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区乡村一体化医疗卫生信息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水平,根据《浙江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民本卫生、和谐卫生、数字卫生”总体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转变卫生信息管理理念,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卫生业务流程,实现以信息化推进规范化,加快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坚持统筹安排、合理布局,防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协调配合,分步推进,有序实施。

(二)立足应用、务求实效。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善于捕捉和挖掘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和应用工作。做到先易后难、效益先导、务求实效。

(三)规范标准、强化管理。坚持“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统一软件”要求,加强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规范卫生信息化建设行为,统一采用数据格式和编码信息标准,建立和完善立项审批、验收制度。

(四)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以现有网络、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为基础,加强网络资源和数据资源整合,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在保证网络、信息系统先进性的同时,坚持采用成熟、安全、可靠的技术,建立备份、应急预案和灾难恢复系统,保障网络和信息系统使用安全。

三、创建目标

到2014年,基本建成网络畅通、应用全面、资源共享、标准统一、系统安全可靠的“1127”卫生信息化体系。即,一个中心:区卫生信息管理中心;一个网站:卫生信息服务门户网站;二大系统:区域体检、检验系统,院前急救信息系统;七大平台:区域心电、放射信息网络平台、区域数据信息平台、居民医疗咨询公共服务平台、慢性病传染病监测管理平台、医疗卫生资源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区域双向转诊平台、区域药品流通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实现区内医院、社区和相关卫生机构与数据平台的互联互通,诊疗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共用,公共卫生信息与医疗信息的有效整合。

四、实施步骤

卫生信息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结合柯城实际,我区卫生信息化建设计划通过“一次规划、二期实施”的方式来进行,按照与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同步推进的要求,实现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一家,信息化系统覆盖一家的创建目标。

(一)第一阶段主要工作(2012年)

1.成立柯城区信息管理中心。信息管理中心负责全区医疗

卫生的信息开发、管理和利用,由专门科室、专人管理区信息平台业务,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医疗资源共享,提升卫生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并实现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

2.建设卫生信息专网。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建设覆盖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区域卫生信息VPN专网,为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顺利实施提供安全、稳定、可靠、先进的网络保障。

3.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信息化软硬件,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EHR,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

4.建设区域心电、放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区域范围内多家医疗机构联网组成的心电、放射信息系统,实现心电和放射检查数据的集中诊断和统一质控。

5.建设区域HIS。将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信息数据集中在区级平台上,对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进行统一管理。

6.建设区域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含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资源库),并接入区域医疗机构,为区域卫生资源辅助决策分析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原始数据。

7.建设区域体检、检验系统。通过条码化管理,实现区域范围内体检、检验信息的集中存储、管理和统一质控,供卫生管理部门、疾控、临床、病人方便调阅的网络信息系统,共享

检验设备和人才资源。

(二)第二阶段主要工作(2013-2014年)

1.完善柯城区卫生信息平台。在医院HIS临床管理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系统软件的基础上,完善“柯城区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医疗服务信息系统。

2.建设居民医疗咨询公共服务平台。以网站的形式向居民提供在线导医、网上挂号、专家门诊、网上医疗、居民个人信息查询、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医疗收费监督等医疗咨询服务。

3.建设慢性病传染病监测管理平台。通过与医院HIS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CMIS)紧密结合,从医院临床科室实时动态采集疾病诊断信息、慢性病、传染病信息到区域信息中心。

4.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支撑下的院前急救信息系统。让参与急救的现场救护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急救患者的历史健康资料和主要疾病问题,提高院前急救安全性,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

5.建设医疗卫生资源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柯城区医疗卫生资源信息综合管理平台,方便管理者全面、实时掌握各类信息,提高管理水平和效能。

6.建设健康一卡通。建设健康一卡通系统替代原医院就诊卡系统,实现全区医疗机构一卡通行或调阅信息。

7.建设区域双向转诊平台。规范双向转诊工作流程,使病人在柯城区各医院之间双向转诊时,病人的医疗健康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跟着病人流转,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

回社区”的目标,提高区级医院住院病床周转率,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8.建设区域药品流通管理信息平台。建立柯城区基本药品目录、柯城区药品集中采购管理系统、柯城区药品统一配送管理系统,把药品供应商、药品使用部门、药品监管部门等药品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通过软件系统连接在一起,实现药品信息的实时互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卫生信息化是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有关部门、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切实加强对信息化组织领导的要求,贯彻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原则,全力抓好信息化工作,把卫生信息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工作部署,落实专职人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落实规划建设内容。

(二)落实相关制度,强化政策引导。要建立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信息化工作考核、考评标准。实行信息化建设激励机制,对卫生信息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要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出一批精通信息技术和卫生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保证卫生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要建立卫生信息化例会制度,研究讨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模式、体制、机制和法制及安全等问题,提高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与决策水平。

(三)加大经费投入,科学合理应用。资金保障是卫生信

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项目建设经费由区财政投入和卫生部门自筹向上争取多渠道解决。各有关部门、医疗机构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质量,并明确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卫生信息化建设。卫生信息化经费的使用要按照省、市、区有关信息化建设规定执行,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

5771001803090012095 579036822859633082

5771001803090012386 576137399735760696

5771001803090013594 578077579902515512

5771001803090012387 577164982601818051

5771001803090012138 572131192158918326

5771001803090012359 579036822361076053

5771001803090012356 576135286143791742

5771001803090012355 575087869704693279

17088100343355274 101229944325833379 17088100343355275 101866732938832008 17088100343356107 101581152501500522 17088100343356108 101000180059871732 17088100343354295 101074194142687017 17088100343356184 101878660869628802 17088100343356185 101775831174086674 17088100343356109 101086014373572846 17088100343356110 101152207216014916 17088100343355237 101027041605702709 17088100343355238 101229364861425414 17088100343356169 101862204402635718 17088100343354928 101760654089788804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四大焦点问题 居民医疗健康信息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居民医疗健康信息记录不完整、缺乏统一管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居民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发展。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方案》)指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医疗重复检查现象严重,加剧看病贵问题 由于缺乏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各不相通,形成信息孤岛。患者去不同的医院看病,重复检查现象严重,造成医疗浪费,加剧看病贵问题。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共享和互认等是缓解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量病人涌入大型医院,导致看病难 据统计,全国近八成的医疗资源分布在城镇,其中八成以上又集中在大医院,广大农村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大量患者涌向大医院,出现看病难问题。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等是缓解看病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医患间信息不对称,医患矛盾愈演愈烈 当前,医患矛盾愈演愈烈,产生的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加强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搭建面向民众、面向医疗机构和面向相关企业的信息平台,建立一整套向卫生服务对象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实现卫生服务信息公开,是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 二、用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概述 用友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UFIDA GMIS,简称“用友G系列”),是基于标准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全面解决方案,依据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健康档案公用数据元标准(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试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等标准开发而成,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内居民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采用灵活的SOA架构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数字交换与共享,从而为各医疗机构开展卫生服务活动和区域协同提供支撑,在本区域内建立一套规范化、社会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医疗、保健、防疫、卫生监督等一体化系统,实现在各医疗机构之间协同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提供卫生管理与决策支持功能,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全景图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样本

”国卫”区域公共卫生系统 解 决 方 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 .cn

公司介绍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是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 公司定位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紧紧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研发、推广、应用行业软件产品, 公司紧密围绕新医改发展方向。公司依托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人才优势, 构成一支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和工程师组成的人才梯队。 公司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中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行业系列软件”民康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卫生监督执法管理系统”和”计划生育查询系统”等凭借其强大的业务处理功能, 灵活易用性, 稳定性受到用户高度评价。 本公司针对新医改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 结合各级医疗机构和主管部门的业务需求, 推出”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全新B/S架构, 遵循公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卫生部相关指导意见, 打造区域卫生信息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信息共享。本公司从产品研发、工程实施、系统集成到售后服务, 国卫软件公司始终坚持以诚挚的服务、创新的理念、规范的管理、领先的产品促进客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实现妇幼保健信息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软件园4栋212室 Mail: 网址: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 ( 一) 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分系统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电子健康档案是采用网络技术手段管理健康档案, 实现信息共享, 在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使用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1.1.基本信息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经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 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 以乡镇(街道)为范围, 村( 居) 委会为单位, 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

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的指导意见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初稿) 专家起草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求的信息化体系,提高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现就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相互交融的时代。信息技术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卫生信息化是方便城乡居民获得规范、科学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药品和实时结报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也是做好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的必要保障。于强化政府与社会对卫生服务的监管,改善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状态,升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确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统一标准规范、资源合理利用、信息互通共享的全国卫生信息系统,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强化卫生综合管理服务。在框架设计上,利用公共平台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实现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监管能力,有效推进医改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在业务内容上,一方面突出服务功能,直接让居民与患者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完善管理,促进医疗服务成本降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与管理;规范公共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信息质量,提高医疗救治、公共卫生管理、科学决策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在实现路径上,增加安全保障的能力,进各系统资源整合,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应用系统的低水平建设和数据的重复采集,有效发挥信息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二)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服务应用。把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出发点,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会诊为切入,以优化流程、促进业务融合、惠及居民为宗旨,以实现公共卫生、医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和综合管理等重点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为基本要求,为医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让城乡居民获得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规划,合力建设。坚持政府对卫生信息化规划、投入、管理及绩效考核方面的行政职能,重点做顶层设计、信息标准、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信息安全规范等研究制工作。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解读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解读 区域卫生信息化从2006年开始,逐步在全国探索和发展。卫生部2011年在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解决方案和医院平台方案的基础上启动了《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区域平台技术规范”)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医院平台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本项目由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牵头,联合包括上海等4省卫生厅(局)、解放军总医院等6家医院和万达信息、东华软件等医疗卫生IT企业共同参与标准研制工作,并从各参研单位挑选长期从事临床、卫生信息标准化、医院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领域工作的专家组成标准研制项目组,于2011年7月启动标准制修订工作。 明确定位 为保证技术规范编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2011年7月,首先对技术规范的定位进行研讨。技术规范的发布旨在进一步指导全国各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的建设,对于已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成果启动标准的测试、认证、评价和验收工作。技术规范明确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医院信息平台的技术路线以SOA架构为核心,同时在必要时补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供注册服务、健康档案整合服务、健康档案存储服务、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健康档案调阅服务、健康档案协同服务等基础服务,对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及IT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技术要求。医院信息平台提供注册服务、电子病历整合服务、电子病历档案服务、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交互服务、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服务。 厘清技术路线 2011年8月重点厘清了平台技术规范编制的技术路线,包括采用何种编写体例,平台技术规范具体的技术内容的范围,从哪些方面来体现“测”(测试)与“评”(评价)。 在借鉴了国内电子政务等其他行业技术规范及国内现有区域平台工程文档的基础上,参考了国际IHE等集成规范的体例。 区域平台技术规范的内容重点包括:个人身份管理、健康档案数据采集、交换、健康档案数据存储、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档案共享调阅、健康档案隐私保护、基于健康档案的医疗卫生业务协同,而不包括基于健康档案的综合卫生管理。风格上只描述是什么,不描述为什么。结合体例和内容,技术规范包括:技术架构规范、功能规范、数据采集规范、流程(交易)规范、接入规范、IT基础设施规范、性能要求和相关附录。类似的,医院平台技术规范内容重点包括:个人身份管理、电子病历数据采集、交换、电子病历数据存储、电子病历管理、电子病历共享调阅、隐私保护、医院内部业务协同和医院与区域平台的交互,而不包括医院内部综合卫生管理。 结合测试和评价的角度,技术架构规范、功能规范、数据采集规范、接入规范侧重于评价;而流程(交易)规范、性能要求和相关附录侧重于测试。 内容简介 内容概述 区域平台技术规范第4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框架和技术要求提出总体框架和SOA等技术要求。第5章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参考模型架构提出软件体系架构,各组件概述及范围的进一步界定。第6章平台功能和交易规范提出基于面向服务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区域内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采集各医疗卫生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建立卫生行业战略数据仓库,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资源,同时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目标,促进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高端化和低碳化,基本实现全县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共享,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业务的协同整合,实现网上诊疗查询、挂号、投诉、绩效考核等健康服务。 一、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1、宏观层面 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县“一卡通”,电子健康档案EHR 全面共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集地区医疗资源、树立品牌消除地区差异,平衡医疗资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2、业务层面 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实现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的实时监督与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能力;实现区域卫生业务开展的协同作业支持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科研教学。 3、技术层面

建设医疗卫生各条线的数据集成共享,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较高层面弥补各条线独自建设带来的弊端建设数据中心逐步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社会化,为社区与医院双向卫生服务信息基础。建设数据共享逐步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社会化,实现医院之间病人资料共享解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群体对跨部门数据采集和共享需求在信息互通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一卡通”,提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 建设与其他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将来与市级平台对接提供基础,建设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发布平台和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二、效益预估 项目建成后,将为政府、卫生局、各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单位和居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政府 系统建成后,可以为政府提供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撑系统,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为民办实事。 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政府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要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能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 政府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阅区域内医疗卫生行业各种最新的统计数据,加强宏观管理,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建

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和任务

1.1建设目标 今后几年我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和完善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基层卫生服务、远程会诊、医疗保障、药品配备使用管理、药品监督管理以及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区域医疗等信息化应用系统,形成涵盖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等主要领域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应用体系;依托全市电子政务网络和共享平台,统筹整合医疗卫生、社会保障、食品药品监管、民政、计划生育等相关领域信息化资源,建成集中共享、整体配套、高度一体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形成随需扩展、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信息化基础保障机制;大力推进跨部门、跨医疗机构的业务系统互联整合,形成健全的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努力使我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本期项目按照《青岛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先期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居民健康档案、公共卫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和基于“市民卡”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两大项目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基本形成全市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资源共享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医药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作机制,为全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建设任务 《青岛市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总体规划》中重点建设和完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基层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等7大应用系统,建设和完善应用支撑平台、交换共享平台、安全支撑平台、网络共享平台等4个平台和1个灾备中心,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医药卫生信息化体系。 本期项目主要建设以下内容: 一、建设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居民健康档案、公共卫生为核心的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共实现3大功能:1、基层卫生服务;2、居民健康档案;3、药品配备使用管理;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 建设实施意见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市卫生局推进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农村居民提供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2011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2011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2011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2011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2012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发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2012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等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公共卫生、医疗服

区域卫生平台数据中心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数据中心 设计方案

设计原则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特点,我们设计数据中心时需要遵循三大原则: ?网络传输的高效性和保密性 ?服务器的高可用性 ?服务器资源最大化利用 基于此,我们将引入下述技术进行数据中心的建设: ?建立VPN专网 ?双光纤接入 ?VMware虚拟化技术 ?双活存储 平台部署 基于以上分析进行总结,我们将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网络部分的建设部署,第二阶段主要为系统方面的建设及部署。具体内容如下: 2.1 网络部署 2.1.1网络建设需求 本系统的网络平台建设,目标是解决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中存在的数据上传、数据交换、信息孤岛等问题,相关单位和部门通过本系统建立网络连接,实现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涵盖的有关单位包括: 1、市卫生局数据中心 2、市卫生局 3、市疾控、卫监、妇幼等相关卫生系统机构

4、市属医疗机构 5、各乡镇卫生院 6、各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7、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 2.1.2带宽设计 网络带宽如果涉及中影像数据传输和远程医疗视频会议要求,按照视频会议按照一路720P高清1Mbps要求,市级中心医院按照最高12路远程视频会诊设计,相关带宽消耗至少12Mbps。因而本次网络带宽涉及暂时不考虑到这部分业务 第一阶段中主要考虑到业务数据的共享和交换,暂时不考虑PACS和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的需求。因而本次方案本方案带宽设计如下: ●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采用100M光纤接入 ●市人民医院数据中心采用100M接入区域卫生信息信息平台 ●市中医院数据中心采用独占10M或共享100M接入区域卫生信息信息平台 ●市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通过光纤接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其它专业医疗卫生机构(妇幼、精神卫生中心等)共享10M接入市区域医疗卫 生信息平台 ●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等通过10M~20M专线接入市卫生局数据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等等通过2M~4M专线接入市卫生局数据中心 2.1.3网络架构 市区域卫生平台以Internet VPN或电信VPDN为技术灵活组网,主要线路全部采用光纤连接,构建市区域卫生信息网。市区域卫生平台网络拓扑图如下:

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方案-20180103

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一、项目内容 “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以《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 年版)》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优越性和普及性,建立妇女儿童基础档案信息数据库,提供信息共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提供数据分析与绩效管理平台,为政府决策与宏观调控、社会公众服务的信息系统。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以卫生计生委为主体建设单位,涵盖全市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助产机构及社区服务中心。此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以系统为工具将整个自贡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立体的分为了三个层面,并为之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 二、建设目标 (一)实现妇幼保健业务支持及数据共享及调用 提供基层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分娩机构、保健机构的妇幼卫生日常业务工作平台,通过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保健水平;收集基础妇幼业务数据及变化,实现机构间数据共享及调用; (二)实现妇幼保健业务绩效考核与指标考核 提供各区县保健院妇幼卫生业务指导与绩效考核平台,提供各区县卫生局对辖区妇幼卫生各项指标考核、控制的数据来源与依据; (三)实现数据汇总分析 为各级妇幼保健管理机构及各级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妇幼卫生管理数据汇 —1 —

总、分析平台,为全市妇幼工作决策和工作重点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 三、建设原则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遵循以下原则: (一)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应采用符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趋势的主流技术,符合当今先进技术发展的方向,采用标准化产品,有较高的性能,遵循业界规范。尽可能的延长系统的有效生命周期,保护用户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 (二)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必须提供严密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多层次的保密手段等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在系统中传输数据的身份识别、预防篡改。必须保证其信息流转和发布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因此,系统必须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当系统一旦出现意外,能提供快速、有效的恢复手段,确保数据的完整。系统应提供运行监视机制,建立系统运行的日志文件,跟踪应用系统的所有操作。 系统要求提供7X 24小时的连续稳定运行。应用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容错能力,保证局部出错不影响全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开放性和灵活性 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具有开放性,提供相应的接口,免费提供基本代码,免费开放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厂家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特别要加强系统设计的前瞻性、预留系统扩充和扩展能力,在不影响业务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平滑。 系统必须提供灵活的维护机制,业务种类和流程应可自定义,当业务扩展或变动时,无需修改代码即可满足新的需求。 —2 —

两部门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卫办发〔2012〕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建设适应卫生改革与发展需求的信息化体系,提高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现就加强卫生(含中医药,下同)信息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以医院管理和临床医疗服务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卫生应急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中西医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获得有益经验,信息化为群众服务、为管理和决策服务的效果逐步显现。但长期以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规划,标准和规范应用滞后,导致信息不能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建设滞后,难以适应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需求。同时,卫生信息化管理和专业人才缺乏,

卫生信息化对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意见》要求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保障医药卫生体系有效规范运转的八项措施之一,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对於有效落实医改措施,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医药费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总体框架、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建设国家、省、区域(地市或县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管理等五项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两个基础数据库和一个业务网络,将三级卫生信息平台作为横向联系的枢纽,整合五项业务的纵向功能和应用,以居民健康卡为联结介质,促进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到2015年,初步建立全国卫生信息化基本框架。到2020年,建立完善实用共享、覆盖城乡的全国卫生信息化网络和应用系统,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XX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

XX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规划方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6) 第二章现状及项目背景分析 (8) 2.1. 对卫生业务现状的宏观分析 (8) 2.1.1. 我国卫生体系概况 (8) 2.1.2.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9) 2.1.3.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机遇 (9) 2.1.4. 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原则 (10) 2.2. 对XX市发展策略的理解 (10) 2.3. 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必要性 (10) 2.4. XX市卫生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11) 2.4.1. 优势和基础 (11) 2.4.2. XX市卫生应用系统分析 (11) 2.4.3. XX市卫生信息技术治理分析 (12) 2.4.4. 下一步建设重点分析 (12) 第三章区域卫生信息化需求分析 (14) 3.1.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用户分析 (14) 3.1.1. 居民 (14) 3.1.2. 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用户 (14) 3.1.3. 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用户 (16) 3.1.4. 卫生行政部门用户 (17) 3.1.5. 其他卫生相关单位与部门用户 (17) 3.2.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业务需求分析 (18) 3.2.1. 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18) 3.2.2. 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 (20) 3.2.3. 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 (21) 3.2.4. 综合卫生管理的需求 (21) 3.2.5. 各医疗机构间协同 (23) 第四章区域卫生信息化总体设计 (24) 4.1. 建设目标 (24) 4.1.1. 宏观层面 (24) 4.1.2. 业务层面 (24) 4.1.3. 技术层面 (25) 4.2. 规划原则 (25) 4.3. 总体规划 (26) 4.3.1. 规划架构图 (26) 4.3.2. 规划与“智慧XX”的关系 (27) 4.4. 区域标准卫生信息资源库(一个中心) (28) 4.5. 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个平台) (31)

2018年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

2018年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18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市卫生局推进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农村居民提供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18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18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18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18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18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发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18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

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 (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

区域卫生信息化方案

关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湖南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市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市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市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5年,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市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

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市卫生局为中心,覆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市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市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市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论文联盟整理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IS)、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4) 1.1项目名称 (4) 1.2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4) 1.2.1项目建设目标 (4) 1.2.2项目建设规模 (4) 1.2.3项目建设内容 (4) 1.2.4项目建设期 (5) 2总体设计方案 (6) 2.1设计原则 (6) 2.1.1安全性原则 (6) 2.1.2先进性原则 (8) 2.1.3可扩展性原则 (8) 2.1.4高可用原则 (9) 2.1.5可靠性原则 (9) 2.1.6可定制原则 (10) 2.1.7易维护性原则 (10) 2.1.8实用性原则 (10) 2.2总体框架 (11) 2.2.1指导思想 (11) 2.2.2业务逻辑框架 (13) 2.2.3技术体系架构 (15) 3具体建设方案 (18) 3.1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18) 3.1.1平台云端部署 (18) 3.1.2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与数据中心 (24) 3.1.3卫生信息平台基础功能 (42) 3.1.4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互连互通 (47) 3.2分级诊疗协同系统 (50) 3.2.1双向转诊系统 (50) 3.2.2远程会诊系统 (55) 3.2.3健康档案共享系统(健康档案浏览器) (56) 3.2.4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 (60)

3.3.1医疗服务监管系统 (61) 3.3.2公共卫生监管系统 (64) 3.3.3卫生资源监管系统 (65) 3.3.4区域绩效考核系统 (67) 3.4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系统 (72) 3.4.1基层医疗信息系统 (72) 3.4.2基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78) 3.5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83) 3.5.1建设目标 (84) 3.5.2建设原则 (84) 3.5.3设计思路 (84) 3.5.4标准参照与实施 (85) 3.5.5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内容 (86) 3.5.6信息资源标准代码管理 (101) 3.6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107) 3.6.1系统安全性设计思路 (108) 3.6.2安全体系总体架构 (110) 3.6.3安全等级划分 (110) 3.6.4安全风险分析 (112) 3.6.5安全体系总体设计方案 (114) 4项目实施进度 (118) 4.1项目建设期 (118) 4.2实施安排计划 (118) 4.2.1第一阶段:历时12个月 (119) 4.2.2第二阶段:历时6个月 (120) 5项目建设收益分析 (120) 5.1全县居民:降低费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20) 5.2管理部门:政府形象,数据支持,辅助决策 (120) 5.3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互联互认,资源共享 (121) 5.4相关部门:数据支持,拓展业务,增值服务 (121)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 发表时间:2011-11-28T12:57:20.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刘凯陈伟全[导读] 在医改文中这样说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刘凯陈伟全(广东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广东深圳 518116)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280-0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处理这些庞大的信息成为当前社会一个难题。所以我们急需一个信息化的平台来处理这些信息数据,尤其是医疗卫生这方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被加速推进,为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卫生部门和许多医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我国的医疗卫生在新的世纪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在医改文中这样说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加快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参保单位和个人管理服务等具有复合功能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 所以发展区域性的卫生医疗系统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大城市的区或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各个医院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医院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医院的院内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有效途径。由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是连接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业务管理单位及各相关卫生机构)各机构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让区域内各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多元化子系统整合的一个综合业务平台。从业务角度看,平台可支撑多种业务,而非仅服务于特定应用层面的系统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包括妇幼、计生、急救等系统在内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再是各个医院各自开发、各自建设,成为一座座的信息孤岛。 实现健康一卡通。包括建立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与绩效考核;建立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医疗卫生信息。一卡通对区域卫生信息化来说是一个重点,主要通过一卡通使病人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和获取健康服务的时候能够获得身份确认,另外也为病人提供从挂号、交费、取药到检查等各个医疗服务环节更加快捷的医疗服务。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共享。按照国家标准,建立起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主要采取健康档案树记录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动数据,实现数据集中存放和共享;把生命周期从胚胎发育到死亡过程的各个时间点对健康情况的干扰和措施进行全程记录,包括门诊、住院、妇幼保健等。 实现健康信息集中的存放和共享。健康信息主要通过病人就诊获得,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病案的首页、门诊处方信息、住院医嘱信息、病历信息、检验报告、检查报告、PACS信息、双向转诊共享,实现区域内社区居民健康活动数据的集中收集、存储,实现对人整个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记录,并建立针对居民健康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为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及社会提供一个预警信息、健康服务信息、居民健康信息、流行病学的流行状态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等。 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及决策的支持。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对个人健康档案统一管理。作为健康档案不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交换,那么健康档案往往发挥不了它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区域信息平台把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标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这样,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健康信息的情况。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每个居民提供服务,上网便能够了解到自身健康的情况,还可以达到健康教育,逐步达到健康干预的目的,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和早康复。 总的来说,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对人一生各个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及采取的干预活动的多渠道全动态采集、集中存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个人终生健康档案;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对个人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全面共享、数据挖掘,向个人、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而其三方共建的建设、运营模式,突破传统,为其他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卫生信息共享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以及降低医疗风险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被公认是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开展国家级及地方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所以我国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是必然的趋势。

区域卫生平台安全建设解决方案

区域卫生平台安全建设方案

一. 前言 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授权新华网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化成为新医改的重要支撑,卫生信息化蓬勃发展,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2年6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12〕38号发布,明确重点任务之一“建立国家、省、区域(地市或县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实现跨省或跨地区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实时采集生成汇总数据,为决策者、管理者提供信息服务;区域卫生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建设。 伴随着卫生信息化而来的不良信息、非法入侵、系统漏洞、蠕虫病毒等对卫生网络和应用系统产生巨大的威胁,卫生非法统方事件、患者信息泄密事件、卫生假证事件、医院信息系统病毒宕机事件等不时见诸报端,卫生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呈现。2011年11月“卫生部关于印发《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卫办发〔2011〕85号发布,明确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对于促进卫生信息化健康发展,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维护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设计一个稳定、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应对日益增多的网络攻击、病毒破坏和黑客入侵等问题,已成为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和运营关注的重点。 XX科技作为专注于网络安全技术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是中国第一批专业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公司之一,XX科技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并在国内信息安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作为国内信息安全的领导厂商之一,XX科技为国内各大行业客户提供了安全解决方案与配套的产品、服务;多年的行业信息安全建设与服务经验,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的方案与服务,分享XX科技在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和体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