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用药

肠外营养用药
肠外营养用药

肠外营养用药药名成分、用法用量、备注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5%,8.5%,11.4% 250ml/瓶;500ml/瓶平衡型氨基酸

8种必需+2种条件必需+8种非必需(无半胱、羟脯)

根据PN+EN配方需要应用

Thr Met Lys Try Leu Ile Val Phe His Arg Tyr Cys-Cys Cys Gly Ala Ser Asp Glu Pro Hyp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

10% 500ml/瓶用于肝性脑病急性期或表现期的静脉营养:

1、增加门冬酰胺、鸟氨酸,强化精、谷、丙;(氨中毒学说)

2、降低芳香族、强化支链;(芳/支比)

3、降低蛋、去除胱;(氨、醇、scfa协同毒性作用学说)

4、强化甘、谷,去除胱,添加半胱,利于形成谷胱甘肽;

用量:7~15ml/Kg 滴速:1~2ml/Kg.h

禁忌:非肝源性氨基酸代谢紊乱、酸中毒、水潴留、休克。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6AA)

8.44% 250ml/瓶用于肝性脑病纠正高血氨、芳/支:亮、异亮、缬、谷、精、门冬氨酸*口服制剂:15g/袋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3AA)

4.26% 250ml/瓶

用于肝性脑病,纠正芳/支:亮、异亮、缬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9AA)

5.53% 250ml/瓶用于急慢性肾衰的静脉营养:必需氨基酸+组氨酸

用量:肾衰250~500 ml/日透析1000~1500 ml/日滴速:1~1.5ml/min

*口服制剂:3.45g/袋,3.45g qid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N)

6.1% 200ml/瓶用于急慢性衰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营养状态和手术前后的氨基酸补充:适量增加必需氨基酸用量(约1.2倍),同时减少非必需氨基酸量(约3倍)

用量:200~400ml/日滴速:≤200ml/2~3小时

其他:透析者于透析结束前60~90分钟由透析回路的静脉一侧注入。

禁忌症:禁用于昏迷或有肝昏迷倾向、高氨血症、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者。

小儿用氨基酸注射注射液(18AAⅠ)6.74% 20 ml/瓶

100 ml/瓶

250 ml/瓶用于婴幼儿不能由胃肠摄食者;小儿体内氮平衡失调者;小儿低蛋白血症:

1、8种必需+酪+9种非必需(无胱、羟脯);

2、增加半胱;

3、强化组氨酸;

4、降低苯丙、蛋、甘;

用量1~2.5g/Kg 或15~39ml/Kg

禁忌症: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氨基酸代谢障碍的患儿

小儿用氨基酸注射注射液(18AAⅡ)6% 50 ml/瓶

100 ml/瓶

250 ml/瓶较上述药品添加牛磺酸

用量1~2.5g/Kg 或35~50ml/Kg

葡萄糖盐水注射液5%葡萄糖0.9%NaCl 500 ml/瓶

葡萄糖注射液5% 500 ml/瓶10% 500ml/瓶50% 100 ml/瓶

长链脂肪乳10%,20% 100 ml/瓶,250 ml/瓶500 ml/瓶;30%:100 ml/瓶,250 ml/瓶用量:1~3g/Kg.d 滴速:≥4~5小时

禁忌:血甘油三酯≥3mmol/L

中长链脂肪乳(力能)中链:长链=质量1:1 10%,20% 250ml/瓶,500 ml/瓶用量:1~2g/Kg.d 滴速:0.125g/Kg.h

禁忌:血甘油三酯≥3mmol/L

结构脂肪乳(力文)20% 250ml/瓶,500 ml/瓶

用量:1~1.5g/Kg 滴速:0.15g/h

禁忌:血甘油三酯≥3mmol/L

鱼油脂肪乳(尤文) 10% 50ml/瓶,100 ml/瓶

用量:0.1~0.2g/Kg.d 滴速:0.05g/Kg.h

与其他脂肪乳剂同时使用脂肪输注总量为1~2 g/Kg.d,其中尤文应占10%~20%

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 1440ml 1000Kcal 51 34 97 1920ml 1400Kcal 68 45 130 2400ml 1700Kcal 85 57 162

多种微量元素10 ml/支10ml/日

小儿多种微量元素10 ml/支用量:4ml/Kg.d 滴速:0.05g/Kg.h 水溶性维生素(支) 1/10支/Kg

小儿水溶性维生素

(支)

1支/天

脂溶性维生素10 ml/支10ml/日

小儿脂溶性维生素10 ml/支1ml/Kg.d

左卡尼汀5ml/瓶1g/瓶2g/瓶用法用量:10~20mg/Kg

肠外电解质补充量

药品名称

应用

特异性

建议静脉营养

补充量

规格

每支主要成分

质量摩尔数

临床应用分子量

复合

磷酸氢钾1、禁食

或预计禁

食5—7

日以上患

者补充磷

的生理需

量;

2、磷缺乏

的补充

600~800mg

2ml/支

含磷198.4 mg(6mmol)

含钾346mg(9 mmol)

磷的正常血清浓度0.81~0.91mmol/L;儿童1.29 mmol/L

轻度低磷血症<0.81,治疗膳食;

中度低磷血症<0.48 mmol/L,口服补磷制剂;

重度低磷血症时不适宜静脉营养支持;

重度低磷血症<0.32mmol/L并出现意识障碍,痉挛,溶血性贫血,

静脉补磷按首剂0.08mmol/Kg,6小时内输完;长时间多病因导致

的严重低磷血症首剂按0.16mmol/Kg,6小时内输完;复查血磷决

定下次方案,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0.24 mmol /Kg.

细胞外液无机磷缺失量(估计)=(1.29-实测血清磷)×体重×0.2

P原子

量31

钠原子

量23

甘油磷酸钠10ml/支含磷330mg(10mmol) 含钠460mg(20mmol)

谷氨酸钾

血氨过多所

致的肝性脑

病、肝昏迷及

其他精神症

状。20ml/支

谷氨酸钾:

6.3 g(30.9mmol)

钾:1212mg(30.9 mmol)

治疗肝昏迷

静滴:将谷氨酸钾18.9g溶于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

中缓慢滴注,1日1~2次。低血钾患者适用。为维持电解质平

衡,谷氨酸钾常与谷氨酸钠合用,以1:3或1:2混合应用。

分子量

203.24

K39.1

谷氨酸钠20ml/支谷氨酸钠:

5.75g(30.7mmol)

钠:706.7 mg

(30.7mmol)

静脉滴注一次11.5g,一日不超过23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

后缓慢滴注。1.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2.用药期间应注意电解质

平衡,可能时测血二氧化碳结合力及钾、钠、氯含量。 3.用于

肝昏迷时,与谷氨酸钾合用,二者比例一般为3:1或2:1,钾低

时为1:1。

分子量

187.13

Na 23

10%氯化钠电解质补充

氯化钠6~12g

钠2.36~4.7g

10ml/支

氯化钠1g(17mmol)

钠:393mg(17 mmol)

正常摄入量6~12g/d,吸收率100% ,

尿排泄量0.5g,不显性出汗排泄量0.6~4.2g

分子量

58.44

门冬氨酸钾镁补充镁

补充钾

镁10ml/支

门冬氨酸850mg

钾114mg(2.91 mmol)

1、正常血清镁浓度0.75~1.25mmol/L

3、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一次10~20ml,加入5%葡

K39.1

Mg24.3

(肝衰患者优先选用) 2.4~7mmol 镁42mg(1.7 mmol) 萄糖注射液250ml或500ml中缓慢滴注,每日1次。

镁饮食需要量0.15~0.18mmol/Kg,正常摄入量10.3~14.4 mmol

吸收率24%~76% ,吸收量2.4~7 mmol ,尿排泄量3~7mmol

药品名称应用

特异性

建议

静脉营养补充量

规格每支主要成分

质量摩尔数

临床应用分子量

10%氯化钾补钾药氯化钾

50~100mmol

(3.7~7.4g)

50~100mmol

(1.96~3.91 g)

10ml/支

氯化钾:1g(13.4mmol)

钾524mg(13.4mmol)

1、血清钾每下降1 mmol/升,体钾缺失量在200 mmol,但静脉补

钾不能急于补足缺失量,因钾向细胞内转移需要一定时间,因

此急于补足缺失量有导致高钾血症的风险;

2、轻度低钾血症: 血钾<3.5 mmol/L,

补充KCl总量3~4.5g/日,速度0.75g/h(10 mmol/h),浓度0.15~0.3%

3、严重低钾血症:血钾<2.5 mmol/L,

补充KCl总量<15g/日,速度1.5g/h(20 mmol/h),浓度0.3~0.45%

考虑AIO阳离子浓度,确定肠外营养支持中补钾量。

4、危重低钾血症:血钾<2.0 mmol/L, 不适宜营养支持;

补充KCl速度2.2~2.9g/h(30~40 mmol/h)

分子量

74.55

K39.1

15%氯化钾补钾药同上10ml/支氯化钾:1.5g(20.1mmol)

钾785.9mg(20.1mmol)

同上同上

25%硫酸镁补镁药镁

2.4~7mmol 10ml/支

每支含:

硫酸镁(10.15 mmol)

镁244 mg(10.15mmol)

1g硫酸镁(4.06mmol)

镁97.56mg(4.06mmol)

1、正常血清镁浓度0.75~1.25 mmol/L

2、镁的推荐摄入量300~400mg,吸收率24~76%,故进入体内量

约为72~228 mg(2.96~9.4mmol)

3、轻度镁缺乏:血清镁<0.75mmol/L,硫酸镁50~125mg/日/

K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点,速度<150ml/h

3、严重及极度低镁血症不适宜营养支持中补充。

分子量

246

Mg24.3

10%葡萄糖酸钙补钙药钙10ml/支每支含:

1、正常血清钙2.25~2.75mmol/L,校正血清钙(mmol/L)

=实测血清钙+[(40-血清白蛋白)÷40]

分子量

448.4

100~200 mg 葡糖酸钙1g(2.2 mmol)

钙88mg(2.2 mmol) 2、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每分钟不超过5ml。

成人用于低钙血症,一次1g,需要时可重复;用于高镁血症,

一次1-2g;用于氟中毒解救,静脉注射本品1g,1小时后重

复,如有搐搦可静注本品3g;一般不用于小儿。

钙饮食需要量800~1000mg 正常摄入量1500~2000 mg

吸收率25~70% 吸收量375~1050mg

粪排泄量450~720 mg 尿排泄量100~200 mg

原子量

40

肠外营养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9版)

肠外营养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2019版) 临床营养支持目前已经成为救治各种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营养支持的正确实施可以发挥良好的效果,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也能使并发症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目前我院不同科室对营养代谢的认识还不一致,同一科室内不同层次的医护人员对营养支持的认识程度也有很大差别,也存在营养支持的不规范现象。不恰当的营养支持不仅疗效不明显,而且并发症较多。现参照国内外最新指南共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在我院《胃肠外营养临床使用管理办法》(2013)的基础上,修订新版肠外营养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和一般原则,旨在提供适合的参照标准,规范我院临床营养支持的医疗行为,提高我院肠外营养合理使用水平。 一、医院肠外营养药物管理体系 设立肠外营养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 人员包括: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肠外营养的临床管理 1、使用肠外营养之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营养风险 筛查2002),大于等于3分者根据临床需要决定是否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使用指征、用药方案。 2、本院主治及以上级别医生可根据营养风险评估结果开具肠外营 养医嘱。 3、营养干预后一周内应及时进行再评估。再评估效果不佳或出现并发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可请营养科会诊。每次再评估周期不超过一周。 三、肠外营养的药学管理

1、肠外营养支持要求全合一,碳水化合物、脂肪乳作为双能源提 供能量需求,氨基酸提供氮源,根据需要提供必需的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 不建议单独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进行能量支持。 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制剂,丙氨酰谷氨酰胺也仅限于全胃肠外营养使用。 如特殊患者因病情需要需单品种使用肠外营养制剂,如单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各类品种,审方药师加强审核,必要时可作医嘱退回处理。 2、肠外营养新医嘱应在16:30前录入并发送至静配中心。 3、药师审核肠外营养医嘱:审核肠外营养是否有适应症,审核各营养组分的完整性、各成分配比的合理性,审核电解质浓度对肠外营养稳定性的影响等。 4、肠外营养液必须在洁净环境中集中配置,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四、肠外营养的监督管理 1、临床科室、营养科、药剂科应按照肠外营养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附1)开展营养支持相关工作。 2、药剂科负责定期对肠外营养临床合理应用进行分析评价、点评,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反馈,并将分析结果汇总交医务部。医务部将存在问题反馈给临床科室,督促临床科室对相关问题持续改进;协调信息科等部门予以技术支持。不合理合规使用情况纳入医疗质量历考核体系。 3、医务部、药剂科、营养科定期对全院营养支持治疗状况进行讨论分析改进。 4、对于无肠外营养适应证或适应证不符、有明确禁忌证、无合理理由使用单品种肠外营养制剂、无合理理由超长时间使用等不合理使用病例,一经查实,对当事医师按违规用药金额的全额扣罚。对病

肠外营养配置标准

肠外营养液(TPN)的配置 一、TPN的计算 1.根据患者的情况计算每日所需能量。 计算: a. 基础能量消耗(BEE):Harri-Benedict公式:男BEE(kcal/d)=66.47+13.75W+5.0H-6.76A 女BEE(kcal/d)=655.10+9.56W+1.85H-4.68A (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年)) b. 总能量消耗(TEE)(kcal/d)=BEE*应激指数*活动指数 应激指数(超过BEE的百分比) 大手术10~20 感染20 骨折20~40 外伤40~60 败血症60 烧伤60~100 活动指数(超过BEE的百分比) 卧床20 下床30 或无应激25kcal/d 轻度应激28kcal/d 中度应激30kcal/d 重度应激35kcal/d 或总能量消耗约=25~30kcal/(kg*d) 2.根据患者的情况计算每日所需蛋白质(氨基酸)的量 无应激,正常基础代谢0.8g/(kg.d)住院患者,轻度应激1~1.2g/(kg.d)中度应激 1.2~1.5 g/(kg.d)重度应激 1.5~2.0 g/(kg.d)或 无应激至轻度应激氮需要量:0.15g/(kg.d)热氮比:150~190:1 蛋白质:0.7~1.0 g/(kg.d)中度应激氮需要量:0.20g/(kg.d)热氮比:150:1 蛋白质:0.7~1.0 g/(kg.d)重度应激氮需要量:0.30g/(kg.d)热氮比:120~150:1 蛋白质:0.7~1.0 g/(kg.d) 蛋白质的需要量:6.25 * 氮的需要量(g/(kg.d)) 3.计算每日所需脂肪乳的需要量 脂肪乳可占机体总能量摄入的20%~50%。可提供1.2~1.5g/(kg.d)的脂肪乳 脂肪乳的量:0.2~0.3*总能量/10(g/d) 脂肪乳的液体量10%脂肪乳:0.2~0.3*总能量/1.1(ml)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就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能量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目的就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使体重增加与创伤愈合,幼儿可维持生长、发育。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与部分补充肠外营养。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tion,TPN)。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与中心静脉营养。 一、肠外营养治疗适应症: 肠外营养就是临床营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凡就是需要营养治疗,但又不能或不宜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均为肠外营养治疗的适应症。 (一) 基本适应症: 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患者 1.肠功能衰竭:胃肠道梗阻(贲门癌、幽门梗阻、肠梗阻)、胃肠道吸收面积不足(短肠综合征、肠瘘等)、小肠疾病(Crohn’s病、肠结核、小肠缺血性病变等)、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等; 2.重症胰腺炎 3.高代谢状态危重病人: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合并脏器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某些恶性肿瘤或创伤者 5.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 6.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病人; 7.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7-10天;预计大手术后5-7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48h内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50%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 8.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①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病人因进食量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肝硬化或肝肿瘤围手术期、肝性脑病、肝移植后1~2周,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者不足50%者应给予

肠外营养适应症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 【肠外营养的适应证】 肠外营养的基本适应证是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者,也包括需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者。(一)肠外营养疗效显著的强适应证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①短肠综合征:广泛小肠切除>70%~80%;②小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多发肠瘘;③放射性肠炎,④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 3.重症胰腺炎: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若肠麻痹未消除、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4.高分解代谢状态: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5.严重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常伴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外科病人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见表4-2-1。(二)肠外营养支持有效的适应证 1.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7-10天;预计大手术后5-7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48h内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充足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

2.肠外瘘:在控制感染、充分和恰当的引流情况下,营养支持已能使过半数的肠外瘘自愈,确定性手术成为最后一种治疗手段。肠外营养支持可减少胃肠液分泌及瘘的流量,有利于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3.炎性肠道疾病:Crohn氏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病人处于病变活动期,或并发腹腔脓肿、肠瘘、肠道梗阻及出血等,肠外营养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缓解症状、改善营养,使肠道休息,利于肠粘膜修复。 4.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对于体重丢失≥10%(平时体重)的病人,应于术前7~10天进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直至术后改用肠内营养或恢复进食为止。5.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①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病人因进食量不足致营养负平衡,肝硬化或肝肿瘤围手术期、肝性脑病、肝移植后1~2周,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者应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表4-2-1)。②肾功能不全:急性分解代谢性疾病(感染、创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表4-2-2)、慢性肾衰透析病人合并营养不良,因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而需肠外营养支持(表4-2-3)。慢性肾衰透析期间可由静脉回输血时输注肠外营养混合液。③心、肺功能不全:常合并蛋白质-能量混合型营养不良。肠内营养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临床状况和胃肠功能,可能有利于心衰病人(尚缺乏证据)。COPD病人理想的葡萄糖与脂肪比例尚未定论,但应提高脂肪比例、控制葡萄糖总量及输注速率、提供蛋白质或氨基酸(至少lg/kg·d),对于危重肺病病人应用足量谷氨酰胺,有利于保护肺泡内皮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减少肺部并发症。④炎性粘连性肠梗阻: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4~6周,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缓解梗阻。 【肠外营养的禁忌证】 1.胃肠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5天内可恢复胃肠功能者。2.不可治愈、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流程

肠外营养支持流程 一、适用对象: 病情重、损耗较大、不能经口进食时间较长(5 天以上)病人。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 1、肠外营养适应证: ①胃肠道梗阻; ②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③重症胰腺炎; ④高分解代谢状态; ⑤严重营养不良。 ⑥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 ⑦肠外瘘; ⑧炎性肠道疾病; ⑨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 ⑩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2、肠外营养的禁忌症: ①胃肠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 5 天内可恢复胃肠功能者; ②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 ③需急诊手术、术前不能实施营养支持; ④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中华医学会肠外肠

内学分会,2004 年) 1、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①经外周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适应于:短期肠外营养(<2 周)、营养液渗透压低于1200mOs/m L 者;中心静脉置管禁忌或不可行者; 导管感染或有脓毒症者。 ②经中心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适应于肠外营养超过2 周、营养液渗透压高于1200mOs/m L 者。 ③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途径: 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上肢的外周静脉达上腔静脉(PICC)。 2、治疗方案 ①肠外营养系统:全营养混合液(TNA)。 ②病人能量与蛋白质需要量 病人条件能量Kcal/(kg 、d)蛋白质g/(kg 、 d) NPC:N 轻- 中度营养不良20?25 0 、6 ? 1 、0 150:1 中度应激25 ?30 1 、0?1、 5 120:1 高代谢应激30 ?35 1 、5? 2、 0 90 120:1 烧伤35 ?40 2 、0? 2、5 90 120: 1 ③肠外营养每日量 能量20 ?30Kcal/(kg、d)[每1Kcal/(kg、d)给水量 1 ?1、 5ml];

肠外营养配制3L袋

【营养】配制3L(3000ml)袋 一、能量消耗的推算: 1、Ha能量 1、能量需求:30 kcal/kg【重症胰腺炎、烧伤、肠梗阻、腹泻、发热等疾病:50 kcal/kg;但心衰、肺动脉高压等疾病液体入量不超2000ml,心肺不好、肝肾不好、糖尿病时要注意调整补液量和质,拿不准时请会诊。】 如:50kg病人,需要能量30 kcal/kg×50kg=1500kcal 2、能量来源:①1g糖:4kcal; ②1g脂肪:9kcal; ③1g蛋白质(氨基酸):0(也提供热,1g氮4kcal;但一般仅作为 氮源,1g氮相当于30g肌肉)。 【卡文:1440ml—1000kcal;1920ml—1400kcal;2400ml—1700kcal】3、3L袋滴注速度:24小时均匀深静脉滴入; 二、配制 ★★关键在凑能量! 1、氨基酸(AA):不算能量,应该首先配,一般用500ml。 2、20%脂肪乳:供能:20%×500ml×9 kcal/g=900kcal ★★现在还需:能量:1500kcal-900kcal=600kcal NaCl:4~5g KCl:3~4g ★★继续配: 3、NaCl:5%GNS 500ml 能提供:①NaCl:0.9%×500ml≈5g(已能满足NaCl需要量) ②糖:5%×500ml=25g ★★现在还需:能量:600ml-4kcal/g×25g=500kcal,换算成糖:500kcal÷4kcal/g=125g 而液体总量还剩:3000ml-500ml(AA)-500ml(FAT)-500ml(GNS)=1500ml ★★要使糖(125g)和液体量(1500ml)相配,必须用高浓度糖水(10%GS,必要时可以用50%GS)凑能量。——必要时可以列方程算各种浓度糖分要多少体积。 ★★继续配: 4、10%GS:1000ml×10%=100g糖; 5%GS:(1500ml-1000ml)×5%=25g糖 糖总和:125g,正好! ★★配水时不一定是整数量的体积,可以是非整数,如1250mlGS。 三、其他 1、RI(Regular Insulin,普通胰岛素): 糖尿病,血糖高,补液时一定要记得加RI(Regular Insulin,普通胰岛素)。根据不同情况: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标准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管理标准 1、用物准备齐全,洗手、戴口罩。配置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 则。操作前治疗室要做好消毒、保持清洁、避免人员流动。 2、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 药物有效期。 3、严格检查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有效期、外包装、输液袋、输液管道是否 密闭,有无破损等。 4、严格核查药物配伍禁忌。最大程度减少维生素C及其他还原性维生素 的氧化反应,在配置完成以后,要排尽营养袋中残存的空气。 5、在加入脂肪乳前,要仔细观察营养液中是否有沉淀或浑浊现象及加入 后有无沉淀或浑浊现象,如有此现象禁止使用。 6、已破乳的肠外营养液严禁使用。 7、要注意输液速度(特别是氨基酸、脂肪乳单独使用时),开始15-20 滴/分,维持速度35-50滴/分。 8、现用现配,24小时内输完,不用时放入4℃冰箱内保存。为减少光敏 感性维生素的降解,在储存和输注过程中,要注意避光。 9、部位: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的静脉进行穿刺。首选上肢与远端,下肢静脉不作为优选,但儿童除外。应尽可能避免接受放射治疗侧或乳腺切除术等患侧手臂。 配制步骤: 1、营养液根据当日医嘱配制。 2、混合顺序: (1)将电解质溶液、微量元素、胰岛素先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溶液中。

(2)再将磷酸盐加入另一瓶氨基酸溶液中。 (3)将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加入脂肪乳中。 (4)将氨基酸、磷酸盐、微量元素混合液加入脂肪乳中。 (5)最后将脂肪乳、维生素混合加入静脉输液袋中 (6)轻轻摇动三升袋中的混合物,排气后封闭备用。 (7)电解质不宜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中。 (8)避免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其它药物。 注:破乳定义:将脂肪乳加入到全胃肠道营养液中以后,有多种因素可能使脂肪乳的油滴相互融合,粒径增大,继而析出肉眼可见的黄色油滴,发生明显的两相分离,此称为脂肪乳的“破乳”。 通辽市医院护理部 2013年7月29日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标准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能量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使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维持生长、发育。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tion,TPN)。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 一、肠外营养治疗适应症: 肠外营养是临床营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需要营养治疗,但又不能或不宜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均为肠外营养治疗的适应症。 (一)基本适应症: 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患者 1.肠功能衰竭:胃肠道梗阻(贲门癌、幽门梗阻、肠梗阻)、胃肠道吸收面积不足(短肠综合征、肠瘘等)、小肠疾病(Crohn’s病、肠结核、小肠缺血性病变等)、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等; 2.重症胰腺炎 3.高代谢状态危重病人: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合并脏器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某些恶性肿瘤或创伤者5.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 6.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病人; 7.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

能使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7-10天;预计大手术后5-7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48h内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50%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8.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①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病人因进食量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肝硬化或肝肿瘤围手术期、肝性脑病、肝移植后1~2周,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者不足50%者应给予完全或部分肠外营养。 ②肾功能不全:急性分解代谢性疾病(感染、创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病人合并营养不良,因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不足时需行肠外营养。 ③心、肺功能不全:常合并蛋白质-能量混合型营养不良。肠内营养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临床状况和胃肠功能,可能有利于心衰病人(尚缺乏证据)。COPD病人理想的葡萄糖与脂肪比例尚未定论,但应提高脂肪比例、控制葡萄糖总量及输注速率、提供蛋白质或氨基酸(至少lg/kg·d)。 (二)特殊的TPN -根据患者特殊需求,增添或减除调整营养制剂 1.继发于疾病所致的代谢紊乱、或器官功能障碍; 2.营养不足和超负荷共存; 3.适应症需要增加某种营养素剂量,以其药理学特性来影响临床结局,如:谷氨酰胺、ω -3脂肪酸、抗氧化剂、支链氨基酸等。 二、肠外营养治疗相对禁忌症: 1.胃肠道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 2.估计需肠外营养治疗少于5日者

-肠外营养考题

一、填空题(每空5分) 1._氨基酸_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肠外营养的唯一氮源,每日至少供应复方氨基酸1g/kg 2.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__以口服或管饲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 3.EN是胃肠营养,TPN是_全胃肠外营养_,TNA是全营养混合液__。 4.肠外营养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葡萄糖_,高浓度的(25%,50%)葡萄糖渗透压高,对静脉壁刺激大,不能经_外周静脉_输注。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肠内营养: 经胃肠道以口服或管饲(经鼻胃管,鼻肠管或胃,空肠造瘘管)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是改善和维持营养的最符合生理,最经济的措施. 2.肠外营养: 又称静脉高营养,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三、问答题(每题20分) 1.简述肠内营养的优点 (1)利于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和肠粘膜的屏障功能,防止肠道细菌移位。 (2)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到肝脏,有利于肝脏合成内脏蛋白 (3)在同样能量和氮摄取条件下,应用EN营养支持的病人体重增加和保留均优于全静脉营养 (4)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费用仅为全静脉营养的十分之一 (5)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减少肝胆并发症 2.肠外营养的禁忌症 (1)胃肠道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 (2)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3)需急诊手术,不因应用TPN而耽误时间。 (4)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

一、填空题(每空5分) 1.__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肠外营养的唯一氮源,每日至少供应复方氨基酸__g/kg 2.肠内营养是经__以口服或管饲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的营养支持方式。 3.EN是__,TPN是__,TNA是__。 4.肠外营养的主要能源物质是__,高浓度的(25%,50%)葡萄糖渗透压高,对静脉壁刺激大,不能经__输注。 二、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肠内营养: 2.肠外营养: 三、问答题(每题20分) 1.简述肠内营养的优点 2.肠外营养的禁忌症

肠外肠内营养指南汇总1

附录1 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06 版) 第一章制定指南的“指南” 引言 制定指南的初级阶段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CSPEN)于2004年12月在京成立。作为一个多学科学术组织,CSPEN的愿景(vision)是倡导循证营养支持的实践,促进我国肠外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具有良好效价比的营养治疗。 编写、制定与推广临床指南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南定义为: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在多学科专家、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合作下达成的共识。 本指南的宗旨是为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营养师、药剂师和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制定和/或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提供帮助,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2005年1月- 9月,是我们分会制定指南的初级阶段。 CSPEN常委们在中华医学会的直接指导下,组织了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工作者及儿科、外科、内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了第一届《肠外肠内营养指南》编写委员会。按照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参比国内国外的临床研究报告,制定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症指南。 在200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的“第一届全国临床营养周”大会上公开征求意见后,又做了大范围的修正和大范围的补充,于当年12月完成了第2005版《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系列一: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虽然该指南范围窄,仅是住院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的内容,但仍然受到业者的重视。已经先后在《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等三本核心期刊杂志登载。发表后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也为2006年完善方法学和扩大内容打下了基础。 一、2006年版指南制订过程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一、适应证 (一)肠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严重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胃肠梗阻、肠外瘘等; (二)重症胰腺炎; (三)高代谢状态危重患者:如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面积烧伤、多发性创伤等; (四)严重营养不足肿瘤患者; (五)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如肝、肾、肺、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等; (六)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患者。 二、禁忌证 (一)胃肠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 (二)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 (三)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三、并发症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 1、机械性并发症:均与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常见的有气胸、血胸、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或导管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后需拔除导管,治疗并发症,从其他静脉另行

降低血渗透压,同时正规胰岛素以1O~20U/h经静脉滴入。在纠正过程中要防止血糖下降太快而导致脑细胞水肿。 2)低血糖:突然中止PN液的输入,而血胰岛素仍处于较高水平,就极易发生低血糖,故 PN 液输入突然中止应视为禁忌。不应利用同一静脉途径输血或输注其他不含糖类液体而停止 PN 。对有糖代谢异常者,可用等渗葡萄糖液500ml作为过渡,然后完全停用PN 。 2、氨基酸代谢紊乱: 以水解蛋白为主要氮源时,易发生高血氨症或氮质血症。目前普遍使用结晶氨基酸液作为氮源,已很少发生; 3、脂肪代谢紊乱: 接受PN治疗3~6周以上,若PN液中不含脂肪,则可能发生必需脂肪酸缺乏症。预防的最好方法是每天补充脂肪乳剂,每周至少输注脂肪乳剂2次; 4、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缺乏: 实施PN时,电解质需要量增加,不注意及时补充时极易发生电解质缺乏症,低钾、低磷、低钙和低镁血症均可出现。微量元素最常见的是锌缺乏,其次为铜缺乏和铬缺乏。凡是长期行PN治疗者,应每天补充微量元素。 (三)肝胆系统并发症 PN 时易引起胆汁淤积性肝功能不全,其原因很多,其中长期能量过高、肠内长期没有含脂肪食物通过是重要原因。可通过调整营养液用量和配方使其纠正。

肝病患者肠外营养指南

北京三〇二医院肝衰竭治疗研究中心汤勃、王慧芬 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于2009年发布了肝病患者肠外营养指南,目的是提供基于证据的肝病肠外营养建议。指南选择了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SH)、肝纤维化(LC)和急性肝衰竭(ALF)作为代表性肝病进行详述。指南由跨学科专家组依据公认的标准和1985年以来的相关研究而起草,公布于ESPEN网站。有关建议的证据分级采用ABC三级:A级为多个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B级为一个随机对照或非随机临床试验,C级为专家共识、病例观察或医疗标准。现将指南要点介绍如下。Clin Nutr. 2009 Aug;28(4):436-44. Epub 2009 Jun 11. ESPEN Guidelines on Parenteral Nutrition: hepatology. Plauth M, Cabre E, Campillo B, Kondrup J, Marchesini G, Schutz T, Shenkin A, Wendon J; ESPEN. 指南首先给出了总体意见:肠外营养可改善营养不良的ASH患者营养状况和肝功能;肠外营养对于患有肝纤维化和严重肝性脑病的病人是安全的,并可改善其精神状态;围手术期(含肝移植)肠外营养是安全的,并可减少并发症;对于肠内营养不足或禁忌的急性肝衰竭患者,肠外营养也是安全的二线选择。 一、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1、ASH患者应用肠外营养的指征和时机 推荐:对于中度或者重度营养不良ASH患者,经口或肠内营养方法不能满足需求,应立即开始肠外营养支持(A);如果ASH 患者能够经口或经肠道获取足够营养,但必须禁食12h以上的(包括夜间禁食),应当给予葡萄糖每日2~3g/kg静注;如果禁食超过72h,须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C)。 已有文献指出ASHⅢ度患者判断营养不良状态的预后价值。推荐使用简单的床旁方法如“客观整体评估法(SGA)”或者人体测量学以鉴别出存在风险的患者。 有7个临床试验采用常规氨基酸溶液研究了肠外营养对经口营养的补充作用。经口摄入热量范围是13~39kcal/kg;肠外途径给予每日35~130g氨基酸,提供200~3000kcal/d热量。所有研究结果均表明,患者死亡率没有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受试者中包括了病情一般的低风险患者)。如果仅仅用临床评价对肝性脑病进行分级的话,增加氮质摄入并没有不良作用。多数受试者营养状态在内脏蛋白(visceral proteins)指标方面有改善,肝功能(半乳糖清除、血清胆红素)亦有进步。 肝硬化患者经过一夜禁食,糖原储备即耗竭,代谢状态类似健康人群的持续饥饿状态。有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深夜进食少量碳水化合物有助于改善蛋白质代谢,因此推荐静脉给予此类禁食患者以葡萄糖,速率等同于内源性肝糖合成。 (二)能量摄入 推荐:临床实践中,可以安全地认为ASH患者的能量需求是基础代谢率的1.3倍(C)。 一项研究表明,ASH患者静息能量消耗的预测值和测量值之间的差别,与健康对照人群并无不同。然而,以24h尿肌酐排泄量评估的话,由于ASH患者的总肌肉量下降,使能量消耗相对上升。 使用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肝硬化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无腹水时应当以实际体重为准,有腹水时则通常以身高计算其理想体重(ideal weight)。不过,在一组10例肝硬化患者队列中,对4名患者全面测量的结果提示,计算能量消耗时不应当忽略腹水量。 (三)完全肠外营养时的营养素摄入 推荐:以葡萄糖作为患者碳水化合物来源,应占50%~60%的非蛋白质能量需求(C);脂肪乳中n26非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应低于传统纯大豆油乳剂,并占40%~50%的非蛋白质能量需求(C);轻中度营养不良患者,氨基酸供应量为每日1.2g/kg;严重营养不良患者则为每日1.5g/kg(C);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必须从肠外营养开始时即每日给予(C);上述推荐意见类似于肝硬化患者的肠外营养——实际上很多ASH患者已存在肝硬化。目前还没有关于ASH患者肠外营养剂数量、成分的系统评价试验。 与传统基于大豆油的长链甘油三酯乳剂(n26∶n23=8∶1)相比,由于加入了中链甘油三酯和/或橄榄油和/或鱼油,新型脂肪乳有着较低的n26不饱和脂肪酸,减少了对白细胞和免疫功能的抑制,也减少了模拟促炎调节因子的可能。 所有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硫胺素(维生素B1)、吡哆辛(维生素B6)、烟碱(维生素PP)和叶酸,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应当按标准全胃肠外营养(TPN)剂量每日给予。为避免Wernicke's脑病的风险,在给予酗酒患者静注葡萄糖前,应先输入维生素B1。最近,有研究推荐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1以预防Wernicke's脑病(250mg肌注,1/d,3~5d)或者治疗(500mg肌注,3次/d,2~3d)。黄疸患者往往由于胆汁淤积导致维生素K吸收不良,可能需要静脉给予维生素K以纠正。 微量元素应当按标准TPN剂量每日给予。推荐每日给予2次正常需求量的锌离子(2×5mg/d)。营养不良的ASH患者进展为“再进食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的风险很高,故需要额外的磷酸盐、钾离子、镁离子以及水溶性维生素。 二、肝硬化 (一)肝硬化患者应用肠外营养的指征和时机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流程

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流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肠外营养支持流程 一、适用对象: 病情重、损耗较大、不能经口进食时间较长(5天以上)病人。 二、适应症及禁忌症: 1. 肠外营养适应证: ①胃肠道梗阻; ②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③重症胰腺炎; ④高分解代谢状态; ⑤严重营养不良。 ⑥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 ⑦肠外瘘; ⑧炎性肠道疾病; ⑨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 ⑩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2.肠外营养的禁忌症: ①胃肠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5天内可恢复胃肠功能者; ②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 ③需急诊手术、术前不能实施营养支持; ④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学分会,2004年) 1.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①经外周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适应于:短期肠外营养(<2周)、营养液渗透压低于1200mOsm/L者;中心静脉置管禁忌或不可行者;导管感染或有脓毒症者。 ②经中心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适应于肠外营养超过2周、营养液渗透压高于1200mOsm/L者。 ③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途径: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上肢的外周静脉达上腔静脉(PICC)。 2. 治疗方案 ①肠外营养系统:全营养混合液(TNA)。 ②病人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 病人条件能量Kcal/ 蛋白质g/ NPC:N 轻-中度营养不良20~25 ~ 150:1 中度应激 25~30 ~ 120:1 高代谢应激 30~35 ~ 90~120:1 烧伤 35~40 ~ 90~120:1 ③肠外营养每日量 能量 20~30Kcal/[每1Kcal/ 给水量1~]; 葡萄糖 2~4g/; 脂肪 1~1.5g/;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一、适应证 (一)肠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严重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胃肠梗阻、肠外瘘等; (二)重症胰腺炎; (三)高代谢状态危重患者:如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面积烧伤、多发性创伤等; (四)严重营养不足肿瘤患者; (五)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如肝、肾、肺、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等; (六)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患者。 二、禁忌证 (一)胃肠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 (二)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 (三)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三、并发症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 1、机械性并发症:均与放臵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常见的有气胸、血胸、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或导管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后需拔除导管,治疗并发症,从其他静脉另行臵管。

2、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败血症,是PN时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因穿刺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导管护理不当、营养液细菌污染、导管放臵时间过长或患者存有感染病灶引起。发生后应立即拔除导管,作血培养和导管头培养,改用周围静脉营养。若血培养阳性,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预防的措施为严格执行无菌穿刺插管技术、穿刺导管经 15cm 的皮下隧道引出皮肤、在超净台内配制营养液、使用 3L 袋以组成全封闭式输液系统、保持导管出口处皮肤干燥、定时每天消毒穿刺导管周围皮肤、避免导管采血或输血、注意更换输液系统时的无菌操作等。 3、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该并发症主要累及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临床症状。预防的措施有在拔管前注意使患者取仰卧位或垂头仰卧位,当患者有脱水症时应避免拔管,导管拔出时嘱患者屏住呼吸,同时注意夹闭导管腔或用手指压在拔管的皮肤切口上,但要避免过度按压或用力摩擦颈动脉,切口处涂抗生素软膏,并嘱患者静卧 30 分钟。 (二)代谢性并发症 1、糖代谢紊乱: 1)高血糖和高渗性昏迷:因快速大量输入葡萄糖所致。预防措施是在输注 4h 后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如发生高渗性昏迷,应立即停止葡萄糖输入,用低渗盐水(O.45)以950ml/h 的速度输入以降低血渗透压,同时正规胰岛素以1O~20U/h经静脉滴入。在纠正过程中要防止血糖下降太快而导致脑细胞水肿。

肠外营养药物临床使用规范

肠外营养药物临床使用规范 XXXXXXXXX肠外营养药物临床使用规范 —、总则 1、肠外营养药物使用科室较多、临床应用较广。为规范其临床使用,保障 患者用药安全,参考《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中华医学会编)》及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2、临床营养支持(nutrition support ,NS)是指经口、肠道或肠外途径 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目前临床上包括肠内营养(en teral n utrition , EN)支持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支持。肠内营养是指经消 化道给以较全面的营养素;肠外营养是经静脉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或摄取营养物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的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结构蛋自的功能。所有营养素完全经肠外获得的营养支持方式称为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3、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对 临床营养支持按A、B、C、D四级进行推荐使用。最高等级(A)的推荐至少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最低等级(D)的推荐以专家观点为基础,包括无研究证据的共识意见(附表一)。

二、确定毎天的营养素需要量,是营养支持的基本要求。肠外营养因缺乏人体自身调节的过程,使用不当可造成营养素过量;但若补充过少,则又可能导致营养状况的进一步恶化。故应进行个体化营养评估。成人营养素需要量推荐意见如下: 1、确定营养素需要量应当根据疾病状况、体重与体成份组成、生理功能变化等方面进行个体化评估,制定合理化配方。(B) 2、大部分住院病人实际能量消耗通常低于经典的方程式或教科书上的公式 推算出来的值。(D) 3、在败血症或创伤的急性代谢期,不主张采用高热卡营养支持获得正氮平衡或氮平衡。(C) 4、允许性低摄入有益于围手术期患者临床结局。(A)

重症监护患者急性期肠外营养策略的对比分析

重症监护患者急性期肠外营养策略的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10T12:31:06.83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作者:徐棵[导读] 重症监护患者其机体通常处于应激状态,且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1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急性期肠外营养策略和效果。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60例急性期肠外营养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小剂量非蛋白热量和氮量治疗,对照组实施大剂量非蛋白热量和氮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第7天的血浆蛋白结果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第7天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4%,小剂量非 蛋白热量和氮量输注,能够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和肺部感染的发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患者接受急性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配合小剂量非蛋白热量和氮量治疗,有助于患者血糖和血浆蛋白水平的控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重症监护;急性期;肠外营养 重症监护患者其机体通常处于应激状态,且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还应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从而改善机体状态,保证营养供给和代谢平衡。随着患者疾病逐步恢复稳定,营养物质的代谢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持续稳定的营养策略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重症监护患者急性期肠外营养策略和效果进行了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收治60例急性期肠外营养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4例,女26例,年龄32~72岁,平均(53.5±16.4)岁。其中,26例外伤术后、12例脑血管意外、5例休克、3例急性肠梗阻、14例重症胰腺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对比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禁饮禁食,实施经中心静脉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每日输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卡文1440ml),根据需要氮量决定卡文输注的剂量,不足氮量以氨基酸补充,不足非蛋白热卡以葡萄糖液或脂肪乳液补足,控制输注时间为24小时,连续治疗6d。对照组氮量0.20g/kg/d,非蛋白热量30kcal/kg/d,实验组氮量0.10g/kg/d,非蛋白热量20kcal/kg/d,两组患者若出现微量元素、电解质、液体等供给不足的问题,可实施静脉通道补给。 1.3 观察指标 第一,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和治疗第7天等不同时点血浆蛋白和血糖等指标结果。其中,血浆蛋白包括前白蛋白和血浆白蛋白两类,血糖检测q4h的静脉血监测结果。第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尿路感染、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资料均使用SPSS17.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t检验,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化指标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5天时血浆蛋白结果比较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的血浆蛋白结果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和治疗第5天血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第7天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肠外营养液配制流程

肠外营养液配制流程 评估: 用物准备: 步骤: 一、肠外营养液的配制 (一)配制前准备: 1、环境清洁 2、检查物品是否准备齐全,避免走动过多增加污染机会。 3、检查营养袋外包装有无破损,检查所有营养液有无变质、浑浊,有无絮状物,检查各种药品、用物的有效期,并经2人核对后方可加药。 (二)配制顺序: 1、将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制剂分别加入氨基酸液及葡萄糖液内。 2、将水溶性维生素、磷酸盐制剂加入葡萄糖液内。 3、用脂溶性维生素乳剂稀释水溶性维生素后,再加入脂肪乳内。 4、将配制好的氨基酸溶剂及配置好的葡萄糖溶液同时混入营养袋内,并用肉眼检查液体有无沉淀。 5、将配制好的脂肪乳加入已装有氨基酸液及葡萄糖的营养袋内。 6、将配制好的溶液轻轻摇匀。 (三)整理用物 (四)洗手,记录。记录配制营养液的时间,在营养液的标签上注明患者的科室、姓名、床号、剂量。

二、肠外营养液的输注及护理 (五)准备用物至患者床旁 (六)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周围静脉、锁骨下静脉、PICC均可。(七)给药前护士应认真核对标签上的信息,确保患者姓名、病案号、瓶子编号、液体配制日期与过期日期。 (八)输注速度开始时低于40ml/h,以后按20ml/h递增,直到所需速度,通常不超过120ml/h。输注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有无脱水、发热、电解质紊乱及胃肠道反应。 (九)给药后,洗手记录。 (十)停止肠外营养液的输注时,需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静脉管路的冲洗。 三、配制静脉营养液时注意事项 1、静脉营养液中不要加入其他药物,除非已有资料报道或临床验证过的可以配伍使用的药物,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 2、配制过程中应避免电解质与脂肪乳剂直接接触,避免钙和磷直接接触。 3、静脉营养液应现配现用,并在24小时内输完,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并且应在4度冰箱中保存。 4、静脉营养液中PH≥5.0,总量≥1.5L,葡萄糖的浓度为10℅~23℅,钠钾等一价阳离子浓度<150MMOL/L,镁离子浓度<3.4MMOL/L,钙离子浓度<1.7MMOL/L。 5、配制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注意配伍禁忌。

肠外营养疗法规范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肠道外营养疗法规范(试行) 为提高肠道外营养治疗效果,规范我院肠道外营养治疗程序,在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院临床经验,特制定本方案,供临床应用参考。 一、适应证 (一)肠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严重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胃肠梗阻、肠外瘘等; (二)重症胰腺炎; (三)高代谢状态危重患者:如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面积烧伤、多发性创伤等; (四)严重营养不足肿瘤患者; (五)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如肝、肾、肺、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等; (六)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患者。 二、禁忌证 (一)胃肠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 (二)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 (三)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三、并发症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 1、机械性并发症:均与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常见的有气胸、血胸、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或导管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后需拔除导管,治疗并发症,从其他静脉另行置管。 2、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败血症,是PN时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因穿刺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导管护理不当、营养液细菌污染、导管放置时间过长或患者存有感染病灶引起。发生后应立即拔除导管,作血培养和导管头培养,改用周围静脉营养。若血培养阳性,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预防的措施为严格执行无菌穿刺插管技术、穿刺导管经15cm的皮下隧道引出皮肤、在超净台内配制营养液、使用3L袋以组成全封闭式输液系统、保持导管出口处皮肤干燥、定时每天消毒穿刺导管周围皮肤、避免导管采血或输血、注意更换输液系统时的无菌操作等。

3、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该并发症主要累及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临床症状。预防的措施有在拔管前注意使患者取仰卧位或垂头仰卧位,当患者有脱水症时应避免拔管,导管拔出时嘱患者屏住呼吸,同时注意夹闭导管腔或用手指压在拔管的皮肤切口上,但要避免过度按压或用力摩擦颈动脉,切口处涂抗生素软膏,并嘱患者静卧30分钟。 (二)代谢性并发症 1、糖代谢紊乱: 1)高血糖和高渗性昏迷:因快速大量输入葡萄糖所致。预防措施是在输注4h后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如发生高渗性昏迷,应立即停止葡萄糖输入,用低渗盐水以950ml/h的速度输入以降低血渗透压,同时正规胰岛素以1O~20U/h经静脉滴入。在纠正过程中要防止血糖下降太快而导致脑细胞水肿。 2)低血糖:突然中止PN液的输入,而血胰岛素仍处于较高水平,就极易发生低血糖,故 PN 液输入突然中止应视为禁忌。不应利用同一静脉途径输血或输注其他不含糖类液体而停止PN。对有糖代谢异常者,可用等渗葡萄糖液500ml作为过渡,然后完全停用PN。 2、氨基酸代谢紊乱: 以水解蛋白为主要氮源时,易发生高血氨症或氮质血症。目前普遍使用结晶氨基酸液作为氮源,已很少发生; 3、脂肪代谢紊乱: 接受PN治疗3~6周以上,若PN液中不含脂肪,则可能发生必需脂肪酸缺乏症。预防的最好方法是每天补充脂肪乳剂,每周至少输注脂肪乳剂2次; 4、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缺乏: 实施PN时,电解质需要量增加,不注意及时补充时极易发生电解质缺乏症,低钾、低磷、低钙和低镁血症均可出现。微量元素最常见的是锌缺乏,其次为铜缺乏和铬缺乏。凡是长期行PN治疗者,应每天补充微量元素。 (三)肝胆系统并发症 PN 时易引起胆汁淤积性肝功能不全,其原因很多,其中长期能量过高、肠内长期没有含脂肪食物通过是重要原因。可通过调整营养液用量和配方使其纠正。 (四)胃肠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