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级自然笔记格式

1-4年级自然笔记格式

长春街小学自然笔记

时间: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自然笔记

《自然笔记》广西乡土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一、《自然笔记》校本课程开发背景 所谓广义的自然笔记,包括一切用文字、绘画、摄影、声音、影像、身体感知、科普实验等方式所进行的自然记录和表达,因此 可谓品类繁多、样貌纷呈。所谓狭义的自然笔记,则主要是指用 绘画与文字相结合、相辉映的方式进行自然记录与表达。现代的青少年儿童被大量的电子产品充斥着双眼,却忘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忽视了平凡又美丽的风景。最近几年,《自然笔记》引起了 国内读者的注意,逐受重视,“他们用目光、纸笔、镜头捕捉和记 录身边的自然界变化,然后把这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告诉更多人。”亲身体验亲近大自然的感受,远离城市喧嚣。 二、意义 (一)是乡土课程开发建设回归生态文明教育的需要 我校系乡土课程基地学校,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就提出:对于儿童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自然笔记》将我 校学生的学习特长与周围事物结合起来,让我校学生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这一切,都是基于回归自然的生态文明教育。为了更好地凸显自然生态文明教育《自然笔记》课程内容以乡土素材为来源,桂林山水、广西喀斯特地貌、壮族文化等都在课程中予以体现,力求让学生在乡

土情境中领会家乡文化建立民族自豪感。是促进完善我校校本课程体系的需要 (二)是促进完善我校校本课程体系的需要在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从青少年学生抓起,增强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的自然科学,与生态环境更有密切的联系,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是提升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需要教师创新,则学生创新。教师通过课程开发,能实现自身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逐步转变,为确保《自然教育》对学生、学校和地方的适应性,教师需创造性的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贴切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实际教育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和分析、探索,并作出理性的选择、判断与整理,以完善教学行为中,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 三、可行性分析 这是一种以亲近自然、记录自然为宗旨的书写形式和实践活动,它既不需要崇尚技巧,也不需要追求唯美。因此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拿起纸笔,用绘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为大自然做笔

我们如何开发“自然笔记”课程

我们如何开发“自然笔记”课程 “自然笔记”课程是我校自主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该课程基于初中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培养目标,设置动物与植物、地质天文两个系列,每个系列又依据“主题+模块”的形式加以细分,旨在建设一门能够整合学校育人资源、彰显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自然笔记”课程开发背景 为了打造“美丽校园”。“自然笔记”课程开发力求打造“美丽校园”、“生态校园”,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植根于校园,植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 源于儿童群体的“自然缺失症”。“自然缺失症”是美国一位作家提出的,他认为儿童亲近大自然的时间少会导致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我校试图通过开发“自然笔记”课程,创造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 开发学生的“自然观察者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指的是人们辨别生物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其他特征敏感的能力,能够认识到其他物种或类似物种的存在,能够把几种物种之间的关系罗列出来,等等。“自然笔记”课程希望鼓励

学生亲近大自然,通过观察和记录来发现问题,进而探究、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然观察者智力。 提升初中生的观察素养。“自然笔记”课程通过在自然知识上的专业性、情境创设上的趣味性、生态物种上的丰富性,为学生观察素养提升创造良好的契机、环境和动力。 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我校以“让每一个学生在关爱中体验成功”为办学理念,把“培养知书达理,自信自强,视野开阔,拥有一定艺术与创新素养的健康少年”作为育人目标。“自然笔记”课程可以很好地承载学校特色建设需要。 “自然笔记”课程的设计 课程理念与目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设计、实践操作和情感体验,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丰富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素养和实践精神。使学生通过对身边自然现象的观察,逐渐学得观察方法、培养较强的观察动机、正确的观察态度、浓厚的观察兴趣和良好的观察习惯,最终学会观察并乐于观察,在观察、记录、交流、讨论、思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想象力、感受力、领悟力。 课程内容。以主题加模式块的形式建构内容,设立四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下面都分设了任务主题。

“自然笔记”课程实施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13203382.html, “自然笔记”课程实施策略 作者:许峰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20年第01期 自然笔记是鼓励孩子们去观察和体验自然,通过绘画、文字的形式将感知到的自然物、自然场景进行记录,可以是孩子们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觉到的一切。我校百草园是校园里最吸引孩子们的地方,在百草园可以看到草长莺飞,小桥流水,总能让孩子们流连忘返。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地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鼓励孩子们收集第一手的资料,获得对事物直接的认识。 关注身边的事物开始 孩子们的观察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培养训练和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自然笔记的活动中可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力。 根据孩子兴趣,明确观察目标观察的效果决定于观察的目标明确到何种程度。因此,根据孩子们对百草园的兴趣点,明确观察的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请孩子们先列出自己最喜欢的百草园景与物的清单,并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景与物设立自己的观察目标,提高观察效果。 小组观察,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细致性与全面性根据观察清单的内容,请孩子们分成四到五人的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观察到的事物与现象。每个人在观察同一事物时,往往因兴趣与角度的不同,观察得到的結果与体验是不同的,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观察结果,孩子们往往会发现自己未观察到的一面,这样便培养了孩子们观察事物的细致性与全面性。 结合不同的季节观察,培养孩子们的延续性观察能力结合不同的季节、天气变化观察百草园,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孩子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习惯。百草园是一座有生命的园子,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产生不同的美。同时,通过延续性的观察,使孩子们感悟到观察生活的表面现象去捕捉生活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 视界记录大自然 孩子们面对繁杂的大千世界进行实地写生时往往会无从下手。因此,怎么样取景、选择画什么变得十分关键。 蹲下去有些物体需要走到近前才能表现出来,比如叶子、花朵、昆虫、岩石。鼓励孩子们蹲下身子亲近大地,尽可能按实物的大小进行勾勒。如果知道他们的名字,不妨在旁边进行注明。甚至不妨试着给每件自己画的事物提出一个问题,是怎样到这里的?冬天都去了哪里?

自然笔记

自然笔记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宋娟一教学资料 1 作者简介: 杨文丰(1957-),男,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写作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系 2 写作背景:(略) 3 课文分析 这篇文章出自一位科学家笔下。他凭卓越的想象力,以美妙而丰富的联想,华丽而灵动的笔触,将自然界种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瑰丽雄奇的景观,描绘得美轮美奂,在传授自然科学常识的同时,又给读者一无限美好的享受。 作者用小标题的形式结构全文,对象明确,有条不紊地向我们描述了地球地色彩,晨昏的更替,空气的流动,分级的设定,年轮和位置的关系,降雨的异象等自然现象的种种奥秘,每一段落既保持了全文一以贯之的文风,寓科学性于文学性之中,又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二教学设计与案例 1 解题 自然:自然界,一般指无机界和有机界。有时也指包括社会在内得整个物质世界 笔记: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得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2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3分析课文 朗读阅读提示:(作者以细致的科学观察和广远的艺术想象生动描述了地球的色彩,空气的流动,以及光照、降雨的作用和异象。读这篇文章,我们既能获取许多科学知识,又能得到美的享受。 一位自然科学家又如此美妙的文笔,令人赞叹。我们不妨也用文学随笔的写法,来阐释某种自然科学的知识。) 从阅读提示中,我们获得了什么重要信息? 参考答案:阐释自然科学知识,寓科学性于文学性之中。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文章每一部分阐释的自然科学知识。 蓝地球:由于太阳光的波长不同,遇到空气中的微型物质形成散射和漫射,形成“蓝地球”。 “晨昏线”寓言:白天和黑夜在地球表面上的交界线。 包容一切的空气:空气无处不在,她的特征和作用。

自然笔记评分标准

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之自然笔记评分标准 操作方法: 自然笔记是生物多样性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项目,建议每一位同学都能拿起画笔记录下身边大自然的变化。 自然笔记的几个要素: 1. 观察和记录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 2. 观察到的事物,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 3. 记录者信息:学校、年级、班级以及自己的姓名 自然笔记的常见记录方法: 1. 边走边观察边记录,把最感兴趣的那些事物逐一记录下来。 2.对某一固定地点的小生物进行统计、观察和记录。 3.按时间顺序,对观察对象有规律地进行记录。 4. 选取某一类生物,着重进行观察记录。 记录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观察对象所生活的环境,最好能够在自然笔记中用图画或文字反映出来; 2.不要急着动笔,先观察再记录; 3.安排好布局,使图画和文字和谐统一。 班级中的中队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组成自然笔记评委团,来评选本班同学们上交的自然笔记作品,根据标准中的各个项目进

行打分。(满分100分)通过评选推荐出较好的作品(5-10份)参加学校展出(其余在班级展出)。 1、绘图记录5-30分 能大致描绘出外型的绘画作品5--10分 能表现出外型和简单细节的绘画作品11--20分能体现细节描绘的绘画作品(比如叶脉、叶缘、翅膀上的花纹等)21—30分 2、文字记录5---30分 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有比较简单的描述5—10分 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11---20分 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有详细的过程描述并能加上自己的感受或是有特别的疑问21---30分 3、特殊项加分共30分 有测量的数据(5—10分)、放大镜的模式(5—10分) 基本信息(时间、地点、记录者、天气等)(5-10) 4、排版2—10 整体感不明显、或较为凌乱2-4分 排版美观、色彩感好、具有艺术感5---10 自然笔记评分记录班级

东边小学自然笔记比赛方案

东边小学20XX年自然笔记展评活动方案 举办自然笔记大赛,就是要提倡"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价值观,就是想让孩子们能发现身边的美、画出这种美、表达这种美,从对身边一草一木的关爱,培养起对家乡、对祖国的爱,体悟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处之道,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体内心的道德需要。 (一)、主题:奔向大自然记录真世界 (二)、项目实施: 比赛对象:1一6年级每班上交作品共10幅 (三)、参赛要求: 1、自然笔记作品内容为对于任何自然物的观察记录。自然物包括植物、动物、地质、天文; 2、自然笔记作品可以是单幅作品,也可以是一组紧密关联的作品; 3. 画纸规格限定为A4大小 4、自然笔记涉及的绘画部分:画材不限、画种不限,可以是国画、素描、线描、彩铅、水彩、水粉、圆珠笔、丙烯等等;实事求是为第一,如实描绘观察亲眼所见,切忌不切实际的艺术发挥; 5、自然笔记涉及文字部分: a.必须注明自然观察记录的时间、地点、天气(气温)情况等; b.主体文字自由发挥,注重个人体验和真情实感的记录表达,切忌简单抄录现有资料。 C.作品要选送到区上参展,请在作品下方备注学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 (四)、收集时间: 作品收集时间:10月21日(教学楼5楼美术办公室) 作品评比时间:10月22日 (五)、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设个人奖和指导奖两个奖项。①个人奖:每个年级按参赛学生人数的20%、30%、50%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一、二等才有奖状)。②教师指导奖:每幅画只认一位指导教师奖,指导的学生获一等该教师为指导一等奖(一等奖才有奖状)大赛组织评审机构 组长:张毅 评审成员:美术组全体教师 东边小学教务处

什么是自然笔记

什么是自然笔记? *采用图画、文字等形式; *有规律的,类似于日记性质的; *对身边的大自然进行的记录。 自然笔记中 绘画的作用 1.一笔一画的描绘,有助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沉稳的性格。 2. 2. 耐心的观察和描绘,有助于学生探究各种事物之间的关联。 3.珍藏大自然的礼物 4.什么人适合做自然笔记? 自然笔记是所有人都可以用来亲近自然的方式,不论你是否拥有扎实的绘画功底。 婆婆的自然笔记 婆婆的自然笔记 细致的观察,是做好自然 笔记的关键 做自然笔记的工具 自然笔记的几个要素 1.时间、地点、天气状况 (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记录) 2. 观察到的事物,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 观察到的细节 眼睛看到的; ★耳朵听到的; ★鼻子闻到的; ★手指摸到的 心里想到的 3. 记录者信息:学校、年级、班级以及自己的姓名(以文字形式进行记录) 学习自然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学习观察叶子 叶脉 叶缘和叶序 学习观察昆虫 学习观察自然现象 雨1.尝味道,观察雨滴的形状 2.雨水的张力实验 3.雨水的酸碱度测试 4.雨水对大自然的作用 5.小动物应对下雨的策略 6.学生展示成果并进行口头交流 记录雨水的自然笔记 花的色彩

1.拾取落花,把花汁涂在白纸上 2.2.观察涂在白纸上的颜色,思考: 3. 4.a.有哪些常见的色彩在“彩虹”上找不到? 5. 6.b.有哪些花的颜色涂在白纸上发现了变化? 3.小实验:把花汁同时涂在酸、碱纸上进行对比,观察哪种颜色的花汁稳定性最 好,并思考原因 调皮的花青素的应用 稳定的类黄酮的应用 学习更多的自然观察和记录方法 自然笔记在学校探究型课程中的运用现状 1. 作为校本课程中的一环:自然笔记既是探究方法,又是成果报告 “触碰自然多发现描绘自然享乐趣”荣获了第2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实践活动一等奖 2.作为特色校本课程:自然笔记既是课程内容,又是实施方法 创建绿色校园 (自然笔记作为课程主要实施手段) 初中研究型课程举例 菜市场里的野味 开启发现之帆

自然笔记评分标准审批稿

自然笔记评分标准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之自然笔记评分标准 操作方法: 自然笔记是生物多样性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项目,建议每一位同学都能拿起画笔记录下身边大自然的变化。 自然笔记的几个要素: 1. 观察和记录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 2. 观察到的事物,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 3. 记录者信息:学校、年级、班级以及自己的姓名 自然笔记的常见记录方法: 1. 边走边观察边记录,把最感兴趣的那些事物逐一记录下来。 2.对某一固定地点的小生物进行统计、观察和记录。 3.按时间顺序,对观察对象有规律地进行记录。 4. 选取某一类生物,着重进行观察记录。 记录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观察对象所生活的环境,最好能够在自然笔记中用图画或文字反映出来; 2.不要急着动笔,先观察再记录; 3.安排好布局,使图画和文字和谐统一。 班级中的中队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组成自然笔记评委团,来评选本班同学们上交的自然笔记作品,根据标准中的各个项目进行打分。(满分100分)通过评选推荐出较好的作品(5-10份)参加学校展出(其余在班级展出)。

1、绘图记录5-30分 能大致描绘出外型的绘画作品5--10分 能表现出外型和简单细节的绘画作品11--20分 能体现细节描绘的绘画作品(比如叶脉、叶缘、翅膀上的花纹等)21—30分 2、文字记录5---30分 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有比较简单的描述5—10分 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11---20分 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有详细的过程描述并能加上自己的感受或是有特别的疑问21---30分 3、特殊项加分共30分 有测量的数据(5—10分)、放大镜的模式(5—10分) 基本信息(时间、地点、记录者、天气等)(5-10) 4、排版2—10 整体感不明显、或较为凌乱2-4分 排版美观、色彩感好、具有艺术感5---10 自然笔记评分记录班级

自然笔记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

“自然笔记”校本课程建设的行动研究 (序言) (一)自然笔记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发展 1.自然笔记课程与学校特色建设 建议结合学校规划、结合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全国未成年人生态道德示范校、全国环境教育示范校 2.自然笔记课程与学校课程建设 生、地、物、化等学科跨学科整合、自然笔记课程又是桥梁、或能打通学科间的隔阂,课程回归自然,可以在程红兵的“红树林课程”和“湿地研究课程”进一步深化,我们做的比他们好,但没有他说的好。 3.自然笔记课程与学生创新素养 4.自然笔记课程与学生生态素养 培养学生有“内省”的心态观察自然的能力,结合“风景”和“心景”观察自然。人的内心与自然的互动。 课程三个层面:了解。。。产生。。。行动。。。 5.自然笔记课程与教师团队发展 理科教师团队为主,闾老师的稿件修改 6.自然笔记课程与校园文化培育 偏于德育的层面? (二)自然笔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参考自然笔记课程指导纲要或展开 1.自然笔记课程的目标设计; 2.自然笔记课程内容的确定; 3.自然笔记课程的实施; 4.自然笔记课程的评价反馈;

(三)自然笔记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案例及分析)5.自然笔记与艺术教学; 美术、生态情景剧(狼爱上羊)、舞蹈(同在蓝天下)等案例 6.自然笔记与语文教学; 作文、编写故事、古诗词学习等 7.自然笔记与科学教学; 与生物、地理、化学、物理共性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实践 不能叫“观察素养”,有一个词叫“视觉素养” 8.自然笔记与体育教学; 生态远足、自然探宝等活动课程 9.自然笔记与信息技术; 微电影、二维码 (三)自然笔记课程与校外优质资源整合 勘探、开采、提炼、整合 1.自然笔记与社区资源; 动物园的动植物资源、沪杏图书馆视频资源 2.自然笔记与场馆资源; 3.自然笔记与科研院所资源; 农科院 4.自然笔记与高校资源; 5、自然笔记与社会团体、NGO资源: 上海野保协会、上海绿洲等 附录:自然笔记课程的优质资源链接 自然笔记教材 自然笔记学生作品

首届全国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参赛说明

附件1: 首届全国青少年自然笔记大赛参赛说明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以手写、手绘的形式,记录在自然中观察到的物、事、人,记录从大自然中受到的熏陶与启迪;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 主办单位: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儿童中心 支持单位:深圳市华会所生态环保基金会 二、参赛要求 请认真填写大赛报名表,上传文件以省份、作品名称及作者姓名来命名。 大赛只接受单人作者的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须保证所提交的作品版权属于作者本人所有,我中心有权以非营利目的,在有关媒体、网站、宣传品中使用所有参赛作品。具体要求如下: 1、走进自然中细致观察,用文字和绘画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不包括温室和盆景情景。 2、作品记录在A4大小的白纸上,扫描后上传至大赛网络平台。作品应包括绘画、文字描述(150字以内)、感悟(100

字以内)、有趣的发现(100字以内)、时间、地点和天气。 3、作品应为学生独立完成。 三、评奖标准 自然笔记大赛非绘画大赛。作品应体现作者认真观察过大自然,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悟。在此基础上兼顾图画及文字记录的准确性、设计合理美观。 大赛对作品评选设臵了5个方面指标: 1、素材真实科学30分; 2、观察细致,文字描述详实10分; 3、有独特的思考和感悟20分; 4、有有趣的发现20分; 5、图画优美、设计合理20分。 四、法律事项 参赛者须保证参赛作品著作权为参赛者本人所有,如主办单位发现有法律问题的任何参赛作品将不能获奖。

“画笔绘自然”自然笔记绘制

“画笔绘自然”自然笔记绘制 一、活动内容 以“画笔绘自然”为主题,在这个特别的暑期,走出家门,漫步小区、绿地,绘出一份自然笔记。用手中的画笔以手绘的形式,在A4纸上图文并茂地描绘出自然中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并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描述。做一份自然笔记,是探索自然之路上最美好的一种方式。 二、参加对象 本市中小学生(含中职校) 三、组别设置 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三个组别 四、报名截止时间 2020年8月15日 五、活动要求 1.活动任务 爱上自然界的万物,从享受自然给我们带来的资源,到学习如何回馈自然、保护自然。在这个特别的假期,同学们可以走出家门,到社区、公园内,用手中的画笔以手绘的形式,在A4纸上图文并茂地描绘出自然中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并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描述,画出你眼中的自然的美,记下当时的震撼和感动。 2.活动成果 需填写报名信息并将手绘的自然笔记作品以图片形式进行提交。

图片要求: (1)对身边的如社区、公园内的动植物进行观察,采用图画、文字等类似于日记的方式,手绘在A4尺寸的纸上。 (2)绘画能体现细节描绘,文字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有详细的过程描述并能加上自己的感受或是有特别的疑问并有基本信息(时间、地点、记录者、天气等),排版美观、色彩感好、具有艺术性。 (3)作品以高清图片jpg格式报送,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像素/英寸)。 3.安全提示 (1)根据市教委和市未保办联合发布的《2020中小学生暑期安全提示42条》要求,做好安全防护。 (2)在进行自然笔记时,应有家长陪同,如有需要请注意戴好口罩,做好安全防护,与周围陌生人保持距离。 六、参与方式 下载并打开网址选择“画笔绘自然”,即可报名上传。 活动联系人:林老师、张老师,(请于工作时间 9:00-17:00 联系)。 七、奖项设置 所有参与作品经初评后可获得活动参与证书,证书以电子证书形式发放,定期推荐部分作品在指定线上平台进行公益展示。

《自然笔记》

《自然笔记》 【教学目标】 1、了解大自然无穷的奥秘,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学会对自然现象作合理的想象与哲理的思考。 2、利用诵读方式使学生能够欣赏本文融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体的风格,体会本文丰富多变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科学散文、科学随笔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2、学会科学散文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所涉及的有关自然常识,科学性的说明与文学性的描述的异同及其作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自》选自《散文(海外版)2001年第4期。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名家大师,哲人智者都涉足过散文领域。许多诗人、作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艺术家都写过脍炙人口的美文华章。我们要注意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文章作者研究的领域是什么? 生:一位自然科学家。 师:作者是一位自然科学家,对于自己研究的领域描写必定是严谨准确具有科学性的,那么他是如何把握文章的通俗性、可读性,把自然现象描绘得如诗如梦的呢?前几天给大家布置过一项录音作业,每位同学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朗读并录音。我们选择几位同学的录音片断给大家欣赏一下。 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大家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关于大气折射散射、晨昏线、空气、风的科学知识的?(划出说明科学道理的语句) 2、这些科学知识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得如此生动美妙的?(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 同桌的两位同学可以交换一下意见,然后自己选择其中一小节来具体回答问题。 生:1、《蓝地球.》:科学道理——“不同波长的、……奇特的蓝。” 形象的拟人、美妙的联想。 2、《“晨昏线”寓言》:科学道理——“白天与黑夜在地球表面上的交界线,气象学上称为“晨昏线”。 黑夜、白天——黑披风、白绸缎(比喻);拟人 3、《包容一切的空气》:总体运用了生动的拟人手法,运用丰富的艺术想象,形式上用行云 流水般的排比句,形象描述了空气与地球、人类的关系。(隐含着科学道理)联想到人格化空气所具有的品质:她能包容一切,是伟大的。充满人类对空气的赞美和感恩。 4、《蒲福风级》:科学道理——风的级别

自然笔记评分标准

校园科技节系列活动之自然笔记评分标准操作方法: 自然笔记是生物多样性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项目,建议每一位同学都能拿 起画笔记录下身边大自然的变化。 自然笔记的几个要素: 1. 观察和记录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 2. 观察到的事物,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 3. 记录者信息:学校、年级、班级以及自己的姓名 自然笔记的常见记录方法: 1. 边走边观察边记录,把最感兴趣的那些事物逐一记录下来。 2.对某一固定地点的小生物进行统计、观察和记录。 3.按时间顺序,对观察对象有规律地进行记录。 4. 选取某一类生物,着重进行观察记录。 记录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观察对象所生活的环境,最好能够在自然笔记中用图画或文字反 映出来; 2.不要急着动笔,先观察再记录; 3.安排好布局,使图画和文字和谐统一。 班级中的中队长、学习委员、宣传委员组成自然笔记评委团,来评选本 班同学们上交的自然笔记作品,根据标准中的各个项目进行打分。(满分100分)通过评选推荐出较好的作品(5-10份)参加学校展出(其余在班级展出)。

1、绘图记录5-30分 ???? 能大致描绘出外型的绘画作品5--10分 ???? 能表现出外型和简单细节的绘画作品11--20分 ? 能体现细节描绘的绘画作品(比如叶脉、叶缘、翅膀上的花纹等)21—30分 2、文字记录5---30分 ???? 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有比较简单的描述5—10分 ???? 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11---20分 ???? 对观察到的现象能有详细的过程描述并能加上自己的感受或是有特 别的疑问21---30分 3、特殊项加分共30分 ???? 有测量的数据(5—10分)、放大镜的模式(5—10分) 基本信息(时间、地点、记录者、天气等)(5-10) 4、排版2—10 整体感不明显、或较为凌乱2-4分 排版美观、色彩感好、具有艺术感5---10 自然笔记评分记录?? 班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