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简答题试题精选

新闻摄影简答题试题精选
新闻摄影简答题试题精选

新闻摄影简答题试题精选

精选(一)

一、什么是“针孔成像”原理?

答案:

“针孔成像”的原理,又称“暗室成像”,是指光进行直线传播,当光经过景物,再经过一个小孔进入暗室时,通过反射,暗室的墙上会形成一个上下颠倒的景物影像。最早分析“针孔成像”原理的是诸子百家之一的墨家学派。

二、什么是“视觉暂留”原理?

答案:

当快速挥动一支燃烧的火把时,火光的轨迹可以变成一条连续的火光带。后来人们了解到,这是因为当人眼在观察物体时,物体的形象会在视网膜上停留短暂的瞬间。这一发现被称为“视觉暂留”原理。

三、简述可预知新闻的拍摄要求。

答案:

1.拍摄可预知新闻,要求尽量拍出新意。

2.要求尽量选择新颖的角度,抓取那些出乎意料的突发情节、细节,在平常的过程中展现不平常的内容。

3.要求善于观察和思考,用发散思维去看待身边每一件事。

精选(二)

一、什么是曝光?

答案:

曝光是指光学镜头吸收景物发出的光线,使它通过镜头光孔汇聚投影在感光材料上或投射在光导材料上,并记录在胶片或录像磁带上,从而获得可视的影像。正确的曝光从理论上讲,就是一般把被摄影物体的明暗光亮比,能正好纳入到胶片的快读之内的曝光。

二、简述摄影记者的选用标准。

答案:

1.重视综合素质。

2.摄影实践考试。

3.继续观察培训。

三、突发性事件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突发性事件,可被广义地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之外。第二层含义是事件难以应付,必须采用非常规方法来处理。所以突发新闻就是指事件发生不在预期之中,无法事先预料进行计划报道题材。

精选(三)

一、电影新闻摄影的定义是什么?

答案:

电视新闻摄影是在新闻事件的现场,有目的、有选择地拍摄反映事态与人物活动

的画面,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关键环节。新闻摄影要求严格遵循真实性原则,用真实的画面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与人的精神面貌。它所拍摄的人物、事件、环境都必须绝对真实,不允许摆布和补拍已经过去的场面,更不允许虚构没有发生的事。

二、深度报道区别于其它体裁的显著特征有哪些?

答案:

1.“深”首先指的是新闻传达的思想深,站在相当的高度看问题;其次是对新闻事件的挖掘深,透过纷杂繁复的现象,多方面、多角度地透视问题的本质。

2.表现手段多元化、新闻事件故事化、清洁化也是区别的特征之一。

三、“三角形机位”的设置原理是什么?

答案:

各摄像机保持在轴线的同一侧拍摄事件现场,各负其责,互有分工,又互相辅助,保留一定的灵活调动的空间。如果事件发生的空间区域较大,那么就要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将其划分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分别进行机位设置。

新闻摄影考试复习资料

考试重点复习题 1符号学的四对基本概念和关系是什么? 符号学的四对基本概念和关系是:语言与言语、能指与所指、组合与系统(组合与聚合)、内涵与外延。 2.新闻摄影的内涵是怎样的? 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用摄影机拍摄新闻纪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电视新闻这三大类用影像报道新闻的手段。 狭义的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照相机为拍摄工具,以摄影采访为主要手段,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体上刊载的新闻报道活动。 3.简术社会主义新闻的道德原则和内容是什么? 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原则。 内容包括: 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包括; 1.为人民做奉献 2.充分准确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呼声; 3.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刻完整地反映出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新动向; 4.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通过新闻报道切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5.坚持新闻为人民而写、写人民的宗旨; 6.充分发挥新闻事业的宣传教育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 7.传播新闻信息要注重正面的、极积的社会效果; 8.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提高工作技能,学好为人民务的实际本领。 实事求是的原则包括; 1.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2.坚持新闻真理性的原则 3.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4.新闻摄影失真失实的表现有哪些? 新闻失实的表现有多种:伪造新闻事实,盗用图片,张冠李戴,篡改文字说明,导演摆布、干预新闻现场,后期造假等。 5.数字化时代,怎样才能避免新闻摄影报道失真失实? 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多种多样,维护新闻真实需要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等媒体从业者在各个环节上高度负责。 6.新闻摄影工作者为什么不能一味以专业尺度衡量所有的新闻活动?在现实生活中,读者评价新闻摄影活动道德与否,其实都是针对“应不应该”而言的。这就使得新闻摄影工作者不能一味以专业尺度衡量所有的新闻活动,必须正确处理与各种人和事之间的关系,遵循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并遵守法律。 7.和新闻摄影相关的侵权行为主要有哪些? 新闻摄影与公民肖像权,肖像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再现权和使用权。 新闻摄影与公民隐私权。隐私权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通信秘密权和个人隐私使用权。新闻摄影与名誉权。新闻摄影侵害民事主体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主要有诽谤、侮辱和宣扬他人隐私三种。 新闻摄影的侵权行为可能发生在:隐身报道、授权和审查过程中,以及对作品著作权的保护上。 8.摄影记者如何在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之间进行平衡。 对于时效新闻,需要突出新闻性,这是时效新闻的命脉所在; 对于长线操作的题材,则要进行充分的计划,撰写详尽的拍摄计划,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9.新闻摄影的采访有哪几个步骤,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寻找选题或者从新闻编辑那里获得任务。二,采访之前的准备。三,现场采访。四,编辑照片。 10.摆拍在新闻摄影工作中能否使用,怎样使用? 摆拍已经被很多理论工作者承认为一种拍摄方法,并且给出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要求:“是否摆拍、能否摆拍的问题在新闻摄影业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了,至今还是常常困扰着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摄影记者都有过摆的举动和经历。现在的问题是,摄影记者或图片编辑应 该充分了解在拍摄现场哪些可以摆,哪 些不能摆。这里是一些行为准则: 不要去摆拍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件; 不要去摆拍再现已经过去了的事件;摆 拍不是要摆出一个假场景,不是要拍出 一张假照片。摆拍的目的是创造出一张 有视觉冲击力但绝对不会让读者误读的 照片。 11.抓拍的优势是什么?如何才能拍到精彩 的瞬间? 抓拍能够充分发挥新闻摄影的特点,更 好地记录信息。从外部形式来看,现场 抓拍可以捕捉到最真实的形象。它与摆 布、导演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内部形式 来看,现场抓拍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信 息。抓拍不仅能使照片的外部形式和内 部形式俱佳,同时还是能把内部和外部 形式结合到一起的最佳方法。在抓拍的 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进行瞬 间的捕捉: 1.简洁2.神秘3.用视觉语言讲故事4. 情感。 12. 非事件性新闻有什么特点,在拍摄过 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非事件新闻有以下几个特点: 它对时间的描述不是“时间点”而是“时 间段”的描述。非事件性新闻摄影的拍 摄也需要由头。如何用好非事件性新闻 摄影报道,是对图片编辑的挑战。 13. 什么是视觉教养?新闻道德?新闻图 示?专题摄影?深入采访?隐性采访?景 深? 14.数字图片的后期处理应该注意哪些问 题? 尽量保持照片的原始状态;谨慎处理拍 摄到的图片;把自己的照片整理归档。 15.为什么摄影记者在拍摄专题摄影时会存 在题材单调的问题?如何解决? 单调的原因可能是: 或许是因为最早介绍给中国摄影师的 是尤金?史密斯的专题作品如《乡村医 生》 、《助产士》,并且获得国际大奖的一 些中国的专题也都是一些类似的题材, 如乡村杂技团等,摄影师就认为专题摄 影的题材就无非是这些内容:反映一些 边缘、陌生的生活,于是一窝蜂地在这 上面做文章。摄影记者缺乏对社会的洞 察力和想象力。这些题材容易出画面, 摄影者想投机取巧“走捷径”。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摄影者不应该固步 自封,而是要多观察身边的人与事,开 启创新思维,对社会有敏锐的洞察力。 16.专题摄影存在几种结构方式,如何寻找 适合的结构方式拍摄? 专题摄影的结构方式主要有: 平行并列的结构方式。以主题为中 心展开的结构方式。按照事件的发生的 前后逻辑顺序结构的方式。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最终目的都是要 通过这种形式,把一些零散的照片组成 一个整体,来达到为主题服务的目的。 17. 请简述图片说明的作用。 图片说明的作用:传达照片中抽象的、 无法用影像语言表达的信息;揭示图片 的意义;标明作者及他所属的机构。 18.在信息同质化时代,面对同样的图片来 源,图片编辑怎样才能做出自己特色的选 择? 以下三个方法可以避免图片编辑在使用 照片时候过于千篇一律:自己的摄影记 者是最佳的途径;和各种摄影师及时沟 通;了解不同图片库的特点。 19.图片编辑为不同媒体选择照片时的侧重 点有什么不同? 给报纸选照片:需要注意报纸的印刷较 为粗糙,读者在阅读报纸时的心态是浏 览,所以可适当放宽成像质量,选择主 题突出、信息直接明了的照片。 给杂志选照片:杂志用纸精良,印刷精 美,读者在阅读杂志时所持的心态较平 和,对信息的获取的诉求是理解,图片 编辑在选择时应强调影像质量高、视觉 构成丰富、视觉符号较多,这样可以让 读者揣摩,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为通讯社选照片:通讯社的主要服务对 象是各报社,照片主要提供颗粒较粗、 主题突出、信息直接明了的影像。随着 数码技术发展,视觉构成渐渐复杂。 为图片社选照片:注重普遍性、多义性、 前瞻性。 为网站选照片:视觉构成简单、信息量 简洁、色彩明快的照片。 20.图片的版面设计原则是什么? 平衡、对比、重点、比例和统一。 21.照相机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一般分为机身、镜头、 取景器、后背、输片机构等部分。如果 再细致一些,可以分为镜头、快门机构、 调焦与测距系统、取景器、输片机构、 机身、后背等。 22新闻摄影主要传播媒介是一是报纸,二是 杂志和网站。 23简洁、明了、主体突出是报纸使用新闻 图片的基本要求 24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 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的 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 25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 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所享有的专有权 利。著作权是公民、法人依法享有的一种民 事权利,属于无形财产权 26标准镜头是指焦距长度与所用相机标准 画幅对角线长度基本相同的镜头。其视角场 子角在57度到40度之间 26全画幅(135型)数字单反相机的电子影 像传感器画幅与135胶卷一格画幅大小一致 27摄影离不开光线,其本质就是用光作画, 在实际拍摄中按光线的方向可分为顺光、逆 光、侧光、顶光、等 28真实性原则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 门类的根本要求。新闻摄影涉及两个层面, 一是事件属实,二是过程属实 28从大的方面看,摄影的主要门类有艺术 摄、新闻摄影和实用摄影 29 曝光就是控制到达感光材料的光的强度,决 定摄影曝光的三个内在技术因素是感光度、 光圈和快门速度。 30在我国侵犯摄影作品著作用权主要有: 侵犯著作权人的署名权、侵犯著作权人的获 得报酬权、侵犯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 权、侵犯著作权人的作品修改权、使用图 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 30光线在摄影中的基本作用是塑造基本形 态、空间和色彩感觉、塑造主体传递信息、 营造意境升华主题 31 影响构图的主要因素有拍摄距离和景别、 拍摄角度、画幅选择、透视规律。 31新闻本身就要求具有真实性的原则, 而新闻摄影做为新闻的一种形式受其视觉 因素的影响更要遵循真实性原则。一新闻摄 影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这是辨证唯物主义 的思想路线所决定是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在 新闻摄影中的表现。二: 新闻摄影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原则。 对于新闻摄影从业者来说, 1、真实的按照实事本来面貌描写实事,做 到实事的完全真实,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 A、新闻报道的具体实事要真实无误 B、 新闻报道概括出的新闻实事必须真实 2、从事实的联系、实事的总和中把握实事, 全面的反应实事 3、深刻的反映事实,揭示实事的本质 4、尽可能精彩的还原实事 5、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 32什么是正确曝光?正确曝光的意义是 什? 感光材料上接受光学影像的过程)曝光 就是摄影师根据被摄体的光亮程度、通过设 定感光度、光圈大小、快门速度的组合来控 制到达感光材料上光的强度,从而得到适度 的并清晰的影像。正确曝光的意义:我们所 面对着的自然界,是一个五彩缤纷、层次丰 富、光线变化无穷的世界。摄影者要想用感 光材料记录现实生活中富于变化的各类事 物,还取决于能否使感光胶片达到正确曝 光。正确曝光可以让景物的形态、色彩、空 间得已准确还原。在新闻摄影中,正确曝光 才能确保准确的视角记律。从视角语言角度 看、曝光又是一种影像语言、正确曝光能够 提升作品的视角感染力,能让图片展示作者 对事件的思考和独特的发现、还可以渲染意 境、感染读者。

2015年10月自考新闻摄影(00659)试题及答案解析与评分标准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摄影试卷 (课程代码 0065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英国人塔尔博特发明的摄影方法是 A.银版摄影法 B. 卡罗摄影法 C.日光摄影法 D.火棉胶摄影法 2.在绘画暗箱基础上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独立制作的照相机的人是 A.戈公振 B.李少穆 C.邹伯奇 D.王小亭 3.“直接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让·鲁什 B.莱尼·里芬斯塔尔 C.约恩斯·巴瑞利斯 D.弗雷德里克·怀不斯曼 4.“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电影的理论源头是 A.“还原现实”理论 B.“电影眼睛”理论 C.“认知电影”理论 D.“摄影影像本体”理论 5.中国有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是 A.王小亭 B.戈公振 C.李少穆 D.邵飘萍 6.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画报是 A.《良友》 B.《人民画报》 C.《神州日报》 D.《晋察冀画报》7.电视新闻摄影的第一属性是 A.真实性 B.艺术性 C.现场性 D.客观性 8.1958年,标志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的事件是 A.天津电视台开播 B. 北京电视台开播 C.上海电视台开播 D.中央电视台开播 9.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黄金时代,下列不属于兰大电视网的电视机构是A.CBS B.NBC C.CNN D.ABC 10.消息类电视新闻中短消息一般时长在 A.1分钟以下 B.2分钟以下 C.3分钟以下 D.4分钟以下 11.新闻摄影的第一价值标准是 A.画面质量 B.新闻时效 C.新闻价值 D.影响价值 1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美国摄影师尤金·史密斯的作品的是 A。《水俣》 B.《乡村医生》 C.《西班牙村庄》 D.《苦难的眼睛》13.专门抓拍政治人物肖像,开启新闻摄影抓拍先河的摄影师是

全国2015年04月自学考试00659《新闻摄影》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摄影试卷 (课程代码0065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相机上的AF是表示 A.自动曝光 B.自动补光 C.自动聚焦 D.自动取景 2.下列选项中,3倍光学变焦镜头是 A.Fl6mml:3.5 B.Fl6—35mml:2.8 C.F24—120mml:2.8—4 D.F70—210raml:3.5—5.6 3.F300mml:5.6是一款 A.超广角镜头 B.标准变焦镜头 C.中焦变焦镜头 D.长焦定焦镜头 4.下列哪一项是指数码相机的传感器? A.JPEG B.CCD C.XD D.TIFF 5.白炽灯的色温是 A.3000K左右 B.5000K左右 C.7000K左右 D.9000K左右 6.光线色温越高,光线越 A.偏红 B.偏黄 C.偏蓝 D.偏绿 7.相机的白平衡调节在“白炽灯”,在户外阳光下拍摄的画面色彩会 A.偏红 B.偏黄 C.偏蓝 D.偏绿 8.适合逆光拍摄的题材是 A.团体合影 B.肖像剪影 C.新闻人物 D.新闻群像 9.新闻摄影特写画面的特点是 A.有趣的、有人情味 B.新闻性、有人情味 C.新闻性、主题突出 D.有细节、有新闻性 1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突发性新闻的属性? A.偶然性 B.突然性 C.计划性 D.未知性 11.非事件性新闻拍摄的价值在于 A.真实性 B.现场效果 C.艺术创作 D.深层次问题 12.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8年 D.1962年 13.1991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望长城》大型电视片是 A.中英合拍 B.中美合拍 C.中法合拍 D.中日合拍 14.布列松l932年拍摄的“决定性瞬间”的代表作品是 A.《夜总会》 B.《发现的路》 C.《积水的路面》 D.《快乐的儿童们》 15.罗米埃尔兄弟早期电影的代表作是 A.《火车进站》 B.《神圣的命运》 C.《北方的纳努克》 D.《草原上的姑娘们》 16.被世界公认的第一张新闻摄影照片是 A.《南北战争》 B.《死亡的山谷》

地下水动力学考试题一

模拟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给水度值的大小只与水位变动带的岩性有关。 () 2.贮水系数的大小与含水层和水的弹性性质有关。 () 3.水力坡度值的大小与方向无关。 () 4.地下水运动是一维的、二维的还是三维的与所选取的坐标系有关。() 5.渗透系数大的含水层,其出水能力亦大。 () 6.导水系数在三维条件下是无意义的。 () 7.黄土属于均质各向同性含水层。 () 8.各向同性介质中,无论均质还是非均质流线和等水头线都处处交。() 9.在有垂直入渗的稳定流动中,潜水浸润曲线是随时间变化的。() 10.贯穿整个含水层的水井均称为完整井。 ()

11.水平等厚的承压完整井流,等水头面是一系列同心圆柱面。( ) 12.当河间地块两侧河水位一致时,河间地块的透水性是渐变的,则潜水分水岭的位置偏向渗透系数大的一侧。 () 13.假如要修建一个水库,从考虑渗漏这个角度看,水库应修在降雨量小的地方。() 14.Dupuit公式的假设条件之一是抽水前地下水是不流动的。( ) 15.由于没有考虑水跃现象,按Dupuit公式算出的浸润曲线和流量都是不准确的。() 16.稳定井流中,只要给定边界水头和井中的水头,抽水井附近的水头分布就确定了。() 17.越流系统的稳定井流,主含水层的贮水系数越大,降深就越小。() 18.对干扰井群,当流量不变时,干扰井的降深比它单独工作是的降深要小。() 19.当涌水量Q为定值时,Theis公式中的时间与降深成正比。( ) 20.满足Theis条件的井流,每个断面的水头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先由小变大,后又由大变小,最后等速。 ()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2020年10月全国新闻摄影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1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新闻摄影试题 课程代码:0065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场面照片,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其作者是( ) A.史特尔茨纳 B.奥斯卡·巴纳克 C.乔治·伊斯曼 D.罗杰·芬顿 2.我国报纸上有姓名可考的第一个职业摄影记者是( ) A.王小亭 B.魏守忠 C.高仑 D.李少穆 3.135相机使用的胶片画幅尺寸为( ) A.60×60mm B.60×45mm C.24×36mm D.60×90mm 4.中国近代科学家邹伯奇曾于1844年自制一部“摄影器”,还写了摄影书籍,其名为( ) A.《摄影之器记》 B.《感光物质》 C.《增广摄影良友》 D.《摄影史记》 5.摄影术被公认的诞生年代是( ) A.1826年 B.1842年 C.1839年 D.1901年 6.一般来讲,海拔每升高1000米,则应减少曝光量( ) A.1/4级 B.1/2级 C.1级 D.12 1级 7.平均测光式相机在哪种情况下,曝光较正确? A.背景亮度强 B.背景亮度弱 C.主体顺光照射 D.主体侧光照射 8.世界上第一部眼控五点自动对焦的单反相机其型号是( ) A.F5 B.F601 C.E0S1N D.E0S5 9.135相机使用50mm 标准镜头,通常能持稳的快门速度为( ) A.601秒 B.30 1秒

2 C.151秒 D.8 1秒 10.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是侧光的表现效果? A.有利于立体感、空间感表现 B.有利于景物清晰轮廓表现 C.有利于影调反差表现 D.有利于增强对色彩的表现 11.通常多灯闪光摄影,主、副光灯的亮度差应控制在( ) A.1∶1 B.1∶2~1∶4 C.1∶6 D.1∶8 12.指出以下不属于新闻摄影报道失实的原因( ) A.不懂得新闻摄影的基本原则 B.道德品质问题 C.新闻摄影与艺术创作混为一谈 D.深入采访,总体把握 13.由于新闻摄影的独特作用,其重要价值受到普遍重视,是在( ) A.抗日战争之后 B.解放战争之后 C.第一世界大战之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14.1886年,签订的保护著作权国际性法律是( ) A.《世界版权公约》 B.《著作权法》 C.《伯尔尼公约》 D.《雅尔塔公约》 15.在动体摄影时,镜头的焦距越长其快门速度就要( ) A.调快 B.调慢 C.无所谓 D.视情况而定 16.景深与焦深之间的关系为( ) A.景深大、焦深大 B.景深大、焦深小 C.景深小、焦深大 D.景深与焦深没有关系 17.中性灰滤光镜的作用是( ) A.加强画面色彩 B.减弱画面色彩 C.只起减光作用 D.用于黑白摄影 18.绿与蓝原色混合产生的补色是( ) A.黄 B.品红 C.青 D.红 19.在新闻摄影取景中,既要表现好主体又要兼顾环境,应采用( ) A.俯角度拍摄 B.中景的景别 C.对比的形式 D.光影的造型 20.彩色胶片C-41冲洗工艺的彩显温度是( ) A.20°C B.25°C C.32.8°C D.37.8°C 21.最常用的黑白相纸显影配方是( )

全国2019年10月自考00659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

D019·00659(通卡)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新闻摄影试题 课程代码:0065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科学家是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墨子 2.“银版摄影法”的发明者是 A.达盖尔 B.依思曼 C.塔尔博特 D.尼埃普斯 3.世界第一张新闻照片拍摄的内容是 A.伦敦雾霾 B.法国尼斯 C.纽约大教堂

D.汉堡大火废城 4.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是 A.《火车进站》 B.《神圣的使命》 C.《北方的纳努克》 D.《草地上的姑娘们》 5.1927年,蔡斯·依康公司推出Ermanox相机的最大亮点是 A.高速快门 B.大光圈镜头 C.明亮取景器 D.相机操作方便 6.专题摄影报道诞生于 A.《时代》杂志 B.《良友》画报 C.《生活》杂志 D.《时尚》画报 7.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诞生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8年 D.l962年 8.1978年,美国波拉公司研制的SX-70超声波照相机是 A.电子成像 B.机械成像 C.数码成像 D.一步成像 9.1979年,佳能公司推出的AF35M照相机首次采用 A.自动曝光 B.自动对焦 C.自动测光 D.自动闪光 10.上世纪40年代延安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的原因是

地下水动力学试题

地下水动力学 《邹力芝》部分试题姜太公编 一、名词解释 1.渗透 重力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 2.渗流 不考虑骨架的存在,整个渗流区都被水充满,不考虑单个孔隙的地下水的运动状况,考虑地下水的整体运动方向,这是一个假想的水流。 3. 渗流量 单位时间通过的过水断面(空隙、骨架)的地下水的体积。 4. 渗流速度 单位通过过水断面(空隙、骨架)的渗流量。 5. 稳定流非稳定流 渗流要素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渗流要素随时间而变化。 6. 均匀流非均匀流 渗流速度不随空间而变化。非均匀流分为缓变流和急变流 缓变流:过水断面近似平面满足静水压强方程。 急变流:流线弯曲程度大,流线不能近似看成直线过水断面不能近似平面。7.渗透系数 表征含水量的能力的参数。数值上等于水力梯度为1的流速的大小 8.导水系数 水力梯度为1时,通过整个含水层厚度的单宽流量。 9.弹性释水理论 含水层骨架压密和水的膨胀释放出来的地下水的现象为弹性释水现象,反之为含水层的贮水现象。 10.贮水系数《率》 当承压含水层水头下降(上升)一个单位时,从单位水平面积《体积》的含水层贮体积中,由于水体积的膨胀(压缩)和含水层骨架压密(回弹)所释放(贮存)的地下水的体积。 11.重力给水度 在潜水含水层中,当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时,从单位水平面积的含水层贮体中,由于重力疏干而释放地下水的体积。 二、填空题 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 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含水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假想水流的密度、粘滞性、运动时在含水层的中所受阻力以及流量和水头都 与真实的水流相同,假想水流充满整个含水层的空间。 4.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测压水头,不同的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不会 相交。 5.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水头梯度值,方向沿着等水头面的法线指向水头降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新闻摄影 课程英文名称:News Photography 课程学分数:2 课程学时数:36 授课对象:新闻学、网络传播、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学生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新闻学概论、新闻发展史、传播学 一、课程性质 新闻摄影是新闻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是为培 养新闻专业人才而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众多新闻报道形式中,新 闻摄影是一种视觉传播新闻。学生在新闻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对新 闻摄影知识的掌握是其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门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特别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以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见诸报刊的新闻摄影是一种综合的传 播手段。与它直接相关的课程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以及传 播学等,间接相关的有美学、哲学、文学、史地、新技术等课程。 三、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新闻摄影,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培养学生摄影技巧能力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新闻摄影的敏感和素养。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摄影与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二是照相机和暗房等摄影器材的技术操作;三是数码摄影及相关技术和伦理。培养他们利用镜头抓拍新闻的敏感和基本技能以及专业素养。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掌握新闻摄影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区别新闻摄影与其它摄影的不同。

2、牢固树立新闻摄影的真实、形象、及时的观念。 3、掌握新闻摄影的构成包括新闻图片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的运用和技巧。 4、了解和掌握摄影器材知识,初步掌传统摄影和数码摄影的技术操作。 5、掌握新闻摄影的专业素养要求和技术伦理。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 1、教学方法:由于新闻摄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分析作品,同时还结合学生暗房操作和室外拍摄的实习(有专门的摄影实验课)进行实践的分析。 2、教学重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理论上强调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形象性、及时性以及新闻摄影的专业敏感与素养;二是数码摄影器材和操作技巧。 五、学时分配 新闻摄影课分为理论课部分和实验课部分,本课程是新闻摄影的 理论课,总课时为36学时。 教学内 容 讲 学 课 时 备注 绪论:视觉传播时代 的新闻摄影 第一章新闻 摄影的定义 第二章新闻 摄影的特性与优势 第三章新闻 摄影的地位与作用 4 第四章新闻 摄影的主题与题材 第五章新闻 摄影的评价标准 第六章形象 采访与现场抓拍 第七章新闻 摄影记者的修养 6

摄影常识及技巧(摄影选修课试题附答案)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选修课试卷(A) 课程名称:实用摄影与作品欣赏教师:杨晓利 学生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线条”是摄影造型的四大要素之一,线条的作用:()、 ()、()、()。 2、色彩中含灰的量越大,色饱和度就越()。 3、能够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的滤光器是()。 4、能够使拍摄的影像产生适度的虚化效果的滤光器是()。 5、前景是照片中位于被摄主体前面的景物,它的作用是( )、 ()、()、()。 6、逆光是由()方向投射来的照明光线。 7、顺光是由()摄向被摄体的照明光线。 8、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两次以上的感光,被称为()技术。 9、“框式构图”是利用()美化画面的构图形式。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追随摄影 2、新闻摄影 3、景深 4、感光度 三、课堂面试(每题2分共50分) (将“题号”和“答案”写在考券背后)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选修课试券(答案) 课程名称:实用摄影与作品欣赏教师:杨晓利学生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线条”是摄影造型的四大要素之一,线条的作用:(引导视线)、(增强透视)、(完整构图)、(图案形式)。 2、色彩中含灰的量越大,色饱和度就越(低)。 3、能够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的滤光器是(偏光镜)。 4、能够使拍摄的影像产生适度的虚化效果的滤光器:(柔光镜)。 5、前景是照片中位于被摄主体前面的景物,它的作用是(引导视线)、(陪衬主体)、(充实画面)、(表达空间)。 6、逆光是由(由照相机相对)方向投射来的照明光线。 7、顺光是由(拍摄者方向)摄向被摄体的照明光线。 8、在同一张底片上进行两次以上的感光,被称为(多次曝光)技术。 9、“框式构图”是利用(框式前景)美化画面的构图形式。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追随摄影:在快门开启的瞬间,摄影镜头随物体运动方向移动。运动物体始终落在胶片的一个位置上,造成清晰影像,而静止的背景形像则变成模糊的影像。 2、新闻摄影:一种运用摄影技术技巧进行新闻报导的宣传形式。要求 迅速及时地真实再现社会事件、生活现状、及有代表性的人物活动。 3、景深:景物清晰的范围.影响景深的因素:光圈大小、焦距长短、 距离远近。 4、感光度:表示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的数值。

新闻摄影语言特性研究_彭小琴

新闻界ISSN1007-24382012年第1期 新闻摄影语言特性研究 彭小琴 摘要如何运用新闻摄影独有的语言特性,拍摄出令人瞩目的新闻摄影作 品,不仅是新闻摄影从业者的实践探索,也是新闻摄影研究者的理论追 寻。摄影作为无国界的影像语言,必须塑造典型的可视形象,从而体现形 象的价值;拍摄中要能通过客观真实的画面将作者对事件、人物的深刻领 悟独特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作品强烈的内在冲击力;而这样的画面,是融 入了具有思想和灵魂的摄影者自己的情感,传达着他所表达的特定意义。 探寻这些新闻摄影的视觉语言特性可为新闻摄影新的表现途径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闻摄影视觉语言语言特性 中图分类号G218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洛阳471023 新闻理论与实务 视觉文化在全球迅速兴起蔓延,逐渐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人高呼,我们进入了一个视觉传播的时代,图像开始取代文字,成为主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摄影作为一种无国界的有力的影像语言,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的新闻摄影虽然发展迅猛,但与国外相比依旧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摄影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普遍单调老套,形式感不强。而国外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本文通过对新闻摄影语言特征的探讨,从新闻摄影语言的形象价值、客观“冲击力”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新闻摄影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闻摄影语言的形象价值特征 注重形象价值是新闻摄影语言的一大特征。形象中包含着信息,形象传达意义,形象决定最终的效果,而照片的语义学特征也在于其形象性。新闻照片可以生动直观的再现人物的神态、表情以及新闻事件发生的场面、气氛等情景性信息。其中包含的各种构成元素,例如形状、线条、影调、色彩等等都是同时被人们所感知的。新闻摄影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依靠可视性形象来完成的,新闻摄影语言的核心也就是塑造形象。[1]新闻摄影的形象与其他造型艺术特别是艺术摄影中的形象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必须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律,新闻摄影中的形象性主要体现在瞬间的形象性。 新闻摄影中的瞬间形象性,就是指新闻照片的画面形象记录的只是客观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刹那的情景,这来自于照相机记录事物的特殊方式。 瞬间形象性是新闻摄影独有的特殊个性,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形象优势。新闻摄影的瞬间形象性,是对现场事实所作的现在时态的记录,这种拍摄者与被摄事物之间同时空的状态,使其形象具有强烈的见证感。这样的形象用于传递新闻信息,能够以浓郁的现场气氛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瞬间形象成了历史的永恒瞬间,凝固为人类发展历史 DOI:10.15897/https://www.360docs.net/doc/713858473.html,51-1046/g2.2012.01.003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及答案172776

《地下水动力学》 习题集 第一章渗流理论基础 二、填空题 1.地下水动力学就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与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孔隙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多孔介质的特点就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与压缩性。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与重力水,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在多孔介质中,不连通的或一端封闭的孔隙对地下水运动来说就是无效的,但对贮水来说却就是有效的。 4、地下水过水断面包括_空隙_与_固体颗粒_所占据的面积、渗透流速就是_过水断面_上的平均速度,而实际速度就是_空隙面积上__的平均速度。 在渗流中,水头一般就是指测压管水头,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不会相交。 5、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_水头梯度值_,方向沿着_等水头面_的法线,并指向水头_降低_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坡度。水力坡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 个分量分别为_ H x ? - ? _、 H y ? - ? _与_ H z ? - ? _。 6、渗流运动要素包括_流量Q_、_渗流速度v_、_压强p_与_水头H_等等。 7、根据地下水渗透速度_矢量方向_与_空间坐标轴__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维、二维与三维运动。

8、 达西定律反映了渗流场中的_能量守恒与转换_定律。 9、 渗透率只取决于多孔介质的性质,而与液体的性质无关,渗透率的单位为cm 2或da 。 10、 渗透率就是表征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而渗透系数就是表征岩层 透水能力 的参数,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主要就是岩层颗粒大小以及 水的物理性质 ,随着地下水温度的升高,渗透系数增大 。 11、 导水系数就是描述含水层 出水能力 的参数,它就是定义在 平面一、二 维流中的水文地质参数。 12、 均质与非均质岩层就是根据_岩石透水性与空间坐标_的关系划分的,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岩层就是根据__岩石透水性与水流方向__关系划分的。 13、 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岩层中就是_标量_,在各向异性岩层就是__张量_。在三维空间中它由_9个分量_组成,在二维流中则由_4个分量_组成。 14、 在各向异性岩层中,水力坡度与渗透速度的方向就是_不一致_。 15、 当地下水流斜向通过透水性突变界面时,介质的渗透系数越大,则折射角就越_大_。 16、 地下水流发生折射时必须满足方程_11 22 tan tan K K θθ=_,而水流平行与垂直于突变界面时则_均不发生折射_。 17、 等效含水层的单宽流量q 与各分层单宽流量q i 的关系:当水流平行界面时_1n i i q q ==∑_,当水流垂直于界面时_12n q q q q === =_。 18、 在同一条流线上其流函数等于_常数_,单宽流量等于_零_,流函数的量纲为__2/L T __。

新闻摄影知识点整理

摄影知识点整理 一、新闻摄影的定义: 新闻摄影主要是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包括标题)进行报道。在广义上讲,值得是一项事业一门学科;在狭义上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新闻活动的采编活动,二是指新闻摄影的作品即新闻照片。(媒介形态:报纸、杂志、新闻网站、通讯社) 二、光比: 是摄影的重要参数之一,指被摄物体受光面亮度与阴影面亮度的比值。被摄物体在自然光及人工布光条件下,受光面亮度较高,阴影面虽不直接受光(或受光较少),但由于散射光(或辅助光照射)仍有一定亮度。常用“受光面亮度/阴影面亮度”比例形式表示光比。光比还指对象相邻部分亮度之比,被摄体主要部位明亮与阴暗之间的反差。光比大,反差则大,光比小,反差则小。光比的大小,决定着画面明暗反差,形成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构成。拍摄人像时,巧用光比,可有效的表达被摄体的“刚”与“柔”的特性。例如拍女性、儿童常用小光比,拍男性、老人常用大光比。直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大光比,散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小光比。 三、荷赛: 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54届。“荷赛奖”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两项,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每项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大赛从所有参赛作品10类20项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一张。并由儿童评委会从当年部分获奖图片中选一张为“儿童奖”。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主办者强调并鼓励摄影记者深入现场、不畏艰险的采访作风,倡导有创造性的、形象感染力强的表现手法。 四、感光度: 胶片对光线的化学反应速度,也是制造胶片行业中感光速度的标准。ISO50~100为低感光度。ISO200~800属于中感光度。ISO1600~6400是高感光度。 五、色温: 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色温是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六、测光: 数码相机根据环境光线系统依靠特定的测量方式而给出的光圈快门值组合的方式,测光元件安放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外测光和内测光。内测光:这种测光方式是通过镜头来进行测光,即所谓TTL测光,与摄影条件一致,在更换相镜头或摄影距离变化、加滤色镜时均能进

2018年自考《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新闻摄影》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成为我国每一个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的道德准则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2.资产阶级价值观与无产阶级价值观之间常常出现对抗性的冲突这种冲突体现在新闻报道行为中往往具有浓厚的 A 宗教色彩B.政治色彩 C.人权自由D.言论自由 3.出于不同的——,在报道同一新闻题材时,人们必然要选择不同的新闻事实来加以报道。 A.报道动机B.出发点 C.报道心理D.报道性质 4.希望工程新闻摄影的作者是 久徐永辉B.解海龙 C.唐师曾D.杨绍明 5.新闻摄影的主要方法是 久偷拍B.摆拍 C.抢拍D.现场抓拍 6.新闻摄影记者应严格遵守法律,尽量避免

A.不负责任B.新闻侵权 C.剽窃他人作品D.不实事求是’ 7.要想利用好新闻摄影来实行正确的舆论监督 摄影记者应首先 A.加强理论修养B.加强法律修养 C.加强知识修养D.加强技术修养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新闻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 甘于奉献的精神原则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C.吃苦耐劳的工作原则D.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原则E.集体主义原则 2.实事求是的原则包括 A.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B.坚持新闻真理性原则C.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D.坚持事实客观性原则E.坚持立场、角度正确原则. 3.新闻摄影拍摄的方法有 A 抓拍B.仰拍 C.偷拍 D 摆拍 E.俯拍 4.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是 A 报纸 B 杂志 C.广播 D 电视

E.网络 E.《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6.新闻摄影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主要有 A.诽谤B.侮辱 C.诬告陷害D.人身攻击 E.侵犯著作权 三、名词解释 1.新闻道德 2.舆论监督 3.名誉权 4.肖像权 5.隐私权 四、简答题 1.简述新闻摄影工作者在进行道德选择的过程中常面临6Q3S⑩。2.简述新闻摄影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3. 简述新闻摄影传播的法律规范 4. 简述新闻摄影采访拍摄及传播活动中违法行为的主要类型。5.简述摄影审查的内容及审查方式。 6. 图片编辑在对新闻摄影作品把关时,从道德角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论述题 1.如何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摄影记者? 2.试述新闻摄影寻求法律保护的意义及方法。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地下水动力学习题及答案

《地下水动力学》 习 题 集 第一章 渗流理论基础 二、填空题 1.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岩溶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把具有连通性的孔隙岩石称为多孔介质,而其中的岩石颗粒称为骨架。多孔介质的特点是多相性、孔隙性、连通性和压缩性。 2.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有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而地下水动力学主要研究 重力水的运动规律。 3.在多孔介质中,不连通的或一端封闭的孔隙对地下水运动来说是无效的,但对贮水来说却是 有效的。 4. 地下水过水断面包括_空隙_和_固体颗粒_所占据的面积.渗透流速是_过水断面_上的平均速度,而实际速度是_空隙面积上__的平均速度。 在渗流中,水头一般是指 测压管水头 ,不同数值的等水头面(线)永远 不会相交。 5. 在渗流场中,把大小等于_水头梯度值_,方向沿着_等水头面_的法线,并指向水头_降低_方向的矢量,称为水力坡度。水力坡度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分别为_H x ?-?_、H y ?-?_和_H z ?-?_。

6. 渗流运动要素包括_流量Q_、_渗流速度v_、_压强p_和_水头H_等等。 7. 根据地下水渗透速度_矢量方向_与_空间坐标轴__的关系,将地下水运动分为一维、二维和三维运动。 8. 达西定律反映了渗流场中的_能量守恒与转换_定律。 9. 渗透率只取决于多孔介质的性质,而与液体的性质无关,渗透率的单位为 cm2或da。 10. 渗透率是表征岩石渗透性能的参数,而渗透系数是表征岩层透水能力的参数,影响渗透系数大小的主要是岩层颗粒大小以及水的物理性质,随着地下水温度的升高,渗透系数增大。 11. 导水系数是描述含水层出水能力的参数,它是定义在平面一、二维流中的水文地质参数。 12. 均质与非均质岩层是根据_岩石透水性与空间坐标_的关系划分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岩层是根据__岩石透水性与水流方向__关系划分的。 13. 渗透系数在各向同性岩层中是_标量_,在各向异性岩层是__量_。在三维空间中它由_9个分量_组成,在二维流中则由_4个分量_组成。 14. 在各向异性岩层中,水力坡度与渗透速度的方向是_不一致_。 15. 当地下水流斜向通过透水性突变界面时,介质的渗透系数越大,则折射角就越_大_。

《新闻摄影》试卷

潍坊学院成人教育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新闻摄影》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照相机在使用之后,要把焦距调到( B ),这样才能保护镜头不受意外损害。 A.任意位置都可以 B.无限远处 C.10米处 D.零的位置 2.感光的过程首先是感光片通过照相机有控制的曝光,作用于感光片上的银盐形成( C ) A.可见影像 B.可见的银盐颗粒 C.影像的潜影 D.银原子 3.在镜头焦距和光圈系数相同的情况下,物距和景深的关系是( B ) A.成反比 B.成正比 C.关系不紧密 D.没有关系 4.美国( A )公司1888年生产的“柯达(Kodak)一号”照相机开创了小型照相机的发展历史。 A.伊斯曼?柯达公司 B.莱兹公司 C.富兰克与海德克公司 D.美能达公司 5.在红光照射下,白色物体呈现红色的原因是( D ) A.白色物体折射了红色光源中的红光 B.白色物体吸收了红色光源中的红光 C.白色物体衍射了红色光源中的红光 D.白色物体反射了红色光源中的红光 6.黑白显影中常用的保护剂是( B ) A.对苯二酚 B.亚硫酸钠 C.碳酸钠 D.硼砂 7.通过放大机的工作,我们可以得到( A ) A.任意倍率的正像 B.大小完全相同的负像 C.大小完全相同的正像 D.任意尺寸的负像 8.彩色片和黑白片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 ) A.彩色底片不可以放大成黑白照片 B.宽容度小 C.对光源色温要求严格 D.加工及保存条件要求严格 9.在摄影取景时,主体应该安排在画面的( B ) A.结构中心 B.视觉中心 C.上半部分 D.下半部分 10.关于新闻抓拍,下面错误的是( B ) A.抓拍的瞬间形象自然、真切 B.抓拍就是自然主义的“有闻必录” C.不干涉对象的抓拍瞬间信息含量大 D.抓拍是新闻事件和新闻规律的必然要求 11.最早发现“针孔成像”原理的是( A ) A.墨翟 B.孔子 C.老子 D.亚里士多德 12.被世界公认为摄影术诞生的年代是( C ) A.1826年 B.1831年 C.1839年 D.1842年 13.世界上第一张新闻照片《汉堡大火废墟》的摄影者是(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