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的两难-美国加州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求现状

管制的两难-美国加州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求现状
管制的两难-美国加州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求现状

美国加州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求现状

2001-12-19

编者按:电力行业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个环节组成。过去,各国电力行业基本上实行的是电厂、电网和配电三家合一。电网和配电是一个被称为具有巨大规模经济性和沉淀成本性而天然就具有垄断性的行业,一个发电厂通过电网向一定范围的用户供电,不可能再有第二个电网进入竞争。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证明,对于缺乏竞争的垄断行业,价格不能由唯利是图的企业单方面决定,而必须由政府管制。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政府如何确定价格。经济学的分析告诉我们,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制有两种定价法:一是让自然垄断企业按边际成本定价法,但这种定价法会让企业亏损;一是让垄断企业按包含了合理利润的平均成本定价法;可是如果肯定了平均成本定价法的合理性,电厂就失去了改善经营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把各种不合理的开销也打入成本,问题在于:由于十年前投资新建的大批电厂十年后市场需求低于十年前的估计而没有投入运营,投资建电厂的建设费用能否计入成本?如果允许计入成本,此例一开,以后发电行业将不顾市场需求、毫无顾忌扩大投资(因为只要资金投入该行业,不顾消费者需不需要,投资都可以获得合理回报)。如果不允许计入成本,今后电力行业将拒绝投资,造成电力供不应求。

对该行业的规制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电力行业中,电网和配电有很强的垄断性,但发电企业之间则存在较大的竞争性。近年来,各国政府尝试实行“厂网分离、实竞价上网”的方式对电力行业进行改革。但问题仍未解决:市场需求旺盛,电力短缺的时候,各种成本的电均可上网并获利,这会鼓励厂商投资建发电厂;但电力过剩时,电网厂商则通过择优录取只允许发电成本低的电厂的电上网,这让那些成本高的电厂无法运营,这会打击发电厂商的积极性。一旦出现市场需求异常变化,电力行业将拒绝投资,造成电力供不应求。2000年,美国加州的电力危机就是如此。(编者)

2000年夏天以来,美国加州出现了电力供应和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加州已于2001年1月开始在全州范围内实行轮流停电;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南加州爱迪逊两家大型电力企业亏损约90亿美元,股票大跌,频临破产,造成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针对目前加州这场电力危机,美国国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这一危机是因为电力改革的失误。其理由是,在开放的批发市场上,加州的电力供应企业利用异常气候引起需求增加的机会,操纵电价,从中牟取暴利。因此,呼吁重新管制电力市场,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危机是由加州电力规制的弊端造成的,呼吁进一步推动改革,用市场经济杠杆来调节电力供求之间的不平衡。

我国正处在电力改革的方案设计阶段,认真分析和总结加州电力危机的经验教训,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改革效率。

90年代初开始,美国能源管制委员会决定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革。1996年,加州作为第一批试点,开始了电力体制改革。

(一) 放松规制和重组措施

加州的电力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限制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实行输电、发电和销售功能分离。根据美国的法律,电力企业被分为两类:公共事业企业(Utility)和非公共事业企业(Nonutility)。公共事业企业是指从事发电、输电或批发电力和配电业务的企业。

非公共事业企业主要是指利用工业废气和小规模的独立发电企业。为了限制企业的市场垄断力量,加州电力改革重点对三家一体化经营的投资者所有的公共事业电力企业(简称IOUs)—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南加州爱迪逊公司、圣地亚哥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实行功能分离。主要步骤是,电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要求三家IOUs将电网交由电网调度员(CAISO)运营管理,保留其对电网资产的所有权;要求IOUs出售部分发电资产,加州公共事业电力企业的发电量占市场的比例由1996年的55%降至1999年的15%(黄玮,“从加利福尼亚电力危机看美国电力工业现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调研报告。);要求三家IOUs在电力交换市场上买卖电力,把自己发出的电拿到交换市场上出售,然后再从电力市场上购电销售给消费者。

二是建立独立的输电代理机构和电力交换市场。为了控制自然垄断环节和一体化经营企业的垄断力量,加州设立了独立电网调度员(CAISO)和电力交换所(PX)。CAISO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性机构,管理了加州75%的高压输电网络。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各种发电企业出售的电力都能够公平地通过高压电网输送;同时还负责电网运行控制和实时电力市场管理,负责输电系统的规划、控制和安全运行等。CAISO不属于任何一个电力公司,也不拥有任何设备,输电线、变电站仍属于原公司所有,并由原电力公司负责维护。由于输电网络具有自然垄断性,法律要求IOUs将电网交给CAISO经营管理。

电力交换所是构成电力交易市场的一个重要机构,电力交换所采取公开报价的方式,其主要作用是保证价格信息公开化,为各类发电企业竞争报价创造条件。加州法律要求几家大型IOUs在电力交换所买卖电力,其他发电企业也可以在PX上买卖电力。PX的价格是以小时计算的。

三是开放批发市场。从1998年3月开始,加州开放电力批发市场,取消对趸售价格的限制,实行竞价上网;消费者也可以选择自己的电力供应商,其中2%的居民和32%的企业改换了电力供应商。加州的批发销售企业主要是三家大型IOUs,其中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与南加州爱迪逊公司就为加州3/4的人口提供服务;还有24家电力服务供应商(ESP)的销售量仅占电力销售的10%。

配电网仍然是垄断经营,由IOUs或公共所有的地区性配电公司运营,主要任务是保证将电力输送到用户。

(二)加州电力市场的规制框架

美国的电力市场管制较为复杂,根据发电、输电、配电和售电的特点,由多家联邦和州规制机构参与管理。

输电环节是垄断经营,受到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规制。美国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负责跨州输电交易的管理,包括批准输电线使用费用;对地区输电组织(RTO)或独立电网调度员(ISO)有管辖权。加州的公共事业委员会负责批准州内输电线路的选址和输电收费标准。加州的输电费以成本为基础定价,允许回收运输和转换成本。

配电系统是包括从变电站到用户电表的一整套分配系统,具有自然垄断的特点,长期以来没有引入市场竞争,一直处于管制状态。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负责对配电环节的监管。

放松发电领域管制以来,加州还保留了对发电、输电和售电的部分规制。发电领域的进入规制主要是环境保护方面的限制。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负责发放水电站许可证;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负责批准州内电站厂址和制订州电站环保标准;环保局负责实施“清洁空气法”的条款,制订火电站的排放标准和监督排放量。由于加州的环境保护标准较高,因此排放收费较高,并要求大部分发电企业将燃油和天然气的两用机组改为单独用天然气的发电机组。

在放开批发价格的同时,为防止零售价格波动,以保证消费者利益,加州政府制定了零售价格上限;为促进竞争,禁止IOUs的电力批发企业与发电商签订长期购电合同,只允许它们在交易所以小时和天为单位进行电力的批发买卖。价格上限的具体确定是电力企业与政府讨价还价的结果。由于政府要求IOUs进行重组和放开批发价格,电力企业要求政府允许其在电价中回收部分因引入竞争带来的转换成本。因此,经过企业和政府协商,确定价格上限,以保证企业在一定周期内回收一部分转换成本。

(三)加州电力供求状况

加州是美国人口第一大州,其电力供求有以下特点。一是电力供应能力不足。进入90年代以来,新经济的发展、人口膨胀、家用电器特别是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用电需求剧增。加州电力产业界在几年前就预见到该地区电力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提出要新建25个电站(容量15,500兆瓦,约是已有容量的1/3)的计划,但由于选址、发放执照和环保等缘故,州政府仅批准了5个机组(黄玮,“从加利福尼亚电力危机看美国电力工业现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调研报告。)。结果在几年间,电力需求增加了11%,而发电能力却下降了2%(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EIA),“California's Electricity Situation-briefing for the staff of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Feb. 9, 2001.)。

二是输电线路不足。加州本身电力不足,需要从外州大量购入电力,约占总需求的25%。加州电网与相邻地区电网的联接比较弱,制约了从外州购入电力。加州内部的电网建设也滞后于电力需求的增加,当供电需求急剧增加时,该地区电压下降或断电的可能性明显增大。

三是电厂老龄化。目前,加州有3000多个各种机组,其中55%的运行时间都超过了30年,旧金山地区的机组的投产时间更长(黄玮,“从加利福尼亚电力危机看美国电力工业现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调研报告。),已经退役或计划退役的机组约1万兆瓦(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EIA),“California's Electricity Situation-briefing for the staff of the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Feb. 9, 2001.)。

四是电力结构比较单一。加州的水电比例较低,近20年来,没有新的煤电站和核电站建成。为了提高环境保护的标准,加州政府要求大部分发电企业将油气两用发电机组改为单一的天燃气机组,州内油气两用发电机组的比例由55%降到5%。因此,加州发电对天然气的依赖程度较高。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吕薇

美国加州电力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2001-12-20

从表面上看,加州电力危机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2000年夏季的炎热气候造成电力需求剧增,电力供不应求;天然气价格上升导致发电成本上升;电网能力制约了从外州输入电力;零售与趸售价格改革不同步。趸售价格放开以后,零售市场价格仍受政府规制,批发价格随需求和天燃气价格上升而大幅度增加,形成零售价格与趸售价格之间的大幅度逆差,导致电力销售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加州两家最大的IOUs多次发出破产申请。

这次电力危机是否像有些人所说是由电力重组和放松管制造成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进行有无改革的对比分析。

第一,需求增加是由气候和价格规制引起的。2000年夏天的高温天气是由自然界气候变化造成的,与规制和重组无关。但是,政府限定零售价格上限使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鼓励用电,加剧了缺电。

第二,电力供应能力增长缓慢扩大了供需缺口。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加州的环保标准和收费较高,建设电站的成本大大上升。电站建设方面的环境规制、电力市场准入标准、政府审批程序等因素,导致新增电站较少。另一方面,改革中取消了长期电力批发合同,新建电站的投资者无法预测投资收益,不愿意冒险投资新电站。

第三,趸售价格急剧上升有合理的成分,也有不合理的成分。因燃料提价带来的一部分电价上涨是合理的;企业依靠产权一体化带来的市场垄断力量而提价是不合理的。加州的消费者曾于2000年11月起诉14家发电企业合谋抬高电价,加州政府开展了有关电价的调查。

第四,销售企业的一部分债务是关联企业内部的现金流量转移。零售价格与趸售价格的逆差是造成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据有关方面调查,两大IOUs的债务中约有一半是自己关联企业的债务,即使在严重亏损的情况下,两大公司仍能拿出几十亿美元给股东分红(Jim Sanders,“Are California utilities victims or bandits in suits”, Bee Capitol Bureau, Feb 20, 2001.)。

第五,加州的电力市场还是一个以州为主的区域性市场。由于跨州电网和州内电网建设分别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规制,州与联邦规制衔接不够也是加州电网与外部电网联系建设滞后的一个原因。

加州电力危机与有无改革的比较分析表

综上所述,加州电力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规制不能适应放松管制的新环境,而不能归结为是放松管制和重组造成的。加州电力规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放开批发价格后,仍对零售价格实行控制。放开批发价格是为了在发电企业之间展开竞争,降低成本和价格。而管制零售价格则有双重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证电力企业回收一部分成本。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为保证补偿企业因改革造成的转换成本,联邦政府与IOUs达成协议,将其零售价格锁定在1996年6月的价格水平(平均6美分/度),对消费者承诺降低价格10%。限定零售价格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价格不能反映供求关系和成本,导致过度用电;消费者不能根据零售价格选择有效率的销售商。另一方面,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导致零售价格与趸售价格之间的逆差,使批发商出现财务亏损。

二是缺乏鼓励私人投资者进入的激励机制。由于加州的环境保护要求较严,不少老的发电企业因交不起环境保护费用而关门,新电站也因环保费用太高而没人愿意建。禁止电站企业与用户或电网签订长期合同,新建企业对未来的市场前景没有把握(新企业可以与企业用户直接签订合同,但是定价是按现货市场价格),投资风险较大,投资者不愿意进行发电投资。

三是输电电网能力不足,从周边地区进口电力的竞争压力有限。在没有足够的新的进入者,又缺少进口压力的情况下,当地大型电力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力量。因此,在电力短缺的情况下,本地的大型电力企业的垄断力量就显现出来。

四是批发商在发电和销售环节形成利益一体化。有关法律要求三大IOUs将网络交给ISO管理,并剥离部分发电资产,但仍允许他们保留了电网资产的所有权和部分电站资产的所有权;法律要求电力公司在电力市场上进行电力交易,但大型IOUs既是卖主又是买主,实际上还是利益一体化。新近的研究数据表明,在这次电力危机中,电力公司仍然是赢家。在改革的头两年半中,IOUs是盈利的。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在1998年盈利(收入)21

亿美元,1999年盈利(收入)22亿美元,2000年亏损26亿美元,还有累计盈利17亿美元。南加州爱迪逊公司虽然在2000年以来发生了巨大亏损,但是,3年内也有累计7.8亿美元的盈余(Jim Sanders,“Are California utilities victims or bandits in suits”, Bee Capitol Bureau, Feb 20, 2001.)。

为了缓解加州电力危机,美国联邦政府和加州政府正在采取一些紧急措施。联邦政府曾于2001年1月和2月间,实施天然气和电力紧急供应,要求州外电力公司和天然气公司向加州电力售气售电。州政府主要从两方面解决电力危机。首先,从放松价格限制入手。2001年1月份批准零售

价格提高7—15%;6月份两大公司的大工业用户的电价将再一次提高52%。其次,从解决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入手,州政府与企业签订长期购电合同,利用公共基金和发行债券来支付居高不下的购电费用,以保证电力购买。这些大都是临时性措施,只能暂时缓解购电困难问题。长期解决办法是引入促进电力发展的机制,通过改革促进有效竞争,提高加州的电力供应能力和效率。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吕薇

美国加州电力危机的启示

2001-12-21

电力改革和重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存在不少争论。加州的电力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验证改革方案的机会,并对这些问题给出了部分回答。

一是在有足够竞争者的情况下,放松价格管制才能降低价格。加州的电力改革是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开始的。当时,加州的电力价格较高,排全美第10位。为了提高效率,降低价格,加州率先进行了电力改革。加州首先放开批发价格的目的是为了在发电企业之间展开竞争,降低成本和价格。但是,在放开批发价格时,发电市场的准入限制并未放松,结果造成供求缺口增加,在位企业缺乏竞争压力,导致价格上升。同时,为了保证电力供应,应该针对地区资源分布的特点实行发电能源多元化,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如,加州电力危机之后,加州开始考虑发展煤电和核电的问题。

二是要打破地区的限制,形成更大范围的市场,引入更多的竞争者。在网络产业,网络的容量是限制竞争的一个重要瓶颈。网络范围决定了市场的范围,网络的能力不足制约了参与市场竞争者的数量。在分割的区域网络市场上,由于没有充分的竞争,放松管制可能会导致垄断定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如,1999年6月加州政府放开圣地亚哥的零售价格后,其电价提高了3倍,消费者提出了抱怨,政府在电力危机之前,不得不再次控制其价格。保证供应能力有几种措施,一种是打破电网的地区分割,形成跨州甚至更大范围的电网联系。这需要扩大输电线路的建设,减少资源在地区间流动的制约。另一种措施是放松本地市场的进入管制,允许新的进入者。比较两种方式,扩大电网范围的方法更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加州缺乏便宜的水电,主要靠天然气发电,价格较贵,而其他地区的发电成本要低于加州。利用外州资源有利于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究竟采取哪种方式,要靠技术经济分析来决定。

三是减少实质上的利益一体化,削弱企业垄断力量。通过ISO实现电力企业的发电功能与输电功能的分离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通过PX来实现发电和批发销售的功能分离的效果并不佳。PX的主要作用是一个拍卖市场,实现电价信息公开化。但是,由于IOUs既是卖主又是买主,在没有足够强的竞争者的情况下,关联公司之间不会去主动压价。向销售环节延伸实行纵向一体化经营是形成垄断势力和避免风险的一种企业战略。因此,有人认为在批发和发电企业之间有产权关系必然会出现不公平竞争。实际上,如果有足够的供给能力和竞争者,PX将会有较好的效果。

四是应该允许保留一部分长期合同。从改革的角度出发,长期合同可能减少竞争,影响提高效率。但从实际结果来看,长期合同不仅可以防止企业经营风险,稳定价格,同时还可以增强投资者回收投资的信心。因此,应该允许保留一部分长期稳定的合同。特别是在产业扩张阶段,长期合同有利于促进新的进入者,增加市场竞争性。从事电力这种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的建设项目的企业避免风险有两种途径:通过一体化经营,实行内部补贴,但可能出现不平等竞争和垄断;通过长期合同保证稳定收入,但会削弱短期竞争。一体化经营与长期合同相比,长期合同更接近于市场机制。因此,可以实行两部交易:通过长期合同保证有效率的电站企业的基本稳定收入,回收一部分投资;而波动的一块可以通过现货市场来调节。

五是存在市场垄断力量的情况下,需要政府规制。在自然垄断环节需要政府规制,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各方面对于非完全竞争的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是否要有一定的规制,意见并不一致,而实际上做法也各不相同。由于发电企业的规模效益比较明显,因此,在电力市场上大规模电力企业的效率比较高。在具有充分竞争的情况下,这些大企业可以发挥竞争优势,降低价格;而在缺乏有效竞争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则可能利用其垄断力量提高价格,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竞争是限制垄断的最好办法,但是在没有形成有效竞争以前,政府应该采取措施约束垄断力量。不仅是价格规制,还包括促进竞争和限制共谋等措施。

政府规制要在市场的稳定与效率之间进行选择。加州政府规制零售价格是为了保护小的消费者,却有可能使消费者脱离市场。放开批发价格,不仅是为了促进发电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因为大规模买主与发电企业具有谈判能力,具有对等的市场力量。但是如果买卖双方利益一体化,就会形成垄断力量。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的变化应该尽量同步。在进行价格规制时,价格要能够反映成本和供求关系,允许经营者经过努力可以盈利才能够鼓励投资者。因此,要增加规制价格的灵活性,既要能反应成本变化又能体现效率原则。零售价格应该与批发价格尽量同步变化。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吕薇

国际各类型电力市场比较

国际各类型电力市场比较 江思和 清华大学电机系 引言[1] 电力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垄断”的产业,具有“集中生产,集中运输,集中零售” 的特点,所以最初的时候电力市场基本都是垄断的计划经济,由政府制定发电以及用电计划,政府根据发输配用电的整个过程制定电价。可是由于自然垄断有一些先天缺点:没有动因鼓励生产者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发展新技术,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网更加坚强和灵活了,这样就给电力市场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所以,世界各国都开始结合自己的国情适度改革本国的电力市场,使其达到发电效率更高、总体能耗更少、经济利益更高、电价制定更合理等不同的目的。本文将简略介绍英国、北欧、西欧、美国、新加坡、俄罗斯、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的电力市场运行制度,并比较分析其优劣,得出一般性结论。 英国[2][3][4] 从1989 年开始,英国着手电力体制改革,当年颁布了电力工业白皮书,全国实行电力库(POO)L 模式,进行电力市场自由竞争的尝试,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并且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实行电力工业的私有化。后来,政府不仅解散了中央发电局,而且拍卖了电厂的股份,朝着私有化更近了一步。在2001年,英国实施新电力交易协议(NETA,引进了新的双边合同分散交易模式,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在这种模式下,电力市场以双边交易为基础,不再由国家调度,并且有长期、中期、短期等多个市场,使这种方式更加稳定。此次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扩大了用户范围,而且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生产者的良性竞争。2005年,英国政府又建立了英国交易输电协议(BETTA,解决了苏格兰地区市场被垄断的 问题,并将英格兰和苏格兰连成了一个大的电网,市场更大更开放了。最近,在2013年, 英国又开始了以低碳电力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将差价合约和容量市场纳入已有的电力市场范畴,并且致力于降低用户的用电支出。 差价合约的制度是由供电商和发电商提前以某一固定的价格签订合约,当实际电价高于 此合约时,发电商需要向用户返还差价;当实际电价低于此合约价时,政府向发电商补偿差价。在这种制度下,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发电商的收入较为稳定,也防止了用户的电价波动,并且政府的补贴也更有针对性,减少了一些支出。而容量市场采用拍卖的形式,在两级市场上提前四年拍卖系统所需要的发电容量。容量市场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就是系统的可靠性,只有在拍卖中合理分配份额,才能保证满足每天最大负荷时期的用电供应。所以,政府的有效监管是很重要的,一旦把电力产业完全投放到市场中自由竞争,那么不确定性因素必然增加,所以需要更加高效有力的监管,才能保证电网不出问题,运行稳定。 整体上讲,英国电力市场从日前电力池集中交易模式演变成分散交易模式,日前交易模式有一些缺点:发电侧竞争不充分,发电商存在一定的市场操控力,电力供应紧张时发电商反而会减少发电机组来提高电价。分散交易模式下,发用双方直接交易,中长期和日前交易量占比很大,可以维持电价的稳定,而实时平衡交易虽然自愿竞价波动大,但由于占总用电量比例很小,所以对总体价格影响较小。

管制的两难美国加州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求现状

美国加州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求现状 2001-12-19 编者按:电力行业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个环节组成。过去,各国电力行业基本上实行的是电厂、电网和配电三家合一。电网和配电是一个被称为具有巨大规模经济性和沉淀成本性而天然就具有垄断性的行业,一个发电厂通过电网向一定X围的用户供电,不可能再有第二个电网进入竞争。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证明,对于缺乏竞争的垄断行业,价格不能由唯利是图的企业单方面决定,而必须由政府管制。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政府如何确定价格。经济学的分析告诉我们,对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管制有两种定价法:一是让自然垄断企业按边际成本定价法,但这种定价法会让企业亏损;一是让垄断企业按包含了合理利润的平均成本定价法;可是如果肯定了平均成本定价法的合理性,电厂就失去了改善经营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把各种不合理的开销也打入成本,问题在于:由于十年前投资新建的大批电厂十年后市场需求低于十年前的估计而没有投入运营,投资建电厂的建设费用能否计入成本?如果允许计入成本,此例一开,以后发电行业将不顾市场需求、毫无顾忌扩大投资(因为只要资金投入该行业,不顾消费者需不需要,投资都可以获得合理回报)。如果不允许计入成本,今后电力行业将拒绝投资,造成电力供不应求。 对该行业的规制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电力行业中,电网和配电有很强的垄断性,但发电企业之间则存在较大的竞争性。近年来,各国政府尝试实行“厂网分离、实竞价上网”的方式对电力行业进行改革。但问题仍未解决:市场需求旺盛,电力短缺的时候,各种成本的电均可上网并获利,这会鼓励厂商投资建发电厂;但电力过剩时,电网厂商则通过择优录取只允许发电成本低的电厂的电上网,这让那些成本高的电厂无法运营,这会打击发电厂商的积极性。一旦出现市场需求异常变化,电力行业将拒绝投资,造成电力供不应求。2000年,美国加州的电力危机就是如此。(编者) 2000年夏天以来,美国加州出现了电力供应和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加州已于2001年1月开始在全州X围内实行轮流停电;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南加州爱迪逊两家大型电力企业亏损约90亿美元,股票大跌,频临破产,造成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针对目前加州这场电力危机,美国国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这一危机是因为电力改革的失误。其理由是,在开放的批发市场上,加州的电力供应企业利用异常气候引起需求增加的机会,操纵电价,从中牟取暴利。因此,呼吁重新管制电力市场,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危机是由加州电力规制的弊端造成的,呼吁进一步推动改革,用市场经济杠杆来调节电力供求之间的不平衡。我国正处在电力改革的方案设计阶段,认真分析和总结加州电力危机的经验教训,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改革效率。90年代初开始,美国能源管制委员会决定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革。1996年,加州作为第一批试点,开始了电力体制改革。(一) 放松规制和重组措施加州的电力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限制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实行输电、发电和销售功能分离。根据美国的法律,电力企业被分为两类:公共事业企业(Utility)和非公共事业企业(Nonutility)。公共事业企业是指从事发电、输电或批发电力和配电业务的企业。非公共事业企业主要是指利用工业废气和小规模的独立发电企业。为了限制企业的市场垄断力量,加州电力改革重点对三家一体化经营的投资者所有的公共事业电力企业(简称IOUs)—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南加州爱迪逊公司、圣地亚哥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实行功能分离。主要步骤是,电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要求三家IOUs将电网交由电网调度员(CAISO)运营管理,保留其对电网资产的所有权;要求IOUs出售部分发电资产,加州公共事业电力企业的发电量占市场的比例由1996

解读《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解读《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时隔13年 之后重新开启的针对电力行业的新一轮改革.新电改强调“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其中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成为本轮电改方 案的最大亮点,标志着我国一直以来电网公司的传统盈利模式被打破.受此影响,一些工商业者盘算着新电改施行之后用电成本下降会为企 业节省不少成本,而受新电改方案冲击较大的电网公司,一些中层干 部动了心思,有人准备抓住机会下海搏一搏. □方案 放开配售电业务成最大亮点 新电改方案概括起来是“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即: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 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 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进一步强 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 运行和可靠供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表示,管住中间是指对具有自 然垄断属性的输配电网环节加强政府监管、实行政府定价,确保电网 公平开放、市场公平交易,并更好地实现电网科学规划,充分发挥电 网规模效益、提高管理效率.放开两头是指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 场开放准入,引入竞争,放开用户选择权,形成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 价格由市场形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管住中间、放开 两头的体制构架符合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特征,符合我国的基 本国情和发展阶段,也是兼顾市场手段和政府作用在电力行业发挥功 能的最佳方式.

外界普遍认为,新电改方案最大的亮点是“三放开”当中的“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尤其是其中的售电业务,这是电力 行业的终端环节,也是与广大用电者、用电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环节,当然也是各方利益盘根错节、难度颇大的一环.此外,新电改方案界 定了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四个环节的性质,尤其是对输电环节也就是电网企业的性质界定,这是所谓的“管住中间”,也值得期待. □样本 深圳成电改首个试点 今年1月,深圳正式启动电改试点工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试点工作的一个关键是对输配电电价成本进行厘清,也就是明确哪些是真正的电力成本,对电网线路、变电设备及其他输配电业务进行成本核算,算出一个“合理”的电价. 根据深圳电改的初步估算,未来三年深圳输配电电价每度将下降 1分多钱,未来三年电网公司在深圳将累计减少收益24亿元.而最新的消息是,深圳方面正在组建民营售电主体,要参与到新电改方案的 售电市场开放改革中,这意味着深圳终端电价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实际上电力系统改革的一个难点就在于输配电电价成本核算,这被外界称为是一个暗箱地带,电网公司不愿说清楚,某种程度上也确 实说不清楚.因为输配电电价存在着大量的交叉补贴,难以厘清. 简单点说,工商业用电户一般都比较集中,电压等级也高,这对于电网公司来说电网线路铺设省力、降压也容易、电力传输损耗也少,所以供电成本就低.而居民用电分布分散,尤其是一些农村,可能要专门铺设电网线路,而且居民用电电压等级最低,所以供电成本就很高.所以如果完全由市场决定的话,工商业电价应该便宜,居民电价则贵,但是我们的做法是工商业电价高,以此通过政府统筹调节来补贴居民用电,这中间就存在着大量的交叉补贴,比如工商业用电对城市居民 用电的反哺、城市电网对农村电网的反哺等.

对加州电力危机的再认识

对加州电力危机的再认识 刘宝华王冬容舒安杰 引言 加州电力危机已经过去9年了,但其对世界电力市场改革的影响远未消去。在加州电力危机之前,世界各国对电力市场既有怀疑和争论,也有鼓舞和冒进,加州电力危机的爆发结束了学术界的一些争论,也使各国政府在电力市场改革的实践上更为审慎。可以说,无论在理论发展还是实践发展上,加州电力危机都是世界电力市场改革史的一个里程碑和分水岭。 加州电力危机的引发,表面上看带有很大的偶然性,特别是许多不利因素的扎堆出现,如天然气价格超乎预料的上涨,2000年夏季天气的异常炎热导致电力负荷的骤增和干旱从而使得可进口电力骤减等,集中催化了危机的爆发,但实际上在其改革目标的定位,起步模式和发展路径的选择中,就已经蕴含了不可避免的必然性。 加州电力危机之前,世界电力市场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都普遍存在一种注重效率目标、忽视发展目标,注重竞争机制、忽视风险分布机制,注重供应侧参与,忽视需求侧参与,将集中优化与分散交易非此即彼地对立的倾向,加州电力市场正是

这一倾向的集中体现。加州电力危机的爆发,加速了人们对电力市场认识的深化,经过几年的反思和探索,一些理念已趋于公认,那就是:一个科学有效的电力市场,应是效率目标和发展目标并重的市场,竞争机制和风险分布机制同步的市场,供应侧与需求侧平等参与的市场,集中优化效益和自由选择效益兼容并蓄的市场。 一、加州电力危机的简单回顾 加州电网是美国西部电网的一部分,西部电网总共约有1.60亿千瓦的各种发电容量,其中西北部以水电为主(约占65%),而落基山脉地区则以煤电为主,主要在亚利桑那州(约占68%)。加州系统独立运营者(Ca-ISO)控制加州电网的75%,年输电能力为1650亿千瓦时,与Ca-ISO所辖电网相连的总发电容量为3500万千瓦,主要是重油和天然气发电;加州还从邻近区域进口电力,约在700万到1000万千瓦之间,主要是太平洋西北电力公司的水电。在强劲的经济增长推动下,加州的用电量在90年代增长了25%,而其发电容量反而下降了2%,为电力危机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加州的电力工业重组是在1996年开始的,在这之前,各个公共电力公司IOUs(Investor owned utilities)对本地拥有垄断专营权,并同时拥有发电、输电、配电和供电资产。太平洋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凤凰网)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历程 2007年05月25日22:39 凤凰网财经【??】?【】?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历史发展阶段:一是1985年之前政企合 一国家独家垄断经营阶段。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体制性问题造成电力供应严重短缺。二是1985年至1997年,为了解决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问题,实行了发电市场的部分幵放,以鼓励社会投资。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是存在着政企合一和垂直一体化垄断两大问题。三是1997年至2000年,以解决政企合一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同时将政府的行业管理职能移交到经济综合部门。这一时期的突出矛盾演变成垂直一体化垄断的问题。从这一改革的历史轨迹可以清晰地发现,改革的主线是市场化取向改革的逐步深化、政企关系的逐步确立,以及集中解决不同时期存在的突出矛盾。四是从2002年4月幵始。 2002年4月12日,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下简称“ 5号文”),被视为电力体制改革幵端的标志。新方案的三个核心部分是:实施厂网分幵,竞价上网;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从纵横双向彻底拆分国家电力公司。“初步建立竞争、幵放的区域电力市场”。为此,原国家电力公司按“厂网分幵”原则组建了五大发电集团、两大电网公司和四大电力辅业集团。 2002年12月29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十二家涉及电力改革的相关企业和单位正式成立。此次同时挂牌的十二家电改单位,包括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和南方二大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和四大辅业集团。五大发电集团为华能集团、华电集团、龙源集团、电力投资集团和大唐集团,四大辅业集团为水电规划设计院和电力规划设计院两个设计单位, 以及[1.16%??]集团和水利水电建设总公司二个施工单位。南方电网公司由广西、贵州、云南、海南和广东五省电网组合而成。国

美国PJM电力市场

美国PJM电力市场 海外前沿 1997年4月1日,该区域输电网正式开放,PJM开始运营美国第一个基于投标方式的区域电力市场。经过4年多运营,PJM市场已成为美国运转最流畅、最具活力的电力市场,它保证市场成员自由买卖电力、确定双边交易、申请输电服务等,同时为上述交易提供付款结算服务。 2电力市场的划分 次日电力市场:市场成员在每天8∶00~12∶00向PJM-OI提交第二天的投标计划。PJM-OI在每天12∶00~14∶00结合系统有关信息对各成员的投标计划进行评估,系统信息包括预期用户需求、气候条件、输电线路、发电机组等,评估完成后,选择最有效、最经济的运行方式。PJM-OI在每天14∶00~16∶00之间,向各成员通报评估结果,在16∶00至第二天8∶00,PJM还可根据系统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做一些调整。 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分长、中、短期。一年或一年以上为长期,一个月至一年以内为中期,一天至一个月以内为短期。事实上,次日市场也属于短期期货市场。中长期期货市场以协议来规范约束市场成员的交易行为,特别要强调的是,期货交易是按实时节点边际电价(LMP)结算。PJM期货市场的生命力在于其输电服务的费率随交易形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中长期期权可转让。 实时市场 实时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平衡市场,它是为解决系统突发事故、网络阻塞、市场结算困难而设立的。市场清算价每5分钟计算一次。 零售市场:目前只对宾夕法尼亚州5%的用户开放零售市场,在PJM控制区中的其他地区还没有开放零售市场。

3输电服务及阻塞管理 输电服务 在PJM市场中,输电网络属功能性分享,即原来的输电网络所有权没有变更,只是将输电经营权移交给PJM,而输电网所有者作为市场成员参与到PJM市场中。PJM市场输电服务类型有网络服务和点对点服务两大类,其中点对点服务有固定和非固定、长期和短期之分。PJM市场主要是采取协议的形式管理输电服务。 输电价格采用一部制容量电价,输电服务费率由PJM-OI事先按输电网络所有者的网络覆盖区域制定,经董事会批准,并公布在《输电网开放服务费率表》(OATT)上。点对点输电服务按输电网所有者的网络覆盖划分区域,并按每年、每月、每周及每天(分峰谷时段)分别制定容量费率(美元/MW); 网络输电服务按输电网所有者的网络覆盖划分区域,并给出年度输电容量费率[美元/(MW·年)]。 输电阻塞管理 各种输电服务事项都公布在PJM制定的《输电网开放服务费率表》(OATT)上,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向PJM联络办公室提出输电服务申请,PJM联络办公室根据系统安全情况对每一项输电服务申请进行审核,所有与输电服务有关的信息必须送往PJM联络办公室用户信息部。 PJM利用节点边际价格(LMP)对输电阻塞进行管理,管理措施为:①发电机组以其发电母线处的LMP结算;②负荷方以其负荷母线处的LMP支付;③负荷需求方要支付阻塞成本,阻塞成本等于负荷需求方与发电供给方两地的LMP差值。 为避免阻塞成本费用导致市场价格不稳定,PJM采用固定输电权利(FTR-fixed transmission right)的管理方法平抑价格的波动,FTR实际上是一种金融手段,它允许网络输电用户和固定的点对点输电服务用户事先向PJM联络办公室申请,经批准后获得FTR,它可保护该输电用户不会因发生输电阻塞而使自己支付的费用上升。FTR本质上是一种金融权利,它并不表示有实质上的能量传输,只要求在发生输电阻塞时获得经济补偿。通常,如果系统发生阻塞,FTR拥有者将按其预约容量和预约线路上的节点边际价格获得补偿。 当不发生输电阻塞时,FTR能保证输电服务的履行,当FTR所确定的容量超过持有者实际所需容量时,就有可能造成输电容量浪费,而其他用户又有可能需要而又不能得到输电服务。在这种背景下,PJM允许FTR拍卖。PJM每月组织一次FTR买卖交易活动,这种买卖交易一般只允许网络输电服务和固定点对点输电服务的用户参与。 PJM市场的运营成效

电力市场概论复习

《电力市场概论》试题样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1. 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竞争性、网络性、协调性。 2. 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吸引电力投资、建设充分的发电容量、基础设施的扩建和升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电力工业生产是由许多环节构成,它们被习惯称为发电、输电、送电、配电环节。 4. 电力市场的目标模式包括:垂直垄断模式、发电竞争模式、批发竞争模式、零售竞争模式。 5. 完整的电力市场一般划分为哪几个市场:中长期合约市场、期货期权市场、日前现货市场、实时平衡市场、辅助服务市场。 6. 电力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载体、市场价格、市场规则、市场监管组织。 7. 我国《电力法》中所说的电价,是指由上网竞价、互供电价、电网销售电价等类型的电价。 8. 电力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包括:价格发现、规避风险。 9. 市场功能的实现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 10.在电力市场上,发电企业常用的竞争战略是:成本领先战略、重点集中式战略、差别化战略、补缺者战略。 11..我国《电力法》中所说的电价,是指由上网电价、电网间的互供电价、电网销售电价等类型的电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哪些不属于发达国家的电力市场改革的首要目标(BCD) A. 吸引电力投资 B.建设充足的发电容量 C. 提高电力工业效率 D.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 2. 下列哪些属于造成加州电力市场危机的原因(ABCD) A. 电力市场容量建设不足 B.水电受到气候的影响 C. 电力市场电价的结构性不合理 D. 发电商的投机行为 3. 下列哪些不属于早期英国电力市场所取得的成功(C) A. 增强了电网的输电能力 B.工业用户和家庭用户的电价下降

电力体制改革丨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相关情况一览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的组建运行,对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和南方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成立后,与南方区域各省(区)电力交易中心合理分工、协调运作,形成区域电力市场和电力交易机构体系。统筹考虑南方区域各省(区)间差异,协调推进市场建设、价格机制、交易规则制定等各项工作。 组建股份制交易中心 今年2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组建方案的复函》。3月1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正式揭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依托南方电网公司按照股份制公司模式组建,南方电网公司控股,持股比例66.7%,其他5名股东为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贵州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5月11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工商注册。5月17日,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组建,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公司董事会7人,监事会5人。按照组建方案设置相关职能部门,编制50人。现已设置市场运营部、交易组织部、结算统计部、综合管理部、党建及企业管理部5个职能部门,初期20人已基本到位,按照岗位职责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图: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组织架构 设立市场管理委员会 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指导和帮助下,8月25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成员由送电省、受电省、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交易机构、第三方机构等类别代表组成,初期规模28人,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充分体现各方意愿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交易业务独立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职责主要包括负责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落实国家指令性计划、地方政府间框架协议,为跨区跨省市场化交易提供服务,促进省间余缺调剂和清洁能源消纳,以及逐步推进全国范围的市场融合,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承担南方电网公司原来的交易业务,公平公正组织市场交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为市场主体提供交易服务的同时,按规定合理收费。同时,受政府监管,接受市场管委会等第三方监督,确保交易机构规范运营。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不以营利为目的,按照政府批准的章程和市场规则,在政府监管下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公开、透明的电力交易服务。按市场规则与其他省级电力交易机构进行业务协同,确保跨省区交易业务与各省(区)省内市场化交易业务的有效衔接和顺利开展。

国际各类型电力市场比较

江思和 清华大学电机系 引言[1] 电力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自然垄断”的产业,具有“集中生产,集中运输,集中零售”的特点,所以最初的时候电力市场基本都是垄断的计划经济,由政府制定发电以及用电计划,政府根据发输配用电的整个过程制定电价。可是由于自然垄断有一些先天缺点:没有动因鼓励生产者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发展新技术,所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网更加坚强和灵活了,这样就给电力市场的改革创造了条件。所以,世界各国都开始结合自己的国情适度改革本国的电力市场,使其达到发电效率更高、总体能耗更少、经济利益更高、电价制定更合理等不同的目的。本文将简略介绍英国、北欧、西欧、美国、新加坡、俄罗斯、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的电力市场运行制度,并比较分析其优劣,得出一般性结论。 英国[2][3][4] 从1989年开始,英国着手电力体制改革,当年颁布了电力工业白皮书,全国实行电力库(POOL)模式,进行电力市场自由竞争的尝试,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并且成立了国家电力公司,实行电力工业的私有化。后来,政府不仅解散了中央发电局,而且拍卖了电厂的股份,朝着私有化更近了一步。在2001年,英国实施新电力交易协议(NETA),引进了新的双边合同分散交易模式,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在这种模式下,电力市场以双边交易为基础,不再由国家调度,并且有长期、中期、短期等多个市场,使这种方式更加稳定。此次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扩大了用户范围,而且提高了市场效率,促进了生产者的良性竞争。2005年,英国政府又建立了英国交易输电协议(BETTA),解决了苏格兰地区市场被垄断的问题,并将英格兰和苏格兰连成了一个大的电网,市场更大更开放了。最近,在2013年,英国又开始了以低碳电力为核心的新一轮改革,将差价合约和容量市场纳入已有的电力市场范畴,并且致力于降低用户的用电支出。 差价合约的制度是由供电商和发电商提前以某一固定的价格签订合约,当实际电价高于此合约时,发电商需要向用户返还差价;当实际电价低于此合约价时,政府向发电商补偿差价。在这种制度下,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发电商的收入较为稳定,也防止了用户的电价波动,并且政府的补贴也更有针对性,减少了一些支出。而容量市场采用拍卖的形式,在两级市场上提前四年拍卖系统所需要的发电容量。容量市场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就是系统的可靠性,只有在拍卖中合理分配份额,才能保证满足每天最大负荷时期的用电供应。所以,政府的有效监管是很重要的,一旦把电力产业完全投放到市场中自由竞争,那么不确定性因素必然增加,所以需要更加高效有力的监管,才能保证电网不出问题,运行稳定。 整体上讲,英国电力市场从日前电力池集中交易模式演变成分散交易模式,日前交易模式有一些缺点:发电侧竞争不充分,发电商存在一定的市场操控力,电力供应紧张时发电商反而会减少发电机组来提高电价。分散交易模式下,发用双方直接交易,中长期和日前交易

美国加州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求现状2001-12-19

美国加州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供求现状2001-12-19 2000年夏天以来,美国加州出现了电力供应和电力企业的财务危机。加州已于2001年1月开始在全州范围内实行轮流停电;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南加州爱迪逊两家大型电力企业亏损约90亿美元,股票大跌,频临破产,造成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稳定。针对目前加州这场电力危机,美国国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这一危机是因为电力改革的失误。其理由是,在开放的批发市场上,加州的电力供应企业利用异常气候引起需求增加的机会,操纵电价,从中牟取暴利。因此,呼吁重新管制电力市场,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另一种观点认为,这场危机是由加州电力规制的弊端造成的,呼吁进一步推动改革,用市场经济杠杆来调节电力供求之间的不平衡。 我国正处在电力改革的方案设计阶段,认真分析和总结加州电力危机的经验教训,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改革效率。 90年代初开始,美国能源管制委员会决定对电力系统进行改革。1996年,加州作为第一批试点,开始了电力体制改革。 (一) 放松规制和重组措施 加州的电力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限制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实行输电、发电和销售功能分离。根据美国的法律,电力企业被分为两类:公共事业企业(Utility)和非公共事业企业(Nonutility)。公共事业企业是指从事发电、输电或批发电力和配电业务的企业。非公共事业企业主要是指利用工业废气和小规模的独立发电企业。为了限制企业的市场垄断力量,加州电力改革重点对三家一体化经营的投资者所有的公共事业电力企业(简称IOUs)—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南加州爱迪逊公司、圣地亚哥天然气和电力公司实行功能分离。主要步骤是,电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要求三家IOUs将电网交由电网调度员(CAISO)运营管理,保留其对电网资产的所有权;要求IOUs出售部分发电资产,加州公共事业电力企业的发电量占市场的比例由1996年的55%降至1999年的15%(黄玮,“从加利福尼亚电力危机看美国电力工业现状”,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调研报告。);要求三家IOUs在电力交换市场上买卖电力,把自己发出的电拿到交换市场上出售,然后再从电力市场上购电销售给消费者。 二是建立独立的输电代理机构和电力交换市场。为了控制自然垄断环节和一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50年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资金最密集、技术密集型和网络性行业,是社会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力工业的改革和发展,电力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军事管制、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水利电力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等九次变革,其中先后两次成立水利电力部、三次成立电力工业部、目前正酝酿着第十次变革:在电力发展上先后提出“电力是先行工业”,“电力是先行官”,“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和电力工业要适应超前发展等指导方针。到2001年底,中国发电设备总容量已达到3.38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14780亿千瓦时,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 50多年来,中国电力体制的变革,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电力工业管理实行政企合一、垂直垄断的管理体制;第二阶段,从1978年到1997年,电力工业对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第三阶段自1997年至今,逐步实行政企分开、市场化管理的新体制。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1949-1978年) 在这30年中,中国的电力工业经历了燃料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水利电力部三个时期,在燃料部和电力工业部时期,对全国电力工业实行集中管理的体制;进入水利电力部时期,经历了两次分散、两

次集中管理,多年来始终未能摆脱“一分就乱,一收就危”的怪圈。 1、燃料工业部时间(1949-1955年)。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组建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和电力工业实行统一管理。当时电力工业方面直接领导的仅有华北电业公司及其所属的北京、天津、唐山、察中分公司,以及石家庄电灯公司和太原电力公司,其他各地的电力工业均由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的管理。 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自1949年至1952年逐步将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领导和管理的电力单位集中到燃料工业部管理。1950年燃料工业部为管理电力工业,专门成立了电业管理总局,负责火电厂和输变电工程建设,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的全部生产运营;为发展水电,成立了水力发电工程局。并先后组建了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个大区电业管理局,归电业管理总局统一领导,形成了垂直垄断、政企合一的电力工业管理体系。 2、电力工业部时期(1955年-1958年)。1955年7月,第一届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撤销燃料工业部,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电力工业部成立后,继承了燃料工业部对全国电力工业的管理职能,为加强专业管理,相续成立了电力设计局、基建工程管理局,并将水电发电工程局改为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分别管理火电和输变电工程设计、火电和输变电工程施工和水电勘测设计和施工。水活电厂的运行管理和输变电的运行统一由各电业局负责。与此同时,撤销了电业管理总局和六大区电业管理局,各省(市、自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电改5号文)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国务院2002年2月10日发布国发[2002]5号) 一、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电力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已跃居世界第二位,大部分地区形成了跨省的区域性高电压等级的主网架,缺电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电力工业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在电力市场供求状况发生明显变化之后,现行的电力体制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弊端。垄断经营的体制性缺陷日益明显,省际之间市场壁垒阻碍了跨省电力市场的形成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现行管理方式不适应发展要求。为了促进电力工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能力,必须加快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进程。 (三)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电力工业形成了强大的生产能力,许多国家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提供借鉴,国内先期实行的多家办电以及改革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经验。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电力体制改革,社会各界要求加快改革。这些都为电力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四)电力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电力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从国情出发,遵循电力工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电力企业转变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电力体制。改革要有利于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供电的安全可靠性,有利于改善对环境的影响,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要按照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积极稳妥、配套推进的原则,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有步骤、分阶段完成改革任务。 (五)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 (六)“十五”期间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厂网分开,重组发电和电网企业;实行竞价上网,建立电力市场运行规则和政府监管体系,初步建立竞争、开放的区域电力市场,实行新的电价机制;制定发电排放的环保折价标准,形成激励清洁电源发展的新机制;开展发电企业向大用户直接供电的试点工作,改变电网企业独家购买电力的格局;继续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的改革。 三、厂网分开重组国有电力资产 (七)实行厂网分开。将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资产按照发电和电网两类业务划分,并分别进行资产、财务和人员的重组。 属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管理的电力企业,也要实行厂网分开。以小水电自发自供为主的供电区,要加强电网建设,适时实行厂网分开。 (八)重组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发电资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若干个独立的发电企业。华能公司可直接改组为独立发电企业,其余发电资产(含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相应的股份资产)通过重组形成三至四个各拥有4000万千瓦左右装机容量的全国性发电企业,由国务院授权经营,分别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发电资产重组要综合考虑电厂的资产质量和所在地域条件等,进行合理组合。每个发电企业在各电力市场中的份额原则上不超过20%。 (九)重组电网资产,设立国家电网公司。由国务院授权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原国家电力公司管理的电网资产出资人代表。国家电网公司按国有独资形式设置,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设立华北(含山东)、东北(含内蒙古东部)、西北、华东(含福建)、华中(含重庆、四川)电网公

美国加州电力市场及其危机

美国加州电力市场及其危机 一、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在电力改革中的作用 1.美国电力改革的历史渊源 美国电力行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仍是传统的公用事业,由于电价基本上是依照成本加毛利率核定的,传统的电力公司很难有积极性去改善电厂的运营效率,新建电厂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生产和运营效率,降低新建电厂的建设成本,各州陆续出台法规,鼓励独立发电厂商兴建电厂。由于独立发电厂商往往没有附属的电网,必须将电力出售给公用事业公司。各州又规定允许公用事业公司按照市场价格向独立发电厂商购电。对于公用事业公司而言,购入的电价成本越高,按照固定毛利率计算能够获得的利润也就越大。另一方面,相对历史悠久的公用事业公司而言,独立发电厂商的折旧成本很高,其成本电价也就较高,这又为公用事业公司维持一个较高的销售价格提供了一个理由。因此,很多公用事业公司与独立发电厂签订了长达30年以上的供电合约,合约电价也往往比公用事业公司自己的发电成本高出很多。 80年代以后,美国煤炭、天然气、石油行业的改革进展迅速,作为电厂主要发电燃料的天然气、煤炭的市场价格一路下滑,而电力改革进展比较缓慢,电力定价机制的僵化受到普遍的批评。联邦和各州政府考虑逐步放松对电力行业的管制,通过有效的竞争使电价下降,为电力消费者带来更多福利。1996年4月29日,联邦能源署宣布在全美各大供电区放开电价管制;此后,全美大约有123的电力交易通过市场竞价来进行,其他份额的电力生产和销售仍然通过政府管制的公用事业公司进行,价格也仍然是受到管制的。 在市场组织上,也从原先生产、输电、配电、售电垂直一体化的企业演变为厂网分离。公用事业公司在保留能够输送自身电力的输电网络的基础上,将多余的输电网络资源转交给独立系统运营商运营,这一非盈利机构掌握的输电网对所有的电力市场参与者平等开放。目前由独立系统运营商掌握的输电网约占全美电网的20%左右。由独立发电厂商和从公用事业公司分离出来的子公司演变为商业电力机构,专门针对电价放开的电力市场进行投资和运营。在电力市场环节另一端,配电企业和电力批发商、零售商也逐步脱离。电力的生产、输送、配送以及销售环节分别独立,电力生产和销售环节上强化了竞争的引入,与之相伴随,各种复杂电力交易在竞价现货市场,以及双边或多边的远期合约市场上也迅速发展起来。2000年以前,美国市场上存在1000家以上的电力交易商,进行电力交易的自营和委托代理业务,其中,安然公司推出的安然在线交易平台,高峰时期每天电力交易达5000多笔,每日的合约交易量超过10亿美元,安然也成为电力交易市场上的主要造市商。 2.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美国电力改革是在美国复杂司法制度的大背景下进行的,电力政策的制定。管理和监督权力主要属于各州政府,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跨州电力生产和交易的管理上,相对于各州政府享有的权力而言,是十分有限的,这一点,从目前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不足百人的机构设置上就可见一斑。 在各州内部,州政府有专门的公用事业管理机构对有关电力生产。投资。电价核准等重要事宜进行管理,由于改革的权力是分散的,没有集中在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的手中,因此,美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状况在各地区也都不大相同(目前尚有多州尚未启动电力改革,仍旧维持传统的公用事业公司经营电力的市场架构)。 除法律框架的复杂性所带来的电力改革政策制定权。市场监管权的分散化外,联邦能源

美国电力市场分析报告

美国电力市场分析报告 一.美国电力市场的总体概况 美国为高度发达的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电网的建设也相对发达,美国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较为复杂,从110~765千伏之间共有8个电压等级(即765、500、345、287.5、230、161、138、115千伏)最长的500千伏线路是西海岸太平洋联络线,全长1520公里,共两条线,将西北部水电送至西南部加利福尼亚州负荷中心,与其并行一条±400千伏直流线路,送电容量近400万千瓦。美国的500千伏线路总长度已达36000公里,加上70000公里的345千伏线路,形成了美国电力系统的主要干线。另外,在东中部和东北部还分布有3000余公里的765千伏线路。 1.美国电力发电的组成与类型 美国发电组成图一(2006年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出,煤发电(火电)占整个发电市场的49%;天然气占20%;核电占19.4%;水电占7%;油发电占1.6%。

美国发电的组成预测2005 – 2030年表一 从上图可以看出,美国煤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从2006年到2030年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大,06年– 30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1.1%和1.3% 。 2.1980年至2030年美国电力市场需求状况 可以看出,煤发电(蓝色)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绿色)增加较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值得关注。

3.2007 – 2030年美国各电网发电增长状况 从上图统计可以看出,美国新增发电容量最大的地区为FL 和SERC,应重点关注这两个地区的业务开展。 4.2006 – 2030年美国各电网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发电增长状况 以上可以看出,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电)发电增长在各州普遍都有项目。

电力体制改革文件汇编

目 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1) 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 (14) 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 (19) 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 (29) 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 (36) 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 (47) 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 (5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的若干意见 (2015年3月15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解决制约电力行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促进电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电力行业破除了独家办电的体制束缚,从根本上改变了指令性计划体制和政企不分、厂网不分等问题,初步形成了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 一是促进了电力行业快速发展。2014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6亿千瓦,发电量达到5.5万亿千瓦时,电网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回路长度达到57.2万千米,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达到30.3亿千伏安,电网规模和发电能力位列世界第一。 二是提高了电力普遍服务水平,通过农网改造和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农村电力供应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农村供电可靠性显著增强,基本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

三是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市场体系。在发电方面,组建了多层面、多种所有制、多区域的发电企业;在电网方面,除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组建了内蒙古电网等地方电网企业;在辅业方面,组建了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两家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企业。 四是电价形成机制逐步完善。在发电环节实现了发电上网标杆价,在输配环节逐步核定了大部分省的输配电价,在销售环节相继出台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居民阶梯电价等政策。 五是积极探索了电力市场化交易和监管。相继开展了竞价上网、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跨省区电能交易等方面的试点和探索,电力市场化交易取得重要进展,电力监管积累了重要经验。 同时,电力行业发展还面临一些亟需通过改革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交易机制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售电侧有效竞争机制尚未建立,发电企业和用户之间市场交易有限,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节能高效环保机组不能充分利用,弃水、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地区窝电和缺电并存。 二是价格关系没有理顺,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现行电价管理仍以政府定价为主,电价调整往往滞后成本变化,难以及时并合理反映用电成本、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保护支出。 三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各类规划协调机制不完善。各类专项发展规划之间、电力规划的实际执行与规划偏差过大。

电力体制改革试题

电力改革试题库 一、填空 1、电力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指令性计划体制和政企不分、厂网不分等问题。 2、通过电力体制改革,要建立健全电力行业“有法可依、政企分开、主体规范、交易公平、价格合理、监管有效的市场机制。 3、山西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中规定,电力中长期交易可以采取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交易等方式进行。 4、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市场方向、坚持安全高效、鼓励改革创新、完善监管机制。 5、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事关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6、售电公司以服务用户为核心,以经济、优质、安全、环保为经营原则。 7、电力市场售电公司准入条件要求,资产总额在 2千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的,可以从事年售电量不超过6至30亿千瓦时的售电业务。 8、符合准入电力市场的市场主体向省级政府或由省级政府授权的部门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 9、潞安集团电力中心是集团电力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集团发电、供电、配电、售电管理及光伏和新能源电站管理。对潞安集团电力市场化运作负监督和管理责任。 10、电力市场有序开发用电计划的主要原则是坚持市场化、坚持保障民生、坚持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优先上网,坚持电力系统安全和供需平衡,坚持有序推进。 11、对于社会资本投资增量配电网控股的,在取得供电业务许可后即拥有配电网的运营权,在供电营业区域内拥有与电网企业相同的权力,并切实履行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12、山西省售电侧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要理顺电价形成机制,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 13、进一步激活省内用电市场,提高电力消纳能力,在现有大用户直接交易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市场主体范围和交易规模。 14、坚持市场化改革要区分竞争性和垄断性环节,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开展有效竞争。 15、放开增量配电业务应按照“试点先行、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严格履行试点手续,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16、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组建相对独立的电力市场交易机构,组建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推动电力市场规范运行。 17、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清洁能源消纳以及满足各类用户安全可靠用电,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构建电力用户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 18、创新售电业务市场准入机制,以注册认定代替行政审批,实行“一承诺、一公示、一注册、两备案”。 19、统筹推动省内、省外两个市场建设,更好地发挥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优势,促进“黑色煤炭绿色发展,高碳资源低碳发展”。 20、电力市场中,市场主体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严重违反交易规则和破产倒闭的需强制退出市场,列入黑名单,不得再进入市场。 20、增量配电网的试点范围是以煤矿集团等大型企业自供区和国家、省级园区为重点,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增量配电业务。21、电力市场的交易方式是以自主协商交易为主,集中撮合竞价交易为辅,协商和竞价相结合的交易方式进行。 22、电力改革初期,电力交易机构负责提供结算依据,电网企业负责收费、结算,负责归集交叉补贴,代收国家基金,并按规定及时向有关发电企业和售电企业支付电费。 23、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应将配电业务和竞争性售电业务分开核算。 24、同一营业区内可以有多个售电公司,但只能有一个拥有配电网资产的售电公司,具有配电网经营权,并提供保底供电服务。 25、潞安配售电公司于2017年1月17日正式成立。 26、供电企业供电的额定频率为交流50赫兹。 27、售电公司在准入后,需取得电力用户的交易委托代理权,并向交易中心提交委托代理协议后方可参与市场交易。 28、未参与电力市场的用户,继续执行政府定价。 29、电网企业要严格按照《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山西电网2017——2019年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的价格执行,不得擅自提高和降低电价水平。 30、2017年7月1日起,大工业电度电价,110KV电压等级是0.4582元/千瓦时;35KV电压等级是0.4782 元/千瓦时。 31、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的电力用户输配电价水平按山西电网输配电价表执行,并按规定征收政府性基金及附加。 32、2017年山西省电力直接交易规模为500亿千瓦时,约占全省工业用电量的36%,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0%。 33、两部制上网电价是将上网电价分成电量电价和容量电价两部分。 34、峰谷分时电价是指根据电网负荷变化情况,将电力系统中负荷的一个周期(一般指一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和低谷等多个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以鼓励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 35、2016年,潞安集团按照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政策导向,实现总交易电量13.5亿KWh,交易电价0.4284元/KWh,比以往购电方式下降0.071元/KWh,全年可为集团公司降低购电成本超过 10135万元。 36、2017年集团电力中心电力2—8月组织的直接交易,共完成交易及结算电量11.16亿 KWh,同比2016年电价水平为集团节约电费支出约7300多万元。 37、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为广泛深入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而组织开发的综合性、专业化、开放式的网络应用平台。 38、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功能模块本着“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开发。 二、单选题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是中发【2015】(B)号文。 A、5 B、9 C、280 2 、还原电力商品属性,输配电价逐步过渡到按“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原则,分(A)等级核定。 A、电压 B、电流 C、电量 3、电力交易中直接交易双方通过(A)决定交易事项,依法依规签订电网企业参与的三方合同。 A、自主协商 B、自由结合 C、相互约定 4、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机构,形成(C)市场交易平台。 A、公平竞争 B、公平协商 C、公平规范 5、电力市场售电公司准入条件中要求,资产总额在(B)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不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