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选择理论在行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辨析

自然选择理论在行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辨析
自然选择理论在行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辨析

第25卷 第5期

2009年 5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

Stud i e s i n D ialectics of Nature

V o.l 25,N o .5M ay ,2009

文章编号:1000-8934(2009)05-0016-05

自然选择理论在行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辨析

蒋 柯1

,熊哲宏2

,胡 喻

3

(1.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成都610041;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3.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摘要:关于自然选择理论在行为研究中的意义,存在着三种主要的误解,分别是:第一,人的行为是遗传决定的;第二,如果行为是进化而来的,那我们就无法改变它;第三,当前的机制是最佳设计。这些误解对于自然选择理论的运用和发展不利。本文通过分析指出:这些误解实际上起源于对进化理论的决定论和目的论误读,而引起决定论和

目的论误读的关键是关于自然选择核心概念理解的分歧。本文从对决定论和目的论误读的分析入手,对自然选择理论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辨析。

关键词:进化论;进化心理学;决定论;目的论;自然选择中图分类号:N 031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09-03-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5J A720008);全国教育科学 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DB A 050049);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A0411)

作者简介:蒋柯(1970 ),贵州遵义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熊哲宏(1958 ),湖南张家界人,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认知发展;胡喻(1975 ),湖北秭归人,博士,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Buss 的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 一书中指出:对于自然选择的行为研究理论通常会有三种误解,即使是进化生物学领域的专业人员也不能免俗。这三种误解是:第一,人的行为是遗传决定的;第二,如果行为是进化而来的,那我们就无法改变它;第三,当前的机制是最佳设计。Buss 认为,导致这些误解的的原因是进化理论看起来似乎过于简单,人们往往浅尝辄止,在并没有真正理解进化理论的情况下就简单地作出论断,许多对进化心理学的批评也

由此而来 1

。显然,这些误解对于自然选择学说的传播和发展是不利的,因此,认真分析导致这些误解的原因,引导人们全面正确地认识进化理论,是当前以进化论为依托的行为研究的理论建构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通过分析指出:这些误解实际上起源于对进化理论的决定论和目的论误读,而引起决定论和目的论误读的关键是关于进化理论核心概念理解的分歧。因此,本文将从对决定论和目的论误读的分析入手,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几个核心概念进行辨析。

1 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决定论误读

决定论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一种误读。

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从根本上是不受自己的主观意志支配的,而是由某种外在于人的力量所掌控。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自然选择的行为研究的误解一:

人的行为是遗传决定的 1

;误解二: 进化而来的

行为是无法人为改变的 1

都是典型的决定论误读,它们都是将人的行为的决定权交给了 遗传 或 基因 的力量。决定论强调某种外在力量对人的行为的决定性,同时剥夺了人自身的主观意志对行为的控制力。否认人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就等于否认了心理的意义,因此,多数心理学家将决定论看作是对心理价值的否定,是对心理学的地位的挑战。正因为如此,如果某种心理学理论表现出了决定论的倾向,就会招来批评。决定论在心理学领域内几乎成了一个负面的标签。

而另一方面,决定论和进化理论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回顾行为研究或心理学的历史,凡是和进化论有关的心理学理论都会受到 是决定论 的批判,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詹姆斯的机能主义无一例外。而当前的基于自然选择学说的行为研究理论,即进化心理学也没有逃脱 决定论批判 的厄运。例如,Pinker 从语言本能的研究入手,提出了一套心理的进化假说,B ri n gsjord 在批判Pinker 的理论时历数了三个争论的焦点,其中第一个就是对Pi n -ker 假说的 决定论 倾向的批判 2

。这些事实仿佛给人一种印象:进化论就是一种决定论。那么进化论到底是不是一种决定论呢?

让我们从进化论的基本假设开始进行分析。

16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进化论 是以 达尔文进化论 或 自然选择进化论 为基础的。在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 发表之前,关于物种演化的思想早已有之,比如,早在18世纪中叶,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就已认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并大胆推测所有物种都起源于同一种祖先;稍后,另一位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则提出 用进废退 的进化思想。这些思想对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进化论 的提出作了铺垫。自然选择进化论的基本逻辑是 变异-选择-遗传 ,即,一方面有机体会自发地产生某种变异;而另一方面,在生存环境中,个体的数量总是大于环境资源所能承受的限度,因此,个体必须通过竞争获得生存的机会。在竞争中,具有某些变异特征的个体可能会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而另一些个体则可能被淘汰。只有能够生存下来的个体有机会产生下一代,于是,这些个体的特定变异就能够遗传给下一代。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某些总是具有生存优势的变异就会逐渐凸显出来,并通过繁衍扩散到更多的个体身上,最终成为一个种系的共同特征。个体的特征变异包括机体构造和行为倾向 3 。其中,机体构造方面的变化是生物进化论研究的课题,行为倾向方面的变迁则是进化心理学关注的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时候,还没有孟德尔遗传理论。达尔文设想亲代的变异性状是按照混合的方式遗传给子代。在基因遗传理论建立以后,自然选择学说的遗传机理就更加清晰了:在自然选择中被选择或被淘汰的是某种特定的基因型。因此,现代进化理论是基因进化论 1,4 。无论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还是当代的基因进化论都强调遗传在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并不能以此断言进化论是 遗传决定论 或 基因决定论 。

遗传决定论(或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完全是由基因控制的,很少或者根本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1 。因为行为受基因控制,遗传决定论还包含了一个潜台词,就是人对于自己的行为掌控无能为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遗传决定论具有两个特征:第一,人的行为完全受遗传基因控制;第二,人无法改变遗传基因决定的行为方式。

自然选择学说虽然以遗传为基础,但并不肯定遗传对于行为的决定性作用。人们之所以误解自然选择进化理论具有遗传决定论倾向,是因为人们对 自然选择所选择的结果 即 基因的适宜性 和 适应器 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有偏颇。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认真辨析 基因的适宜性 和 适应器 这两个概念。

在基因遗传理论产生之前,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对有机体某些结构特征和习性发生作用。在基因遗传理论提出来之后,现代进化理论则认为,自然选择所选择的结果是某些适宜的基因型。需要指出的是:自然选择所选择的是特定的 基因型 而不是特定的个体。也就是说,具有更好适宜性的基因型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和更广泛地传播。而基因型的保存与传播和个体的生存并不完全统一,比如,雄性孔雀的大尾巴,能够吸引异性的青睐的同时也增加了被天敌捕获的危险;男人吸烟是有害健康的,但有时却能够吸引女性;雄性赤背蜘蛛为了交配往往送了自己性命 4 。达尔文提出 性选择 概念作为自然选择的补充,用来解释这一类对个体生存不利却能够增加性交机会的特征进化。用基因进化论的观点就不难解释这些现象,即,个体的性状或行为的最终目的在于增加自身基因型繁衍的机会。

需要说明的是,自然选择塑造的是基因的适宜性,而个体的行为是具有适宜性的基因型在特定条件下的表达。 基因的适宜性包括:其存活能力、求偶能力、生育能力 最后,把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适宜性是对基因或性状变异来说的,而不是对其载体来说的 4 29。也就是说,适宜性描述的是行为倾向的特征而不是行为本身的特征。个体在具体的环境现实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直接受到行为效果的影响,具体的行为效果则受个体与环境现实的交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影响。基因的适宜性并不直接影响实际的行为的发生,因为它并不能直接影响具体行为的效果,而只能对特定情景中某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产生影响。总而言之,基因的适宜性和适当的行为是不等价的。在这个意义上,基因对于具体的行为没有决定权。

适应器 是现代自然选择学说常用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它被用来界定有机体反应方式。适应器是指:通过自然选择而获得的一套固定反应模式,它通过遗传代代相传,它往往具有专门的适用领域,在特定的条件下就可以被自动激活,进而产生出一种自动化的反应方式。领域特殊性和自动化反应是适应器的主要特征 5,6 。批评意见往往认为适应器是进化心理学的决定论倾向的又一个证据,因为由适应器发生的反应是自动化的,几乎在无意识中发生,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比如,形成茧子的机制是生理构造的一个适应器,它使得机体皮肤在反复受到摩擦的情况下产生出一层厚厚的老皮以起到保护的功能;而 骗子侦察 的机制则是一个心理适应器,它使得个体在社会交换中能够敏感地识别欺骗行为,进而实现保护自身利益的功效。但是,即使是这些针对具体领域的自动化的反应机制也不能决定

17

自然选择理论在行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辨析

个体的具体行为。适应器和具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以下两个重要特征:

首先,适应器作为一种特定反应机制,需要由客观的环境条件来激发,因此,它只是规定了行为进行的倾向性,而不是规定行为是否发生。

其次,适应器是领域特殊性的,即是说它针对特定的条件作出反应。但是,这种针对性是相对特殊的,它也是有一定的概括性,即,适应器是针对一类情景而不是一个具体情景作出反应。

例如,求偶行为倾向是一种适应器表现,但是求偶行为的发生需要有机体进入性成熟阶段以后才可能发生,并且需要由异性的出现来激发。此外,求偶适应器的功能可以在个体一生中所有的求偶行为中体现出来,而不是仅仅针对某一次求偶行为。个体具体表现出来的具体求偶行为受到自身条件因素、对方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所以,个体每一次求偶行为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说,求偶适应器规定了个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会表现出求偶行为,以及求偶行为的倾向性,但并不规定具体的求偶行为应该怎样进行。

另一方面,虽然适应器引起的行为反应往往是自动化的,但是适应器本身的功能表现需要环境因素的激发,所以,人可以通过主动选择环境条件来控制是否激活某些适应器,进而实现对自身行为的掌控。例如,形成茧子是一个生理适应器,只要皮肤受到反复的摩擦就会形成茧子,但是人可以选择环境,避免皮肤经常遭遇摩擦进而避免形成茧子。

此外,了解适应器的工作原理也有助于人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引用Buss的话来说: 有关这种机制的知识能够让人们的行为发生变化。 我们的行为并不是不能改变的。只要知道了我们进化形成的心理适应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社会输入,我们就能够在特定的范围内对行为加以改变 1 23。进化心理学虽然强调遗传而来的心理机制对行为的制约作用,但是并不否认环境以及个人主观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即行为的倾向性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具体行为的发生却是在现实条件下、主观意志参与条件下进行的。

总之,对于进化心理学的决定论误读源于对 基因的适宜性 和 适应器 等概念理解的偏差。

2 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目的论误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于自然选择学说的目的论误读的肇始是赫胥黎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点。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点是对达尔文进化论最大、也是最早的误解,实际上这个观点最早是斯宾塞提出来的,被赫胥黎纳入到他的进化论思想中。赫胥黎和斯宾塞以及达尔文都有密切的交往,他受斯宾塞思想影响,同时也竭力支持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他在 进化论与伦理学 (中译为 天演论 )中提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口号 7 ,从此,这个口号就成为达尔文进化论的代名词。我们不能否认赫胥黎在捍卫、宣扬达尔文进化论中所做的贡献,许多人正是通过赫胥黎的著作认识并接受了达尔文的学说。但是,当我们对赫胥黎的言论和达尔文的原著 物种起源 进行仔细的对比,就会发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实际上是赫胥黎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目的论误读。

赫胥黎说道: 如果进化的基本命题是正确的,即整个世界,有生命的世界和无生命的世界,是构成宇宙的原始星云的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也能肯定,现在的世界也潜在于宇宙的雾气中,而一种足够的智慧一旦了解这种雾气中的分子属性,就能准确地预言1868年大不列颠的动物群落 (转引自柏格森, 创造进化论 ) 8 从这样的言论中我们可以读到赫胥黎鲜明的目的论倾向,这样的言论和莱布尼茨的 预置和谐 的目的论如出一辙。

目的论即是认为,所有的事物和生物运动都围绕着一个可能的预定计划,这个预定的计划指导着万物趋向某个目标,并且一定存在某种趋向目标的最佳途径,所有的运动都倾向于采用这种最佳途径达到目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观点就暗示了存在一个最优化生存方案,而这就是所有生物竞相要达到的目的。既然存在预设的计划或最优方案,那么进一步就应该存在计划或方案的制定者或判断者,这就是赫胥黎言论中所说的 足够的智慧 ,或者是世界的主导者,即上帝。进化论的提出就是作为对上帝创造论的反动,但是,目的论的进化理论绕了一圈又回到起点。显然,有目的的进化论不是真正的进化论。

自然选择 是有目的的吗?达尔文提出 自然选择 这个概念是相对于 人工选择 而言的。在 物种起源 中,达尔文采用了一种非常有争议的论证策略,他首先从人工选择导致物种变异的例证入手进行归纳论证,从而得出一个结论:生物体微小变异的世代积累可能产生出巨大的性状差异。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达尔文通过类比进一步假设:在自然状态下的偶然变异经过若干代的积累也能够导致巨大的性状差异,这就是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假说。在这个假说的基础上,达尔文更进一步假设生物生存面临竞争,这就是 生存竞争假设 ,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最根本预设。达尔文的理论建构过程如下图:

18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25卷 第5期

达尔文理论的结构图

采自:张增一,达尔文的方法论与进化论争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2)

达尔文的这种理论建构方法使得他面临众多来自方法论领域的批判 9 ,本文在此不作讨论。除此之外,这个理论建构策略还更容易导致人们形成这样的误解:人工选择是有目的的,以此类比,自然选择也是有目的的。为了说明自然选择是没有目的性的,达尔文指出自然选择的功能 完全在于保存和积累各种(有利的)变异 。按照达尔文的定义, 自然选择 是指 有利的个体差异和变异的保存,以及那些有害的变异的毁灭 3 95。达尔文强调,所谓 有利的 或 有害的 仅仅指是否能够适应生存环境的要求,而不代表性状的高级或低级差异。因此,物种经过自然选择不一定都体现出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自然选择 不一定包含进步性的发展 自然选择只利用对于生物在其复杂生活关系中有利的那些变异 3 140, 低等而简单的类型,如果能够很好地适应它们的简单生活条件,也能够长久地保持不变 3 146。因为不必然导致向更高级的发展,所以,自然选择没有特别的目的性。

自然选择 这个概念应该具有两个关键特征:其一,盲目但不随机;其二,前进但不进步。

盲目 意味着自然选择并不是按照某种预置的目标将生物塑造成为某种意志所希望的样子,也就是说,自然选择只有在某种变异已经产生以后才能够发生作用,而不能在变异发生之前就预先规定了变异的可能。所以,我们不能预测一个物种经过若干代的自然选择之后将会演变成为什么样子,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变迁会对物种的演变提出不同的要求。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飞蛾。 工业革命之前,这些飞蛾几乎都是白底黑点的,到了19世纪末,有很多都变成了炭灰色。这种体表颜色的剧变似乎与环境污染的加剧有关 (引自:张雷, 进化心理学 ) 4 35。 不随机 则表明自然选择遵循特定的选择标准,这就是是否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凡是能够适应环境要求的个体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和繁衍机会,反之,不能够很好适应环境的个体就会失去生存和繁衍的机会。在自然条件下,这是一种完全公平的选择,就像那个蒙着双眼的执法女神,她一手持剑,一手拿着天平,她只会按照标准选择对象而不会对某一些个体法外开恩。

前进但不进步意味着经过自然选择而生存下来的物种一定比被淘汰的物种更加能够适应当前的环境,这就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前进的表现,但是这种适应性的前进并不一定导致有机体朝着更复杂、更高级的方向变化。

当前机制是最佳设计 是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第三个误解,这个误解实际上源于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目的论误读。 当前机制是最佳设计 这个论断的前提是进化有预置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有机体的机制不断趋于更复杂、更高级和更完善,惟有这样,在这个序列中靠后面的机制才能总是比之前的机制更高级。根据前述,自然选择并不会给生物的演化预设一个目的或方向,因此,不会必然导致后来的机制一定比先前的机制更高级。

此外, 拱肩 概念的提出也是对目的论误读的反驳。拱肩(spandre l)本是建筑学上的词汇,指两个拱门的圆拱之间的部分。 在圣马克教堂的拱肩和盲目乐观的范式:对适应论研究方略的批判 一文中,Gou l d和Le wontin首先用这个概念作为一个比喻,意指那些本身没有适应功能,作为其它适应功能的副产品而出现的生物的或心理的功能。这种功能的产生并不是自然选择过程的结果。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某些附属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到后来却行使非常突出的功能。比如,鸟类的羽毛在自然选择中的本来功能是保暖,但后来被用来飞行;人类的牙齿和舌头原本是用来咀嚼和搅拌食物的,后来也用来调节发音。乔姆斯基更认为人类的语言也是一个拱肩(引自:张雷, 进化心理学 ) 4 35。

根据Gould和Le w onti n的文章,拱肩是 必须的或不可避免的 ,因为它是一种结构的自然衍生;此外,他们还指出:拱肩作为最初的附属性特征,可能修改甚至取代原来的适应性功能,比如鸟类的羽毛用来飞行成了其最重要的功能,而由于飞行又进一步促进了其他适应的形成。尽管如此,如果我们把拱肩看做是一开始就按照最佳方案设计好的目标进化而来的功能就错了。拱肩这个概念提醒我们,在认识生物当前的功能和结构时,目的论的预设往往让我们偏离自然选择本来的意义。

19

自然选择理论在行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辨析

3 结 语

关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误读可能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关于生物进化有多种理论解释,虽然现代公认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但是其他学说似乎并没有彻底被人们忘记,比如斯宾塞的 适者生存 观点就时常被提及,而且这些观点常常与自然选择学说混淆,导致人们误解了 自然选择 的真正含义。认真辨析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和其他进化理论的异同,是避免这种误解的办法。

第二,达尔文理论所遭遇的一些技术性难题使得人们不得不寻求其他思想方法的帮助。比如,在自然选择学说刚提出来的时候,达尔文也无法解释变异如何遗传给下一代,后来基因遗传学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外, 盲目的自然选择如何能够塑造像眼睛这样的复杂结构? 这个问题也是自然选择学说面临的一个困难,在这个难题面前,人们很难不受到目的论的诱惑,承认进化可能存在某种预置的最佳设计方案。在 协同学 理论诞生以后,这个问题的解释有了新的希望。协同学认为:一个自足的系统在不断有外在能量输入的条件下,可能发生 自组织 ,即在短时间内系统结构发生组织秩序的跃迁,使原来的系统演变成为更高级或更复杂的新系统 10 。而这个自组织的过程无需决定论或目的论的参与。因此,引入协同学的观点将有助于解释进化过程中的一些突变,使 自然选择 更加远离决定论和目的论。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没有预置规则,即使是进化论本身也不能代表世界演变的预成规则。现代进化心理学以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作为基本预设,开创了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策略,但是,只有排除了决定论和目的论的局限,自然选择学说才可能真正发挥它在进化心理学中的解释力。因为决定论和目的论误读掩盖了进化心理学对环境、有机体的主动反应,以及行为可塑性的观点,也给进化心理学招来一些不必要的批评。因此,认真辨析进化论的有关概念将对进化心理学的发展与传播产生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巴斯.D M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M].熊哲宏,张勇,

晏倩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2.

2 B ri ngsjord S.A reW e Evol ved Compu t ers?A C ri ti calRevie w of

Steven P i nker's H o w the M i nd W orks[J].Ph il osoph i cal Psy-

chology,2001,14(2).

3 达尔文.物种起源[M].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94-149,274-312.

4 张雷.进化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7-35.

5 商卫星,熊哲宏.进化心理学关于心理模块的领域特殊性思

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6 Cos m i des L,Tooby J.O ri g i ns ofDo m ai n Sp ecificit y:the Evol u-

ti on of Functi on al O rgan iz ati on[C]//H irechfi eld,Gel m an

(Ed s).M app i ng the M i nd.Ca m b ri dge:C a mb ri dge Un i versity

P ress,1994.

7 赫胥黎.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M].严复译.冯君豪

注解.郑州:中州古迹出版社,1998.

8 亨利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

书馆,2004:38-39.

9 张增一.达尔文的方法论与进化论争论[J].自然辩证法研

究,2003(2).

10 (德)赫尔曼 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

复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D iscri m inating the Core Concepts of Natural Selection's Behavior-research

JI A NG Ke1,X I O NG Zhe-hong2,HU Yu3

(1.Schoo l of Po litics and Soci eol ogy of Southw estU n i vers it y for N ati on alities,Chengdu610041;

2.S chool ofPsychol ogy and Cogn i ti ve ofE as tC h i na Nor m alUn i versit y,Sh anghai200062;

3.S chool of Educati on ofW enz h ou U n i vers it y,W engzhou Zhejiang325035,Ch i na)

Abstrac t:Th ere are three k i nds ofm is understand i ng ab out nat ural selecti on s'behav i or-research.They are:1)behav i or are deter m i ned by i nheri tan ce;

2)if it w as evo l uti on w h i ch had shaped the behav i or,t hen t he behavi orw ou ld be unab l e to change;and3)t h e curren tm ach i nes are al w ays t he best de-s i gn.Such k i nds ofm is understand i ng w illb e d is advan t ageous t o t h eory ofn atural sel ecti on.Th i s articl e sugges t s that the reason of s u ch m i sunderstanding is thatDar w i n s'evol u tion i s m w as m isi n t erpreted as det er m i n i s m and tel eo l ogy.The ai m s of t h is arti cle are to un cover the m isi n terp ret ati on and to d iscri m-i nate the core concepts of nat u ral selection s'b ehavior-res earch.

K ey word s:evol u ti on i s m;evol u tionary psycho l ogy(EP);deter m i n is m;tel eol ogy;nat u ral s electi on

(本文责任编辑 费多益)

20

自然辩证法研究 第25卷 第5期

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学案20 核心概念:定义定意,阐释辨析

学案20 核心概念:定义定意,阐释辨析 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总包含一两个核心概念。对这一两个核心概念的理解,关乎审题立意的准确、深刻。同时,理清核心概念是议论文写作的第一步,也是议论文论证的力量之源。因此,对于考场作文来说,正确理解其内涵,发挥好它在审题立意、展开论证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案试图帮你认识核心概念的运用以及理解它的方法。 作文题呈现: (2018·天津)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场佳作 “器”之断想 想起与“器”有关的几个成语。 一、怀才抱器 有的书上也写作“怀材抱器”。意思是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换成今天的话就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解释第一个成语的整体含义。 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赵璘的《因话录》:“德宗搜访怀才抱器、不求闻达者。”实际上说的是皇帝用人的标准,这样天下的读书人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当然,对“才”和“器”的解释,古今是有差别的。古代的“才”“器”主要聚焦于治国理政及对朝廷的忠诚方面;今天的“才”“器”内涵与外延已拓宽了许多,概括来说,就是立身处世的能力和服务国家社会

的精神。 介绍成语出处。 对成语中两个核心词作阐释,而且作古今比较。 现在有些人对“才”“器”的理解有些跑偏:不求问“才”之高低,只求多拿钞票;不问“器”之所指,只为一己炫耀。典型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如果任其膨胀,必将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毒素。当戒之慎之! 二、不器之器 “不器”,就是不像器物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作用;“不器之器”指具有全才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其具有开阔的视野,精尖的修为;说得再直白些,就是“某一方面懂一切,一切方面懂一些”的人。 解释第二个成语的整体含义。 画横线句子的解释特别有味。 唐代白居易《君子不器赋》有云:“抱乎不器之器,成乎有用之用。”其中的“有用”其实是“有大用”,起“重要作用”,这样的人才一旦有了合适的平台,就会如鱼得水,如鹏驭云,如蛟入海,换个说法,就是“国之重器”。 对关键词语“有用”进一步阐释。 做“不器之器”应该成为每个有志之士努力的高标。目标高远,才不会为狭隘的功利思想所裹挟,才能广泛涉猎,深入研究,为将来的“有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随才器使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出自《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怎么排?一个根本的原则是“随才器使”。“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根据各自的长处(包括“偷骗”),安排适当的工作。 解释第三个成语的整体含义及出处。 这与“用人如器”的意义较为接近。梁山要发展壮大,就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如果宋江乱点鸳鸯谱,让阮小二做马军统领,让李逵当水军都督,宋清是自己的弟弟就坐第二

辨析题简答论述

辨析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错误。“三个代表”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绝不仅仅是三句话简单的表述,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他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毛泽东的个人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所以,只要是毛泽东思想,都是正确的,不正确的错误的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2.毛泽东个人思想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正确的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不正确的错误的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3.毛泽东思想不是其个人正确思想的概括,而是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创者。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对)改革是经济体制的改革(错)(1)改革是对旧体制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而不是对原济体制的细枝末节作修修补补。(2)改革是全面的系统工程,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文化等的体制,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3)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1. 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2 同时,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巨大经济力量集中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手中,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开端,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发展是硬道理"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这种说法不正确。1. “发展是硬道理”主要是指经济发展,因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以及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国富民强,说到底都必须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经济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2. “发展是硬道理”,不仅仅指发展经济,而是包括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包括了理论观念的创新和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在进入社会主义时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这种说法不正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是由生产力不发达且不平横的现实国情、历史前提以及建国初期的经验教训决定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种说法不正确。1. “总体小康”是指我们现在已达到的小康现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将要达到的目标。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 而全面建设小康是将目前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发展成为更高水平、内容比较全面、发展较为均衡的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挤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正确)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是:(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党的思想路线。(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靠实事求是;要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就必须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3)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为了达到新的实事求是。如果解放思想离开了实事求是的轨道。就有可能出现"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并不等于随心所欲,必须同实事求是相联系,不能割裂和对立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错误)(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这种说法把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混为一谈,因而是错误的。(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他各种矛盾都受它的决定和制约。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存在着种种矛盾,都要受到这个主要矛盾的决定和制约。由于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阶级矛盾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它不是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正确)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1)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只有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这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才是社会主义。不完全正确。前一句正确,后一句是不正确的。从前一句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所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是正确的。从后一句来看,当今世界,由于历史等原因,最富裕的是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众多国家和少数社会主义国家并不富裕,特别是社

行政行为概念之重构

行政行为概念之重构 内容提要:作为我国行政法学的核心范畴之一,行政行为具有重要的司法意义和法理意义。但这一概念的通说却面临着一系列的理论困境,且难以回应实践中的问题。行政行为概念的科学界定应在充分借鉴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学说及立法成果的基础上展开。 关键词:行政行为,概念,科学界定 引言 自新中国第一部行政法学教材《行政法概要》首先使用“行政行为”一词以来,几乎所有的行政法学论著都相继沿用了这一概念。但在行政行为概念的具体界定上,学者们则存在很大分歧,先后形成了最广义说、广义说、狭义说和最狭义说。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狭义说逐渐得到了多数学者的认可,时至今日,该说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界的通说。以现行《行政诉讼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这一学术名词的吸纳为标志,行政行为在我国逐渐成为特定的法律术语。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6月11日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内涵做出了明确解释。《意见》第1条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针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具体事项,作出的有关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单方行为。”该条规定除了引发学界对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划分标准的广泛讨论之外,定义本身还遭到了很多学者的非议。作为一种司法回应,最高人民法院在20XX年3月8日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又对此重新做出了全面的解释。《解释》第1条放弃了界定具体行政行为概念的努力,而是笼统地使用“行政行为”的概念,其意图显然是在于扩大其内涵,进而拓展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以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从保障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角度观之,这种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失为一条救急的捷径。然而,围绕这一解释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又无法回避:作为一个法律术语,行政行为的内涵究竟应当如何界定?其外延又如何划清?原先的具体行政行为概念是否仍然保留?如是,则其内涵是什么?反之,否定其存在的理由又是什么?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行政行为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研究中一个极为混乱的基本范畴。尽管学界围绕这一概念进行过大规模的争辩,但在很多问题上仍然

个人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

个人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是一种企业竞争态势分析方法,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分析方法之一。其主要是一种通过评价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前对企业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的定位的方法。 大二的时候就从课堂上知道了这种方法,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在各种论文、案例分析中也不断将其运用,但利用SWOT分析法对自己个人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还是第一次想到。无论是已经进入社会谋职还是仍在学的在校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而我已是大三的学生并且即将走到大学生活的尾声,一直也在思考自己进入职场后的竞争力是什么,SWOT分析无疑是一个可以帮助我解决问题的工具。 以下就是我的个人SWOT分析: 一、个人概况 在人际关系方面,我性格开朗,乐于与人打交道,待人真诚;在学习方面,我认真努力,求学好问;在工作中我踏实勤奋,负责上进。 二、内部环境分析 1、优势Strengths 做事认真、踏实,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一定的实力,对于自己的专业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善于发现事物和环境乐观积极的一面。 富有责任心、爱心,并且喜欢做相关的工作。 办事细腻,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组织能力和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经验较为丰富。 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能充分主动得利用环境资源,并且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强。 2、劣势Weakness 情绪多面化,开朗但是偶尔也会不想与人沟通。 对事物的分析总是看重乐观的一面,缺乏危机意识。

自制力不强,没有形成很好的作息习惯。 有时优柔寡断,不够冷静果断。 有特有的敏感思维,能很快察觉出环境的变化。 工作、学习有些保守,冒险精神不够,并且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三、外部环境分析 1、机会Opportunity 身边很多优秀的同学,有很多向他们学习的机会,并且有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条件。 大学还有四个学期,两个学年,利于剩余的时间多付出争取多赢得一些荣誉,比如奖学金、市级以上比赛名次等。 担任班级助理,接触大一新生的机会多,多认识一些人、多了解一些新的思维。 就专业知识方面来说,信管专业发展前景宽广,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使信管专业的学生炙手可热。 利用假期打算参与银行实习,现在有很多银行在寒暑假招收实习生。 2、威胁 Threats 现在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强,自身本科的学历并不具有很强的优势。 学习成绩排名没有很靠前,单看学习成绩并不那么优异。 信息时代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需要各种收集信息的手段,自我感觉人际关系网建立的不是很广,社会资源的拥有和利用率比强人要低。 公司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提高,更需要有经验人才。而对于刚毕业的我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的经验。 优秀的人很多,而机会不一定是均等的,这时就不单单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对个人发现机会、展示自己并把握机会能力的考验。 当今社会越来越显现出关系社会的特点,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会有更多的压力,来自家庭的还有周边环境的,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择业。 四、SWOT策略分析

十个核心概念是什么

十个核心概念是什么?怎么理解? 有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它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2、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来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另外可以获得一个结论,获得结论具有一般性。 3、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的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写实物,想象出实物的方位和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根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等。 4、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5、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6、运算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进行正确的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7、推理能力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8、模型思想是使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物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数学模型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然后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的形成模型的思想,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和应用意识。 9、应用意识说白了就是强调数学和现实的联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何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去解决现实中和其他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也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另一个数学问题。 10、标准里面提出创新意识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等。

政治理论(概念解释 辨析题 简答题目部分)

政治理论 (概念解释、辨析题、简答题部分) 一、概念解释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首先是一个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有用物品。 3、抽象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社会关系的经济范畴。抽象劳动是商品经济所特有的历史范畴。 4、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可见它的内容包括价值的决定和价值的实现,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反映着商品经济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剩余价值 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 6、可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消费掉了。这部分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工人再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的使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使原来的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7、实践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实践是社会关系的本质和基础。 8、人民内部矛盾 同“敌我矛盾”相对。一般来说,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它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包括工人阶级内部,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知识分子之间,农民阶级之间,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 9、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包括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感觉是人对事物的最初反映,是主体的感官对内外环境适宜刺激物的反映形式。它反映事物的表面的个别属性。 12、理性认识

企业核心竞争力(3)

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5~6月份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论文,业界普遍认为文章首次也是当前最具 权威性最具代表性地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eompe-tence/competency)的概念: “Thecollectiveleammgorganization.espcoiallyhowtocoordinatedi verseproductionskillsandintergratemultiplestreamsoftechnologi es。”国内的普遍翻译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知识,特别是如何协调 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知识。之后,国内 外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普及开来,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上巅峰,文献学和研究也充分证明了这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组织持 续有效地调控资源以适合外部环境,领先竞争对手,以创造超额顾客 价值来保持竞争优势的处于核心地位的关键水平。核心竞争力、形式 竞争力、竞争力优势是构成竞争力的三个层次,其基本逻辑关系应该是: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力的子集;竞争力是资源、环境、水平的函数:竞争力=f(资源,环境,水平)。 相对来说,竞争力是有形的,容易度量的,是具象的,是直接产生市 场竞争力优势的企业行为,如品牌、产品、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分 销渠道、独特资源、资本优势、开发水平等等;也可能是战略策划水平、组织惯例、企业文化、资本运作水平等等,最有可能是其一或其 中几种的协同。以宝洁公司在洗发水市场能够运作众多品牌的成功案 例为例,其优秀的差异化市场细分水平、强有力的市场媒体促销水平等,是其竞争力的形式;而针对中国市场独到的差异化概念策划,并 利用自身资源迅速将其转化为一组市场运作行为的水平,则是其策划 力和执行力的有机协同,是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恒基伟业自制了“呼机、手机、商务通,一个都不能少”概念后,便将一个不能再简 单的电脑卖红了大江南北,二者可谓异曲同工。

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之 “数据分析观念 ”解读

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之“数据分析观念”解读 在对“数据分析观念”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新、旧课标在“统计与概率”这一版块的要求与区别。原课标的核心词: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新课标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在“统计与概率”板块的核心词由“统计观念”改为“数据分析观念”。“统计观念”(旧):强调的是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数据分析观念”(新):改变过去这一概念含义较“泛”,体现统计与概率的本质意义不够鲜明的弱点,而将该部分内容聚焦于“数据分析”。 那么让我们来深入学习“数据分析观念”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在有关数据的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数据的某种“领悟”、由数据去作出推测的意识、以及对于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应用价值的体会和认识。 在课标当中,对于数据分析观念,有这样的描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 (二)为什么要学数据分析的观念? 数据分析是统计学里的一个核心内容。不论是统计还是概率,都要基于数据,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在进行预测的时,为了使预测更合理,也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数据分析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时需要收集数据,应用数据分析,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实际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的要求: 一是过程性(或活动性)要求:让学生经历调查研究,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通过数据分析作出判断,并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二是方法性要求: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三是体验性要求: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四)怎样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 1、让学生经历数据分析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全过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也就是说分析数据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常见的教学中,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都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只要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即可,而没有问一问为什么要做这些。 2、鼓励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方法,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得到一组数据我们要分析什么: ①、数据有什么特点? ②、数据怎样变化? ③、可以推测哪些情况? 3、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史宁中教授说:“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培养学生的随机

资料分析题常见概念辨析

资料分析题常见概念辨析 在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部分会涉及到一些概念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觉得不好辨析,往往会混淆,从而出错,接下来就来对一些常见的概念进行逐一的区分。 (1)量与率 资料分析中的数据均是以量和率两种形式体现的,量指有一定计量单位的绝对数,率指两个相关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一般为百分数。 例题:2011年某省广电产业实际创收收入达192.98亿元,同比增长32.33%。 例题中192.98亿元即为量,32.33%即为率。 (2)现期值与基期值 基期:统计中计算指数或变化情况等动态指标时,作为参照标准的时期,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叫做基期值。 现期:相对于基期而言的,是与基期相比较的后一时期。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叫现期值。 狭义上来讲,现期值指统计期的值,基期值指我们需要进行比较的时期的值。 例题:2011年末某省有线电视用户达1970.12,比上年末净增84.24万户。 此题中2011年为现期,现期值为1970.12,2010年为基期。并且给出增长量84.24万户。 (3)同比与环比 同比:以最大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现期数据与该期数据做比较。 环比:以最小的时间概念为标准向过去循环一个周期,现期数据与该期数据做比较。 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同比一般指与上年同一时期相比的情况,环比指与相邻的同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情况。 例题:2016年某量同比的话是与2015年该量的值做比较,不做环比比较。2016年5月某量的同比的话是与2015年5月的该量的值做对比,月份不变,年份向前推一年,环比是与2016年4月份该量的值做比较,年份不变,月份向前推一个月。 (4)百分数与百分点 百分点表示百分数作比较的单位,读作百分点。即百分数做差之后,用百分点来表示。在实际考察过程中,往往会在选项中同时设置了百分数和百分点的答案,那么同学们要注意区分,题干所要求的是一个相对量,还是百分数之间做差。

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辨析(一)

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辨析(一) 内容提要]本文拟从介绍民法学说中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的两种不同观点入手,揭示我国《民法通则》中所体现的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矛盾、缺陷,进而论述摒弃这一学说对于我国民事法律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可变更可撤销 一、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认识上的分歧 在《民法通则》颁布以前,对法律行为概念的概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法律行为视为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而从事的旨在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按照这一概括,法律行为的概念中既应包括有效的法律行为,也包括无效的法律行为,还应包括可撤销的法律行为和效力不确定的法律行为。另一类是将法律行为视为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而从事的,必将产生、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依此,法律行为只能是并且永远是有效的,产生法律效力的合法行为;无效行为、可撤销行为及效力不确定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行为。《民法通则》颁布后,我国许多学者转而接受“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的立法定义。但仍有不少学者认为,“表示行为,传统上称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旨在发生、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其特征是当事人有意识地要建立或变更、消灭民事法律关系,并通过一定的行为将内心意思表达出来。如果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有缺陷或者违法,即表示行为不合法,该行为就没有法律效力或可以依法撤销其法律效力,传统上称之为无效的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民法通则》中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概括法律行为的含义,“未能正确揭示法律行为的本质及其内涵和外延”。这一定义并不能将意思表示行为与观念通知行为和事实行为区别开,因为许多事实行为均属于合法行为,“例如遗失物之拾得,标的物之交付等”,它们“均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化,在当事人之间发生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效果”。 我国民法理论中对于法律行为概念上的理解是存在重要分歧的,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一部分学者认为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既然是合法行为,理所当然不能包括违法行为;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法律行为只是一种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至于它是否合法需作进一步判断,因而可以分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二、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质疑 究竟应仅将传统民法中的“有效的法律行为”称之为法律行为呢,还是应将具有设权意图的一切表意行为统称为法律行为。如果仅以前者为法律行为,当然应确认法律行为的合法有效性特征;但如果以后者为法律行为,则必然要确认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和设立法律关系意图为基本特征。 笔者认为,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观点,在法理逻辑方面存在诸多自相矛盾和理论缺陷。理由在于:以合法有效行为概括法律行为的含义无法解决有效行为与无效行为、效力可撤销行为和效力不确定行为之间的矛盾关系。 如果将法律行为仅仅理解为合法有效行为,则必然会产生这样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上述一系列处于中间状态的表意行为究竟是否属于法律行为;它们是否适用有关法律行为的规则;它们是否可发生法律行为之效力。假如确认此类“不合法”表意行为属于法律行为,则无异于否定我国民法中的法律行为概念;但如否认此类行为属于法律行为,则它们显然不应适用法律行为的有关规则,也不应发生法律效力,这同样会否认我国民法中的具体规定。 台湾学者郑玉波曾指出:“法律行为有无效、得撤销及效力未定等问题”,是无法回避的。试图以意思表示无效来代替法律行为无效并无实际意义,“意思表示虽不能概括法律行为,但法律行为毕竟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故意思表示无效时,则法律行为即不能有效力”。 依据《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只有合法的表意行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而依据第58

核心概念

关于数学“核心概念”“核心素养”“学科德育”浅析 山东省巨野县文昌路小学刘凤霞 【摘要】近来,不断有专家提出新的理念与学科术语,令老师们有些眼花缭乱。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应该教给教师辨析概念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传授概念,这样才能正本清源,真正明晰概念的真正内涵与外延。 【关键词】核心素养核心概念学科德育 【正文】 自从2011年新的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各种新理念也纷至沓来。就数学学科来说,从一开始的“十大核心概念”,到现在都在讨论的“核心素养”,以及近来我们山东省教育厅的课题中提到的“学科德育”。看到这些,很多老师迷茫了,几乎找不到方向感。也难怪,老师们的教学理念毕竟有限,这么多的新鲜名词纷纷压过来,确实有些招架不了。 为此,我们必须对此进行一下思路的梳理与概念的辨析,这样才能正本清源,以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一、梳理概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十大核心概念”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这十大核心概念在数学教材中大都独立存在,并且是螺旋上升的。

而数学核心素养则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个部分。 从“核心概念”与“核心素养”界定的范围来看,二者之间有很多相互交叉之处(如下图)。 “学科德育”是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出的“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它针对每一学科都制定了不同的德育目标,就数学学科来说,数学学科实施德育主要通过习题演算、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社会实践等活动进行,侧重于逻辑推理、实践反思、数学审美与道德品质的统一。主要包括“思维严谨”、“理性精神”、“数学审美”、“爱国主义”。 小学数学核心概念、核心素养、学科德育对照表

法律行为概念研究剖析

法律行为概念研究剖析 摘要:在比较法上,对法律行为理论及其制度的价值存在争议。本文从法学方法的角度,讨论何以在当时的德国会出现法律行为这一概念。文章认为,法律行为的概念与浪漫主义和精神科学对“理解”和“意义”的探求有关,而浪漫主义在法学领域推进的结果是历史法学派。最终创造法律行为的是理性法学派的体系化法学方法。在当时的德国,产生法律行为这一概念有某种必然性,这一根源在法学上,体现为罗马法学派与日耳曼学派的对立,但是更深刻的根源在于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 关键词:法律行为理性法学派历史法学派罗马法学派日尔曼法学派理解与意义 人们对逻辑的渴慕,把法学变成了数学,这不仅是错误的认识,而且还会误解法律。生活不因概念而存在,相反,概念因生活而存在。有权存在的,不是逻辑,而是生活、社会关系的需求以及对正义的感知;逻辑的可能或不可能都不是物质的。 -----耶林「1」 一、问题及其限定 一个比较法上的争议问题 “法律行为”(Rechtgeschaefte)一词是德国学者创造的法律术语。在英美法中找不到相应的词语。「2」法律行为理论在大陆民法的位置极其显赫。它被誉为“民法规则理论化之象征”;「3」“大陆法系民法学中辉煌的成就(the proudest

achievement)”。「4」庞德也指出,在罗马法中,决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媒介是“行为”。在大陆法系,这种“行为”主要是指法律行为。而在英美法,决定权利义务关系的主要是“关系”。「5」 如此重要的一个制度,在部分学者那里却遭到了猛烈的批判。这里以茨威格特和克茨《比较法导论》第2卷为例。在这本书中,他们猛烈地批判了法律行为制度: 学者贡献的法律行为原理的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在法律行为这一概念中,所有的交易只有一项因素是共同的,即“表示”(declaration)。但是,用法律行为来囊括所有的意思表示,这些意思表示是与物权移转行为(real acts)(比如德国法上的动产交易)、双务(synallagmatic)合同、财产让与行为、影响家庭身份的行为、有法律效力的单方意思表示联系在一起的,法律行为这一概念是概括不了的(overstrained)。……学习德国法的外国学生可能首先就要问:这些不同层次的抽象化之间的差别是不是真的必要。如果不诉诸如此一个整全的特别概念,是不是就不能处理相关材料、叙述相关规则了呢?有必要把法律行为、意思表示、合同和要约(合同的组成部分)区分开吗?……用比较法上的功能方法看,法律行为不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法律行为”是德国法上的一个人为概念。它虽然有阐释和体系化价值,但作为一个认知工具(a perceptual tool),它对于私法的社会秩序而言,并不是非常有用。「6」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模式—学习 光华管理学院 课后测试题(答案)

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模式 1.您感觉课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优化? (1)可以优化、简述课程理论概念。 (2)针对课程提出的成功模式提出具体案例分析。 2.通过课程的学习,哪些方面可以与实际业务工作结合?下一步您将如何行 动? (1)帮助公司培养、开发核心竞争力。 (2)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帮助下属培养、开发核心竞争力。 3.从课程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至少阐述三点? (1)使我掌握了几种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模式。 (2)通过学习几种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成功模式使我理解了如何开发、培养、整合核心竞争力。 (3)学以致用。 课后测试 单选题 1. 麦当劳的核心能力表现在√ A创新不止的精神和严格的人才选拔机制 B进行技术整合 C坚持合作、敬业、创新的核心价值观 D高度规范化和几种产业相互支持的整合能力 正确答案: D 2. 下列关于麦当劳模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它的经营方式是:快餐业+金融业+房地产业 B它的核心能力表现在高度规范化和几种产业相互支持的整合能力 C它的收入中90%是来自于快餐业 D在多元化经营方式中,其主业仍然是快餐业

正确答案: 3. 在麦当劳多元化经营方式中,其主业是:√ A快餐业 B金融业 C房地产业 D娱乐业 正确答案: A 4. 企业对其具有的能力进行整合,整合的最终目的是:√ A实现技术整合 B实现经营方式的整合 C实现管理和服务的整合 D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合 正确答案: D 5. 在20世纪的后50年,主要跨国企业的市场战略主要经过了如下哪种变化?√ A从打“固定靶”到打“移动靶” B从打“固定靶”、打“移动靶”到提前预见“移动目标”的市场战略 C从打“移动靶”到提前预见“移动目标”的市场战略 D从打“固定靶”到提前预见“移动目标”的市场战略 正确答案: B 6. 海尔借鉴美日的成功经验,因循国际大环境的发展趋势,提出了( ) √ A“打固定靶”的市场战略 B“打飞靶”的市场战略 C“打固定靶”和“打飞靶”相结合的市场战略 D“打静止靶”的市场战略

最新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界定资料

课题研究中“核心概念及界定”的写法 课题核心概念的写作 一、什么是核心概念 一般来说,我们经常把以下三种情况作为课题的核心概念。 ㈠课题名称中的特定概念 比如《“我能行”教育评价策略与方法的研究》,其中的“我能行”就是一个教育中的特定概念。 ㈡课题名称中的关键词 比如《小学童话教学中提高阅读效率的策略研究》,其中的“提高阅读效率”就是关键词组。再如《以“规范草稿”促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探究》课题中的“规范草稿”。 ㈢课题名称中公众表述不清的词组 比如《小学科学以探查促进学生交流的实践研究》探查是从外国引进的一个词组,也是没能成为公众理解的,他就是一个核心概念。 只有把握了核心概念,课题研究才能确保课题研究的方向更加准确科学。 三、怎样给核心概念下操作定义? ㈠着眼过程 例如在《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研究》中对核心概念“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从生成的过程角度来下操作定义的。 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是把学习的本质定位在立足个体资源,确保课堂整体交往的层面,学习中,教师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指导学生在小活动中展开自主探索行为,以获得生命潜能的不断开发与生长。 要能准确地理解这个概念,我们认为必须分析清楚以下几点: ⑴生长点是什么? 学生的“原知识、经验(包含体验)与优势”是自探性学习小事件得以有效生成的生长点。 ⑵生成的动力是什么?“课堂矛盾与个体需求”是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的动力。 ⑶生成的过程是什么?“整体交往”是自探性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过程的本质特征。 ⑷生成的终点是什么?“提升生命质量”是课堂学习小事件生成的最终目的。 ㈡着眼内容

例如在《基于统整理念的低年级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给统整概念下操作定义是从统整所包含的范围(内容)出发的。 统整 本课题的统整指的是教学资源的“整理”与“统筹”,核心是立足教材,确立目标,合理运用,有序呈现。具体包括教材内容的结构调整,学生经验与教材融合,课堂内容与课外资源衔接。 调整教材内容的结构,就是把一二年级“100以内加减法”组成一个大整体,重新编排,层层梯进。 学生经验与教材融合,是指教材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系统来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课堂内容与课外资源衔接,是指将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及时充实、整合、生成学习素材,使之具有互动性,将数学知识或生活情境、活动有机统整,引领孩子们与大脑中原有的“图式”联结起来,并在探索中循着自己的思维“舞步”,让情感、思维与技能同构共生。 ㈢着眼问题 例如在《以“规范草稿”促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研究》课题中,对核心概念“规范草稿”的定义是从草稿本身的属性出发设计的。 规范草稿 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发现学生不注意正确使用草稿,随意性大,书写习惯差,使用效率低,直接影响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规范草稿显得非常重要,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规范好草稿书写格式,规范好草稿的书写内容,规范好草稿的使用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有利于学业成绩提高的学习习惯。 ㈣着眼指标 比如在《小学童话教学中提高阅读效率的策略研究》课题中,核心概念是“提高阅读效率”,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从阅读效益的指标中生发出来的。 提高阅读效益 提高童话教学的阅读效率就是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学习童话时创设教学情境,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恰当的指导、督促、评价、激励等手段,激发学生多读、多讲、多写、多演童话故事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获得知识,锻炼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得以全面发展。 ㈤着眼文献

德国法律行为基础理论

法律行为基础瑕疵制度 ——德国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民法典的借鉴意义 阅读次数:1645 杨代雄 关键词: 法律行为基础瑕疵/法律行为基础欠缺/法律行为基础丧失/德国民法/我国民法典 内容提要: 法律行为基础瑕疵理论由厄尔特曼创立,经过学说的发展被德国的判例广泛应用,并于2002年被纳入《德国民法典》。法律行为基础瑕疵制度与我国现行民法中的重大误解制度、显失公平制度、附条件法律行为制度存在区别,并且具有充分的价值基础,因此,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引进此种制度。我国未来民法典对法律行为基础瑕疵制度应当实行分别立法的模式,将法律行为基础欠缺制度规定于总则编,将法律行为基础丧失制度规定于合同法编。 法律行为基础瑕疵制度是现代德国民法学说判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目前已经通过《债法现代化法》被纳入《德国民法典》,而且已对很多国家的民事立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当前正致力于制定一部现代化的民法典,但民法学界迄今却尚未给予法律行为基础瑕疵制度足够的关注。本文将对此进行初步探究,期望对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能有所助益。 一、德国法上的法律行为基础瑕疵制度 (一)法律行为基础瑕疵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法律行为基础瑕疵理论在德国可谓源远流长。1850年,潘得克吞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伯恩哈德o温德夏在《罗马法中的前提理论》(Die Lehre des r?mischen Rechts von der Voraussetzung)一书中曾经把双方当事人的某种共同观念视为法律行为的前提或者说默示条件,其欠缺或丧失将导致法律行为失效。[1](P261)但尚未对此形成清晰明确的概念,尤其是尚未把法律行为的前提与意思表示内容明确区分开来。[2](P70-71)因此,温德夏的前提理论只能算是法律行为基础瑕疵理论的萌芽。真正为法律行为基础瑕疵理论奠基的是保罗o厄尔特曼(Oertmann)。1921年,厄尔特曼在《行为基础(Gesch?ftsgrundlage)》一书中明确提出法律行为基础之概念。他认为,在一项法律行为中,如果一方当事人将其效果意思(Gesch?ftswille)建立在某种观念的基础之上,此种观念对于相对人来说不但是可认知的(erkennbar),而且(事实上)相对人已经知悉同时并未提出异议,那么,此种观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何谓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发表在1990年的5月到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the havord business review)上) 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看来,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有助于公司进入不同的市场,它应成为公司扩大经营的能力基础。其次,核心竞争力对创造公司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价值贡献巨大,它的贡献在于实现顾客最为关注的、核心的、根本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短期的好处。最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和模仿的。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说的那样:“创新(能力)是海尔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它不易或无法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竞争)能力”、“核心竞争优势”,指的是组织具备的应对变革与激烈的外部竞争,并且取胜于竞争对手的能力的集合。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身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战略的结果。 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的企业某种关键资源或关键能力的组合,是能够使企业、行业和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现实或潜在竞争优势的动态平衡系统。 核心竞争力通俗的讲就是一种独特的,别人难以靠简单模仿获得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一经提出就一直是热门话题!众多的管理专家、企业领袖、咨询顾问们都对其做了众多的论述。斗胆也来谈谈自己关于企业竞争核心的一点认识。张维迎老师曾对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做了总结认为“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留不掉”五个特点。后来有专家加了第六个“变不了”。我们暂且不管他那么多特不特性的,太复杂了。 不同的企业在总结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总会有以下这么多可能的回答:技术能力、创新力、文化、人才、品牌或者管理能力……太多了。基于这些回答我们都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案例在反驳,最后发现都是靠不住的,或者最后自己也说不清楚了。没有办法了最后就会得出一大堆不同因素的组合,如战略、人本、文化,资金、技术、品牌,渠道、品牌、管理……来来去去发现公司的方方面面都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而企业不断壮大的本质却依旧不能明确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