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

姓名学号得分

A.元素种类B.原子数目C.分子数目D.各物质的总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铁生锈后其质量将()

A.增加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3.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3gC和8gO2生成11 gCO2B.2gC和4gO2生成6gCO2

C.4gC和5 gO2生成9gCO2D.5gC和9gO2生成14gCO2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光淀粉+氧气,据此可知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碳、氢B.碳、氧C.氢、氧D.碳、氢、氧

5.对于方程式4Al+3O2点燃2Al2O3的下列说法正确是()

A B.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铝

C.4个铝原子加3个氧分子等于2个氧化铝分子

D.27份质量的铝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02份质量的氧化铝

6.n 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m g,则放出氧气的质量为()

A.(n-m)g B.(m+2)g

C.(m-2)g D.(n+2-m)g

7.由化学方程式CxHyO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A.1、2、3B.2、4、1 C.4、8、2D.4、4、1 8.下列四个反应中C的化学式为A2B5的化学方程式为()

A.2AB2+B2 == 2C B.3AB2 +B2 == 2C

C.4AB2 +B2 == 2C D.AB2+4B2 == 2C

9.“齐二药”假药事件是将“二甘醇”用于药品生产造成的。“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

如下反应:C

4H

10

O

3

+4O

2

=2X+3H

2

O,而导致人中毒。X的化学式为()

A. C

4H

4

O

8

B. C

2

H

4

O

4

C. C

2

H

2

O

2

D. C

2

H

2

O

4

10.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

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 + 9O24CO2 + 2X + 6H20,则X 的化学式为()

A.SO3B.SO2C.CO D.H2SO4

11.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 === 3N2+4H2O+2CO2。则其化学式是()A.C2H8N2B.N2H4C.CH4D.C6H7N

12.若3.2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该物质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 D.该物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8g

13.红磷在某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燃烧,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有物质总质量(m)与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

A.

14

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l B.4∶3 C.5∶l D.5∶2 15.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gA与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4 g B.8 g C.11.4 g D.6.2 g

16.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

C.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6 g

1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A.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B.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42g

C.反应生成乙和丁的质量比一定为5︰8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0g

18.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2NaI+Cl2==2NaCl+I2”是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单质的反应方程式,它属于()

A.置换仅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共34分)

1.(4分)在化学反应中,由于没有改变,没有增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必然相等。

2.(4分)在4P+5O2 点燃2P2O5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每124份质量的磷可跟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并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2分)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 ===

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硝酸的化学性质:;(2)判断X的化学式:;

4.(4分)下列化学方程式是某学生在一次作业中书写的,请你判断它们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加以改正。

①H2

O H2↑+ O2↑

②2HgO Hg2 +O2↑

③C + O2CO2↑

④Al+ O22AlO 2

5.写出或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利用镁条燃烧制造照明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红磷燃烧制造烟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5)铝跟稀硫酸反应:;

(6)C3H8+ O2CO2+ H2O;

(7)FeS2+ O2Fe2O3+ SO2 。

6.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 试回答:

(1)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一种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

⑴在高温条件下,用H2与FeCl2反应,可生成“纳米铁”和HCl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纳米铁”在空气中受撞击时会燃烧,其反应与铁在纯氧中燃烧相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生成水和氯化钠)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1分)。(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点燃

(3)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

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

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

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的结论正确的,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3分)

(5)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3分)

三、计算题:(8分)

1.在实验室里加热30g KClO3和2g MnO2的混合物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2.4g,求:(1)生成氧气的质量;(2)生成KCl的质量。

2.工业上用含5吨含Fe2O3 为84%的赤铁矿最多可以炼得含杂质为2%的生铁(主要成分为铁)多少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 O +Fe2O3 高温2F e + 3C O2)

3.若将6.5g不纯的金属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21g氢气,则其中混有的金属不可能是()A、镁;B、铝;C、铁D、铜

4.若将锌和铁的混合物18.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0.6g氢气,则该混合物所含的锌和铁的质量分别为g和g(第3、4题为附加题,答对加3分)

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精选》(含答案)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 A.2:1 B.4:8 C.1:8 D.1:16 2.电解54克水,可得到氢气() A.6克B.3克C.1.5克D.8克 3.化学反应:A+2B=C+D,5.6克A跟7.3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克C。现要制得0.4D,则所需A的质量为() A.5.6克B.11.2克C.14.6克D.无法计算 4.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A.27:32:102 B.27:16:43 C.4:3:2 D.9:8:17 5.用氢气还原+2价金属氧化物a克,得到金属b克,则该金属的原子量是() A.16b/(a—b)B.4(a—b)/ b C.4b/(a—b)D.b/16(a—b) 6.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Mg B.Al C.Zn D.Fe 7.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三氧化二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 B.27:24:43 C.4:3:2 D.108:96:204 8.4克氧气可跟()克氢气完全反应。 A.1 B.0.5 C.2 D.4 9.3克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可得氧化镁()克 A.10 B.6 C.5 D.12 10.在化学反应中,6克与足量的反应后,得34克,则化合物中,A、B两元素质量比() A.17:4 B.14:3 C.14:7 D.14:17 11.用铝和铁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得到2克氢气,则消耗铝和铁的质量比为()A.1:1 B.27:28 C.9:28 D.3:2 12.2.3克钠、2.4克镁、2.7克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按钠、镁、铝的顺序得到氢气的质量比为() A.1:2:3 B.1:1:1 C.2:3:1 D.3:2:1 13.相同质量的钠、镁、铝、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比是()A.1:2:3:2 B.2:3:2:1 C. 14.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还原8克氧化铜,应该通入氢气的质量是() A.小于0.2克B.等于0.2克C.大于0.2克 15.托盘天平调至平衡,在两盘烧杯中各盛98克10%的硫酸,向两边烧杯中同时分别加入足量Mg,Zn欲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加入Mg和Zn的质量分别是() A.3克Mg,3克Zn B.1克Mg,1克锌 C.7克Mg,7克Zn D.5克Mg,5克Zn 16.8克在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_______克() A.56克B.64克C.72克D.60克 17.制取71克五氧化二磷,需要磷_______克,需要烧氧气_______克() A.30克30克B.30克40克C.31克40克D.40克31克 二、填空题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FeCl 2读作氯化亚铁;SO 2读作二氧化硫 B .3H 只有微观意义;C 60表示60个碳原子 C .NH 4NO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D .2 2Mg+O 2MgO 点燃,可读作每48份质量的铁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0 份质量的氧化镁 2.25℃时,某气态碳氢化合物与氧气混合后装入密闭容器中,经充分反应后,又恢复25℃,此时容器内气体分子是反应前的一半。再经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容器内几乎成真空。此碳氢化合物可能是( ) A .CH 4 B .C 2H 6 C .C 2H 2 D .C 3H 8 3.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cC+d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计量数a 与b 之和一定等于c 与d 之和 B .若A 和C 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反应物A 和B 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 和D 的质量比 D .若取xgA 和xgB 反应,生成C 和D 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4.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反应中 X 、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 C .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 D .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 5.向一定量的锌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下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m 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则m 不可能表示( ) A .溶液总质量 B .消耗锌粉的质量 C .生成ZnCl 2的质量 D .生成H 2的质量 6.对化学反应:M+H 2SO 4=CaSO 4↓+2N 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N 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 .相对分子质量:M >N

初中化学方程式练习题完整版

初中化学方程式练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

化学方程式的专项练习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在空气中受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铝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加热氯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一)最小公倍数法: 1、Al+O2——Al2O3 2、Al+Fe3O4——Fe+Al2O3 3、Fe+O2——Fe3O4 4、Al+MnO2——Mn+Al2O3 5、N2+H2——NH3 6、Al+H2SO4——Al2(SO4)3+H2 (二)观察法: 1、CO+Fe2O3——Fe+CO2 2、C+Fe2O3——Fe+CO2 3、CO+Fe3O4——Fe+CO2 4、C+Fe3O4——Fe+CO2 5、H2+Fe2O3——Fe+H2O 6、H2+Fe3O4——Fe+H2O 10、H2+WO3——W+H2O11、CO+O2——CO2 12、Fe+H2O——H2+Fe3O413、Al(OH)3+HCl——AlCl3+H2O (三)奇数配偶法: 1、FeS2+O2——Fe2O3+SO2 2、C2H2+O2——CO2+H2O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应用及化学方程式书写均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熟石灰改良长期施用硫酸铵的酸性土壤: B.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 C.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 D.误食氯化钡用泻盐(硫酸镁)来解毒: 2 . 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氢氧化钠溶液 C.实验室用稀硫酸和块状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硫酸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等 3 . 下列实验操作基本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B.pH小于7的降雨一定是酸雨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6 . 有些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设计中,正确的是() A.制备气体前,先往装置中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 C.稀释浓硫酸时,先往容器中装水,后慢慢倒入浓硫酸 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沾上被测溶液 7 . 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A.由紫色到红色B.由无色到蓝色C.由蓝色到绿色D.由红色到蓝色 8 . 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完整版)九年级图像类化学方程式计算题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计算专题-图像类 1、在一烧杯中盛有24.3g Na2SO4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水 使Na2SO4和NaCl全部溶解。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 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 (2)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3)计算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 Na2CO3和Na 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 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 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 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3、在一烧杯中盛有11.4g Na2CO3和Na2 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 94g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 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49g稀硫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 (2)当滴加稀硫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 (3)当滴加了49g稀硫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 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4、某实验小组同学完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对回收的100g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不含其他杂质)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该混合溶液放入烧杯中,再滴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的 关系如右图所示。 (1)滴入碳酸钠溶液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开始有生成,后来生成。 (2)当滴加碳酸钠溶液到B点时溶液的溶质是 (3)反应到达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5、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钙试样中Ca(OH)2的含量(含有的杂质为CaCO3),共做了3次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试样分别与同一种稀盐酸反应,所得相 第1次第2次第3次 所取试样的质量17.4 g 17.4 g 17.4 g 所取稀盐酸的质量80 g 100 g 120 g 生成CO2的质量 2.64 g 4.4 g 4.4 g (1)在第次实验中,反应容器内有白色固体剩余。 (2)原试样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经测知,第2次实验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通过计算求出实验所取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计算结果精确至0.1%) 6、实验室里有一瓶固体烧碱因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部分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这瓶烧碱的纯度,称取该样品5g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至沉淀完全。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 如图所示,请计算该烧碱样品中: (1)碳酸钠的质量。 (2)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易错(难)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元素钴有多种化合价。将11.9gCoCO3在纯净氧气中加热可得到8.3g钴的氧化物,则CoCO3在纯氧中受强热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A.CoCO3+O2强热 CoO3+CO2B.2CoCO3+O2 强热 2CoO2+CO2 C.4CoCO3+3O2强热 2CoO3+4CO2D.4CoCO3+O2 强热 2Co2O3+4CO2 2.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生成物的质量比为7:22 D.反应物均为氧化物且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结论正确的是() A.丁的式量为18g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4.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 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 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 5.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能放出巨大的能量,化学方程式为 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X的化学式为CO C.偏二甲肼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14:1 6.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 A.Z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经典

化学方程式练习题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答案】B 【解析】 A、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两种元素,错误; B、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正确; C、反应物中有两种单质,错误; D、如图所示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后,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不是1:1,错误。故选B。 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36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100-52-3=45,故A错误; B、反应后W质量是0,是反应物,氧气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增大,都是生成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分数都增大,说明W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的碳元素、氢元素来自于W,因此W中含有碳

元素、氢元素,W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即W中不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故D错误。故选C 3.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使其恢复为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H2O2),发生如下反应:PbS+4H2O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PbSO4B.PbSO2 C.PbSO3D.PbHSO3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油画上的白色含铅颜料经过一段时间会变为黑色的硫化铅(PbS)。使其恢复为白色的方法是蘸涂双氧水(H2O2),发生如下反应:PbS+4H2O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PbSO4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在化学反应A+B2=2C中,已知20g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C。已知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20B.32C.48D.96 【答案】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20gA和B2充分反应生成30gC时参加反应的B2质量应为:30g- 20g=10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x,则 A+B2=2C 32 2x 10g 30g 3210 230g x g x=48 答案:C。 点睛: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B2的质量,进而确定了B2和C的质量关系,然后依据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求解即可。 5.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化醇(C2H5SH)。乙硫化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2C2H5SH+9O24CO2 +2X+6H2O,则X 的化学式为 ( ) A.CO2B.SO3C.H2SO4D.SO2 【答案】D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优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一、初中化学利用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14:11 C.丙的化学式为CH3O D.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2.宏观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微观世界更是充满了神奇色彩。微观思维是化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知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和乙两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丙物质中所含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3.现有下列四组物质:①乙炔(C2H2)和苯(C6H6);②乙烷(C2H6)和乙醇(C2H6O);③丁烷(C4H10)和乙醚(C4H10O);④甲苯(C7H8)和甘油(C3H8O3)。当总质量一定时,各组中的两种物质无论按何种质量比混合,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均相同。符合该条件的共有 A.1组B.2组C.3组D.4组 4.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学习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 aA+bB═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若取xgA和xg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5.物质X的化学式为H2C2O4,可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 bH2O↑+cCO2↑+dY↑取45g 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9g,另取45gX,在t℃完全分解,产物通过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增重31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气体Y不与浓硫酸或碱石灰发生反应)() A.CO2的质量为22g B.气体Y的质量为14g C.化学方程式中b∶c=1∶1D.气体Y可能为甲烷 6.关于化学反应2X+Y=2Z的叙述正确的是()

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题(一)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P 31 Zn 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第Ⅱ卷的表格中。) 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A.①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①④⑥ D. ①③⑤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 不能确定 3.化学方程式3Fe + 2O2Fe3O4可读作()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 氮元素和氧元素 B. 氢元素和氧元素 C. 氮元素和碳元素 D. 氮元素和氢元素5.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S + O2 SO2↑ B. 4Al +3O2 2Al2O3 C. P + O2PO2 D. Mg + O2 MgO2 6.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H2CO3== CO2↑+H2O B.2HgO2Hg+O2↑ C.2H2O22H2O+O2↑ D.Mg+CuO Cu+MgO 7.以下反应中.有一种元素从+2价变为0价的是 ( ) A.S+O2SO2 B.2Mg+O22MgO C.CuO+H2Cu+H2O D.2H2O2H2↑+O2↑ 8.化学方程式a C2H2+ b O2c H2O + d 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 A.15 B.14 C.13 D.10

最新 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化学方程式测试题及答案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D.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答案】B 【解析】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正确; B、同种元素原子核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错误; C、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正确。故选B。 2.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 D.1个X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的原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不同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由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反应物无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故B错误; C.原子守恒可知,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即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 正确; D.X中含1个大黑球和2个小白球,有2种不同原子,故D错误; 故选:C。 3.图反映了某个化学反应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 .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 D .t 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从0到t 1时间内丙物质逐渐减少,甲乙两物质逐渐增加。所以,丙为反应物,甲、乙为生成物,该反应分解反应,描述错误; B 、甲的生成量比乙多,但分子个数不知,相对分子质量甲不一定比乙大,描述错误; C 、 丙是反应物,甲和乙是生成物,描述正确; D 、t 1时,参加反应的丙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描述错误。 故选C 。 4.将CO 和CO 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原混合气体中CO 和CO 2的质量比为 A .14:11 B .11:14 C .11:7 D .7:11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Ca (OH )2+CO 2═CaCO 3↓+H 2O ,分别设出CO 和CO 2的质量,利用生成的沉淀质量恰好等于原混合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列出等式,进行解答。 【详解】 解:设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为x ,CO 2的质量为y , 100=44 y x y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测试题

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 习题精选(一) 1. 下图是身边一些物质的 pH,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胃酸过多的病人不宜多吃柠檬 B. 食用的酱油显酸性 C. 西瓜属于碱性食品 D. 橘子的酸性比牛奶强 A. 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与高锰酸钾,反应过程中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 B. 向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过量烧碱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 C. 向盛有10g 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水配成 100g 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 D. 将质量分数为20 %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3. 向一定量的Ba (OH 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 H 2SO 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 其中错误的是( 4. 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 pH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射入 一种叫蚁酸(具有酸的性质)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瘙痒甚至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 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水的就■ ‘E D 0^ ---------- 人* A 01——V_ H :SO 血 人粒 H :SO*taA!|l 2?下图中的四个图像分别代表对应的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反硏时何d 8 C ? 质備■井 ?%

pH 3971012 A. 牙膏或肥皂水 B. 食盐水 C. 火碱液 D. 食醋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定温度下,NaCI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 B. 铜和氯化银反应生成银和氯化铜 C. 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D. 酸跟碱作用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6. 下面是某学生的一些实验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2. 05gNaCI固体 B. 用量筒量取5. 28mL稀硫酸 C. 用pH试纸测得某种稀氢氧化钠溶液的pH为& 8 D. 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至约占酒精灯容积的1/2处 7. 往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完全中和时为止,溶液的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某学生在研究工业废水的利用中,把一瓶含氢氧化钠的废水的米取的 下列方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 往废水中滴加石蕊,再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稀释至无色 B. 往废水中滴加石蕊和盐酸,至溶液显紫色 C. 往废水中滴加石蕊和盐酸,至溶液显红色 D. 往废水中滴加石蕊和盐酸,至溶液显蓝色 9.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 5~4. 5;苹果汁2. 9~3. 3;牛奶6. 3~6. 6; 鸡蛋清7. 6~8. 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 pH值调至小于7所

初中化学方程式、计算题专题练习题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计算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1)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内加入适量的稀硫 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3价铁盐与铁粉在溶液中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铁盐.现往生锈的铁粉中加入稀盐酸,过一会儿有气泡产生,反应后铁粉有剩余,最终得到一种浅绿色溶液.写出整个实验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把NO还原为氮气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扑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这句话所指的是: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 (1)这句话中所指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纳米材料”特指粒径为1——100nm的颗粒。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几乎涉及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催化转换器”(内含催化剂)。现有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的一种催化剂,可使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两种无毒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写出CO和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国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和石油,产生的SO2遇到雨水成为酸雨。目前有一种较有效的方法,即用直升飞机喷洒碳酸钙粉末,脱硫效果可达85%,碳酸钙与SO2及空气中的氧反应生成硫酸钙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明石灰浆在空气中也可吸收SO2生成硫酸钙和其他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N5的分子极不稳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通常状况下,它采取爆炸式的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向高空发射1吨设备,运载火箭需消耗液氢5吨,若使用N5做燃料,这一比率可以改变。假若你是科学家,想采用N5做燃料来发射火箭,则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要洗去烧水用的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含CaCO3和Mg(OH)2],可加入醋酸除去,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CH3COOH===(CH3COO)2Ca+H2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加入的醋酸不能过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8.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可在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因为它能与CO2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另一种产物加盐酸后能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9.石油资源紧张是制约中国发展轿车工业,尤其是制约轿车进入家庭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开始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即在汽油中加少量乙醇,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车用乙醇汽油的推广还有_______优点。 10.可溶性钡盐会使人中毒。如果误服氯化钡,可用泻盐硫酸镁解毒,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胃镜检查时用硫酸钡作“钡餐”以便于观察,但不能用碳酸钡作“钡餐”,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初三化学方程式测试题

化学方程式检测试题 (测试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P :31 Ca 40 O :16 H :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质量总和 ⑤物质的种类 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①③④⑥ D.①③⑦ 2、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 2 B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 、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 、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3、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 ( )与B ( ) 反应生成C ( )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 、B 、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为( ) A .1:1:1 B .2:2:1 C .2:1:2 D .1:2:3 4、在化学反应A+B=C+D 中,若12 g A 与一定量的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 g C 和2 g D ,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 ) A .8 g B .18 g C .28 g D .30 g 5、下列化学反应可用右图表示的是 ( ) A .H 2CO 3 △ CO 2↑+H 2O B .2H 2SO 3 + O 2 ===2H 2SO 4 C .2HClO 2 HCl+O 2↑ D .CaCO 3 高温 CaO+CO 2↑ 6、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 .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 .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7、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 2H 5OH + 4CrO 3 + 6H 2SO 4 = 2X + 2CO 2↑+9H 2O,反应中红色的CrO 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 ,则X 的化学式为( ) A 、Cr 2O 3 B 、CrSO 3 C 、Cr 2(SO 4)3 D 、Cr 2S 3 光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一)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测试卷(一) 酸和碱 (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得分 1.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粒子是( ) A. H+ B. OH- C. H2O D. H 2.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通常情况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 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3.人体内的一些液体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血浆7.35~7.45 B.胆汁7.1~7.3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4.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铁粉 D.pH试纸 5.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的标签如图所示,这瓶试剂中的溶质可能是( ) A.单质 B.氧化物 C.碱 D.盐 6.下列变化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 7.洗涤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过程,下列洗涤方法错误的是( )

【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一、化学方程式选择题 1.浓硝酸易挥发,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如下反应:4HNO34X↑+O2↑+2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NO2B.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4: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氢原子:4,氮原子:4,氧原子:12;反应后除X外,氢原子:4,氮原子:0,氧原子:4,4X中应含有氮原子的个数为:4-0=4,应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12-4=8,应含有氢原子的个数为4-4=0, X的化学式为NO2,选项A正确; B、在HN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选项B正确; C、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 D、硝酸中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16×3)=1:48,选项D错误。故选D。 2.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未发生变化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 【答案】D 【解析】 A、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错误; D、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正确。故选D。 3.长途运输鱼苗时,为了防止鱼苗缺氧,常在水中加入物质X,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最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中考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取碳酸钙和硫酸钡的混合物15.0g 于烧杯中,将150.0g 的稀盐酸平均分成三次加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与烧杯中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混合物中硫酸钡的质量为________g ; (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结果精确到0.1%) 【答案】5 10.5% 【解析】 【分析】 【详解】 (1)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而硫酸钡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最终剩余固体的质量是硫酸钡的质量。故答案为:5; (2)由图分析可知,10g 碳酸钙恰好和100g 的盐酸反应。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x 。 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1114410g x y 10011144==10g x y ↑ 解得x=11.1g ,y=4.4g 。 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为:10g+100g-4.4g=105.6g 。 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1.1g ×100%10.5%105.6g ≈。 2.漂粉精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化学式: Ca (ClO )2] ,其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 222222Ca(OH)2Cl CaCl Ca(ClO)2H O +=++请计算: (1)次氯酸钙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 (2)生产28. 6t 次氯酸钙理论上需要氯气的质量_______。 【答案】+1 28.4t 【解析】 【分析】

(1)次氯酸钙[化学式:Ca (ClO )2]中钙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2)]×2=0.x=+1。 (2)设生产28.6t 次氯酸钙理论上需要氯气的质量为y 222222Ca (OH )2Cl CaC1Ca (ClO )2H O +=++ 142 143 y 28.6t 142143 =y 28.6t y=28.4t 答:生产28. 6t 次氯酸钙理论上需要氯气的质量28.4t 。 3.在一烧杯中盛有由 Na 2CO 3和 NaCl 组成的固体混合物 20g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分析曲线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A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B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 pH ___________7(填 “>”或“=”或“<”)。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 【答案】NaCl < 47% 【解析】 【分析】 【详解】 (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A 点后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所以A 点为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为 NaCl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 点时,盐酸剩余,溶液显酸性,所以烧杯中溶液的 pH <7; (2)A 点后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所以A 点为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的HCl 的质量为73g×10%=7.3g ,设消耗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 2322=10673x 7Na CO +2HCl 2N .3aCl+H O +CO g x 106=7.3g 7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单元达标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Cl:35.5Ca:40Fe:56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 35分) 1.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A.硫酸B.盐酸C.氢氧化钠D.熟石灰 2.人体中一些体液或排泄物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0.9~1.5 B.唾液6.6~7.1 C.尿液4.7~8.4 D.胰液7.5~8.0 3.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其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烧碱溶液C.浓盐酸D.过氧化氢溶液4.芋艿(俗称毛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厨房中的物质止痒效果最好的是() A.食醋B.料酒C.纯碱D.食盐水 5.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6.关于固体氢氧化钠和浓硫酸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都能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相同的离子,性质相似 B.都有强烈的腐蚀性 C.都需要密封保存 D.溶于水时都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7.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下列实验活动: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 计(测pH的仪器)每隔5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对测定结果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在测定期间,该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 B.该雨水对农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C.若在17:40测定,pH一定小于4.85 D.pH=4.95与某些工厂排放的酸性气体有关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B.将镁条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出现白雾 D.向盛有氧化铜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呈蓝色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Fe2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CaO、NaOH固体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作干燥剂 C.浓盐酸、浓硫酸都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浓度都会变小 D.氢氧化钙、氢氧化钡都是可溶性碱,其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10.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11.某些金属氢化物与水反应可生成碱和氢气,如CaH2+2H2O===Ca(OH)2+2H2↑, NaH与CaH2的化学性质相似,则将NaH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生成的新物质为()

初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常见计算题

初中化学计算题分类 初中化学计算题的类型有多种,其中包括化学式计算、化合价计算、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计算、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简单综合计算、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等,下面针对2007、2008两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的计算题进行一下归类: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2008 甘肃兰州)锌是人体健康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01%)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服用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简写出解题过程) 2、(2007 甘肃兰州)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2)计算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3)计算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

(4)计算1kg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 g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2008 四川)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3CH(NH2)COOH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 (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2、(2008南京市)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氰精中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第三种类型: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1、(2007徐州市)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1)30g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2)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3)请你根据下表中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出每天至少应摄人多少克下列食物才能满足你对蛋白质的需求(可以只摄取一种食物,也可同时摄取几种食物)。 2、(2008 烟台市)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体系,许多农户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有效解决了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提高了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小明家种了一片麦子,经农科人员测定该片土壤需补充钾元素39kg,氮元素42kg。请你帮小明算算,至少需购买硝酸钾、硝酸铵各多少千克? (二)有关化合价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