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计算题型及解析

考研政治计算题型及解析
考研政治计算题型及解析

1.假定工人劳动力价值为8元,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6小时,当

劳动力价值下降为4元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

A.从100%下降至50%

B.从100%上升至200%

C.从100%上升至300%

D.从100%上升至400%

解析: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6小时,则意味着一共创造出16元

的价值,扣除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工资8元,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为8元,剩余

价值率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故原来的剩余价值率为8/8=100%。劳动力价值

下降为4元时,则剩余价值相应上升为12元。12/4=300%。C是正确选项。

2.某工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月工资总额

为5万元,则该厂资本家每月获得剩余价值()

A.5万元

B.10万元

C.30万元

D.60万元

解析: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则剩余价值率为4/4=100%,月工资总

额为5万元,即可变资本为5万元,m/5万=100%,则m为5万元。A是正确答案。

3.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为()

A.100%

B.20%

C.12.5%

D.11.1%

解析: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量(利润量)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本题计算方法为200

万/1000万=20%。选项B是正确答案。

4.假设某个资本的年预付的可变资本为2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资本周转一次需三个月,请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量与年剩余价值率为()

A.30万元 300%

B.80万元 400%

C.120万元 700%

D.200万元 1000%

解析:周转一次为3个月,则1年周转4次,已知剩余价值率为100%,可变资本V为

20万元,则周转一次产生的剩余价值为20万元,故1年中产生的年剩余价值量为80

万元。年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为年剩余价值量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即80万/20万=400%。B正确。

5.假设某企业全部预付资本为200万元,其中流动资本为40万元,每年周转6次。在

固定资本中,厂房每年耗费1万元,机器总价值为80万元,可使用20年,其它固定

资产价值30万元,可持续使用10年。则该企业预付资本年周转次数为()

A.1次

B.1.53次

C.1.24次

D.2次

解析:流动资本一年周转额为240万元,机器的一年价值周转额为80/20=4万,固

定资本价值一年周转额为30/10=3万,厂房每年耗费额为1万元。根据预付资本周

转次数的计算公式,该企业该企业预付资本年周转次数=(1万+3万+4万+24

0万)/200万=1.24次。C为正确答案。

6.一企业有流动资本4万元,1年周转3次,每月支付工人工资5000元,该企业的预

付可变资本是()

A.6万元

B.2万元

C.1万5千元

D.5000元

解析:可变资本也属于流动资本的范畴,1年周转3次意味着每周转1次需要12/3=4

个月。已知每月需5000元工资,则该企业的预付可变资本额是5000×4=2万元。B是

正确答案。

7.某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3年4个月,那么该资本一年的周转次数为()

A.1/40

B.3/10

C.1/3.4

D.1/34

解析:3年4个月如果统一以月计算为40个月,周转一次需要40个月,在一年内周转的次数为12个月/40个月=3/10。故B为正确选项。

8.某企业预付资本是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c:v=9:1,剩余价值率是100﹪,可变

资本一年周转4次,年利润率为()

A.20﹪

B.40﹪

C.60﹪

D.100﹪

解析:年利润率等于年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的比率。从题目中可知,可变资本为1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则m=10万元,因1年周转4次,可得出年剩余价值或年利润

量为40万元。40万/100万=40%。B是正确选项。

我编写的《考研政治全真模拟题11套》(电子文本)开始接受预定。可以加微信号:xmdkaoyan 咨询详情(注意:此微信是预定试卷的唯一渠道)。试卷为电子文本。将于10月中旬,18届5中全会后发给预订的诸位同学。

试卷特点:

1.专门针对2016考研考生编写。

2.《徐明德考研政治全真模拟题11套》涵盖考研政治所有考点和重难点。试卷附有答案和详细解析。只要认真把这11套试卷的试题掌握。考研政治的分数一般能得到70分左右。

2020年考研政治练习题含答案461

2020年考研政治练习题含答案 单选题 1、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一个首先要解决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要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首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否则就不可能真正从实际出发,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在实践中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简答题 2、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进步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答案:(1)到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暂无解析 简答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答案:(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艰辛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了宝贵经验,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暂无解析 简答题 4、材料 200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正在并将进一步在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充分显现出来。我们要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请回答: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答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暂无解析 多选题 5、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不同,它是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C.科学之科学

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1.(07全国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2.(07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升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3.(07北京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当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式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4.(08全国卷Ⅰ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升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5.(08四川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10%,其它条件不变,则2008年M 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 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10亿元和121亿元 D.121亿元和121亿元 6.(08海南卷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7.(08天津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64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64 (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在中国大地上存在的标志是 A.张学良的改旗易帜√ B.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被摧毁 C.第一次北伐的胜利 D.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A选项正确。B选项是1926年7月开始的第一次北伐战争取得的胜利果实;C选项与B选项实质是一个;D选项,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时,以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尚未开始。本题还可以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的标志”的角度加以考查。 3.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的性质是 A.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B.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的代表 C.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政党√ D.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的性质是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C选项正确。A项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中国国民党的性质。 4.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前资本主义社会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属于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一直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故选项A正确。 5.中国共产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的标志性会议是 A.古田会议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1927年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使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还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B选项正确。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党指挥枪);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提出了在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考生必须重点掌握这几次会议召开的重大意义。 6.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的是

2020年《考研政治》练习题含答案(二十五)

2020年《考研政治》练习题含答案(二十五) 单选题-1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 ) A.解放生产力 B.推进工业化 C.建设现代化国家 D.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答案】A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 单选题-2 党的_____报告在党的文献中第一次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导意义、科学体系和时代精神作了新的阐述。 A.十五大 B.十三大 C.十二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A

【解析】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十五大的主题,也是十五大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又一理论成果。 单选题-3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提前完成的时间是( )。 A.1955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答案】B 【解析】 [解析]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期间,我国于1956年底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在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提前完成了。

-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2010-2015年高考政治计算题汇总 1.(2010全国卷1 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 B.10元12元 C. 20元24元 D.8元16元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2.(2010新课标卷全国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3.(2010全国卷II 24)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老多耗费为6 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A. 4元、4元、60万元 B. 6元、8元、90万元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C. 4元、6元、90万元 D. 8元、6元、120万元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4.(2010北京卷34)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5.(2010浙江卷26)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6.(2011年文综全国卷大纲版)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 A.6% B.10% C.12% D.15%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 7.(2011年四川文综)某上市公司的股票全为流通股,共5000万股,当银行利率为3%时,该股票的总市值为100000万元。如果银行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预期股息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该股票的价格约为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 A.18.46元 B. 21.33元 C. 23.08元 D. 24.75元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

2018年《考研政治》习题(十三)

2018年《考研政治》习题(十三) 单选题-1 男婴,6个月,足月顺产,人工喂养。查体:体重5.4kg,身长66cm,前囟未闭,未出牙,皮肤干燥,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6cm,心肺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肌张力低下 B智力发育迟滞 C运动功能发育缓慢 D体重不增或下降 E身高低于正常 【答案】D 【解析】 营养不良是因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首先为腹部,最后为面颊。严重者出现身高低于正常、智力发育迟滞及运动功能发育迟缓等。 单选题-2 正常儿童新鲜尿沉渣镜检时,每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应少于 A新生儿期 B学龄期 C青春期

D幼儿期 E学龄前期 【答案】A 【解析】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越早越好。动脉导管闭合手术一般在学龄前施行为宜。如分流量较大、症状较严重,则应提早手术。年龄过大、发生肺动脉高压后,手术危险性增大,且疗效差。吲哚美辛可显著地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对于出生后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能促进动脉导管闭合。新生儿可使用。 单选题-3 可能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局部主要致病菌的是 A奈瑟球菌 B甲型链球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草绿色链球菌 E金黄色葡菊球菌 【答案】C 【解析】 记忆型题,慢支急性发作的局部主要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

单选题-4 婴儿出现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胃肠蠕动波和右上腹肿块,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症状出现在生后2~4周,极少发生于出生4个月之后 B呕吐是主要症状,最初仅是吐奶接着是喷射性呕吐 C在喂奶后可见到膨胀胃的蠕动波,波形出现于右肋下缘到脐的左上方消失 D80%以上可以摸到幽门肿块 E体重起初不增,继而迅速下降,日渐消瘦,出现营养不良和失水 【答案】C 【解析】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胃蠕动波从左季肋下向右上腹部移动,到幽门消失。 单选题-5 是精神科医生的行为规范 A《大医精诚》 B《夏威夷宣言》 C《纪念白求恩》 D《赫尔辛基宣言》 E《希波克拉底誓言》 【答案】B

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集锦

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集锦 1.(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C) A.4克B.8克C.16克D.32克 解析:这一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更注重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中各种关系的灵活运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时对学生的讲解过程中,要求学生牢牢把握住: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根据题意可知:1克黄金=8克白银5件A商品=2克黄金 从题意可知条件发生变化,当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白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未变、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未变),那么在同样的时间内: 2克黄金=8克白银(1克黄金=4克白银) 5件A商品=4克黄金 所以,5件A商品=4克黄金X4=16克白银 2.(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 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D)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与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生产者A生产甲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意味着A在4小时内可生产甲商品4件,故其使用价值总量为4;其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为40×4=160(元);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然由社会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即40元,故D项符合题意。 3.(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 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 4.(2007年高考文综四川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C) 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 5.(2007年高考文综天津卷29)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C) A.7392元 B.79464元 C.84392元 D.86240元6.(2007年高考文综北京卷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B)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

2019考研政治《毛中特》练习题及答案【三篇】 【篇一】 1.我国能够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和平改造的客观条件(或可能性)在于 A.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D.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2.下面关于社会主义改造正确的论述有: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1956 年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A.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方针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4.1964 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这就是: A.在1980 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1980 年代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温饱 C.在20 世纪内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 D.在20 世纪内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5.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动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02 年12 月5 日,******到河北省西柏坡进行调研,重温了西柏坡精神,重申了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两个务必”。在经中央媒体报道后,此举引发了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海内外舆论普遍将此解读为极具符号性的行为。针对上述材料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忧患意识 B.“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C.“两个务必”对中国共产党“能不能长久执政,能不能为人民执好政”的历史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D.共产党要永葆先进性,始终保持自己的政治本色,必须时刻牢记“两个务必” 6.毛泽东当年曾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新中国成立50 多年来,“两个务必”时时警示着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也激励着广大干部、党员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赶考”仍在继续,但“赶考”的环境、“考题”和“考生”状况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关于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考题”变为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赶考”的主人没变,依然是中国共产党,”考官”没变仍然是全体中国人民 C.评判“考生”成绩的标准变为是否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赶考”环境更加复杂,“赶考”的任务更加艰巨,“考生”的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 7.1964 年6 月毛泽东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必须具备: A.必须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是全心全意为中国和世界绝大多数人服务的革命者 B.必须是能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工作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必须是民主集中指导模范执行者 C.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富于自我批评精神,必须用于改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D.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8.在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毛泽东对我国基本国情的分析是: A.中国是一个大国, 经济发展不平衡 B.人口多、底子薄 C.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生产力不发达 9.在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上,毛泽东提出的重要思想有: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实用方法详解

经济生活计算题实用方法祥解 计算题专题 核心关系图 一、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 1、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2、我国通常采用100 单位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100$=656¥ 3、本国汇率是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币,外币汇率是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 4、已知人民币要折算成美元用除法,已知美元要折算成人民币用乘法。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的变化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假设M 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1+x%):n;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1+ y%) ; 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 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x%):n(1+ y%) 。 (2)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货币升值、贬值都会带来汇率的变化。假设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n。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 ÷(1+x%)] ; 若M国币值不变,N 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为:m: [n ÷ (1 -x%)] ; 若N 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升值x%,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x%)]:n ; 若N 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贬值x%,则现在M国与N 国的汇率比为:[m÷(1 -x%)]:n 。 1:2012年,甲、乙两国货币汇率为1:6 ,乙国生产的单位A商品价格为120元。2013 年,甲国为了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 年乙国单位A 商品出口到甲国用甲国货币表示为: A.11.1 B.12 C.16 D.10

最新-2018年高考政治计算题(教师版)人教版精品

2018届高考政治专题复习之计算题归类分析 一、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考查知识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方法:准确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以及商品价值总量的关系。 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 值总量 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反比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正比正比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比反比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反比正比无关 1:(2018年全国卷Ⅰ24)假设某国2018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 表示为10元。2018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 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8年的价格分别是:( A ) A. 5元 6元 B.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8元 16元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在货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甲产品的价格应为5元,通货膨胀率为20%情况下则为:5+5×20%=6元,(注:通货膨胀率= 差/原来,贬值率= 差/现在) 例2:(2018年全国Ⅱ卷24 )假设某企业201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 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18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A. 4元、 4元、 60万元 B. 6元、 8元、 90万元 C. 4元、 6元、 90万元 D. 8元、 6元、 120万元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的计算。因为2018年该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50%,所以该企业甲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社会价值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 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不变,为6元;价值总量=6×10(1+50%)=90万元。故答案为C。 例3:(2018·全国新课标卷12)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8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 84.64 D.84,100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汇率计算。实行零关税前,因为汇率为1∶8,关税为5%,所以M商品用N国货币表示价格为(10×8)×(1+5%)=84。实行零关税后,因为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且零关税,所以价格为:10/(1+25%)×8=64。故答案为C。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23

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23 (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其中,规定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 (分数:2.00) A.主权和领土完整 B.领海主权√ C.司法主权 D.关税主权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的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B选项正确。 3.近代以来,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方式是 (分数:2.00) A.经济掠夺 B.政治控制 C.军事侵略√ D.文化渗透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很小。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和文化渗透。其中,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C选项正确。本题虽然超越了《大纲解析》的范围,但是考生仍然需要了解,故增加了本题。 4.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启者是 (分数:2.00) A.早期维新思想家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洋务运动的意义,是识记性试题,难度较小。洋务派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启者。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B选项正确。 5.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似的因素是 (分数:2.00)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强调变革 D.反帝反封建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辛亥革命的背景,属于以理解性为主、识记性为辅的试题,难度适中。三者的相同点:都是在中国面临亡国灭种危机时的民族救亡运动;都受到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都没有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都对思想解放、民族觉醒有积极作用。故选项B正确。考生要注意本题还可以从多选题角度考查。 6.1920年,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建立于 (分数:2.00)

精典考研政治练习题3287

精典考研政治练习题 单选题 1、“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其最根本的依据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已经过时,不能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B.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它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C.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B A选项说法错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未过时。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是因为邓小平理论是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它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性。故选B。 简答题 2、十八大报告在公平保障体系方面,提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三大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请着重论述一个。 答案:十八大中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以三大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顺民意、得民心的重要举措。相对于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我更想谈谈规则公平,因为我认为规则公平是前两者的基础。规则公平被破坏之后,会直接影响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规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支撑,公正的结果离不开规则的保障。只有制定出规则以后,大家严格遵守规则,才能最终实现公平正义。然而有人把规则作为谋取私利、维护不当利益的工具,或为利益攸关者量身定做规则,或抓住规

精典考研政治练习题

精典考研政治练习题 多选题 1、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为 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D.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单选题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C.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多选题 3、以下属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的是______。 A.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B.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C.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D.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简答题 4、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是什么 简答题 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胡锦涛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2 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成熟的社会主义的标志。关于用“法制”还是“法治”是经过再三斟酌的。虽然一字之差,但意义大不相同。 ――温家宝同大学生谈法治:“法治天下”就是法比天大,《法制日报》,2009年12月4日 请回答: 结合已学知识说明“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多选题 6、邓小平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1996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构想;而党的十五大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依法治国的内涵包括 A.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B.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C.依法治国的依据是党的领导 D.依法治国的宗旨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单选题 7、为研究和完善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通过有关网站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部分城市进行了电话调查。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理

高考政治计算题专题

《一》高考《经济生活》计算题类型(2013.2.3. 高84.89班专用)廉基军整理 一、2004——2006年高考政治试卷中的计算题 1.(2006四川)24. 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 2.5%降为2%时,他的股票 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 C.贬值25000元 D.贬值20000元 2.(2006全国卷2)25.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4%。一投资者若以10 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A.12 500股 B、10 000股C、8 000股D、7 500股 3.(2006上海)37.材料一:世界全国人大常委会地18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的决定。我国自2006年1月1日起,将个人所得税的费用限额(俗称“起征点”)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据估算,这项调整将使国家财政减收约280亿元个人所得税款。 (1)税法规定,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后,对月工资收入2000元的纳税义务人适用5%税率,其纳税额=(月工资-起征点)×5%。请计算出现纳税额。 4.(2005全国卷3)2 5. 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人民币元。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A. 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 少支付人民币0.5元 C. 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 多支付人民币2.5元 5.(2005广东大综合)13. 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A.30元B.60元C.90元D.120元 6.(2004广东广西)9.某股票的上市流通盘为2000万股,当预期股息为0.4元时,股票的市场价格为20元。如果银行利息提高2%,当预期股息为0.6元时,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A.15元B.20元C.30元D.40元二、 2007年高考政治试卷中的计算题 一、考察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007全国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B.8克C.16克D.32克 (2007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二、考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2007四川)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回答26-27题。 26.某国去年的商品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它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A.1.8万亿元B.2万亿元C.2.2万亿元D.2.4万亿元 三、考察利息率和汇率的计算。 (2007天津)29.如果你以7.70的汇率卖出1万美元,并将换得的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4%,利息税率20%,存款到期应得本息为() A.7392元 B.79464元 C.84392元 D.86240元 (2007北京)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考点练习题: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020考研政治毛中特考点练习题: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 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3.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五种经济成分中,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5.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了一整套适合中国特点的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 6.1952年底,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抗美援朝有望结束;土地革命的任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中国社会生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需要提出新的任务和目标,也就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汇总汇总

政治计算题答题方法和例题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一、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 1.纸币的含义 纸币是由国家(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小),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也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例1. 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_____亿

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 ______元纸币,这会引发_____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4000 0.25 购买力降低 B.2000 0.5 通货膨胀 C.2000 2 纸币升值 D.2000 0.5 购买力提高 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X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X10)/5=2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该题正确答案为B。 1.(2004年·广东政治卷·10)在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流通次数与 A.待售商品数量成反比 B.商品价格水平成反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D.货币本身的价值成正比 答案:C 2.(2007年·四川文综卷·26)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 元 D.2.4万亿元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