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主板支持CPU列表

技嘉主板支持CPU列表
技嘉主板支持CPU列表

GA-8I945PLGE-RH CPU支持列表

主板型号GA-8I945PLGE-RH PCB 版本1.x

CPU 广商CPU 型号外频800

Intel Core? 2 Extreme QX9770(C1,Yorkfield,45nm,3.2GHz,12 MB) 1600 - Intel Core? 2 Extreme QX9770(C0,Yorkfield,45nm,3.2GHz,12 MB) 1600 - Intel Core? 2 Extreme QX9650(C1,Yo rkfield,45nm,3GHz,12 MB) 1333 - Intel Core? 2 Extreme QX9650(C0,Yorkfield,45nm,3GHz,12 MB) 1333 - Intel Core? 2 Quad Q9650(E0,Yorkfield,45nm,3.0 GHz,12MB) 1333 - Intel Core? 2 Quad Q9550(E0,Yorkfield,45nm,2.83GHz,12MB) 1333 - Intel Core? 2 Quad Q9550(C1,Yorkfield,45nm,2.83GHz,12MB) 1333 - Intel Core? 2 Quad Q9450(C1,Yorkfield,45nm,2.66GHz,12MB) 1333 - Intel Core? 2 Quad Q9400(R0,Yorkfield,45nm,2.66GHz,6MB) 1333 -

Intel Core? 2 Quad Q9300(M1,Yorkfield,45nm,2.50GHz,6MB) 1333 -

Intel Core? 2 Qu ad Q8200(M1,Yorkfield,45nm,2.33GHz,4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8600(E0,Wolfdale,45nm,3.33GHz,6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8500(C0,Wolfdale,45nm,3.16GHz,6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8500(E0,Wolfdale,45nm,3.16GHz,6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8400(C0,Wolfdale,45nm,3GHz,6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8400(E0,Wolfdale,45nm,3GHz,6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8300(C0,Wolfdale,45nm,2.83GHz,6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8200(C0,Wolfdale,45nm,2.66GHz,6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8190(C0,W olfdale,45nm,2.66GHz,6MB) 1333 -

Intel Core? 2 Extreme QX6850(G0,Kentsfield,65nm,3GHz,8MB) 1333 - Intel Core? 2 Extreme QX6800(G0,Kentsfield,65nm,2.93GHz,8MB) 1066 - Intel Core? 2 Extreme QX6700(B3,Kentsfield,65nm,2.66GHz,8MB) 1066 - 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B2,Conroe XE,65nm,2.93GHz,4MB) 1066 - Intel Core? 2 Quad Q6700(G0,Kentsfield,65nm,2.66GHz,8MB) 1066 - Intel Core? 2 Quad Q6600(G0,Kentsfield,65nm,2.40HGz,8MB) 1066 - Intel Core? 2 Quad Q6600(B3,Kentsfield,65nm,2.40GHz,8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7500(M0,Wolfdale,45nm,2.93GHz,3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7400(R0,Wolfdale,45nm,2.8GHz,3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7300(M0,Wolfdale,45nm,2.66GHz,3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7200(M0,Wolfdale,45nm,2.53GHz,3MB) 1066 -

Intel Cor e? 2 Duo E6850(G0,Conroe,65nm,3GHz,4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6750(G0,Conroe,65nm,2.66GHz,4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6700(B2,Conroe,65nm,2.66GHz,4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6600(B2,Conroe,65nm,2.40GHz,4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6550(G0,Conroe,65nm,2.33GHz,4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6540(G0,Conroe,65nm,2.33GHz,4MB) 1333 -

Intel Core? 2 Duo E6420(B2,Conroe,65nm,2.13GHz,4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6400(L2,Conroe,65nm,2.13GHz,2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6400(B2,Conroe,65nm,2.13GHz,2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6320(B2,Conroe,65nm,1.86GHz,4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6300(L2,Conroe,65nm,1.86GHz,2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6300(B2,Conroe,65nm,1.86GHz,2MB) 1066 -

Intel Core? 2 Duo E4700(G0,Conroe,65nm,2.60GHz,2MB) 800 -

Intel Core? 2 Duo E4600(M0,Conroe,65nm,2.40GH,2MB) 800 -

Intel Core? 2 Duo E4500(M0,Conroe,65nm,2.20GHz,2MB) 800 -

Intel Core? 2 Duo E4400(M0,Conroe,65nm,2GHz,2MB) 800 -

Intel Core? 2 Duo E4400(L2,Conroe,65nm,2GHz,2MB) 800 -

Intel Core? 2 Duo E4300(L2,Conroe,65nm,1.8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5200(M0,Wolfdale,45nm,2.5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220(M0,Conroe,65nm,2.4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200(M0,Conroe,65nm,2.2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180(M0,Conroe,65nm,2.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160(M0,Conroe,65nm,1.8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160(L2,Conroe,65nm,1.8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140(M0,Conroe,65nm,1.6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140(L2,Conroe,65nm,1.6GHz,1MB) 800 -

Intel Celeron Dual-Core E1400(M0,Conroe,65nm,2.0GHz,512KB) 800 -

Intel Celeron Dual-Core E1200(M0,Conroe,65nm,1.60GHz,512KB) 800 -

Intel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965(C1,Presler,65nm,3.73GHz,4MB) 1066 -

Intel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955(B1,Presler,65nm,3.46GHz,4MB (2x2)) 1066 - Intel Pentium Extreme Edition 840-XE(A0,Smithfield,90nm,3.2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D 960(D0,Presler,65nm,3.60GHz,4MB) 800 -

Intel Pentium D 960(C1,Presler,65nm,3.60GHz,4MB (2x2)) 800 -

Intel Pentium D 950(B1,Presler,65nm,3.40GHz,4MB (2x2)) 800 -

Intel Pentium D 945(D0,Presler,65nm,3.40GHz,4MB) 800 -

Intel Pentium D 945(C1,Presler,65nm,3.40GHz,4MB) 800 -

Intel Pentium D 940(C1,Presler,65nm,3.20GHz,4MB) 800 -

Intel Pentium D 940(B1,Presler,65nm,3.20GHz,4MB (2x2)) 800 -

Intel Pentium D 935(D0,Presler,65nm,3.20GHz,4MB) 800 -

Intel Pentium D 930(C1,Presler,65nm,3GHz,4MB) 800 -

Intel Pentium D 930(B1,Presler,65nm,3GHz,4MB (2x2)) 800 -

Intel Pentium D 925(C1,Presler,65nm,3GHz,4MB) 800 -

Intel Pentium D 920(B1,Presler,65nm,2.80GHz,4MB (2x2)) 800 -

Intel Pentium D 915(C1,Presler,65nm,2.80GHz,4MB) 800 -

Intel Pentium D 840(B0,Smithfield,90nm,3.2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D 840(A0,Smithfield,90nm,3.2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D 830(B0,Smithfield,90nm,3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D 830(A0,Smithfield,90nm,3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D 820(B0,Smithfield,90nm,2.8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D 820(A0,Smithfield,90nm,2.8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D 805(B0,Smithfield,90nm,2.66GHz,2MB) 533 -

Intel P4-Extreme Edition(N0,Prescott,90nm,3.73GHz,2MB) 1066 -

Intel P4-Extreme Edition(M0,Northwood,0.13 micron,3.46GHz,2MB) 1066 - Intel P4-Extreme Edition(M0,Northwood,0.13 micron,3.4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72(R0,Prescott,90nm,3.8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70(R0,Prescott,90nm,3.8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70(N0,Prescott,90nm,3.8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62(R0,Prescott,90nm,3.6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61(B1,Cedar Mill,65nm,3.6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60(N0,Prescott,90nm,3.6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51(D0,Cedar Mill,65nm,3.4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51(B1,Cedar Mill,65nm,3.4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50(R0,Prescott,90nm,3.4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50(N0,Prescott,90nm,3.4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41(D0,Cedar Mill,65nm,3.2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41(B1,Cedar Mill,65nm,3.2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40(N0,Prescott,90nm,3.20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31(D0,Cedar Mill,65nm,3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31(B1,Cedar Mill,65nm,3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630(N0,Prescott,90nm,3GHz,2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71(E0,Prescott,90nm,3.8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70J(E0,Prescott,90nm,3.8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61(E0,Prescott,90nm,3.6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60(D0,Prescott,90nm,3.6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60J(E0,Prescott,90nm,3.6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51(G1,Prescott,90nm,3.4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51(E0,Prescott,90nm,3.4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50(E0,Prescott,90nm,3.4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50J(E0,Prescott,90nm,3.4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41(E0,Prescott,90nm,3.2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40(E0,Prescott,90nm,3.2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31(E0,Prescott,90nm,3.0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30(D0,Prescott,90nm,3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30J(E0,Prescott,90nm,3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24(G1,Prescott,90nm,3.06GHz,1MB) 533 -

Intel Pentium 4 521(E0,Prescott,90nm,2.8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20(D0,Prescott,90nm,2.80GHz,1MB) 800 -

Intel Pentium 4 519K(G1,Prescott,90nm,3.06GHz,1MB) 533 -

Intel Pentium 4 516(G1,Prescott,90nm,2.93GHz,1MB) 533 -

Intel Pentium 4 516(E0,Prescott,90nm,2.93GHz,1MB) 533 -

Intel Pentium 4 506(E0,Prescott,90nm,2.66GHz,1MB) 533 -

Intel Pentium 4 505J(E0,Prescott,90nm,2.66GHz,1MB) 533 -

Intel Celeron 400 Sequence 440(A1,Conroe-L,65nm,2GHz,512KB) 800 - Intel Celeron 400 Sequence 430(A1,Conroe-L,65nm,1.8GHz,512KB) 800 - Intel Celeron 400 Sequence 420(A1,Conroe-L,65nm,1.60GHz,512KB) 800 - Intel Celeron D 365(D0,Cedar Mill,65nm,3.60GHz,512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60(D0,Cedar Mill,65nm,3.46GHz,512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56(C1,Cedar Mill,65nm,3.33GHz,512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55(G1,Prescott,90nm,3.33GHz,256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52(C1,Cedar Mill,65nm,3.20GHz,512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51(E0,Prescott,90nm,3.20GHz,256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46(E0,Prescott,90nm,3.06GHz,256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45J(E0,Prescott,90nm,3.06GHz,256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41(E0,Prescott,90nm,2.93GHz,256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40J(E0,Prescott,90nm,2.93GHz,256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36(E0,Prescott,90nm,2.80GHz,256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35J(E0,Prescott,90nm,2.80GHz,256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31(E0,Prescott,90nm,2.66GHz,256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30J(E0,Prescott,90nm,2.66GHz,256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26(E0,Prescott,90nm,2.53GHz,256KB) 533 - Intel Celeron D 325J(E0,Prescott,90nm,2.53GHz,256KB) 533 - Intel Core? 2 Extreme QX9770(3.2GHz,12 MB) 1600 N/A

Intel Core? 2 Extreme QX9650(3.0GHz,12MB) 1333 N/A

Intel Core? 2 Quad Q9650(3.0 GHz,12MB) 1333 N/A

Intel Core? 2 Quad Q9550(2.83GHz,12MB) 1333 N/A

Intel Core? 2 Quad Q9450(2.66GHz,12MB) 1333 N/A

Intel Core? 2 Quad Q9400(2.66GHz,6MB) 1333 N/A

Intel Core? 2 Quad Q9300(2.50GHz,6MB) 1333 N/A

Intel Core? 2 Quad Q8200(2.33GHz,4MB) 1333 N/A

Intel Core? 2 Duo E8600(3.33GHz,6MB) 1333 N/A

Intel Core? 2 Duo E8500(3.16GHz,6MB) 1333 N/A

Intel Core? 2 Duo E8400(3GHz,6MB) 1333 N/A

Intel Core? 2 Duo E8300(2.83GHz,6MB) 1333 N/A

Intel Core? 2 Duo E8200(2.66GHz,6MB) 1333 N/A

Intel Core? 2 Duo E8190(2.66GHz,6MB) 1333 N/A

Intel Core? 2 Extreme QX6850(3.0GHz,8MB) 1333 N/A

Intel Core? 2 Extreme QX6800(2.93GHz,8MB) 1066 N/A

Intel Core? 2 Extreme QX6700(2.66GHz,8MB) 1066 N/A

Intel Core? 2 Quad Q6700(2.66MHz,8MB) 1066 N/A

Intel Core? 2 Quad Q6600(2.4GHz,8MB) 1066 N/A

Intel Core? 2 Extreme X6800(2.93GHz,4MB) 1066 N/A

Intel Core? 2 Duo E7500(2.93GHz,3M B) 1066 N/A

Intel Core? 2 Duo E7400(2.8GHz,3MB) 1066 N/A

Intel Core? 2 Duo E7300(2.66GHz,3MB) 1066 N/A

Intel Core? 2 Duo E7200(2.53GHz,3MB) 1066 N/A

Intel Core? 2 Duo E6850(3.0GHz,4MB) 1333 N/A

Intel Core? 2 Duo E6750(2.66GHz,4MB) 1333 N/A

Intel Core? 2 Duo E6550(2.33GHz,4MB) 1333 N/A

Intel Core? 2 Duo E6540(2.33GHz,4MB) 1333 N/A

Intel Core? 2 Duo E6700(2.66GHz,4MB) 1066 N/A

Intel Core? 2 Duo E6600(2.4GHz,4MB) 1066 N/A

Intel Core? 2 Duo E6420(2.13GHz,4MB) 1066 N/A

Intel Core? 2 Duo E6400(2.13GHz,2MB) 1066 N/A

Intel Core? 2 Duo E6320(1.86GHz,4MB) 1066 N/A

Intel Core? 2 Duo E6300(1.86GHz,2MB) 1066 N/A

Intel Core? 2 Duo E4700(2.60GHz,2MB) 800 N/A

Intel Core? 2 Duo E4600(2.40GHz,2MB) 800 N/A

Intel Core? 2 Duo E4500(2.2GHz,2MB) 800 N/A

Intel Core? 2 Duo E4400(2.0GHz,2MB) 800 N/A

Intel Core? 2 Duo E4300(1.8GHz,2MB) 800 N/A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5200(2.50GHz,2MB) 800 N/A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220(2.40GHz,1MB) 800 N/A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200(2.2GHz,1MB) 800 N/A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180(2.00GHz,1MB) 800 N/A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160(1.8GHz,1MB) 800 N/A

Intel Pentium Dual-Core E2140(1.6GHz,1MB) 800 N/A

Intel Celeron Dual-Core E1400(2.0GHz,512KB) 800 N/A Intel Celeron Dual-Core E1200(1.60GHz,512KB) 800 N/A Intel Pentium-Extreme Edition 965(3.73GHz,4MB) 1066 N/A Intel Pentium-Extreme Edition 955(3.46GHz,4MB) 1066 N/A Intel Pentium-Extreme Edition 840-XE(3.2GHz,2MB) 800 N/A Intel Pentium D 960(3.6GHz,4MB) 800 F4

Intel Pentium D 950(3.4GHz,4MB) 800 F2

Intel Pentium D 945(3.4GHz,4MB) 800 F4

Intel Pentium D 940(3.2GHz,4MB) 800 F2

Intel Pentium D 935(3.2GHz,4MB) 800 F2

Intel Pentium D 930(3.0GHz,4MB) 800 F2

Intel Pentium D 925(3.0GHz,4MB) 800 F4

Intel Pentium D 920(2.8GHz,4MB) 800 F2

Intel Pentium D 915(2.8GHz,4MB) 800 F4

Intel P4-Extreme Edition 3.73GHz(2MB) 1066 F2

(Run at FSB 800 MHz)

Intel P4-Extreme Edition 3.46GHz(2MB) 1066 F2

(Run at FSB 800 MHz)

Intel P4-Extreme Edition 3.4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D 840(3.2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D 830(3.0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D 820(2.8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D 805(2.66GHz,2MB) 533 F2

Intel Pentium 4 672(3.8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670(3.8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662(3.6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661(3.6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660(3.6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651(3.4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650(3.4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641(3.2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640(3.2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631(3.0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630(3.0GHz,2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71(3.8GHz,1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70J(3.8GHz,1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61(3.6GHz,1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60(J)(3.6GHz,1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51(3.4GHz,1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50(J)(3.4GHz,1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41(3.2GHz,1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40(J)(3.2GHz,1MB) 800 F1

Intel Pentium 4 531(3.0GHz,1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30(J)(3.0GHz,1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24(3.06GHz,1MB) 533 F4

Intel Pentium 4 521(2.8GHz,1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20(J)(2.8GHz,1MB) 800 F2

Intel Pentium 4 519K(3.06GHz,1MB) 533 F2

Intel Pentium 4 516(2.93GHz,1MB) 533 F2

Intel Pentium 4 515(J)(2.93GHz,1MB) 533 F2

Intel Pentium 4 511(2.8GHz,1MB) 533 F1

Intel Pentium 4 510(J)(2.8GHz,1MB) 533 F1

Intel Pentium 4 506(2.66GHz,1MB) 533 F2

Intel Pentium 4 505(J)(2.66GHz,1MB) 533 F2

Intel Celeron 400 Sequence (Conroe-L) 440(2.0GHz,512KB) 800 N/A Intel Celeron 400 Sequence (Conroe-L) 430(1.8GHz,512KB) 800 N/A Intel Celeron 400 Sequence (Conroe-L) 420(1.6GHz,512KB) 800 N/A Intel Celeron D 360(3.46GHz,512KB) 533 F4

Intel Celeron D 356(3.33GHz,512KB) 533 F4

Intel Celeron D 355(3.33GHz,256KB) 533 F2

Intel Celeron D 352(3.2GHz,512KB) 533 F4

Intel Celeron D 351(3.2GHz,256KB) 533 F2

Intel Celeron D 347(3.06GHz,512KB) 533 F4

Intel Celeron D 346(3.06GHz,256KB) 533 F1

Intel Celeron D 345J(3.06GHz,256KB) 533 F2

Intel Celeron D 341(2.93GHz,256KB) 533 F1

Intel Celeron D 340J(2.93GHz,256KB) 533 F2

Intel Celeron D 336(2.8GHz,256KB) 533 F2

Intel Celeron D 335J(2.8GHz,256KB) 533 F2

Intel Celeron D 331(2.66GHz,256KB) 533 F2

Intel Celeron D 330J(2.66GHz,256KB) 533 F2

Intel Celeron D 326(2.53GHz,256KB) 533 F1

Intel Celeron D 325J(2.53GHz,256KB) 533 F1

最新整理技嘉主板bios的升级教程步骤图

技嘉主板b i o s的升级教程步骤图 技嘉主板说我们现在常用的主板设备之一,也是最热门的其中一款主板品牌,有时候技嘉主板也是需要进行b i o s升级,才能使用更强大的功能和提高稳定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技嘉主板b i o s升级的准备事项和方法,供您参考。 了解更多技嘉主板的使用技巧,欢迎点击▼▼▼技嘉主板b i o s升级教程 技嘉主板刷新b i o s方法 技嘉主板更新b i o s方法 技嘉z77主板b i o s设置方法 技嘉主板b i o s升级教程首先当然是查找自己的主板 B I O S的型号和版本了。 下载时版本一定要选对。 不要追求新版,新版的说不定有什么b u g,所以为了稳定还是选择正式版。 下载C P U-Z这款软件,运行后在主板选项卡可以看到自己的主板型号和B I O S版本,图中F8就是B I O S的版本,我已经升级过的,你的可能是F4等等。

技嘉主板b i o s升级步骤图1好了,现在去技嘉网站查 找吧。打开技嘉主页后,在右侧搜索栏输入你的主板型号。 技嘉主板b i o s升级步骤图2然后在列表中找到你的主 板型号,点进去。 技嘉主板b i o s升级步骤图3然后选择支持与下载页面,在档案类别中选择B I O S。 技嘉主板b i o s升级步骤图4然后页面显示出当前主板 的B I O S固件版本。最新的是F9e,最后面用红字标识为测试版,所以我们选择F8。在右侧点击中国开始下载。 技嘉主板b i o s升级步骤图5然后在档案类别找到工具 程序,然后在列表中找到@B I O S这款软件,这是用来升级B I O S的。同样点击中国下载。 技嘉主板b i o s升级步骤图6 技嘉主板b i o s升级步骤图7技嘉主板b i o s升级方法一

技嘉主板bios设置方法教程

技嘉主板bios设置方法教程 技嘉主板bios设置方法教程: 一、进入 bios 设置 电脑刚启动,出现如下图1画面时。 当出现图1画面时,按下delete(或者del)键不放手直到进入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设置,如下图2 上图是award bios设置的主菜单。最顶一行标出了setup程序的类型是award software 。项目前面有三角形箭头的表示该项包含子菜单。主菜单上共有13个项目,分别为∶ standard cmos features(标准cmos功能设定) 设定日期、时间、软硬盘规格及显示器种类。 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功能设定) 对系统的高级特性进行设定。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级芯片组功能设定) 设定主板所用芯片组的相关参数。 integrated peripherals(外部设备设定) 使设定菜单包括所有外围设备的设定。如声卡、modem、usb 键盘是否打开... 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定) 设定cpu、硬盘、显示器等设备的节电功能运行方式。 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pci参数设定)

设定isa的pnp即插即用介面及pci介面的参数,此项仅在您系统支持pnp/pci时才有效。 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频率/电压控制) 设定cpu的倍频,设定是否自动侦测cpu频率等。 load fail-safe defaults(载入最安全的缺省值) 使用此菜单载入工厂默认值作为稳定的系统使用。 load optimized defaults(载入高性能缺省值) 使用此菜单载入最好的性能但有可能影响稳定的默认值。 set supervisor password(设置超级用户密码) 使用此菜单可以设置超级用户的密码。 set user password(设置用户密码) 使用此菜单可以设置用户密码。 save & exit setup(保存后退出) 保存对cmos的修改,然后退出setup程序。 exit without saving(不保存退出) 放弃对cmos的修改,然后退出setup程序。

各主板型号里的字母

各主板型号里的字母代表啥意思。 先从一线大品牌说起吧:华硕(ASUS)枝嘉(GIGABYTE)微星(MSI)华硕与枝嘉和微星主板命名方式比确实复杂一些,华硕主板型号主要分为:ABCD-EF六个区域。如主板 M4A88TD-M,其中A区域代表CPU的插座种类,目前还能大量见到的M2(AMD,AM2)M3(AMD,am2+/am2)M4(AMD,am3)P5(Intel,LGA775) P6(Intel , LGA1366) P7(Intel ,LGA1156)支持最新的Intel LGA1155 Sandy Bridge处理器的6系列主板则被命名为P8。可以发现,该区域数字的递增(2-4,5-8)分别与两家厂商CPU插座更迭的时间顺序一致。故上主板 M4代表支持aM3 插槽的CPU。B区表示主板芯片组 如:I平台P55代表主板用了Intel P55的芯片组 A平台A78 是用了AMD 780G芯片组 A88就是采用的AMD 880G 芯片组 C区表示主板支持的内存规格。字母为C 表示支持DDR2和DDR3两种内存字母为T 表示只支持DDR3内存这为用户辨别规格提供方便,但懂次代表字母意义的并不多。 D区代表是否拥有华硕巅峰设计(stock cook3)有则有字母D,没有则空。 E区表示主板的版型通常说的大阪小板。(M等于Micro atx小板,atx 大板) V表示具有显示输出功能的ATX。(普通板ATX版型此处为空)M4A88TD-M 说明是小板。 F区代表产品的系列,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PRO(Professional),EVO(Evolution),Deluxe,Premium四个中高端系列(定位高于标准版,由低到高)以外,拥有LE,LE2,LX后缀的华硕主板分别为超值版,超值版2和入门超值版(定位低于标准版,由高到低),没有此项后缀的产品自然就是标准版啦。M4A78LT-MLE 后缀LE表示定位比标准版稍低一些。综合上述我们在举个例子看一下:M4A88TD-MA区:M4支持AM3插槽的CPU B区:A88 采用AMD 880G芯片组 C区:T只支持DDR3内存 D区:有D表示含华硕主板巅峰设计E区:M 是MATX版型F区:空,说明是主板是一款标准产品。 下面我们在看一下枝嘉主板的命名方式,枝嘉主板要比华硕主板命名方式简洁的多。从主型号(横线前面的部分)就可以直观了解到产品所使用的芯片组(个别情况除外),而这部分带A的(如P55A),表示主板拥有技嘉333技术(USB3.0/SATA3.0/USB 3倍电力),带M的(如H55M),表示主板采用了MATX板型,带N的(如H55N),则表示这款主板采用了ITX板型。带A的说明含枝嘉333技术,带M的则说明是MATX小版型。除此之外,技嘉主板的多数“奥妙”都隐藏在后缀中(横线之后的部分),什么UD3R,UD4,UD7,S2,S2P……都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讲,技嘉产品型号的后缀部分表示的都是“主板的硬件配置”,且不涉及软件功能。后缀有S 说明这款主板是固态供电而非全固态带L的是特殊版 L和R 都有的话就是“很特殊进阶版”啊其中,U代表2倍铜PCB,D代表全固态电容,S代表半固态电容(固态供电),R代表“进阶版”(通常是添加了RAID功能,也有例外),H代表含有HDMI高清输出接口,USB3代表拥有USB3.0接口,P与L则分别代表加强版与特殊版,至于“加强或特殊了什么”,并非固定(P有时指包含TPM功能,L有时指改双网络芯片为单芯片)。后缀是身份的象征举例来讲,技嘉P55A-UD3就比P55-USB3增加了SATA 6Gbps 接口,UD3R则进一步追加了On/Off Charge功能和Dolby音效认证,并将网络芯片升级为RTL8111E,增加了一颗JMB362 RAID芯片,而UD3P相对于UD3R,增加了TPM功能。了解了命名标准就知P55A-UD3R道它“有多升级”了至于后缀中的数字,多数情况下都可以

技嘉主板命名规则

在CHH置顶一个技嘉板卡命名规则详解,以供大家选择技嘉产品的时候明白自己需要哪款。 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道理千古不变,拥有更多技术的板卡价格自然也更高。如果用不上也没有太大意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根本。 技嘉目前市售主板型号如下: 主板部分: 技嘉主板均以GA字母开头,分成Intel和AMD两部分芯片组系列。 Intel部分: 1、GA后面直接跟上芯片组型号(注①)。 例:GA-X58 GA-P55... 2、芯片组之前有带一个E字母的,表示主板带有技嘉加强动态节能技术,也就是处理器供电相数可随负荷调整。X58、P55、H55、H57系列,全部带有第二代动态节能技术,不在编号上标明。 例:GA-EP43 3、芯片组后字母T,为使用DDR3内存型号主板,针对芯片组原来具有DDR2型号的升级。芯片组只支持DDR3的,X58、P55、H55、H57系列不标明。 例:GA-EP43T 4、芯片组后字母M,为Mirco-ATX板型。 例:GA-H55M、GA-G41M 5、芯片组后字母A,支持技嘉的“333”技术。即拥有USB3.0、SATA3、三倍USB 接口供电技术。三倍USB接口供电,可以让一个USB接口就支持USB硬盘、光驱或其他需要大电流的USB设备,也可以支持技嘉的On/Off Charge,在电脑关机的情况下依旧提供足够的电流为手机或ipad等外设正常充电。 例:GA-X58A、GA-P55A AMD部分: 1、GA后面表示芯片组型号。MA,表示AMD芯片组,单独一个M,表示Nvidia 芯片组。870/880/890/790等芯片组会省略MA。

例:GA-MA770(AMD 770)、GA-M68(Nvidia 6800)、GA-890X(AMD 890X)、GA-890FX(AMD 890FX)、GA-880G(AMD 880G) 2、芯片组后带T,同Intel部分,为使用DDR3内存型号,针对原来芯片组有DDR2的升级。只支持DDR3的870/880/890不标明。 例:GA-770T 3、芯片组后带字母P,表示拥有板载显存。 例:GA-890GPA-UD3H 4、芯片组后带字母M,表示Micro-ATX板型。 例:GA-785GMT 5、第二部分最后带字母A,表示支持技嘉“333”技术,不论SATA3是否原生,带A的就是3项都支持。USB3.0、SATA3、三倍USB供电。 第三部分: 经过一个“-”号后,查看第三部分。 1、首字母为U,表示此款为2倍铜PCB型号,即技嘉的超耐久技术。 例:GA-P55A-UD3R 2、第三部分带字母D,表示此款为全固态电容。带字母S,表示部分使用固态电容。 例:GA-MA770T-UD3P(全固态电容)、GA-MA770T-US3(非全固态电容) 3、第三部分首字母带E,表示支持轻松省节能技术(供电部分普通,不强化) 例:GA-G41T-ES2L 4、第三部分数字。一般2-6,表示技嘉的自带6项技术,拥有几项。7为原来的Extreme系列,为高端产品,目前只有X58A-UD7、890FXA-UD7、P55A-UD7三款,9目前只给了X58A-UD9。 例:GA-H55M-D2H 5、第三部分为USB3,表示拥有USB3.0和三倍USB供电技术,但不包含SATA3。此类主板一般均为2倍铜,全固态。或者可以理解为 UD+USB3,省略了UD。

技嘉主板怎么进bios设置

技嘉主板怎么进bios设置 技嘉主板进bios设置方法: 一般电脑主板都设置了电脑开机后一直按着del键即可进入bios。系统开机启动bios,即微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是集成在主板上的一个rom芯片,其中保存有微机系统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信息设置、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在主板上可以看到bios rom芯片。一块主板性能优越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板上的bios 管理功能是否先进。 在安装操作系统前,还需要对bios进行相关的设置,以便系统安装工作顺序进行。bios是一组固化到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中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加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等。计算机开机后会进行加电自检,此时根据系统提示按delete键即可进入bios 程序设置界面。 不同类型的主板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方法会有所不同,具体进入方法请注意开机后的屏幕提示。 bios设置程序的基本功能如下: standard cmos features(标准cmos功能设置):使用此选项可对基本的系统配置进行设定,如时间、日期、ide设备和软驱参数等。

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特征设置):使用此选项可对系统的高级特性进行设定。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级芯片组特征设置):通过此菜单可以对主板芯片组进行设置。 integrated peripherals(外部设备设定):对所有外围设备的设定。如声卡、modem和usb键盘是否打开等。 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定):对cpu、硬盘和显示器等设备的节电功能运行方式进行设置。 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pci参数设定):设定isa 的pnp即插即用界面及pci界面的参数,此项功能仅在系统支持pnp/pci时才有效。 pc health status(计算机健康状态):主要是显示系统自动检测的电压、温度及风扇转速等相关参数,而且还能设定超负荷时发出警报和自动关机,以防止故障发生等。 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频率/电压控制):设定cpu的倍频,设定是否自动侦测cpu频率等。 load fail-safe defaults(载入最安全的默认值):使用此选项可载入工厂默认值作为稳定的系统使用。 load optimized defaults(载入高性能默认值):使用此选项可载入最好的性能但有可能影响稳定的默认值。 set supervisor password(设置超级用户密码):使用此选项可以设置超级用户的密码。 set user password(设置用户密码):使用此选项可以设置用户密码。

各种主板跳线说明

各种主板跳线说明 作者:遐想网络文章来源:遐想网络点击数:39243 更新时间:2006-1-5 【前置USB与音频的说明】 机箱前置USB/音频线如何与主板进行连接,对于一些新手有一定难度,要知道一旦接线出错,轻则无法使用USB和音频设备,重则烧毁USB设备或主板。 §机箱前置USB接线的定义 首先还是了解一下机箱上前置USB各个接线的定义。通常情况下,红线:电源正极(接线上的标识为:+5V或VCC)、白线:负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绿线:正电压数据线(标识为:Data+或USB Port +)、黑线:接地(标识为:GROUND或GND)。某些机箱厂商基于其本身的工艺设计要求,信号线的颜色会与上面介绍的不尽相同,而且考虑到与主板接线的方便性、准确性、通用性,有的机箱厂商将USB线做到一个模块上(诸如银河5GNO1、5GNO2、B01机箱,Lite-OnG525E机箱,嘉田5208机箱等),有的机箱厂商考虑到USB线与主板连接时的通用性,则将信号线进行分散并对每一根信号线作以标识(诸如爱特立机箱、富士康机箱、永阳YY5601机箱等),这样为了适应很多类型的USB接口(以下介绍)。但无论机箱的USB线如何定义,只要明白主板上前置USB接口的每一根针是如何定义的,就不会将USB 线接错! §主板USB针脚的定义 下面再来看一下主板上的USB针脚定义,虽然目前各品牌主板上扩展的USB针脚定义各不相同,但不外乎以下几大类型与接线方法: 第一类:8针型 该类型的针脚是1999年以前生产的主板所用,不过目前少数P4级(低档)主板也有采用这种类型的针脚。通常接线方法:将红线插入USB针脚1与针脚2,余下接线按Data-、Data +、GROUND顺序分别插入余下USB针脚(见图一),第二种接线方式是与第一组接线正好相反(见图二)。

最新整理技嘉g41主板bios设置

技嘉g41主板b i o s设置 技嘉g41主板b i o s设置,相信很多技嘉用户都差不多会设置了,那么下面我不仅讲解设置,我也来为你们讲解一下关于g4的主板特色吧,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看过来哦! 技嘉g41主板b i o s设置: 技嘉G A-G41M T主板主要特色如下: 中央处理器(C P U)支持L G A775插槽处理器:I n t e l C o r e2E x t r e m e处理器/I n t e l C o r e2Q u a d处理器 /I n t e l C o r e2D u o处理器/I n t e l P e n t i u m处理器 /I n t e l C e l e r o n处理器 系统前端总线(F S B)支持1333/1066/800M H z 芯片组北桥:I n t e l G41高速芯片组 南桥:I n t e l I C H7 内存 2个 1.5V D D R3 D I M M插槽,最高支持到4 G B (注一) 支持双通道内存技术 支持D D R31066/800M H z 显示功能内建于北桥芯片: -1个D-S u b插座

音频内建R e a l t e k A L C888B芯片 支持H i g h D e f i n i t i o n A u d i o 支持2/4/5.1/7.1声道 (注二) 支持S/P D I F输入/输出 支持C D音频输入 网络内建1个R e a l t e k R T L8111D/E芯片 (10/100/1000M b i t) 扩展槽 1个P C I E x p r e s s x16插槽,支持x16运行规格 1个P C I E x p r e s s x1插槽 2个P C I插槽 技嘉g41主板b i o s设置: 技嘉G A-G41M T主板U盘启动,具体操作如下: 把制作好土豆P E的U盘插入电脑,电源开启后,B I O S 在进行P O S T时(第一画面),按下键便可进入B I O S设置程序主画面 H a r d D i s k B o o t P r i o r i t y(选择开机硬盘) 此选项提供您选择要从哪一组硬盘设备载入操作系统。 Q u i c k B o o t(快速开机功能)

教你如何识别主板

华硕Part1:小细致说的就是我了 让我们先从华硕说起吧。与技嘉微星相比,华硕主板的命名方式确实复杂了一些,当然,称之为细致也没什么问题。以其现行的命名标准为例,主板型号共分为ABCD-EF六个区域,其中: A区代表CPU插座种类。除去已入土很久的产品,我们目前仍可以大量见到的有M2(AMD AM2),M3(AMD AM2+/AM2),M4(AMD AM3),P5(Intel LGA775),P6(Intel LGA1366)和P7(Intel LGA1156),支持最新的Intel LGA1155 Sandy Bridge处理器的6系列主板则被命名为P8。可以发现,该区域数字的递增(2-4,5-8)分别与两家厂商CPU插座更迭的时间顺序一致,如此以往,数年之后,我们或许就能见到华硕P10,P11开头的“两位数”产品啦。 现在已经P8啦……

A88就代表AMD 880G芯片组了 B区代表主板芯片组的最终名称(商品名)。这个区域就要简单很多,比如“P55”就代表主板使用了P55芯片组,但因为AMD芯片组名称较长,华硕采用了“简称”的方式来表示相关产品,比如“A78”表示该主板采用了AMD 780G芯片组,以此类推。

就是上图那个主板~内存插槽是DDR3 所以C区是T噢

这款C区为“C”的就支持双内存看型号知规格是不是很方便呢? C区代表主板支持的内存规格。就目前在售的华硕主流产品型号来看,此区域为“C”的,表示支持DDR2+DDR3两种内存,为“T”的表示支持DDR3内存(AMD及Intel LGA775平台产品),这为用户辨识主板规格提供了方便,但可惜懂得此位置字母意义的消费者并不算多。 产品:华硕M4A88TD-M主板 华硕Part2:你会发现其实我很好懂 ●华硕Part2:你会发现其实我很好懂 此外,D区代表是否拥有(若拥有则含有D这个字母,若没有则空缺)华硕巅峰设计(Stackcool3);E区代表主板板型(M=Micro ATX,V=具有显示输出功能的ATX,普通ATX板型此项空缺);F区则代表产品所属系列,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PRO(Professional),EVO(Evolution),Deluxe,Premium四个中高端系列(定位高于标准版,由低到高)以外,拥有LE,LE2,LX后缀的华硕主板分别为超值版,超值版2和入门超值版(定位低于标准版,由高到低),没有此项后缀的产品自然就是标准版啦。

主板型号

1. 主流P4X系列 “A”意为使用的是INTEL925的芯片组。 “K”意为使用的是INTELP35的芯片组。 “V”意为使用的是VIA系列的芯片组。 “Extreme”终极版本。国外的LANPARTY经常见到此类主板。 “SE” Second Edition简化版本?国内主要流通版本。 “PRO”高级版,比SE规格高些。 “DELUXE”豪华版 “WIFI-AP”主板带WIFI AP功能 后缀V:意为集成显卡的主板附带了显卡接口(这种主板都集成了显卡) “WS’ Work station?服务站版本 “mx – microatx”小板(一般都集成显卡) “EPU”带EPU节能芯片主板 比如:P5K SE P35芯片的简化版本。 2,P3X系列 “L”意为使用的是945系列的芯片组 “N”则表示为采用的芯片组为NVDIA的. “Q”意为使用的是P4X/G4X系列的芯片组。

“U”意为使用的是扬智系列的芯片组 “E”意为使用的是G35/X48系列的芯片组 ASUS P5K SE 驱动之家已经打出了最新X58芯片的命名。 由于更换了接口华硕的主板命名上也升级为”P6”好像真的进入了“奔腾6”时代。AMD篇 “M”意为使用的是940接口 “2”意为支持双核CPU “3”意为支持三核CPU “A”意为使用的是AMD芯片 “N”意为使用的是NV芯片 “78”意为分别代表AMD780G芯片和MCP78芯片 “72”意为使用MCP72芯片 “68”意为使用MCP68芯片 “T”意为使用AMD790GX/X “HDMI”意为使用了HDMI高清接口 AM2 “S”意为使用的是SIS的芯片组。比如M2S-X “V”意为使用的是VIA系列的芯片组。比如M2V

技嘉主板bios设置教程

技嘉主板bios设置图解教程(一) BIOS设置 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被固化在计算机CMOS RAM芯片中的一组程序,为计算机提供最初的、最直接的硬件控制。BIOS主要有两类∶AWARD BIOS 和AMI BIOS。正确设置BIOS可大大提高系统性能。 第一部分、AWARD BIOS设置 一、进入BIOS 设置 电脑刚启动,按下Delete(或者Del)键不放手直到进入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设置,AWARD BIOS设置的主菜单。最顶一行标出了Setup程序的类型是Award Software 。项目前面有三角形箭头的表示该项包含子菜单。主菜单上共有13个项目,分别为∶ Standard CMOS Features(标准CMOS功能设定) 设定日期、时间、软硬盘规格及显示器种类。 Advanced BIOS Features(高级BIOS功能设定) 对系统的高级特性进行设定。 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级芯片组功能设定) 设定主板所用芯片组的相关参数。 Integrated Peripherals(外部设备设定) 使设定菜单包括所有外围设备的设定。如声卡、Modem、USB键盘是否打开... Power Management Setup(电源管理设定) 设定CPU、硬盘、显示器等设备的节电功能运行方式。 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PCI参数设定) 设定ISA的PnP即插即用介面及PCI介面的参数,此项仅在您系统支持PnP/PCI 时才有效。 Frequency/Voltage Control(频率/电压控制) 设定CPU的倍频,设定是否自动侦测CPU频率等。 Load Fail-Safe Defaults(载入最安全的缺省值) 使用此菜单载入工厂默认值作为稳定的系统使用。 Load Optimized Defaults(载入高性能缺省值) 使用此菜单载入最好的性能但有可能影响稳定的默认值。 Set Supervisor Password(设置超级用户密码) 使用此菜单可以设置超级用户的密码。 Set User Password(设置用户密码) 使用此菜单可以设置用户密码。 Save & Exit Setup(保存后退出) 保存对CMOS的修改,然后退出Setup程序。 Exit Without Saving(不保存退出) 放弃对CMOS的修改,然后退出Setup程序。 二、AWARD BIOS设置的操作方法 按方向键“↑、↓、←、→”移动到需要操作的项目上 按“Enter”键选定此选项 按“Esc”键从子菜单回到上一级菜单或者跳到退出菜单 按“+”或“PU”键增加数值或改变选择项 按“-”或“PD”键减少数值或改变选择项

GIGABYTE(技嘉)主板与cpu配置

Intel Socket 479/437 加入比较表 GA-GC220 (rev. 1.0) Intel? 945GC + ICH7 芯片组 1.支持Intel Celeron 220 处理器 2.内建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950 (Intel GMA 950) 3.支持高速10/100 网络接口 4.内建高质量音效芯片 5.内建SATA 3Gb/s界面 6.多用途小尺寸便利设计 ...更多 加入比较表 GA-GC330UD (rev. 1.0) Intel? 945GC+ ICH7 芯片组 1.独家2盎司纯铜电路板内层设计的「技嘉第三代超耐久技术」,有效提升超频的效能表现与系统 稳定度 2.支持Intel Atom 330 45奈米双核心处理器 3.内建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950 (Intel GMA 950) 4.全固态电容设计 5.支持高速10/100 网络接口 6.内建高质量音效芯片 7.内建SATA 3Gb/s界面 8.多用途小尺寸便利设计 ...更多

加入比较表 GA-GC230D (rev. 1.0) Intel? 945GC+ ICH7 芯片组 1.支持Intel Atom 230 45奈米处理器 2.内建Intel 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 950 (Intel GMA 950) 3.全固态电容设计 4.支持高速10/100 网络接口 5.内建高质量音效芯片 6.内建SATA 3Gb/s界面 7.多用途小尺寸便利设计 ...更多 Intel BGA 559 加入比较表 GA-D510UD (rev. 1.0) Intel? Atom D510+ NM 10 1.独家2盎司纯铜电路板内层设计的「技嘉第三代超耐久技术」,有效提升超频的效能表现与系统 稳定度 2.支持Intel Atom D510 45奈米双核心处理器 3.内建Intel绘图芯片支持DX9 4.内建高质量音效芯片 5.支持高速千兆网络接口 6.DualBIOS独家技术提供系统设定多重保护 7.内建4组SATA 3Gb/s接口并支持磁盘阵列功能 8.全固态电容设计 9.支持微软Windows 7操作系统提供优化的运作体验

主板型号大全

今天给大家来讲讲主板吧 1. 主流P4X系列 “A”意为使用的是INTEL925的芯片组。 “K”意为使用的是INTELP35的芯片组。 “V”意为使用的是VIA系列的芯片组。 “Extreme”终极版本。国外的LANPARTY经常见到此类主板。 “SE” Second Edition简化版本?国内主要流通版本。 “PRO”高级版,比SE规格高些。 “DELUXE”豪华版 “WIFI-AP”主板带WIFI AP功能 后缀V:意为集成显卡的主板附带了显卡接口(这种主板都集成了显卡) “WS’ Work station?服务站版本 “mx – microatx”小板(一般都集成显卡) “EPU”带EPU节能芯片主板 比如:P5K SE P35芯片的简化版本。 2,P3X系列 “L”意为使用的是945系列的芯片组 “N”则表示为采用的芯片组为NVDIA的. “Q”意为使用的是P4X/G4X系列的芯片组。 “U”意为使用的是扬智系列的芯片组 “E”意为使用的是G35/X48系列的芯片组 ASUS P5K SE 驱动之家已经打出了最新X58芯片的命名。 由于更换了接口华硕的主板命名上也升级为”P6”好像真的进入了“奔腾6”时代。AMD篇 “M”意为使用的是940接口 “2”意为支持双核CPU “3”意为支持三核CPU “A”意为使用的是AMD芯片 “N”意为使用的是NV芯片 “78”意为分别代表AMD780G芯片和MCP78芯片 “72”意为使用MCP72芯片 “68”意为使用MCP68芯片 “T”意为使用AMD790GX/X “HDMI”意为使用了HDMI高清接口 AM2 “S”意为使用的是SIS的芯片组。比如M2S-X “V”意为使用的是VIA系列的芯片组。比如M2V 其他型号均分析过。华硕不愧为主板业的老大,产品型号丰富,命名规则也十分复杂。 只是Geforce6100/nforce430芯片多达八款。 普通消费者区分他们之间的规格差别是十分困难的,再加上价格定位不清晰。大家在选购产品的时候很容易上当受骗。

技嘉主板修改BIOS图解

0使用AwardTool添加SLIC2.1,SLP制作3激活BIOS。(增加Award和AMI 自助修改工具下载地址) 管理提醒:本帖被都市小星星执行加亮操作(2010-05-10) 现在win7的激活方式以硬刷BIOS最可靠。 所以在这介绍下使用BIOS之家汉化的AwardTool1.29自动修改程序添加OEM激活信息。 1、打开AwardTool,在“原始BIOS”项选择你要修改的BIOS文件,可以在主板厂商的网站下载最新BIOS。 载入BIOS以后,工具会自动检测主板厂商,并选择修改方式。

2、选择SLIC文件,SLP文件。校验用OEM证书(软件自带常用OEM文件、证书)

3、高级选项。这项基本不要改动。只是华硕BIOS设置解锁。还有就是修改后的BIOS文件在开机时没有了能源之星标志。如果非常在意的话,那么可以在不同的修改设置里,选择:强制调整方法——EPA位于尾部。 4、执行。修改完成后日志里会有某些校验无效的的提示。这个不用管它,即使厂家原BIOS也是这样。如图

原始BIOS

5、当然是刷了~ 6、AMI自动工具使用可参考本教程。 在这提醒大家,硬刷BIOS有风险,刷新需谨慎,请事先做好备份工作并有心理准备。本文章仅供参考,本人不承担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 Award 自助修改工具AwardTool 1.51 汉化版(2011.03.06) 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13562765.html,/read.php?tid=180607

AMI 自助修改工具AMITool 1.62 汉化版(2011.06.17) 下载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13562765.html,/read-htm-tid-194378.html [ 此帖被dslgk在2011-06-21 22:53重新编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无痕币:+20(勇者无敌) 感谢分享

技嘉主板型号规则识别

技嘉主板型号规则识别 技嘉主板的命名方式相对要简洁很多,从主型号(横线前面的部分)就可以直观了解到产品所使用的芯片组(个别情况除外),而这部分带A的(如P55A),表示主板拥有技嘉333技术(USB3.0/SATA3.0/USB 3倍电力),带M的(如H55M),表示主板采用了MATX板型,带N 的(如H55N),则表示这款主板采用了ITX板型。 带A的说明包含技嘉333技术

带M的是MATX小板 除此之外,技嘉主板的多数“奥妙”都隐藏在后缀中(横线之后的部分),什么UD3R,UD4,UD7,S2,S2P……都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讲,技嘉产品型号的后缀部分表示的都是“主板的硬件配置”,且不涉及软件功能 后缀有S 说明这款主板是固态供电而非全固态

带L的是特殊版 L和R都有的话就是“特殊进阶版其中,U代表2倍铜PCB,D代表全固态电容,S代表半固态电容(固态供电),R代表“进阶版”(通常是添加了RAID功能,也有例外),H代表含有HDMI高清输出接口,USB3代表拥有USB3.0接口,P与L则分别代表加强版与特殊版,至于“加强或特殊了什么”,并非固定(P有时指包含TPM功能,L有时指改双网络芯片为单芯片)。 技嘉Part2:后缀是身份的象征 举例来讲,技嘉P55A-UD3就比P55-USB3增加了SATA 6Gbps接口,UD3R则进一步追加了On/Off Charge功能和Dolby音效认证,并将网络芯片升级为RTL8111E,增加了一颗JMB362 RAID芯片,而UD3P相对于UD3R,增加了TPM功能。 技嘉招牌技术之一 333

各种升级并热卖的P55A-UD3R 了解了命名标准就知道它“有多升级”了 P67系列产品中的“4号机

电脑各类品牌主板分类及型号

●华硕Part1:小细致说的就是我了 让我们先从华硕说起吧。与技嘉微星相比,华硕主板的命名方式确实复杂了一些,当然,称之为细致也没什么问题。以其现行的命名标准为例,主板型号共分为ABCD-EF六个区域,其中: A区代表CPU插座种类。除去已入土很久的产品,我们目前仍可以大量见到的有M2(AMD AM2),M3(AMD AM2+/AM2),M4(AMD AM3),P5(Intel LGA775),P6(Intel LGA1366)和P7(Intel LGA1156),支持最新的Intel LGA1155 Sandy Bridge处理器的6系列主板则被命名为P8。可以发现,该区域数字的递增(2-4,5-8)分别与两家厂商CPU插座更迭的时间顺序一致,如此以往,数年之后,我们或许就能见到华硕P10,P11开头的“两位数”产品啦。 现在已经P8啦……

A88就代表AMD 880G芯片组了 B区代表主板芯片组的最终名称(商品名)。这个区域就要简单很多,比如“P55”就代表主板使用了P55芯片组,但因为AMD芯片组名称较长,华硕采用了“简称”的方式来表示相关产品,比如“A78”表示该主板采用了AMD 780G芯片组,以此类推。 就是上图那个主板~内存插槽是DDR3 所以C区是T噢

这款C区为“C”的就支持双内存看型号知规格是不是很方便呢? C区代表主板支持的内存规格。就目前在售的华硕主流产品型号来看,此区域为“C”的,表示支持DDR2+DDR3两种内存,为“T”的表示支持DDR3内存(AMD及Intel LGA775平台产品),这为用户辨识主板规格提供了方便,但可惜懂得此位置字母意义的消费者并不算多。 产品:华硕M4A88TD-M主板 华硕Part2:你会发现其实我很好懂 ●华硕Part2:你会发现其实我很好懂 此外,D区代表是否拥有(若拥有则含有D这个字母,若没有则空缺)华硕巅峰设计(Stackcool3);E区代表主板板型(M=Micro ATX,V=具有显示输出功能的ATX,普通ATX板型此项空缺);F区则代表产品所属系列,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PRO(Professional),EVO(Evolution),Deluxe,Premium四个中高端系列(定位高于标准版,由低到高)以外,拥有LE,LE2,LX后缀的华硕主板分别为超值版,超值版2和入门超值版(定位低于标准版,由高到低),没有此项后缀的产品自然就是标准版啦。

技嘉主板型号命名规则

技嘉主板型号命名规则 技嘉主板型号由三段组成:GA+主板芯片组+产品定位用后缀,也就是GA-A B-C D E F(G)。 第一段——为技嘉品牌的简写:GA 第二段——这里以A B表示,A组编号表示主板使用的芯片组,厂商不同,规则也不同:INTEL——芯片组直接以芯片组命名 AMD ——芯片组以“MA+芯片组名” NVIDIA —芯片组以“M+芯片组名”。 其中以INTEL芯片组名前往往有个编号为“E”,如GA-EP45-UD3,这个"E"代表D.E.S动态节能引擎(Dynamic Energy Saver)。到了P55时代,大部分的主板都带这个功能,所以也就从命名中省去了。 B组编号在芯片组后面,表示主板的具体特征: A——表示"333"功能(就是主板支持USB 3.0和3倍USB供电,还有就是SATA III); C——表示既支持DDR2内存,又支持DDR3内存; F——表示四个内存插槽(多见于INTEL集成主板上,普通的只有两个内存插槽); M——表示主板为Micro-ATX; P——表示板载DDR3显存;(主要是AMD的780、785、790、890集成芯片组) T——表示只支持DDR3内存; N——表示主板为Mini-ITX板型;(好像目前只有GA-H55N-USB3这一款) 第三段——分为C D E F四个部分,表示主板的定位和功能: ①其中的C组里面有两项: E——动态节能引擎; U——第三代超耐久技术;(就是PCB主板采用了2盎司纯铜,部分采用固态电容等) ②其中D组里面为: D——全固态日系电容;Extreme——极限至尊超频; ③其中的E组里面分别为: S2——安全(Safe),智能(Smart); S3——安全(Safe),智能(Smart),超频(Speed); S4——安全(Safe),智能(Smart),超频(Speed),热管散热(Silent-Pipe); S5——安全(Safe),智能(Smart),超频(Speed),热管散热(Silent-Pipe), 双卡交火(ATI CrossFireX); Q6——四核CPU支持(Quad Core Optimized), 四个BIOS(Quad BIOS),

主板前置音频连接座和针脚定义

①、主板前置音频连接座和针脚定义,如下图: 在连接前置音频之前,主板的前置音频连接座的5和6,9和10针上面有跳线帽短接,连接前置音频线时需要取下。如果取下后不连接前置音频线,后置就没有音频信号输出。 ②、前置音频面板的插座

一般情况下,符合AC97标准的前置音频连接线至少有7根: 1 AUD_MIC_IN 前置麦克输入。 2 AUD_GND 模拟音频电路的地线。 3 AUD_MIC_BIAS 麦克偏置。 5 AUD_FPOUT_R 输出音频信号至前置右声道。 6 AUD_RET_R 音频信号从前置右声道返回。

9 AUD_FPOUT_L 输出音频信号至前置左声道。 10 AUD_RET_L 音频信号从前置左声道返回。 还有把5/6和9/10各自合并为一根线,同时5/6和9/10又通过导线连接,共5线7个插针的。也可以认为符合AC97标准。因为5/9是输出到前置耳机,6/10是通过耳机插座的常闭开关返回再连接到后置音频输出插座。当没有插前置耳机时,音频信号经耳机插座返回到后置音频输出,后置音箱输出声音。插前置耳机后,插座的常闭开关断开,音频信号不能返回到后置音频输出,后置音箱无声音输出。标准的7线连接是前后置音箱不能同时使用。如果是5线7针的,由于5/6和9/10通过导线短接,音频信号不再经耳机插座开关返回,所以前后置音箱可同时使用。 ③、前置音频的连接 AC’97标准中规定了前置音频接线规则,并给出示意图:

下面是实际接线图例: 2、HD Audio的前置音频接口定义和连接 ①、主板前置音频连接座和针脚定义,如下图:

HD Audio为了在连接针座方面与AC’97兼容,仍然采用2X5的插针座。与AC’97不同的是取消了5/6,9/10的跳线帽,另外针脚定义和名称也不相同。下面是HD Audio与AC’97的针脚定义对比: 从上面的对比表可以看出,10个针脚里第1、2、3、5、9虽然名字有所变化,其功能没有改变。仍然是用于音频输入/输出的。AC97规定1、3针是麦克输入,HD规定是模拟音频

电脑接口图解(技嘉主板实例)

主板内存插槽、扩展插槽及磁盘接口: DDR2内存插槽 DDR3内存插槽 内存规范也在不断升级,从早期的SDRAM到DDR SDRAM,发展到现在的DDR2与DDR3,每次升级接口都会有所改变,当然这种改变在外型上不容易发现,如上图第一副为DDR2,第二幅为DDR3,在外观上的区别主要是防呆接口的位置,很明显,DDR2与DDR3是不能兼容的,因为根本就插不下。内存槽有不同的颜色区分,如果要组建双通道,您必须使用同样颜色的内存插槽。

目前,DDR3正在逐渐替代DDR2的主流地位,在这新旧接替的时候,有一些主板厂商也推出了Combo主板,兼有DDR2和DDR3插槽。 主板的扩展接口,上图中蓝色的为PCI-E X16接口,目前主流的显卡都使用该接口。白色长槽为传统的PCI接口,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接口了,拥有10多年的历史,接如电视卡之类的各种各样的设备。最短的接口为PCI-E X1接口,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基于该接口的设备还不多,常见的有外置声卡。

有些主板还会提供迷你PCI-E接口,用于接无线网卡等设备 SATA2与IDE接口

横向设计的IDE接口,只是为了方便理线和插拔 SATA与IDE是存储器接口,也就是传统的硬盘与光驱的接口。现在主流的Intel主板都不提供原生的IDE接口支持,但主板厂商为照顾老用户,通过第三方芯片提供支持。新装机的用户不必考虑IDE设备了,硬盘与光驱都有SATA版本,能提供更高的性能。 SATA3接口 SATA已经成为主流的接口,取代了传统的IDE,目前主流的规范还是SATA 3.0Gb/s,但已有很多高端主板开始提供最新的SATA3接口,速度达到6.0Gb/s。如上图,SATA3接口用白色与SATA2接口区分。 主板其他内部接口介绍:

电脑主板型号命名规则

●华硕Part1 让我们先从华硕说起吧。与技嘉微星相比,华硕主板的命名方式确实复杂了一些,当然,称之为细致也没什么问题。以其现行的命名标准为例,主板型号共分为ABCD-EF六个区域,其中: A区代表CPU插座种类。除去已入土很久的产品,我们目前仍可以大量见到的有M2(AMD AM2),M3(AMD AM2+/AM2),M4(AMD AM3),P5(Intel LGA775),P6(Intel LGA1366)和P7(Intel LGA1156),支持最新的Intel LGA1155 Sandy Bridge处理器的6系列主板则被命名为P8。可以发现,该区域数字的递增(2-4,5-8)分别与两家厂商CPU插座更迭的时间顺序一致,如此以往,数年之后,我们或许就能见到华硕P10,P11开头的“两位数”产品啦。 现在已经P8啦……

A88就代表AMD 880G芯片组了 B区代表主板芯片组的最终名称(商品名)。这个区域就要简单很多,比如“P55”就代表主板使用了P55芯片组,但因为AMD芯片组名称较长,华硕采用了“简称”的方式来表示相关产品,比如“A78”表示该主板采用了AMD 780G 芯片组,以此类推。

就是上图那个主板~内存插槽是DDR3所以C区是T噢 这款C区为“C”的就支持双内存看型号知规格是不是很方便呢? C区代表主板支持的内存规格。就目前在售的华硕主流产品型号来看,此区域为“C”的,表示支持DDR2+DDR3两种内存,为“T”的表示支持DDR3内存(AMD

及Intel LGA775平台产品),这为用户辨识主板规格提供了方便,但可惜懂得此位置字母意义的消费者并不算多。 产品:M4A88TD-M华硕主板 华硕Part2 ●华硕Part2 此外,D区代表是否拥有(若拥有则含有D这个字母,若没有则空缺)华硕巅峰设计(Stackcool3);E区代表主板板型(M=Micro ATX,V=具有显示输出功能的ATX,普通ATX板型此项空缺);F区则代表产品所属系列,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PRO(Professional),EVO(Evolution),Deluxe,Premium四个中高端系列(定位高于标准版,由低到高)以外,拥有LE,LE2,LX后缀的华硕主板分别为超值版,超值版2和入门超值版(定位低于标准版,由高到低),没有此项后缀的产品自然就是标准版啦。 有“D”所以含有华硕巅峰设计有“M”所以是小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