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认识实习报告锦集五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锦集五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锦集五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锦集五篇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篇1

实习时间:20xx年9月13日

学生:缪乐剑

学号:110750123

班级:地质一班

实习地点:燕子矶公园,幕燕风景带,燕子矶公园角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对地质现象有深层次的感性认识,培养在野外的观察能力及基

本的地质工作能力

2、观察长江沿岸地势地

貌,初步认识河流地貌

特点

3、观察认识燕子矶白垩

纪地层岩性特点

4、观察震旦系灯影组白

云质灰岩中的溶洞现象

5、沿江断层崖的观察

二、燕子矶公园,幕燕风景

带,燕子矶公园角地区地质

概况

燕子矶位于南京郊外,燕子矶矶顶有御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着清乾隆帝所书

“燕子矶”三个大字,在燕子矶西南方沿江的悬崖

上有若干个溶洞,在燕子矶矶头遥望东南可见长江三级阶地以及河漫滩地貌。想北望可见八卦洲。在长江对岸亦可见长江三级地阶。

从燕子矶公园门口登山到燕子矶头可看到白垩纪地层,为陆相沉积地层。岩性:紫红色,厚层块状砾岩为主,夹紫红色砂岩、粉砂岩。砾岩中砾石成分复杂,主要为石英、玛瑙,少量块岩;砾石磨圆度不一,石英角砾磨圆度较好,白云质灰岩角砾较差;角砾分选性较差差,大小不一。硅质、铁质胶结。

在矶头位置可观察三种河流地貌,分别为河床、河漫滩、阶地。河漫滩有典型的二月结构,一般高出江面几米;阶地分三阶,Ⅰ阶一般高出江面10m,分布于矶南;Ⅱ阶一般高出江面20之25m,分布于矶南;Ⅲ级阶地一般高出江面43~50m,分布于矶东。

矶头侧面为长江断层崖,此为正断层,是沿江大断层作用所形成的陡崖,而非冲刷所致。因为断层走向与水流向不同,形成时间又比长江晚。有擦痕,有构造岩和碎屑;有断层三角面,从西到东沿悬崖;有泉眼,沿着该断层面是串珠排列。

在幕燕风光带观察震旦纪的地层,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的白云质灰岩,少量灰质白云岩。其象鼻洞岩溶地貌现象有层线性且岩石较为圆滑,该地貌的的岩性以白云质灰岩为主,也含有灰质白云岩。

旦系灯影组白云质灰岩中发育有三个溶洞,分三层,依次为头台洞,二台洞,三台洞。是地下水溶蚀的结果。头台洞大致高出江面数米,是近期地下水活动溶蚀的结果。对应的是长江河漫滩。二台洞大致高出长江水面10~15m,对应的是Ⅰ级阶地。三台洞大致高出现代长江水面30~35m,对应的是Ⅱ级阶地。这三层溶洞中二台三台是较早地下水活动溶蚀结果。在其中可看到暗河、钟乳石、落水洞等现象。

在燕子矶公园角为第四系地层(Q3x),岩性为土黄色的粘土和亚粘土。含有钙质结合和姜结石,该黄土的物理性质:有湿陷性,柱状节理,黏性差,雨天易造成滑坡。对于该地质工程的处理手段有:种植草木固土;用钢筋混泥土建立格架结构;修建挡土墙,四周建排水沟。

三、实习感想

通过今天的实习我们零距离的接触地质了解地质,使我们对普通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有了更生层次的理解,也使得我们对课本理论知识的及时加固。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地质工作的一些基本技能与方法。我们对一些基本地势、地貌有了简单的认识,为以后的地质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篇2

一.序言

⑴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

1.目的

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和探究性很强的自然科学。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学习相关地质基础知识之后,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种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矗

2.任务

①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用的观察分析。

②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对三大类岩石、地质构造和矿产进行观察认识,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分布状况。

③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包括地质罗盘的使用、手标本采集、地质现象观察、描述记录等内容。

④通过实习,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地质作用规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求

①实习前学生应认真学习实习知道书,以明确实习目的、内容安排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②实习中学生要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的讲解。

③现场观察各种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并作好记录,还应多问、多思考,克服怕苦怕累的懒惰思想。

④每个学生应采集3——5块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⑵.实习的组织形式及实习过程

实习的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又分两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指导老师带领实习,

过程由实习指导书上的日程安排: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乘车由昆明至武定县五孔桥,下午芭蕉箐采矿尝雷刚厂;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狮子山石棉厂至狮山风景区,下午乘车由武定县至元谋县;

第四天上午元谋县朱布超基性岩体,下午元谋县黄瓜园大桥;

第五天上午元谋县德大大桥至那化大桥,下午元谋县弯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3)实习任务完成情况

通过实习我们三大类岩石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野外认识和辨别三大类岩石,还能够在野外辨别各种地质构造。通过在各实习点对其的观察,实地考察,我掌握了罗盘的使用,还在各实习点采集了各种相应的岩石标本。还提高了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并学会了野外纪录,基本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

二.各实习点地质概括

⑴昆明西山地区

①地层:由老到新如下,

1.泥盆系上统宰格组(d3z):该岩石为灰色厚层状细晶白云岩,

细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面为灰黑色,呈刀砍状。

2.石碳系下统大塘组(c1d):该岩石为灰色、深灰色角砾状灰岩厚层状灰岩,角砾大小混杂,为钙质胶结,较紧密,含珊化石,底部办翠绿色页岩与宰格组呈假整合接触。

3.石碳系中统威宁组(c2w):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粉晶结构,块状构造中部夹角砾岩,含珊瑚、腕足化石,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等,风化面为灰白色,局部有铁质侵染,与大塘组整合接触。

4.二迭系下统——(1)倒石头组(p1d):上部黑色页岩与泥灰岩互层,中部呈黑色页岩夹薄层沙岩,含植物化石,下部为杂色黏土、黄铁矿及煤线,与威宁组呈假整合接触(2)栖震组(p1x):为浅灰色厚至块状细晶白云岩,风化面为灰黑色白云质灰岩。风化后成团块状小虎斑,成分为方解石(70%)和白云石(30%)越往上白云石逐渐增多。含丰富珊瑚化石,与倒石头组整合接触。(3)茅口组(p1m):上部为灰色、灰白色中厚层状灰岩,中部为灰色厚状灰岩与灰色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互层,岩性较纯,层理不发育,表面有雨蚀沟槽,含珊瑚等化石,下部为灰色厚状不规则琥珀斑状白云质灰岩,与栖震组整合接触。

5.二迭系上统蛾眉山组(p2b):上部为黑色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块状玄武岩,部分地段见柱状节理或球状风化;中部为紫色、紫红色凝灰岩,可见由粗细的韵律变化层理,下部为玄武质灿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②构造:普渡河----西山(滇池)大断裂

大断裂为昆明地区南北向的主干断裂。西山龙门一带,断面向东倾斜,产状较陡,近于直立,东盘下降形成昆明断陷盆地,西盘上升形成观音山、西山及龙门等地貌景观。该断层控制了昆明地区的地层、构造、矿产及地形地貌的形成与发展。

③岩浆岩:该地区有气孔状、杏仁状玄武岩及块状玄武岩,玄武质火山集块岩,含灰质角砾玄武岩,含灰质角砾凝灰岩。

④地貌:西山大断裂西盘上升形成了观音山西山龙门,东盘下降止水形成滇池山及龙门(断层崖)等地貌景观。滇池为断陷湖泊,西岸多为半岛、海湾,地形起伏较大;北岸、南岸、东岸地形起伏较小,有八条较大的河流注入,形成河口三角洲,冲积扇等沉积。

西山小石林,由二迭系栖霞和茅口组的灰岩、白云质灰岩构成。地表岩石在雨水和地表水的作用下,风化、容蚀形成岩溶地貌(又称kast地貌)。石笋、石芽、石柱、溶沟、溶槽、溶蚀漏斗等地貌随处可见。

⑵武定地区

1.地层:在五孔桥观察了辉绿岩与三叠系资组的接触关系及灰绿岩体的岩石特征(球形风化)。经过观察,发现二者的接触面的特征是:接触面呈波状起伏,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灰褐色钛铁矿及褐黄色的古风化粘土层,且厚度不一,二者呈沉积接触关系。辉绿岩中无舍资组的俘虏体,其上舍资组中底砾岩无烘烤蚀变现象;辉绿岩中长石高岭土化现象明显。

在雷刚厂观察了三叠系舍姿组与寒武系西王庙组的接触关系。

西王庙组:为紫红色泥岩与黄色粉砂岩互层。

舍姿组:为紫灰色泥岩夹多层浅灰黄中层状粉砂岩为主。底部为灰黄色雹中层状含细砾、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接触面为含砾粗砂岩。二者的接触关系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芭蕉箐铁矿观察到缩头山组:该铁矿位于武定县南东5公里处矿体产于泥盆系中统鱼子甸组第一段(d2y1):属于沉积型铁矿床;矿石主要为鲕状赤铁矿。第二段为灰白薄中层状隐晶质灰岩,泥灰岩夹白云岩,钙质泥岩。其中在铁矿中含有磷成分和薄层黑色页岩、泥岩等,还含有植物碎片、贝类化石。

在狮山石棉矿观察到登云组白云岩,狮山风景区出露寒武系,竹寺组广泛分布,为灰黄,黄绿色页岩、粉砂岩该矿是白云质灰岩与辉绿岩体的接触带,为辉绿岩体侵入,使基性岩浆热液与白云质灰岩中的镁质发生变质作用,形成蛇纹石化、大理岩化和石棉,石棉矿呈似层状、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外接触带的白云质灰岩中。

2.构造:人民渡狮山大断裂

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向,上盘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奥陶系汤池组和红石组等地层。断层带上发育大量构造岩。上盘多见大理岩化、角砾岩化等蚀变现象。断距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多由构造岩组成,其间夹断层夹持体或断层透镜体。沿断裂带除外力西基性岩脉侵入外,还有燕山期基性岩贯入。受断层影响,岩石蹂皱破碎现象明显。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篇3

一、实践目的:

通过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等岗位的实际跟班实习,并参与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认识企业生产管理的运作过程及特点,了解企业管理体制、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经营战略、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运作过程,了解计算机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开发及使用情况,结合实习内容理解课堂学习过的管理理论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实践内容:

作为一名实习生,我被地质队安排在了单位的信息科工作,以便了解公司的信息化概况。在信息科,我也了解一些关于地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数字国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年来,总计安排工作项目141项,投入工作经费24330万元。在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一条主线,两个支撑,一个目标”的建设思路,在扎实地逐步推进。

根据《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纲要》和地质调查工作特点,在以往工作基础上,中国地质调查局逐步确定了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以提高地质调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数据支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为基础,加速实现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

六年来,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数据支撑体

系已基本建成,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地质调查成果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有了良好开端,基本实现了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目标。

二、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建设主要成果

根据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地质调查主流程共包括立项论证、设计编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综合、社会化服务等六个模块。几年来重点开展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综合三个模块的开发研究工作,取得了较显著的进展和成果。

1.基本实现了区域地质调查主流程的信息化

成功开发研制了区域地质调查数字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首创的PRB过程和数据模型,将GPS的定位结果反映到掌上电脑的地形图和遥感影像上,实现了 GPS、GIS 和RS的有机集成,地质人员可以在掌上电脑上按照技术标准记录地质现象、绘制地质素描图,实现了区调野外原始数据采集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区调野外数据处理和成果输出的桌面系统,实现了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整理和成果输出的主流程信息化。全面完成了设备定型、技术要求编制、人员培训和设备配置等工作,并在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中全面推广。

2.固体矿产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进入推广阶段

以区域地质调查数字采集系统为基础,开展了固体矿产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目前已经开发成功。20xx年在6个重点项目中试点使用,20xx年开始较大范围推广。

3.地质环境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研制进展顺利

地质环境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地下水资源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和地质灾害调查三类专业工作的野外数据采集。目前系统开发进展顺利,即将进入小规模试点阶段。

4.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系统开发取得一定进展

完善了钻孔采编系统。该系统具有钻孔地质数据采集、数据管理、钻孔图件自动绘制等功能,现已全面推向社会,得到大多数地质工作单位的认可和广泛应用。

开展GIS矿产资源选区评价系统和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等研制工作,为提高地质调查部署科学性开发了新的工具。开展地质体三维模拟技术与数据模型开发研究等项目,()为提高设计编制水平和地质调查成果的直观表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的研制开发为地下水资源信息管理、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综合评价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三、数据支撑体系建设主要成果

国家基础地学数据库体系是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支撑,主要包括基础地质数据库系统和地质综合成果数据库系统。作为地质调查信息化和社会化服务的基础,投入了较大的建设力量和资金。目前该体系的主体建设已基本完成。

三、实践结果:

通过此次实习工作经历,我发现了地质部门信息化建设对其推动作用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主要成果

1.基本建立地质调查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地质调查工作开展以来,配合数据库建设工作,研制了建库标准、质量控制标准、数据描述标准、产品标准、数据采集标准等35项标准,有力地推进了地学数据库的建设和系统开发,保证了数据质量,为信息共享与社会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2.国家地质调查网络体系已初步建成

经过三期网络建设,基本形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中心)——大区地调中心(天津、**、**、**、**、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和部分专业地质调查单位及地调院间的三级网络体系,实现主干千兆速度的数据信息传输,通过网络系统向社会提供国家地质工作信息、地质调查成果资料目录、地质文献资料和全国地层数据库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地质调查资料数据实时传输和项目管理提供快捷服务。

3.地质调查门户网站发挥了重要的宣传服务功能

地调局网站自20xx年元月运行以来,已经安全运行了5年,运行稳定,近3年的访问量达80万人次,20xx年底月访问量达到35000人次,呈上升趋势。网站运行效果比较好,专题特色明显,栏目设置较合理,信息较及时、全面,平均每天有3——6条新消息,还设有信息服务栏目,如元数据库、地质资料目录等。

(四)成果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良好开端

开展了元数据库建设,完成了主要数据库的元数据库建设和发布工作;开展了地质调查数字化成果的社会需求方式与内容研究、数据

压缩技术研究和在线离线服务技术体系研究;开展了成果目录数据库、地层数据库的网上服务工作。依托863课题,在解决数据传输与共享的技术问题方面有重要进展。

五、”十一五”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思路

”十一五”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将继续按照一条主线、两个支撑、一个目标的总体思路,重点加强主流程信息化的开发和建设工作,继续夯实两个支撑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化服务工作。

在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主线--主流程信息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全面推广各专业野外数据采集系统,重点加强选区研究、数据处理和设计编制等模块的分解和开发,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地质调查技术水平。

在地质调查数据支撑体系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国家基础地学数据库系统。按照定期更新的原则,规范数据库的维护。为扩大面向社会的数据信息服务,加强已建数据库的保密处理工作。

在地质调查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面,重点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骨干网络体系的各节点建设,提高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能力。加强地质调查信息网站建设,扩大服务能力。强化地质调查信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体系建设总体框架,规范地质调查资料信息目录发布制度,扩大服务信息量。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通过这次在攀西地质大队信息科的`实习,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知识,开阔的自己在企业计算机,信息化领域的眼界。当然我被

地质工作人员的艰苦精神所感动。另外更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道理:生活中所有的我们认为很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去感受其中的过程,最后我们都能愉快的渡过;人生路上的坎坷是没有走不过的,生活中的墙也没有越不过的,只要我们努力了,用心去做,相信我们都能够走向光明,关键是我们要坚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加油!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篇4

在野外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必须编写一份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系统而概括地总结。地质报告是完成野外和室内各种工作后的最终成果,编写地质报告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过程、地质工作方法和地质认识的总结,是野外实践和课堂理论的结合,是评价学生野外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习报告总的要求是,在充分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野外观察和记录为主,立论正确,依据可靠,叙述简练,图文并茂,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富有创造性,内容真实、丰富、简明、扼要。要求文字工整,图件美观,要有封面、题目、报告编写人专业、班级、姓名、野外实习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报告审核人及报告编写日期等。编写实习报告首先要整理所有的野外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路线剖面图、素描图、采集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及野外照片和录

像等,这些是编写报告的基础和素材。把各种野外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概括,编制和清绘必要的图件,然后着手编写文字报告。根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也有所侧重。

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一、前言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实习区概况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三、地层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四、岩石叙述实习区出现的岩石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可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顺序分别叙述,要说明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等。

五、内动力地质作用1.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概述实习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基本的构造格局、地壳运动、具体构造的类型和特征。对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分别进行详细描述,并应附有素描图、构造剖面图等。褶皱构造要描述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长轴方向,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翼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两翼岩层的产状,

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最后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的形成时期及形成机制。断裂构造要描述断层的位置、方向、规模,断层面产状及形态变化,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如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崖等,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盘岩层的产状,地层的牵引现象,伴生节理及构造岩等。2.岩浆作用按岩浆作用时代、作用方式及产状等进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3.变质作用按变质作用方式分别进行描述。

六、外动力地质作用1.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方式、产物及特征。2.河流地质作用描述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特征。3.海洋地质作用描述海洋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积特征4.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辩证关系。

七、矿产简述实习区内所出现的各种主要矿产资源,说明每一种矿产的赋存层位、规模、找矿标志、矿物组合和矿产应用等。

八、地质发展简史根据实习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岩浆及火山活动资料,综合分析本区的地质发展历史。从古到今按地质时代连续论述各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包括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沉积演化、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

九、结束语概括性地总结野外实习的主要成果,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野外实习方法上有哪些提高;哪一部分实习收获最大;野外实习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将来参加工作的意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篇5

在野外实习结束时,每位同学都必须编写一份实习报告,对实习内容进行系统而概括地总结,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地质报告是完成野外和室内各种工作后的最终成果,编写地质报告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地质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基本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是对整个实习过程、地质工作方法和地质认识的总结,是野外实践和课堂理论的结合,是评价学生野外实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习报告总的要求是,在充分掌握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以自己的野外观察和记录为主,立论正确,依据可靠,叙述简练,图文并茂,主次分明,逻辑性强,富有创造性,内容真实、丰富、简明、扼要。要求文字工整,图件美观,要有封面、题目、报告编写人专业、班级、姓名、野外实习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报告审核人及报告编写日期等。

编写实习报告首先要整理所有的野外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路线剖面图、素描图、采集的矿物、岩石和化石标本及野外照片和录像等,这些是编写报告的基础和素材,实习报告《地质认识实习报告的编写》。把各种野外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总结、概括,编制和清绘必要的图件,然后着手编写文字报告。

根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不同,报告的内容也有所侧重。实习报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前言

主要说明实习的时间、地点、目的、任务及路线安排,实习队的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实习区概况

1.实习区的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概况等,最好附上“工区位置图”。

2.实习区的区域地质概况

3.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如地形、地貌、河流、气候等概况。

4.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三、地层

实习区的地层层序、时代、接触关系、厚度及分布状况。按照地层的新老关系,由老至新叙述各个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古生物特征、沉积特征、分布和出露情况、接触关系、厚度、地貌特征及特殊的识别标志。

四、岩石

叙述实习区出现的岩石类型,详细描述其特征。可按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顺序分别叙述,要说明成分、结构、构造、产状、成因、时代等。

五、内动力地质作用

1.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

概述实习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基本的构造格局、地壳运动、具体构造的类型和特征。对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分别进行详细描述,并应

附有素描图、构造剖面图等。

褶皱构造要描述构造的位置、范围、规模、长轴方向,核部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翼的地层时代、岩性、层序,两翼岩层的产状,轴面和枢纽的产状,最后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的形成时期及形成机制。

断裂构造要描述断层的位置、方向、规模,断层面产状及形态变化,断层面、断层带的特征如擦痕、断层泥、断层角砾、断层崖等,断层两盘的地层时代、岩性,两盘岩层的产状,地层的牵引现象,伴生节理及构造岩等。

2.岩浆作用

按岩浆作用时代、作用方式及产状等进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与岩浆作用的关系。

3.变质作用

按变质作用方式分别进行描述。

六、外动力地质作用

1.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方式、产物及特征。

2.河流地质作用

描述河流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特征。

3.海洋地质作用

描述海洋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积特征

4.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关系

内动力地质作用与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辩证关系

七、矿产

简述实习区内所出现的各种主要矿产资源,说明每一种矿产的赋存层位、规模、找矿标志、矿物组合和矿产应用等。

八、地质发展简史

根据实习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岩浆及火山活动资料,综合分析本区的地质发展历史。从古到今按地质时代连续论述各时期发生的地质事件,包括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沉积演化、构造演化、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

九、结束语

概括性地总结野外实习的主要成果,自己的收获和体会;野外实习方法上有哪些提高;哪一部分实习收获最大;野外实习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将来参加工作的意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

地质培训体会心得

地质培训体会心得 篇一:工程地质学习心得 工程地质论文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工程地质初步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老师在课堂上已经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地质的知识,但这些知识是平面的、 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通过实践,知识才变得具体了.我觉得,在这学期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工程地质这门课程应该是最接近实际的。工程地质就在在我们周围,我们触手可得的石头、水都在地质的范围之内,工程地质是天天都在我们身边的——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们总是与她亲密接触的!只要我们能认真观察,吧我们所看到的与书上的联系起来,我们总会有一些发现的,这也会让我们有一种成就感,一种收获感,一种满足感!这学期的工程地质课程我感觉收获还是挺大的。至少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的一些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工程地质的主要任务等。了解到地壳及其物质组成,矿物,岩石的基本概念,成分地质年代的发展。还有褶皱,节理和断层是最基本的地质构造;和褶皱,节理断层的一些基本概念,要素等。地下水的基本概念,类型,补给,径流与排泄。风化作用,河流的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岩溶作用,斜坡与边坡地质

作用等。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岩土的地质分级比较多,而且各自的参照也不同。总之,学了工程地质这门课程,我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址问题的科学,把地址科学的基础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通过勘察手段获得各种地质数据,为各类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在安全、质量及功能方面保证工程建筑在安全可靠、保证质量的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又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的壮丽史诗。以前我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是与天斗与地斗的斗争关系,实践证明,人与大自然斗争的结果,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性的小胜利,而大自然反过来对人类的惩罚却是灾难性的。人类的每一次产业革命,无不与工程建设有直接关系,与地质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建国以来,我国的基本建设此起彼伏,新一轮的建设高潮正在兴起。尽管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工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题,然而这更是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防止灾害,造福人类。 它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动力地质作用、工程稳定性、岩土工程设计理论或方法、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工程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地质实习心得体会,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 第一章绪言 一、实习地的地理状况、行政区域和面积、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以及实习地的地理状况。 二、本次实习介绍 1、实习目的此次工程地质实习区主要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境内,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有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之—“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较高关注,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实习区地处北纬32゜40′,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为969毫米,属大陆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农业南北特色兼有,南稻北麦,东果西蔬,种类繁多,更有“八公山豆腐”为一绝,人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工业以

煤炭开采、电力、化工为主,是闻名中外的能源城市。区内淮南铁路横贯市内,东接津浦,西连京广,北上京九,南下皖赣。水路、公路交通也很便利。淮南市内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人口180万。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内。淮河以南为丘陵山区,八公、舜耕、上窑“三山鼎立”,海拔多在200米,最高峰为八公山的白鹗山,海拔242米。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20—40米。 a.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 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 c.了解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实习的任务 a岩石的肉眼鉴定; b地层剖面观察; c构造的基本判识; d认识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

浅谈对地质行业的感想

浅谈对地质行业的感想 姓名:姜文涛 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学号:2013201096

对于地质行业,了解的已经不仅仅是皮毛,相比较刚入大学的时候,已经对地质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接触地质学到现在,已经整整四个年头,除了正常的教学以外,曾经在秦皇岛和北京周口店两个地方进行过野外地质实习,在云南某矿山进行过矿山生产实习,在某岛进行过钻探编录实习,其他时间陆陆续续接触过几个地质项目,所有经历加起来,算是对地质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产生了部分感想。 献身地质事业,这样高尚的词汇可能还无法了解,但也清楚的知道,进军地质行业,确实是要有一定的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 不谈论以后的就业,不谈论待遇,不谈论工作对家庭的影响,不谈论因为工作而在矿山上渡过的青春,在此,参考者国土资源论坛上的部分业内人士对地勘行业的一些看法,我也来谈论一下自己对地质行业的感想。 地质学是对地球的起源、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并涉及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质。 地质工作运用地质科学理论和各种技术方法、手段对客观地质体进行调查研究,经济有效地摸清地质情况和探明矿产资源的工作。在现代社会中地质工作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满足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地质工作起源于人类社会对矿物资源的认识与利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质工作已由主要为矿山建设和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扩展到同时为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等服务。基础地学信息已成为各级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制定规划的重要依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开展重大工程建设,都对基础地质数据的需求急剧增加,需要地质工作发挥先行性和基础性作用。社会公众也对生存环境、地质灾害、资源国情等方面相关的地学知识与信息日益关注。因此,地质工作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不仅体现在地质找矿上,而且渗透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有人说地质学不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其实我觉得这是完全错误的。地质学曾经给人的印象就是找矿的,搞风水的,地理先生,上山下乡……其实这是完全狭隘的理解。现在地质学远远不止这些。我觉的地质学是一门真正的科学,而且是综合程度很高的一门科学。地质学研究的是地球系统,凡是与地球(或者其他行星)有关的问题都包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1 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 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2 通过今天对莲花山的野外地质实习,我深刻的了解了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了岩石的类型、结构和

构造。同时,也使我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周的工程地质学实习,让我们将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在基本技能方面的到初步训练,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掌握了对岩石类型、结构和构造的判别,还有对岩石岩性、层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能够分析一些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的地质问题。 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一些地形图、地质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地质作用在地质图上的特征,也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并且能对其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分析。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3 一、实习目的: 1、为了熟悉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各种结构、构造特征,以及当地地质构造、河流地貌、岩溶地质作用等各种地质地貌; 2、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地貌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把握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3、野外考察实习使我们对地质地貌学有一个感性直观地熟悉,锻炼了我们探究的能力和野外勘查实验的能力。 4、通过对各种地质地貌的观察,认知并了解典型的地质地貌特征,能对野外的地质地貌构象作出基本的解释,并能做出公道的推算

地质认识实习心得体会

地质认识实习心得体会 短暂的地质实习很快就结束了,而这次野外实习对我产生的影响却并没有很快随之消失。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每天随老师一起到野外观察,测量产状,记录数据,观察地形,判断构造,并且及时复习了已经渐渐淡忘的部分课本知识,短短的两周,让我对野外地质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对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个最直接的了解。并且直接影响了我的学习观念,将实践的成分注入了思想中,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之前的地质学习还仅仅局限与课本知识的认知,通过听课,复习,考试等环节,认识并了解了大量的地质知识,但这些都仅仅是纸上谈兵,我知道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却还都只是能从插图上判断,到野外旅游的时候见了很多岩体,也没有能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判断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而褶皱的向斜与背斜构造,更是无从判断。但经过这次野外实习,听了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再加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同学之间的合作,我对之前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感性的理解,不但能够正确迅速地区分节理和断层,还解决了很多课本学习中遗留下来无从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操作,对地质罗盘的使用也熟悉起来,而不是先前仅仅对插图的认识。野外实习在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的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对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虽然时间并不长,前后不过两周的时间,但是在这期间学到的方法,观念上的改变,是课堂学习中所不能得到的。只有真正走出课堂,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通过自己的操作加深理

解,才能算是学习过程得到完善。举一反三地说,任何工程实际与课本上的罗列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实际中的情况往往更复杂,是各方面的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有通观全局的能力,在做分析的时候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与工程相关的课程,都需要真正地走出课堂,工程地质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学习中的观念产生了一个转变,认识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在和老师同学一起到野外观察采集的过程中,也进一步地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很多工作是自己独立操作所不能完成的,需要老师指导,需要同学配合,经过组员之间的分工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通过这次的实习,我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在学校的学习只有在实际中得到运用才算是学会了,所以以后我们一定要加强各种实践活动的参与。 总地来说,在将来的学习中,必将逐渐体会到这次实习带给我的更多收获。这次实习是成功的,我个人在这次实习中受益匪浅,更多的方面的收获是隐性的。篇二: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报告文档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目的任务

工程地质学实习心得

工程地质学实习心得 为了让我们土木专业的学生多了解一些当前比较普遍的建筑形式及建筑方法,磨练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毅力及勤看、勤问,勤思,勤学的习惯,把我们从理论的殿堂带入实践的前线,为了让我们下学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在小学期学院组织我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五天的土木专业认识实习。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土木工程是一门大学问,有很多很多的知识。我还是个连土木工程门都没进的无知学生,要学的很多,要做的很多,今后的时光应该是自己发奋读书的日子,是努力求索的日子。 (二)从理论到实践还有一段路要走。 在我们的第一天第一站一座拱桥的施工现场,谢老师问:“这座桥的拱是双曲线,还是抛物线。”记得当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并不是不知道,但是没有马上反应过来,为什么呢?没有意识,没有将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意识。以后,要多加努力,大学不是高中,要学真本事,能把课本上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并有所创新,才能算是真正学会了,才是真正的本事。 (三)要想学好,先要“三勤”。 在许多工地,特别是桥东开发区房建工地,工地技术人员等给我们最多、最宝贵经验就是“三勤”,勤看、勤问、勤思。对各工地、工程,要多留心看,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等要多留心看,另外,就是对于专业书籍等要多看;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太清楚的地方要多问,问技术人员,问工人师傅,总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

解决好,搞清楚;对于任何问题、任何方法等,都要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不要把问题留给别人去解决,不要简单的照搬别人的方法,思考是进步的捷径。 (四)学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这次老师和工地技术人员,让我记忆最深的话就是“学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要死钻课本,但也不要脱离课本,联系实际,要把本事真正学到手,学过的就要能用的上,能在将来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本领。要有自己的特长,用工人师傅的一句话就是“一招先吃遍天”,要有自己的夺人之处,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五)搞工程要能吃苦,要有耐力. 一个连阳光都见不得的人,会有什么作为呢?一个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更不会有什么作为.这次实习我的又一收获,就是自己的毅力,又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为将来更好的走上工作岗位,准备了一份适应力.

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学号 姓名 2016年9 月15 日

目录 第一章绪言 1.1实习时间及地点 1.2实习人员 1.3实习目的与任务 第二章实习地区简介及地质现象分析 2.1 宜兴善卷洞 2.2汤山宁镇山脉棒锤山、孔山 2.3江苏南京江宁汤山阳山碑材 2.4 江苏六合国家地质公园 2.5江苏南京燕子矶公园 2.6安徽马鞍山凹山铁矿 2.7南京地质博物馆 第三章专题论述 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及保护 第四章实习心得与总结

第一章绪言 通过一个学期对工程地质课程的学习,我们对于工程地质和自然地质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工程地质相关的基本知识。但是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之间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实地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我们能够更好的加深对工程地质这门学科及其应用的理解。在为期三天的工程地质实习中,杜广印老师结合现场地质现象进行讲解,使我们得以结合实际温习了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并对典型的地质现象有所了解。 1.1实习时间及地点 9月12日:1)宜兴善卷洞 2)汤山宁镇山脉棒锤山、孔山 3)江苏南京江宁汤山阳山碑材 9月13日:1)江苏六合国家地质公园 2)江苏南京燕子矶公园 9月14日:1)安徽马鞍山凹山矿坑 2)南京地质博物馆 1.2实习人员 217142班全体同学

1.3实习目的与任务 1. 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工程地质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了解岩层的产状,形成过程和发展状况,分析沿途的岩石性质以及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史。 3. 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等,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 4. 学会通过观察、分析矿物与岩石的外貌特征来判别其种类。 5. 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 6. 学会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第二章实习地区简介及地质现象分析 2.1 宜兴善卷洞 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首。善卷洞位于宜兴城西南约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 远古时代,海底岩石随着地壳慢慢上升,后又经水流的长期冲刷,在二叠纪或三叠成为喀斯特洞穴。洞四周出露的地层均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灰岩,产状向南倾斜。 另外,洞顶有北北东和北西西两组裂隙呈网状切割地层,洞内沿这两组裂隙滴水、渗水,形成石钟乳。由于富含碳酸钙,并逐步沉积,形成石灰岩沉积地层,地壳变动,水的冲刷,先形成上洞;而后地壳再变动,再形成中洞;最后形成下

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一、前言 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时间: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2.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 3.路线: 1).秦皇岛市石门寨镇 2).秦皇岛市祖山东门 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4.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 第 2 页共 2 页

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4).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实习地区概况 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xx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部。京沈高速秦皇岛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岛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 第 2 页共 2 页

工程地质学学习心得

工程地质学学习心得 听完白老师讲授的《工程地质学》,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使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本门课程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体会。现总结如下:一.工程地质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世界上任何建筑物都是修建在地表或地下一定深度范围的岩土体中,作为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和建筑环境的工程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拟建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因此,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前,必须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论证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做出正确评价,为岩土体的整治、改造和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详细、具体、可靠的地质资料。 工程地质问题常考虑的三个因素为:安全、稳定、正常使用,而工程地质条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安全的主要地质问题是地基承载力和变形问题。 从上述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工程地质学就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 二、工程地质学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工程建设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而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建设的专门研究学科,所以工程地质学与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学习《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也是很能学以致用的。比如矿物岩石这一部分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可以了解常见的造岩矿物、三大岩石的物理性质,在野外结合书本上学习的知识就可以识别这些矿物岩石了。再比如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这一章节内容,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这些地质灾害近年来是频繁发生,对我们来说是不陌生的。我们要想避免或预防这些灾害,必须具备专业的工程地质知识,从本质上认识它们的成因,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做好这些灾害的防治工作。所以说学好工程地质,是

地质工程的认识

地质工程的认识 摘要: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地质问题、所需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地质工程领域正是为此目的而进行科学研究、工程实施和人才培养。地质工程领域服务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从空中、地面、地下、陆地到海洋,各种方法技术相互配合,交叉渗透,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立体交叉的现代化综合技术和方法。 说实话,以前我对我的专业并没有什么认识,但是从开学以来,我通过老师,网络,建立了一点对专业的认识。下面是我对专业的认识 一、地质工程是研究什么的专业: 地质学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它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固体地球的上层,主要有以下方面内容:①研究组成地球的物质。由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分支学科承担这方面的研究。②阐明地壳及地球的构造特征,即研究岩石或岩石组合的空间分布。这方面的分支学科有构造地质学、区域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等。③研究地球的历史以及栖居在地质时期的生物及其演变。研究这方面问题的有古生物学、地史学、岩相古地理学等。④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如同位素地质学、数学地质学及遥感地质学等。⑤研究应用地质学以解决资源探寻、环境地质分析和工程防灾问题。从应用方面来说,地质学对人类社会担负着重大使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地质学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寻找各种矿产资源,这是矿床学、煤田地质学、石油地质学、铀矿地质学等研究的主要内容;二是运用地质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地质环境,查明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防治对策,以确保工程建设安全、经济和正常运行。这就是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把地质学原理应用于工程实际的一门学问,防灾是工程地质学的主要任务。 二、地质工程应用在哪儿: 工程地质学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它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50多年的努力,

地质工程实习总结

地质工程实习总结 xxxx年毕业于桂林工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专业,毕业后就职于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一总队地勘院物化探项目组。到20**年7月工作已满一年,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参加的工程 在这一年之中,我参加了徐家沟南部铁矿磁法测量1平方公里,金子山对传湾铜矿、金洞子、红岩山激电测井5口,陶家沟金矿充电测量0.5平方公里(充电激发激化法已完成),也参加了雪花太坪铅锌矿以及徐家沟南部激电物探成果编写等工作。 二、对专业知识的提高 我是学物探专业,也就是地球物理勘探。在学校只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实践的机会很少,工地是我学习和实践的好地方。到工地后发现以前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太肤浅,实践起来十分困难,在工地我就向师傅虚心的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问,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增加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先后系统地学习了磁法、激电、充电、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虚心向老师傅学习,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吸收教训,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参加工作的体会 以前听说物化探干活累,工人十分辛苦,来到地勘院后感受到了工人们的辛苦,物化探师傅们就用四个特别来形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活、特别能奉献、特

别能忍耐。前辈们一年四季在外施工,照顾不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们任劳任怨地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必须学习的。在和前辈的交流中我学会了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做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感到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必须要细心、认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对野外数据采集以及处理等流程要熟悉,对图纸要熟悉,对规范更要熟悉,还要继续学习和工程相关、和专业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 四、对公司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质量的提高靠工人的总体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为能够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工和管理人员是公司的重点。 过去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志们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努力,我适应了这种工作,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工作能力,但是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要加强学习、克服缺点,力争自己专业技术水平能够不断提高。同时我清楚地认识到,为适应单位发展的新形势,今后还需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勤奋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成长,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对地质行业的感想

我对地质行业的感想 听闻老师留了这样的作业,一直不知从何写起。今天终于提起笔,写点我与地质的那点事儿吧。 我与地质的渊源,其实要从计算机开始说起。大学本科的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之后写了一年的软件,就是通常所说的“码农”。其实计算机也是我喜欢的学科,但是一年的“码农”生涯让我痛苦不堪。与电脑为伴,每天加班到深夜,久而久之,身体开始报警,颈椎病找上门来。每次睡到半夜两三点,颈椎的疼痛能把我疼醒。终于,在一年之后,我选择了辞职,并且萌生转行的念头。 辞职之后,我便开始南南北北地跑着游玩。半个月之后开始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路。工作了一年,最怀念的就是上学的时光,于是之前考研的想法又冒了出来,特别想重回校园,特别想在校园里面休整自己,给自己充电。这次考研当然我不会再选择计算机专业。家里面有几个哥们是在石油大学读地质专业的,听闻我考研的想法之后,便怂恿我考地质。他们此话一出,突然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似乎自己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被重新挖了出来。要知道,自己从小就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看电视碰到自然纪录片或者科考纪录片,就挪不动眼睛了。尤其是地质科考队在深山野林中游离穿梭,在地下溶洞中步步为营,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取样,似乎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自己想要的,似乎只有此时自己才能被真正释放,似乎只有在这里“科学”两个字的含义才能被展现的淋漓尽致!那时对他们是如此羡慕、景仰与崇拜! 以前只是单纯的羡慕,从未想过去实现。可是,现在我可以追求了,考研就是我的契机!这样的想法在我心里萌发,而且它在短短一周之内迅速成长,令我再也无法自拔!于是,在进行了各种资料搜集和准备之后,我终于翻开了《普通地质学》的第一页。现在回想一下当时读这本书时候的心情,用“鱼入水,虎归山”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一个半月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看书,在大略看完了《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岩石学》之后,接下来便开始了精读、背诵。从四月份到八月份的五个月的时间我都沉浸在地质专业的学习中,有时候背书背的有点疲惫的时候,一想到以后自己可以从事地质工作,疲惫之态就会一挥而散。 当然,这还不是纯粹的专业学习,最终目标是考试。在确定专业课没有问题之后,下半年的时间我把重心转移到了其他课程上,期间坚持每天对专业课进行咀嚼和消化! 经过5个月的努力,2013年1月4日,我迈着坚定的脚步走入了考场! 3月份,成绩出来了,当时看到成绩觉得有点悬。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普遍成绩都不高,心里才稍微有点平静,但仍然不能完全放下心。之后就跟石油大学的老师联系交流了下,向他表明我的诚心,自己是确确实实想要从事地质行业。虽然自己跨专业,但是这都不能阻挡我对地质行业的热爱。从考完试之后,自己也没放松下来,而是一直在看地质的其他基础课程。最后老师终于被我感动了,说只要你进了复试,我就尽力录取你。当时听到这句话,简直就是热泪盈眶。 可惜,天公不作美,最后我以2分只差没有能够进入复试,老师打电话过来说,他也很遗憾,并建议我再考一年。接到老师的电话,自己也很感动,特别感谢老师对我的关心。 然后我考虑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念及自己已经25岁的“高龄”了,“时间不等人”,于是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了调剂。石油大学的老师也表示支持我的选择。 经过10天左右的筛选与挣扎,在最后时刻,我同时接到了桂林理工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的复试通知,两个学校的复试时间还冲突,于是便上网查了两个院校的信息,果断选择了昆明理工大学,于是我就迈上了复试的征程。 复试之路平平常常。笔试的时候看到卷子上都是自己学习过的东西,心里便有了谱。面

地质实习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地质实习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篇一:地质实习报告心得短短一天野外实习很快结束了,不过我们从中实在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习过程中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的理解。增加我们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程新的认识。实际观察到各种地理特征。本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 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篇二:地质实习报告心得通过今天对莲花山的野外地质实习,我深刻的了解了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了岩石的类型、结构和构造。同时,也使我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周的工程地质学实习,让我们将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在基本技

能方面的到初步训练,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掌握了对岩石类型、结构和构造的判别,还有对岩石岩性、层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能够分析一些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的地质问题。 通过老师的讲解,让我对一些地形图、地质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各种地质作用在地质图上的特征,也学会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并且能对其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分析。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工程地质专业的心得体会

工程地质专业的心得体会 工程地质专业的心得体会为了让我们土木专业的学生多了解一些当前比较普遍的建筑形式及建筑方法,磨练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毅力及勤看、勤问,勤思,勤学的习惯,把我们从理论的殿堂带入实践的前线,为了让我们下学期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在小学期学院组织我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五天的土木专业认识实习。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土木工程是一门大学问,有很多很多的知识。我还是个连土木工程门都没进的无知学生,要学的很多,要做的很多,今后的时光应该是自己发奋读书的日子,是努力求索的日子。 (二 )从理论到实践还有一段路要走。 在我们的第一天第一站一座拱桥的施工现场,谢老师问:“这座桥的拱是双曲线,还是抛物线。”记得当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并不是不知道,但是没有马上反应过来,为什么呢 ?没有意识,没有将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意识。以后,要多加努力,大学不是高中,要学真本事,能

把课本上的东西运用到实际中去,并有所创新,才能算是真正学会了,才是真正的本事。 (三 )要想学好,先要“三勤”。 在许多工地,特别是桥东开发区房建工地,工地技术人员等给我们最多、最宝贵经验就是“三勤”,勤看、勤问、勤思。对各工地、工程,要多留心看,施工技术、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等要多留心看,另外,就是对于专业书籍等要多看 ;对发现的问题和不太清楚的地方要多问,问技术人员,问工人师傅,总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解决好,搞清楚 ;对于任何问题、任何方法等,都要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不要把问题留给别人去解决,不要简单的照搬别人的方法,思考是进步的捷径。 (四 )学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这次老师和工地技术人员,让我记忆最深的话就是“学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不要死钻课本,但也不要脱离课本,联系实际,要把本事真正学到手,学过的就要能用的上,能在将来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本领。要有自己的特长,用工人师傅的一句话就是“一招先吃遍天”,要有自己的夺人之处 ,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 (五 )搞工程要能吃苦 ,要有耐力。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心得感受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心得感受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心得感受篇1 在前往飞鹰古道的狭窄道路上,梁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斜坡面上一些岩石的性质和组成。其中一些岩石是具有砾状结构的砾岩。其成分相对复杂,常由多种岩石的碎屑和矿物颗粒组成。其胶结物有硅质、泥质、钙质及铁质等。硅质砾岩抗压强度高,泥质砾岩胶结不牢固,而铁质砾岩易风化。在这条道路上,一些岩体产生了节理裂隙(图2),岩质变坡的失稳和隧道洞顶的坍塌往往与节理有关;还有一些岩体沿破裂面两侧发生了明显的位移,形成了断层。此断裂构造对岩体的稳定和渗漏影响很大,也常对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评价和规划选址、设计施工方案的选择起控制作用。 在飞鹰古道里,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为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砂岩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参观完飞鹰古道后,我们来到了观音岩。此观音岩为人工开凿出来的岩洞,呈水平层理。观音岩的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岩,其层理构造明显。 接下来我们跟着老师来到了八仙岩(图3)。八仙岩为一岩石群,板状形态不一,但错落有致,层理构造明显,岩性为沉积岩中的粉砂

岩。我们可以看到岩石下部的岩石碎片风化成粉粒,堆积成土状,其工程地质性质极差,这种风化成土的岩石不宜用作建筑工程的基础持力层。 穿过了碧莲池,我们就来到燕子岩了。燕子岩是古采石场的精华所在,它由两片高高的岩石组成,两片岩石本为一体,经古人采石将下部凿开,形成了两片岩石高耸在湖面上壮观景色。与燕子岩相连的就是古采石场了,这个采石场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采石场的悬崖峭壁,奇岩异洞,似乎以鬼斧神工开凿而成。古采石场岩体水平层理构造明显,倾斜节理尤为突出,其宽度大长度长,采石场底下由于地势低而形成洼地,长年积累地表水而形成水湖。 进过老师几小时的介绍和讲解,让我们对莲花山的地质形成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莲花塔、莲花城等我们都一一游玩了个遍,欣赏到了莲花山的风景名胜,一睹了莲花山的风采。 下午两点,我们结束莲花山的地质实习任务还回学校。 通过今天对莲花山的野外地质实习,我深刻的了解了场地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石和土的工程性质,认识了岩石的类型、结构和构造。同时,也使我对工程地质学这门课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周的工程地质学实习,让我们将书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了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在基本技能方面的到初步训练,提高了我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掌握了对岩石类型、结构和构造的判别,还有对岩石岩性、

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一、前言 通过这六天的实习,加深了我对工程地质这门课的认识,让我从书本中走了出来,亲眼见到了真实的地质现象,了解了断层、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质现象,亲自观察了和体验了各种岩石的分布和形态,让我从本质上对三大岩石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实习让我们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来抽象的概念,使知识具体化,印象更深刻。实习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实习的过程激发了我在将来学习的热情。所以,实习对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对这次实习也做了缜密的部署: 1.时间:2021年5月4日—2021年5月9日 2.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 3.路线: 1).秦皇岛市石门寨镇 2).秦皇岛市祖山东门 3).秦皇岛市北戴河区鸽子窝公园海滩 4.目的: 1).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加感性认识,扩大视野,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鉴别和观察常见的岩石,矿物特征及工程性质; 3).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年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以及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和冲刷成河谷的过程; 4).学习运用罗盘仪器测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二、实习地区概况 1.柳江盆地地质概况 柳江盆地为我们在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区域。它位于秦皇岛市区北侧,其中心距秦皇岛市28km,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区内有纵贯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铁路与秦皇岛市区相通,交通极为方便。该盆地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其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高山所包围。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东南,出盆地后在山海关的南侧入渤海。盆地内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为老君顶,海拔493.7m。本区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其中70%集中于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这个时期。 2祖山国家地质公园概况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西北部。京沈高速秦皇岛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岛市区23公里。属原始森林峡谷型自然风景区。因燕山以东、渤海以北诸峰均以它的分支延绵而成,故名“祖山”。1996年开发至今,形成五大景区,100余处自然景点,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总面积118平方公里,主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区内千米以上高峰20多座,植被覆盖率96%以上。象形奇石、云海、日出、古洞、原始丛林、溪流、飞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树挂构成景区十大景观。祖山原始森林峡谷是侏罗纪至白垩纪末地壳运动而成。在长期风化剥蚀和流水冲击下,形成了多处绝壁幽谷和造

地质实习实习总结或体会

五、实习总结或体会 短暂的地质实习很快就结束了,而这次野外实习对我产生的影响却并没有很快随之消失。在这两周的时间里,每天随老师一起到野外观察,测量产状,记录数据,观察地形,判断构造,并且及时复习了已经渐渐淡忘的部分课本知识,短短的两周,让我对野外地质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对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个最直接的了解。并且直接影响了我的学习观念,将实践的成分注入了思想中,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习惯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然而,之前的地质学习还仅仅局限与课本知识的认知,通过听课,复习,考试等环节,认识并了解了大量的地质知识,但这些都仅仅是纸上谈兵,我知道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却还都只是能从插图上判断,到野外旅游的时候见了很多岩体,也没有能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判断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而褶皱的向斜与背斜构造,更是无从判断。但经过这次野外实习,听了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再加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同学之间的合作,我对之前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感性的理解,不但能够正确迅速地区分节理和断层,还解决了很多课本学习中遗留下来无从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操作,对地质罗盘的使用也熟悉起来,而不是先前仅仅对插图的认识。野外实习在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的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对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虽然时间并不长,前后不过两周的时间,但是在这期间学到的方法,观念上的改变,是课堂学习中所不能得到的。只有真正走出课堂,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通过自己的操作加深理解,才能算是学习过程得到完善。 举一反三地说,任何工程实际与课本上的罗列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实际中的情况往往更复杂,是各方面的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有通观全局的能力,在做分析的时候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与工程相关的课程,都需要真正地走出课堂,工程地质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学习中的观念产生

工程地质学学习心得

工程地质学学习心得 一、工程地质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服务的地质学科。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地球的表层称为地壳。我们的矿产资源、工程建设的所在地、建设材料的主要来源地都是地壳。所以研究工程地质学首先要对地壳有一个系统成熟的了解,也要对我们的地球内外结构、理化性质有较深的了解。本书简单的介绍了地球概况和详细介绍地壳的有关知识,给我们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基础知识巩固。本书也系统地介绍了工程地质有关知识,重点在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岩体的工程特性、地下水等,还介绍了常见地质灾害,对我们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是最后两章,工程地质环境和岩土工程勘察。 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动力地质作用、工程稳定性、岩土工程设计理论或方法、区域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等。 工程地质学研究方法包括地质学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计算方法和模拟方法。地质学方法,即自然历史分析法,是运用地质学理论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和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分析研究其产生过程和发展趋势,进行定性的判断,它是工程地质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实验和测试方法,包括为测定岩、土体特性参数的

实验、对地应力的量级和方向的测试以及对地质作用随时间延续而发展的监测。计算方法,包括应用统计数学方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理论或经验公式对已测得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以定量地评价工程地质问题。模拟方法,可分为物理模拟(也称工程地质力学模拟)和数值模拟,它们是在通过地质研究深入认识地质原型,查明各种边界条件,以及通过实验研究获得有关参数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物的实际作用,正确地抽象出工程地质模型,利用相似材料或各种数学方法,再现和预测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电子计算机在工程地质学领域中的应用,不仅使过去难以完成的复杂计算成为可能,而且能够对数据资料自动存储、检索和处理,甚至能够将专家们的智慧存储在计算机中,以备咨询和处理疑难问题,即所谓的工程地质专家系统(见数学地质)。 工程地质考虑的三个因素为:安全、经济、正常使用。安全主要是指工程地质条件方面,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与有关的地质因素的综合。这厮二因素包括沿途的工程地质特征、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现象和天然建设材料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概念。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经济和正常使用。安全的主要地质问题是地基承载力和变形问题。 二、工程地质学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我们生活离不开工程建设,而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建设的专门研究学科,所以工程地质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工程地质的角度上讲,工程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将工程岩土作为地基利用的工程,如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