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约束与受力图练习(1)

第二章约束与受力图练习(1)
第二章约束与受力图练习(1)

2015年下期《机械基础》期末试题第 1 页 共 2 页

云阳职业教育中心机械学部2015年下期 2013级高技班《约束和受力图》考点强化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约束中只知约束反力的作用线而指向不定的约束是( )。

A. 柔体约束

B.光滑接触面约束

C.链杆约束

D.圆柱铰链约束 2.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10KN 与20KN ,其合力大小不可能的是( )。 A. 10KN B. 18KN 3. 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称为________。

A.平衡力

B.主动力

C.反作用力

D.约束力 4. 下列约束中,其约束力未知量个数是两个的是________。

A. 柔绳

B.光滑接触面

C. 链杆

D.固定铰链 5.下图中(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

N N F F 和

B. W F N 和

C. 'N F W 和

D. 以上都不对

6.柱子插入杯型基础后,在柱脚与杯口之间填以沥青麻丝,基础允许柱子产生微小的转动,但不允许柱子上下、左右移动。因此这种约束可看成( )。 A.光滑接触面约束 B.可动铰支座 C.固定铰支座 D.固定端支座

7.下列约束中只能限制物体沿着光滑面的公法线并指向光滑面的运动的约束是( )。 A.链杆约束 B.圆柱铰链约束 C.光滑接触面约束 D.固定端支座 8.二力杆是指( )。

A.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直杆

B.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平衡的杆件

C.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杆

D.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中间不受力的杆 9.力学上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称为( )。 A.平衡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剪力 D.力偶 10.图题14中,两绳索之间的夹角( )时,两绳索受力最小。

(题14图)

11. 如图所示,求分力F1、F2的合力,( )图正确。

12. 约束力一定垂直于支承面,且指向被约束物体的约束是_____。

A. 活动铰链约束

B. 柔性约束

C. 链杆

D.光滑面约束 13. 以下约束中,约束力的作用线不能确定的是_____。

A.链杆

B.柔性约束

C.光滑面约束

D. 固定铰链约束 二、判断题

1、如图1所示,B 点的约束反力的方向指向C 点。( )

2.只改变力的三要素中其中一个因素,不会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3.平面内汇交于一点的两个分力之间的夹角越大,在保持两分力的大小不变时,其合力也

越大。()

4.圆柱铰链的约束性能与固定铰链的约束性能相同。()

5.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两个力。()

6.力不可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任何力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任何力都是

成对出现的。()

7. 约束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8. 约束力与主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9. 光滑面约束不仅能阻止被约束物体沿光滑支承面运动,还能阻止被约束物体沿接触面的公法线方向运动。()

10. 柔性约束对物体的约束力是沿着柔体的中心线背离被约束物体的拉力。()

11. 固定铰链、固定端的约束反力完全一样,只用一对正交分力来表示。()

三、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引起物体的发生变化或使物体产生变形。

2.

约束反力是被动力,其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运动方向。

3.

在分离体上画出周围物体对它的全部作用力的图形称为。

4.力是一个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因此力是。

5. 约束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承受压力。

6.房屋建筑中的外阳台和雨篷,其嵌入墙身的挑梁的嵌入端就是典型的约束。

7. 柔体约束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承受______,其约束力通过接触点,沿柔体中心线作用,且_________被约束物体。

四、画出下列各图的受力图.

65.作构件AB的受力图。(5分)

2015年下期《机械基础》期末试题第2 页共2 页

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受力分析基本功竞赛 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1 图2 图4 图5 图7 F 图8 图10 图9 图6 图3 F v 物体处于静止 图14 F A v 图13 A F v 图15 A A V

2、如图所示,分析电梯上的人受力。 匀速上攀 图33 v F (1)A 静止在竖直墙 A v (2)A 沿竖直墙面下滑 A (4)静止在竖直墙面F A v 刚踏上电梯的 瞬间的人 V (4)在力F 作用下静止 A F A v (1)随电梯匀速, 上升上升的人 F 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A v 图20 A F 图23 v A v 图21 A F 图25 v A 图2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A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3.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B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 四.物体A在图各种情况中均做匀速圆周运动,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 图42 B v A A、B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B A 光滑半圆,杆处于静止状 (1)A、B同时同速向右 B A F F B A (2)A、B同时同速向右 (3)A、B静止 F A B α B A (4)均静止 B A (5)均静止 (6)均静止 (7)均静止 (8)静止 A B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A B F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B C 图38 F A 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11)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 A (10)小球静止时的结点A A (9)静止 A B C R h 小球在光滑内表面,作匀速 圆周运动 V>gL 光滑圆管 球在B 点V>gL 分别画出球在A 、B 点受力

画物体的受力图20道

画物体的受力图: 1、A02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10分 不计三铰拱桥的自重与摩擦,画出左、右拱AC和BC的受力分析图与系统整体受力分析图。 2、 A03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画出球体的受力图。 3、A01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10分 构件AB和BC通过销钉联结在一起, B处通过铰链与定滑轮联接并通过绳索悬挂一重物,若重物的重量为G, 不计杆件和滑轮的自重,根据图示试画出整体的受力图。 4、A02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 画出杆AB的受力图。

5、A02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画出图中圆球的受力图。 6、A03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画出图中球的受力图。 7、A02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画杆AB的受力图。 8、A01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画出梁ABC的受力图。

9、A01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画出梁AB的受力图。 10、A02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用三力汇交定理画图示刚架整体的受力图。 11.A02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画出重物AB的受力图。 12、A02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画出杆件的受力图。 13、A03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画出图中圆球O的受力图。

14、A02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 画出均质杆AB的受力图。 15、A01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10分 多跨梁由AB梁和BC梁铰接而成,支承和载荷情况如图所示。试画出整体的受力图。 16、A01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10分 多跨梁由AB梁和BC梁铰接而成,支承和载荷情况如图所示。试画出AB梁的受力图。 17、A02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10分 多跨梁由AB梁和BC梁铰接而成,支承和载荷情况如图所示。试画出BC梁的受力图。 18、 A03 B13 受力分析静力学基础 5分

受力分析画图大全

受力分析画图大全. 页共 27 受力分析画图专题第 2 页三摩擦、再其它。一重、二弹、初学者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不是“少力”就是“多力”,因此在进行受力 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研究对象对 (1)

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 所施加的力。其他物体 ,若没有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到施力物体 (2) 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这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特别是检查一下分析静能否使对象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的结果,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否则,相一致,止或加速)力现象.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受到的力。(3) 只分析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4),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如下滑力、摩擦力)上升力等)。 实例巩固: 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 F

V 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3作用下静止水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球1()F在力)2( 页共 27 第 3 页受力分析画图专题 V F A V F v 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6作用下行使在(在力F4)(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5) 进行受力分析A 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

V A V A A (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 A (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 27 页第 4 页共受力分析画图专题 F A A A 作用下静止在(F4)在力沿传送带匀速上滑的)(6)各接触面均光滑(5

[课堂检测]在下列情1. 进行受力分析,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况下接触面均 不光滑 A v F A (3)向上爬杆的运动员A沿竖直墙面下滑)(2 静止在竖直墙面上A)1(.

受力分析画图基础练习

受力分析练习题 初级篇(上) 以下研究对象均为单个静止物体。 一圆球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光滑球静止在两夹板之间 球被光滑夹板夹在中间 用斜向上的力拉物块 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 用水平力F将物块A顶在竖直墙面上 用斜向上的力F将物块A顶在竖直墙面上 用垂直于斜面的力F将物块顶在斜面上 物块A浮在水面上 物块A静止在半球面上。 均匀棒静止在光滑半圆形槽内 用三根细线将一重物吊起,分析结点O的受力。 用竖直细线将小球吊起,搁在斜面上。 小球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线倾斜。 均匀棒搁在光滑的半圆开圆柱上 一根金属棒用细线悬挂着 竖直细绳将均匀杆一端吊起。 倾斜绳将均匀杆一端吊起。 圆木静止在光滑槽上,O1是圆木的几何中心,O2是圆木的重心。

光滑球靠在墙上 圆柱静止在两根木棍搭成的斜面上 光滑大圆环上用弹簧系着一个小环 光滑滑轮静止在绳上,分析与滑轮直接相互作用的那部分绳的受力情况。 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小球,放在光滑斜面上。 匀速转动的传送带上,物块A 被竖直挡板挡住。 两根细线分别固定在轻杆的一端,另一端分与墙和重物相连,分析结点A的受力情况。 用竖直向上力F拉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摩擦力可能为: A、沿斜面向上 B、沿斜面向下 C、不受摩擦力 D、都有可能 静止玻璃管内,用水银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 用梯形光滑活塞封闭一定量的气体,分析活塞受力。 初级篇(下) 以下研究对象均为静止的多个物体,请以每一个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隔离、整体受力分析。 用力F竖直向下压物块A 用水平力F拉物块A 用水平力F拉物块B

用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拉物块A和B 用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拉物块A和B。 用水平力F拉物块A,未拉动。 用水平力F拉物块B,未拉动。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A、B。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A、C。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物块B、C。 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A、B。用等大的水平力F拉A、C。 大家还可以练习三个力F作用在物块上的情况,自由组合、反复练习。 用力F将A、B两物块顶在竖直墙上。 相同的两物块夹在相同的竖直墙间 相同的仨物块夹在相同竖直墙间 物块A静止在三角形物块B上 用水平力F沿三角形物块B的斜面向上推物体A 两球静止在槽中

第一章 受力分析

一、是非题 (1) 凡是合力都比分力要大。( ) (2) 力是滑动矢量,可沿作用线移动。( ) (3) 若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同一点,则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 (4) 只要两个力是相等的,这两个力就等效。( ) (5) 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线的两个力,都是二平衡力。( ) (6) 对任意给定的力系,都可以按照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的作用效果。( ) (7) 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图示两个力的合力可以写成R=F1+F2,而不能写为|R|=|F1|+|F2|。( ) (8)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样是一对平衡力,因为它也满足了二力平衡条件中所说的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沿同一直线。( ) (9) 柔索类约束反力,其作用线沿柔索,其指向沿离开柔索方向而不能任意假定。( ) (10) 只要是两点受力的刚体,均为二力构件。( ) (11)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表明:作用在物体上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必是平衡力系。( ) 选择题 (1) 二力平衡条件的适用范围是( )。 A.刚体; B.刚体系统; C.变形体; D.任何物体或物体系统。 (2)力的可传性( )。

A.适用于同一刚体; B.适用于刚体和变形体; C.适用于刚体系统; D.既适用于单个刚体,又适用于刚体系统。 (3) 按力的可传递性原理,将作用于构件AC上的力F沿其作用线移到构件BC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以ACB整体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时可以; B. 分别以AC、BC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时可以; C. 不论研究对象如何,对平衡方程都无影响。 D. 不论研究对象如何,对平衡方程都有影响。 (4) 如果力R是两力的合力,用矢量方程表示为R=F1+ F2 ,其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 A.必有R=F1+F2 ; B.不可能有R=F1+F2 ; C.必有R>F1,R>F2; D.可能有R

第二章约束与受力图 练习(1)

2015年下期《机械基础》期末试题第 1 页 共 3 页 云阳职业教育中心机械学部2015年下期 2013级高技班《约束和受力图》考点强化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约束中只知约束反力的作用线而指向不定的约束是( )。 A. 柔体约束 B.光滑接触面约束 C.链杆约束 D.圆柱铰链约束 2.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10KN 与20KN ,其合力大小不可能的是( )。 A. 10KN B. 18KN C.25KN D.32KN 3. 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称为________。 A.平衡力 B.主动力 C.反作用力 D.约束力 4. 下列约束中,其约束力未知量个数是两个的是________。 A. 柔绳 B.光滑接触面 C. 链杆 D.固定铰链 5.下图中(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 N N F F 和 B. W F N 和 C. 'N F W 和 D. 以上都不对 6.柱子插入杯型基础后,在柱脚与杯口之间填以沥青麻丝,基础允许柱子产生微小的转动,但不允许柱子上下、左右移动。因此这种约束可看成( )。 A.光滑接触面约束 B.可动铰支座 C.固定铰支座 D.固定端支座 7.下列约束中只能限制物体沿着光滑面的公法线并指向光滑面的运动的约束是( )。 A.链杆约束 B.圆柱铰链约束 C.光滑接触面约束 D.固定端支座 8.二力杆是指( )。 A.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直杆 B.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平衡的杆件 C.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杆 D.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中间不受力的杆 9.力学上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称为( )。 A.平衡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剪力 D.力偶 10.图题14中,两绳索之间的夹角( )时,两绳索受力最小。 A.300 B.450 C.600 D.1350 (题14图) 11. 如图所示,求分力F1、F2的合力,( )图正确。 12. 约束力一定垂直于支承面,且指向被约束物体的约束是_____。 A. 活动铰链约束 B. 柔性约束 C. 链杆 D.光滑面约束 13. 以下约束中,约束力的作用线不能确定的是_____。 A.链杆 B.柔性约束 C.光滑面约束 D. 固定铰链约束 二、判断题 1、如图1所示,B 点的约束反力的方向指向C 点。( )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受力分析 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1 图2 图 3 图 5 图 6 图 7 图9 图 11 图10 图 12 图 8 图 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图25 图26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2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图37 图42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图38 随电梯匀速上升

(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4) (6) (7) (5) (9) (8) (10) (11) (12) (1) (2) (3) 水平地面粗糙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滑轮重力不计 (22) (23) (24) 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

(28) (30) (29) (30) .用200牛顿的力向右拉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0牛顿,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 静止 A 、 B 匀速运动 A 、 B 匀速运动 (37)(38)(39)(40)A 、B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图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29.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受力分析画图大全

一重、二弹、三摩擦、再其它。 初学者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不是“少力”就是“多力”,因此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 (2) 有效措施之一。检查一下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特别是检查一下分析的结果,能否使对象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 相一致,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现象. 上升力等)。 实例巩固: 1.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 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1 )沿水平草地滚动的足 (3)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 水平面上的物体 (4)在力F 作用下行使 在路面上小车 V (5)沿传送带匀速运动的物体 (6)沿粗糙的天花板向 右运动的物体 F>G V (2)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 (1)沿斜面下滚的小球, (3)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4)在力F 作用下静止 在斜面上的物体A. (5)各接触面均光滑 A 的物块A

[课堂检测] 1. 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在下列情况下接触面均不光滑. 2.对下列各种情况下的A 、B 进行受力分析(各接触面均不光滑) 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 (1)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 (2)随传送带一起由静止向右起动 4.如图所示,匀速运动的倾斜传送带上的物体。 (1)向上运输 (2)向下运输 A (1)A 静止在竖直墙面 v (2)A 沿竖直墙面下滑 ( (4)静止在 竖直墙面轻上的物 匀速行使 (2)匀速行使 (4)静止的杆,竖直墙 面光滑 (5)小球静止时的结 (6 )小球静止时的结 (6)在拉力F 作用下静 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5)静止在竖直墙 面轻上的物体A

第二章约束与受力图 练习(1)

云阳职业教育中心机械学部2015年下期 2013级高技班《约束和受力图》考点强化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约束中只知约束反力的作用线而指向不定的约束是( )。 A. 柔体约束 B.光滑接触面约束 C.链杆约束 D.圆柱铰链约束 2.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10KN 与20KN ,其合力大小不可能的是( )。 A. 10KN B. 18KN 3. 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称为________。 A.平衡力 B.主动力 C.反作用力 D.约束力 4. 下列约束中,其约束力未知量个数是两个的是________。 A. 柔绳 B.光滑接触面 C. 链杆 D.固定铰链 5.下图中(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A.' N N F F 和 B. W F N 和 C. 'N F W 和 D. 以上都不对 6.柱子插入杯型基础后,在柱脚与杯口之间填以沥青麻丝,基础允许柱子产生微小的转动,但不允许柱子上下、左右移动。因此这种约束可看成( )。 A.光滑接触面约束 B.可动铰支座 C.固定铰支座 D.固定端支座 7.下列约束中只能限制物体沿着光滑面的公法线并指向光滑面的运动的约束是( )。 A.链杆约束 B.圆柱铰链约束 C.光滑接触面约束 D.固定端支座 8.二力杆是指( )。 A.只受两个力作用的直杆 B.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平衡的杆件 C.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杆 D.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中间不受力的杆 9.力学上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称为( )。 A.平衡力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剪力 D.力偶 10.图题14中,两绳索之间的夹角( )时,两绳索受力最小。 (题14图) 11. 如图所示,求分力F1、F2的合力,( )图正确。 12. 约束力一定垂直于支承面,且指向被约束物体的约束是_____。 A. 活动铰链约束 B. 柔性约束 C. 链杆 D.光滑面约束 13. 以下约束中,约束力的作用线不能确定的是_____。 A.链杆 B.柔性约束 C.光滑面约束 D. 固定铰链约束 二、判断题 1、如图1所示,B 点的约束反力的方向指向C 点。( )

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1 图2 图3 图5 图6 图7 图9 F 图11 图10图12 图 8 图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31 O A B C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A B F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 图38 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7) (9 (8) (16 (17 (18

(19 ) (20) (21)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 静止 A 、 B 匀速运动 A 、B 匀速运动 (37)(38)(39(40)A 、B 、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图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A 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 (22) (23) (24) P Q AO 表面粗糙,OB 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G T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一、判断题 1.力是滑动矢量,可沿作用线移动。 ( ) 2.凡矢量都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 ) 3.凡是在二力作用下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 ( ) 4.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 ) 5.凡是合力都比分力大。 ( ) 6.刚体的平衡条件是变形体平衡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 ) 7.若作用在刚体上的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该刚体必处于平衡状态。( ) 二、填空题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 ,方向 ,作用在 。 2.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这两个力 , , 。 3.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合力位于 。 三、选择题 1.在下述公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 A .二力平衡公理 B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C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D 力的可传性 E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2.图示受力分析中,G 是地球对物体A 的引力,T 是绳子受到的拉力,则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指的是( )。 A T ′与G B T 与G C G 与G ′ D T ′与G ′ 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 、F B ,若满足F A =-F B 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 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力 B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偶 C 一对平衡力或一个力或一个力偶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四、作图题 1.试画出下列各物体的受力图。各接触处都是光滑的。 A B C W (a ) (b )

2. 试画出图示系统中系统及各构件的受力图。假设各接触处都是光滑的,图中未画出 重力的构件其自重均不考虑。 A B C D P W (c ) A B P 30(d ) A B C P D (f ) A C D E W (e ) (a ) A B P 2 P 1

材料力学内力图绘制详解

一、由外力直接绘制轴力图 例 5.4 如图 5.18(a)所示为一绳子受力图,右端固定,试绘制该绳的轴力图。 解 根据外力直接绘制轴力图(见图5.18(b)),绘图分析过程及步骤如下。 从左向右绘制,始终取右边部分为研究体。在截面A 有集中力F 1,使研究体拉伸变形, 故轴力在此截面向正方向发生突变,轴力突变大小为集中力F 1大小,此时 F N =(0+500)N =500 N ;在AB 段没有外力,故轴力不变;在截面B 有集中力F 2,使研究体受拉伸变形,故轴力在此截面向正方向发生突变,轴力突变大小为集中力F 2大小,此时F N =(500+420)N =920 N ;在BC 段没有外力,故轴力不变;在截面C 有集中力F 3,使研究体受压缩变形,故轴力在此截面向负方向发生突变,轴力突变大小为集中力F 3大小,此时F N =(920-280)N =640 N ;在CD 段没有外力,故轴力不变;在截面D 有集中力F 4,使研究体受压缩变形,故轴力在此截面向负方向发生突变,轴力突变大小为集中力F 4大小,此时 F N =(640-800)N =-160 N ;在DE 段没有外力,故轴力不变;在截面E 有集中力,由于轴力曲 (b ) (a)

线与轴线围成封闭图形,故轴力突变为0。 例5.5有一根阶梯轴受力如图5.19(a)所示,试绘制阶梯轴的轴力图。 图5.19 解从右向左绘制,始终取左变部分为研究体。根据外力直接绘制轴力图(见图5.19(b)),绘图分析过程及步骤如下: 在截面A有集中力F1,使研究体压缩变形,故轴力在此截面向负方向发生突变,轴力突变大小为集中力F1大小,此时F N=(0-10)kN=-10 kN;在AB段有均匀分布载荷,使研究体受拉伸变形,故轴力以斜直线规律向正方向渐变,轴力渐变大小为均匀分布载荷大小,此时F N=(-10+10×2)kN=10 kN;在截面B没有力,故此截面轴力没有变化;在BC段没有外力,故轴力不变;在截面C有集中力F2,使研究体受拉伸变形,故轴力在此截面向正方向发生突变,轴力突变大小为集中力F2大小,此时F N=(10+10)kN=20 kN;在CD段没有外力,故轴力不变;在截面D有集中力,由于轴力曲线与轴线围成封闭图形,故轴力突变为0.

受力分析画图专题练习

受力分析画图专题练习 1.下述4种情景中,物块静止,请画出物块所受到的力。 2.下图中,物块在F作用下向下滑,斜面静止。请画出斜面所受到的力。(物块与斜面间不光滑) 3.如上图A、B一起下向下滑动,斜面静止。A与斜面间光滑。请画出A所受到的力。4.《 5.下面2图中,各物体都静止。小球表面光滑。请画出小球所受到的力。

6.上面2图中,各物体都静止。小球表面光滑。请画出A小球所受到的力。7.下面3图中,A都在沿接触面移动。画出下述3图中A物体所受到的力。 8.画出下述3图中各球所受到的力。 ~

9.如图,在F作用下A、B静止。请在右边空白处分别画出A、 B所受到的力。 9、如图,A、B同时从静止开始释放。请画出A所受到的力。 — 10.上述2图,A、B、C都静止。请画出B所受到的力。 11、如下图,甲图中传送带不动,物块向右运动,乙图中,传送带和物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请画出甲乙2图中物块所受到的力。 >

12、如图,在拉力作用下,A物体向右滑动。请画出A物体所受到的力。 ] 13.画出图中圆球的受力图。

@ 14.不计圆球O的自重且接触面光滑,根据图示受力画出圆球O的受力图。 分析满足下列条件的各个物体所受的力,并指出各个力的施力物体. 圆木静止在光滑槽上,O1是圆木的几何中心,O2是圆木的重心。 用力F向下压小球,小球和半球都处于静止 " 沿粗糙斜面上滑的物体A 沿粗糙的天花板向右运动的物体F>G

在力F作用下行驶在粗糙路面上小车 ) 倾斜绳将均匀杆一端吊起。 用垂直于斜面的力F将物块顶在斜面上。 相同的两物块夹在相同的竖直墙间处于静止 A、B同时同速向右匀速行驶 )

第一章力和受力图

第一章力和受力图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第一章力和受力图 课题:第一节力的基本知识和静力学公理 [教案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力的概念。 2、掌握力的三要素,静力学公理 3、理解力的图示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力的概念和静力学公理的理解,灵活的将静力学公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理解应用能力。b5E2RGbCAP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理解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务实、脚踏实地精神。[教案重点] 1、力的概念。 2、静力学公理。 [难点分析] 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学生分析] 力的概念和静力学公理较好理解,学生较容易接受 [辅助教案手段] 分析、讨论和比较现实中应用了静力学公理的例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案内容] 新课讲解 一、力的概念 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引入主题: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任何力都是成对出现的,力引起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产生变形。 二、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图示法 1、三要素 内容:大小、方向、作用点<各自的概念及单位) 原因:为什么这三者是力的三要素?因为这三个任何其中一个改变都会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2、图示法 矢量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图示法:带箭头的线段<与力的三要素一一对应) 图示法力的三要素 线段的长度大小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作用点 箭头的方向方向 做两个例题,要求掌握力的图示法。 三、平衡的概念 力系; 平衡力系; 平衡条件 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四个静力学公理 1、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使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p1EanqFDPw 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在某物体的力系中,加入或减去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3、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图示: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二力平衡:同一个物体上 4、平行四边形法则 N N ’ N G B A F A F B B A F A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第 3周(第1、2 讲) 课题受力分析与受力图课型新授课 1、会根据约束的类型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教学目标 2、会熟练地画简单物体的受力图。 教学重点受力分析 教学难点画受力图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在工程实际中,常常需要对结构系统中的某一物体或几个物体进行力学计算。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然后对它进行受力分析。即分析研究物体受那些力的作用,并确定每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即: 1、研究对象:我们把所研究的物体称为研究对象。 为了清楚地表示物体的受力情况,需要把所研究的物体从与它相联系的周围物体中分离出来,单独画出该物体的轮廓简图,使之成为分离体,即: 2、分离体:解除约束后的自由物体。 3、受力图:在分离体上画上它所受的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就称为该物体的 受力图。 4、内力与外力

如果所取的分离体是由某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时,通常将系统外物体对物体系统的 作用力称为外力,而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 注意:画受力图时一定要分清内力与外力,内力总是以等值、共线、反向的 形式存在,故物体系统内力的总和为零。因此,取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时,只画外力,而不画内力。 5、画受力图是解平衡问题的关键,画受力图的一般步骤为: 1)根据题意确定研究对象,并画出研究对象的分离体简图。 2)在分离体上画出全部已知的主动力。 3)在分离体上解除约束的地方画出相应的约束反力。 注意:画受力图时要分清内力与外力, 6、下面举例说明受力图的画法。 例1重量为G的均质杆AB,其B端靠在光滑铅垂墙的顶角处,A端放在光滑 的水平面上,在点D处 用一水平绳索拉住,试画出杆AB的受力图。 解:1、选AB为研究对象 2、在C处画主动力G

第二章 简图与受力图-

第二章结构计算简图和物体受力分析 § 2-1约束与约束反力 可以自由的运动的物体,称为自由体,其运动不受任何其它物体的限制。如飞行的飞机是自由体,它可以任意的移动和旋转。平面中的自由体可以左右移动,可以上下移动,还可以转动。工程中的物体一般都是非自由体,非自由体不能自由地运动,其某些方向的移动和转动因受其它物体的限制而不能发生。限制非自由体运动的其它物体称为约束。约束的功能就是限制非自由体的某些运动。 一、柔性约束 二、光滑约束 三、固定铰支座和铰链连接 在工程结构中常用圆柱形销钉将物体与固定在基础上的另一物体连接起来,这样就构成了固定铰支座。如图2-2(a)所示的弧形闸门,在A处将腿架末端与固定构件用圆柱销钉连接,就是一个固定铰支座的实例。固定铰支座的基本构造如图2-2(b)所示。图2-2(c)所示为其三种简化符号图。如果不计摩擦,这种支座的销钉不能限制物体绕销钉转动,而能限制物体沿垂直于销钉中心线的平面内任意方向的移动。当力使物体在垂直于销钉中心线的平面内有移动趋势时,销钉与销钉孔就在某一点接触。如图2-2(b)中A点,由于销钉和销钉孔都是光滑的,根据光滑接触约束反力的特点,固定铰支座对物体的约束反力R必沿接触点的公法线方向,即通过接触点和铰链中心(销钉中心)。但是,由于物体的运动趋势不能预先确定,因而接触点位置也不能预先确定,因此,约束反力的方向一般是未知的。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固定铰支座的约束反力作用在垂直于销钉轴线的平面内,通过铰链中心,方向未知。 (a) (b) (c) (d) 图2-2 固定铰支座和铰链连接 四、可动铰支座和链杆连接 五、固定端支座 既能限制物体沿任何方向移动,又能限制物体转动的约束,称为固定端支座。 六、定向支座 图2-7 定向支座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画图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画图 一.作图题(共25小题) 1.如图所示,画出质量为3kg均匀矩形木块在不同情况下所受重力的图示(g 取10N/kg) 2.如图所示,请画出木块的所受的重力示意图. 3.分别在图(a)(b)(c)中画出小方块或小球所受的力的示意图(用铅笔在答题卡上作图) (a)小方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 (b)用细线把小球悬挂在光滑墙壁上; (c)光滑半圆球固定在地面上,球心已标在图中所示直径中点,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墙壁上并靠在半圆球如图所示位置. 4.均质球静止在水平面和台阶之间,接触处均光滑,画出球的受到的弹力的示意图. 5.请在图中画出杆或球所受的弹力. (a)杆靠在墙上;

(b)杆搭放在半球形的槽中; (c)球用细线悬挂在竖直墙上; (d)点1、2、3分别是球的重心位置,点2是球心,1、2、3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6.分析物体在水平面上物体A的受力,画出受力分析图. 7.如图所示,小球A和木棒AB都处于静止状态,分别对球A和木棒AB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它们所有的力的示意图. 8.画出下面足球和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9.作出下列图中物体A的受力图

10.小物体沿粗糙固定斜面向上滑动,画出斜面受到摩擦力的示意图. 11.画出图(1)~(4)中静止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 注意:图中球形物体的接触面光滑,第(4)题斜面粗糙. 12.按下列要求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图1中光滑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图2中静止于粗糙斜面上的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13.受力分析: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14.作出以下各图中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15.(1)如图1所示,一个光滑小球用绳子拴在竖直墙面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试作出小球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用斜向上的力F拉物体如图2,使其沿着水平面向前匀速运动,试作出物体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3)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吸着一个磁性电路元件如图3所示,试作出它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16.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状态,请分析B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并且画出物体的受力情况.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受力图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受力图(13题) (1-1)AB 梁与BC 梁,在B 处用光滑铰链连接,A 端为固定端约束,C 为可动铰链支座约束,试分别画出两 个梁的分离体受力图。 解答: 1.确定研究对象:题中要求分别画出两个梁的分离体受力图,顾名思义,我们选取AB 梁与BC 梁作为研究对象。 (1) 取隔离体:首先我们需要将AB 梁与BC 梁在光滑铰链B 处进行拆分,分别分析AB 与BC 梁的受力。 (2) 画约束反力:对于AB 梁,A 点为固端约束,分别受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以及固端弯矩的作用,B 点为光滑铰链,受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作用力,如下图a 所示。对于BC 梁,B 点受力与AB 梁的B 端受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点为可动铰链支座约束,约束反力方向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被约束物体内部,如下图所示。 (1-3)已知:连续梁由AB 梁和BC 梁,通过铰链B 连接而成,作用有力偶m ,分布力q 。 试画出: AB 梁和BC 梁的分离体受力图。 C B q m A X B ′ q B X B Y B R C Y A X A Y B ′ m A M A 答: B X Y c C B B Y m q A A Y A X B Y 'B X ' B M B A m q a a a a C

(1-4)已知:梁AB 与BC ,在B 处用铰链连接,A 端为固定端,C 端为可动铰链支座。 试画: 梁的分离体受力图。 答: 第二章 简单力系(6题) (2-1)下图所示结构中,AB 和BC 杆为二力杆, 已知集中载荷P 为铅垂方向。 试求AB 杆和BC 的拉力。 解答: 首先选取节点B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下图所示,此力系为平面汇交力系,集中载荷P 为已知,方向沿铅垂方向,其余两个力AB N 与BC N 未知,假设AB N 与BC N 均为拉力,方向沿二力杆远离节点B ,作直角坐标系Bxy ,平衡方程为: ∑=0X 060sin 30sin =-o BC o AB N N 0∑=Y 060cos 30cos =-+P N N o BC o AB 解得:N AB =0.866P (拉力), N BC =0.5P (拉力) (2-2)已知:AB 与AC 杆不计自重,A 、B 、C 处为铰链连接,F 1=400 kN , F 2=300 kN , F 3=700 kN 。 试求:AB 与AC 杆所受力。 B P X Y N AB N 45o B A q P C 60o 30o 30o 60o F 3 F 2 F 1 C B A P A B C 30 6 ① ②

第二章 结构计算简图及受力图

第二章结构计算简图及受力图 【教学要求】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 ★会画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 ★能正确画出约束反力; ★掌握受力图的画法; 了解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 【重点】1、画简单结构的计算简图; 2、正确画出约束反力; 3、掌握受力图的画法。 【难点】掌握受力图的画法。 【授课方式】课堂讲解和习题练习 【教学时数】共计6学时 【教学过程】2.1 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2学时 2.2 约束和约束反力2学时 2.3 结构的受力图 2.4 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2学时 【小结】 【课后作业】 2.1 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

(b) (a) 2.1.1 结构的计算简图: 1、概念:在结构计算中,用以代替实际结构,并反应实际结构主要受力和变形特点的计算模型 2、简化原则:尽可能反映实际结构的主要受力特征; ? 略去次要因素,便于分析和计算。 2.1.2 结构简化的内容 1、杆件的简化 用杆轴线代替杆件 如梁、柱等构件的纵轴线为直线,就用相应的直线表示;拱、曲杆等构件的纵轴线为曲线,则用相应的曲线来表示。 2、结点简化 结构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杆件共同连接处称为结点。根据结点的实际构造,通常简化为铰结点、刚结点和组合结点三种类型。 (1)铰结点 铰结点的特征是约束杆端的相对线位移,但铰结点处各杆端可以相对转动,各杆间的夹角受荷载作用后发生改变.因此铰结点不能承受和传递力矩。 如图a 所示为一木屋架端结点。 (2)刚结点 刚结点的特征是约束结点处各杆端的相对线位移和相对转角,各杆间的夹角受荷载作用后保持不变,因此刚结点可以承受和传递力矩。 如图所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某一结点。

如何画受力图

选自陈奎孚《理论力学学习助理》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指正发送到 ChenKuiFu@https://www.360docs.net/doc/7141634.html,
如何画受力图
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力学系 陈奎孚 摘要 受力分析一直是理论力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题设、公理、推理和约束的性 质尽可能地将研究对象上的受力信息(力的类型:集中力,分布力,力偶(第二章学习);方 向;作用线/点)明确化,并把它们以简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它包括四步:选择并隔离研究对 象,画研究对象的简图,受力信息的确定和受力信息的图形表示。
1.2 精选例题讲解
例题 1-1 图 1-1 所示定滑轮 A,均质。在绳索两端 的拉力 FT1 和 FT2 作用下,轮 A 保持平衡。试证明 FT1 和 FT2 的大小相等。 证明 绳索分成三段,中间圆弧段与圆轮紧密接触。 两端的绳索是线段,而且这两条线段与圆轮相切。由柔 索特性知道,拉力 FT1 和 FT2 分别沿各自所在的柔索直 线段方向, 因此 FT1 和 FT2 的作用线与圆轮相切。 图 1-2a 中 H 为两条作用线的交点。由圆切线的几何性质知道, 两条作用线与 HA 夹角相等。 将图 1-1 中的固定铰链支座 A 解除,代之以约束反
图 1-1
图 1-2 力 FAx 和 FAy, 如图 1-2a 中所示。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它也可以等效为一个合力,如图 1-2b 中的 FA 所示。 由公理 5 的刚化原理可把绳索和圆轮刚化成一个刚体,这个刚体仍保持平衡。 现在图 1-2b 的“刚体”(A 轮-绳索)只受到三个力且保持平衡,其中两个力 FT1 和 FT2 的作用线交于 H, 由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知道 FA 作用线必然过 H 点,也就是 FA 作用线沿 AH 方向。 由力的可传性推理,把 FT1 和 FT2 的作用点滑移到 H 点,如图 1-2c 所示。再次对图中 的 FT1 和 FT2 使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把二者合成为一个合力 FTR。该力作用点在 H 点。 经过上述简化, “刚体”(A 轮-绳索)只受到两个力且平衡(图 1-2c),根据公理 2 的二力 平衡条件知道 FTR 必然沿 HA 的方向。 由于 FT1 和 FT2 与 HA 夹角相等, 原来的力平行四边形 变成了菱形,即 FT1 和 FT2 的长度相等。这就证明了 FT1 和 FT2 的大小相等。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