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来的就业状况及未来趋势

中国近年来的就业状况及未来趋势
中国近年来的就业状况及未来趋势

中国近年来的就业状况及未来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阶段,表现为第一产业产值和吸纳就业人员都呈现迅速下降趋势;而第二、三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不仅吸纳了绝大多数新进入劳动年龄的劳动力,而且吸纳了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但劳动力从生产率低下的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劳动力的产业分布变化可以看出,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迅速增长有三个时期:改革之初到1988年,1992~1996年,2003年至今;非农就业下降出现停滞有两个时期:1989~1991年和1997~2002年。以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停滞来看,主要成因于国有企业改革加大步伐,大量的富余人员从国有集体经济部门被排斥出来。这个时期,尽管第一产业的产值在GDP中的比重继续下降,从业人员却一直徘徊在50%左右。

虽然城镇就业压力很大,高速的经济增长还是创造了大量非农就业机会,吸纳了大部分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劳动者和遭遇就业冲击的下岗失业者。国企改革带来的就业冲击逐渐被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吸纳,到2003年,徘徊了6个年头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开始下降,2004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迅速下降了2.2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下降最迅速的一年。国企改革加速带来的严重困难时期基本上结束了。由于国企改革导致的就业机会破坏将会减少,2003年以来的增长速度还高于1998~2002年,可以预期,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有大量的非农就业岗位被创造出来。由于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很快就会减少,新增非农就业岗位将更加依赖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

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产业产值近年来出现了反弹,从2003年占GDP的14.4%上升到2004年的15.2%。这意味着农民的收入出现了更加迅速的提高,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的速度将会下降,这时,中国城镇很有可能面临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力无限供给曾经是我们长期面临的市场态势,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将会发生改变: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再是水平的,而是开始向右上方倾斜。这会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市场政策带来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化历程进行分析,对未来的供求态势变化方向进行预测,并就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一中国城镇的劳动力供给态势

决定劳动力供给的因素有三个: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这是一个长期因素,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第二个是劳动参与率,在劳动年龄人口一定时,这个因素决定了经济活动人口的总量;第三个因素是劳动力的地区分布,这个因素同样

影响着劳动力供求,在总量一定时,地区分布的不平衡会导致一些地区劳动力供不应求而另一些地区却供过于求。

首先,从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上看,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使生育率稳步下降,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在近年来开始减少。从专表2-1显示的中国人口变化状况可以看出,2002年新增劳动人口达到峰值,为1378万人,以后开始下降,这个规模持续到2006年,到2007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到1000万人以下,到“十一五”后期,其规模只有821万人。从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量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压力正在减轻,2006年或许还会感受到劳动力供给增加带来的就业压力,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从2007年开始,

来自总量方面的压力就会减小甚至消失。

其次,从中国劳动参与率的变化看,劳动参与率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城镇地区的劳动参与率呈现下降趋势,根据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城镇劳动参与率从1995年的83%下降到2003年的71%,不到十年的时间下降了12个百分点,如果保持1995年的劳动参与率,则有4600万劳动年龄人口退出或者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龄较大的群体缺少竞争力退出;二是年轻人口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延长,推迟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中国城镇的养老保障水平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替换率和覆盖率都较高,即使就业条件好转,已经纳入养老保障体系的低技能劳动者也很难重新进入;而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也给年轻劳动者接受更长时间的教育培训提供了激励。所以,中国城镇地区的劳动参与率在短期内很难恢复到十年前的水平。

劳动参与率下降无疑减少了劳动力供给,直接后果是:一方面有利于就业压力的缓解,但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更早到来。从长期看,劳动力丰富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但是,如果大量的劳动力退出市场,则会削弱这个优势,是对人口红利的一种浪费。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固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却意味着我们现在的增长速度低于潜在的最优水平。

利用汇总数据虽然能看出劳动参与率不断下降的态势,但我们并不知道哪些人口群体受到的影响更严重。从参与劳动力市场决策的角度看,年龄结构和生命周期是影响参与选择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观察最近三次的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人口劳动参与率的变化状况,从中引出有意义的政策含义来。

(1)从年龄结构看。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最大的并不是那些大龄职工,而是16~24岁的年轻人口群体。1982~2000年间,16~24岁城镇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下降了18.6个百分点,这种下降几乎是匀速的;45~64岁人口仅下降了7.5个百分点,而且主要发生在就业压力相对较小的20世纪80年代;25~4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下降了6.3个百分点,主要发生在90年代以来。这说明90年代中后期的就业冲击对45岁以下的年轻人口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而大龄职工并不

像人们设想的那样,不成比例地承担了就业冲击并成为“沮丧工人”退出了市场。

(2)分性别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16~2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都出现了迅速下降,女性下降的幅度稍大于男性;在45~64岁人口中,男性的劳动参与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基本上保持稳定,虽然80年代出现了下降,但90年代甚至重新恢复到1982年的水平;25~44岁人口中劳动参与率变化的性别差异明显,男性只有轻微的下降,而女性却下降了近11个百分点,主要发生在90年代。这说明90年代中后期的就业困难更严重地打击了女性劳动者。

从年轻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更大的情况,我们推测,中国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固然有就业困难导致沮丧工人增加的因素,但年轻人口接受更多教育并延缓市场进入时间可能对劳动参与率的贡献更大。从最近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我们发现16~24岁人口的受教育年限提高幅度并不大,仅仅为0.7年。这是由于六七十年代的学制引起的:那时的中小学教育时间要比现在短,由于在数据中无法辨识实际受教育年限,只能给“中学毕业”、“小学毕业”赋予同样数值,因此,0.7年的差额显然大大低估了年轻人口在此期间实际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关于受教育水平提高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下文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考察。

(3)从中国劳动力的城乡分布变化看。劳动力的城乡分布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城镇来说更是如此。中国的人口控制政策效果在城镇地区更为显著,城镇人口的生育率不仅下降迅速而且基本上没有反弹,20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城镇人口陆续进入劳动年龄时,远远不能满足城镇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主要依靠农村劳动力转移来补足这个缺口。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两个途径:一是短期流动,二是迁移到城市。第二种转移就从城镇化上体现出来。

城镇化速度变化分为两个时期:1995年以前,每年增长速度只有0.5%左右;1996以来,这个速度迅速上升到1.43%~1.44%,城镇每年新增人口在2100万人以上。迅速的城镇化保证了劳动力供给,但也给城镇劳动力市场带来压力。然而,2004年的城镇化速度出现下降,只有1.23%,比前面8个年份要少250万人。从一些学者的分析结果看,一方面,主要是中央政府更加重视农村发展,减少农民负担,补贴粮食种植,增加农民收入,从而降低了农村剩余劳动者转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严格限制把耕地转化为城市用地,也延缓了城镇化速度。这种短期变化还不能说是城镇化速度下降了,但如果这个势头持续下去,那么,肯定会给城镇劳动力市场供求态势带来影响,使劳动力短缺更早到来。

(4)从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变化看。在讨论劳动力供给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素质,或者说是人力资本状况。中国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在不断提高,前文的普查数据因学制变化低估了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在

此从教育规模的扩大来作进一步的考察,毕竟第五次人口普查已经过去6年了,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恰恰是从1999年开始的。近年来,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2004年的本专科入学人数达到447.34万人,是1998年的4倍多,当年的毛入学率达到19%。根据教育部门公布的2006年招生计划,普通高校的招生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本专科招生将达到540万人,其中本科生260万人。这意味着在适龄人口中,大约22.4%的人能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规模的迅猛扩大使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推迟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缓解了供给压力。从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看,当年10~14岁年龄组是一个出生高峰,每一岁的年龄队列规模都在2300万~2600万人之间,高等教育扩大规模刚好把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口覆盖其中,到2008年时,这个年龄队列的人口已经全部进入高等教育或者中等专业技术教育阶段,无疑缓解了劳动供给压力。

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技术教育扩大规模还为解决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奠定了基础: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劳动者更容易学习新技能,与新出现的就业岗位相匹配。今后一段时间内,产业技术升级和资本密集度提高,会带来对技术工人的更大需求,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技术教育扩大规模将能应对这种需求的增长。

中国是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很少有人担心中国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但是,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人口控制政策和收入水平提高降低了人口出生率,劳动参与率出现下降趋势,城镇化速度也出现了下降端倪。因此,我们推断,中国劳动力市场进入了一个调整期,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化,中国到了为即将到来的劳动力短缺而未雨绸缪的时候。

二中国的就业需求变化

1.中国非农就业弹性的变化——描述性结果

在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的态势下,就业压力大小取决于新增非农就业机会的多少,近3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创造了大量的非农就业岗位,但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国企改革加速带来了传统就业岗位的破坏,使新增非农就业岗位表面上看,增长势头减缓,政府和理论界都很担心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就业弹性看,总的就业弹性出现了下降势头,但正如前文分析指出的,由于工业化过程伴随着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所以考察非农就业弹性的变化才是有意义的。从历年来非农行业的就业弹性描述性数据看,存在着剧烈的波动,但似乎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1998~2002年是城镇就业最困难的时期,但即使在这个期间,非农就业弹性也都为正值,随着2003年就业压力开始缓解,非农就业弹性也迅速反弹。

由于描述性数据计算出来的非农就业弹性波动剧烈,我们很难从中引申出有意义的市场态势判断和必要的政策含义,本文将根据国际文献推荐的方法,对一定时间期间的就业弹性进行估计,并希望得出更加稳健的结果来。

2.非农就业弹性的估计——计量分析结果

为了估计就业需求的增长趋势,我们收集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分省、分行业非农就业和GDP数据,并建立了基础数据库。由于统计口径变化,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1978~2002年分省份GDP、各省份就业总量、城镇就业数量和乡村就业数量,这个数据可以使我们对城镇劳动力需求的年份变化、地区变化进行分析,也可以根据历年分省份GDP与就业数量,对就业弹性作描述性分析。第二部分数据为1996~2002年各省份分行业GDP与分行业就业数量,该数据可以构造一个较好的截面与时间序列混合

数据(panel

data),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技术,计算分行业的就业弹性。为了把三大产业和16大行业的数据对应起来,我们把第一产业的GDP与第三产业中“农林牧渔服务业”的GDP加总,使这个数值与16大行业中的“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数对应起来,把16大行业中的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从业人员数加总,使之与第二产业中的“工业”GDP对应起来。经过这样的调整后,两个口径本来有所差异的数据可以结合起来使用,估计不同行业的就业弹性。由于不同统计口径得到的就业数量不同,形成了各个行业的就业数量加总后不等于就业总量,我们根据“分总不合”的差额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得到的劳动力行业分布,把差额分别分配给各个省市的各个行业,解决了“分总不合”问题。

使用时间序列与截面混合数据估计就业弹性无疑是更好的办法,因为样本容量增加使我们可以得到更精密的估计量和更具功效的检验统计量(Wooldridge,2004)。我们利用1996~2002年分地区、分行业数据估计了不同行业的就业弹性,结果报告在专表2-6中。在截面和时间序列混合数据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要对那些观测不到的因素是否随时间发生变化进行判断:如果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我们应该采用固定效果模型来估计就业弹性;如果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那么则要采用随机效果模型。从理论上可以预期,影响就业增长的因素不仅有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人均占有资本水平等的变化,我们相信产业结构会变化,但是,在6年内将发生多大程度上的变化却难以预期,而且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方向本身也是难以预期的——市场竞争将诱导厂商提高技术和人均占有资本水平,而市场化也带来对旧体制下重工业优先增长的矫正,降低人均占有资本水平。

因此,一个可行的方案是把随机效果模型和固定效果模型估计出来的结果同时报告,然后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两个结果

进行判断,选择一个更符合经验事实的结果作为预测的依据。

从两个模型估计出来的结果看,大多数行业都有接近的系数和一致的统计显著性。从总就业弹性上看,随机效果模型估计结果为0.132,而固定效果模型估计结果为0.107,都在1%水平上显著。两个模型出现的最大差异是对“工业”就业弹性的估计。随机效果模型估计结果为0.326,在1%水平上统计显著;而固定效果模型估计结果为-0.117,在1%水平上统计显著。

从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中可知,中国的制造业和采掘业(工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在1996~2002年间的就业总量是下降的。但是,调整过“分总不合”后,下降趋势停止,到2002年已经出现了反弹。如果把时间延长到2004年,可以推断,假定工业有负的就业弹性就是不可信的: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工业增长迅猛,2003年东部沿海地区已显现“民工荒”,2004年更加严重,主要是工业增长推动的结果。在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的条件下,工业的快速增长肯定会带来就业的快速增长。因此,随机效果模型的估计结果更符合理论预期,也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经验。

从随机效果模型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除了地质勘查业和水利管理业的就业弹性统计上不显著外,其他非农行业都有显著为正的系数。

将各个行业的就业弹性与预测的各行业产值增长速度结合起来,就能够计算出未来一定时间内各行业新增就业机会的数量。本文使用1996~2002年各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作为预测速度,这是可以实现的:按照中央政府的长期发展规划,人均GDP到2010年时要比2000年翻一番,2020年要在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这意味着未来15年内,高速增长的势头不会结束。1996~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2003~2005年,增长速度都快于前一时期。因此,把1996~2002年各个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作为未来15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可行的。

首先,2005年新增非农劳动力需求为952万人,以后年份,新增劳动力需求呈现增大趋势,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需求达到1411万人。

其次,“工业”将成为吸纳就业最大的行业,在未来15年内,就业增长将以每年400万~600万人的速度增长,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大的行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与“建筑业”一直是吸纳就业的两大行业,即使在1996~2002年这个特殊的时期,这两个行业就业都呈现增长趋势,以后年份这两大行业新增劳动力需求都在100万人以上;近年来,“社会服务业”吸纳就业增长迅速,但这个行业与新兴的“社区就业”联系密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接近于“非正规就业”,按照我们的预测,“社会服务业”每年将新增劳动力50万~90万人。

再次,吸纳劳动力的另一大行业是“其他行业”。这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行业:随着市场发育和分工链条的延长,出现了越来越多无法为传统的15大行业所容纳的新兴行业。这个行业成为吸纳就业增长最为迅速的行业之一,尤其是在1996~2002年这段就业严峻时期,“其他行业”吸纳就业迅速增长对缓解城镇就业压力起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我们的预测,这个行业每年吸纳就业将在100万人以上。

3.中国城市新增需求的变动趋势

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逐渐缓解了1998~2002年的就业冲击。从中国劳动部门每个季度对劳动力供求的监测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城镇的劳动力需求正在迅速增长。从各个城市的求人倍率变化上可知,求人倍率已经从2001年第一季度的0.65持续上升到2005年第三季度的0.97,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像一对舞伴,是互动的,单从求人倍率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信息:就业形势好转了,好转到什么程度呢?

本文构建一个新的指标来衡量就业需求的变化。我们将每个季度的所有城市新增用工需求数量除以城市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得到一个就业需求比例,这个比例越高,说明新增就业机会越多。城市新增用工需求的数量占城市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从2001年第一季度的1.1%,上升到2005年第三季度的约4%,增长了近三倍。

由于到劳动力市场招聘员工的大都是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事业单位,所提供的岗位更加接近于正规就业岗位,2001年以

来的新增需求迅速增长意味着就业质量正在得到改善。

当城镇就业需求不断增长的时候,哪些行业吸纳劳动力增长更为迅速呢?从近年来国有集体企业排斥劳动力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和采掘业是排斥劳动力最严重的行业。有人担心,加入WTO后,中国的制造业会面临更大的冲击,因此,会进一步排斥劳动力。从工业化国家走过的道路看,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第二产业吸纳就业会先上升后下降,那么,1998~2002年制造业和采掘业就业岗位的大量破坏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工业部门已经到了开始收缩的时候呢?

从2001年来各个季度的用工需求中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看,工业部门新增需求在所有行业中的比重在稳步提高:2001年,工业部门的新增用工在所有行业中只占不到25%;2002年是加入WTO后的第一年,工业部门的新增用工比重已经上升到25%~30%;2003年以来,工业部门新增用工需求在所有行业中一直稳定在30%~35%。制造业的用工需求变化趋势与整个工业部门一致,2003年以来,稳定在25%以上。可以说,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5。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仍将是创造就业的最重要行业。

2006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为1249万人,2007年则迅速下降到1000万人以内,因此,人们担心2006年仍会面临沉重

的就业压力。可以看出,2006年以前的大多数年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都在1200万人以上,如果2006年新增就业需求势头良好,那么,就业压力就不会比2004年、2005年大。对2006年的需求态势,我们使用北京市劳动局2004年10月和2005年10月两次对5000多家企业的用工需求调查数据,来比较2005年和2006年各单位用工需求状况,判断用工需求的变化。

应该指出的是,纳入这次调查的企业是由北京市社会保障中心提供的全市拥有社会保障账户的各单位,这些被调查单位的职工都是“单位就业”者,因此,反映了北京市正规经济部门的用工需求。从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能够看出,全国单位就业人员出现反弹始于2004年,北京市2004年实际净增就业机会占就业总量的1.02%,与全国就业形势的改善相一致;2005年,北京市用工需求实际净增比例提高到1.35%。从两次调查时企业回答“下一年度就业需求意向”看,分别净增2.61%和3.09%,这意味着,企业对2006年的预期高于上一年度,换句话说,企业对2006年度的经营形势是更加乐观的,这种乐观必然体现到就业增长上面。

北京市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制造业并不是其比较优势,因此,北京市制造业部门的实际用工需求是减少的。这与全国城市的总体态势刚好相反。北京市的第三产业新增用工需求最显著,尤其是在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和社会保障福利业以及文化艺术和娱乐业。可以说,除了批发零售业,绝大多数第三产业的用工需求都增加了。北京市一直是全国房地产价格最高的城市之一,但房地产业的实际用工需求基本上是停止的,而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建筑业,则连续两年出现用工需求减少,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没有出现更多的用工需求,这意味着这两个行业的厂商无论是对现状还是对发展前景都不够乐观。从北京市企业调查的用工需求总体态势看,2006年的就业压力将会小于2005年,如果这个态势与全国相一致,那么,2006年虽然是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较多的一年,就业压力却不如一些人担心的那样大。

三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态势

1.中国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机会

1997年以来,中国保持了高速经济增长,这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但国企改革也从此加速,企业重组和对职工分流下岗,带来就业机会的破坏。两个相反方向的因素累加后就是净增就业机会。存在就业破坏的条件下,净增就业机会少于实际新增就业机会。我们在讨论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多少时,不能忽略了就业机会破坏因素,这会低估新增就业

机会。

市场上,每天都有一些企业产生,而另一些企业消亡,如果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很难对就业机会的创造与破坏进行

准确衡量。但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国企改革主要针对国有集体经济部门,我们可以把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绝对减少,视为传统就业岗位的破坏。政府统计部门公布了历年“在岗职工”人数的变动,这是对就业破坏的一个粗略的衡量。1995~2004年,在岗职工数量由14908万人下降到10576万人,减少了4332万人;但是,城镇从业人员的数量却从19040万人增加到26476万人,增加了7436万人,这意味着新增就业在弥补了就业破坏数量之后还有7436万人,那么,实际新增就业机会达到了11768万人,平均每年新增1471万人。

从下岗失业者的再就业情况看,大约有60%的人实现了再就业,这意味着,减少的4332万人中,约有1700万人退出了劳动力市场。可以推断,大龄职工通常选择提前退休进入养老保障体系中去,缺少竞争力、失去找工作信心者则进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中去。如果把退出者排除掉,那么,实际新增就业岗位中,有大约9000万个就业岗位提供给了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和从农村迁移来的劳动者。

2003年以后,就业形势好转,但观察到的新增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反而下降了,2003年城镇新增925万人,2004年甚至只有837万人。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当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困难时,一些缺少竞争优势的劳动力会首先退出市场,成为非经济活动人口。大量的经验分析文献显示,沮丧工人效应和增加工人效应虽然在就业形势严峻时都会发生,但沮丧工人效应占主导地位;当就业形势好转,就业岗位增多时,不仅寻找工作的失业者减少,而且还会吸引市场外的劳动者进入市场。从经验上可知,1998年是中国就业最困难的一年,但这一年的新增就业机会也最多,其中的原因是:下岗失业者被迫进入了非正规就业岗位,从事一些低收入的职业以养家糊口;就业形势好转以后,反而没有新增那么多就业机会,因为市场上的劳动者会出现岗位调整——一些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劳动者进入正规部门。结合东部沿海的“民工荒”,我们推断,供给压力减轻可能成了新增就业机会减少的制约因素。2004年,“在岗职工数量”在经过连续8年减少后,出现了增长,这一年的实际新增就业岗位反而是1996年以来最少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不仅中国城镇的就业困难局面已经结束,而且劳动力供给将开始成为新增就业机会的制约因素,换句话说,中国城镇的劳动力供给短缺已初露端倪了。

2.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问题——非正规化

几乎所有的转型国家都面临一个重要问题:经济转型使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增加,但安全性降低。一个重要表现是非正规就业的出现和迅速扩张。中国城镇同样面临着非正规就业问题的困扰。非正规就业者不仅集中在城镇新兴部门或者非正规部门,那些收入水平高、保障条件好的正规部门,面对竞争压力也愿意雇用临时工、短期合同工、劳务派遣工等,不仅工资成本更低廉,还可以逃避社会保障缴费,同时,灵活的雇佣关系还能够降低管理成本。

国际劳动组织曾经给出了非正规就业的统计界定定义,并建议按照劳动者的岗位特征来统计非正规就业者,但限于大规模家户调查数据的可得性,我们很难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来推算出非正规就业的准确数字。中国经济学家从本国的统计制度特点出发,把家庭劳动力调查与企业上报的用工信息两个口径数据形成的差额,视为没有进入统计范围的非正规就业者,估算出了非正规就业者在城镇就业的比重。

1990年,城镇非正规就业者大约为2313万人,一直持续到1996年,这个数字都维持在2000万人左右。但1997年以来,非正规就业者的数量便开始迅速上升,从3000万人稳定上升到2004年的10024万人。不仅绝对规模增大,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重也在持续上升:1990~1996年,大约占城镇就业总量的9%~14%,2002年已经上升到38.9%。但可以看出,2003年和2004年非正规就业者占城镇就业者的比重出现了下降势头,2003年为38.6%,2004年进一步下降到37.9%。

从非正规就业者的绝对数量及其在城镇就业总量的比例看,非正规就业者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工作不稳定,收入低下,缺少社会保障,也是改革过程中日渐增大的弱势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但这个群体包含的人口成分非常复杂,虽然以维持生存为目的的就业者占大多数,但也不乏为了避税、逃缴社会保障费及躲开政府监管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这些人的收入和保障水平甚至超过了正规就业者。另外,在市场发育与扩展的过程中,像会计师、律师、医师、软件工程师等人力资本较高的自由职业者群体也日渐增长,虽然也属于非正规就业者,其收入和保障状况却高于大多数正规就业者。

中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改善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扩大说明近年来的劳动力市场发育正在接近这个改革目标,但人们担心,灵活性增加的同时也带来就业质量的下降,使更多大龄职工和知识技能低下人群成为新的弱势群体,像其他转型国家一样,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者的岗位特征总体上更接近于生存经济。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非正规就业在城镇总就业的比例没有继续增长,而是出现了下降的势头,这不仅意味着就业形势的好转,也意味着就业质量开始提高。

四未来就业态势判断

1.未来劳动力供求态势的变化

从劳动力需求迅速增长可以判断,中国劳动力市场态势好转了。一些学者指出,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处在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的过渡时期。这是需要经验分析结果来支持的。本文从不同行业劳动力需求增长与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

对比出发,对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供求态势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判断。

由于城镇劳动力供给首先取决于城镇化速度以及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我们首先预测了城镇化速度。方案一采用1990~2002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人口分布数据,方案二采用1995~2002年数据,数据包括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年份的城乡人口分布数据,其中,1990年和2000年数据来自人口普查数据,其他年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历年的千分之一抽样调查数据。对这个截面与时间序列混合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能够计算出城镇化的速度。因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城镇化有加速趋势,方案二得出的城镇化速度高于方案一。从专表2-10可以看出,在保持方案一所假定的城镇化发展速度(1.016%)的情况下,城镇地区最早会在2007年左右面临劳动力供给的不足;而如果城镇化保持方案二所假定的发展速度(1.361%),则最早会在2013年左右出现劳动力供给数量的不足。这与一些学者的判断相一致:“十一五”过后,中国城镇就业压力开始缓解。蔡昉、都阳、王美艳:《中国劳动力市场总体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5。城镇化速度越快,城镇劳动力供给增加的速度越快,从而劳动力数量不足发生的时间也就相应推迟。当然,劳动供给的数量还和劳动参与率密切相关。上述的结果是假定城镇劳动参与率维持在72.9%的水平上得到的。2000年城镇15~6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72.9%,本文假定未来15年内,城镇劳动参与率继续维持在这个水平上。从劳动年龄人口和就业需求之间的关系来看,按照方案一,城镇劳动力需求超过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会在2014年发生;按照方案二,这个时间会出现在2019年。

短缺必然到来,到来的早晚取决于城镇化速度,也取决于其他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调整。

2.就业促进政策对劳动力市场态势的影响

1993年,劳动部门开始提出“再就业工程”,经过1998年的《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与2002年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简称为12号文件),到2005年底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简称为36号文件)为止,中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劳动力市场政策已初步形成体系。

截至2005年底,这一政策体系基本围绕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问题而确立,政策适用的对象人群具有很强的限定性,从近几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看,在促进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特点是只包括具有城镇户籍人员,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被包括在城镇登记失业率统计之中,所以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可直接反映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变化状况。

但是,国务院新近出台的36号文件指出:在继续解决好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与重组改制关闭破产

企业职工安置工作的同时,也要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等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这个新政策与以前政策相比,将政策适用对象扩展到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以外的群体。新政策的出台和变化,一方面说明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对旧体制遗留下来的“一代人”问题负责到底,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国有企业改革遗留历史问题有所缓解后,政府在整体经济发展、财政余力增强的情况下,在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方面开始顾及其他就业困难群体的问题,使就业政策向社会公正所要求的“普惠制”迈出了一大步。

具体地看,新政策在原有政策基础上作了一些调整:第一,将政策的执行期从2005年底延长至2008年底,政策有效期将延长到2011年,贯穿整个“十一五”期间;第二,将有些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调整,使政策目标更加准确,加大了对“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的支持力度,提高他们就业的稳定性;第三,在免费职业介绍、培训补贴方面,将政策对象扩大至“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力”,进城登记求职的农村劳动力首次进入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适用对象的范畴,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也可以说是政府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具体举措之一;第四,在公益型岗位安置方面,将“4050”人员优先安置到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岗位这一措施扩展到享受城市低保

的长期失业人员。

从过去的经验推断,积极就业政策对其对象群体在促进就业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比如针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国务院12号文件出台后,使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两年维持在4.2%;小额担保贷款帮助25万下岗失业人员当上了小老板;公益岗位补贴,使310万就业困难人员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因此,可以预测,随着政策适用对象的扩大,政府财力投入的不断增加,促进就业的效果也会不断提高。未来几年,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数量及环境都会得到改善,也会使政府更有余力去完善劳动力市场政策,改善劳动者的就业环境。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由于持续30年的人口控制政策和高速经济增长,生育率迅速下降,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开始显现,从2007年开始,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将降到1000万人以下并继续下降,来自供给的压力减轻。中国的非农就业弹性虽有波动,但并未显示出持续下降的趋势。经过1996~2002年的艰难调整,中国城镇就业冲击带来的就业压力已经被经济的高速增长所吸纳,中国就业需求出现了迅速增长。“十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地区或许还会感受到一定的就业压力,“十一五”过后,中国就会开始面对城镇劳动力供给不足。由于新增劳动力减少,新增非农就业需求将更加依赖从第一产业转移来的劳动力填补缺口,这对加快城镇化速度有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进一步减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将包括

那些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偏低的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会显现,如何帮助这些劳动者适应非农就业岗位将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另外,由于劳动力供给开始转向有限剩余,第一产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还必然伴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而导致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逐渐下降,从而使中国将面临长期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压力。

因而,在政策上,我们建议,中国政府仍应把促进就业作为各个政策序列中最优先的。提高中青年劳动年龄人口的市场参与率,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延长人口红利期限,继续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继续增大对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投资,改善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积极应对今后必然出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岗位技能提升。女性和大龄职工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群体,应该积极探索针对这些群体的援助政策,鼓励这两个群体积极参与劳动力市场,使她们通过劳动为自己提供保障,从而减轻社会保障面临的压力。

非正规就业群体的规模还在继续扩大,虽然这是增加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改革目标的要求,但如何协调灵活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不断提高就业质量,使绝大多数劳动者能够公平分享增长的成果,是中国政府长期面临的挑战。

今后一段时间内,城镇的新增用工需求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移将占重要地位,保持一定的城镇化速度是必需的。由于中央政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不仅免除了农民的各项税费,对农村的投资也会增多,预计在相当长时间内,农民的收入会有一个持续的提高。这有可能降低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速度,从而导致城镇劳动力出现短缺,如何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也应及早考虑。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

本专题介绍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的基本状况[1]。由于现有的统计年鉴中没有有关农村劳动力状况的较为详细的数据,主要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关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村住户劳动力专项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必要时参考《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和《中国农业年鉴》的有关数据,对2002年的中国农村的就业和劳动力流动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2]。

1.农村劳动力就业基本状况

1.1 农村就业的行业和区域分布

2002年,中国农村劳动力继续保持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的趋势。农业劳动力比重为72.54%,比2001年下降1.94个百分点。

2002年中国东部地区的农村非农劳动力比重为41.29%,比2001年上升2.18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村非农劳动力比重分别为22.08%和19.23%,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因此,如果以农村劳动力的实际就业地点来划分,2002年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为51.3%,已经开始超过一半。虽然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非农就业比例在上升,但仍有高达82%-85%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1.2 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变化

农业劳动力减少的速度意味着非农化进程的快慢和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需求变化。利用以上基础数据,推算中国农村的农业劳动力2001年减少608万,2002年减少694万,参见表8-3。如果以当年的农业劳动力减少除以上年农业劳动力数量的百分比来衡量农业劳动力的减少速度,2002年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减少速度为1.80%,比2001年的1.55%有所增加。

但是全国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量仍然巨大。2002年以来源地省份划分的农业劳动力的地区分布为东部地区7695万,中部地区17940万,西部地区12258万;分别比2001年减少242万,372万和75万。如果从农业劳动力减少的数量上看,中部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减少最多,但考虑到2001年农业劳动力的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为20.6:47.5:31.9,2002年农业劳动力减少的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布为35.2:53.9:10.9,因此从农业劳动力减少速度上看,东部地区速度最快,西部地区最慢。

1.3 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劳动时间

2002年调查农户劳动力年平均劳动时间为9.83个月,其中平均农业劳动时间为6.70月,比2001年减少0.18月;而平均非农劳动时间为3.13月,比2001年增加0.18月。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呈现出平均农业劳动时间减少而平均非农劳动时间增加的趋势。分地区看,2002年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农业劳动时间最长,分别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大1.30个月和0.98个月;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平均非农业劳动时间最长,分别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1.25个月和1.53个月。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总劳动时间最少。农村劳动力平均劳动时间利用状况参见表8-6。

另外,整体上,女性劳动力的平均农业劳动时间较长,而平均非农劳动时间较短。2002年全国女性劳动力平均农业劳动时间为7.11个月,女性平均非农劳动时间为2.55个月。

1.4 农村劳动力的接受教育和培训状况

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表明,总体上,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虽然整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2002年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1年,比2001年提高0.04年;2001年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781年,比2000年提高0.04年。

2002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比例为37.8%,比2001年下降0.75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为49.7%,比2001年上升0.36个百分点;高中、中专及大专以上的比例为12.52%,比2001年上升0.35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相差不是很大,但受过专业培训的比例却比东部地区低不少,甚至低于西部地区。

2.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就业定义为农村劳动力在其住户所在的乡镇以外的地点就业,也就是乡外就业。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定义依然是依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使用的口径:当年在乡以外就业半年以上(包括到乡外仍然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或在本乡以内从事非农就业活动半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由婚姻、就学和参军等引起的劳动力发生地域性转移不视为农村转移劳动力。

按照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农村劳动力住户抽样调查定义,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农业劳动力相互对应,一个农村劳动力不是农业劳动力就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而且不能够同时具备两者。

2.1 外出劳动力基本状况

根据抽样调查统计数据,2002年中国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例为16.98%,比2001年的15.15%增加了1.8个百分点。以52238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推算,相当于2002年农村外出劳动力增加了956万人。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占67.9%,比2001年增加0.7个百分点。外出流动就业主要以男性劳动力为主,女性只占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外出时间半年以上的占全部外出劳动力75.8%,外出时间3个月以上的占全部外出劳动力92.3%;跨省流动的劳动力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46.4%; 跨省半年以上的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43.3%。

2.2 外出劳动力的年龄分布状况

中国房产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未来几年的房地产发展趋势 六月二十六日《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三版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樊钢:未来三十年中国仍将快速增长》。该文章提出了四个重要观点:其一,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是真实的;其二,经济的快速增长有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等背景因素的支持;其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过长时期的增长(例如英国持续了七十年,美国持续了六十年等);其四,由于尚未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中国未来至少还存在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 如果说中国经济的未来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快速增长空间,我们就完全有理由认为——中国的房地产业未来也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增长空间,以下的若干理由应当足以说明这个推论。 1.经济成长:中国经济已经持续多年呈两位数增长,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带来城市发展、住房扩大、投资增加和流动性过剩。中国百姓的平均收入几乎每4年就会提升一倍,人们购房和投资的能力也随之增加,而对改变住房的量与质最为迫切的中产阶级的家庭数量更呈“崛起”之势; 2.支柱产业:以其对经济影响的比重和所拉动的相关行业的数量(超过90个)而言,房地产业已经是今后肯定还会长期是国家和大多数各类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3.人口存量: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人,并且还在增长中。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和家庭总量中,目前还有相当大的比例(约70%)尚未真正解决好住房问题; 4.人口增量:中国每年的人口增量约有1,000万人,这是一个接近澳大利亚(其国土面积与中国接近)全国人口总量的数量,仅此人口增量所引起的每年住房增量约为1亿平方米(考虑了城市化比率); 5.人口质量:中国的人口质量在发生改变。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在增长(同1995年相比,当今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增长了近2岁),健康状况在提升,知识结构在改善,因而人们对所需住房的量和质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 6.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3亿。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对房地产市场有直接的影响,“银发族”已开始出现对家庭式居住和非家庭式居住等不同居住类型的选择; 7.换房需求:当前全球最大的建筑工地和住房市场都在中国。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居住产品正在不断地升级和换代,吸引着有条件的人们去投资。中国当前商品住房市场中最主要的结构是改善性需求,即换房居住的需求。尚有过半数的居民对现有的住房条件不满意。目前中国城市的人均住房面积约26平方米,此数并不大,还有提高的必要。而人均居住面积每提高1平方米,全国就会新增13亿平方米的住房需求; 8.第二套房:随着中产阶级和财富人群的发展(中国中产阶层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为1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公布了这一数据。),有能力购

中国房地产的未来发展趋势(精)

中国房地产的未来发展趋势 21世纪的10年代已经开启,然而,这个新时代开始的冬天对于热了好几年的中国房地产来说似乎有些寒冷。在最近的一个多月里,中央密集出台了信贷、税收、土地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房地产在新的时代将经历怎样的变化和发展,未来的走向如何,是一个重要的需要探讨的问题。房地产对中国经济贡献卓著,在已经过去的10年,是中国房地产取得飞速发展和巨大成就的10年。自1998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正式确立了房地产的全面市场化方向,计划和分配时代长期积聚的需求得到了极大释放,加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迈进,推动了中国房地产业的大发展,房地产规模和建筑面积逐年递增。同时,房地产市场逐步形成、完善和成熟,当前的房地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包含土地、建筑、交易和金融服务的多链条、多部门的重要产业,同时房地产的投资和投机属性也已充分的显现和发挥作用。 在过去的10年中,房地产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贡献卓著。在消费、投资和出口贸易这三大经济增长的动力中,投资和出口构成了中国增长的核心,其中房地产是投资中的重要力量。整个循环的过程是,出口形成了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就业,增加了居民收入,也给国家带来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和税收收入,政府转而将这些收入转化为政府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实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对城市化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房地产的快速发展,进而又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所以,可以说,在“中国式增长”的动力中,出口、政府投资和房地产是三大重要力量。出口增加了政府和居民收入,政府收入用于投资,居民收入转化为储蓄和房地产需求,同时房地产又给了政府土地财政,逐步升高的房价剥夺了居民的多数储蓄,让我们这个高储蓄的国家在缺少消费时,同样能够取得惊人的经济增长。但是这也导致了目前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由于我国内需不足,使得长期的经济发展找不到强有力的支撑点。这也是我国政府采取种种措施来刺激消费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房地产似乎一直处于稀缺的卖方市场状态,即使保持了年均20%多的增长速度,但仍然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需求。原因是: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城市的就业和人口增加,以及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加上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都形成对房地产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房地产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投

中国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趋势

1.价将持续攀升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处于增,由于人们对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大家都注意到小宗干辣椒生姜绿豆大蒜部分药材价格根本无法,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的过程毁灭了大量的,原本种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长满了和,于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让价格暴涨,这和串通一点关系没有。同时,原本安心种绿豆的如今都到镇里或者县城打工去了,同样的道理,除了粮食价格(这个不敢怠慢)和廉价季节性蔬菜,其他食品价格会一直上涨。顺便说说,很多人对最近几个月价格暴涨疑惑不解,其实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并不是中介们炒作,而是旧城改造和。原本住在的数量众多的蚁族被拆迁驱赶,要么住好的,要么离开,蚁族根本没有,只有通过合租分摊,房租涨价是必然。房租价格将等于或者高于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价格还将上涨。直到出现下降为止(这个现象在大城市10年内不会出现,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就明白了)。至于,商品房价格,个人以为,只有到普通的买房出现亏损的时候(比如08年的断供),房价才会下跌,问题是,已经绑架了中国,成为了一种的鸦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国家宁愿用的方式来剥削,也不愿意让持续下降。所以,国家会用的方式(多多发行就行了)来保持的稳定,结果是其他价继续暴涨。 2. 3.1 4.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4. 5.未来随着中国的进程的加速,城市贫困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并成为真正意义的绝对贫困人群,这些城市贫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来源是自己的,一旦立即出现生存。他们从事着低附加值的简单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他们由于的生活不稳定很难找到对象(特指

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是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的主要实施者。社会健全体系,同时加强对基层的,加强的度,尽力确保。 6. 7.其实,没有人想贫穷,没有人愿意贫穷,贫穷是一个,消除贫穷是社会发展和的应有之义。在今天的中国,由于的畸形,很多人把贫穷等同于耻辱,这种对贫穷群体的讥笑和蔑视是极端病态的社会行为,那些不高的普通,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是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比如环卫,冬天,凛冽寒风吹过的早晨,他们在默默的扫雪保持的通畅,夏天,火辣太阳炙烤的大街,是他们无言的清扫美化着城市的街道,他们辛苦而卑微的活着,收入不高,可能还要用微薄的薪水为自己在繁华城市读书的儿女缴纳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他们勤勤恳恳却处处遭人白眼。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相反,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那些靠坑蒙拐骗,靠假冒伪劣,靠倒买倒卖,靠炒房炒地,靠污染环境,靠道德沦丧而发家的人,才是应该被鄙视和嘲笑的。今日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太过狭窄和功利,导致大批无良,因为有钱而成为社会膜拜的对象,却没有人去追问:他污染环境了吗?他了吗?他是黑社会吗?他搞权钱了吗?他了吗?他做慈善了吗?没有人追问,没有人关心。大家只关心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他们所到之处,人们顶礼膜拜狂热鼓掌,虚心的请教发财经,着从他们身上学到所谓的成功经验从而一夜暴富,然后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成功的商人,他们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发财真经和盘托出的,道理很简单,教会了你对他有好处吗?传说中的确实写了几本书教大家做,但是,他出书的目的是通过书的畅销来赚取子,不是为了教你做企业的经验。他的书我看了很多遍,没有看到多少有的,远不如看道德经有意思。希望大家在这个欲横流的社会里冷静思考,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别人的价值,多多关心社会的公平公正,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身边

未来信息技术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未来信息技术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从新兴产业所处发展阶段和推进层次来看,预计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是转变生产方式的强力引擎,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智能终端、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高端软件及服务器,在产业发展规划中备受关注。 工信部有关人士指出,国家之所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代表了产业现在和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同时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关注。业内专家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行业热点主要呈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物联网产业链、云计算和地理信息系统产业。 专门从事管理咨询的埃森哲公司日前发布报告指出,全球经济和技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等的发展只是开端,未来5年信息技术将呈现出六大

发展趋势。 报告认为,企业应大力提升将新技术趋势转化为优势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这份名为《埃森哲2012年技术展望》的年度报告,旨在揭示最为重要的新兴技术趋势,分析这些技术将对企业产生的重大影响。 报告认为,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基于情境的服务。这是一种将现实世界与数据有机结合的新兴技术。随着情境信息来源的日益集中并且更加易于获取,企业可以把从不同渠道获取的数据进行快速整合,促使企业发现新的营收增长点。 趋势之二是融合型数据架构。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都需要将数据转化为宝贵的资产,数据架构需要实现新老数据库以及不同数据系统之间的转化和衔接,有效处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从而使其创造最大价值。今后的趋势将是企业重新平衡调整数据库架构,实行新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方式。 趋势之三是产业化数据服务。与数据架构趋势相关,数据的真正价值(包括企业内外部数据)将通过自由共享得

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风能是一种淸洁而稳定的新能源,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 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方案,得到各国政府、 机构和企业等的高度关注。此外,由于风电技术相对成熟,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资源有 效性,因此,风电也成为近年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 1、全球发展概况 2016年的风电市场由中国、美国、徳国和印度引领,法国、上耳其和荷兰等国的表现 超过预 期,尽管在年新增装机上,2016年未能超过创纪录的2015年,但仍然达到了一 个相当令人满意的水平。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全球风电发展年报》显示,2016年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54.600MW,同比下降14.2%,英中,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 23328MW (临时数据),占2016年全球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2.7%o 到2016年年底, 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86J49MW,累计同比增长 12.5%。其中,截至2016年底, 中国总量达到16&690MW (临时数据),占全球风电累计装机总量的34.7%。 2001-2016年全球风电装机置计容量 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土 250.000 W 200.000 150,000 1W.OOO 50.0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 ■ ■ 11 nUr l ■蛊计装机容蚤

按照2016年底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计算,全球前五大风电市场依次为中国、美国、徳国、印度和西班牙,在2001年至2016年间,上述5个国家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风电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统讣数据,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截至2001年12月31 日的23.9OOMW增至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486.749MW,年复合增长率为22.25%, 而同期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9.53%,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328MW (临时数据),占当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2.7%,位居全球第一。 (1)我国风能资源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陆地而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包括岛屿)达32,000 千米,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并具有巨大的风能发展潜力。根据中国气象局2014年公布的最新评估结果,我国陆地7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2亿千瓦,风功率密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50 亿千瓦;8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02亿千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5亿千瓦。 ①风能资源的地域分布 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广泛,苴中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A.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千米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瓦/ 平方米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CE 世界上的地位,世界人民见证着我们的点滴成长是不争的事实。在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之前,中国的GDP总量早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各国经济都在衰退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在增长。虽然我国还有很多未完善的体制,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毛主席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还是你们的。现在世界就要交到我们手上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祖国经济的腾飞。 正文 1、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三大主线。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未来十年人民币国际化、能源产业、粮食安全等十方面经济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 1.1、经济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明显地反映在新兴市场的金融和资本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深度与广度上。分析师们认为,未来十年人民币将加快国际化步伐,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储备、外汇交易中的比重都将明显提高。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分析师们对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作出预期,预计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将达15%左右,约为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至少有50家;B股市场将有可能与A股合并。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 1.2、产业高级化 产业高级化表现在新产业的拓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两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新能源将支撑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分析师们预测,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能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产业高级化还表现在,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将迅速崛起;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 1.3、市场深度化 市场深度化表现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百货公司”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的形成,同时也表现为实体经济外延扩大化和服务高端化。分析师们认为,到2015年,我国新车销售市场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出口将占我国汽车产量比例的20%。 未来十年,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工业的增长点及对社会的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上。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将急剧扩张,覆盖交通、铁路、水利、机械、医药卫生、军工等领域。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也将充分释放装饰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 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新能源汽车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物联网”把网络生活推向新阶段,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城镇化率接近60%。 2、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的发展趋势 2.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 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今后10年,人民币

中国未来住宅发展趋势

中国住宅项目未来发展趋势的设想 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外交流频繁与普遍,会激发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渴望。(套用一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住宅做为私人财产及人类四大基本生存要素之一,会首当其冲。做为商品房的主力消费群,会有更多的中等收入的家庭渴望自己的住宅能满足他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诉求。 家是住宅的内容,住宅是家的物质寄托。正是人们需要有个物质寄托的地方,所以才出现了住宅。由于人们处于对不同需求的影响住宅建筑就出现了。 在生理上;睡眠,休息,食物,水,卫生,空气,阳光等等让我们觉得家是必须的 在安全上:一般居住安全,防卫安全,环境污染控制,噪声控制,事故防范,交通安全 心里需求:交往私密,体验活动,玩,建造,美感等等。正是处于种种人们的需求,住宅建筑就诞生了,他解决了人们迫切的需求。这只是住宅建筑的开始。 中国住宅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之前,住宅就已经出现了。传统住宅即民居。中国传统民居大部分采用的木结构,当然材料也主要是木头,泥土,砖瓦,还有石材。古代民居的类型有干阑式,井干式,穹庐式,窑洞式,合院式。下面以唐朝建筑为例来

阐述传统民居。 一般而言大宅邸都是以前堂廊院和后寝廊院前后相重构成主轴线,若干小廊院围绕在左右,后寝院后方布置花园,再在最外层围以宅墙构成。少部分高等级宅邸会出现或左或右的副轴线。一般而言,宅门不开在宅邸主轴线上,而居于宅邸东南的位置,但高等级宅院允许将宅门开在主轴 线上(《营缮令》云常参官宅邸按“轴心 舍”制,轴心舍到底是指前堂和后寝两厅 各作工字厅制还是指宅门开于中轴线 上,众说纷纭)。廊院之间可以相连也可 以有街巷相隔,但不允许前堂院和后寝院之间的隔巷成为贯穿整座宅邸的东西横街,这样是僭制(仅有皇宫可以使用这样的永巷制)。一般小宅院也分为三进,一进为堂室,二进为厨房,三进为后院马厩。这是当时最常见的做法。等到了清朝,四合院住宅逐渐成了主流住宅建筑,很多四合院一直保留到今天。 自建国以来,整个社会制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住宅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一代:经济节约型,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这种形式的住宅也算满足了一代人对住房的要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形式的住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了。于是第二代住宅诞生了。 第二代:使用经济型,从改革开放开始,以八五住宅为代表。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2016年 巴曙松:中国房地产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观点地产网讯:4月12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深圳出席活动时表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巴曙松指出,即使是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新屋销售和新开工面积之间的传导周期越来越长,这是典型的行业在逐步收缩的趋势。 关于近期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巴曙松认为,跟这些一线城市长期供应不足有关,如,与一线城市长期土地供应不足,容积率定得偏低,对于人员流动趋势判断没有充足的预见性等,都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个改变不了整个房地产行业逐步在往下回落的趋势。 对此,他提出建议要化弊为利,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其中强调城市土地建设。 他表示,房价上涨的城市基本上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货币选票选出的中心城市。下一步配套的改革要变成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比如深圳,如果地价上涨让很多制造环节在深圳有压力,就应该主动迁到东莞、惠州。相应的,深圳和东莞、惠州的地铁、城际的交通、生活的便利就要打破原来的土地制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制度,要有城市群的布局规划大格局。 巴曙松总结称,要把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顺势引导成建设未来城市群的正面发展动力。 2015年 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走上转型之路 目前,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从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情况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未来以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IT技术对企业经营和管理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也需要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才能改变整个行业和企业的竞争规则,从而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相反,如果无视这种趋势,或没有很好地利用IT技术提升管理,无论多么具有实力的企业,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被市场所淘汰。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经历“四i”化,即信息化、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阶段。北京贯智赋能管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高级咨询顾问邱昭良博士认为,目前国内很多企业还处在信息化的阶段,有一部分企业已经着手实现企业内部系统的集成化,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朝着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迈进。 第一,实现信息化(information)。中国企业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是靠“人治”,决策靠“拍脑袋”,业务靠手工处理,数字化、精细化程度不够,导致管理效率和效果受到限制和影响。因此,IT应用的第一步就是从手工操作实现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 第二,实现集成化(integration)。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需要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与客户服务紧密集成起来。因此,IT应用也需要从局部走向集成。现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缺乏整体规划,各种IT应用系统彼此孤立,构成一个个“信息孤岛”,缺乏集成与整合。因此,企业应用集成(EAI)会是一些企业下一步重

点关注的问题。 第三,实现网络化(internet)。很多企业的运作是跨地域的,为实现集成化,就需要实现网络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性能提升,已经可以支撑商业应用。因此,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廉价的通讯手段,可以让很多中小型企业构建起全国性的业务运作体系,实现业务的有效扩张。而过去,对于很多企业是不堪想象的。企业必须耗费巨资,建设一个庞大的私有广域网络,而现在却可以实现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神经网络”。 第四,实现智能化(intelligent)。除了完成传统的交易之外,还要挖掘客户的需求,从数据里面获得财富,辅助企业决策,让企业成为一个智能化的企业。 在未来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环境中,驱动现代企业成长的力量将由机会和业务驱动转向的管理和创新驱动阶段中。信息技术应用将会对后两种驱动力量都能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在邱昭良博士看来,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和管理趋于复杂,企业必须靠加强管理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而单纯依靠人的控制和一些简单的辅助手段已经不足以保证业务运作和管理的有效,因此,企业就需要引入一些专门的信息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以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并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平台上整合现有的系统资源,同整个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使得跨企业、跨行业的供应链流程更加畅通和便捷。

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精)

■胡葆森/文 中国房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作为业内人士,我几乎目睹和参与了这一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对其发展的大脉络有些观察和思考,现予阶段性总结并呈上,以期与大家分享。 在25年的长期发展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业从起步、摸索、动荡、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这一过程又一次印证了发达国家已经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达到800~1000美元时,房地产业开始起步;达到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开始加速;达到7000美元左右时,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达到12000~1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进入饱和期。2013年底,我国的人均GDP 已经接近7000美元,与发达国家总结出的规律完全契合。 再过十年,我国人均GDP 超过13000美元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达到供需的饱和点,行业的发展也将从顶峰开始回落。可是,作为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城镇化率去年为53%,如不包括2.5亿非户籍人口,也只有36%,离实现70%的城镇化目标,还需要大约2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城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我国房地产业在未来的15~20年内,仍有持续的增长空间。 当下: 细分时代已经到来 25年后的今天,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发展现状突出的特征就是“细分”。这种细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的细分。 当市场真正处于理性后,行业的基本属性开始发挥作用,商品的价值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房价格短期内升降的经济学原理、城市开发总量与总体消费需求决定泡沫存在与否的道理,开始为人们所认知。

那些简单武断地预测中国房地产业何时崩盘的论断显得过于哗众取宠;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关于“三四线城市泡沫大于一二线城市泡沫”的推断也不免显得过于草率。简言之,当市场的“六大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开发商、媒体、消费者、专家学者)逐步成熟后,就不应该再像以往一样以“线”划线,以点及面,而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经济总量、供求状况、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城市化水平等,区别判定每一个城市的市场状况。 例如:郑州、武汉、西安同属二线省会城市,武汉和西安的人口达到本省人口总数的20%左右,而郑州因设省会仅有60年历史,全市人口仅占本省人口总数的8%左右。由于地处全国交通枢纽位置,加之中原经济区、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铁十字枢纽等有利因素,与武汉、西安相比,作为1.06亿人口的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城市化的提升空间势必大于其他两市。 即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也不均衡,一些四线县级城市如神木县等,因在建规模过大,供需严重失衡;但在一些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中西部人口大县,仍不乏“日光盘”案例。因此,我们在判定市场状况时,还是应回到它的基本面上,按照相关的基本指标对其做出细分和判断。 2. 开发商的细分。 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开发商阵营在不断地进行分化。 以企业概念区分,有价值观驱动型,也有商业利益驱动型;有战略导向型,也有机会导向型;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有激进扩张型,也有稳健甚至保守型;有跨国、跨省扩张型, 也有区域发展型;有多业态综合开发型,也有单业态专业开发型。 2004年“8·31大限”后,房地产的资本属性日益显露,与资本市场完成对接的上市公司加快了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步伐,迅即拉开了市场格局调整的大幕。

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前景 学生:王马军,城市建设学院,工程管理10701班 指导老师:黎生南老师,长江大学 【摘要】:房地产企业是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主体,占我国房地产企业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多。房地产开发业是竞争性行业,所需资金量大,资源占用多,而且涉及到社会非常敏感的住房问题。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发展趋势,对促进房地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的国计和民生问题,还有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乃至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房地产发展前景趋势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al estate 【Abstract】:Real estate business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real estate business,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in China.Real estate development industry is a competitive industry, funding capacity,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more, and involves very sensitive to social housing. Analysis of the real estate business trends, real estate and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national planning and livelihood issues, as well as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promoting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s well as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community are very important. 【Keywords】:Real Estate Prospects Trends

中国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趋势

1.价将持续攀升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处于人口增长期,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食品价格。大家都注意到小宗农产品价格干辣椒生姜绿豆大蒜部分药材价格根本无法控制,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的过程毁灭了大量的土地,原本应该种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长满了工厂和商品房,于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让价格暴涨,这和串通涨价一点关系没有。同时,原本安心种绿豆的农民如今都到镇里或者县城打工去了,同样的道理,除了粮食价格(这个国家不敢怠慢)和廉价季节性蔬菜,其他食品价格会一直上涨。顺便说说房价,很多人对最近几个月房租价格暴涨疑惑不解,其实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并不是中介们炒作,而是旧城改造和城市拆迁。原本住在城中村的数量众多的蚁族被拆迁驱赶,要么住好的房子,要么离开,蚁族根本没有议价能力,只有通过合租分摊成本,房租涨价是必然。房租价格将等于或者高于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价格还将上涨。直到城市人口出现下降为止(这个现象在大城市10年内不会出现,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就明白了)。至于,商品房价格,个人以为,只有到普通的买房投资者出现亏损的时候(比如08年的断供),房价才会下跌,问题是,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成为了一种经济增长的鸦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国家宁愿用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方式来剥削国民,也不愿意让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所以,国家会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多多发行人民币就行了)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结果是其他物价继续暴涨。 14.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未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并成为真正意义的绝对贫困人群,这些城市贫民生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来源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一旦失业立即出现生存危机。他们从事着低附加值的简单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他们由于长期的生活不稳定很难找到对象(特指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是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的主要实施者。社会应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对基层群体的技能培训,加强基础教育的执行力度,尽力确保公民接受义务教育。 其实,没有人想贫穷,没有人愿意贫穷,贫穷是一个社会问题,消除贫穷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在今天的中国,由于价值观的畸形,很多人把贫穷等同于耻辱,这种对贫穷群体的讥笑和蔑视是极端病态的社会行为,那些收入不高的普通劳动者,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是需要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比如环卫工人,冬天,凛冽寒风吹过的早晨,他们在默默的扫雪保持城市交通的通畅,夏天,火辣太阳炙烤的大街,是他们无言的清扫美化着城市的街道,他们辛苦而卑微的活着,收入不高,可能还要用微薄的薪水为自己在繁华城市读书的儿女缴纳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他们勤勤恳恳却处处遭人白眼。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相反,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那些靠坑蒙拐骗,靠假冒伪劣,靠倒买倒卖,靠炒房炒地,靠污染环境,靠道德沦丧而发家的人,才是应该被鄙视和嘲笑的。今日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太过狭窄和功利,导致大批无良商人,因为有钱而成为社会膜拜的对象,却没有人去追问:他污染环境了吗?他偷税漏税了吗?他是黑社会吗?他搞权钱交易了吗?他虚假宣传了吗?他做慈善了吗?没有人追问,没有人关心。大家只关心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他们所到之处,人们顶礼膜拜狂热鼓掌,虚心的请教发财经,幻想着从他们身上学到所谓的成功经验从而一夜暴富,然后接管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成功的商人,他们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发财真经和盘托出的,道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但它是构成我们世界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创造的知识的总和。信息资源与物质、能源资源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特点,就是它可以被重复使用,可被同时共享,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不减少,有时还可产生新的增量。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生产、采集、存贮、变换、传递、处理过程及广泛利用的新兴科技领域。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以来,仅仅半个多世纪,信息技术以它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生命力,风靡全球,成为科技发展史上业绩最辉煌、发展最迅速、对人类影响最广泛和最深刻的科技领域。可以预见,21世纪将是信息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最活跃、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科技领域。 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朝着以下几方面发展: 一、微电子向着高效能方向发展 当代的计算机都是建立在微电子学基础上的。过去在微电子学方面有一个摩尔定律:即芯片集成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左右增加一倍。据最新研究,其已被突破,达到每12个月增加一倍。20世纪50年代,面积为0.1平方英寸的硅片上只能装上1个电子元件,现在则高达3万多个。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微电子技术即将进入“后光刻时代”,未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可能将使计算机建立在更微观集成、更高速的基

础之上,引起筛子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其结果是:(1)效率更高。纳米技术能制造更节能、更便宜的微处理器,使计算机效率提高百万倍,可生产出更高效率的宽带网,海量存贮器,集传感、数据处理、通讯为一体的智能器件。(2)体积更小。纳米计算机可缩小到头发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美国已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跳蚤大小的机器人,该项技术使用了微电脑,机器人具有初级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该机器人还能在绝对危险或人类所不能及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工作,用它可以完成核反应堆内的故障处理,此项技术也可用于原子的运送及原子的重新排列。(3)功能更奇。可把装有飞机驾驶程序的纳米芯片植入人体体内,通过细胞接受信息,不用培训你就能驾驶飞机。 预计本世纪应用电子自旋、核自旋、光子技术和生物芯片的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将要问世,可以模拟人的大脑,用于传感认识和思维加工。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 总之,可以预见,微电子与电子器件及集成结构功能将向着高集成度、高速度、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1世纪,计算机向着超高速度、小型化、并行处理(同时处理)、智能化方向发展。它的发展轨迹不同于自然界的“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谁占领了市场先机谁就成为主导产品。 目前在计算机领域有一个10倍速定律:即每5~7年速度增加10倍,体积减少10倍,价格下降10倍,这一定律也即将被突破。

中国未来住宅发展趋势分析-共24页

中国住宅项目未来发展趋势的设想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外交流频繁与普遍,会激发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渴望。(套用一句“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住宅做为私人财产及人类四大基本生存要素之一,会首当其冲。做为商品房的主力消费群,会有更多的中等收入的家庭渴望自己的住宅能满足他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诉求。 家是住宅的内容,住宅是家的物质寄托。正是人们需要有个物质寄托的地方,所以才出现了住宅。由于人们处于对不同需求的影响住宅建筑就出现了。 在生理上;睡眠,休息,食物,水,卫生,空气,阳光等等让我们觉得家是必须的 在安全上:一般居住安全,防卫安全,环境污染控制,噪声控制,事故防范,交通安全 心里需求:交往私密,体验活动,玩,建造,美感等等。正是处于种种人们的需求,住宅建筑就诞生了,他解决了人们迫切的需求。这只是住宅建筑的开始。 中国住宅历史悠久,早在几千年之前,住宅就已经出现了。传统住宅即民居。中国传统民居大部分采用的木结构,当然材料也主要是木头,泥土,砖瓦,还有石材。古代民居的类型有干阑式,井干式,穹庐式,窑洞式,合院式。下面以唐朝建筑为例来阐述传统民居。 一般而言大宅邸都是以前堂廊院和后寝廊院前后相重构成主轴线,若干小廊院围绕在左右,后寝院后方布置花园,再在最外层围以宅墙构成。少部分高等级宅邸会出现或左或右的副轴线。一般而言,宅门不开在宅邸主轴线上,而居于宅邸东南的位置,但高等级宅院允许将宅门开在主轴线上(《营缮令》云常参官宅邸按“轴心舍”制,轴心舍到底是指前堂和后寝两厅各作工字厅制还是指宅门开于中轴线上,众说纷纭)。廊院之间可以相连也可以有街巷相隔,但不允许前堂院和后寝院之间的隔巷成为贯穿整座宅邸的东西横街,这样是僭制(仅有皇宫可以使用这样的永巷制)。一般小宅院也分为三进,一进为堂室,二进为厨房,三进为后院马厩。这是当时最常见的做法。等到了清朝,四合院住宅逐渐成了主流住宅建筑,很多四合院一直保留到今天。 自建国以来,整个社会制度发生了彻底的改 变,住宅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一代:经济节约型,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 这种形式的住宅也算满足了一代人对住房的要求,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形式的住宅已经不能满足 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了。于是第二代住宅诞生了。 第二代:使用经济型,从改革开放开始,以八 五住宅为代表。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精)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2010-11-30 04:25:22 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 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 今后10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更多地受到我国经济和外贸持续较快增长的推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将推动我国利率汇率改革、资本市场扩展、货币监管调控水平提高。 相对于我国经济规模和外贸占全球总量的比例,目前我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已明显滞后,但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一直受制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和金融监管水平。本次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和现有主要国际货币尤其是美元的冲击,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预计今后10年,我国GDP 年均增长8%,至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将达到75.7万亿元左右,按目前汇率计算,大约相当于11万亿美元。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因素,届时我国经济规模可能接近美国水平,超过日本一倍,相当于全球GDP 总量的20%。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也将年均增长8%,仍将快于全球5%的平均增速。由此,我国外贸总额至2020年将达到6.4万亿美元,大大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占届时全球贸易总额的13%。并且我国外贸将由顺差转为逆差。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将大致与我国外贸占全球贸易的比例相当,而人民币在储备资产中的比例或许更高。

人民币国际化的羁绊依然存在。首先,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贸易和投资的双顺差阻碍了人民币的输出,而这是本币国际化的首要条件。即使外贸和投资全部以人民币结算,出口和投资双顺差也将吸干通过进口支付和对外投资流出的人民币,造成境外人民币流通的短缺,或只能以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来支持人民币国际流通量的需要,即以美元等外汇的流入换取人民币的输出。 人民币走出去的过程还将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和拓展,为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提供较充分的可供投资的“资产池”。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形成机制也将更加市场化,使得持有人民币的风险降低。资本项下的资金进出管制将放松,以满足人民币资产投资者对投资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流动性要求。 这些趋势都将推动我国货币金融调控手段的完善。 10年之内,人民币依然难以成为自由兑换货币。但人民币稳健升值则是大势所趋。预计至2020年对美元将累计升值60%以上,先慢后快,年均升值约4.5%。 2,趋势之二:新能源助中国成汽车强国 在中低端汽车市场上将孕育出一批世界知名大众品牌 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汽车市场高速成长带来的能源和环保压力将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缩小与汽车强国之间差距的一个契机。 过去10年,我国汽车生产和市场以超过GDP 增速近一倍的高速度成长,私人消费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最大的动力。10年之后,汽车在我国城市的普及程度将像今天的彩电一样,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城市家庭拥有两部或多部汽车将非常普遍,汽车也将大规模地进入农村地区,一些即可用作代步工具又可作为生产资料的车型,如轻卡、皮卡和越野车等,将在农村开拓出广阔的市场。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教学设计 盐城市第一中学陈仕桂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上一节课,做了一个随堂调查,发现只有约51.8%的学生在小学或是初中上过信息技术课,且水平参差不齐。但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人性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能联系实际对虚拟现实、智能代理技术等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直观的认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类的生活休戚相关。 【教学重点】:越来越有好的人机界面 【教学难点】:越来越有好的人机界面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实践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环境】: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导入】: 师:现在是信息社会,我们一起来欣赏信息社会人们的生活片段。 教师活动:播放《未来之家》视频 师:请大家观看《未来之家》视频并思考:未来之家在设计上有什么样的技术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