为一条长约2.2公里、宽1.2公里的沙坝(按其地名而称为“椰庄沙坝”),并将鹿回头与南边岭陆地相连,成为今日的陆连岛[5]。连岛沙坝组成物质为浅色的岩屑、石英质砂砾以及珊瑚礁块屑,其地势平坦,高程为2~4米,东北部略高,西南部低矮处为残留的泻湖洼地。看来,连岛沙坝形成为时不久。

华南港湾海岸虽在成因上与北方港湾岸基本一致,是在冰后期海面上升的背景上,受岩性、构造控制,以波浪作用为主。但是,华南沿海高温多雨,化学风化作用强烈,岩石遭受风化分解的速度快,故而海岸带泥沙供应较北方海蚀岸段数量大,海岸堆积作用发展迅速,堆积地貌发育普遍,规模亦较大,其中尤以海岸沙坝与连岛坝最为突出。原因在于华南海岸面临开阔的外海,浪大水深,海岸带不仅有较多的泥沙供应,而且海积作用是在海湾内或在岛礁等蔽障物后侧的波影区,这样才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条件[6]。

3.2. 海岸沙坝

在上述东西呷角之间的三亚湾内,沿着海岸是一条长达19公里的海岸大沙坝。这条海岸沙坝形成于现代海岸发育的初期,由原来的古海岸带受冲蚀破坏而形成,大量堆积于近岸带海底的泥沙,受波浪长期作用,重新向岸推移,逐渐堆积成一条与海岸平行的大型砂质堆积体—海岸沙坝。据其地理位置,称之为三亚沙坝。三亚沙坝的高度与宽度,从西向东由窄变宽,由高到低[7]。

沙坝的高、宽形态标志与海滩的形态标志一样,既反映着当地供沙量多少与泥沙粒度,同时,亦反映着因海岸朝向不同所经受的波浪力的差异。三亚沙坝西段,面临开敞大海,风浪大,激浪作用活跃,并且靠近花岗岩山地,泥沙来源丰富,因此沙坝的高度大,坡度陡,泥沙颗粒粗(粗砂),而东部的三亚,有东瑁洲、西瑁洲与鹿回头半岛为屏障,外海传来的波浪经过岛屿折射后,至岸边动力减弱,故东段沙坝宽缓,泥沙颗粒小,主要为细砂。

在三亚沙坝西段的顶部,叠加着四条与岸线平行的沿岸沙堤,其高度自海向陆略有增高。这种现象反映着西段海岸接近供沙源地,泥沙供应充分,岸线淤进较快。波浪横向堆沙作用强盛,且稳定持久,它不断地将泥沙推向海滩顶部,因而堆积成沿岸沙堤。至三亚大沙坝中段,沿岸沙坝数目减少,高度降低,沙堤带宽度亦变窄。而沙坝东段洽岸沙堤则不发育,这是由于距沙源地的距离加大,泥沙供应逐渐减少的缘故[8]。

3.3. 三亚潮汐汊道

三亚湾潮汐汊道位于三亚大沙坝南端,是一个以沙坝为外掩体的泻湖型潮汐汊道。汊道口门在三亚港与南边岭之间,为一80米宽的狭窄通道,通道内侧为一宽度超过1公里的泻湖洼地,泻湖内侧分汊并与大陂水与月川水(东支)相接。但是,上游河流除7~9月由于热雷雨及台风引起洪水下泄外,其它季节流量极小。河流流量在三亚镇一带约5~6立方米/秒,洪峰流量为2375立方米/秒(50年一遇)。洪水一般在暴雨后2~3小时到来,但数日即落。而枯水位流量仅0.3立方米/秒。大陂水上游花岗岩山地,林木繁茂,水土流失少。上游山区河谷宽40~50米,河岸高3米。河床沉积是长径为10~20厘米的砾石与粗砂,砂砾沉积厚1~1.5米。月川水下游主要受潮流冲刷加宽了河道,涨潮流沿月川水上溯,可达水口坡一带,沿月川水两岸开辟了大片盐田[9]。

在大陂水与月川水汇合以下的“三亚河口地区”,实为一潮汐汊道,潮汐成起主要作用。本区涨潮时间长(平均16~17小时),进潮量大,潮水沿河上溯可达7公里。而落潮时间短(7~8小时),流速急,大于涨潮流速约1~2倍。尤其在口门段落,由于有三亚大沙坝外掩阻拦,口门狭窄,东水流急,致使该处

李力,李占钊

落潮流最大表层流速为0.9米/秒,最大底流速为0.5米/秒,加之,水位近口门下降,因此在口门狭窄段造成底部冲刷,形成东西向长达400米、南北宽约50米的潮流冲刷槽,槽底水深皆大于3米,最深处为一9.4米(据当地零点计)。汊道口门段的潮流冲刷槽在地形与沉积上与两侧海底有明显差异,三亚港老码头即利用此天然深槽的有利条件,保证了使用水深。

由于三亚河上游下沙不多,三亚大沙坝沿岸也无大量来沙,大沙坝末端淤进变动微小,故该潮汐汊道是稳定的,水流通畅,在冲刷槽的末端海底也未形成砂质的潮流三角洲堆积。根据潮汐汊道这些特性,顺落潮流方向在口门外海底开挖航道,将能保持着足够的使用水深[10]。

4. 三亚海岸沉积过程

4.1. 三亚湾沉积物分布

海湾海底沉积物总体上表现为由东往西变细,由海向岸变粗。由东往西的变粗主要是由于三亚湾内受到西南风向的影响,存在由西往东的沿岸流。从“花石礁”向东南的展布方向也可以证明沿岸流的存在。由海向岸变粗,表明波浪对海底的影响显著增强。

从海底沉积物的物质成分来看,海底存在丰富的砂源,能够为海滩砂堤供砂源。而三亚河所携带的物质主要以细颗粒物质为主,并目仅仅堆积在三亚港区和水深10~20 m的水域,对海滩的影响不大。因而,末次冰期沉降于陆架上的大量砂是海滩砂的主要来源[11] (见表1)。

4.2. 三亚湾海岸海滩形态及发育过程

大东海两侧为基岩岬角海岸,岬角内侧发育了珊瑚礁平台。受波浪冲击侵蚀,形成较多砂砾质泥沙向海湾内供应,并渐在海湾顶部堆积,发育成沙坝海岸。沙坝向海侧受一般强度激浪作用,形成砂质海滩。海滩剖面相对高度4 m左右,宽度40~50 m,坡度约6?~10?,上部坡度大9?~10?,下部变缓6?~7?

[12]。

鹿回头湾沿岸南北两端为基质岩海岸,中间部分为发育于珊瑚礁平台上的连岛沙坝海岸,沙坝的向海侧受激浪作用,在礁平台上发育了呈连续分布的弧形条带状砂砾质海滩。海滩纵向长1920 m,横向宽20~23 m,相对高度214 m,坡度基本稳定在6?~7?。平均高潮位以下的滩面上,有4~5列相互平行、延岸线呈连续分布的沙波发育[13]。海滩剖面总体呈近直线形。鹿回头湾大洲对侧波影区珊瑚礁平台上,发育舌状的雏形连岛沙坝。

小东海沿岸南北两端为基岩海岸,中间部分为礁平台上发育的连岛沙坝海岸,沙坝的向海侧发育条带状砂砾质海滩。海滩长1340 m,宽21~27 m,相对高度约314 m,坡度7?~10?[14]。海滩上部上凸,下部略下凹。

白排人工岛西南端海滩发育于白排礁头波影区礁平台上形成的萌芽阶段的连岛沙坝向海侧,其宽度

14 m左右,相对高度为118 m,坡度为6?~10?。系人工填砂刚刚开始受激浪作用,而正在形成的雏形海

滩,还远未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此处海滩形态和物质组成,并不能反映与动力和泥沙相适应的稳定状况。但是,其发育于尚处在萌芽阶段的连岛坝上,对连岛坝演变序列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15]。

三亚湾中部湾顶段的沙坝海岸海滩上部微凸下部略凹,呈和缓的蛇形形,低潮水边线下波痕发育,起伏小,系典型的动态均衡型海滩剖面。因湾内的岛礁掩蔽,加之波能在湾内的存在辐散,动力作用适中。而且,湾内砂源丰富,进流消能空间充足,发育了完整的滩脊式细砂质海滩[16]。西侧近岬角处,波能辐聚,侵蚀作用加强,高潮大浪时,在海滩剖面上部形成陡坎,同时,将剖面拉成近直线形(见表2)。

李力,李占钊Table 1. Grain size characteristics of beach area in Sanya Bay and its surrounding beaches [5]

表1. 三亚湾及其周边海滩滩面物质粒度特征[5]

位置样号各粒级百分含量/% 粒度特征值定名

砾砂粉砂中值粒径/Ф分选系数偏态

三亚湾SY13-1 0.174 99.82 0 1.929 0.757 ?0.115 中砂SY13-2 0 100 0 2.083 0.526 ?0.006 细砂SY13-3 0 100 0 2.413 0.469 ?0.002 细砂SY13-4 0 100 0 2.455 0.518 ?0.018 细砂

大东海DDH1-1 0.12 67.46 32.42 2.041 2.373 0.473 细砂DDH1-2 0 74.01 25.99 2.061 1.914 0.536 细砂DDH1-3 0 72.23 27.77 2.015 2.117 0.619 细砂DDH1-4 0 17.99 82.01 5.151 1.523 ?0.023 粗粉DDH1-5 0 72.32 27.68 1.864 2.261 0.590 细砂

鹿回头湾LHT01 81.0 19.0 0 / / / 砂质LHT02 19.6 78.4 2.0 1.00 1.3 0 砾石质LHT03 6.0 93.8 0.2 0.35 0.60 0 砂LHT04 8.0 92.0 0 0.62 0.60 0 砂

鹿回头湾大洲后侧LHT-DZ1 6.2 93.8 0 0.564 1.447 0.244 粗砂

小东海XDH1-1 0 51.9 48.1 3.896 2.108 0.084 细砂XDH1-2 12.5 87.5 0 ?1.406 0.837 0.042 粗砂XDH1-3 61.5 38.5 0 ?1.049 1.026 -0.067 细砾

白排礁人工岛RGD1 0 100 0 2.207 0.526 -0.002 细砂RGD2 0 100 0 2.094 0.610 0.002 细砂RGD3 0 97.979 2.02 1.844 0.887 0.058 中砂RGD4 珊瑚块84.01 15.7 2.98 1.18 1.598 细砂

5. 讨论

5.1. 海岸地貌以及沉积对动力因素的响应

海南岛潮汐为日潮型,东部与南部为不规则日潮混合潮,波浪为季风性,冬季以东北向风浪为主,台风季节亦盛行东北或偏北向风浪,风力强,对北部、东部海岸作用尤其强烈[17]。海浪在塑造海岸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动力因素。它具有巨大能量,对海岸或海岸建筑物产生巨大冲击力;在近岸物质搬运和堆积方面也起重要作用。在波浪作用下,通常粗颗粒物质向岸搬运,细颗粒物质向海搬运;自岸向海,海岸带泥沙由粗变细,较陡的海岸剖面在波浪侵蚀堆积作用下逐渐变缓。潮汐引起的海水周期性升降运动以及随之产生的海水水平方向运动,对塑造海岸有重要影响。不同岸段潮差有较大差别,潮差大小直接影响海水动力所能作用到的范围。相应的潮流水平流动,在有的水域,流速不足一节;而在中国杭州湾,涌潮通过最大潮流流速可达12节以上。尤其对细颗粒物质组成的海岸,潮流是泥沙运移的主要营力。

海南岛海岸类型按其成因与形态可分为两大类:基岩港湾海岸与沙砾质平原海岸。海南岛原始海岸大多为山地丘陵组成的基岸港湾岸,而后随着海岸的侵蚀堆积过程,有些地区发育了众多的沙坝堆积岸

李力,李占钊

Table 2. Beach morphology parameters of Sanya Bay and its surrounding beaches [6]

表2. 三亚湾及周边海滩形态参数[6]

位置断面名称海滩宽度/m 相对高度/m 海滩坡度坡度范围

三亚湾SY4 45 2.6 4?~6?

4?~7?SY13 60 2.4 5?

SY20 35 2.7 6?~7?

大东海湾DDH1 40~50 4.0 6?~10?6?~10?

鹿回头湾LHT1 20 2.3 7?

6?~7?LHT2 23 2.4 6?

LHT3 22 2.4 6?

LHT4 22 2.4 6?

鹿回头湾

大洲后侧

LHT-DZ1 40 2.0 7?~9?7?~9?

小东海湾XDH1 27 3.4 7?

7?~10?XDH2 23 3.4 9?

XDH3 23 3.4 9?

白排人工岛RGD1 14 1.8 6?~10?6?~10?

[18]。沙砾质平原海岸或为三角洲平原海岸其表现形式多为沙坝与泻湖海岸,沙坝上可叠置发育海滩、沙堤及沙丘,随着海岸加积展宽或地壳上升,老的沙坝可太高成为海积阶地。

应该说,风浪与潮流皆为作用于海岸的重要动力。海南岛虽处于开阔海域,但由于海岸多港湾,故水流的作用强,其中又以潮流作用为主。海岸带泥沙供给既有河流泥沙,亦有海蚀岸段供沙,但量皆不大,因为海蚀岸段多为堆积岸段所代替,而海滩沙部分来自海底泥沙的“补偿性”供应,其特点是多细沙。可以认为海南岛海岸属于海蚀—海积型,而且处于动态平衡的发展阶段。

5.2. 人类活动对海岸地貌的影响

首先是原生态植被遭破坏严重,海岸基本丧失防风功能。为了更好吸引投资,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对生态海岸进行大规模的公共设施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对海岸原生态植被破坏最为严重。海口市的滨海大道是该市主要交通干线,从海口市区穿过海口湾直接横贯于海口黄金西海岸的沿线,长达38公里。作为主干道,滨海大道宽度超过50米,且道路多处离西海岸最高潮位线近达50米,有的仅10米。按道路面积测算,海口滨海大道至少破坏了190万平方米的海岸原生态植被。实际上,海南省已有多处海岸的原生态植被遭受破坏后,基本丧失了防风功能。

滨海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另一后果是海岸侵蚀加重,海岸线后退明显。2002年,三亚市为把三亚湾建成度假型房地产基地,对原有的基岩、沙岸、珊瑚礁、红树林、野菠萝、海草等海岸生态进行大规模清除。这些行为导致了三亚湾海岸侵蚀加剧,海岸线后退明显。自2002年以来,三亚湾海岸线以平均1~2米/年的速度向近岸推移。三亚湾海坡段海岸上世纪50年代修筑的碉堡到了几年前距离最高潮位线约有4~5米,有些如今已轰然倒塌掉进水里。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三亚湾海岸侵蚀的速度,不出几年,花巨资修建的三亚湾滨海大道将难以保住,附近酒店宾馆的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

滨海房地产的生活污水也对海南省海岸生态环境造成较大污染。由于海南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差,滨海房地产普遍存在生活污水直排、间排大海现象,严重污染滨海近海海域。据《海南省海洋环境

李力,李占钊

公报》报道,经过近几年滨海城市生活污水的直排,近水海域水质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重点排污口临近海域水质量在逐年恶化。

在海南省房地产建设较热的海滩,都有不同程度的污水直排海滩,加剧沙滩泥化的现象。“沙滩泥化现象加快,沙滩存在不同程度的变黑”,是滨海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又一恶果。

人类的建设活动严重破坏了海滩的整体形态。沙坝海岸为一个变动的地貌单元,从三亚城市过程的城市建设来看,三亚的建筑物建设在动态变化的沙坝上。这些违规建筑严重地破坏了海滩的整体形态,改变了海滩的动力条件。在野外考察时就发现,三亚湾东侧海滩后滨带的沙坝上进行建设活动,束狭了激浪带的自由作用宽度,破坏了海滩的整体结构,减小了波浪消能范围,同时也阻断了沙坝向海滩的供沙,使海滩略呈侵蚀状态,并且发现局部小路出现崩塌现象。目前,许多的人为建筑物或娱乐设施直接紧逼海滩高潮线或特大高潮线,使人为建筑或岸路成为堤坝,阻挡进流翻越,而形成的强劲退流冲刷滩面:另一方面,人工建筑或岸路阻挡了沙坝给海滩供沙,使完全剖面式海滩转变为背叠式,从而影响海岸海滩的发育。

6. 结论

1) 三亚湾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华南褶皱系南缘的琼中南强烈隆起区,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频繁。新构造运动在海岸带以不对称穹状隆起为特点,以间歇性上升为主,局部产生断陷,形成各级夷平面台阶地。三亚湾现代海岸走向略呈弧形,地貌类型丰富,包括陆连岛、海岸沙坝和潮汐汊道等。三亚湾绝大部份位于宽平的海岸大沙坝上,湾的两端是海蚀的基岩岸,且不同程度地分布着珊瑚礁,为一大型的较开阔的港湾海岸。

2) 三亚湾的海岸沉积对动力因素有积极的响应。海浪与潮流和生物活动是塑造海岸形态的主要动力,其中海浪在塑造海岸中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动力因素。伴随着海岸的侵蚀和堆积过程,三亚湾海岸在早期的基岩海岸地貌基础上,形成了海蚀—海积动态平衡动力环境下的基岩——沙坝堆积岸。

3) 然而,人类活动及城市建设正在破坏三亚湾海滩的生态环境、海滩结构和动力条件,影响了海滩的自然发育,造成了海岸侵蚀和沙滩泥化等恶果,并最终会制约和危及城市未来的发展,值得高度警惕。致谢

感谢北京大学于璇博士在论文成文中的有益讨论。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万天丰. 中国大地构造学纲要[M]. 北京: 地质出版社, 2004.

[2]晁会霞, 韩孝辉, 杨志华, 等. 对海南岛大地构造特征的新探索[J]. 地学前缘, 2016, 23(4): 200-211.

[3]王颖, 陈万里. 三亚湾海岸地貌的几个问题[J]. 海洋通报, 1982: 37-45.

[4]王颖. 海南潮汐汊道港湾海岸[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 30-142.

[5]毛龙江, 张永战, 魏灵, 等. 海南岛三亚湾现代沉积环境[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26(4): 17-22.

[6]毛龙江, 张永战, 魏灵, 等. 海南岛三亚湾海滩研究[J]. 第四纪研究, 2006, 26(3): 477-484.

[7]王颖, 朱大奎. 海岸地貌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1-126.

[8]彼得·马蒂尼, 朱大奎, 等. 海南岛海岸景观与土地利用[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195-220.

[9]何雪琴, 温伟英, 何清溪. 海南三亚湾海域水质状况评价[J]. 台湾海峡, 2001, 20(2): 165-170.

[10]王颖, 吴小根. 海平面上升与海滩侵蚀[J]. 地理学报, 1995, 50(2): 118-127.

[11]任美锷. 海平面研究的最近进展[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36(3): 269-279.

[12]薛春汀. 21世纪海面上升对珊瑚礁岛屿的影响和对策[J]. 海洋科学, 2003, 27(10): 32234.

李力,李占钊

[13]王宝灿, 黄仰松. 海岸动力地貌[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108-145.

[14]袁家义, 赵焕庭, 陆铁松, 等. 华南海岸动力地貌体系[J]. 海洋学报, 1992, 14(1): 72-81.

[15]蔡锋, 苏贤泽, 曹惠美, 等. 华南砂质海滩的动力地貌分析[J]. 海洋学报, 2005, 27(2): 106-114.

[16]Nolan, T.J., Kirk, R.M. and Shulmeister, J. (1999) Beach Cusp Morphology on Sand and Mixed Sand and Gravel

Beaches, South Island, New Zealand. Marine Geology, 157, 185-198.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081078.html,/10.1016/S0025-3227(98)00150-9

[17]Otvos, E.G. (2000) Beach Ridges—Definitions and Significance. Geomorphology, 32, 83-108.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081078.html,/10.1016/S0169-555X(99)00075-6

[18]Wright, L.D. and Short, A.D. (1984) Morp Hodynamic Variability of Surf Zones and Beaches: A Synthesis. Marine

Geology, 56, 93-118.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081078.html,/10.1016/0025-3227(84)90008-2

期刊投稿者将享受如下服务:

1. 投稿前咨询服务(QQ、微信、邮箱皆可)

2. 为您匹配最合适的期刊

3. 24小时以内解答您的所有疑问

4. 友好的在线投稿界面

5. 专业的同行评审

6. 知网检索

7. 全网络覆盖式推广您的研究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081078.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ojns@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081078.html,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南省国土资源厅、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关于限制购买多套商品住宅的通知-地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海南省国土资源厅、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关于限制购买多套商品住宅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支持合理住房需求,遏制投机性购房,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我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和限制投机性购房 在全省范围内暂停向在海南已拥有1套及以上商品住宅(含普通住宅、高档公寓、低层住宅和酒店式公寓,下同)的非本省户籍居民出售新建商品住宅。 居民家庭在三亚市购买第2套商品住宅,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居民家庭在其他市县(包括海口市)购买第2套商品住宅,没有购房贷款记录或相应购房贷款已结清的,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同时,在全省范围内暂停向购买第3套及以上商品住宅的居民家庭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二、禁止期房转让和限制现房转让 禁止商品住宅预购人将购买的未竣工的预售商品住宅再行转让。在预售商品住宅竣工交付、预购人取得不动产权证之前,各市县房管部门不得为其办理转让手续;不动产登记申请人与网签备案的预售合同载明的预购人不一致的,不动产登记部门不得为其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本通知印发后,居民家庭新购买的第2套及以上新建商品住宅,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后方可转让;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法人单位新购买的新建商品住宅,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3年后方可转让。 三、合理安排商品住宅用地供应 对商品住宅库存去化期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且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市县,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可适当增加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对商品住宅库存去化期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的市县,继续暂停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各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本市县住宅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保证住宅用地供应平稳有序。 四、实行商品住宅价格备案管理 已达到预售条件的新建商品住宅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须到市县物价部门进行预售价格备案,并在完成价格备案后15天内到市县房管部门申请预售许可。预售价格未经市县物价部门备案的,市县房管部门不予核发预售许可证。预售价格已经市县物价部门备案但未在规定时间内到市县房管部门申请预售许可的,一年内不再受理其预售申请。对已取得预售许可捂盘惜售的,一经发现,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取得预售许可证的项目,不得擅自提高预售价格,如需调整预售价格,必须到市县物价部门重新备案,并报市县房管部门备案后方可执行。严格按“一房一价”进行价格备案,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对超出备案价格、擅自提价的,依照有关规定采取责令限期整改、暂停网签、停发后期预售许可等行政管理措施。 五、加强交易资格审核 各市县房管部门负责新建商品住宅购买和转让资格的审核工作。全省各市县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网签系统)要实现商品住宅网签数据实时共享,统一查询。本通知印发后,各市县二手房交易合同必须全部纳入网签备案管理。各市县房管部门和不动产登记部门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不动产登记部门要将商品住宅不动产登记情况实时交换给房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共用。房管部门要根据商品住宅网签备案、不动产登记等情况确定商品住宅购买和转让资格。具体操作细则由各市县制定。

关于海南东北部海岸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海南东北部海岸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的目的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海南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相当的发展。然而,对于环境的保护却不尽人意。东北部沿海地区的环境问题日趋恶化,海岸线的侵蚀,红树林的减少,外流河的普遍污染等等都形成的一定规模。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制定可行的方案,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调查安排 时间地点目的方式 2013.1.20~201 3.1.21 文昌龙楼南海地 区 海岸线环境问 题 实地考察 2013.1.24~201 3.1.25 文昌东郊红树林 保护区 红树林环境问 题 实地考察 2013.1.27~201 3.1.29 琼海万泉河中下 游地区 外流河环境问 题 实地考察 三.人员安排 1.人员组成:符锐、苏浪 2.任务安排:两人全程参与各地的实地考察,其中苏浪负责对各地考察结果的总结,符锐对各个问题结果的分析。 四.调查结果 1.海岸线的侵蚀问题 1.1 人为的破坏 (1)海岸养殖业对海岸线的影响 今年来,海南东北部沿海地区,养殖业发展迅猛。随着产业的加大,人们不得不摧毁沿海的植被,以便与建立更多的厂房。此外,由海产养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对珊瑚礁的需求,对海水的需求,对道路的需求等等。同时,集约化的海水养殖方式需要人工投放大量化学物质, 无形中增加了海岸带物质和能量的输入, 而海洋生物( 水产品) 不仅不能完全吸收和消化人工投入的物质和能量, 而且还可能排放一些排泄物, 破坏了海岸带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平衡, 使海岸带

出现局部营养物质( N、P) 或盐分( NaCl) 滞留带, 造成局部海域海水水质下降和海岸带局部土地盐化, 生态系统退化。又由于高位池养殖的密度很大, 不仅需要投放大量的饲料, 而且需要使用化学药品清洁或消毒养虾池, 又加上大量水产养殖排放的废水都未经处理, 直接排到近岸海域, 造成海水污染。从而造成了海岸线生态的破坏。 ( 2) 流域内截流蓄水或向外调水, 造成河口潮流作用增强、河流入海迳流和输沙量减少。 ( 3) 过量开采地下水, 引起松散沉积层密实, 地面下沉, 造成海岸侵蚀加剧。( 4) 盲目开挖海滩砂土和大量围垦, 造成沿岸悬浮泥沙减少、湿地消失, 使水动力相对增强或侵蚀-堆积条件改变。 ( 5) 海滩植被和珊瑚礁破坏。分布于岸堤外的芦苇、大米草、红树林和珊瑚礁有消浪、滞流和促淤保滩功用, 是保护海岸的有效屏障。以上因素与近代沿海地区人口增加、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有关。它们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是间接的, 影响范围一般是局部的。表2 中还列出了各海岸侵蚀因素加剧海岸侵蚀的三个可能原因: 沿岸海洋动力作用强、沿岸泥沙减少和海岸稳定性降低。 1.2 自然环境的破坏 海南地处于热带季风区域,常年收到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由于,台风的破坏力极大,又加之海岸生态的脆弱性,这样很容易使得海岸线的退化。此外,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的上升又是使得海岸线侵蚀的重要原因。此外,海平面上升, 使潮位抬高, 岸外波浪作用和河口、海湾处潮流作用增强, 侵蚀基面升高。风暴潮加剧, 高潮位和强力风浪对海岸破环作用增大。气候变暖使局部地区变干, 降水减少造成河流入海迳流和输沙量减少。构造下降, 相对海平面上升, 海洋动力增强和岸堤稳定性下降, 促进海岸侵蚀发展。河流入海口改道或改向, 原河口岸段因失去泥沙来源而侵蚀后退。前3 项因素与全球变化有直接关系, 且影响范围普遍。此外, 自然因素还有海冰和海水溶蚀作用。前者发生在渤海和北黄海沿岸, 在冬季风暴的作用下, 冰块依靠风和波浪的推动而刨蚀岸滩, 加速海岸和海堤的侵蚀。后者发生在古生界石灰岩海岸上, 如大连西岸和广东海岸。

浅谈海南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琼州学院 2008届环境化学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海南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________ 学院:理工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 化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08 化本(1)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 黄榕谢盛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05 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 苏利兴 _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海南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 黄榕谢盛才(琼州学院理工学院海南五指山572200 )摘要:本文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环境实际出发,结合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从生态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概述了海南省环境现状,并提出保护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关键词:海南;生态环境;海洋环境;大气环境 0 引言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最南部,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至今仍完整保持着热带海岛的自然风貌,其热带雨林、季雨林的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在界范围内也不多见。国际生态学家评价,海南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小区域生物种类最多、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海南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旅游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1]。目前,海南省局部地区已出现了生态失调现象,但全岛的自然环境并未恶化。五十多年来,由于过度开垦滥砍乱伐,海南天然林面积大幅度减少,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加重,一些河流枯水期流量减少甚至断流,江河含沙量增大,从而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2]。至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南省更注重环境问题,以下就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大气、海洋环境进行现状分析。 1 海南环境现状 海南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省建设,打造海南环境优势,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省空气、河流、湖泊、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近年来,我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 但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 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海南生态环境现状 1.1.1 森林遭受破坏, 生态服务功能不断下降 原始林覆盖率从1950 年的35%下降到1987 年的7.2%,到2003年仅存 4.0%左右。 58 %1 勺天然林郁闭度从50年代的0.8下降到2003年的0.4?0.5。生态公益林的防风固 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已经降低[3]。到2004年末,森林覆盖率54.9%,比2003年增长0.5 百分点。基本实现生态省建设五年目标。中部的热带天然林和沿海防护林、红树林得到保护。但毁林开荒、毁林养殖、毁林采石等现象仍时有发生。 1.1.2 “三废” 污染程度随经济发展有所增加 与1990 年相比, 2003年全省工业废气排放量增长了 3.1 倍, 废水排放量增长了35.

广东省海岸侵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_孙杰

第37卷 第7期海 洋 学 报 Vol.37,No.7 2015年7月 Haiyang  Xuebao July  2015孙杰,詹文欢,姚衍桃,等.广东省海岸侵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洋学报,2015,37(7):142-152,doi:10.3969/j.issn.0253-4193.2015.07.014 Sun Jie,Zhan Wenhuan,Yao Yantao,et al.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coastal erosion in Guangdong[J].Haiyang Xue-bao,2015,37(7):142-152,doi:10.3969/j .issn.0253-4193.2015.07.014广东省海岸侵蚀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孙杰1,詹文欢1,姚衍桃1,刘守金1,冯英辞1 (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 )收稿日期:2014-07-08;修订日期:2015-01- 29。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SQ201012);广东省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GD908-01-06)。作者简介:孙杰(1978—),男,山东省烟台市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海洋地质环境与灾害地质。E-mail:sunj ie@scsio.ac.cn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东海岸蚀退现象比较明显,本文基于广东省海岸侵蚀全面系统的调查,描述了广东省海岸侵蚀现状,进行了侵蚀强度分类及分布规律统计;总结分析不同海岸侵蚀类型的特征及差异; 通过分析影响海岸侵蚀灾害的因素认为,广东海岸侵蚀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人类活动是近代海岸侵蚀加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将有助于广东省海岸带减灾、防灾目标的实现, 为海岸侵蚀灾害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关键词:海岸侵蚀;侵蚀类型;侵蚀原因 中图分类号:P7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4193(2015)07-0142- 111 引言 海岸侵蚀和淤积一直存在,并且塑造着现在的海岸线。随着全球性变暖、海平面上升及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海岸侵蚀灾害日益加剧,目前已被视为严重的海洋灾害之一。全球70%的砂质海滩受到侵蚀,许多国家砂质海岸和沙滩的侵蚀岸线占总岸线的 60%~90%[1] , 我国几乎所有开敞的淤泥质海岸和70%左右的砂质海岸均遭受侵蚀[2] 。自20世纪60 年代以来,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和前苏联等国在海岸侵蚀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 作[3—5 ]。我国海岸侵蚀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80 年代,起步较晚;90年代, 在侵蚀现状的研究中取得了大量成果[6—18 ],发展较快;21世纪以来, 较多学者基于前期研究, 对海岸侵蚀的状况、环境影响、原因以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19—27 ],并且一些学者 开始就海岸侵蚀的防护对策以及灾情评价进行深入 研究[ 28—33 ]。广东海岸的地层复杂多样。坚硬的基岩海岸,如花岗岩、玄武岩等,广泛分布于广东大陆沿岸半岛、岬角、沿岸岛屿;固结-松散的黏土、砂砾,如湛江组和 北海组地层,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沿岸[34 ];东西向、 南北向和东北向的构造体系,共同构成海岸轮廓的基 本格局[35 ];水动力方面,近岸潮流动力较弱,属于弱 潮海岸,沿海的波浪主要由季风和台风产生,夏秋季 节的台风大浪对海岸的塑造力较强[ 36 ]。对广东省海岸侵蚀已有过一些专门的研究[37—40 ],但全面系统的 研究较少。广东省908专项的海岸侵蚀灾害调查与研究专题对全省的海岸侵蚀现状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并对重点调查区岸线及滩面地形进行了重复观测,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本文依托该专项对广东省海岸侵蚀现状、侵蚀类型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为广东省海岸带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2 海岸侵蚀现状及分布 结合历史岸线对比以及遥感影像分析发现,广东

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海南省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 I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条规划目的 (1) 第二条指导思想 (1) 第三条规划原则 (2) 第四条规划依据 (3) 第五条规划范围 (3) 第六条规划期限 (3)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形势 (4) 第七条土地利用现状 (4) 第八条土地利用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5) 第九条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 (8) 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0) 第十条土地利用战略 (10) 第十一条土地利用政策导向 (12) 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目标 (13) 第十三条土地利用主要任务 (17) 第四章农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 (19) 第十四条农用地结构调整 (19) 第十五条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 (20) 第十六条林地布局 (20) 第十七条园地布局 (21)

第十八条牧草地布局 (21) 第十九条其他农用地布局 (21) 第五章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 (23) 第二十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23) 第二十一条城镇工矿用地布局 (24) 第二十二条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25) 第二十三条基础设施用地布局 (26) 第二十四条旅游设施及其他建设用地布局 (27) 第六章土地利用分区与区域调控 (28) 第二十五条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8) 第二十六条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32) 第二十七条土地用途分区与用途管制措施 (34) 第二十八条实施统筹区域的土地利用政策 (39) 第七章土地利用重点工程 (43) 第二十九条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程 (43) 第三十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程 (45) 第三十一条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程 (46) 第三十二条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 (50) 第三十三条土地整治工程 (52) 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5) 第三十四条行政管理措施 (55) 第三十五条经济调控措施 (56) 第三十六条法律约束措施 (57) 第三十七条技术措施 (57) 第三十八条社会监督措施 (58)

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原因分析及防护工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081078.html, 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原因分析及防护工程研究 作者:马文娟 来源:《科技传播》2010年第12期 摘要全球所有的海岸线普遍存在着海岸侵蚀现象,黄河三角洲属于粉砂淤泥质海岸,易受到自然变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海岸侵蚀,进而影响到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生态环境。这 就需要对海岸侵蚀现象进行防护。本文主要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海岸侵蚀的现状 及原因,综述了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采用的防护工程技术概况及其发展情况。 关键词海岸侵蚀;防护工程;黄河口三角洲 中图分类号P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1-0081-02 0 引言 黄河三角洲是中国最年轻的一块陆地,它是由于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入海,在入海口受到海水顶托,流速缓慢,使得大量泥沙在此落淤,填海造陆形成的。黄河三角洲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最具有开发潜力的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的海岸线曲长,具有丰富的海岸带资源,其经济价值大,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近几年来黄河中上游建设的各种水利水保工程、大型工程的拦 沙、下游河道的淤积以及引水引沙的作用,使得进入黄河口的水沙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造成了黄河口沙嘴难以保持稳定而不断被侵蚀[1]。因此,研究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分析其防治对策,有利于做出合理的防御侵蚀的工程,有利于获取良好的发展区域经济的环境。 本文主要以黄河三角洲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海岸侵蚀的现状及原因,综述了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主要采用的防护工程技术概况及其发展情况。 1 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原因分析 沿岸泥沙亏损和海岸动力的强化是导致侵蚀发生的直接原因,而引起泥沙亏损和动力增强 的根本原因是自然变化和人为影响。 1.1 引起黄河三角洲海岸侵蚀的自然因素 1.1.1 海洋动力作用增强

海南省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办法

海南省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集体建设用地管理,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海南南经济特区林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集体建设用地,是指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农村村民住宅等乡(镇)村建设经批准使用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以有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农业建设或者可以依法确认为建设用地的集体所有土地。 第三条本省行政区域内集体建设用地的取得、使用、流转等管理,适用本办法。 征地安置留用地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管理。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集体建设用地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建设、林业、农业、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集体建设用地的监督管理工作。 乡政府负责本辖区内集体建设用地的具体管理工作。 第五条、乡(镇)村建设应当坚持合理布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优先利用村内空闲建设用地。确需占用家用地和未利用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家用地和未利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第二章规划和计划管理

第六条乡(镇)村建设需要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以及村镇规划确定相应用途范围内予以安排。 第七条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经市、县、自治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征求有关部门和公众意见并审核同意后,报市、县、自治县政府批准,并报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八条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结合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根据农村人口数量和增长趋势、宅基地现状和使用标准等情况,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鼓励农村居民点相对集中选址,统筹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生态和生产生活用地需求。 村镇规划应当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相街接,村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镇建设用地规模。 第九条尚未编制村镇规划的村庄,乡(镇)村建设确需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可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予以安排。 第十条集体建设用应当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统编报、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单列新增集体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各市、县、自治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年底将集体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报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海南省辐射环境监测站

海南省辐射环境监测站 公开招聘辐射专业工作人员公告 海南辐射环境监测站单位概况 2005年8月,海南省编委批准设立海南省辐射环境监测站,是隶属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的财政全额拨款的正处级事业单位。本单位负责对全省辐射环境污染单位进行监测,对全省辐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测;承担放射性废物库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及全省放射性废物(源)的集中收贮工作,承担对放射性物质在运输过程中的环境安全的监测工作,参与省内伴有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协助有关部门对放射性物质,放射性设备和放射性废物进关的检查,为辐射环境行政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海南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公开招聘3名辐射专业工作人员,从事核与辐射环境管理和辐射环境监测工作。 一、招聘原则 坚持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辐射专业工作人员。 二、招聘岗位 电离辐射环境监测与管理、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管理、放射性废物管理等3个岗位。 三、招聘条件 1、思想道德: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服从组织安排,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学历: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含2007年应届毕业生)。

3、专业要求:核物理、放射医学、放射化学、核技术应用或相关辐射专业。 4、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熟练使用常用电脑办公软件,曾从事相关工作且业绩突出者优先。 5、年龄:30周岁以下。 6、身体状况:健康,符合《国家公务员通用体检标准》要求。 四、招聘程序 1、报名。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均可自愿报名。报名时间为2007年2月5日—3月20日。 2、资格审查,确定参加笔试人员。 3、笔试。笔试时间另外通知。 4、面试。根据笔试成绩,按1:3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名单。面试时间另外通知。 5、确定聘用人员。根据笔试、面试成绩和体检结果确定聘用人员。先聘用一年,聘用期满后,根据个人表现可续聘或正式录用。 五、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提交个人简历、身份证和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证书(2007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暂不交)复印件,以及反映个人成果公开发表的文章、论文等,或反映个人工作实绩的各类证书复印件,以邮寄或传真方式送达。 六、工作待遇 首年聘用的工作人员,工资享受同等条件编内工作人员工资的80%;续聘后享受同等条件编内工作人员工资。

海岸侵蚀及其原因和防护工程浅析

海岸侵蚀及其原因和防护工程浅析 【摘要】:针对我国海岸线的侵蚀现状,分析我国海岸线侵蚀产生的主要原因。河流泥沙输移量的减少,水动力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等等。并且分析了目前我国所采取的海岸防护措施,提出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依据海岸侵蚀的特点来采取相应措施,使海岸防护工程达到最好效果。 【关键词】:海岸侵蚀;原因分析;防护工程 一.引言 海岸侵蚀是一个全球性质的自然灾害,而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而导致的海平面加速上升将会进一步扩大侵蚀范围和海岸淹没,加剧侵蚀程度。一些滨海国家多年以来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它的变化和发展,并且不断研究其防护对策。而在我国32000 km的海岸线上也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海岸侵蚀问题,其中不少海岸段由于海岸夷平、河流改道作用、浪潮以及暴风浪的冲刷而导致不同程度上的侵蚀后退。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海岸侵蚀现象日益严重。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除了原有海岸段侵蚀后退外,还不断的出现新的侵蚀海岸段,总侵蚀正在不断的增加,加剧侵蚀程度。所以研究海岸侵蚀并布置合理的防护工程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侵蚀原因分析 1.河流泥沙输移量的减小 河流输沙是海滩沙的主要来源,我国沿海入海河流的泥沙输出量十分巨大,河流泥沙输移量减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上游建设的水利工程拦截了向下游输移的泥沙以及内陆地区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减小了河流产沙量。例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珠江流域水库的累计库容呈现指数型增长趋势,致使大通站入海泥沙量在60年代由增加转为下降,珠江口水下三角洲的整体淤涨速率下降十分明显,局部地区出现冲刷。 2.水动力因素的作用 水动力条件包括海洋作用与河流作用,它是塑造河口形态地貌的主要因素,而其中海洋动力作用对海岸侵蚀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从短时间来看,海平面的水位上升不会导致产生海岸侵蚀,它会先使岸线发生动态变化加速或诱发海岸侵蚀。海平面水位相对上升会引起近岸水深的增加,增强海岸边的波浪作用从而侵蚀海岸,与此同时也将侵蚀的物质带回海底。据研究表明,海平面水位每上升1m会导致高潮线后退50~100mm。我国国家测绘局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我国海平面水位年上升率大约为2~3mm,并且还处在上升的趋势当中。 海岸侵蚀的主要动力包括潮流、波浪等。潮流作用是引起海岸动态变化的主要动力。强烈的潮流作用及其日积月累的波动变化,会使得海滩沉积物处于十分

佛山工商注册[金帐本]余穗珠诉海南省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案

会计学习交流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081078.html,会计实务操作余穗珠诉海南省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案 (一)基本案情 余穗珠在三亚金冕混凝土有限公司海棠湾混凝土搅拌站旁种有30亩龙眼果树。为掌握搅拌站产生的烟尘对周围龙眼树开花结果的环境影响情况,余穗珠2013年6月8日请求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以下简称三亚国土局)公开搅拌站相关环境资料,包括三土环资察函〔2011〕 50号《关于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文件执法监察查验情况的函》、三土环资察函〔2011〕 23号《关于行政许可事项执法监察查验情况的函》、三土环资监〔2011〕 422号《关于三亚金冕混凝土有限公司海棠湾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评影响报告表的批复》、《三亚金冕混凝土有限公司海棠湾混凝土搅拌站项目环评影响报告表》。7月4日,三亚国土局作出《政府信息部分公开告知书》,同意公开422号文,但认为23号、50号文系该局内部事务形成的信息,不宜公开;《项目环评影响报告表》是企业文件资料,不属于政府信息,也不予公开。原告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判令三亚国土局全部予以公开。 (二)裁判结果 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请求公开之信息包括了政府环境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对此,应遵循的原则是:不存在法律、法规规定不予公开的情形并确系申请人自身生产、生活和科研特殊需要的,一般应予公开。本案原告申请公开的相关文件资料,是被告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当然属于政府信息。被告未能证明申请公开的信息存在法定不予公开的情形而答复不予公开,属于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据此,判决撤销被告《政府信息部分公开告知书》中关于不予公开部分的第二项答复内容,限其依法按程序进行审查后重新作出答复。 一审判决后,余穗珠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期间主动撤回上诉。 (三)典型意义 第一,对外获取的信息也是政府信息。本案涉及两类信息,一是行政机关获取的企业环境信息;二是行政机关制作的具有内部特征的信息。关于前者,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政府信息不仅包括行政机关制作的信息,同样包括行政机关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的信息。因此,本案中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获取的企业环境信息同样属于政府信息。关于后者,本案行政机关决定不予公开的23号函和50号函,虽然文件形式表现为内部报告,但实质仍是行政管理职能的延伸,不属于内部管理信息。 第二,例外法定。政府信息不公开是例外,例外情形应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本案判决强调,凡属于政府信息,如不存在法定不予公开的事由,均应予以公开。被告未能证明申请公开的信息存在法定不予公开的情形,简单以政府内部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为由答复不予公开,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第三,行政机关先行判断。考虑到行政机关获取的企业环境信息可能存在涉及第三方商业秘密的情形,应当首先由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作出判断,法院并未越俎代庖直接判决公开,而是责令行政机关重新作出是否公开的答复,体现了对行政机关首次判断权的尊重。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1081078.html, 第1 页

关于印发《中共澄迈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工作规则》《澄迈县国土资源局“三重一大”事项清单》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共澄迈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工作规则》《澄迈县国土资源局“三重一大”事项清单》 的通知 中共澄迈县国土资源局党组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做好局党组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海南省贯彻<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实施细则》、《中共海南省国土资源厅党组工作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局党组是澄迈县国土资源系统的领导核心,在澄迈县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向县委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局党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对澄迈县国土资源系统实行政治、思想、工作和组织领导。 第四条局党组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 (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据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开展工作,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三)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局党组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四)坚持发挥局党组领导核心作用与支持局领导班子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责相统一,把局党组的主张通过法定、民主程序转化为局领导班子的决定。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局党组的主要职责: (一)负责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研究确定全县国土资源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改革方案,审议全县国土资源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重要工作部署,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有关重要情况、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审议国土资源局机关、下属单位机构设置,讨论决定局党组管理干部的任免、调动、交流和奖惩,对党组管理干部进行教育、监督,加强对局机关、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监督。 (三)加强对党的建设的领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局机关和下属单位党组织工作的指导,支持县直机关工委履行对局机关和下属单位党组织工作的领导职责。加强对本局人才工作、统战工作、群团工作的领导,团结带领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化改革,扎实工作。 (四)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支持纪检监察机构履行监督责任。 (五)切实加强党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思想、组织、作风、

海南岛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和意见

海南岛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和意见 一、海南岛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1.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日渐衰退①森林资源 面积锐减。据1956年《广东省海南岛热带亚热带资源勘察资料汇集》,全岛有森林1,29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25.75%。至1979年底,天然林只剩下497万亩,近两年以25—30万亩/年的速度递减,到1981年上半年,已减到432万亩,复盖率为8.5%。其分布范围大大缩小,低海拔丘陵台地次生林已几乎消失。现存天然林主要分布于坝王岭、尖峰岭 二、海南岛东南海岸带,具有漫长的海岸线,拥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自然资源极其丰富。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该地区开发的根本与切入点。本文分析了海南岛东南海岸带地区经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指出该地区应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加强生态宣传教育,以重点项目为契机加快生态经济建设,按生态功能区优化生态经济结构,以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海南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低碳经济,把好土地供应“闸门”—— 1月15日,虽是隆冬严寒时节,但在海南省人大会堂召开的“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动员大会”,却让850万海南人民感受到了早来的融融春意。 以蓝色海水、洁白沙滩、明媚阳光、大片热带雨林和四季盛开鲜花名闻天下的海南岛,在新年来临之际迎来了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又一个新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2009年12 月31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1月4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消息一经发布,再次将中国南端这个风光旖旎的热带海岛推到了世人眼前。 2010年作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开局之年,海南省高度重视,目前各项工作已陆续展开。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开发步伐的启动,将会引发并推动新一轮投资开发热潮,而这有可能对海南有限的生态环境与国土资源容量问题带来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在动员大会上明确指出:为了确保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在科学规划指导下规范有序推进,防止一哄而上、破坏资源环境、形成房地产泡沫,省委、省政府决定,在2010年3月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规划》正式审批之前,全省暂停商业性土地出让,暂停审批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多留一些土地资源给子孙后代。保护好生态环境,让有限的资源环境发挥最大效益。 省委书记向世界做出“绿色承诺”,环保、健康、低碳将成主要标志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标志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成为国家战略,海南省也因此迎来了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填海造地换领土地证政策

关于填海造地换领土地使用证的政策探讨 按照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填海项目竣工后形成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三个月内,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土地使用权”。但由于《中国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属于上位法的原因,因此并未对换发的土地属于无偿使用还是有偿使用予以确定。为此,国内各省市均发布了各地的海域使用管理条例(或办法),对此做了不同的规定,笔者拟结合工作实际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一、对于填海造地换领土地证的几种观点 观点一:应直接予以换发有偿使用的土地使用证,即不用再缴纳土地出让金,用地企业直接领取土地证。这个观点的代表是辽宁省。 于2005年4月1日施行的《辽宁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179号)第二十三条规定:“填海项目竣工后形成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海域使用权人应当自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3个月内,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向县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换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不得收取土地出让金”。 观点二:换发土地证,可不用再缴纳土地出让金,但如转让或改变原填海用途,则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这个观点的代表是江苏省。 于2005年7月1日起施行《江苏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海域使用权人应当在围垦、填海项目竣工之日起三个月内,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换发国有土

海南省产业项目发展和用地准入协议(参考范本)

编号:**市(县)20******号 海南省 产业项目发展和用地准入协议 (参考范本) - 1 -

二〇年月- 2 -

为有效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切实履行《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字(20 )号)有关要求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20 )号)第四十五条约定,保证土地开发利用预期目标的实现,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宏观调控提升土地利用效益的意见》和供地文件有关要求,经甲乙双方同意,签订本协议: 一、本协议签约主体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乙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二、地块基本情况 宗地编号: 土地位置: 土地用途: 用地面积:平方米 计容积率建筑面积:平方米 土地使用年期:年(首期年,次期年,末 - 3 -

期 年) 三、甲方权利义务 (一)甲方应根据海南省产业政策和发展要求,组织有关部门为项目用地的不动产登记、规划、开工、建设提供指导服务。 (二)甲方有权自行或者委托相关部门,对本协议约定的内容进行监管及评价。 (三)甲方有权自行或委托相关机构按照本协议核查项目履约情况。若乙方违反本协议的有关规定,甲方有权依约追究乙方的违约责任。 四、乙方权利义务 (一)乙方取得的上述地块应用于发展(产业类别)项目。乙方须向甲方提供项目发展方案,明确项目名称、产业发展方向、投资强度、设计生产能力、竣工投产时间、达产时间(达到生产经营指标的时间)、产出效益、节能环保等要素。乙方入驻项目须符合《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产业发展要求,同时承诺满足下列要求: 1.项目达产时间为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的年内(约定有“弹性年期”的,不得超过首期土地使用年期)。 2.项目达产时,本宗土地在约定达产时间内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工业用地为包含房地产、设备的所有投资总额,其他用地 - 4 -

海南省2017年土壤环境

海南省2017年土壤环境 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确保我省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根据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海南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土壤环境质量目标:到2017年全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比例保持在81%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 工作目标: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严格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完成国家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量化考核任务。 二、工作任务及责任分工 (一)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1.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根据《海南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制定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施方案,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一期)的调查、采样和分析工作。(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保护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启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启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全面排

查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电镀、固废处理等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收集重点行业企业潜在污染地块基础信息,初步建立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保护厅;责任单位:相关市县政府、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二)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 1.制定并发布土壤污染行动计划工作方案。 各市县政府和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根据《海南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情况,按照“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原则,在2017年6月底前制定本地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报省政府备案并向社会公布。(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保护厅;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 2017年12月底前,省政府与各市县政府和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各市县政府逐步与重点行业企业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明确相关措施和责任,责任书向社会公开。(牵头单位:省生态环境保护厅;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洋浦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三)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制度。 1.建立定期监测制度。 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布设,实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市县全覆盖,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监测制度。(责任单位:省生态环境保护厅)

2016年海南省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_土地法律责任考试题

2016年省土地管理基础与法规:土地法律责任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折旧率应根据乘以折旧率计算。 A: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 B:固定资产净值 C: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 D:固定资产原值 E:土地 2、根据规定,制定开垦耕地计划由__负责。 A.县级人民政府 B.市级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 3、在土地评估中,涉及房屋折旧年限计算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取建筑的耐用年限 B:取土地的剩余使用年限 C:取可使用年限 D:耐用年限与可使用年限谁小取谁 E:时间因素 4、在路线价评估中,不符合选取标准宗地的标准。 A:街道转角处的宗地 B:矩形宗地 C:容积率为所在区段代表性容积率 D:一面临街的宗地 E:时间因素 5、根据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的技术指导意见,当补充耕地高于被占用耕地等级时,省级耕地占补平衡等级折算系数应取__的数。 A.等于0 B.大于1 C.小于1 D.等于1 6、下列可不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是__。 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 B.特定行业的市场准人 C.有关企业的资格、资质制度 D.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 E.有关组织的资格、资质制度 7、收益还原法考虑的总费用是指为创造收益所投入的直接必要的经营费用与费用.(2000年真题) A:评估

B:设计 C:资本 D:建筑 E:合法性 8、在土地估价实务中,经常会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与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评估问题。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观点正确的是。 A:划拨土地使用权属于物权,承租土地使用权属于债权 B:二者在土地使用权性质上不同,但价格水平相当 C:二者在土地使用权性质上不同,价格也不同,二者的价格差等于土地出让金 D:由于权利性质不同,二者不可能在同一土地市场易 E:合法性 9、房屋建筑面积系指房屋外墙(柱)勒脚以上各层的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且具备上盖,结构牢固,层高以上的永久性建筑。 A:2.0 m B:2.20 m C:2.30 m D:2.4.0 m E:土地 10、工业区位论认为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有__。 A.运输成本 B.工资因素 C.集聚与分散因素 D.三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1、土地的自然特征包括__。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供给的稀缺性 D.功能永久性 E.人为特征 12、某土地正常年收益为5000万元,当前银行利率为10%,土地使用年限为无限年期,则现土地价格应为万元。 A:50000 B:无价 C:48000 D:34000 E:时间因素 1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规定,从2006年6月1日起,考虑到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需求,对购买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仍执行首付款比例__的规定。 A.5% B.10% C.20% D.30%

海南岛海岸侵蚀分析

海南岛海岸侵蚀分析 陈琦王璟马倩雯王鑫珏 摘要:本文主要对海南岛海岸侵蚀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对海浪、潮流、台风及人类活动的分析确定了海南岛海岸侵蚀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影响程度。 海岸侵蚀是当今全球海岸带普遍存在的灾害现象。澳大利亚的Bird 教授根据世界39 个沿海国家的73 名研究人员提供的岸线变化资料撰写了一份著名的“百年来的岸线变化”报告,认为在过去的100 年内世界各国海岸带普遍存在海岸侵蚀现象。1984 年国际地理学会海岸环境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进一步指出,当前世界沙质海岸线约有70 % 以上处于侵蚀后退状态,平均蚀退速率约为10 cm/yr,其中约有20 % 的甚至超过1 m /yr。我国海岸侵蚀的范围自50 年代末期以来呈不断扩大趋势,据统计目前已有近70 % 的沙质海滩和大部分处于开阔水域的淤泥质潮滩处于侵蚀后退状态。侵蚀岸线长度已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度的1/3 以上。 海南岛海岸线全长约1682 km,其中80 %为沙质海岸。在沙质海岸中约有一半以上的岸段因侵蚀而后退,主要集中在文昌邦塘、三亚湾、洋浦半岛、澄迈湾、海口湾、南渡江口至白沙角等岸段。文昌县邦塘附近,近30年来的海岸侵蚀后退速率约为2 m/ yr,50 年代中期竖立在岸边的水泥柱已处于离岸60 m 远的海中。文昌县清澜港外岸段,近10年间岸线后退120 ~150 m,造成大片椰林被毁,水产减产,沿岸村庄受到严重威胁。万宁县石梅湾沙坝海岸近30 年侵蚀后退速率约为0. 7 m /yr。洋浦湾南岸2. 5 km 长的侵蚀岸段,平均蚀退速率为0. 5 m /yr 。由上列事实可知海岸侵蚀在海南岛亦普遍存在。 海岸是海陆交互作用的过渡地带,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海岸通过侵蚀与堆积过程不断演变。海岸侵蚀与堆积是塑造海岸剖面的两个基本过程,侵蚀强度取决于海洋动力条件(波浪、潮流、泥沙等)和海岸性质(岩性、构造运动、岸外沉积等) 之间的均衡状况。若海洋动力作用增强或海岸稳定性降低,便会导致海岸侵蚀的发生和发展。引起海岸侵蚀的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其一为全球海平面上升。研究表明,过去百年间全球地表气温上升了0. 3 ~0. 6 ℃,由此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10~25 cm,平均上升速率为1~2 mm/yr。根据21个有代表性的验潮站记录计算得出过去百年全球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1. 8mm。近40年来海南岛南部沿海的相对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0. 64 mm/yr。由于海平面上升,河流的纵比降减小,排水和挟沙能力下降,导致河流向海输沙量减少; 岸外水深增加,近岸带波浪、潮流等海洋动力作用加强,风暴潮的频率和强度增加,从而使海岸侵蚀加剧。有人在研究马里兰州的海岸侵蚀中估计,海平面上升因素引起的海岸侵蚀占侵蚀总量的20 % ~25 %,若到2025 年海平面上升26. 2 cm,该因素比重将提高到38 %。因此海平面上升是引起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海岸侵蚀的重要原因之一。海南岛近几十年的海岸侵蚀亦与海平面上升密切相关。 海浪和风暴潮也是海南海岸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海南省是一个海岛省份,以热带气旋、风暴潮、巨浪为主的海洋灾害时有发生。多台风是海南岛的气候特征之一,一般出现在5~11月份。据统计,海南岛直接登陆的台风为年均2.7次,在海南岛附近登陆,对海南造成影响的台风为年均5.8次。直接登陆的台风,发生在琼东的频率最大,约为70%,其次是琼南占20%,琼北约占10%,琼西几乎没有台风直接登陆。台风时出现的极大风速可超过40米/秒。全岛的最大波高均发生在台风期。与台风来袭方向对应,东部、南部沿岸波浪较强,西部、北部沿岸波浪相对较小,台风及伴随的台风浪对沿海近岸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同时波浪又是沿海泥沙运动的主要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