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讲义01:相似三角形(一)解析

培优讲义01:相似三角形(一)解析
培优讲义01:相似三角形(一)解析

第一讲相似三角形(一)

A、相似多边形是全等多边形

B、不全等的多边形不是相似多边形

C、全等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

D、不相似的多边形可能是全等多边形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三角形不全等,那么它们也不相似

B、两个三角形不相似,那么它们也不全等

C、两个相似三角形一定不全等

D、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不相似

例2、观察下面的图形,如图形状相同的有。

2、(2011年海宁市盐官片一模)视力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如图是视力表的一部分,其中开口向上的两个“E”之间的变换是()

A、平移

B、旋转

C、对称

D、相似

3、某图纸的比例尺是1:20,图中零件长是32 mm,则加工的零件实际长为________cm。

例4、下列各组线段中,能组成比例线段的是()

A、3、6、7、9

B、2、5、6、8、

C、3、6、9、18

D、1、2、3、4

4、如图,

AB

BC

=________,

AB

CD

=________,

BC

DE

=________,

AC

CE

=________,

AC

CD

=________,

CD

DE

=________,图中成比例的线段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AB=0.5m,BC=25cm,A’B’=20cm,B’C’=10cm,问AB、BC、A’B’、B’C’是否成比例线段?

知识点二:成比例线段

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1)若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则记作

a c

b d

=或::

a b c d

=。注意:四条线段的位置不能随意颠倒。(2)四条线段a、b、c、d的单位应一致(有时为了计算方便,a、b的单位一致,c、d的单位一致也可以)

(3)判断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

①将四条线段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②分别计算第一和第二、第三和第四线段的比;若相等则是成比例线段,否则就不是。

(4)拓展:比例式中,

a c

b d

=或()

a b c d

=

::中,a、d叫外项,b、c叫内项,a、c叫前项,b、d叫后项,如果b c

=,那么b叫做a、d的比例中项。把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AC和BC,使AC2=AB·BC,叫做把线段AB黄金分割,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知识点一:图形的相似

形状相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1)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得到;

(2)全等的图形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即不仅形状相同,大小也相同;

(3)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似,就是看两个图形是不是形状相同,与其他因素无关。

例5、△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2、10、2,△DEF 的两边长分别为1和5,如果△ABC ∽△DEF ,那么△DEF 的第三边长为( )

A 、22

B 、2

C 、2

D 、22

6、一个多边形的边长分别是4 cm 、5 cm 、6 cm 、4 cm 、5cm ,和它相似的一个多边形最长边为8 cm ,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 )

A 、12 cm

B 、18 cm

C 、32 cm

D 、48 cm

7、Rt △ABC 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 cm 、4 cm ,与它相似的Rt △A'B'C'的斜边为20 cm ,那么Rt △A'B'C'的周长为( )

A 、48 cm

B 、28 cm

C 、12 cm

D 、10 cm 8、如果一个矩形对折后和原来的矩形相似,则此矩形的长边与短边之比为( )

A 、2:1

B 、4:11

C 、2:1

D 、1.5:1 9、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为1:2,其中小三角形的最长边为10 cm ,那么另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为________。

10、如图所示,已知矩形ABCD ,AB=6 cm ,BC=8 cm ,E 、F 分别是AB 、CD 上的点,且AE=DF=4 cm ,两动点M 、N 分别从C 、F 两点同时出发沿CB 、FE 均以2 cm/s 的速度分别向B 、E 运动。猜测当M 、N 运动多长时间时,矩形CFNM 与矩形AEFD 相似?

11、观察图中的三个矩形,其中属于相似形的是( )

A 、甲和乙

B 、甲和丙

C 、乙和丙

D 、三个矩形都不相似 12、小华在一块一边靠墙,长为6 m ,宽为4 m 的矩形的小花园周围栽种了一种蝴蝶花作装饰,这种蝴蝶花的边框宽为 20 cm ,边框内外边缘所围成的两个矩形相似吗?

例6、下列各组图形:① 两个平行四边形;② 两个圆;③ 两个矩形;④ 有一个内角都是8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⑤ 两个正五边形;⑥ 有一个内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一定是相似形的是 (填序号)。

13、下列多边形中,一定相似的是( )

A 、两个矩形

B 、两个菱形

C 、两个正方形

D 、两个平行四边形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知识点四:判断两个多边形相似

判断两个多边形相似,必须同时具备:

(1)边数相同;(2)对应角相等;(3)对应边的比相等。

知识点三: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1)相似多边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 (2)相似比: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称为相似比。

A 、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B 、所有的等腰梯形相似

C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

D 、所有的正多边形相似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B 、所有的等腰梯形相似

C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相似

D 、所有的正多边形相似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B 、和同一图形相似的两图形也相似 C 、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D 、所有的矩形都相似 (1)求证:CDF BGF △∽△;

(2)当点F 是BC 的中点时,过F 作EF CD ∥交AD 于点E ,若6cm 4cm AB EF ==,,

求CD 的长。

17、(2011年黄冈浠水模拟)如图,AB//CD ,AE//FD ,AE 、FD 分别交BC 于点G 、H ,则图中

共有相似三角形( )

A 、4对

B 、5对

C 、6对

D 、7对

18、如图,在△ABC 的边AB 、AC 、BC 上分别取点E 、D 、F ,使四边形AEDF 是一个菱形,

若AB=15 cm ,BC=12 cm ,那么菱形的边长是多少?

19、(2009年崇左)如图,ABC △中,D E 、分别是边BC AB 、的中点,AD CE 、相交于G 。求证:13GE GD CE AD ==。

20、如图所示,梯形ABCD 中,AB ∥CD ,且AB=2CD ,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EF 与BD 相交于点M 。

(1)求证:△EDM ∽△FBM ;

知识点五:相似三角形

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三角形相似具有传递性。

2、相似比的概念: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是有顺序的。

3、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关系:

相似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但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

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由此可见,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一种特例。

考点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基本不用)

考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若DB=9,求BM。

(3)若△BFM的面积为1,求梯形的面积。

考点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例8、如图,下列每个图形中,存不存在相似的三角形,如果存在,把它们用字母表示出来,并简要说明识别的根据.

21、判断图中两三角形是否相似,简单说明理由。

22、(2011杭州模拟)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考点四:相似三角形的判定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求证:△ADQ∽△QCP。

23、(2011江苏无锡)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①、②、③、④四

A、B、C、D、

个三角形。若OA∶OC = OB∶OD,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相似

B、①和③相似

C、①和④相似

D、②和④相似

24、如图,BC平分∠ABD,AB=12,BD=15,当BC=________时,△ABC∽△CBD。

第23题图第24题图

25、如图,△ABC中,D是BC上一点,已知AC=15,BC=9,CD=3,在AC上找一点E,使△CDE与原三角形相似,求CE的长。

26、如图,点T在O上,延长O的直径AB交TP于P,若PA=18,PT=l2,PB=8。

(1)求证:△PTB∽△PAT;

(2)求证:PT为圆O的切线;

(3)在弧AT上是否存在一点C,使得BT2=8TC?若存在,请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考点五:相似三角形的判定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求证:△DEC∽△BDA;

(2)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4,并设DC=x,BE=y,试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7、(2009年常德市)如图,△ABC内接于⊙O,AD是△ABC的边BC上的高,AE是⊙O的直径,连接BE,△ABE与△ADC相似吗?请证明你的结论。

相似三角形培优拔高题(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 1、已知432z y x ==,且1032=+-z y x ,则z y x ++= 。 2、已知△ABC 中,AB=AC,∠BAC=120°,求AB:BC 的值。 3、若点P 在线段AB 上,点Q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AB=10, 23==BQ AQ BP AP ,求线段PQ 的长。 4、若55432+==+c b a ,且2132=+-c b a ,试求a:b:c 。 5、△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点D 在BC 边上,且ED=EC 。若△ABC 的边长为4,AE=2,则BD 的长 为 。 6、点D,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上,DE ∥BC ,点G 在边BC 上,AG 交DE 于点H ,点O 是线段AG 的中点,若 13=DB AD ,则 =OH AO

7、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CD 的中点,连接AP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DE ,取DE 的中点Q ,连接PQ ,求证: PQ=PC. 8、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1B 1C 1D 1相似,相似比为2:3,四边形A 1B 1C 1D 1与四边形A 2B 2C 2D 2相似,相似比为5:4,则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2B 2C 2D 2相似且相似比为 。 9、已知矩形ABCD 中,AB=1,在BC 上取一点E ,沿 AE 将△ABE 向上折叠,使B 点落在AD 上的F 处。若 四边形EFDC 与矩形ABCD 相似,则AD= 10、已知∠1=∠2=∠3,求证:△ABC ∽△ADE 11、点C 、D 在线段AB 上,△PCD 是等边三角形

九年级培优圆与相似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

九年级培优圆与相似辅导专题训练含答案 一、相似 1.如图所示,将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沿x轴翻折,然后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函数y=x2+2x+1的图象的顶点为点A.函数y=ax2+bx+c的图象的顶点为点B,和x轴的交点为点C,D(点D位于点C的左侧). (1)求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 (2)从点A,C,D三个点中任取两个点和点B构造三角形,求构造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概率; (3)若点M是线段BC上的动点,点N是△ABC三边上的动点,是否存在以AM为斜边的 Rt△AMN,使△AMN的面积为△ABC面积的?若存在,求tan∠MA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y=x2+2x+1=(x+1)2的图象沿x轴翻折,得y=﹣(x+1)2, 把y=﹣(x+1)2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y=﹣x2+4, ∴所求的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为y=﹣x2+4 (2)解:∵y=x2+2x+1=(x+1)2, ∴A(﹣1,0), 当y=0时,﹣x2+4=0,解得x=±2,则D(﹣2,0),C(2,0); 当x=0时,y=﹣x2+4=4,则B(0,4), 从点A,C,D三个点中任取两个点和点B构造三角形的有:△ACB,△ADB,△CDB, ∵AC=3,AD=1,CD=4,AB= ,BC=2 ,BD=2 , ∴△BCD为等腰三角形, ∴构造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概率=

(3)解:存在, 易得BC的解析是为y=﹣2x+4,S△ABC= AC?OB= ×3×4=6, M点的坐标为(m,﹣2m+4)(0≤m≤2), ①当N点在AC上,如图1, ∴△AMN的面积为△ABC面积的, ∴(m+1)(﹣2m+4)=2,解得m1=0,m2=1, 当m=0时,M点的坐标为(0,4),N(0,0),则AN=1,MN=4, ∴tan∠MAC= =4; 当m=1时,M点的坐标为(1,2),N(1,0),则AN=2,MN=2, ∴tan∠MAC= =1; ②当N点在BC上,如图2, BC= =2 , ∵BC?AN= AC?BC,解得AN= , ∵S△AMN= AN?MN=2,

相似三角形培优训练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分类提高训练 一、相似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1∥AC.动 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 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 EF⊥AC交射线BB1于F,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 (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 2.如图,在△ABC中,ABC=90°,AB=6m,BC=8m,动点P以2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 移动.同时,动点Q以1m/s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 (1)①当t=2.5s时,求△CPQ的面积; 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 (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t的值. 3.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6,BC=8,点D在边AB上运动,DE平分CDB交边BC 于点E,EM⊥BD,垂足为M,EN⊥CD,垂足为N. (1)当AD=CD时,求证:DE∥AC; (2)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4.如图所示,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点出发,沿着 AB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 速度向A点运动,当P点到达B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1)当x为何值时,PQ∥BC? (2)△APQ与△CQB能否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备考之圆与相似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

中考数学备考之圆与相似压轴突破训练∶培优易错难题篇含答案 一、相似 1.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为⊙O上一点,OF⊥BC于点F,交⊙O于点E,AE与BC交于点H,点D为OE的延长线上一点,且∠ODB=∠AEC. (1)求证:BD是⊙O的切线; (2)求证:CE2=EH?EA; (3)若⊙O的半径为,sinA= ,求BH的长. 【答案】(1)证明:如图, ∵∠ODB=∠AEC,∠AEC=∠ABC, ∴∠ODB=∠ABC, ∵OF⊥BC, ∴∠BFD=90°, ∴∠ODB+∠DBF=90°, ∴∠ABC+∠DBF=90°, 即∠OBD=90°, ∴BD⊥OB, ∴BD是⊙O的切线 (2)证明:连接AC,如图2所示: ∵OF⊥BC, ∴, ∴∠CAE=∠ECB, ∵∠CEA=∠HEC,

∴△CEH∽△AEC, ∴, ∴CE2=EH?EA (3)解:连接BE,如图3所示: ∵AB是⊙O的直径, ∴∠AEB=90°, ∵⊙O的半径为,sin∠BAE= , ∴AB=5,BE=AB?sin∠BAE=5× =3, ∴EA= =4, ∵, ∴BE=CE=3, ∵CE2=EH?EA, ∴EH= , ∴在Rt△BEH中,BH= . 【解析】【分析】(1)要证BD是⊙O的切线,只需证∠OBD=90°,因为∠OBC+∠BOD=90°,所以只须证∠ODB=∠OBC即可。由圆周角定理和已知条件易得∠ODB=∠ABC,则∠OBC+∠BOD=90°=∠ODB+∠BOD,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OBD=90°; (2)连接AC,要证CE2=EH?EA;只需证△CEH∽△AEC,已有公共角∠AEC,再根据圆周角定理可得∠CAE=∠ECB,即可证△CEH∽△AEC,可得比例式求解; (3)连接BE,解直角三角形AEB和直角三角形BEH即可求解。 2.如图所示,△ABC和△ADE是有公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AE=90°,EC的延长线交BD于点P.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讲义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讲义 知识点一:比例线段有关概念及性质 (1)有关概念 1、两条线段的比: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量得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 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B:CD =m :n 例:已知线段AB=2.5m,线段CD=400cm ,求线段AB 与CD 的比。 2.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 d c b a =(或a :b= c :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意:在求线段 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单位不统一应先化成同一单位,还要注意顺序。) 例:b,a,d,c 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2cm,b=3cm,c=6cm,求线段d 的长度。 (2)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积) 2.反比性质: c d a b d c b a =?= (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3.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 ?=?=???=??,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 同时交换内外项 4.等比性质:(分子分母分别相加,比值不变.) 如果 )0(≠++++====n f d b n m f e d c b a ,那么 b a n f d b m e c a =++++++++ . 注意:(1)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 ,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 (2)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 (3)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

相似三角形培优难题集锦(含答_案)

一、相似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1∥AC.动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沿射线AC 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EF⊥AC交射线BB1于F, 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 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D=AB,并 求出此时DE的长度; (2)当△DEG与△ACB相似时, 求t的值. 2.如图,在△ABC 中,ABC=90°,AB=6m,BC=8m,动点P以2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以1m/s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 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 秒. (1)①当t=2.5s时,求△CPQ的 面积; 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 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 (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t的值. 3.如图1,在Rt△ABC中 , ACB=90°,AC=6,BC= (1)当AD=CD时,求证:DE∥AC; (2)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4.如图所示,在△ABC中, BA=BC=20cm,AC= 30cm,点P从A点出发, 沿着AB以每秒4cm的速 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向A点运动,当P点到达B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1)当x为何值时,PQ∥BC? (2)△APQ与△CQB能否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 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 沿AB边从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 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 <6)。 (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初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培优同步讲义

初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培优同步讲义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体系搭建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一)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之比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1、相似三角形是相似多边形中的一种; 2、应结合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来理解相似三角形; 3、相似三角形应满足形状一样,但大小可以不同; 4、母子型:已知∠ACB=90°,AB ⊥CD ,则△CBD ∽△ABC ∽△ACD . 5、斜交型: 如图:其中∠1=∠2,则△ADE ∽△ABC 称为“斜交型”的相似三角形。 (有“反 A 共 角型”、“反 A 共角共边型”、 “蝶型”)b5E2RGbCAP 6、垂直型:有“双垂直共角型”、“双垂直共角共边型(也称“射影定理型”)”“三垂 直型”) 考点 1:三角形相似判定方法的运用 例 1、如图,在△ABC 中,∠ACB=90°,CD ⊥AB 于点 D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 A .1 对 B .2 对 C .3 对 D .4 对 p1EanqFDPw 例 2、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DB ∽△ABC 的是( ) A .∠ABD=∠ACB B .∠ADB=∠ABCDXDiTa9E3d C .AB 2 =AD?AC D .= 典例分析 A B C D A B C D E 12 A

A B B C C D D E E 124 1 2 E C B D A B C D E A E
( )
A D C B 例 3、已知:在梯形 ABCD 中,AD∥BC,∠ABC=90°,BC=2AD,E 是 BC 的中点,连接 AE、 AC.RTCrpUDGiT (1)点 F 是 DC 上一点,连接 EF,交 AC 于点 O(如图 1),求证:△AOE∽△COF; (2)若点 F 是 DC 的中点,连接 BD,交 AE 与点 G(如图 2),求证:四边形 EFDG 是菱形. 例 4、如图,在△ABC 中,AB=AC=1,BC=,在 AC 边上截取 AD=BC,连接 BD. (1)通过计算,判断 AD2 与 AC?CD 的大小关系; (2)求∠ABD 的度数. 考点 2:网格图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例 1、下列四个三角形中,与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A.B.C.D. 实战演练 课堂狙击 1、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A.锐角三角形都相似

【2021版 九年级数学培优讲义】专题1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1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阅读与思考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 1. 对应角相等; 2. 对应边成比例; 3. 对应线段(中线、高、角平分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4. 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5. 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性质3主要应用于三角形内接特殊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性质5进一步丰富了面积的有关知识,拓展了我们研究面积问题的视角. 如图,正方形EFGH 内接于△ABC ,AD ⊥BC ,设BC a =,AD h =,试用a 、h 的代数式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H G E F D C B A 例题与求解 【例1】如图,已知□ABCD 中,过点B 的直线顺次与AC ,AD 及CD 的延长线相交于E ,F ,G ,若5BE =,2EF =,则FG 的长是 . (“弘晟杯”上海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由相似三角形建立含FG 的关系式,注意中间比的代换. G E F D C B A

【例2】如图,已知△ABC 中,DE ∥GF ∥BC ,且::1:2:3AD DF FB =, 则:ADE DFGE S S △四边形:FBCG S =四边形( ) (黑龙江省中考试题) A.1:9:36 B.1:4:9 C.1:8:27 D. 1:8:36 解题思路:△ADE ,△AFG 都与△ABC 相似,用△ABC 面积的代数式分别表示△ADE 、四边形DFGE 、四边形FBCG 的面积. G E F D C B A 【例3】如图,在△ABC 的内部选取一点P ,过P 点作三条分别与△ABC 的三边平行的直线,这样所得的三个三角形t 1,t 2,t 3的面积分别为4,9和49,求△ABC 的面积. (第二届美国数学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由于问题条件中没有具体的线段长,所以不能用面积公式求出有关图形的面积,可考虑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t 1 t 2 t 3 I P H G E F D C B A 如图所示,经过三角形内一点向各边作平行线(也称剖分三角形),我们可以得到: ① △FDP ∽△IPE ∽△PHG ∽△ABC ; ② 1HG IE DF BC AC AB ++=; ③ 2DE FG HI BC AC AB ++=; ④ 2ABC S =△. 上述性质,叙述简捷,形式优美,巧妙运用它们解某些平面几何竞赛题,简明而迅速,奇特而匠心独

2020-2021九年级培优相似辅导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九年级培优相似辅导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一、相似 1.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A(﹣4,0)和B(1,0),与y轴交于点C(0,2),动点D沿△ABC的边A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起点A向终点B 运动,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ABC的另一边于点E,将△ADE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F处,设点D的运动时间为t秒.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对称轴; (2)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EFC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设四边形DECO的面积为s,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 【答案】(1)解:把A(﹣4,0),B(1,0),点C(0,2)代入 得:,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对称轴为:直线x=﹣; (2)解:存在,∵AD=2t, ∴DF=AD=2t, ∴OF=4﹣4t, ∴D(2t﹣4,0), ∵直线AC的解析式为:,∴E(2t﹣4,t), ∵△EFC为直角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EFC=90°,则△DEF∽△OFC, ∴,即,解得:t= ; ②当∠FEC=90°,

∴∠AEF=90°, ∴△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E= AF,即t=2t, ∴t=0,(舍去), ③当∠ACF=90°,则AC2+CF2=AF2,即(42+22)+[22+(4t﹣4)2]=(4t)2,解得:t= ,∴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EFC为直角三角形,此时,t= 或; (3)解:∵B(1,0),C(0,2),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2x+2, 当D在y轴的左侧时,S= (DE+OC)?OD= (t+2)?(4﹣2t)=﹣t2+4 (0<t<2); 当D在y轴的右侧时,如图2, ∵OD=4t﹣4,DE=﹣8t+10,S= (DE+OC)?OD= (﹣8t+10+2)?(4t﹣4),即 (2<t<). 综上所述: 【解析】【分析】(1)(1)利用待定系数法,将点A、B、C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建立方程组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分别求出AD、DF、OF的长,表示出点D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函数解析式,表示出点E的坐标,再分三种情况讨论△EFC为直角三角形:①当∠EFC=90°,则△DEF∽△OF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关于t的方程求解即可; ②∠FEC=90°,∠AEF=90°,△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t的值即可;③当∠ACF=90°,则AC2+CF2=AF2,建立关于t的方程求解即可,从而可得出答案。 (3)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y=-2x+2,当D在y轴的左侧时,当D在y轴的右侧时,如图2,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2.已知:如图一,抛物线与x轴正半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培优提高)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典型实例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能运用图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知识回顾】 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利用三角形相似,可证明角相等;线段成比例(或等积式); 2、利用三角形相似,求线段的长等 3、利用三角形相似,可以解决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如求河的宽度、求建筑物的高度等. 【典型例题】 例1: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mm , 高AD=80mm , 要把它加工成矩形零件,使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边AB 、AC 上, (1)若这个矩形是正方形,那么边长是多少? (2)若这个矩形的长是宽的2倍,则边长是多少? 【同步练习】如图,△ABC 是一块三角形余料,AB=AC=13cm ,BC=10cm ,现在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ABC 的边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三角形另外两条边上.试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例2:阅读以下文字并解答问题: 在“测量物体的高度” 活动中,某数学兴趣小组的4名同学选择了测量学校里的四棵树的高 A B C Q M D N P E

度.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他们分别做了以下工作: 小芳: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甲树的影长为4.08米(如图1). 小华:发现乙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2),墙壁上的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 小丽:测量的丙树的影子除落在地面上外,还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如图3),测得此影子长为0.2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4米. 小明:测得丁树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落在坡面上影长为3.2米(如图4).身高是1.6m 的小明站在坡面上,影子也都落坡面上,小芳测得他的影长为2m . (1)在横线上直接填写甲树的高度为 米. (2)求出乙树的高度(画出示意图). (3)请选择丙树的高度为( ) A 、6.5米 B 、5.75米 C 、6.05米 D 、7.25米 (4)你能计算出丁树的高度吗?试试看. 【同步练习】如图,有一路灯杆AB(底部B 不能直接到达),在灯光下,小明在点D 处测得自己的影长DF =3m ,沿BD 方向到达点F 处再测得自己得影长FG =4m ,如果小明得身高为1.6m ,求路灯杆AB 的高度. 图1 图2 图3 图4

相似三角形培优题

1.(2013?雅安)如图,在?ABCD中,E在AB上,CE、BD交于F,若AE:BE=4:3,且BF=2,则DF= 2.(2013?恩施州)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E为OD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DC于点F,则DF:FC=() 3.(2013?自贡)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6,AD=9,∠BAD的平分线交BC于E,交DC的延长线于F,BG⊥AE于G,BG=,则△EFC的周长为() 4.(2013?新疆)如图,Rt△ABC中,∠ACB=90°,∠ABC=60°,BC=2cm,D为BC的中点,若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的方向运动,设E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0≤t<6),连接DE,当△BDE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 A. 2 B.或C.或D. 2或或 5.(2013?孝感)如图,在△ABC中,AB=AC=a,BC=b(a>b).在△ABC内依次作∠CBD=∠A, ∠DCE=∠CBD,∠EDF=∠DCE.则EF等于() A.B.C.D.

6.(2013安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在DC上,若DE:EC=1:2,则BF:BE= . 7.(2013?牡丹江)如图,在△ABC中∠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则下列结论:①PM=PN;②;③△PMN为等边三角形;④当∠ABC=45°时,BN=P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8.(2013东营中考)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4及x,那么x的值() A. 只有1个 B. 可以有2个 C. 可以有3个 D. 有无数个 9.(2013台湾、33)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沿虚线剪成甲、乙、丙三块,其中甲、丙为梯形,乙为三角形.根据图中标示的边长数据,比较甲、乙、丙的面积大小,下列判断何者正确?() A.甲>乙,乙>丙B.甲>乙,乙<丙C.甲<乙,乙>丙D.甲<乙,乙<丙 10、(2013?黔东南州)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的值是. 11、(2013?牡丹江)劳技课上小敏拿出了一个腰长为8厘米,底边为6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她想用这个等腰三角形加工成一个边长比是1:2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恰好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平行四边形的其它顶点均在三角形的边上,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较短的边长为.

相似三角形培优训练(含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相似三角形分类提高训练 令狐文艳 一、相似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1∥AC.动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EF⊥AC 交射线BB1于F,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 2.如图,在△ABC中,ABC=90°,AB=6m,BC=8m,动点P以2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以1m/s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 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 秒.(1)①当t=2.5s时,求△CPQ的面积;②求△CPQ的 面积S(平方米)关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t的值. 3.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6,BC=8,点D 在边AB上运动,DE平分CDB交边BC于点E,EM⊥BD,垂足为M,EN⊥CD,垂足为N.(1)当AD=CD时,求证:DE∥AC;(2)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4.如图所示,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点出发,沿着AB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 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向A点运动,当P点到达B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1)当x 为何值时,PQ∥BC?(2)△APQ与△CQB能否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 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沿AB 边从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 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 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6)。 (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当t 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1. 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D. 求证:(1)△ACD∽△ABC; (2)AC2=AD?AB; (3)CD2=AD?DB. A 证明:(1)∵∠ACB=90°,CD⊥AB, ∴∠CDA=90°=∠ACB, ∵∠A=∠A, ∴△ACD∽△ABC. (2)∵△ACD∽△ABC, ∴AC AD AB AC =, ∴AC2=AD?AB; (3)∵CD⊥AB, ∴∠ADC=∠BDC=90°,∴∠A+∠ACD=90°, ∵∠ACB=90° ∴∠A+∠B=90° ∴∠ACD=∠B ∴△ACD∽△BCD, ∴CD AD BD CD =, ∴CD2=AD?DB.

2.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D是等边三角形,且∠APB=120°,求证: (1)△ACP∽△PDB, (2)CD2=AC?BD. 证明:(1)∵△PCD是等边三角形, ∴∠PCD=∠PDC=∠CPD=60°, ∴∠ACP=∠PDB=120°, ∵∠APB=120°, ∴∠APC+∠BPD=60°, ∵∠CAP+∠APC=60° ∴∠BPD=∠CAP, ∴△ACP∽△PDB; (2)由(1)得△ACP∽△PDB, ∴, ∵△PCD是等边三角形, ∴PC=PD=CD, ∴, ∴CD2=AC?BD.

3. 如图,正方形DEFG的边EF在△ABC的边BC上,顶点D、G分别在边AB、AC上,已知△ABC 的边BC=15,高AH=10, (1)求证:△ADG∽△ABC; (2)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解:(1)∵四边形形DEFG是正方形, ∴DG∥BC ∴△ADG∽△ABC; (2) 如图,高AH交DG于M,设正方形DEFG的边长为x,则DE=MH=x, ∴AM=AH﹣MH=10﹣x, ∵ADG∽△ABC, ∴DG AM BC AH =, ∴ 10 1510 x x - =, ∴x=6, ∴x2=36. 答:正方形DEFG的边长和面积分别为6,36.

相似三角形培优

相似三角形综合培优题型 基础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 (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 (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 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 n m 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a 是 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a d c b =.②()a c a b c d b d ==在比例式::中,a 、d 叫比例外项,b 、c 叫比例内项, a 、c 叫比例前项,b 、d 叫比例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即 a b b d =::那么b 叫做a 、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2b ad =。 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 (1) 基本性质: ①bc ad d c b a =?=::;②2 ::a b b c b a c =?=?. 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bc ad =,除 了可化为d c b a ::=,还可化为d b c a ::=,b a d c ::=,c a d b ::=,c d a b ::=,b d a c ::=,a b c d ::=,a c b d ::=. (2) 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同时交换内外项 (3)反比性质(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a c b d b d a c =?=. 知识点4 比例线段的有关定理 1.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 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由DE ∥BC 可得:AC AE 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或或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B

相似三角形培优题

相似三角形培优题 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P 是AB上一动点(不与A,B 重合),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过点P分别作A C,BD 的垂线,分别交AC,BD 于点E ,F ,交AD,BC 于点M,N.下列结论: ①△A PE ≌△AM E;②PM+PN=AC ;③PE 2+PF 2 =PO 2;④△POF ∽△BN F;⑤当△PMN ∽△A MP 时,点P 是A B的中点.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5 B.4 C .3 D.2 2、如图,Rt △AB C中,∠A CB=90°,∠AB C=60°,BC=2cm ,D 为BC 的中点,若动点E以1c m/s 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着A →B →A的方向运动,设E 点的运动时间为t 秒(0≤t<6),连接D E,当△BDE 是直角三角形时,t 的值为( ) 3、如图,△ABC 中,DE ∥BC ,DE=1,AD=2,DB =3,则BC 的长是( ) 4、如图,在?ABC D中,E 为CD上一点,连接A E、BD ,且AE 、BD 交于点F,S △DEF :S△ABF =4:25,则D E:EC =( ) A . 2:5 B. 2:3 C . 3:5 D. 3:2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 BCD 中,AB=6,AD=9,∠BAD 的平分线交BC于E ,交DC 的延长线于F ,B G⊥AE 于G ,BG=,则△EFC 的周长为( ) A . 11 B . 10 C . 9 D. 8 6、如图,在?ABCD 中,E在AB 上,CE 、BD 交于F ,若AE:BE=4:3,且BF =2,则DF= .. 7、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延长DE 至F 使E F=DE ,连接CF,则S △CEF :S 四边形BCED 的值为( ) A . 1:3 B . 2:3 C . 1:4 D . 2:5 8、如图,D 是△ABC 的边BC 上一点,已知AB=4,A D=2.∠DAC=∠B,若△ABD 的面积为a,则△ACD 的面积为( ) A.a ? B. ? C. D . 9、如图,边长为6的大正方形中有两个小正方形,若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则S 1+S 2的值为( )A .16 B .17?C .18?D .19 10如图,在△ABC 中,AB =AC=a ,BC=b(a >b).在△ABC 内依次作∠CBD=∠A ,∠DCE=∠CBD ,∠E DF=∠DC E.则E F等于( ) 11、如图,点A ,B,C ,D 的坐标分别是(1,7),(1,1),(4,1),(6,1),以C,D,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则点E 的坐标不可能是( ) A . (6,0) B . (6,3) C . (6,5) D . (4,2) 12、如图,正方形AB CD 是一块绿化带,其中 阴影部分EO FB,GHM N都是正方形的花圃.已知自由飞翔的小鸟,将随机落在这块绿化带上,则小鸟在花圃上的概率为( ) A . B . 12 C . D . 13、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与BD 相交于点O ,E 为OD 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DC于点F,则DF:F C=( ) A.2 B . 2.5或3.5 C. 3.5或4.5 D . 2或3.5或4.5 A . B . C . D .

第11讲相似三角形之类比探究培优班讲义

相似之类比探究(讲义) 一、 知识点睛 ● 类比探究是一类共性条件与特殊条件相结合,由特殊情形到一般情形(或由 简单情形到复杂情形)逐步深入,解决思想方法一脉相承的综合性题目,常以几何综合题为主. ● 解决类比探究问题的通常思路 解决类比探究问题的核心思想是类比(照搬),类比上一问的思路方法(如照搬字母,照搬辅助线等).探究变化过程中的不变特征(如常见结构),是类比的前提. ● 类比探究中的常见结构 平行结构:由比例找平行,构造A 字型或X 型; 直角结构:由斜置的直角通过作垂线构造相似三角形. 二、 精讲精练 1. 类比、转化、从特殊到一般等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用到,如 下是一个案例,请补充完整. 原题:如图1,在□ABCD 中,点E 是BC 边的中点,点F 是线段AE 上一点,BF 的延长线交射线CD 于点G ,若 3AF EF =,求CD CG 的值. (1)尝试探究:在图1中,过点E 作EH ∥AB 交BG 于点H , 则AB 和EH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CG 和EH 的数 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CD CG 的值是_________. (2)类比延伸:如图2,在原题的条件下,若AF m EF =(m >0) , 则CD CG 的值是_________(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试写出 解答过程. 图3 B F E C D A 图2 A D E F G 图1A B C D E F G

(3)拓展迁移:如图3,在梯形ABCD 中,DC ∥AB ,点E 是BC 的延长线上一点,AE 和BD 相交于点F .若AB a CD =, BC b BE =(a >0,b >0) ,则AF EF 的值是________(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2. 数学课上,魏老师出示图1和下面框中条件: (1)①当点C 与点F 重合时,如图2所示,可得AM DM 的值 为___________; ②在平移过程中,AM DM 的值为___________(用含x 的代数 式表示). (2)将图2中的三角板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原题中的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当点A 落在线段DF 上时,如图3所示,请计算 AM DM 的值. (3)将图1中的三角板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m 度,090m <≤, 原题中的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如图4 所示,请计算AM DM 的值(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 如图1,两个等腰直角三角板 ABC 和DEF 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l 上,∠ABC =∠DEF =90°,AB =1,DE =2 .将直线EB 绕点E 逆时针旋转45°,交直线AD 于点M .将图1中的三角板ABC 沿直线l 向右平移,设C ,E 两点间的距离为x . 图2 l 图1 图4 图3 图3 F E C D A

中考数学相似(大题培优)附答案

一、相似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正方形ABCD、等腰Rt△BPQ的顶点P在对角线AC上(点P与A、C不重合),QP与BC交于E,QP延长线与AD交于点F,连接CQ. (1)①求证:AP=CQ;②求证:PA2=AF?AD; (2)若AP:PC=1:3,求tan∠CBQ. 【答案】(1)证明: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B,∠ABC=90°,∴∠ABP+∠PBC=90°, ∵△B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P=BQ,∠PBQ=90°,∴∠PBC+∠CBQ=90° ∴∠ABP=∠CBQ,∴△ABP≌△CBQ,∴AP=CQ; ②∵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C=∠BAC=∠ACB=45°, ∵∠PQB=45°,∠CEP=∠QEB,∴∠CBQ=∠CPQ, 由①得△ABP≌△CBQ,∠ABP=∠CBQ ∵∠CPQ=∠APF,∴∠APF=∠ABP,∴△APF∽△ABP, (本题也可以连接PD,证△APF∽△ADP) (2)证明:由①得△ABP≌△CBQ,∴∠BCQ=∠BAC=45°, ∵∠ACB=45°,∴∠PCQ=45°+45°=90° ∴tan∠CPQ= , 由①得AP=CQ, 又AP:PC=1:3,∴tan∠CPQ= , 由②得∠CBQ=∠CPQ, ∴tan∠CBQ=tan∠CPQ= . 【解析】【分析】(1)①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易证△ABP≌△CBQ,可得AP=CQ;②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证得∠CBQ=∠CPQ,再由△ABP≌△CBQ可证得∠APF=∠ABP,从而证出△APF∽△ABP,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证;(2)由△ABP≌△CBQ可得∠BCQ=∠BAC=45°,可得∠PCQ=45°+45°=90°,再由三角函数可 得tan∠CPQ=,由AP:PC=1:3,AP=CQ,可得tan∠CPQ=,再由∠CBQ=∠CPQ可求出答

相似三角形培优训练[含答案解析]

] 相似三角形分类提高训练 一、相似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1∥AC.动 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 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 EF⊥AC交射线BB1于F,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 (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 ¥ 2.如图,在△ABC中,ABC=90°,AB=6m,BC=8m,动点P以2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 移动.同时,动点Q以1m/s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 (1)①当t=时,求△CPQ的面积; 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 (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t的值. < 3.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6,BC=8,点D在边AB上运动,DE平分CDB交边BC 于点E,EM⊥BD,垂足为M,EN⊥CD,垂足为N. (1)当AD=CD时,求证:DE∥AC; (2)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 4.如图所示,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点出发,沿着AB 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 向A点运动,当P点到达B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1)当x为何值时,PQ∥BC? (2)△APQ与△CQB能否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

相似三角形培优精彩试题

1、(本题满分7分) 如图10,四边形ABCD 、DEFG 都是正方形,连接AE 、CG ,AE 与CG 相交于点M ,CG 与AD 相交于点N . 求证:(1)CG AE =; (2).MN CN DN AN ?=? 2、(本题满分7分) 如图11,已知△ABC 的面积为3,且AB=AC ,现将△ABC 沿CA 方向平移CA 长度得到△EFA . (1)求四边形CEFB 的面积; (2)试判断AF 与BE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 15=∠BEC ,求AC 的长.

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E , 连接DE ,F 为线段DE 上一点,且∠AFE =∠B. (1) 求证:△ADF ∽△DEC (2) 若AB =4,AD =33,AE =3,求AF 的长. 4、如图(4),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 D C D 、上的点,1 4 A E E D D F D C ==,,连结EF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G . (1)求证:AB E DE F △∽△; (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求B G 的长. A E D F B C 图(4)

5.如图(15),在梯形ABCD 中,906DC AB A AD ∠==∥,°,厘米,4DC =厘米,BC 的坡度34i =∶,动点P 从A 出发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AB 方向向点B 运动,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3厘米/秒的速度沿B C D →→方向向点D 运动,两个动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设动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求边BC 的长; (2)当t 为何值时,PC 与BQ 相互平分; (3)连结PQ ,设PBQ △的面积为y ,探求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求t 为何值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6.(本题满分9分) 一块直角三角形木板的一条直角边AB 长为1.5m ,面积为1.5m 2,工人师傅要把它加工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桌面,请甲、乙两位同学进行设计加工方案,甲设计方案如图1,乙设计方案如图2. 你认为哪位同学设计的方案较好?试说明理由.(加工损耗忽略不计,计算结果中可保留分数) B 图(5) 图1 E G B A C F D C D F 图2 第6题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