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教学模式

新型教学模式
新型教学模式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构建各学科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报告

湖北省监利县玉沙小学课题组

《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构建各学科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我校申报的中央电教馆“十五”立项课题,我校在省课题专家指导组的指导帮助下,遵循“整体设计,分步推进,联结协调,突出重点,加强反思,注重效益”的原则,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规律和操作方法,初步勾画了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现将研究情况及成果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与界定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次由信息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生产、交换和服务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的作用产生了质的飞跃。可以预见,21世纪初网络将遍布世界各地,地球上十几亿人将会在互联网构筑的平台上生活、学习和工作。

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能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积极运用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全国乃至全球,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对自己有用的学习内容,这必将对基础教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和学科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里,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获取,调控,处理,反馈信息的

及时性,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性,构建起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

所谓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通过多种媒体教学信息的收集、传输、处理和共享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资源共享、交互性强、多任务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是: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友好的人机界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育;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网络教学有助于师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师生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适应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实施网络教学还将推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

新型教学模式是在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的稳定进程结构形式。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学系统中要素间的关系要进行如下四个转换,即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主体;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认知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义建构过程。

新型教学模式总的进程可以概括为情境创设、活动建构和总结评价三步。活动建构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建构的含义包括以下要点:学生获取信息是依据自身需要主动选取的过程;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下与他人及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通过肢体或心理的动作作用于外部事物;建构是把外部信息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以及原有认知结构发生重组和更新的同化与顺应过程;建构过程需要有反应输出以反馈强

化。活动的类型有自学、查询、探究、完成任务、思维加工、观察实验、讨论、练习、表演、游戏、模拟、社会调查等。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情境、科学地组织学生活动、有效地评价反馈,是新型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将课题界定为: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因特网技术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库,通过教师科学地开发、设计,重新建构教学程序,使网络环境与学科教学内容实现有机整合。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二、研究假设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假设

加强对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模式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开展本项实验有如下假说:

1、通过对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习方式产生一次革新,较大程度地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上的结合,将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想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同时也将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教与学观念的变革,而且要有学习方法重新适应的过程。

3、网络教学有利于发挥优秀师资的带动作用,有利于激发教师

的教学责任感,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为学生实现自由选课和自主择师创造条件。

4、实施网络教学,有可能缓解教学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相对短缺的矛盾,是顺应当前教学改革趋势的有效形式,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也有利于推动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特别是Internet)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反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则为实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实现“建构主义理论”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必经之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所以“情境创设”、“协商会话”和“信息提供”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换句话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是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发现式教学”是学生掌握学科内容的最基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

2、从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来看:计算机网络集文字、图形、影象、声音、动画于一体,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在辅助教学过程中,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具体形象化,具有很强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真切,感受深刻,从而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较为鲜明的感性认识。

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它是从已知到未知,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和从知识点到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应理解为学生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学习内容作出主动的、有选择性的信息加工过程。而计算机网络创设的环境,正适合这种认知过程的需要,它是确定呈现教学材料顺序的理论依据。

4、从对事物认识的本质来看: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进一步发展到创造性实践的过程。促使思维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的逻辑思维,这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指导思想。

三、研究原则

为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落实课题的研究目标,我们根据课题的实验假说及理论依据,在第一轮的实验里,认真贯彻了如下实验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实验总体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广泛发动教师积极参与研究,使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教育实践的成功,能够自觉主动地运用不同的教育手段进行尝试,力争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同时也让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示范性原则。为了激发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操作及各类教学软件的制作和开发的积极性,学校定期邀请专家作讲座或上电教观摩课,把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教师送出去学习“取经”,还进行各级电教课比教,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和鉴定自己能力的机会。选择

部分典型课题和课例作为科研教师的榜样和示范,鼓励骨干教师以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认真的科研态度,丰富的科研知识和显著的科研成果来激励和影响其他教师,以形成群体搞科研的局面,促使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群体的形成。

3、立体性原则。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必须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要不拘一格,形成研究领域的多元化、组成结构合理化。具体体现在:①有教育主管部门(省电教馆)和科研部门(省教科所)的立项课题,也有本校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子项目;②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以及二者结合进行;③研究对象兼顾各个学科的各个方面,逐步扩展到第二课堂;④研究内容丰富多彩,使课堂模式、课程改革、教材教法、练习设计、习作导评等内容进一步优化,同时为学校的常规管理和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办公自动化提供条件;⑤研究人员组成合理,领导与教师共参与,中青年教师相搭配,骨干力量与一般力量齐配合,分层要求,分期实施,突出重点项目、带动一般项目,力求共同发展。

4、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一切实验研究工作的基础。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参与人员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克服形式主义,扎扎实实以科学态度和方法对待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努力控制无关因子的干扰,确保实验研究成果经得起科学的验证。

四、研究对象和范围

三至六年级每个年级的1、2、3班为实验班,4、5、6班为对比班。研究学科涉及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

五、研究变量

1、自变量: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环境;来自网络的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师基于网络环境下对教和学过程的科学的设计及

积极有效地实施。

2、因变量: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主体意识、主体参与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品质的发展,自主创新性学习习惯、创新精神的养成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六、研究目标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1、探索构建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环境的各类新型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发现学习”。

2、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的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3、总结和研究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通过实验,力求在教学目标、基本方法、途径及其规律等方面获得一定的理性认识,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4、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高师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为学生个性发展拓展时空。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对目前教学中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调查分析。

2、教育实验法: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采用教育实验法,制定实验程序、提出假设、确定变量、选定实验对象、实施实验步骤等,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3、理论探究法:在调查、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有关教育改革动向进行理论探讨。

效果检测方法:课堂结构化观察记录表,问卷调查表、实验班与自然班的对比率,分项调查抽样检测对比等。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的实验周期:2001、9——2005、7

1、准备阶段(2001、9--200

2、2)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提高认识,选定实验课题,制订实验方案,成立课题领导小组,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培训教师,着手课题的初期研究。

2、实施阶段(2002、3--2005、2)开展实验研究,完善实验方案;阶段小结,成果筛选。

3、总结阶段(2005、3--2005、7)全面总结四年的实验成果,分析各学科新型教学模式的利弊优劣;撰写实验报告,编辑实验专集;组织实验验收,申报实验成果,接受上级实验后测。

八、研究成果与分析

我校进行《在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构建各学科新型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四年来,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目的和要求,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全体课题组成员从理念引导、强化管理、研究实践和总结评估四个方面着手,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其他学科教学中,认真探讨如何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协作学习”、“发现学习”。如今,我校已经圆满完成了课题研究计划,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如下:

1、学生素养全面发展

在课题研究实验中,我们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直观、形象、有趣地呈现学习信息与辅助教学,并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合适自身学习行为的方式,扩充了自主合作学习活动空间与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培育了一批全面发展且富有个性特长的学生。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统计了如下表格:

表(一)学生电脑操作能力调查表N=60

由表(一)可看出,实验班学生操作电脑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高于对比班。

表(二)课堂教学情况观察表 N=60

由表(二)可看出,实验班学生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参与率明显高于对比班。

表(三)学生综合品质测评表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习惯、自信心、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都要明显比对比班好。因为这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新鲜事物,它具有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新颖的特点,能够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而对学生的其它方面也产生极大的影响。

表(四)实验班与对比班学生特长发展比较

注:“三小”竞赛指由省、市、县组织的科技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又称科技创新竞赛。

从表(四)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发展了学生特长,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

表(五)英语口语水平测试 N=60

从表(五)可以体现出,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下,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表(六)2005年春季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对比表

由以上表格可看出,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多角度、全方位地让学生感知学习内容,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了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2、课题成果喜获丰收

课题组成员从理论的层面上总结了自己实验研究的心得,撰写了一批较高档次的研究文章,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优化课堂教学,构建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课例,在更深一个层面上实施了素质教育。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实验教师每次研讨活动都有活动小结,每学期期末都有实验心得。四年来,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共280多篇,获奖126篇。其中67篇获县级奖励,59篇获市级奖励,32篇获省级奖励,8篇获国家级奖励,12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具有代表性的获奖作品有:熊刚老师的教学设计《Shopping》获国家级一等奖,王国平老师的论文《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王艳芳老师的论文《利用网络教室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周木兰老师的论文《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均获省级一等奖。

“以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在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由课题研究初期的“教师单机演示教学”到课题研究中期“网络教学”,直至“远程教育教学”,始终坚持课题研究,因地制宜地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探索教学成功之路,涌现了许多课题研究的优秀课例。例如:熊爱华老师的《黄河船夫曲》、胡庆老师的《一杯水的观察》、苏汉见老师的《网上讨论园地》参加全市优质课比赛分获一、二等奖;程秋霞、曾瑜、曾薇、彭争艳、熊刚、张强华等教师参加全县青年教师优质课比教均获一等奖。四年来,我们开展每期一届的辐射全县的大型课题研讨活动8次,上研讨课、观摩课350多节,为县进修学校、教研室提供示范课42节,摄制录像课18节。

3、新型模式得以构建

努力构建了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特点。

课堂是提高小学生自学能力的主阵地。我们认为,学生大多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充分把学生潜在的学习需求调动起来,革除传统教学中的学习内容固定化,学习方式程序化、模式化倾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寻找合适学生自身学习行为的方式扩充自由活动空间,课题研究的目标才能得以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以提高。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科思想、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和学科方法融为一体,努力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共同探索下,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校、县、市内得到了推广,促进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1)自主发现学习模式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可见,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气氛。

其模式结构如下图:

情境创设:教师为学习者构建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能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情感状态,提取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激发联想和想象。

问题导向:一是在情境中设置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二是在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新问题、新想法。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导向和提供的有关资料、网站进行信息的浏览。

讨论交流:对浏览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加以归纳、整理,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同伴交流。

意义建构: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的新知识,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2)协商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关键。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其模式结构如下图:

情景: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

协作:学生借助于NetMeeting、Email、BBS、留言版等形式,进行学习交流,发挥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会话:教师必须进行组织引导,防止学生学习离题现象,促进学生学习效率。

意义建构:学习结束时,教师(学生)对协作学习过程作出小结,促进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得到全面的理解,达到真正完成意义建构。

(3)实践研究学习模式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未来社会中,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所得。研究性学习确切地说是一类课程而不是一门课程,它贵在“研究性”,学生从学习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模式结构如下图: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使研究学习有的放矢。其次要引导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让学生不仅能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还能认真思考信息内容的有效性、信息陈述的准确性、确定观点的充分性。帮助学生形成这些信息素养,将进一步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在形成学习作品时,关键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构思布局,指导具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具有自己的创见和观点。

以上教学模式并不冲突,也不孤立,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可以把三种基本模式结合起来建立符合学科教学的模式。

4、教师素质整体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实践,促进了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在教师中倡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自觉研究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在实验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促进自学、终身学习风气的形成,达到了较快提高教师素质的目的。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站在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前沿,通过实验和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建立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业务能力较强、业绩突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立足本校,开展“校本教研”,通过讲座交流、研讨、实践操作、参观学习,使课题成员更新观念,现代技术快速长进,全体教师掌握了Windows的操作、简易幻灯片制作,一部分已掌握Flash课件制作技术和Frontpage网页制作技术及各种编程系统的应用。四年来,我们邀请省市专家来校举办学术讲座12场次,开展课题组活动35次,组织校本培训380多学时,自主开发制作教学课件184个,其中57个课件获市级以上奖励。如:熊刚老师制作的英语课件《How much is it》获国家级一等奖,王国平老师制作的《霍金专题教学网站》《只有一个地球》获省一等奖。

科研课题的开展,也快速促进了教师们的成长,现在我校有全国千名骨干校长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23人,市级明星教师、骨干教师48人。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叶祥佳校长在课题研究期间还被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省课题专家指导组评为“课题研究先进个人”;王国平主任被评为“荆州市电化教学先进工作者”。

5、教学资源逐渐充实

通过课题实验研究,促进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不断完善,学校网站的建设让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得以构建。

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软硬件设备是必要的物质条件。学校共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全省一流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36个标准教室均配有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平台、摄像旋转云台、有线广播等,实现了“计算机教学网、闭路电视网、教学管理网、有线广播网”四网合一,所有教室、办公室网络终端的计算机都可直接上网。学校还拥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功能电教室、标准化实验室、电子备课室、音像资料室等多个专用教室。如今,学校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校园网站,开辟了“课题在线”专栏,这使我校在深化课题研究过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资源的建设开发,在课题研究阶段,每年都通过县电教站订足电教馆发行的音像教材和计算机光盘教材,保证每学科都有配套的音像教材资料。当前,学校购置了清华同方校园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和语文数学等科目电子备课系统等软件,以及各种其它电子教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书籍和报刊资料,同时配齐常用软件,如方正奥思,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等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以及PHOTOSHOP、3DMAX、Dreamweaver等图像、动画、网页制作等软件,配置大量供制作的CAI光盘资料素材库等,这些教育教学资源已经达到150G 之多,基本满足了教师教学的需要。学校多功能报告厅、电子备课室及现代教育技术其他各种专门教室已成为

教学改革的重要场所,周平均使用率达80%以上,全校各班的“四网合一”等设备基本天天使用,60%左右的教师经常使电教设备,上网查询资料、下载课件,用电脑备课、上课已基本普及。课题研究实验教师都能比较恰当地运用网上资源或音像电子教材,自编部分课件资料,形成教学特色,各科老师都在积极探索利用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有机整合。课题实验教师能熟练制作教学课件,部分还建立了个人网页。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在学校中运用,扩大与整合了教学资源,有利于改造学校的学习环境,开辟了教学途径,丰富了学习方法,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体系的形成。此外,我们注意课题研究及时总结与材料整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字材料、音像教材、投影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课题组成员通过整理应用、自主研制等方式不断充实教育资源,满足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需要。

6、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课题实验研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提升了学校整体形象,推进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

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我们在教学中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科思想、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和学科方法融为一体,构建了能够提高小学生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共同探索下,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校、县、市内得到了推广,促进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由于现代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提升了学校整体形象,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我们先后接待日本、韩国等国际友人28人次,省内外学习参观团一百多个,并与美国布勒瓦德小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荆州市电教馆、监利县教育局主办教育科研活动8次,为县

教师进修学校、县教研室提供示范课70余节,先后吸引1200多人次市县兄弟学校教师来校听课,指导工作。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网站建设理事单位”“湖北省优秀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荆州市教育科研示范学校”“监利县示范学校”等40多个荣誉称号。

综上所述,充分证明我们的实验是有效的、可操作的,有一定推广价值。

九、研究的主要结论

1、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课堂结构的优化,教给了学生自学的方法,提高了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课堂结构的优化,必须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堂,克服了课堂教学的陈旧状况,从声、色、光、形诸多方面去感染学生,以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的优化,促进学生认知过程的优化,所建立的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思想为依据,遵循儿童的学习过程的心理规律,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出发点,优化了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从而客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如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结构单纯,学生被动地学,“想象作文”采用“激情引入——明确题意——激发想象——说写评析”的模式,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特定的多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由单纯的空想变为主动活泼的想象,使学生感染、爆发出相应的激情,激起创作的欲望。此时,教师启发:“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教学软件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开发智力,培养才能。在说写评析这一环节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实物投影)进行说写评析,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对知识的筛选、提取、加工、贮存,整个教学结构主旨在于让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学。

2、正确处理了“教”与“学”,“主体”与“主导”的关系,采

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感知,增进了学习的效益与有效性。

教学设计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要在学生通过自己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而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又都是以自己的特点和学习方式,通过改组或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来获得学习的。实施课题研究后,课题组教师在课堂上正确处理了“教”与“学”,“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采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感知,增进了学习的效益与有效性。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发现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如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学生面对大量的汉字,感到枯燥无味,用计算机进行认知码教学,直观形象地教给学生识字规律,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手操作机会,学生眼、身、手、脑并用,通过人机交互积极参,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动像发现教学所产生的动像,形象而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大胆想象。教师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不同形式的操作中,手、脑、口并用,达到启发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并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内在联系适时采用相关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优化课堂结构。音乐学科教师设计了认知—感受—巩固—综合提高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情感参与,而且做到行为参与,诱发学生努力去表现音乐节奏中的情感,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英语学科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语境,进行“情境式”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现代

化语音设备进行自主学习,眼、脑、口、耳多种感官相结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十、课题研究的再思考

1、教学时要遵循一定的模式,但又不能模式化,一成不变,机械套用,而要根据课型、学生的知识水平及课内的反馈信息,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2、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实践需要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如何构建课时或单元的交互学习平台、如何运用网络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3、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迫切地需要建立与之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因为这种模式如果用目前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来看,未必会很乐观。但是从长远来讲,对于学生的能力提高、信息素质的培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会使学生受益终身。随着新型网络学习模式的发展,很有必要建立起一种相应的评价体系,以考察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的创新学习、发散思维。

报告执笔:王国平

修改审稿:叶祥佳郑继栋

二○○五年七月三十日

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近几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创新实践的教学过程大都存在着以下问题。1) 实践课程内容过深、缺乏趣味性,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学生缺乏参与感。2) 课程教学进度安排不够 合理,缺乏梯度,从而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基础,无法做充足的准备学习效果不好。3) 教学形式单一,课堂形式多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师生、生生交流,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4) 考核形式不尽合理,缺乏对学生创新思路的鼓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 电气工程创新培养 2.1 创新实践课程内容电气工程创新实践课的前修理论性课程为电路、电子技术、C 语言程 序设计与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实践性很强,要拥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在实践中对知识深入 钻研、理解,综合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根据学校及实验室的硬件设施条件,在课程内容 设计时,结合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尽量选用新颖创新的实验设计题目,同时要强化计算机的 应用能力,题目多元化。综上,选用肖瑾主编的《本科电子系统设计综合创新实践教程》作 为课程教材,主要包括五方面的教学内容。1) 电子工艺:主要介绍常用电子元器件、常用仪器和电子设计中的常用开发系统。2)EDA 设计软件:主要有 AltiumDesigner,OrCAD,PADSPCB 设计和焊接等。 3) 单片机学习与实践:包括基本概念和开发环境的复习以及程序编写和调试的练习。4) 模块电路训练:主要涉及直流稳压电源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单 片机接口电路与程序设计、信号发生及调理电路和模块电路综合应用。5)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 计案例分析:包括单相 AC-DC 变换电路、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和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设计等。其中,前两部分内容多以理论讲述及分析为主,后三部分内容选定其中典型案例 开设实验,通过实验调试分析,使学生全面了解项目制作的设计思路、方案分析和实现过程,达到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开设的实验内容如下。1) 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理解直流稳 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作用;掌握常用 DC-DC 电源电路设计方案分析。2) 单片机最 小系统设计:熟悉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掌握各单元电路特点与设计方法。3) 单片机接口电 路与程序设计:复习显示模块、输入设备接口和通信模块设计;重点掌握 A/D,D/A 转换电 路设计。 4) 信号发生及调理电路:掌握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生成电路和各种运算放大电路。 5) 单相 AC-DC 变换电路设计:注重整流电路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案、报告书写、模型制作与展示。6)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注重开关电源电路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案、报告书写、模型制作与展示。7) 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设计:注重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原理分析和设 计方案、报告书写、模型作品与展示。综上所述,本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设定主要有三方面目标:一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和方法;二是使学生熟 练掌握电计的多种应用软件和各种常用模块电路;三是使学生掌握编程语言技巧和项目研发 的方法步骤,了解学科的发展前沿动向,提高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2.2 加强实验的综合创新性实验是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但传统模式下实验内容大多是 较为单一和固定的验证型实验,照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学生在 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难以接触真实的项目,更不了解电力工业的最新发展和需求情况,难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导致工作之后不能迅速适应行业的发展。新形势下,应采取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而不 要局限在某一范围内。此外,还应避免统一实验教学模式,要认识到学生水平有高有低,因 此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工作。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在实验前通过播 放视频资料或计算机辅助教学材料,使学生对实验台的总体结构、实验器件,以及实验设备的外观、性能、位置做到心中有数,对所做实验的物理过程和实验结果有一个整体概念,这 样可以使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和过程一目了然,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所做 实验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另外,还能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符合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实验教学模式。指导教师给定一个或多个综合性的实验题目,在课程设 计阶段,要求学生完成实验的方案设计并写出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数字仿真计算;在实验阶段,学生要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指导教师应允许和鼓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笋岗小学曾如红 语文《基础教育理论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时代发展要求学生的新的学习方式。为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全方位、多途径地改革课堂教学,认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的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的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学习的主体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具有自主支配和控制的权利,以实现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1、激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课前激趣。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组织有效的各种

语文活动,如:开展“每天新闻发布会”、“猜一猜”、“我想说”、“音乐欣赏”等活动,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产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为上好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二是激趣引入课文。一堂课开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成功与否。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课文的引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生动的谈话、动情的描述……把学生的思维、情绪引入到教学中来。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一上课,我并不急于讲课,而是运用多媒体先让学生欣赏《桂林山水》的风光影片。看完影片,当同学们还沉浸在美妙的画面中时,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体会桂林山水的美。这样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自主地学习并加以体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激发课后兴趣。兴趣的培养不单在课前、课中,课外学习同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课文的学习,更要重视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课外书籍,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如:教学完《草船借箭》一文后,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寻找、领略诸葛亮的的聪明才智的故事,要求学生自觉阅读长篇小说《三国演义》,课后开展“故事会”。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很多。开展读书节活动、进行手抄报竞赛、各种语文课外活动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创设“动态”课堂,放手让学生自学。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键是要让课堂“动”起来,调动学生的

四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四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 洋思中学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先学后教”的“教”,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 洋思中学所实施的著名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四清口号,不能不说是洋思中学课堂改革的一大创新。对洋思人来说,“四清”是一个既定目标,也是常规教学的一部分,它使学生、老师感到有了责任,老师和学生也想出了各种各样有效“清除”学习障碍的方法,以保证程度中下等学生的学习不掉队。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和“ 10+35” 教学模式: 围绕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践并提升出了“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立体式—一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一一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快节奏 -- 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三大模块:预习一展示一反馈。 预习一一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展示一一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一一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 “兵强兵”。 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环节 ---- 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分组合作一一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展示提升一一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穿插巩固一一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达标测评一一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 10+35” 即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35分钟时间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取消学生书面作业,做好预习笔记和纠错本。 东庐中学的“讲学稿” 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宜兴实验中学的两类结构教学法 宜兴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有三大核心理念: 1?解决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工具: 即把知识概括化、结构化一一形成知识树。 2?解决教师教学生什么的问题:

如何利用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利用微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微课凭借其“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的特点,成为教育领域中的“大事件”。不可置否,微课教学模式冲破了以往授课中的局限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法宝。而利用微课,使得课堂模式在创新中优化的具体运行方案还有待探究,本论文关于此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微课、创新、课堂模式 教育事业应当紧随时代的潮流,在改革中寻求发展,若止步不前,固守传统,则无法培养出适合21世纪的全能人才。“微时代”席卷了整个世界,微信、微博等接踵而至。可见,加入到微课大家庭是必然趋势。 一、微课特点 微课导入方法决定了微课课堂的效果,导入方式唯有千变万化,才可提高课堂效率。而要想得知微课导入方法,知晓打造高效微课课堂的方案,应当先了解微课的特点。 (一)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微课时,教师应以趣味作为切入点,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活跃度。例如:如果教师在微课导入时先设置悬念,或者以幽默风趣的故事引入微课,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性便会提升。 (二)实效性。微课应当注重实际效果。教师在利用微课时,要抓准所教内容的重难点,观察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导入素材,在吸引学生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传授重难点内容。 二、微课创新课堂模式策略 (一)力求微课导入巧妙有效 课堂以何种方法开头,往往决定了整个课堂的氛围。因此应注重微课导入的方法,在导入时力求创新,用丰富多样的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具体的创新方案有以下三点: 1、衔接导入法。顾名思义,也就是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学习内容。这一方法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是趣味性较低。教师可通过要求学生做练习、提问等方法,进行导入。 2、问题导入法。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可通过提问,设问等方法,故作悬念的方法,打造微课课堂。

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近年来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重点阐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理念和改革思路、实践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提出了基于计划性课程和自主性项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一个系统、两种形式、三个层次、四大类型”。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1.人才需求表象及外因分析。近年来,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国家急需大批应用型人才。目前的高等教育还处于粗放型阶段,教育带有普及性,重在传授知识,而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从历史的因素来看,高校长期以来一直属于政府管辖,自主办学意识不强,众多高校缺乏各自特色,不论是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职业教育型院校办学模式雷同,相当多的学校不能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由此形成一个“怪圈”:常常是学校里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毕业后能创出一番事业,几年后便可达到“经理级”,而那些在校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毕业后却往往只能做个好职员而已。许多调查还显示,学历(位)与职位的关系并不成比例。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病因根源在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考核上。目前,政府各级对高校办学质量考核普遍存在“高水平即高质量”的偏见,仅重视学位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发表论文数等纯学术因素,而忽视了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因素;此外,对不同类型的高校考核其水平和质量的标准差别并不大,还导致许多高校高不成低不就,难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近年来,政府及各高校也在大力提倡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在微观操作层面上改革的力度不大,情况不够乐观。 2.内因分析。(1)在管理体制方面。教研室与实验室设置及其运行机制不合理,仍按学科、课程分类的传统模式设置,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分散不能有机融合,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实验教学被弱化等一系列问题。(2)在实验教学模式方面。验证性的实验多,创新型的实验少;模拟型的多,实战型的少;限制性的多,自主性的少;单一性的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少。实验教学非常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观察现象和分析结果的能力,组织和设计创新的能力,进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树立严

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摘要】: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探索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模式创新是实行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文章从原有教学模式和高校现代教学模式的特征作简要比较,讨论了建立现代教学模式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在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依景激情,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的“黑板”教学的辩证统一。同时从教学阶段、教师行为、教学策略和适用范围及其预期效果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从而对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作出积极思考。 【关键词】: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一、教学模式的尝试性界定与当代国内外教学模式举隅 (一)教学模式的尝试性界定 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形成的一套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国内较为有影响的是张武升《关于教学模式的探讨》中的定义: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理论以简约化的形式表达出来。另外还有戚建庄、王北生主编《教学艺术新论》中的定义: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用于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再现和调节教学功能的教育策略体系。它由教育哲学主题、功能目标、结构程序及操作要领等部分构成。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是乔以斯(B. Joyce)的定义:“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供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因此,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有意识地将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策略组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达到特定教学效果的行为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心得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心 得体会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改革,其出发点就是学生是学 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语文课程 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就谈一下自己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中的 感受。 一、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启用新方法、探索新思路、构筑新 课堂。力求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呢?主要是学生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学懂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提出的,教师不代劳。教师在课堂中要抓准机会,创设条件,让学生 自主深入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在玩、说、练、议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我 们语文教研组采用的是“以学定教、顺学而教、顺学而导”的教 学模式。 语文教学中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略读课文基本是放手让 学生去学,精读课文教师则采用“初读课文,畅谈收获──合作

探究,解读文本──巩固梳理,拓展应用”课时根据具体的文本 来决定。 下面结合自己参与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 受。 1、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目标要明确,学生能一目了然,切 忌学习目标过多,让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就引起消极情绪。 2、导课的设计。导课的设计要采用多样的方式,如“故事导 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或者采用 游戏导入法,目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达到快乐学习的境界。 3、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也就是学习方法、活动方式的指导及 疑难问题的提示等。每节课知识学生掌握的如何,学习方法的指 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随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 存在的问题及疑惑: 1、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不到位,课前自主学习效果不太显著。 以至导致课前预习收效不大。 2、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拓展延伸部分 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作用。在备课中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由于 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使这部分内容大打折扣,为了完成所谓 的教学任务,蜻蜓点水,点到即止,没有起到拓展延伸的真正实效。

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三学”模式好,教学更有效 ——谈小学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放在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因此,课程改革势必引起一场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我在教学中尝试运用了“三学”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思想,突出了数学课题研究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学生观和教师观,突出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一、让课堂“导学”更精彩,教师会“导”,学生才会“学”. 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关键。那么课

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导学? 、导学要以趣诱思,设疑激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兴趣高,学生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思维才会敏捷灵活。我十分注意在新课前几分钟采取各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例如:在《圆锥体积》一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出示一筒米,设疑:将这筒米倒在桌上会变成什么形状?学生猜想,老师演示。老师接着又演示刨铅笔:把一支圆柱形铅笔的笔头刨成圆锥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觉得这个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的体积之间有联系吗?你认为有什么联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有的学生认为圆柱削尖后可以得到圆锥,圆锥应该和圆柱有关系。那么,圆锥的体积究竟和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通过什么办法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呢?他们的关系对于圆锥体积计算有什么帮助呢?“刨铅笔”教学片断,选择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猜想找到支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从目前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学中面临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轨,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脱轨的现象出发,阐述了中职汽车专业教学开展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简要探讨中职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特点及其注意事项。 标签: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社会、企业对于汽车维修人员、营销人员、美容人员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于汽车制造维修、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员工,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为汽车维修、服务一线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需要不断努力探究的问题。 1汽车专业教学面临的困惑 作为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低,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理论知识学了没有用,只有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才是有用的,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就产生了各种问题。而让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实践教学,学生面对实际的物体,亲手做一做、学一学,有感性认识,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普遍较高。另外从职校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很多汽车专业的同学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具备一定技能操作水平,但是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需要在企业中锻炼较长时间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专业人才,可见,我们现在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在学校学的知识没有太明显的用处,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造成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是脱轨的,教学实践往往是根据书本内容安排的实践,而不是根据企业和行业的要求来安排。另外,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师个人倾向、教师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等,均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老师往往十分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课堂教学,为了上好一堂课花费大量时间来备课,查找资料,力争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尽量多的知识,为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教学,对于专业课教学并不适用。同时,由于地区差异性,教学资源、设备的不足,也极大影响与左右了教学的模式与效果。 2“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性 2.1实践教学模式概念 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教学的方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杜局长在全县教育工作会上发言材料心得体会 王慧丽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它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加强学校内涵发展这一中心,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在全校开展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创新活动,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了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为建设学习型校园、创建研究型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领会课改理念,深入开展课堂模式创新活动
多年来,我校注重引导教师积极投身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根据新课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生源、设施等),明确提出了“善导?互动?精练?反思”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共进的教与学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成功体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学期以来,我校以全市第三次课改现场会为契机,把课堂教学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作为实施新课程的核心,从教师角色转变、教学目标确定、信息资源整合、教学程序设计、学习过程监控及学生评价反馈等方面,进一步引导教师进行探究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为保证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活动的扎实开展,学校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校教职工大会,进行及时的宣传、动员、指导,组织所有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和反思文章,营造探究的氛围,激发教师创新的潜能;组织文科、理科骨干教师学术沙龙活动;分别召开师生座谈会,用心了解师生们的想法,悉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反馈、总结、改进、完善各项工作;各教研组、备课组通过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探讨适合学科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广大教师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形成人人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活动的喜人局面。 二、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培养学生课堂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创新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锻炼分析和判断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中,我校注重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一)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探索(一) 摘要: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有效地提升了高职教育的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通过结合“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探索实施了校企合作机制对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相关的行业或企业在人才教育培养和技术开发、改造、创新过程中的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校企合作机制是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的本质要求。企业和学校作为高职教育中“两个主体”,共同担负高职教育的使命、质量。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是软件技术及相近专业的学生在完成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相应技能专项实训后,综合运用本专业(岗位)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集中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综合实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掌握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为进人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度。因此,综合实训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与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要积极参与进来,提出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中,进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之中;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的组织者,肩负着培养符合企业需求规格人才培养的任务。结合“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在校企合作机制下,开展了讲座、师资互补、教学方式、就业指导、工作室等多种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讲座 讲座较之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立体的、宽泛的知识,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知识面。立体指讲座可以跳出书本、传授更加全面、丰富的知识;宽泛指讲座本身带来的知识面、知识的体系更加宽。通过校企合作,针对“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有针对地邀请到合作企业资深人员来学校举办“软件项目管理”、“数据库设计及优化”、“PS页面设计”、“编码规范”等知识讲座。 “软件项目管理”讲座主要从软件开发团队组建、团队管理、成员之间如何进行相互协作,软件项目开发的流程及各个流程在资源(人力和时间)开销上占比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真正了解软件公司如何组织人员进行项目的开发,项目开发的真实流程,以及项目如何进行管理等知识。“数据库设计及优化”讲座主要介绍了数据库、表、视图等创建及在创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结合项目的业务流程,介绍了项目业务流程中设计到的数据表及对表的查询SQL 语句及SQL语句的优化。结合项目中常见的几大问题,介绍了事务的处理方法及程序中如何实现事务的处理,数据库异常的处理等知识,本讲座结合企业中一些实例项目介绍了数据库的常见操作。“PS页面设计”讲座主要结合常见的网页设计软件,利用PS软件进行页面的设计,并对所设计出来的图片进行切片,结合CSS样式,实现将各切片图片制作成完整转换成网页。“编码规范”讲座介绍了公司在软件开发中对编码的要求以及规范性的命名方法等知识。这几个讲座分不同知识面、不同项目开发阶段为学生在专业知识进行了补充和扩展。 二、师资 师资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企业工程师有着对企业文化、企业运作、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以及有着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等优势;学校教师有着组织教学知识的丰富经验。企业人员可以有力的补充学校教师在教学上的不足,为教学提供较真实“仿真”。学校将教师定期派遣到企业,以“访问工程师”,对企业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培训,同时也学习企业中软件开发相关技术,切身的体会企业文化。 “软件技术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先后从企业中引入了项目经理、需求分析师、设计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数位企业人员进入课堂进行现场指导,使得实训课程更加贴近企业软件真实开发过程。 三、教学方式

(完整版)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将一堂课45分钟大约分成前中后三个15分钟,每一个15分钟有三种教学形式。三个15分钟具体教学方式如下。 前15分钟(第一个15分钟),叫自主学习时间,在这个时间里,老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有三种形式:1、自主学习。老师在导课后,学生开始自主学习,关键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要提出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问题能力。2、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在导课后,指导学生分组,六个人一个小组,由学科小组长主持,也可用AB法,两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关键是学生要相互提问题,大家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3、探究学习。老师在导课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间15分钟(第二个15分钟),叫精讲时间。在这个时间,老师或学生精讲学习内容,要求必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破解疑点;揭示规律、传授方法、训练思维;规范术语、规范解题、示范操作。精讲时间有三种形式:1、教师精讲,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精讲,特别提示,教师精讲不得超过15分钟。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课能力,教师精讲的能力。2、学生精讲。老师在安排每个学生备课的基础上挑选一位或几位学生进行精讲。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讲解能力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3、师生共同表演,在师生共同备课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合作表演。突出情景性,表现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15分钟(第三个15分钟),叫课堂训练时间内,在这个时间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关键是老师课前要设计好课堂训练的内容。课堂训练时间有三种形式 1.课堂练习,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练习,举一反三,课堂点评。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课堂竞赛,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练习竞赛活动,首先老师要设定获胜的个人或小组。这种训练方式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课堂测试,老师要在上课前,将课堂练习的题制成试卷或者用多媒体打出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师可以统一和学生对答案,也可以让学生互评,打出分数。老师对学生一些共性的问题,在课堂小结时,再重点强调,让学生完全掌握教学内容。 依循“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过关”的原则,“三三制”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用“七步法”来实现: 1.导课(1-2分钟):明确教学目标,提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具体要求,同时布置自主学习后检测任务(可以用课本上的练习题,也可以用练习册上的题)。 2.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10分钟) 3.自主学习检测,展示学生自学成果(3分钟):请全班学生做自主学习检测题(导课时,布置)。同时哟爱情3-4名不同层次的学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新授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上课前在大屏幕上打出学案情况反馈:规范认真的个人及团队,予以表彰激励。 1.课前准备:(1)激情培训设计。(2)认真批阅学案,发现集中的问题,做好难点突破设计。(3)课前培训:预习要求培训;学习状态培训确保小组成员积极投入本节课学习讨论、展示、点评、质疑等环节的培训;对学习过程的达标过关、评价记录.(要对预习、讨论、展示、点评与质疑等各个环节进行不厌其烦的专题培训,通过反复培训,使学生学会预习、讨论、展示、点评和质疑,能够深下去预习与讨论,高效展示与点评,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究问题,更好地解决问题。) 2.导入新课,用好学习目标,引领课堂方向: (1)板书课题:课题板书要认真、工整且醒目,通常是写在黑板的正中央。 (2)板书本节课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明确、针对性要强,易实施、目标容易达成且效果好,如: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等。(3)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犹如序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体现学科特点,我们用物理学发展史、丰富的视频资源、形象的flash课件、老师制作的教具、小组自主制作的模型等等来引入课堂,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好玩。(附学生自制的水流星,引入新课效果非常好!) 看我做的水流星,里面盛满了水!转起来在最高点水真的流不出来呀! (4)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并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最后回扣目标,总结归纳。 温馨提示:学习目标的达成要做到一到位、二围绕、三生成、四回 扣。“一到位”,对学习目标阐释到位;“二围绕”,课堂学习活动要围绕学习目标达成展开;“三生成”,引导学生解决好生成目标;“三回扣”,一堂课结束时要回扣学习目标,清出学习目标的底子。 3.自主学习、整理问题(5分钟) (1)迅速整理导学案,把没做完的题作完 (2)有困难的问题红笔标记出,等待讨论时解决 (3)完成同学进行概念规律总结记忆 要求:①分层目标:AB层同学积极思考,及时补充和拓展C层大胆质疑。 ②在导学案上用红笔做好勾画和补充。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共6页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行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社会、企业对于汽车维修人员、营销人员、美容人员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于汽车制造维修、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如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员工,如何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为汽车维修、服务一线输送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需要不断努力探究的问题。 1汽车专业教学面临的困惑 作为职业学校汽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低,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专业理论知识学了没有用,只有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才是有用的,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就产生了各种问题。而让学生感兴趣的往往是实践教学,学生面对实际的物体,亲手做一做、学一学,有感性认识,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积极性就普遍较高。另外从职校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很多汽车专业的同学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具备一定技能操作水平,但是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需要在企业中锻炼较长时间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专业人才,可见,我们现在的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种情况,让学生感觉到在学校学的知识没有太明显的用处,从而对学习产生消极、倦怠的心理。造成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是脱轨的,教学实践往往是根据书本内容安排的实践,而不是根据企业和行业

的要求来安排。另外,影响专业课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教材选用、教学内容、教师个人倾向、教师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等,均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老师往往十分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课堂教学,为了上好一堂课花费大量时间来备课,查找资料,力争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尽量多的知识,为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的教学,对于专业课教学并不适用。同时,由于地区差异性,教学资源、设备的不足,也极大影响与左右了教学的模式与效果。 2“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性 2.1实践教学模式概念 实践教学模式是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探索并建立起来的一种优化教学的方法,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实践教学任务,经由逻辑归纳概括而成的比较稳定、简明、具有可操作性、可控制的结构性流程。 2.2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发挥对书本理论教学和课堂教学的整合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独到的创新能力,坚韧的心理品质,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他们多元化发展。 “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满足企业对人才质量需求的一种教学模式,目的是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掌握本专业上岗前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具备处理一般事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

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是时代主题,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根据什么样的思想、途径和方法来组织和实施具体的教学过程,而教学思想、途径、方法最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中国教育的重大变革在相当程度上要通过更新教学模式来落实。从实践上讲,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和创造性,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全面素质为宗旨,这对实现中国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大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认为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应成为教育教学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也应成为当今素质教育改革的一大发展方向。而教学模式的创新应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否则教学模式的创新就失去了意义,而学生素质的提高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会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材和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学习观的基础上的,即教师是劳动者,学生是产品。而新型教学模式应更着重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地理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其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就是一种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收为主动探索。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全理按排,变讲授课为活动课,给学生提供

发现和掌握知识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建立一种有目标的学习向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从“学会”走向“会学”。 二.学会生活:传统教学模式过分注重书本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的目的是应试,而新型教学模式更注重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即地理课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因此,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将不局限于地理教材,而赋予地理教师更大程度上的选择空间,可以在教学中引进新的地理事实和地理科学发展成果,便整个地理教学内容更具时代性和发展性。同时我们应打破课堂界限、学科界限、课内外界限,拓宽地理学习和应用的领域,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地理,运用地理,培养学生“处处留心皆地理”的意识,才能让地理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使地理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学会关心:地理和其它学科一样,都要为学生生命价值与生命尊严的实现,给予一种人文关怀。传统教学模式认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仅仅是知识的交流,而新型教学模式更看重是生命的对话与沟通,教师应给每一个学生以关心和爱心,试想一个没有爱的教师、没有爱的课堂怎么能培养出充满关心、充满爱心的学生;同时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关心身边的地理问题,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是自然孕育了人类、发展了人类,没有自然就没有我们人类文明,我们应该尊重自然、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呢?我就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谈谈自己几年来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参与教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参与教学过程,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取出所需要的资料,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主动学习,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要能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自己设置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控制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收集资料,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就是要学生在上课时积极思考、主动提问、主动回答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意见或者对他人意见做出评价,做到在学习过程中主动预习、主动复习,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等。 比如,我在上《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对于草原,很多山村的孩子只从一些片段或者是一些图片上有一点认识,真正到过大草原的根本就没有,我也没去过大草原!那怎么办呢?我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布置各种不同的任务,从各个渠道去收集和认识大草原,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孩子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老师的表扬,自己要求学习的劲头、求知欲望更浓,对课文理解就更深刻,就更能感受到作者文章要表达的情感,课文教学目的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老师也成功的把学生引上爱学习的路上!比起老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的灌输,学生被动的当录音机效果,不言而喻! 另外,课堂教学应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二,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小组合作研究是学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组织形式,现代社会的许多创新成果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疑难问题的解决常常需要多个个体的协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就学习而言,学生学会合作,享受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喜悦,便会加强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学习。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合作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在《东郭先生和狼》一课中,我没有急着讲授课文内容,我也没要求学生要怎样去了解课文,我只布置一个任务:全班同学在各组组长的组织下,编演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看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