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分析期末考试卷

食品理化分析期末考试卷
食品理化分析期末考试卷

《食品理化分析》 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 20 空,每空 1 分,共计 20 分)

1、样品水分测定中,干燥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

2、试样恒重过程中,由干燥箱内取出的样品应放入 内冷却后称量。

3、室温25℃条件下测定某酸性范围的样液,在校正pH 计时应先将电极插入pH 标准缓冲液中进行调节,再插入pH 标准缓冲液中进行调节。

4、食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被称为 。

5、称取100.0000g 样品进行风干,风干后称其质量为86.0000g ,移取2.0000g 于12.0000g 称量瓶中,干燥恒重后其质量为13.8162g ,原样品中的水分含量是

%。

6、转化糖换算为蔗糖的换算系数是 。

7、测定总酸度用 溶液,标定NaOH 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总酸度测定终点指示用 指示剂。

8、凯氏定氮样品消化指示剂是 。 9、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测定步骤可分为四步,依次

是 、 、 和 。

10、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其糖分子中含有游离的 和游离的酮基。

11、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主要是测定其中的含 量。 12、氨基酸是具有 和 的两性物质。

13、一般食品用有机溶剂浸提,挥干有机溶剂后称得的主要是 的质量。

二、判断题(本题共 10 小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 分,共计20分。)

( )1、灰分中含有大量的碳、氢、氧物质。 ( )2、移取坩埚的工具叫坩埚钳。

( )3、脂肪测定时,应将索氏抽提器放电炉上进行抽提。 ( )4、维生素C 测定的终点颜色是粉红色。

( )5、测定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前处理。 ( )6、配制邻苯二甲酸氢钾时应采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 ( ) 7、灰分测定时应先灰化再炭化。

( )8、分光光度计打开电源开关后,应该先调零再选择工作波长。 ( )9、索氏提取法所测得的脂肪为游离态的。

( )10、水分测定时,为了让水分蒸发快一些,应将烘箱的门打开一些。

三、单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计20分。)

( )1、常压干燥法测定水分含量,样品前后两次干燥 后质量

差不超过 为恒重。 A. 0.5mg B. 1.0mg C. 1.5mg D. 2.0mg

( )2、蛋白质测定蒸馏过程中,接收瓶内的液体是 。

A. 氨水

B. 硝酸

C. 硼酸

D. 氢氧化钠

( )3、 测定是糖类定量的基础。

A. 还原糖

B. 非还原糖

C.淀粉

D. 葡萄糖

( )4、灰化一般采用的温度是 。

A. 200~250℃

B. 300~350℃

C. 400~450℃

D. 500~550℃

( )5、用马弗炉灰化样品时,下面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用坩埚盛装样品

C. 将坩埚与坩埚盖同时放入灰化

D. 关闭电源后,开启炉门立即取出灰化样品

()6、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来测定的食品的酸度,称为。

A. 总酸度

B. 有效酸度

C. 挥发酸

D. 有效酸度与挥发酸之和

()7、兰-爱农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在滴定过程中。

A. 边加热边振摇

B. 加热沸腾后取下滴定

C. 加热保持沸腾,无需振摇

D. 无需加热沸腾即可滴定

()8、测定乳品样品中的糖类时,需在样品提取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其作用是。

A. 沉淀蛋白质

B. 脱脂

C. 沉淀糖类

D. 除矿物质

()9、测定蛋白质最常用的方法是。

A、凯氏定氮法

B、缩二脲法

C、重量法

D、薄层法

()10、实验室做脂肪提取实验时,应选用下列组玻璃仪器。

A. 烧杯、漏斗、容量瓶

B. 三角烧瓶、冷凝管、漏斗

C. 烧杯、分液漏斗、玻棒

D. 索氏提取器

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共计10分。)

1、电位滴定法进行酱油中氨态氮的测定时,用到的仪器设备有哪

些?(4分)

2、请列出6项本门课程所学的检验项目。(6分)

五、试验设计题(本题共1小题,第1小题10分,共计 10分。)

1、请以酸奶为例,设计总酸度的测定方案。(10分)

六、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0分,共计20

分。)

1、精确称取2.446g 水果糖加少量水溶解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

定容,过滤,取滤液放入滴定管中,滴定10mL 费林试剂,消耗10.12mL ;滴定10mL 费林试剂消耗0.1%(质量容量百分比浓度)的葡糖糖12.87mL ,求水果糖中还原糖(以葡萄糖计)的含量是多少?

2、某检验员对核桃仁样品中的粗脂肪含量进行检测,操作如下:

准确称取已干燥恒重的接收瓶质量为47.8857g;称取粉碎均匀的核桃仁

3.2656g,用滤纸严密包裹好后,放入抽提筒内;在已干燥恒重的接收瓶中注入2/3的无水乙醚,并安装好的装置,在45~50℃左右的水浴中抽提5小时,检查证明抽提完全。冷却后,将接受瓶取下,并与蒸馏装置连接,水浴蒸馏回收至无乙醚滴出后,取下接受瓶充分挥干乙醚,置于105℃烘箱内干燥2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重为49.7896g,第二次同样干燥后称重为49.7120g,第三次同样干燥后称重为49.7012g,第四次同样干燥后称重为49.7128g。请根据该检验员的数据计算被检核桃仁的粗脂肪含量。

谢谢大家下载,本文档下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辑修改.再次谢谢大家下载.翱翔在知识的海洋吧.

食品化学与分析期末考题(整理后)

食品化学 第二章水 1.简述食品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性质区别? 食品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性质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食品中结合水与非水成分缔合强度大,其蒸汽压也比自由水低得很多,随着食品 中非水成分的不同,结合水的量也不同,要想将结合水从食品中除去,需要的能量比自由水高得多,且如果强行将结合水从食品中除去,食品的风味、质构等性质也将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⑵结合水的冰点比自由水低得多,这也是植物的种子及微生物孢子由于几乎不含自 由水,可在较低温度生存的原因之一;而多汁的果蔬,由于自由水较多,冰点相对较高,且易结冰破坏其组织; ⑶结合水不能作为溶质的溶剂; ⑷自由水能被微生物所利用,结合水则不能,所以自由水较多的食品容易腐败。 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特点。 答:结合水的特点:-40℃下不以上不能结冰;不能做溶剂;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自由水的特点:-40℃下不以上能结冰;能做溶剂;能被微生物利用;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 答:(1)结合水的量与食品中有机大分子的极性基因的数量有比较固定的关系。 (2)结合水的蒸气压比自由水低得多,所以在一定温度下自由水能从食品中分离出来, 且结合水的沸点高于一般水,而冰点却低于一般水。 (3)自由水能为微生物利用,结合水则不能。 2.简述水分活性与食品稳定性的关系。 答:水分活性与食品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AW越高,食品越不稳定,反之,AW越低,食品越稳定。这是因为食品中的化学反应和酶促反应是引起食品品质变化的重要原因,降低AW值可以抑制这些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食品的稳定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与微生物密切相关,而食品中微生物的存活及繁殖生长与食品水分活度密切相关。?? ⑴大多数化学反应都必须在水溶液中才能进行。⑵很多化学反应是属于离子反应。⑶很多化学反应和生物化学反应都必须有水分子参加才能进行。⑷许多以酶为催化剂的酶促反应,水有时除了具有底物作用外,还能作为输送介质,并且通过水化促使酶和底物活化。 3. 论述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之间的联系。 水分活度比水分含量能更好的反映食品的稳定性,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⑴食品中αW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αW对微生物生长有着密切的联系,细菌生长需 要的αW较高,而霉菌需要的αW较低,当αW低于0.5后,所有的微生物几乎不能生长。 ⑵食品中αW与化学及酶促反应关系:αW与化学及酶促反应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 主要由于食品中水分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其反应:①水分不仅参与其反应,而且由于伴随水分的移动促使各反应的进行;②通过与极性基团及离子基团的水合作用影响它们的反应;③通过与生物大分子的水合作用和溶胀作用,使其暴露出新的作用位点;④高含量的水由于稀释作用可减慢反应。 ⑶食品中αW与脂质氧化反应的关系:食品水分对脂质氧化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 作用。当食品中水分处在单分子层水(αW=0.35左右)时,可抑制氧化作用。当食品中

数学分析期末考试题

数学分析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 共20分) 1、 函数)(x f 在[a,b ]上可积的必要条件是( ) A 连续 B 有界 C 无间断点 D 有原函数 2、函数)(x f 是奇函数,且在[-a,a ]上可积,则( ) A ?? =-a a a dx x f dx x f 0 )(2)( B 0)(=?-a a dx x f C ?? -=-a a a dx x f dx x f 0 )(2)( D )(2)(a f dx x f a a =?- 3、 下列广义积分中,收敛的积分是( ) A ? 1 1dx x B ? ∞ +1 1dx x C ? +∞ sin xdx D ?-1 131dx x 4、级数 ∑∞ =1 n n a 收敛是 ∑∞ =1 n n a 部分和有界且0lim =∞ →n n a 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无关条件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n n a 和 ∑∞ =1 n n b 收敛, ∑∞ =1 n n n b a 也收敛 B ∑∞ =1 n n a 和 ∑∞ =1 n n b 发散, ∑∞ =+1 )(n n n b a 发散 C ∑∞ =1n n a 收敛和 ∑∞ =1 n n b 发散, ∑∞ =+1 )(n n n b a 发散 D ∑∞=1 n n a 收敛和∑∞ =1 n n b 发散, ∑∞ =1 n n n b a 发散 6、 )(1 x a n n ∑∞ =在[a ,b ]收敛于a (x ),且a n (x )可导,则( ) A )()('1'x a x a n n =∑∞ = B a (x )可导 C ?∑? =∞ =b a n b a n dx x a dx x a )()(1 D ∑∞ =1 )(n n x a 一致收敛,则a (x )必连续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食品分析试卷

食品分析 一、 名词解释(3×5=15) 水分活度:食品水分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 灰分:食品经高温灼烧后残留的无机物质成为灰分,它是表示食品中无机成分总量的一项指标。 准确度: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相互符合的程度,它能说明测定的可靠性,用误差来表示。 采样:由整批事物的各个部分采取的少量样品。 常压湿法消化法:是在常压条件下,利用强氧化性试剂将样品中的有机物分解,使其中的碳、氢、氧等元素生成易挥发的二氧化碳和水,金属元素和无机盐类留在溶液中。 二、 填空(1×20=20) (1)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___(四舍六入五留成双) 250.650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250.6) 10.2350___(保留四位有效数字)(10.24) (2)凯氏定氮法的正确顺序___、___、___、___(消化 蒸馏 吸收 滴定) (3)误差的种类有___、___、___(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过失误差) (4)索氏抽提法提主要提取的是___(游离脂肪),氯仿-甲醇法适用于的是___的提取(结合态脂类) (5)食品灰分测定中的两个重要步骤为___、___(炭化 灰分) (6)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直接滴定法 高锰酸钾滴定法) 院部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7)在消化反应中,加入硫酸钾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硫酸铜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溶液的沸点加快有机物的分解为了起催化的作用) (8)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分析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密度瓶法密度天平法) 三、计算(5×4=20) 1、测定食品中含氮量时,5次平行测定的结果如下:1.49%,1.50%,1.55%,1.50%,1.80%. 试 判断有无应舍弃的可疑值(利用4d检验法) 解 1.80%离群较远,将其列为可疑值。舍去 1.80%后其余四个数据的平均值和平均偏差为 1.51% x d =0.02% 1.80%-1.51%=0.29%>4d 故应当将其舍去 2、用分析天平称量两份样品的质量分别是3.0211克和2.3212克,如果他们的真实值分 别为3.0212克和2.3213克,则这两份样品称量的准确度哪一份较高? 答案:E1=3.0211-3.0212=-0.0001 E2=2.3212-2.3213=0.0001 Er1=E1/T1×100%=-0.0001/3.0212=-0.0033% Er2=E2/T2×100%=-0.0001/2.3213=-0.0043% 从计算信息可知,两样品称量的绝对误差相等,但相对误差Er1>Er2,因此3.0212的那个样品准确度较高 由此看出,称量绝对误差相等时,在允许范围内称量物品越重相对误差越小,称量的准确度越高 3 、用凯氏定氮法测量某面粉中粗的质含量,精确称取样品3.100g样品,经消化后,消 化液定容至100ml,吸取10ml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蒸馏(以2%硼酸溶液10ml吸收),用0.0500mol/L 标准盐的溶液滴定消耗9.80mL,求此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空白滴定消耗0.08mL盐酸溶液(面粉的蛋白质换算系数为5.70)。

2016年10月05753自考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题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食品化学与分析试卷 课程代码:05753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食品中维系自由水的结合力是() A.氢键 B.离子键 C.毛细管力 D.共价键 2.水分的等温吸湿曲线中II的水主要为() A.单分子层水 B.多分子层水 C.自由水 D.体相水 3.下列糖类化合物中属于单糖的是(). A.葡萄糖 B.蔗糖 C.乳糖 D.果胶 4.属于低聚糖的化合物是() A.半乳糖 B.水苏糖 C.葡萄糖 D.淀粉 5.下列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A.亚油酸 B.二十二碳六烯酸 C.硬脂酸 D.油酸 6.抑制钙吸收的因素是() A.糖类 B.维生素D C.蛋白质 D.膳食纤维 7.检验油脂开始酸败最直观的方法是() A.视觉检验 B.嗅觉检验 C.味觉检验 D.触觉检验 8.关于分光光度法应注意的问题,正确说法的是() A.应在吸光度1~2范围内测定,以减少光度误差 B.适当调节PH或使用缓冲溶液可以消除某些干扰反应 C.应尽量加大显色剂,以达到反应平衡,测量应尽快进行 D.以一定的次序加入试剂很重要,加入后立即进行测定 9.在食品分析方法中,极谱分析法属于() A.物理分析法 B.微生物分析法 C.电化学分析法 D.光学分析法 10.食品中维生素D的常用测定方法是() A.滴定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重量法 D.微生物法 11.硫胺素在光照射下发生荧光的颜色是() A.蓝色 B.蓝绿色 C.黄色 D.黄绿色 12.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过程中生成的化合物是() A.红色脎 B.脂色素 C.亚甲蓝 D.胡萝卜素 13.下列属于仪器分析法的是() A.微生物检测法 B.滴定法 C.色谱法 D.旋光法 14.下列属于天然甜味剂的化学物质是() A.没食子酸丙脂 B.胭脂红 C.甜菊糖 D.硫酸钙 15.在肉类腌制过程中添加亚硝酸盐的作用是() A.着色剂 B.甜味剂 C.抗氧化剂 D.发色剂 16.测定食品中拟除虫菊脂常采用的测定方法是() A.分光光度法 B.薄层层析法 C.原子吸收光谱法 D.气相色谱法

食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 1、熟悉食品分析的研究内容 食品营养素分析;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食品的感官评定。 2、熟悉试剂纯度和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纯度:一级纯(优级纯或基准级试剂G.R)> 二级纯(分析纯A.R)> 三级纯(化学纯C.P)表示方法:体积分数→指100ml溶液中含有液体溶质的毫升数。(%) 质量浓度→指100ml溶液中含有固体溶质的克数。(g/L) 质量分数→指100g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3、掌握采样的概念和了解样品的分类,熟悉样品的分数、用途及保留时间 采样→指为了进行检验从大量物料中抽取得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分为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三类。 样品应一式三份,用于检验用、复验用、备查或仲裁用。保留时间一个月。 4、掌握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消除干扰因素;使待测组分完整地保留下来;浓缩待测组分。 5、掌握样品的保存方法 冷冻干燥法(先冷冻至冰点以下,再高真空使冰升华为水,从而干燥样品。133-140Pa;-10℃-- -30℃);冷冻法(使样品在-10℃-- -30℃下呈冷冻状态保存);冷藏法(在0—5℃保存,适合于易腐败变质样品,时间不宜长);干燥法(样品放在有干燥剂的干燥器内保存的方法→变色硅胶、无水Cacl2)。 6、了解准确度和精确度概念,熟悉回收试验 精确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但精确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精确度低,准确度必然低,而且说明结果不可靠。 回收试验:就是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的待测标准物质进行对照试验,实际中以回收率表示准确度。 7、掌握风干样品、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回潮、恒量的概念 风干样品:指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时的样品。它所含水分主要是束缚水。 干物质:指除去水分后的样品。 可溶性固形物:可溶于水的干物质。 回潮:指粉状干物质或比风干样品含水低的样品,铺成不超过1cm的厚度,置于大气中吸水,直至与大气湿度建立平衡为止,这一过程称为回潮。 恒量:指一份样品先后两次烘干(或灰化)后的质量之差在允许范围内,就算达到恒量。是衡量样品烘干(或灰化)是否完全的指标。 8、掌握与水分有关的物质含量的表示方法及换算 计算公式:以脂肪为例 脂肪% (干)脂肪% (鲜) 脂肪% (风) ---------- = ----------- = ------------- 100% 1-水分% (鲜) 1-水分% (风) 9、了解为什么说减压干燥法测定结果最接近真实的水分含量,熟悉减压干燥法的适用样品因多数样品都含有胶态物质,直接干燥法完全除去束缚水较困难,而减压干燥法可以顺利地除去,所以该法是水分测定中最准确的方法。 适用样品:适用于糖、味精等易分解的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不适用于添加了其他原料的糖果,如奶糖、软糖等试样测定,同时该法不适用于水分含量小于0.5g/100g的样品。

数学分析(1)期末模拟考试题(单项选择部分)

; 二、数列极限 1. 已知2lim >=∞ →A a n n ,则正确的选项是( B ). (A) 对+N ∈?n ,有2>n x ; (B) + N ∈?N ,当N n >时,有2>n a ; (C) N N N >?N ∈?+0,,使20=N x ; (D) 对2,≠N ∈?+n a n . 2. 设+ N ∈?N ,当N n >时,恒有n n b a >,已知A a n n =∞ →lim ,B b n n =∞ →lim .则正确的选项 是: ( A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A 和B 的大小关系不定. 3. 若() 0tan 1 lim 1cos 1≠=---∞→a n e k n n π ,则 ( A ) (A) 2=k 且π21=a ; (B) 2-=k 且π21 =a ; (C) 2=k 且π21-=a ; (D) 2-=k 且π 21 -=a ; 4. 设32lim 1kn n e n -→∞ ?? += ??? ,则k =( C ) (A) 3/2; (B) 2/3; (C) -3/2; (D) -2/3. 5. 设数列{}n x 与{}n y 满足lim 0n n n x y →∞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D ) (A) 若{}n x 发散,则{}n y 必然发散; (B) 若{}n x 无界,则{}n y 必然有界; (C) 若{}n x 有界,则{}n y 必为无穷小量; (D) 若1n x ?? ???? 为无穷小量,则{}n y 必为无穷小 量. ( 数. 三、函数极限 1. 极限=+-∞→3 3 21 213lim x x x ( D ). (A) 3 2 3 ; (B) 3 2 3 - ; (C) 3 2 3 ± ; (D) 不存在.

食品分析试卷

一:填空(每题1分,共45分) 1:在许多食品研究论文中,常见有不少国际性组织的英文缩写,请写出下列几种英文缩写的中文意思。AO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AO_____________,FD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O__________。 2:样品采样数目一般要求是_________,每份均需标注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灰分是表示食品中____________总量的一项指标,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准回归曲线Y=ax+b是定量分析中常用方法之一,其中X代表______________,用于表示_______________。 5:食品分析实验你共做了_______个,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基础实验,_________属于提高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设计实验。 6:湿法氧化法消化样品时,可选择许多种氧化剂,其中针对下列对象选择最常用的一种是:蛋白质_________,脂肪_________,碳水化合物__________,其它还可选择的氧化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所谓农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常见能引起中毒的农药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类。 8:测定食品中蔗糖含量时,可采用测还原糖的直接滴定法,其定量试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移取时应先移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点指示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测定,达到终点时显色剂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由于蔗糖结构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首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测的量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理才能计算出蔗糖含量。 9:食品中的酸度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方式表示,而牛乳及其制品的酸度还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表示。 二:判断下列各种说法正确否(每题2分,共10分) 1: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是指食品中水的总含量,可用%或Aw来表示。 2: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要选择较恰当的分析方法,一般从结果的精确度、操作是否简便、现有实验室条件等多方面考虑。 3: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多采用聚酰胺粉提取待测成分,是因为待测成分在某一部分结构上具有共性。

2009年04月05753自考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题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食品化学与分析试卷 课程代码:05753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鲜的肉中含有的水主要是() A.单分子层水 B.结合水 C.自由水 D.束缚水 2.等温吸湿曲线中区域II水的A w值范围是() A.0~0.25 B.0~0.50 C.0.25~0.80 D.0.80~0.99 3.下列糖类化合物中属于双糖的是() A.甘露糖 B.乳糖 C.葡萄糖 D.纤维素 4. γ-环状糊精的葡萄糖单元聚合度是() A.5 B.6 C.7 D.8 5.味觉从生理角度分类,具有四种基本味觉,即() A.酸、甜、苦、鲜 B.酸、甜、苦、辣 C.酸、甜、咸、辣 D.酸、甜、苦、咸 6.为了使光度误差最小,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溶液的吸光度范围应为() A.0.01~0.05 B.0.01~0.1 C.0.01~1.0 D.0.1~1.0 7.PH计测定的原理是() A.电导分析法 B.库仑分析法 C.直接电位分析法 D.伏安法 8.以下不属于仪器分析法的是()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原子吸收光谱法 C.旋光法 D.电导分析法 9.豆制品应采用的干燥方法是() A.直接干燥法 B.减压干燥法 C.蒸馏法 D.卡尔费休氏法 10.蛋白质测定时,每克氮相当于蛋白质的折算系数是() A.4.25 B.5.00 C.6.00 D.6.25 11.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时需要用的指示剂是() A.次甲基蓝 B.硝酸银试剂 C.高锰酸钾溶液 D.斐林试剂 12.食品中维生素D的常用测定方法是() A.质谱法 B.薄层层析法 C.微生物法 D.酶法 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β-胡萝卜素时的洗脱液是() A.甲醇+三氯甲烷 B.乙醇+丙酮 C.石油醚+三氯甲烷 D.石油醚+丙酮 14.食品中维生素B2的生物定量法是() A.荧光法 B.微生物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分光光度法 15.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低聚糖时,在分析柱上最先分离的糖是() A.单糖 B.双糖 C.低聚糖 D.多聚糖 16.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不包括() A.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B.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官性状 C.掩盖食品的变质 D.有利于食品加工 17.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拟除虫菊酯,所使用的检测器是() A.电子捕获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氢火焰检测器 D.火焰光度检测器

食品分析复习题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一、选择题 3.可用“四分法”制备平均样品的是( 1 )。 (1)稻谷(2)蜂蜜(3)鲜乳(4)苹果 4.湿法消化方法通常采用的消化剂是( 3 )。 (1)强还原剂(2)强萃取剂(3)强氧化剂(4)强吸附剂8.用溶剂浸泡固体样品,抽提其中的溶质,习惯上称为( 1 )。 (1)浸提 (2)抽提 (3)萃取 (4)抽取 二、填空题 2.对于液体样品,正确采样的方法是。从样品的上、中、下分别取样混合均匀 3.样品预处理的目的、和。消除干扰因素、使被测组分浓缩、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5.样品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和。有机物破坏法、蒸馏法、溶剂提取法、色层分离法、化学分离法、浓缩法 6.按照样品采集的过程,依次得到、和等三类。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四、简答题 1.简述采样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1)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⑵采样方法必须与分析目的保持一致; ⑶采样及样品制备过程中高潮保持原有理化指标,避免预测组分发生化学变化或丢失; ⑷要防止和避免预测组分的玷污; ⑸样品的处理过程尽可能简单易行。 6.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食品分析中,由于食品或食品原料种类繁多,组分复杂,而组分之间往往又以复杂的结合形式存在,常对直接分析带来干扰,这就需要在正式测定之前,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使被测组分同其他组分分离,或者将干扰物除去。有的被测组分由于浓度太低或含量太少,直接测有困难,这就需要对被测组分进行浓缩,这些过程称为样品的预处理。而且,食品中有些预测组分常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需要经过样品的预处理才能获得可靠的测定结果。 样品预处理的原则是:(1)消除干扰因素;(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3)使被测组分浓缩。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 一、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 (1)全脂牛乳相对密度为—(20/20℃) (2)不饱和脂肪酸的折射率比饱和脂肪酸的折射率小得多 (3)锤度计专用于测定糖液浓度,是以蔗糖溶液的密度百分含量为刻度,以°Bx 表示 (4)蜂蜡的折射率在~(25℃) 7.水色度的常用测定方法是(2 )

数学分析1-期末考试试卷(A卷)

数学分析1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设 82lim =?? ? ??-+∞→x x a x a x , 则 =a 。 2、设函数) 2(1 )(--=x x e x f x ,则函数的第一类间断点是 ,第二类间断点 是 。 3、设)1ln(2 x x y ++=,则=dy 。 4、设)(x f 是连续函数,且dt t f x x f )(2)(1 0?+=,则=)(x f 。 5、xdx arctan 1 ?= 。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1、设数列n x 与数列n y 满足0lim =∞ →n n n y x ,则下列断言正确的是( )。 (A )若n x 发散,则n y 必发散。 (B )若n x 无界,则n y 必无界。 (C )若n x 有界,则n y 必为无穷小。 (D )若n x 1 为无穷小,则n y 必为无穷小。 2、设函数x x x f =)(,则)0(f '为( )。 (A ) 1。 (B )不存在。 (C ) 0。 (D ) -1。 3、若),() ()(+∞<<-∞=-x x f x f 在)0(,-∞内0)(,0)(<''>'x f x f ,则 )(x f 在),0(+∞内有( )。 (A )0)(,0)(<''>'x f x f 。 (B )0)(,0)(>''>'x f x f 。

(C )0)(,0)(<''<'x f x f 。 (D )0)(,0)(>''<'x f x f 。 4、设)(x f 是连续函数,且? -=dt t f x F x e x )()(,则)(x F '等于( ) 。 (A )() )(x f e f e x x ----。 (B )() )(x f e f e x x +---。 (C ) () )(x f e f e x x --- 。 (D )() )(x f e f e x x +--。 5、设函数x x a x f 3sin 31sin )(+=在3 π =x 处取得极值,则( )。 (A ))3(,1πf a =是极小值。 (B ))3 (,1π f a =是极大值。 (C ))3(,2πf a =是极小值。 (D ))3 (,2π f a =是极大值。 三、计算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 1、求 ) 1ln(sin 1tan 1lim 30x x x x ++-+→ 2、设4lim 221=-++→x x b ax x x ,求 b a 、。

2017年04月05753自考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题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食品化学与分析试卷 课程代码:05753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有的水主要是() A.自由水 B.结合水 C.单分子层水 D.多分子层水 2.食品中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组分之间的结合力是() A.范德华力 B.氢键 C.毛细管力 D.共价键 3.影响面团形成的两种主要蛋白质是() A.麦清蛋白和麦醇溶蛋白 B. 麦清蛋白和麦球蛋白 C.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 D.麦球蛋白和麦醇溶蛋白 4.下列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 A.维生素B1 B.维生素PP C.维生素C D.维生素A 5.促进食物中钙吸收的因素是() A.草酸 B.维生素D C.隣酸 D.膳食纤维 6.嗅觉检验食品腐败变质常见的食物是() A.蔬菜 B.鱼 C.玉米 D.水果 7.利用电解过程中所得的电流-电位(电压)曲线进行测定的方法,称为() A.伏安法 B.分光光度法 C.气相色谱法 D.薄层层析法 8.下列不适宜保存油脂样品的容器是() A.玻璃容器 B.不锈钢容器 C.塑料容器 D.铝制容器 9.测定豆腐中蛋白质含量常用方法是() A.凯氏定氮法 B.考马斯亮兰染料比色法 C.双缩脲法 D.索氏提取法 10.测定肉中脂肪常用的方法是() A.荧光法 B.凯氏定氮法 C.索氏提取法 D.酶法 11.测定芹菜中膳食纤维含量的常用方法是()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中性洗涤剂纤维素(NDF)法 C.荧光法 D.比色法 12.测定豆浆中钙含量的方法是() A.荧光法 B.EDTA络合滴定法 C.酶水解法 D.斐林试剂比色法 13.食品中铁的测定方法是() A. EDTA络合滴定法 B.荧光法 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D.极谱法 14.测定食品中低聚糖最常用的方法是()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化学分析法 D.纸或板层析法 15.下列属于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是() A.蔗糖 B.果糖 C.麦芽糖 D.糖精 16.在火腿制作过程中添加亚硝酸盐的作用是() A.防腐 B.发色 C.抗氧化 D.提高营养价值 17.黄曲霉毒素B1的薄层色谱法的原理是() A.在波长365mm处产生可见紫红色光 B. 在波长365mm处产生可见蓝绿色光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模拟题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实验员用等臂天平称量10g的样品来实验,实验有5个平行样,但是由于实验员的粗心大意,称量前没有校正,结果称量结果偏低,由这个引起的误差应该属于误差。 2 原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一般要先用乙醚和乙醇对样品进行洗涤预处理,然后在进行测定。其中乙醚洗涤的目的是,乙醇洗涤目的是。 3 液态食品相对密度测定方法通常有、等方法。 4 折光仪是利用原理测定物质折射率的仪器,食品工业中最常用的折光仪有 、等。 5 化学分析法是以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类。 6 食品分析样品预处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 、等。 7 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的含量。

8 双缩脲比色法测定重金属的原理是:样品经过消化后,在一定的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与双缩脲生成有色稳定络合物,然后用合适的有机溶剂萃取,采用比色法测定。其中铅、镉离子测定是在性质溶液中进行,锌、汞离子测定是在性质溶液中进行。 9 比旋光度定义为 ;比旋光度和旋光度的换算公式为。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采样一般分三步,依次获得。 A 原始样、检样、平均样 B 检样、原始样、平均样 C 检样、平均样、原始样 D 检样、原始样、试验样 2( A 准确度好,精密度好 B C准确度不好,精密度好 D 准确度不好,精密度不好 3()ISO是指。 A 国际标准 B 行业标准 C 国家标准 D 地方标准 4()下列不属于干法灰化法优点(与湿法消化相比)的

是。 A 试剂用量少 B 空白值低C不需工作者经常看管D 时间短,温度低 5()用pH计测定某样液的pH值,该酸度为。 A 总酸度 B 有效酸度 C 外表酸度D真实酸度 6()下列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中,哪个不是专门用于测定乳脂肪的? A 氯仿-甲醇提取法 B 罗素-哥特里法C巴布科克法D 盖勃法 7()薄层层析法测定瓜子中糖精钠含量时,在提取过程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A 增加糖精钠在水中溶解度 B 增加糖精在水中溶解度 C 转变糖精钠为糖精,使其溶于乙醚 D 以上都不是 8()过氧化值是测定的重要质量指标。 A 脂肪 B 淀粉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9()某物质与染料2,6-二氯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染料溶液颜色消失,氧化的染料量与该物质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该物质为。 A 氨基酸 B V A C 葡萄糖 D V C 10()某物质与三氯化锑可生成蓝色可溶性络合物,在620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与物质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

食品分析试题

食品分析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实验员用等臂天平称量10g的样品来实验,实验有5个平行样,但是由于实验员的粗心大意,称量前没有校正,结果称量结果偏低,由这个引起的误差应该属于误差。 2 原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一般要先用乙醚和乙醇对样品进行洗涤预处理,然后在进行测定。其中乙醚洗涤的目的是,乙醇洗涤目的是。 3 液态食品相对密度测定方法通常有、等方法。 4 折光仪是利用原理测定物质折射率的仪器,食品工业中最常用的折光仪有、等。 5 化学分析法是以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类。 6 食品分析样品预处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等。 7 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的含量。 8 双缩脲比色法测定重金属的原理是:样品经过消化后,在一定的酸性或碱性溶液中,重金属离子与双缩脲生成有色稳定络合物,然后用合适的有机溶剂萃取,采用比色法测定。其中铅、镉离子测定是在性质溶液中进行,锌、汞离子测定是在性质溶液中进行。 9 比旋光度定义为;比旋光度和旋光度的换算公式为。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采样一般分三步,依次获得。 A 原始样、检样、平均样 B 检样、原始样、平均样 C 检样、平均样、原始样 D 检样、原始样、试验样 2()右图表示的准确度与精密度特点是。 A 准确度好,精密度好 B 准确度好,精密度不好 C准确度不好,精密度好 D 准确度不好,精密度不好 3()ISO是指。 A 国际标准 B 行业标准 C 国家标准 D 地方标准 4()下列不属于干法灰化法优点(与湿法消化相比)的是。 A 试剂用量少 B 空白值低C不需工作者经常看管 D 时间短,温度低 5()用pH计测定某样液的pH值,该酸度为。 A 总酸度 B 有效酸度 C 外表酸度D真实酸度 6()下列测定脂肪含量的方法中,哪个不是专门用于测定乳脂肪的? A 氯仿-甲醇提取法 B 罗素-哥特里法C巴布科克法 D 盖勃法 7()薄层层析法测定瓜子中糖精钠含量时,在提取过程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 A 增加糖精钠在水中溶解度 B 增加糖精在水中溶解度 C 转变糖精钠为糖精,使其溶于乙醚 D 以上都不是 8()过氧化值是测定的重要质量指标。 A 脂肪 B 淀粉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9()某物质与染料2,6-二氯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染料溶液颜色消失,氧化的染料量与该物质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该物质为。 A 氨基酸 B V A C 葡萄糖 D V C 10()某物质与三氯化锑可生成蓝色可溶性络合物,在620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其吸光度与物质的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正比,故可比色测定,该物质为。 A 氨基酸 B V A C 葡萄糖 D V C

数学分析(2)期末试题

数学分析(2)期末试题 课程名称 数学分析(Ⅱ) 适 用 时 间 试卷类别 1 适用专业、年级、班 应用、信息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3×6=18分) 1、 下列级数中条件收敛的是( ). A .1(1)n n ∞ =-∑ B . 1 n n ∞ = C . 21 (1)n n n ∞ =-∑ D . 1 1 (1)n n n ∞ =+∑ 2、 若f 是(,)-∞+∞内以2π为周期的按段光滑的函数, 则f 的傅里叶(Fourier )级数在 它的间断点x 处 ( ). A .收敛于()f x B .收敛于1 ((0)(0))2 f x f x -++ C . 发散 D .可能收敛也可能发散 3、函数)(x f 在],[b a 上可积的必要条件是( ). A .有界 B .连续 C .单调 D .存在原 函数 4、设()f x 的一个原函数为ln x ,则()f x '=( ) A . 1x B .ln x x C . 21 x - D . x e 5、已知反常积分2 0 (0)1dx k kx +∞>+?收敛于1,则k =( ) A . 2π B .22π C . D . 24π 6、231ln (ln )(ln )(1)(ln )n n x x x x --+-+-+收敛,则( ) A . x e < B .x e > C . x 为任意实数 D . 1e x e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3×6=18分) 1、已知幂级数1n n n a x ∞ =∑在2x =处条件收敛,则它的收敛半径为 . 2、若数项级数1 n n u ∞ =∑的第n 个部分和21 n n S n = +,则其通项n u = ,和S = . 3、曲线1 y x = 与直线1x =,2x =及x 轴所围成的曲边梯形面积为 . 4、已知由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可得,10 ()()b x x a e f e dx f x dx =??,则a = ,b = . 5、数集(1) 1, 2 , 3, 1n n n n ?? -=??+? ? 的聚点为 . 6、函数2 ()x f x e =的麦克劳林(Maclaurin )展开式为 .

食品分析试卷

《食品分析与检验》试题 一、填空题(1分/空,共40分) 1、费林试剂由甲、乙溶液组成,甲为, 乙为。 2、国家标准规定的对各类食品的检测项目都是从人 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三个方面进行。 3、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包括、、、和。 4、人的感觉可以分为、、、、。 5、液态食品相对密度的测量方法有、、。 6、糖锤计在蒸馏水中为OBx,读数为35oBx时蔗糖的质量浓度为 。 7、食品分析与检验可以分为、、、。样品的制备的目的是保证样品,使样品其中任何部分都能代表被 测物料的。 9、利用旋光仪测定旋光性物质的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叫旋光法。 10、液体及半固体样品如植物油、酒类,取样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均匀的固体样品如奶粉,同一批号的产品,采样次数可按(填公式)决定,所以,200袋面粉采样次。 12、还原糖通常用氧化剂为标准溶液进行测定。指示剂 13、堆状的散粒状样品,则应在一堆样品的四周及顶部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个部位,用插入取样。 14、纯蔗糖溶液的折射率随浓度升高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蔗糖中固形物含量越高, 折射率也越。 15、测量食品的折射率可以用和仪器。 二、选择题(1.5分/题,共36分) 1、应用旋光仪测量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叫() A、比重计法 B、折光法 C、旋光法 D、容量法 2、用普通比重计测出的是() A、相对密度 B、质量分数 C、糖液浓度 D、酒精浓度

2014年04月05753自考食品化学与分析试题

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食品化学与分析试卷 课程代码:05753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鲜的油菜中含有的水主要是() A.单分子层水 B.自由水 C.结合水 D.束缚水 2.等温吸湿曲线中A W值范围是0.25~0.80的水属于的区域是() A.I区 B.II区 C.III区 D.IV区 3.下列糖类化合物中属于寡糖的是() A.葡萄糖 B.果胶 C.果糖 D.蔗糖 4.关于影响淀粉糊化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直链淀粉容易糊化 B.温度上升不容易糊化 C.淀粉颗粒小的先糊化,颗粒大的后粗化 D.淀粉中加入碱液即使在常温下也可使淀粉糊化 5.精制油时除去油脂中的磷脂的工序是() A.脱胶 B.脱色 C.脱酸 D.脱臭 6.以下属于光谱分析法的是() A.荧光法 B.旋光法 C.电导法 D.伏安法 7.食品分析过程中,反映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的指标为() A.精密度 B.灵敏度 C.准确度 D.重现性 8.体重0.5~1kg的鱼,采样数量一般为() A.3条 B.5条 C.10条 D.15条 9.测定牛肉中蛋白质含量最常用方法是() A.凯氏定氮法 B.Folin-酚比色法 C.双缩脲法 D.考马斯亮兰染料比色法 10.可用酸水解法测定的食物成分是() A.赖氨酸 B.粗纤维 C.淀粉 D.还原糖 11.食品中维生素D的测定方法是() A.薄层层析法 B.微生物法 C.乙酸铜比色法 D.硝酸银络合法 12.在440~500mm波长光照射下发出黄绿色荧光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D B.核黄素 C.抗坏血酸 D.硫胺素 13.测定食物中钙含量的方法是() A.EDTA络合滴定法 B.荧光法 C.酶水解法 D.斐林试剂比色法 14.正常全脂牛奶的相对密度为() A.1.018~1.032 B.1.022~1.028 C.1.028~1.032 D.1.0328~1.038 15.测定豆浆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方法是() A.索氏提取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考马斯亮蓝比色法 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16.以下添加剂中属于护色剂的是() A.维生素C B.胭脂红 C.硝酸盐 D.苯甲酸钠 17.下列属于天然非营养性甜味剂的是() A.糖精 B.蜂蜜 C.果糖 D.甘草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B卷

《食品分析》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B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变旋光作用: 2.凝胶色谱: 二、单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利用物质溶解度不同分离组分的方法叫()。 A.分馏 B.萃取 C.分取 D.消化 2.果胶酯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变成( )。 A.原果胶 B.果胶酸 C.柠檬酸 D.苹果酸 3.由整批货料中采得的少量样品称之()。 A.采样 B.检样 C.原始样品 D.平均样品 4.将两种互溶且沸点相近的组分分离应采用( )。 A.常压蒸馏 B.减压蒸馏 C.水蒸气蒸馏 D.分馏 5.灰化中加入硫酸的灰分称之()。 A.粗灰分 B.酸不溶灰分 C.硫酸灰分 D.水不溶灰分 6.pH值的测定方法是()。 A.滴定法 B.蒸馏法 C.电化学法 D.重量法 7.兰——埃农法测糖指示剂应选用()。 A.甲基红 B.酚酞 C.酚红 D.次甲基兰 8. 食品干燥后的残留物即()。 A.无氮抽出物 B.总碳水化合物 C.粗淀粉 D. 固形物 9.测定香料中水分含量应选用()。 A.常压干燥法 B.真空干燥法 C.共沸蒸馏法 D.红外干燥法 10. 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的硫酸液处理后的残渣称之()。 A.NDF B.ADF C.纤维素 D.粗纤维 三、多选(每小题4分,共20分) 1.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包括()。 A.水分 B.糖类 C.脂肪 D.蛋白质 E.矿物质 2. 有效碳水化合物有()。

A.淀粉 B.果胶物质 C.麦芽糖 D.半纤维素 E.乳糖 3.色谱分离法包括()。 A.柱层析 B. 纸层析 C. 薄层层析 D.盐析 E.气相色谱 4. 蒸馏法测定水分常用的有机溶剂有()。 A.乙醚 B.乙醇 C.苯 D.甲苯 E.二甲苯 5. 常用的糖液澄清剂有() A.醋酸铅 B.酒石酸钾钠 C.氢氧化铝 D.氯化钠 E.醋酸锌和亚铁氰化钾 四、简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什么是感官评定?理化分析能否在短时间内取代感官分析? 2.蛋白质消化时常加入哪些试剂?请分别说明他们的作用。

数学分析3期末测试卷

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11数学教育《数学分析》(三) 一、单项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数项级数中收敛的是 ( ) A. 211 n n ∞ =∑; B. 2 1n n n ∞ =+∑; C. 1 1 n n ∞ =∑; D. 0 1 23n n n ∞ =++∑. 2. 下列数项级数中绝对收敛的是 ( ) A. 1(1)n n n ∞ =-∑ B. 1n n n ∞=1n n n n ∞= D. 1 sin n n n ∞ =∑ 3.函数项级数1n n x n ∞ =∑的收敛域是 ( ) A. (1,1)- B. (1,1]- C. [1,1)- D. [1,1]- 4.幂级数0 21n n n x n ∞ =+∑的收敛半径是 ( ) . A B C D 1 .2 .1 .02 5. 下列各区域中,是开区域的是 ( ) 2. {(,)|}A x y x y > . {(,)|||1}B x y xy ≤ 22.{(,)|14}C x y x y <+≤ .{(,)|1}D x y x y +≥ 6.点集11{,|}E n N n n ?? =∈ ??? 的聚点是 ( ) A. ){0,0} B.()0,0 C. 0,0 D.{}{}0,0 7.点函数()f P 在0P 连续,是()f P 在0P 存在偏导数 (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条件 8. 函数(,)f x y 在()00,x y 可微,则(,)f x y 在()00,x y 不一定 ( ) A.偏导数连续 B.连续 C. 偏导数存在 D. 存在方向导数 9. 设函数)()(y v x u z =,则 z x ??等于 ( ) A. ()()u x v y x y ???? B. ()()du x v y dx y ?? C. () ()du x v y dx D. ()()u x v y x y ??+?? 10. 函数(,)f x y 在()00,x y 可微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 A. 偏导数连续; B. 偏导数存在; C.存在切平面; D. 存在方向导数. 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题2分,共20分) 11. 若数项级数1 1n p n n ∞ =-∑() 绝对收敛,则p 的取值范围是 ; 12. 幂级数0(1)n n n x ∞ =+∑的和函数是 ; 13.幂级数2 01 (1)n n x n ∞ =-∑ 的收敛域是 . ; 14.平面点集22{(,)|14}E x y x y =<+≤的内点是_________ ___ __ _______; 15.函数33(,)3f x y x y xy =+-的极值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曲面221z x y =+-在点(2,1,4)的切平面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函数y z x =,则 z 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函数u xyz =在(1,1,1)沿方向(cos ,cos ,cos )l αβγ= 的方向导数是 ___________; 19.设cos sin x r y r ? ?=??=?,则 x x r y y r ?? ????=???? ; 20.若22arctan y x y x +=,则dy dx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 1分,共10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复核人 分值 20 20 10 32 18 100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得分 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