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训练专题检测二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训练专题检测二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训练专题检测二

专题检测(二)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脱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A.瓷器B.丝绸C.铁器D.青铜器

2.北宋初年有个叫陶毂的书生,盖了几座房子搞出租经营,结果出门就被人称为小人,挣的钱被叫做“痴钱”,即呆傻的意思。这种现象的文化根源是() A.经营房租并不赚钱B.重农抑商的传统认识

C.经营土地才是正统D.法律不允许书生经商

3.《沈氏农书》中记载说:“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4.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表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

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

5.“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B.新航路的开辟

C.丝绸之路的开通D.富尔顿发明汽船

6.1500~1620年间,欧洲的物价平均上涨了300%~400%。这一现象() A.促进了西班牙、葡萄牙的崛起

B.加速了西欧封建旧势力的衰落

C.使世界各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

D.推动了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7.下面是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财富分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工业革命后的英国()

A.

C.分配不公出现两极分化D.工业革命推动议会改革

8.对下列图示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图一的经济结构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后形成的

B.图二的经济结构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当今世界正在形成图三的经济结构

D.经济结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9.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分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10.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钢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量进口钢铁和炼钢、冶铁设备,完全依赖进口;另一方面,铁矿砂却大量出口。上述现象最能说明的是() A.我国工业布局不合理

B.外资所占比重过大

C.我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D.当时缺乏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11.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起初很值钱,两块钱就能办一桌酒席,

但到1949年5月,100元只能买0.000000245粒大米,右图为

当时国统区的反战漫画,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

的哪一方面困境()

A.帝国主义的搜刮

B.封建势力的勒索

C.政府滥发纸币、通胀的变相掠夺

D.官僚资本的压榨

12.近代中国人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和社交礼仪等方面。下列哪一因素对其变化影响不大() A.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B.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渐瓦解

C.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D.政府顺应时代潮流的倡导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大历史观主张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审视历史,着重大众的集体智慧,目的是勾画一个历史大纲,着重东西的汇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中西农耕文明

下表反映的是公元10~14世纪中西的农业状况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的统治也迅速地扩大到全球……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主题三文明多元一体

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本来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秦陇文化、荆楚文化、关越文化、巴蜀文化等等,但后来才合成一个大体统一的华夏文化。印度佛教文化是以和平的方式传

入中国的,外来的印度佛教与本土的儒、道两家从来没有因文化的原因发生过战争……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在中国,儒、道、释三种文化是同时并存的。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1)据表格内容比较分析古代的中西农耕文明。(6分)

(2)据主题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

原因。(6分)

(3)概述主题三材料中作者关于不同文化发展的观点。请结合近代中西方思想文化

交流的相关史实来说明此观点。(8分)

14.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材料三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的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请回答: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

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7分)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的结果

的差异。(7分)

(3)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6分)

答案

1.A2.B3.D4.A5.B6.B7.C8.A9.C10.D

11.C12.B

13.(1)相同点:都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不同点:

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达,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把人口和土地牢固地结合起来,农耕经济长期比较稳定,但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发展。

古代欧洲:欧洲的农业状况更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

(2)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各

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代议制;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大发展,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3)观点: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与融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对外来文化的

主动学习和借鉴,促进了不同文化多元共存、和平共处。史实:中国近代的“西学东渐”的有关史实,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西方启蒙思想家,如康德、伏尔泰借鉴了儒家的思想文化。

14.(1)不同意。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

(2)古代中国:个人决策,容易出现失误。古代雅典:集体决策,可以避免鲁莽行

事,使决策更为科学。

(3)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

二次根式计算专题训练 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 (1)+;(2)(+)+(﹣). 2.计算: (1)(π﹣3.14)0+|﹣2|﹣+()﹣2.(2)﹣4﹣(﹣).(3)(x﹣3)(3﹣x)﹣(x﹣2)2. 3.计算化简: (1)++(2)2﹣6+3. 4.计算 (1)+﹣(2)÷×.

(1)×+3×2(2)2﹣6+3. 6.计算: (1)()2﹣20+|﹣| (2)(﹣)× (3)2﹣3+;(4)(7+4)(2﹣)2+(2+)(2﹣) 7.计算 (1)?(a≥0)(2)÷ (3)+﹣﹣(4)(3+)(﹣)

(1)+﹣(2)3+(﹣)+÷. 9.计算 (1)﹣4+÷(2)(1﹣)(1+)+(1+)2. 10.计算: (1)﹣4+(2)+2﹣(﹣)(3)(2+)(2﹣);(4)+﹣(﹣1)0. 11.计算: (1)(3+﹣4)÷(2)+9﹣2x2?.

①4+﹣+4;②(7+4)(7﹣4)﹣(3﹣1)2. 13.计算题 (1)××(2)﹣+2 (3)(﹣1﹣)(﹣+1)(4)÷(﹣) (5)÷﹣×+(6). 14.已知:a=,b=,求a2+3ab+b2的值. 15.已知x,y都是有理数,并且满足,求的值.

16.化简:﹣a. 17.计算: (1)9+5﹣3;(2)2;(3)()2016(﹣)2015. 18.计算:. 19.已知y=+﹣4,计算x﹣y2的值. 20.已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

21.已知1<x<5,化简:﹣|x﹣5|. 22.观察下列等式: ①==; ②==;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你观察到的规律,化简: (2)计算:+++…+. 23.观察下面的变形规律: =,=,=,=,…解答下面的问题: (1)若n为正整数,请你猜想=; (2)计算: (++…+)×() 24.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答后面的问题: ==﹣1

专题训练二:填空、选择、应用题

(第4题) 作业单1: 一、选择题 1.在()()()2 2 20.2,3, 2.5,3%,0,3,3,3-------- 这八个数中,非负数有…( )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3x =是不等式组40230x x -≤??+>?的解; (B )方程36x y =-的解是2 0x y =-??=? ; (C )由2(4)9(3)x x +=-- 可得2893x x +=-- ; (D )由52a -> 可得5 2 a >- . 3.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 ) . (A )联结两点的直线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B )联结两点的射线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 (C )联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D )联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 距离. 4.下列不等式组中,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的不等式组为………………( ). (A )???-≤>12x x ;(B )???-><12x x ;(C )???-≥<12x x ;(D )? ??-≤<12 x x 5.如图,数轴上B A 、 两点分别对应数b a 、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0a b +> ; (B )0ab > ; (C )0a b -> ; (D )||||0a b -> . 6.从世博地图可知,亚洲联合馆(A 点)在中国国家馆(O 点)的北偏东?20 ,太平洋联合馆(B 点)在中国国家馆的北偏西?70 ,则AOB ∠ 等于………………… …( ). (A )50°; (B )90°; (C )20°; (D )70°. 二、填空题: 7.某市2017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C ?2,最低气温C ?-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8.3π-= . 9.计算:3 1 )21(+ - = . 10.计算:4 )2(8-- = . 11.2010年上海世博会预测参观总人次超过70 200 000人次,将70 2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是 . 12.如果3=x 是关于x 的方程 3)(2 1 =-a x 的解,那么a = . 13.二元一次方程52=+y x 的所有自然数解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1.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全面掌握 教材= 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 目录+正文+ 黑体字+小字+ 图表+注释+ 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 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 考纲要求+ 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 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 =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 = 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归纳历史线索;进行纵横比较。 理解基础上强化记忆,务求过关;按史实、结论的要素进行索引式记忆、尝试记忆;简化记忆,牢记关键词;自主整理知识,按自己的方法牢记;切忌从头看至尾,什么也没记。 第三,历史高考以能力为主导。历史选择题的解题还是:熟记课本主干知识,运用相应历史学科能力正确选择。历史非选择题的解题还是:以课本历史知识为资源,独立运用阅读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评价历史事实。 1.学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历史; 2.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5.学会认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第四,历史高考复习不可能一撮而就,成功在平时,所以每天进行适量的、规范的训练,这才是成功之道。 1.以练习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主体; 2.依据高考模式进行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 3.严格要求按规范答题,主观题进行上本训练; 4.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题本和草稿本; 5.练习更正后必须回归训练目标,务求举一反二。

高三历史专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

高三历史专题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史 一、发展概况 1、18世纪后期——19世纪初:以为中心的独立革命 (1)背景: A西欧国家(英、西、葡)对美洲大肆进行殖民掠夺,以屠杀、掠夺贩卖黑奴等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并进行殖民统治。 B 经济的发展,美洲人民强烈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双方矛盾尖锐。 C 思想传播,殖民地人民意识觉醒。 (2)主要事件: ~年美国战争;~年革命(杜桑·卢维杜尔); 1815~1826年战争(玻利瓦尔解放今天的、和;圣马丁解放了、和首府以后引退);葡属独立。 (3)性质:反对,美国独立战争还具有的性质。 (4)特点: A 为中心。 B以的形式进行。 C运动受思想的影响。 D带有和的双重性质。 (5)影响: A美国独立战争: B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2、19世纪上半期:以为代表的反殖反封建斗争 (1)背景: A 使西方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对外殖民扩张加剧,殖民侵略以为主要形式。 B殖民主义者与势力开始勾结,亚洲各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 (2)主要事件: 、、、、 (3)性质:具有和的双重性质。 (4)特点: A以为中心。(同时期欧洲民族解放运动:19世纪20—30年代希腊、比利时独立;1848年革命中的东南欧民族解放运动) B_______或__________领导,提不出___________纲领,大都带有_______色彩。 C具有______________的双重性质(最突出) D发生在工业革命完成后 (5)影响: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和当地封建势力,表达了人民不畏强暴,要求改革现状的决心和勇气。 ※从总体来看,这些民族起义大多以失败告终。尽管各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本原因在于这些起义均属_________________运动,即领导起义的多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阶级,他们不是_____________的代表者,没有先进思想指导,提不出________纲领,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大、时间长、地域广,对殖民主义打击也很沉重,但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终究难以胜利。同时期亚洲______进行资产阶级改革。 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亚洲觉醒

初中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二)含答案

初中现代文阅读训练(二) (一)市声拾趣 我也走过不少的南北码头,所听到的小贩吆唤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一种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里面有部分是极简单的,如“羊头肉”“肥卤鸡”之类。可是他们能在声调上,助字句之不足。至于字句多的,那一份优美,就举不胜举,有的简直是一首歌谣。例如夏天卖冰酪的,他在胡同的绿槐荫下,歇着红木漆的担子,手扶了扁担,吆唤着道:“冰激凌,雪花酪,桂花糖,搁的多,又甜又凉又解渴。”这就让人听着感到趣味了。又像秋冬卖大花生的,他喊着:“落花生,香来个脆啦,芝麻酱的味儿啦。”这就含有一种幽默感了。 也许是我们有点主观,我们在北平住久了的人,总觉得北平小贩的吆唤声,很能和环境适合,情调非常之美。如现在是冬天,当早上的时候,黄黄的太阳,穿过院树落叶的枯条,晒在人家的粉墙上,胡同的犄角儿上,兀自堆着大大小小的残雪。这里很少行人,两三个小学生背着书包上学,于是有辆平头车子,推着一个木火桶,上面烤了大大小小二三十个白薯,歇在胡同中间。小贩穿了件老羊毛背心儿,腰上来了条板带,两手插在背心里,喷着两条如云的白气,站在车把里叫道:“噢……热啦……烤白薯啦……又甜又粉,栗子味。”当你早上在大门外一站,感到又冷又饿的时候,你就会因这种引诱,要买他几大枚白薯吃。 在北平住家稍久的人,都有这么一种感觉,卖硬面饽饽的人极为可怜,因为他总是在深夜里出来的。当那万籁俱寂、漫天风雪的时候,屋子外的寒气,像尖刀那般割人。这位小贩,却在胡同遥远的深处,发出那漫长的声音:“硬面……饽饽哟……”我们在暖温的屋子里,听了这声音,觉得既凄凉,又惨厉,像深夜钟声那样动人,你不能不对穷苦者给予一个充分的同情。 其实,市声的大部分,都是给人一种喜悦的,不然,它也就不能吸引人了。例如:炎夏日子,卖甜瓜的,他这样一串的吆唤着:“哦!吃啦甜来一个脆,又香又凉冰激凌的味儿。吃啦,嫩藕似的苹果青脆甜瓜啦!”在碧槐高处一蝉吟的当儿,这吆唤是够刺激人的。因此,市声刺激,北平人是有着趣味的存在,小孩子就喜欢学,甚至借此凑出许多趣话。例如卖馄饨的,他吆喝着第一句是“馄饨开锅”,声音宏亮,极像大花脸喝倒板,于是他们就用纯土音编了一篇戏词来唱:“馄饨开锅……自己称面自己和,自己剁馅自己包,虾米香菜又白饶。吆唤了半天,一个子儿没卖着,没留神饶去了我两把勺。”因此,也可以想到北平人对于小贩吆唤声的趣味之浓了。 1.请你说说作者笔下北平吆唤声的总体特点是什么? 2.文中画横线句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请你赏析下面句子的艺术特点。 冰激凌,雪花酪,桂花糖,搁的多,又甜又凉又解渴。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政治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政治 (本专题为高考超星级核心考点,几乎每年必考,请同学们务必重视)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夏: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商: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来决定,王权和神权的结合(甲骨文)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分封制⑴目的:进行有效统治⑵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的后代⑶影响:积极:巩固王权、加强统治;消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三种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⑴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⑵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 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5西汉 ⑴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封国常与中央抗衡;汉武帝: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⑵君主专制:汉武帝:内(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6唐 ⑴中央集权问题并未很好的解决,唐朝后期藩镇割据,节度使作乱(安史之乱) ⑵君主专制: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草拟、颁布政令)、门下(审核政令)、尚书(执行政令)三省长官均为丞相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7宋 中央集权 ⑴军事:杯酒释兵权;地方精兵强将编入中央禁军 ⑵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⑶财政:设转运使,地方财政大部分运往中央 特点:重文轻武;分割权力,相互制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积贫积弱 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君主专制 ⑴宋初,设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⑵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财权 8元

二项分布专题练习

二项分布专题练习 1.已知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X ~B 16,3?? ??? ,则P (X =2)=( ). A . 316 B . 4243 C . 13 243 D . 80 243 2.设某批电子手表正品率为 34,次品率为1 4 ,现对该批电子手表进行测试,设第X 次首次测到正品,则P (X =3)等于( ). A .223 13C 44??? ??? B .2 2331C 44 ??? ? ?? C .2 1344 ??? ??? D .2 3144 ??? ??? 3.甲、乙两名篮球队员轮流投篮直至某人投中为止,设甲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为0.4,乙投中的概率为0.6,而且不受其他次投篮结果的影响,设投篮的轮数为X ,若甲先投,则P (X =k )等于( ). A .0.6k - 1×0.4 B .0.24k -1×0.76 C .0.4k -1×0.6 D .0.76k - 1×0.24 4.10个球中有一个红球,有放回地抽取,每次取出一球,直到第n 次才取得k (k ≤n )次红球的概率为( ). A .2191010n k -???? ? ? ???? B . 191010k n k -???? ? ? ???? C .1119C 1010k n k k n ---???? ? ????? D .1 1119C 1010k n k k n ----???? ? ??? ?? 5.在4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相同,若事件A 至少发生1次的概率为 65 81 ,则事件A 在1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为( ). A . 13 B . 25 C . 56 D . 34 6.某一批花生种子,如果每一粒发芽的概率为4 5 ,那么播下4粒种子恰有2粒发芽的概率是__________. 7.一个病人服用某种新药后被治愈的概率为0.9,则服用这种新药的4个病人中至少3人被治愈的概率为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8.假定人在365天中的任意一天出生的概率是一样的,某班级中有50名同学,其中有两个以上的同学生于元旦的概率是多少?(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二.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 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并写入党章 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 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中考数学—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

分式和二次根式专题训练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1、当 x ____时,分式有意义。 2、当____时,有意义。 3、计算:-a -1=____。 4、化简:(x 2 -xy)÷=____。 5、分式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 6、比较大小:2____3。 7、已知 =,则的值是____。 8、若最简根式和是同类根式,则 x +y =____。 9、仿照2=·==的做法,化简3 =____。 10、当 2<x <3 时,-=____。 11、若的小数部分是 a ,则 a =____。 12、若 =++2成立,则 x +y =____。 二、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24 分) 1、下列各式中,属于分式的是( ) A 、 B 、 C 、x + D 、 2、对于分式 总有( ) A 、= B 、= C 、= D 、= 3、下列根式中,属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 B 、 C 、 D 、 4、可以与合并的二次根式是( ) A 、 B 、 C 、 D 、 x 2x -3 a -2a 2 a -1 x -y xy b 2a 24a 3b c a 5c 2 32x +2y 2y 5 2x +y y x +1y 30.5220.54×0.521 3 (2-x)2(x -3)2 31-x x -1x -y 22x +y 12x 2 1 x -1 1x -1x -1(x -1)21x -1x +1x 2-11x -112 (x -1)21x -11 1-x 27x 2+11 2 a 2 b 182761 3 8y y

5、如果分式 中的 x 和 都扩大为原来的 2 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 2 倍 B 、扩大 4 倍 C 、不变 D 、缩小 2 倍 6、当 x <0 时,|-x |等于( ) A 、0 B 、-2x C 、2x D 、-2x 或0 三、计算:(每题 6 分,共 24 分) 1、()3÷()0×(-)-2 2、(+)÷ 3、-+ 4、(3-2)2 四、计算:(每题 6 分,共 24 分) 1、-+ 2、÷(x + 1)· 3、-· 4、4b +-3ab (+) 五、解答题:(每题 8 分,共 32 分) 1、某人在环形跑道上跑步,共跑两圈,第一圈的速度是 x 米/分钟,第二圈的速度是 米/分钟(x >),则他平均一分钟跑的路程是多少? 2x x +y x 2b 2a 22b 23a b a x 2x -242-x x +2 2x 84 2 1223x x +y y y -x 2xy x 2-y 2x 2-1x 2+4x +4x 2+3x +2 x -1 20+55 1312a b 2a a 5b 31 ab 4ab y y y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之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之《我国封建社会的行政制度》 一、我国封建社会的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1)、形成和演变:A、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在确立皇权至上的基础上,建立起三公九卿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B、汉承秦制,汉朝继续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只是在某些官职在名称上有所变化,职权范围变化不大。(2)、影响: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开创了新的局面,对以后历代王朝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三省六部制(1)、形成和演变: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在继承魏晋以来中央行政制度的基础上创立的,唐朝延用并完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他们相互牵制和制约,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宋元明清时期在沿用的基础上稍有变化,但变化了只是局限于形式。(2)、影响: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央行政制度的建立,表明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官僚制度完全趋于成熟。该制度有效地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唐朝以后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格局一直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3、上述两种制度的主要区别:(1)、确立和盛行的时代不同:三公九卿制确立于秦朝,盛行于汉;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朝,盛行于唐。(2)、内部结构不同:三公九卿制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行政、军事和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与国政混为一谈;三省六部制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中,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三省六部制中,由于三者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的皇权。(4)、作用和地位不同:三公九卿制的确立,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趋向巩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则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①、经济基础:井田制;②、受封的诸侯王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行政、军事、经济上的相对独立性;③、作用: 2、郡县制:(1)、起源于春秋初期。秦统一全国后,这种制度在全国推广,并被后世所沿用,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分封制不同,郡守与县令不是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免,各郡县在政治、经济上没有独立性,也没有自己的军队。所以郡县制的实施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3、郡县制与封国制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封国分王国和侯国两级。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际上与割据无异。形成了王国问题。侯国相当于县,受所在郡监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了王国问题。 4、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行省制度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统治需要,巩固和发展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我国选官(才)制度的演变 1、世袭制;军功受爵; 2、察举制度两汉时期,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拨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和征召等内容。选官标准:前期是才能和品德,后期却变成门第望族。九品中正制 3、科举制度(1)、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A、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B、唐朝时:①、贞观时,增加了科举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课程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课 件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基本能力 目标\要求 Ⅰ Ⅱ Ⅲ 获取和 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 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 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 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3.基本情感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

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全面掌握 教材=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目录+正文+黑体字+小字+图表+注释+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考纲要求+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

专题训练二

专题训练二 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2003年7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为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北京推出“北京工业百户 国企与外资、民间资本并购重组行动”。这次并购重组就是要利用企业现有的资产存量, 吸引外 部资本,在并购的具体形式上,投资者可选择多种方式。一是股权和产权并购,二是盘活存量 资产,三是增资扩股。北京市的上述做法表明 ( ) A.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民间资本 B.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 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D.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已经削弱 2. 2003年8月25日《经济日报》报道,至U 2010年,我国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 性调整基本完成,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效运行,多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产权明晰、融合互补、协调发展。我国对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 ( A. 可能会导致私有化后果 B.是因为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越少越 好 C.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D.是为了增加国有经济比重 3. 上题材料中要求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说是由下列情况决定的 A .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C.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强 4. 来自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 同比增长1. 7倍,远远高于全国外贸进出口增长 A. 私营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B.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私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 D. 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5.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 完善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之一。 要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必须 ( 增加公有资产的绝对数量 使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使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使公有资 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2003年8月2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在新一轮发展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两个毫 ,推动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个体私营经济不断上规模、 上水平。推动国有经济 发展壮大 A. 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需要 B.是克服经济私有化倾向的需要 C.是为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D.必然使公有资产支配范围扩大 7. 依据上题材料,推动个体私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表明 ( ) A .它们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 .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它们的劳动生产率较高 D.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的经济成分 8,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 “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 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 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 B.生产力整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D.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存在 2003年前7个月我国私营企业进出口额达到 280. 2亿美元, 37 O 9%的平均水平。这表明 ( ) A. B. C. D. 6. 不动

2018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资料 专题一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Ⅰ.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并推广铁农具和牛耕。 2、秦朝: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3、两汉: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 4、魏晋南北朝:马钧改进翻车;水碓、水磨加工谷物;西北嘉峪关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5、唐朝:创制曲辕犁、筒车;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 6、总结生产技术的作品:北朝的《齐民要术》;明朝的《农政全书》。 二、重农抑商——政府采取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隋朝:沿用均田制和租调制,部分推行以庸代役。 4、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5、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6、明朝:推行“一条鞭法”,引进玉米和甘薯,推广植棉。 7、清初: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推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三、修建重大水利工程 1、春秋:邗沟和芍坡。 2、战国:秦国:都江堰、郑国渠;魏国:西门豹渠。 3、秦朝开通了灵渠。 4、隋朝开通大运河。 5.唐朝设专官管理水利。

6.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 Ⅱ.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商周:经济重心在河南、陕西一带。 2、春秋战国: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 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3、秦汉:经济重心在关中一带,但珠江流域和长江流 域经济有所发展。 4、魏晋南北朝:经济重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但江南 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5、隋唐: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南宋: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 7、明清: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表现:江南 出现了资本生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 Ⅲ.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 一、封建社会 1、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确立,1952年底废除)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屯田制、均田制)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1)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结束:1953~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二、中国近代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农民土地所有制)。 2.辛亥革命: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国家土地所有制。)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农民土地所有制)。 2、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实行双交双减的土地 政策。 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土地

专题训练 二次根式化简求值有技巧(含答案)

专题训练(一) 二次根式化简求值有技巧(含答案) ? 类型之一 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a 2=|a|化简 对于a 2的化简,不要盲目地写成a ,而应先写成绝对值的形式,即|a|,然后再根据a 的符号进行化简.即a 2=|a|=?????a (a >0),0(a =0),-a (a <0). 1.已知a =2-3,则a 2-2a +1=( ) A .1-3 B .3-1 C .3-3 D .3-3 2.当a <12且a ≠0时,化简:4a 2-4a +12a 2-a =________. 3.当a <-8时,化简:|(a +4)2-4|. 4.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第三边长为c ,化简:c 2-4c +4- 14c 2-4c +16. ? 类型之二 逆用二次根式乘除法法则化简 5.当ab <0时,化简a 2b 的结果是( ) A .-a b B .a -b C .-a -b D .a b 6.化简:(1)(-5)2×(-3)2; (2)(-16)×(-49); (3) 2.25a 2b ; (4) -25-9; (5)9a 34 . ? 类型之三 利用隐含条件求值 7.已知实数a 满足(2016-a )2+a -2017=a ,求a -12016 的值.

8.已知x +y =-10,xy =8,求x y +y x 的值. ? 类型之四 巧用乘法公式化简 9.计算:(1)(-4-15)(4-15); (2)(26+32)(32-26); (3)(23+6)(2-2); (4)(15+4)2016(15-4)2017. ? 类型之五 巧用整体思想进行计算 10.已知x =5-26,则x 2-10x +1的值为( ) A .-30 6 B .-186-2 C .0 D .10 6 11.已知x =12(11+7),y =12(11-7),求x 2-xy +y 2的值. 12.已知x >y 且x +y =6,xy =4,求x +y x -y 的值. ? 类型之六 巧用倒数法比较大小 13.设a =3-2,b =2-3,c =5-2,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B .a >c >b C .c >b >a D .b >c >a _

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二 (含答案)知识讲解

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二 (含答案)

阅读理解专题训练二:品味语句赏析语言 方法点拨 看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复等。 1、把握语言特点看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等。 看关键词语:动词、形容词等。 2、分析表达效果:结合语境分析妙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内容) 3、揭示深刻内涵:联系主旨答作用:表达了……的看法,抒发了……情感,突出了……中心。 答题模式:语言特点+表达效果+深层内涵 (一)枯萎的蒲公英 叶子 ①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②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A】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③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④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称)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⑤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她时不时地弓下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

二次根式专项训练答案

二次根式专项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1 =-,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x A.x≥1B.x>1 C.x≤1D.x<16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式的左边为算术平方根,结果为非负数,即x-1≥0求解即可. 【详解】 由于二次根式的结果为非负数可知:x-1≥0, 解得,x≥1, 故选A. 【点睛】 本题利用了二次根式的结果为非负数求x的取值范围. 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2 B.a≥﹣2 C.a<﹣2 D.a>﹣2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其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易得a+2≥0,解不等式a+2≥0,即得答案. 【详解】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a+2≥0,解得a≥-2. 故选B. 【点睛】 本题是一道关于二次根式定义的题目,应熟练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a的值为()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两最简二次根式能合并,得到被开方数相同,然后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得,3a-8=17-2a,

移项合并,得5a=25, 系数化为1,得a=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利用好最简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是解题的关键. 4.若x、y 4 y=,则xy的值为() A.0 B.1 2 C.2 D.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得,2x?1?0且1?2x?0, 解得x?1 2 且x? 1 2 , ∴x=1 2 , y=4, ∴xy=1 2 ×4=2. 故答案为C.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2=2 C D ==3﹣2=1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加减运算法则判断即可.【详解】 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可知 A选项错误;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2=a(a≥0 2=2,所以B选项正确; (0) =0(=0) (0) a a a a a a ? ? =? ?- ? > < ﹣11|=11,所以C选项错误; D D选项错误. 故选B.

【专题训练】阅读七选五专题训练二及答案

【专题训练】阅读七选五专题训练二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1) English has been called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languages for non-native speakers to learn. One reason is that English has so many rules. 36 Sometimes, this leaves learners confused. For example, the order of words in a sentence can be tricky. 37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words cannot always be judged by their spelling. For example, there are at least six ways to pronounce the group of letters spelled o-u-g-h. And, maybe the worst thing of all is that there are many idioms, or expressions, in English. 38 So, it is comforting to know that learning root words can help a non-native speaker use English. 39 Root words can help you to break down large, new words into smaller units to discover their meanings. Learning just one root word can help you understand several words in E n g l i s h. 40 Then where can a root be found? A root can be any part of a word that carries meaning: the beginning, middle or end. Prefixes (前缀), bases, and suffixes (后缀) are types of roots. The prefix appears at the

最新高三历史专题1 专题综合训练

专题综合训练 1.[课标全国Ⅱ2018·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课标全国I 2017·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3.[课标全国Ⅱ2014·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4.[课标全国Ⅲ2016·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5.[课标全国Ⅲ2016·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翻的区域日益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