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翻译观浅析]钱钟书翻译观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钱钟书翻译观

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以睿智和博学著称的国学大师,不仅深谙中国古典文化,而且对西方主流学术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见解。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钱钟书的影响从学术界、知识界逐步扩大到大众文化领域,并在国内外形成了“钱学”这一文化现象。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一、钱钟书小传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十岁在无锡东林小学就读,十三岁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他读书过目不忘,幼年时读了许多古代小说,并能流畅无碍的背出其中章节。1929年,十九岁的钱钟书被破格录取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数学仅得15分,但国文和英文成绩突出。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至1938年在欧洲留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围城》;翌年出版《谈艺录》。1949年后,在清华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学研究。1998年,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二、“化境”翻译观

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林纾的翻译》――钱钟书

1、“化境”

“化境”是钱钟书1964 年在一篇谈论翻译的文章《林纾的翻译》中提出的翻译主张,颠覆了以“信”为基本的传统翻译主张,开创了以追求“美”为标准的现代翻译理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先生的翻译思想,也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2、“化境”在《林纾的翻译》中的体现

文章开始,钱钟书叙述了许慎在《说文解字•诂林》的一节中关于翻译的话:�,译也。从“口”,化“声”。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讹”、“化”和“�”是同一个字。“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把翻译能起的作用(“诱”)、难以避免的毛病(“讹”)、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仿佛都透视出来了。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即“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钱钟书翻译思想的主要内容正是“诱”、“讹”、“化”,它们对于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诱”。钱钟书指出:‘媒’和‘诱’说明了翻译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它介绍读者去认识外国作品,引诱读者去爱好外国作品,仿佛做媒似的……翻译外国文学,目的是让本国人有所观摩借鉴,唤起他们的兴趣去欣赏和研究。钱钟书正是读了林纾的小说之后,才增强了学习外国语言的兴趣。翻译能产生这种效果,才是好翻译,因为翻译只有在传达出原作的精神风貌后,才能让读者向往原作。但是,“媒”也有它反的一面,即“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倒是坏翻译会产生消灭原作的功效,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者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连原作也不想看了”。

(2)、“讹”。钱钟书将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比作“颠顿风尘”的艰辛历程:翻译总是以原作的那一国语文为出发点而以译成的这一国语文为到达点……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那就是‘讹’。他把“讹”看作翻译的常态,而不是区分译文好坏的标准。林纾不懂外语,所以常犯“讹”的错误。钱钟书认为,林译里不忠实或“讹”的地方并不完全是因为他的助手们外语水平低或者不够了解原文,而是明知故犯。钱钟书发现林纾“往往捐助自己的‘谐谑’,为狄更斯的幽默加油加酱”,肯定造成“讹”的现象。钱先生总结了译界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个能写作

或自信能写作的人从事文学翻译,他会根据个人的写作标准和企图,把翻译变成借体寄生的写作。但钱钟书是否定这种增补方法的:因为从翻译的最低标准“信”来看,这当然是“讹”,而且是有意识的背离翻译的标准;即使这类译作写得很好,但毕竟改换了原作的面目。钱先生指出译者必须具备“肃诚实”的态度,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认真执行翻译的任务,抑制不适当的写作冲动。

(3)、“化”。钱钟书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译文对原作应该忠实而且要读起来不像译本。钱钟书用“化”代表了翻译的极致,即译文应该是“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罗新璋先生认为“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可视为‘神似’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把翻译从美学的范畴推向艺术的极致。” “化境”既要有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又不能拘泥于原文,是另一种语言的相应而完美的表述。当然,钱钟书也深知翻译之难:“一国文字与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和口吻上违背或不很切合原文。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只有这样,“化境”才成为翻译的最高境界。

三、钱钟书翻译观的影响

钱钟书翻译学的“化境”思想植根于深厚的中国传统翻译的实践基础之上,同时又有他对中西文化语言的深刻认识理解,进一步深化了中国传统翻译学的“信、达、雅”思想,因而对中西方异质性语言文化之间的互解互译更具有理论上的实践意义。

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

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 钱锺书学贯古今,被称为“文化昆仑”。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 其作品《林纾的翻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钟书的翻译观,另有大量见地独到的论述翻译的片段,散落在《管锥编》、《谈艺录》等著述中。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是在中国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钱锺书提出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境”。他认为:“文字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以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格,那就算得入于‘化境’。”这表明翻译既要用译入语再现原语信息,又能完全保持原作的风味;既要在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忠实于原作,有要求译文自然流畅,不可生硬牵强。 例1、 One man was lamed in his legs, while another has lost his eyesight. The blind man, taking the lame man on his shoulders, kept a straight course by listening to the other’s orders. It was bitter, all-daring necessity which taught them how, by dividing their imperfections between them, to make a perfect whole. 译文:一人腿脚不好,另一人眼睛不好。盲人背着瘸子,听着他指路。但教他们如何通过分开他们之间的缺陷,组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却需要莫大勇气,因为这有点残忍。 钱译:一跛一盲,此负彼相,因难见巧,何缺成全。 解析:此段摘自《管锥编》,以极简的语言说明了一位盲人和一位跛者相互扶助,取长补短,彼此协作的情况。译文相较于原文来说,更加精炼,但对原文意思的表达却没有任何删减。 例2、A rotten carcass of a butt, not rigged, / Nor tackle, sail, nor mast; the very rats/ Instinctively have quit it. 译文:传位已腐烂,没有装载,/无轳无帆,也无桅杆; 那只老鼠 /

关于翻译家钱钟书先生

关于翻译家钱钟书先生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 (2) 正文 (2) 一、钱老简介 (2) 二、“诱”、“讹”、“化”的翻译思想 (3) 三、翻译例文欣赏 (4) 四、我的观点 (5) 参考文献 (5) 摘要 钱钟书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作家,也是一名翻译家,他对中国的翻译理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主要对钱钟书先生在翻译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通过举例展示了钱钟书老先生在翻译方面独特的手法。同时,在本文中还提到了我对翻译的理解,和我认为的要成为一名好的翻译的必要条件。 Abstract MrQian is not only a famous writer but a translator, wh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China. I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his translation theory in my paper, and analyze the unique methods of his translation.

I also give my own opinion of the requirementswhich is necessary for being a good translator. 关键字 成就翻译观点理论原则 Key words achievement translation views theoretical principles 正文 一、钱老简介 中学时代,在语文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了钱钟书老先生。那时候只知道钱老先生是一个作家,只知道他写的文章很好,很受欢迎。后来才知道,原来钱老还是一个著名的翻译家。 在课上,通过高老师的讲解才知道,一个好的翻译,原来需要将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掌握好两种语言才能将一种语言的意思尽量完整的去转化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翻译,不仅仅是将文字的意思转化过去,能否将原文中所包含的意思很好的翻译出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所以要想做一个好的翻译,必须两种语言都掌握的很好。这段时间,我对钱钟书老先生的翻译及其对翻译的观点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在这里做下简单介绍并谈谈我的看法:钱钟书老先生是一代比较文学尤其是比较文化大家,是当代中国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之一。他精熟于英、法、拉丁、德、意、西等国文字与艺术,在很多重要的文化学术领域有着卓越的建树,主要著作有《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等。同时,对翻译理论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虽然他在翻译学上的成就只是其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雕栏”,但对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钱钟书翻译观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钱钟书翻译观 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以睿智和博学著称的国学大师,不仅深谙中国古典文化,而且对西方主流学术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见解。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钱钟书的影响从学术界、知识界逐步扩大到大众文化领域,并在国内外形成了“钱学”这一文化现象。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一、钱钟书小传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十岁在无锡东林小学就读,十三岁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他读书过目不忘,幼年时读了许多古代小说,并能流畅无碍的背出其中章节。1929年,十九岁的钱钟书被破格录取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数学仅得15分,但国文和英文成绩突出。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至1938年在欧洲留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围城》;翌年出版《谈艺录》。1949年后,在清华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学研究。1998年,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二、“化境”翻译观 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林纾的翻译》――钱钟书 1、“化境” “化境”是钱钟书1964 年在一篇谈论翻译的文章《林纾的翻译》中提出的翻译主张,颠覆了以“信”为基本的传统翻译主张,开创了以追求“美”为标准的现代翻译理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先生的翻译思想,也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钱锺书论翻译-2 versions

原文: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译文1 蔡力坚?s version Sublimation is reached when a discourse is transformed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without a trace of awkwardness typically resulting from the tension in reconcil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anguages, while whatever is present in the source text is still there in the target text, and hence what is called …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 to quote a seventeenth century scholar, is flawlessly engineered. As a result, the spirit and stylistic flavor of the original remain intact despite the change of their container, i.e. the coding system. There is, however, an unbridgeable divide between languages and between the translator?s appreciation of the original and his ability to present what?s in his mind to the target reader. Some losses and d amages are inevitable along the way. One should not be surprised when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do occur whether in meaning or tone, leading to such accusations as …traduttore, traditore? (Translator, you?re a traitor) in the West and …Translating is like turning over an embroidered picture and showing its back? in ancient China. 译文2 (adapted version based on Cai?s ): Huajing, or the acme of perfection, is attained when a literary work is translated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with whatever style in the original retained but no trace of awkwardness in the translation typically resulting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Such a brilliantly crafted translation was acclaimed by a seventeenth century scholar as 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 the spirit and stylistic flavor of the original remain intact despite a changed body. There exists, however, an inevitable gap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involved and, what?s more, the frequent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translator?s appreciation of the original and his ability to present it in the target language. Hence instances of distortion and misrepresentation can always be found in the translation, departing to a greater or lesser degree from the original either in meaning or tone. Such is what has been called "deviation", as is reflected also in the proverbial criticism “Traduttore, traditore” (Translator is traitor) in the West and the lament in ancient China that translating amounts to turning over a piece of embroidery, only to find its wrong side to be seen.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19305702.html,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 作者:董梓杨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9期 摘要: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国学大师对东西方古典文化和主流学术思想都有这深刻的见解。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关键词:钱钟书化境诱讹化 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以睿智和博学著称的国学大师,不仅深谙中国古典文化,而且对西方主流学术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见解。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钱钟书的影响从学术界、知识界逐步扩大到大众文化领域,并在国内外形成了“钱学”这一文化现象。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一、钱钟书小传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十岁在无锡东林小学 就读,十三岁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他读书过目不忘,幼年时读了许多古代小说,并能流畅无碍的背出其中章节。1929年,十九岁的钱钟书被破格录取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数学仅得15分,但国文和英文成绩突出。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至1938年在欧洲留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围城》;翌年出版《谈艺录》。1949年后,在清华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学研究。1998年,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 京逝世,享年88岁。 二、“化境”翻译观 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林纾的翻译》——钱钟书 1、“化境” “化境”是钱钟书1964 年在一篇谈论翻译的文章《林纾的翻译》中提出的翻译主张,颠覆了以“信”为基本的传统翻译主张,开创了以追求“美”为标准的现代翻译理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先生的翻译思想,也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从《林纾的翻译》看钱钟书的翻译批评]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从《林纾的翻译》看钱钟书的翻 译批评] 《林纾的翻译》一文对译界来说众所周知。罗新璋认为“文章集翻译批评与理论建树于一炉,……博瞻综赅,融中西学理之长;深识创见,成钱氏一家之言。”作为一篇得到普遍认同的客观的翻译批评,钱钟书先生何以使自己的批评具有如此的学术含量和学术生命力呢? 一 该文开篇处,钱钟书从汉代文字学者关于翻译的训诂中引出“译、诱、媒、讹、化”,认为这几个字“把翻译能起的作用、难于避免的毛病、所向往的最高境界,仿佛一一透示出来了。” 在随后的篇章中对“讹”、“化”、“媒”、“诱”几字生动透彻的阐释正是钱钟书用来对林纾的翻译进行批评的理论依据,虽未冠以“理论”二字,但确是批评者赖以观察译作的工具和批评本身的结构线索。实际上,钱先生的这段文字在我国翻译研究中已经被普遍认为是翻译理论了。 钱钟书对于自己批评的理论依据作了透彻而精辟的论述,这是无需讨论的。然而,批评者的批评标准是否明晰、具体就存在争议了。钱钟书的“化境”如同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一样较为抽象,与翻译批评实践之间有一些不适应的情况。那么,这篇孕育了“化境”说的翻译批评是否将“化境”作为批评的标准呢?“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这段文字极易障人耳目,使人将“化境”作为该文的翻译批评标准,其实不然。在考虑了一国文字与另一国文字、译者的理解和文风与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译者的体会与译者的表达能力之间的距离后,作者指出,“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那就是‘讹’。”由“化”字发端,进而到“讹”字,两字之间的距离便

浅谈钱钟书的“化境”翻译观

浅谈钱钟书的“化境”翻译观 摘要: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钱钟书先生,其次将着重介绍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并 对钱钟书的“化境”说做重点描述。钱钟书的“化境”说既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哲学,又吸收了西方的艺术思想;既阐明了翻译艺术的特点,又揭示了艺术创造的普遍 规律。而这些正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翻译思想化境钱钟书先生 一、简介 钱钟书是中国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等。但是,他在翻译方面 的成就也很突出。早在1935年,钱钟书为温源宁一本英语文集作书评,将Imperfect Understanding译作《不够知己》,深得“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的赏识。虽然 他在翻译学上的成就只是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雕栏”,但对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钱钟书的翻译思想 每个译家在提出一个翻译思想或理论时,首先关心的是这个思想或理论能否 用来指导翻译的实践性操作,基于这样,翻译理论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翻译方法和 技巧的研究。钱钟书用“诱”、“讹”、“化”三字对翻译的性质、功用、易犯的毛病 和理想的最高境界做出了独特的概括。所谓“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媒”。钱 钟书认为,“媒”和“诱”所指的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也就是说翻译是个“居 间者”和“联络人”,诱使我们去了解外国作品,去阅读外国作品,好像“做媒婆”似的,促使各国文化结下“文学姻缘”,使国与国之间和平友好相处。所谓“讹”,钱 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说:“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一样,而且译者的理解和自己的表达能 力之间还时常不尽相同。”所以译文和原作之间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 义理解或语气上也和原文的风格不符。也就是说,翻译中,劣等的译文不是“居间而是离间”,就不能吸引读者去读原著,同时也破坏了原著的名誉。 钱钟书认为“化”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他提出,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换成 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不能完全保存原 有的风味,那算得入于“化境”。所谓化境,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消除两种语 言之间的隔阂,达到译文的“化”稍近于将传统译论的“信”、“达”、“雅”三者合而为一这种近似,或者说渊源关系,正可以作为探讨“化境”说的起点。按照钱钟书的“化境”说,理想的翻译应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容准确,尽量忠实于原文 和原作者的意图;第二,易于理解,其实质是以读者为中心,确保译文自然、易懂;第三,形式恰当,既要紧密依托原文,又应充分考虑译入语规范,避免生搬 硬造。“化境”的翻译是在没有改变原文精神前提下一种语言形式不漏痕迹的变化。文学翻译中的创造过程是译者与“自然、道、天”相统一的过程。文学翻译中的“自然、道、天”是指和译者相对的客体,主要指原文的内容及风格,也包括翻译的普遍转换规律和译文的语言规律,当译者完全领会了原文的内容及风格并完全掌握 了翻译的普遍转换规律和译文的语言规律时,译者的表现能力、表现技巧和被表 现的对象就融为一体,没有距离了。“化境”还意味着对翻译技巧的超越。钱钟书说:“就文体或风格而论,也许会有希莱尔马诃区分的两种翻译法,譬如说:一种尽量“欧化”,尽可能让外国剧作家安居不动,而引导我国读者走向他们那里去; 另一种尽量“汉化”,尽可能让我国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外国作家走向咱们这来。

对钱钟书翻译理论的评介

对钱钟书翻译理论的评介 中文摘要:钱钟书先生对议界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简介钱氏翻译理论与翻译成就,并援引其部分译文进行简要赏析。 关键字:钱钟书翻译理论翻译成就翻译简析 正文: 在翻译界,各位大家均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严复求“信、达、雅”,林语堂要“忠、顺、美”,傅雷重“传神”……而钱钟书先生则博采众长,提出“化境”之说。 “化境”即为钱钟书翻译理论的精髓所在。那“化境”作何理解?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钱钟书译论的代表作之一,此文“集翻译批评与理论建树于一炉……博瞻综赅.融中西学理之长;深识创见.成钱氏一家之言。”(罗新璋语.1990/8))一文中,写到:“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钟书先生将自己翻译主张归结为一个“化”字,何谓“化”?“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从一国文字变成另一国文字,谓之“状变”,保存原作风味,谓之“实无别”。“化境说”一出,在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化境”的真正内涵,在于无痕与存味。无痕,既要有对原文的理解,又不拘泥于原文,即“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资质依然故我(《林纾的翻译》);存味,是将原作毫无穿凿的化在译文的语言框架内,仍保留原作的风味。化境说,作为钱氏翻译的灵魂,贯穿钱氏整个翻译工作的始终,这也使得钱氏翻译的成就到达了极大的高度。 谈及钱氏的翻译成就,罗新璋先生曾经这么总结: “考诸钱氏译著,整篇的的确似乎不多,似只有《精印本(堂吉诃德)引言》及德·桑科梯斯的“三论”,和《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里的两段译文;其余就是《谈艺录》《管锥编》等书,为借邻壁之明,取他山之石,大量引语的译文。” 虽然“钱氏的译著,整篇的不多”但是其翻译作品每句话都经得起推敲,琢磨与品位,限援引几句,做简要赏析。 英译汉 例1: One man was maimed in his legs, while another has lost his eyesight. The blind man, taking the lame man on his shoulders, kept a straight course by listening to the other’s orders. It was bitter, all-daring necessity which taught them how, by dividing their imperfections between them, to make a perfect whole. 原作取自希腊古诗,原作中用极其详细的语言描写出一位跛者与一位盲人如何做到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的。但是译成中文时,若逐字翻译则显得繁琐。 钱钟书则将其译为:一跛一盲,此负彼相,因难见巧,何缺成全(《管锥篇》)。以极简省的语言说明二者相互扶助、取长补短、彼此协作的情况。 例2: Fie wrangling Queen—/Whom every thing becomes, to chide, to laugh, / To weep; whose every passion fully strives/ To make itself, in thee, fair and admired! --- ANTONY AND CLEOPATRA 此句写出了女王争吵时的动作,神态。钱钟书将其译为:嗔骂、嬉笑、啼泣,各态咸宜,七情能生百媚。该句翻译内容准确,易于理解,形式恰当,是钱钟书身体力行翻译“化境”的典范。 例3 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and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

钱钟书

简述钱钟书的翻译思想: 一、“诱”:翻译在文化领域所起的作用,即诱导人认识外国文学。钱钟书认为,”媒“和“诱”所指的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在此,语言的作用就是工具,然而,同时语言也是一种障碍。当人们没有掌握该种语言体系时,这种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和文化对于我们就是“隔壁之烛”,朦朦胧胧,无法理解。 二、“讹”:讹主要指的是翻译作品中的“讹错”。钱钟书先生认为正是讹错起到了抗腐作用。讹”也表明:翻译既是“发现之杖”又是“发现之障”。译文是引领读者进入另一语言文化的助手,然而,也可成为认识另一种语言文化的障碍。在翻译不同国家和语言的作品时,道理是一样的。其次,还在于有些译者在翻译时把对另一语言中的一、两个“词语”的把握当着是对该语言文化的整体把握。 三、“化”: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才能说算得上人于“化境”。钱钟书认为“化”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译文应该忠于原文,保存原作的风格。 化即是转化(conversion)即上文所述的“将一国文字转化成另一国文字”;化即是归化(adaptation)将外文用自然而流畅的本国文字表达出来;化即是“化境”,也即是“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这与付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和以译莎士比亚闻名遐迩、成绩卓越的朱生豪的“保持原作之神韵”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钱钟书对“信、达、雅”三字作了精湛的评论。他深入探讨了“信、达、雅”三者的辨证关系。“信”是最重要的,其中也包含“达”与“雅”。达是“信”的必要条件,译文没达到“达”就不可能忠于原作;而“雅”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美化”的意思。钱钟书认为,虽然支谦也提到了“信、达、雅”这三个字,甚至严复明确地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准则,但他们并未深入研究三者的辨证关系。 五、钱钟书继承并发展了我国传统译论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揭示翻译的本质特征这一优点,提出“等类”的标准,意即对等或效果基本一致的原则。

【中华杂谈】钱钟书的翻译语妙天下

【中华杂谈】钱钟书的翻译语妙天下 钱钟书,一座文化昆仑,一代博学鸿儒。他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翻译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钱钟书的翻译恣肆传神信属鬼工。他译英国诗人拜伦写给情人的一封信,走笔典雅,一不留神,竟超过了原文,成了倾诉离别之苦的绝唱;也完美地实践了他提出的翻译的“化境”(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之说。拜论原文: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 and 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one who goes away suffere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钱钟书译文: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 译文用典浑然天成,丝毫不露翻译之痕;令人玩味再三,拍案叫绝。 从1950年到1956年,钱先生几乎没有文章发表。这六七年时间,一个大学问家怎能无论著问世?一直让学界感到不可思议。 原来在这段时间里,钱钟书先生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继兴考证,钱钟书先生曾在1955年填写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表》中说:“自1950年7月起至去年(1954)2月皆全部从事《毛泽东选集》英译工作,故无暇顾及其他活动”。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把“毛选”四卷准确地译成英文,是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谁能领衔担此重任,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钱钟书当年从清华考取牛津大学留学生时,其考试成绩名列榜首。他在牛津大学爱克赛特学院潜心攻读英国文学,其时牛津大学出版一套“东方哲学、宗教、

钱钟书翻译实践论

聂友军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3期 钱钟书翻译实践论 钱钟书对翻译问题的研究虽然失之零散却十分严肃,而且是全方位的。他早在1934年就明确使用过“翻译学”和“艺术化的翻译”(translation as an art)[1:111]两个术语;《林纾的翻译》一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钟书的翻译观;另有大量见地独到的有关翻译的片断论述,散见于《管锥编》、《谈艺录》等著述中。钱钟书对翻译研究中的常规问题和热门问题,从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的性质、方法、规则到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功用等,都有广泛而深入的论述。 钱钟书梳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原则,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诗译诗的主张,并以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独步当代译坛。钱钟书在译学方面的论述,在中国译界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钱钟书的翻译理论特别是“化境”说抽象、玄妙、可操作性不强,对其称引颇多,全面系统的论述和阐发甚少。本文拟对钱钟书翻译实践的不同层面进行梳理,以期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通和文化转型提供有借鉴价值的思路。 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 翻检钱钟书的翻译,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典雅的文言行文。同一种语言也有雅、俗之分,正、奇之判,骈、散之别,文、白之辨。刘勰指出:“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就是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学的正奇、雅俗。钱钟书在《与张君晓峰书》[2:410]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言与白话之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文言、白话两者各自具有不可否定的存在价值,可以互相补充。用中国古代语言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是没有先例,晚清和民国初期也曾一度盛行用骚赋体写作来虚饰模仿古典的高雅风格。钱钟书借助典雅文言翻译西方作品,并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早在1935年,钱钟书为温源宁一本英语文集作书评,将书名Imperfect Understanding译作《不够知己》,深得“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赏识,誉之为“雅切”[3:1]。钱钟书在书评中将《中国评论周报》的一个栏目“Intimate Portraits”译作“亲切写真”,把温源宁描写吴宓的一句话“Like nothing on earth: once seen, never forgotten.”译作:“入得《无双谱》的;见过一次,永远忘不了”[4],真乃神来之笔。 选用雅言还是俗语、文言抑或白话,除了学科、文体的客观要求外,还取决于作者的偏好,然而“至精之艺,至高之美,不论文体之雅俗,非好学深思者,勿克心领神会”[5:107]。正是基于这一公允的认识,钱钟书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与学术著述中,除了用外语写作一些论文外,一直都用典雅纯正的文言与清晰明澈的白话两种语体齐头并进。《谈艺录》、《管锥编》等学术著作的撰写主要运用典雅文言,相应地,涉及西方文献,一律用典雅文言译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许多人对钱钟书《管锥编》的写作与翻译使用文言不明就里,甚至口出怨言。钱钟书在1934年就曾指出:“一切学问都需要语言文字传达,而语言文字往往不能传达得适如其量;因此,不同的学科对于语言文字定下不同的条件,作不同的要求。”[6:331]本文认为:从目的看,学术著述既不同于普及读物,与小说等文学创作也大相径庭;从对象看,“作者选择了什么读者,什么层次的读者,他的语言便随之而变化。”[7:239]从内容看,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典籍,用文言行文,直接深入到古人的语言天地里去,省却古汉语今译的麻烦,况且许

钱钟书“化境说”对翻译的启示---以商务英语翻译为例

钱钟书“化境说”对翻译的启示---以商务 英语翻译为例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emphasize the principle of “faithfulness”, and ignore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readability of the translation works. Theory of “Sublimity”presented by Qian Zhongshu advocates 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not only accord with language expression custom of the target language, but also keep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work. In light of this, Theory of “Sublimity” is able to be used as the guiding thought of Business English. Substantially, Theory of “Sublimity”requires translators to comprehensive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ork and to consider the factors of semantic relation, styl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 effect etc, and then translators should translate selectively. In this way,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can achieve the aim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ory of “Sublimity”gives enlightenment to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through stating basic concept of Theory of “Sublimity”,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English, principles of applying this theory to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specific examples of Business English reflecting this theory. Key words: Theory of “Sublimity”;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摘要: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对原作的“忠实”,忽视了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和译文的可读性。钱钟书提出的“化境说”要求在翻译实践中既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又保留了原文的风格,适合做商务英语翻译的指导思想。“化境说”本质上需要译者在理解了原文的意思,考虑到语义、文体、文化差异和信息的传递效果等因素后有选择有判断地进行翻译,这就达到了商务英语翻译中商务交流的目的。本文通过阐述“化境说”的基本概念、商务英语的特点、将“化境说”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的基本原则以及“化境”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具体体现等部分来说明钱钟书的“化境说”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 关键词:“化境说”;商务英语;翻译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从而出现了大量商务英语翻译和口译活动,然而许多翻译实践的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商务英语跨多

钱钟书翻译经典翻译

1.If all the sky were parchment and all the sea were ink 按“青天做纸张”之语,西方各国诗人皆有之,常以“碧海化墨水”为对。P.19 2.New forms are simply canonization of inferior genres. 百凡新体,只是向来卑不足道之体忽然列品入流。P.35 3.behind its attributes 须在未具性德以前,推其本质。P.37 4.“Not of the letter, but of the spirit; for the letter killeth, but the spirit giveth life.” 意在言外,得意忘言,不以词害意。P.43 5.To hold, as’t were, the mirror up to nature. 持镜照自然。P.60 6.selective imitation 取舍之工。P.60 7.This is an art / Which does mend nature, change it rather, but/ That art itself is Nature (The Winter’s Tale, IV, iv. Polixenes) 莎士比亚尝曰:“人艺足补天工,然而人艺即天工也。”p.61 8.In shape the perfection of the berry, in light the radiance of the dewdrop. (Lord Tennyson; A Memoir, by his son, Vol. I, P.211) 体完如樱桃,光灿若露珠。P.114 9.“A poem round and perfect as a star. ”(Alexander Smith: A Life Drama)“诗好比星圆。”P.114 10.“It used to be said of a famous cricketeer that he bowled or batted with his head. ”(S. Alexander: Beauty and Other Forms of Value, p.25) 画以心而不以手。P.211 11.A direct sensuous apprehension of thought. 能以官感领会义理。P.232 12.Be thou thine own home, and in thy selfe dwell;/Inn any where, continuance maketh hell./ And seeing the snaile, which every where doth rome, /Carrying his owne house still, still is at home.(Complete Poetry and Selected Prose, ed. J. Hayward, pp.153-4) 万物皆备于身,方之蜗牛戴壳,随遇自足,著处为家。——约翰唐(John Donne)名篇: (To Sir Henry Wotton)P.23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