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乡音”对话,与“乡情”共舞

与“乡音”对话,与“乡情”共舞
与“乡音”对话,与“乡情”共舞

与“乡音”对话,与“乡情”共舞

——《乡音乡情》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此,教学时要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利用资源,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得实,又学得活,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开放式和活动化的教学策略。课前,我引导学生去搜集一些有关家乡民间音乐的资料,以丰富学生对于乡音的感性认识。课堂上,我组织学生交流展示、探究体验,并设计了一系列升华学生情感的教学活动,如录像感知、情景体验、问题探究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乡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增强传承乡音乡情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调查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培养学

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展示家乡方言、民间音乐等资料,感受民间音乐鲜明的民族特色,体会家乡的风土人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家乡方言、家乡特有的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传承乡音乡情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方言和民间音乐。

教学难点:加深对家乡方言、家乡特有的民间艺术的体验,传承与发扬民间艺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资料,了解一些自己家乡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等。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经验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知乡音,识乡情。

1、导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童谣,你会唱吗?

2、播放视频——广东童谣《鸡公仔尾弯弯》,学生边唱边打节拍。

3、师生谈话:刚才,我们用广东话唱了一首儿歌。听到我们家乡的方言,

老师觉得很亲切。我们班还有谁会说其他地方的方言的?你能用自己的家乡话跟大家打招呼吗?(让学生感受不同地方的方言)

4、揭示课题。

师:乡音是一张无形的名片,是家乡留在每个人身上的印迹。难怪诗人贺知章说:“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远离家乡多年的人,只要一听到乡音,心里就会感到无比温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扎根在家乡的传统的“乡音乡情”。(板书课题:乡音乡情)【设计意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开始。唱一唱,说一说地方的方言,让学生在互动中真切地感受到家乡方言的亲切,乡情自然地开始弥漫开来,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

二、听乡音,感乡情

(一)走进文本

1、导言:乡音乡情可以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

66-67页。四人小组内讨论学习。

2、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回答。

4、小结过渡:刚才同学们交流的民间乐器、工艺品等都能体现乡音乡情,

但最能体现乡音乡情的,莫过于民间音乐了。

课件出示:民间音乐是流传于民间的歌曲和器乐曲,它还包括民间舞蹈音乐

和民间戏曲音乐。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最能体现家乡人的思想、情感

和性格,也最能反映家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状况。(指名读)

(二)交流汇报

1、导言:对于我们家乡的民间音乐,你们了解多少呢?课前,老师已经布

置同学们去收集有关家乡民间音乐的资料。现在,每个组里有一些卡片,请同学

们把你们收集到的民间音乐的名称写在卡片上面。注意:同一个小组写的名称不

能重复。

2、学生写卡片。教师巡视检查。

3、汇报:

(1)师板书:民间歌曲、民间戏剧、民间舞蹈

(2)师引导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

(3)小组代表汇报卡上的内容。把卡片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地方。

①民间歌曲

A、导言:你想怎么样想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民间歌曲?

B、指名介绍:

a、民间歌曲列一列;

b、民间歌曲唱一唱;(唱一小段客家山歌)

c、民间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体现了家乡人怎么样的民俗风情?)

预设:《鸡公仔尾弯弯》体现了我们广东的小朋友勤读书,孝顺父母等特点。

C、延伸:播放视频,欣赏我国其他地方比较出名的民间歌曲片段:

闽南歌《爱拼才会赢》江苏《茉莉花》台湾《天黑黑》(台湾人也会唱我们的歌,引导学生感受“乡音”是海峡两岸隔不断的情缘。)

D、小结。

②民间戏剧

A、导言:我们广东的戏剧称为“粤剧”,你对“粤剧”有什么了解?

B、学生说说对粤剧的了解:起源于佛山,出名的粤剧有《六国封相》《仙姬

送子》《八仙贺寿》等。

C、教师表扬学生课前认真查找资料,并作小结。

③民间舞蹈

A、导言:除了民间的歌曲和戏剧可以表达我们的乡情,我们的舞蹈也能体

现家乡人的性格、精神。

B、学生说说对家乡舞蹈的了解。

a、学生说一说。

b、学生跳一跳。

C、学生谈感受,这段舞体现了我们家乡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反映了我们家乡人爱拼敢赢、不怕挫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D、小结:民间舞蹈,是文化丰厚积淀的体现,反映了广东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独特的风格。

【设计意图: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通过班级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民间音乐的资料以及学生的现场参与和精彩表演,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化学生对乡音乡情的体验,使学生从乡音中感受家乡民间音乐鲜明的特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三、唱乡音,表乡情

1、导言:今天聆听了动听的乡音,了解到了我们家乡人爱拼敢赢、

积极向上的精神,还学了家乡人的高超的手艺。乡音是家乡传统文化的根,作为家乡的一员,我们该怎么做?(让学生知道,保护和传承乡音乡情是我们后辈人的责任)

2、师小结:是啊,乡音不能忘,乡情记心间。我们应当传承家乡的文化,发扬家乡人的精神,让乡音代代相传,把乡情牢记心间!(课件出示:“让乡音代代相传,把乡情牢记心间!”生齐读。

3、最后以播放歌曲《同把希望开采》结束新课。

【设计意图: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家乡传统的优秀文化已濒临失传。引导学生体验乡音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传承家乡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四、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1、制作“广东乡音乡情”网页,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

2、以我是小导游的身份向身边的人介绍我们的乡音乡情。

板书设计

乡音乡情

民间歌曲

民间戏剧

民间舞蹈

(永记乡音,传承文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