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高中地理专题复习

3S技术高中地理专题复习
3S技术高中地理专题复习

遥感平台(传感器)地物

地面接收站信息分析处理

信息电磁波

特点距地面越远,探测范围

越大、获得资料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地物分辨率越低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

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地理导学案——“3S”技术专题

一、核心要点突破 1、遥感技术(RS )

(1)、工作原理和特点 (2)、核心知识: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不同地物(即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这一原理对地物进行分辨得到相应的影像图片。如:耕地与林地、海洋与陆地、被污染的水体与未被污染的水体、健康的农作物与遭受病虫害的农作物等等。 (3)、应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 ) (1)、工作原理与功能 (2)、核心知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能确定目标物的经纬度、高程(或深度)和速度,所以其最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提示:确定静止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3颗GPS 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4颗GPS 卫星。由于卫星信号传播和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GPS 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GIS ) (1)、应用和特点

G PS 功能定位导航接受装置接受信号,根据卫星参数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出自身相对位置卫星反射自身

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的无线电波

根据某物体与四颗以上卫星的相对位置,确定位置(经纬度)、高程、速度

工作原理1、定位;2、行进方式

和线路选择;3、宿营点;

4、报警;

5、选择最佳

摄影地点和时间1、空域划分和管理;2、交通流量管理;3、飞行路线管理。旅游探险大地测量、野外勘探、紧急救援、农业监控、生态研究等其他领域

交通

1、自主导航;向用户提供位置、

航速、航向和时间信息,海图航

迹显示;2、港口、码头的船舶调度;3、提供出行路线规划;4、车辆跟踪等

空中 导航

公路 水路

作 用

(2)、核心知识: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依靠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获取外界地理信息,其本身主要表现在对地理信息的处理上。主

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

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首要工作是建立地理数据库,对于图形数据的输入,常用的方法是扫描纸质地图后进行数字化处理。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将不同的“图层”

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一个GIS 系统中,可能包含多个图层。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涉及部分图层,而不是所有的图层。 二、“3S”技术的应用与区别

(一)、GPS (全球定位系统) 1、把握关键词:

——定位、导航、三维坐标、地理位置、高程、深度、时间、速度、精确、精准等。 2、注意应用对象:

——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

——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变化(或移动);

——面状地理事物极缓慢的空间变化(如板块运动)。 (二)、RS (遥感技术) 1、把握关键词:

——电磁波特征差异、获取信息、监测、普查、勘探、动态监测、卫星影像等。 2、注意应用对象:

——面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面状地理事物较快的空间变化(如河流、湖泊的水量变化、三角洲的面积变化、冰山移动、海岸线变迁、台风移动等)

——面状地理事物电磁波特征的变化(如粮食生产情况、森林火灾情况、水体污染情况、森林覆盖率情况等) (三)、GIS (地理信息系统) 1、把握关键词:

——查询、统计、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储存、图层(叠加)、趋势分析、模式分析、模拟模型等。 2、注意应用对象:

——GIS 不能直接获取信息,信息获取依靠GPS 和RS ,故通常GIS 与GPS 或RS 联合使用(如GPS 和GIS 、RS 和GIS );

——GIS 单独使用时应该强调只对信息的处理过程。

注:地理信息系统(GIS )与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区别与联系;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既互为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3S”技术之间的联系可以简单地用下图表示:

GPS ――→定位RS ――→提供信息源GIS ――→新信息

用户

课前准备

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地

信息系

统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利用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结合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建立能反映区域内

部联系,揭示区域

结构、特征的模型对区域内的各种条件进行精确的分析、评价对环境和自然灾害

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研

究区域地理环境

、概念:简称 ,是指一种以 和 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发展:地理信息系统最初为解决 而出现,但现在它已成为 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

3、组成: 、 、 、 、 。

4、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 、 ,地理数据的 和 ,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

建立GIS 的首要工作是建立 。对于图形数据的输入常用的方法是 后进行数

简称 ,是指借助对 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 、 、 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 、 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特点:监测范围 ,可覆盖整个地球,能 、 、 ,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3、工作过程:信息 ——信息 ——信息 ——信息 ——遥感应用

4、组成:RS 由 、 、 、

、 资源、 资源、 资源等是遥感

2、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 或 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的存在。

3、对森林、草原、绿地以及农作物等资源的确调查中,通过遥感图像 或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等数据,为农业、 、 、

1、概念:简称 ,是具有在 进行全 与 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

的最初设计主要是用于,目前已在、、

、,以及、、、、等部门和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逐步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科学家们还用它来监测,从而帮助预报地震,与GIS和RS结合,为、、服务等。

2、GPS的定位精度

静态导航定位——厘米级甚至精度

动态定位——以内的精度

速度测量——级精度

时间测量——级精度

3、车载GPS:多应用于,与,海关、公安、海防等部门对车辆的调度与监控等。

巩固练习:

下图为宁夏枸杞种植适宜状况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宁夏枸杞产业的发展,反映了我国西部地区农业

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是()

A、发展生态农业

B、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C、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D、发展特色农业

2、宁夏枸杞种植的主要分布区属于()

A、温带森林带

B、温带荒漠带

C、温带草原带

D、山地垂直带

3、上图的形成,主要是依赖那种技术完成的()

A、GPS技术

B、GIS技术

C、RS

技术D、数字地球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持续40多分钟,降雨量达到90多毫米,强降雨导致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造成遇难1465人,失踪300人,受灾4496户、20227人。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西南与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全境。海拔高度在1173—4504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年平均气温14.1℃,年均降水量400-8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842小时。据此完成4—6题。

4、灾情发生后,对获取第一手资料、灾情评估等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是()

A、RS技术

B、IT技术

C、GIS技术

D、GPS技术

5、与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发生事件相关很小的是()

A、周边沟壑纵横,高差悬殊的复杂地形因素

B、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降雨总量多

C、汶川地震对舟曲影响很大,地震导致其周边山体的裂度增大、岩层破碎,雨水容易

进入,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D、县城选址不当,水利工程设施少

6、舟曲县地处()

A 、我国内流区域

B 、我国季风区

C 、我国干旱区

D 、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丰富区 “3S"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回答7—8题。

7、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移动方向, 其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 )

A 、RS 技术

B 、GIS 技术

C 、GPS 技术

D 、观测资料 8、目前许多出租车上也安装了导航设备。给出租车进行导航使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A 、RS 和GPS 技术

B 、GIS 和GPS 技术

C 、GPS 技术

D 、RS 、GIS 和GPS 技术 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未利用地近8007万亩,人均未利用地0.81亩,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近45%。右图是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获取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的地理信息技术

是( )

A 、RS

B 、GIS

C 、GIS

D 、数字地球

10、与珠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分布

B 、热量充足,生产期长

C 、临近黄河,水源充足

D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美国宇航局(NASA )公布热带风暴袭击缅甸前后对比照片。左图是2009年4月15日拍摄的景象,右图为5月5日遭袭击后所拍摄的画面。回答11—12题。

11、获得此照片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电视 12、缅甸政府对此次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进行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借助的地

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电视 下图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西南部的圣安德列斯断层,该断层每年

以大约5厘米的速度滑动。读图回答13—14题。 13、预计经过多少年之后旧金山与洛杉矶将相遇( )

A 、10万年

B 、50万 年

C 、1000万年

D 、5000万年

14、可用于监测该断层移动速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遥感(RS )

B 、全球定位系统(GPS )

C 、地理信息系统(GIS )

D 、遥感(RS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行署2008年11月2日报道,截至11月2日上午8时,经地方政府、当地驻军紧急救援,西藏山南历史罕见暴雪灾害中被困的3000余名群众已有2500多人被转移,另外500多名受困群众已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据此回答15—16题。 15、雪灾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

A 、GIS

B 、GPS

C 、RS

D 、电子地图 16、上述灾情统计的汇总分析评估主要是依靠( )

A 、GIS

B 、GPS

C 、RS

D 、数字地球

不同地物反射的电磁波存在差异,读针叶林和阔叶林在不同波段上反射的电磁波能量差异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针叶林与阔叶林对电磁波的能量反射率都相对较高的是( )

A 、蓝光波段

B 、绿光波段

C 、红光波段

D 、近红外波段 18、据图分析,林业部门常选用哪种遥感影像来区分针叶林和阔叶林( )

A 、蓝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B 、绿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C 、红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D 、近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 读下面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图,回答19—21题。

19、要监测玉

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技术是( )

A 、GPS

B 、GIS

C 、RS

D 、决策支持系统(DSS ) 20、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 )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

A 、电磁波特征

B 、种植密度

C 、种植面积

D 、形状特征 21、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 )

A 、红外线

B 、可见光

C 、紫外线

D 、X 射线

10

203040

能量反射率/%0.5

0.6

0.7

0.8

0.9波长/微米

针叶林

阔叶林蓝光波段

绿光波段

红光波段

近红外波段

可 见 光 波 段

0波长

2008年1月5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基地综合监测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将对地球表面、二三十公里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进行连续监测。据此回答22—23题。

22、该工程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利用了()

①遥感技术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地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3、下列活动可以利用该工程来完成的是()

①勘探资源②分析某城市道路车流量

③发现环境异常④分析人口密度与粮食产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24—25题。

24、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25、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B、大地高程测量

C、地震监测和预报

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通过自己的卫星,它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了大量的储物空间和费用。据此完成26—27题。

26、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商场在中国的

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IS

C、GPS

D、WPS

27、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008年9月6日上午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的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

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28—29题。

28、“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9、“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洪涝

C、地震

D、森林病虫害

读“GPS手持机界面图”,界面上的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30—31题。

30、此时,持有GPS手持机者所在地形区为()

A、江汉平原

B、江淮平原

C、华北平原

D、江南丘陵

31、如果此日全球昼夜平分,那么此地离日落还约有()

A、56分钟

B、1小时

C、1小时1分钟

D、1小时5分钟

地理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2年3月,江西省发生的洪涝灾害造成34.7万人受灾。相关部门在分析洪涝灾害的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质调配的最佳路径中应用的技术是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回答2-3题。

2.影响图中M、R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B.地形 C.水分D.热量

3. 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

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

B.纬度和地形

C.地形和季风环流

D.距海远近和季风环

4.下图是2011年8月22日北美飓风“艾琳”影响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图。根据图示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地天气晴朗干燥

B .整个五大湖区都处在阴雨天气控制下

C .C 地风向为偏北风

D .B 地由于地势低平,受此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某河谷一块高达200多米

A .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 .自下而上洞穴形成的时间越来越迟

C .低处洞穴较多,是因人类开凿而增加

D .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2011年10月31日,世界总人口突破了70亿大关,世界人口从1959年的30亿增加到如今的70亿,只花了约52年的时间。读材料,完成第7题。 7.下列关于世界人口激增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少有大规模的战争,死于战乱的人口大大减少 B .科技不断发展,粮食产量也稳步上升,人们安居乐业,生育愿望增加 C .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新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老年人的寿命逐步延长 D .发达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生育愿望增加

“半城市化”是特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报酬、住房、子女教育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读材料,完成第8题。

8.导致我国“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

B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C .城市化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

D .城市失业率居高不下

9.读“我国某区域城市规划略图”,在甲乙两居住区中,大多数人选购时会选甲区,主要原因是 A .甲区交通更加便利 B .甲区更加靠近河流

C.甲区远离加工工业区、环境较好

D.甲区绿化面积广,环境较好

读“2008年外商在广东投资各产业占外商投资总产值比重图”,回答第10题。

10.外商投资的产业对广东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重污染产业

B.外商投资的化学原料及制品、钢铁冶炼等属于重污染产业

C.机械、电气及电子设备制造等工业污染较轻是因为不排放废弃物

D.外商投资的产业已经造成广东生态环境的全面恶化

11.读“某城市不同功能区污染源排放比例图”,判断该城A区与B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分别来自

A.家庭炉灶;钢铁工业B.空调器;火电厂

C.交通工具;煤炭燃烧D.制氮工业;钢铁厂

巩固练习答案:DCBAD\BABAA\ACCBC\ADDCA\AABBC\BCACB\D

地理模拟测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高三地理专题——3S技术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 年级 地理 科辅导讲义(第 讲) “3S”技术专题复习 一、核心要点突破 1、遥感技术(RS ) (1)、工作原理和特点 遥感平台(传感器)地物 地面接收站信息分析处理 信息电磁波 特点距地面越远,探测范围 越大、获得资料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地物分辨率越低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 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2)、核心知识: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不同地物(即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这一原理对地物进行分辨得到相应的影像图片。如:耕地与林地、海洋与陆地、被污染的水体与未被污染的水体、健康的农作物与遭受病虫害的农作物等等。 (3)、应用: (1)、工作原理与功能

G PS 功能定位导航接受装置接受信号,根据卫星参数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出自身相对位置卫星反射自身 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的无线电波 根据某物体与四颗以上卫星的相对位置,确定位置(经纬度)、高程、速度 工作原理1、定位;2、行进方式 和线路选择;3、宿营点; 4、报警; 5、选择最佳 摄影地点和时间1、空域划分和管理;2、交通流量管理;3、飞行路线管理。旅游探险大地测量、野外勘探、紧急救援、农业监控、生态研究等其他领域 交通 1、自主导航;向用户提供位置、 航速、航向和时间信息,海图航 迹显示;2、港口、码头的船舶调度;3、提供出行路线规划;4、车辆跟踪等 空中 导航 公路 水路 作 用 (2)、核心知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能确定目标物的经纬度、高程(或深度)和速度,所以其最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提示:确定静止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3颗GPS 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4颗GPS 卫星。由于卫星信号传播和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GPS 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GIS ) (1)、应用和特点 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利用查询检索、空间分析等功能结合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提供的地理信息 建立能反映区域内 部联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的模型对区域内的各种条件进行精确的分析、评价 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 (2)、核心知识:地理信息系统主要依靠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获取外界地理信息,其本身主要表现在对地理信息的处理上。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首要工作是建立地理数据库,对于图形数据的输入,常用的方法是扫描纸质地图后进行数字化处理。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将不同的“图层”要素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主题的地图。一个GIS 系统中,可能包含多个图层。在具体操作中,往往涉及部分图层,而不是所有的图层。 二、“3S”技术的应用与区别 (一)、GPS (全球定位系统) 1、把握关键词: ——定位、导航、三维坐标、地理位置、高程、深度、时间、速度、精确、精准等。 2、注意应用对象: ——点状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一

一、生态问题(环境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 (2)人为原因:①植被的破坏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耕)③开矿 治理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②植树造林③小流域综合治理④在中上游地区开展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梯田)相结合的水土保持工作。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牧副渔全面发展,可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②全球变暖,蒸发旺盛;③鼠害,蝗害 (3)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③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以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平原、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 (1)自然原因: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②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2)人为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②污染严重③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开源节流)①南水北调;②修建水库③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④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⑤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⑥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⑦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华北春旱的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指导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指导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指导》的内容,具体内容:一.判断昼夜长短1.计算昼夜长短必须具备的知识:①熟悉、经纬线的基本性质。在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在同一条经线上,各地的地方时相同,经度... 一.判断昼夜长短 1.计算昼夜长短必须具备的知识: ①熟悉、经纬线的基本性质。在同一纬线上,各地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在同一条经线上,各地的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即经度每隔l,地方时相差4分钟。②能正确识别晨线和昏线。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两部分组成,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称为昏线;相反,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称为晨线。位于晨线上的点正值日出,位于昏线上的点正值日落。③理解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直射哪一半球,该半球的昼就均长于夜,并且昼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增,另一半球则昼均短于夜,昼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④牢记几种特殊情况。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极圈内极昼期昼长为24小时,极夜期夜长为24小时。 2.计算昼夜长短的方法、技巧是: ①利用相邻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计算。在光照图上,一般只均匀地给出几条经线,用360除以图中经线间隔数,即可得到相邻两条经线间的经度差;再根据昼弧所跨越的经线间隔,计算出昼弧所跨越的经度数,用该经

度数乘以1/15就是该地的昼长。②利用昼弧与夜弧的比值计算。昼弧与夜弧的比值可由昼弧与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若求出:昼弧/夜弧=a,则昼长=24/(1+1/a)。③利用日出、日落的地方时计算。计算地方时,一般不考虑地表的地形起伏、地球的椭圆形状以及大气散射作用对昼长的影响,因此由日出到正午、由正午到日落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若假定某地日出或日落的地方时为A,则该地的昼长=2×|12-A|。或:日出+日落=24;日落-日出=昼长。④利用对称纬度计算。不同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长短恰好互补。即某纬度的昼长(夜长)等于与之纬度数相同的另一条纬线的夜长(昼长)。 例题1,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现,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据题意分析推断:54S以北的P地20时才日落,说明该地昼长夜短,昼长大约有16个小时,即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南半球的夏季半年,就是北半球的冬季半年,中国漠河(纬度在53N多)应该是昼短夜长,夜长大约也在16小时左右。这里要注意的原理是,南北半球纬度度数相同的两个地区,北半球地区的昼长一定等于南半球地区的夜长。 例题2,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据此回答10~12题。 10.该城市的经度为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3S技术及其应用练习

江苏2012高考二轮复习“3S”技术及其应用专题练习 命题角度一:“3S”技术的内涵及特点 1、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信息技术通常被称为3S技术,即RS、GRS、GIS B.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 C.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不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全过程,只能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D.地理信息技术只能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和监测等 2、下列关于3S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GPS中,如果地面接收机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息,就可计算并显示出处在运动状态中的接收机 的运动速度和预测运动方向 B.遥感技术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但不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替 C.2005年5月,我国对珠峰高度进行了新的测量,科考人员随身携带了GPS,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复杂的 地形中迷失攀登方向 D.利用RS可以预测气象灾害,利用GPS可以模拟气象灾害 3、(2008·山东文综,25)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4、地理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据此完成(1)~(2)题。 (1)利用遥感卫星,可以: A.发现水稻虫害的类型 B.了解农作物长势 C.计算台风灾害的损失 D.评价土壤的质量 (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道路规划时,比较适宜的基准图件是 ①城市等高线地图;②城市气温分布图;③城市行政区划图;④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07山东文综)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6、“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1)~(2)题。 (1)摄取月面图像信号的技术手段是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2)对月球精确“画像”主要利用下列哪项地理信息技术 A.GPS技术 B.RS技术 C.GIS技术 D.SOS技术 命题角度二:“3S”技术的应用

3S技术及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S技术及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刘江刘方成李保珠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3S技术,并对3S技术运用于中学地理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具体案例详细说明此应用及效果。 关键词:GIS;RS;GPS;中学;地理教学;应用 引言 “3S”技术是英文遥感(Remote Sensing 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这三种技术名词中最后一个单词字头的统称,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遥感技术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1];全球定位系统是对遥感图像(像片)及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定位,赋予坐标,使其能和“电子地图”进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的“大管家”,为3S技术的核心[2]。目前3S技术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健技术。因此,《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新的高中地理课程在必修、选修模块中必须介绍有关3S的知识,这是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3]。 另一方面,3S技术是地理课程独特的辅助教学技术。目前,中学生普遍不喜欢地理课,《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监测报告》显示:在七门学科当中,地理仅排在物理之后,居于第二难学课程,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地理课程教学手段落后,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偏重如何辅助学生记忆,其手段仍然是以地理挂图和幻灯片等作为辅助工具,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因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使课堂教学整体优化,将信息技术引入地理教学,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3S技术用于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4]。下面以一些具体实例说用3S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GIS技术及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至今已40多年,始终发展迅猛。国内外学者由于对GIS技术研究视角、应用目的的不同,所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例如,美国学者Parker 认为“GIS是一种存储、管理、分析和显示有关地理现象信息的综合系统”;加拿大的Roger Tomlinson 博士认为“GIS是全方位分析和操作地理数据的数字系统”;我国著名GIS专家陈述彭院士认为“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空间分布或地理坐标,以一定格式输入、存储、查询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虽然这些学者对GIS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认为GIS具有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和输出等基本功能。目前,GIS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如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讯、交通运输、军事公安、水利电力、公共设施管理、农林牧业、统计、商业金融等几乎所有领域。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GIS技术可将复杂的自然景观、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甚至抽象的概念用三维的、动态的、直观的方法方式表现出来,将地理教学中不易明察与掌握的内容通过虚拟场景来展现,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地貌演变、地形分析和天体运动这三个教学内容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3S技术高中地理专题复习(可编辑修改word版)

地理导学案——“3S”技术专题 重难点 1.GIS 的概念、应用,尤其是与城市管理 2.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 常考点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考题,可以看出对“3S技术”专题考点的考查难度不算大,多注重对基础原理和基本应用的考查。从考查内容看侧重“3S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考查形式看多以源环境和城市等热点问题为背景。近几年年高考命题形式除遵循近几年的命题规律外,还可能资源开发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1、遥感技术(RS) (1)、工作原理和特点 (2)、核心知识:遥感技术主要利 用不同地物(即目标物)反射或辐射 的电磁波不同这一原理对地物进行分 辨得到相应的影像图片。如:耕地与 林地、海洋与陆地、被污染的水体与 未被污染的水体、健康的农作物与遭 受病虫害的农作物等等。 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应用原理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应用遥感图像可以划分蕴藏矿产的大致 区域 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通过遥感图像,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 相关资源的分布、类型、健康状况等 环境监测荒漠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 及其影响、植被变化等 通过同一地点不同时段遥感图像的对比 分析,可以动态监测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 的发生,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火灾等监测 2、全球定位系统(GPS)(1)、工作原理与功能(2)、核心知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能确定目标物的经纬度、高程(或深度)和速度,所以其最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提示:确定静止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3 颗GPS 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 4 颗GPS 卫星。由于卫星信号传播和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GPS 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GIS)(1)、应用和特点 不同地物 反 磁 波 遥特 距 越 越探范围 工作 辨 电磁信 地物 卫星反射自身 参 接根四颗 磁相 、 1 和 定; 2 、行进 原 理 ;G 1 2 、 、飞 空 分和 线 摄 作 旅 功 定 位 导 航 交 领 大地测量野外勘探 紧 1 自主导航;向用户提 航 港 调提 地面接信

高级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之亚洲专题训练题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13 一、单选题 读东亚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有关于A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国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全年降水小于M 国 B. 该国主要民族为大和民族 C. 当地农民主要从事水稻种业 D. 该国积极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木材出口是国民经济支柱 2.下列有关图示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A. B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韩国,首都是首尔 B. C国家所在半岛为朝鲜半岛,地势西高东低 C. 甲海域为着名的海域日本海 D. D国常规能源匮乏,需要从国外进口。 3.冬季M国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D国,而D国的酸雨危害却比M国严重,下列有关原因是 ①冬季M国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②D国的企业生产过程中酸性气体在排放量很大 ③M国推广了先进的技术治理了大量酸雨 ④D国气候海洋性显着,冬季降水较多,酸雨危害较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下左图是飞机航拍的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下右图是该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4.关于该地气候和主要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气候????蔬菜 B.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 C. 温带大陆性气候??棉花 D. 热带草原气候??小麦 5.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 A. 地形 B. 土壤肥力 C. 农业技术 D. 灌溉设施 6.图中圆形种植区这种景观在下列哪个国家最典型 A. 乌兹别克斯坦 B. 日本 C. 巴西 D. 加拿大 下图是“沿20°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 地形起伏大,油棕、茶叶均种植广泛 C. 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 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8.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域 B. 古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 河流均源出中国,注入孟加拉湾 D. 水稻种植业、种植园是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下左图是日本地形示意图,右图为日本某传统民居。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右图中的传统民居既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又可防灾,该民居可能分布在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地理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地理高考高中地理复习 专题分类集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地理】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同学们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四抓”。抓“概念”重“消化”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抓“原理”重“理解”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抓“综合”重“联系”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

(完整)高三地理专题——3S技术专题复习

遥感平台(传感器)地物 地面接收站信息分析处理 信息电磁波 特点距地面越远,探测范围 越大、获得资料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地物分辨率越低 工作原理不同地物 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导学案——“3S”技术专题复习 一、核心要点突破 1、遥感技术(RS ) (1)、工作原理和特点 (2)、核心知识: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不同地物(即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这一原理对地物进行分辨得到相应的影像图片。如:耕地与林地、海洋与陆地、被污染的水体与未被污染的水体、健康的农作物与遭受病虫害的农作物等等。 2、全球定位系统(GPS ) (1)、工作原理与功能 (2)、核心知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能确定目标物的经纬度、高程(或深度)和速度,所以其最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提示:确定静止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3颗GPS 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4颗GPS 卫星。由于卫星信号传播和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GPS 具有全球性、全能性、 G PS 功能定位导航接受装置接受信号,根据卫星参数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出自身相对位置卫星反射自身星历参数和时间信息的无线电波 根据某物体与四颗以上卫星的相对位置,确定位置(经纬度)、高程、速度 工作原理1、定位;2、行进方式 和线路选择;3、宿营点; 4、报警; 5、选择最佳 摄影地点和时间1、空域划分和管理;2、交通流量管理;3、飞行路线管理。旅游探险大地测量、野外勘探、紧急救援、农业监控、生态研究等其他领域 交通 1、自主导航;向用户提供位置、 航速、航向和时间信息,海图航 迹显示;2、港口、码头的船舶调度;3、提供出行路线规划;4、车辆跟踪等 空中 导航 公路 水路 作 用

高一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高一地理时间计算专题 一、地方时1、地方时只与经线(经度)有关,同一条经线地方时相同2、地方时计算T求=T已知±经度差*4分钟/1度(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经度每差15°,时间相差1小时例:已知我国最西端(73°E)为某日8点,求我国最东端(135°E)地方时为多少? 二、区时1、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2、求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数*15°3、时区范围=中央经线的度数±7.5°4、相邻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5、区时计算T求=T已知±时区差(要求点在已知点东边用“+”、反之用“-”) 三、国际日期变更线1、国际日期变更线180°(自西向东过180日期减一天) 2、两天分界线从0点所在经线沿地球自转方向到国际日期变更线180°为今天。从国际日期变更线180°沿地球自转方向到0点所在经线为昨天 四、北京时间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也是东经1200地方时。 五、太阳光照图时间判断:1、不管是剖面图还是俯视图,如果有出现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18时。2、平分白昼的哪条经线为12时,平分黑夜的哪条经线为0时。 时间计算相关规律总结 1.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时区相同,区时相同; 2.经度相差1度,时间差4分钟,东早西迟;区时东加西减,需注意日期变更; 3.昼半球中央经线是直射点所在经线,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0时或24时; 4.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5.日出时间为:夜长,日落时间=24-夜长; 6.地球上新旧日期分界线:地方时0时所在经线、180度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但注意理论日界线与实际日界线不完全重合; 7.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8.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9.国际标准时间:格林尼治时间,中时区区时,即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的地方时; 10.南北半球昼夜反对称原理——纬度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一点的昼长等于另一点的夜长;

(完整版)3S技术高中地理专题复习

地理导学案 3S ”技术专题 重难点 1.GIS 的概念、应用,尤其是与城市管理 2. 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 常考点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考题,可以看出对“ 3S 技术”专题考点的考查难度不算大, 多注重对基础原理和基本应用的考查。从考查内容看侧重“ 3S 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考查 形式 看多以源环境和城市等热点问题为背景。近几年年高考命题形式除遵循近几年的命题 规律外, 还可能资源开发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1、遥感技术( RS ) (1)、工作原理和特点 (2)、核心知识:遥感技术主要利用 不同地物(即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 电磁波不同这一原理对地物进行分辨 得到相应的影像图片。如:耕地与林 地、海洋与陆地、被污染的水体与未 被污染的水体、健康的农作物与遭受 病虫害的农作物等等。 3)、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原理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应用遥感图像可以划分蕴藏矿产的大致 区域 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通过遥感图像,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 相关资源的分布、类型、健康状况等 环境监测 荒漠化、 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 及其影响、植被变化等 通过同一地点不同时段遥感图像的对比 分 析, 可以动态监测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 的发生,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自然灾害 防御监测 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 旱情、 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火灾等监测 2、全球定位系统( GPS ) (1)、工作原理与功能 (2)、核心知识:由于全球 定位系统能确定目标物的经 纬度、高程(或深度)和速 度,所以其最主要功能是定 位和导航。 ( 3)、提示:确定静止物体 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 3 颗 GPS 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 三维坐标至少需要 4 颗 GPS 卫星。由于卫星信号传播和 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 GPS 具有全球性、全能性、 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 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 GIS ) 1)、应用和特点 不同地物 反射或辐 射的电磁 波不同

高中地理小专题

高中地理小专题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施工难度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⑶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等高线数值中低周高。 ⑷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 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小专题: ⑴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利于海洋生物生长; ② 寒暖流交汇使下层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 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小专题: ⑴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 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 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4. 河流及交通小专题: ⑴ 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变化: 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

S技术高中地理专题复习

地理导学案 “3S技术专题 重难点 1.GIS的概念、应用,尤其是与城市管理 2.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 常考点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地区的考题,可以看出对“3S技术”专题考点的考查难度不算大, 多注重对基础原理和基本应用的考查。从考查内容看侧重“3S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考查 形式看多以源环境和城市等热点问题为背景。近几年年高考命题形式除遵循近几年的命题规律外,还可能资源开发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 1、遥感技术(RS (1)、工作原理和特点 (2)、核心知识: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不同 地物(即目标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这 一原理对地物进行分辨得到相应的影像图片。 如:耕地与林地、海洋与陆地、被污染的水体 与未被污染的水体、健康的农作物与遭受病虫 害的农作物等等。 (3)、应用: 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应用原理 资源普查 矿产资源 应用遥感图像可以划分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通过遥感图像,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相关资 源的分布、类型、健康状况等 环境监测 荒漠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 响、植被变化等通过同一地点不同时段遥感图像的对比分析,可以动态监测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发生,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 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火灾等监测 2、全球定位系统(GPS) (1)、工作原理与功能 (2)、核心知识:由于全球定位系统能确定目标物的经纬度、高程(或深度)和速度,所以其最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提示:确定静止物体 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3颗 GPS卫星,确定运动物体的三维坐标至少需要4颗GPS 卫星。由于卫星信号传播和接受不受天气等因素影响,GPS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3、地理信息系统(GIS) (1)、应用和特点不同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

高考地理 高中地理复习专题 知识点分类集锦

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 分类集锦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同学们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四抓”。 抓“概念”重“消化”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抓“原理”重“理解” 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同学们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同学们要多注意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

(完整word版)高考地理3s技术考题汇总

专题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高频考点解读】 1.理解并掌握“3S”技术各自的应用领域及它们在各自应用领域中的作用。 2.学会“3S”信息图像的判读和信息的提取、解读方法。 3.正确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和作用。 【热点题型】 题型一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答案:(1)A(2)D 【提分秘籍】 应用领域主要功能 信息管理与 服务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规划和管理主要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也可以进行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 基础设施管理利用GIS能够完成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土地权属关系变更等内容。GIS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生态环境管理应用GIS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 2.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举一反三】 下图是某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答案:B 题型二遥感技术的应用 例2.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 答案:A 【提分秘籍】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应用领域具体内容应用方向 环境和灾害监测[来源:学环境监测 [来源:学_ 科_网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 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 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 境得到保护和改善[来 源:https://www.360docs.net/doc/7114378160.html,][来源:学科网]

高中地理专题-高中地理常识

高中地理专题汇总 1.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 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 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海洋资源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 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 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 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 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 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 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 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 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 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 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流,判断理由是: 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高),方向方面:由较高(低)纬度流向较低(高)纬度。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分类集锦含答案 高中地理是文科中偏理的学科,它兼有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要求同学们既要有较强的文字分析整合能力,又要具备较强的数字处理能力。因此,不少高中生在学习地理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头疼。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基础,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同学们要想学好高中地理,一定要注重“四抓”。 抓“概念”重“消化”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物、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物群落;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抓“原理”重“理解” 同学们应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这不仅仅是纬度决定的,与大气环流、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同学们要做如下努力: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关于这一点,同学们要多注意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分析,将其积累起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环境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事物共性的总结和个性的分析。如陆地上的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森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这是共性。但实际分布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又具有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及非地带性。这就是个性。具体实际情况中可能个性更具特点。 专题集锦目录 一、等值线专题 2 二、地理计算专题 8 三、河流专题: 9 四、地下水专题 10 五、太阳高度 11 六、影响地理事物(现象)的各种因素 13 七、问题地理专题 16

(完整版)高中地理各专题汇总复习

高中地理各专题汇总复习,掌握了期末考试何惧! 1.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 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 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2. 海洋资源专题:

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 3. 盐度和洋流专题: 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 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 ③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云的种类-word

2019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云的种类经过多次考试之后,我们会发现每次丢分的问题似乎都是相似的,但只有真正掌握知识,才能找到我们存在的问题,更容易针对性的加以克服。查字典地理网特为大家整理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希望能帮大家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 卷云 细致而分散,具有纤维组织,像羽毛、头发乱丝或马尾,孤悬高空而无云影,日出日落时显现橘红色或红色。卷云是一种最高的云,清晨太阳还没到地平线就已经出现了。 (二) 卷层云 是最高最白的一种云幕,当太阳或月亮被遮住时,仍能看到它的轮廓,周围常出现一种晕。凡天空有晕就一定有卷积云,但厚的卷积云则像幕一样拉到天边。 (三) 卷积云 这种云很少出现,偶而会布满全天的时候,渔夫们称之为鲭鱼天,因为天空好像布满了鱼鳞,个体很小,呈白色而无云影,有时呈波浪状。卷积云大都和卷云或卷层云同时出现。 (四) 高层云 高层云大都掩蔽全天,逐渐便厚便低时,使人有阴沈之感。当它转变成雨积云之前,常有疏落的雨低降下。相反来说高积云也是由雨层云升高而成。 (五) 高积云

高积云的个体比卷积云大,中央有云彩,常连成一片,底部成波浪状,或排成一长列,或交织成棋盘状,其式样很多。 (六) 层积云 个体比高积云更大,外型较柔和,结构不太明显。如果连成一片,则底部具有波浪型态和明暗相间的灰色阴影。层积云大都像巨大的滚轴,云底以下代表窝流层。高山常见的云海大都为层积云。 (七) 层云 层云是一种均匀一致的灰白色低云,似雾,但不与地面相接。当它笼罩在半山腰时,边缘有下泻的姿态,到了那里就是浓雾。 (八) 雨层云 是典型的坏天气云,黯黑而无定型,很像破不,使天空因而阴暗,凡属於持久性与,一定是雨层云中降落。 (九) 积云 彷佛是棉花堆,顶不平坦,顶部隆起像土丘、花椰菜或塔状。阳光斜射时,积云的明暗面很明显,如果和阳光在同一方向,中央阴暗,边缘特别明亮。 (十) 积雨云 是一种最浓厚而庞大的云,垂直伸展极高,底部黯黑,难以分辨,顶部耸起如山岳或高塔,而且常常有铁砧状的伪卷云,做巨大的羽扇状伸出,积雨云已临天顶时,即将有大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