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5册语文 第五单元电子教案

苏教版第5册语文   第五单元电子教案
苏教版第5册语文   第五单元电子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

学科数学(第一册) 备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第周月 日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 第一课时6、7的认识(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39~4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难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会写6、7。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 友?”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 0、1、2、3、4、5(学 生齐数)。 2、5添上1是几?(6)6添上1是几?(7)。今天这节课我们 就来认识这两个数字宝宝。(板书:6、7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 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二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 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 (3)交流、汇报。(4)小结。 师:同学们这样的数数方法真好,我们大家一起再来数一数 (5)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A、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 B、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 C、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 2. 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 (2)摆一摆:小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 图形,并上台展示,说一说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进 一步加强认识。 (3)说一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室有那些物体的数 教后 修改

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听力部分(5分) 1、听读录音填空。 (1)本段话介绍了玻璃,它的作用是。 (2)被人们称为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 (3)这段话分别运用、两种说明方法。 二、笔试部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zhǎo zé biàn zī nuò yán wēi xié dǎ dǔ ()()()()() méi kuàng shuāi jiāo zhú kuāng jiān bǐng wāi xié ( ) ( ) ( ) ( )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4分) 挨.(āi ái)饿撒.种(sā sǎ)瘦.小(sòu shòu)秋.浦(pú pǔ) 担.心(dān dàn)空.白(kòng kōng)挑.煤(tiāo tiào)牲畜.(xiù chù)3、比一比,再组词。(6分) 矿()绑()赌()炉()郎()辫()旷()梆()堵()护()朗()辩()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浑浊——()杂乱——()美丽——()欺侮——()出现——()清楚——()炫耀——()商量——()5、按要求写句子。(9分) (1)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修改病句) (2)看到我一头倒在床上,一动不动,母亲怎能不心疼?(改为陈述句) (3)星星在厚厚的云层里。(改为拟人句) (4)这间屋子很小。(改为夸张句) (5)小明说:“我不喜欢吃糖”。(改为转述句) (6)骆驼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缩句)

(7)我们都信任她。(改为反问句) (8)星期天天气好,星期天我们去野游。(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9)读了这本书,我收获很大。(改为双重否定句) 6、翻译下面的句了。(4分) (1)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 (2)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7、填空。(5分) (1),歌曲动寒川。这首诗的题是,作者是唐朝诗人。 诗中赞美了。 (2)《蜂》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中的、 赞颂了,并讽刺了。 (二)阅读理解与感悟。(23分) 1、阅读语段,按要求做题。(8分) 十年以后,他们又回到那里。现在他们已成了三个刚强、健康的小伙了。他们相互看看,心里充满了喜悦。泉井和从前一样,静静地冒着晶莹的凉水。周围的树木茂盛起来了,向大地投下浓荫。这里增加了许多通向四面八方的林荫小路,这都是人们来这里取水或者来这里解渴踩出来的。潮湿的沙土上布满鸟爪的痕迹,草地上留下了野象和羚羊的脚印。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刚强——()茂盛——()潮湿——()(2)从这段话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井水发挥了作用?用“——”画出。(1分) (3)小伙子们为什么心里充满了喜悦?(2分) (4)你怎样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这句话?(2分) 2、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15分) 半吨煤 我上初二时,每月的零用钱是5块,即使在物价便(pián biàn)宜的1987年,也做不了什么,因此,那时的我很想挣点钱,为自己买双球鞋。 就在这个时候,机会来了。 亲戚用车送来半吨煤,卸在一块空地上,为了把煤运上30多级台阶,再把它倒进坡顶上的煤棚,父亲让我守着煤堆,自己找民工去了。我问一旁的母亲搬运需要多少钱母亲说是15块我立刻说为什么不找我来做 觅工失败的父亲皱着眉头回来,一听母亲的转述,他喜笑颜开地拍拍我,答应(yīng y ìng)我们俩人一块干,15块钱全归我。“这桩生意好极了!”当时我就想,和父亲拉了勾,生怕他反悔。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 全册

《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低段教学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

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人教版语文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下第五单元教案 18 将相和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出示课题。理解:“和”,就是和好。 2、质疑激趣。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将”和“相”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为什么和好? 二、初读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3、快速浏览全文,把“将”、“相”的名字用________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 三、理清层次 1、这三件事情分别用了哪几个自然段来叙述的?根据提纲给课文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2、交流。 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 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 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四、深入研读 1、你觉得廉颇和蔺相如由和转向不和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开始写到了不和。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去!”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从廉颇的话中能读懂些什么?(廉颇内心的不

满……)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有一天会闹僵,到那时,赵国可能将国将不国了。你现在的任务是劝服正在气头上的,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廉颇。为了劝好,老师建议大家读读全文,看看蔺相如是不是真的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 3、出示学习提示: (1)学习任务:一边读一边感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2)学习建议:建议大家先划出重点句子或重点词揣摩人物特点,并感情朗读,然后采用摆事实或讲道理的方法,来说服廉颇。 (3)友情提醒:你可以直接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蔺相如的特点;也可以从赵王和秦王的表现跟蔺相如作对比,从而体会蔺相如的特点。 4、学生自主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感悟体会 1、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了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 (1)“蔺相如看到这种情形,直到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大王,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说着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①自由读这段话,从中你发现了蔺相如得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指给您看”这是有谋;“我的脑袋和璧就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这是有勇。 ②体会蔺相如在说这些话时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说的话。 (2)“蔺相如一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蔺相如也叫人记下来,所在渑池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①读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境。 ②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得什么特点? “我就跟你拼了”——舍身救主 “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为赵王击缶。”——不畏权势 三、角色体验 1、导入:廉颇猛然醒悟到自己的错误。于是有了动人的负荆请罪这一幕。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自我评价[人教版]

第五单元自我评价 姓名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ǎnɡliào t?nɡài duōkuīzìháo zúɡòu shūsònɡ()()()()()()qiúyuán xùn sùyáo yuǎn jiān shìlìhài xiaqì()()()()()()ɡēn zōnɡtán xiào fēnɡshēnɡwúbiān wú jì bào tiào rú léi ()()()()二、辨字组词 境()闲()喂()讯()援()谈()镜()闭()偎()迅()暖()淡()盯()厉()散sàn()难nán()铺pù()钉()历()s?n()nàn()pū()三、填字成词 沙漠之()自强不()()辱负重始()如一飞沙()石()在千里义无反()坚定不()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沙漠旅行,小骆驼明白了驼峰();又大又厚的脚掌();眼皮上的两层睫毛()。小骆驼感到挺(),现在可()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2、台风(),像头(),呼呼地()。 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树木(),人们(),一点也不()。 3、通过《水上飞机》的学习,我知道飞机有()机、()机、()机和()机等。 五、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弯弯的月亮像()。2、大象的耳朵像()。 3、蝴蝶花多么像()。4、南京长江大桥像()。 5、金黄色的麦田像()。6()像()。 六、说说你最熟悉的、最喜欢的一句广告词:()。 请你为自已所在的学校设计一句广告词,让别人了解、记住你的学校:( )。 六、阅读理解 乌鸦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声。乌鸦想: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呀! 可乌鸦想了一天又一天,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百灵鸟告诉乌鸦:“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的歌,得每天清晨起得早的,不管是春夏秋冬,都要坚持,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成功。” 乌鸦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迅速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给短文加个题目。

精读第四册第五单元练习答案电子教案

精读第四册第五单元练习答案 Fill in the gaps: 1. in a way 2. in accordance with 3. vacancy 4. in good condition 5. transparent 6. rub 7. spicy 8. hitherto 9. with a bad grace 10. instinct 11. pawned 12. current Use the verb 1. turned up 2. will stick to 3. brought back 4. go about 5. driving at 6. put away 7. turning over 8. took aback Rewrite the sentences 1.has a very weak condition- she may not be able to survive the operation. 2.was taken aback by the insurance company’s rejection of my compensation claim 3.was something of a surprise when we ran into each other in a place like that 4.needs trimming/to be trimmed-it’s getting too long. 5.are often deceptive complete the sentence 1. oddly enough ;went broke ; wrinkled ; he had gone all to pieces 2. definite; is capable of ; her vanity 3. too mild; sipping ; stroke Usage 1. except for 2. except that 3. except 4. except when 5. except to 6. except what 7. except where 8. except that III. American English British English American English British English Apartment flat favorable favourable Can tin paralyze paralyse Candy sweets labor labour Elevator lift meter metre Faculty staff catalog catalogue First floor ground floor leveling levelling Gas, gasoline petrol theater theatre Mail post defense defence Railroad railway plow plough Pants trousers program programme Subway tube, underground practice practise Corn maize characterize characterise Store shop tire tyre I cloze 1. insane 2. current 3. candid 4. capable 5. was taken aback 6. in good condition 7. constitution 8. all to pieces 9. gone broke 10. vacancy 11. mild 12. deceptive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试卷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10%) yi huo ji feng qing mei bu ji qi shu ( ) ( ) ( ) ( ) shun xu shuai ling ji ce diao bing qian jiang ( ) ( ) ( ) ( ) 二、组词,换偏旁再组词。3+9% 瞪()____()____()____() 眺()____()____()____() 瑜()____()____()____() 三、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造句。5% ()危不惧光明()落惊心动()刻不容() ()不改色力挽()澜仰不愧()化险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照样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4% 例: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骄傲。 虽然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是我不骄傲。 1、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每天坚持早锻炼。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修改病句。4% 1.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贯彻推广普通话的号召。 2.“六一节”那天,我穿上了洁净的新衣服,脱下了脏衣服。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1%) 1.默写《赤壁之战》一课中,你背诵的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语文电子教案

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9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9 人。 学生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但是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识字的返生效较高。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教材特点: (一)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二)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认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常用的、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常用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采用象形字、会意字、看图识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形式,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写字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时代性 这册教材大幅度更新内容,不仅面目一新,而且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如,《我多想去看看》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的热爱,《自己去吧》体现了对独生子女主动锻炼、大胆实践的企盼,《借生日》《平平搭积木》赞扬了儿童关爱他人、敬爱父母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小熊住山洞》蕴含着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因素。此外,有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悠悠中华,流传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学篇章。本组教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 专题进行编排,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有根据司马迁《史记》中 著名篇章改编的《将相和》;有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草 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有根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选编的《景 阳冈》;还有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的《猴王出世》。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名著对于增益智慧,提升素养,特别是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编写本组教材的意图就是要让学生感受 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配合本组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多项教学内容。通过课本剧的演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历史人物的 风采;“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本组教材无非是引子和例子,主要目的还是为学生打开学习古典名著的大门, 激发学习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教学目标】 1、自主地认识“诺、怯、赵、璧、妒、忌、瑜、弩、唬、诡、遂、獐、”等12个生字,并能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神机妙算、 呐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 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4、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格特征及语言表示人物的心理的写作方法。 5、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6、指导学生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缩写。组织学生评析、修改自己的 习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教学方法】 1、本组课文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而且写法上很有特点,教学时应 引导学生去发现。 2、教学本组课文时,对句子的理解尽可能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 际独立思考,放手让他们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3、本组课文篇幅较长,在教学中可抓住重难点,做到长文短教。 4、要求学生查查相关资料,听听他人介绍,读读某些章节,让学生感受古 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 【课时划分】 本组教材的教学可安排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等2课时。 18 将相和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4分,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峥嵘 ..(zhēng róng) 欢谑.(xua) 辚辚.(líng) 青冢.(zhǒng) B、巉.(chán)岩吮.(shǔn)吸干.(gān)云霄崔.(cuī)嵬.(w?i) C、荆杞.(qǐ) 鱼凫.(fú) 喧豗.(huì) 将.(qiāng)进酒 D、湍.(tuān)流炊馔.(chuàn) 醅.(pēi)酒扪.(m?n)心自问 2、根据课文下列书写全正确的是() A、娥眉巅抚膺咨嗟 B、烹羊宰牛馔玉岑夫子 C、戌边伸恨锄犁 D、盘飧撙酒涕泗流 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的一项() 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B、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C、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D、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4、下面诗句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B、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下列句子中相同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或:所守或匪亲/或从十五北防河 B、危:危乎高哉/危樯独夜舟 C、复:但愿长醉不复醒/奔流到海不复回 D、何:开国何茫然/清泥何盘盘 6、对《将进酒》一诗开头四句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黄河之来,势不可挡;第二句写黄河之去,势不可回,一去不返。 B、三、四句叹人生短促,将人生从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是“朝”“暮”间。 C、这四句语带夸张,前两句是时间范畴的夸张,后两句是空间范畴的夸张。两组 句子又构成排比。 D、这几句既是比兴——以黄河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是反衬——以黄河的伟 大永恒反衬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7、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旧居之意,透露了对当时社会的隐忧和关切。

一年级第五单元数学电子教案

尹集学区教案首页 学科: 数学年级:一年级任课教师:牛利芳备课日期:

教学设计(续页) 教学活动设计补充内容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 师: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呀? .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回答) (出示课本页图(一)、图(二))问:这是什么地方?在干 什么?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 什么”? 渗透德育: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献 爱心等。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生活中,买东西要用到钱,你知道我们国 家的钱叫什么吗?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 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师:“同学们都见过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币。 生直接说出几元,几角,几分,教师板书。

生说几分,几毛,几块。教师引导:平时说的几分,几毛,几块在数学上还可以说成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确教师边说边板书。 师:“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2)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师:(出示元人民币)“谁认识这张人民币?”师:“你可以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张人民币吗?” 学生从字样、颜色、人物等不同方面,谈自己对人民币认识。师:“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小组合作:拿出其他面值的人民币,组内互相交流。 师:(出示元、元、元、角、角)。“谁能给同学介绍一下这几种人民币?” ()区别新版和旧版:以元为例。 出示“元”,问: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出示数字“”和汉字“拾”,单位“圆”(大写)。 出示“元”(新版),师:这是多少钱?你是怎么认识的? 师:对!看人民币上的数字和数字后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师:这两张元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图案、大小、颜色等等)。(4)区别纸币和硬币。 出示角纸币,师:你是怎样认识的?出示角硬币,认一认。 同时出现角纸币和硬币,区别不同。 (5)随意点一张人民币(大额人民币),集体回答。 元、元(新、旧版),元(新旧版)

最新二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全册精品版

2020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全册精品 版

总教学目标 一、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升入二年级时,已经认识近1000字,对汉字的特点有了比较切实的感性认识,并且已经掌握了30个左右常用偏旁部首,还掌握了至少三种独立认字的方法。 二、教材简介 本册教材还是延续一年级教材的思路,全书共十五个主题单元,其中包括三个集中识字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和一个开放单元《书的世界》)。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一共25篇主体课文,读背古诗7首,自读短文12篇。集中识字单元需要学习25个部首:第二单元学习6个部首,第一篇看图识字,从北京的一些著名的建筑引入。后面分三部分,学宝盖(宀)头、穴字头、广字头、厂字头还有门字框和户字头这6个部首,都是和建筑有关的部首。第七单元学9个部首,学和身体各部位有关的一些名称,和人体有关的9个部首,通过这9个部首来识字。第十单元又安排了10个部首的学习。并教会学生怎样使用字典。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2.认字475个,学习偏旁部首累计至70个左右。学习利用汉字的规律,重点是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个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 3.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 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 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重点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重点知识 一、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 二、“写错别字的成因”:(1)同音混淆:如,再、在,等。(2)形近搞混:如,已、己等。(3)多笔少画:酒、洒;(2)多竖少竖,如,候、侯;(3)多撇少撇,如,式、柳。(4)对字义不加分析致错:如,象、像。(5)由于心急,本应写前一字,心里却想着下一字,结果造成写错…… 三、《仓颉造字》是一个传说,介绍了汉字的来历。文章的一、二两段主要讲人类早期长期没有文字,曾经用过“结绳记事”、“物语”等方法,但都很不方便。三、四两段讲传说中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他从模仿鸟的足迹开始,进而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汉字。 四、《“册”“典”“删”的来历》是一篇有关汉字的知识短文。甲骨文和金文是我国现存的古老文字。“册”是竹条连缀而成的大竹片,“典”是用手捧着文册,“删”是用刀削去错字。 五、谐音歇后语: 飞机上吹喇叭——想(响)得高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谐音对联:六七八九二三四五 横批:缺衣(一)少食(十) 六、造字法: 象形字:人、月、山、牛、马、 指事字:上——上加一横指上。下——下加一横,指下。 会意字:休——表示人靠在树旁休息。采——表示手在树上摘。 形声字:左形右声:蚂、蚁、编、清 七、汉字的演化: 1.甲骨文 2.金文 3.篆书

4.隶书 语文学习并不难,只要大家合理使用复习资料,认真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学好!希望我们提供的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重点知识,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语文成绩!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资料 近义词 着急(焦急)商议(商讨)允诺(承诺)隆重(庄重)抵御(抵挡) 削弱(减弱)才干(才智)推却(推辞)紧急(紧迫)惩罚(处罚) 疑惑(怀疑)吩咐(叮嘱)吓唬(恐吓)诡计(阴谋) 反义词 进攻(撤退)胆怯(勇敢)削弱(增强)惩罚(奖励)光滑(粗糙) 宽阔(狭窄)齐全(短缺) 选择恰当的字填空 (1)顽玩 (顽)抗(玩)弄(顽)皮(顽)强(顽)疾(玩)笑 (2)涌俑勇踊 (勇)武陶(俑)(涌)现(踊)跃(勇)猛(勇)敢 (3)胜盛

语文三年级上第五单元电子备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香港,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2、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魅力和富饶。 3、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抓住景物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璀璨的明珠。 四、课时安排: 21、古诗两首 2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2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2课时 语文园地六1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3课时 第六单元单元小结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合集

第5单元 13 人物描写一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嘎”等生字,学会一个多音字“监”,规范书写“跤、仗”等生字。能正确认读并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品析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 3.情感与价值 通过品读词句,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词句,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选一个你熟悉的人,抓住他某个方面的细节,用几句话写出他的个性。 【板书设计】 人物描写一组 摔跤 动作描写性格特点 蹦机灵、敏捷 小嘎子信心十足 钩争强好胜 推随机应变 胖墩儿力大(憨厚) 塌、合、鼓沉着、冷静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像树一样的祥子) 衣着:“杀进他的腰”“裤脚系住”——挺拔、威武 相貌:“一块不小的疤”“不甚注意”——洒脱、坚韧 神情:“天真淘气”“傻子似的笑了”——纯朴、热爱生活 两茎灯草 (临死前的严监生) 两个指头两茎灯草吝啬鬼(爱财如命)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篇课文在形式上不同于一般的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因此,本文的教学我采用如下步骤:回顾交流,即畅谈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阅读片段,即分别阅读各个片段,感受各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最后整合拓展,将三个片段合起来进行比较阅读,看看三个片段同是写人,写人的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自己有何感悟或体会,并相机开展课外读写实践。本文三个片段的人物描写都非常精彩,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各个片段描写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学生在预习的时候经过查找资料对三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适当引导,学生很快就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方法。 [不足之处]整节课下来也有遗憾和不足之处。比如备课时考虑不够全面,没能针对学生差异创设问题情境。另外,我说得较多,学生发挥得有点少,没有做到“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为辅”。 14 刷子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本课“袱、蘸”等生字,规范书写“浆、傅”等生字。 (2)能正确认读“刷浆、包袱、露馅儿、发怔”等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默读,感受刷子李的粉刷技艺的高超。了解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2)通过揣摩、体会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的相关句子,学习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3.情感与价值 激起阅读《俗世奇人》一书的兴趣,由一篇带出一本。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语。了解作者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通过揣摩、体会曹小三的心理变化的相关句子,学习作者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十一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精编WORD版

第十一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第五单元测试题(三) 一、形近字组词。 迪()版()歧()祸() 笛()板()枝()锅() 恋()澄()防()驮() 峦()橙()仿()驼() 二、多音字组词。 三、划去每组词中不属于同类的,在后面的括号里补上一个同类的。 1.桃花杏花雪花梅花梨花() 2.汽油花生油酱油豆油麻油() 3.工人农民老师青年学生() 4.韭菜芹菜西红柿蔬菜青椒() 5.打球游泳写字跑步做操() 四、修改下面的病句。 1.乌云和大雨一齐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我情不自禁脱口而出地说出来。

3.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黄瓜、茄子、青菜和西瓜。 五、下面的一段话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分别用线划出来。 六月初,小麦黄了。看不到边的绿色的庄稼地,有了好些黄灿灿的小块,这是麦地。村东边的小池子里,菱角开着小小的金黄色的花朵,星星点点的,漂在水面上,夹在青青的蒲草中间,老远看去,连成一片。燕子唧唧地叫着,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寻找吃的东西,吃完了又停在房檐下,刷洗它们的羽毛。 六、照样子,写上适当的词语。 例:寒冷对冬天正如炎热对夏天。 1.黑暗对夜晚正如光明对()。 2.宽阔对马路正如狭窄对()。 3.高耸对山峰正如低陷对()。 4.坚硬对岩石正如松软对()。 5.喧闹对城市正如寂静对()。 6.高大对楼房正如矮小对()。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 参观灯展 ①“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夜晚,我们来到灯的“王国”——何园,参观扬州市灯展。一进何园的大门,只见远处檐下挂着一盏盏红彤彤的大灯笼,把四周照得如同b2i zh^u

六年级上册语文电子教案

目录 全册教材分析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3— 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6) 1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丝绸之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白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口语交际一习作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古诗词三首......................................................................................................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冬阳童年骆驼队.............................................................................................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祖父的园子......................................................................................................... 错误!未定义书签。 8童年的发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儿童诗两首........................................................................................................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口语交际习作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杨氏之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宴子使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半截蜡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打电话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口语交际习作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回顾拓展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再见了,亲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金色的鱼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梦想的力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口语交际习作四..............................................................................................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将相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草船借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景阳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猴王出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口语交际习作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组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人物描写一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课时(临死前的严监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刷子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金钱的魔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口语交际·习作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威尼斯的小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与象共舞..........................................................................................................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彩色的非洲.......................................................................................................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口语交际·习作八................................................................................................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教材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