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案: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案: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考试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第一次

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及其重要战役;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现代战争的残酷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战争的原因。

3、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等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4、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阅读内容

“两次巴尔干战争”、“空前规模的帝国主义战争”一目

▲专题知识结构:

1、世界成为整体

2、生产力和科技进步

背景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4、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

5、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双方:同盟国与协约国主战场:欧洲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东线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时间:1914年——1918年

第一阶段(1914):马恩河战役,东线俄军进攻,转入持久阵地战经过第二阶段(1915—1916):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第三阶段(1917—1918):美、中等参战;俄国退出战争;德国投降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注意分析同盟国失败原因)

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受到挑战

3、促使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影响4、推动人类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5、成为新技术的发展的催化剂

6、促使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

7、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第一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爆发背景)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质(焦点)是什么?

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有哪些具体矛盾?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各是什么?最主要的矛盾是哪一对?为什么?

3、第5页德国外长的演说中反映了哪些问题?

4、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世界大国之间的主要矛盾先后有哪些?这些矛盾的

起因是什么?又有哪些具体表现?其最终结果如何?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

首先缔结的国家是年和缔结同盟条约,主要是针对(国家)。后来,意大利与法国争夺殖民地失败而加入,最终年三国同盟正式建立,核心是(国家)

2、三国协约:

(1)1892年,和首先缔结协约,这个协约是用来对付和(国家)的。从此,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2)20世纪初,为了对付(国),英国放弃了传统的外交政策,分别在年和年与和国建立协约。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地区。

问题:

(1)列举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形成的三次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的时间与对峙集团的名称。

(2)英国之所以能长期推行大陆均势政策的原因有哪些?它后来之所以放弃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放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上述现象充分说明了国际外交上的哪些原则?

(3)一战为什么要打?二十世纪为什么能打世界性战争。其直接原因是什么?

第二、三课旷日持久的战争与同盟国的瓦解

一.一战的爆发

1、爆发:

(1)年6月28日,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后,向宣战,“一战”爆发。

(2)一战中中国属于集团,态度与战前相比发生完全转变的是;日本属于集团,它参战的借口是根据履行英日同盟,这一同盟条约于年,日本当时是向(国)宣战的,但却出兵中国的。

2、一战的性质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

3、进程:一战主要地区在,战争由东、西、南三条战线。其中其决定性的战线是,在这条战线上,、对抗;东线由对抗、。

①第一阶段:1914年,由于等战役,使德的速战速决作战计划(即计划)破产,西线转入阵地战。

②第二阶段:1915年~1916年,德奥的进攻重点是线,1916年战争的重点是线,出现

战役、战役,海上战役是海战。其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是

战役;规模最大的是战役。这一阶段结果是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一方。

③第三阶段:1917年~1918年,这一阶段发生了两件加快战争进程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这两件事情加速了大战的进程?

④大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影响

(1)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2)大战摧垮了、等帝国,帝国解体。赢得了战争但输掉了国力的、、三国。

(3)战争最重要的后果是,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4)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涨局面。如中国发生了运动,印度出现了运动。

(5)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壮大。请举例说明。

(6)使世界经济中心发生变化。传统的金融中心由原来的变为

(7)由于惨重后果,战后产生了和平主义思潮。最能反映的事件是的成立。▲拓展延伸

1.正确理解“一战”中美国的“中立”政策

(1)原因:一是地理上的超然位置,远离战场,受影响不大;二是国内人民反战情绪(传统孤立主义政策);三是可以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大发战争横财。(2)真实目的:一是利用中立地位向交战双方大量出售军火和军用物资,获得巨额利润(经济利益);二是利用中立地位坐收渔翁之利,使交战双方互相削弱而便于美国攫取世界霸权(政治利益)。

2.美国对德宣战的原因:

(1)战争爆发前,美德关系十分紧张。德国是美国在拉美扩张的主要竞争对手。

(2)战争爆发后,美国向协约国提供了大量贷款和有偿物资援助,经济联系加强。所以美国对德宣战是为保护贸易以及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

(3)直接原因:1916年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成为美国宣战的借口。

(4)俄国二月革命,出现要退出战争的迹象,这有可能造成协约国最后的失败。

总之,美国此时参战,既可轻易获胜、捞取战利品,又有利于战后夺取世界霸权,这是其参战的根本原因。

3.美国参战的影响

(1)壮大了协约国的阵营。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如中国等国也纷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

(2)军事上对协约国的直接援助。在1917年6月,美国派出几十艘军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控制了德国海军的活动,美国海军参战是使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失败的重要原因。

(3)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同盟国的失败。

(4)有利于美国捞取战利品。一战结束后美国完全建立了他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霸主地位,“它从负债累累一跃而为各国的债主”。

4.“一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欧洲政治的变化。大战期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激励了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苏维埃政权日益成为欧洲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世界格局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

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受到严重削弱;美国在战争中牟取暴利,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扩大了势力范围,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随着欧洲的没落和美日的兴起,欧洲的国际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3)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

(4)新国际体系的建立。战后列强对世界作出了重新瓜分,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列强在欧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出现。

5.“一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这次战争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重视,进入实用,军用飞机成为战场新型进攻性武器;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战场上有了越来越多的用途;德国等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争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2)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战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战争中为保证战场的各种需要,各国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着手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

(3)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①战争爆发前,各交战国鼓吹民族主义,号召“保卫祖国”,但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长久的阴影,导致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②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社会主义制度,引起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广泛传播。

★巩固性练习

1.在20世纪,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渐次消失。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发生变化B.第三世界兴起

C.经济实力的提高受到普遍重视D.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

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力图保持欧洲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

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势力开始衰落,无力插手欧洲事务

3. 一本历史书在描写某次战争爆发时某国军队的组成状况:在每100 个动员的士兵里,有

25人讲日耳曼语,22人讲马札儿语,12人讲捷克语,9人讲塞尔维亚-克罗埃西亚语,8人讲波兰语,7人讲乌克兰语,7人讲罗马尼亚语,5人讲斯洛伐克语,3人讲斯洛文尼亚语,1人讲意大利语。根据这一组成方式,这支军队应是()

A.1812年远征俄国的拿破仑大军B.1900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

C.1914年参与世界大战的奥匈帝国军队 D.1939年入侵波兰的纳粹德军

4.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武器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军队对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A.凡尔登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库尔斯克战役中普罗霍罗夫卡

地区坦克会战

5.“一战”前,资产阶级竭力向民众灌输这样一种意识:“资本家的事业就是全民族的事业”,这里的“资本家的事业”是指

A.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秩序 B.捍卫全人类的利益C.对外扩张,开拓海外市场D.维护民族的独立

6.下列有关到20世纪初才发生世界性战争的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整体世界的基本形成②少数拥有全球性利益的大国之间矛盾加剧③科学技术为世界性战争提供了必要手段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7.美国的史学家鲍德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说:“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鲍德温此言

A.批评了极端民族主义B.表达了自己的民族观念 C.肯定了民族解放运动 D.总结了人类历史行动

8.据有关资料统计,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美国华尔街的银行

贷给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700万美元。上述情况表明美国在参战前

①奉行中立政策②同交战双方贸易③已倾向协约国④已经是世界金融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9.这里有关于“一战”后英国妇女地位的两份资料,它们是:资料甲(来源于一份地方报纸):

“女性还不明白一件事:她们已经不太可能再从事那些有薪的工厂工作。先前离开家庭杂事进入工厂的女性,如今被要求回她们原来的锅、盘世界中。”资料乙(来源于一位现代史学家讲话):“把选举权视为是对战争中女性作出贡献的报偿,这是很简单的解释。实际上,仔细研究后会发现,战争带来的改变不多。那时报纸报导女性得到热诚欢迎,但在农场、医院和工厂,她们都被痛恨、敌视。”这两份资料说明

A.“一战”提高了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 B.“一战”后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未真正改变

C.“一战”改善了英国女性的经济地位 D.英国女性在“一战”未发挥作用

第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滦县第四中学刘金伟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述说。 一、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树立热爱和平等观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课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有趣味性,最怕空洞的说教;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所以在本节内容的处理上适当补充一些史实,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和影响。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帝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的作用。 3、情感教育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依据:通过学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情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依据:通过教学中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学生用)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一】课前延伸: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哪两个国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课内探究: 一、情境导入,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战的性质、影响。 3.认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我们应该为避免战争贡献自己的智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__________阶段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进入___阶段。 3、造成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发展不平衡加剧。 合作探究一:结合漫画“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员”回答,你如何理解垄断组织?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1)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合作探究二:结合图表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得出怎样的结论? (2)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合作探究三: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的塞尔维亚青年的本来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对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 2、经过:: (1)爆发:___________年7月底,______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英、法、俄很快卷入战争,__________为了自身的利益,望风使舵,参加协约国作战, (2)交战双方: (3)战场: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1916年的______________造成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第1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第1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选修3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考纲: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条。 ★阅读内容:“两次巴尔干战争” ★基础知识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20世纪初的世界,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之中,成为一个整体。 2、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阶段过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的加剧。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国,赶上和超过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 (1)矛盾:法国在战争中失败,失去了欧洲大陆的地位。国深怕法国复仇,试图压制国。国被法国视为最大的敌人。

(2)矛盾:英国一贯奉行维持欧洲大陆的政策,不愿看到国过分强大。加上等问题上冲突的加剧,两国矛盾逐步激化。 (3)俄奥矛盾: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的争夺上。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集团的形成 ①1879年,德首先缔结“同盟条约”,该条约具有明显的反性质。 ②德国利用意大利同国的矛盾,把他拉入同盟。 ③年,三国同盟正式成立,国是核心。 (2)三国协约集团的形成 ①1892年,法国和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的局面。 ②随着矛盾的发展,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年,与、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欧洲最终形成。 (三)“巴尔干火药桶” 1、复杂的巴尔干 ①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帝国统治之下,民族矛盾复杂。 ②20世纪初,国和投入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了 和两地,引发新的危机。 2、萨拉热窝事 年6月28日,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刺杀了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二、大战的爆发及成为世界性战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1课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分析总结出明朝我国科技发展的时代特点。 3、培养自尊自信,但不故步自封的民族情怀,以及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 开拓进取的品质。 学习重点:北京紫禁城及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学习难点:对科技成就所体现的时代特点的分析和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有疑问的地方作出标记并提出来。) (一)建筑成就: 1、北京城:从里到外分为——、——、——,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2、明长城:东起——,西至——,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二)科技巨著: 1、李时珍:《——》,是——的药物学巨著,后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的重要文献。 2、宋应星:《——》,总结了——和——生产技术,强调——要协调发展。被称为“————”。 3、徐光启:《——》,农业百科全书。 二、合作交流:(看看你这堂课的收获。) 1、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 2、列表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你能用表格将明代的科技成就概括出来吗? 三、拓展延伸:(思维拓展,学以致用。) 1、明代三大科技巨著体现了哪些时代特色?从这三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应学习哪些精神? 2、你能说出长城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象征意义吗?联系现实,我们应怎样看待和保护长城? 四、系统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才能有所提高。) 五、巩固练习:(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 1、当人们到北京去旅游时,都会到故宫去看看,故宫在明朝时称作()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2、某中学中国建筑研究性学习小组想要考察明长城最西端的情况,他们应到() A、阳关遗址 B、山海关遗址 C、嘉峪关遗址 D、玉门关遗址 3、若想了解著名的杭州张小泉剪刀的工艺技术情况,可以查阅()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根源,三国协约,三国同盟,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通过了解一战爆发前经历的长时间的矛盾冲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在课堂上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阐述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由和平与战争引出萨拉热窝事件,回顾一战前世界的发展趋势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史实,从不同角度了解一战爆发的原因。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战争的残酷,帮助学生分析战争给世界带来空前灾难,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关注现实,把握未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一战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阻碍了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从而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2、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大家还记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哪些吗? 汽车、飞机…… 科技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科技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将会给人类造成更大的灾难。今天我们来拍摄一场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人类空前的灾难的影片。 二、新课内容 第一幕原因篇—根本原因、导火线

镜头一:一战的根本原因 展示《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工业生产总值、殖民地面积情况表》 问题:上表反映了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状况,你发现了什么变化? 答案: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镜头二:两大集团 在课文地图中,划出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镜头三:一战导火线 1、一战最有可能发生在什么地区?素有什么之称?巴尔干半岛,火药桶 观看《萨拉热窝事件》影片,回答以下3个问题。 2、一战导火线是什么?萨拉热窝事件 3、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会爆发? 会。因为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你对塞尔维亚青年的暗杀行为有什么看法?(小组讨论) 刺杀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动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拓展延伸:展示“火烧日系车”图片,思考怎么看待他们的行为?突出个人行为不可以损害国家、他人、自己的利益。 第二幕过程篇—开始、主要战线、主要战役 展示问题:制片们,请阅读课文,找出镜头四、镜头五、镜头六答案。 镜头四:一战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镜头五:战前的变化。 意大利国家由三国同盟加入到三国协约(以自身利益出发) 镜头六:一战主要战场、主要战役。 观看《凡尔登战役》影片,回答以下4个问题 1、主要战场?欧洲 2、凡尔登战役被称为什么?——凡尔登绞肉机 3、从死伤的人数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战争的残酷性 4、战役中使用了什么武器?——坦克、大炮、毒气弹…… 第三幕结束篇—扩大、战争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了解“三国同盟”及“三国协约”两个军事集团、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战争结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能力。通过发挥图片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查资料,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三、情感培养目标: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培养起捍卫和平、远离战争的正确意识。【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评价。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应耐心地将概念和相关史实讲述清楚。 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3分钟) 二、自主学习(7分钟) 知识点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阶段。(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包括和。 知识点二大战的爆发: 1、直接原因(导火线):事件。 2. 开始: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宣战。德国和俄国、英国、法国很快卷入战争。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到了一方作战。 知识点三空前的灾难 1、战场:主要集中在。 2、著名战役: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一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 。 3、规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 和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4、结果: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的失败而告终。 5、战争性质:是一场 6、战争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三、引导讲述与合作交流(23分钟) (一)、战争之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俄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学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标要求】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2、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理解一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学习重点】 一战的原因、著名战役和影响 【自学导航】 1.1882年,由__ __、__ __和__ __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__ __分别与__ __、__ __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2.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__ __。1914年,__ __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__ __在德国的支持下,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协约国达成秘密协定,参加__ __一方作战。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__ __上进行,后来,战争逐渐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了阵地战。由于死亡人数太多,__ __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德国企图打破僵持局面,但遭遇失败。 4.1917年,美国参加__ __一方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__ __第一次世界大战。 5.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以__ __的失败而结束。 6.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__ __的战争,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__ __。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规模大、使用新式武器、伤亡惨重。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 __。 【合作探究】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导学案(有答案)

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平型关大捷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及影响等;识记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2.掌握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 3.正确分析敌后战场的抗战。 二、自主预习 1. 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3.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三、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 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军事上失利后,必然要考虑部队退却方向和找一个落脚地点的问题。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以决断的语气说“目前敌强我弱的形势,需要我们退到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去。这件事,我会向湖南省委报告的。” 材料二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每天都在关注局势发展,思考战略方针问题。他深知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和长期性,日军兵力占优势,武器精良,国民党军队以170万之众都难以抵挡其大局进攻,而当时陕北红军总共不到8万人,改编后能上前线的只有3个师4.5万人。在敌强我弱、统一战线又不巩固的形势下,这点力量如何在战场上发挥最大作用,有效打击敌人?如何积蓄力量,求得长期生存发展?如何坚持到最后,赢得胜利,将侵略者赶出中国?毛泽东冷静思考,反复琢磨,提出了创造抗日根据地的主张。他说,我们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钳制和相机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为此,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开展游击战争。(1)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敌人有何不同,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打击敌人创新了哪些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导学案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导学案 姓名: 一、点击新目标: 1、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大战的开始和结束的时 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和战线,记住重要战役——凡尔战役。 2、结合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为什么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4、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二、课前小热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 根本原因: 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交战双方:国和国 战争爆发:时间:标志: 主要战场:洲 三条战线: 西线;英法对 东线;俄国对 南线:奥匈对 重要战役:、、 战争结束;时间: ,以集团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它是一起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战争。 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空前,造成了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激化了的 ,促进了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的觉醒。 三、课堂进行时: (一)、油画展示: 这幅画反映了一战前的哪一重大事件?画中的刺客是谁?遇刺的主角又是谁? 这一突发事件有何重大影响?一个国家皇储的遇刺是否足以引发一些场世界性的战争?如果不是,引发一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找一找:看课本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找到交战国双方的主要国家: 同盟国; 协约国: 主要战场: 三条战线;线;线;线 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线 重大战役:战役;战役;战役 列举一战中首次使用的新型武器:

(三)、想一想:阅读课文10——11页,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产生了什么影响? 目的: 结果: 影响; (四)、小组讨论:材料一: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 材料二: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根据材料一说说一战产生了什么后果? (1)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 (2)打击了: (3)激化了: (4)促进了: (5)建立了: (五)、根据材料说说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的认识是否正确,请你说说理由?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最全版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第11课 20世纪初的国际冲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一战前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等的解读,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史实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战争根源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在保持人类发展和进步同时远离战争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索避免战争的可行方案,培养全局观和现代意识。 二、各栏目的参考答案 (一)练习与测评 1、两大军事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矛盾引起了哪些冲突?最终结果如何? 答:20世纪初,以欧美国家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形成,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由于各国在经济上的激烈竞争,对殖民地的疯狂争夺,逐渐形成了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加剧了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1879年,德、奥两国缔结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同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加入德奥同盟。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形成,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法两国接近。1892年,两国签订针对同盟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标志着和三国同盟对抗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接连在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主要有两次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 1914—1918年,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终于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为什么说巴尔干地区是20世纪初欧洲的一座“火药库”? 答:第一,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历来是各个国家争夺的重点。 第二,20世纪初,随着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土耳其封建统治者的矛盾,还有因民族关系复杂,宗教交错而造就的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 第12课大战的爆发与过程

第21课.诸子百家 导学案

第21课诸子百家 一、温故互查 1、商周时期,人们已经懂得把-----------、------------、------------熔冶在一起铸造成青铜器.-------------是商周手工业部门中最重要的部门,其工艺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前列. 2、青铜器种类繁多,按照他们的用途可以分为-----------------------------------------------------------等。 3、-------------是青铜器中最著名的大方鼎。 二、设问导读 1、完成填空 (1)、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的局面. (2)、兵家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他著的------------在世界军事史上游击队高的荣誉. 2、完成下列表格 学派姓名时期主要思 想及著 作地位(影响)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三、自我检测 1.下面有关“诸子百家”的说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学派 C.由于各学派间热烈争辩、各执一词,不利于国家的统一 D.“诸子百家”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这一学派的创世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 3.孔子既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后来被他的弟子编成一书,书名是( ) A.《诗》 B.《书》 C.《春秋》 D.《论语》 4.孟子也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下列历史名言中哪一名话出自他所言?(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 “学而时习之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公开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同江三中王云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和欧洲的三条战线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俄国二月革命美国参战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提 高独立思考能力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大战性质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 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2)讲述“凡尔登绞肉机”的情况,观看有关大战的影视资料, 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 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三、教学难点: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战争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而且美伊战争刚刚结束不久,对战争的残酷场面仍记忆犹新,对战争的性质也比较容易分析。初三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所以,基于已有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战争的灾难性,体会和平的宝贵,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五、学法分析 (1)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3)通过“辩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 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过程与方法:(1)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 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理 解 (2)利用影视资料,加深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 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3)运用问题讨论法或辩论方法,引导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 性质、结局、和影响。 七、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问题,创设辩论情景 问题一:萨拉热窝事件中,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比从其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刺杀了奥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夫妇,但却引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世界大战。对萨拉热窝事件与一战的关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正方观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也会发生。 反方观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一战”不一定爆发,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不一定就爆发大战。 你的观点是什么?请亮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 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采用图片导入。幻灯片展示11.11光棍节,每年的11月11日,英国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因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硝烟中放下了刺刀。 图片导入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质疑,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中,学生明白战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性,由此引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寻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萨拉热窝 教师投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有关材料。 问题设计: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材料中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教师这样设计,一是能够培养学生从图表反映的数据得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二是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

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矛盾的变化,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这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第二站:凡尔登 活动三探究战争的残酷性(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图片: 教师在展示图片后引导学生思考: (1)面对凡尔登战役的图片,你有何感想? (2)新式武器的发明与刚刚结束的哪次科技革命有关?由此,你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师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战的残酷,究其原因,是因为战争中大量的武器被发明并运用到战争中。这样做,第一可以吸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1

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程标准】: 简述“同盟国”“协约国”的成员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课文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美、德)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英、法)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尖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并疯狂地扩军备战,最终导致大战爆发。这场帝国主义战争规模空前,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还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影响深远。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理解抽象的历史与社会问题心力与智力相对初一年级学生有了提高;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电影电视以及其他媒体已经了

解一战的情况,九年级学生尤其是男孩子对战争历史比较感兴趣,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本课程,对于概念化与系统知识的认识比七年级学生也大有提高。 【设计思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大事。本课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因后果的发展为线索展开,首先从2013年11月11日的一则纪念“一战”的新闻报道开始,引导学生追根溯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接着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最后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以此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一战”的原因和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影响是上好本课的关键。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采用动态图示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手段,动静结合,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我们观看一段2013年11月11日的新闻视频。 刚才我们观看了今年11月11日世界各国纪念一战95周年的新闻视频。世界各国都在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说明一战是重大的,是世界范围的。那么一战是怎样发生的?给世界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乘坐时光列车回到95年前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去重温那段历史,去寻找我们的答案。 展示: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本课的结构图。 学习新课: 1、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展示: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和影响。 美国参议院漫画说明什么问题?垄断组织干预和控制国家政治,积极对外侵略扩张。 2、帝国主义国家争霸世界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美、德)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英、法)激烈展开了世界霸权的争夺。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导学案

21.七律长征 刘好庆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红军长征途中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导学重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导学难点:学习红军长征途中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导学准备: 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 2. 制作PPT课件、录音机、歌曲《长征》录音带 导学过程: 预习学案 1.快速读课文,初步感受红军长征途中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说一说学习本文你最想能明白哪些问题? 2. 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3.查字典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等闲逶迤磅礴更喜开颜 4.给带点字注音:岷.山磅.礴.更.喜 5.细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思考:①什么是七律?它有什么特点?②什么是长征? 6.精读课文,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分几段写的? 导学案 一、播放歌曲《长征》导入课题: 1.师:刚才的歌曲是什么?作者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名回答。 2.师:你对毛泽东有什么了解?学生交流 3.多媒体出示课件:教师简介毛泽东生平及长征的历史背景后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七律长征》。板书课题 4.读课题。 二、指导朗读,从节奏、重音、韵脚、感情几方面读出诗中表现出来的红军的英

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红军/ 不怕 / 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合作探究——理解诗句意思 1.“红军不怕远征难”,“难”是什么意思?从全诗看,从哪里可以看出远征之“难”? 2.“万水千山只等闲”,“等闲”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红军把长征途中经历的艰难险阻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请学生在书上自主圈点勾画,然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运用艺术夸张手法突出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 3.诗中的“暖”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读后你的心情怎样?“寒”字又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带着这种感情再读一读这两句。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一句中为何说是“更喜”?喜从何来? 5.“三军过后尽开颜”一句中“三军”指的是哪三军?“尽开颜”是什么意思? 四、学习了这一课红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我们应该向红军学习什么?(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 五、想一想: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六、主题学习 阅读主题学习丛书《冲不垮的精神家园》中《走近长征》,阅读要求: 1.在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长征中哪些感人的故事?你最受感动的是哪一个人?说说自己受感动的理由。 2.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试举例说说。 3.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有哪些,说说自己受感动的原因。 4.把你觉得写的好的句子和词语积累下来吧,看谁积累得多。 课堂检测 一、给下列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只()等闲一只()苹果磅()礴远征()难 更()喜岷()山千里雪大渡桥横()铁索寒() 飞来横()祸尽()开颜尽()管 二、比一比,再组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宜昌市二十二中陈福英 点击新目标: 1、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大战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和战线,记住重要战役——凡尔战役。 2、结合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为什么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4、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创设情景:看地图:多媒体展示: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5146063.html,/albums/26747/26747.html#2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5146063.html,/albums/26747/26747.html%232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232 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2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 《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请同学们回顾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师生共同复习上节内容,并导入新课。 课前小热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根本原因: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交战双方:国和国 战争爆发:时间标志: 主要战场:洲 三条战线:西线;英法对东线;俄国对南线:奥匈对 重要战役:、、 战争结束;时间:以集团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它是一起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战争。 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空前,造成了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激化了的看。 促进了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的觉醒。课堂进行时: 一、油画展示:多媒体展示: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5146063.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C%B3%B5%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九年级下册)一、教案背景: 本课教案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的第二课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从这时候开始出现垄断组织,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教学课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教材分析: 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分别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的出现;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尖锐、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爆发、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学习本课,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历史记忆,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维护祖国利益等观念。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余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世界大战的爆发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和计划的过程。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

都围绕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展开,只有从各种矛盾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角度来引导,才能使学生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对难点之二,可以引导学生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四、教学方法: 1、运用导学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2.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让学生对事件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识图用图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事件,做到论从史出。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哪两个国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课内探究: 【视频导入,目标展示】 播放视频“萨拉热窝事件”,(超级链接世界近代史16 (2),萨拉热窝事件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在学生观看完视频后,教师提问,引入课题:这名塞尔维亚青年为什么要刺杀斐迪南大公?引起这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什么?这次大战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学

第21课 书法与绘画 导学案

第21课 书法与绘画 导学案 点击新目标 1.记住隋唐宋元时期著名书画家名字。 2.了解颜真卿和柳公权书体的艺术特点。 3.欣赏阎立本、吴道子和张择端的代表画作。 链接旧知识 1.列举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名称和所在地 2.中国历史上的“书圣”是哪个朝代的哪位书法家? 课堂进行时 【情境创设】 书法是一种艺术,字写得漂亮给人以美的享受。绘画也是一样的。中国书画历史悠久,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风采,留下各自辉煌的成就。今天我们走入隋唐宋元时期去领略那些书画大家的艺术才华吧! 【课堂热身】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初步了解隋唐宋元时期的书画家及其他们的艺术成就,边看边圈画重点信息。然后完成同步训练知识建构。 唐代: 、 的草书“迅疾骇人”。 、 的楷书严格规范,形成“ ”和“ ”, 成为书法楷模。 宋代: 、 的书法抒发个人情怀。 元代: 创造出骨力遒劲的“ ” 物画: 代进入黄金时期,著名画家 有 、 ,其中被誉为“画圣”的是 山水画: 时期达到高峰。 风俗画:北宋画家 的 为代表。 花鸟画: 代走向成熟和完美。 的大写意花鸟把 中国传统绘画推向近代绘画艺术新阶段。 【新课解读】 第一步:欣赏颜真卿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玄秘塔碑。 第二步:欣赏苏轼书法作品《寒食帖》和赵孟頫书法作品 第三步:老师为同学们讲解《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中的故事。 书法 第21课 书法与绘画 绘画

第四步:各小组组内欣赏《步辇图》、《送子天王图》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不同的画风。 并请一两个小组为全班同学分析这些作品不同的画风。 【课堂小结】 这谈书法,人必称晋代风韵、唐代法度、宋代抒情;谈绘画,人必称唐代人物、宋元山水、明清写意。以后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还会有更深的体会的!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黑板上的知识建构,熟悉所学知识。 课堂大练兵 1.颜真卿和柳公权擅长的书法是( ) A.行书B.草书C.楷书D.隶书 2.人物画进入黄金时期是在( ) A.汉代B.晋代C.唐代D.宋代 3.山水画达到高峰是在( )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宋元时期D.元明时期 4.《清明上河图》属于( ) A.花鸟画B.人物画C.山水画D.风俗画 5.张旭、怀素擅长的书法是( ) A.行书B.草书C.楷书D.隶书 6.“颜筋”“柳骨”说的是( ) A.颜回柳公权B.颜真卿柳公权 C.颜真卿柳永D.颜回柳永 7.著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生活在( )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 8.《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生活在( ) A.魏晋时B.晚唐时C.初唐时D.北宋时 9.“圆、转、遒、丽”形容的是谁的书法?( ) A.颜真卿B.苏东坡C.赵孟兆页D.黄庭坚 10.《步辇图》的作者是( ) A.吴道子B.阎立本C.张择端D.徐渭 11.吴道子被誉为( ) A.“书圣” B.“画圣” C.“诗圣” D.“医圣” 12.南宋山水画的特色是( ) A.高度写实B.宏观描绘C.高度抽象D.“残山剩水” 13.《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是在宋代( ) A.苏州B.临安C.东京D.洛阳 14.花鸟画变得充实、成熟而完美是在( )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15.下列艺术门类中,为中国所特有的一种艺术是( ) A.绘画艺术B.音乐艺术C.舞蹈艺术D.书法艺术 16.苏轼“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天下之能事毕矣。” 这句话中被其极力推崇的书法大家是( ) A.怀素B.柳公权C.颜真卿D.张旭

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形成及组成国家;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后果;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开始的时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概况;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影响。通过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通过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探讨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萨拉热窝事件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通过阅读、梳理教材内容,观看图片、图表,阅读史料,进一步培养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关系,认识近代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弊端,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立场。通过对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的学习,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促进国际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1.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形成。2.萨拉热窝事件。3.凡尔登战役。 二、难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第一世界大战的性质。 课型:新课。 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萨拉热窝事件的资料,并整理成故事。2.班级分组。 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班级: 自制课件。 教具(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本课设计了四个子目,先后讲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一战进程中的重大战役,一战的结果、性质及其影响。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讲述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在突出主题的同时,使学生能够对一战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本课教学时间为2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方式一:使用本课导语,以《好兵帅克》一书导入,其中的设问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增强学习新课的热情。方式二:由回顾中国历史中的相关史实导入,如回顾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等史实,以此引入新课,这样便于消减学生对世界历史的陌生感,也有利于将中外历史相对照。方式三:剪辑“萨拉热窝事件”或者“凡尔登战役”的影视资料,直接以情景方式导入新课。 二、“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1.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原因。将英、德、法、美实力比较(参考教材分析部分),以数据表的形式呈现,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分析。根据表格,通过观察19世纪70年代前后英、法、美、德等国家在工业产量排名上的变化,对比分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接着,探究得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工业产量”的数据呈现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没有直接呈现“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具体情况稍加分析说明。然后,对比1913年英、法、美、德等国家所占殖民地面积的情况,可以看出后起的强国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平衡的状况。正因为如此,形成了几个帝国主义大国之间加紧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紧张局面。可以德国为例,结合辅栏的“说说”鼓励学生谈谈:后起的德国为什么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过程。讲述“三国同盟”的形成时可以把“三国协约”的形成联系起来,在讲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中需涉及各大国之间的利益和冲突。讲述过程中结合教材提供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图》,边分析边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内在联系。在讲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过程时,使学生加深对“三国同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