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理念与方法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理念与方法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理念与方法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理念与方法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理念与方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正在不断的功能多

样化、智能化,总而言之就是在无限的趋近高科技。但是我们传统的建筑工程是进行“处方式”规范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有详细的设计参数,给设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思维局限性,导致不同是设计人员设计出来的东西大同小异。性能化的设计规范就给设计人员很大的空间,相比之下很灵活多变,也更加的个性合理。由于性能化的防火设计有这么多的好处,逐渐性能化就成为了一种在建筑防火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本文简单的介绍建筑性能化防火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性能化防火设计理念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is constantly functional diversification, intelligent, to make a long story short in reaching high-tech unlimited. But our construction is the traditional design method of "prescriptive" standard, this method has the detailed design parameters, brings thinking limitations to the design staff, leading to different design personnel is designed very much the same. Design specification of give designers a lot of space, by contrast is very flexible, more personality and reasonable. Because of the performance-based fire design has so many advantages, gradually performance has become a frequently used in building fire in a way. The design method introduced performance-based this simple.

Key words: Performance-based fire protection; devise; idea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性能化防火设计概述

性能化防火设计就是一种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基础上兴起的另

一种防火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现在已经已经被大量的使用并且认可,在火灾现场的场景要进行定量的分析,分析从确定性和随机性方面入手,用来判断所使用的不同类型的方案是不是它们的消防安全性能可以达到消防安全所规定的那样,这样就可以得到最大化的优化设计方案,还给建筑的结构提供了防火保护,该保护是最合理的。这种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消防设计方法,达到一种规定的设计水平。以下是防火设计的几个目标:

①火灾发生的时候要保护建筑结构不损失还不能殃及到邻居。

②要有必要的消防救援设备。

③时刻关注火势,不能让火势不断的扩大,尽量避免财产的损失。

④能够安全的对人员进行疏散,保证生命的安全。

于是,在做安全设计的时候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比如耐火的性能、防火设备、救火设备、建筑规划等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现行的设计方法对上面所提出的问题都有相对完整独立的考虑。但是也有很大的缺点就是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安全水平,没有办法体现出各个消防系统之间的系统关系,而且这一会使综合经济降低。项目特有的危险和保护这些危险的有关消防安全措施能够被消防安全的性

能化设计考虑到,消防安全的性能化还能对消防对策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实现,把所有的系统都融入在一起,当成一个整体设计,这种综合起来的工程能提供更具体的更经济的消防防火设计方案。

2.性能化防火设计步骤

2.1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工程范围与内容

首先要对建筑的特征、建筑的使用功能等方面全面的了解它们的信息;然后对昂贵设备区、非同一般的作业区等建筑地区分别作特色研究;最后就是不同的功能的建筑所面对的使用者也有不同的特征,在年龄、智力等方面是其中一部分。

2.2确定消防安全总体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目标

消防安全的设计在消防安全设计中的设计总体目标的范围很广,它甚至代表了当今社会所期望的水平。简单点说,消防安全的最终目标就是生命、财产、环境等方面不受火灾的影响。

2.3将定性的消防安全目标转化为定量的性能化判据

基本判据如下:

a.生命安全判据。烟气层的高度下限、烟气层和火焰的温度上限、烟气层内毒性气体的浓度上限、烟气透过能见度下限、把人员从火灾地点内非安全地段带到安全地段所需要的时间等等。

b.结构安全判据。建筑内部对建筑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的一些关键构件的承受温度的上限、耐火的能力等等。

c.环境安全判据。腐蚀性燃烧生成物浓度的上限、烟气的浓度的上限等等。

2.4确定火灾场景

特定的火灾从引燃到燃烧到最高峰以及火灾造成的后果,或者的设定燃烧到最高峰以及火灾造成的后果,对这两种的描述就是火灾场景。建立火灾场景时要考虑到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火灾载荷以及分布的状态;火灾可能在哪些环境下发生;火灾可能在哪些位置发生;建筑的平面布局等等的因素。

2.5建立设计火灾“热释放速率-时间”变化曲线

综合考虑火灾中燃料、点火源、通风的情况等等在火灾发生时的主动式消除系统的一系列的情况因素,还要肯定知道火灾的载荷、火灾的规模大小以及火灾的增长趋势,还要确定该火灾有没有可能出现轰然以及出现轰然的可能性有多高。要使用到火灾增长曲线,任何一个需要考虑的火灾场景都应该具备一个这样的火灾曲线。这些曲线可以反映出火灾的特点,方便人们更科学的控制火灾。

2.6提出和评估设计方案

评估是一个反反复复不断进行的一个过程。在评估的过程中,对于消防安全措施进行评估的时候都要根据火灾曲线来作为一个依据。比如是否增加报警装置、是否对建筑的材料进行改进、是否安装自动喷水系统、以及对通风条件的改动等等的因素,都是在这个阶段开始评估的。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估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这个解决方案有没有达到设计的目的。

3.性能化防火设计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处方式设计是人们长期与火灾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处方式的设计也为后来的防火设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还减少了因为火灾而造成的损失。但是处方式的设计有它的弊端和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它已经不能跟上现在的新兴建筑工艺的对材料、结构、工艺、技术方面的步伐,这就造成了不能满足当下的高大多功能建筑空间的要求。形成了一块短板。然而性能化防火就比较灵活,而且综合能力比较强,能够解决现在发展消防出现的新问题,能更好的满足当前的需求。处方式与性能化都是以防火为目的的方法,但是它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完全不相同。性能化防火设计能够解决更加复杂的一些问题,比如空间比较大、功能更加复杂或者是特殊的建筑的设计问题,处方式就是对于比较常规、不是那个高难的问题解决起来更加的简单。因此,性能化防火设计与处方式防火设计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它们各自有自己的优势。所以不能滥用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选择最适合目标方案的技术进行设计。

4.结束语

性能化防火有很多优点,而且这些优点能够解决建筑防火方面的比较难、比较复杂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防火设计方面的不足,但是它也有缺陷,千万不能盲目的使用。我们要更加的关注防火在国际上的动态,第一时间掌握新的、更有效的防火技术,更进一步完善现在的防火技术的不足。避免火灾带来的不必要的人员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阚强,姜明理.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概述[M].中国消防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朱力平.消防工程师手册[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引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 霍然,袁宏永.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 李晶,张奇.为洞察防火安全专供焚烧的楼房[J].国外科技

动态.1995(11).

[6] 陈炳龙.高层建筑大厦防火安全浅析[J].安全与健康.2005(03).

作者简介:

杨耀军(1975-),男(汉族),甘肃会宁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防火。

------------最新【精品】范文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参考文本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参考 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 结构化、功能多样化和形态美学化方向发展。然而,传统 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是按照“处方式”规范来进行的,这 种“处方式”规范规定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因而具 有设计的局限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单调而呆板。因 此,传统的“处方式”防火设计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建 筑的飞速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提出了“以 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设计”新概念,并开始对传统的“处方 式”建筑防火安全设计法规体系进行改革,提出了制定 “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规范”的新思路。性能化设计规范 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设计更加科学合

理。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 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是针对特定建筑对象确立消防安全目标,提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采用被广泛认可或验证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方案设计在建筑对象中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和随机性定量分析,以判断不同解决方案所体现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它是传统消防设计方法的一种替代办法,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1、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2、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

建筑材料防火等级分类

GB 8624——1997 本标准是GB 8624—88的修订版。在技术内容上非等效采用德国标准DIN 4102—81第一部分。本修订版与GB 8624—88相比,增设了A级复合(夹芯)材料,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增加了对特定用途的铺地材料、窗帘幕布类纺织物、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和管道隔热保温用泡沫塑料的具体规定。上述特定用途的材料若作为墙面或吊顶材料使用时,仍必须按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进行检验和分级。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原GB 8624—88即为失效。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建民、马祥林、卢国建。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8年2月。标准全文GB 8624—1997 目录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引用标准……………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 不燃类材料(A级)………………… 可燃类材料(B级)……………… 对某些特定用途材料的特别规定……………… 对复合材料、表面涂层材料等的特别规定……………… 燃烧,性能分级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代替GB 8624——88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评定和分级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和各种装饰装修材料。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2406—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 2408—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T 4609—84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 5454—85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氧指数法GB/T 5455—85 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GB/T 5464—85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GB/T 8332—87 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T 8333—87 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 8625—88 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GB/T 8626—88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GB/T 8627—88 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GB/T 8629—88 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GB/T 11785—89 铺地材料临界辐射通量的测定辐射热源法GB/T 14402—93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试验方法GB/T 14403—93 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 3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见表1。表 1 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表 1 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 │ 级别│ 名称│├————┼——————┤ │ A │ 不燃材料│ ├————┼——————┤ │ B1 │ 难燃材料│ ├————┼——————┤ │ B2 │ 可燃材料│ ├————┼——————┤ │ B3 │ 易燃材料│ └————┴——————┘ 4 不然类材料(A级)4.1 A级匀质材料按GB/T 5464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达到a)炉内平均温升不超过50℃;b)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20s;c)试样平均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0%。4.2 A级复合(夹芯)材料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A缎。a)按GB/T 8625进行测试,每组试件的平均剩余长度≥35 cm(其中任一试件的剩余长度>20cm),且每次测试的平均烟气温度峰值≤125℃,试件背面无任何燃烧现象,b)按GB /T 8627进行测试,其烟密度等级(SDR)≤15,c)按GB/T 14402和GB/T 14403进行测试.其材料热值≤4.2 MJ/kg,且试件单位面积的热释放量≤16.8MJ/m^2; d)材料燃烧烟气毒性的全不致死浓度LCo≥25mg/L.5 可燃类材料(B级) 5.1 Bl级材料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B1级.a)按GB/T 8626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达到GB/T 8626所规定的指标且不允许有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的现象;b)按GB/T 8625进行测试,每组试件的平均剩余长度≥15cm(其中任一试件的剩余长度>0cm),且每次测试的平均烟气温度峰值≤200℃。c)按GB/T 8627进行测试,其烟密度等级(SDR)≤75.5.2 B2级材料按GB/T 8626进行测试燃滤纸的现象。其燃烧性能应达到GB/T 8626所规定的指标,且不允许有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的现象。5.3 B3级材料不属于B1和B2级的可燃类建筑材料,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 设计的思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对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考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正在朝智能化、结构化、功能多样化和形态美学化方向发展。然而,传统的建筑工程防火设计是按照“处方式”规范来进行的,这种“处方式”规范规定了详细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因而具有设计的局限性,使设计出来的建筑工程单调而呆板。因此,传统的“处方式”防火设计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建筑的飞速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提出了“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设计”新概念,并开始对传统的“处方式”建筑防火安全设计法规体系进行改革,提出了制定“以性能为基础的防火规范”的新思路。性能化设计规范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也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由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方法与传统的“处方式”设计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越性,所以很快成为建筑防火的一种新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概念 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是针对特定建筑对象确立消防安全目标,提出消防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采用被广泛认可或验证为可靠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方案设计在建筑对象中的火灾场景进行确定性和随机性定量分析,以判断不同解决方案所体现的消防安全性能是否满足消防安全目标,从而得到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结构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它是传统消防设计方法的一种替代办法,描述能够达到某种规定性能水平的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最终应达到的安全目标是:1、防止起火及火势扩大,减少财物损失;2、保证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3、保护建筑结构不致因火灾而损失或波及邻房;4、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设施。为此,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须对建筑规划、结构耐火性能、防火分区划分、内部装修、防火设备、防排烟系统及避难对策等方面做出考虑。应该说现行的、条文式的设计方法对上述的问题都有相对独立、完整的考虑。但存在的最大弱点是没有清晰、统一的安全水准,无法体现各消防系统间的协同功效,并导致综合经济性低下。但是,消防安全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能够考虑到项目所特有的危险和防护这些危险所特有的消防安全措施,可以实现综合性的消防对策,所有系统都综合其中,而不是分别独立设计的,人们除了可增进对潜在的损失了解外,这种综合性工程方法通常可提供更具体成本-效率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 二、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的基本步骤 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过程应该分为七个基本步骤: (1)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工程范围与内容。首先要了解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如建筑的特征,使用功能等;其次对建筑的工艺特征做专门的研究,如非同一般的作业区、危险物品的使用或储存区、昂贵设备区以及零故障区等;再次就是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使用者特征也不同(如住宅建筑与商业建筑),使用者特征包括年龄、智力、是否睡觉、体能状态等因素。

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第一章建筑耐火等级要求 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准。规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建筑设计防火技术措施中的最基本的措施之一。根据建筑使用性质、重要程度、规模大小、层数高低和火灾危险性差异,对不同的建筑物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可做到既有利于消防安全,又有利于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一、建筑耐火等级的确定 在防火设计中,建筑整体的耐火性能是保证建筑结构在火灾时不发生较大破坏的根本,而单一建筑结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是确定建筑整体耐火性能的基础。建筑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共分为四级。 具体分级中,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准,再根据其他构件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和耐火性能可能的目标值调整后确定的。从火灾的统计数据来看,88%的火灾可在1.5h之内扑灭,80%的火灾可在1h之内扑灭,因此将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建筑物楼板的耐火限定为1.5h,二级建筑物楼板的耐火极限定为1h,以下级别的则相应降低要求。其他结构构件按照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耐火等级的要求而确定相应的耐火极限时间,如对于在建筑中起主要支撑作用的柱子,其耐火极限要求相对较高,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要求3.0h,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要求2.5h。对于这样的要求,大部分钢筋混凝土建筑都可以满足;但对于钢结构建筑,就必须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满足。 二、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厂房、仓库主要指除炸药厂(库)、花炮厂(库)、炼油厂外的厂房及仓库。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分一、二、三、四级,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见表2-3-7 厂房、仓库的耐火等级、建筑面积、层数等与其生产或储存的类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甲、乙类生产或储存的厂房或仓库,由于其生产或储存的物品危险性大,因此这类

建设工程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应用管理暂行规定(通用版)

建设工程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应用管理暂行规定(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78

建设工程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应用管理暂 行规定(通用版) 第一条为了规范建设工程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应用工作,保障建设工程消防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建设工程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以下简称性能化设计评估),是指根据建设工程使用功能和消防安全要求,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采用先进适用的计算分析工具和方法,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提供设计参数、方案,或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完成相关技术文件的工作过程。 第三条从事性能化设计评估的单位和个人开展性能化设计评估,公安消防机构对性能化设计评估应用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程项目可采用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 (一)超出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适用范围的; (二)按照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防火分隔、防烟排烟、安全疏散、建筑构件耐火等设计时,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特殊使用功能的。 第五条下列情况不应采用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 (一)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有严禁规定的; (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且工程项目无特殊使用功能的。 第六条拟进行性能化设计评估的工程项目,在进行性能化设计评估前,工程项目管辖地公安消防机构应当告知建设单位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一)工程项目基本情况; (二)执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遇到的问题,需要进行性能化设计评估的范围及必要性;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示范文本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山自燃火灾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矿山火灾是矿井重大灾害之一。井下一旦发生火灾, 对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矿井设备、矿产资源以及地表环 境都会产生很大的危害。多年来,通过科研人员和现场技 术人员的共同努力,摸索总结出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矿山防 火设计方法和设计规程。但由于各个矿山的开采条件、通 风系统、生产装备差异很大,难以适用统一的标准。因 此,要做好矿山防火工作,必须要有突出个性化特点的设 计,火灾性能化设计方法的产生与发展为这种思路提供了 实现的依据。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未来消肪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消 防安全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目前,已有学者

研究性能化方法在矿山火灾防治中的应用,文献[2]中给出了矿山防火性能化设计的定义,并说明了矿山防火性能化设计可以达到的效果。但性能化的设计方法在矿山火灾防治领域中涉及较少,在矿山防火中的应用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 笔者根据矿山内因火灾的特点,结合我国矿山多年来对自然发火区防火所取得的经验,探讨丁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矿山自燃火灾防治设计中的应用。 1矿山火灾的特点 1)矿内火灾是在有限空间的井巷中发生的,火焰及有毒气体随巷道内空气流动向各处蔓延,尤其是CO不易扩散冲淡。 2)井下空间狭窄,灭火困难,不便采用大型强力灭火器灭火。 3)矿内空间小,氧气不充沛,煤或者硫化矿自燃时,产

性能化防火设计

1、什么是性能化防火设计? 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火灾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是运用火灾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开口、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分布以及建筑物内人员特点、建筑物内部操作方式、消防灭火组织特点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由设计者根据建筑的各个不同空间条件、功能条件及其他相关条件,自由选择为达到消防安全目的而采取的各种防火措施,并将其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该建筑的总体防火安全设计方案,利用已开发的工程学方法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2、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应用领域? 建设工程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就建筑的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消防设施的技术要求进行单项或多项的性能化防火设计与评估: (一)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未明确规定的; (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规定的条件不适用于特定建筑情况的; (三)依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关于防火分区、安全疏散、构件燃烧性能及耐火极限的规定,难以实现建筑特定使用功能和构造需求的。 对于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已有明确规定且无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不应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 3、建筑物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1)确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用途、建筑设计的适用标准; 2)确定需要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问题; 3)与公安消防机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共同研究确定消防安全目标及其定量的消防安全性能判据;4)设定火灾场景; 5)公选择分析工具或分析方法; 6)对设定火灾场景下,建筑内的火灾、烟气发展和蔓延过程、人员安全疏散、建筑结构耐火性能等进行量化分析预测; 7)修改、完善设计并进一步评估验证确定是否满足所确定的消防安全目标; 8)编制设计说明与分析报告,提交审查与批准。 4、什么是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判定标准?常用的判定标准有那些?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判定标准是一系列在设计前把各个明确的性能目标转化成用确定性工程数值或概率表示的参数,要体现由火灾或消防措施造成的人员伤亡、建筑及其内部财产的损害、生产或经营被中断、风险等级等的最大可接受限度。 常见的判定标准包括:构件和材料的温度、气体温度、火灾蔓延、烟气损害、毒性、能见度、热暴露水平、防火分隔物受损和结构的完整性等。一项设计目标可能需要多个性能判定标准来验证,而一个性能判定标准也可能需要多个参数值予以支持,但并不是每一个性能目标都能达采用这种方式表达,因此,在量化时应主次有别,把握关键性参数。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参考文本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消防安全工程 随着人们对火灾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一 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火灾过程的定量描述和分析,并由此产 生了一门新兴工程学科--消防安全工程学。在发展以性能为 基础的规范的同时,消防安全工程也在快速发展。消防安 全工程学由于其潜力、复杂性以及应用性而在基础理论、 方法学和实用工具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当然人们仍然需 要进一步研究建筑设计中完全量化的消防安全工程方法。 消防安全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工程原理与原则的应 用,基于火灾现象、火灾影响,以及人的反应和行为的专 家判断。由于现在仍然缺乏完全量化的建筑设计消防安全 工程方法,因此要求采用由专家或工程分析判断而形成的

比较保守的方法。不过,在很多国家,这些能够作出专家判断的经过认可或被接受的消防工程师为数不多。 二、性能化设计方法 性能化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它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与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用途和内部可燃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对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定量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得出最优化的防火设计方案,为建筑物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护。 性能化设计利用火灾科学和消防安全工程去建立设计指标,评估设计方案;并利用火灾危害分析和火灾风险评估去建立从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到火灾场景等领域内所需要的参数。性能化的消防安全设计是一种可以对诸如非工程参数如人在火灾中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定义的工程过程。 三、性能化规范与性能化设计方法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英国在1985年颁布了第一部性能化防火规范后,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北欧等发达国家政府先后投入大量研究经费积极开展了消防安全工程学和性能化安全设计方法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南非、埃及、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纷纷开展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目前有不少于13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英国、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西班牙、瑞典和美国)以及两个国际组织-国际标准组织(ISO)和国际建筑研究与文献委员会(CIB)采用或积极发展性能化规范和基于规范结构形式下防火建筑所要求的工程工具和方 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美国已完成性能目标和基本完成性能级别分级的确定,并于20XX年发布了《国际建筑性能规范》和《国际防火性能规范》。加拿大计划于20XX年发布其性能化的建筑规范和防火规范,其要求将以不同层次的目标形式表述。英国于1985年完成了建筑规范,包括防火规范的性能化修改,新规范规定”必须建造一座安全的建筑”,但不详细规定应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澳大利亚于1989年成立了建筑规范审查工作组,起草性能化的《国家建筑防火安全系统规范》,并于1996年颁布了性能化《澳大利亚建筑-1996》(BCA96),并自1997年陆续被各州政府采用。新西兰1992年发布了性能化的《新西兰建筑规范》,新规范中保留了处方式的要求,并作为可接受的设计方法;1993~1998年,开展了”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制定了性能化建筑消防安全框架;其中功能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的发生、安全疏散措施、防止倒塌、消防基础设施和通道要求以及防止火灾相 部分。互蔓延5 从国外性能化规范的研究过程 看,大部分是首先或同时研究与性能设计有关的消防安全设计评估技术,只有少数国家是先修改规范,后开发设计指南。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最新版)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最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消防安全工程 随着人们对火灾现象及其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火灾过程的定量描述和分析,并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工程学科--消防安全工程学。在发展以性能为基础的规范的同时,消防安全工程也在快速发展。消防安全工程学由于其潜力、复杂性以及应用性而在基础理论、方法学和实用工具领域得到较大的发展。当然人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建筑设计中完全量化的消防安全工程方法。 消防安全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工程原理与原则的应用,基于火灾现象、火灾影响,以及人的反应和行为的专家判断。由于现在仍然缺乏完全量化的建筑设计消防安全工程方法,因此要求采用由专家或工程分析判断而形成的比较保守的方法。不过,在很多国家,这些能够作出专家判断的经过认可或被接受的消防工程师为数不多。 二、性能化设计方法 性能化设计方法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新的建筑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 浅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72

2021版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浅谈 说明:安全技术防范就是利用安全防范技术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安全服务的产业。既然是一种产业,就要有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就要有系统的设计、工程的 施工、服务和管理。可以下载修改后或直接打印使用。 传统规范是规定建筑设施的结构要求、耐火要求、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消防系统等;也可以说,传统的建筑防火规范和设计方法,仅规定了防火设计必须满足的各项设计参数指标,而对具体建筑物要达到的总的安全目标不予要求,也不进行评估。建筑设计者和规范执行者几乎不需要消防安全工程所要求的特殊技术能力,都是依据详细的规定开展他们的工作,对规范不能有任何偏离,即使违规设计微不足道。这种规范的优点是清楚明了,没有为不正当的验收评估留有余地,但其缺点是它使建筑设计千篇一律,因此阻碍了新材料、新产品、新施工技术或者创新设计的采用,很难满足技术进步的要求。 而性能化规范,则是只确定建筑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或设计性能,规定一系列性能目标和可以量化的性能准则及设计准则,且一般附

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局限性与性能化设计的应用参考文本

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局限性与性能化设计的应用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局限性与性能化设计的应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概述 建筑设计中,除满足生活与生产所需的基本使用功能 外,保证建筑消防安全应是设计重要任务之一。搞好建筑 防火设计并避免设计出现本质性缺陷,是防止火灾发生、 减少火灾损失的关键环节。建筑防火设计,系指结合建筑 物火灾防治要求,采用一定方法和步骤确定建筑物防火措 施的工程行为。按不同方式和依据设计出防火措施,其火 灾防治能力之差异很大。据笔者工作经验表明,制定有效 的规章、规定、标准或要求以有效指导、约束建筑防火设 计行为,是保证建筑物抵御火灾的重要条件。因此,建筑 防火设计赖以规划、操作的依据——技术规范的合理性、

科学性及其与现实发展相适应的先进性,将对建筑消防安全功能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规范的特点和局限性 (一)我国现行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规范的沿革及特点 建筑防火设计方法及规范,是从民间建筑设计中约定俗成的规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以国家法令、法规的形式发布,用于强制规范建筑物防火安全设计达到一定安全水平的基本要求(一般称之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具有法规效力和强制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不同建筑的防火设计提出了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建筑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各国所采用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基本上是用指令性条文给出的,对其所涉及建筑物的位置、布局、耐火等级和使用性质、内部的建筑消防设施要求逐条作出了规

关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若干思考

关于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若干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对各式各样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加。高大,造型奇特的建筑物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而火灾是建筑物需要重点防范的主要灾害之一。然而我国有关建筑防火的规范和制度还不够成熟,为了解决建筑物防火的难题,许多业内人士越来越关注建筑防火性能设计,通过建筑防火性能设计,得到科学的防火性能设计方案,有效地预防火灾发生以及对建筑物进行保护。本文详细阐述了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概念、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建筑防火性能化评估。 关键词:防火性能化设计;问题;评估 引言 进入新的时期,建筑行业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人们对建筑物的防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建筑防火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可以有效地对火灾进行预防,通过设计科学合理地防火方案,来减低火灾的发生频率,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环境。 一、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概念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物防火设计思路,是指首先根据消防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制订防火系统的性能目标,然后用各种方法对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安全隐患和发生火灾导致的后果进行预测、评估,目的是在掌握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防火方案,减少火灾的发生,降低建筑物的安全风险。 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特征:第一,目标的确定性。目标的确定性是指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的目标是通过设计出 科学有效的防火方案,对建筑物进行防火保护,减少火灾的发生,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得到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二,方法的灵活性。为了实现对建筑进行有效的防火保护的目标,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设计。例如,改变结构的空间布局、增加消防工具、制订严格的管理措施等,要强调各种方法相互配合,以达到最好的防火效果。第三,评估的必要性。在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过程中,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必然的要求。对设计的结果进行评估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设计方案的不足,及时作出修改和完善,提高方案的科学性,有效地减低建筑物的安全风险。 二、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所面临的问题 当前,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是一项新型的科学技术,我国的建筑防火设计法规还没有对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做出

建筑物防火等级与分类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建筑物防火等级与分类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建筑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1、按使用性质分为三大类: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民用建筑。 2、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分为五大类:生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3、按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分为四大类:墙承重式、骨架承重式、 内骨架承重式、空间结构承重式。 4、民用建筑按层数分五类: a、低层建筑:主要指1~3层的住宅建筑。 b、高层建筑:主要指4~6层的住宅建筑。 c、中高层建筑:主要指7~9层的住宅建筑。 d、高层建筑:主要指10至30层的住宅建筑或总高度超过24米 的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不包括高度超过24米的单层主体建筑)。 e、超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 建筑物的等级是从重要性、防火、耐久年限等不同角度划分的建 筑物级别。民用建筑可按以下方式划分等级: 1、按重要性分为五等: a、特等:具有重大纪念性、历史性、国际性和国家级的种类建筑。 b、甲等:高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c、乙等:中级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d、丙等:一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2、按防火性能分四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耐火等级标 准是依据房屋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

3、按耐久年限分四级: a、一级耐久年限,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b、二级耐久年限,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c、三级耐久年限,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 d、四级耐久年限,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

房屋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

房屋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01T14:06:46.2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0期作者:朱俊 [导读] 摘要:在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防火方式逐渐显示出了较多的弊端,并因此对防火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南通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226001 摘要:在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传统防火方式逐渐显示出了较多的弊端,并因此对防火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就需要积极开展性能防火设计工作。在本文中,将就房屋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我国建筑逐渐向着结构化、功能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在传统建筑工程当中,还是以“处方式”方法进行防火设计,在该种方式中,对防火设计中的详细指标以及设计参数进行了规定,并因此使设计具有了较大的局限性,并不能够满足现今建筑设计的要求。对此,就需要能够对设计方式进行积极的改进,通过性能化防火方式的应用提升防火效果。 2 性能化防火设计概述 对于该设计方式来说,其是建立在安全工程学基础上的一种建筑防火设计方式,通过对方案对象火灾场景随机以及确定性定量分析的应用,来判断不同方案的消防安全性是否能够对消防安全目标进行满足,以此在获得最优化设计方案的同时为建筑结构实现合理防火结构的提供。其设计目标为:第一,保护建筑不会因火灾造成较大损失、不会波及周围房屋;第二,能够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设施;第二,避免火势扩大,最大程度减少财物损失;第四,保证生命安全。根据这部分目标,其在实际设计中则需要对建筑的结构耐火性能、防火分区、防护设备、建筑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 3 同“处方式”设计比较 在“处方式”规范应用中,经常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如条文同规范间存在沟通问题、相互矛盾、不能够给出清晰安全度水准等等,并因不能够发挥设计人员创造力而对建筑消防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于性能化设计方式来说,其在对安全工程学方法、原理进行应用的基础上对火灾发展、蔓延以及发生的基本规律进行考虑,并在对火灾经验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对设计指标以及性能指标进行确定,同传统方式相比,其在设计中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能够对建筑的特殊用途以及性能进行体现,满足其特定风险需求;第二,更加注重安全目标的达成,而不考虑对什么样的途径进行应用,能够更好的对设计人员的主观创造性进行发挥;第三,在联系工程需求的基础上为消防方案的开发以及选择提供方法;第四,能够在安全水平方面同替代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机制的应用对成本同安全等级间的最佳点进行确定;第五,要求在分析中对多种分析工具进行应用,在对工程精度进行提升的同时对具有革新性的设计进行产生。 4 性能化防火设计应用 4.1 确定工程内容 在设计工作进行之前,需要对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做好了解,如建筑使用功能以及建筑特征等,并做好建筑工艺特征的研究,如危险物品使用区、零故障区、一般作业区以及昂贵设备区等。之后,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使用者的特征也将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智力、是否睡觉、年龄以及体能状态等,都需要在工程建设前做好这部分内容的确定与把握。 4.2 确定安全目标 在消防设计中,安全设计目标可以说是一个范围较广的概念,关系到社会所期望的安全水平。一把来说,消防安全设计的目标就是要对财产、功能以及生命等实现保护,并保护建筑环境不会因火灾事故受到有害影响。 4.3 转化安全目标 在性能化防火设计中,需要将以往定性的消防目标进行一定的转化,形成具有定量特征的性能化判断依据。其主要判据有:第一,生命安全判据。包括有烟气层温度上限、高度下限、毒气浓度上限、能见度下限以及人员从建筑当中最不利位置到安全地点所需要的时间等;第二,结构安全判据。其包括有耐火极限以及承温上限等;第三,环境安全判据。其包括有燃烧物生成浓度上限以及烟气浓度上限等。 4.4 火灾场景确定 对于火灾场景来说,其是对某个火灾从开始引燃,或者从设定燃烧到火灾增长到最高峰所可能造成破坏的描述。在实际对火灾场景进行建立时,需要对以下方面因素进行考虑:火灾荷载分布、建筑平面布局、火灾发生位置、室内人员分布以及在火灾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环境因素等。 4.5 建立“热释放速率-时间 ”变化曲线 在该内容中,需要对点火源、空间分布、燃料、通风状况以及火灾发生时主动消防系统动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对火灾规模、火灾载荷以及火灾增长趋势情况进行确定,进而实现热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曲线以及火灾增长曲线的制定,其中包括有最高热释放速率期、增长期、稳定燃烧期以及衰减期等阶段,在每个火灾场景中,都需要做好该火灾曲线的设计。 4.6 设计方案评估 对于不同方案的评估来说,其是一个具有反复特征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对于很多消防安全措施的评估都需要在设计目标以及火灾曲线角度下进行,如对自动喷淋装置以及报警装置进行增加、建筑材料以及通风特征的修改、建筑内部摆设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在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时,也需要能够做好方案中各项关键因素的了解,看是否能够满足设计目标要求。 5 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房屋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需要在实际设计工作当中能够做好把握,以该方式的科学应用提升建筑防火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溯.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的发展及其实施建议[J].城市建筑.2013(08):66-67. [2]李亚清,张善竹,马玲芝.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及其展望[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04):122-123. [3]王在东,张杰明.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实践[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08):77-77.

消防性能化评估

关于旅检大楼二层大厅防火分区超限问题报告 2014年11月11日

1、防火分区说明: 旅检楼耐火等级设计为一级。 旅检楼二层建筑面积7871.8㎡,共三个防火分区,左侧防火分区十一883㎡,中间防火分区十二6121平米,右侧防火分区883㎡,经上海同济设计院与丹东消防局沟通中间防火分区十二6121㎡超过规范规定。现防火分区图如下。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旅检楼耐火等级为一级。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五章民用建筑5.1.7条规定耐火等级一级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2500㎡。注: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 倍。 3、同济解决方案

旅检楼二层防火分区十二6121㎡超过规范规定最大防火分区5000㎡,防火分区超限1121㎡。 解决方案一:旅检二层大厅(原防火分区十二)中间加设一道防火墙,将一个防火分区分为两个3061㎡防火分区。 方案二:建设工程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 根据公安部消防局《建设工程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公消[2009]52号)文件第四条、第五条规定 第四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程项目可采用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一)超出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适用范围的; (二)按照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防火分隔、防烟排烟、安全疏散、建筑构件耐火等设计时,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特殊使用功能的。第五条下列情况不应采用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 (一)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有严禁规定的;

(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且工程项目无特殊使用功能的。 2014年11月12日

关于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关于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建筑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各种建筑物数量增加,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型,大型,高层的特殊类型建筑,然而原有的设计方式规范无法合理解决这类场所的防火设计问题。为避免和减少建筑火灾的发生,对建筑进行全面的消防安全分析和性能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消防结构防烟疏散率预警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建筑物如雨后春笋矗立于城市之中。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对保障建筑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潜伏在我们身边的火灾隐患,以及灾难造成的残酷后果。因此对于建筑消防性能的提升,被提上了日程。 一、优化建筑整体结构 不同地区对建筑内结构消防的要求多种多样。但多数建筑规范都是采用很简单的方法,所有建议都可从数据表中获得,这些建筑中真正的火灾危险等级尚未被正确认识。 在建筑分析设计中,要求结构消防要根据建筑内“真实的”火场内情景来设计,也就是设计时要考虑到可能会发生的“最坏”火灾场景。还有一些工程工具可以用来确定“最坏可能的”火灾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用这种分析方法也能确定结构的消防要求建筑实际的保护能力需要试验来检验,这个试验包括按照标准ISO 温度曲线对试验单元进行加热。ISO 温度曲线不受火灾荷载、结构材料、建筑的几何尺寸和防火分区的通风等因素的影响。这纯粹是一个用于标准试验的通用温度曲线。 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不同的使用性质、采用结构类不同等因素,尽量布置环形走道、双向走道或无尽端房间的走道、“人”字型走道等。这样布置交通的优点是:既方便使用,又能在火灾时迅速疏散人群。现举有代表性的建筑住宅、办公建筑、旅馆实例如下:建筑住宅,一般采用无尽端房间的内廊式或外廊式走道,对于塔式住宅,它的特点是以电梯、楼梯和公共走道组成一个相对平面的核心,所有的住户都分布在这个核心的四周。这种平面形式布置紧凑,既方便使用,又能在火灾时紧急疏散。办公和旅馆建筑,凡是采用大空间办公室的,大多数采用的是环形走道或双向走道。 另外在建筑中,为了美观往往设置吊顶,隐藏结构梁和各种专业管道。而走道通常是各种管道集中存在的地方,特别是设置集中空调的建筑,结构梁、空调风管以及分层布置的给排水、电力管线等使得设有吊顶的走道净空降低。由于走道内管道众多,设计中往往会出现直接在自喷配水管上、下接喷头的错误做法。首先这种连接方法不符合配水支管允许设置的喷头数量(≤8 个)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