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讲义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讲义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讲义

第4章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

本章目标

通过学习本章,你将了解:

消费者的购买过程

理解消费才的购买行为

●人口因素的影响

●年龄结构

●非家庭住户的增长

●经济因素

●价值营销

●影响购买行为的个人因素

鲍勃·哈里斯(BobHarris)是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销售代表。每次拜访新主顾这前,他总要想方设法了解他们的年龄、职业、子女人数以及已购的人寿保险金额。不断增加的经验告诉鲍勃:人们购买人寿保险并非只为保险本身,他们希望通过购买保险来获取某种收益,而不同的顾客对这种收益的理解也往往大相径庭。凭借事先收集到的各种信息,鲍勃期望能够洞悉顾客购买保险的真正动机,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自己的谈话内容。

如果说仅仅通过提供产品信息便可完成销售工作,那么顾客只需阅读一下产品说明书,大可不必向销售人员寻求帮助。而事实上,人们购买的并不是产品的功能特性,而是这些功能特性能够提供给他们的效用。当人们考虑购买某种产品时,常常会问自己:“它对我有什么用?”此时,销售人员理应自问:“顾客购买我的产品究竟是为满足何种需要?”作为销售人员,对顾客的购买动机越是了如指掌,他的销售业绩也必然越出众。

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都知道,必须使自己的促销鼓动与顾客的购买动机保持一致。倘若未来主顾纯粹出于经济实惠考虑,鲍勃·哈里斯就必须对所推销的寿险计划如何保障最低生活支出进行解释。倘若顾客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其身份地位,鲍勃则可向其说明社会上处于同一年龄与职业层次的人士均已享受类似的寿险服务。鲍勃的谈话内容应当随时调整,以适合顾客的不同需要,如经济保障,投资盈利或显示身份等。

消费者的购买过程

既然不可能剖开消费者的大脑来获知他们达成购买决策的思维过程,我们就很有必要对所发生的事做一些假设。图4—1显示的假设模型,旨在解释最终消费者(比如你和我)的购买行为,而并非企业等组织的集体购买行为(以后章节对此另有涉及)。该模型勾勒出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消费者的首次购买行为通常包括了上述所有阶段,并且往往耗时颇多;然而,重复购买行为,比如你购买自己最偏爱的软饮料,

发以行为为表现方式的一系列事件的动力、驱策、愿望或欲求”。[2]动机不仅能引发购买行为,而且将购买过程导向某一预期结果,尽管销售人员的确能够对购买过程施加巨大的影响,但绝大部分的促销努力只对这一过程中的后几个阶段有效。消费者的动机几乎不可能被改变;因此,销售人员理应找准顾客的购买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开展工作。

一旦动机产生,无论是由于内部失衡造成的(如饥饿),还是源自外部刺激(如电

视广告),都会引发问题识别。只要事物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存在差别,我们就认为发生了问题(Problem)。例如,人们在做家务时,如果感到饥肠辘辘,便会自然而钛地打开冰箱。假如冰箱空空如也,问题就产生了:在现产状态(饥肠辘辘且没有食物充饥)与理想状态(填饮肚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同样,一名税务会计师可能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法律图书馆中查阅案例,而将这些时间花在客户身上也计更合适。在这个例子中,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同样存在差异,会计师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

在问题识别阶段,销售人员可以通过两条重要的途径施加影响。通过向潜在顾客发问,销售人员可以帮助他们认识所存在的问题。尽管动机是相对稳定的,但它们仍然需要加以激发,才能引起行为的产生,而销售人员的询问则达到了这一目的。不仅如此,通过阐明当前状态的缺陷,以及强调理想状态的可实现性,销售人员亦能促进购买过程中后面各个阶段的开展。

问题一经识别,消费者即开始收集有助于解决该问题的相关信息,收集工作可能在内部进行(回溯自己的记忆),也可能从外部展开(关注媒体宣传或者向亲朋咨询)。我们的消费者在肚子“唱空城计”的时候,往往会努力回忆除冰箱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储有食物,比如碗橱里会不会有一袋炸薯片。倘若没有,他通常便会从电话簿中查找比萨饼店的送货热线。与此相似,我们的会计师首先会尽可能地回忆一些已知的节省时间的方法和诀窍。如果回忆所能提供的信息仍显不足,这位会计师通常便会向他的同事读者,翻阅有关的专业刊物,或者向有关的销售人员咨询电脑分时管理服务的情况。

一旦消费者感到已经掌握了足够充分的信息,他们便会从自己认为重要的评价角度出发,取舍备选的各种购买方案。所涉及的评价标准既可以是客观的(如价格与售后服务),也可以是主观的(如选购汽车时所获得的整体印象)。感到肚子饿的消费者将根据价格、品种、商号声誉以及送货速度来挑选比萨饼店;而会计师则可以雇用一名助手来查阅法律案例,或者联系一项能够提供法律案例检索的电脑分时管理服务。对上述两个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在查阅有关案例时哪个方案更加经济,省时和准确。在购买过程的这一阶段,销售人员可以通过引入其他评价标准,或者通过介绍自己的产品如何能够满足这些重要的标准,施加自己的影响。

在整个购买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消费者将做出最终的购买决定,凭借其说服技巧,销售人员往往能够促使消费者选购某一型号以及某一厂商的产品,并且最终得以付款成交。

在上述对购买过程的描述中,我们已经强调指出,销售人员理应顺从消费者的既有购买动机。尽管销售人员可以介绍一些尚不为消费者所知的产品评价标准,但是作为这些评价标准前提基础的购买动机必须继续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掌握消费者典型购买动机并且了解这些动机的普遍共性的销售人员,往往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

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图4—2列出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的若干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与个人因素决定了购买者的主要行为方式。上述因素会对消费者在购过程各阶段中的行为产生影响,从引发购买动机直至决定产品评价标准。理解这些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对销售人员而言是相当重要的。这一点对于广大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的零售业从业人员来说,可谓是金玉良言,但却往往被一些零售组织,尤其是大型零售组织所忽视。J。C。彭尼公司(J.C.Penney)为使各地的销售人员与消费者拥有更大的商品选择权,重新配置了它的采购系统。在此前的数年中,彭尼公司在同各家地方零售企业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因为后者常常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而现在,彭尼公司在市场细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不同顾客的需要,故而这一动作方式能够切实维护消费

者的利益。一家商店主要面向西班牙裔的消费者,其余的则分别满足了老年顾客,低收入家庭以及富有的职业运动员,职业赏们的需求,正如第1章中所谈到的,零售商们称其为“微型营销学”,即一项旨在为每家商店派送最能迎合其主顾口味的商品的策略,它以消费者为中心展开,并且极富技术性。位于密尔沃基的波士顿商店出售蜡烛,供不同种族的人们祈祷使用,但在那里却无法买到带拖斗的玩具自行车,你只能在豪华气派的诺斯里奇(Northridge)购物中心才能找到它们。对于乡村音乐唱片以及旱冰鞋等商品而言,情况亦是如此。[3]

从事商业贸易的销售人员也必须了解不同顾客的需求所在,并且应当鼓励自己的分销商也做到这一点。我们在第2章中曾经提到,如同J。C。彭尼公司一样,坎贝尔汤料公司已经重组其销售力量,以便让各地的销售保同承担更多的促销责任。当然,这就要求坎贝尔公司的地区代表们对市场运作有极为深入的了解。出于同样的道理,那些向杂货商和折价商店推销口香糖的推销人员,在以老年人口为主的地区可能屡屡碰壁;啤酒推销员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他们的目光应当集中在18岁-25岁的年轻人聚居的地区。正国为顾客群体相似,所以,在萨伯维(Subway)、必胜客(PizzaHut)、塔科·贝尔(TACOBell)等著名企业所经营的快餐店蓬勃兴起的同时,一些超级市场也随之得以迅速发展。诸多因素均在人们头脑中不断强化这样一些概念:低迷的经济形势、单家家庭、不断加剧的人口流动以及双职工家庭的出现。[4]当卡夫公司推出“阿勒卡迪”食品,如那些经真空包装后可储存在常温下,并且只需沸水浸泡5分钟即可食用的酒糟牛肉和奶油鸡肉时,它的销售人员便要使超市经理们相信,这类食品的确拥有一个以“双职工家庭、职业单亲家庭和现代独身者”为主的目标市场。现在,汽车市场上的消费者都期望新推出的每种车型均能配备最选进的安全装置,即气襄、牵引控制以及防抱刹车。这种追求安全的潮流反映了生于人口出生高峰期的一代人的需求。同样也是这一顾客群体,曾经以其巨大的购买力形成了对宽大型小汽车,带婴儿座椅的小汽车以及非机动交通工具的强劲需求。[5]即使是那些以企业组织为对象的销售人员,也应对个人购买行为有充分的了解,因为除了组织因素以外,个人选择也会影响到整个购买决策。对人们的交际行为所做的多次研究均表明,销售人员与顾客的个性特征越相符,交易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销售人员与顾客的个人购买行为了解得越透彻,就越能强调双方共同的兴趣所在,消除双方认识上的分歧。

人口因素的影响

我们把对人类数量及其分布特征的计量研究称为人口统计学(Demography)。人口统计学对于市场经营者极为重要,因为正是人(当他们拥有货币并且愿意将其用于消费时)组成了市场。

对90年代的美国消费者所做的人口统计分析表明,市场经营者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在。进入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曾经存在于六七十年代的大市场逐步细华成众多较小的市场。今天的美国已经不存在典型的目标市场,中等收入家庭、普通工人、每日薪资以及中产阶级等概念都已变得模糊不清。90年代中期,美国的人口地域分布呈现此起彼伏的态势,各个市场上的情形亦是此兴彼衰。[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社会奉行一种相对简单的发展模式。一些产品主要面向“青少年市场”以及面向生于人口出生高峰期的那一代人的孩子们;另一些产品以退休的老人为目标市场;绝大多数产品则瞄准了众多的“典型”家庭:一位在职的丈夫、一位家庭主妇、两个或更多的孩子。这一目标市场的情形大体是这样的:主妇负责料理家务,采购生活用品。抚育孩子,但她在作出重大购买决定之前会与丈夫商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希望借助购买活动不断提高生活水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考虑人口特征的以下变化所造成的巨大影响:中年人口有所增加;单身住户大量涌现;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迅速提高;迁往南部

与西部地区的人口增多;收入分配不均显著加剧。

人口分析

与七八十年代相比,美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近年来有所加快,目前,美国的居住人口已达2。62亿。这一数字比1990年增加了1300万,其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增长迅速。1990-1995年初的新生人口达2040万,超过了自人口出生高峰期结束(1964)年以来任何一个5年期内的新生人口数,与80年代后斯相比则增加了6%。在美国的人口增长中,自然增长(新生人口数减死亡人口数)占2/3,其余的1/3来自海外移民。1990-1994年间,移民人数达到460万,是20世纪以来最高的5年期移民人数,比1985-1989年间净增了31%。[7]

在未来的5年内,新生人口预计会略有减少,而人口的老龄化则会引起死亡人数的增加。这意味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将有所放慢,海外移民将以美国的人口增长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可见,在未来的10年中,移民将为美国人口增长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就增长百分比而言,亚裔是美国少数民族中增长最快的群体;就绝对数而言,90年代以来,非西班牙裔的白人口增加最多,西班牙裔则紧随其后。美籍西班牙裔的总数已从1990年的2200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2600万人,尽管从百分比看亚裔人口增长最快,但西班牙裔的实际新增人口则相当于亚裔或非洲裔新增人口的两倍。如果各少数民族群体均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10年以后西班牙裔人口将超过黑人人口数。

如果有人希望借助人口普查数据以外的一些东西来体会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那么他应当注意到:通用矿业公司正计划让贝蒂·克罗克(BettyCrocker)推出其带有混血外形特征的崭新形象。[8]75年来,在美国的超级市场中,人们最熟悉的通常是蓝眼睛,白皮肤的家庭主妇的面带微笑的脸庞。而现在职,贝蒂将要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张同时蕴含多种风格的脸。通用矿业将从全国各地挑选75名妇女,然后将她们“拼接组合”成贝蒂的形象。由于年满18岁的各个种族的妇女均可报名参选,这一形象必然可以反映出不同种族的显著特征。正如通用矿业公司的发言人所言:“我们正期待着种族多样化的实现,它能够把我们的家庭与社会联结成一个整体。”

对于一些州而言,受种族多样化进程的影响可能尤为明显,这是因为除非洲裔以外,西班牙裔与亚裔居民的地理分布相对较为集中。有将近2/3的美籍西班牙裔居住在佛罗里达州、加州与得克萨斯州,而亚裔居民中则有56%居住在加州,纽约州和夏威夷。与些相比,在非洲裔人口最多的三个州(纽约州、加州和得克萨斯州),只聚居了其全部人口的24%。在不久的将来,针对少数民族的营销活动很可能成为地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从1980年的1/5逐渐上升到1995年的1/4。少数民族在年龄结构与家庭地位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儿童在其人口中必然占有较高的比例。1995年,每三名美国儿童中就有一名为非洲裔,西班牙裔或亚裔(见表4-1)。在种族多样化空前显著的情形下,今天的年轻人都表现出几乎一致的行为倾向:松懈、离群、被称为“X-代”。人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代消费者将很难被现在的陈词滥调所说服。

如果这一增长势头得以延续下去,那么到21世纪,所谓的“少数民族”将会毫无疑问地成为美国消费者中的主力军。对于那些愿意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所在的厂商来说,少数民族群体为其提供了一个拥有更少竞争者的广阔市场。当罗恩·格林斯潘(RonGreenspan)买下了旧金山一家大众汽车代理商的经营权时(这家代理商的销售额在全美900家大众代理商中几乎已经名列最末),格林斯潘就决定将营销努力着重放在新近迁入社区的华裔居民身上。他很快便掌握了华裔消费者购买汽车时的一些重要特征:他们精于讨价还价,并通常由长辈作出最后的购买决定,即便在为孩子选购汽车时也是如此。格林斯潘及其销售人员迅速了解了市场状况,现在他们的销售业绩已经在全

美大众代理商中位居第二。[9]

美国最大的10个州居住着全美一半以上的人口,而且在1990-1995年间其人口增长是全美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52%)。纽约州在1950年曾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州,现在已被加利福尼亚州和得克萨斯州超过而退居第三。1990年至今,纽约州人口净流失100万以上。事实上,1990-1995年间,美国东北部各州均有不同程度的人口流失。仅新英格兰,流失的人口即超过50万。与此同时,加利福尼亚州首次出现了人口的净流出,其人数亦达100万。佛罗里达州以净流人64万人居全美人口净流人量之首,但仍有不少居民由此迁往落基山区及西北部各州。事实上,在全美人口增速最快的10个州中,西部占据了8个。

1990-1995年间,有400多万海外外移民来到美国,其中大部分(56%)迁往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在此情况下,尽管有大量加州居民迁往其他各州,上述三州的人口增长仍占全国人口增长总数的37%。可见,在南部与西部地区延续了长达40年之久的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仍在继续,惟一不同的是,进入90年代以后,这一增长开始显现出浓厚的海外色彩。由此,地区营销活动显示出其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在营销过程中充分考虑种族差异也就显得尤为必要。[10]

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存着显著的地区差异,掌握人口分布情况就成为市场经营者的重要工作。上述需求差异的成因,可以追溯到气候、种族背景、宗教信仰以及社会习惯等方面。在佛罗里达州以及西南部地区,人们比较喜爱鲜艳、亮丽的色彩,这与他们户外活动较多有关。软饮料与化妆品的消费也随地区的改变而有显著差异。对家具的鉴赏口味同样如此,南部地区的居民偏爱古典样式,而在西海岸,东方样式则更受欢迎。生产“雷达牌”系列灭虫剂的庄巨公司(JOHNSON&Son),在纽约,休斯敦主要销售杀灭蟑螂的喷雾器,而在坦帕与伯明翰则推出了对付跳蚤的另一种灭虫剂。东北部与中西部的居民喜食鸡肉面条以及西红柿汤,而对加州居民而言,只有奶油蘑菇才算得上美味付佳肴。西南部的人们喜欢驾驶小型拖斗汽车;在东北部面包车更为常见。那些昂贵豪华的“宝马”、“梅塞行斯-奔驰”汽车则在加州备受推崇。

得克萨斯人追求汽车的宽敞舒适,纽约人则希望汽车轻便灵活。另外,新罕布什尔州的人均啤酒消费量在全美名列榜首;亚特兰大的阿司匹林和抗酸剂的人均消费量无人可及;而棒棒糖与软糖的消费冠军则非盐湖城的居民莫属。[11]表4-2详尽展示了一些更有趣的地区消费差异。

各地区的人口分布变化会对企业的营销策略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当厂商得知南部以及西南部的“阳光地带”正处于人口急剧膨胀期时,必然会加强上述地区的销售力量,以增进防晒霜、游泳服饰、空调设备、露天家具等产品的销售。随着厂商在上述地区的产品市场的逐步扩大,他们所能采取的对策包括增加该地区的销售人员,或者改中间商代销为直销假。由于厂商通常按地区划分市场并分别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因此,销售人员往往需要向自己的分销商解释这些策略的实施原因。比如,坎贝尔汤料公司派驻南部和西南部地区的销售代表,就不得不向超级市场的经理们解释为何要在该地区销售一种叫做伦奇罗豆的调味品,而在其他地方却见不到这种产品。

年龄结构

从图4-3所示的年龄分布,可以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育高峰期(1946-1964年)出生的大量人口的成长过程。现在美国有一半的人口年龄在34岁以上,到1996年1月,出生于生育高峰期之初的人将跨入50岁。目前,35岁-44岁年龄组拥有最多的人口,在其余生育高峰期人口的不断补充下,还可望进一步壮大。尽管如此,该年龄组的人数将在2000年达到峰值,随后将开始萎缩。就当前而言,25岁-34岁年龄组的规模暂居第二位,但人数正在不断减少。增速最快的年龄组当属中年组(45岁-54岁),

这也是收入与支出同时达到顶峰的年龄层次。这预示着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消费支出将会有所增加,在购置家具、教育投入,保险支出等方面将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生育高峰期人口逐渐走出育龄期,儿童的人数也出现了迅猛增长。事实上,儿童与青少年(18岁以下)市场的规模已完全可以同50岁以上的“成熟”市场相提并论。而年轻人市场的增长重心正向18岁以下的青少年转移。显然,今天的青少年消费者已相当成熟,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在用父母的信用卡邮购商品。在意识到电脑知识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乃至将来的就业的重要性之后,许多家长开如购置家用电脑、CD-ROM驱动器和相应的配套软件,甚至为孩子们准备了网上“冲浪”所需的市制解调器。[2]那些在40年代-60年代曾经为们带来斯波克医生(儿童养育专家)、日渐繁华的郊区,拥挤不堪的学校以及呼拉圈和浣熊皮帽的生育高峰期的人们已经步入中年,其结果是戏剧性的。10年前风行的“利维牌”紧身服装,如今已被比较宽松的“迪克尔牌”取代。生育高峰期人口中的60%现已为人父母,而作为80年代高档消费品象征的“哈根达斯”冰激凌和“宝马”汽车,目前则在全力改造自已的产品,以适应上述消费者的口味变化。由于有了孩子,90年代的人们再也无瑕到超级市场精心挑选自己爱吃的山羊乳酷和番茄干。即使以前算得上是美食家的人,在有了孩子以后,也只能享用一些简单烹制的食品,如乳酪,通心粉,炸鸡等到。在此之前,对豪华汽车的需求就已经转向了实用型汽车,酒吧和餐饮业也一蹶不振,然而,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却蒸蒸日上。曾经在80年代以销售高档成人玩具辉煌一时的厦帕形象公司(SharperImageCorporation),目前只能借助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来维持自己的事业。该公司现在主要从事一些“绿色”产品的零售,诸如空罐粉碎机,节水淋浴喷头,肥料喷洒器等。

那些正值中年的在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们,不得不设法解决一系列经济问题,包括自己的退休计划,长期自我保健,赡养父母,以及当初在生养子女时未曾想到的孩子的教育费用问题。在今后10年中,家庭将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标志,而且必将成为美国人生活的关注焦点,届时,家庭将配备录像机,家用电脑,CD音响,有线电视,大屏莫与便携式彩电,安全警报系统,自动门卫对讲设备,微波炉,健身器,以及其他规划中的高科技产品。对家庭日渐重视的趋势,正在引发一场新的消费热潮。据悉,目前消费者在录像带上的花费已经达到影剧院花费的两倍以上。对于那些闲暇时间有限而又忙于照料孩子的中年消费者来说,在家里度过的时间将有所增加。相应地,一些主要针对成年的年轻人的行业,如单身酒吧,洗衣店,滑雪胜地等,就需要适当调整其经营策略。然而,对于诸如室内设计与装潢,电器产品制造与销售,健康俱乐部以及健身器材制造等行业来说,则不啻是一个好消息。另外,消费者对音乐的偏好似乎更倾向于几十年前的风格。如今的人们热衷于“追忆怀旧”,在音乐领域则表现得尤为突出。目前有12%的电台主要播放“怀旧金曲”与“经典摇滚”,这一比例几乎是5年前的两倍。[13]中年人必须同时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巨大压力,使他们成为各种旨在节省时间的服务和产品的狂热追随者。同时,他们也是宽型小汽车的最主要市场。他们正在购买小型面包车(根据来斯勒公司的报告,在该款小汽车的购买者中,出生于生育高峰期的人口占61%)以取代原先的“丰田”车,而在送孩子们上幼儿园或去参加芭蕾辅导课时,显然前者更合适。当然,随着子女长大成人,开始独立生活,面包车自会会被较小型的或许是更豪华的小汽车所取代。

非家庭住房的增长

美国住房数量的增长速度日益放慢,并且平均年龄逐渐提高。1995年,已有一半以上美国家庭的户主年龄在45岁以上。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住户总数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相应地,到2000年以后,这一高速增长点将转移到55岁-64岁年龄组。[14]

美国住户的传统模式进一步淡化。随着各种新型住户的出现,对商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由已婚夫妇组成的住户占所有住户中的大部分;只有1/3的住户拥有未成年子女;而有近1/4的住户是单身人士。在所有住户中,女性单身者占15%,其中绝大多数是寡居的中老年妇女。相比之下,男性单身者只占所有住户的10%,并且年龄大多在45岁以下。

相对于25年前占住户总数40%的比例而言,如今由已婚夫妇及其子女所组成的家庭住户已有所减少,但仍是消费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在高收入住户中已婚夫妇占绝大多数。各种新型住户的不断增加及已婚夫妇的日益减少,使得原本已经高度细分的消费市场呈进一步细化的趋势(见图4-5)

那么,究竟何谓“非家庭住户”?所谓住户(Household),是指居住在一套住房内的一个人或几个人。家庭或称家庭住户至少包含两个人:户主以及通过出生、婚姻、收养等途径与户主具有某种关系的其他与之并无稳定关系的居住者。单身住户为商家提供了一块颇具吸引力,但又绝非唾手可得的市场空间。研究表明,单身住户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消费特征,如爱好旅游,喜食快餐以及各种方便食品。[16]但这一顾客群似乎显得过于庞大,其中包括了从21岁的年轻人直至孤寡老人的所有单身者。于是,如何在不冒犯对方的前提下与这些顾客进行交流,便成为一个需要谨慎处置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市场经营者们似乎都把这些单身住户当做有婚姻问题的人士对待。坎贝尔汤料公司在推出其“独享美汤”系列产品时就犯了一个错误。“消费者向我们反映,“独家美汤”这一名字给人的感觉过于孤单,“一位主管公司食品部门的副总裁如是说,”当他们一个人独自进餐的时候,并不需要别人来提醒他们这一点。“在市场业绩平平数年之久以后,“独享美汤”这一名称终于在1990年被弃用,随即销售额便有所提高。

单身居住者为许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MCL电信公司的一位高级副总裁这样评价道:“单身人士无家庭可言,这使他们同别处的亲友在感情上更为亲密,因而也就有更高的几

率使用电话来诉说衷肠。为占领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MCL在以单身人士为诉法语对象的广告宣传中丝毫没有提及“单身独居”这一字眼,相反,其中以“亲人与朋友”为主题的广告集中展示了一些年龄各异的单身人士准备与亲友通电话的感人场面。同时,MCL承诺,如若消费者及其亲友同时加入MCL电信网,他们在相互通电话时可以享受20%的优惠折扣。IBM公司凭借其敏锐的市场嗅觉,同样也在单身人士中间发现了PS/1型电脑的预期市场。IBM的初期广告宣传以“IBM给您家的感觉”为主题,针对家庭用户开展营销活动,但当其发现许多年轻的单身人士成为PS/1的购买者时,便很快将销售重心转向了这部分顾客。此后,单身用户便成为IBM的市场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7]

单身人士同样提供了颇具吸引力的汽车消费市场。单身者占客用小汽车市场的1/4,其主要购买力集中在福特野马II等小型专用车辆上。土星公司(Saturn)作为通用汽车公司的一个子公司,近期在加州推出了巨型路边广告,以宣传其双门汽车。广告语是这样的:“独显尊贵,伸手可及”。土星公司的市场经理认为:“如果我们能使年轻的单身人士成为土星牌汽车的用户,双方便可能保持长期的良好关系。”

众多产品的设计同样受到了单身用户不同程度的影响。器具制造商已经为单身人士专门设计了具有烤、焖、炸等多种功能的厨具,专供单身住户选购的微波炉专用炖锅也已出现在超级市场的货架上。即便是洗碗机、烘干机等日常用品,也都充分考虑了单身人士的需求特点。另外,非家庭住户较为随便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倾向于使用投币洗衣机和租房时配套提供的其他设备,而不会去重新购置日用品。

经济因素

人们在能力、理想、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区别,导致了收入分配中的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市场营销计划。零售业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服装专卖店主要通过向高收入人士提供高档服装以及由专业人员为顾客提供周到的个人服务吸引消费者。与之相比,以低收入者为主要顾客的折价商店则采用低价销售与顾客自选的经营方式来运作。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至70年代,美国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大幅度提高,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无论是日常必需品还是高档奢侈品)均出现了持续增长。与此同时,随着日益强盛的美国经济给越来越多的人们带来的好处,收入分配领域也经历了重大调整。战前曾被认为是美国社会重要特征的贫富收入差距在战后曾一度缩小。

1995年,中年人认为美国收入最高的消费群体(见图4-6),45岁~54岁的住户的中间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收入水平高出48个百分点。由于这一年龄组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一组,因此在80年代,部分人士预测到90年代美国住户的总收入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然而,事实上,90年代初期出现的公司裁员和经济衷退,使美国居民的实际收入不升反降。美国住户1993年的可支配收入低于1989年的水平,受影响最大的则是25岁以下年龄组的住户。

目前,约有30%的美国住户实际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见图4-7),而10年前这一比例为25%。与此同时,实际收入低于1.5万美元的住户比例保持在24%左右,而中等收入住户所占的比重则从51%下降到47%。在年收入高于10万美元的居民中,有68%的人具有大学学历。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住户的中间收入水平约为5.5万美元,比全国水平高76%。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夫妇大多两人同时工作,且往往收入不菲。尽管1993年全国住户的实际收入平均水平比1992年有所提高,但中间水平却呈下降之势。造成收入平均值与中间值的这一差异的原因是,近几年经济复苏以后,几乎所有的收入增长都集中在高收入住户中,其余各阶层住户的收入则无一例外地持续下滑。

自80年代起,中产阶级的收入便是所减少,这一势头一直延续至90年代。据美国人口统计局的数据,1990年美国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60%的人口(其平均收入为31300美元)占全国总收入的52%,而今天这一比例已降为48%。相反,美国最富有的20%的人口所占有的收入比重却从44%升至48%。换言之,最富有的20%的人口所拥有的购买力总和,已相当于60%中等收入人口的总水平。图4-8对这一贫富差距进行了直观描述。在这种情况下讨论“普通”美国住户的消费状况,似乎意义不大,因为大多数收入较低并且收入仍在继续降低的住户的消费行为,显然与少数高收入住户有着天壤之别。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市场营销,将成为所有产品与服务供应商的首要课题(见图4-9)。

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已成为导致收入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尽管长期以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一直在持续增加,但也应当看到,没有上过大学的成年人仍占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显然大大高于那些未上过大学的人,并且在过去10年中这种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扩大。现在。高中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水平只有大学毕业生的一半左右。近年来又涌现出一个新的群体,即约有1/4的美国成年人通过参加业余大学的培训获得了技术类的学位。据预测,如果对技术型工人的需求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则这一群体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意味着将会越来越多的成熟消费者,他们主要根据商品的实际效用作出购买决策。当然,仍会存在相当一部分受教育程度较低入消费者,他们仍将主要借助品牌名称和品牌形象选择商品。

进入90年代以后,体力劳动在整个工作领域中所占比重进一步降低,而脑力劳动则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据劳工统计局预测,在未来的10年中,几乎所有的就业增长都集中在服务业,尤其是健康服务与社会服务行业。而制造业所占的就业比重,则从

1970年的26%降到目前的16%(见图4-10)。这主要是因为消费品制造业需要巨额的厂房和设备投资,而服务性企业则只需极少的资金投入即可兴办。在这种情况下,预计小型企业与个人企业的数量以及各类企业兼并活动均将有较快的增长。另外,考虑到支付员工福利的高额成本,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雇用临时员工和接洽独立承包商。在由此造成的受雇者失业风险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消费者在购物时自然而然地需求使购买风险最小化,并获得相应的退款保证,以避免任何损失。同时,那些经营个人企业、小型企业的消费者将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将趋向于选购那些毫无后顾之忧的优质产品和服务。

价值营销

80年代及90年代前期在社会经济和人口特征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将人们对产品价值的追求推向极点。对于90年代的消费者而言,产品价值即意味着产品质量、耐用性、合理的售价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的完美结合。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相反的角度定义价值营销,即如果所谓的高质量是以过于昂贵的产品售价为前提的,便不能称其为高质量;同样道理,廉价也并非是劣质、低档的代名词。另外,高档的产品形象绝非凭借大肆炒作就能树立起来,产品品质仍是最关键的要素。总之,价值营销并不涉及市场定位与品牌形象,它所关注的是产品的真实品质及其配套服务。

价值营销的主要任务是: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07:12:28

4.22.202007:1207:12:2820.4.227时12分7时12分28秒Apr. 22, 2022 April 20207:12:28 AM07:12:28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姓名:刘渝红 班级:经济学C123班 学号:128175 时间:2013年10月22日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报告 顾客行为观察——舒蕾洗发水的购买 摘要:生活中的每个人,特别是女人,不论她从事着什么工作,总是有一根情感线始终贯穿着她的人生。这也许是亲情,也许是友情,也许是爱情,也许是…… 总之越是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是人际关系的复杂,越是商业氛围的浓烈,人们越需要情感上的滋润和心灵上的抚慰。 于是,人们对外表形象日益重视,拥有健康亮泽的秀发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继联合利华1986年进入中国市场生产力士洗发水后,1988年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后敏锐把握住了中国消费者的认知缺口,仅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便退出了国内第一支去屑洗发水“海飞丝”。由于巨大的市场容量与利润间,中国洗发水市场不断吸引新的进入者,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洗发水市场的面貌。 21世纪初,中国洗发水又进一步的走向成熟。在中国洗发水市场演进过程中始终面临一元与多元的对立,不同的市场目标与市场地位所导致的竞争策略多元化将长期推动中国洗发水市场的发展与演进。

目录1、背景分析 1.1 我国洗发水的行业背景 1.2 舒蕾洗发水的基本情况 2、环境分析 2.1 我国洗发水的行业环境 2.2 舒蕾洗发水的竞争分析 3.舒蕾洗发水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3.1.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点 3.2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 4、舒蕾洗发水营销的优化策略 4.1着力消费市场的调研 4.2探寻恰当的市场定位

1、背景分析 1.1 我国洗发水的行业背景 (1)市场萌芽阶段 60-70年代,洗发水产品只有简单的功能和定位:清洁头发。药物型和药草型是这个时期的普遍功效定位。70年代末,中国诞生了第一瓶洗发露——蜂花牌洗发露; 80年代采用简单中国药草配方的香波开始流行,并采用传统的功能定位,例如黑发型、防脱发型、止痒型等。同时,蜂花推出了中国的第一瓶护发素。1988年以前中国洗发水市场以海欧、蜂花、美加净等国内洗发水品牌为主,产品包装较为粗糙,价格低廉,洗发、护发产品分开,除了洁净能力外,没有其它显著的功能差异。由于此时国内经济尚处于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并存阶段,市场化程度不高,呈现出缺乏市场竞争,对顾客需求关注不够等前市场化特征。 (2)市场培育与发展阶段 1988年底,以宝洁公司进入中国并推出“海飞丝”洗发水为标志,中国洗发水市场开始进入市场化演进阶段,宝洁、联合利华、花王、汉高等一大批跨国公司与众多国内公司一道共同开拓中国洗发水市场。 1.2 舒蕾洗发水的基本情况 舒蕾是丝宝集团旗下知名的洗发水品牌,历经9年的发展,舒蕾已成为今天中国洗发水市场的主导品牌之一。舒蕾品牌从诞生之日起就提倡“头皮头发双重护理”的科学护发理念,并在此理念引导下为大众提供着优质的洗护发产品,在装扮美丽动人外表的同时,更希望大家能拥有一个平衡、和谐、身心健康的生活状态,这才是美的根本。因此舒蕾所倡导并不断构筑的品牌文化“健康来自平衡,美丽源于和谐”就是希望我们的品牌能带给大家的除了美丽的秀发外,还有和谐健康快乐的生活理念。 在舒蕾的推广中,丝宝集团避开和宝洁正面交锋,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商界》曾对此做了详细的分析,那就是坚决放弃总代理制,花大力气自建网络。1997—1998年,舒蕾先从终端入手,在人员宣传、产品陈列、柜台促销上大做文章。舒蕾利用丽花丝宝积累的网络资源,采取“先两极,后中间”的渠道拓展原则,重点抓大卖场和零售店的铺货,从而带动中型店的开发。另外,舒蕾还在各大商场设立了1000多个专柜,不惜一切代价,让舒蕾的堆码、灯箱、POP海报占据卖场最显眼的位置。同时还组建销售小分队,随时为居民区的杂货店、小超市、发廊补货。据悉,目前舒蕾的网络已遍及全国30多个城市,几乎每个二级、

(完整版)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分析

本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首次将国内通常对消费者购买模式描述中的“认识需要”进一步细分为“内外刺激”、“不足之感(感到需要)”、“求足之愿(产生购买动机)”三个阶段,这就将消费者的购买动机的产生过程描述得更加清晰,使营销人员更容易把握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的操作思路。 2.特别指出了对消费者的刺激除了有内、外刺激,还有主动刺激和被动刺激两种,这不仅有助于营销人员更好地找到刺激消费需求的刺激点,而且有助于营销人员树立以所发布信息是否能吸引消费者无意注意、实现对其良好被动刺激为标准来评价企业信息发布工作效果的观念,从而使企业信息发布工作能起到更好的宣传、促销效果。 3.明确提出了“购买决策(yes)”+其他条件(如:资金)→“购买行为”这一路径,这有助于营销人员树立一个营销理念:消费者即使作出了购买决策也不一定能发生购买行为,因为可能受其他条件(如资金不足)限制而最终不能执行购买决策,即不能产生相应的购买行为。如果能帮助消费者解决好阻碍其购买行为发生的其他条件,则有助于消费者最终产生购买行为。如,房地产开发商发售商品房时与银行合作,为购房者提供银行按揭即是帮助消费者解决了资金问题,才促进了消费者购房行为的发生。 4.率先将“获得消费体验”作为一个独立阶段予以强调。明确指出了“获得消费体验”与“购后评价”、“购后行为”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营销人员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后评价”、“购后行为”产生的缘由,真正关心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5.进一步强调了购后行为是消费者购买行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率先将“产品处置”也纳入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中。这拓展了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范围,有助于营销人员牢固树立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推动企业的营销工作。 6.本模式更符合中国消费者发生购买行为的逻辑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规律,其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完整、细致和具体,因而更易为中国的营销人员理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消费者购买行为规律。 总之,该模式有更强的应用性,对营销实践有更强的指导性。 二、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各阶段的内容及特点 (一)“刺激”阶段。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刺激具体可分为外部刺激与内部刺激、主动刺激与被动刺激。 外部刺激:指由消费者自身以外的因素对消费者产生的刺激。外部可对消费者产生刺激的因素有许多,如:产品的款式、质量、价格、服务、广告、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科技水平、地域特点、文化因素、家庭结构、居住条件、职业、收入、社会阶层、相关群体等。其中主要因素是:产品本身情况、广告、收入、相关群体等。 内部刺激:指由消费者自身内部的因素对消费者产生的刺激。内部可对消费者产生刺激的因素也有许多,如: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个性、态度、性格、气质、观点、习惯、情绪、情感、感觉、知觉等。其中主要因素是: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个性、习惯、感觉等。 主动刺激:指消费者在有意注意状态下受到的刺激。 被动刺激:指消费者在无意注意状态下受到的刺激。 该阶段的特点是:消费者所受刺激既可能是由外部因素产生的,也可能是由内部因素产生的;既可以是主动刺激,也可以是被动刺激。主动刺激、被动刺激主要反映消费者受刺激时的状态,它揭示了刺激消费者的途径;而外部刺激、内部刺激揭示了刺激消费者的许多具体刺激点,实际上它们均有可能成为消费者产生不足之感的决定因素,只是对于不同的消费者具体情况有所不同而已。 (二)“不足之感”阶段。不足之感指消费者在受到刺激之后,产生了缺少什么并由此需要此物(商品或劳务)的感觉。此时,消费者产生了消费需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消费者的不足之感既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还可以是二者兼而有之的。消费者的不足之

消费者购买决策各阶段的行为特点及企业采取的营销对策

消费者购买决策各阶段的行为特点及企业采取的营销对策 消费者购买决策就是指消费者作为决策主体,为了实现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目标,在购买过程中进行的评价、选择、判断、决定等一系列活动。在复杂购买中,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由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与购后行为五个阶段构成。 一、消费者购买决策阶段 (一)引起需要(Need Recognition) (二)收集信息(Information Search) 消费者信息来源主要有个人来源(如家庭、朋友、邻居、熟人)、商业来源(如广告、推销员、经销商、包装、展览)、公共来源(如大众传播媒体、消费者评审组织等)、经验来源(如处理、检查与使用产品)等。 (三)评价方案(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s) 1、产品属性。即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特性。 2、属性权重。即消费者对产品有关属性所赋予的不同的重要性权数。 3、品牌信念。 4、效用函数。 5、评价模型。 (四)决定购买(Purchase Decision) (五)购后行为(Post-Purchase Behaviour) 购买者对其购买活动的满意感(S)就是其产品期望(E)与该产品可觉察性能(P)的函数,即S=F(E,P)。若EP,则消费者会感到不满意。

二、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特点 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目的性 消费者进行决策,就就是要促进一个或若干个消费目标的实现,这本身就带有目的性。在决策过程中,要围绕目标进行筹划、选择、安排,就就是实现活动的目的性。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性 消费者购买决策就是指消费者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刺激,产生需求,形成购买动机,抉择与实施购买方案,购后经验又会反馈回去影响下一次的消费者购买决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3、消费者购买决策主体的需求个性 由于购买商品行为就是消费者主观需求、意愿的外在体现,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除集体消费之外,个体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一般都就是由消费者个人单独进行的。随着消费者支付水平的提高,购买行为中独立决策特点将越来越明显。 4、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复杂性 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决策就是人大脑复杂思维活动的产物,消费者在做决策时不仅要开展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还必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并且要计算费用支出与可能带来的各种利益,因此,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一般就是比较复杂的;决策内容的复杂性,消费者通过分析,确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何种价格购买何种品牌商品等一系列复杂的购买决策内容; 5、消费者购买决策的情景性 由于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不就是一成不变的,而就是随着时间、地点、环境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

中国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分析 由于互联网商务的出现,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迅速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化。 (一)网络消费者的行为特征 网络用户是网络营销的主要个体消费者,他们的购买行为决定了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要做好网络市场营销工作,就必须对网络消费者的群体特征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网络消费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整个市场营销又回到了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没有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2、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 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消费使网络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网络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国别、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因而会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 3、消费的主动性增强 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消费的风险感随着选择的增多而上升。在许多大额或高档的消费中,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或许这种分析、比较不是很充分和合理,但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或减少购买后产生的后悔感,增加对产品的信任程度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4、消费者与厂家、商家的互动意识增强 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由生产者、商业机构和消费者组成,其中商业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者不能直接了解市场,消费者也不能直接向生产者表达自己的消费需求。而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能直接参与到生产和流通中来,与生产者直接进行沟通,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5、追求方便的消费过程 在网上购物,除了能够完成实际的购物需求以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能得到许多信息,并得到在各种传统商店没有的乐趣。今天,人们对现实消费过程出现了两种追求的趋势:一部分工作压力较大、紧张程度高的消费者以方便性购买为目标,他们追求的是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而另一部分消费者,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他们希望通过消费来寻找生活的乐趣。今后,这两种相反的消费心理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并存。 6、消费者选择商品的理性化 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消费者会利用在网上得到的信息对商品进行反复比较,以决定是否购买。对企事业单位的采购人员来说,可利用预先设计好的计算程序,迅速比较进货价格、运输费用、优惠、折扣、时间效率等综合指标,最终选择有利的进货渠道和途径。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类型及其特点是什么

《消费者行为学》平时作业一 一、问答题(可任选五题) 1.什么是消费者、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的特点有哪些? 答:消费者:科学上的定义为,为食物链的中的一个环节,代表着不能生产,只能通过消耗其他生物来达到自我存活的生物。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指的的是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消费者行为在狭义上讲:仅仅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及对消费资料的实际消费.。在广义上讲:消费者为索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甚至是包括消费收入的取得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特点:1)购买者多而分散2)购买量少,多次购买3)购买的差异性大 2.阐述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答:1、企业营销活动的市场基础与决策依据;2消费者科学消费的前提条件;3、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 3.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类型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1、经济型消费者2、被动型消费者3、认知型消费者4、情绪型消费者(1)人们常常受到其生活技能、习惯等的限制;(2)人们受到其生活价值和目标的限制;(3)人们受到其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从经济方面的考虑并不能作出一个最大限度的决策,诸如对价格-质量关系、额外功用的认识不足。这种消费者与经济型消费者正好相反,在消费方面易受自我兴趣和市场促销的影响。他们被认为是冲动和非理性的消费者,容易在广告宣传和各种诱导因素的影响下产生被动的购买行为。认知型消费者总是关注品牌信息和购物地点的信息,就象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信息加工可能导致他们注意一些优先的信息,采取优先信息策略,他们也可能通过专家、可信赖的朋友、领先者等获得优先的信息。情绪型消费者在购买一种东西的时候,往往基于情绪的决策,他们在购买之前并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收集有关产品的信息,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当前的心情和情感上。 9.影响知觉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2):人的主观状态符合人们的需要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的事物更容易成为人们的。3):知觉对象的特点4):对象的动静状态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容易被知觉为对象。 10.试述产生购买知觉风险的原因以及消费者减少知觉风险的主要方式。 答:(1)目标不明确(2)缺乏经验(3)信息不充分(4) 相关群体的影响 方式:(1)主动搜集信息。(2)保持品牌忠诚。(3)依据品牌与商店形象。(4)购买高价产品。(5)寻求商家保证。(6)从众购买。 二、案例分析题知觉对象。 马路售货的议论 某大集团公司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生产销售冰箱、冰柜。由于历史原因,销售科一直设在公司大院外临街的一排简易房内,为了扩大销售,除批发外,还搞门市销售。每天在路旁便道上摆着各种规格的冰箱和冰柜,树下立着价格牌。 一次,一位消费者走进低矮的销售科办公室,对销售员甲说:“听说你们公司的冰箱质量不错,售后服务很好,本地许多家庭都用你们的产品。可是这么漂亮的产品放在马路边推销。太不雅观,我还以为你们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呢。”事后,供销员甲把顾客的话在科务会议上重复了一遍,引起一番议论。 供销员甲说:“这个顾客真多事儿,我们的产品销售这么红火,产品好就行了,他买冰箱又不是买房子,管我们在哪儿卖呢。” 供销员乙有不同的看法,他说:“我和这位顾客有同感。我们这么大的企业,多少年在这破房子里卖冰箱,好象鸡窝里蹲着凤凰,影响企业形象。甭说顾客到这里觉得不舒服,我每天上班一进门就提不起情绪。好几个顾客曾问我,这里卖的是不是处理品?真让人窝囊。咱们应该给公司领导建议一下,建个销售大厅。” 供销科副科长沉思了一会说:“马路边售货有它的优点,商品暴露能见度高,老远就能引人注意,不用花钱就起了广告宣传作用。顾客的感觉好不好关键在我们的冰箱质量、外形和价格。常言说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自然上门,人们只要记住这里卖的冰箱价格合理、节约电能、外观漂亮就行,修不修销售厅无所谓。” 销售科长听了大家的发言,最后说:“这些年在这样差的条件下,为公司做出很大贡献。现在消费者要求高了,没有良好的销售环境,会影响消费者对我们公司的印象,破门破户像地摊售货,直接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感觉,长此以往,我们产品的知名度会降低,销售不容乐观。南方一家产品行销全国的冰箱场,进去后感觉像到了三星级饭店,可以想象企业资金雄厚,欣欣向荣,买这样企业生产的产品消费者自然放心。我打算给公司写个报告,从感觉、知觉与认识商品,记忆、注意与商品知名度,想象、情绪、情感与消费者购物等方面,说明购物

消费者购买过程行为阶段及其营销策略

二:进入商业区,通过模拟购买某种商品,讨论消费者购买的五个阶段是怎么样的进行的?营销人员在这个五个阶段所做的工作各是什么? 过程及其如何进行 越过对消费者购买的各种影响因素,这里关注一下消费者是怎样做出购买决策的,购买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同时在购买中又是如何进行角色分配?这些问题都是营销人员重点研究目标顾客时最关心的问题。首先描述一下购买中不同角色的参与程度。 就许多产品而言,识别购买者是相当容易的。一般来说,烟草制品是男子选择的,紧身内裤是女子选择的。然而,另一方面,另外一些产品所涉及的决定单位往往由不止一人所组成。以家用汽车的选择为例,也许购买新车的提议出自长子,购买何种类型的汽车来自朋友的推荐,汽车的结构由丈夫提供选择,妻子则对汽车的外表有明确的要求。在妻子的赞同下,也许由丈夫做出购车的最终决定。然而,新车的最终使用者可能是妻子而不是丈夫。因此,区别人们在一项购买决策过程中可能扮演的不同角色时非常重要的课题。 (1)发起者:发起者是指首先提出或有意想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 (2)影响者:影响者是指其看法或建议对最终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 (3)决策者:决策者是指在是否买、如何买、哪里买等方面购买决策中做出完全或部分最后决定的人。(4)购买者。购买者是指实际采购人。 (5)使用者。使用者是指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 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在考察购买过程的许多消费者研究报告中,购买过程的“阶段模式”已被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专家们概念化了,用来描述如花钱较多、介入程度高的产品购买行为。见图17-4列示的模式,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主要经历五个阶段:问题认识、信息收集、对可供选择方案的评估、购买决策和购后行为。这个模式强调了购买过程早在实际购买发生之前就开始了,并且购买之后很久还会有持续影响。它提醒营销人员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购买的全过程,而不是只是关注购买决策这一个环节。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以手机为例)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以本人购买HTCs710e手机为例 一.营销刺激 产品: htc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顾客求新需求。开发双核手机。产品外形好看,不爱坏。配置是最受欢迎的安卓系统,年轻人是主要使用群体。 缺货刺激营销 由于htc受很多人的亲睐,在春节期间购买时,很多型号都缺货,我觉得这应该是种营销刺激。让顾客需求上升,使此品牌手机价格一直维持原有价格,不下降。 3.价格 从低到高,价格不等,买足多种层级顾客的需求,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高层消费者。二.影响因素 (一)心理因素: 需要因素 需要消费者构成:本人,年龄20岁,在读大学生,生活费由家长提供。 需要的品种类:手机 现如今市场最流行的是手机类型触屏手机,还有适合当今青年人的安卓系统,因此想买一个安卓系统触屏手机。 需要的时机与时限:需要发生时间是大二上半学期,持续半年,想在春节促销降价时购买。需要的实现方式:像手机这种较贵重东西,本人愿意去国美大中这种大型的电器商场选购,网上很多都是水货,不可信,售后服务没有保证。 购买动机 本人属于理智动机,对购买手机这件事上,我会经过充分的分析比较后进行购买,更注重性价比。在购买活动中表现为求实心理。 感知 选择性注意:由于本人身边的朋友谈论htc手机的很多,它的口碑也很好,所以我常常关注这个型号的手机,上网查看它的报价等。 态度的倾向性 本人对买手机的态度主要有两个来源。 (1)来自本人接触过的手机品牌,我原来的手机是诺基亚的,本品牌在我心中有一定地位,用着也不错,因此这次买手机时也会关注这个品牌。 (2)受朋友的影响,周围朋友都是同龄人,很多用的都是htc手机,自己也想他们打听过,反响都不错,并且也尝试使用同学htc手机,觉得很实用,外观也很漂亮,因此这次买手机也会关注本品牌。 (二)个人因素: 年龄、性别 我是一个20岁的女生,作为年轻人,除了手机的品质,我更注重手机的外形,颜色,功能是否齐全,是否有较高像素的摄像头和wifi上网功能。更偏向于安卓这种易于手机娱乐的系统。 职业、文化 作为在校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需求很高,随时可以看看新闻,发发微博等。不错的音乐播放功能也能使我们在平时拿起手机听听音乐和英语。 经济收入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1.参与购买的角色 (1)发起者。即首先提出或有意想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 (2)影响者。即其看法或建议对最终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 (3)决策者。即对是否买、为何买、如何买、何处买等购买决策做出完全或部分最后决定的人; (4)购买者。即实际采购人; (5)使用者。即实际消费或使用产品和服务的人。 2.购买行为类型 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为四种:(1)习惯性购买行为 对于价格低廉、经常购买、品牌差异小的产品,消费者不需要花时间进行选择,也不需要经过搜集信息、评价产品特点等复杂过程,因而其购买行为最简单。(2)寻求多样化购买行为 有些产品品牌差异明显,但消费者并不愿花长时间来选择和估价,而是不断变换所购产品的品牌。这样做并不是因为对产品不满意,而是为了寻求多样化。(3)化解不协调购买行为 有些产品品牌差异不大,消费者不经常购买,而购买时又有一定的风险,所以,消费者一般要比较、看货,只要价格公道、购买方便、机会合适,消费者就会决定购买。购买以后,消费者也许会感到有些不协调或不够满意;在使用过程中,会了解更多情况,并寻求种种理由来减轻、化解这种不协调,以证明自己的购买决定是正确的。 (4)复杂购买行为 当消费者购买一件贵重的、不常买的、有风险的而且又非常有意义的产品时,消费者对产品缺乏了解,因而需要有一个学习过程,以广泛了解产品性能、特点,从而对产品产生某种看法,最后决定购买。 3.购买决策过程 在复杂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由需求确认、收集信息、评价方

案、决定购买和买后行为五个阶段构成。 购买者的需要往往由两种刺激引起,即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市场营销人员应注意识别引起消费者某种需要和兴趣的环境,并充分注意到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注意了解那些与本企业的产品实际上或潜在的有关联的驱使力; 二是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强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动,并且被一些诱因触发。 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大都是建立在自觉和理性基础之上的。消费者的评价行为一般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1)产品属性,即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特性。例如计算机的储存能力、图像显示、软件的适用性等。 (2)属性权重,即消费者对产品有关属性所赋予的不同的重要性权数。 (3)品牌信念,即消费者对某品牌优劣程度的总的看法。由于消费者个人经验、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曲线以及选择性记忆的影响,其品牌信念可能与产品的真实属性并不一致。 (4)效用函数,即描述消费者所期望的产品满足感随产品属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函数关系。它与品牌信念的联系是品牌信念指消费者对某品牌的某一属性已达到何种水平的评价,而效用函数则表明消费者要求该属性达到何种水平他才会接受。 (5)评价模型,即消费者对不同品牌进行评价和选择的程序和方法。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什么是消费者购买决策 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谨慎地评价某一产品、品牌或服务的属性并进行选择、购买能满足某一特定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广义的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一定的购买动机的支配下,在可供选择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购买方案中,经过分析、评价、选择并且实施最佳的购买方案,以及购后评价的活动过程。它是一个系统的决策活动过程,包括需求的确定、购买动机的形成、购买方案的抉择和实施、购后评价等环节。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在复杂购买中,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由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购后行为五个阶段构成。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一)引起需要 (二)收集信息 消费者信息来源主要有个人来源(如家庭、朋友、邻居、熟人)、商业来源(如广告、推销员、经销商、包装、展览)、公共来源(如大众传播媒体、消费者评审组织等)、经验来源(如处理、检查和使用产品)等。 (三)评价方案 1.产品属性。即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特性。 2.属性权重。即消费者对产品有关属性所赋予的不同的重要性权数。 3.品牌信念。 4.效用函数。 5.评价模型。 (四)决定购买 (五)购后行为 购买者对其购买活动的满意感(S)是其产品期望(E)和该产品可觉察性能(P)的函数,即S=F(E,P)。若EP,则消费者会感到不满意。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特点 许多学者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有不同的描述过程,为了指导读者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式有一个较好的认识,本文作者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些特点,为消费者购买决策模型的分析与构建提供评价参照系和理论依据。 (1)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目的性。消费者进行决策,就是要促进一个或若干个消费目标的实现,这本身就带有目的性。在决策过程中,要围绕目标进行筹划、选择、安排,就是实现活动的目的性。 (2)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性。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在受到内、外部因素刺激,产生需求,形成购买动机,抉择和实施购买方案,购后经验又会反馈回去影响下一次的消费者购买决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 (3)消费者购买决策主体的需求个性。由于购买商品行为是消费者主观需求、意愿的外在体现,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除集体消费之外,个体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一般都是由消费者个人单独进行的。随着消费者支付水平的提高,购买行为中独立决策特点将越来越明显。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分析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引言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最终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所谓最终消费者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或家庭。所有这些最终消费者构成了消费者市场。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受一系列相关因素影响的连续行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非常复杂,多种多样。这些因素有时独立地,有时又相互交织地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由于消费者行为的对象是干变万化的人的行为,不可能有通用的最佳模式,那么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二.影响因素 市场营销刺激因素由四“P”组成:产品、价格、分销和促销。其他刺激因素主要存在于购买环境之中,包括:经济、技术、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行为既受到个人需要、认知、学习、态度等心理因素和年龄、生活方式、自我形象、个性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社会阶层、参照群体和文化因素等影响。

(一)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美学、习俗、语言文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历史现象的沉淀;同时,文化又是动态的,处于不断的发生变化之中。包括: 1.文化 文化是引发人类愿望和行为的最根本原因。 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购物行为明显存在差距,青少年一般购物在于求新求奇,但他们也会更多的参考一下价格,他们更多喜欢在专卖店够买衣物(价格不算贵但衣服比较时尚,展示个性),中年人一般在职场更多的会选择职业装,或比较显示地位的休闲装,老人更多的会比较想穿出"青春活力"会在挑选衣物时更细心,仔细. 2.亚文化

亚文化包括民族、宗教、种族和地域等。亚文化为其成员带来更明确的认同感和集体感。许多亚文化构成了重要的细分市场。 3.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是在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稳定性的群体,他们按等级排列,每个阶层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方式。社会阶层不仅受收入影响,也受其他因素如职业、教育和财产等的影响。在一些社会系统中,各阶层具有特定的作用和特定的社会地位。 (二)社会因素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同样也受到诸如小群体、家庭以及社会角色与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1.群体 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受到许多参考群体的影响。直接影响的群体称为会员群体,包括家庭、朋友、邻居、同事等主要群体和宗教组织、专业组织和同业工会等次级群体。崇拜群体是另一种参考群体。

市场营销学第四章 消费者市场及其购买行为 练习题

第四章消费者市场及其购买行为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文化社会阶层参照群体社会角色动机知觉态度消费者市场 习惯性购买行为复杂型购买行为协调型购买行为变换型购买行为 文化:文化是区分一个社会群体与另一个社会群体的主要因素,是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区别于其他群体行为特征的集合。 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中具有相对同质性和持久性的群体,它们是按等级排列的,每一阶层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行为规范。 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指个人在形成其购买或消费决策时用以作为参照、比较的个人或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指个人在群体、组织及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动机:动机是一种驱使人满足需要、达到目的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升华到足够强度的需要,它能够及时引导人们去探求满足需要的目标。 知觉:知觉是指感觉器官与大脑对刺激做出解释、分析和整合的创造性过程,它不仅取决于刺激物的特征,而却依赖于刺激物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个人所处的状态。 态度: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些事物或观念长期持有的好与坏的评价、感受和由此导致的行动倾向。 消费者市场: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满足个人消费而购买产品和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 习惯性购买行为:它是一种对于价格低廉、经常购买、品牌差异小的产品,不需花时间进行挑选,也不进行信息收集、产品评价就进行购买的最为简单的购买行为类型。复杂型购买行为:它是一种面对品牌差异大的产品,广泛收集相关信息,慎重选择,仔细比较后才购买,以求降低风险的购买行为类型。 协调型购买行为:它是一种面对品牌差异小而购买风险大的产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购选,购后有出现不满意、不平衡的心里,为寻求协调平衡而在使用过程中继续搜 集产品信息的购买行为类型。 变换型购买行为:它是一种对于品牌差异明显的产品,不愿花长时间来选择和估价,而是不断变换所购产品品牌的购买行为类型。 二、单选题 1、家庭属于( A )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案例

某产品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1、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完整过程一般包括以下7个问题(6W1H): 什么人构成购买市场?(Who)购买者(Occupants) 消费者需要购买什么?(What)购买对象(Objects) 消费者为什么要购买?(Why)购买目的(Objectives) 是谁在进行购买行为?(Who)购买组织(Organizations) 在什么地方购买?(Where)购买地点(Outlets) 在什么时间购买?(When)购买时间(Occasions) 用什么方式购买?(How)购买方式(Operations) 上述7个问题都包含以英文字母O开头的关键词,西方市场营销学家将这些决策归纳为研究消费者市场的“7O”研究法。 营销人员在制定消费者市场的营销组合之前,必须先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例如,某照相机厂生产和销售照相机,营销人员必须仔细分析以下问题: 照相机的市场由那些人构成? 目前消费者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照相机? 消费者为什么购买这种照相机? 那些人会参与这种照相机的购买? 消费者在哪些地方购买这种照相机? 消费者在什么时候购买这种照相机? 消费者怎样购买这种照相机? 2、影响购买决策的因素 3、参与购买决策的人 4、购买决策类型 5、购买决策过程

非处方药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随着新的医疗保险办法的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办法的出台,非处方药品目录的公布,病人自主治疗意愿的增加,大量零售药店出现了,消费者从公开渠道及充足货源里购买非处方药物的机会大大增加,药品零售额快速增长,非处方药市场充满机遇。 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进入零售市场,希望通过广告和促销,建立自己的非处方药品牌,获得经济效益。在这一领域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公司直接向消费者进行营销的能力,即制定有效的非处方药市场营销策略并付诸实施的能力而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研究消费者市场和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之上。消费者市场需要研究:谁是购买者;购买对象;购买目的;购买行为;购买时间和购买地点。购买者行为需要研究:购买者行为受哪些因素影响?消费者是怎样做出决策的?典型的购买过程 一、非处方药消费者市场 (OTC是Over The Counter的缩写,在医药行业术语中特指非处方药)OTC消费者市场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1、非处方药的购买者是谁?(什么样的人构成某产品的购买市场?) OTC药品的概念和特点决定了OTC药品的购买者是:成年人;有一定的疾病判断能力,能较为准确的判断病的类别和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药品使用经验;在经济上有一定的来源,可以自主支配药品费用;文化程度高的人和医疗保健意识更强的人;工作节奏快的人 2、该市场顾客购买什么样的OTC药品?(目前消费者市场需要什

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第三章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消费者市场的特点,掌握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其营销任务。 第一节消费者市场特点与消费品分类 消费者市场也称最终产品市场,是指个人或家庭为生活消费而购买、租赁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它是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所有商品的最终市场。无论是产业市场还是中间商市场,其最终的服务对象都是消费品市场,因此全面动态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掌握消费者市场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消费者市场特点 (一)普遍性与多样性 普遍性是指人人都是消费者。由于消费者市场人数众多,具有购买次数频繁,购买数量少的特征,因此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企业购买行为明显不同,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相比,企业购买行为具有购买次数少,每次购买量大的特征。 多样性是指由于消费者市场人多面广,消费者受到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性格及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的影响,异致消费者购买行为千差万别。 (二)层次性与发展性 消费需求的层次性是指消费者对同一类产品,在质量、价格、款式、规格、性能等方面需求的差异性在消费品市场以多层次性特征表现出来。如按产品价格高低,可以把产品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这种特征有利于企业细分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更有针对性。 消费需求的发展性是指随着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会经历一种由低到高,由粗到精的发展过程。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人们更换产品速度加快,进一步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发展性。 (三)情感性 消费需求的情感性是指消费者购物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由于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大部分是外行,多属非专家购买,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情感购物。如在情人节,恋爱中的男女要送玫瑰花、巧克力来表达自己的爱恋之情,因此每年的2月14日的情人节,都是玫瑰花和巧克力最畅销、价格上涨最快的日子。 (四)可诱导性 消费需求的可诱导性是指消费需求受消费者收入、嗜好、商品价格、税收和储蓄利率、心理预期、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购买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容易受外界因素的诱导。一般来讲,消费者对商品的不同偏好程度决定了他们的购买意愿。消费者的嗜好取决于个人生理和心理需求,也取决于社会消费时尚。企业可以通过示范效应和广告效应来影响消费时尚。示范效应是某一消费团体的消费方式对其他团体的影响;广告效应是广告对形成消费时尚的影响。由于示范效应和广告效应的重要性,许多企业不惜重金利用这两种效应来诱导消费者,如百事可乐不惜重金聘请国际著名足球明星做广告来诱导喜爱这些足球明星的消费者购买百事可乐饮料。 最近几年由于证券市场不景气,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过猛,很多资金转移到房地产市

消费者购买过程行为阶段及其营销策略

二:进入商业区,通过模拟购买某种商品,讨论消费者购买的五个阶段是怎么样的进 行的?营销人员在这个五个阶段所做的工作各是什么?过程及其如何进行 越过对消费者购买的各种影响因素,这里关注一下消费者是怎样做出购买决策的,购买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同时在购买中又是如何进行角色分配?这些问题都是营销人员重点研究目标顾客时最关心的问题。 首先描述一下购买中不同角色的参与程度。 就许多产品而言,识别购买者是相当容易的。一般来说,烟草制品是男子选择的,紧身内裤是女子选择的。然而,另一方面,另外一些产品所涉及的决定单位往往由不止一人所组成。以家用汽车的选择为例,也许购买新车的提议出自长子,购买何种类型的汽车来自朋友的推荐,汽车的结构由丈夫提供选择,妻子则对汽车的外表有明确的要求。在妻子的赞同下,也许由丈夫做出购车的最终决定。然而,新车的最终使用者可能是妻子而不是丈夫。因此,区别人们在一项购买决策过程中可能扮演的不同角色时非常重 要的课题。 发起者:发起者是指首先提出或有意想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的人。 (1) 影响者: 影响者是指其看法或建议对最终决策具有一定影响的人。 (2)(3) 决策者:决策者是指在是否买、如何买、哪里买等

方面购买决策中做出完全或部分最后决定的人。 购买者。购买者是指实际采购人。)(4(5)使用者。使用者是指实际消费 或使用产品或服务的人 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在考察购买过程的许多消费者研究报告中,购买过程的“阶段模式”已被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专家们概念化了,用来描述如花钱较多、介入程度高的产品购买行为。见图17-4列示的模式,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主要经历五个阶段:问题认识、信息收集、对可供选择方案的评估、购买决策和购后行为。这个模式强调了购买过程早在实际购买发生之前就开始了,并且购买之后很久还会有持续影响。它提醒营销人员应该将注意力集中于购买的全过程,而不是只是关注购买决策这一个环 节。 1.问题认识 购买过程从消费者对某一问题或需要的认识开始,内在的和外部的刺激因素都可能引起这种需求。营销人员需要去识别引起消费者某种需要和兴趣的环境,同时还应该研究消费者不同需求或问题的类型,这些需求或问题是怎样造成的,它们是怎样引导到这种特定产品的。. 2.信息收集一位被唤起需求的消费者可能会去积极寻求更多的信息,如果驱使消费者购买的力量很强,而且可供满消费者会把这种需要就只能保留在记忆之中,那么他就很可能会购买该产品。相反,足的产品就在近处, 或进一步收集有关信息,这都与需求有关的强

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消费者行为的分析 什么是消费者购买行为 消费者购买行为是指人们为满足需要和欲望而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价及处置产品、服务时介入的过程活动,包括消费者的主观心理活动和客观物质活动两个方面(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2000)。 [编辑]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的环节 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购买行为环节模式描绘:通过座谈会、深访、观察等形式得到系统的、感性的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由于不同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的特点差异,使得购买行为过程并不完全一样,因此,前期的定性研究是建立模型的基础。 了解各环节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掌握消费者在不同环节中受到的影响因素。其中哪些是促成购买行为各环节演变的关键因素 确定各环节的关键营销推动行为:针对各行为环节的关键因素,对比当前市场中成功与失败品牌的行动表现,确定哪些营销活动是能够解决关键因素而形成推动行为 评估目标品牌的消费者行为表现:得到完整的消费者分布结构,即处于不同阶段的消费者比例,从而明确品牌表现的原因 确定营销活动的实施策略:针对品牌表现,按照重要性和优先性原则做出行动规划,并实施评估 [编辑]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的基本框架 市场营销学家把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概括为6W和6O,从而形成消费者购买行为研究的基本框架。 1、市场需要什么(What)——有关产品(Objects)是什么。通过分析消费者希望购买什么,为什么需要这种商品而不是需要那种商品,研究企业应如何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为何购买(Why)——购买目的(Objectives)是什么。通过分析购买动机的形成(生理的、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了解消费者的购买目的,采取相应的市场策略。 3、购买者是谁(Who)——购买组织(Organizations)是什么。分析购买者是个人、家庭还是集团,购买的产品供谁使用,谁是购买的决策者、执行者、影响者。根据分析,组合相应的产品、渠道、定价和促销。 4、如何购买(How)——购买组织的作业行为(Operations)是什么。分析购买者对购买方式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的营销服务。在消费者市场,分析不同的类型消费者的特点,如经济型购买者对性能和廉价的追求,冲动性购买者对情趣和外观的喜好,手头拮据的购买者要求分期付款,工作繁忙的购买者重视购买方便和送货上门等。 5、何时购买(When)——购买时机(Occasions)是什么。分析购买者对特定产品的购买时间的要求,把握时机,适时推出产品,如分析自然季节和传统节假日对市场购买的影响程度等。 6、何处购买(Where)——购买场合(Outlets)是什么。分析购买者对不同产品的购买地点的要求,如消费品种的方便品,顾客一般要求就近购买,而选购品则要求在商业区(地区中心或商业中心)购买,一边挑选对比,特殊品往往会要求直接到企业或专业商店购买等。 [编辑]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案例分析 [编辑] 案例一:吉列公司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案例[1] 吉列公司通过给顾客免费赠送刀具而留住顾客,因为这将促使顾客常年累月地购买吉列刀片。19 世纪70年代,当Bic公司在欧洲推出一次性剃须刀并很快占领了市场时,吉列却忘记了留住顾客的方法。它抢先在Bic公司在美国推出一次性剃须刀,同时利用购物优待券、价格刺激、零售打折等手段来推销新产品,开发新顾客。虽保住了市场,却损失了利润。1974---1980年赢利情况令人失望。公司营销人员意识到由于在价格上做文章而使顾客流失,利润下降,决定回到以留住顾客为出发点制定营销战略。当公司投资几千万美元研制出新式剃须刀时,改变营销策略,将以往用在优惠销售上的营销费用花在媒体广告上以树立品牌形象。活动目标是吸引年轻男子花较少的钱试用新产品,同时留住老顾客。实践证明,Sensor刀片的营销获得了成功,成为其20世纪90年代留住顾客的营销典范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